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5: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發現式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英語教學論文2600字(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和創新論文
【摘要】導學式教學是以引導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所以導學式教學有著較高的教學應用效果,本文中我就針對導學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和創新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導學式教學;素質教育;探究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51
英語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得分科目之一,也是歷來初中階段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攻克的學科典型。雖然初中階段相對于小學階段來說學生需要學習更多的科目,而每一門學科在知識設置方面參照學生已經積累的知識基礎,和隨著年級提升的學習能力,更加傾向于專業性、系統性更強的內容方面深挖。但是眾多學科的實際教學效果的比較中,英語呈現出獨樹一幟性。從學科特性來看,英語雖然和語文同屬于語言文學類學科,但是和語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英語是一門徹徹底底的外語學科,不論是單詞構造還是語法方面都和我們傳統的漢語有著本質的區別,并且從我國當前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來看,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基本還是圍繞著語言的部分展開,涉及的文學方面的內容相對較少,雖然在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今天,我們逐步認識到我國英語教學的這種局限性,但是不論是從大環境下來看還是教學改革來看,英語教學語言和文學的融合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語言體系的差異也就造就了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基本等同于“回爐重造”,包括語感構建、思維構建等等。那么初中生在具備了根深蒂固的漢語的思維和語法表達方式之后,學習英語的困難性也就不言而喻。
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之后,我們也在積極地實踐著各個學科內容的改革和整體教學模式的改革。而從初中英語的教學來說,作為一門偏向于語言性質的學科,我們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包括口語和書面語。換句話來說,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基本是培養學生一定程度上利用英語語言進行對外溝通的能力。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空間,引導學生實現主動的學習和語言的應用。而從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實際來說,英語是絕大多數學生頭疼的科目,光靠日常的課堂教學都難以保證較高的教學效果,學生往往習慣于摁著單詞和語法被動地、刻板地學習和記憶,難以在英語學習中找到樂趣,進而也就培養不出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而本文中我所談到的導學式教學模式,從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能夠看出,其重點針對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習慣和能力。
一、課前導學,培養學生的目標意識
導學式教學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導”,即引導和教導。而對于初中生來說,既然學習的科目眾多,那么各學科分配的課堂時間也就相對壓縮,所以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導學案”,實現課前導學,從而讓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明確自身能力,明確學習目標。
首先,在課前導學方面,我們要通過導學案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提前預習,并且明確新課程學科目標的習慣。作為教師我們要結合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將下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呈現到導學案上,在課前預習部分,結合以往所學英語語法引出新的語法點,繼而將學生要預習的重難點表明,并且進一步提出預習要求。然后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逐步養成定準目標的能力,同時又在不斷的新課預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課前主動預習新課程的習慣。
其次,在課前導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提前熟悉重難點,并且通過事先預備的課前檢測題目,引導學生檢測自身預習水平,從而更加認清自身的學習水平,為課堂聽課重點的把握奠定基礎。對于英語來說,課前預習不論是以文章還是問題的形式出現,都是考查學生單詞和語法知識的掌握,所以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先一步熟悉語法和單詞,從而實現課堂上進一步的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學生還能在課前預習方面,針對文章以及列出的單詞和語法進行自主拓展,從而擴大知識面。
二、課堂導學,打造以學生為主的課堂結構
導學案是導學式教學模式實踐一以貫之的“線索”,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導學案,變“教”為“導”,從而打造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構建互動、活躍的課堂氛圍。
首先,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導學案實現課堂上師生角色的互換。通過導學案中所列出的例題、主題等,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如以文章為探究內容,導學案中列出對應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得出答案,并且選擇代表上臺分享,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塑造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更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理解過程中發散思維,從而實現更為活躍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其次,在導學式教學模式下,我們的初中英語課堂可以打造學生的“交際場”,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都是建立在學生聽懂、能說的基礎之上,變教為導的教學模式,導學案中列出的問題和內容,學生在預習階段已經有了了解,那么在課堂上也就更有底氣參與討論,發表意見,從而激勵學生多說,實現單詞和語法的不斷練習,構建全英語式的英語課堂環境,進而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課后導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需要的是日積月累,從而實現思維和語言運用能力的質變。所以我們也要利用導學案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
首先,導學式教學模式下,通過導學案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布置課下練習作業。如預習學案提前下發,課堂學案及時回收,然后綜合之下我們制定對應的課下復習學案,進而針對學生的課堂總體表現和學習重難點有針對性地布置單詞、語法、閱讀等相關內容作業,實現重難點知識的鞏固。
其次,通過導學案可以一以貫之地給學生呈現其當天的英語學習成果,也有利于學生整理思維,整理錯題,從而在課下鞏固過程中做到更客觀地統計自身問題,進而明確自身的學習弱點,激發學生課下鞏固的積極性,也提高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導學式教學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注重學生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以上僅僅是我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針對導學式教學模式所總結出的幾點經驗,分享在此,希望對其他初中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帶來一定的啟發。
英語教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在中職英語教學課堂,教師不斷加強情感教學研究能力,利于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基于此,在進行教學實踐研究過程中,要重視結合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英語實踐教學研究,以此不斷提高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希望本文能夠為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職英語情感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38
有效地開展中職英語教學,利于不斷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用情感教學方法,能夠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利于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希望通過下面的實踐分析,能夠不斷提高英語情感教學效率。
一、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的意義
隨著英語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滲透越來越深,中職學生也將英語學習納入到學習計劃當中。在實施英語教學時,用情感意識引導學生,會對最終的學習效果產生更為直接的影響。學生可充分發揮主動的探究意識,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更大的自主性,從而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愉悅的情感和心態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更大的積極意識,讓學生迅速對未知的新知識產生探究欲望,從而發揮自身更多的潛能完成新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而如果心情狀態不佳,無法保持平和的情緒,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習的效率,削弱學習效果。中職學生在不良情緒的影響下,會自然導致學習環節無法連貫,對知識點的記憶模糊,從而長期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最終喪失該學科學習的信心。因此,中職教師應著重使用情感教學的方式,發揮情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教師應充分重視并以適當的措施輔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并有意識地排除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使學生能夠在積極意識的作用下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
二、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具體規劃教學活動時,需使用多種類型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由此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教師可借助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在此種環境下更樂于發揮主體的能動性,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在具體培養興趣時,可使用探究方式實施。即教師將課堂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以自主的思維發現并分析問題,從而通過思想交流總結問題的解決方案。此外,教師還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心態。如在進行“It's…”這一句式的練習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并使用該句式,同時完成部分水果單詞的表達和使用。對此,教師可設計相應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對話的方式完成游戲內容。具體可將不同類型的水果放在盒中,教師提問:“What'sthisinthebox?”學生便可猜測里面到底放著哪種水果,并用It's…句式進行表達。這樣學生便主動完成既定內容的學習,在充滿愉悅氣氛的環境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設計
1.以情育情。教師需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教學活動中,學生才能在感受到情感的前提下,自發形成相應的情感體驗。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溝通關系,讓學生先行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從而更容易接受教師傳授的信息內容。如在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以和藹的態度悉心指導,輔助學生克服障礙,這樣學生便會對教師產生情感認同。此外,教師要在表現出的情緒中體現積極的意識,并使用多種溝通手段加強與學生的思想溝通,盡量全面地了解學生,如在課堂設計多種類型的游戲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發現自身的學習優勢,較好地完成學習目標。
2.以景育情。此類方式具體指教師有意識地創設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能夠隨之產生一定的情緒,并在情緒的作用下較好地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同時提高情商。當前由于受到母語的限制,在另一種語言的教學中往往無法形成較為優越的培養途徑。因此,教師可適當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在與生活相關或者在迎合情感傾向的情境中,主動接受并運用英語交際知識。此外,教師還可利用音頻、視頻等輔助素材為教學活動增添情境氛圍,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產生相應的情感,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增強英語教學的情感性,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情感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師可盡量以更為豐富的形式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教師可深度挖掘教學內容中帶有情感因素的部分,并將其適當放大,為英語教學增添情感因素,讓學生通過詞、句的運用來產生情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如教師在開展英語首次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產生良好的英語接受興趣,教師可先從學生自我介紹開始,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包括名字、年齡、以往的學習經歷、興趣特長等等,這樣學生在初次接觸英語時,便不會感到過于陌生。而在讓學生認識句子的主—系—表結構,并熟練使用Therebe句型時,可要求學生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對話,從情感和真實經歷出發,將句型熟練運用。這種鍛煉方式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情感意識,讓學生將情感與知識的學習相融合體驗,從而為學生開辟出一條新的知識獲取的途徑。學生的學習心態和表現出的狀態是決定最終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在此方面提高重視,主動關注并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并注意且有效利用情緒的影響作用,使之成為提升學習效果的最佳助推力。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在這個轉軌的過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廣大教師都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實踐中。參與教育科研活動,不僅有助于先進的教學思想的傳播,新的教學方法的推廣,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師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論文和科研報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兩種主要形式。廣大教師無論參加何種規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最后都要以論文、實驗報告等形式把成果發表出來,讓同行評判、分享、借鑒。因此,了解撰寫教育論文、教育科研報告的一般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論文(或稱學術論文)是對科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和描述學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說,論文既是科研人員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一、論文種類和作用
從論文的內容形式來看,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否定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某些舊觀點,提出新見解。例如,指出應試教育的缺點;提倡素質教育,論述它的優點及重要意義。又如,批評傳統教學方法的滿堂灌、機械訓練等不足之處,倡導啟發式教學,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統化,用新觀點、新方法加以論證,得出新結論。例如,關于比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
集各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橫向比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第三,在某一學科領域中,經過自己悉心研究、觀察和實踐,有所發現和創造,陳述新見解。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分析學生在掌握幾何概念過程中產生思維障礙的原因,探討排除思維障礙的方法,提出改進幾何教學的建議。
論文的應用很廣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論文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優秀的論文往往影響人們的思想,是社會進步發展的文化基礎。
第二,論文是以文字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經過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分析綜合、理論論證等,得出一個結論或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便解決一個實際或理論問題。而這些必須要以文字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來,讓讀者評判、借鑒或運用之解決問題。
第三,論文是測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論文的水平能反應作者的知識理論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論文是培養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徑。論文的寫作過程是作者學習、研究的過程,也是能力得到鍛煉、提高的途徑。
二、選擇論文的課題
(一)選擇課題(簡稱選題)的含義
從教育科研所探討的問題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課題。
第一類是基礎理論性的課題。在這里主要探討什么是教育的問
題。如:“教育應當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
第二類是應用性的課題。在這里主要探討怎樣教育的問題。如:“教學什么樣的內容”、“選用什么樣的教材”、“采用什么的教法”等。這兩類研究課題都非常重要,并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但是,作為小學教師和教研人員,我們一般應當把自己研究的重點放在應用性研究的課題上。
從課題選擇本身的含義來看有兩種。
第一種是廣義的含義。研究課題的選擇,即選擇、確定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例如,是選擇教育基礎理論方面的課題,還是選擇應用性方面的課題。
第二種是狹義的含義。在自己的研究范圍內,確定論文的中心論題。也就是在小學教育、教學的范圍內,確定研究什么問題。我們這里主要指的是第二種含義。
(二)選題的最佳考慮
現實教育實踐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成為論文研究的課題。有些問題的指向非常廣泛,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問題的解決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精力。對于普通的研究者來說,限于自身的素養和客觀的研究條件,并無能力來承擔。有的又太過具體,缺乏普遍價值。所以,我們必須兼顧各種條件,發現那些既是必要,有新意,又有可能研究的問題。
課題選擇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符合時展的要求,適應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推動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選題要著眼于社會效能和價值,要研究能解決教育實踐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因此,作者應密切關注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現狀和動向。面向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研究的重點是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研究的重點應該是如何通過數學教學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科研人員應重點研究如何改革現行的數學課程、教材及教學方法,建立面向21世紀的素質教育的數學課程、教材、教學體系。對于教研人員和廣大的教師來說,一般應從素質教育的觀念出發,側重研究數學教學的過程,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數學學習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2、選擇自己有濃厚研究興趣的題目。
對研究課題有濃厚的興趣,會表現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觀能動性。興趣會產生熱情,使人克服困難,集中精力去研究。
3、選擇能夠發揮自己業務特長的題目。
研究者應從個人的條件、能力出發來選擇和確立論題。有些題目值得寫,但自己能否寫好卻是另一回事。在選題時,自己要考慮一下,你對本專業領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出成果最快,你就選擇哪個論題。
4、選擇自己占有資料較為充分的的題目。
從外因方面來說,資料是研究的基礎,要充分掌握在題目限定范圍內的材料,盡可能搜集必要的、新鮮的、典型的材料。因此,選擇自己已占有較為充分資料的論題,會使工作的難度降低一些。
(三)選擇課題的失當
選擇課題的恰當與否,常常關系到整個研究的成功與否。在廣大教研人員和教師的來稿中,常常會碰到一些論文由于選題的失當而無法發表。選題的失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選題過大。
題目過大,是普通作者在選題時常常出現的問題。例如,題目“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它的定義、構成、作用、測定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作深入的探討。這樣的課題往往是一種研究方向,而對于一般的個體作者來說,把它當作為一個具體論題是不合適的。2、選題過難。
選題太難,矢完成題目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題目含混不清、多重化等。例如:“數學教學與開發兒童的智力”,這樣的論題使人無從下手,最后演變成,有多少資料就用多少資料,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可能,研究到哪里是那里。
摘要:本論文首先說明了因式分解在初中數學體系中的重要性,然后基于因式分解的概念、意義說明它與整式乘法的關系,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以及教授解題的思路與方法,與傳統教學論文不同的是,本論文側重于因式分解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有機結合,強調了學習的雙向作用。
關鍵詞:公因式 整式乘法 逆向思維 教與學
1 引言
因式分解是進行代數恒等變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式分解是在學習整式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不僅在多項式的除法、簡便運算等中有直接的應用,也為以后學習分式的約分與通分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因此學好因式分解對代數知識的后續學習,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學好因式分解對中學數學具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而學生對因式分解的理解與認識離不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因此,學好因式分解要注重教與學的有機結合。
2 因式分解的教與學
2.1 因式分解的數學思想方法:因式分解實質上是多項式乘法的逆變形,在后繼的應用中又為式的變形所服務,因而等價變換思想在這里廣泛應用。
進行因式分解時要選擇因式分解的方法,實際上就是要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分類、分解,把一個新的問題轉化為已解決的問題的典型數學方法。
在運用公式法分解時,公式體現特征結構,具有模型化思想。此外,分解的過程還會伴隨著換元、拆項、補項等思想方法。
2.2 新課程下因式分解的教學目標:
2.2.1 認知目標:
①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義。
②認識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相互關系,即相反變形,并運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尋求因式分解的解題方法。
2.2.2 目標制定的思想:
①目標具體化、明確化,從學生實際出發,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同時便于上課操作,便于檢測和及時反饋。
②課堂教學體現能力立意。
③寓德育教育于教學之中。
2.3 因式分解的重點、難點、教與學的關鍵:因式分解的最終目標是將一個多項式化為幾個因式積的形式,因而這一章的重點主要側重講解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等。由于因式分解的理論深、方法多、技巧性強,因此因式分解的方法選擇也是教學的難點。因式分解為整式乘法的逆變形,教學時要抓住這一個關鍵,從多項式乘法出發,進行對比,難點便易于突破。
2.4 教學方法:
2.4.1 采用設疑探究的授課方式,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更主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能力和學習思想。
2.4.2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堅持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3 因式分解教與學的思想總結
3.1 通過讓學生自己得到因式分解概念與整式乘法的關系的結論,了解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
3.2 通過例題及練習,了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實際運用能力,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暴露問題和認知誤差,及時發現和彌補教與學中的遺漏和不足,及時調控教與學。
3.3 通過課后作業,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與綜合運用知識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對個別學生可以面批作業,這樣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其思維發展情況,有針對性的矯正。
3.4 通過課堂總結,恰當地對學生給予引導和啟迪。在課堂上,除了語言和練習以外,學生的神態、坐姿也可以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應積極捕捉學生在知識掌握、思維發展、能力培養等方面全方位的反饋信息,隨時評價,及時矯正,隨時調節教與學。
參考文獻
[1] 崔首詩.新課標初中版數學黑馬:因式分解與分式[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 單.因式分解技巧(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 曾小欣,張玉林.初中數學解題方法手冊[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 4-10
一、德
我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講究師德,堅持每周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關心國家大事,勤讀報,勤學習,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落實學校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準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
二、能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優劣的關鍵。工作以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并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中高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并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經常聽公開課,使我明確了今后講課的方向和以后語文課該怎么教和怎么講。4、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教師,應該明白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后進生則易于發現其缺點,尤其是在學習上后進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后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所以,我一直注重抓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身為班主任,平時的學生管理工作瑣碎而繁雜。嚴格要求是我對學生的第一要求,無論是在學習上、生活上和紀律上,還是在活動中、交往中和假日中,我都堅持“嚴格要求,嚴中有愛”的原則,為學生身心健康著想,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主動融合到集體中來,主動參與建設維護這個集體。
高年級學生自覺性差,平時活潑好動,我并不刻意壓制他們,讓他們保持這一份童心,但決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引導他們在校紀校規的范疇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做到“活而不散、活而有序、動而不皮”,這樣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發展了他們的個性,班級上的許多事務也可以放手交由他們自己來處理,違紀事件也少了很多。
三、勤
一年來,能做到出滿勤,干滿點,不遲到,不早退,替不少老師代課毫無怨言。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服從學校的管理。
四、績
職業院校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二、目的和意義
在此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緊密結合本校教學實際 ,經過調查、統計、分析、實踐 ,研究出各門課程的教學標準,技能考核標準、考試考核模式等能指導教學實際的方法 ,對本校的教學工作能起到一種指導、推動作用,而要達到教研目的。開展本課題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先進的教學管理思想和考試考核模式、基本措施、基本方法,豐富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為全面推行職業學校學生畢業標準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于職業教育進一步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的運行機制和具體模式;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于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就業前教育與就業后培訓、不同類型教育之間、不同類型學校之間的溝通和銜接,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學習型社會的形成;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于職業學校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科研能力;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于職業教育教學評價和考試制度的變革。
三、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具體研究內容:
1、通過公共文化課程新舊大綱對比研究、職業學校大綱與普通高中大綱的對比研究,編制農村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文化課程的指導性教學計劃,探索教學模式改革,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
2、以項目驅動教學作為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專業課程教學計劃編制、目標任務(項目)的一般性方法和原則,構建適合農村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課程的項目驅動教學的內容,實現對學生的分層次教學,加強教學過程的監控與管理,建立相應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在計劃編制時注意各課程之間的整體協調,注意學生終身學習的需求。項目確定時注意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對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對所學技能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學內容力求切合學生實際。依據學生個性特點,合理區分學生層次,針對各層次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確定不同小項目、小目標,并逐步縮小目標差異,最終全部實現整體目標。
為配合項目驅動教育的實踐,正確引導師生的“教”和“學”,使學生成績更能反映學生的全面素質,我們將對傳統的考試方法和內容進行改革,構建一個新的多元評價體系。具體分為平時考核(含學習態度考核,小項目完成情況)、期末測試(理論測試在試卷庫中抽取,組織集中考試;實踐測試采用工廠生產模式測試,要求完成成型的綜合產品)。
3、針對學校目前實習工場出現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隱患,進一步明確實習指導教師崗位責任,規范管理制度,強化學生安全教育、職業素養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同時根據新大綱要求,調整學生專業課與文化比重,優化實踐課與理論課比例,加大硬件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擴大校外社會實踐基地范圍,創造學生實踐良好環境,進一步突出實習實踐。
(二)研究目標
1、制訂專業指導計劃。根據新大綱的要求,重新編制機電類的教學指導計劃,優化各專業課程開設秩序,確定各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完成的教學任務,確定項目教學中的各項目任務。
2、創新校本教學內容。從農村市場對職業學校的需求出發,根據學校自身特色,精心編寫一到二本具有特色并被同行認可、學生滿意的適合農村職業教育項目驅動教學的校本教材。
3、優化教學模式、技術與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模塊式”教學方法,形成一個具有推廣價值的項目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使技術、手段、方法優化。在方法上改灌輸式為啟發式,改單一接受式為重視發現式、導學式、分塊式教學,使學生真正有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的機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4、強化學生專業實踐。
5、建立測評體系。通過對教師教學計劃的審定、教學過程的監控管理、教學成果的檢測考評,建立教師教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各個項目學習評價、學期的成績測評等環節,建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同時建立學生政治思想評價體系,完成對農村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的綜合測評體系的優化工作。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校本教材的開發。
2、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
3、專業指導計劃的修訂。
4、學生評價機制的建立。
四、研究方法
1、文獻查閱法:通過上網和查閱資料,了解有關實習實訓操作流程;學習和借鑒有關項目驅動教學的實錄案例的方式方法;補充質量測評體系的漏洞;完善指導性計劃的內容等。
2、問卷調查法:設計制定面向全校師生的問卷,內容主要涉及當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和學生的綜合評價機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等等。通過調查和分析,得出結論,尋找解決辦法。
3、行動研究法: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教學管理模式和方法 ,解決教育實際問題,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
4、教育實驗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學班級,通過實驗前、后學生學習的變化,找到適合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
5、個案研究法:結合課題研究目標,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制定學習計劃,針對個性發展的需要,進行有效指導。
五、研究進度
1、前期準備與開題階段:
時間為XX年6月至XX年11月。內容為實施方案的制訂、相關文件的出臺、專家講座、教師培訓。預期成果:各種方案、文件的制訂。
2、專題研究階段:
時間為XX年9月至XX年8月。階段工作為:(1)XX年9月至XX年3月:調研、討論優化教學內容。形成項目驅動教學新體系并完成項目驅動教學教材初稿,同時在09級各專業中的《機械加工》、《c語言》、《作文教學》、《靜物色彩》、《職業生涯》課程中試用。推行“項目教學法”教學方法,舉辦學生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總結該方法在教學中的優點及不足,不斷進行完善,并推行到其它的課程中去。(2)XX年3月至XX年8月:完成各項目內容電子課件制作工作,歸納、總結使用該方法在教學中的優缺點。預期成果:過程監控體系方案、評價體系方案出臺,完成若干篇論文。
3、綜合研究階段:時間為 XX年8月至XX年11月。階段工作為:(1)XX年8月-XX年3月:在XX級學生中試用教材并推行“項目驅動”教學方法,完善各專業項目教學法而形成完整的教材。(2)XX年3月-XX年8月:在XX級學生中繼續試用新編教材。預期成果:完成課題研究報告,撰寫科研論文4篇,教學論文2篇,教材出版。
4、課題結題階段:XX年12月
六、課題組人員分工
1、項目驅動教學法校本教材開發
負責人:
組成人員:
2、項目驅動教學法與分層次教學法有機結合的探討,學生心理教育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建立完整的項目教學法過程管理制度和質量評價體系
負責人:
組成人員:
3、項目驅動教學法實踐與成果推廣
負責人:
組成人員:
七、預期研究成果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的完善,機電專業教學指導計劃的完善,課程項目的確立及開課規劃的形成,校本教材的開發,采用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分層次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完成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形成較為完善的項目教學過程評估體系、效果評價體系。
成果形式主要有:⑴完成《機械加工》等適合項目驅動教學的相關校本教材;⑵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⑶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及教育教學論文10篇以上。編纂論文集《職業院校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3) 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各一份。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預期先在校內機電專業進行實踐,然后進一步向校內和校外相關專業進行推廣,取得預期效果后進一步申請成果并爭取在湖南省范圍內的廣泛推廣。本課題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此項目受益面比較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首先對于社會而言,為國家終生教育體系框架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礎和積累豐富的經驗,并且能以此進行擴展,優化了社會教育資源,職業教育不再是斷頭教育,職業教育類學生也有了技能終生發展的道路,對于我國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能更快更好地培養各層次技能人才;(2)其次對于職業學校而言,由于確定了專業指導計劃,明確了各項目培養目標,合理的課程開發方法、課程設置方法,對于各類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提升作用,促進各個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3)再者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是本課題研究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更多有用的職業技能和知識,在就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根據情況,能隨時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不斷提高職業技能水平;(4)最后企業也是本課題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為更多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將促進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八、經費概算
1、圖書資料、材料費:0.8萬元
關鍵詞:生物統計與實驗設計 教學手段 網絡教學 科研素養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是農學、生物科學等專業重要的學科專業基礎課[1],是關于科學試驗的設計、實施、試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結果解釋和推斷的一門科學。本課程主要是運用數理統計原理和方法于農學和生物科學研究,使學生理解試驗數據現象和本質的關系,樹立農學和生物科學研究正確的思想和方法。該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初步具有獨立處理和分析農學和生物學試驗數據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各專業課程以及畢業論文設計與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揚州大學的《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在2010年入選國家精品課程。目前,該課程的授課對象包括農學院、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多數專業的本科生以及部分研究生。近年來,在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注重將科研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科研促進教學,著力提高大學生的科研素養。通過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了農科大學生的科研素養。利用科研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掌握了進行科學研究的深入研究模式。
1 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改革
近年來,本教研室在教材建設、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改革、相關課程系統構建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努力,主要包括:
1.1 改革教學內容,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需要
根據夯實基礎、拓展外延以及課程內容現代化的要求,需進一步修訂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不是《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章節內容的簡單堆砌,而是本門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不只是課堂講授的大綱,還應是指導學生自學的綱要?!渡锝y計與試驗設計》是一門工具,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這一工具處理和分析試驗數據,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在把握本學科前沿知識的同時,強調生物統計方法的應用,同時注意介紹本領域前沿信息與新的統計方法研究進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與時俱進開設相關課程,加強學生動手能力
學以致用是生物統計學的最終目的,在目前計算機已經普及的情況下,利用計算機解決統計計算問題已十分容易。本教研室積極拓寬思路,先后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統計分析系統SAS應用》和《常用統計軟件的應用》兩門校級公共選修課,每年授課人數超過200人。這一做法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程所講授的統計分析方法,更有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除開設《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外,還應開設高級生物統計、試驗設計、數量遺傳學、統計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多門后續相關課程。這些課程大多是作物遺傳育種、植物生物技術專業研究生的學位或必修課程。對進一步加深對《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還對作物遺傳育種、植物生物技術以及其他農學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有較大作用。
1.3 規范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在課堂講授、上機操作等教學過程中,注重革新教學方式,活躍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啟發式教學的特色,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強化自覺學習的效果。教學過程中結合多媒體課件使用,但又不拘泥于多媒體課件,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另外,講授過程別注重統計基礎理論與統計分析方法與生產和科研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對統計方法的了解與掌握更加實在。努力探討實踐互動式教學,改變傳授式教學中師生的距離感,采用計算機演示,上機等實踐環節,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熟練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學習與應用。多年來,本教研室一直采用試題庫出卷、試卷內容廣泛、題目嚴謹、嚴格考試、統一閱卷,判分標準合理,使生物統計課程歷來為各類學生所重視,使這一在農學院普遍認為較難學習的課程,被廣大學生所接受、理解并掌握,并能在畢業論文、科研實踐中加以應用。
1.4 突出精品,狠抓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基本內容之一,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本課程教研組非常重視教材建設,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課程組莫惠棟教授就編著出版了《農業試驗統計》(第一版和第二版)和《實用農業試驗方法》等教材[2]。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莊巧生研究員曾評價道:“《農業試驗統計》是一本好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系統性、邏輯性、實用性都很強,不僅是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的好教材,也是農業科學特別是作物科學工作者的好工具書”。此外,為了與《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學習相配套,在1996年組織編著并出版了《統計分析系統SAS軟件實用教程》,該教材是國內較早介紹統計軟件的教材。為了進一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要,本課程組又主編了《SPSS農業試驗數據分析實用教程》和參編了“十二五”規劃教材《生物信息學》等,形成了系列教材體系。此外,經高等教育出版社約稿,本課程組正在組織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相關教師《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
2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是農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該課程最大特點是概念多、公式多[4-5]。針對本課程的實際特點,在組織教學中,主要采取以下幾種解決辦法:①備課等各類教學活動,對重點難點共同研討,并提出解決方法和采取措施等原則性建議,再由各任課教師結合班級具體情況組織教學。②提倡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講解深入淺出,厚積薄發,層層剖析。采用講要點、講方法、講思路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參與和交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③提倡利用多媒體課件,錄像,網絡技術等輔助教學手段,結合板書進行教學,增強教學效果。本教研室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研制了單機版的“生物統計輔助教學系統”多媒體課件,該課件利用動畫演示、數據庫查詢、自測系統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該課程。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AS數據處理軟件的研制。建立了生物統計網絡教學系統。④滾動式教學手段的運用。由于統計課的內容前后連貫性很強,因此,從實例或學過的內容引出新的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通常在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可采用提問或自我總結的方式,將上次課或與本次課有關的知識用精練的語言進行概括,起到帶領學生復習和理清思路的作用,然后順著這個思路引出新的知識。⑤堅持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使學生從“教會”到“學會”,最后達到“會學、會用”,使學生終身受益。
3 以科學研究促進教學
3.1 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改革
以科研促教學是做好《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教學工作的主要措施。在精品課程建設的幾年中,課程組成員群策群力,充分發揮集體作戰的優勢,努力爭取教育部和校級教改項目,先后承擔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學校等多項教學研究項目,并將我們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之中,對教學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研究成果不斷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經常聽課,互相討論,加深對統計分析理論的理解。并注重對探討的內容進行總結,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提高教學水平。
3.2 承擔其他科研項目,拓寬研究領域
實踐證明,科研工作對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條件、增強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都有重要作用。因而本教研室的所有教師都是教學、科研雙肩挑的。目前,本教研室的教師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級(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973項目等)、部省級(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20多項。近年來,在國際權威期刊上多篇,在國內自然科學核心刊物上7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的論文30多篇。此外,我們的研究成果曾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科研獎勵。以上的科研項目和研究成果,大多數與本課程密切相關,這對加深統計課程的理解,提升教師水平,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作用。因此,科學研究不僅促進了本教研室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有利于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平均數的比較可用我們自己培育的新品種間產量的比較;緒論的教學可介紹自己在生物統計與田間試驗課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即把自己提出的胚乳性狀QTL定位方法、最大似然聚類方法、非線性擬合的縮張算法和多種具有國際影響的QTL定位新方法等介紹給同學,一方面建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另一方面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適當的時候將研究生處理數據資料的經典例子給同學講述,使他們意識到要靈活使用統計方法,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益;把承擔的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的內容從生物統計與田間試驗側面講述給學生,潛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4 全新教學方式的使用
依托校園網,建立了生物統計網絡教學系統。本教學系統包含課程簡介、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大綱、課程教案、常用統計軟件的應用、習題集、統計軟件開發、教研教改和參考資料等內容。同時為方便同學生的交流,我們專門設立了網絡討論區。生物統計網絡教學系統的多樣性、形象性、互動性及靈活性等特點,改變了以往生物統計教學的抽象與難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除了建立了《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教學網站,為適應單機版用戶,我們開發了單機版的DAS(數據分析系統),目前2.0版本已經通過測試,即將在互聯網上。DAS系統包含學習系統和數據分析系統兩個部分。其中學習系統面向生物統計的初學者,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工具;而數據分析系統采用全菜單操作方式,類似Excel的運行界面,完美的圖形輸出方式來進行數據分析,涵蓋了課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統計分析方法。目前我們正在積極開發DAS系統的iPad版本和android版本。
5 在大學生科研素質培養中的作用
教研室堅持邊研究探索、邊試點實踐的方針,不斷總結經驗,全面規劃,重點突破。自2003年以來,參加試點實踐的有農學、農業信息技術、農村區域發展、生物技術、植物保護和應用化學等本科專業,學生人數1000人。具體效果主要體現在:①通過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了農科大學生的科研素養。利用科研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掌握了進行科學研究的深入研究模式:立題制定試驗方案選擇田間試驗設計類型田間實施觀察記載收獲、取樣、考種整理資料統計分析撰寫課程論文發現問題再次立題,深化研究。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從事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科研素養。近年來,本科生將本課程所學習的教學方法應用到科研實習中,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的本科生明顯提高,并已經有本科生將在SCI刊物。②為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后進行科學研究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開展統計軟件的學習,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學生以后在科研工作中利用統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近年來農學院考取研究生的同學將生物統計和試驗設計知識應用于科學研究中,數據分析的能力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1]王永立,喬琳,樊淑華.生物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嘗試[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28(5):82-84.
[2]莫惠棟.農業試驗統計[M].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
[3]蓋鈞鎰.試驗統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關鍵詞】小學數學 新課改 啟發式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6-0166-02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于設置問題情境。
啟發式教學的實質在于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系,它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啟發式教學將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當前,一些國家教學法改革中的許多創造和見解,都是同啟發式教學的要求相關聯的。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于設置問題情境。
新課改的理念是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將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者,改變比較單向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改的理念下開展教學活動,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逐漸開發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教學。為了適應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教師應該為小學數學教學創作一個良好教學氣氛,啟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有自己的思考,為學生營造一個知識與現實相聯系的渠道,讓學生覺得小學數學學習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讓小學生在生活中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感受到小學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新課改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不斷滲透,也促進了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模式的發展,筆者立足于這樣的趨勢,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相關內容進行論述。
一、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指引作用
傳統的教師方式習慣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的教學方式,老師單向地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我國新課改趨勢下已經逐漸被改變。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方式也強調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這樣單向地教學方式,而更加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指引作用。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學生傳授單純的知識,不如給學生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因為教師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只有給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才能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新課改的教學指導理念,以及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推行,教師可以拓寬教學思路,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鼓勵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積極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講授小學數學中的三位數乘法時,老師可以指引學生在已經掌握的一位數乘法和兩位數乘法基礎上,逐漸突破對三位數的計算,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26×18,26×8 等計算練習,然后再增加難度到126×118 等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復習一位數乘法和兩位數乘法的計算,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拓寬到三位數的乘法。這樣不僅比教師單純講授知識要好,而且也讓學生有了探求知識的欲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學習。在這種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引的教學方式中,不僅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而且也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啟發,對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二、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強調啟發與創新
小學生的思維是十分活躍的,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注重發揮學生思維活躍的優勢,將學生的優勢充分利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以促進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的發展。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很多問題都十分好奇,而這種好奇的心態正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求知的動力,在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求知心態,引導學生積極進取,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啟發式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勢和長處,以充分利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而讓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感受到小學數學學習的益處,也感受到自身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充滿信心,進而推進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的發展。
三、在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點撥
小學數學教學強調連貫性,因為小學數學知識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就是需要將知識連貫起來。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建設完善,將知識的講授進行適當串聯與復習,這樣既可以復習之前所學的知識,也可以將新舊知識進行連貫起來,促進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立。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提問的方式,好的提問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得到準確地指點,因此,好的提問方式對于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十分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學生的思維陷入暫時性的困境,這就需要老師在關鍵時刻給予學生一定的點撥,讓學生的思維得以開闊。例如在講授“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征”,教師可以通過指導“有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有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這里面的規律是在分子中呢,還是在分母中”,讓小學生自己通過驗證來得到最終的結果。教師也可以在學生思維陷入困境的時候向學生提問,比如“大家試著把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看有沒有什么新的發現?”這樣的點撥不僅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提示,讓學生從思維困境中解脫出來,而且也可以讓整個課堂教學顯得更加流暢,增加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點撥,不僅可以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的發展。
在新課改理念下推進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的發展需要教師對啟發式教學理念有深入地理解和認識,也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開展啟發式教學。本文主要根據筆者自身經驗,對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方法進行論述,文中不妥之處還望指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