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6 15:05: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園林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思路
園林是一門以規劃設計學、建筑工程、花卉樹木學、美學等為基礎,設計生態學、環境科學、人文地理領域的專業。作為一個立足地方、面向全國的地方院校園林專業,以實踐為中心,注重發展,采取符合國家園林建設和學校實際情況的實踐教學模式,努力為園林行業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基本思路3。正確的培養模式應該是以實踐為中心點傳授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建立實踐教學的系統工程,全方位、多層次加強實踐教學。并且,不斷加強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及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提升,培養一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實踐教學改革實施措施
(一)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學院園林專業自2000年成立以來,先后7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踐和發展幾乎是每一次修訂的主題。以實踐為中心,構建基本課程教學體系,培養與社會接軌的應用型人才。學院基于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出發,結合學分制,在課程體系方面,完善和改進了“平臺+模塊”教學模式。學生一、二年級學習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三、四年級開始專業化方向培養,設“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樹木花卉栽培養護”、“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3大特色模塊。首先,將基礎課比重從過去的419%提高到5304%,專業課比重由10%調整至1348%,使基礎教育得到加強;其次,壓縮了總課時數,把專業課教學時數由2600學時壓縮到2432學時;再次,減少必修課教學時數,增加選修課數量,由17門增至25門以上,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選擇機會。此外,在新的教學課程體系中,實踐教學的課時比重加大,由以前的2397%增加到3213%;降低了理論教學環節的比重,由7603%降低到67.87%。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二)實踐教學平臺建設
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社會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為此,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采取了加強實驗室和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改革實習方式和內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加強實驗室建設
實驗室建設是完成實踐教學的基礎,有了穩定、開放的專業實驗室就能為學生實踐創造良好的條件3。為了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學院將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校內實驗室建設上。按照課程的性質對原有的實驗室進行調整,成立了園林學院實驗室管理中心,先后改建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園林規劃設計實驗室、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實驗室、花卉樹木實驗室、組織培養室、園林建筑與工程實驗室、工程測量實驗室、園林畫室等。更新了園林規劃設計實驗室的主要儀器設備。學院所有實驗室實行開放式管理,并配備了高職稱高學歷教師從事實驗室的管理和實驗指導工作。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入實驗室,獨立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這一做法深受學生好評,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參與科研實踐的興趣,對提高其實踐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2.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
穩定的校內外實踐訓練基地是建立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和完成實踐教學的良好條件。在校內實踐基地建設方面,考慮到擴大招生規模和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多個園林專業實習基地,使學生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能在實踐中得到驗證。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是學院結合自身的科研優勢,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資源,密切與園林企業和事業單位合作。使人才培養與生產有機結合,按照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創建校外實習基地。充分利用園林企業事業單位的先進技術裝備,豐富學生實踐實訓內容,強化學生實踐和科研創新能力。近幾年來,河北農業大學園林與旅游學院先后在張家口小五臺山風景管理局、唐山豪門園林有限公司、滄州園林局、寧夏、河北高邑金色世紀農林工程有限公司等10多個單位建立了校外三結合基地。根據園林單位提出的生產任務,每年派出學生實踐小組到三結合基地從事生產研究、解決生產問題。這個環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園林生產實際的機會,同時,有效的促進了教學水平和學生實踐實訓能力的不斷提高。
3.改革教學實驗實習環節
教學實驗實習環節是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首先改革了實驗課教學。大多數課程減少了驗證性、演示性實驗,增加了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例如: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課程的雜交育種實驗,把實驗課時合理安排在長達1年的整個植物生長周期里。學生獨立設計實驗、選擇親本、采集花粉、去雄、套袋、雜交、栽培管理、種子采收等,直到獲得雜交后代。整個實驗過程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其次是改革教學實習環節,園林專業的教學實習將原來的1名課程單獨分散實習轉變為多門課程的綜合實習。學院園林專業的綜合教學實習主要有2次:第一次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以花卉學、樹木學、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筑、園林工程等為主要實習內容,時間為2周,實習地點在上海、蘇州、杭州;第二次安排在第七學期,內容為多門課程的綜合性實習,時間1周,地點在承德、北京。教學實習由單一課程的1名教師指導轉變為多門課程的多名教師綜合指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之間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取長補短。邀請具有豐富生產實踐經驗的園林專家參與指導教學實習。學生可以在教學實習過程中汲取眾家之長,站在更高的平臺上成長,實習效果好。
(三)探索“訂單式培養”途徑
按照用人單位要求選拔學生,學生與用人單位雙方共同協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理論學習期間,學生除了參加日常學校規定的學習之外,專業教師針對用人單位的要求給學生“開小灶”、“吃偏飯”學生在教學實習和畢業實習階段,用人單位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實踐技能培訓,由學校與用人單位雙方共同指導,并完成規定的畢業論文(設計)。實習結束后,學生留在用人單位工作,從而實現單位用人、學校育人與學生就業相結合,達到3方共贏。2004—2011年,唐山豪門園林有限公司、天津創世園林規劃設計公司、河北九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以“訂單式培養”方式,共接收學院園林專業學生百余名,多數同學在用人單位工作表現突出,受到單位領導與同事的好評與肯定。
三、實踐教學改革與建設的實施成效
1.以學生創新中心為實踐教學平臺,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園林學科競賽,提高創新能力近幾年,園林專業學生在國內外學科競賽中屢獲佳績,先后有12名同學在全國各類科技作品等比賽獲獎,9名同學在省級各類科技作品等比賽獲獎,27名同學在市、校級各類科技作品等比賽獲獎。2010年,學院百余名師生參加了“2011年中國西安世博園唐山展區景觀設計大賽”,共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優秀創作獎15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2012年,學院馬春陽同學被評為2013屆“全國林科十佳畢業生”3名同學被評為2013屆“全國林科優秀畢業生”。
2.以教師科研和社會服務項目為實踐平臺,組織學生開展調查研究,參與規劃設計,鍛煉和提高實踐能力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研究。先后有1000多名學生參加了教師承擔的30余項科研課題,學生從規劃設計任務的過程中得到了全方位實踐鍛煉,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學院共承擔“小五臺自然保護區規劃設計”、“保定市園林普查”“河北農業大學新校區景觀規劃設計”、“唐山市濕地公園資源調查和規劃設計”、“藁城市萬畝科技生態園區規劃設計”等各類橫向課題30余項。實踐證明:讓學生參與教師課題研究的全過程,不僅推動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更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實踐能力3。
3.以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研究為平臺,組織學生申報科研項目,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和創業能力近些年,學院組織學生申報由保定市團委和學校團委設立的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課題10余項,并寫出了高質量的論文和總結,有3篇論文在國家核心刊物上公開發表,其中,2名同學的科技創新計劃項目在河北農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一等獎。通過這項活動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和創業能力。
4.以學生社會實踐為平臺,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和民眾關心的熱點調查,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為提高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和解決民生的能力,在暑期組織了社會實踐小分隊,從山區到農村服務,同時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附近村莊、單位調查、了解,開展宣傳。2010年,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在黃驊市開展了“低碳環保,青年共建綠色家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院學生為紀念第30個世界糧食日這一特殊節日,于10月10日一10月16曰舉辦了愛糧節糧宣傳周系列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與社會的融合。其中,有2支實習小分隊先后被評為市級、校級先進實踐小分隊。
四、結語
在園林植物造景中,垂枝植物以其枝條自然下垂、婀娜多姿而備受人們的青睞,近年來其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國內垂枝植物以楊柳科柳屬植物居多,有垂柳、金絲垂柳、垂枝金花柳、垂枝銀芽柳等;其次是薔薇科李屬植物,有垂枝梅、垂枝櫻、垂枝桃、垂枝杏、垂枝海棠等;再次是槐屬植物,有龍爪槐、金葉垂槐等;松柏科也出現了垂枝鉛筆柏、垂枝圓柏等垂枝品種:其它科屬常見的的垂枝植物還有龍爪榆、垂枝桑、垂枝樺、細葉雞爪槭、垂枝黃櫨、垂枝紫葉水青岡等,它們大多是園林樹種在長期栽培中選育出來的變種和變型。
垂枝植物種類繁多,姿態各異,通過葉、花、果在形態、色彩、芳香、質感等方面的特點,表現出各種自然美,其婀娜的形態帶給人們無限遐想,“楊柳岸,曉風殘月”、“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等經典名句被傳唱至今。垂枝植物最明顯的觀賞特征是其所有枝條自然下垂,形成傘形或蘑菇狀樹冠來展示其優美的形態姿,如垂枝櫻花和垂枝槐的樹形呈傘狀、垂枝圓柏的樹形呈蘑菇狀、垂柳的枝條猶如瀑布、垂枝榆和垂枝桑的樹冠則像少女的長發、龍游梅枝條自然扭曲如游龍。微風吹過,垂枝植物細長的枝條隨風搖曳,宛如綠色瀑布傾瀉,用來裝飾園林水景,別有一番風味,如垂枝梅枝條下垂,花開時朵朵向下,宛若向水面探身弄影,用來裝飾園林水景,無風時神采飄逸,起風則和風拂拂,姿態動人。垂枝植物一般在春季或夏季開花,花色多樣,有紅色、白色、粉紅色、黃色、淺藍色等。其葉色也很豐富,如垂枝雞爪械葉片常年呈紅色,垂枝黃櫨春、夏葉色翠綠,秋天滿樹紅葉。
垂枝植物的應用要根據環境特點、綠化功能要求,結合植物的生態習性、物候變化、觀賞特點等選用適宜的類型和具體種類,一般來說,其在園林造景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應用形式。
一、水邊種植
古人即喜在水邊種植垂枝植物,柳水景觀、梅(垂枝梅)水景觀都是江南古典園林常見的手法。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最具有代表性,其水岸邊處處可見垂柳,樹姿與水體相互掩映,虛實相應,靈動、雋逸,令人浮想聯翩,既深化和豐富了植物景觀的內容,又提高了園林審美情趣??捎糜谒叿N植的垂枝類型樹種有:垂枝梅、垂柳、絳柳等。
二、行道樹
大部分垂枝植物耐修剪,適應性廣,抗性強,種植于公路、園路兩旁做行道樹時,其細長柔軟的枝條向下懸垂,偶爾隨風擺動,使人備感親近自然,享受自然??勺鳛樾械罉涞挠写怪α⒋怪μ?、垂枝南洋杉、垂枝樺、垂枝槐等。
三、園景樹
很多垂枝植物不但樹形優美,而且花色艷麗,果實亦玲瓏可觀,如垂枝寧夏枸杞,秋季紅果成熟,高懸枝間,恰似紅燈點點,可作為重要的園景樹。垂枝植物中常用作園景樹的樹種有垂枝雪松、垂枝槐、垂枝榆、垂枝榕、垂枝櫻花等,孤植、片植、群植均可。
四、護坡、堡坎綠化
護坡與堡坎綠化是城市立體綠化,特別是地形、地貌復雜多變的山地城市綠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這些特殊地段,可選用垂枝植物用以護坡美化。
五、山石綠化
掇山置石是園林工程的重要內容。而垂枝植物往往用來給山石作為背景,或半抱山石,或是在山石腳下點綴,生動活潑,更富自然情趣。如昆明世博園吉林白山天池園入口景石旁叢植雅型垂枝榆,構成優美、自然的景觀畫面??梢杂糜谏绞G化的垂枝植物有垂枝梅、垂枝雞爪槭、垂枝石松等,梅石相配尤為剛勁簡潔,石因梅而活,梅因石更艷。
六、大量片植或群植
【論文關鍵詞】長效型;混合花境;應用;閔行體育公園;上海
我國花境設計從30多年前引入后才逐漸展開,如杭州花港觀魚公園采用了英國風景園林的設計手法[1]。隨著人們對保護和構建生態環境及植物多樣性越來越重視,花境設計逐步被廣泛應用和深入研究。但總體來說,花境在我國的發展仍較為緩慢,設計理論和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如植物種類比較單一、缺少動態上的季相變化設計和豎向上的立面設計等[2]。隨著花卉品種的不斷豐富和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花境將被更廣泛的應用于城市空間,以適應時展的需求。而花境的長效性勢必成為花境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花境及其種類
1.1花境簡介
在國內傳統花卉學中,花境定義為:模擬自然界林緣地帶各種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3]。其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為主,經過藝術提煉而設計成寬窄不一的曲線或直線式的自然式花帶,表現花卉自然散布生長的景觀,歸納園林花境的營建要素不外乎2個方面:一是植物材料的選擇以多年生球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觀花植物為主,表現植物的自然美和群體美;二是植物配置以自然式的帶狀或自然斑駁狀布置為主,突出自然式的植物景觀特色,而這正與
3長效型混合花境的應用
3.1長效型混合花境
長效型混合花境的概念是在四季花境與混合花境的基礎上提出的,即強調花境的長效性,包括植物群落穩定、植物品種長命和觀賞效果長期3個方面,以改變現有花境大多冬季蒼白、延續性差、2~3年即需調整、4~5年就要推倒重建的傳統觀念,實現花境自然生態景觀的可持續性,是一種對植物要求更為嚴格、養護管理更為粗放、觀賞周期更為持久的多年生花境[7]。wwW.133229.cOM長效型混合花境概念的提出切實解決了花境設計、選材、養護及觀賞效果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收集。
3.2上海市閔行體育公園花境設計
閔行體育公園花境地點選擇在體育公園2號門游船碼頭廣場西北側歐洲林緩坡上,原來為退化的花境。此處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緊挨一級游覽線路,是往來游客的必經之路。因有一定的坡度,視野開闊,從多個角度均可觀賞。
3.2.1設計原則。精選小喬木、花灌木,設計相對穩定的構架,多年生植物則為生長強健、成熟可靠、觀賞效果好的種類,木本與草本合理而美觀地搭配在一起組成典型的混合花境,期望達到整體花境數年內生長良好、只需微調的目的。
選擇以生長速度緩慢、自然生長形態良好的植物為主,不用生長較快的蔓性植物和自播種類,基本不用整形樹,無需精細養護,最大限度地減少養護用工。觀賞性質多樣化,觀花、觀葉、觀果、觀干、觀形一應齊全。最大程度兼顧四季景觀,重點觀賞季節為4月至10月底,冬季依然有景可賞。栽植時充分考慮為植物今后生長留有空間,前景、中景花境塊面之間留白。
3.2.2設計手法靈活,制作工藝注重變化。布局上沿著從總體到局部的思路組織植物群落,注重構圖均衡。為確?;ň车拈L效性,增加運用常綠植物的比例。常綠與落葉比例為7∶3左右,2類植物塊面間隔出現。即使寒冬季節,整體上依然有相當的綠量。選用較大比例的常綠及半常綠品種球根、宿根花卉;對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的宿根花卉則采用套種方法來解決冬季蕭條問題,如密枝天門冬套種中華景天,紅運萱草套種黃花石蒜,紫嬌花套種紅花石蒜、矮麥冬等。
主體植物群落之間選用外觀特征明顯的豎向線條狀植物品種,讓其在長條形花境中重復出現,形成美觀而明快的韻律感與節奏感,如紅瑞木、金枝槐、叢生紫玉蘭、火星花、毛地黃、飛燕草等。
樹種選擇上著重選用自然成型或生長緩慢的品種,如厚皮香、直立冬青、日本紅楓、花葉胡頹子、小丑火棘、濱柃等,既能節約養護用工,又能保持植物群落結構的穩定,節約重建資金。即時效果和長期效果并重,將適當比例的一二年生草花種植在中前部實現即時效果,將花期長的植株、較高的多年生花卉種植在中后部,為今后觀賞效果打下伏筆,如千屈菜、松果菊、花葉美人蕉、毛核木等。新老品種有機結合,比例恰當,適當使用一些最新推出來的上好品種,如密實衛矛、藍葉忍冬、奧運火炬、南非葵等。
3.2.3植物材料豐富。植物材料選擇注重群落結構的組織、層次與色彩,開花季節的相對集中又兼顧連續性,營造花境特有的繁花似錦、變幻無窮的景象。具體植物選擇以宿根、球根花卉為主體,同時配置一些小喬木、花灌木以及少量的一、二年生草花。主要的背景木本植物材料有:日本紅楓、羽毛楓、紫玉蘭、金枝槐、紅瑞木、桂花、茶花樹、杜鵑花、藍葉忍冬、金邊胡頹子、厚皮香、紅葉石楠、千頭柏、郁李、壽星桃等。種在背景位置作伏筆的長效型球根、宿根植物有花葉美人蕉、蛇果菊、千屈菜、醉魚草、梳黃菊、旱傘草等。中景木本構架植物有地中海莢蒾、濱柃、小丑火棘、小葉枸骨、杜鵑、春云實、花葉香桃木、金葉大花六道木、紅花繼木、南天竹、直立冬青、銀姬小臘、矮紫薇、菱葉繡線菊、南非葵等。
中景草本構架植物有迷迭香、棕紅苔草、細葉針茅等。種在中景部位的多年生球根、宿根花卉有百子蓮、大花萱草、石蒜、紫嬌花、常綠鳶尾、韭蘭、玉簪、紫萼、火星花、火炬花、金葉苔草、山桃草、黃金菊、法國薰衣草、大花金雞菊、天堂之門金雞菊等。用作前景擋腳植物的有叢生福祿考、千葉蓍、中華景天、胭脂紅景天、金葉絡石、密枝天門冬、金葉佛甲草、矮麥冬等。
3.2.4兼顧四時效果?;ň匙罴延^賞期為春、夏、秋3季,冬季花境一般處于休眠期,開花植物較少,多年生花卉為主的花境常出現相對蕭條的景象,這也是多數花境明顯的不足之處。
為了兼顧長效型混合花境的四時效果,該花境除了增加常綠植物比例、選用多種冬季觀莖植物、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的宿根花卉采用套種方法外,配置點綴部分一、二年生草花,比例為花境總面積的8%左右。
春花品種主要有大花飛燕草、大花耬斗菜、毛地黃、南非萬壽菊、勛章菊等;夏花品種主要有半支蓮、天人菊、堆心菊、醉蝶花;秋花品種主要有波斯菊、醉蝶花、觀賞谷子等;冬花品種主要有角堇、三色堇、大花三色堇、羽衣甘藍等。
4小結
長效型混合花境的應用,充分體現了園林植物生態配置的物種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同時又可節省園林施工養護成本,十分符合自然生態的原則,具有大力推廣價值。
5參考文獻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煹难詡魃斫虒τ谌瞬排囵B至關重要。為了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卓越工程師,首先應該加強師資隊伍的道德建設。良好的道德水平是成為一個卓越工程師的前提條件,而作為培養卓越工程師的大學教師,更應該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須有理想、有抱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堅持立德樹人,從而能夠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其次,教師需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合理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基本功是從事教學實踐的基礎,了解學科、專業的最新發展,掌握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新觀點,對于培養卓越工程師都是必要的。第三,教師要注意與培養對象加強協調溝通,同時加強與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在教學實踐中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第四,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工程教育經驗。工程教育要求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掌握先進的技術,解決現實中面臨的工程問題。這就需要在培養時著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因此對教師的工程實踐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教師需要有較強的專業外語水平。目前的工程建設需要在國際范圍內展開合作和交流,參與國際競爭,這就要求卓越工程師具備很高的專業英語水平。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雙語教學,吸收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成果,將教學實踐與國際接軌,充分適應國際化的要求。
二、農林院校園林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我國園林專業最初成立于農林院校,改革開放后,一些綜合類院校和建筑院校也相繼開設園林專業或類似專業,如景觀專業。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林院校園林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隊伍結構有了明顯變化,教學和科研工作成效顯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園林專業人才。但是,與國際著名高校的園林專業相比,師資隊伍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面臨不少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德建設
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的教學態度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從平時一點一滴的生活習慣,到專業教學的全過程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另外,個別教師把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對教學工作不夠重視,缺乏責任感。
2.缺乏工程實踐經驗
高校教師大部分都是從高校或科研院所畢業直接進入學校工作,盡管學歷較高,但是實踐經驗相對缺乏,沒有相關企業的工作經驗。他們的知識結構很大程度是來自書本,是間接的。筆者的調查發現,許多青年教師認為在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實踐經驗少,教學語言不夠準確,實踐操作能力不強。
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
需要進一步提高近年來,由于受到教師考核評價和職稱評聘條件的影響,專業教師隊伍普遍存在著重科研、輕教學,重、輕實踐活動的問題。教師基本坐在辦公室里,在電腦前寫論文,忽視了教學實踐及教學研究,導致教學質量沒有提高,甚至下滑。
4.缺乏國際化教育理念
教學中,教師視野不夠開闊,多強調本地化的專業知識,不重視國內外其他區域相關知識的介紹,不能從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高度來認識人才國際化培養的重要性。
5.專職教師職稱評聘和教師評價考核機制
亟須完善在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中,較低的勞動報酬直接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進而影響整個學校的教風以及教學質量;領導意志表現突出的教師評聘機制不能制度化,導致不能公平公正地對教師進行評判考核;落實各項人才待遇的時效性較差,使得部分教師的晉升空間受到擠壓。這些現象都嚴重挫傷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工作熱情,導致部分教師不再把教學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談不上去研究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研究,結果教學質量每況愈下,學生深受其害。
6.專業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有待改善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教師的居住環境和工作條件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園林專業教師的收入與勞動付出并不成比例。例如高校教師與同等學歷、相同工作年限的其他行業人員相比,工資還處在較低的水平上,這也導致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園林專業人才選擇了薪金待遇更高的企業單位。
三、對農林院校園林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1.開放胸懷,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園林綠化成為城市建設中發展潛力巨大的行業。國內大部分農林類院校和綜合類院校都開設有園林專業,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深造。另外,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在國外高水平大學的園林專業中也有不少中國學子。因此,應該吸引和鼓勵國內外優秀園林專業博士、碩士來校工作,積極投身于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中。
2.立足現實,培養已有的教師隊伍
第一,應該創造更多的條件,鍛煉教師的實踐能力??梢怨膭钋嗄杲處熑鴥韧庵麍@林企業掛職,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積極加入行業協會,貼近生產一線,經常參加行業會議,了解園林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第二,鼓勵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增強教師的科研能力,使教學和科研互相促進。例如,東北農業大學園林專業教師通過積極開設開放實驗室項目,吸引感興趣的同學進行科學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教師的課題得以完成,又使學生體會了科學思想,鍛煉了實踐能力,培養了創新精神。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的開展,更好地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可以使教師的科研成果與學生的創新、創業聯系起來。第三,增強教師國際化教學的能力。目前,東北農業大學70%的園林專業教師均有國外留學經歷,但是僅僅開設了一門校級雙語課程和一個省級雙語教學項目,雙語教學的潛力有待挖掘。應該通過邀請國外優秀的園林企業家、工程師、專家、學者來學校講學交流,招收國際留學生,以提高專業的國際化層次。第四,通過制定一課多師、一師多課以及集體備課制度,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將教師的優勢發揮出來,同時可以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五,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高校教師既有科研任務,又有繁重的教學工作,有時難以兼顧??梢越梃b國外研究生助教制度和助研制度,使優秀研究生能夠更早地參與教學實踐,為培養后備教師奠定基礎。第六,提高青年教師的職業滿意度。適當通過完善評價機制和提高生活和工作水平,來鼓勵青年教師更專注地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3.廣開渠道,吸引優秀工程人才來校兼職
關鍵詞:創新能力;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054-02
3DMAX全名為3D Studio max,中文意思為三維設計的最高級工作室(軟件)。是Discreet公司開發的(后被Autodesk公司合并)基于PC系統的三維渲染和制作軟件。3D Studio MAX課程是園林、城市規劃、建筑學、環境藝術、動漫制作等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之一,目前3DMAX在高校相關專業中應用非常廣泛。對于規劃設計類專業的學生而言,本課程著眼于3D Studio MAX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介紹,從應用角度出發著重介紹三維實體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和三維漫游動畫設計的原理。通過各種案例的教學來全面系統介紹:二維圖形、三維實體、放樣建模方法;二維圖形、三維實體的編輯方法;材質編輯與貼圖方法;相機、燈光和園林環境效果表現方法;建筑表現圖設計方法。本文將結合在園林和城市規劃專業3DMAX教學中的實際,來探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一、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在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問題,因此對學生而言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在掌握三維圖形制作軟件3D Studio MAX的基本功能、三維圖形建模和三維漫游動畫設計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的同時要具備操作和使用3D Studio MAX進行三維圖形建模的基本技能,要能熟練地運用3D Studio MAX進行規劃設計的效果圖和鳥瞰圖的繪制,能掌握電腦繪制園林效果圖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效果圖或者是鳥瞰圖的繪制,因此本門課程對學生來說極其需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阻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提高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1)傳統教學方法不適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本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理論講授結合上機操作作業來進行。理論課與上機操作課存在很長的時間差,因此對學生迅速掌握基本的技能很不利。且傳統的理論課堂以3DMAX基礎知識和書本上的少數案例為教學內容,不具有創新性,學生在學習中不可能開發自己的潛能,不可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2)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以往的教學方法多以書本上的案例為主,以書本為綱,沒有偏向實際的應用方向,學生上機仍然以書本為上機指導,與實際案例一定程度上脫節,講述不夠深入。且理論課上教師多采用原有的“滿堂灌”的模式,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筆者試驗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沒有耐心聽下去而是在下面自己看書或者是干別的。因此對于這種傳統的理論課的講解方式需要從根本上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3)傳統的考核方式過于呆板。傳統的考核方式為理論考試,比較呆板,不利于引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引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高。對于像3D這樣的課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繪圖能力,而不是像傳統課程那樣以理論為主,因此傳統的考核方式顯得過時,必須針對學生提出一種適合本門課程的考核方式,這樣給學生以正確的導向,使得學生會注重個人動手能力的培養。(4)學生創新意識薄弱。學生可能會覺得3D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不需要有太多的創新技能的培養,因此這種想法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且隨著大學生教育的擴招,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呈現出了整體下滑的趨勢,更不要談總體的創新意識了。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該向學生闡明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們意識到今后的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課堂上曾經沒有遇到過的圖紙的繪制,因此向學生們灌輸這種意識是老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三、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
1.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同步。傳統的教學學時為理論課和實驗學時各占一半,分別為24學時左右(各個院校會有差別)。最大的弊端是理論課與實驗課(上機操作課)分開上,這樣學生在理論課上聽到的實際操作技法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實踐操作驗證,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因此建議在原有的學時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學時用于學生創新性實驗,主要通過上機操作的方式來學習。理論課與實踐課改在機房上,老師邊講學生邊操作,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效率。也就是說理論課上帶有實驗課(上機操作課)的性質,達到理論與實踐同步的目的。
2.讓學生走上講臺,提高學習熱情。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始終如一地進行滿堂灌輸式教學。給學生布置課外創新作業,去圖書館找感興趣的3D教科書,學習理論課堂上老師沒講過的東西,包括一些動畫或者其他與本專業相關的教材上沒有接觸過的模型或知識點,然后給學生一次或二次課的時間讓學生在講臺上把自己課外學習的東西來和大家交流分享,由于時間關系往往只推薦幾個課外花時間比較多的,東西做得比較好的學生上去講。
3.加強實驗環節,增設創新性實驗。原有的3DMAX實驗僅能滿足學生學習教材上的幾個案例,時間也不是很充足,為此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實驗環節:一是增加實驗學時,原有的實驗學時僅能滿足學生做教材上的幾個上機操作實驗,因此應當適當增加實驗學時以用于學生的創新性實驗。二是增設創新性實驗內容,在現有的教材實驗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創新性的實驗,比如讓學生根據現場建筑照片在3DMAX中將建筑模型建好,培養學生的空間認知能力,或讓學生根據自己曾經設計的平面圖作業繪制效果圖培養學生的實際應變能力。
4.走出校門與相關設計公司合作。積極地與相關設計公司開展合作,共同培養學生。一是可以請公司的資深設計師來學校講課講授一些實際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這些設計師都是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實戰經驗,他們會對學生的學習提出非常有力的幫助與指導。二是可以組織學生到相關的設計公司學習或者以實習的方式去接觸實際的東西,讓學生早點接觸到實際的案例,并從實際的案例中學習到在學校書本中學習不到的繪圖技巧。從學校就開始培養學生解決書本上沒有的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公司中可以早日體會到社會上的競爭壓力和競爭意識。
5.改革考核方式,建立新的考評制度。傳統的考試方式為理論考試,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70%,平時實驗成績只占30%,這樣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且不利于引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經過反復思考后決定把考核方式改變為平時實驗包括各種基礎性及創新性實驗占50%,并且在創新性實驗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在總成績上給予適當加分的獎勵。期末考試改為上機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占50%。在這樣一種新的考核方式的激勵下學生能極大地提高自身學習和創新的熱情。
3DMAX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本人結合所在學校園林與城市規劃專業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上相關的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并期待能夠在今后的教學中與同行的教學專家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景海峰.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和建議[J].黑龍江教育,2008,(7、8):84-85.
[2]馮瑤,黃寶貞,張琦.對高校計算機教學方法的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09,(2):190-191.
關鍵詞:園藝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4-0096-03
在經濟新常態下,圍繞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建設,海南吹響了農業綠色崛起的號角,將發揮得天獨厚的熱帶資源優勢和21世紀海南絲綢之路戰略節點的區位優勢,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以熱帶特色為主動力推動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海南國際旅游島城市化建設和休閑旅游農業發展迅速,以花卉、果蔬、草坪等園藝產業已成為海南優勢經濟產業。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作為海南大學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基地,本著服務海南的旅游、熱帶、特區等特色,傳承辦學歷史悠久的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和新海南大學的精神,秉承“海納百川,大道致遠”的校訓,根據海南園藝產業發展的新特點、企事業單位對園藝人才的新需求,基于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發展為目的的原則,對我院園藝專業師生進行相關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找出了現有教學體系的不足,對其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了相關改進,以便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高素質園藝人才,為海南園藝產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1 園藝專業定位與課程體系
園藝專業(草坪科學與工程方向)依托原“兩院”的傳統和精神,設立于2010年(開始招生),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具備果、蔬、花、牧、林、草等植物栽培管理、園林綠化施工養護、花卉營銷與審美鑒賞等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和較強的崗位實踐能力,能在農林部門、農業開發區、風景區、高爾夫球場、運動場等部門從事園林植物栽培管理、綠化施工與養護、休閑農業、花藝環境設計、草坪生產與貿易、人工草地栽培、草坪建植與管理、高爾夫球場規劃設計管理和現代農業、農場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大園藝綜合性新型農業專才。開設課程涉及草業科學、果樹學、花卉學、蔬菜學、土壤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工程建造、國際園藝研究進展(專業英語)等。
2 現有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
2.1 課程種類過多,涉及范圍過廣 在調研過程中,學生提出現在所學的課程科目過多,涉及范圍太廣,分配到每門科目的教學課時數短,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本門課程進行全方面講解,只能找重點進行教授,這就使得學生無法對此課程經行全面了解,只能掌握重點甚至是略懂皮毛,造成了學生各種課程都有涉獵,但又都只通不精的普遍現象。這就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迷茫感,使其無法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詳細的知識系統,只能夠有一個大體的知識框架,并且沒有一個核心領域可以做到學的精、記的牢,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就業、創業等方面的發展[1]。
2.2 實踐教學過程的相對缺乏 《植物學》《果樹學》《觀賞樹木學》《蔬菜學》《種子種苗學》等課程實踐課時數相對較短。目前所設課時數只能夠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個大體了解,例如樹木學實踐環節,學生普遍反映通過短暫的實踐課學習,只能泛泛了解樹木的名稱,但對于其他相關方面的了解較少。并且認識樹木過程也是一味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告訴學生一種植物的名稱,學生記一種,無法做到學生對不認識的樹木進行自行查閱學習,從而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定程度上打壓了W生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實踐教學內容有限,并且部分課程內容沒有及時更新,實踐過程不能根據當地教學條件及地域、季節的變化做出相應靈活的調整。同時,教學基地的建設及完善進程亟待加快,以便促進實踐教學的具體開展,推動教學進程,利于學生的不斷學習及發展。
2.3 課程內容的重復 目前一些設定課程的內容出現部分知識點重復現象,如《草坪保護學》《高爾夫球場草坪》《高爾夫球場環境保護概論》《草坪工程》課程對于草坪內容的講解出現部分重疊,導致學生一個知識點可能要重復學習多次,浪費時間、經歷及師資。
2.4 課程安排的開課學期不合理 學生反映某些課程的開課學期安排的不合理,尤其是大四學年的一些專業課程建議安排在大三學年進行學習。鑒于大三學年課程安排較為稀疏,所以很多學生在這一年里會產生迷茫感,雖然有較多的自我學習發展空間,但普遍出現學生無法較好把握,不能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從而虛度光陰的不良現象。而大四一年要開展畢業論文,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找,若還要進行其他課程的學習,則二者較難兼顧,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畢業論文設計中[2]。此外,由于本專業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為獲得較為精確的實驗數據,可靠的實驗結論,提高論文的質量,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籌備,所以不應再在其中增加其他課程的學習。
3 教學體系的改進思考
3.1 公共課程 公共課程是高等和中等專業學校各專業學生共同必修的課程??傮w上分為三大模塊:(1)社會科學公共基礎課,如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2)自然科學公共基礎課,如大學計算機基礎;(3)實踐環節公共基礎課,如課程設計。公共課雖然不一定與所學專業有直接的聯系,但它是培養學生掌握全面性知識、開展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學校在公共課程的設置中應相應增加語言類課程,例如應增加大學語文課程。學生通過對于本門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其理解能力得以提升,有利于今后文獻資料的閱讀理解以及畢業論文的寫作,同時又可增加學生對漢語的深入學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公共基礎課程學習建議安排在大一、大二兩個學年,既可作為高中與大學的一個銜接,又可為學生接下來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3.2 學科基礎課 學科基礎課是依據不同專業所設置的為專業必修課打基礎的課程,這一部分的開課時間建議安排在大一、大二兩個學年。學科基礎課的設置的目的是在公共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專業必修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學校在學科基礎課的設置中應相應減少高等數學的課時數,增加生物統計學的課時數。生物統計學是數學在農科方面的具體應用,與本專業息息相關,應用性更強,但目前所設置的課時數不足以滿足學生全面了解本門課程的相關知識的需求,不能將其與專業相對接,使本門課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較為全面的、牢固的知識,以至于陷入“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境地。其次,由于現代園藝不斷向信息化、技術化方向的發展,本專業需要大量具備一定計算機基礎的高科技型人才,因此這就體現了計算機課程設置的重要性[3]。除了目前所設置的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以及公共課程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設計這三門課之外,建議增加一門計算機在園藝專業上的應用的課程,使計算機與園藝專業有更好的對接,也使得課程的設置更加貼合實際,更加符合現代園藝相關用人單位的需求現狀。
3.3 專業必修課 專業必修課程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重要部分,是整個教學課程設置的重心部分,其課程設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質量。此部分課程的不足在上文中有所提及,即部分課程內容冗余,出現不同程度的知識點重復。建議把《草坪保護學》《草坪排灌水學》合二為一,將《高爾夫球場草坪》《高爾夫球場環境保護概論》《草坪工程》合為一門課程進行講解,先讓學生對課程內容形成一個總體的知識框架,再進行知識點的細化,這樣既可以避免知識點的重復,同時可將知識點進行串聯,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個全面的知識體系,亦避免了時間、精力及師資的浪費。
3.4 專業選修課 專業選修課是培養學生對園藝不同方向興趣的課程,此課程建議設立在大二、大三兩個學年。涉及的方面包羅萬象,如關于園林設計、鮮切花栽培與管理、果蔬貯藏等。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學習,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同時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利于今后的就業及創業。
3.5 實踐教學環節 為了讓學生能夠做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應該增加實踐教學課程。植物學課程實習應分三步進行:首先,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校園參觀,認識校園植物。校園擁有上千種植物,是一個很好的植物學習場所,掌握校園植物的名稱及特點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能。其次,學生應去植物園進行學習參觀,這是對知識點進行補充的過程。最后,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霸王嶺等地區的野外實習,既可進行知識點的復習概括,又可對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做到溫故知新?!叭阶摺钡挠媱潓寣W生在不斷的實踐中掌握植物學知識點,將理論與實踐進行良好的對接?!队^賞園藝綜合實習》課程的開展可放置于大三學年。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不同園藝工作園的參觀及考察[4]。學生在與基層人員的討論交流中了解現代園藝的發展情況、人員的需求狀況,同時了解如何更好地將所學所想付諸于實踐,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5]。具體開展形式可采用“大組套小組”,分組分工的形式[6]。每個小組5~6人,專門負責實習內容的其中一項,進行組間的學習、討論、整理及總結,最后進行大組之間的成果分享討論。這樣,既可以調動每名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集思廣益,實現“1+1>2”的效果。
4 結語
以上對于教學體系改良的建議及意見是基于海南當地現代園藝的發展情況以及相關用人單位的需求狀況,并結合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現有教學體系現狀進行調研及分析討論得出,以期能對現有園藝專業課程有一個進一步的優化,為培養掌握牢固理論知識及很好的實踐能力的綜合性應用型高精尖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應根據海南當地教學條件及現代園藝專業企業用人需求,結合學生培養目標,總體上采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授課方式。理論課的教授以班級為單位,采取小班教學,使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而進行相應輔導,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夯實基礎,從而實現師生間良好的互動與溝通。實踐課的教授以組為單位,采用進入實踐基地及農場進行實踐學習的方法。授課方式為教師進行統一操作講解,班級成員以組為單位,首先進行組內的探討學習,然后進行各組間的討論及評比,讓學生在實踐、交流及競爭中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把握,以期培養更加適應當代園藝產業技術領域崗位需求,能夠掌握牢固理知識及很好的實踐能力的綜合性應用型高精尖人才;培養具有較強創業精神及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為學生的學習及就業、創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麗霞,柴明良.高職園藝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研究[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2(3):43-46.
[2]黃科,何,,等.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園藝文摘,2012(9):173-174.
[3]楊芩,李性苑,劉倫沛,等.“實用技能型卓越園藝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4(12):196-198.
[4]周靜波,張鑫,羅勁松.對園藝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J].安徽林業科技,2011,37(3):44-46.
歷史城區作為與人類互動最為頻繁、生活最為貼近的文化成果,城區環境質量和景觀特色再現的空間環境總是在不斷發展演變著,并隨著人類的技術經濟條件、社會文化的發展及價值觀念的轉變,迫使要不斷創造出新的擁有環境整體美、群體精神價值美和文化藝術內涵美的城市空間。中心廊道景觀軸,正是在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這種強烈需求下應運而生,并且演變為城市中最有魅力的戶外空間。本文基于綠化設計和空間設計的研究層面之上,通過對沈陽市“盛京都城”中心廊道夏季熱環境的調研與實測,提出了廊道設計應關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 沈陽市“盛京都城”綠色廊道夏季存在的問題
沈陽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溫差較大,四季氣候特點分明。全年氣溫保持在-29℃~36℃之間,平均氣溫8.3℃,全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年平均氣溫6.2~9.7℃,自1951年有完整的記錄以來,沈陽極端最高氣溫為38.3℃(1952年7月18日),極端最低氣溫為-32.9℃(2001年1月15日);之前沈陽還觀測到39.3℃(1920年)的高溫,和-33.1℃(1950年)的低溫。
(1)夏季溫度過高
中心廊道位于歷史城區中心區域,對于疏導調節城市交通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熱島效應的影響,加之大量的車流人流使得人為排熱量增加,所以中心廊道的溫度在夏季比較高。
(2)夏季濕度偏低
由于中心廊道夏季溫度高,廊道表面水分蒸騰快;加之廊道大量使用非透水性硬質地面材料,綠化的缺失及缺少透水性地面材料,使得廊道下墊面濕度降低,從而使得空氣濕度也降低
(3)“城市風”作用較小
由于受到熱島現象的作用,導致夏季風向不穩定、不均衡、不定向等現象,削弱了風力降溫的作用。
2 熱環境實例測試
2.1 測試地點、時間及過程
本次測試地點所處空間范圍是盛京都城中心廊道―南北通天街(如圖2-1),測試儀器采用溫濕度記錄儀。測試時間:20013年8月4日 ――2013年8月6日。測試點布置見圖(2-2)。
2-1通天街位置示意圖 2-2測試點空間分布圖
2.2中心廊道測試結果與分析
(1)溫度分析
測試點一溫度變化圖
測試點二溫度變化圖
測試點三溫度變化圖
從測試的溫度曲線圖來看,三個測試點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分別為一測試點最高溫度可達 37.8℃,最低溫度28.3℃。二測試點最高溫度可達 38.7℃,最低溫度28.9℃。三測試點最高溫度可達 37.5℃,最低溫度29.1℃。測試點一和測試點三綠化相比測試點二較多,故其溫度比一三測試點較高。所以,一定的綠化可以改善環境的溫度。
(2)濕度分析
測試點一濕度變化圖
測試點二濕度變化圖
測試點三濕度變化圖
從測試的濕度曲線圖來看,三個測試點的最高濕度和最低濕度分別為一測試點最高濕度可達 62.1%,最低濕度34.8%。二測試點最高濕度可達 56.8%,最低濕度30.1%。三測試點最高濕度可達61.4%,最低濕度38.2%。測試點一和測試點三綠化相比測試點二較多,故其濕度比一三測試點較低。所以,一定的綠化可以改善環境的濕度。
3 廊道熱環境改善對策
3.1 注重環境的整體設計
(1)空間環境
中心廊道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在其多樣性的空間構成要素中,合理安排影響熱環境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路網結構的走向影響氣流的流向,開放空間的圍合程度影響了通風,地面高低的變化可以改變陰影和光照,地面材料的屬性可以調節空氣溫濕度,建筑墻面會將太陽輻射反射到空氣中。只有將這些基本要素與改善熱環境融合到一起考慮,才能創造處舒適的人居環境。
(2)心理環境
通過人在視覺上的反差及其行為心里的作用,對廊道上的景觀構成元素加以改進或削弱。利用交叉空間的融合、借景、強調等手法,增強空間的流動性,加強空間的通透感,具有左右有局,以小見大的視覺感受;在空間維度比例上,適時加強高度比,同時加強構筑建筑元素與景觀小品之間的尺度關系,得到尺度變化的感受,加強各元素的尺度感,弱化人自身比例;利用顏色的對比度、虛實感較多使用偏亮的冷色調,使人在色彩上產生錯覺,在空間上產生延伸的視覺效果。各元素之間合理的構成對于降低夏季廊道的空氣溫度、增加空氣濕度、引導風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2 選擇合適的鋪地材料
(1)減少材料蓄熱
鋪裝材料的選擇應按照空間環境的使用特點、面積、使用功能以及造價來選擇適宜的材料。應采用接近自然的鋪裝材料,創造良好的戶外空間環境。
(2)注意與軟式鋪地的結合
硬質鋪裝與草坪、灌木、樹木的有機組合、相互穿插,可避免鋪地過于呆滯,在地面景觀上形成生動、自然、豐富的構成效果。同時,也可減少太陽對廊道的輻射熱。
(3)降低硬質鋪裝率,加強自然綠化
調查中顯示,顏色相對深的硬質鋪地對空氣溫度的增加作用明顯,同時也使得空氣中濕度含量大大降低,因此,縮減硬質鋪地的面積有利于改善夏季廊道的空氣溫濕度。
3.3 加強立體的綠化配置
在廊道立體空間進行立體綠化穿插綠化設計,即可以通過遮蔭蔽日來調節溫度;又可以通過生物方式(葉面蒸騰)使環境溫度降低,夏季的強烈日照得到減弱。綠地尤其是在蔭蔽下的綠地對于改善環境的溫濕度有良好的效果。
(1)地面綠化
保證綠化覆蓋率不少于廊道面積的25% ~30%,是改善廊道熱環境的基本條件。同時,在草地、灌木、喬木互相穿插布局的作用下,應當盡量多種植高大的喬木。使其充分發揮隔聲、吸塵、保濕、降溫等特征從而改善廊道環境。
(2)垂直綠化
通過建筑立面、陽臺、屋頂、籬架及其它建筑組成構建進行立體綠化是改善廊道熱環境的有效途徑,可利用具有吸附、纏繞、卷須、蔓生等攀緣特性的植物綠化建筑立面或早結構外側種植花木,良好的立體綠化能改善溫度在7℃左右。
3.4 營造持續的生態環境
歷史城區四季特征明顯,氣候變化顯著。因此,夏季的遮陰納涼和冬季的御寒成為創造適宜人居環境的主要需求。由于廊道的生態效益主要由其上的植物質量、多少而決定,因此在廊道的景觀綠化結構上應全面考慮園林綠化構成及種植配比,增加綠化率;同時體現植物種類多樣性的特點,擴大植物種類選用的范圍,力求景觀生態型植物配置形式,強調文脈、生態、景觀、功能相
參考文獻
(1)沈陽地區適宜性綠色公共建筑技術應用策略――以遼寧省環保科學園為例.學位論文.沈陽建筑大學.2013.作者:王筱茜
(2)城市廣場熱環境的現場實測與分析.學術期刊《建筑科學》2005年4期.作者:霍小平 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