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4: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脫貧攻堅工作要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深入貫徹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
全面研學把握深刻內涵。黨的十以來,就脫貧攻堅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對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把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增強發展能力作為根本舉措;要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機銜接起來。各地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自覺用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黨的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貫徹黨的精神,扎扎實實做好殘疾人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二、堅持精準施策,務實求效
認真開展殘疾人就業扶貧。實施《市殘疾人創業就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20)。積極推動殘疾人輔就業工作的開展,力爭早日建立一所輔就業機構。2020年確保建成規范達標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
穩步實施殘疾人健康扶貧。精心組織實施殘疾人康復民生工程,主動參與精神殘疾人救治救助服務管理工作。宣傳落實《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深入開展“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積極推動衛生計生部門加強醫療康復機構和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醫療康復服務能力,優先為殘疾人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醫療康復等簽約服務,逐步形成穩定的殘疾人康復工作機制,確保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獲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到70%以上。
全面落實殘疾人兜底保障扶貧。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實施好殘疾人兩項補貼,做好救助對象的殘疾人證和殘疾等級審核工作。主動對接人社部門,掌握重度殘疾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政策代繳落實情況。認真貫徹落實《市“十三五”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全力推動為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的社會機構任務的早日完成。完成年度“陽光家園計劃”,做好信息錄入工作。
扎實推進教育扶貧。抓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情況定期核查工作的貫徹落實。配合教育、衛生部門開展殘疾考生高考便利申請,協助做好2020年殘疾考生高考招錄工作。繼續開展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資助政策落實情況自評工作。完成省殘聯下達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和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工作。
認真配合扶貧部門做好相關工作。配合縣扶貧辦做好貧困縣摘帽涉及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事項核查工作,及時掌握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數、未脫貧、已脫貧、新識別和返貧情況,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殘聯組織作用。
認真落實脫貧幫扶工作。認真做好縣殘聯選派幫扶干部的保障工作。積極推動支部共建和在定點幫扶村開展各項扶貧活動。扎實開展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工作。
加大殘疾人脫貧攻堅典型宣傳力度。遴選一批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殘疾人脫貧典型,發揮殘疾人脫貧典型帶動作用。聯系電視臺、報社等媒體對脫貧典型進行宣傳,利用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進行宣傳。
一、基本情況
市商務局負責包保六道溝鎮樺皮和銅山兩個村的精準扶貧工作。兩個村共有貧困戶18戶,貧困人口38人,其中,2017年脫貧7戶,15人。2018年脫貧1戶3人。2019脫貧6戶12人。未脫貧戶還剩4戶6人。
根據市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要點的要求,市商務局2020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二、加強電商扶貧力度
結合我市實際,充分發揮電商企業模式創新優勢、品牌塑造優勢、渠道拓展優勢,重點在人員培訓、品牌打造、營銷推廣等方面多途徑拓寬幫扶舉措,做到因村施策、精準發力,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結合現實條件進行幫扶,探索電商企業與貧困戶定產定銷新模式。拓展網絡銷售平臺、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全面推進扶貧產品的營銷。為發揮電商企業的帶動作用,我局將組織動員轄區內外電商企業與貧困村對接,幫扶貧困戶。爭取省級電商村、電商鎮示范項目,在符合條件的行政村建設70個村級電商站,開展電子商務培訓100人次。
三、確保產業扶貧產生效益
一、五個聚焦,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
2020年以來,縣緊緊圍繞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工作要點》工作整體布局,狠抓脫貧攻堅收官“五大戰役”的落地落實。
(一)聚焦重點區域,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茖W制定《21個專項扶貧實施方案》《深度貧困鄉鎮2020年脫貧任務》《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實施方案》等文件,整合攻堅資源,強化攻堅舉措,狠抓力量傾斜、狠抓措施制定、狠抓項目實施、狠抓掛牌督戰、狠抓督導檢查,確保圓滿完成114戶貧困戶脫貧任務“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三個層面,打好問題整改“突擊戰”。先后召開3次縣委常委會、3次領導小組全體會議、4次辦公室例會,確保問題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同時,按照核定措施、確定效果、議定成果、審定結果、認定銷號“五定”工作法,從大排查發現問題、中、省反饋問題和近期自查問題三個層面,開展問題整改清零工作。
(三)聚焦四個不摘,打好鞏固成果“持久戰”。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制定《持續深化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實施方案》、《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脫貧攻堅“回頭看”項目實施方案》等文件,投入資金25049.76萬元,安排項目355個,對已退出的129個貧困村、3194戶14959名脫貧人口和4戶脫貧監測戶、19戶邊緣戶,分類別、分區域開展差異化、精準化扶持。同時,按照“3+3+n”工作法,持續開展扶智扶志活動,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四)聚焦全面小康,打好總結宣傳“輿論戰”。一是圍繞工作大局,聚焦脫貧攻堅理念和政策宣傳,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依托“4+2”宣傳機制、農牧夜校、“小蜜蜂”播放器等平臺,形象生動地向干部群眾宣傳宣講關于脫貧攻堅工作重要論述;二是立足主流陣地,集結各方面的宣傳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明確職責分工,實行任務分解,全面加強脫貧攻堅信息謀劃、經驗總結、案例收集,宣傳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宣傳脫貧攻堅給貧困村貧困戶帶來的新變化。
(五)聚焦有機銜接,打好相對貧困“破局戰”。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有機銜接,按照“1+6+n”的工作思路,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7)》、6個專項規劃以及7個重點鄉鎮規劃,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將針對絕對貧困的脫貧攻堅舉措逐步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的常態化幫扶措施,將現有特惠幫扶政策逐步向普惠性民生政策準變,升級、擴大現有社會保障制度的標準、范圍,確保實現解決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的重心轉移,著力構建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二、七個突出,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
自2014年以來,縣全面落實中央、省、州委系列決策部署,著力抓實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等各項工作,確保了脫貧過程扎實、脫貧成果真實。
(一)突出增收渠道,打好“兩不愁”攻堅戰。做深做細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社會保障兜底等工作,確保3304戶15431名貧困人口人均收入超過2020年4500元的脫貧標準。在產業扶貧上,立足“大中小、長中短”產業發展思路,搶抓機遇,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助推脫貧奔康,促進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在就業扶貧上,充分挖掘保潔員、護林員、巡河員等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通過對口幫扶、以工代賑等方式加大勞動力轉移;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貧困群眾致富奔康能力。在消費扶貧上,用好“扶貧”公益商標標識和扶貧“832”平臺,采取線上、線下銷售的方式,深入推進消費扶貧。在社會保障兜底上,全面落實農村低保政策;實施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重點殘疾人護理補貼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
(二)突出提質增效,打好“資金項目管理”攻堅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于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各項會議精神,在項目清理上,組織縣財政、發改、教育、衛生健康等行業主管部門,系統清理資金項目、做到扶貧資金項目家底清;全面收集整理資料、做到扶貧資金項目情況明;及時更新數據信息、做到系統數據完整真實;優化項目管理流程、依法合規加快項目實施。在項目庫規范完善上,組織各行業主管部門及時將每個年度的扶貧資金項目統計表鎖定的項目及資金規模與脫貧攻堅項目庫進行比對,做到錄入項目庫的扶貧項目與實際實施的扶貧項目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六)突出政治引領,打好“問題整改清零”攻堅戰。從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高度,把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高位推進,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分管領導精心謀劃、身體力行,抓部署推進、抓督導落實。同時,建立“縣級負責、縣攻堅辦統籌、鄉鎮和行業部門落實”的問題整改工作機制和督導檢查機制,推動問題整改清零工作落實落地。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縣脫貧攻堅總體部署,聚焦總攻目標,克服疫情影響,推動政策落地,提升脫貧質量、強化攻堅保障,圍繞35戶65人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目標任務,緊緊抓住三個非貧困村、特殊貧困群體和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不松手,不解決,不罷休,全鄉范圍內繼續開展扶貧開發工作“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集中力量打好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切實做到目標任務早明確、重點措施早謀劃、資金項目早安排、宣傳發動早推進,抓緊抓細抓實脫貧攻堅各項重點工作,為高質量打贏前年脫貧攻堅收官戰開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成效
(一)進一步貫徹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自4月1日開始鄉中心組每次學習上增加關于扶貧工作、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扶貧論述摘編》及視察脫貧攻堅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內容,各村支部定期召開扶貧工作專題會議學習關于扶貧重要論述和最新指示精神抓好工作落實。
(二)精心謀劃部署全年工作。3月5日召開的扶貧例會上對疫情影響下脫貧攻堅工作做了相關部署,對全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做了相關安排,各村在3月底之前已上報各村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計劃。3月7日召開我鄉“春季攻勢”動員會,做到早研究、早謀劃、早部署、早見效。
(三)持續展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聚力開展“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落實“人人有崗位、收入不減少;村村有項目,確保穩得??;件件有落實,問題確實改”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調度、抓整改,搶時爭日促進度、提質量,有力有序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已全面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帶貧主體復工復產、滯銷農產品銷售、貧困子女復學“四個清零。
(四)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問題。3月9日-12日啟動了新一輪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情況核查工作,逐村逐戶逐人逐項,開展排查核查,對發現的一戶飲水安全問題和5戶需要進行住房提升的問題,做到立行立改,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推深做實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抓好產業扶貧工程。根據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要點,指導了各村謀劃實施2020年到村到戶特色產業扶貧項目。4月各村已做好光伏的分紅工作。4月底之前已完成全鄉第一批產業驗收,共計驗收283戶,補助金額523270元。推進就業扶貧工程。認定居家就業基地11個,扶貧車間1個,按季度已申報就業補貼共45人、開展集中招聘2次、已申報貧困戶一次性創業補貼8人;2019年我鄉外出務工貧困人數為1183人,截止2020年4月26日,我鄉已外出務工貧困人數為1370人(其中省外務工貧困人數793人、省內縣外務工貧困人數237人、縣內務工貧困人數340人、跨省點對點輸送貧困人數0人)、有意愿要外出務工貧困人數0人、放棄就業務工貧困人數0人。推進電商扶貧和消費扶貧。持續推進電商扶貧和消費扶貧,我鄉四個電商便民服務點在2月份陸續恢復營業,疫情期間未受到大的影響。抓好小額信貸工作。一是2016以來,累計發放扶貧貸款337筆,共1226.82萬元;現存量扶貧貸款有228筆,共845.03萬元,截止目前新增貸款(續貸)5戶14.9萬元;二是已通過走訪、微信等多種形式宣傳扶貧小額貸款政策,截止5月7日,全鄉扶貧小額信貸逾期5戶11.23萬元,已成立專項清收工作組,制定“一戶一策”,對逾期戶加大清收力度,預計年內全部完成回收。
(六)加強精準幫扶。我鄉已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2020年初脫貧監測戶5戶10人,邊緣戶16戶52人進行實時跟蹤幫扶,制定和調整2020年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結合“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問題大排查活動以及“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排查過程中,對貧困戶、邊緣戶反映的所有問題和訴求,一律記錄在表,不遮不掩,對“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同步開展再核實,力求所有問題能夠一次入戶,一次發現,一次匯總,一次解決。在入戶同時對疫情防控、務工政策和集體土地危房拆遷工作進行宣傳,并幫助貧困戶進行國辦系統APP注冊。
(七)大力推進問題整改。針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及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一是我鄉于4月2日上午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成立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及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對照縣認領的53個具體問題,結合我鄉實際認領32個具體問題,制定了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及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問題整改清單、臺賬每周進行更新;二是于2020年4月2日下午組織召開了鄉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會,要求鄉直各部門、各村積極主動認領問題,自覺承擔整改任務,結合實際,及時制定整改實施方案,不折不扣在5月底之前完全部成整改任務。
(八)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管理。2020年安排扶貧項目數8個、計劃投資總額200萬元、已開工項目數7個,較2019年安排扶貧項目數減少2個,計劃投資總額減少11萬,2019年實際開工項目數10個、實際撥付資金217.234萬元。
(九)持續提升雙基建設水平。截止目前,三個非重點貧困村中,童家河有1個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在建;東溪村有5個貧困發生率高非貧困村需求清單項目在建,有1個“四好”農村路項目在建;楊三寨村有2個一事一議項目在建,有2個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在建,有1個移民后扶項目在建,所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力爭6月底建設完成。同時鄉正在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爭取項目資金,改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2020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關鍵之年,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作為實現“三保障”之一住房保障的重要手段,必須作為重中之重,現將有關工作重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關于存量危房排查方面
(一)排查到位,不落一戶。
對四類重點對象、邊緣戶、一般農戶的住房展開全覆蓋排查,重點排查有沒有農房尚未進行鑒定或鑒定不準,有沒有個別貧困戶還住在危房,有沒有新房建成舊房未拆除的現象等。
(二)鄉鎮主體,部門指導。
鄉鎮人民政府是排查工作責任主體,分鄉鎮展開,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戶,建立排查工作臺賬,列出問題清單,對賬銷號??h級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督查,匯總上報。
(三)突出重點,明確時限。
要充分發揮村“兩委”的作用,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對象為重點,排查工作在3月底要全面完成,縣區主管部門須在4月上旬完成排查報告上報。
二、關于農村危改程序方面
公開透明,程序規范。嚴格執行戶申請、村評議、鄉鎮審核、縣區審批制度。三級公示按要求嚴格公示載體和公示時間,縣級要暢通投訴渠道,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并在新聞媒體公開。
三、關于危房改造工程方面
全面落實《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持續開展查漏補缺,對于2019年摸排出來的1700多戶存量危房和新摸排出來的危房,要根據對象類型,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四類重點對象全部納入危改計劃,并建立層層分解、環環相扣的農村危房改造責任體系,把任務明確到鄉鎮和責任人。要強化面積管控、質量管理、工程驗收、資金撥付等工作,抓緊改造到位,做到應改盡改,確保農村困難群眾不住危房,全面實現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對于邊緣戶、一般農戶不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群體,各地也要積極想辦法、拿措施,引導和鼓勵一般農戶自行改造;對于無意愿改造的,要履行住房不安全因素告知義務和政策宣傳引導工作;對于有意愿改造,但家庭有特殊困難的,縣區政府可以給予適當幫扶。
四、關于農村危改相關問題處置方面
(一)排查問題要限期銷號整改。
對于排查出來的問題要立行立改,對于一時不能整改到位的,要明確整改時限,上半年要清零見底。
(二)加強質量安全管控。
縣級要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巡查,地基和關鍵部位的施工鄉鎮要派員旁站指導,開展建筑材料抽檢,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
(三)明確縣級竣工驗收流程。
危房改造完成后,縣級住建部門要匯同財政、發改等部門共同組織驗收,把好危改最后一道關。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促進貧困群眾增收為目標,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在產業扶貧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瞄準城鄉居民消費需求,以現代都市型農業和特色高效農業為方向,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加快推進“一減四增”,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培強特色產業,擴大發展規模,提高質量效益,延伸產業鏈條,構建帶貧防貧機制,不斷提升農業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提升扶貧特色產業綜合效益
(一)優化調整特色種植業。制定實施特色種植業(含水果)精準扶貧年度工作方案,落實“一減四增”要求,在全區建設一批特色種植和良種繁育基地。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要求,對紫山懷小米、博遠、秋景、喆興、現海5個產業扶貧園搞好扶貧帶貧示范作用;對32個蔬菜產業扶貧項目149個蔬菜大棚加強技術指導,搞好風險防控預警,實現產銷銜接,發揮好效益引領作用;對51個產業扶貧基地加強指導,加大貧困戶從業就業示范引導作用;指導各鄉鎮、村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加強優質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發展蔬菜、中藥材、食用菌、特色雜糧、水果等特色高效種植產業,推動規?;藴驶?、特色化、精品化和品牌化發展。(責任單位:農業科、蔬菜科、經作站、種子管理站,各區域站、動檢站)
(二)做大做強特色養殖業。制定實施特色養殖業精準扶貧年度工作方案,在鄉發展肉雞、肉驢等養殖扶貧項目的基礎上,在其他鄉鎮重點發展家禽、肉牛和肉羊養殖,支持各鄉鎮、村發展特色養殖。(責任單位:畜牧科、各基層動檢站)
(三)大力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大力培育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引導各鄉鎮積極扶持孟德、廣興、可利爾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儲藏、保鮮、烘干、分級、包裝設施,提升產后處理能力,使產品更適宜進入精深加工。(責任單位:產業化辦,各區域站、動檢站)
(四)培育壯大農業新業態。指導各鄉鎮、村依托特色農業、農事景觀、人文景觀等資源,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康養健身、創意農業、體驗農業等多元業態。一是對名關鎮南石口食用菌加強技術扶持指導,打造成我區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二是加強休閑農業品牌創建培育工作,開發廣府、王邊特色鄉村旅游產品,做好宣傳推介;三是打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抓好西部以博坤家庭農場、博遠智慧農業園區、劉窯核桃基地、永合會萬畝油菜花基地和東部以耐思、科瀚、相知農場、垂釣中心等節點為主的兩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提升我區農業生產附加值。(責任單位:環保站、各區域站、動檢站)
三、加強產業帶貧主體培育,提升產業帶動能力
(一)培強新型經營主體。立足資源稟賦,圍繞全鏈條需求,聚焦重點領域,以高科技、高質量、高成長性為標準,積極開展農業大招商,主動對接大企業、大集團,積極引進培育能夠支持帶動扶貧產業發展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做好招商項目跟蹤指導服務,確保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產。(責任單位:產業化辦、項目辦)
(二)發展高效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協調供銷、郵政、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等開展農資供應、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鼓勵中小型服務組織通過發展服務聯合體、服務聯盟等新型組織形式,加強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逐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引導大型服務組織通過參股控股、特許加盟等形式,與中小型服務組織形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形成各有分工、互有側重、共同發展格局。全區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30家,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6%。(責任單位:農經科、植保站、農機管理科、農機推廣站,各區域站、動檢站)
(三)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創新完善扶貧資金、長期訂單、股份合作、資產收益、產銷銜接、土地流轉托管、公益崗位和就業幫扶模式。推行以股份合作為紐帶的政府+金融+科研+龍頭+合作社+農戶“六位一體”新興合作經營模式,實行企業統一流轉土地、基礎設施、種養品種、技術指導、品牌打造、加工銷售和農戶分戶經營管理“六統一分”,把大多數貧困戶嵌入產業鏈條,引導帶貧主體和貧困戶依法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實現貧困戶與企業、金融、科技的有效聯結。建立完善收益分配機制,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貧困戶,通過產業項目和引導就業實現增收。(責任單位:農業科、經作站、農經科、產業化辦,各區域站、動檢站)
(四)壯大集體經濟。鞏固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試點成果,加快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建設,逐步增加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比重,全面提升試點工作質量。鞏固“消零”成果,防止反彈。繼續實施“消薄”工程,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進行資源開發、產業化經營。盤活政府投資和社會幫扶到村形成的資產,多舉措、多形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大力發展農村服務型經濟,通過為農戶和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前產中產后農業生產,以及旅游、商貿流通與市場管理服務,增加服務性收入。(責任單位:農經科,各鄉鎮農經站)
四、深化農業科技服務,提升創新驅動能力
(一)加快農業創新驛站建設。認真落實《農業創新驛站建設管理辦法》,每個驛站輻射帶動5個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幫扶10個以上貧困或普通農戶脫貧增收,使驛站成為縣域產業發展的動力源和孵化器。深化“十個一”模式,幫助科研教學單位研究制定科技人員參與驛站建設和科技下鄉的扶持政策,建立創新驛站長效機制。(責任單位:科教站,各區域站、動檢站)
(二)提升農業技術服務水平。落實《省農業產業扶貧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方案》,進一步優化扶貧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幫扶重點向一二三產業融合、全產業鏈方向轉移,組織開展“十項服務”。繼續實施《區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實施方案》,建立一支指導到位、服務精準、幫扶全覆蓋的產業發展指導員隊伍。進一步加大科技扶貧培訓力度,培訓產業扶貧干部、產業扶貧帶頭人、實用人才帶頭人、經營主體負責人和貧困戶200人。(責任單位:科教站,人事科,各鄉鎮)
(三)健全農業科技信息化網絡。發展智慧農業,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在特色農業中的推廣應用。積極參加省市縣鄉村五級貫通的農技推廣云平臺,通過配備終端、網絡書屋、微信公眾號、手機APP、12316等及時指導農民群眾科學合理安排農業生產,解答技術咨詢、推送科技信息,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在平臺上、展示、交易。(責任單位:科教站,各區域站、動檢站)
(四)加強風險防范。做好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抓好重大病蟲害防控、制定完善防控預案應對干旱洪澇等氣象災害,加強監測預警。依托區級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建立農業扶貧產業市場風險預警機制,制定風險防范預案,定期價格、供求信息,指導貧困地區防范市場風險??茖W開展產業扶貧風險評估,對扶貧主導產業面臨的技術、市場等風險和經營主體生產、經營、帶貧能力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制定防范和處置風險應對措施,防止產業項目盲目跟風、一刀切導致失敗造成損失。加強扶貧資金、資產資本監督管理,防止出現產業扶貧失敗風險。(責任單位:農業科、技術站、科教站、財務科、蔬菜科、植保站,各區域站、動檢站、農經站)
五、推動農產品營銷,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
(一)嚴格質量標準。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完善縣鄉村農產品監管追溯體系,做好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應用,做到專網專人負責。(責任單位:農產品監管科、科教站,各區域站、動檢站)
(二)強化品牌培樹。制定特色優質農產品目錄,強化品牌設計、品牌提升、品牌宣傳,培育1-2個區域公用品牌,集中打造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品牌。支持各鄉鎮在中央、省市媒體、高鐵站平臺等進行產品宣傳,支持鼓勵品牌農產品創新創意設計、講好區農產品品牌故事,擴大品牌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責任單位:農業科、蔬菜科、農產品監管科,各區域站、動檢站)
(三)強化產銷銜接。構建產銷對接長效機制,組織參加京津冀蔬菜食用菌產銷對接活動和品牌萬里行活動。鼓勵各鄉鎮建立營銷體系,加強與一線城市農貿企業、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對接合作,拓展區品牌農產品展銷窗口。組織各鄉鎮企業和產品,入駐北京新發地優質農產品展銷中心。組織實施品牌農產品“六進工程”,開展愛心購買農產品公益行動。支持舉辦品牌電商促銷宣傳活動,支持建立農產品電商特色館,打通線上線下產銷對接渠道。(責任單位:農業科、蔬菜科、環保站,各區域站、動檢站)
六、抓好定點幫扶工作,確保幫扶政策落實
搞好定點幫扶工作。扎實做好區農業農村局在柳村、榆林東、榆林一、東睢寧、趙劉營、杜屯等6個村精準扶貧幫扶工作,組織局“一幫一”幫扶責任人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及時了解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實施情況。(責任單位:局辦公室、局相關科室)
七、強化組織保障,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加強組織領導。繼續實行“一全一直一最一中心”工作機制,將農業產業扶貧作為重要任務,擺上突出位置。各科室站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專項謀劃,科室站所負責人要具體抓、深入抓,安排得力人員負責產業扶貧工作。要保持產業扶貧人員隊伍的穩定,抽調精干人員充實到產業扶貧專班中來,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產業扶貧隊伍。(責任單位:局屬有關單位,各區域站、動檢站)
(二)建立清單臺賬。要結合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工作,按照“一項任務、一個清單、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要求,建立健全產業扶貧任務清單,對所有鄉村的產業情況,逐村逐項建立產業情況清單。認真落實扶貧產業各項政策措施,以村為單元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戶為單元加快落實特色種養扶貧項目。進一步優化完善農業產業項目庫,積極參與農業產業扶貧項目的方案制定、組織實施、成果驗收等工作,實時了解執行情況,并進行監督和指導。(責任單位:產業扶貧辦、局屬有關單位,各區域站、動檢站)
(三)加強調研督導。在狠抓中央巡視、國家考核、督查巡查和省級、市級考核反饋問題整改的基礎上,結合扶貧產業問題困難大排查和產業扶貧“回頭看”工作,圍繞重點工作,針對薄弱環節,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督導檢查和調研指導活動,分析問題與趨向,研究提出前瞻性意見建議,通過強弱項、補短板、促提升,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構建農業扶貧產業長效機制。(責任單位:局屬有關單位,各區域站、動檢站)
按照市統計局的安排,X縣統計局成立了調查組,抽取省級“三變”改革試點示范村X鎮x村和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X村作為調研對象,采取入戶訪問、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開展調研活動,調研人員與上述兩個村村干部座談并共同填報《鄉村振興相關統計指標調查表》,在每村選取x戶進行問卷調查,詳細了解了實施現狀,梳理和匯總了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通過對X村和x村全面深入的走訪了解和“解剖麻雀”,我們對于近年來農村的變化和發展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探索實踐進行了理性思考。
一、“鄉村振興”。
x.基本情況。調研人員通過查閱X村和x村村上檔案的方式,對以上兩個村子相關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x)X村。全村貧困人口占x.x%,屬于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覆蓋率達x%。特色產業發展比較好,占總耕地面積的x.x%,主要是香菇、水果,有“三品一標”x個,“三品一標”基地面積x畝。農產品銷售方式緊跟互聯網發展浪潮,開展網上銷售農產品農戶x戶,占比達x.x%。本村上學x-x歲兒童較多,占總人口比例達到x%,勞動力相對減少。在鄉村治理方面,基層民主參選率達x%,有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不斷壯大,達到x人。村干部平均年齡偏大,達到x歲。家庭醫生簽約率達x%。留守兒童x人,留守老人x人。通自來水農戶x戶,占比x%,衛生廁所改建農戶數x戶,占比x%。行政村公路通達率x%,通互聯網農戶占x%,x平方米以上村衛生室x個。脫貧人口占比x.x%,從事二三產業勞動力比重較低,只有x%。全年村集體經濟嚴重依賴財政投入,總收入x萬元,其中經營收入x萬元,財政補助資金x萬元。
(x)x村。常住人口x戶,常住人口x人,其中貧困戶x戶x人,貧困人口發生率達x%,屬于貧困村。村上生活垃圾經過集中處理方面比較到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覆蓋本村x戶,覆蓋率達x%。在特色產業方面規模較小,“三品一標”基地面積只有x畝糧食種植面積超過耕地總面積一半還多,農業生產依賴財政投入。使用沼氣農戶比例較高,達到x戶,占比x%。在鄉風建設方面,農民業余文化生活比較豐富,兒童入學率達x%。在鄉村治理方面,基層民主參選率達x%,有新型職業農民x人。村干部平均年齡很大,達到x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參保人數x人達x%,家庭醫生簽約率達x%?;A設施建設較好,通自來水農戶x戶,達到x%;衛生廁所改建農戶數x戶,達到x%;行政村公路通達率x%,通互聯網農戶x.x%,x平方米以上村衛生室x個。脫貧人口占比x.x%,未脫貧人口仍占大部門,脫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從事二三產業勞動力比重較低,只有x%。全年村集體集體收入嚴重依賴財政補助,沒有經營性收入。
x.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鄉村旅游產業鏈有待延伸。受限于信息、技術、資金等因素,X村和x村均沒有開展鄉村游的農戶,村旅游產業發展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只有X村有x戶開展住宿餐飲的農戶,食宿等接待條件有限,游客吃、住、游、娛延伸不足,尚未形成鄉村旅游的完整產業鏈。
二是干部后備力量比較缺乏。
總體上看,目前X村和x村村干部平均年齡偏大、年輕干部缺乏、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尤其是x村村干部平均年齡達到x歲。
三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尚在籌建之中,經營收入較低或無。
x年,X村村集體收入x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x萬元,x村村集體收入x.x萬元,全部為財政補助資金。村集體經濟后續發展乏力。
x.幾點建議。一是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要充分利用“能人治村”的優勢,注重村年輕干部培養,通過村干部“傳、幫、帶”,加強村干部后備力量建設,在農村黨員發展、培養、教育等環節加強規范化管理,讓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二是進一步完善民生保障體系。
首先是提高農民就業技能。由政府幫助加強就業培訓,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增強務工技能。其次是加強社會保障兜底。當前,新農合醫療保障雖已全覆蓋,但門診報銷比例低,看病住院仍然是農民的大筆開銷,農村因病返貧現象還是農民最擔心的事情。及時實施困難救助。一些缺乏勞動力的低保邊緣戶,生活上的困難還不少,需要各級多加關心,定期摸底、掌握動態,及時予以幫扶。
三是進一步堅定綠色發展路徑。
堅定不移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逐步把自然生態優勢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中。提升發展生態旅游業,提升鄉村旅游的品位和檔次,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引進先進技術提升傳統農業,擴大有機蔬菜和優質水果規模種植面積,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綠色品牌農產品。
四是進一步健全工作幫扶體系。
發揮政府經濟部門的業務優勢,幫助村里挖掘特色產業和資源潛力。幫助加強技術指導,在農業栽培、林業種植、等領域下派專業力量,幫助發展各類生產活動。有些基礎相對薄弱的行政村,工作合力形不成,特別需要上級派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農村指導員,幫助化解矛盾,促進團結合作,把那些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并且認真負責的同志選派到基層一線,為鄉村振興多作貢獻
二、“三變”改革工作。
x.改革實施總體情況。X縣采取一系列硬措施,提早謀劃、統籌部署x年脫貧攻堅和“三變”改革工作,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和“三變”改革向縱深發展??h上制定了《X縣x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方案》和《X縣x年脫貧攻堅工作要點》,縣“三變”辦擬定了《X縣x年“三變”改革實施方案》和《X縣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
按照整村推進、整流域推進、整溝域推進、連片開發思路,突出抓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壯大集體經濟等重點工作,確保x年度x個貧困村x.x萬人口順利脫貧退出。x年全縣“三變”改革工作在鞏固x個試點村的基礎上,每個鎮辦再發展x至x個“三變”改革村(社區),使全縣“三變”改革村達到x個。將清產核資和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三變”改革的基礎和著力點,細化任務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和工作內容,計劃x月底前完成股權量化、股份合作和項目實施工作。
x年繼續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要求,對初步具備發展種植、養殖、鄉村旅游等基礎條件的區域,先行發展一批規模適度的特色產業,形成產業特色突出、市場前景較好的初級發展平臺。圍繞食用菌、獼猴桃、有機茶、中藥材等特色產業,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要求,堅持因地適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推動做強做優特色產業,激活發展資源,拓寬增收渠道。
x.試點示范工作開展情況及現狀。x年全縣“三變”改革工作在鞏固x個試點村的基礎上,每個鎮辦再發展x至x個“三變”改革村(社區),使全縣“三變”改革村達到x個。
x.“三變”改革試點示范取得的成效。脫貧攻堅中,X縣按照試點先行思路,先期選擇x個村社區試點,推行“黨支部+‘三變’+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大力實施“三變”改革??h上從清產核資入手,認真摸清每個村社區的土地、山林、水域、旅游等資源底數,弄清楚使用現狀。在此基礎上,推動資產股份化、土地股權化,激活原先閑置低效的資源。X鎮X社區依托靠近X景區的區位優勢,統一租用x戶村民的閑置房屋,發展農家樂x家,每戶每年獲得租金x萬元。
同時,積極招商引進龍頭企業,興辦專業合作社,培育能人大戶和家庭農場,通過發展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實施土地流轉,引導吸納農民以土地、資金、勞力等入股,建設農業園區、產業基地,讓農民或貧困戶獲得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股金分紅等多重收益,加速發展農業產業、振興村域經濟。目前,X縣已流轉土地x.x畝,打造了萬畝白茶、萬畝獼猴桃等x個連片產業基地,新培育x家龍頭企業、x家專業合作社、x戶家庭農場。
期間,X縣出臺了《實物資金入股“三變”實施辦法》《“三變”改革企業配股辦法》等規定,強化利益分配導向,兼顧企業、集體、個人利益,明確界定了集體、合作社、農民等獨立實體入股權重,企業根據規定對流轉資源和入股資金分股配股實行保底,優先保障貧困群眾,確保群眾股權實現收益。縣財政列支x萬元,專項用于試點村“三變”改革;捆綁整合涉農資金,實行政策優惠,將村企合作開發、投資興建的農業產業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優先列入規劃,優先扶持發展。依托政府在制度、財力、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X縣“三變”改革進展順利。
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計投入資金x.x億元,x個試點村共流轉土地x畝,x畝山地實現了資源變資本;財政投入和吸納社會資本x萬元資金變成股金;全縣x戶農戶入股變成股東,其中貧困戶x戶x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