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4: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語文古詩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的比重有增加的趨勢,這是對母語教學的重視,同時也是對古典文化的一種發揚和繼承??梢哉f,古詩是文學發展中的一座豐碑。如何更好地了解古詩,學會對詩歌的鑒賞和感悟,努力提高學生對中國古詩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已成為當今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筆者認為,初中詩歌教學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欣賞淺析
1. 誦讀――加強學生的主觀感受 古詩詞講究形式美、節奏感和韻律感,結合漢語言文字特點,誦讀起來抑揚頓挫,既可以讓學生以美的體驗,又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教材中的古詩詞作品,加強學生的主觀感受。例如反復誦讀古詩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意境之美。例如以《天凈沙?秋思》為例,全詩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兩句開篇,營造了冷落暗淡的環境氛圍,使人既心生蒼涼惆悵之感,又有清新幽靜的體會。緊接著“古道西風瘦馬”將秋風蕭瑟、蒼涼悵然的意味進一步渲染,使人很自然的和詩人心中的無限愁思產生強烈的共鳴,而枯、老、昏、瘦等字對事物的細致刻畫,以詩人的視角給其蒙上了凄涼愁苦的色彩,更是詩人心緒不佳的間接體現。最后,全詩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收篇,以點睛之筆,直抒詩人心意,將詩人懷才不遇、心生寂寥的形象描繪的栩栩如生。學生在誦讀之后,不由自主的會在腦海中形成如下畫面:凄涼的秋風中萬物蕭條,一位滿臉疲憊的天涯游子,牽著一匹瘦馬,在荒涼的古道中,落寞前行卻不知歸處。
誦讀是學生學習古詩詞最有效的途徑,學生在剛開始誦讀的時候,可以先整體感受詩詞的優美和意境,然后在反復的誦讀中,細細品味作品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詞的精妙之處,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進而強化自己的主觀感受,與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作品的透徹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2. 學習與應用要具有靈活性 詩詞作為語言的藝術,善于運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情感,詩詞中也匯聚了作者的萬千心緒。所以,在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真情實感地品析名句,抓住關鍵字、詞、句等進行賞析,真正感受到作者當時所迸發的情感,體會詞字精練的妙處。然后,合理滲透“以詩解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快速“入戲”,提高其鍛字、煉詞、用句等能力,加深古詩詞之間的互相理解。而詩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夸張、擬人等,都是學生應該學習的重要技能,在詩歌鑒賞的同時,分析這些修辭的用法,領會詩人蓄積的情感。還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時時聯想,拓展其思維的空間。這是因為,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因此,在詩詞賞析中,引導學生對精美的詩詞進行聯想,以多樣的形式進行優美文章的創作,從整體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不斷提高其分析與寫作的能力等,以便更加透徹的理解詩詞。
例如在蘇軾的《水調歌頭》賞析時,教師可放手將鑒賞任務交給學生,引導其從不同的視角,以獨特的方法對詩歌進行鑒賞,鼓勵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然后激發學生的想象,以此詩詞為基礎進行優美文章的創作,將詩歌凝練的語言轉化為具體的文字,并不斷發揮想象,創造生動的畫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正如:《水調歌頭》配上音樂,就成為膾炙人口的、很多人都會唱的歌曲。
3. 結合時代背景,深入理解古詩詞 古人云:“興之所至,詩之所寫。”古詩詞一般都是詩人有感而發之作,大多都與作者的生平、閱歷、遭遇及他所處的時代的社會生活相關。因此,我們學習古詩詞,就必須先對作者的人生經歷及思想情感、時代背景等有一個較為細致的了解。因而,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都會在教學古詩詞課前,先讓學生收集詩詞作者之人生經歷及其作品的創作背景。這樣做,就會讓學生在預習中不僅體會了此詩或詞之意,同時還豐富了他們頭腦中對于詩詞作者、歷史背景、社會現象等的認識了解,成為自身知識的積累,為自己以后再去賞讀該人之作及他人該時期之作打開方便之門。比如,李白的《行路難》,若不弄清楚李白寫這首詩的處境,那么詩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等句子就無從理解。同樣,若不了解時代背景,學生就不會深入理解《漁家傲》的壯志難酬、蒼涼悲愴,《望天門山》的奔放豪邁,《過零丁洋》的氣壯山河、慷慨悲壯,《破陣子》的慷慨激昂……
4. 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直入詩海幽境 王國維語:“一切景語皆情語?!惫诺湓娫~在表達情感方面比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來抒感的,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詩的靈氣在于“字短情長”,字里行間總留有啟人聯想開人悟性的“空白”,情托景,景引情,情景相生,情在詞外。因此,指導學生通過聯想、想象感悟詩詞營造的意境,讓學生在詩海幽境中品味古韻詩情可以說是古詩詞感悟的妙招。如何在教學中引領學生步入詩的意境。方法有二:一是從詩詞描繪的意象入手。如在教學《相見歡》一文時,我們可以牽引出相關的幾首有關“月”的詩來作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月如鉤”帶來的獨特的表達效果。此時的教師不需要把整首詞意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就能夠從詞里發掘出含蓄而豐富的的詩人情感。
5. 聯系實際,運用古詩詞 古詩詞是我們祖國的瑰寶,在語文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朗讀、如何理解、如何鑒賞,還要懂得如何應用。例如,當學生出去旅游,登高望遠,就會不自覺地說道:“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我們遇到梅雨季節,學生就會如此感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碑攲W生不慎丟失財物,也會別出心裁,仿寫廣告詞:“春風不作美,卷走夏涼被,若有拾到者,酬謝少不了?!边@些都是應用古詩詞的表現,也是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古詩詞作為初中語文課程體系中的關鍵構成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藝術的象征,為促使學生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教師需格外關注古詩詞教學,不斷完善和優化教學方法。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可采用更具個性化和新穎性的教學方法展開古詩詞教學,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和更新教學思路,這對提升語文課程整體教學質量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重視品讀朗誦教學,引領學生體會情感
初中生正處于擁有良好記憶力的年g階段,在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充分運用他們的這一優勢,引領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品讀和背誦,以此不斷積累古詩詞方面的知識,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根基。誦讀是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環節,古詩詞語句優美,朗讀起來抑揚頓挫且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格外強調學生在誦讀時的節奏和韻律,要求他們用內心去體驗、用情感去觸碰,從而學習好古詩詞。
比如,在《錢塘湖春行》教學過程中,本詩通過對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西湖美景的喜愛,表達他對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在朗讀環節教師可畫出古詩的節奏: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要求學生按照節奏進行朗讀,并品味詩中描繪的景物,包括春水、春云、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等,他們通過仔細品讀可總結出作者描繪了一幅水漲云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游人如織的西湖早春圖,真正體會古詩的思想情感。
二、運用角色扮演教學,促使學生理解內涵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古詩詞中的基本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還應訓練他們發現、分析、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綜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需基于生本角度出發,積極運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借此實現古詩詞課堂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在角色扮演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古詩詞語言,在親身體驗中真正理解古詩詞的深刻內涵,從而改善學習效率。
例如,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已經學習過不少古詩詞,對詞的格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一定的認識,對本詞的作者蘇軾他們也并不陌生,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在誦讀中熟悉、了解詞中所敘寫的內容,通過反復吟詠、聯想和想象把握和感悟詞中的意境。接著,教師可讓學生想象自己是詞中的作者,利用角色扮演來理解詞的意思和意境,體會作者禁受不住朝廷黨派相爭、互相排擠的打擊,害怕回去沒有自己的立身之處,在民間也不錯,做個地方官逍遙自在,同樣也可以為國家出力、為百姓造福,對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和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以及自然過渡到懷念弟弟的手足深情。
三、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古詩詞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其中涉及豐富多彩的古典文學知識和自然風景的描繪手法,這些成為古詩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初中語文教師為改善教學質量,可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古詩詞中描繪的美景以圖片、視頻或音樂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資源,還能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有利于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和認識。當然也能幫助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情感,真正掌握詩詞主題大意。
例如,在進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時,教師可先與學生展開互動:同學們,你們誰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本詩的作者杜甫?隨機挑選一名學生對杜甫的背景和經歷進行簡單講述,并引領他們朗讀古詩,找出詩中的重點詞句。接著,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首悲苦的曲子――《二泉映月》,以音樂渲染課堂氛圍,設計問題:你們能聽出什么?詩中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感情?腦海中能夠想象出一幅怎樣的畫面?讓學生在想象畫面的同時揣摩情感,讀出詩人的愁苦、潦倒、痛心、痛惜、痛苦,以及發自肺腑的祈盼和憂國憂民的博襟,使他們的感情得以升華,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境界。
總之,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全面堅持和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從重視品讀朗誦教學、運用角色扮演教學和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法切入,不斷改進古詩詞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汝飛.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5):62.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策略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史得以傳承和發揚。古詩詞教學能夠使學生對中華文化有更加深刻的感受,能夠體會到中華民族語言的藝術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得到有效提升。當前,怎樣指導學生學習古詩詞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存在偏差。當前,雖然新課程標準要求推進初中語文素質教育,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試教育的現象還十分嚴重。教師和學生每天都陷入提高成績的怪圈中,語文教學也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這種教學理念下的古詩詞教學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美感,古詩詞教學只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背誦、默寫,忽視了古詩詞本身能夠給人們帶來的精神上的享受,導致古詩詞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
(2)過分重視古詩詞的講解。在當前的古詩詞教學中,主要是教師將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傳授給學生,學生進行背誦記憶,缺乏教師與學生共同對古詩詞中的內涵進行探討和交流的機會。長期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只會使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感悟能力越來越差,學生自己不能對古詩詞進行有效地體會與分析,不知道古詩詞中存在的美,會認為古詩詞是枯燥的、無趣的,學習就會更加被動,效果也會更加不理想。
(3)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學會古詩詞,首先是要對古詩詞感興趣,這樣才能積極投入到古詩詞學習中,學習效果也才會更好。但是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古詩詞都沒有太大的興趣,學生們面對升學的壓力,大多都被動地進行古詩詞的學習,在沒有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古詩詞學習是極為枯燥的事情,需要學生具有極大的忍耐力,但是這往往是初中階段學生無法達到的。因此,教師需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果的實現。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對策
(1)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興趣是促進學習的動力源。為了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古詩詞教學的高效,應努力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一些感興趣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在情境中加強自己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的意識以及動力。例如,在學習《行路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查找相關的資料,明確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開元盛世,李白雖然滿腔抱負、滿腹才華,但是得罪了朝中的權貴,被賜金還山。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自己設計出能夠符合人物當時心境的對話,同時想象作者當時的神態、舉止等。通過學生的表演,李白“停杯投箸”“拔劍四顧”的苦悶、“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吶喊以及“直掛云帆濟滄?!钡暮肋~都被學生形象地展示了出來。在表演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地把握住李白當時的情感,在這種情境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會被有效地激發,古詩詞教學的效果會更好。
(2)多媒體輔助古詩詞教學。由于古詩詞教學比較枯燥、難懂,很多學生并不感興趣,學習的效果也并不理想。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枯燥的古詩詞內容通過圖片、視頻以及動畫等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高漲,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古詩詞學習中來,實現良好的古詩詞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明月幾時有》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展示漆黑寂靜的夜里,一輪明月高高掛在空中。月亮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能夠給人以一定的藝術聯想,古今很多文人利用月亮傳遞和寄托自己的情懷。讓學生說一說有關明月的詩句,然后播放歌曲《但愿人長久》。學生一定能夠凝神靜聽,將學生帶入學習的場景中,進而播放與古詩詞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美,明確古詩詞的魅力所在。
(3)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古詩詞一般都是借用一定景物進行情感的抒發,給人們留有一定的想象的空間。因此,在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與聯想,讓學生感受古詩詞中的優美境界,從而更加深入地體會古詩詞的美與藝術魅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教學
引言
高效課堂指在教學中教師以科學教學理念為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完善課堂教學內容,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展現教育優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從而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了解,實現文化傳承與發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古詩詞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確保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在后續學習中主動跟隨教師的腳步來學習知識,激發求知欲[1]。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階段,他們分析古詩詞內容存在一定難度。想要轉變這一現象,教師就積極采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借助動畫與影視作品等完善教學情境[2]。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應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計古詩詞學習情境,將靜態的教學內容動態化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如今,多媒體技術成為教學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整合教學資源,在充實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提高教學吸引力,幫助學生降低知識的難度,使學生愿意接受知識。此外,教師可以結合音樂來輔助教學,渲染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實現情感升華,從而讓學生進入作者的創作意境中,在傾聽的過程中理解作者的創作情感。但是在創建教學情境時,教師要做好資料與音樂的選擇,確保所選資料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教學內容,避免出現運用不準確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情境的針對性[4]。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模式不僅可以緩解教學壓力,同時也可以轉變學生的對古詩詞的認識,從而使學生結合教師所講的知識進行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出發,制訂合理的互動方式。在開展教學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古詩詞的含義。由于沒有教師直接的講解,學生需要通過小組合作來探究詞義內容,激發自身探究意識。當發現學生觀點存在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觀點,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使學生真正理解古詩詞內容。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充分感受古詩詞學習的意義所在[5]。
三、落實以讀為本
誦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誦讀中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從閱讀教學出發,確保學生充分閱讀,在閱讀中提升語感,接受文章情感的熏陶。如果教師依然采取逐句串講的方式,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會使學生對古詩詞產生抵觸心理。所以教師應組織學生反復誦讀,幫助學生理解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學生閱讀古詩詞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對比拼音的基礎上找出生字生詞,避免出現添字或丟字的問題,同時還要確保讀音的準確性。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克服依賴心理,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當學生完成自讀后,教師可以要求個別學生進行朗讀,并由其他同學進行評議,糾正錯詞。此外,教師要做好范讀工作,保證情感充沛,讓學生得到熏陶。在閱讀中教師還要把握停頓與節奏的準確性,從而讀出其中感情,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美,并進入古詩詞的意境中。教師還應采取多樣化的朗讀方法,如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閱讀、集體閱讀以及輕聲閱讀等。只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學生才能在熟讀的基礎背誦古詩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理解古詩詞背景,仔細揣摩
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內容之一,以其獨有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師應引導學生清楚認識到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性,以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為目標,在培養學生古詩詞水平與素養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創新。古詩詞在創作中有著特定的意圖,如與友人的分離、仕途不順、感慨時光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古詩詞的背景出發,開展教育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創作背景,研究作者的政治主張,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遭遇。從表面上來看,這首詞展現了農村生活的平靜與樸素,但實際上蘊含著作者抗擊金軍、收復中原的愛國情懷。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效講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學有效性。古詩詞中的字詞是作者不斷推敲后選擇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身指導作用,帶領學生領悟古詩詞中的重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主旨。再如,在教學《泊船瓜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綠”字進行分析,并研究“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的精華所在。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感受到了“綠”字對詩歌的影響。因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從重點內容出發,組織學生進行揣摩,從而掌握這一知識。
結語
一、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感受教學情境
在古詩詞教學中,通過朗讀教學,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對古詩詞的情感將有更深的體會。通過朗讀對詩人的情感、人物、景物的理解更深刻,對文章有更深入的情境感受。在進行古詩詞朗讀時,對古詩中的平仄語調重點關注,要做到抑揚頓挫,閱讀的速度、音調的高低都要重點把控,這樣才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對古詩詞情境有更好的感知。
例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首先教師讓學生進行多次誦讀,最好在記背下來后再自己體會著去讀,通過老師對課文的講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在對全文內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后,讓學生用帶有感情的語調去讀,注意節奏的變化,韻律的和諧。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重音應在“幾時”、“問”,讀“青天”時則應該揚,注意韻律的和諧、節奏的工整、聲調的抑揚頓挫,在呤頌時對蘇軾的情感將有更深的感受。
二、結合音樂藝術,渲染教學情境
音樂是作曲家心靈最真實的表達,最能感染與調動人的情感。古詩詞富有節奏,講究平仄,與音樂具有共同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音樂與古詩詞相結合,在調動學生視覺的同時帶動感官的體驗,會使學生更容易融入古詩詞意境。以唐代李牧的《泊秦淮》教學為例,這首詩描寫了詩人泊舟秦淮,見到朦朧的月色,聽到靡靡之音,于是吊古諷今。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秦淮小調,對“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進行解讀,詩人在《泊秦淮》中提到《花》結合寫作背景,詩人又有怎樣復雜的心情。以秦淮小調的低吟淺唱作為教學開端,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體會作者描繪場景,激發學生想象力,從而創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
三、借助畫面教學,再現情境
古詩詞與畫有許多共通之處,借助畫面教學可以再現古詩詞的真實情境,使古詩詞的解讀與欣賞過程更加具體化與形象化,教學效果也將更進一步。借助畫面教學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不僅可以借助于常見的掛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如幻燈片、投影儀從網絡上搜索具有直觀性的教學圖畫,對古詩詞的語言文字進行生動的展現,使學生在視覺的沖激下對古詩詞有形象的理解,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學習意境當中。以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教學為例,詩人在詩中對早春的西湖進行了描寫,學生在詩詞的措寫中,產生與詩人相同的感受,愛上這湖光山色。教師可通過網絡搜索西湖的景色,如堤岸春花漸開、湖面春水新生,初春的柳枝如絲如縷,學生在畫面的感受下,對詩人細膩的描寫有更敏感的體悟,在教學中還可以延伸出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還有曹操的《觀滄海》等詩詞都可以借助畫面教學,使古詩詞情境得到再現。
四、角色扮演,融入古詩詞情境
要使學生對古詩詞情境有更深的融入,需要將學生置身于古詩詞情境之中,對古詩詞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站在角色的立場上去理解
古詩詞的意境,設身處地地去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在古詩詞情境中思考什么、感受到什么,這樣在心理上對詩詞中人物的思想、心理特征將有更深刻的理解。古詩詞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模擬全文或教材中的某一個片段,將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或者角色置換進行情境表演,從角色扮演中受到古詩詞的感染。如對《石壕吏》這一現實主義的敘事詩進行授課時,全文120字,卻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并且每個句子都敘事,雖然句中沒抒情的語句,卻通過精煉概括的120字,抒發了心中的義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主編排內容,分角色扮演老婦與差吏,對老婦人的形象多通過訴苦刻畫,對差吏則刻畫出窮兇極惡之感,根據這一特點學生對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學生在情境的創造、參與、感受過程中,使《石壕吏》一詩的教學情境富有感染力。
五、分析詞句,感悟情境
古詩言語言精練,通常一個詞語代表著非常深遠的意境。在古詩詞學習中,對簡潔精煉的古詩詞,要重點進行分析,通過認真賞析,體會出其深遠的內涵。在詩詞中,一個字的運用可能產生不一樣的意境。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是賈島的《題李凝幽居》,“烏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用敲還是用推,這個問題值得人們一再推敲。又如《春夜喜雨》中“隨風潛入夜”中“潛”字的運用,能感受到春雨的無聲無息。諸如此類意境深遠的詩詞不勝枚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對詞句進行具體分析,感悟到古詩詞中的意境。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古詩詞教學策略
古詩詞是新課標教材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而教材選編的古詩詞更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大的藝術魅力。對于古詩詞的教學,哪些是有效的策略?我認為應當強調美育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為入選教材的古詩詞可以說是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結晶和薈萃,教師在教學中如能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欣賞古詩詞的語言美、聲韻美去認識從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感悟詩人的心靈美,這不僅對于陶冶性情,發展觀察力和想象力,豐富詞匯很有好處。同時,還能使學生覺得學語文是一種美的欣賞,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情景交融,體味意境美
王之夫在《姜齋詩話》中所說的“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彼晕覀冊谥笇W生學習這些古詩詞時,就要特別注意這種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體的特點,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美。
首先,抓關鍵詞句。所謂關鍵詞句,主要指詩歌中富有表現力的妙詞佳句。這些詞句最能引發讀者情思,余味無窮,又往往在全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教學《虞美人》,把握一個“愁”字,這“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恣肆,無窮無盡,學生就可以去體會李煜的亡國之痛對這些關鍵詞句的反復品味,學生心中就會激蕩起與詩人、詩作相關的深切感受,感情誦讀也就水到渠成。
其次,抓思維方式。在古詩詞的形象世界里,語言環境不等同于一般作品“上下文”的簡單鏈條式結構,而是一個由形象體系互相滲透著情感的立體式多維空間存在。所以教師還應點撥學生從多角度、多方向伸展思維觸角,讓學生順利地把握住詩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吃透那些看似平淡,實則意味深永的普通詞句。像王維的《山居秋暝》、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詞句均通俗易懂,正像王國維說得:“一切景語皆情語?!币黄匀坏木吧?,便是一個心靈的世界。只有把每一個意象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細細品味,才能讓學生越發感到詩人的心境,更能從整體上肯定、強化詩的意境。
二、創設情景與自主感悟相結合
教師應努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以誦讀為主線,串聯感受、理解、領悟與擴展,始終把學生的吟誦能力、感悟能力、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放在首位;示范引導,創設自主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合作,開放發散,拓展創新,讓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養和諧發展。不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而是通過學生自由的聯想與想像去感悟詩歌的情景??梢约ぐl學生的情趣,創設情景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協助學生盡快掌握課文內容。但它也有一個缺陷,往往會造成學生對課文情景認知的單一性。實際上很多人同讀一首詩,其腦海中造成的形象是各不相同的比方《游子吟》這首詩,有的學生想像的意境是兒子睡在床上,母親在床邊燈光下給兒子縫衣服;有的想像的意境是兒子在燈下看書,母親在燈光前縫衣服;還有的人想象到意境則是兒子到臨行時穿著衣服,母手拿針線在兒子身上縫補。因此,依照創設情景與自主感悟相結合的原則,兩個方面各取所長,以補其短,以此取得古詩詞教學的最佳效果。
三、科學評價,激勵為主
在古詩詞教學之初,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本詩情景進行“吟誦”。如“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要啟發學生用輕讀讀出月下的靜謐,用延長的拖音品味閑適、恬靜的氣氛。一開始可以有意識地讀得夸張一些,其中,可以教師范讀,可以自由練讀,可以互讀互評,可以配樂營造氣氛,可以配圖加強直觀等等,形式不拘,力求多樣。這一環節,應讓學生大膽地、興味盎然地去吟讀。在多遍初讀之后,讓學生閉目暝想,并把所讀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然后演演詩人當時的神情舉止,說說詩中描繪的山川景物,談談腦中閃出的特寫鏡頭,教師要珍視學生在初讀中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初步感知,走近詩人,走近詩境。
教學的過程中,記憶力好的同學,背得要快些,記誦得數量要多一些;記憶力稍差一點的學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數量要少些。一部分語感好的同學,讀得就好些,語感差一點的同學,讀得就不會那么好。對待讀得不理想同學,教師應該耐心指導,并且還要表揚他“讀得很認真”或“很有感情”等等。對這些情況,教師要正確對待,要承認差異,個別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教師也要予以表揚,予以鼓勵。
四、強化訓練,提升能力
關鍵詞 古詩詞;審美教學;初中語文
語文新課程改革中十分重視審美教育,審美教育能夠促進智育和德育的發展,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詩詞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初中語文教材中所編入的古詩詞,以其精練而傳神的筆墨、形象而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或色彩鮮明、意蘊深邃,或生意盎然、充滿生機,或激烈悲壯、蒼?;臎龅姆N種畫面。通過對畫面的文字渲染、創設了特殊的意境,淋漓盡致地流露出詩人詞人的真摯情感。使古詩詞中的情境之美與情感之美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達到特殊的審美效果。那么如何積極有效的引導學生從古詩詞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也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現結合初中教材中的一些詩詞對古詩詞的審美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通過情感的交流、投入的朗誦和設疑的途徑來激活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情感的把握
古詩詞往往都是通過對一些情景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和詞人的一種主觀情感,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對詩人詞人的生活背景,自身遭遇以及特殊經歷的了解,去全面感受他們的情緒,由此而達到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古詩詞的審美情感。例如我們對古詩《行路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詞的教學,完全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輕而易舉的讓學生掌握古詩的審美情感。當然,用這種方法對詞的審美情感的把握也是有著同等作用的。如對辛棄疾的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教學,只要我們在引導學生對這首詞進行初步感知和情境審美的把握后,再對詞人的相關背景及遭遇進行介紹,那么學生對這首詞的審美情感就已經完全領略了。
當然,對古詩詞的審美情感的把握,通過對古詩詞的激情朗誦或對古詩詞的審美情感進行設疑并討論分析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對古代詩詞的審美情感的把握,也是可以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的,同時也是我們在對古詩詞的審美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這里就不再贅述。
二、通過引導分析自由式和定向式學生討論來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能力
對古詩詞的審美教學,必須激發學生對審美客體的喜悅感、自由感、質疑感,驚疑感等等,從而做到調動學生的審美潛能,使他們產生審美激情,從而張揚審美個性,以便對古詩詞進行深刻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分側重的對學生進行逐步引導,從而達到讓學生恰當地把握古詩詞的審美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能力。
但是,盡管在針對群體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我們也得注重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趣味會因人而異的事實,大膽尊重和肯定學生個體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淡化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的權威性,不能用一個固定的模式去壓抑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之所以提倡自由和定向的兩種形式的學生討論來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目的就在于既要指導學生抓準對古詩詞的審美目標,又要有利于培養學生 獨立個性的培養。如對白居易《觀刈麥》的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初步把這首詩的審美坐標放在“百姓生活疾苦,詩人的同情”上來,而對李商隱詩《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的教學,教師則可以大膽的讓學生去發掘,去說出“惜時”、“相思”、“友情”等內容來
三、運用靈活的方法創設恰當的審美情境激發學生的審美激情是古詩詞教學的基礎
創設恰當的審美情境是調動豐富多彩的審美因素,通過誘導聯想、啟發想象、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審美激情和審美體驗,從而全面充實學生的審美心理,使之更準確而恰當的理解古詩詞的情感層面,這是古詩詞審美教學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