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項脊軒志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者:李 曄
自接到了優質課展示,就在平常的教學中多了一重壓力,自忖自己處于一個不進則退的年齡,上有知識經驗積累豐富的老師,下有年輕有為意氣風發的老師。作為一個已知輕重又必須不斷提升的中年教師,我帶著深深的憂患參加展示,心里想著,這次一定要做好。
先是選課。選課時幾乎沒費什么周章,只剩下一個文言文單元一個詩歌單元,剛好結束了前一個單元是講詩歌,反復講詩學生沒有新鮮感,果斷選擇了文言文。文言文單元有三篇講讀課,分別是《種樹郭橐駝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和《項脊軒志》。其中《種樹郭橐駝傳》與時弊聯系緊密,公開講解容易引起爭議;《項脊軒志》曾經做過公開展示,想挑戰自我必不選;最后就剩下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論語》中的文章,是經典中的經典,我私心想著借此次展示的機會,讓自己在《論語》的研讀上有一個質的突破。
再說準備。沒有看教案沒有網絡查詢,我用了最笨的辦法,從圖書館借了三種版本的論語,擠一切時間刻苦研讀。眼看離成熟教案的時間越來越近,這壁廂讀書活動心得緩慢。無奈靠自己消化理解實在需要時日,備課時還是參看了北大的選修課本的觀點?!皶接脮r方恨少”,我們年復一年的積累,可能也只得出了幾句個人的觀點。
輪到展示。我們高二備課小組的老師主動找到我,提出小組內部先展示提升一下,時間緊迫,大家提出了有價值可操作的方案。展示課那天,總體課堂如人意料,大體屬新課程課堂。但我和學生都不夠放松,許多應該精彩的發言變得不盡如人意;前期讀書儲備的許多精彩分析也因課堂容量、心理因素、新課程形式以及教學設計等原因沒有很好地展示出來。
課后反思。從課堂構思上,我沒有很好地思考時間和展示內容以及自身特長的關系,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示課文的精華和個人的亮點;從課堂形式上,我對新課程課堂形式的突破過于期待,糾結于課堂重難點知識讓學生自己得到,許多老師該說的話讓給學生說,浪費了許多精彩點撥的機會;從課堂展示上,有一個學生打破節奏發言,精彩又有突破,是師生關系良好的集中體現,可惜我教學機智不足,沒有在大的變化中把握方向。
關鍵詞: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
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在名家典籍里選擇適合高中生學習能力和欣賞能力的片段進行教學,比如說論語選段、孟子選段、莊子選段等,這些課文都是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重要部分。高中文言文通過簡單易懂的文字幫助學生理解古代傳統的文化,以深刻的人生哲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人生感悟,領會中國古代優秀燦爛的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方法是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晦澀難懂的文言文通過片段賞析以幻燈片的方式播放出來;通過生活化的故事講解幫助學生的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實現文言文有效學習;通過多樣化的誦讀方式不斷記憶文言文,理順文言文的表達順序,實現文言文背誦記憶的教學目標。
一、以多媒體創新教學方式
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幻燈片、投影儀等先進設備實現教案的科技化,幻燈片可以通過圖片、聲音、影響等技術表現文言文所反映的事件、風景、人物,以幻燈片豐富多樣的圖片影像表現文字的內容。文言文主要的教學難點就是大篇幅的古代文字,雖然很多都已經翻譯成了簡體字,但是由于閱讀方式不同,學生在理解方式有一定的難度,利用多媒體將文言文、翻譯、故事圖片等結合起來,學生的就能夠簡單的理解文章所描寫的情景,理解文言文教學。
《赤壁賦》選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寫景色的共三組偶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薄鞍茁稒M江,水光接天?!鼻屣L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曠神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蓖ㄟ^幻燈片的圖片文字組合效果,將赤壁賦的文字進行分段,再配以各個重點畫面的圖片,以笛聲或者簫聲為背景音樂,就能夠營造成月夜赤壁之下靜謐、明朗的美好的畫面?!霸鲁鲇跂|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所描寫是天空的景象,通過圖片可以再現這樣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意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生活化的故事理解文言文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學習中有很多的歷史事件和生活經歷,《燭之武退秦師》、《指南錄后序》、《寡人之于國也》、都是生活化故事的凝結,在這類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簡單的分析理解,以講故事的方式將整篇文章完成講解。比如說以評說的方式講解《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在論說的過程中,首先對鄭國和秦國的地理位置進行說明,文中寫道:“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比绻麜x國得到鄭國的這塊地,那么無疑晉國增加了國土面積,秦國如果想要越過晉國到達這塊途徑,將顯得困難了,那么滅亡鄭國對秦國又有什么幫助呢?在列舉晉國不受信用的事,晉國的國君當年受恩于秦國,許下承諾給秦國焦、瑕兩個地方,但是“朝濟而夕設版焉”,早上才渡過河晚上就加固城防,以就是為證說明秦國和晉國結盟沒有任何的收益,最后打消了秦王的顧慮,秦國撤兵。
評說的方式就類似于生活化的藝術欣賞,學生的在凝神聆聽的過程中體會燭之武的聰明勇敢、大義凜然愛國情懷,難懂晦澀的文言文就成為講故事的重要來源,學生不僅學習了課文,對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故事經過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再比如說《陳情表》、《項脊軒志》都是展現親情的名篇,其中的生活化場景就可以讓學生的以自己的生活理解講解出來,這樣學生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的理解親情的可貴,教師也實現了自己的文言文教學目的。
三、多樣化的誦讀方式記憶文言文
文言文教學中文章分類比較多,在選擇教學方式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諸如《赤壁賦》《始得西山宴游記》《滕王閣序》《秋聲賦》《蘭亭集序》等幾篇文言文,是公認的美文,在高考試卷的詩句類默寫題中有一定的分值,而且這些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和諧的押韻、對仗都能夠體現古代文言文的典雅,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基本的理解掌握重點詞語和句子,然后進行全文的背誦記憶,選擇跳讀、全讀、理解記憶等方式實現背誦記憶。
記憶背誦的文言文多是以寫景、抒情等為主,所以是文中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色營造是文言文的主要特色,令人陶醉的意境美是文言文進行誦讀時的重要幫助。《赤壁賦》之寧靜遼闊朦朧美,《始得西山宴游記》之廣闊無涯、渾然一體美,《滕王閣序》之色彩絢麗、遠近錯落、上下渾成美,這些優美的語言在記憶起來非常容易,押韻對仗的特點能夠幫助我們迅速的形成語感,加速背誦和記憶。教師在背誦記憶的指導過程中通過對重點詞匯的反復講解和誦讀,形成基本的語感;學生的在休息或者早上完善進行背誦就能夠順利的背下來。注意在背誦記憶的過程中可以從重點開始,比如說《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嫉拿洌瑖@重點進行背誦能夠節省很多的時間;教師還可以將文言文所描繪的畫面進行展示,學生多個在朗讀的過程中,將文言文所描寫的畫面通過多媒體幻燈片展現出來,這樣就能夠實現學生的有效背誦記憶。
四、結語
本文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對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提出建議和意見,在高考出題特點以及文言文特點的基礎上,提出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教學方法,實現文言文教學的不斷提升,增加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敏.關于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新策略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5(6)
關鍵詞:《語文》新教材;職業學校;特點;教學呼喚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3)01-0013-06
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語文》是根據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和《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編寫的,并通過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審定,從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和五年制高等職業學校統一使用的新教材。
一、新教材編寫的原則
科學性原則。新教材以《大綱》的理念統率編者的學術觀點,根據語文課程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設計教材的邏輯順序與結構,具有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
基礎性原則。從為國家培養合格公民的角度出發,新教材克服了學科知識本位傾向,高度關注學習者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
適應性原則。新教材充分考慮使用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同區域文化基礎、教育資源,學生學習基礎、個好、所學專業等方面的差異,在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材使用等方面留有適度空間,為學生、教師、學校實際需要進行再設計和再選擇創造條件,最終目的是適應學習者的不同需要。
職業性原則。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職業學校語文教材的職業性。新教材從三方面體現職業性核心內涵:一是職業思想素質,如職業道德、職業情感及職業綜合心理素質;二是職業認知水平,如職業的綜合文化素養、職業的通識知識水平等;三是職業實踐能力,如一般職業中語文的應用能力、與具體職業相關的語文創新能力等。
實踐性原則。職業學校培養的是直接步入社會、從事社會一線工作的勞動者。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就業。語文學習有助于職業學校學生有效形成動手、操作能力,更有助于學生進入社會后的職業生活。新教材能按照教學活動的本質要求和語言學習的基本方法,注重提供學習資源,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生活性原則?;貧w生活,體現生活性是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基本特性。新教材教學目的定位突出了“為了生活、服務生活”原則,教學內容安排體現了“面向生活、體驗生活”原則,教學活動設計凸顯了“源于生活、創新生活”原則。
二、新教材的基本特點
(一)基于文體的組元方式
新教材除第三冊(原是職業模塊,按照職業素養組元,正在調整)外,其他幾冊都是基于文體組元。第一、二冊每冊設計六個單元,第三至五冊每冊設計五個單元,第六至九冊考慮設計若干模塊或專題。
選文的思想內容、寫作方式方法等都與文體有著直接的關系,根據文體組織單元,目的是期望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活動關注文體特征,展開文體知識比較系統、特征比較鮮明的教學活動;也期望能夠引導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同文體的讀寫方法,培養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的文體意識。
為了避免文體組元后可能帶來的教師教學以文體知識為中心,學生對文體認識狹隘化、幼稚化,教學內容循環等不足,新教材把文體知識的教學融合到具體的閱讀過程中,使之在學生閱讀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積極指導學生認識不同文體的特點,把握不同文體的閱讀規律,培養、提高閱讀能力;充分突出語言因素,通過具體的語言活動讓學生感受、認識不同文體的語言特點及其特有的表現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綜合素養。
從文學欣賞的工具性上講,新教材有利于學生了解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形式的特點;從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結合的教學方式上說,有利于學生學習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閱讀和寫作方法與技巧;從傳承與創新發展趨勢看,不僅利于學生較為集中地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如古代詩文等,而且利于學生對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語言知識的梳理。
組元設計同樣包括了人文蘊含,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體協調,一個單元實際上也是一個人文專題。如第二冊第三單元“天道與人為”,就選了法布爾的《蟬》、周立明的《動物身上會進化出輪子來嗎?》、卡森的《寂靜的春天》、楊煥明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以上選文就體裁、文體的組元方式來說,都是文藝性或學術性的說明文(科技),工具性體現在說明文閱讀、寫作方法與技巧上。就其人文性而言,又構成了這樣的人文主題:了解和尊重自然及規律,思考自然規律與人的行為,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認識科學的“雙刃劍”特點,培養科學精神。
(二)充分考慮學生的語文基礎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聽、說、讀、寫能力,憑借各種現代傳媒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已知信息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這些都是現代社會對人的能力的基本要求。一個人必須掌握好母語這一重要的交際工具,才能學會生存、學會學習、謀求發展。職業學校學生語文基礎相對薄弱,學生與學生間的學習基礎、習慣等懸殊較大。普通高中生源素質以學生的學習基礎區分,它對學生具有選擇性;職業學校學生通過選擇專業集聚,選擇專業基本上就是選擇職業,而專業對學習者并無選擇性。新教材充分考慮職校學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關注他們的學習困難,注重切合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的特點,在課文的“練習與思考”部分,按字、詞、句、章設計,力求扎實有效。在“表達與交流”部分,不管是口語交際指導還是寫作知識都是結合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實例講解,力求具體有用。在單元和模塊教學中,強調系統間的聯系,整體上的融合,力求適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體現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性
新教材注重通過加強語文實踐活動的設計,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教材設計中,新教材能根據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專業學習需要制訂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設活動情境。
在“閱讀與欣賞”和“表達與交流”部分的編寫中,新教材中的語文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如口語交際板塊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試行)》相應等級要求設計了一些練習:散文朗誦比賽、解說生產生活概念、創設情境組織交談、圍繞講題開展演講、針對辯題舉行辯論會等。其間穿插了評點、批注、勾畫、列提綱、做卡片、上網搜索等語文能力練習活動。寫作板塊設計了語段、各種表達方式、常用文體的系列寫作訓練。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也是亮點頻頻。如第一冊設計了《青春詩會》《走進家鄉》《探究低碳生活》《古詩重讀》《制作電子雜志(??返?;第二冊是《我的親人們》《社會熱點問題調查》《生活中的文化沖突與融合——網絡論壇或博客上的討論》《成語名句典故交流會》《走上舞臺》等;第三冊為《職場人物訪談》《走進企業文化》《產品推介》《分享我的創業策劃》《模擬求職應聘洽談會》等;第四冊有《面對新媒體》《〈科學的歷程〉主題報告會》《那人那事那景——〈感動心靈〉交流會》《與大師牽手 與名著對話》等。這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既與每單元的“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密切相連,又體現了語文學習由易到難的學習規律,更彰顯了新教材從語文性、實踐性和活動性等角度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特點。
(四)注重單元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協調性
新教材注重單元教學內容的有機聯系?!伴喿x與欣賞”“表達與交流(口語交際與寫作)”“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三者統一,注重在同一學習情境(單元)中的內在有機聯系,特別注意單元內容設計的整體協調性,避免了三者互不關聯的拼盤現象。如第一冊第二單元的《自然的心跡》中“閱讀與欣賞”部分的文本是寫景抒情散文;“表達與交流”部分的“口語交際”是散文朗讀,寫作是寫景散文寫作練習;“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部分是《走進家鄉》,包括發現家鄉的自然美景、人文精華等。再如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生活的滋味》中“閱讀與欣賞”部分圍繞親情、師生之情以及人與人之間其他豐富而美好的情感主題選錄了一組寫人記事的散文;“表達與交流”部分的口語交際介紹人或事等相關內容;寫作安排的是敘議結合的記敘與議論文練習;“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部分是《我的親人們》,目的是通過收集資料、介紹、對話、寫作等練習增進學生對家人親戚的了解,體會親情。
這種單元教學內容的設計,把單一的文選式教材結構變為跨文本、超文本的塊狀的教材結構,一方面體現了新的語文課程理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材整合,充分發揮教材資源的價值,拓展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形式,有利于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五)選文注重經典性和語言質量
語文教育的內容與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關,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動態都會直接影響語文教學。新教材注重選文的經典性和語言質量,遵循“務求經典、務具內涵、務合目標、務達精悍”的選文原則,力求選文既具有時代性和典范性,又富有深刻的文化內涵、風格多樣。經典性是就選文的文化性和語文性而言——經典是文化之母,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語文性是指選文能承載語文應用能力訓練目標。時代性是就反映時代精神而言——加強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聯系,加強與現實生活和學生實際的溝通。一方面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又貼近時代的脈搏,不一定是時新文章。只有文質兼美的選文,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文化品位、品德修養。如第一冊第一單元“飛揚的詩情”(現代詩歌)收錄了六首中外現代抒情詩:的《沁園春·長沙》、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舒婷的《致橡樹》、食指的《相信未來》。胸懷天下,憑高覽勝,登臨送目,生豪情萬丈;徐志摩魂牽康橋,故地重游,難舍難分,抒柔情無限;海子向往幸福,祝福塵世,春暖花開,呈博愛之心;普希金期盼未來,低聲囑咐,理性分析,達樂觀人生;舒婷崇尚個性,談情說愛,告白橡樹,昭獨立平等;食指相信未來,熱愛生命,堅守理想,持堅定信念。這些抒感的詩歌已經成為具有時代意義的經典。詩歌中抒發的情感能夠從當時的語境中脫離出來,并且超越所有具體的語境而通行無阻,在這種通行中,它們漸漸成為一種種獨立而鮮明的情感,能為所有人接受,到后來,就符號化、工具化了。本義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們可以用它們來表達自己的語義,抒發自己的感情。再如第二冊第五單元“文采若云月”(古文)按年代先后收錄了六篇古代散文:《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司馬遷的《鴻門宴》、韓愈的《師說》、蘇洵的《六國論》、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墩撜Z·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記言簡約高明,人物性情畢現;《鴻門宴》敘事波瀾曲折,善于烘托渲染;《師說》對比論證,議論風生;《六國論》以古喻今,論證謹嚴;《游褒禪山記》因事見理,絲絲入扣;《項脊軒志》細節優美,感人至深。這些古文中精深的思想、精美的情感、精巧的結構、精妙的語言都超越了時代,成為后人學習的經典。
(六)創設了選擇空間,照顧地區和學校差異
新教材賦予教師自主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較大的空間和選擇權利。增強選擇性是職業學校語文教材編寫的一個重要追求。從理論上說,每一個教師和學生都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自由。新教材具有開放性和彈性,考慮到不同地區、專業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區、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的余地,為學生留有選擇的空間,滿足了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在“閱讀與欣賞”部分,每個單元有講讀課文,也有選教或自讀課文。在“表達與交流”部分,口語交際和寫作訓練的設計也有選擇余地?!罢Z文綜合實踐活動”部分則根據地區、專業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設計的空間。
照顧地區和學校差異,對于教師來說,有利于因材施教、實施分類指導和分層教學,有利于創新及專業發展;對于學生來說,有利于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有利于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自主意識和創造精神。
三、新教材的教學呼喚
職業學校新教材無論在編寫體制、體例上,還是文本結構、目標要求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能大量引進現代信息,密切關注學生個體經驗,充分考慮職校學生學習基礎、個好、所學專業等方面的差異。這就要求職校語文教師明確自己的職責,要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探究的合作者、發展的引導者、個性化教學的創造者。
(一)新教材呼喚新觀念
新教材呈現了新特色,提出了新要求。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從宏觀上認識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語文課程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功能、作用等,更要從微觀上了解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把握和解讀新教材的特色,更新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觀念。只有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才能給職業學校教學帶來新的生機。
1.正確理解職業學校語文課程的服務功能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要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弊鳛槁殬I教育公共基礎課程的語文為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服務,是由職業教育的目的決定的??墒牵殬I學校的許多管理者、教師(包括語文教師)都錯誤地認為語文課程要為專業課程服務,使得有些職業學校語文課程變成專業課程的附庸,處于從屬地位,致使語文教學異化,出現了個別教師在教學《我的空中樓閣》時,不組織學生去討論文本如詩如畫的意境、意味深厚的語言和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卻讓學生運用專業營銷知識推銷“空中樓閣”的咄咄怪事。
職業教育首先是培養人的教育,不僅要培養技術精湛的勞動者,更要培養具有當代社會文化底蘊的完整的人。在國際化背景下,勞動者首先應當是國際的人,然后是所處的特定社會背景的人、某個特定工作組織中的人,最后才是某個特定工作崗位上的勞動者。因此,職業教育課程必須把語文課程作為重要內容,這對于發展社會共同信念和感情十分重要。[1]再者,服務應當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專業學習,為了學生終身發展。至于在職業教育中,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關系應該是并列的而不是從屬的?!凹夹g知識與普通文化知識在職業教育課程中的地位則是并列的,而不是依附關系。”[2]更何況服務也應該是雙向的,不應是單向的。因此,語文教育在職業教育中不可或缺、無可替代。
2.正確認識教材的性質和價值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教材的地位被神化或圣化,教師的教學被動地受制于教材。一些語文教師錯誤地認為,教語文就是教教材,教科書是語文課程的全部。因此,他們將教材當“經”來念,教學上重視“教”,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新課程理念要求,語文教學應該是“用”教材(憑借教材開展教學活動),而不能是“教”教材,因為再好的教材也只會小于課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憑借教材進行教學,在運用教材的過程中創造性地使教學更接近于理想的課程要求。教材中的課文只是一個個例子,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時,起著學習、熏陶、感染的媒介作用。當然,教師是教材實施、使用的組織者與促進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和開發者。
新教材賦予語文的性質和價值、語文教育的目的、語文教學的內容以新的觀念。首先,新教材在正確把握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正確估量職業學校學生語文學習狀況的基礎上,把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為主要目標,尤其注重體現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性特點,這些目標與特點既在“閱讀與欣賞”中呈現,也在“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表達。許多語文教師因種種原因,只關注課文的教學,忽視或放棄“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顯然有失偏頗。其二,新教材注重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課文比較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生活。許多文化內涵豐富的文章入選,增加了教材的文化品位,增強了文學性、語文性,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改變學生的不良閱讀現狀,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有極大的幫助。其三,教材通過文體知識、人文素養和語文能力等線索把“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組成學習板塊,意在體現新教材關于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的原則,目的是系統地培養學生全面的語文能力。
3.正確把握“三維目標”整體設計思想
目標是人類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教學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因此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尤為重要。教學目標是指“與教學或訓練有關的而并非與教育有關的目標,也稱行為目標”。它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任務,也是檢驗教學任務是否完成的指標之一,對教學具有導向、激勵、調控和評價等功能。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優化教學活動。新課程改革確立的三個維度設計課程目標的思想,深得教師們的認同,于是有些教師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設計教學目標的基本模板,使得教學目標設計程式化,造成教師在教學之初就對教學目標認識模糊,缺少邏輯性。究其原因,是教師對“三維目標”的認識存在偏差所致。楊九俊先生對“三維目標”整體設計思想有過精到闡述,他認為從目標系統的定位上說,“教育目的,這是指向所有教育的;培養目標,這是指向具體學段的;課程總體目標,這是指向某個學段所有課程的;學科課程目標,這是課程總體目標在學科的體現;教學目標,這是指向具體教學要求,以至具體課堂的??梢姟S目標’是課程的總體目標,但課程的總體目標在不同學科,在具體課堂教學中也應有生動體現,這種體現主要是一種意識、一種精神,而不是絕對地對應、生硬地去‘套’。在落實‘三維目標’的教學中,我們要關注認知水平與情感水平彼此的關聯性,認識、情感與價值體系互為基礎性?!保?]三維目標是課程總體目標,課程目標不能等同于教學目標,在具體教學中三個維度必須是彼此關聯的、互為基礎的、相互融合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必須從三個維度上正確把握職業學校語文課程的總體目標(《大綱》《要求》《課程標準》已有詳盡闡述,不再贅言),然后能正確、科學地設定教學目標,具體要做到合理、精要、適度、可測,不宜用“三維目標”硬套,不能割裂知識、方法、能力、價值觀間的內在關系。
(二)新教材呼喚新應用
在落實《大綱》《要求》《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時,新教材沒有采取網絡式布點,而是采取系統分布、逐項推進、突出應用、綜合提高、螺旋上升的做法。在應用新教材時,如果還是沿用“由點及線、由線而面、由面成網”的做法,難免有舊瓶裝新酒的遺憾,也許會落得難及要領、事倍功半的結果。因此,應用新教材應增強三種意識。
1.整合意識
為盡可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新教材的教學內容較以前有了一定的增加。如果平均用力處理教材,教學時間比較緊張,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教學的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有些教師因為教學時數不夠,隨意刪除教學內容,此風不可長。教師要對教材有通透的認識,注重單元內容的整合:必學課文與自學課文整合;口語交際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第一冊第四單元《千古流芳一詩心》時,用一道“結合《靜女》《歸園田居》《將進酒》,圍繞‘城隅會面’‘采訪陶淵明’‘杯酒聊人生’的話題,準備一次‘交談’練習”的模擬題,將這一單元“閱讀與欣賞”中幾首古典詩歌,“表達與交流”中的交談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古詩重讀整合在一起,不僅深化了文本的學習、拓展了交談的素材,更為后續《古詩重讀》活動的教學做了鋪墊,收到了一石數鳥、較好地達成單元目標的效果。整合不是教學內容的簡單堆砌、疊加,而是在通透教材的基礎上掌握要領,尋找最佳切合點,對教學內容提要鉤玄,去粗取精,由博返約,使學習在一個新的層面上提高、強化。
2.實踐意識
語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各項語文技能的形成有賴于實踐。新教材按照教學活動的本質和語言學習的基本方法,提供學習資源,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在應用新教材時必須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無論是以活動為主要學習形式的活動體驗,還是以研習文本為主要任務的文本研習和注重探究意識培養的問題探究,都要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都要突出學生自己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的親歷親為,在實踐中增長他們的才干。[4]
3.生成意識
教師在運用教材進行教學時,事先精心準備、縝密組織、反復操練而至熟能生巧是必然的。但必須記住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在“預設”相對比較容易時,教學的“生成”就顯得尤為珍貴。如果教師不顧課堂的現場情況,一味地執行自己的教案,課堂實則是教案劇。如果教師帶著一連串的“圈套”去讓學生鉆,帶著一個個“陷阱”讓學生跳,那不是在“誘導”,而是在“誘騙”。教師在應用新教材時應該具有強烈的課堂生成意識,在對新教材進行“基于標準、源自心靈”解讀的基礎上,追求實際教學的有效生成,這不僅是教學機智的問題,更是教學思想問題,是是否“尊重學生”“尊重課堂”,“主導、主體”是否真正融洽的問題。教學的“生成”包括“預設生成”和“非預設生成”,教師要善于根據現場、學生以及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課堂的走向和流程,實現充分預設下的“生成”。預設是基礎,生成是發展,預設得充分,生成就自然、精彩,這樣的教學才有真實感、現場感。教師還要善于機智地利用“非預設生成”教學資源,根據實際情況即時適當調整預設的教學目標、過程及進度,與學生共同完成“非預設生成”內容的學習。有目的“生成”的教學,才是充滿活力的教學;能抓住利用“非預設生成”教學資源的教學,才是體現教師教學機智的教學。
(三)新教材呼喚新教法
新教材編寫力求做到既是“教本”又是“學本”,既利于教師的“教”,更利于學生的“學”。希冀教師將自己的眼光更多地投射到啟發學生體會、感受領悟作品的整體美感和深層意蘊的層面,將自己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培養學生發現、探究問題能力的基點,將自己的重心更多地傾側在幫助學生發展個性、健全人格的中心。面對這樣的教材,教師只有精心研究和靈活選擇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取得語文教學的最優效果。當然,選擇新的教學方法并不意味著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拋棄,正如楊振寧先生指出的那樣,中國教育中有許多傳統教學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新課程背景下,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活動體驗、文本研習、問題探究、拓展訓練、多元解讀、動態生成、小組討論等方法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使語文教學變得豐富多彩。但是如何恰當地運用這些方法,卻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如活動體驗,搞些什么活動,怎么搞活動;文本拓展,往哪里拓,怎么個拓法,沒有明確的規則,必然會帶有很大的隨意性。[5]如教師教的《我的母親》拓展到了父子之愛、夫妻之愛、戀人之愛、兄弟姐妹之愛、同事之愛等,將語文課上成了一堂“大愛無聲”的主題班會課,這是否恰當很值得商榷。因此,在使用新教法進行新教材教學時要思考三個問題:一是教學方法的正確性。成熟的教學方法一般指向明確,流程清晰,應用自然。教師在使用之前應該對教學方法全部了然于胸,使用起來才會中規中矩,切忌掛羊頭賣狗肉,亂貼標簽。二是教學方法的匹配性。教學內容決定了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必須與教學內容匹配,正所謂因材施教,切忌人云亦云,跟風追樣。三是教學方法的實效性。教學使用任何方法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學習內容,最后的成效是評判方法好壞的唯一標準,如果只重形式不講實效,再好的教學方法也只是花拳繡腿??傊虩o定法,有法可法,教成法立。新教材迫切需要廣大教師徹底摒棄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樹立全新的課堂教學意識,改革和創新課堂結構模式,改革和創新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創新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激活學生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沈彬.重新認識職業學校文化課程的定位與價值[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版,2011(12).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模式: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0.
[3]楊九?。n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精神與教學期待[J].江蘇教育研究,2012(10A).
[4]巢宗祺.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33.
[5]余養?。私贪娓咧姓Z文新教材(必修)的使用問題及應對策略[J].福建教育,2006(7).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Chinese Textbook and the Call for Teaching Reform
SHEN Bin
(Jiangsu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angyin 214433,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