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4: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一年級學習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后,英語學習兩級分化現象很嚴重。解決中小英語教學銜接難的問題,要從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兩方面來探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習方式 研究與實踐 銜接
1.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小學英語是中學英語的基礎,中學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許多學生在小學對英語感興趣,基礎較好,成績很突出??缮狭顺踔?,有部分學生單詞、句子的記憶與課文的背誦以及簡單的閱讀、寫作不成問題,能適應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預習(導學)任務完成地非常好,課前、課堂、課后各項任務都能順利完成??刹糠謱W生學起來困難,適應能力很差,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習內容不同于以前,學習方式更不同于過去,接受不了初中教師的題海大戰,各項任務不能按要求順利完成,漸漸地對英語有了反感,成績越來越差,學生之間的差距逐漸地加大。還有部分學生小學英語基礎就差(本地流動人口多,外地轉入生數量大)每學期都有轉入生,而且轉來的學生有很多在小學未接觸過英語,有的即使學過英語,也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在六年級一學年趕上來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上了初中學習英語就更困難了,適應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是難上加難。
2.切入點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小學英語教學中更應關注以下幾點:將中小學英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方面的銜接問題作為課題的切入點,通過調查研究、討論總結,在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教學中開展“上課、聽課、評課、研討”等教研活動,找出問題的主要原因,探討對策。
2.1 做好教材內容上的銜接。要做好教材內容上的銜接,作為英語任課老師,首先要了解甚至熟悉課標與教材,即小學高年級任課老師應了解初中相應學科的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及特點,特別是要熟悉初一年級上學期的各項要求;初中任課老師也應了解小學相應學科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及特點,特別是要熟悉小學高年級的課標要求。在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中還要抓好摸底,復習測驗,要做好教材內容上的銜接,找出教材銜接點;在新生入學時可進行必要的摸底小測驗,了解學生知識缺漏,還可向小學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以及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學。
2.2 做好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2.2.1 小學生學習心理和小學教師的一般教法。
2.2.1.1 小學生學習心理。小學生機械識記能力較強,自我表現欲強,喜歡別人表揚,但理解能力較差,注意力不持久,自制力較差,無論管理上,還是學習上基本依靠老師。
2.2.1.2 小學教學方法。小學由于科目少,而且每節課的授課內容也比中學少,所以課外課內的時間較充裕,教學方法上多數采用情景法、任務型教學法和TPR教學法,高年級有時采用討論法,探究法。一般來說,小學老師教態較親切,課內提問次數較多,有時一堂課內每位學生都可能有至少被問一次的機會,問題多半講得較細,有時還可反復講,反復練,尤其小學高年級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所以大部分的小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是基本可以掌握好小學的有關知識的。
但是,為了使小學生進入初中后能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小學高年級的教師也要了解初中教師一般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適當地使用一些初一教師的教法。同時,還要向學生介紹初中教師一般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得小學生未進入初中之前就能對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有所了解,為中小學教法的銜接奠定基礎。
2.2.2 初一新生的學習心理及初一教師應采取的教法。
2.2.2.1 初一新生的學習心理。學習心理基本上還具有小學學習心理。
2.2.2.2 初一教師應采用的教學方法。初中階段學習科目和每節課的授課內容都比小學多得多,課內外的時間都比較緊,課內提問、練習、輔導、講解都不可能像小學那樣頻繁,那么多、那么細,但由于初一新生基本上還具有小學生的那種學習心理,所以初一教師教法一般來說,開始一段時間(前3個月)引導多一些,自主學習少一些,應多采用小學教師的教法,教學的內容少一些,進度慢一些,這種少與慢是為了今后的快。因此,初中老師應到小學高年級去聽課,應虛心向小學老師學習,吸取小學教師教法的優點。在具體講授每節課知識時,做到“八個字”,即形象,直觀,對比,有趣等;做到“四個多”,即課堂上盡可能多提問、多啟發、多表揚、多練習。當然在初一期中以后也可適當采用其他一些教學方法,如課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甚至是單元教學法、課前導入法、課題研究法等,但不能操之過急。
在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啟發式教學,特別要注意情感教學,還要加強對學習困難生的個別輔導,使這部分學生不至于在初一就落伍,失去學習的信心。作業的檢查和批改也要加強,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評價,及時矯正.還應告訴學生,由于初中階段科目更多,內容更深,時間更緊,所以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小學老師不可能完全一樣,應該要求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盡快地適應初中老師的教法。
2.3 做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的銜接。
2.3.1 學習習慣方面。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有了不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做作業認真,字跡工整、坐姿端正、提問大膽、踴躍,這些好習慣在進入初一后,就要求學生繼續保持,甚至要有更高的要求。又如:作業的規范化問題,應在入學后的一至二個月內達到要求,還應要求學生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要養成制定學習計劃,科學安排時間,勤于思考,善于觀察,大膽想象,勇于探究的好習慣。
2.3.2 學習方法方面。小學和初中應有所區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的差異,小學生通常是老師課一講完就可以動手做作業,即使有些課外作業遇到難題,大部分家長可以幫助解決。因此,學生往往產生一個錯覺,認為學習就是背書,做習題,從而養成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看書的不良習慣,這對學好初中課程是很不利的。作為初中一年級的老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應當告訴學生,必須改變小學的學習方法,而要養成課前自覺預習,可采用導學法,教師應給出提綱,指明預習的范圍和任務要求,獨立地去思考,課堂上要學會去解決問題,課后學會小結歸納等正確的學習方法。這些習慣和方法一定要在初一新生入學時就開始抓。
3.研究與實踐
當前,我們必須正確理解和研究“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問題。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銜接主要是指知識體系的銜接,如:語言、詞匯、語法等教學內容的銜接。只要小學英語教材沒有統一,甚至在統一的情況下,已學內容的不同或不同層次的學生存在,銜接問題必然存在。目前,我們應更多地從廣義角度去理解中小學英語的銜接問題。從上述的現狀分析來看,它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銜接,更重要的是銜接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有效的學習策略;銜接正確的語音、語調、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從初中英語教師的角度來看,任重而道遠。作為教師,要做好銜接,必須了解學生。在小學生進入初中時,初一接班教師應該向小學教師了解小學的英語教學情況,并要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調查和評價,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措施,以使學生逐步適應初中的教學要求。
3.1 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徹底改變過去“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代教學多媒體幻燈、投影、電影、錄像、電腦等,運用了現代化科技成果,發揮了聲、光、電、形、色等多重元素的功能,充分調動了視、聽、說、手、腦等多種官能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思維、記憶、聯想和反饋,從而達到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使教學形式更加活潑,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3.2 增加英美文化背景教學。新教學大綱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確認識世界,增強對英國文化的了解?!币虼?,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握好教材,還要仔細琢磨課文所反映的英美文化、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3.3 增加與學生生活實際有關的材料。在課文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文體增加類似的材料,以此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英文廣告、報刊文摘、歌曲欣賞、人文地理、名著欣賞等。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可以精選各種體裁的文章,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名人逸事、廣告文藝等,學生對內容新穎、可讀性強的文章興趣非常濃厚,英語閱讀能力提高很快。
3.4 增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要形式有話劇、小品;值日、演講與辯論;朗讀、背誦;學唱英文歌;英語角;影視欣賞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把趣味、游戲、音樂、美育和情感帶進課堂,達到陶冶情操、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和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經常有學生家長抱怨,說自已的子女在小學讀書時是一個優等生,科科成績很好,但是自從上了初中以來,越讀越差,越讀越不想讀,你說他不用功嗎?不是!他仍象小學時一樣,對學習十分用功,就是成績上不去,這怎么得了啊!
學生本人亦覺得冤枉,在學習上自問并沒有偷賴,甚至比讀小學時還要用功,不知為什么成績就是不如小學時好。
從小學六年級到初中一年級,不但學習環境變了,更主要是學習內容變了,科目多了,各科的深難度亦增大了。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再是象小學那樣抱著走,而是采取比較放手的教法。教學要求小學注意背誦,中學重視理解、運用,形成技能,把知識系統化。每堂課學習的內容多了,老師講課時間也多了,有些內容不易聽懂,課內和課外作業量不但多了,而且都比較難,做得對不對,不能當即知道,要隔天甚至隔幾天才知道,如果錯了,要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剛上了初中的學生,仍沿用對付小學學習的方法,不適應初中的學習要求,所以出現成績上不去,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因此要做一個好的初中學生,必須掌握好適宜初中的學習方法。它包括“制訂學習計劃--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課外作業--學業考試”幾個部分。重點是掌握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這是今后一生的學習基礎,十分重要。
二、如何制訂學習計劃?
要給自已制定一個具體可行的學習計劃,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學習計劃必須全面具體。一個具體的學習計劃,既要安排好學習時間,又要安排好身體鍛煉和娛樂時間;既有長計劃又有短安排。長計劃就是說比如對這個星期、這個月或這個學期,要做好哪幾件事情,怎樣做,預先有個大概的打算。短安排是指具體到一天或近幾天的做法。既有各科的統籌兼顧,也有某科的詳細安排。在一天的自修時間里,課后復習占多少時間、課外作業占多少時間、第二天即將上課的課前預習又要占多少時間,都有大體的預算。這樣才能防止顧此失彼,不但保證能以充沛的精力及較高的效率進行學習,又可以保證睡眠、娛樂和鍛煉的時間,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習生活單調乏味,從而順利地完成各科的學習任務。
2、學習計劃必須切實可行。就是說,要從實際出發來制定學習計劃,并且計劃要易于執行落實,具有可行性。有的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時,滿懷信心,滿腔熱情,把計劃想得很美,把每天的學習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但往往脫離實際,結果執行起來行不通,寫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這樣制定計劃就失去意義了。怎樣從實際出發制定計劃呢?一是要從自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出發。二是要從時間的實際出發,看自已有多少學習時間,才安排多少份量的學習內容,有多少自由時間才安排多少娛樂和鍛煉活動。三是要結合老師的教學進度來安排復習、預習等學習時間。四是要針對自已的薄弱環節。
3、注意檢驗和調整。制定好學習計劃之后,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因為計劃的可行性有待實踐的檢驗。在計劃執行了一段時間之后,應該回過頭來檢查一下,看效果如何。如果發現學習計劃難以付諸行動或收效甚微,就要查找原因,及時作出調整,使計劃不斷得到完善,直到自已滿為止。
三、如何作好課前預習?
1、課前預習有什么好處?
課前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基礎,有利于課堂的學習。
首先,課前預習有利于提高聽課水平。由于預習掃除了新課中的障礙,聽課時就感到輕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問題上。
其次,課前預習有利于提高課堂做筆記的水平。由于預習時閱讀了課文,所以老師講的內容,黑板上的板書,書本上的內容,心里一清二楚。做課堂筆記時就可只著重記下課文上所沒有的或者自已不理解、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強調的有關內容。做到聽得主動、學得也主動。有的中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時滿足于做“錄音機”式的筆記,這不僅無益于獨立思考,影響課上聽課,也無助于課后的復習,實不可取??梢哉f,課前預習是把學生從盲目做筆記中“解放”出來的好辦法。
再次,課前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為課前預習是學生自已獨立閱讀課本的新課文或老師發下的新教材,有時要查閱字典或參考書以便更好地理解問題,有時還要寫筆記提綱或記下弄不懂的問題,以便帶回學校上課時搞清楚。這種學習方法如能長期堅持,就能不斷提高自已的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自學能力,它將受益終生。
2、如何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由學生自已看書的學習。預習時先估計老師將會講多少內容的新課,再對這些內容認真地看一遍(難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初步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熟悉課文的內容大意。要邊看書、邊想,想想新的內容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與舊知識有關?如果這些舊知識忘記了,就要去查看以前學過的舊知識,把它弄懂。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再查看有關的參考書,把尚未弄明白的地方記下來,到上課時聽老師講,并在老師指導下來解決。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最好合上課本,回想一遍,看書上講了哪幾個問題?主要思路是什么?或者把有關的定理、公式試證明、推導一下。還可以試著做一點課后的練習題。這樣做,不但加深了對新課的理解,還可以檢驗預習的效果。
四、課堂學習有哪些要求?
課堂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的過程。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中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學習質量的高低。在上課的時候,就要既當好觀眾的角色,認真聽老師講課,又要當好演員的角色,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首先,每堂課都要安定學習情緒。在課堂學習中要做好知識上、物質上、思想上和身體上的準備,以保證上課的順利進行。經過課前預習的中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已經心中有數,擺好課本和學習用具,激發強烈的求知欲,精神飽滿的學習狀態等都將有利于學習積極性的發揮。
其次,要帶著問題上課。在聽課時,還要把自已在預習中找到的重要問題和疑難問題帶到課堂上來,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把這些問題逐個解決。具體要做到“五勤”:用耳朵聽老師講課,用眼睛看老師板書,用腦思考老師提出的帶啟發性的問題,用口回答老師的提問或向老師請教不懂的問題,用手記錄老師講課中那些課本中沒有的重點內容。
可以把自已在預習中對新課的認識與老師的解釋作比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于老師講的內容有些地方沒聽懂,應當先把這個問題放下,在課本上做上記號,當老師從另一個角度講解或聯系到后一個問題時,可能豁然明白,或者留待課后向老師、同學請教,直至弄通為止。這樣就不會影響聽老師繼續講課了。
在課堂學習上,應正確處理好聽課與做筆記的關系:聽課為主,筆記為輔。
五、如何做好課后復習?
不少學生抱怨:我堂上明明聽懂了,但往往作業不會做!這些學生放學回來,就忙于做作業,由于當天上課的內容尚未復習,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還不懂;哪些內容記住了,哪些內容還沒有記住,對老師講過的新課仍是模模糊糊。在這種情況之下做作業,只能是一邊翻書,一邊做作業。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在腦中留下的印象不深刻,作業的質量一定不高。這種做法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是,不要急于做作業,而是先復習。重溫當天老師上課的內容,方法是:一邊看書,把新學的課文仔細地看一遍,難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一邊看筆記,一邊回憶老師講課的情景,搞清楚課堂上尚不明白的問題。然后把書合起來,看能否把內容記住?對于數學、物理的概念的定義,著重于理解要能夠用自已的語言表達出來,不能只滿足于會背誦;對于定理不但要記住已知、求證的內容,而且要不看書會證明;對公式不但要會背,而且要不看書會推導;對例題要不看書會解答。這樣就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系統之中,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新知識已成為自已知識寶庫的部分。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可以著手做作業。
六、如何做好課外作業?
課外作業是指通過獨立思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做作業時一定要堅持做到:“看書時不做作業,做作業時不看書”。這種做作業的方式實際上就是考試了。習慣了這種要求的學生,到真正考試時,他一點都不會緊張,一定會得到好成績。
做作業時,要象考試那樣,字斟句酌地審清題目,看清楚題目的要求,然后作出全盤考慮,理清頭緒。下筆前要考慮好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遇到較難的題目,還必須反復思考,在草稿紙上列出解答的步驟,最后有把握了,才下筆做在作業本上。這樣做出的作業才有條理性,質量才高。
對發回來的作業本,要認真閱讀,對那些錯誤的地方一定要改正。并要好好保存,以備以后復習用。
關鍵詞:反向思維;初中英語聽力;應用
在新課標實施之前,對于英語聽力方面教學一直存在著的誤區,其一直采用的單純的英語聽力測試并不能完全說明英語聽力在英語知識學習中的重要地位。英語聽力關鍵目的就是通過聽力的練習來培育學生形成相應的語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1]。
一、 有關初中英語聽力教和學中的誤區分析
1.1學習者學習中存在的誤區
很多人認為英語聽力水平和英語能力的提高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的,所以很多的學生往往只在即將面臨考試的時候才會去復習英語和練習聽力,希望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聽力水平能夠在短時期內得到顯著的提高。這就可能會使得英語聽力學習中的學生,會頻繁的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而時間卻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效果就會打折,一旦效果不好學習者就會喪失信心。
1.2教師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在初中英語聽力的課堂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目的都只是為了聽力而叫學生去練習聽力:在開始播放錄音帶之前教師要求學生把聽力習題的題目瀏覽一遍,要學生根據有關文字的提示來猜測答案,這就使得很多的學生在一開始就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題目文字空缺的部分,而不去考慮聽到的整個句子和內容,學生對整篇文章的聽力理解僅僅限于題目答案的那個部分這就喪失了一些對英語語境和聽力整體理解聯系的機會。雖然可能在考試當中有所幫助,但是聽力水平卻沒有顯著的提高,學生實際的英語交際能力仍然很差。
二、反向思維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和學習中的應用
反向思維也可以被叫做逆向思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當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還是要順著思路一步一步的分析出現問題原因在哪里,然后再一一地予以解決。當這樣方法行不通的時候,可以考慮將整個問題解決的方法倒過來,可以想為什么才能讓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以相反的觀點去佐證問題。而反向思維的在初中英語聽力中應用的基本要點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2.1反向思維初中英語聽力中的具體實踐
反向思維在初階段的英語聽力中的具體實踐方法包括了:閱讀、收聽、思考、記錄和記憶五步。先把一段英語的錄音整體的讓學習者聽上幾遍,使其明白所聽內容的大概意思,然后學習者們可以以一句話或者幾句話為記錄單位,在聽的過程當中把這些內容大體的記錄下來并對內容進行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分析,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再與實際錄音內容對比,找出遺漏地方和難以理解的地方。最后學習者們要把自己記錄下來的東西進行理解上的記憶,同時對自己學習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歸納、總結和評價。
2.2反向思維在對初中聽力教學中的大體安排
根據初中學習者的特點和實際課程的特點,可以讓從初一開始就使用反向思維的方法來練習英語聽力,在初中一年級,學習者以聽讀教材的內容來維持每日的聽力練習,當然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取一些生詞較少的、比較容易理解的文章來讓學習者練習,也可以以填空的方式來聽一些簡單的英語兒歌。初二的時候可以讓學習者接觸一些中考等考試類型的聽力測試題;而在初三的時候就要提升聽力材料的難度。在中考難度的基礎上,可適當改編一些VOA,中國之聲之類的新聞。注意在整個過程當中,還要讓學習者學會不斷歸納、總結,從自己的學習成果評價入手,來對自己聽力水平的提高提出自己的計劃[2]。
2.3反向思維在初中聽力教學的具體步驟
有關反向思維在初中聽力學習的具體步驟具體可以見下圖:
(1) 對材料的聽、寫
通過開始的聽,了解材料的大概意思而不急于找到問題的答案,在聽的基上做好記錄。
(2) 對材料的讀、背
跟著錄音朗讀,跟著記錄的內容(根據原材料修正后的)來背誦以及記憶。
(3) 對材料的分析、理解
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理解對聽、寫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總結錯誤出現的原因,進一步的避免相同錯誤的再次出現。
三、 反向思維在英語教學中就注意事項
3.1反向思維的應用中忌諱憑空的強化和提高
初中階段,學習者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是離不開英語基礎知識作為其支持,即便是利用反向思維的方法也不能完全脫離學科知識的基礎。學習者還是應該在一定英語知識基礎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聽促寫,采用反向思維的學習方法獲得自身能力、水平上的提高。
3.2反向思維的學習中要避免學習者學習中的情緒失調
有許多初中同學在某一階段努力學習就認為自己在下次測試中一定可以大幅度成績的提高,如若不然就會十分的苦惱。所以采用反向思維的方法來提高英語聽力的學習的時候應該讓學習者認識到學習就是一個“階梯”式的過程,在決定學習之前一定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然后付諸努力來實現目標,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消除學習中的消極情緒,逐步建立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
實踐證明,將反向思維的方法應用到初中的英語聽力實際教學與學習中,可以使學習者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升,也會促使這些學習者進一步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會獨立學習的方法。在反向思維的方法中對基礎知識的重視,使學習者們摒棄了英語學習可以速成的迷信,學習者更容易意識到學習英語踏踏實實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在自己進步過程中找到學習的快樂和信心[3]。
參考文獻:
[1] 侯紅平,王群鋒."反向思維"是英語關系從句習得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0,(55):110-111.
因此,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順應時展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因此教師不能只顧“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而應該重視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科知識,還應把“教會學生學”作為已任,駕馭英語課堂,指導學習方法,開發學生學習潛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自學英語的能力。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交給他們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讓小草和大樹都得到陽光。
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一、從學生入手指導學習方法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蔽艺J為,學生學習上的“器”,就是1.自學能力;2.使用工具書的能力;3.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而老師的“器”,則是其學科素質,科研能力,對教書育人各種方法的應用,對學生心理特征的了解以及對教育時勢的了解等。所以,我們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應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有人說:“學生是學出來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比绻蠋熢谡n堂上對各個知識點都講得非常透徹,就會使許多學生養成不愛動腦筋的壞習慣,只是被動地聽課,不愿主動地學習,過多地依賴老師。所以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學, 這樣一來, 他們才有學習的自主權, 才有了學習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學到的知識才扎實、牢固。學生自學也有利于解決后進生問題, 原因有二: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個別輔導后進生;二是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優生教后進學生的過程。所以,如果這樣,就能有利于全體學生共同成長,讓小草和大樹都得到陽光。
(二)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張載梁教授曾說:“學習使用英漢詞典越早越好,一旦開始使用英漢詞典,你在學習上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多一本詞典多一位老師?!钡拇_,一本好英漢詞典就是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因為它舉的例句清楚明了,難易度適中,很多問題只需查一下字典,就能迎刃而解??梢娕囵B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新生一入學,老師就應該要求每個學生都配備一本雙解詞典,并指導他們如何使用詞典,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
(三)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的學習要想取得好成績,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就是引導學生對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長期實踐和應用,使他們形成比較穩固的學習行為。良好學習習慣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上取得較好的成績,而且能使其終身受益。這是因為習慣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覺性,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趨向定型,無需別人的幫助和提醒,不必再強迫自己。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不會打亂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有計劃就有了學習目標,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努力方向,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個“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長遠目標,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每節課或每一個單元認知小目標,讓學生不斷受到目標的激勵,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要求學生課前延伸
課前延伸就是課前預習,它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預習,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預習,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課前預習可以發現疑難、引起思考,帶著問題去聽課,減少聽課的盲目性,增強聽課效果。在學會學習的前提下,課前預習不僅要預習詞匯,能夠根據音標讀出并了解漢語意思,還要要求學生自己查詞典,自己記例句,自己用新詞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達法進行模仿,自己找句子進行詮解,自己找出課文中的難點,劃出課文中的常用短語和新增短語。在充分利用課本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要求學生專心上課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平臺,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渠道,是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要求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思維,盡量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耳到、積極培養有意注意,在課內有意識地識記該課生詞、新增短語、句型、重點句子,反復強調常用短語,力爭在課內把這節課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記住、記牢,當堂消化。
4、要求學生勤記筆記
因為筆記是一種永久性的系統性的記錄,對于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非常重要;對于克服頭腦記憶儲存知識的局限性非常重要。并且記筆記的過程就是對信息篩選、濃縮的過程,有利于鍛煉思維、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濃縮信息的加工能力。
⑴ 要求學生建立隨堂筆記本,在聽課的過程中做好聽課筆記,記錄下老師講的知識重點、難以理解的知識難點;沒有弄明白的知識疑點;突發奇想的新觀點??捎米约旱脑?,用關鍵詞和線索性語句、提綱挈領地記錄都可以。學生在記筆記的過程中,他們的思想進程就與教師的思想進程保持一致,他們就會拋開與聽課無關的雜念,頭腦不會溜神、不會開小差,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專心聽課的能力。
⑵ 要求學生建立課后學習筆記本,也就是“課后提升”這一步。把老師在課堂上講的一些知識性的總結進一步在頭腦中加工、梳理。就能更好地加深理解、鞏固、積累知識、培養學習能力。例如:我在中考前指導畢業班學生“分數”的英語表達方式時,我給學生編了這樣的順口溜:“分子基,分母序,子大一,母為復?!崩? 1/5的英語表達方式是one---fifth,4/5的英語表達方式就是four---fifths。學生這樣一比較,就明白的多,記憶也牢固的多了。
5.要求學生反復練習
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在使用中學會的,交際能力只有在交際中得到最有效的訓練和培養,教師應引導學生爭取各種訓練機會反復練習,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例如:一上課先進行每日播報,就像濰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編寫的那本書《“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與評估》上講的那樣,每節課安排一名學生準備2分鐘左右的展示內容,可以獨自,也可以與他人合作,以“講”“演”“唱”等形式輪流進行,人人參與。充分還給了學生說英語的空間,大大調動了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老師鼓勵的眼神和學生熱烈的掌聲,樹立了學生開口說英語的信心,激起了學生無限的說英語的熱潮。
在課堂上,老師針對一個知識點反復練習。例如:我在教授新標準New standard初中一年級上冊Module 2 Me, my parents and my friends,Unit 3 Language in use,Activity 2時老師不斷地提問,并引導學生不斷地去回答?;蛘咦寣W生問,老師答:
1.Can Daming play football?
Yes, he can.
2. Can Daming swim?
Yes, he can.
3. Can Daming ride a bike?
No, he can’t.
4. Can Daming speak English?
Yes, he can.
5.Can we speak Chinese?
Yes, we can.
(學生興致盎然,積極回答,在一片熱鬧的交際聲中得到了最有效的訓練。)
老師也要求學生在課后、在英語角、在各種英語俱樂部,只要能說英語的地方,就多多練習著去說并使用英語,不要怕說錯而失去一些說英語的機會。鼓勵多說,培養學生真正的英語交際能力。
6、要求學生及時復習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钡拇_,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科學的、高效率的學習,必須把握“及時復習”這一環。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過知識后的短時間內遺忘很快,而往后遺忘的速度減慢,因此復習要及時,要在學后當天進行,復習可分為課后復習、階段復習,復習要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效果好,但集中復習也必不可少。復習時可先嘗試回憶,然后反復閱讀教材,對照筆記,記憶掌握重點內容。
二、從教材入手指導學習方法
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是學生學習的必備武器,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從教材入手指導學習方法就是指老師充分利用教材進行課堂教學,通過一定的途徑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誘導、診治,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并靈活運用于學習??茖W的學習方法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1)歸納指導法
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使得他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對語言認識形成系統化成為可能。因此使用歸納法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教師針對教材,讓學生反復接觸某一語言現象,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認識,然后引導學生加以歸納,鍛煉他們自己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或共同的東西。
例如,我在教授新標準New standard初中三年級(上)剛接觸后置定語從句時,我給學生出示了這些句子:
1、He’s lost the camera that(which) he borrowed. (先行詞為物)
2、The girl who plays the piano very well is his daughter. (先行詞為人)
3、The computer that I wanted to buy was sold out.(先行詞為物)
4、The man that(who)is speaking at the meeting is a famous scientist.
(先行詞為人)
5、the train that(which)has just left is for Shanghai.(先行詞為物)
出示完這些句子后,讓學生比較、總結句中關系代詞that, which, who的用法,通過歸納,學生紛紛舉手并總結出:that作先行詞時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which只指物,who只指人。這樣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這些引導詞的用法要明白得多,并記憶得牢固。
(2)對比指導法
教學中教師除及時點撥,引導學生發現語言規律外,對一些相似卻又有不同的語言點,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對照比較,弄清它們的區別,加深對語言現象的印象。例如:在學“a great deal of大量的”這個短語的用法時我同時給學生出示了以下短語:“lots of”, “a lot of”, “plenty of”, “a large number of” 和“a large amount of”,并出示了帶有這些短語的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
① They have still plenty of bananas left.
② We have still plenty of water left.
③ She has spent a great deal of money on her clothes.
④ A large amount of rice grow in the south of China.
⑤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reached Shanghai to se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Expo in 2010.
⑥ There’s lots of rain here in spring.
⑦ At noon a lot of students go to the reading-room to read.
通過觀察比較這些句子,學生明白了“plenty of”,“lots of”,“a lot of”, 可以用在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前;“a great deal of”和“a large amount of” 只用在不可數名詞前;“a large number of”只用在可數名詞前。
(3)解答推理法
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根據這個問題尋求正確答案,并找出選相應答案的理由,這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手段。例如:
( )---That T-shirt with Yaoming’s picture on it_____belong to David. He admires him a lot.
---No ,it_____be his. He hates black color.
A. can; can’t
B. must; needn’t
C. must; mustn’t
D. must; can’t
此題的意思是:
---在它上面帶有姚明照片的T恤衫一定屬于大衛的,他很尊敬他。
---不,它不可能是他的,他討厭黑色。
這是情態助動詞的一個考查點,通過解答推理,得知此題的正確答案應該選D.
(4)前后照應法
在很多的時候,一道單項選擇題中可能會出現多個空白處,我們指導學生要創造性的思維,不能單一的看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 瞻前顧后, 充分考慮到前后之間的照應關系,不能只看一面,而忽視其它方面。例如:
( )If you want to be____,you have to eat____food and take____exercise.
A. thinner; less; more
B. thinner; little; more?
C. thin; few; less??
D.thinner; fewer; less
句意是“如果你想更苗條,你不得不吃更少的食物并且做更多的鍛煉”,題目中的food是不可數名詞,用little-less-least修飾;根據句意可知前后是同級關系,瞻前顧后, 充分考慮到前后之間的照應關系。得知此題的正確答案應該選A.
(5)啟迪思維法
我們要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品質,培養創造的方法與才能,只讓學生打勾勾,劃叉叉,尋求標準答案是不行的。創造的火花多產生于求異之中,產生于發散思維之中。例如:
---Would you mind me smoking here?
---Yes,______.
A. Not at all?
B. Never mind?
C. Better not?
D. Of course not
此題涉及到一定情景,在尋求標準答案時應引導學生從情景方面創造思維,以發散思維的方式看問題。題意為
---“你介意我在這兒吸煙嗎?”
---“是的,你最好不要?!?/p>
Better not 是You’d better not smoke here 的省略;A不用謝,B不要緊,兩項與題意不符,D項語氣過于生硬,故選C。
(6)討論活動法
討論法可用于解決學生對語言現象的疑問,對課文的理解,也可用來對語言現象的操練、深化。學生在討論活動中互相啟發、互相學習,不斷提高語言活動的質量。例如,我在教授新標準New Standard初中一年級上冊Module 2 Me,my parents and my friends,Unit 3 Language in use Activity 3時,可讓學生分組討論圖片說了些什么內容,然后用英文表達出來。
(教室立即一片沸騰,經過討論學生很自信的舉起手回答,正確率還很高)
1. She can swim.
2. She can play the piano.
3. He can play tennis.
4. She can ride a bike.
5. They can play football.
6. He can ride a horse.
7. They can play table tennis.
8. They can play basketball.
我在平日的教學中,就是從以上兩大方面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我還深深地覺得: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應該是:
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使學生學會英語,而且能讓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會學”是教師應該擔負的責任。因為今天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要適應社會、適應時代,就必須不斷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使學生“學會學習”,而且還要能讓其懂得如何面對挑戰,因為挫折是相對的,成功是絕對的,只有持之以恒者,才能沐浴勝利的光輝。所以,我們廣大的英語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以上幾點,才能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進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指導學習方法后的效果
在英語教學中學習方法指導一段時間后,學生收效很大,以前課前不預習的同學現在能做到課前自學,同學們在課前自學時,在預習單詞、課文、對話的同時,能自己找課文、對話中的重點句子,難句,自己會用新詞造句了,這樣一來使課堂教學重點更加明確,課堂教學更加順暢,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關鍵詞:銜接問題;原因;對策和方法
一、引言
小學生升入初中一年級前,已經學習了幾年英語,并且對基本的英語交際用語、簡單的句型以及基本語音知識等有了一定的基礎。當他們進入中學后,英語學習既是小學英語的終點,又是初中英語的起點。如果中學英語教師還是按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從事英語教學活動,勢必會極大地破壞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這樣中學英語教師難免會埋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小學英語教師又會責怪中學英語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味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長期以來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存在著嚴重的各自為陣,相互脫節的現象,這一現象嚴重阻礙了英語教育教學的發展。如何解決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是值得我們認真思索的問題,本文就這個問題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二、銜接問題的切入點
1. 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銜接
小學的英語教學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方面的能力。老師一般通過聽和直觀感受積累,讓學生學習一些常見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到了初中,學生從語言的積累階段進入了語言的擴展和使用階段,內容逐漸復雜,難度也隨之增大,教學要求從聽說為主,逐步向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階段過渡和轉移。學生要適應新的環境,新的教學要求,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任務與教學內容上解決好中小學英語教學之間的銜接問題。
2. 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銜接
小學生步入中學之后,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初中英語教師往往忽視了小學生習慣行為的銜接。學生初進中學時存在的習慣行為問題主要是:書寫不規范,作業粗心馬虎,拼寫錯誤多,語法概念模糊,用漢語方式代替英語等。
有些家長反映,孩子完成了布置的作業就沒事干了,建議老師加大作業量。這件事說明好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學習習慣的銜接,要求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即做到:聽課聚精會神,認真記筆記、整理筆記、完成作業、找出問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勤讀多用等。
3. 基本學習技能的銜接
小學生普遍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度依賴老師。培養學習技能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對提出的問題,設法誘導學生分析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如在聽和閱讀的訓練中,盡量要求學生做到根據前后文猜詞取義,抓住整體,保障思路暢通連貫。
4.教學方法的銜接
學生主要通過英語教材和英語課堂學得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如果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就難以發展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訓練的機會就少。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不高,實際運用英語交流活動的能力就不強。
三、銜接問題的產生原因
1. 社會、學校、家長對小學英語學習的認識偏差
小學英語教學實施近幾年來,由于普遍開花,農村學校明顯顯得師資力量不足。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只是過重的強調學生的口語,而忽視了學生語法知識的發現;過重的強調課堂活動的形式,而忽視了活動的效果;過重的強調課堂的習得,而忽視課后的鞏固;過重的強調初中的知識再現,而忽視了小學時期的基礎。
多年來小學英語一直作為副科對待,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家長對子女的關心僅限于今天所學的單詞要會讀,社會對于小學英語的評價尚未完全建立。諸多因素導致了中小學英語接軌時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學前恐懼。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無法直接使用牛津7A英語教材,只能先試用銜接教材。
2. 教學方法的差異
在小學,英語教師基本上是采用直觀法組織教學活動,小學生通過感知語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而到了初中之后,語言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學生除了感知材料外,還必須理解語言材料。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理性思維的方法。一旦學生的學習方法與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吻合,英語的教與英語的學就會相脫離。教學方法的差異使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適應不了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化。
3. 環境變化的差異
小學生進入中學后,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環境。他們對校園環境、師生環境等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學生對新教師的教學不適應,包括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板書、講課時的聲音、言談舉止等。小學英語教材基本上是圖文并茂,講究直觀性;而中學英語課文比較復雜,學生對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不理解,以至于影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環境變化的差異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產生障礙。
4. 英語教學方式的差異
小學英語內容簡單、易學,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是邊學邊玩。而且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好玩。在教學中教師經常利用游戲、唱歌、模仿等形式學習英語正好適應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而當他們步入中學后,英語課程標準中“學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語教學方式也基本沒有了,“培養小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朝著培養中學生“初步學習英語的信心”轉化。學生再也不會認為英語學習光是好玩,而是負有一種責任。
5. 學生英語水平的個體差異
剛進入初一的學生,英語水平不像小學生剛學英語時那樣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此外,環境、家庭和個人等因素造成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初一英語教師對具體某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如何往往不夠全面了解,學生英語水平的個體差異使教師難以把握教學難易度。
6. 中小學生因年齡性格等特征造成的心理差異
小學生進入中學,在心理上會有一系列變化。他們有自豪感,覺得自己長大了,常常仿照大人的方式去行事,并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好奇心強,但處理問題片面輕率;對學習困難估計不足但稚氣十足。小學生雖然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尚不成熟,而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處于發展變化階段。小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容易滿足,而中學生則不容易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遠比小學生要高。
四、解決銜接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1. 遵循英語銜接教學的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的程度有目的、有步驟地增加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供新的信息,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確保他們在進行下一步活動之前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當某一課基本上要結束時,教師小結學習要點,從整體上強調所學知識的概念,布置家庭作業作為課內向課外過渡的內容,為下一節課的自然銜接提供必要的條件。
轉貼于
教師按教學內容的順序逐步增加難度,或復雜性。有序地進行課堂提問是貫徹循序漸進銜接原則的重要環節。一是引導式提問。開始提問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了解和復習已經學過的基本內容;二是理解式提問。通過提問,教師讓學生理解知識,并將其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之中;三是討論式提問。老師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在進行一階段的提問之前,應把本階段的問題同已經學過的內容結合起來。有計劃、有步驟、有順序地進行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思考,從而獲得對相關聯內容的整體理解。
2)連貫性原則
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課與課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某一具體課文的前后之間、上下結構之間的自然連貫。了解和熟悉小學的教學內容,可以避免中學教學內容與小學教學內容的脫節。比如上牛津7A之前,認真仔細地研究小學英語的內容,組織系統地復習,包括詞匯、句子、語法和交際口語等。在系統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既熟悉了小學的教學內容,又可以了解學生對小學英語的掌握程度,預測學生的口語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然后調整教學計劃,更好把握英語教學中的詳略難易。
2. 注意中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銜接
中學英語教師要通讀小學英語教材,熟悉小學英語教材教法,以便融會貫通,達到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教師可以經常去聽小學英語課,相互交流中小學英語教學信息,以便掌握小學英語教學規律,明確小學英語與七年級英語的相同相異處,以便找準銜接點,包括詞匯、語法項目和語言功能等。比如說,在小學時學生總是記住了“I am , he is , you are .”等句型,而上初中后要用到謂語動詞,如不是為了構成某一時態和語態的需要“am ,is ,are ”等be動詞就不能與謂語動詞共用了。所以就只能說“I work in Suzhou.”(我在蘇州工作),而避免出現“I am work in Suzhou.”這樣的錯誤。
3. 注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銜接
小學生獨有的年齡特征表現出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好問。進入初一后,他們依然天真浪漫,有正義感,對不喜歡的人和事會表示憎恨。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認真把握好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種直觀教具營造生動的語言交流情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開展各種英語課外活動,例如競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在競賽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4. 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銜接
英語教師應保留部分好的小學英語學習的習慣。例如,積極舉手發言的習慣;學唱英語歌的習慣;做英語游戲的習慣;輪流在黑板上做練習的習慣等。英語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課前預習,找出問題;課內認真聽課和做筆記,積極思考,積極提問的習慣;課后整理筆記,完成家庭作業,及時復習,鞏固提高的習慣;早上朗讀,晚上默讀的習慣;課前找出問題,課內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課后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發現語法規則,獨立歸納語法規則,自覺運用語法規則進行真實情景下的言語交流的習慣。
8. 注重英語學習技能的銜接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技能基本上是機械模仿,書寫字母和單詞,是一種被動的技能培養。學生學習只憑一時興趣,缺乏主動性,視、聽、說的活動多于讀、寫的活動。讀的技能也只側重拼讀和模仿朗讀,寫的技能也只側重書寫規范的字母、音標和單詞。學生通過聽和直觀感知,學習了一些常用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所以,學生進入初一后,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的語言積累、語言的擴展和使用轉化為以聽說為主,逐步向視聽說領先,讀寫及時跟上轉化;從簡單英語學習向內容較復雜的英語轉化;從只用YES、NO的簡單言語交流活動向用整句回答或用特殊疑問句的回答方式轉化;從機械地模仿向有意義的操練和真實情景中交流的活動方式轉化;從學生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
例如對語法教學,我們應該比較清楚地意識到學生在小學階段已掌握了較多的句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在此基礎上,根據初一學生已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并且觀察力、概括力有所發展,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語言現象自己來找出語言規律和特點。這比我們直接告訴、教授學生這是什么語法,那是什么語法要深刻得多。
6. 注重師生情感的銜接
教師要認真上好一堂導言課。在導言課中,教師要作自我介紹,包括教師的興趣、愛好、特長、教學策略與方法等。其目的是讓學生盡量多地了解老師,排除師生情感溝通道路上的障礙;教師更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方法、建議等。教師還要創造寬松友好的課堂英語教學環境,講究教學藝術,用真誠的態度和虛心好學、嚴謹治學的行為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獲得他們的敬佩和信賴。
比如課堂上多給學生表揚,少給學生指責和批評,及時鼓勵學生的成功,耐心誘導、啟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盡量讓每個學生每堂課都有發言的機會;英語教師應善于將機械性語言項目置于有意義的情景中去交流,培養學生從具體的感性語言材料出發進行抽象思維的能力,使學生能從機械性思維向有意義性思維和交流性思維轉化。
7. 根據中小學英語教學規律,注重教學評價內容和形式的銜接
教師要組織難易適中的診斷性英語考試,包括詞匯測試、綜合測試、聽力測試等。通過測試,教師可以了解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增進教師對學生的進一步了解,為教師備課、上課提供可靠的教學依據,促使學習差的學生知己知彼,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學習計劃以彌補學習上的不足。
考試形式既要考慮基礎知識的訓練,又要考慮能力培養的訓練;既要考慮小學學過的內容,又要考慮中學剛剛學過的內容;既要考慮筆試,又要考慮口試。避免過難、偏易,分值盡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否則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信心,容易加重學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