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6 23:58: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際漢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背景
我國對外教育初期,其留學培養費用主要是由我國自主承擔,但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自費留學生逐漸增加,在原有的基礎上增長了7倍之多。由此可見,我國的對外文化教育已經呈上升趨勢。而主要自費學生的來源則集中在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對文化素質教育的認知程度要遠超于發展中國家。隨著我國改革開發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漢語言的素質教育也逐漸備受重視。因此,來華留學生的漢語言教育事業也迎來了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在國際上,各國人民也越來越希望了解中國的素質文化教育,以及相應的社會文化發展。因此,我國與他國的學術教育往來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愿意來到中國感受中國的本土文化和風土人情。到目前為止,已有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只身來到中國,而學習者的教育層次也從本科延伸到博士不等,所學習的學科也由原有的漢語言類逐步發展到理、工、農、醫等各個專業,這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②。
(二)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發展
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相應的發展趨勢。第一,我國的留學生成分與往年相比發生時了一些變化,自費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過了公費生,并呈上升趨勢。第二,在留學生的生源結構方面,已經從以往的東歐幾個友鄰國家上升到世界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屬日本、泰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留學生增長速度最快,且這些留學生屬于自費生的占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可以有效帶動文化素質傳播。第三,在學歷生當中,我國本土的研究生數量在逐年增長,而對外留學生的研究生數量卻明顯下降。第四,我國的對外漢語言教學理念發生了變化,從以往的簡單認知轉換到如今的教學方法水平的問題上。更多的教師更加注重多樣化、戲劇化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對之產生興趣③。
二、我國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已將目光投向中國,為此,我國的漢語國際教育發展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和挑戰。為了應對新時代下的全新形式,我國對漢語言的國際教育教學工作作出了全新調整。我國在北京語言大學開設漢語言教學小組辦公室,現如今已可對國家漢辦進行獨立辦理,并成為知名品牌。其中,孔子學院已成為知名代表。在我國,孔子學院已創立了相應的教育機構,更是分布于全世界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傳播我國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國還多次舉辦海外中小學校長夏令營活動,為教師進行培訓,派遣志愿者去海外組織編寫材料,研究教學方法等內容。最為重要的是,海外教學及夏令營等活動都備受國家關注,并被給予大力支持。漢語言的大力推廣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六大轉變:第一,從漢語言教學到國際教學的轉變;第二,從語言教學的走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第三,向大眾化的應用教學轉變;第四,從傳統的教育推廣向系統的國際推廣發生轉變;第五,從政府推動運作發生轉變;第六,從傳統的紙質推廣向多媒體、多元化推廣發生轉變④。
三、對外漢語教學與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發展展望
從200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達通知,批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24所研究生培養單位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隨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又相繼于2009年、2010年批準其他58所高校新增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截至目前,我國共有82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院校。
北京大學
作為無數學子向往的國內頂尖名牌大學,北京大學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不會讓想做對外漢語教師的你失望。北大學子刻苦努力的學習精神,幾乎每天都有8節課的學習生活,學校提供大量的實習機會,會讓你對漢語國際教育有全面地了解,在兩年的學習時間里學到扎實的對外漢語專業知識。作為一所師資力量強大的大學,在校期間,你還可以目睹那些平時在語言學課本上出現的語言學專家,擁有許多優質的出國進行漢語教學的機會,甚至可以以各種方式參與很多重大的對外漢語相關活動,比如國外漢語教師教材培訓、中青年學者漢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在課程設置里,中華才藝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管你是新手上路,還是半路出家,你都可以在課程結束之后,掌握你喜歡的中華才藝,比如編中國結、剪紙、畫中國畫等。北京大學地處首都的優勢,也讓你可以在課余時間找到非常多的對外漢語機構兼職工作,在工作實踐中了解對外漢語這一行業的發展現狀,做好就業之前的行業研究。
2012年北京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計劃招生30人(其中計劃接收推薦免試生10人,如名額未用完,剩余名額將返還到全國統考招生名額中)。學習年限為兩年(其中課程學習1年,實習及畢業論文1年)。本項目不設立學業獎學金、助學金名額,學生需交納學費,學費為3.2萬人民幣,分兩年交清。上課地點在北京大學本部,全日制脫產學習。研究生入學后可申請入住萬柳學生公寓,并按規定繳納住宿費,費用自理。
復試時間一般在當年3月底,主要考查考生的專業技能及教師素質、外語能力等。專業技能及教師素質考核主要內容包括漢語教學基本技能、心理素質、教師潛質、普通話,考核形式為面試。外語能力考核形式及主要內容包括:筆試,側重專業閱讀、寫作能力的考查;面試,重在應用能力、教學及溝通能力的考查。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是最早開展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之一,目前已形成包括漢語長短期進修生、預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內的多層次留學生教育體系。
在選擇就讀哪所學校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時候,該學校是否有漢語推廣工作的相關組織,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有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簡稱“漢推所”),它是由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家漢辦共同建設,是國家漢語國際推廣戰略和對策研究以及過程監測和評估的重要平臺。漢推所編輯出版《世界漢學》等4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和《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等大型叢書,定期舉辦“季度論壇”“國際講壇”和“世界漢學大會”。
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招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計劃招收100 人,其中接收推薦免試生60人。學生以全日制的方式學習兩年,學習培養和日常生活都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
北京師范大學
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師范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氛圍,優秀而全面的師資會讓你在學習中找到做對外漢語教師的感覺。師資隊伍中,有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文化學院院長許嘉璐先生,有主持和參與多個國家漢辦項目的張和生教授,還有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藝術系書法教師馬世華老師。無論是漢語本體知識、漢語教學技巧,還是中華文化、中華才藝,北京師范大學的師資力量一定可以讓你在就讀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是在原“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和“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的基礎上建立,在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進行教學方面,北京師范大學已有近40年的經驗。漢語文化學院擔負著培養前來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各國留學生(包括本科生和長期、短期語言生)以及“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兩個專業的中外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擔負著培訓國內外漢語教學師資以及有關對外漢語教學學科學術研究的任務。漢語文化學院以教學和科研為主體,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實體,每年在學院學習的各類型留學生千余名,這種各國留學生一起學習的“小聯合國”式學習環境,對于學習國際漢語教育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北京師范大學2012年計劃招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50人,約30%名額接收推薦免試生。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錄取后,以全日制方式學習3年。第一年為課程學習階段,主要進行專業課及選修課的學習。第二年為教學實習階段,教學實習分兩類:推薦參加國家漢辦組織的赴海外漢語教師志愿者遴選或參加北京師范大學校際交流項目外派實習教師遴選,被選中者赴國外進行一年的漢語教學實習;其余在國內相關單位實習一年。第三年繼續修讀課程并撰寫學位論文。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含推薦免試生)學費總計4萬元(不包括食宿費及海外實習有關費用),分學年平均繳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不參加學校培養機制改革,不享受學校設立的研究生基本獎助學金。非定向學生在校期間按照北京市有關管理規定,統一辦理醫療保險。非定向學生家庭確實困難的,入學后可向銀行申請不超過每年6000元的助學貸款。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含推薦免試生)錄取類別分兩類:人事檔案轉入北師大的非定向培養和人事檔案不轉入北師大的定向培養。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在學期間入住大運村學生公寓,住宿費約每學年2300元。北京地區定向學生不解決住宿問題。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在對外漢語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已提出建構主義外語教學論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對外漢語教學論,并編寫出版了漢語教材。198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憑借第二語言教學優勢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并著手培養外漢師資。1994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組建了以對外漢語系與留學生部為基礎的新型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對外漢語教師都持有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并具有豐富的海外執教經驗。上海外國語大學一直大力發展留學生漢語教學,從長、短期的漢語進修班到留學生的學歷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漢語教學模式。學校和日本法政大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澳大利亞模納士大學、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培養留學生的合作關系,這些為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環境增加了有利因素。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全日制學制兩年,學費共計2萬元,接受跨專業報考。2012年計劃招收35人,外語專業畢業生的錄取比例不低于招生限額的20%。學生在完成大部分課程學習(一般為一年)以后,可在學校的安排下進行教學實習。全日制學生和非全日制學生的單位同意其脫產的,可以推薦參加赴海外漢語教師志愿者遴選,以漢語教師志愿者身份到國外進行為期一年的漢語教學實習。回國后完成學位論文,如有需要可順延半年。
華東師范大學
同樣位于國際大都市上海的華東師范大學也有著同樣的區位優勢。作為首批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之一,華東師范大學逐步形成了實踐性、國際化、復合型、高規格的辦學特色。2009年國家漢辦在華東師范大學建立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使其高水平的應用型國際漢語教師培養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成立于2002年8月,由原來人文學院對外漢語系、原國際中國文化學院和原對外漢語遠程教學中心組建而成,既培養中國學生,又培養外國留學生。學院既是國家漢辦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又是國務院僑辦華文教學基地的二級學院,并成為全國最大的HSK考點之一。學院每年培訓海外漢語教師近370 人,培訓國外短期留學生近350人。近年來,對外漢語學院編寫、出版了一系列學術專著和重點教材,承擔了多項科研項目,總研究經費達500萬元,還與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的專家學者和有關教學科研機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并在美國和意大利建有5所孔子學院。這些都給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2010年華東師范大學錄取人數為50名(含推薦免試生18人),學費每年10000元。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者學習期限一般為2~3年;在職攻讀學位者學習期限一般為3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1學年。
在日常學習中,華東師范大學采取導師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參加漢語教學或輔助教學工作,以加強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學習與漢語國際教育實踐實現緊密結合。實習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通過實習實踐,學生們可以為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完成創造條件。實習活動一般安排在第二學年進行,采用學生在崗實習、學生自薦、學校推薦等方式,實習時間不低于40學時。學校要求學生的實習單位是與漢語國際推廣密切相關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內各類學校、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等。部分優秀學生可獲推薦參加國家漢辦志愿者項目選拔,合格者派往國外從事國際漢語教學實習。
華中師范大學
作為中部的師范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的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碩士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雖然中部地區的對外漢語教學機構不如沿海城市發展完備,往往缺乏生源,導致規模無法擴大,但師范類院校的對外漢語教育還是不缺乏生源。華中師范大學密集的講課實踐和評課活動能讓你高效率地提高教學技巧,地處學風濃郁的大學聚集地,讓你能夠在桂子花香中靜心學習專業知識。華中師范大學重點招收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外語專業畢業的在職人員、回國的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學費總計30000元,其中課程階段學費 (含教學實習費)20000元,論文階段學費10000元。
暨南大學
作為國內最大的“華僑高等學府”,暨南大學有著顯著的僑校特色與多元文化特色:來自全球五大洲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總數超過1萬人,占在校學生總數的一半,高居全國高校第一;來自境外的研究生占全國所有高校總數的四分之一。良好的多元文化和國際化特色,使學生具有開放的視野,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校園文化背景。
暨南大學在培養人才方面注重兩個特點,一是重視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另一個是重視現代科學的精華培養。暨南大學長期致力于漢語國際教育,是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華文教育基地”,被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為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院校。暨南大學漢語國際教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師資力量雄厚,該專業教學、科研人員長期致力于推動漢語的國際傳播,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教材編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由賈益民教授主編的《中文》教材,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700多萬套,是海外中文學校廣泛選用的教材。這些為暨南大學在海外創造了良好的知名度,對于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碩士的海外就業非常有幫助。
暨南大學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碩士培養方式的一大特色是其實習方案。在海外實習中,除了可以推薦學生參加“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計劃”,暨南大學還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在海外設立了廣泛的教學點,在五大洲與70余所大學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辦學關系,并開展了漢語師資及漢語學習的學歷和非學歷面授、函授教育等。其中,與新加坡華夏管理學院、美國加州中國語言教學研究中心合作培養兼讀制研究生。此外,學校還和海外華人社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比如,暨南大學與印尼萬隆福清同鄉基金會等海外華人社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其合作在印尼設立函授培訓點的成功模式已成為對外合作辦學的品牌。最可貴的是,擁有如此多優勢的暨南大學特別重視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工作,在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制定出特色鮮明、針對性強的《暨南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方案》,并開設全面系統、操作性強的課程。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者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在職攻讀學位者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1學年。學習費用總計3萬元。課程階段2年,每年收費1 萬元,兩年共計2萬元(不含教材、資料費)。論文完成階段收取論文指導費1萬元。在讀期間,學生一切關系留原工作單位,其工資、生活福利及補助、醫療費等均由原單位負責,學校公共資源向學生開放。修滿培養方案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或畢業專業報告、畢業設計)答辯的研究生,經暨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后,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頒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制的碩士學位證書。同時,按教育部頒布的《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辦法》(教育部令第19號)為獲得專業學位的畢業生頒發《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高級)》。
由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時間不長,2007年是我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招生考試的第一年,2008年2月第一批MTCSOL已經順利入學,三年后我國首批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完成學業。因此,搜集往屆的考研真題成為一大難題。在往屆考研真題缺乏的情況下,過來人建議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考研真題也可以為考研提供一些幫助。
幾乎在每一個學校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介紹中,都提到可以給在讀者提供國內外對外漢語教學實踐的機會,但能否得到這種機會,個人的綜合素質非常關鍵。
在很多學校的招生簡章里也會提到這樣一個關鍵詞:教學實習。根據每個學校各自的特色,并不是所有開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學校都能給大部分人提供海外教學實習的機會。相對來說,海外教學實習的機會一般較少。而對外漢語教學從國內走向國外,對于增強學生未來在國際漢語教學領域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你想在讀研期間有較大的概率獲得較好的海外實習機會,在選擇報考學校的時候,除了關注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計劃”,還可以關注該校是否在海外設立廣泛的教學點,是否有外派教學實習的其他機會等。如果只想在國內進行教學實習,可以關注學校的校園文化背景,關注其是否有較多的留學生就讀。
是否有漢語推廣相關組織也是學校學習環境和實力的體現,在選擇就讀學校的時候,關注學校承辦的漢語推廣相關組織是必要的。以下是部分學校具有的漢語推廣相關組織。
基地名稱 承辦單位
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
漢語國際推廣新師資培養基地 北京師范大學
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 北京大學
漢語國際推廣多語種基地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基地 北京語言大學
中華傳統文化研究與體驗基地 山東大學
漢語國際推廣南方基地 廈門大學
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 華東師范大學
漢語國際推廣少林武術基地 河南省教育廳
漢語國際推廣中亞基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
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研究與開發基地 武漢大學
跨文化交流研究與培訓基地 南開大學
國際漢語教材研發與培訓基地 中山大學
東南亞漢語推廣師資培訓基地 海南師范大學
漢語國際推廣多語種大連基地 大連外國語學院
漢語國際推廣東北基地 吉林大學、黑龍江大學、遼寧大學、延邊大學
國際漢語傳播湖南基地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廣播電視臺
1963年,馬慶株在中學執教,1978年考取了北京大學漢語專業研究生,1980年評為北大優秀研究生,后來到南開大學任教。北大中文系1990年底推薦他為1981~1990屆現代漢語、漢語史、語言學、古典文獻4個專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唯一候選人,北大中文系王理嘉副主任曾親自到南開大學調其回北大任教。幾十年來,馬教授形成了他獨特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和特色。一些語言學專家評論說,他的論文具有一種內在的“理性前沖力和穿透力”、能“透過現代漢語形態貧乏的表層,深刻揭示出其內在的規律”、“使人感受到語法研究作為一門科學所應有的品位和美質”。
“中國語文的現代化要規范化、信息化、國際化、外語教育語種多樣化以培養多語種對外漢語師資”,這是馬慶株教授對漢語國際化的主張,他認為漢語的國際傳播要創新思維,他主張完善漢語拼寫工具,建立漢字聲旁與特殊拼法的關系,整合提出區分同音詞的辦法,反映詞與詞甚至詞素與詞素之間的差別,提出了漢語拼寫方案,既能記錄口語,也能記錄書面語,這樣教學就可以提高3倍的效率,可以有效解決境外華人母語保持問題。
馬慶株教授研究漢語言文字和語言規劃,倡導語義功能語法,提出語義解釋型變換,給漢語教學和語言工程以有力的學術支撐。他著有論文《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自主動詞和非自主動詞》、《數詞、量詞的語義成分和數量結構的語法功能》《擬聲詞研究》、《順序義對體詞語法功能的影響》等。尤其前兩篇,提出劃分現代漢語自主動詞和非自主動詞、持續動詞和非持續動詞的語法標準,列舉兩類動詞對立的多種語法表現,并進一步分析非自主動詞和持續性動詞內部的語法差異,得到了兩個動詞分類系統。同時,他得出結論,即漢語動詞由語義上自主與非自主、持續非持續的對立形成了兩對語法范疇,自主動詞和非自主動詞、持續動詞和非持續動詞對語法結構有重大的影響,是漢語動詞的基本類別。他的這些成果得到學界的認可,《資助動詞和非自主動詞》獲得了北大王力語言學獎。
馬慶株教授的著作有《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漢語語義語法范疇問題》、《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馬慶株卷》和《憂樂齋文存》等,主編了《語法研究入門》、《20世紀現代漢語語法論文精選》、《修辭語用探索――語言表達與得體性》和《現代漢語》等。
其中,論文集《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漢語語義語法范疇問題》不僅是他個人的代表作,也堪稱當代中國這一研究領域的代表性著作。書中提出并界定了許多對語法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的新概念、新術語。許多術語都已成為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語庫寶貴的新財富。2000年,評選著名中年語言學家,他是全國高校中唯一全票當選者。日本學者古川裕在致東方書店出版部部長朝浩一的信中,稱贊馬慶株在“老輩大家退休后將是下一代領導中國語言學界的第一人?!瘪R慶株教授為我國漢語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有志于漢語研究的年輕一代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關鍵詞】漢語;第二語言;學習動機;述評
學習動機是決定第二語言(二語)學習成敗的一個關鍵性的個體差異因素。20 世紀50年代末開始,加拿大學者Gardner和Lambert 率先開啟對二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他們從社會心理學視角構建的研究方法,成為長期主導二語學習動機研究的經典模式。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Gardner等人的經典模式受到挑戰。國外學者們普遍認識到單一視角研究帶來的諸多局限,于是廣泛借鑒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除了社會心理學外,還從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建構論心理學等多視角對二語學習動機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研究視野得以擴展。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的構建、發展和相關研究,為國內外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者動機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鑒。
一、漢語學習動機研究綜述
(一)研究的啟動
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者動機研究起步較晚,大約始于20世紀80-90年代。究其原因,在此以前,漢語的國際影響力有限,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研究雖然早已起步,但主要是針對西方國家的語言學習者,很少涉及亞洲國家的語言學習者,而針對漢語學習者的動機研究更是寥寥無幾。盡管如此,發端于美國的一些研究畢竟開啟了漢語學習者動機研究的新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王及耳(1980)介紹了當時美國關于漢語學習者動機的調查結果;美國休斯頓大學的Xiaohong Wen(1997)對美國高校亞裔背景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結構以及動機因素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美國斯坦福大學的Sung&Padilla(1998)調查了美國加州公立學校學生學習漢語、日語和韓語的動機。
在國內,由于這一時期對外漢語教學處于恢復和發展時期,理論研究相對滯后于教學實踐,特別是理論研究的重點還處于“教”方面,而非“學”方面,對學習者的研究還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而針對漢語學習者動機的研究還屬于空白。不過,有學者認為,2000年以前國內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屬于早期研究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對來華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進行分類和描寫。筆者認為,將學習目的研究歸結為學習動機研究,屬于糾纏雜糅。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也就是說,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的原因和出發點,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習目的則是學習活動所追求的結果、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沒有無動機的目的,也沒有無目的的動機。兩者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但絕非同一概念。雖然2000年以前國內學者對來華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進行了分類和調查,但不屬于學習動機研究的范疇。如高彥德等(1993)參照了呂必松(1986)的分類法,對北京語言學院漢語專業留學生的學習目的進行了分類和調查,其中以“為了解中國”和“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兩個問卷選擇題項來考察被試者的非職業目的,但分析時他又指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是發達國家學生學習漢語的主要動機之一??梢姡敃r國內學界尚未厘清學習目的與學習動機的關系,也尚未開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漢語國際推廣步伐的加快和國際上“漢語熱”的持續升溫,漢語學習動機研究開始日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特別是國內學界不僅啟動了相關研究,而且很快成為了該研究領域的主力。其中,徐子亮(2000)通過調查,對來華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動機和目的分別進行了分類,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對各類動機進行了描述,較為清楚地區分了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關系。王愛平(2000)和高海洋(2000)則首先運用國外二語動機理論對漢語學習動機及其相關因素開展了研究。此后,對漢語學習動機的研究無論是在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上,還是在研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不斷拓展,從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從研究對象方面看
(1)涵蓋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漢語學習者。首先,專門針對不同國家漢語學習者動機的調查比較多。(2)涉及了華裔與非華裔漢語學習者。一是研究中大都區分了學習者的華裔與非華裔背景。二是有不少專門針對華裔漢語學習者動機的研究。(3)考察了不同學習期限、進修形式、學齡階段、漢語水平,以及學歷與非學歷、漢語專業與其他專業漢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2. 從研究內容方面看
(1)對學習動機類型進行分類與調查。目前有兩種分類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基于國外學者的動機理論模式,“自上而下”式的分類。如曹賢文等(2002)根據Biggs的分類,把外國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表層動機和深層動機。馮小釘(2003)根據Gardner 的經典模式,把短期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融入性和工具性兩類。王永昌(2011)根據Gardner和Noels的方法,把泰國本土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融入型、工具型、外部和內部動機四類。第二種方式是采用因子分析法,“自下而上”地分類。如孟偉(2007)通過自行編制問卷,按照因子分析的結果,將外國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命名為文化融入、學習情境、工具、外在壓力、成果和教育六種類型。可見,由于研究者們依據的理論不同,方法、手段各異,因而在漢語學習動機的分類上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2)考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孟偉(2007)調查發現,外國留學生的外在壓力動機與其漢語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劉寧(2010)對美國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其內部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存在顯著相關性,外部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沒有顯著相關。丁淑花(2013)調查發現,法國漢語學習者的內在興趣型、可行性型和獲取信息型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呈正相關,出國工具型、學習情境型、個人發展型和學業型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不存在顯著差異。
(3)探索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等其他學習者個體差異因素的相互關系。高海洋(2000)調查分析了來華學習漢語的韓國學生的態度、動機、性格、焦慮等情感因素之間,以及動機與學習策略之間的關系。發現學習者的動機與其對說目的語社團的態度相關,但它不影響學習者學習策略的選擇。詹文芳(2011)對泰國本土學習漢語的大、中學生的調查發現,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動機差異不大;女生的學習動機總體上高于男生;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普遍高于高中生等。
(4)探索教師如何激發和維系學習者動機的相關策略。龔鶯(2004)、張柯(2008)、彭磊磊 (2013)等分別對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進行調查后,提出了教師激發和維系學習者動機的相關教學策略。其中,龔鶯(2004)提出,應引導學生形成對目的語社團更加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在教學中設立循序漸進的學習任務等。
(5)探討學習動機研究對漢語國際傳播與推廣的作用與意義。賀陽(2008)闡述了漢語學習動機的激發對漢語國際傳播的重要意義。王敏(2012)論證了學習動機對漢語推廣的影響,并就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三)研究特點
1. 研究始于國外,盛于國內。進入2000年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學界的介入和重視,以學位論文為主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現。通過中國知網檢索,2000-2013年在各類期刊上共發表相關研究論文36篇,收錄相關研究的學位論文69篇。其中,2011-2013年有期刊論文26篇,學位論文54篇。
2. 在研究方法、內容和手段上,一是研究者們普遍應用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的最新成果,不再局限于Gardner 等人的經典模式,研究視角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拓展。二是研究中除了主要采用定量的問卷調查方法以外,也結合了訪談、觀察等定性調查研究方法。在調查問卷的技術分析上,大都運用國際上通用的SPSS統計軟件,使用T檢測、方差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回歸分析等較為復雜而精細的統計手段與工具。
3. 從研究對象來看,既有目的語環境下的漢語學習者,即來華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也有非目的語環境下的漢語學習者,即在國外將漢語作為外語學習的本土學習者。尤其是對后者的研究成為近年來的一大熱點。隨著漢語國際推廣步伐的加快,大量外派教師和漢語教學志愿者赴海外任教,他們結合教學實踐開展實地調查研究,成為針對非目的語環境下漢語學習者動機研究的主力。其中,研究者中有不少是在國內攻讀相關專業的外國學生。對不同語境下漢語學習者動機的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理論,而且有助于漢語的國際傳播與推廣。
二、當前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盡管三十多年來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還存在不少問題,值得引起學界的關注。
(一)對二語學習動機的定義缺乏一致性
動機是決定二語學習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性的個體差異因素,對此學者們不會持有異議。但對什么是動機,其組成成分有哪些等等,一直在二語學界存在著分歧。如:Gardner(1985)認為,動機包括目標、努力的行為、達到目標的愿望和在相應活動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Ellis(1994)將動機定義為學習者由于需要或愿望而投入學語的努力;Dornyei(1998)將動機視為由誘因引起行動,并且該行動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可持續下去,直至達到預定目標的過程。針對Gardner的觀點,Selinker指出動機中不應該包括努力的行為。Dornyei(1994)也指出,“態度”與“動機”是心理學不同分支的關鍵術語,在心理學文獻中往往不會一起使用??梢?,學者們對動機理解和定義的分歧導致了相同的動機術語其涵義可能不同,研究者貌似討論相同術語的東西,實則大相徑庭,但在研究過程中人們又往往進行橫向比較或交叉驗證,出現了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結論,從而嚴重阻礙了研究成果的整合。因此,對二語學習動機進行科學統一的定義,確定動機的構成成分并厘清各成分之間的關系,是今后包括漢語在內的二語學習動機研究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二)理論探討不足,缺乏自身的理論建模
長期以來,國內外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大都基于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及其研究模式,借鑒、效仿和驗證性的調查分析較多,結合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的特點開展相關的理論研究較為薄弱,缺乏自身的理論建模。在此情況下,大量出現的實證研究中,研究者所依據的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模式是否完全符合漢語習得的特點本身是個問題。況且,不少研究者只是選擇性地引入了國外多家學者的理論模式中的一些成分來搭建自己的研究模型。由于國外不同學者對動機的理解可能不同,所羅列的動機成分及其對這些成分的解釋各異,而把來自不同理論模式下的一些概念,甚至是不同涵義的同一術語置于一個研究模型中進行實證研究,從而導致了一些動機成分在概念上的重疊和界定不清的問題,研究結果也往往相互矛盾,難以形成一般性的結論,最終難以對激發學習者的動機給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具體可行的辦法。因此,未來的漢語學習動機研究需要在廣泛借鑒的基礎上,加強相關的理論探討,構建自身的理論研究模式,并開展實證研究。
(三)以實證研究具體化的定量研究為主,過分依賴自我報告式的問卷調查法
問卷測量盡管能較為有效地幫助研究者推斷被試者的學習動機這一復雜的心理活動,但其出現的問題也顯而易見:(1)由于受被試者的態度、情緒等因素的影響,被試者能否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回答問題存疑,從而使問卷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難以保證。(2)調查的樣本都較小,缺乏自上而下的、涵蓋各地區和各類學校、各類學習者群體的大樣本調查。(3)在測量工具方面,研究者大都根據Gardner等國外學者編制的量表,或選取其中的一部分題項,或在此基礎上進行改編,也有研究者自行編制調查問卷。無論是選取或改編國外量表,還是自編的測量工具,很多都未見信效度報告。(4)目前普遍采取一次性的問卷測量,考察的是被試者在某一時間點的動機狀況,從而使研究局限于橫斷、靜態的共時研究的維度,沒能揭示動機動態變化和可塑的特性。因此,今后的漢語學習動機研究,應該將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相結合;定量研究中,需要解決問卷調查法在應用上的一些不足以外,還應該進一步重視將自然觀察、訪談等定性研究方法更多地結合到研究中,使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有機結合,相互幫助和驗證,揚長避短,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四)對漢語學習動機策略的研究不足
Dornyei(1994)在構建二語學習三層次理論模式的同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發現,就語言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和維系二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提出了三十條策略,從而最早提出二語動機策略這一術語。在隨后的研究中,Dornyei(2001)指出二語動機策略應包含兩個維度:一個是二語動機教學策略,其使用主體是教師;另一個是二語動機學習策略(又稱為自我激勵或自我調控策略),其執行者是學習者本人。目前,漢語學習動機研究中多關注動機教學策略,忽略了動機學習策略。而動機教學策略的提出多基于理論層面論述和教學經驗的探討,這些策略在教學實踐中是否有效,尚需今后進行實驗性的驗證。
(五)漢語學習動機研究與漢語國際推廣之間的關系研究有待加強
當前,隨著漢語加快走向世界,對外漢語教學在發展戰略上已全方位向漢語國際推廣轉變。漢語國際推廣以對外漢語教學為載體,離不開對學科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因此,漢語學習動機研究不僅要立足于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發展的需要,更要立足于漢語國際推廣的需要,探求漢語學習者的需求、愿望、目的等相關因素,為漢語國際推廣在政策、策略和目標上提供決策依據。目前,對這一方面的研究較少,僅有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論述其重要性的層面上,對于如何運用動機研究的成果服務于漢語國際推廣的問題仍有待于加強研究。
三、結語
漢語學習動機研究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受到學者的普遍關注,研究成果大量涌現,但總體上還處于學習、借鑒的階段。結合漢語作為二語教與學的特點,構建漢語學習動機理論及其研究模式亟待解決,另外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等各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提升或細化。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前對外漢語教學和漢語國際推廣蓬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美]王及耳.美國漢語研究的意圖及目標[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4).
[2] [美]Xiaohong Wen.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ith Students of Chines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7(2).
[3] [美]Hyekyung Sung , Amado M. Padilla. Student Motivation, Parental Attitudes, and Involvement in the Learning of Asian Languag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2).
[4] 高媛媛.國內近二十年來漢語學習動機研究述評[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3(5).
[5] 馮忠良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高彥德,李國強,郭旭.外國人學習與使用漢語情況調查研究報告[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
[7] 徐子亮.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認知理論研究[M].北京:華語出版社,2000.
[8] 王愛平.東南亞華裔學生的文化認同與漢語學習動機[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
[9] 高海洋.第二語言習得情感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0.
[10] 龔鶯.日本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4.
[11] 郭亞萍.印尼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9.
[12] 王茂.泰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13] 黃年豐.外國來華留學生學習動機調查和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9).
[14] 張柯.試論外國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與教學策略[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15] 向琴.非洲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
[16] 候創創.初級階段中亞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基于韓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視野下的對比[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08.
[17] 陳天序.非目的語環境下泰國與美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4).
[18] 劉霜.泰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以泰國勿洞為例[D].重慶:重慶大學,2012.
[19] [美]溫曉虹.漢語為外語的學習情感態度、動機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13(1).
[20] 方舒,宋興川.文化背景對東南亞華裔學生華文學習的影響[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21] 孟偉.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及與成績間關系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22] 付冬梅.中亞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1.
[23] 高丹.泰國大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與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12.
[24] 曹賢文,吳淮南.留學生的幾項個體差異變量與學習成就的相關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3).
[25] 馮小釘.短期留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2).
[26] [泰]王永昌.泰國藍康恒(國立)大學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27] 丁淑花.法國漢語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28] 劉寧.美國大學生學習漢語動機和學習成績相關性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29] 詹文芳.泰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30] 彭磊磊.從認知視角研究中亞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3.
[31] 賀陽.漢語學習動機的激發與漢語國際傳播[J].語言文字應用,2008(2).
[32] 王敏.漢語學習動機和漢語推廣策略關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33] Gardner,R.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Baltimore,MD: Edward Arnold,1985:50.
[34]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715.
[35]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118.
[36] Do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
一、總體態勢
本文考察的范圍是公開發表的1993至今的有關對外漢字教學研究的成果,成果的主要來源是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界的六大專業核心期刊(包括《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語言文字應用》、《漢語學習》、《語文建設》、《語言研究》)、《云南師范大學學報》、《漢字文化》兩大期刊及國際漢語研討會論文。本文的研究涵蓋的范圍是對外漢字的教學研究,不包括漢字本體研究及漢字規范化研究。
首先我們從數量上進行考察。八類期刊中所刊載的有關對外漢字教學的總數是186篇,國際漢語研討會論文是18篇。通過對八類期刊上的對外漢字教學篇目數占總篇目數的比例來看,學界對漢字的研究極少。平均占有率還不到萬分之三,其中《語言研究》的比例是最小的,僅為十萬分之八;而《語言文字應用》中所占比例稍多,也僅有萬分之五。另外,筆者對八類期刊中對外漢字教學的論文進行了一下統計?!稘h字文化》中對外漢字教學所占篇目最多,為33篇。而《語言研究》篇目最少,僅有2篇。
從對外漢字教學20年來(1992-2012)的學術趨勢來看,對外漢字教學的關注度分別在1994、1997、1998及2007年有極其顯著的提高,而從2010年開始,又有小幅度地降低。1994是對外漢語學界重要的一年,在1994年1月,在南開舉行了關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定性、定位、定量問題座談會”。而在1997年6月,國家漢辦在湖北宜昌召開了首次漢字和漢字教學研討會。1998年2月,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和法國漢語教師協會聯合在巴黎舉辦了國際漢字教學研討會。這兩次研討會對漢字教學的地位、任務、方法等問題,進行了深人熱烈的討論。但由于漢字和漢字教學研究的難度較大,對外漢字教學被有意無意地回避了,直至2007年才有了起色,漢字教學關注度自07年起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趨勢。
二、近二十年的對外漢字教學研究成果
根據近20年的期刊論文和研討會的狀況,對外漢字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漢字字形教學研究;漢字教學模式研究;漢字教學方法研究。另外,也有對漢字教材的編寫、漢字的國別教學、文化與漢字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在此,由于篇幅有限,筆者僅探討漢字教學方法研究。
漢字的教學方法是對外漢語學界討論得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因此論文也比較多。如:柯彼德(1993)《關于漢字教學的一些新設想》、郝恩美(1994)《現代漢字教學法探討》、卞覺非(1999)《漢字教學:教什么?怎么教?》、王曉光(2002)《在甲級字解析基礎上的對外漢字教學構想》、黃雪梅(2004)《關于聯想式對外漢字教學法的構想》。蔡富有(1996)《小學識字教學理論探微―兼論“字族文識字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張學濤(1997)《基本字帶字教學法應用于外國人漢字學習》及陳曦(2001)《關于漢字教學法研究的思考與探索――兼論利用漢字“字族理論”進行漢字教學》都是從“字族理論”的角度來探討對外漢字教學。
除上述教學方法,有許多學者致力于“字本位論”和“字理識字法”。下面,對這兩個比較流行方法進行一下概括闡明。
(1)“字本位論”
字本位理論是針對漢字教學中的基本單位的討論而提出來的,在印歐語系里,教學的基本單位是詞,中國語言學界借進西方的語言學理論,在漢字教學中也援引詞本位的教學理念,但徐通鏘、趙元任、白樂桑、呂必松等人則主張字本位的教學方法,認為字才是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字的教學。(徐通鏘 1998《中西語言學的結合應以字的研究為基礎》、王若江 2000《由法國“字本位”漢語教材引發的思考》、賈穎 2001《字本位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
以上幾篇文章都是肯定了字本位的教學理論,主張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是字,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以字的教學為基礎。
但是任瑚璉的《字、詞與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單位及教學策略》(2002)文章否定了字本位的說法,其認為漢語的最小造句單位是詞而不是字,對外漢語教學也應該以詞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
另一觀點是認為將字本位與詞本位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劉社會2002《對外漢字教學十八法》、施正宇2008《詞、語素、漢字教學初探》)
(2)“字理識字法”
“字理識字”教學法自誕生以來,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首肯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張田若先生認為“‘字理識字’自成一派”,并鼓勵說希望其繼續發展?!白掷碜R字”教學法是依據漢字的構形規律,運用漢字形與義的關系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對漢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分析,運用聯想、直觀等手段來突破字形這個關鍵,達到識字的目的。這種教學法得到了廣大學者的認同。賈國均(1995)《“字理識字”是解決漢字初學繁難問題的有效途徑》、王寧(1997)《漢字構形理據與現代漢字部件拆分》、安雄(2002)《構建對外“理性漢字教學方法”的基礎研究》及安雄(2003)《談對外“理性識字法”的構造》、李寶貴(2005)《漢字理據性與對外漢字教學》、趙妍(2006)《現代漢字的理據性與對外漢字教學》、石傳良,羅音(2007)《理據識字法是對外漢字教學的重要方法》、姚敏(2011)《現代漢字理據研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都認為“字理識字”法能夠指導對外漢字教學。
三、結語
回顧近二十年的對外漢字教學研究,我們獲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有一系列的教學法的誕生,對漢字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本體研究,還拓展到了應用層面。研究成果不再是僅以文字闡述,而是用定量的方法統計分析、用實驗的方法來證實結論的可行性與可靠性。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也是我們漢語走向國際的一大難題。如何進行漢字教學仍然是我們需要繼續進行努力探索的一個方面。漢字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來說,卻仍然有所欠缺。我們希望學界的泰斗及奮斗在一線的教師編纂出更符合實際需要的對外漢字教材,也希望將來有更多針對國別的漢字教材的涌現,更期待有實踐價值的系統的教科書或視頻軟件等指導國內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如何進行對外漢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北京語言大學“外國學生錯字別字數據庫”課題組.“外國學生錯字別字數據庫”的建立與基于數據庫的漢字教學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04:1-7.
[2] 崔永華.漢字部件和對外漢字教學[J].語言文字應用,1997,03:51-56+64.
[3] 卞覺非.漢字教學:教什么?怎么教?[J].語言文字應用,1999,01:72-77.
[4] 陳曦.關于漢字教學法研究的思考與探索――兼論利用漢字“字族理論”進行漢字教學[J].漢語學習,2001,03:70-75
[5] 陳紱.日本學生書寫漢語漢字的訛誤及其產生原因[J].世界漢語教學,2001,04:75-81.
[6] 陳慧.外國學生識別形聲字錯誤類型小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02:16-20.
[7] 漢字與漢字教學研討會側記[J].世界漢語教學,1997,04:104-107.
[8] 呂必松.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定性、定位、定量問題座談會上的發言[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5,01:17-24.
伴隨著中國食品工業的高速發展和食品科技的不斷進步,中國國內食品類科技期刊也得以空前繁榮。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中國與食品相關的期刊數超過150種。僅收入《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3版)的食品類科技期刊就有53種,北京大學圖書館1編寫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食品科學技術”中收錄的刊物有21種。筆者抽查了9種主要食品專業類中文核心期刊,均有英文題名、摘要、關鍵詞,其中7種期刊有中英文對照的圖題、表題,種沒有。從這7種期刊中隨機抽查了100篇食品類科技論文,逐一檢查這100篇論文的中英文圖題表題,對其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了歸納分類,并對圖題表題的寫作方法進行了探討。
1.圖題表題英文翻譯的規范化標準
圖表是科技論文中最為形象具象的語言,可以起到語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圖表的形式可以把科研成果和科學試驗的內容準確、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
科技論文中的圖可以直觀地展示事物與事物之間、量與量之間的內在關系,無須借助繁瑣的文字描述,就可以把目標物的形貌、結構、性質以及變化的規律、發展的趨勢清楚地呈現出來。Apictureisworthathousandwords(—圖勝千言),圖可以直觀高效地表達復雜數據,以及這些數據所蘊藏的規律和趨勢。
表格則可以將試驗過程中獲得的各種結果(數據)按照統計學的規律,進行科學的分類,或排列或組合在一起,讓讀者可以進行直接的對比、分析,以便從中發現某些邏輯性、規律性的東西。
中國科技論文作者在對圖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中國GB/T7713—1987標準[2]。該標準對圖題表題的撰寫規范性標準主要有4個基本原則:
(1)圖題表題是試驗過程及其相關數據等內容的集中反映,因此要具體貼切,忌空泛、模糊。
(2)圖題表題所表達的內容必須服務于論文的主題,文字闡釋與圖表構成完整的一體。
(3)圖表應該具有自明性與自含性,即讀者僅僅通過圖題、圖例、縱橫坐標單位、圖形等,無需閱讀正文即可理解該圖所表達的試驗考察目標、目的與結果;同樣,僅需通過表格的表題、表頭、表內的數據等,就能準確理解表格所闡釋的目的和意義。因此,圖題表題應盡可能全面精確表述該試驗的目的、方法,同時要簡短確切。這一點與對英文標題(篇名)的要求基本一致。
(4)圖題表題要忠實于試驗的結果,不得進行夸大渲染,要科學準確。
由此看來,圖表的中文題名和英文題名要求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英文翻譯應該完整準確表達圖表中文題名的內容[3]。
2.食品科技論文中圖表英文錯誤分類
從抽查的100篇食品類科技論文中,筆者共發現圖題表題翻譯錯誤128處,主要是專業術語用詞錯誤、表述錯誤以及語法錯誤。洋見表1。
表1食品科技論文圖表英文翻譯常見錯誤分析
由表1可知,7種食品類科技期刊中平均每篇存在1.28個錯誤。由此可見,食品類核心期刊中的圖題表題的英文翻譯水平亟待提高,其他非核心、非重點食品類科技期刊中的英文翻譯可能存在更多錯誤。對128處翻譯錯誤進行歸納分析可以發現,專業術語用詞錯誤是最為常見的問題,究其原因應該是作者和英文編輯尚未掌握專業術語,面對同一個名詞的不同英文詞匯無從選擇。比如:獼猴桃的英文究竟是Kiw丨還是Planch?實際上獼猴桃的學名是八ctinidiachinen-sisPlanch..英文名是YangtaoKiwifruit。再比如,飲料是beverage還是drink?至于表述錯誤和語法錯誤,只能說明作者的語法知識、英文文獻的閱讀量以及寫作經驗方面的欠缺。
3.食品科技論文圖表英文錯誤分析
3.1專業術語錯誤
所謂的專業術語是指在某一個特定領域對一個事物或者行為的統一稱法或簡稱,這個稱法在該領域中是公認的、通用的。就食品科技領域來說,專業術語的中文和英文基本上應該是一一對應的單義性關系,所以在對圖題表題進行英文翻譯的過程中,面對較多相似的英文單詞,要仔細辨識,分清口語與書面用語、專業術語與曰常用語。否則,就會出現誤解、誤譯、漏譯。
例一:圖2酶解初始pH對直鏈淀粉含量及回生值的影響
原譯:Figure2EffectofpHonamylosecontentandset?backvalue
分析:“回生值”應譯為retrogradationvalue;setback原意為“挫折”不是專業科技英語“回生值”的表達方式;酶解初始pH未做翻譯。
改譯:Figure2EffectofinitialpHonamylosecontentbyenzymatichydrolysisandretrogradationvalue例二:圖1直鏈和支鏈淀粉參比波長分析原譯:Figure1Thepreparationanalysisofamyloseandamylopectin
分析:“參比波長”應譯為referencewavelength。
改譯:Figure1Thereferencewavelengthanalysisofam-yloseandamylopectin
例三:表33種不同處理方法的料水比原譯:Table3Ratioofdrymatterandwaterfrom3dif?ferenttreatments
分析:料水比”應譯為materialtowaterratio改譯:Table3Materialtowaterratioof3differenttreat?ments
3.2語法錯誤
3.2.1語序不當漢語和英語在語序上存在不小差異,這也是科技論文中英文部分經常出現錯誤的重要原因。在漢語中,定語都是前置的。在英語中,定語如果是名詞、形容詞、數量詞、分詞、復合詞等單詞,往往是前置的;定語如果是短語(如動詞不定式短語、分詞短語、介詞短語等),一般都要后置。而且英文里中心詞前面的定語還要按順序先后進行排列:限定詞(指示代詞、冠詞)—表示大小、長短、高低—表示形狀—表示新舊、歲數—表示顏色—表示出處、國籍、區域—表示物質的材質—表示類型、用途—被修飾的名詞。所以,在翻譯中文圖題表題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這樣的語法要求進行。根據漢語語法結構進行直譯就有可能產生語序錯誤。
例一:表4主要的4種細菌種類
原譯:Table4Dominatingfourtypesofbacteria分析:主要的”與“4”的譯文順序應當調換。
改譯;Table4Fourdominatingtypesofbacteria例二:圖4不同乳化劑用量和種類對乳液性能的影響原譯:Figure4Influencesofdifferentspeciesanddosageofemulsifieronpropertiesofemulsion
分析:不同乳化劑用量”屬于名詞性短語,英譯時應后
置;species常指物種種類,應替換。
改譯:Figure4Influencesofdifferenttypesofemulsifierwithdifferentdosageonpropertiesofemulsion
3.2.2 詞形的選擇不當這也是在圖題表題翻譯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其根源在于作者或英文編輯不熟悉動詞的用法導致的。
例一:圖1蓮藕切片機工作原理
原譯:Figure1Workprincipleoflotusrootslicingma?chine
分析:工作”是動詞,應當用“-ing”形式。
改譯:Figure1Workingprincipleoflotusrootslicingmachine
例二:圖2仿真開環圖
原譯:Figure2Simulatingopenloopgraph
分析:仿真”與“開環圖”構成的是被動關系,應用過去分詞形式。
改譯:Figure2Simulatedopenloopgraph
要避免產生語法錯誤,作者或英文編輯要加強對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深入分析漢語和英語在語法結構上的差異,在行文過程中應當多考慮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系,避免將漢語按照漢語的語法或習慣直接生搬硬套譯成英文。
3.2.3 表述錯誤
(1)表意不清。根據語言學研究,英語從形態上被稱為語法型句子,是以綜合性為主要特征的語言;而漢語從形態上被稱為語義型句子,是一種以分析性為主要特征的語言。英語句子的建構注重形式,句法特征是呈開放性的形合,其詞性可通過詞形來辨識,其語態、時態以及語氣都有明顯的符號標記;漢語句子的建構則注重意念,句法特征是具有隱含性的意合。在對食品科技論文的圖題表題進行英文翻譯時,必須充分考慮這兩種不同的語言在句法結構上的差異,理清漢語語句的深層結構,明辨語句中的邏輯結構,再根據英語的語言形態學特點進行二次創作。如果僅僅簡單地根據漢語詞句的字面意思,用相應的英文單詞或術語堆砌起來,往往無法真正表達漢語圖題表題所蘊含的意義。
例一:圖4改進后的小型化分子篩膜
原譯:Figure4Modifiedminimizedzeolitemembrane
分析:改進后的”與“熱處理”的“-ed”分詞疊放容易產生歧義。
改譯:Figure4Minimizedzeolitemembraneaftermodifi?cation
例二:圖3菌體不同生長階段基因表達動態變化
原譯:Figure3Kinesisofgeneduringdifferentgrowthphase
分析:“動態變化”變化的是“基因表達”并非“基因”。該譯文明顯混淆了二者的關系,導致詞不達意;“動態變化”用詞不準;“菌體”未表達。
改譯:Figure3DynamicChangesofgeneexpressiondur?ingdifferentgrowthphaseofculture
(2)重復翻譯。圖題表題的翻譯不能僅僅將單詞一一對應,或者用詞準確、語法正確,還要力求簡潔明確?!皹祟}除了精確、精彩之外,還要講究精練,切忌拖泥帶水。只有精練才能醒目,才能富有效力。為了精練,譯者有時可以改變原文的表達方式,有時可以刪除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內容。”[5]這是對科技論文篇名翻譯的要求,對圖題表題的英文翻譯也有同樣的要求。從翻譯的信達雅來說,圖題表題的英文翻譯不僅要能表達完整的意思,還要用詞精確、簡短,甚至能產生語言上的節奏感。
例一:表5酵母菌凝聚性
原譯;Table5Theflocculabilitydetectionresultsinmi-crozyme
分析:detectionresults多余,應去掉;in介詞聯接不正確。
改譯:Table5Theflocculabilityofmicrozyme例二:表3DPPH法測定海紅果多糖與Vc對自由基清除結果對比
原譯:Table3ComparisonofthescavengingeffectsofPMMresultandVcresultonDPPHfreeradicals
分析:“結果”重復翻譯;“清除結果”指的是“自由基”,混淆句意;使用“DPPH法”不應用介詞on;二者比較時通???/p>
以用between。
改譯:Table3ComparisonofscavengingeffectsonfreeradicalsbetweenPMMandVcbyusingDPPHmethod
(3)內容漏譯。對圖題表題的英文翻譯,要做到讀者不需要閱讀正文或圖表相關的文字論述即可抓住圖表所表達的內容,就必須顧及題名中的中心詞以及修飾或限定詞語?,F在有很多作者為了圖省事,隨意地漏譯某些核心詞語,必然導致讀者無法全面正確領悟圖表的意圖。
例一:圖4無動力集成化小型屠宰設備分割和包裝平臺俯視圖
原譯:Figure4Theverticalviewofsegmentationandpackagingplatform
分析:未譯出“無動力集成化小型屠宰設備”。
改譯:Figure4Theverticalviewofsegmentationandpackagingplatformofasmall-sizedunpoweredintegratedslaughterfacilities
例二:圖2引發劑用量對聚合微球性能的影響原譯:Figure2Influencesofinitiatoronpropertiesofmi?crosphere
分析:“聚合”漏譯。
改譯:Figure2Influencesofinitiatoronpropertiesofpo?ly-microsphere
關鍵詞:第二外語教學;教學方法;教學對比
一、引言
隨著近些年我國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我國建立起友好關系,了解一個國家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掌握該國的語言與文化。自1992年中韓建交后“漢語熱”在韓國持續升溫。作為中國一衣帶水近鄰的韓國,同屬于亞洲圈,和我們享有極其相似的歷史文化,受漢字及漢文化的影響深遠。韓國第二外語課堂教學有其自身特點和優勢,這對同屬亞洲圈的我國第二外語課堂教學會起到啟示作用。
二、韓國漢語課堂教學特點
筆者作為2014年CPIK項目志愿者教師之一的身份,赴韓國大田廣域市公立高中任教一年,切身感受了漢語課堂教學的特點和優勢。韓國學生喜歡以集體為單位活動,而且對新鮮事物的模仿力強。韓國漢語課是由韓國教師和中國教師共同教學的,課堂上十分輕松自在,與國內的高中課堂完全不同。對韓國高中生來說,漢語是第二語言的首選,但因為課時安排不多,學生在非目的語環境中無法集中的學習第二語言,所以課堂教學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
趙金(2008)強調“樹立培養學習者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目標,貫徹’用中學’的教學原則,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提倡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用語言做事’的能力?!盵1]筆者所在學校包括漢語在內的所有第二外語課均不設置繁復的家庭作業,而是通過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知識輸入。這就要求漢語課堂教學要將重點放在有效輸入的方法上。
1.重新整合。如何提高語言內容輸入的效率,就在于有選擇性的選取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改變順序。例如,在一開始生詞教學時,教師就應將課本中出現的生詞重新整理PPT中出現順序,選擇便于學生記憶或者能夠在看到一詞想二詞的效果。在復習生詞的過程中,生詞卡片也要重新改變復現的順序,避免學生死記硬背。
2.游戲設置。在非目的語環境中學習,環境中沒有使用漢語進行交際的實際需要,使得學生內在動機不足。這就需要課堂教學趣味性至上。在整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每節課都安排設計了相關的游戲環節,通過分組比賽,獎勵積分累計制等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運用和內化知識。再例如,改編學生熟知喜歡的流行音樂,只要韻律相同,將漢語句子或詞匯加入,學生就更容易接受。
3.交際模擬。除掌握詞句法以外還應教會他們得體的使用語言,即在有意義的語境中學語言。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際,讓學生有階段性的成就感[2]。很多學生能說單詞能認讀課文,并不等于他們已經擁有溝通能力,只要拿掉課本或者換個語境,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往往會大打折扣,必然會讓學生失去興趣。筆者在教學中加入了每天一句的環節,幫助學生在無壓力的情況下掌握各情景下地道得體的口語表達,并利用韓國學生“集體主義”特點將全班分組,合力完成交際情景劇的編寫和表演。
4.文化教學。語言教學少不了文化教學,在文化了解的輔助下,有助于學生對句法理解掌握[3]。在韓期間,教師組織開展了期末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例如剪紙,折紙粽子,書法,旗袍,包餃子等活動,上下學期中的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度過語言學習的枯燥期。
三、國內第二語言課堂教學現狀及思考
同屬與亞洲圈的我國,對外漢語教育經過六十年的發展,各種教學法層出不窮。在國內大多數高中都選擇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相對于韓國高中學生漢語的零基礎水平,我國學生是有優勢的。但國內第二外語課堂上卻呈現了一種由“感興趣”到“不得不”轉變的學習氣氛。
英語屬表音文字,與漢語不同。適用漢語本身的教學法,不能簡單套用于表音文字。但同樣作為語言教學,就都要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地發現目的語的實用性。
韓國漢語課堂獨特的教學方式值得我們的國內第二外語課堂教學思考和借鑒。筆者借在韓漢語教學的感受和總結來談幾點啟示。
1.語音教學更加標準化。國內第二語言教學通常由母語國教師或目的語國教師單獨授課,語音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韓國于2012年實施CPIK項目,開始普及中小學漢語教育,由本土教師和中國教師共同進行漢語教學。搭檔教學在語音教學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母語國教師的講解基礎上,目的語國教師可進行及時準確的糾音,幫助學生掌握特殊的語流變化,讓學生語音學習更加標準。
2.詞匯教學更加多樣化。國內學生學習生詞時往往都是通過多遍的抄寫和聽寫來完成,這無疑會增加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倦怠和無趣感。豐富多樣的詞匯輸入方法和游戲性質的測試,這樣學生雖然面對同樣的詞匯但每天都有“新鮮感”,并且增加了學習興趣。
3.句法教學更加實用化。語法學習通常是學生最頭疼的部分??菰锏闹vD記式教學使學生不得不被動的學習,最后成為了課本和試卷的奴隸。單純的機械訓練很難給學生創造情境,讓學生在正確的場合得體的表達。在語法教學中增加情景交際訓練,或通過每天一句常用口頭語積累的方式,讓學生在說中消化。
四、結語
對于第二語言學習來說,培養學生興趣是激發他們內在學習動機的唯一手段。相較于過去,現今的第二語言教學,已由傳統的教師輸入為主,轉為注重以學生為中心[4],因此所有的課堂教學設計最后都必須落腳于趣味性。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黃秀坤.基于任務型教學理念的漢語語段訓練探索[J].第十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A].
[2] 白建華.主題式教學在21世紀的發展和應用[J].第十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