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5: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資本經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資本經營的基本理論
資本經營,就是指資本的所有者或經營者以資本的一種或多種形態為運營對象,使之與其他生產要素相互組合,優化配置,將其投入某一產業或多個產業,進行有效的經營,以實現理想的盈利和價值增值的活動。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資本經營的目的是要獲得理想的利潤,并使資本增值。即首先必須獲得利潤,有利潤才談得上將其中部分利潤或大部分利潤轉化為資本,從而使資本增值。增值了的資本才可能在更大規模上或更大范圍中繼續運營,使資本進一步壯大,這是資本經營的主體積極經營資本最根本的動力,也是資本經營的實質。
有的人把資本經營僅僅理解為貨幣經營或證券經營,實際上,這只是資本經營的一部分。從貨幣資本到生產資本到商品資本,再到更多的貨幣資本,這種生產經營,也屬于資本經營。資本也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二重性。只不過資本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就在于,資本的使用價值不像一般的商品使用后會磨損或消失,反而能夠創造新的價值,帶來價值的增值。資本經營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通過市場對資本進行買賣;另一方面是通過對資本的使用價值的使用,實現資本價值的增長。且后一種含義的資本經營是根本的或最終的資本價值的增值。
二、資本經營是對生產經營的超越
生產經營的使命就是要實現資本最大限度的增殖。若企業的組織管理等因素已調整到最佳水平,再提高資本的贏利能力,就必須調整資本的規模與結構。
在單純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資本的規模和結構進行調整。例如,企業可以將留存收益轉增資本來擴張資本規模并調整資本結構,馬克思將這種資本擴張方式稱之為資本積累。又如,企業可以通過流動負債,在短期內融入一部分社會資本,使企業的資本規模和結構得到一定的調整,經濟學將流動負債行為排除在資本交易范疇之外而將其納入貨幣市場。
然而所有這些方式對資本規模和結構調整都是緩慢的,小幅度的,不能從根本上適應企業技術進步,制度創新,規模擴張,結構調整等方面的要求,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筑鐵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還沒有鐵路。”
總之,為了保持和增強資本贏利能力,企業必須要有能對資本的規模和結構進行迅速的大規模的調整的能力,但生產經營手段有限,企業無力對資本的經營規模和結構進行迅速的大規模的調整,這一手段和使命之間的矛盾在生產經營的范圍內是無法解決的。資本經營恰好超越了生產經營的局限,通過資本交易迅速地大規模地調整資本的規模和結構正是資本經營的基本功能。
三、國有企業的資本經營策略
從當前我國資本經營的實踐來看,許多國有企業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資本經營活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廣泛籌資(包括股票等籌資、利用外資等)、拓展多種經濟渠道和參加聯營投資等等,轉變了企業經營機制,解決了企業部分資金困難。特別是一些優勢企業利用自己的無形資產投資,獲得了較高的收益。但是,這仍屬于初期階段的一些低層次資本運作,或稱資本經營,還沒有發展到高層次的產權交易,沒有進入核心資本經營。為了使資本經營全面、深入、高效地開展起來,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正確認識資本的屬性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和把握資本運作。要充分認識到資本的本質在于增值,而增值的條件是流動。要積極探索資本的積聚、積累、裂變、擴張的有效途徑,推動資本經營邁上新臺階。在資本經營和運作上,必須注意把握以下四個方面:
(1)資本經營必須服從企業經營觀念。資本經營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一種手段。不能出現“為兼并而兼并”、“為收購而收購”的盲目性不良情況。
(2)資本經營要服從企業的發展戰略。不能看到一個廠子就想去收購、去兼并。收購過來干什么?兼并對自己有什么好處?要有目的和出路。
(3)資本經營必須按照市場規劃進行,企業搞兼并及聯合要從優化自身存量資產出發,借用別人已有的技術、市場和生產力來擴大自己。
(4)資本經營必須重視資產重組。企業在收購兼并另一企業后,要進行技術改造,注入新的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使被兼并的企業最終與之融為一體。
2.加快資本市場建設,建立現代金融體系
由于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很不完善,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的直接融資活動和產權交易活動,使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仍在低效率下進行。國企改革中國有資產必須流動,這種流動不能僅僅是實物性資產流動,國有資產如果要增值和保值必須采取證券形態,從證券市場上尋找新的資金來源。因此,完善資本市場不僅是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而且是開展資本經營的直接需要。另外,企業進行高層次的并購活動,離不開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的支持。
3.理清產權關系,加大資本重組力度
產權關系不清,是阻礙目前產權交易順利開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因為產權界定含糊,就難以塑造企業并購市場的交易主體,使交易無法順利進行。只有產權關系明確后,才能大大地降低交易成本,通過產權流動和資本經營,實現資產的價值型管理和優化重組。產權關系理清了,就要打破條塊界限和所有制界限,按照資本流動和增值的要求,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企業重組,優化增量投向,盤活現有存量,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4.建立科學的資本經營機制
資本經營能獲得較高的利潤,但同時伴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在操作上也有一定的難度。由于信息不對稱,資本市場的規律不易被把握,建立科學的資本經營機制就顯得無比重要。它是企業科學地規避和化解金融風險、提高資本經營效率和效益,使企業獲得成功的特殊學問。資本經營機制包括四個基本組成部分,即風險機制、效率機制、調節機制和發展機制。建立科學的資本經營機制,有助于企業資本經營水平提高,并有利于資本經營環境改善。
參考文獻:
[1]王玨.對資本經營的正確解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01).
[2]張瑞云,崔茜,王建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中的難點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05).
[3]黃光陽,梁步騰,張琪.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問題的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08,(02).
[4]姜愛林,陳海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述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5]崔愛麗,耿明.國有資本收益收繳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13).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職業籃球俱樂部的股份制, 是當今世界籃球俱樂部中的主流。職業籃球俱樂部作為現代籃球產業中的主要經濟單位, 在籃球產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我國的籃球產業發展才剛剛起步, 還處在轉型期, 長期以來我國籃球俱樂部普遍缺乏造血機制, 沒有真正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適應職業俱樂部要求的經營機制
【關鍵詞】職業籃球俱樂部的股份制 當今世界籃球俱樂部中的主流
【本頁關鍵詞】省級國家級期刊快速發表 學術期刊論文投稿歡迎來稿
【正文】
職業籃球俱樂部的股份制, 是當今世界籃球俱樂部中的主流。職業籃球俱樂部作為現代籃球產業中的主要經濟單位, 在籃球產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我國的籃球產業發展才剛剛起步, 還處在轉型期, 長期以來我國籃球俱樂部普遍缺乏造血機制, 沒有真正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適應職業俱樂部要求的經營機制。還不能建立有效的財產約束機制。美國籃球產業是世界最發達的,它的籃球產業中主要經濟單位———籃球俱樂部, 它的組成就是股份制。因此, 要快速發展我國的籃球產業, 就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 證券市場的不斷成熟以及職業聯賽日臻完善的條件下, 借鑒發達國家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籃球產業發展的經驗, 采用經濟手段, 進行我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的改革, 此外通過股份制改革還能促進各俱樂部的管理體制、經營體制、制度體系的完善和市場開發能力的提高。
1 股份制的概念股份制, 是指按一定的法規程序,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金, 建立法人企業, 對生產要素實行聯合占有使用, 從事生產和經營, 并按投資入股的份額參與企業的管理和分配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和財產制度。由于股份制既是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又是一種財產制度, 因而能容納各種所有制, 融為一種聯合所有值的存在和實現的模式。
2 股份制經濟的功能2. 1 籌集社會基金股份制是一種有效的、靈活的集資手段, 可以在短時間內為社會化大生產集中巨額資金。
2. 2 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股份制可以使企業資本的所有權與經營權有機而科學的分離,并使法人資產獨立化, 使企業達到真正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約束的目的。2. 3 界定產權, 明晰主體在股份制企業中, 企業的產權、股權以及經營權由法律界定, 主體的主權明晰, 責、權、利和風險。
2. 4 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生產要素在股份制經濟中, 股權、產權的商品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 經過市場自由流通, 使生產要素和社會資源流向最需要的部門和產業, 從而達到優化組合與合理利用的目的。3 俱樂部實行股份制的優點
3. 1 迅速籌集資金確保俱樂部發展的穩定性股份制度突破了單個資本的局限性, 隨著股份制度的完善, 其集資功能越來越強大。這就成為籃球俱樂部取得建設資金的一條重要渠道。便于集資和融資的特點促進了資金的合理流動。股份制可以加強資金的橫向聯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促進俱樂部的發展。
【文章來源】/article/48/189.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摘要]本文介紹了中小企業績效的現在評價方法——平衡記分卡方法、六西格瑪方法及經濟附加價值,分析了各種評價方法的優點與局限性,充分肯定了現在評價方法的重要地位,使新的績效評價方法在中小企業績效評價過程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關鍵詞]企業績效評價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企業競爭環境的變化,績效評價作為一項有效的企業監管制度和管理系統,不僅是中小企業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的重要手段,也已經成為新的競爭環境下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管理工具。
傳統的績效評價很大程度上基于財務指標,主要以財務報表反映的信息作為評價依據,以一定時期的會計利潤為基礎的短期績效指標,對企業進行績效評價。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多種新的績效評價方法,評價方法更加完善。由單一的財務指標轉向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并重,由偏重短期績效評價轉向短期目標與長期戰略目標并重的綜合評價方法,如:平衡記分卡和經濟增加值(EVA)方法。通過設計一系列合理的、可行的、科學的評價指標,對企業的績效加以評價。
一、平衡計分卡方法(TheBalanced-scorecard,BSC)
平衡計分卡是由美國羅伯特·S·卡普蘭(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財務學教授)和戴維·P·諾頓(復興方案公司的總裁)兩人在總結多家績效測評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經驗的基礎上,于1992年發明并推廣的一種戰略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是將企業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轉化為各種具體的、相互平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這些指標的實現狀況進行不同時段的評估,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執行基礎的績效管理體系。其核心是通過多種“平衡”的視角衡量機構的績效,把企業評價指標按四個方面分成四個指標,通過財務指標、客戶滿意度指標、企業內部流程指標、企業的學習和創新四個方面指標之間相互驅動因果關系。這種方法使中小企業一方面追蹤財務結果,通過財務指標保持對組織短期績效的關注;另一方面,通過員工學習、信息技術的運用與產品、服務創新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共同驅動組織未來的財務績效,展示組織的戰略軌跡,監督自己在提高競爭力、獲得企業增長所需的各種無形資產等方面的進展,實現“績并行評價——績效改進和戰略實施——戰略修正”的目標。
平衡計分卡優于傳統績效評價在于它突破了將財務作為惟一指標的衡量工具,指標的確定包含財務和非財務指標,將績效與經營結果聯系起來,使企業能在了解財務結果的同時,對企業發展能力方面的進展進行監督,從而使企業能夠全盤考慮所有關鍵績效領域,在戰略與目標之間形成了一個雙向的績效改進循環。它的缺點主要是如何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與各戰略業務單位的目標之間的動態調整,在這一問題上還未形成完善的理論框架,以及各指標的權重如何設置,以及主觀賦權的人為因素難以克服。盡管如此,有關調查表明,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0%的企業或多或少正在應用平衡計分卡方法。
二、六西格瑪(6σ)方法
σ是一個希臘字符,在統計學中代表“標準差”。在商業活動中,它代表流程完美與否的差距。六西格瑪(SixSigma)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
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中期,由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提出并在公司推行的是一整套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方法,旨在持續改進企業業務流程,實現客戶滿意的管理方法。6σ方法是獲得和保持企業在經營上的成功并將其經營績效最大化的綜合管理體系和發展戰略,是一種顧客驅動的追求卓越績效和持續改進的系統科學。它以TQM為基礎,以“零缺陷”為目標,以六西格瑪質量水平為標尺,以統計技術為手段,以突破性改進為方式,通過改進并優化過程,旨在消除變異,穩定流程獲得顧客滿意和顯著提高組織績效。6σ方法是尋求同時增加顧客滿意和企業經濟增長雙贏的經營戰略途徑,是使企業獲得快速增長和富有競爭力的經營方式。
6σ方法具有的優勢是:1.比以往更廣泛的績效改進視角,強調從顧客的關鍵要求以及企業經營戰略焦點出發,尋求績效突破的機會,為顧客和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2.強調對績效和過程的度量,通過試題提出挑戰性的目標和水平對比的平臺;3.提供了績效改進方法;4.明確規定成功的標準和度量方法,對項目完成的人員獎勵。與其他方法相比,它有三個顯著特點:(1)將客戶的需求通過關鍵質量特性加以量化,以數據為基礎。(2)將流程改善的結果與財務指標掛鉤。(3)不僅可用制造業,也可用于經營業、租賃業、服務業等部門的質量管理。
中小企業應用6σ方法時,存在以下局限性:1.中小型企業數量雖多,但是絕大多數的規模都比較小,流動資金缺乏。而推行六西格瑪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比如通用電氣在六西格瑪培訓上的花費每年接近4億美元;2.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意識較為薄弱,缺乏系統的質量體系,更多的采用經驗管理和粗放式管理。而六西格瑪管理要求一切以數據為基礎,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實行SPC管理,六西格瑪管理所需要的數據無法得到;3.中小企業產品特點及其壽命較短限制了六西格瑪應用。
然而,隨著6σ方法的本土化和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6σ方法在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中會得到推廣應用。
三、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ValueAdded,EVA)
經濟附加價值(EVA)方法是1991年美國的一家咨詢公司——斯特恩·斯圖爾特公司(SternStewart)提出來作為評價企業績效的方法,20世紀90年展成為一種新的績效評價方法。經濟附加價值(EVA)是稅后凈營運利潤減去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后的所得,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即為稅后經營利潤減去債務和權益資本成本。其公式為:EVA=NOPAT一Kw×(NA)
其中,NOPAT以報告期營業凈利潤為基礎,經過調整(包括加上資本化的R&D,加上壞賬準備的增加,加上LIFO計價方法下存貨準備的增加,加上商譽的攤銷等)后形成的經濟利潤,Kw為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NA為公司資產期初的經濟價值(對資產負債表中有關項目進行上述調快后的資產價值)。
目前,EVA是衡量企業績效最準確的尺度,它是一個經濟利潤而非傳統會計意義上的利潤,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注重資本費用。由于EVA方法考慮了包括權益資本在內的所有資本的成本,能較準確的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價值,應用EVA有助于企業選擇符合股東利益的決策。所以,EVA方法與傳統的會計利潤相比,更準確地衡量和反映了股東的財富,更能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中小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分析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績效。如果企業EVA績效持續地增長,則表明了公司市場價值的不斷增加和股東財富的持續增長。EVA是一個能直接體現股東利益的指標,當管理者在追求更高EVA的時,也在實現股東財富的最大化。
[關鍵詞]多元化決策業績內生性
1.引言
作為一種成長戰略,很多企業選擇多元化經營。最初多元化的主要動力來源于對過剩資源的利用。在中國,計劃經濟后期,正處于供不應求的短缺經濟,市場競爭體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部分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獲得了成功。而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短缺經濟變成生產相對過剩,國內外市場由分割轉變為接軌和融合,競爭加劇導致絕大多數企業微利,甚至虧損經營,因此出現了“多元化陷阱”的說法。
那么多元化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的經營戰略?它會損害公司價值,還是增加公司價值?
理論上來看,公司多元化經營通過內部資本市場,能夠解決外部融資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問題;擁有了內部的融資工具,對于項目的選擇,公司經理可以做出更優的決策。但是,通過內部資本市場獲得的資金容易造成對項目的過度投資,或對凈現值為正的項目投資不足,而不是將公司利潤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給小股東。國外多元化與企業價值關系大量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多元化企業一般有較低的托賓Q值,減少企業的多元化程度則會提高企業價值,一些最新的研究認為折價并不是源于多元化而是由于其他原因。
我國長期以來缺乏類似國外SIC碼②的行業分類數據,早期國內對于多元化與績效關系的研究采用主營業務比重作為度量多元化的指標,大多得出多元化折價的結論。1999年4月《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試行)》③后,對多元化指標的度量可以采用國際通用的方法,國內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大多研究依然得出多元化折價的結論,也有個別的研究表明我國上市公司存在顯著的多元化溢價現象。
然而國內對于多元化經營與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大多假定多元化程度與公司業績是單向的
①本研究受北京交通大學十一五重大科研基金項目支持,課題號2005SZ007。
②theU.S.StandardIndustrialClassification(SIC)system.SIC碼是4位數字代碼,前兩位代碼確定行業門類,第三位確定行業大類,第四位確定行業中類。
③中國證監會在總結滬深兩個交易所分類經驗的基礎上,以國家統計局制訂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4754-94)為主要依據,借鑒聯合國國際標準產業分類(ISIC)、美國標準行業分類(SIC)及北美行業分類體系(NAICS)的有關內容,制訂了《中國上市公司分類指引(試行)》?!吨敢穼⑸鲜泄镜慕洕顒臃譃殚T類、大類兩級,中類作為支持性分類參考。總體編碼采用了層次編碼法;類別編碼采取順序編碼法:門類為單字母升序編碼;大類為單字母加兩位數字編碼;中類為單字母加四位數字編碼。
因果關系,①一些經驗證據表明多元化經營和績效之間不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劉力,1997;朱江,1999;馬洪偉和藍海林,2001)。而蘇冬蔚(2004)通過間接檢驗內部資本市場理論對多元化溢價現象進行解釋時,發現價值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較高的多元化程度。CampaandKedia(2002)認為如果公司的多元化決策與公司價值相關,則對多元化與績效的OLS估計將是有偏的。因此,準確揭示多元化程度與公司價值的關系,首先要控制住多元化決策的內生性。
國外多元化經營的研究基本從三個層面對公司的多元化決策進行解釋:①資源角度:擁有在行業間可以互相轉換的過剩資源和能力的公司會從事多元化經營。②市場勢力角度:企業多元化是因為可以獲得市場勢力,進而增進和最大限度提高其長遠的獲利能力。③問題角度:多元化經營是經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結果,多元化經營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報酬、勢力和聲譽,分散他們的雇傭風險。除了以上三種原因,劉力(1997)還認為我國國有企業多元化經營有其特有的動因,這些動因不是基于利潤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基于社會效益或其他方面的考慮。
目前國內對于公司多元化決策的研究還僅限于問題的角度,對過剩資源的利用和獲得市場勢力的多元化決策還沒有相關的研究。秦拯、陳收和鄒建軍(2004b)發現高度多元化的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的現象多于其他兩組,而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顯著低于其他兩組。陳信元、吳英蘊和黃?。?004)發現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分離程度大并且沒有第二大股東有效監督的控股股東通過公司的多元化經營轉移了公司的資產,降低了公司的業績。CampaandKedia(2002)使用工具變量消除多元化決策的內生性時指出,聯立方程的估計并不容易,因為影響多元化決策的部分公司特征已經包含在以公司價值為被解釋變量的方程里了。因此,全面地分析影響公司多元化決策的因素,將其變成可以被量化的、好的工具變量非常重要。
另外,雖然有研究顯示公司的多元化決策具有內生性,但是現實的數據是否支持這一假設還需要進行相關的檢驗,因為如果解釋變量是外生的時,2SLS估計量反而不如OLS有效。
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資源角度、市場勢力角度和問題角度分析影響中國上市公司多元化決策的因素,建立了多元化程度和公司業績的聯立方程模型。在對聯立方程進行2SLS估計之前,首先對多元化程度的內生性進行了Hausmantest。
另外,由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分行業資料并不標準,國內的數據庫公司即使提供了按行業、地區或產品劃分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布情況,也沒有根據證監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對公司的業務活動進行行業編碼和分類。因此,本文根據2001年4月中國證監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對上市公司2000-2003年間的業務活動進行了2位數行業編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多元化經營的相關數據庫。②
本文其余部分的結構如下:第二部分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多元化決策的研究假設;第三部分介紹本文的樣本選擇、變量設計;第四部分是對數據的經驗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結論和研究不足。
①余鵬翼、李善民和張曉斌(2005)探討了多元化程度變動的公司管理層持股比例、多元化程度和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楊林和陳傳明(2005)分析多元化發展戰略與企業績效關系的未來研究方向時也指出,要關注多元化戰略與企業績效因果關系的問題。
②特別感謝崔悅、盛楓、程健、李月婷、涂圣楷和陳揚揚的工作。
比較可惜,論文中的公式、字符無法粘貼到博客中,最后只把論文結論、研究不足以及參考文獻貼在這兒。其實如果大家想看真正的論文,可以查看附件中的英文參考文獻。而認真寫過論文的人決不認為“不抄襲,就沒法寫論文”,因為只要你掌握了一定方法,又有持續關注的問題,總會想出辦法來研究。
4.5.對多元化程度與業績正向關系的解釋
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司價值較高、主業增長緩慢、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業傾向于多元化經營,而處于競爭激烈行業的企業更傾向于集中化。那么,以上四點能否作為多元化程度與公司業績正向變動的原因?
本文陸續討論了多元化收益的三個原因:①公司多元化經營可以建立起內部資本市場,避開在外部資本市場融資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問題;②相對于擁有較少信息的外部投資者,擁有了內部的融資工具,對于項目的選擇,公司經理可以做出更優的決策;③公司多元化經營降低了未來現金流的變動,增加了公司的負債能力。從負債能力增加價值的角度來看,多元化經營增加了公司價值。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價值高的公司多元化經營可以部分解釋多元化溢價,卻不是存在多元化溢價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國上市公司沒有提供各經營單元的詳細財務數據,因此不能直接分析各經營單元之間轉移支付與多元化程度的關系。蘇冬蔚(2004)試圖從內部資本市場效率的角度對多元化溢價進行解釋,作者考察了母公司同外部資本市場的現金流狀況對多元化決策的影響,數據顯示對外部資本市場依賴小的公司具有較高的多元化程度。
本文從多元化的三個基本動因探討影響多元化決策的因素時,發現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多元化程度顯著正相關。根據JensenandMeckling(1976)的利益一致假設,隨著管理層持股比例的增加,其剝削公司財富的可能性下降,從而使公司價值增加。所以,雖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業采取多元化經營是經理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結果,但是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多元化程度的顯著正相關抵消了部分成本。
Stein(1997)表明存在借貸限制的前提下,擁有較多信息的管理者更善于選擇項目(winner-picking),其對內部資源的有效配置使公司價值增加。作者強調控制權是管理者做出更優的決策的有效手段,因為它確保管理者從有盈利的項目中獲得激勵,并且擁有在項目間調配資源的權限。本文的數據表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業更傾向于多元化經營,無疑擁有了公司控制權的經理有動力,也有能力實現內部資源的有效配置。
綜上所述,管理層的winner-picking和其與公司價值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國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溢價的根本原因。
5.結論及研究不足
5.1.本文的結論
通過內部成長或外部成長的方式,很多企業選擇多元化經營。
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司價值較高的企業傾向于采取多元化經營;公司的主業增長緩慢促使企業追求范圍經濟;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業也傾向于多元化經營;而處于競爭激烈行業的企業更傾向于集中化,做好主業。
本文在探討多元化程度與公司業績的關系時拓寬了研究假設,認為公司的多元化決策與公司價值是互相影響的。為了控制住多元化決策的內生性,本文從多元化的三個基本動因分析影響公司多元化決策的因素,建立了多元化程度和公司業績的聯立方程模型。Hausmantest首先驗證了對多元化程度與公司業績的OLS估計確實是有偏的,即如果不控制多元化決策的內生性,我們很可能會得出多元化程度和公司業績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的結論。而使用工具變量控制住多元化決策的內生性之后,中國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與公司業績是顯著的正向變動關系,表明從事多元化經營的上市公司業績普遍較高,這和國內大量多元化折價的實證結果相反。
本文從多元化的三個基本動因探討影響多元化決策的因素時,發現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多元化程度顯著正相關,管理層與公司價值利益的一致性部分抵消了經理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而采取多元化經營是的成本。而擁有公司控制權的經理對公司資源的有效配置增加了多元化公司的價值。以上原因是中國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溢價的根本原因。
5.2.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5.2.1.本文的研究不足
1.數據庫的局限。
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沒有按照《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的分類方法對分行業資料進行披露,導致很多上市公司的業務活動不能進行四位數行業編碼,甚至不能進行兩位數行業編碼。而業務活動不能編碼至四位,無法計算出熵分類法的總體多元化程度(DT)和相關多元化程度(DR)指標。同樣因為行業編碼的問題,使用LangandStulz(1994)的多元化貼現值和Berger和Ofek(1995)超額價值EV對多元化經營業績的度量也會出現偏差。因此,中國上市公司多元化數據庫的不完善影響到了對多元化指標和多元化經營業績的度量。
另外,本文刪除了44家分行業資料披露不詳盡無法進行2位數行業編碼的公司,這些由于行業編碼不全而被刪除的樣本,有可能恰恰是業績不好的公司。由于這部分公司占總樣本的4.5%,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并且,由于中國上市公司的數據庫中沒有母公司分行業和分部門的詳細財務報表,無法分析各經營單元之間轉移支付與多元化程度的經驗關系,所以目前還無法對多元化公司的過度投資行為和跨行業補貼問題進行研究。
2.本文從對過剩資源的利用、獲得市場勢力、問題三個角度研究了公司的多元化決策行為,然而對市場競爭程度指標的度量有一定的困難。一般認為,市場中企業的換位是反映市場競爭大小的一種重要標志。企業所在行業的產業集中度的變化也是度量市場競爭程度的一個指標。但魏后凱(2003)目前也只能根據全國第三次工業普查的資料計算出中國主要制造業行業1980年、1985年和1995年行業集中度的變化。
5.2.2.未來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過Hausmantest驗證了多元化決策與公司業績是相關的,但是控制多元化決策內生性的方法很多,工具變量選取的不同也會影響控制效果,因此,對于多元化決策內生性的控制還可以進行深入研究。其次,中國上市公司多元化數據庫完善后,對于公司業績和多元化指標的度量會改進研究的結果,對于多元化公司的過度投資行為和跨行業補貼問題也可以進行相關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陳信元、吳英蘊、黃俊.2004.股權結構、多元化經營與公司業績—青鳥系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工作論文.
[2]何浚.1998.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第5期.
[3]金曉斌、陳代云、路穎、聯蒙珂.2002.公司特質、市場激勵與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經濟研究.第9期.
[4]李玲、趙瑜綱.1998.中國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的實證研究.證券市場導報.第5期.
[5]劉力.1997.多元化經營及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經濟科學.第3期.
[6]馬洪偉.2002.企業多元化與績效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博士論文.
[7]馬洪偉、藍海林.2001.我國工業企業多元化程度與績效研究.南方經濟.第9期.
[8]秦拯、陳收、鄒建軍.2004b.中國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經營與公司治理結構.管理學報.第1卷第2期.
[9]蘇冬蔚.2004.多元化經營與企業價值:我國上市公司多元化溢價的實證分析.工作論文.
[10]魏鋒、冉光和、曾國平.2004.管理股權比例、公司投資行為與公司價值.工作論文.
[11]魏后凱.2003.市場競爭、經濟績效與產業集中.經濟管理出版社.
[12]吳波、劉峰.2004.托賓Q值之有效性研究.工作論文.
[13]徐曉東、陳小悅.2003.公司治理與第一大股東的最優所有權安排.工作論文.
[14]尹義省.1999.適度多角化—企業成長與業務重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5]楊林和陳傳明.2005.多元化發展戰略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綜述.外國經濟與管理.第7期.
[16]余明桂、夏新平.2003a.控股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問題: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證據.工作論文.
[17]余鵬翼、李善民、張曉斌.2005.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多元化經營與公司績效問題研究.管理科學.第1期.
[18]朱江.1999.我國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戰略和經營業績.經濟研究.第11期.
[19]Anderson,RonaldC.,ThomasW.Bates,JohnM.Bizjak,andMichaelL.Lemmon,1998,CorporateGovernanceandFirmDiversification.WashingtonandLeeUniversity,unpublishedmanuscript.
[20]Berger,Philip,andEiliOfek,1995.Diversification’seffectonfirmvalu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7,pp39-65.
[21]Campa,José,ManuelandSimiKedia,2002.Explainingthediversificationdiscount.JournalofFinance57,1731-1762.
[22]Chung,KeeH.andStephenW.Pruitt,1994,AsimpleapproximationofTobin’sq.FinancialManagement23,70-74.
[23]Gribbin,J.D.,1976.Theconglomeratemerger,AppliedEconomics,March1976,8,19-35.
[24]Hausman,Jerry,1978,Specificationtestsinecometrics,Econometrica46,1251-1271.
[25]Jensen,MichaelC.andWilliamH.Meckling,1976,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305-360.
[26]Lang,LarryH.P.,andRenéM.Stulz,1994.Tobin’sq,corporatediversification,andfirmperform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2,1248–1280.
[27]Lewellen,WilburG.,1971.Apurefinancialrationalefortheconglomeratemerger.JournalofFinance26,521–537.
[28]Lins,Karl,andHenriServaes,2002,IsCorporateDiversificationBeneficialinEmergingMarket?JournalofFinancialManagement,31(2):1-23.
[29]Montgomery,CynthiaA.,1994.Corporatediversification.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8(3),163-178.
[30]Rumelt,RichardP.,1974.Strategy,StructureandEconomicPerformance.DivisionofResearch,HarvardBusinessSchool,Boston.
【關鍵詞】經濟增加值(EVA);國有企業績效評價;理論
一、引言
國有企業績效評價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而國有企業實質上所有者缺位和管理者缺乏監督的特征導致我國國有企業一直面臨較大的委托問題。雖然隨著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加強了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但由于較長的委托鏈和其旗下管理的公司眾多,委托問題仍然十分嚴重。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以適應激烈的競爭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已成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重大任務之一。這不僅需要一套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還需要一套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簡稱EVA)是一種基于價值管理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其內在的激勵機制可以激勵管理者站在所有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并因此得到相應的獎勵,而價值驅動因素可以使管理者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不僅可以緩解國有企業嚴重的委托――問題,而且基于價值的管理可以極大地提高國有企業運營管理效率,從而達到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本文首先從理論的角度探討了我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深層原因,然后通過對EVA績效評價體系的分析,認為EVA是目前適合我國國有企業實情的績效評價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
二、委托-問題――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深層原因
控制權和所有權的兩權分離是現代企業的重要特征,在兩權分離情況下,擁有所有權的所有者不直接管理公司,投資的目的是獲得投資回報,追求所有者收益最大化,主要追求金錢上的收益;擁有企業的管理權而不具有企業的所有權的企業管理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追求金錢和非金錢(如:辦公條件、名譽等)的收益,這樣造成所有者和管理者的目標函數不一致,從而產生委托問題。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如何監管和激勵管理者,使其從所有者的角度進行決策,而不是犧牲所有者的利益為自身謀利益是所有存在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國有企業的特殊性在于,由于國有企業的最終代表是“國家”和“人民”虛擬主體,無法行使所有者的權利和義務,所以必須指定所有者代表(現實的特定機構或個人)充當所有者的角色,因此,在兩權分離中又增加了所有者和所有者代表的委托關系,二者也可能存在目標不一致,激勵不相容的情況。而且,指定的所有者代表管理的國有企業往往有多家,這樣委托鏈條的加長和所管理企業的增多,都削弱了所有者對企業的實質控制能力和和對管理者的監督管理能力。由于缺乏足夠的監督和控制,管理者有充分的動機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為此不惜以犧牲所有者的利益為代價,從而造成了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的情況。因此,由于國有企業所有者的虛置和經營者的失控,委托問題尤為嚴重,也極大地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能力。所以如何降低國有企業的委托問題,提高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就顯得尤為迫切。企業績效評價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有效降低委托問題,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的重要途徑。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Peter F.Drucker)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能評價,你就無法管理”??梢?企業的評價的重要。評價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其導向作用,人們常說“評價什么,就得到什么”。因此,選擇合適的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EVA的基本原理
經濟增加值(EVA)是1982年由Stern & Stewart咨詢公司針對收益指標作為單一期間績效評價指標所存在的缺陷,開發出的注冊商標為EVA的經濟增加值指標,其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東價值最大化作為其行為準則。并于1993年9月在《財富》雜志上完整的把它表述出來。Stern & Stewart公司認為,EVA是基于股東價值創造的管理學說、評價學說,揭示了經濟獲得成功的主要秘密。與傳統的財務指標不同,EVA考察的是扣除資本成本(包括借入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后公司的剩余收益,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要求近似相同。
從財務會計的角度看,EVA被認為是企業扣除資本成本(Cost on Capital,COC)后的資本收益(Return on Capital,ROC),即公司凈營業利潤與投資者用該資本投資于其他風險相近有價證券的最低回報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資本收益通??梢杂霉镜亩惡蠼洜I利潤(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NOPAT)代替,因此也可表示為稅后經營利潤與該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EVA指標全面解釋了公司的總資本成本,是所有資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益。其計算公式為:
EVA =資本收益-資本成本
=稅后凈營業利潤-全部資本成本
=稅后凈營業利潤(NOPAT)-資本投入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WACC)
其中:(1)稅后凈營業利潤(NOPAT)不等同于會計報表中凈利潤,它是對會計報表經過調整后得到的。(2)全部資本成本是公司現有資產經濟價值的機會成本。(3)資本投入額包括權益資本投入額和債務資本投入額,是企業經營實際占用的資本額。(4)加權平均資本率(WACC)=權益資本比率×權益資本成本率+債權資本比率×債權資本成本率×(1-所得稅稅率)。
顯然,作為衡量企業創造股東財富數量的指標,當EVA>0時,說明企業為股東創造了價值,創造了財富;當EVA=0時,表明企業利潤僅滿足了股東對投入資本的預期收益;當EVA
因此,EVA實質上體現了古典經濟學派的基本的經濟學思想:企業對所投入的資金,應該帶來最低限度的、具有竟爭力的回報。對此,Peter Drucker曾在《哈佛商業評論》中作過精妙的評價:EVA不是個新概念,EVA只不過是對經濟學家的“剩余收益”概念的發展,具有可操作性和高度的靈活性。
四、EVA在降低國有企業成本,提高其運營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Stern & Stewart公司將EVA價值管理評價體系概括為“4Ms”,即評價指標(Measurement Index)、管理體系(Management System)、激勵制度(Motivation Institution)、理念體系(Mindset System)。從這四方面可以具體看出其對降低國有企業成本、提高其運營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1.評價指標:EVA提供了更為準確的衡量企業績效的評價指標體系。EVA克服了傳統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主要缺陷:傳統企業績效評價指標沒有扣除權益資本成本,導致資本成本計算不完全,不能真正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依據權責發生制和穩健性原則編制的財務報表往往低估公司的資本和盈利,并且會計數據容易縱和失真。EVA方法站在企業所有者的角度上,考慮了帶來企業利潤的所有的資本的成本;EVA指標不受會計準則和制度的束縛,通過對傳統會計報表所披露的會計信息及其相關指標進行系列調整,克服其缺陷,從而可以更加精確的衡量企業績效。而基于此的經理人激勵機制,能更準確的對經理人的努力程度做出反應,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國有企業的運營效率。
2.管理體系:EVA是個管理信息系統。EVA為基礎構建的全面財務管理體系涵蓋了企業所有指導營運、制定戰略的方針政策、方法過程以及衡量指標。在EVA的體系中,管理決策的所有方法:戰略規劃、資本分配、購并估價、年度計劃的制定等全部囊括在內,因此,EVA可以從戰略上激勵管理者從管理系統的各個方面來提升企業價值,為所有者創造財富。
3.激勵制度
統的經理人激勵是通過預算計劃確定的獎金計劃,這種獎金計劃往往有上、下限的限制,管理人員會有強烈的盈余操縱或其他機會主義動機,從而難以解決管理者與所有者激勵不相容的狀況。相對于這種通過每年討價還價的預算計劃確定的經理人激勵方式而言,EVA價值管理體系以EVA增加作為激勵補償的基礎,采取現金獎勵計劃和內部杠桿收購計劃,可以使員工對企業的所有者關系真實化,能夠讓員工像企業所有者一樣得到報酬,對EVA的獎金額度隨著EVA增加不斷滾動,上不封頂。因為獎金沒有上限,并且脫離了年度預算,EVA管理人員更有動力進行全面經營,不再單打獨斗,并且會在進行投資時考慮到長遠利益。這種以EVA增加作為激勵報償的基礎,正是EVA體系蓬勃生命力的源泉。在EVA獎勵制度之下,管理人員為自身謀取更多利益的唯一途徑就是為股東創造更大的財富。因為EVA的增加最大化,正是股東價值最大化。事實上,EVA制度下,管理人員得到的獎勵越多,所有者所得的財富也越多。從而,使企業管理者站在所有者的角度,為所有者長遠利益發展著想,以所有者權益最大化為目的進行價值決策,使企業的決策與所有者財富一致。
4.理念體系
如果一個公司的EVA系統得到全面、完全的執行,EVA財務管理體系和激勵報酬制度將使該企業的企業文化發生深遠的變化。EVA體系自動引導企業管理層與員工沿著為所有者創造價值,使所有者價值最大化的統一目標緊密合作,為所有者的最大利益工作。同時,還將“所有者價值最大化”這一經營理念分解和傳輸到企業各個層次,使得管理的決策權適度有效地下放和分散,使得每個員工均有責任為企業創造價值,并相應得到獎勵。
顯然,經濟增加值作為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激勵管理者與所有者的經營目標相一致,使管理者站在企業所有者的角度進行決策,著眼于企業的長期利益,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尤其對于國有企業非常高昂的成本和由此帶來的運營效率低下的情況更是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Alfred Marshe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New York,MocMillan &Co,1890,Vol.l.
[2]王燕妮.經濟增加值(EVA)的理論方法與企業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7.
[3]李帆.基于戰略管理背景下的企業績效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學位論文,2006,5.
[4]格蘭特.經濟增加值基礎(第二版)[M].大連:東北財經出版社,2005,3.
[5]蘭永.EVA在中國上市公司的應用價值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6.
[6]余穎,唐宗明,陳琦偉.能力性經濟租金:國有企業績效評價新體系[J].會計研究,2004,11.
[7]葉建芳,王慶芳,王松年.關系型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探析[J].財經研究,2005,5.
[8]孫薇.財務與非財務相結合的企業績效評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5,11.
[9]陳共榮,曾峻.企業績效評價主體的演進及其對技校評價的影響[J].會計研究,2005,4.
[10]王化成,劉俊勇.企業業績評價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4,4.
關鍵詞: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系統
近年來,一些集團公司在強調企業發展速度和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對集團的所屬公司疏于管理,致使大量資金被占用、投資回報低,降低了集團的整體業績,拖慢了集團的發展步伐。鑒于此,集團公司應建立一套高效的財務管理系統,發揮集團的整體優勢,實現資本盈利最大化。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系統,是基于母子公司的產權和資本紐帶關系,為實現集團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以母公司對子公司財務活動的約束、檢查或糾偏為手段而形成的若干要素的有機組合。筆者認為集團母子公司財務管理系統是由制度管理、授權管理、人員管理、目標管理、預算和信息管理等構建的有機整體。
一、制度管理
一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實際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集團公司要加強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首先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免費論文,財務管理系統。法人治理結構的關鍵是董事會,董事會對外代表公司進行各種主要活動,對內管理公司的財務和經營,只有董事會才能全方位負責財務決策與控制,決定公司的財務狀況。
要使董事會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建立以社會化、專業化為基本特征的董事會制度。社會化的標志是董事會中引入獨立的董事,增強公司決策的準確性;專業化的象征是通過設立財務專業委員會,負責公司對外擔保方案、一定限額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規定公司的長期財務目標,決定公司高級職員的薪金,監督檢查公司各部門的經濟效果,年終對公司的決策進行審查,負責制定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等,從而保障母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授權管理
授權管理是指在某項財務活動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對其正確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準并確定是否讓其發生鎖進行的管理。授權管理通過授權通知書來明確授權事項和使用資金的限額,對在授權范圍內的行為給予充分信任,但對授權之外的行為不予認可。
授權管理應做到一下幾點:(1)不經合法授權,不能行使相應權力;有權授權的人則應在規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事,不得越權授權。免費論文,財務管理系統。(2)企業的所有業務不經授權不能執行。(3)財務業務一經授權必須予以執行。
通過授權管理,可以督促子公司日常財務活動的規范動作,從而保證集團公司整體的有序運行。
三、資金管理
對集團公司而言,母公司只有控制了子公司的財務收支,控制了其資金的流動,才能使子公司按照母公司所確定的發展戰略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集團公司一方面可通過現金收支報表,加強對子公司現金流的日??刂?;另一方面,集團公司可設立資金結算中心或財務公司,將集團內各企業閑置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進行集團內企業間的資金結算以及集團內企業間的資金借貸,既滿足部分企業的資金需要,又減少資金的沉淀,實現集團內部資金的相互調劑余缺,還可以利用閑散資金謀求資金的短期投資效益,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免費論文,財務管理系統。
四、人員管理
提高集團母子公司財務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是通過對子公司財務人員的管理,加強財務監控。母公司對子公司財務人員的管理可采取委派財務負責人的方式,集團公司委派的財務負責人列為母公司財務部門的編制人員,其人事關系、工資關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財務負責人應組織和監控子公司的日常的財務會計活動,參與子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享有對子公司財務計劃制定的參與權,財務計劃執行的監督權;對重大財務事項,與總經理或董事長共享簽字權,并承擔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等責任,切實維護集團公司的利益。免費論文,財務管理系統。
五、目標管理
圍繞集團公司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理財目標,應建立以評價獲利能力為主體,評價償債能力、資產營運效率和發展能力為輔助的財務評價體系。集團母公司的財務目標確定后,便可按照目標管理的辦法,將總體目標層層分解到子公司,實行層層目標管理,落實到每一個責任單位,并作為對各責任單位經營管理業績進行考核評價的依據,以確保集團公司整體目標的實現。
此外,為使公司整體效益最優化還應通過合理的稅務策劃、盈余管理策略等對集團財務收益進行管理,以實現集團公司整體收益的最大化。
六、信息管理
集團母子公司間財務信息是否暢通,關系到整個財務管理系統的運行效率。有效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 財務報告制度 母公司應制定子公司的財務報告制度,包括事前報告制度和事后報告制度。各子公司在進行重大經營決策前,必須事前向母公司報告。
(二) 內部審計制度 集團母公司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加強對子公司的財務審計、年度審計和子公司經營者的離任審計。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糾正,并對責任人加以處罰,以形成集團公司內部自上而下的監督制約機制。
(三) 財務網絡電算化 為提高集團財務信息的有效性,應建立全面覆蓋集團公司總部及子公司財務管理信息的網絡系統。免費論文,財務管理系統。母公司財務主管可以隨時調用、查詢任何一個子公司的憑證、賬簿、報表等信息,隨時掌握各子公司的經營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集團財務信息有控制的共享與集成,將提高財務信息的實效性、真實性和準確性,為高層領導的經營決策提供及時可靠的數據,使集團公司的理財投資活動跨入新境界。免費論文,財務管理系統。
有效的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和制定,關系到集團公司經營管理的正常順利和有效發揮。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完善,首先要構建財務管理系統,其次要保證管理系統能良好地運行。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要把董事會、經營者、財務管理者緊密結合起來,處理好監督、經營、決策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借鑒國外成功的激勵機制,比如,股票期權制,與我國目前常用的工資、津貼或獎金形式結合起來,形成合理的、能促進集團公司發展的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給企業帶來了蓬勃生機的同時,由于客觀體制上還存著一些漏洞,國有資產流失相當嚴重,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維護企業的國有資產,維護國家所有者權益,提高企業的國有資產運營效益,加快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對企業的國有資產的監管,防止企業的國有資產流失,既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核心內容,又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與重點。探索企業的國有資產監管與經營的有效途徑,深化企業的國有企業改革仍是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到底有什么途徑?以下主要從二方面進行探討就是:一、政府宏觀促進,就是政府給支持;二、企業微觀做,就是企業在具體實施。
思想上保值增值
政府在思想上重視、觀念上轉變是保障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根本因素,是內因。認清和適應企業的國有資產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理清思路,抓住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完善和鞏固企業的國有資產基礎地位、壯大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這一主要矛盾,才能保持頭腦清醒,看清方向,做到提綱摯領,有的放矢。思想指引著行動,一切工作最后的結果如何,都要看政府官員對工作的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工作實際。切實抓好做好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把該項工作當作政府的工作重點來抓。只有思想認識到位,并付之以具體有效的行動,促使企業的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政府應全方位提高社會維護和保護國有資產的意識和責任感,讓全社會都認識到國有資產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和保障,與黨、國家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利益休戚相關,消除各種不利于國有資產保值的消極心理,形成健全的防范意識。
法律完善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更需要一個全面的、完善的、細化的法制的約束,而我國現在的法律不是沒有建,是建得不完善,要與時并進。因此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完善國有資產監管的法規體系。建立、健全、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的相關制度。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規范重大決策責任的追究程序、辦法;要把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制度改革更好地結合起來;認真做好國有資產基礎管理工作。要按照全國統一的清產核資政策和資產損失認定的標準,規范開展清產核資工作。要加強資產與財務管理的制度建設,防止產生新的不良資產;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管。
強化監督制約,增強責任意識。
(1)健全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與制約機制;強化投資決策監督制約,堅持民主集中制,即要通過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的方式,來對某一投資決策項目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分析、論證、只有這樣,才能使投資決策真正做到科學、合理,從而避免投資失誤。
(2)建立與完善國有資本的監督體系,是提升資本運營水平、實現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證。隨著國家與地方國資委的相繼建立,國有資本監管主體缺位的問題已經解決,但是依法完善監管體系、加強監管的法制建設,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仍然面臨嚴重的挑戰。在牢牢把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定位這個根本,促進國企改革由政府主導向出資人主導轉變的前提下,維護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享有的各項權利,充分尊重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和法人的財產權,按照市場化原則配置企業各項資源,促進企業的發展。
建立和健全企業監督約束機制。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可量化的、可操作的企業監督約束機制,做到每年檢查一次。財政部門要搞好企業年度決算檢查,要評出優劣,分清責任,對損失巨大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