時間:2023-03-16 15:58: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啟蒙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的重要執行方法之一是“打”。從出發點來看,打是因為犯了錯。從目的性來看,打是為了改變。然而,犯錯是人之常情,何況孩子。根據犯錯不同的程度選擇寬容、提醒、教導可能會有更好效果?!按颉钡腻e誤性還在于其引導性弱,因為其本身不具有教育性,甚至具有嚴重誤導性,不講道理只是單純的暴力會造成子女的反叛心理,敵對父母并走上極端道路而犯罪。“打”還會對子女心理造成嚴重傷害,奴性心理、自卑心理等的產生跟父母的“棍棒教育方式”有直接關系。
二、女權意識下的責任意識缺失
隨著女性解放,女權意識的加強,我國女性地位得到大幅提升。與此同時,由于對權利意識的不正確把握,有相當一部分女性未婚先孕。根據對煙臺市200名市民做的問卷調查顯示,有高達24%的人認為未婚先孕可以理解,有6%的人認為未婚先孕是正確的。未婚先孕對啟蒙教育的危害,一方面表現在,她們沒有成為母親的思想準備,同時背負著家庭和社會輿論的壓力。壓力之下,很多人做出了不利于自己子女的決定,比如將嬰兒賣掉,有的甚至結束自己子女的生命。另一方面,她們也不具備教育子女的能力,她們給不了子女一個充分的生存條件,因而錯過了子女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期。另外,女權意識下,女性開始追求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同時,不難發現的是,在高學歷的教育背景下,現代母親在育兒教育方面的知識嚴重不足。從現今教育發展來看,義務教育下女性的教育水平差距不大,并和以往歷史時期比相對較高。但調查研究后,卻發現學歷的差距對做母親水平的影響并不明顯。由于大部分的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并沒有受到過如何做母親的專門教育,在如何養育子女方面又沒有經驗,她們對子女的教育是實驗型教育。這樣,子女就成了母親教育過程中的試驗品,母親教育的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啟蒙教育下的母親教育意識缺失
啟蒙教育現狀下,母親教育意識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母親個體意識缺失。女性在成為母親后,會有一定的母親角色意識,這種角色的代入,使其能以母親的身份來對待自己的子女。但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中國的獨生子女日益增多,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根深蒂固,由于個人意識過強,適應不了從子女到母親這種身份的轉換。當身份突然轉換的時候,并不能很容易的接受這一生活的改變,而對子女的教育就被對自己的關注度而擠占。另一方面,相關教育機制不完善。我國母親專業教育問題沒有一個比較貼合實際的規章制度進行維護,缺乏最直接相關的政策制度保障。在沒有相當實力的外力幫助下的母教組織運行具有較大難度,發展不成熟。以煙臺母親教育中心為例,組織活動內容主要以宣傳為主,大多活動也只是停留在母親和母親教育的宣傳層面上,而對母親培育子女的實踐教育由于各種局限并沒有很好的得以實現。其他的類似組織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問題背后是沒有政策的支持,沒有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沒有直接學術研究等多方面因素所共同制約的。其中,國家政策對其投入的有限是最重要的原因。加強相關政策制定,加大投入力度,相關的人才培養,教育結構,企業支持都會有相應的轉變。
四、結語
科學,一般定義為人們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而幼兒的科學活動則是一種對周圍世界積極主動探究過程,是一種探索活動。其主要內涵: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改變以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做法,允許幼兒探索的過程存在,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幼兒自己發現,而不是急于告訴幼兒結果;引導幼兒從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增長科學經驗,從他們日常的好奇與探索中悟出道理,發現關系;從只重視有組織的集體和分組科學教育活動轉向重視日常生活活動,教師要隨時隨地發現、支持并引導幼兒自發的探索活動。
2為科學教育活動提供必備材料
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材料,是幼兒進行操作和探索的必備前提。因此,我們做到了如下幾點:
2.1提供適合操作的材料
能動手操作是幼兒喜歡科學教育活動的重要原因,通過操作,幼兒會對事物和現象有更深的了解,并獲得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提供材料時,我們盡量提供能讓手和各種感官等共同參與活動的材料。如提供塑料小筒、無毒注射器讓幼兒玩水;提供各種不同材料不同形狀的“橋”,讓幼兒舉行賽車比賽;為幼兒提供小食品包裝袋,做哈哈鏡,讓幼兒通過操作,知道包裝袋紙的反面可以當鏡子,折疊后還可以變成哈哈鏡。
2.2提供符合幼兒認知發展水平的材料
材料的難度適合幼兒發展水平,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如在“奇妙的磁鐵”活動中,我們首先向幼兒提供磁鐵和鐵釘、別針、木塊、紙、布等,讓幼兒通過操作直觀地感知了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基本特性后,我們再提供條形磁鐵、馬蹄形磁鐵、斷裂的磁鐵、消磁的磁鐵,讓幼兒了解磁鐵有兩極,磁鐵會斷裂等知識,并向幼兒提出:“斷裂的磁鐵有極嗎?”“舊的磁鐵磁力會變嗎?”然后再告訴幼兒怎樣正確擺磁鐵、保護磁鐵,才能使其不消磁。接著,我們又向幼兒提供了指南針,給幼兒講述指南針的用途,并引導幼兒觀察指南針周圍有磁鐵或鐵時,它是否會改變方向,為加深幼兒對磁鐵的認識,最后我們還為幼兒提供了硬紙板和鐵屑,引導幼兒觀察鐵屑在磁鐵周圍有規則地排列的現象。
2.3提供適合深入探索的活動材料
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一些事物和有關現象,如聲、電、光、水等,但都沒有機會仔細深入探索,為此我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如在“耳朵與聲音”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易拉罐響盒,還有不同型號的喇叭、電池,并分若干層次,讓幼兒自由操作,感知聲音的不同,領悟如何保護耳朵,為幼兒開設玩水區、玩沙區,讓幼兒在玩水游戲和玩沙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感知沙、水的特性等。
2.4提供能幫助幼兒獲得科學技能的材料
在科學活動中,不但要重視科學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注重科學技能的培養,所以在提供材料時,我們總是讓幼兒自由擺弄一番。如讓幼兒擺弄“有趣的色彩”和“有趣的不倒娃娃”的材料時,盡管幼兒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這種擺弄包括了對物體的觀察、分類、思考、推斷等,幼兒可以從中學習科學探索的技能和必要的思維方法。
3精心指導科學教育活動
3.1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提問誘發活動興趣
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在以主動性學習為主的科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設計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提問上,幼兒探索欲望則常常是靠教師的富有啟發性、針對性的問題而誘發的。所謂啟發性,就是設置的問題能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使他們急于設法解決疑問。
3.2注重實效的操作
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具體操作是重要一環,它對于培養幼兒學科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自信心、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激發幼兒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我們利用實物、圖片等材料創設情境,把幼兒置身于情境之中,既容易幫助理解、加深印象、激發起學科學的熱情,又能增加課堂上練習的密度和廣度。如在組織“磁鐵的奧秘”時準備的材料不是人手一份,而是將各種各樣的材料分別放在幾張桌子上,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去擺弄,過一段時間,請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這時幼兒爭著說有的東西吸起來了,有的東西吸不起來,這時再讓幼兒把吸起來的東西放在一邊,吸不起來的東西放另一邊,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是鐵就能被吸起來,不是鐵就吸不起來,這樣讓幼兒自己在操作中探索和發現問題,得到答案,有助于拓寬幼兒的探索思路,培養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3.3清晰明了的交流與及時的教育評價
在科學活動中,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發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兒理清思路,較為清晰地理解有關的科學概念。如在“奇妙的磁鐵”活動中,實驗操作后我們就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幼兒的發言也不外乎“磁鐵能吸起什么”和“不能吸起什么”。繼而我們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這些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它們有什么不同?”幼兒通過交流、討論,終于獲得了“磁鐵能吸住鐵或鐵制品”這樣的概念。隨后我們又啟發幼兒再次用磁鐵驗證。最后組織幼兒玩“找寶”游戲,請幼兒找出哪包東西是鐵東西,并請個別幼兒表述發現。通過交流,幼兒從粗淺的表面模糊認識,逐漸上升到了磁鐵能吸鐵這一概念的層次。獲得了對磁鐵性能的認識。如果沒有交流環節,幼兒很可能停留到磁鐵能吸××這一具體現象上。在幼兒操作交流環節中,教師應給予及時的教育評價,評價時要重視幼兒參與活動的態度,重視幼兒探索的過程,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要進行鼓勵。對采用不同于別人的方式進行嘗試的幼兒要表揚,如點頭、微笑,還可以把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記錄下來,與幼兒一起分析評價,以激發幼兒再參與的愿望,促進活動的開展。
4結語
大部分七八歲的孩子喜歡蹦蹦跳跳,動來動去,嚴格要求他們一整堂課都老老實實地坐在板凳上幾乎是不可能的。教師要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包容他們的喜動特點,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把書本上一些內容改編成好聽、便于記憶的的兒童歌曲,營造有趣、活潑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輕松并牢固記憶。例如:在學習MyClassroom時,教師沒有必要完全按照書本上所展示的歌曲,可以另外創造學生更樂于接受的兒童歌謠,將其簡單化、生活化,將這一課的重點單詞或詞組在歌曲中再次強調,多次重復standup、sitdown、goodmorning,既讓這首歌曲唱來朗朗上口,又能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當然,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勇敢地參與,鼓勵他們隨著動聽的旋律做些簡單的舞蹈動作,活躍課堂氣氛。將歌曲和小學英語教學結合,能加大課堂參與度,幫助學生較快理解英語所涵蓋的知識,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
二、游戲教學法,讓英語課堂“樂”起來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入一些小游戲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純粹的書本教學中加入游戲,可以讓兩者的結合則更加完美。如果教學時只是讓學生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學習枯燥無味的書本內容,只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反之,讓學生更多地加入游戲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玩邊學,和周圍的同學一起加入這種歡樂的氛圍,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便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當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游戲,不能脫離教材和學生本身的學習狀況和認知水平。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做“你猜我答”或者是“捉迷藏”的小游戲,在學完一個單元后,教師可以準備好已學過的知識卡片,并放在一個不透明的箱子,讓學生依次到箱子里摸出一張卡片。如一個學生摸出一張蘋果的圖片,學生要用一個完整的英文句子表述這種圖片,如“Thisisanapple.”如果學生回答錯誤,作為“懲罰”,教師可以讓他表演一個小節目娛樂大家。這種游戲教學法讓兒童英語課堂“樂”了起來。
三、促進評價法,讓英語課堂“笑”起來
開展入黨啟蒙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大學生業余黨校是對大學生系統進行入黨啟蒙教育的主陣地,目前,很多高校設有院、校兩級大學生業余黨校,大學生業余黨校已經形成了分層次系列教育和組織發展工作的完備體系,入黨啟蒙教育是大學生業余黨校分層次系列教育的第一層次。實踐中,我們通過“三個結合”,增強大學生業余黨校的教育效果。一是把學生講黨課和老師講黨課結合起來,既加深了學生黨員對黨的知識理論的理解和認識,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黨建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生黨員為有入黨愿望的學生講授黨課,容易找到思想和心理的切入點,容易獲得教育雙方心理的共鳴,教育效果顯著;二是把啟蒙教育理論傳授與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結合起來,安排好必要的自學、討論、座談、調研、實踐等環節,提高學生對黨課的接納程度;三是把網絡平臺建設和課程建設結合起來,對于“90后”大學生來講,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元素,網絡不僅是娛樂的平臺,也可以成為思想和學習的平臺。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設入黨啟蒙教育相關的網絡課程,使黨的啟蒙知識在大學生中得到普及,也能通過網絡了解大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及時引導和糾正大學生的不良思想,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
二、建構“內化——外化”的雙向機制,提高
大學生對入黨啟蒙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黨啟蒙教育能否被大學生接受,取決于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既是情感信仰性的接受,也是知識性的接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接受的本意是指“對事物容納而不拒絕”,體現了作為主體的人對自身發生聯系的客觀事物的基本態度。價值觀的認同是接受的主要特征,接受與否的關鍵取決于“接受”是否能滿足接受者的某種主客觀需要。在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過程中,作為教育對象的大學生的心理接受既是這項教育活動的邏輯起點,也是實現教育內容向教育對象思想行為轉化的中介,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心理接受是以大學生作為接受主體,以入黨啟蒙教育內容為接受客體,體現為大學生對黨的情感、思想認識和行為行動“內化—外化”的雙向構建。
1.堅持主導性與主動性的統一
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是一項內容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價值取向、內容選擇、教育要求等諸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堅持教育的主導性,合理選擇教育內容體系開展教育活動。大學生是接受入黨啟蒙教育的主體,教育者要基于大學生思想發展的需要,在接受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大學生主動應答、主動選擇、主動思考,激發大學生對入黨啟蒙知識建構的主導性和主動性。
2.堅持長期性和反復性的統一
大學生對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有較高的認同,但思想認識不夠深刻,政治素養有待提升,這就決定了大學生對入黨啟蒙教育的接受需要一個從低到高、從部分到整體、從外表到內心的時間維度。特別是在大學生情緒起伏波動較大的時期,熱情奔放、情感濃烈、情緒低落、抑郁消沉都會影響大學生對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黨啟蒙教育也是一種具有激勵功能的教育,能夠鼓勵處于情緒低谷的大學生積極奮進,能夠鞭策處于驕傲喜悅的大學生不要自滿,繼續前行。因此,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需要長期不斷、多次重復,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影響大學生,感染大學生。
3.堅持傳承性和時代性的統一
發展觀理論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真理也都有其時代特征。我們對大學生進行入黨啟蒙教育也應保持與時俱進,在內容上充分尊重其時代性的特點,不斷豐富教育內容,不斷融入新時代元素,在方法和載體上,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增進教育者與大學生的教育交流,建立平等對話的教育關系,在融洽的教育氛圍中使大學生真正從心理上接受教育內容,使入黨啟蒙教育觸及學生思想深處,激活學生入黨意愿,轉變學生認知。
4.堅持內化性和外化性的統一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
自古以來,“健康第一”是幼兒園教育的首要任務。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皬妵叵葟姺N,強種必先強身,要強身必先注意幼年的兒童”。 健康既是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結果,也是幼兒身心充分發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兒的幸福之源,離開健康,幼兒就不可能近盡情游戲,也不能專心學習,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幼兒時代的健康不僅能夠提供幼兒期的生命質量,而且為一生的健康贏得了時間。
一、創造一個能激發積極社會情感的充滿愛心和關切的環境
教師的愛心應當是理智的愛,能理解、接納第個幼兒的特點,在一個班上,由于先天素質和家庭環境的具體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著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有的熱情大方,善于言辭,有的孤僻沉默,整天不語,有的活潑敏捷,喜歡歌舞,教師應了解其產生的根源,一視同仁地對他們親切、關懷,并提出嚴格的要求。例如,要從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兒傳遞愛的信息,要給安全感受到威脅的幼兒以特殊的關懷,要以冷靜、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的挑釁和不服從行為等等。實踐證明,在師生之間,只有建立了和諧、親切、友好尊重、充滿社會情感的關系,才能使幼兒樂意接受教師的要求和指導,敞開心扉地自然表達心理動態和全部智能,并且擴展為良好的同伴關系。
二、創造一個能調動和發揮幼兒潛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環境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要在不背離點的教育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幼兒的自由和個性,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分寸,也就是說教師的言語和舉動要能恰當地顧及行為的環境條件和社會后果,教師的所有目的,不是簡單的限制、管理孩子,而是有助于他們學會自我控制,明確自身的責任,愉快的給自已發出命令,自覺地給自己提出要求。能激發幼兒潛能的環境,一般具有這樣一些特點:1、教師經常使用協商、啟發、建議的口吻說話,教師的語言、表情、姿態、動作無不包含著尊重和信任的信息。2、教師能為每一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活動能力的機會和條件。3、尊重每一個幼兒的認知優勢和創造力。4、能注意發揮期望效應的積極功能。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就是相信每個幼兒都有發展潛能,能根據各人的興趣、愛好和長處,從原有的起點出發,鼓勵啟發幼兒,就越能得到最優化的發展結果。
三、創造一個能發展幼兒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納的環境
自尊感是自我評價引起自我肯定和希望得到他人或集體尊重的情感,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情感和決心。由于幼兒身心發展存在著很大差異,所以對幼兒的評價應在遵守《綱要》精神的前提下,注意避免用單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向比較。如果成人經常公開議論孩子是笨蛋、小傻瓜、多動癥、沒出息,是“一分鐘也不能安靜”、“什么也學不會”的人,孩子就會失去自尊和自信,就會惶惑,不聽話和自暴自棄。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多適用積極的評價,這是發展自尊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2、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家長配合,改善幼兒處境。3、支持幼兒。
四、創造一個能引起幼兒自由操作探索的觀察和有趣的環境
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指出,人的行為常常由三種內驅力引起動機:一是好奇的內驅力――求知欲望;二是好勝的內驅力――成就欲望;三是合群的內驅力――交往欲望。教師在準備日常生活的物質環境時,要按照教育目的為幼兒提供有新穎性、啟發性和引導性的設備、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調整環境時,也要經常豐富,補充和更替交換設備、材料、玩具、物品以激發幼兒求知好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滿足幼兒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進幼兒與物質環境之間有益的相應作用,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材料靈活地運用。
五、創造一個能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環境
1.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游戲活動中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于始終的活動。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就能發揮發揮增效作用。游戲是合群性的養成、獨立性的培養的極好手段。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合群情感的發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意義的。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義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我們歸納為三個原則:游戲的功能性原則;兒童需要原則;針對性原則。我們依據三大原則靈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角色游戲、體育游戲等。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
2.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活動中
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節,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論事,“陽春面澆頭”外在式的;也不是對原有材料中內含的心理因素視而不見,不考慮兒童的心理反應,一味地灌輸滲透或是把各類教學活動互相割裂開來。我們在活動組織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實現“跑班制”,打破班級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級組間、各班級間幼兒互相參與活動,從單一的同齡伙伴交往發展到混齡伙伴交往,擴大了兒童交往場合和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合群性。
3.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兒童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養。我們利用幼兒研的生活活動進行隨機教育。設立生活角,開展編織、繡花、擦皮鞋等活動,使兒童在共同合作中鍛煉能力,感受一種群體感。
總之,幼兒園的環境是為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服務的,應該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個幼兒感到安全,感到歡樂,感到被尊重,感到為集體所接納,感到自尊、自信,感到獲得成功,這就是幼兒所需要的心理環境也是我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心理環境的目標。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2】
幼兒教育作為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結合保育和教育的雙重特點,將幼兒教育融入到實際生活之中,通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幼兒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今的幼兒教育里已經比較常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存在無疑有它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幼兒心理教育是幼兒園規范幼兒的相關行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時也是幼兒園培養兒童規則、制度觀念的萌芽方式。與此同時,幼兒心理教育也存在忽視幼兒心理健康引導、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過于程式化,忽視結合實際生活情境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個別幼兒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態度生硬、缺乏耐心可能導致幼兒產生新的心理問題。如何合理地利用幼兒心理教育,達到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從小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
1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忽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教育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科學完善的教學制度。然而由于在實際幼兒教育中,多數幼兒園重視對幼兒知識、認知的教育,而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許多幼兒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們認為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較內向,行為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和疏導。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被認知,心理健康不僅適用于中小學生、成人,同樣對于幼兒適用。幼兒由于個體差異,其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盡相同。因此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僅僅應當對心理健康存在問題、行為存在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應當對所有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須,只有通過合理引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才能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通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開發幼兒的潛力、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幼兒出現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1]。
1.2 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與生活實際不符
許多幼兒園開設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沒有真正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與實際生活脫鉤,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學效果不佳。在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上,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較單一,大多數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課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則往往被忽略。
1.3 忽視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學
游戲活動是幼兒們最喜歡的教學形式之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則常常被幼兒教師認為與游戲活動不搭邊,因此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兒教育需要引導,需要循序漸進,以游戲活動為主的趣味性教學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這種好的教學方式往往難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現,是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之一。
2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2.1 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健康教育不應僅僅對心理健康存在問題、行為存在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應當對所有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須,只有通過合理引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才能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在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單純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能滿足幼兒心理健康發育的需要,而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長效和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創造故事情景可以激發心理健康發展。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表演游戲,創造故事情景,使幼兒進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學生可以通過情境再現和故事表演,深刻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內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兒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2]。例如在教學《小馬過河》的故事使,引導幼兒扮演小馬、松鼠、螞蟻等,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更培養了幼兒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健康的人格。
2.2 通過趣味性教學推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的思維方式和與成人不同,因此不應當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而應當用兒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設計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戲活動是幼兒們最喜歡的教學形式之一,將心理健康教學融入到游戲中,幼兒不僅能夠在游戲中獲得歡樂,也能夠在游戲中獲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謂一舉兩得。通過游戲活動提升兒童心理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在游戲策劃時注重游戲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設計游戲時必須考慮到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只有孩子們對游戲活動有足夠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活動。其次,在游戲活動中融入語言教學應當將游戲內容與孩子們的世界緊密聯系起來。例如在進行《四個好朋友》的故事教學時,讓幼兒分別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雞、小黃狗、小花貓分別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禮貌用語,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確則游戲出局,余下的繼續游戲。小朋友們在游戲中進行禮貌用語交流,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現實教育意義較強。通過游戲與故事的有機結合,不僅借鑒了游戲的趣味性,還通過故事對語言的鍛煉,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和語言交流、溝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進了幼兒之間的溝通教育,對一些思想比較自閉的幼兒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總之,要在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幼兒心理素質、塑造良好的幼兒品格,除應當在幼兒日常教育中觀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趣味性教學推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外,還必須加強幼兒教師的自身教學水平,用耐心和關心去影響孩子,通過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引導幼兒。其次應當關注幼兒的負面情緒反應,發現幼兒的不良情緒及時疏導。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3】
幼兒健康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兒的健康知識水平,改善幼兒對待個人健康和公共衛生的態度,培養幼兒的各種有益于個人和社會的健康行為與習慣。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承擔著啟蒙教育的重任,雖然已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但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的老師還是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必須加強學習。在理論上要系統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點、原則、途徑和方法等,把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提高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增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性,從而提高所需知識和能力,要翻閱大量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使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化、科學化。
2、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是雖然一個新課題,但這種現象卻由來已久,只是以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已。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帶動了整個社會的不斷進步。但同時,很多不良現象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面而來,在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時,它的負面影響已讓我們措手不及。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幅度逐年提高,向我們敲響了警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刻不容緩!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把它和保教工作聯系起來,與自身的保教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探索、研究。如:語言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表述能力,讓幼兒能在老師和小朋友面前表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群性;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將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來。這樣,將會給中小學教育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3.心理健康教育與一日活動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動,應該融入幼兒一日活動之中:首先,游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于始終的活動。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就能發揮增效作用。游戲是合群性的養成、獨立性的培養的極好手段。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這對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合群情感的發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意義的。在實踐中,我們應該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義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這就要求我們要精心地選擇游戲,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同時,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機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節,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這就對我們廣大的幼兒教師的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不僅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要加強對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在教學中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打好基礎。
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方法
1、情境教育。讓幼兒以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做出有效的行為對策。這種方式能幫助幼兒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做出合乎社會規范的行為反應,提高幼兒判別是非的能力、經受挫折的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
2、家園同步教育。幼兒家庭與托幼機構密切配合,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實施同步的教育,但具體方法可有所不同。如在幼兒園某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是“分享與合作”,教育的方法可能是通過游戲進行,那么,在家里也應同時進行這一主題的教育,但方法可以是與父母分享食物,與鄰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戲等。家園同步教育,往往比單方面實施教育的效果更好。
3、典型教育。通過給幼兒一個典型的形象,讓他們模仿,從無意到有意,從自發到自覺地去學習典型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與典型一致的行為習慣。幼兒多直觀思維,模仿力強,這種教育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4、行為練習。讓幼兒對已學習過的行為及技能進行反復的練習,加深幼兒對這些行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形成穩定的行為習慣。
5、講授教育。具體而形象地向幼兒講解有關心理健康的一些粗淺知識,提高幼兒對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認識水平,改善幼兒對心理健康的態度。但這樣做,要注意形式多樣、生動、內容貼切、適宜。
此外,嘗試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母愛教育等均可有選擇性地加以采用。
三、構建幼兒心理健康保障系統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職業培訓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0)07-0192-02
近年來,我國的創業教育得到快速發展,2002年教育部將九所本科定為試點院校,本科院校得到蓬勃發展的同時,開展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也越來越多,得到了頗多有益的收獲與經驗,但也有很多問題需要厘清。本文試圖在對國外創業教育經驗的總結和對國內現狀的分析基礎上,給出發展我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一些建議。
一、國外創業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一)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
至1919年百森商學院成立以來,美國始終是全球創業學領域的領導者,2005年,全美共有1600所學院開設了2200門創業類課程,形成了系統的課程體系。首先,教育內容完善。目前,美國高校創業課程涵蓋了創業構思、融資、設立、管理等多方面,課程涉及法律、財務、企業戰略、領導藝術等各個方面,且已經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提供從小學開始的創業教育。其次,課程突破了專業限制:一是將創業教育滲透至課程當中,在學科基礎課方面將其與專業教育相結合,鼓勵文、理、工相互滲透,以加強學生之間的通識教育。
(二)較為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
美國高校以講座和實踐的形式來構建其實踐教學體系。定期開設創業論壇,邀請創業成功人士或企業家為學生傳遞創業理念,以允許計學分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另外,重視實驗教學和現場模擬教學,允許學生參加校外項目,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三)將創業教育與職業培訓良好結合
英國也是創業教育較為成熟的國家,東倫敦大學已經形成了“啟蒙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三層次的創業教育體系,此外,英國還與企業合作,定期為公司職員提供為期8周的創業教育培訓,并允許優秀學生參加,形成“企業出資、政府支持、學校出師”的良性循環格局,這類培訓班不僅能讓老師更好的了解企業人員想法,也能促進校企交流和合作,更真正使創業教育成為終身教育,是高校課程體系重要一環。
二、國內創業教育的現狀與思考
國外的實施經驗為我國高職院校發展創業教育提供了許多參考和思路,但我國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時間較短,無論在發展深度上或廣度上都表現出較為明顯的不足:
(一)與全國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相比,職業院校參與度不夠
2002年以來,各大高校紛紛開設了創業課程,各種由國家、地方舉辦的創業大賽、創業講堂等大型創業理念傳播活動紛紛舉行,掀起了一場全民創業的浪潮。截至2009年10月,已公開發表的創業教育論文已有24506篇,各方學者對于創業教育含義、體系等都進行了各自的研究。相對于全國的創業氛圍,高職院校雖然開始進行創業教育的探索,但探索腳步較慢。在24000多篇創業教育研究論文中,高職院校有關論文數量僅為163篇,不到總數的1%。我國共有1200多所高職院校,但設置了創業教育課程的院校并不多,且多為二級院系自主行為,學校層面推動的更少,許多學校對于創業教育還不甚理解,相對于本科院校,許多院校對于創業教育仍處于觀望了解的狀態,參與度不高。
(二)職業院校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
目前,國外的職業院校已經形成完備創業教育體系,即使在我國試點本科院校,經過幾年的實踐,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業教育體系,但在職業院校,卻忽視了完整教育體系的建設。首先,課程體系不完善。許多院校開設了單獨創業課程,但大多為選修課或小范圍的必修課,未將創業教育納入正常教育體系,課程設置具有隨意性。其次,實踐體系不成熟。部分走在前面的院校已經開始進行了實踐性的探討,大多采用創業計劃書和孵化園的形式,但計劃大賽多流于形式,孵化園也慘淡經營,成功孵化案例極少,且惠及面較窄,處于精英教育階段。因此,相比較國外職業院校的創業教育,我國職校創業教育體系非常不完善。
(三)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仍停留在以理論研究為主,輕實踐的階段
職業院校在創業教育嘗試方面,重理論,輕實踐的特點十分突出:首先,創業教育中,課程講授的方式相比孵化基地更為廣泛的被職業院校所采用;其次,創業課程的傳授也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師只能在書本上展能耐,學生只能在課堂上練拳腳,創業教育的實效大打折扣;最后,創業教育缺乏具有實戰經歷的教師,職業院校創業師資極度缺乏,尤其缺乏具有創業經歷的實戰家的加入,大部分教師從學校到學校,創業實戰能力較差,講授自然偏向理論化。
三、我國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綜上所述,我國職業院校的創業教育已經開始起步,影響力日益擴大,正日益得到越來越多院校的承認,但仍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要發展創業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找準高職院校在全國創業教育系統中的定位,分層次開展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也是需要分層次的,席升陽教授提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學校實施創業教育應有不同的模式(2008,席升陽),見表1:
高職院校無疑屬于職業教育型大學,應以實用型項目為主,注重職業化人才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在職業院校中,應根據學生不同需求和不同特點,分層次進行創業教育(見下圖1),以適應學校使命和定位,也滿足社會對高職畢業生的需求。
(二)將創業教育納入專業教學,合理進行課程設置
我國高校目前的創業教育,由于沒有融合學校整體育人的體系之中,與學科專業教育的開展并未形成有機聯系,因此,往往使有熱情的創業學子熱情有余而內功不足。要有效的開展創業教育,首先應該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將創業教育做為基礎性素質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納入教學體系,重視吃苦、創新、堅持的創業精神的培養。因此,首先,課程結構上,以必修和選修相結合,輔以講座等其他輔助形式,以主修課程培養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以選修課程灌輸創業基本知識,以講座、論壇等輔助形式深化。其次,在課程設置上,創業教育課程應在傳統素質課程上突出“創業”,除重視技能等方面培養外,還應從政策、法律角度為學生設置實用性課程,以擴展學生實用知識。最后,應擴大實踐性課程的比重,改變原有課堂講授為主的現狀,以訓練為主,理論課程為選修和輔助,以便于學生掌握和應用。
(三)營造校園創業文化氛圍
所謂校園創業文化是指用創新和主動的開創精神思考問題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和鼓勵創業創新的校園文化。要加強創業教育,除了創業課程的建設之外,還需要營造創業文化的支持。首先,營造創業文化氛圍離不開學校的政策支持。學校可以從支持教師外出兼職、支持學生休學創業,無論成敗都可以繼續學業、創辦專門創業機構、創建創業基金等方面鼓勵創業創新。其次,營造創業文化氛圍需要大型活動和孵化的培養。學??梢砸源筚悺⒄搲确绞綖閹熒峁﹪L試、創新的環境,并聯系地區的孵化機構,積極對外推薦,有條件的學??梢宰灾鲃撧k孵化園區,給學生更多實戰演習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在已經到來的創業教育浪潮中不被淘汰。
參考文獻
[1]田明義.論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2]紀淑軍.創業富民戰略視野下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