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4: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職業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當今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以東北師范大學生為調查對象,自編問卷,分別從文科生和理科生,大一到大四兩個維度進行比較,分析大學生職業成熟度。
關鍵詞:職業意向;職業成熟度;就業調查
調查時間:2014年10月13日――11月13日
調查地點:東北師范大學
調查對象:大一至大四在校學生
調查方式:發放問卷:4個代表性專業(文科:中文,歷史;理科:數學,化學),大一到大四4個年級,每年級各20份,共320份,其中有效問卷:290份。
調查結果:根據問卷的結構具體分六個方面報告:
一、對于未來職業的認識:通過對1、2、3題數據的分析,文理科學生對未來職業大概思考過,而且比較明確,對職業相關的知識了解得比較充分。(見左圖)這說明師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的認識還是比較理性的。
二、職業的確定方式:通過對4、6、7題數據的分析,文理科學生確定職業時會與父母或其他人進行討論,最終是自己根據興趣來確定。(見右圖)在確定職業的時候文科生有73.1% ,理科生有60.3%的學生,都選擇了自己確定,只有少部分人會聽取父母或老師、同學的意見,并且按照自我興趣確定而不是根據所學專業、多個職業對比分析、想當然或他人意愿來確定職業。可見,師大學生在確定職業的時候很自主,不會受其他因素干擾來做決定。
三、第8題調查了對未來職業選取的最主要因素:A經濟待遇、B發展機遇、C社會地位、D壓力大小、E個人興趣。結果見下圖,由圖中可見,師大學生選取職業的最主要因素是自己的發展機遇,其次是經濟待遇,再次是個人興趣,社會地位和壓力基本影響很小。
四、就業指導方面:通過對15、16、17、18題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我校學生在面臨困惑時依靠自己解決,但是學校在職業規劃方面很有必要或有必要給與指導和幫助。通過開設職業規劃課程的方式在大三開始課程來提供幫助。
以上四個方面文理科學生選擇一致,沒有差異,以下兩方面存在不一致:
五、目標穩定性:通過第5題“我的職業理想A一直未變、B有所變化、C變化較大、D總在變”對職業理想是否變化的測量,數據顯示,文科57.4%,理科35.5%的學生職業理想有所變化,10題和11題分別從現在和過去來選擇職業目標:A太理想化、B有點理想化、C說不清、D比較現實、E十分現實。文科生的變化從過去的說不準變化到現在的有點理想化 ,理科生的變化從過去的有點理想化變化到現在的比較現實。見下圖:
六、就業壓力:用13題測量壓力程度,包括非常大、不是很大、一般、很小、沒有。14題測量壓力源,包括擔心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理想的差距、處理不好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社會強大的競爭力、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數據顯示:文科學生感覺到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壓力來自于擔心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理想的差距;理科學生感覺到的就業壓力不是很大,壓力來源于社會強大的競爭力。見下圖:
討論:在六個維度中,四個維度沒有差異,兩個維度存在差異。
大學生學生面對職業選擇問題的時候比較理性、明確,會對所選擇的職業比較充分的了解,而且會與周圍人討論,但最終會自己拿主意,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最看重的是自己的發展機遇,其次是經濟待遇。在面對困惑時,靠自己解決,希望高校在大三時開設相關的職業規劃課程來獲得幫助。差異的原因可能有多種,最主要的還是專業的影響比較大,文科學生可能比較浪漫,對職業目標確定理想化,理科學生則比較現實。而對于自己的自信程度很顯然理科學生要比文科學生更自信,這一點從壓力程度及壓力源就可見一斑。
不足: 由于時間和精力所限,此次調查僅抽取一部分樣本,代表性可能不夠,數據計算比較粗糙,今后需要改良。(作者單位:沈陽工學院基礎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熊紅星,中國大學生職業成熟度問卷編制及其特點研究,江西師范大學,2006
關于調查報告,考生應主要掌握調查報告的定義、特點、類型和寫作要求。其中,調查報告的寫作方法、結構形式、表達方式是考點。
調查報告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體,是根據特定目的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某一客觀事物進行調查研究之后寫成的書面報告。它包括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
二、方法指導
針對調查報告文體的特點,考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鎖定開頭,快速、準確地把握調查報告的主要對象、內容。通常在調查報告的開頭會有一個類似于消息的導語,借以提示全篇的主要內容,使讀者形成一個總的印象,以便于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2.關注主體,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注意事件的細節。主體部分是調查報告的中心,是充分表現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結構安排上一般采用縱式、橫式和對比三種結構形式。
如果是按照調查的順序、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寫,那么這種結構就是縱式結構。這種結構形式比較簡單,適合線索單一、內容集中的報告內容。特點是內容連貫,結構條理清晰。
如果把調查的內容分幾個部分來加以敘述和說明,那么這種結構就是橫式結構。它是比較常見的結構形式,即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側面來表述問題,論述比較全面、透徹,適合表述問題比較復雜、層次較多的報告內容。
如果是把兩個不同對象對比來寫,那么這種結構形式就是對比結構。這種結構形式讓人們從自始至終的對比中認識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以及所產生的不同的結果。
調查報告在結構安排上,不管采用什么結構形式,都要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聯系緊密,層層深入,以便于更好地表現主題。
3.篩選調查者收集或總結的重要數據,精讀調查者發表議論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內容。
精確的數字是用來直接說明觀點的,可以反映事物的真實面貌和實質,可以增強說服力。統計數字說明觀點,精確性較強,且有明確的目的性。
4.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調查報告中的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
不論是一個材料還是幾個材料,我們都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時也要注意材料內部的邏輯關系,注意材料是怎樣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說明觀點的。
調查報告在材料運用過程中,有的是先擺材料后提出觀點,有的是先提出觀點再用材料加以說明。
5.鑒賞評價,明確調查報告的主要傾向及產生的影響。報告的內容針對性極強,它往往是作者觀點態度的再現,又與當前整個社會或某些階層息息相關,因此影響面很大。閱讀時要將視野擴大,將文章放到當前社會的大背景中,聯系當前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主流思想文化、各階層的關注程度,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價闡釋。尤其對文本的某種特色要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把握落實到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風格、語言特色等。
6.探究感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挖掘文本的深層意蘊。在閱讀過程中要探討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分析其在當前社會的積極意義。
三、技巧點撥
1.審清題干,明確答題要點。
基本原則是“問什么,答什么”。要緊扣題干要求,抓住文章有效信息,將題干要求與文中的已知信息結合起來,提煉出全面、流暢、契合要求的標準答案。
2.巧妙利用文中的重要語句。
要從原文篩選信息來答題。答題時應抓住文中一些重要的語句進行有效的提取、重組,盡量用文中的話回答問題。
3.回讀原文,整合相關信息,全面總結,分條加以陳述。答題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力求全面,有條理。
閱讀訓練一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
莘莘學子,四年寒窗,走出校園,就業情況如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四川在線人才網開展了此次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
42.86%的大學生在畢業前就已經找到工作。第一個工作機會主要來自于招聘會和親友介紹/學校推薦的學生,各占了31.67%,第一個工作機會來自于招聘報紙和招聘網站的學生各占9.17%和10%,來自于學校的就業信息的占14.17%。大部分大學生在單位性質的選擇上都偏向于國營單位和私營民營企業,分別占38.05%和47.79%,而在外資企業工作的只有7.96%,在合資企業工作的只有6.19%。高校統計就業率的時間應該是在學生即將離校之際,雖然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前找到工作,但從調查數據來看,跟我們這幾年眾所周知的高就業率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磥恚鞲咝5木蜆I率數字值得讓人深思了。
調查顯示,畢業后所學專業與工作對口、專業與工作有一定聯系、專業與工作無關的人數較為平均,分別占31.3%、34.78%、33.91%。64.35%的大學生認為大學所學知識主要是素質的提高,13.04%的大學生認為大學所學知識對工作很有幫助,22.61%的大學生認為大學所學知識對工作沒有幫助。43.1%的大學生認為專業對就業有一定影響,24.14%認為影響很大,28.45%認為影響不大,主要看個人能力,4.31%認為沒有影響。迫于嚴峻的就業壓力,許多學生為了能夠迅速投入工作,在工作上沒有做過多的選擇。能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工作當然是件好事,能夠學以致用,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各種職業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需要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大學生不能把所學知識定位在某一職業方向,而應在有一個工作內容核心的前提下掌握多方面技能。
雖然大學生在經歷或長或短的求職過程后都能就業,但就業情況未能達到理想狀態,薪資較低成為普遍現象。64.71%的大學生第一份工資都在1000元以下,經過一至兩年的奮斗與磨練,41.03%的大學生目前工資在1000元至2000元,還有29.91%的大學生工資仍在1000元以下。大部分大學生跳槽是因為薪資太低,占43.01%,個人能力得不到發揮占31.18%。49.96%的大學生對目前工作情況滿意度一般,不太滿意的為26.09%,非常不滿意的為16.52%,很滿意的只有10.43%。大學生在兩年內獲得職位上升的機會不大,66.67%的人目前為一般職員,22.22%的畢業生目前為一般管理人員。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閱讀文章的開頭部分,說說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在數據材料的運用上,本文有什么特點?請你結合文章,作簡要的分析。
3.文中第三自然段分別就大學生“所學知識”“專業”對就業之影響的看法進行了說明,為什么?
4.文章針對的是大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為什么最后一段寫到了大學生工資數額?
5.由于時代的進步,人才觀念在不斷演進,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已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工作包分配已成為了歷史。請結合本文,說說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閱讀訓練二
農民生活狀況調查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注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業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企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采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業為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于前期開采計劃性差,加上不法小煤窯的濫采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其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莊稼干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舍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獲,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講。調查后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稅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余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于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6月15日,我縣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稈,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
當然,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岳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后的省份,其中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后的地方,嚴格地說,以上的情況并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著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煤炭業為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什么作者又說“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2.在調查中,作者認為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是什么?
3.在介紹天災時,作者主要是通過數字進行說明的,為什么?
4.面對作者的調查,可以看出農民的生存現狀不容樂觀。但在文章的后面作者為什么卻說“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
5.“我堅信,隨著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這一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呢?根據你對農民生活狀況的了解,結合本文,談談你的看法,如何展望農民的未來呢?
參考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之調查報告》
閱讀訓練一:
1.開頭部分對文章內容作了簡要的說明,直接明確調查的內容是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它不僅提示了全篇的主要內容,使讀者對調查內容形成了一個總的印象,而且為讀者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提供了依據。
2.本文的數據都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充分體現了調查報告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3.作者分項說明,一方面顯示了大學生對待“所學知識”“專業”的態度,另一方面突出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社會越來越需要復合型的人才,要求大學生在原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還須掌握多方面技能。
4.說明大學生就業情況未能達到理想狀態,薪水低是普遍現象。也折射出大學生對個人發展機會的極度渴望,對個人能力和職業前途的復雜心態以及對就業窘境的無奈。
5.我國高等教育有了比較大的發展。但是,教育與人們的實際需要還有相當大的差距?,F今,是一個職業危機的時代,大學生不再僅憑一張文憑就能鮮花簇擁地生存在職場,而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規劃自身,發展和完善自己,通過取得社會公認的成就,才能讓自己的優勢在職場中慢慢體現。
閱讀訓練二:
1.因為前期煤炭開采計劃性差,又有不法小煤窯的濫采濫挖,致使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原煤的銷售量直線下降,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而土地的狀況并沒有得到很大改觀,因此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2.一是天災,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二是人為因素。
3.通過數字比較,說明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由于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余去換錢。
4.農民生活是很辛苦的,收入太少讓他們無法過上滿意的生活,為了生存,他們不停歇地勞作,但付出與收獲的不成比例使得農民仍然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這是現狀。但農民并不甘于沿著老路走下去,而是在這種發展的大環境中逐漸地自強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的推廣就是明證,農民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
問卷調查報告范本
本次調查的目的有2個:
1.分析調查結果,進而探索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主流方向,并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做探究與分析,最后給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合理化建議。
2.通過本次調查,讓同學們再一次準確認識到目前(尤其是次貸危機發生后)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變化與發展趨勢。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
具體有以下2個要點:
1.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是:個人結合自身情況、眼前的機遇盒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方向、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理,確定教育計劃、發展計劃,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
2.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尚處在職業生涯的準備或起步階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學,完善,可行的大學生職業規劃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調查的形式為:
1.問卷調查(隨機抽取在校大學生調查,網絡調查)。
2.向輔導員,職業規劃師和學長詢問意見建議與心得體會。
3.查閱相關資料(來源:網絡、圖書館)。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一共設計了三道關于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問題。并從大一的學生和網絡問卷中隨機調查了150份樣本,得到以下實驗數據:
問題1:您認為大學生應該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學習,為以后的事業、深造做準備
b.以學習課程為主,兼顧社會鍛煉
c.著重參加學生會等,為以后進入社會做準備
d.直接參與社會
選項 a b c d
數據 14 118 13 5
問題2:您是否對本專業進行深入了解?
a.已有深入了解
b.了解一般
c.基本不了解
選項 a b c
數據 7 99 44
問題3:您將來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a.畢業以后就業
b.畢業以后考研
c.畢業以后出國深造
選項 a b c
數據 44 83 23
三.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的結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學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88%)依然將學習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見,總體來說,大一新生認識到了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并將繼續學習以獲得更高的學識來增加自己在未來就業中的身價砝碼。但與此同時,只有9.3%的同學選擇盡全部精力學習,而更多數同學選擇了以學習為主,兼顧社會鍛煉這一方式進行大學生活的安排,可見同學們普遍接受了大學生活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階梯這一觀點,但同學們依然能清醒地認識到學習的主導作用,做到了本沒有過分夸大所謂能力的作用而放棄學習。
在第三道題目中,我們直接向受訪者詢問了他們大學畢業以后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了考研的道路,將近三成的同學選擇了直接就業,還有15.3%的同學選擇了出國進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學們在大學期間把重心放在學習上的意義:一是在院系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以在職業市場中使自己更具競爭力;二是為將來的深造做準備。
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對我校學生手機使用,包括品牌、價格、主要使用功能、消費等情況進行探討。為此, 我們主要采用問卷法對xxxx 職業技術學院A棟部分宿舍同學進行調查。對調查報告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我校學生對手機要求及功能消費主要分為兩方面: 第一, 外顯因素即手機本身特點 (品牌 , 功能 ,價格); 第二,主觀因素即手機使用(用途、 消費)。
關鍵詞: 手機 使用調查、 外顯因素 、主觀因素、 調查顯示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高新科技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手機作為其代表之一,而大學生也作為一個潛在的消費群體,兩者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
實驗程序:
調查人員在20xx年5月26日晚 隨機選取 在宿舍有空的同學,請自愿輔助調查的同學 填寫自制 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本問卷主要 是手機相關問題16道選擇題)
結果:
本研究一共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為 82 %.對問卷原始數據大致歸類后, 經統計計算百分比進行分析:
作為一種相對奢侈的消費品,手機正為越來越多的高校學子所擁有。 在對我校100名同學的調查中,60%的同學在大學才開始使用手機,20%在高中就開始使用。并且幾乎所有同學的手機都是由家人購買的。手機使用調查報告顯示,同學對手 機要求及功能消費主要有:
1) 外顯因素 : 大多數同學都購買品牌機,即諾基亞、索愛、摩托羅拉、三星等!由于科技日新月異,不少小產家也加入到市場的競爭中來,很多以其廉價,“功能全”等因素吸引消費者,但從質量上看,小產家的產品在科技質量保證上始終不如大品牌。調查顯示,32%的同學注重手機的功能,34%的同學注重手機的外型,21%的同學注重手機的價格。這也就是同學們寧挑貴的不買爛的,始終支持大品牌的原因。在調查中顯示:50%的同學選擇諾基亞這一牌子!近幾年,諾基亞公司以其產品:質量好,外行美觀,價格適中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在 外顯因素 中,同學們選擇手機的價位在1000-2019居多,多和弦鈴聲,彩屏,帶攝象頭,也正是這價位手機的特點,很多同學也選擇了其他功能,市場也推出了附帶 MP3的手機,由于電腦的普及,高內存手機的產生是社會趨勢!
2) 主觀因素: 在調查報告中,手機服務商主要有:移動、聯通、電信。有人說,大學就是動感地帶,這也就決定了很多同學選擇了移動,短信息包月。主觀因素調查報告中,80%的同學選擇移動,其中 30%的同學開通GPRS,GPRS 是移動公司推出的一種可以用手機上網的服務,調查顯示,開通GPRS的同學主要用于Q聊或看文章圖片。而相對大多數同學也只是了解有這樣的一個服務! 由于大學生無固定收入來源,購買手機的費用來自于家長的支持。大學生屬于純消費群體的社會特征,決定了他們的手機消費水平。 調查顯示,56%的同學每個月手機費用大概在50以上100以內,僅有7%的同學月手機費用超過100元!71%的同學選擇包月送短信套餐服務,6%的同學選擇單向收費,8%的同學選擇免月租。對于手機交友,74%的同學還未試過,對與網上通過手機繳交費用的服務,調查顯示78%的同學認為不好,不安全。的確,不少網址都套了陷阱,以前就有些同學嘗試,結果在無意中多了很多付費的項目,導致換卡換戶。在手機使用調查中,73%的同學使用手機的主要用途是發短信,21%的同學用于打電話。由于手機更新快,追求時髦的人總會頻頻更換手機。在對我校同學的調查中,多數同學更換手機都在一年以上,只有13%的同學一年換一次。當然,這些都是由我們學生共有的性質決定的,家庭背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由以上統計可見,當代大學生對科技產品的認識與購買不再是盲從,而是自主的選擇,隨著認識的加深,對于“新潮”的追隨比起改革初期顯得理智、透徹,體現了物質與意識的辨證統一!科技的發展再次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手機這一科技產品在實踐中得到人們的認可,而品牌上的選擇則是各自需求,品牌的建立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質量與信譽的結合。大學生 屬于純消費群體 的性質決定了大學生手機的購買與消費。矛盾是發展的動力,由于人們對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使得生產產家不斷開發新產品,手機的功能,外觀在不斷的完善。大學生對新技術的掌握能力也相對提高,為適應社會主流,科技不斷向前發展,手機的使用不再是單單的打電話,90年代的手機已經被人們所遺忘。社會發展著進步著,實踐證明了手機這一科技產品為人們開發利用,并將隨著社會進步而前進。
附:
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調查
一.選擇題
1. 你在什么時候擁有自己的手機?
A. 小學 B. 初中 C. 高中 D. 大學
2 .現在使用哪個牌子的手機?
A. 諾基亞 B. 三星 C. 摩托羅拉 D. 索愛
E. 松下 F. TCL G. LG H. 西門子
I. 飛利浦 J. 波導 K. 其他品牌
3 .你獲得手機的途徑是?
A. 家人購買 B. 自己購買 C. 親朋贈送 D. 其他途徑
4. 你選擇手機著重哪方面?
A. 外型 B. 功能 C. 價格 D. 其他方面
5. 您的手機價格:
A. 1000 以內 B. 1000-1500 C. 1500-2019 D. 2019 以上
6. 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手機應該有以下哪些功能?
A. 多和弦鈴聲 B. 播放 MP3 C. 彩屏 D. 其他功能
7. 是否開通過 GPRS ,主要用途?
A. 是,沒什么 Q 聊而已。 B. 是,看些文章圖片 C. 聽過但沒用過 D. 其他
8 .每個月的手機費用大概是多少?
A. 50 以下 B. 50 以上 100 以內 C. 100 以上 D. 沒留意過
9 .你的手機 SIM 卡是什么公司的?
A .移動 B. 聯通 C. 其它
10 .你多久換一次手機?
A. 一個月內 B. 半年 C. 一年 D. 一年以上
11. 在手機質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 信號靈敏 B. 實用省電 C. 功能齊全 D. 其他
12. 你的手機一般用途是?
A .發信息 B. 上網 C. 打電話 D. 當時鐘
13. 是否有試過手機交友?
A. 有,經常 B. 有,偶然 C. 無試過 D. 不知道有這種服務
14. 喜歡哪種話費優惠?
A. 包月送短信 B. 單向收費 C. 免月租 D. 其他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課堂任務訓練使學生掌握有關社會調查方法的基本程序和相關知識,通過大量實例的訓練和學生課外實踐,使學生了解從選擇調查題目開始,直至完成調查報告為止的整個社會調查過程,為學生能夠實際完成調查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論與技能基礎。
1.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掌握問卷、訪談、文獻、實驗法的操作流程和適用范圍,掌握抽樣的方法和具體操作,了解基本的統計與分析方法,掌握調查報告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2.能力目標
學生應具有選擇合適的調查課題和設計科學可行的調查方案的能力;能夠根據調查內容選擇合適的收集資料方法和抽樣方法;能夠設計問卷或訪談提綱;能夠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撰寫規范的調查報告。
3.職業素養目標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完善的職業價值倫理觀;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培養學生嚴謹規范、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對服務對象負責的職業操守。
二、設計思路
社會調查作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認識活動,不僅具有內在的邏輯結構,還遵循比較固定的程序。因此,《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緊緊圍繞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選題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分析階段——總結階段,這五個階段安排學習內容。
1.以實際社會調查工作為引導,圍繞工作任務,按模塊設計教學內容
圍繞實際的社會調查工作,結合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將一般程序的五個階段總結成三個學習模塊(如圖1所示):認識社會調查方法——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撰寫調查報告,每個模塊中劃分為不同的學習任務,按模塊分任務設計實踐教學。
2.按照社會調查的操作程序,學生分小組完成不同階段的學習任務
為確保學生“學其所用、用其所學”,課程采取“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方式,以實際案例為教、學、做操作對象,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從選擇調查主題——選擇資料收集的方法——設計問卷或訪談提綱——調查實施——數據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的不同階段,隨課堂進度完成不同的任務(見圖2),操作訓練與學習內容同步,先訓練后學習,在實踐中發現學習內容,在學習中檢驗實踐效果。三、考核評價
本課程采用過程考核的方式??己朔譃槠綍r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平時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平時考核主要包括:考勤、課內項目(圍繞
任務提交的書面作業和課堂展示)、課堂參與程度,比例為1∶4∶1,主要考察學生學習態度和對于社會調查不同階段的知識掌握情況。期末考試以閉卷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以及重點內容的應用能力。
四、教學效果
在選題階段,每個組圍繞著身邊現象,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選擇的題目多是和學生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如飯堂滿意度調查、閱讀興趣調查、大學生網購現象調查等,小部分學生針對市民開展調查,如中小學生校外教育狀況調查。無論是從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還是完成作業的情況看,學生普遍認可該種教學方式,學習知識較多,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反思
[關鍵詞] 任務驅動;應用寫作能力;變革
[基金項目] 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基于職業需求的高職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危機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3jyxm331)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 H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7-200-2
高等教育正在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寫作危機”,小到學生的請假條、申請書,大到畢業簡歷和論文創作,文理不通、錯字別字、詞不達意、標點符號錯誤、文體格式紊亂、內容條理不清、表述含糊、不得體、邏輯混亂等現象比比皆是。更不用說學生畢業踏入社會,當面對紛繁復雜的各類職場應用文書,學生將無從應對。作為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正在逐漸弱化和消退,成為新時代的“寫作文盲”。然而,作為能力培養重要陣地的應用寫作教學卻陷入困境,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學內容僵化、大而全,甚至搞“一刀切”,理論教學有余,實踐實訓教學匱乏,教學模式單一;二是忽視不同專業對應用文寫作能力的需求,輕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角色定位,無視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發展需求,教學與實際嚴重脫節,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教師怕教、學生怕學的“雙輸”局面,應用文寫作能力培養儼然成為了一根有名無實的“雞肋”培養。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形成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主張以能力培養為價值取向,以任務驅動技能,倡導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學習,實行“教-學-做”一體,實現“學中做、做中學、做中評”。這些理論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是一種革新與突破,符合應用寫作能力培養要更多關注實踐的理念趨勢,有效地解決當前應用寫作教學的實際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興趣,切實提高大學生整體應用寫作能力水平。
一、任務驅動有效突破課時壁壘,實現課內外學習聯動
應用文書種類繁多,理論知識點豐富,傳統培養模式面對日益縮減的課時,教學實際陷入被動。教學付出與教學效果日益反向,應用寫作培養質量面臨嚴峻考驗。大多數教師總結的癥結之一是教學課時匱乏,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傳統培養模式對于課堂理論教學的過度依賴,本身就是教學理念上的陳舊保守。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植入,能夠有效破解這種困境。它的優勢是不再受課程計劃學時的限制,更多的將目光關注于學生課堂外大量的空閑時間。大學生課業安排儼然沒有中學緊湊,課外時間十分充裕,應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只是用來進行基本知識的講解以及任務設定和評價考核,大量具體的學習任務分解到課外時間中去,形成課外時間“課內化”,實現課堂內外學習聯動。例如,我們在講解“調查報告”寫作模塊時,教師只需要在講解調查報告相關知識點之后,相關任務內容和細則要求,具體任務執行需要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資料查詢和實地調查,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數據分析和總結,最后撰寫調查報告。
實現課堂內外學習聯動有著積極的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查詢資料和實際操作,進行有創造性的自主探究,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拓展了對目標知識點的認知空間。另一方面將教學重點放在課外,排遣了大學生無聊的空閑時間,實現了課內課外教學的連貫,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任務驅動的過程管控與新媒體平臺教學無縫對接
任務驅動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過程管控。鑒于學生理論知識基礎薄弱以及自我約束能力弱等因素,其中大部分人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都處于“等靠拖”狀態。讓學生實現從被動到主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積極轉變,完全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態度是不現實的。
過程管控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管”隊伍。學生既是任務的執行者,也是任務的監管者。二是任務進度管控,制定詳細的任務進度計劃表,實行時間節點檢查。例如我們在進行“調查報告”應用寫作任務模塊時,我們將設定實地調查完成、資料整理及匯總、資料分析和總結以及調查報告撰寫完成等時間點,由教師主導,學生輪值,做好每一階段的檢查和記錄工作,填寫任務日志,及時通報未完成人員或者小組并督促限期完結。
網絡普遍化的今天,為實現實時動態管理提供了便利。為了加強教學管理和溝通交流,應著力打造以博客為主的資料平臺,以飛信為主的通訊平臺,以QQ群為主的交流平臺。依托三大平臺,首先可以解決學生任務執行過程中的疑惑。針對一些學生關注的焦點問題,展開多方討論,各抒己見。其次,實現過程化考核的課內外貫通,檢查學生任務進度和成果質量,提出改進意見。最后,利用新媒體先進技術,開展對話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和專題式教學,打破課堂內教學傳統模式,實現跨越傳統時間和空間的教學新模式。
三、任務驅動過程中的合作與競爭有效融合
任務驅動在注重激發學生個體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十分關注團隊合作與競爭培養模式。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安排幾次較大的實訓任務,學生個人是沒有辦法獨立完成的,這就需要一個團隊來進行分工協作,通過任務分解,利用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務。教學之初,我們會對教學班級學生進行隨機分組,每個小組既是一個團隊,又是小組競爭過程中的個體。這些團隊可以依據任務進行集體討論和決策,制定任務完成計劃,分配成員任務,匯總任務數據,品評任務結果。通過協同工作,一方面最大化發揮個人專向潛力,一方面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團隊協作精神認同感。
學習的動力除了來自于學生自身,更來自于不同小組團體之間競爭。充分利用學生自我榮譽感和集體榮譽感的心理,教師積極引導和開展小組任務進度評比和任務結果評價,鼓勵小組之間互評,找問題,挑毛病。我們在完成“合同”寫作教學項目后,要求所有小組公開展示各自的合同文本,小組之間互相交換評分,允許小組成員對挑出的毛病進行辯解,實行挑的毛病越多得分越多,辯解成功的越多得分越多。在整個過程,教師擔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通過任務競爭環節,有效地加深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習得和理解。
四、過程化考核模式與“三位一體”評價制度的構建
任務驅動教學理論下的課程考核不同于傳統教學中“一考定終身”,關注的焦點在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學習態度和表現的綜合評定。主要的考核范圍是出勤、課堂紀律、任務完成量以及質量、階段性測試、任務專題討論、團隊合作、實踐實訓等多個方面。制定公正透明的評分細則,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表揚和加分獎勵,實時內部公布每次任務考核結果和評定理由。過程化考核有利于激發學生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盡管學生學習任務比以往更重了,但是學習效果卻得到較大的提升。
傳統教學中,大學生寫作能力水平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單方面的評估,這種評價主體的唯一性,一方面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困境,極大挫傷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師評價自身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未必能夠真正反映一個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施,教師不在是唯一評價主體,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二元對立,學生擁有自我學習評判機會和能力,從而構建了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動評價和教師評價等三位一體的評價新模式,而整個任務實施過程則就形成“做――評――做”循環模式。
一是學生自評。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逐步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在做中學、學中做,逐漸養成自我挑戰和評判意識。二是學生互評。任務過程的各個環節,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評價,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有利于知識學習的深入與拓展。三是教師評價。雖然教師不是課堂里的唯一主體,卻承擔任務設計、任務組織、任務指導和任務評價等多重角色。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主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注意學生共性與個性的區分評價,大學生不同于中小學生,有著強烈的自我定位,需要有針對性的評價,遵循普遍原則和特殊原則相結合。二是學生水平不均等,注重分層評價,對于優秀學生和落后學生,進步百分之十,對于兩者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進行分層級評估,有利于調動好中差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班級整體寫作水平。
五、任務驅動推進學習情境、職業情境和生活情境統一
傳統培養關注的焦點在于學生的學習情境,通過理論灌輸實現學生理論知識的習得,完全忽視應用能力培養對于實踐性的迫切渴求,屏蔽與學生現實生活的關聯,割裂與學生未來職場需要的聯系,人為的在學習情境、生活情境和職業情境三者之間設置了障礙,恰恰忽略了應用寫作為“用”而生、為“用”而學的根本基礎。
擺脫單一學習情境的枯燥和效率低下任務驅動為這一困境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對不同專業未來職場對于應用文體的不同需求,結合學生現實生活的真實情景,制定高仿真的情境任務,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職業氛圍,在任務實施中充分體驗職業工作過程,將被動理論知識接受轉換為主動用知識去解決遇到的現實寫作問題,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對于具體寫作任務的真實體驗,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任務實施的過程,學生在強烈學習欲望的驅使下,應用寫作知識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
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法能夠有效促進應用寫作能力培養機制改革,它革除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弊端,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養成,構建了“做中學、學中做、做中評”良好的教學循環過程,有助于切實提高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繆泉.任務驅動教學法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用寫作課教學探究[J].文學教育,2014,(4).
[2]龐明秀.基于工作過程的應用寫作課程任務驅動教學[J].教育與職業,2011,(32).
[3]邢翠玲.試論應用寫作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實施[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5).
[4]葉蓉.求真求近求趣_應用寫作教學實施任務驅動法時任務的設計原則[J].應用寫作,2013,(11).
關鍵詞: 應用寫作 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 教學思考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用文作為信息的載體和交際工具,不僅運用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作為個人能力與素質的體現,逐漸被納入企事業單位人才評價標準的視野。應用文寫作能力不僅成為衡量當今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標準,而且成為許多員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能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薄皩嵱玫奈恼隆敝傅木褪菓梦?。應用寫作就是培養學生應用寫作的課程。那么何為應用寫作呢?應用寫作就是通過應用文寫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合作意識和敬業精神等人文素養,并逐漸轉化為個人綜合能力,為就業和創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筆者所在院校針對社會這一需求在很早的時候就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常年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現筆者就教學過程的探索談談對應用寫作教學的認識。
一、應用寫作教學的現狀
1.在應用寫作教學過程中,筆者曾經對高職和本科院校進行調查,發現高職院校普遍開設應用寫作課程,本科院校只針對部分專業開設專業性寫作課程或者應用寫作選修課,開設的學期在大一或者大二,總課程大約30課時?,F有的應用寫作課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種不少于20個,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學生對應用寫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當代大學生的實用主義觀念很強,大多數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應用文寫作可有可無。很多院校盡管開設應用寫作課程,但形同虛設,學生沒有學到應用寫作的知識,寫作課程在實用型人才培養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高中語文教學主要學習議論文、記敘文等文學性文體的寫作,應用文作為常識性內容安排在初中階段學習。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對于應用文的重視度不夠。而且應用寫作與文學創作不同,它是一門實用性、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型課程,要求大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且格式規范、結構嚴謹、內容準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明。沒有記敘文的有聲有色,議論文的深入淺出,抒情文的強烈感情,學起來相對較枯燥,導致部分學生對應用文學習缺乏應有的熱情和興趣。
3.在教材建設方面。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可選的教材版本很多,但這些教材始終沒有突破介紹文種的概念、特點、種類、寫作注意事項、例文、練習題這一傳統的編寫思路,內容龐雜,重理論、輕訓練,例文遠離學生的生活環境和職業需求,寫作訓練單一、陳舊,無法開拓學生思路。
4.在教學方法上,應用寫作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傳統模式“知識傳授+例文分析+寫作練習”,任課教師先講理論知識,然后通過例文分析總結寫作格式,最后出題讓學生仿寫練習。這種教學模式貌似循序漸進,實則弊病很多,收效甚微。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學以致用,應對應用文寫作教學進行探索。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普通人才培養有著本質的區別,應用教育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性特征,因而應用院校培養人才定位明確,它培養的不是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一是職業定位: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培養使學生知曉“做什么”和學會“怎么做”,掌握相關崗位的必備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根據專業的職業崗位要求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二是學術定位:以學生的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也就是要有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知識、較廣的社會人文知識和豐富的現代科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技術改造、管理、研發和創新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應用寫作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等。
在借鑒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探索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筆者認為應用寫作課程應遵循“人的發展”和“職業準備”的課程理念,突破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知識學科結構和知識體系,依據“職業活動為導向、能力素質為本位、項目任務為載體”的思路,按照“職場需要、按專業發展優化、按照職業成長”的原則選擇教學內容,構建基于項目導向,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凸顯課程對接校園活動、對接職場、對接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教學改革思路。
三、應用寫作教學改革探索
1.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以“實際、實用、實踐”和“必需、夠用”為原則,以項目為載體,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在現行教材基礎上結合專業優化教學內容,把應用寫作分為校園類、職場類、其他應用類等,然后根據學生對這一學科需要的實際情況,按一定順序講述各個部分的內容,先講校園類的應用文,如求職信、個人簡歷、實習報告、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接下去講述進入社會后可能需要到的職場類應用文,如公務文書、事務文書、合同等,最后其他應用類。這樣的教學安排既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又順利對接職場需要,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使其樂于學習,并用于實踐之中。
2.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創設文體情境,以學生的實踐教學為主導,以解決實際問題滿足實用需要為目的,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搜集寫作材料,確定寫作目標,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寫作任務。如讓學生直接參與學校舉行的各種大型活動,如學校召開的畢業生雙選會、運動會、學代會等各種比賽活動,還有日常班務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類寫作素材,學會寫作通知、簡報、計劃、總結、個人簡歷、自薦信、海報、議案、演講稿等應用文種,把枯燥乏味單調的應用文寫作理論變為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師可以結合學校團委的社會調查工作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做社會調查,然后指導學生寫社會調查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市場預測報告等。課堂教學同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不僅大大拓展教學內容的空間,而且讓枯燥的應用寫作變得鮮活起來。
3.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文文種不同,寫作要求也不一樣,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需求,應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利用學院的硬件設施開展多媒體教學,利用項目任務創設情境,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講評教學法等。如調查報告的寫作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任課教師給出調查報告的題目,學生分組討論,確定調查對象,明確調查方法,展開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形成調查報告??偨Y和報告的寫作教學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總結是事務性文書,報告是公務文書,兩種文書分屬不同的類別,在格式上有明顯的區別,教學中可以通過比較總結和報告的例文讓學生明確其區別。在語言掌握上也是如此,應用文語言和文學性語言區別很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犯語言的錯誤,任課教師可以通過例文的對比讓學生明確應用文的語言特點,然后掌握應用文的開頭、結尾等專門用語,并用于寫作之中。
應用寫作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應用寫作的知識,具備寫作能力,任課教師無論是任務的設定還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確學生是主體,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抽象的寫作理論有具體真切的了解,再通過學生的寫作實踐將寫作知識轉化為寫作能力。
4.師資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應用寫作教學效果不佳和師資隊伍難以滿足教學要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應用文寫作課的教師主要是師范院校文學院培養的教師,他們語言功底深厚,熟悉寫作理論,但缺乏對專業課程深入的了解,沒有行業實踐背景,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專業實踐,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而專業職業需求無法體現,結果是學生只是簡單機械地照搬、模仿例文,無法動筆進行專業寫作,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有些院校意識到這種教學的不足,由專業教師進行教授,能彌補語文教師專業的不足,但由于他們寫作知識不系統,過于強調內容而忽視理論知識,背離寫作教學規律,教學效果難以讓人滿意。要強化教學效果就必須加強應用寫作教師的隊伍建設。學校可以通過鼓勵語文教師通過頂崗鍛煉深入行業一線,熟悉行業職業崗位,增強教學的專業職業針對性,理論聯系實際,豐富授課內容,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專業水平,強化教學效果;鼓勵專業教師學習應用文寫作理論,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與水平,使教學活動符合寫作教學規律,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應用寫作這一職業基本技能。
參考文獻:
[1]陳風平,等.公文寫作精品課程建設探.應用寫作[J].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