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7: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業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積極探索創業教育,國際高等教育界諸多專家都認為“創業教育”是繼基本文化知識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之后的“第三本教育護照”,足見發達國家對創業教育的重視。概括而言,國際創業教育的經驗有以下幾點:
(一)教育認識方面
首先,國外將創業教育當作一項重要的就業政策來對待。世界上眾多國家都十分關注如何解決勞動力尤其是青壯年的就業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產業結構的不斷更新,傳統的就業崗位不斷減少。所以,一些發達國家將創業教育當作一項重要的就業政策來對待,力求更新勞動力的思想觀念,幫助他們找到就業機會。其次,國外將培養勞動力的創業能力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目標來執行。1999年6月舉行的斯圖加特歐洲大會的主題就是加強創業教育的建設。大會明確指出:教育要向學生提供創業的機會和知識,鍛煉他們的企業家思維,這樣才能使他們立于社會、立于時代。歐盟委員會《1999年就業指導綱要》也指出,教育要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通過開設相關的創業理論和實踐課程,增強自我就業能力。
(二)教育形式方面
首先,國外的創業教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從宏觀角度看,國外創業教育的內容包括創業態度和意識的培養、創業知識的學習和創業技能的訓練等。法國有系統的創業教育培訓計劃和機構;德國自20世紀60年代起就開展小企業教育培訓;澳大利亞常年開發創業教育課程和系列教材;美國的斯坦福大學不定期地邀請創業成功人士和投資家來學校演講,鼓勵有創業意識的學生與風險投資公司進行合作。這一切都表明國外將創業教育作為一項重要課程來看待。其次,國外的創業教育從小學開始,貫穿于教育的整個過程。美國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都開設創業教育,還引導學生按照個人興趣學習專業的職業技能。近些年來,法國也開始開展諸如“教中學生辦企業”、“在中學里辦企業”等實踐活動,力求培養學生的創業興趣和能力。
(三)教育條件方面
首先,國外的創業教育得到了政府和社會機構的資金支持。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得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聯合行動。比如美國的創業流動基金中心、新墨西哥的企業發展中心都對本國的創業教育給予大力支持。法國政府也采取有力措施和優惠政策鼓勵自主創業,為青壯年提供技術、資金和經營方面的幫助等。其次,國外的創業教育組織非常活躍。為了支持創業教育的順利開展,國外還開設了諸多教育組織,比如美國的創業教育組織活動就十分活躍,這些組織不僅包括學生組織,還有教師組織,所有組織分為不同的層級,如全國級、地方級和州級等。美國的這些教育組織支持和鼓勵創業教育教學材料和教學手段的開發和交流,吸引了大量的師生參與,在促進美國創業教育長遠發展方面承擔著不容小覷的角色。綜上所述,國際創業教育積淀了不少有利經驗,值得我國借鑒。我國在創辦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只有這樣,才能摸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之路。
二、從國際創業教育經驗中得到的啟示
國際創業教育經驗比較豐富,我國可以從中獲得啟示,以此促進我國創業教育的有序發展。
(一)轉變創業教育觀念
在全社會培養具有自主創業意識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是時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一個國家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創業教育實踐中獲得啟示。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就是學生要考大學,大學畢業后就是就業、考研或者出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也僅僅局限于應用型和研究型,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和練習的模仿。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直接阻礙了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培養,整個社會和家庭也不注重創業教育的開展。據清華大學創業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的創業教育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創業觀察(GEM)統計的全球平均水平。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比例占據大學生畢業總人數的20%-30%,而我國竟不足1%。由此可見,轉變我國的創業教育觀念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我國要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做法,深化改革教育模式,將就業教育轉變為創業教育。學校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突出教育創新,突出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鍛煉我國學生的膽識和能力,增強“含金量”。
(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體系
我國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從提高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入手,將創業型人才培養與應用型、研究型人才培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積極鼓勵各類大學甚至中學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教育,并將社會各類創業資源與創業家的成功經驗引入學校,密切學校、社會與家庭的聯系,使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逐漸成為我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我國政府和社會相關機構要加大對創業教育的資金投入,為創業教育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政府在開展創業教育方面要承擔倡導者和扶持者的角色,頒布相關政策,穩定創業教育的開展,這一點要向英國和德國等國家學習。另外,學校要向學生系統傳授創業管理的基礎知識,拓寬創業實踐活動的層次和范圍。這種做法不僅能夠直接提升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還能挖掘學生全面發展的潛能和事業上不斷進取的心理品質。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學生要為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奮斗,培養出大批具有創業精神的人才,對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三)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
不管什么樣的教育都要做到以人為本,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創業教育中尤甚。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創業教育的應有之義。人力資源是每個國家保持競爭優勢的最佳“法器”,也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最寶貴的生產要素。所以,在開展創業教育時,我國要將愛護人、信任人、關心人、尊重人與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放在首要位置,將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與借鑒、學習美國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將中國教育強調務實的作風與美國注重浪漫的風格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將中國教育的“學多悟少”與美國的“學少悟多”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將中國教育強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與美國教育注重開拓學生的獨立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四是將中國教育注重知識與美國教育注重智力開發有機結合起來;五是將中國教育注重知識嚴謹、系統與美國教育注重知識內在聯系和拓展有機結合起來。創業創新不僅僅要作為一種能力來培養,還應該作為一種高尚品質來塑造,以此激發和鍛煉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優化創業教育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
我國的創業教育僅僅局限于組織學生參加創業競賽或者指導學生自主設計、創辦科技公司或商業企業的操作層面上,沒有將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從而導致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節。多數高校也僅僅在大四階段開展創業教育課程,課程體系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不能體現創業教育的實踐性。相比之下,美國的創業教育涵蓋了從初中、高中、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的正規教育,這值得我們大力借鑒。我國創業教育應該形成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以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為主,教學內容也應該有所側重。由于我國在挖掘創業教育教材方面有所薄弱,我們可以借鑒美國使用的創業教育課程教材,因為美國的創業教育比較發達、完善,所以我們可以從美國大學給本科生開設最多的創業課程中選取幾本教材,翻譯成中文推薦給我國大學生,比如《創建和運營新企業》(Startingandrunninganewfirms)、《家族企業》(Familybusiness)、《如何寫創業計劃書》(Ventureplanwriting)等等,這些教材使用面較廣,可以增長我國學生的創業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
三、結束語
1.1校企共同研制、組織實施培養方案
學校依據企業的用工名額擬定招生計劃。學生入學后,學徒、學校和企業簽訂三方協議,明確各方權益及學徒在崗培養的具體崗位、教學內容、權益保障等。
1.2校企共同招生招工
學生參加單獨招生考試,校企雙方共同組建招生隊伍,實施招生招工一體化,完善院校招生錄取和企業用工一體化的招生招工制度。緩解了企業用工難和學生生源緊缺問題。
1.3共同制定教學文件
校企雙方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分階段、分層次、校崗交替,根據崗位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編制課程標準,確定校企雙方師資隊伍構成及聘任標準,制定人才培養質量監控標準以及相應實施方案。共同完成各種制度建設。
1.4共建實習管理平臺
完善傳統的家政技能實訓室、共建滿足在線家政電子商務實戰教學需要的現代化實訓室、校辦家政企業,共同優化校外實習基地。建立“學生實習心理疏導”、“學生創業咨詢”工作室,適時發現和調整實習中的問題。嚴格執行校企雙方“師資培訓”制度,提高雙方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打造了一支教學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傊?,這種方式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克服了學校培養人才針對性不強的局面,激發了企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2“前校后企、校崗直通”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2.1含義
校內的家政實訓基地和各種教學資源形成“前校”,承擔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儲備。在現有校外實習基地的基礎上,精選百強企業和校辦企業石家莊尼特家政公司,結成戰略聯盟,作為工學結合教育的“后企”,完成學生就業創業實踐能力培養的輪崗訓練。采取2+1模式,即前兩年,在學校的基礎理論學習與在企業的崗位實習反復交替進行,螺旋式遞進,完成學生就業創業基本技能準備。最后一年,在家政企業進行畢業頂崗實習,或自主創業,完成就業創業技能的演練。
2.2教學體系
學徒式教學體系的建立,實現了職業能力和崗位技能要求的高度統一。通過理論與實習的反復交替式訓練,創造了接觸社會、調整自己的機會,學生逐步由一個門外漢變成行家里手。
2.3以學生為本的“通識+模塊”的課程體系
校企雙方依據人才培養定位,召開專業建設委員會,構建了“通識+模塊”的課程體系。通識課程為第一學期-第四學期第1學段的所有課程,培養全體學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部分專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模塊課程為第四學期第1學段模塊課程理論部分到第六學期的全部課程,分家政企業運營管理、家政服務信息化平臺維護與管理、管家三個方向,可在協議允許范圍內自選一個模塊學習,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2.4逐層遞進的實踐體系
創業企業觀摩、家庭服務、家政企業日常管理、模塊課程頂崗實習以及頂崗畢業實習的五段式的創業實踐體系,由基礎(初級)、中級、高級到就業創業層層遞進。在本企業內聘任業務精、責任心強的優秀員工為師傅,學生為徒弟即企業的準員工,在師傅的密切指導下完成實習。實習和畢業答辯實施多元化評價,由學校教師、企業師傅、用戶、行業專家、學習小組或者學習者本人共同進行。
3融合式教育
將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成果,表現如下。①貫穿于每個學期。創業教育的融入課程、創業知識、創業企業觀摩、創業理論與實踐等貫穿整個人才培養的始終。第一學期的思政課程上直接傳授創業知識;家政專業導論及KAB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中,加入學習企業創業優秀案例分析、政策解讀、家政創業教育講座等內容,讓學生們帶著創業的心開始他們的大學學習;在第二至六學期完成創業課程、三項學徒項目和一項就業創業模塊課程,最后學生完全以一種社會職業人的姿態去面對工作。②融入專業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均設有一項專業項目的市場調研、某一創業機會的識別甚至是創業計劃書的撰寫等學習項目。使就業創業以專業為依托,專業與崗位對接。③融入第二課堂。舉辦了家政創業計劃大賽,以優秀的創業計劃書引起一家明星家政企業的扶持;家政網絡服務中心平臺或網店運營管理的無償服務;成立線上線下“午餐快遞”創業小組;依托校辦企業,學生運營的創業項目成立早教部和老年陪護部。
4結論
從創業教育的初衷和最終目的來看,創業教育本應是包含于素質教育體系之中,因而自然體現著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同時,創業教育更加強調融入創新精神和創業素質的基本要求,因而具有自身的獨特功能和鮮明特征。
(一)創業教育的過程彰顯時代性
在當今這樣一個開放的、充滿競爭和變革的時代,創業教育正是緊扣時代脈搏應運而生,可謂是時代的產物。創業教育開展過程中處處彰顯時代精神,是一種開創性的教育理念和創新型的教育模式。
(二)創業教育的目的強調主體性
創業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開拓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因此,創業教育的實施過程處處強調既要發揮教育者的主導性,同時也要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從而培養出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和性格魅力、具有創造性和想象力、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具有很強的自立意識的高度自主性的人[5]。
(三)創業教育的手段蘊涵實踐性
創業教育十分強調對受教育者實踐能力與執行力的培養,強調受教育者在實踐中學知識、學做事、學做人,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和融入社會。因而創業教育的手段蘊涵實踐性,社會實踐活動是創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社會實踐,使受教育者直面社會現實、深入了解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自身與社會要求之間的差距,從而根據社會需求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四)創業教育的內容體現前瞻性前瞻性是創業教育的內容要核和題中應有之義?!皠摗奔磧群_創性,創業教育要敢于打破常規和傳統,敢于求新、求異、求變,在一定層次上能夠超前于社會發展的現實,合理地展示理想與未來。因此創業教育在理念、內容、承載形式及方式手段上,都要體現出前瞻性的特征。
二、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江蘇建康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一所屬公辦全日制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近年來,依托于衛生行業的發展,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就業質量都名列本省前茅,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認可度顯著提高。學院緊扣時展脈搏,認識到創業教育一方面對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精神和實踐能力、拓寬畢業生的未來就業前景、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對培養具有鮮明特色的人才以及學院的長遠發展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因此,及時更新創業教育理念,從廣義視角思考和理解創業及創業教育的深刻內涵,著重開展了以下探索。
(一)更新創業教育理念,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1.更新教育理念,實現崗位創業一般而言,人才市場為應屆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基本上都是基層和一線的工作崗位,而當代大學生卻大多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在為人處事方面有所欠缺。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與不足,學院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專業思想牢、實踐技能優、發展潛力大、創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面向基層和一線工作崗位的優秀人才。通過創業教育的開展,創業者創業初期的不易和艱辛,尤其是某些創業者一波三折的創業經歷,幫助學生“洗腦”,樹立崗位創業的理念。所謂崗位創業,就是立足于本職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對自己本崗位、本職業做出重大貢獻和創舉,甚至引領此行業的發展。通過優秀畢業生們的突出工作事跡感化學生,讓在校生從成功的師兄師姐身上看到今后努力的方向。通過更新創業教育理念,學院近年來的畢業生立足基層、愛崗敬業,專業基礎知識牢固,動手實踐能力扎實,深得用人單位的好評。2.合理準確定位,明確素質要求學院開展全程創業教育與指導服務,針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不同的定位,明確不同的素質要求。針對大一學生,通過創業教育基礎課程的開展,要求他們做到:了解自我,進行SWOT分析,既要明確自己的優勢和發展機會,也要清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發展阻礙;不僅僅學習知識,更要掌握有效學習的方式方法;學會與人相處與溝通的技巧,具有愛心并學會關心他人;科學制定目標計劃并學會任務分解和時間管理,努力達成各項目標;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服務他人與社會[6]。針對大二學生,通過創業教育拓展課程的開展,要求他們做到:增強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篩選加工的能力,掌握創新思維的方法與技巧;增強溝通能力,學會換位思考,樹立責任意識并勇于擔當;進一步提高執行力,深化開拓精神的培養,在某個團體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并能影響和凝聚整個集體;積極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完成生涯人物訪談,體驗通過辛苦的付出,取得成績或他人尊重。針對大三學生,通過創業教育實踐課程的開展,則要求他們做到:培養目標導向的行為方式,不畏困難、迎難而上、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準確判斷市場信息并能果斷做出決定,培養預見性和前瞻性;撰寫創業計劃書,嘗試創業團隊的組建,擔任團隊的領導者或主要負責人,并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商業活動或各種比賽,圓滿完成各項社會實踐活動。
(二)整合校內外資源,構建創業教育實現機制
1.突出崗位能力,完善課程體系依照創業教育的內涵及其實踐特征,核心內容包含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即為:創業知識、創業心理品質、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具體而言,通過創業知識包括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綜合性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與創業相關的基本知識,幫助其了解創業的產生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創業心理品質包括自信、冒險精神、堅持不懈、獨立性和合作性等方面,通過對創業心理品質的認知幫助學生學習并形成創業者所必須要具備的各種非智力因素。通過教育活動的開展,包括創業需要、創業動機、創業興趣、創業理想、創業信心和創業世界觀等方面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性能力等,通過對創業過程中必經的程序以及方法進行分析與研究,積累創業經驗,幫助學生提高創業實踐能力[7]。圍繞知、情、意、行四方面,學院以工學結合為抓手,加強課程知識體系的解構與重組,突出學生全面素質、職業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按照職業核心能力———專業技能———創新創業能力的不同培養目標設置實踐環節,構建層次分明、環環相扣、相互銜接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現教學與工作目標的一致性、教學與工作過程的一致性。通過一系列的課程建設,有效幫助學生達到順利“入門”、有效“入行”、成功“入職”、開拓創新的遞進要求。2.注重校企合作,深化實踐教學學院主動適應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密切校企合作,注重工學結合,加強與外界社會力量尤其是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實施三種合作模式,為創業教育搭建一個優質的實踐平臺。一是“交互式”合作。學院充分利用企業在人才、技術、設備上的優勢,聘請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發揮兼職教師實踐經驗和行業、企業的工作優勢,將工作、生產一線的實用知識與技能直接傳授給學生,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也安排教師到企業進修,合作項目開發,實現雙方互惠共贏。二是“分段式”合作。通過與醫院聯合開辦護理專業駐點班,一年級的基礎理論課在學院完成,二、三年級的專業理論課和實習則在醫院完成,實現教學與臨床的無縫對接。三是“訂單式”合作。學院與企業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聯合設置課程,由合作企業承擔部分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以及企業文化宣講等,定期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開展參觀、見習、實習等實踐活動。通過這三種合作模式,幫助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的用人要求,切實將專業知識學習、職業技能培養、創新創業能力鍛煉與職業生涯規劃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一)對創業教育的認識不足。從學校教角度來看,對學生進行專業培養及順利就業是其工作重心,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社會價值與意義認知不到位,導致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培養沒有放到一個較為重要的位置,流于形式的較多;從學生視角來看,相當多的學生在對創業的認識上存在功利化傾向,認為創業就是能立即帶來經濟效益的事業,,同時大部分學生的創業熱情感性多于理性,對創業的難度及風險認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創業是對其自身全方位的要求與衡量,導致了創業教育打上了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從而違背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本質。
(二)創業教育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統。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不完善、不系統、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在資金方面,由于資金條件的限制,學校教學條件和科研實驗設施跟不上,學校在給予學生創新、創業資金方面的支持有限;在具體培養過程中,多數學校都只是講授一門創業課程,且課程內容較為膚淺,并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缺乏必要的實訓訓練。
(三)創業教育學科體系不完善、不系統,課程設置形式化。實施創業教育要有完善和系統的課程體系,否則無法開展,并且完善的、系統的課程體系是實施創業教育最主要、最有效的形式和內容,目前我國只有極少數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并且課程只有少數幾門,根本談不上形成體系,更不用說完善。它們主要通過舉辦創業競賽、創業講座等形式進行簡單的創業教育,并沒有將其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融合到高校教育體系之中。高校沒有發揮創業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創業教育的文化氛圍沒有形成。
(四)缺乏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創業教育的突出特點就是實踐性強,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實戰的經驗。因此,創業教育需要有實戰經驗的教師和企業家來給學生上課。與此同時,在當前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意識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大學生已經開始逐漸走出原來的就業分配模式,能夠積極地尋求自己的創業途徑,以改變就業被動的局面。我國高校教師絕大多數都是研究生畢業后直接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創業實踐經驗,若不經過培養成長成才后很難勝任創業教育工作。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一)充分認識開展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從經濟學看,如果大學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無法找到合適工作,個人的投資收益無法得到補償,挫傷積極性,影響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順利推進。為此,高校須認清形勢,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出基礎扎實、適應性強、素質全面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在激烈的就業市場占據有利地位。
(二)培育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和氛圍。宏觀層面,政府要構建一個支持、幫助學生自主創業的系統,有關教育部門在推行創業教育方面應制定明確的、強有力的、完善的、系統的宏觀決策和政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企業要利用自身的條件協助高校實施創業教育,使高校創業教育得到企業強有力的支持;社會大眾應在觀念上形成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認同感,使創業者有尊嚴,有自豪感;從政府、企業、社會大眾等多個方面建立起崇尚創業的良好社會環境。微觀層面,高校要健全機制,營造一個寬松的、激勵創業的氛圍。一方面領導要重視,學校黨政領導的重視是開展和深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學校領導層面要樹立“把學生創業教育視為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實踐方式之一”的意識,從而統一全校師生認識,鼓勵和支持一部分冒尖學生在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創業,使得高校的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創業教育工作走向深入。
(三)設置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構建以創業教育為價值導向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根據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深化課程體系改革,構建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學模式,把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與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學活動始終圍繞學生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培養展開,把學生培養成視野開闊、主動創新、勇于實踐的復合型人才,為此要把創業教育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學體系改革之中,在原有的人才培養計劃基礎上,增設既有一定理論性又有一定實務操作性的多系列創業教育課程,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專業課教學,通過滲透、結合、強化的方式加強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須使學生對創業的整個過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基本上掌握創業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把創業教育落到實處。
(1)完善學生創業活動考核制度。把學生參加創業活動納入學分制系統,以課外學分的形式記入學生成績檔案。也可以視活動開展情況及效益給予一定的學分獎勵。
(2)制定學生創業社團管理制度。由校團委牽頭,為每個創業社團配備專門的指導教師,在場地、設備、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3)制定教師創業教育考核制度。選拔一批學歷、職稱較高,具有較強科研能力,樂于無私奉獻的教師擔任學生的創業指導教師,對參與指導學生創業的教師,學校在評優和評職過程中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
二、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1.完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
國內現行的中職創業教育大多采用課外培養等課外實踐的方式,由于中職學校學生入學成績較低,文化基礎較差,單純實施課外培養,學生精力投入很難保障。因此,必須構建以就業指導為起點,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實踐鍛煉為手段的適合中職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筆者所在學校將創業教育課程分成兩大類、四大模塊。這四大課程模塊不是簡單的分割,在實踐過程中各課程模塊相互交叉、融合。以學科課程為主,活動課程、實踐課程、環境課程為輔,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如:圍繞創業意識、創業技能、創業指導等課程內容,根據各個專業的實際情況,在高一開設《商務禮儀》《經濟法》《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在高二開設《中職學生求職指導》、《中職學生創業指導》《市場營銷》等課程,讓學生多方位地了解創業知識;邀請市場監督、金融、稅務等機構的專家來校解答企業經營基本業務,使學生充分了解創業的途徑。同時,編寫了《優秀學子風采展》《創業策略》等校本教材,并邀請創業有成的畢業生回母校進行現身說教,對學生進行了活生生的創業教育。構建學校、社會和企業的多層次教育渠道,啟迪了學生創業思維,激發學生內在潛能,樹立創業理想。
2.關注創業教育教材開發
目前市面上的創業教育教材很多,但絕大部分缺乏系統專業的創業知識,而且基本是以理論為主,沒有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很難吸引中職學生的興趣。校本教材開發要把握如下三個原則。
(1)教學內容項目化。采用教學項目、任務驅動的模式編寫教材,力圖創新知識的呈現方式和教材的內容結構形式。把每個教學項目分解為若干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由任務要求、任務內容、知識解讀、任務實施和任務拓展組成。各個項目相對獨立,項目化的教學內容有利于不同專業的學生靈活選用。
(2)創業項目實用化。創業項目緊扣區域產業特點和中等職校專業設置要求,覆蓋三大產業,突出第三產業。把創業的相關基本知識分散融合在各個項目中,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創業知識;緊貼中職優秀畢業生創業的成功案例和中職學生創業的現狀,操作性強,實用性好。
(3)創業素材本土化。創業項目中所涉及的許多素材,如創業政策、創業操作流程、創業案例等要源于當地,這有利于當地廣大中職學生創業,也可作為其他地區中職學生創業時的參考。
3.深化創業教育課程研究
為保證創業教育深入開展,鼓勵教師從創業教育實施的現實情況和需要出發,加強創業教育的實踐課程研討,完善創業教育實施方式,推動學校創業教育發展。如鼓勵教師申報、設計創業教育課程研究方面的課題與論文,并對這些課題實行定期檢查、滾動撥款、專家指導、成果鑒定等制度,以提高創業教育課程研究的水平。
三、加強創業教育師資建設
1.增強教師創業教育技能
一是選派教師到創業企業當中掛職鍛煉,學習創業教育的實踐技術;二是組織教師參加專題創業教育理論知識培訓,提升創業教育的理論知識和能力;三是開展內容豐富的校本培訓,加強全體教師的創業教育意識。使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
2.組建創業教育教研團隊
以校內創業教育專職教師為主體,聘請校外各類專家為創業教育指導老師,建立創業教育教研團隊,專門開發課程,編寫教材,與各類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時時更新創業教育的內容,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3.建立“創業名師工作室”聘請熱心中職教育的知名成功人士等,在校內成立名師創業工作室,以成立校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載體,對中職校學生個體創業實踐進行指導。同時,創造條件也讓更多的教師體驗創業的過程,鼓勵教師利用學校資源進行自主創業,構建雙重屬性的公司(既是教師經營下的校辦公司又是學校的實訓基地),使教師的創業實踐能力不斷提升,以豐富的實踐經歷對學生實施創業教育。
四、營造創業教育文化氛圍
任何一個充滿競爭意識的區域,都有著濃厚的創業文化。美國硅谷的奇跡與當地無與倫比的創業文化密不可分——人才有充分的發展空間,任何人只要有能力、有想法,都可以在硅谷施展才華,創業發展。成功與失敗并存,創業與風險同在,人的創造力因此而發揮得淋漓盡致。創業文化氛圍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人潛藏創造力的激發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鑒于此,中職學校必須塑造自身良好創業文化氛圍。
1.營造創業環境
利用多種宣傳工具,如廣播臺、??⒑诎鍒?、宣傳櫥窗、校園網等,開專欄、專刊進行宣傳,使創業教育深入人心;在歷屆畢業生中選擇創業典型人物,把他們的事跡做成展板,他們的事跡,無疑對學生最具有說服力和最具感染力;聘請本地區知名企業家、成功的創業者、技術創新人才來學校兼課,通過幫帶、對話交流等形式,喚起學生的創業意識。通過校園環境的熏染,讓學生感到創業不是神秘、高不可攀的,為學生走創業道路樹立信心。
2.組建創業社團
鼓勵有志學生依據自身興趣成立創業社團,并以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載體,充分利用現有校園資源,為學生創業團隊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如定期舉辦“創業咨詢”“創業講座”“創業把脈”等,從而使社團成為中職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教育的有效途徑。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力度,提高學生社團活動的質量,鼓勵學生到企業掛職鍛煉,在真實環境中獲得工作經驗,增強團隊意識。
3.開展創業競賽
設立創業基金,建立創業項目申報制度,要求參賽者們以獲得學校的創業基金為目的,組成創業實踐競賽小組,設計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技術產品或服務規劃書。同時,支持和鼓勵學生展示創業實踐成果,如舉辦學生個人創業成果展、技能展示會等,大力營造創業光榮、成才光榮的濃厚氛圍。
五、拓展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1.利用校內校外資源
充分利用學校創辦的雙重屬性公司,組織學生進行有效性創業實踐體驗,使中職學生的專業學習更加貼近市場,學生可以把所學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把實踐體驗作為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關鍵環節,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業意識,增強學生創業激情。例如玉環第二中等職技校利用小兵汽修公司的人才資源與管理資源,結合校內實訓場地,在校內設立汽車維修分店。
2.依托產學合作機制
以實訓室、教室相結合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緊扣創業型人才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自主創業各項基本知識及技能為主線進行教學與實踐,突出職業核心能力訓練。學生除在課堂掌握所學專業技能之外,筆者所在學校每學期安排相應比例課時,組織學生到實訓基地和企業進行“工學交替”實踐,使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在新型“學徒制”培養過程中,通過企業“師傅”與教師的雙重指導,讓學生學習參與企業生產管理、經營和營銷。使學生零距離參與創業,避免紙上談兵式的創業,并以企業的實習鑒定作為學生相應學分取得依據,有利于學生基本創業素質的培育。
3.加強政企校企合作
(一)創業教育視域下的教學功能革新
1.大學教學目標定位的革新。
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很多人一度對創業持悲觀態度。從金融危機給國際經濟市場帶來的大洗牌來說,對于創業,其實帶來的更多的是機遇。首先,金融危機帶來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對于高校而言,需要調整教學目標定位,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塑造創業能力來抵御這種風險,來謀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其次,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衰退和失業率增加、就業率降低等問題需要解決。德魯克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在經濟危機的時候中小企業可以比經濟繁榮時期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2014年9月15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總裁馬云曾經說過,“金融危機是創業良機”。大學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卡拉克?克爾認為大學是要培養“狐貍”:要看遍每一個樹叢,避開所有陷阱,吃掉正巧過來的、無法吞食的食物。只有狐貍具有足夠的警覺、足夠的聰明、足夠的靈活、不受蒙蔽、足夠的生存能力去穿過所有的復雜情況和所有陷阱向前邁進。而需要培育這些能力,正是創業教育所擅長的,也是現代大學調整和加入創業教育內容所要做的。
2.大學教育教學內容的擴充。
創業教育是培育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教育形式。這是當代大學生在現代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通過創業教育活動,創業者可以將法律、金融、政治、文化等知識相互交融、綜合成一體,并能有意識地尋找商機。這是將知識轉化為實踐的教育,這種注重實際效果的觀念使得學生講理想可以照進現實,而不是止步于空想階段。有學者認為創業教育向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融合是一種悖論,這必將導致學生面臨“腦袋和口袋”哪個先鼓起來的矛盾。事實上,在接受創業教育的同時,并不是因其偏向功利主義或者工具主義取向的緣故而扼殺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識,這正是現代大學需要致力于去協調和調整的地方。
(二)創業教育視域下的科研功能革新
創業導向的科學研究強調的是科學研究和市場的緊密結合。通過創新成果的轉化滿足市場需要和推動經濟發展。美國的高校科研工作有著深深的創業印記,自上個世紀20年代以來,大學的創新科研成果成為了美國社會的專利申請、成果轉化和創辦公司的主要來源。無論是對于國家社會還是高校和企業而言,創業導向的高??蒲卸际怯幸娴?。國家可以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技術和服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對于高校而言,產學研的合作也將會給高校帶來可觀的收益來抵充辦學經費的匱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參照美國的經驗,與高校簽訂相關技術轉化協議,將一流的人才資源化為己用,申請專利、攻克技術難關、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實現利益最大化。以創業為導向的大學科研,可以加強校企合作,“科學探索已經演變成一種趨于集體合作的過程,需要各種不同來源的貢獻和刺激,而且其中一部分是來自更實際的企業領域”。在美國,以創業為導向的科研工作已經以事實證明了其推動經濟發展和向科技導向的產業轉型的作用,而在我國這一情況還不甚顯著,因而就大學科研功能的嬗迭來說,創業導向的大學科研必將導致學術研究的集群效應,形成新興科技產業。對整個國家社會的經濟效益來說也將會產生正面影響。
(三)創業視域下社會服務功能革新
創業導向的高校社會服務功能應當體現出大學增強技術轉移所帶來的創業影響力。美國高校高等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從贈地學院成立農業試驗站為農工生產服務,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到上個世紀20年代,威斯康辛大學的教授們參加政府決議,積極推廣技術教育等。在于社會的不斷接觸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的同時,美國的高校也在不斷地推動著高校的體制改革和內容革新。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了“國家創新體系”概念。目前關于國家創新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已經在國內得到重視。所謂的“區域創新體系”是指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以大學為主題的科技創新體系,以各類科技中介組織為主題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以科技園和孵化園為主體的科技園孵化器等創業服務體系,以及產業化體系和政策法律保障體系。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的內涵應該囊括新內容,包括應當以超前的眼光發現社會發展的需求,并創造出科研成果來引領社會的發展;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美國近年來的創業設計大賽的理念已經作出改變,將社會創業與商業創業置于平等位置,以推進社會公平緩解社會矛盾。因為高校除了承擔其教學、科研的義務之外,就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來說,還要注重發揮高校知識和科技人才優勢,在創業理念之下推動國家經濟的協調發展,解決更多的發展不均衡問題。我國高校目前就社會服務功能所發生的變化來說,也可以稱得上是“與時俱進”,很多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活動,體現出了更多的主動意識和社會服務意識,不斷地促進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轉移,同時也加入了社會責任。然而就是否有效地在區域經濟創新體系中發揮其最大的作用來說,依然值得提高。
二、結語
圍繞學生的基礎,立足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結合合作的企業規模、產業結構、市場定位、行業特色,精心編選創業教學內容,組建由合作企業家參與指導的課程開發和教育委員會,立足市場發展的大環境和最前沿,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創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思想,以學生的創業為教育發展主線,精心選擇,科學組織,有序安排,全程指導,跟蹤扶植,將創業課程教學過程細化為創業策劃——申辦登記——初創管理——中期發展——后期壯大五個大項,17個具體教學實踐任務,編排成完整體系,并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完善,出版《創業實物》校本創業教材。教學形式主要是課堂教學,通過課堂講授、案例分析、經理導引、模擬操作等方式。
2落實求真務實的校企合作創業實訓實戰訓練
不少高職院校也嘗試一定的創業教育,但是很多都流于形式,創業教育不僅需要理論培訓,更需要實訓鍛煉,需要讓學生在真實市場環境下真刀真槍鍛煉,需要在具體實踐中感知市場環境,體驗經營過程,積累經驗感悟,并靈活調整經營方式、經營內容和策略。為此,需要開展求真務實的創業實訓,以具體的實訓項目來鞏固學生的知識理論,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沒有畢業就要真正進入狀態,積累經驗,奠定基礎,甚至能夠一定數量的學生在畢業時創業初具規模和效益。學生在學習完相關課程以后,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后,就可以舉辦一定規模的創業計劃大賽,邀請合作企業參與和贊助,由企業來做主裁判,根據學生的設計做出相應的評價,并根據選手的成績和綜合素養選取有潛力的學生作為重點扶植對象,提供一定的資金、技術等方面指導,并聘請企業的經理作為這些學生的導師。合作企業根據學生創業的可行性吸引學生的項目到其創業孵化園落戶,讓學生真正走向市場,感知市場的風雨波浪,由專業指導老師和企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培養學生的實戰技能,為學生提供綜合實戰平臺。
3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創業教育拓展活動
基于校企合作的創業教育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開發更多的學習資源,不斷拓展教育途徑,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開闊視野,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建立更多的實踐基地,聘請企業領導到學校開展各種講座,組織各種性質的創業社團。學生創業課題組加強與當地政府、企業協會、行業組織合作,任課教師組織學生組織學生到富有創新性企業去參觀感受,分享各個企業家的創業故事,把教師直接搬到企業現場,感知各個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文化,為學生提供鮮活的教學案例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介紹學生加入各種創業協會,讓學生有更加廣闊的交際空間,獲取更多的創業機會和經驗,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業成功幾率。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