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5: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本閱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入選新教材大都是文質兼美、聲情并茂的好文章,這為兒童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多媒體課件、插圖、錄像等各種直觀教學手段,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讀書、品味、欣賞,有助于學生在情感上引起變化,使學生產生“目視其文,耳醉其音,意會其境,心同其情”的藝術效果。例如教學第5冊《爬天都峰》一文,為誘導學生感悟“我”與老爺爺兩次心靈的對話,從中汲取力量爬上峰頂。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創境悟情感悟文本的。1.談話啟情。你們登過高山嗎?爬過家鄉名景雙髻山嗎?如果有,請你說說自己的感受?2.設境創情?;胤耪n文插圖,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圖會文,引領學生步入課文意境,進入課文角色,并能單刀直入文本的“聚焦點”創設情境:如情境之一“:我爬得上去嗎?”讓學生說出“我”當時的內心感受以及文中所表達的意境。情境之二:“真叫人發顫”從中可以看出“我”當時怎樣內心?為下文品讀課文,啟發學生領悟其情作好鋪墊。3.品讀悟情。指導學生精讀品味“我”與老爺爺兩次感悟心靈的對話:“小朋友,你也來天都峰?”句中的“也”表現了老爺爺對“我”這么小的孩子來爬天都峰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這句話中“也”又表現了“我”對這么大年紀的老爺爺還來爬天都峰又持怎樣感情呢?這樣,談話啟情,設境創情,讓學生在體驗中動情,在品讀中悟情,使學生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內在的精神動力,從而使學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二、在“理性分析”中感悟文本
語感強調的是在具體語言環境與特定教學情境中對無聲語言的一種直覺與頓悟,但并不排斥教師必要的理性分析。特別是對一些含義深刻的語言文字,教師恰當地點撥和精當的分析,引導學生咬文嚼字、揣摩品味,能使抽象語言文字變得鮮明具體的生活畫面,這樣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教第9冊《落花生》一文中,為了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到父親說的兩句話含義,我對課后3題閱讀思考分別作了這樣修改與補充。1“.我們”與父親對落花生的議論有什么不同?2.在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這樣“默默無聞、為民辦事、對社會多作貢獻”的人嗎?請你說說看。3.父親說的話,對我們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什么啟示?文本結尾寫到:“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梢钥闯觥拔摇蔽虺鍪裁吹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交流體會句子的含義。這樣引導學生分析探究、交流討論3個重點問題,讓學生抓住課文借物喻人的特點,把文中的人物事情與現實中的人聯系起來,把明理與導行聯系起來,使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不僅能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還能實現語文教學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三、在“對話交流”中感悟文本
現行的人教版新教材,在文章或訓練項目的關鍵處有出現文本對話框。它以學習伙伴的口吻“、小泡泡”方式呈現在孩子面前。這些對話框的內容,或提示文章內容,或引導揣摩遣詞造句的妙用及文章寫法,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解讀文本。其功能是: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教材變為學本,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與文本的意圖進行比較,對應起來,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應。因此,我們根據“對話框”的內容、形式、發揮的功能等方面的特點,主要分為三種方式,組織學生開展交流討論來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感悟。①交流感悟式。從學生角度說出自己某些方面讀書心得和發現,表示要和學習伙伴交流,但具體內容藏而不露,這就需要我們相機誘導,并給學生共同探究、交流感悟預留空間。②探究釋疑式。從學生角度,而且是大部分學生都可能提出閱讀中產生的某種疑問,表示要和學習伙伴共同討論,對這類問題的深入思考,能引領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培養學生讀書方法上,提供了思考的價值。③資源共享式。從學生理解和欣賞水平的實際出發,表達了學生閱讀文本后的某一方面內心體驗。引導學生交流共享情感體驗,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激發他們閱讀興趣。
語文寫議論文強調“論據”
評析老師:金陵中學特級教師陳柏華
變化分析
一、“命題指導思想”的變化。新的考試說明說“命題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結合江蘇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學要求……”這一表述不僅理順了國家“新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和地方教育法規之間的關系,也明確地告訴我們江蘇高考語文的命題將進一步地與新課改精神緊密地聯系,深化對學生語文能力與素養的考查,將努力地做到“教學”與“評價”的連貫與統一;
二、“考試能力要求”的變化。在“F探究”層級,增加了“有創新”這三個字,這就要求學生在對文本的閱讀過程中除了要“有見解”“有發現”之外,更要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的解讀。這是對學生“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創新方法”層面的考查要求,這對考生的要求提高了;
三、“考試內容及要求”的變化。1.實用類文本的閱讀里特別增加了“訪談”這一類。2.在議論文的寫作上,在既往“材料豐富”的基礎上,增加了“論據充實”這一條。這兩者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前者是我們過去教學中比較薄弱的一塊,后者則可能是在既往考生議論文寫作中普遍存在的嚴重地影響了考生作文得分的問題;
四、“考試形式即試卷結構”的變化。這主要在現代閱讀的題型和分數分配的變化,現代文閱讀取消了“選擇題”,全采用“簡答題和表述題”。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分值從既往的23分調整為20分;論述類文本的閱讀或實用類文本閱讀分值由過去的15分調整為18分。
另外,“加考內容”部分“材料閱讀”題在“要點歸納與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了“鑒賞”這一新的要求。
復習建議
關鍵詞:議論文閱讀;思辨;解讀;思路
議論文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從而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議論。而閱讀是初中教學的一大重點,也是一大難點。
一、要求與現狀
近幾年,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種文體在中考試題中呈現三足鼎立局面。議論文是每一位語文老師都要下工夫來攻克的一塊陣地,拿下來,初中語文教學的工作才算圓滿。
1.要求
新課標以及中考對議論文閱讀的要求是:閱讀議論文,能借助議論文的文體知識,把握議論文的論點,明確文章的論據,理解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理清文章的論述層次,理解論證方法及其作用,體會語言的嚴密性。
2.現狀
在議論文教學過程中,通過研究發現,學生在議論文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為理不清文章思路,找不準文章的中心論點等。在做議論文閱讀時,特別是思辨性較強的文章,往往不知所云,感到無所適從,無處下手。
二、意義
初中議論文教學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的一個重要起點,它起到了臺階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學生通過學習掌握議論文分析的方法,了解議論文的框架結構,從而對一些事情擁有自己的看法,并通過筆墨表達出來,這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是很好的銜接,對于學生的思辨能力、思維水平、思想意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提高和完善有極大的幫助。
三、原因分析
1.議論文出現時間較晚
以蘇教版為例,議論文閱讀出現在九年級上冊,作為中考三大閱讀之一,九年級才對議論文進行教學,時間上有一些遲。加之九年級教學的特殊性,大多數在新年之前就已結課,學生真正接觸議論文只有半年左右時間,因此,在學生心底的印象比較淺,導致議論文掌握比較困難。
2.典范議論文較少
在九年級上冊課本中,議論性文章主要有《敬業與樂業》《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傅雷家書》《致女兒的信》。這些文章前兩篇為演講稿,文章長,整體把握較困難。后兩篇是書信,隨意性較強,均不太適合作為議論文進行教學。在第四單元中出現的文章類似《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對于議論文的基本知識有了一些講解,對于學生把握較為有利。議論性文章少,典范性文章更少,這是議論文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
四、措施對策
1.提早引入一些文質兼美的議論文
教師應該廣泛閱讀,在八年級或者更早為學生引入一些文質兼美、貼近生活、時代感強的小文章,對于議論文教學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2.提高學生議論文文本解讀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要教會學生分析文本,指導學生閱讀,掌握閱讀的基本思路,以點帶面,通篇把握。
3.閱讀規律與方法點撥
引導學生理清議論文的思路,我們要教給學生一些規律和技巧,給學生一些答題模式,引導他們總結規律,得出屬于自己的
東西。
4.聯系實際,進行寫作練習
對于身邊事,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議論文的寫作練習,從另一方面對學生議論文的閱讀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通過以上這些方式,對學生進行議論文閱讀教學,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將來的語文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前言
加德納指出:“21世紀的教育是思考力的教育。”①課堂教學要啟發學生思維,為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并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②
隨著課堂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閱讀教學也有了一些固定的教學模式,如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教學環節。但僵化的閱讀教學模式,也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忽略了學生思維活動的層次,教學活動僅停留在字面理解和基于文本簡單獲取信息的層次。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問題能引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產生心理上的失衡,從而激發他們積極探索、尋找問題解決的興趣,實現心理平衡。③由各種問題組成的任務活動是啟發學生思維的載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與學生思維發展相關的任務活動進行閱讀教學實踐。
二、以活動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的閱讀教學策略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活動設計與學生的思維訓練相輔相成。有效的活動設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而學生思維的拓展又能促進活動的延伸。教師應該設計層次性、適切性和開放性的任務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在每個活動中都得到發展。
1.活動設計應具有層次性,逐層推動學生的思維
Crawley和Mountain應用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說,將閱讀過程分為三個層次:字面閱讀(literal reading),解釋性閱讀(interpretive reading)和評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④從思維活動來看,字面閱讀重在獲取文本信息,為淺層閱讀;解釋性閱讀重在應用文本信息,為較高層次的閱讀;評判性閱讀重在推理得出結論,是最高層次的閱讀。因此,在閱讀教學的設計中,活動的設計要從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推進,學生的思維也隨之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
2.任務活動應具有適切性,全面發展學生的思維
閱讀文本既是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和語言的載體,也是其開闊視野、發展思維的媒介。只有適切的活動設計才能滿足全體學生學習的要求,才能讓全體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發展。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現有的發展水平,認清潛在的發展水平,設計活動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問題的難易程度、提問的時機等,以適切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⑤
3.活動設計應具有開放性,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
思維的有效拓展需要解答思路的多元化,解答思路的多元化就需要任務活動的開放性。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讀前、讀中和讀后的閱讀教學已經被大家廣泛應用:讀前活動有利用圖片、視頻來導入話題;讀中活動有回答問題、判斷正誤、填寫表格、選擇填空等;讀后的活動一般為復述課文或小組的討論活動等。刻板的教學流程使得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淺層狀態;即使有的老師最后設計的任務活動對學生的思維有挑戰性,但由于沒有前面活動的有效鋪墊,思維的脫節使得學生難于快速做出反應,也不能進行有質量的輸出。開放性的活動設計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挖掘隱藏于文字背后的信息。教師可以針對文本特征、寫作特點和寫作意圖等設計各種活動,讓學生作出評價和反思;教師也可合理取舍教材內容,整合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開放性的活動,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以活動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的閱讀教學實踐
筆者以Project English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話題Section C課型為例,設計了一節以活動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的閱讀教學課。
1. 教學設計思路
(1)活動的設計圍繞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讀前活動中,讓學生根據相關圖片預測文本內容,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通過找中心句和列標題,逐步提升的活動推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將自己置于文本情景中,談論自己的情感,適切性的活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根據文本信息,談論自己的困惑并給予別人合理建議,挑戰性的活動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維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實現了“理解文本,拓展思維,發展思維”的目的。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論文 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 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 T]
(2)教學內容順序的調整是基于活動中學生思維的發展
文章共五個部分,分別講述了假日無法與家人團聚、居住在城市農村、天氣、顏色和發生大事件分別對人的心情所造成的影響。教師在課前對學生進行隨機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假日無法與家人團聚和發生的大事,同學們對這兩者的心情體驗是一致的;居住在城市還是農村以及天氣對人心情的影響,不同的學生心情體驗不同;而顏色對人心情的影響同學們了解不多,關注也偏少。因此,根據調查反饋,教師將閱讀順序調整為:第一段和第五段為第一部分,第二段和第三段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第四段。這樣的閱讀順序是基于活動中學生思維的發展而做出的適當調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情感體驗。
(3)課堂設計流程圖
本節課以“以活動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2. 教學過程
Step 1:Predicting
通過呈現文本插圖,讓學生預測文本的主要內容,鼓勵學生去推想、預測。
【設計意圖】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和驗證是圖式知識應用于閱讀的核心。⑦適切的活動在任務驅動中,自然過渡到讀中環節,推進了學生的思維。
Step 2:Reading for gist
學生快速閱讀,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同時根據中心句列出一個恰當的標題。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關注每段的首、尾句及圖片信息,應用略讀教學策略,快速找出每段中心句;給文章列標題,深化了文本理解。學生根據思維的組合,從宏觀上把握了文本結構,不僅對文本內容有所了解,也達到了思維遷移的目的。
Step 3:Reading for details
教師讓學生分段閱讀文本,完成相應的任務活動。
(1)閱讀第一段和第五段,完成2個任務活動
Task 1:Match different faces( )with different items:
Can’t get together with families
Wenchuan earthquake
Beijing Olympics
Task 2:Answer the question:
Do you still remember what you did when one of these happened to you?
【設計意圖】任務一是根據文本內容,選擇恰當的表情表述人的心情,將文本信息轉化成表格,一目了然。任務二是對文本空白點進行的設問,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合理延伸,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提升了思維層次。兩個活動分別具有適切性和層次性,在完成任務中,思維得到了逐層發展。
(2)閱讀第二段和第三段,回答問題
Q1:Where does the man like living? And what kind of weather does the boy like? And how do you know that?
Q2:Do you have the same feeling like the man or the boy? Why or why not?
【設計意圖】第一個活動具有層次性,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對信息進行適度的整理、概括,增加了文本信息的轉換維度,提高了學生的思維高度和語言表達能力。第二個活動具有挑戰性,引導學生將自己置身于這個環境中,對照自身,思考城市、農村或不同天氣的對自己心情的影響,拓展思維,完善心智。
(3)閱讀第四段,完成2個任務活動
Task 1:Complete the table:
Task 2:According to Para.4, answer the questions:(You can choose one)
If you are a color consultant(顧問),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bout the color of the clothes and give your reason:
If you’ll have an exam, you’d better wear …
If you’ll go for an interview, you’d better wear…
If you’ll take part in the school sports meet, you’d better wear…
…
【設計意圖】任務活動一是要求學生關注文本,讀懂文本;任務活動二是應用文本,解決問題。任務二挖掘了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話題內容,觸及了學生情感,產生極大的效果。任務活動具有層次性、開放性和適切性,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升華。
Step 4:After reading
Task 1:Reading for structure
【設計意圖】此活動具有開放性。通過小狗圖片形象呈現,學生批判性地對文本結構進行思考,指出文本結構的不完整;通過兩個選擇題讓學生補充完善文本的開頭和結尾,幫助學生構建了清晰的文本結構,為接下來的輸出做好了結構上的準備。
Task 2:Group work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such as colors, exams, homework and so on. 4 students a group, tell others bravely what can affect your feelings most and make you sad/disappointed/upset/unhappy. Also, others should give some advice to help him/her. Then the leader of the group gives us a report.
【設計意圖】拓展文本,提升思維,就要從作者的寫作目的進行探索。本文主要是告訴學生很多事物會影響心情,但編者更希望同學們能學會調節負面情緒,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據此,將四人分為一組,大聲說出最影響自己心情的事,其他同學根據今天所學或自己的經歷,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幫助同學們一起解決問題,最后組長做匯報。此活動充分挖掘了學生不同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分享,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思維 空間。
四、發現與討論
相對于傳統課型,以活動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具有以下三個顯著優勢:
1.教學活動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任務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都以學生的思維發展為關注點,激發了學生的思維,避免了一味照搬教材設計的填寫詞語的活動,通過任務活動方式啟動閱讀,以問題形式檢測學生的理解程度,做到了問題導讀、問題促思,實現了“為思而教”。⑧學生的思維參與構成了課堂活動的生命線。
2.教學從知識技能學習轉向了真實的語言交際應用?;顒觾热菖c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引發思維碰撞。在本節課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與教師、同學以及文中人物不斷碰撞,課堂的關注點不再是某一個單詞、詞組或句型,而在于他們自己的表達、與他人的分享。這樣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感知和運用能力,實現了知識的內化,達到了思維與表達的有效結合,更培養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3.活動的層次性、適切性和開放性使得閱讀變得有趣。閱讀課教學的進程是由教師設計的一個個活動作為任務鏈驅動的,這些有層次性、開放性和適切性的活動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實際水平和興趣愛好,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思維和參與意識,使得學生愛閱讀、愛思考。
五、小結
以活動為載體,以思維為主線的閱讀教學強調通過設計有層次性、適切性和開放性的任務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打破了重語言知識的現象,有助于學生知識的內化,達到思維和表達的有效結合,使得英語閱讀教學真正做到:既有利于學生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又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科素養。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論文 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 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 T]
參考文獻:
①汪丁丁:《世紀的教育應該教什么——汪丁丁信孚問答錄》,《看世界》,2005年第3期。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③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方法
在醫學期刊領域,中華系列期刊是醫學期刊界的楚翹,一直是行業內新技術、新方法、新規范的領跑者,在國內醫學期刊界有很大的影響。中華系列期刊也積極嘗試新媒體、全媒體出版,利用系統平臺為其系列期刊搭建了視頻出版平臺;因此,我們選擇了中華醫學會官網上的95種中華系列醫學期刊納入研究。此外,因中華醫學期刊大多是專業性的,所以又選擇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7版)》收錄的醫學綜合類期刊36種(《中華醫學雜志》除外,將它納入中華系列醫學期刊中研究),這些期刊在我國醫學期刊出版領域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選擇這2部分期刊,分別檢索其官方網站,考察其是否有視頻出版的欄目,欄目中視頻的內容和數量,視頻的形式,以及對視頻出版的相關約定和規范情況。數據下載和統計時間截至2016年11月30日。
2、中華系列醫學期刊的視頻出版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95種中華系列醫學期刊中,大部分(62種)建立了視頻相關欄目,但是其中43種期刊的視頻相關欄目內并沒有學術研究內容(沒有醫學相關的學術研究內容,只有創刊詞或期刊廣告視頻歸入其中)。19種有學術研究內容視頻的期刊中:只有3種給出了相關論文的鏈接,可以引用;而其余16種期刊能看到視頻,但因沒有原文鏈接,也沒有DOI號,不能對視頻進行引用。這19種期刊中:大部分(14種)期刊的視頻沒有配相應的文字說明,只有孤零零1個視頻文件,其余5種雖然對視頻配了文字說明,但大多較簡短不詳細,有的只有1句話;10種期刊對視頻添加了片頭或片尾的標題卡,有視頻題名、作者和單位信息,但另外9種期刊沒有制作標題卡,直接顯示視頻內容,視頻制作比較簡單粗糙,推送的視頻數量不一,截至2016年11月30日,最少1個,最多43個,大部分(12種)期刊總共推送視頻1~10條,4種期刊推送視頻11~20條,只有3種期刊推送的視頻數量大于20條,說明大部分期刊推送的視頻數量較少。這19種期刊視頻內容形式多樣,其中有專家訪談的期刊最多(10種),其次是手術視頻(6種)和論文導讀(5種),推送檢查或實驗結果展示視頻的有3種期刊,而推送會議報道、指南解讀、病例探討、科普知識視頻的各有2種期刊。其中專家訪談、論文導讀、會議報道、指南解讀類的視頻都是由編輯部制作的,且制作相對容易,所以這些內容的期刊較多。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醫學期刊的視頻出版中,相當一部分題材是依靠編輯部自己制作的,而作者投稿的還不多。
3、醫學綜合類中文核心期刊視頻出版情況
統計除《中華醫學雜志》外的36種醫學綜合類中文核心期刊,結果只有3種期刊有視頻出版相關欄目,其中1種有視頻欄目但是沒有學術內容,有學術內容的有2種刊。一種是《重慶醫學》,有相關視頻30個,均是手術視頻;但是無相關論文鏈接無法引用,沒有配相應的文字說明,有片頭片尾但只有作者和視頻名,給出的信息不詳細。另一種是《第三軍醫大學學報》,有相關視頻3個,1條手術視頻,2條消息;也無相關論文鏈接無法引用,手術視頻配的文字說明只有1句話,有片頭片尾但只有作者和單位信息,沒有給出視頻的標題。
4、期刊對視頻出版的要求和規定情況
對有學術內容的共21種視頻出版期刊的稿約進行分析,考察其是否有對視頻論文的格式規范等相關指導說明。結果顯示:只有很少的期刊對其進行了約定和說明,如《中華消化內鏡雜志》在稿約中提到“歡迎清晰的內鏡下圖片或視頻的投稿(視頻將在網站上)”;而《中華外科雜志》雖然在“編輯部公告”的網頁中對視頻出版進行了相對詳細的約定,并于2016—2017年全面實行,約定所有與手術相關的臨床研究類論文均需提供相應的手術視頻,但在其稿約中卻沒有提及,且其官網視頻中心欄目中也沒有推送相關的醫學學術視頻。其余期刊的稿約也均未提及視頻方式投稿,更沒有見對視頻投稿的規范、格式、要求、細節等相關指導說明。而事實上,大部分作者都是通過稿約來了解期刊的收錄范圍和稿件要求的,因此對視頻出版的約定最好放在稿約中給作者以明示。
5、國內醫學期刊視頻出版的問題
目前國內一些醫學期刊出版者已經看到視頻出版可能給期刊帶來的利好,開始著手打造形式多樣的視頻欄目,以期提高作者和讀者對期刊的黏度,提高期刊影響力,而這同時也會促進醫學操作性技術方法的普及,甚至將推動醫學科學的進步。如中華醫學會系列期刊依托中華醫學會雜志社通過集約化的管理,專門設立了視頻點播平臺———醫學新視界(http:∥movie.medline.org.cn/),它是中華醫學網下的視頻頻道,承擔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和會議培訓的視頻,已經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是不可否認,我國的醫學期刊視頻出版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配套的技術方法還不夠成熟,尚存在如下一些問題。1)期刊自身宣傳不夠。許多期刊的官網上沒有在醒目位置標志視頻出版相關欄目名稱,有的是在二級選單中顯示,有的是在網頁右側小窗口顯示,容易被忽略,甚至一些期刊設置了視頻欄目也在論文中了視頻文件,但卻沒有在視頻欄目中相關視頻和論文鏈接,特別是稿約中也沒有提及。如果不是期刊的長期訂戶或核心作者,可能無法獲知期刊開通了視頻出版的相關信息;因而大部分醫學期刊即便開通了視頻出版欄目,視頻投稿量和出版量仍然不大。而且,大部分期刊推送的視頻文件都在10條以下,難成氣候,對讀者的沖擊力和宣傳力不強。此外,配有視頻的論文沒有在網頁醒目位置增加視頻文件標志,沒有對視頻增加醒目的相關文字說明或有效的外部鏈接,僅在論文文字中提到有相關視頻,但在目前主要閱讀方式為淺閱讀的情況下,很多人并不會瀏覽論文全文,不知道有視頻文件而不會去瀏覽,的視頻內容也就成為信息孤島,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因此,期刊應從多方面加強宣傳,告知讀者,并要方便讀者查閱視頻。2)觀看體驗不佳。目前由于真正開通視頻的期刊不多,的視頻大部分存放于各刊網站的服務器中,視頻加載速度較慢,隨著視頻數量和瀏覽人數的增加,播放流暢性受到影響。在研究中發現一些網站的視頻打開很慢;而一些用優酷、騰訊等第三方的視頻,又必須忍受視頻前長達1min左右的廣告,讀者的觀看體驗受到較大影響。此外,從調查結果來看,紙質出版文件以及電子文本中只能給出視頻鏈接或二維碼,視頻文件尚不能直接整合到文檔中,需要讀者輸入鏈接或掃碼后通過另外的瀏覽器才能觀看,不夠便利。如果能在PDF文檔中直接整合視頻,讀者即可以在閱讀電子文本的同時觀看視頻,體驗度會更佳。馬云彤[11]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其做法和經驗值得視頻出版的期刊參考和嘗試。3)在第三方數據庫中的顯示度不強。目前,許多讀者都是通過知網、萬方等第三方數據庫檢索來獲得論文信息的,而這些有視頻的論文在這些數據庫中沒有明確標志,單從搜索結果的瀏覽界面無法知道哪些文章有視頻資料,需要點擊論文鏈接,下載論文全文,掃描二維碼或復制視頻鏈接輸入地址欄,才能看到視頻,顯示度非常低。另外,相當一部分沒有文本資料的視頻文件,因沒有被數據庫收錄而不能在第三方數據庫中顯示,只能顯示在期刊網站上,被檢索和閱讀的機會大大降低。4)相關規范急需建立。調查結果是:一些接受視頻投稿的期刊也沒有視頻文件的制作格式和規范,視頻的長度、格式不一;許多視頻制作粗糙,沒有片頭、片尾以及相關文本信息,包括作者、單位、視頻題名等;也沒有給出視頻相關的文本說明、原文或鏈接,無DOI號,只有孤零零的一個視頻文件,無法對其進行檢索和引用。另外,隨著視頻論文的增多,相關視頻的版權、防偽、如何進行,這些規范如何建立,也是我們辦刊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這也影響著未來視頻出版的發展。因此,隨著各家期刊視頻出版的紛紛上馬,許多問題急需解決,以最大程度發揮視頻論文的實際效益,切實成為增強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加大自身宣傳,同步更新網站和稿約;開發新的視頻播放平臺以及與紙媒出版的更好融合;在第三方數據庫中添加醒目標志并建立有效鏈接;建立相關視頻出版規范;等等。這些都需要多方努力,合力完成。
一、群文閱讀是充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
1.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達成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素養整體結構的基礎層面,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形成、思維品質與審美品質的發展,都是以之為基礎的。群文閱讀教學是基于文本集群的教學,它利用文本集群間的內在有機聯系,來指導學生展開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促進學生良好語感的形成,這要比單篇教學具有更大的優勢。例如教讀《阿房宮賦》,為了幫助學生更充分地認識賦體文“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的特點,教師增選王粲《登樓賦》、蘇轍《墨竹賦》、歐陽修《秋聲賦》等與之構成文本集群,通過“精讀+略讀”的導讀模式,圍繞賦體文體式章法、語言修辭等層面來指導學生閱讀、欣賞,并開展名句活用、好句賞析、佳句改寫、辭格運用仿寫等多樣化的讀寫結合訓練,以實現語言建構與運用的目的。
2.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實現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基于單元結構的教學,文本集群教學要比單一文本的零敲碎打更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群文閱讀教學更強調文本的“互文”關系,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廣度的拓展,思維深度的提升。
教讀《跑警報》時,教師選編了一個文本集群——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其中包含有《五味》《手把肉》《故鄉的食物》《昆明食菌》《四方食事》等,組織學生閱讀,圍繞“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價值是什么”來展開研讀探究。通過群文閱讀,學生獲得如下認知:汪氏美食散文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為風俗人情、知識考據、人生哲理三方面,而汪氏美食散文的人生哲理又表現為對和諧、寬容、寧靜的詩意生活的崇尚。在群文比較閱讀中求得共性,即規律性知識的認知,這是訓練學生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思維的可行途徑。
3.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落實審美鑒賞與創造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相較于單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教學可以依托文本集群的內在有機關聯,更集中地落實審美鑒賞的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例如教讀高適《塞上聽吹笛》一詩,教師針對該詩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選擇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杜甫《吹笛》等詩歌構建文本集群。李白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杜甫的“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高適的“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這些都運用了通感手法,化實為虛,將聽覺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詩人把笛曲名(如《關山月》《梅花落》等)拆分,提取曲題中的名詞,諸如“關山”“月”“梅花”等,將之轉化為意象,與其它實在意象相融,構成虛擬的場景,生動地傳達了聽曲的體會。這三首詩都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表情達意,而側重點各有不同:李詩表達的是去國懷鄉的悲愁;杜詩傳達的是羈旅漂泊、感時傷世、懷念故園之愁;高詩抒發的是戰士的戍邊之志與思鄉之情。
4.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促進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群文閱讀教學可以依據其高度聚合力的單元結構優勢,在圍繞某一共同點的基礎上,經由文本縱橫比較閱讀與探究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文化傳承與理解。
例如教讀李密的《陳情表》,圍繞如何正確認識晉武帝的“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主張,展開探究。將其與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以及《晉書·孝友傳·李密傳》構成文本集群展開比較閱讀,探討兩文忠孝思想的內涵。通過開展課堂即興辯論、課后隨筆寫作等方式來理解《陳情表》的陳情藝術,認識《出師表》中諸葛亮的良苦用心。
二、讀寫共生是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根本途徑
只讀不寫,只寫不讀,都無法真正夯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實施群文閱讀教學,必然要貫穿讀寫共生的實踐過程。讀與寫是實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雙翼。“讀寫共生”實踐,意味著寫作話題源自閱讀活動,因讀而生寫,因寫而促讀。讀一個文本集群,寫作對象可以是針對多個文本之間相互聯系而衍生的規律性知識,也可以是針對某一文本區別于其它文本的特色。
“讀寫共生”實踐活動中的“寫”,要寫些什么?可以是篇章寫作,如基于文本內容的擴寫、縮寫、改寫、續寫、讀后感、文學短評、專題研究論文等;也可以是片段寫作,如基于語言積累的句段仿寫、賞析、評點等。
“讀寫共生”,強調讀與寫的相輔相成,若就活動側重點而言,又可細分為讀而寫之寫作,和為寫而讀之寫作。前者指向深化和細化閱讀的寫作,后者是指向寫作技能的閱讀能力訓練。教讀《阿房宮賦》,為解決知人論世的問題,教師引入互文本《唐才子傳·杜牧傳》供學生閱讀,設計一道讀寫結合的訓練題,閱讀《唐才子傳·杜牧傳》后,試用80 字左右,以“杜牧是一個怎樣的人”試簡要概括;再引入兩首詠史懷古詩——唐代胡曾的《阿房宮》、清代丁堯臣的《詠阿房宮》,讓學生以書面文字簡要評析兩詩主旨的異同;又讓學生擴展閱讀《上知己文章啟》,讓學生以“簡要分析本文主旨”的論述題來寫一段閱讀體會,進一步明確杜牧寫作《阿房宮賦》的意圖。這樣的群文閱讀,于讀中寫,以寫促讀,其交互并進的活動過程涵蓋了信息性閱讀、鑒賞性閱讀與評價性閱讀等實踐活動,這一系列的“讀中寫”,是偏向于對主文本《阿房宮賦》的深度理解的。而若基于《阿房宮賦》的“借古諷今”的史論筆法,讓學生學習借鑒這種諷喻性構思來寫作議論文,則是主要指向寫作技能的寫的訓練。
關鍵詞:閱讀;整合;策略
語文閱讀教學費時費力,卻收效不明顯,很多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半的課堂時間用來對文本進行解讀,卻發現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高,閱讀效果低下,究其原因,歸根到底是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沒有策略的引導,就仿佛沒有源頭的水,喪失了活力。由此可見,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
加強新舊知識的整合,激活原有的知識,是閱讀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本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跟作者的悄然對話,也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文本信息的過程。布盧姆將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道、理解、運用、綜合、評價五個過程。知道指的是對先前學習過的知識材料的回憶;理解是把握知識材料意義的能力;運用指的是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新的情境;而綜合、評價恰恰是對新舊問題的梳理和總結、創新。由此可見,加強新舊知識的整合,正好適應了目標體系要求。
一、新舊知識整合目前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善于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
有的學生在文本閱讀中不知道也沒有意識運用舊的知識去跟新知識搭建一個橋梁。有的學生想去這樣做,卻無從下手,不知道該運用哪些知識去解釋、解答新問題。如,《荷塘月色》一文,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文中優美的寫景片段的同時,要求學生邊賞析,邊體會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有的學生提出,文中對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荷塘周邊的景色的描摹傳神而優美,體現出了作者對于荷塘月色美景的喜愛等。如果能夠回憶以前學過的朱自清的文章,結合他所處的特定的社會歷史現實,并結合文中開頭感情狀態的流露,就不會陷入這種錯誤的解讀中了。
2.教師不重視對學生新舊知識的整合
上面的案例中,學生得出作者流露的感情是“很喜歡荷塘月色”這個結論,反映出的實質是,學生沒有掌握寫景散文歸根結底是作者的借景抒情,如果教師在讓學生賞析之前,先點出寫景散文的賞析策略就更好了。寫人記敘文,重在體會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記事記敘文,重在對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梳理;狀物散文除了了解事物特點之外,還應體會作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寫景散文在賞析美景時,更要把握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點。
二、加強新舊知識整合教學策略的引導
1.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適時引入舊知識
原有知識是零散的、分散的,學生需要有統一信息的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展開對舊知識的回憶,并梳理出信息的脈絡。如,“以”這個虛詞的用法,不能簡單地羅列出各種語法現象,這樣只是讓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機械性記憶,不僅記憶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造成學生的記憶疲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曾經學過的古文中出現的“以”這個詞的幾種情況,結合語境和舊有知識,激活新知識,新舊聯系建立起來后,學生的記憶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習效率自然也會提高。
2.利用文本的對比閱讀,提高領悟能力
教學過程中,有些文本會出現一些相似的文體或者有明顯對比的文體,采用對比的閱讀策略,可以是不同作家相似文體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個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對比,也可是相同歷史時期反映社會現實作品的對比閱讀,在對比閱讀的過程中,文體、體裁、主題、思想、寫作手法等的異同均會得到呈現,最終達到對文體的深層次的解讀。例如,的兩部作品《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兩部作品都是同一位作家所做,詞牌相同形式相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結合兩部作品對比閱讀,學生很容易激活曾經學過的前一部作品的閱讀記憶,引起共鳴。
3.引入生活經驗解決文本難點信息
我們都知道,生活是最精彩的課堂,社會是人生的大舞臺,孔子在幾千年前開創的教學模式,在今天看來依然值得我們后人借鑒,路途之中、飯桌之上、閑話之時、促膝之刻,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孔子跟學生暢談的場所,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閱讀教學最終還是要將生活經驗引入教學之中,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將舊有的生活經驗激活,解決文本信息。例如,學習六年級語文下冊的《為人民服務》一文時,考慮到這是學生首次接觸議論文這種文體,怎樣才能讓學生深入文本,對議論文這種相對枯燥的文本產生共鳴。如果能跟日常生活相聯系,走出文本,回歸生活,學生會更能深刻領會文中的議論精神,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累了一天,回去乘坐公交車,看到一位老人沒有座位,自己究竟讓座還是不讓座,設想下自己內心的糾結情緒,就很能體會那種奉獻精神的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