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4: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教學改革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靈活使用“導學案”
所謂導學案,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以素質教育的目的為目標,經過集體教師的研究和個別教師的備課再經由集體教師研討而制定的教學方案??梢砸龑W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促使學生全面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使用導學案,不僅可以促使學生達到掌握文化知識的基礎目標,還可以達到掌握學習能力的高級目標。一般分為課前預習、課堂探究和課后總結拓展三個步驟。通過這三個步驟,可以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協作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也是掌握基礎目標和高級目標的重要的方法。在初中化學教育中對某個化學元素進行解釋時,課前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搜集一些資料,比如元素的簡介、發現者、主要用途、性狀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被充分的地調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更能提高同學們互相合作探究的樂趣,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意。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適當地總結和評價,讓學生把握重難點,知識精細歸類化,拓寬了知識面。
2.藝術化的點評
近年來對于評價體系的研究也很多,教師可利用各種資源,考慮多因素影響,制定新型的評價體系,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可以說教師是學生和知識之間的一座橋梁,對學生的及時和有效的指導能使學生快速地領會知識的內涵。在初中化學教育課程中,教師的重要活動之一便是對學生作品的點評。教師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初中生學習的并不是專業性的化學類知識,是生活類的化學知識,因此,我們要將點評的內容和生活實際相聯系,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在點評時,不能僅僅強調學生的化學知識的應用技能,因為過分強調技能,會造成學生機械性的學習,并且容易乏味,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教師的點評需要注意用富有藝術性的語言,對于學生認知上存在困難的知識點需要給予強調并注重相應的引導。
二、注意師生角色轉變
以素質教育為動力,我?;瘜W競賽活動正在健康地、穩定地發展著。
14年來,我校學生在省級以上化學競賽共獲獎162個,其中省級一等獎81個,二等獎38個,三等獎22個;國家級一等獎14個,二等獎1個,特別是從1993年至1997年5年中,共有6人參加國際化學奧賽,獲金牌4塊,銀牌2塊。我校成為我國中學生參加國際化學奧賽獲獎牌最多的學校之一。
這些成績充分顯示了我校在培訓化學競賽選手上取得的豐碩成果,也顯示了我?;瘜W教學質量達到了一個較高水平。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廣泛地開展化學競賽活動,能夠有效地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它是常規教育的有益補充,更是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提高。
一、化學競賽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時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
抓化學競賽培訓,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心理素質、政治思想素質,也是重要的途徑之一。
1.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質
科學素質是一個人成才的基礎,而科學素質的提高是后天勤奮努力和培養的結果。
興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前提。化學競賽具有興趣性、競爭性和創造性的特點,符合中學生的好奇、好勝心理。參加化學競賽是學生的自主選擇,因而他們以極大的興趣和愛好自覺地參與。興趣與主動性、與熱情同在,興之所致,甚至廢寢忘食。據調查,參加化學競賽的學生都主動地閱讀過課外化學讀物,做過一定量的化學競賽題,參加過化學課外活動,這對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厭學為樂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勤奮上進的優良品質都很有好處。
化學競賽活動具有良好的激勵功能,每一次活動都是競賽選手個人價值的自我發現和自我體現的機會,也是他們經受磨煉、提高能力的過程。學生在參賽過程中經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既提高了抽象思維能力,也提高了形象思維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創造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在激烈的競賽環境里,每一個選手都面臨著強手的挑戰,面對眾多的強手,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善于獨立思考,要有較強的綜合、推理、分析、判斷、評價的能力。因此,通過競賽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參賽學生的智力閘門,使他們的各種能力如一瀉千里的洪流,得到充分地發揮。雖然許多競賽選手將來并不以研究化學為職業,但他們從化學競賽的文化熏陶中所獲得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將受益終生。
例如1994年我校高中畢業的一位同學,曾獲省化學競賽一等獎,通過參加化學競賽,他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他被保送上湖南師范大學化學系后,一年級英語通過了四級,二年級英語通過了六級,而且他的各科成績在系里名列前茅,系里決定他提前一年畢業,并以第一名的總分考取吉林大學化學系碩士研究生。他在寫給老師的信中說:“在師大附中三年的學習給我最大的益處是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有了這兩種能力,在學習中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我在大學里所取得的成績就說明了這個問題”?;瘜W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在課堂教學之外獲取新的知識信息的機會,與在課堂上獲取的知識信息相比,這種新的知識信息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因而具有發展型和探究型兩大特征。
發展型知識結構是知識信息的時代特征?;瘜W競賽活動的內容不再封閉在傳統的教學之中?,F代化學的內容經過化學教育專家之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再現在中學生的面前,使中學生及時地受到現代化學思想與方法的啟迪。甚至于有些化學家苦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很快的速度,就到達中學生的手中。例如C60是美國科學家在1985年通過實驗得到的碳的同素異形體,在1992年1月全國化學競賽時就出一道有關C60的試題,這道試題對每個中學生來說是全新的。這種傳播方式使學生的知識結構中滲透了現代化學的內容,為學生知識結構的進步更新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探究型知識結構是科學人才的突出特征?;瘜W競賽內容不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模仿型。與課本上的常規題不同,高層次的化學競賽題大多是非常規題,所謂“規無定規、法無定法”,就是說沒有現成的解題模式,是需要自己去探究問題的解法,解題的途徑需要經過自己的思考獨辟蹊徑。學生通過這種訓練,養成了獨立鉆研的習慣,學會了獨立解題的方法。
2.造就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化學競賽活動造就了學生追求科學發現的百折不撓的心理品質?;瘜W競賽活動的經驗告訴我們:競賽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自覺的學習動力;競賽要有堅強的意志,冷靜的頭腦,靈活的應變能力;競賽要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有不服輸的精神,必須好強而不呈強;競賽要有很強的自信心,而不是夜郎自大,盲目樂觀,善于調整競技狀態,抑制臨考前的緊張情緒,相信天下的事都可以做好,因而要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瘜W競賽活動給予學生的上述經驗,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攀登科學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
在化學競賽活動中,教師不僅給學生知識,還要教他們做人,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經常通過介紹科學家的生平事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勤奮求實、獻身科學的教育。
侯德榜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是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和奠基人。他潛心研究制堿技術,打破了帝國主義對制堿技術的壟斷,我們應該發揚他那種不屈不撓、勇于拼搏的精神,學習他那艱苦樸素、勇于實踐、不斷進娶無私奉獻、執著愛國的高貴品德。
作為競賽的參與者,他們有激情,有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把個人競賽的優劣與集體榮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每一次競賽都是一次生動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將他們參加競賽的激情轉化為對社會、對祖國的責任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
二、化學競賽鍛煉和培養了一批化學教師
化學競賽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高水平的智力競賽,不是一兩個教師能勝任和承擔得了的,需要一批甘為人梯、富有理想、樂于奉獻、事業心強、勤學好鉆、勇于帶領學生去拼搏的教師隊伍。要適應化學競賽培訓的要求,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就要求教師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學習,加速知識更新,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有的教師,為了輔導好學生,除重新深入鉆研中學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外,還要重新閱讀一些有關的大學教材,同時還要經常關注化學課外書籍及報刊雜志的最新化學研究課題,拓寬知識面、研究大量的化學競賽試題,進一步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培養學生的同時,又提高了自己。我?;瘜W教研組共12名教師,其中有7名教師,均能參加指導競賽培訓。在這些教師中,尤其一批年輕教師是在化學競賽中成長的,他們努力鉆研,勤于思考,不但能教好高中的化學課,還利用假期到湖南師大化學系去進修提高,讀函授研究生,從而使自己能勝任大學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教學,促進了我校化學競賽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化學競賽有力地促進了化學教育教學的改革
化學競賽活動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學習科學的興趣與愛好,培養了他們的全面素質與能力,同時也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化學教育教學的改革。
1.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傳道、授業”為己任,大多采用被動式的灌輸方式,即遵循“學習、復習、再復習”的模式,這種模式使知識在原有的框架內重復出現,是一種再現性思維的模式。它是思維的低級形式,它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忽視了學生思維的能動作用。而化學競賽活動則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就是要貫徹“學習、學習、創造”的新教學模式,它十分強調學習過程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引而發之”,像放鞭炮一樣,教師點著引線,使學生內在潛力迸發出來。如教師在課堂上講一個例題,學生學習、模仿,稱為學習階段,那么給學生留下的課后習題,就不應是例題的簡單重復,而是讓學生看書、鉆研教材后才能解出的題型,學生通過這一過程,又有了新的見解,稱為第二個學習階段,然后在此基礎上獨立地判斷題型,解題,稱為創造階段。這時學生可突破原有的知識構型,超出教師的思維模式,甚至達到一種新的知識境界。幾年來,我校在競賽中能取得這樣突出的成績,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瘜W競賽活動,實際上也有一定的導向、啟發作用,促進了我校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
2.豐富了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
化學競賽是化學科技活動的一種形式?;瘜W競賽活動包括競賽培訓和經常性的化學科技活動的全過程?;瘜W競賽活動通過化學講座、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化學小論文撰寫、化學競賽培訓、化學魔術表演、舉辦化學游藝會、辦化學小報、組織參觀工廠等的深入廣泛的開展,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彌補了課內教學的不足,使學生在課外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激發了興趣愛好,發展了個性能力,陶冶了情操,鍛煉了意志品質,形成特長,提高了學生的全面素質。
近幾年來,我們請專家來校進行講學。請他們講化學的最新成果、化學的發展現狀及其未來、化學與現代化建設、化學與生活、化學教育與人才培養以及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發展概況等。通過化學講座拓寬了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和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因而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
組織學有潛力的學生參加課外興趣小組,興趣小組的主要活動方式是在自學基礎上的集體討論,通過討論,相互啟發,得到新的思路,引出新的設想。特別是那些各抒己見的爭論,對于激發參與者的靈感和培養他們思維的批判性和獨創性大有裨益。課外興趣小組是學生的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
為了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豐富第二課堂的內容,我們還經常組織同學撰寫化學論文,并進行評選活動。小論文從搜集信息到提煉主題,從謀篇構思到行文表達,都有賴于科學而周密的思維活動。好的文章還推薦到有關雜志發表,這樣做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使他們覺得在化學領域一旦自己的能力智慧得到老師的承認,甚至還能在雜志上發表的話,更會迸發出學習的熱情,從而愛好化學、探索化學、獻身于化學。
根據教材內容,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組織學生參觀與化學化工有關的工廠,學習了解化學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僅擴大了學生知識的領域,同時也使他們對工人師傅的辛勤勞動和技術改革的日新月異有了新的感受,從而提高了同學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能力,吸引了廣大中學生參加,因而大大豐富了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
一、切實加強集體教研,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
本次教育教學改革強調,要通過教師有效的教學設計,把有效的時間還給學生,使不同的學生都獲得應有的發展。因此,要優化教學設計,就需要教師切實加強集體教研,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
1.集體備課內容。
(1)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共同學習《課程標準》,通覽教材,研究教材,在弄清《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弄清教材內容中的每一個欄目中的每一個具體問題,每一幅圖、每一個實驗等編排的指導思想及意義。在備課中我們圍繞以下問題研究:①確定教學的內容,并分析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與前后知識點之間的關系。②確定教學的目標,確定知識與技能目標是什么?過程與方法目標是什么?③預測教學難點是什么?并分析和研究突破難點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④探究與實驗用的器材;⑤研究教學過程中問題串的設計、目標的檢測、課后練習等??傊浞职l揮集體的力量,在教學內容、目標及策略上達成共識。
(2)對每節課實行分頭備課,再集中討論,確定大的框架。每一節課的備課都確定中心發言人。任課教師作自由發言,經過討論,進一步吃透物理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反復研究教材,分析要讓學生經歷什么過程、體驗什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種因素,然后分析學生的智能水平,心理活動,換位思考、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交流。
(3)如何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使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探究學習過程,學習探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學知識。為了在探究式教學中能指導學生到位,教師在教研活動時,對每一課題進行模擬探究,像學生一樣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歸納分析、得出結論、推廣應用等。老師們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說“我們要指導學生探究問題,首先自己要學會探究,學會合作”。
2.開展以說課、備課、上課、評課為主的研究活動。即集體備好課以后,先讓一個老師試講,其他老師聽課后再評改,研究增減、保留、改進的方法和內容。最后大家再相互交流教后感:在教學中,哪些探究學習可以擴展?探究擴展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或內容需要改進,是否需要增加實驗或習題?增加哪些等。
二、加強學習,提高對教學設計中各個環節的認識水平和研究能力
要提高教學設計的質量,除了教師要切實加強集體教研之外,還需要教師加強學習,提高對教學設計中各個環節的認識和研究能力,對各個環節的定位要準確。
1、教學內容的確定
在確定物理教學內容時,物理教師要依據物理課程標準和教學的需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地加工處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課本中的例題、文字說明和結論等書面的東西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教師必須對以下的幾個問題做到心中有數:①教學內容在物理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前后知識點之間的關系;③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什么?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這是教學設計的靈魂。教學目標的確定,首先要把握一個“準”字,“準”就是要以《物理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為基準,以現有學生的認知水平為起點,準確恰當地定位教學目標。其次是要達到一個“全”字?!段锢碚n程標準》要求,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研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以達到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但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必須注意:①不能以課程的終極目標定位為課堂的教學目標;②教師一定要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基礎特點來定位課堂的教學目標,并考慮達成教學目標的方法與途徑。
3、教學難點的預測和方法策略的采用
在編寫教學設計時,物理學科的教師不僅要分析課程標準和教材,更要注重學情分析,包括對學生知識、經驗、思考、能力等方面的了解,預測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存在的困難,尋求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方法與途徑,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例如,理論性較強的物理知識教師可通過講授法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物理規律性的知識,教師可采用帶領學生去探究和發現的方法來突破這一難點,物理現象的教學難點可通過演示、實驗或多媒體課件來幫助學生學習。
4、教學過程問題串(一大串、一小串)的設計
問題串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是開啟學生智慧和情感的鑰匙和精靈。這里所指的問題是從現實生活和個人經驗中提煉加工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問題,它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具有一定的思維訓練價值和邏輯結構,而且能夠明確反映教學設計的思路。通過“活動”解決這些問題的目的不是期望學生能夠給出標準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學習的過程,掌握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意識,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要優化教學設計,就要優化問題串的設計。物理教學問題串的設計應注意以下的一些問題:1.問題串要體現一大串要“大上升”,一小串要“小下滑”。大上升,就是主線大問題串要螺旋式上升或至少要保持整堂課的思考力水平不下降,小下降就是在大的問題串下師生活動要寫的問題,你提出的問題學生無法回答,提出幫助學生分析、啟發學生思考的一個問題,若學生答不出來就再提出一個問題,降低一個臺階,形成問題臺階下降,直到基本每一個學生都能回答,這樣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就形成小問題串。這兩串先串起來,再去實施教學,就會很快觸及到這次教育教學改革的真諦了,即以問題引導教學;2.問題要深淺適度,利于啟發學生;3.問題要有生活背景,能激發興趣;4.問題要有實際意義,為今后學習奠基;5.問題解答要及時反饋,真正鞏固。
5、目標檢測題及課后練習的設計
物理知識應用廣泛,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了一堂課的知識后,總會意猶未盡,很想得到一種新的滿足。教師必須抓住這個契機,精心地設計每節課的目標檢測題,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感,以滿足學生的欲望。在設計訓練題中,應做到以下幾點:要明確目的,有針對性地精選練習鞏固知識;加強變式訓練,提高練習的思維訓練價值;練習要有層次和梯度;訓練容量要適度,既要及時鞏固知識,又要考慮學生的課業負擔。
三、巧妙結尾,增加課堂教學設計的魅力
總結歸納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物理常規教學中,教師上完一節課,最后留有幾分鐘的時間進行知識總結。從表面上看,通過師生總結,可以使學生獲取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但這些工作基本上是由教師操作,學生缺乏積極的思維活動,知識不會產生遷移。因此,教師必須認真設計教學過程的“結尾”。其基本方法有:目標練習鞏固結尾,設置懸念結尾等。如在講完“改變導體中的電流”這一內容時,教師總結說:“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那么,請同學們課后思考:同一段電路上的電流、電壓、電阻三個量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定量關系?怎樣對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電阻進行相關的計算?”這樣,既給本堂課劃了句號,同時又為下一節講歐姆定律及相關計算埋下了伏筆,有一種“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道來”的魅力。
很多人在寫論文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要寫參考文獻,認為論文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對參考文獻也不是特別重視,參考文獻的寫作對論文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可以通過它來看出論文的學術研究價值。下面是千里馬小編收集的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賀明艷.基因工程疫苗在動物疾病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11):222,175.
[2]王玉堂.疫苗在水生動物疾病預防中的作用及應用前景(二)[J].中國水產,2016(5):65-68.
[3]鄒偉斌,陳丹,謝少霞,等.基因工程活載體疫苗的研究進展[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6,41(4):1-5,8.
[4]田尊明,李禎祺,于建榮.疫苗相關專利的全球研發態勢分析[J].生物產業技術,2014(3):66-72.
[5]徐云.轉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新余學院學報,2015(2):11-14.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李玲,孫文松.基因工程在農業中的應用[J].河北農業科學,2008.12(12):149-15.
[2]朱旭芬,趙小立,丁鳴,金文濤.“基因工程實驗”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1.8:54-55.
[3]任如意,魏繼承.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12-114.
[4]阮小蕾,李華平.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8):62-63.
[5]姜大剛,李靜,姚涓.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生物學雜志,2011.28(2):103-104.
[6]馬婧,眭順照,李名揚.園藝專業研究生《基因工程實驗技術》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6):152-155.
基因工程論文參考文獻:
[1]陳觀水.農業院校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11(18):140.
[2]馬靜云.基因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07):121-122.
[3]蘇澤紅,練高建,何淑雅,等.生物科學專業基因工程教學改革初探[J].廣東化工,2013,40(18):157.
[4]劉曉丹.應用型本科院?;蚬こ陶n程教學改革探析[J].現代交際,2016(02):236.
[5]李曉薇.基因工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創新教育,2016:120.
[6]肖國學.生物技術專業基因工程課程反思性教學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02):135-136.
[7]李曉薇,董園園,李海燕.《植物基因工程》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J].高教學刊,2016(03):116,119.
[8]李相前.應用型生物工程專業基因工程教學思考與實踐[J].廣州化工,2008,36(04):64-65.
[9]安新民,李云.網絡資源在“基因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林業教育,2014,32(02):60-62.
[10]王敏,黃璐琦,李萌萌.藥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應用展望[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2):1365-1370.
[11]董妍玲,潘學武.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3(06):175-176.
[12]裔傳燈,周勇,張昌泉,等.基因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5(03):103-104.
[13]趙春梅,薛仁鎬,郭寶太.基因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問題剖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50):256-257.
第一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范圍
1、著述類:出版社出版的著述、編著、教材、教學軟件、工具書等。
2、課題類:課題研究的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及成果報告等。
3、論文類:具有一定創新和理論高度的論文、經驗總結等。
第二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的年限
原則上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選活動。
第三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三個代表”的思想,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創新性和實效性,對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
2、以我校教師為主完成的關于基礎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與他人合作完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必須是前三位的作者(論文類必須是首位作者)。
(二)具體條件
1、著述類
理論上具有創新性,實踐上具有可行性,對推進素質教育有顯著指導作用,得到社會和同行的認可,被采用且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2、課題類
課題必須由科研部門或有關社團審批立項,圍繞素質教育和學科教學開展的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實用性的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并能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推廣,取得明顯社會效益。
3、論文類
對實施素質教育和學科教學中的重大問題有科學研究或重要見解,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得到同行的認可。
第四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的組織機構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評選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和監督評獎工作。
2、成立以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為組長的評選工作小組,制定評價標準和要求,具體執行評獎程序。評選工作小組成員不少于7人。
3、各教研組成立論文評選小組,至少由3名以上中高級教師組成。
第五條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程序
1、著述類、課題類直接交教育發展研究室進行資格審查,再提交評選工作小組進行評選。
2、論文類評選首先由各教研組的論文評選小組進行初步評選,再按比例提交評選工作小組進行評選。
3、評選工作小組根據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和排序,確定等第。
4、評選結果由分管副校長審核,校長簽字,然后由評選小組向全校通報表彰。
第六條獎勵
1、在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中獲獎者,學校給予物質獎勵或頒發獎金。
2、已獲獎勵的教育科研成果,可優先推薦參加上級組織的有關成果評獎。
3、著述類、課題類獲得區級以上獎項者,根據《內部體制改革方案》進行獎勵。
4、在區級以上刊物發表的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論文或經驗總結者,根據《內部體制改革方案》進行獎勵。
附:
一、優秀課題成果評選標準
1、課題的選題具有較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能夠反映現代教育思想并有所研究;選題與學校工作緊密結合,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2、課題研究有周密的計劃性和可操作性,分階段任務和目標清晰,分工明確。
3、課題研究調動了一部分教師的積極性,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明顯提高了某一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4、有一定數量的研究論文在重要刊物上正式發表,或在國家、市、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5、課題研究使學校某一領域工作在原有基礎上有明顯進步,參與課題的教師普遍在教學上有顯著提高,并被領導和教師廣泛認同。
6、課題研究過程規范,研究方法科學、嚴謹,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推廣。
二、優秀論文評選標準
1、論文的選題能夠反映現代教育思想,選題與學校工作緊密結合,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內涵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9-0052-02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u Jie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Xiu ling Road No.37,Nan Ning,Guangxi
(Code:530001,China Email:)
Abstract:Stick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Party’s Eighteenth Congress,say,“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issues of how 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newing educational conception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黨的十精神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2012年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指出:“隨著未來5―10年適齡生源尤其是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源的不斷下降,高等職業學校生源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很多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教學手段和方法不能適應培養模式轉型的要求。專業帶頭人的行業影響、教師專業化水平和科研服務能力,日益成為高職院校提升自身服務能力的主要制約因素?!苯陙砦覈叩嚷殬I教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現有高等職業教育尚未形成適應市場需要、獨具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體系,這些充分說明,高等職業教育要實現內涵式發展,必須深化教學改革。
一、統一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觀
更新教學理念是教學改革的先導。目前,高職教育雖然已經進行了許多改革,但是無論是力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還要加大力度,進一步拓寬改革的思路,深挖內涵建設。必須認識到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仍然是統一和更新教育觀念問題,學理念是教學改革的先導。觀念的更新,就是求新求為,使機制和實踐突破桎梏,帶來新的發展。思想的統一和更新必須重新認識高職教育的性質和特征,結合本學院的自身條件、社會需求、教學定位和發展目標,明確教學理念,并努力踐行,引導學院科學發展。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大動力,也是最大阻力。教師的思想不統一,觀念不轉變,就會掣肘高職教育改革。所以,必須要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切實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觀,以學生為主體,以實現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為導向,師生共同探討交流的過程。
二、教學改革的主要思路
當前高職教育的主要思路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對具體的職業進行改革和拓展,實現工學結合,將工作實際帶入學習過程中,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實現工作任務為核心的課程設計。
1.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高職院校能否辦出自己的特色,關鍵在教師素質結構。高職院校教師必須是有新的教育觀念、高尚的師德、高超的教學水平的“雙師型”人才。這里說的“雙師型”人才是必須要有對本專業及行業實際具有豐富生產經驗的“雙證+雙能”人才。這就要求教師最大限度了解本專業及行業的最新動態,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實踐技能,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適應新形勢下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對高職教師的新要求。同時,定期讓專任教師深入到企業生產一線鍛煉,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聘請企業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為實踐指導教師;繼續加大“雙師型”年輕教師的培訓力度;在更深層次和更廣范圍開展校企合作。通過這些手段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實踐教學能力,辦出特色。
2.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這幾年的改革,高職院校已經完成現代教學設備的更新,也盡量把企業搬入校園,但畢竟學校不是企業,有些環節是不能直觀體現的。為了使這些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更形象、更直觀,就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更大范圍普及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情感激勵,使課程結構、內容、資源及實施環節有機結合,促進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完成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教學技術和手段的現代化,提高高職教育教學水平。
3.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高職院校要根據人才的實際需要以及崗位、崗位群的實際需要,合理制定本專業的教學計劃,重點考察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隨著我們調研的深入,不斷配合考察結果,進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1)構建具有應用性的課程體系。高職教育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觀念,要針對崗位群的需要,培養一線專業技術人才。所以,課程體系改革要以職業素質為核心,突出體現本專業應用性專業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設計培養計劃,構建具有應用性的教學體系,突出技能課程和實踐課程,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的應用性人才。(2)課程設置突顯專業技能的特點。應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進行課程設置,設計培養計劃,以職業技能為核心,與職業的能力和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
4.考試內容及方法的改革。改善學生評價制度是教學改革的推進器。在當前高職院校中,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一般采取三種考試方式:閉卷、開卷考試、課外論文。閉卷考試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卷考試中,評卷的公正性、客觀性較差。課外論文的考試中,教師忽視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檢測,評分的主觀性較大。
所以,針對不同的課程采取不同的考試方式。基礎課多采用閉卷考試,但應增加試題的靈活度以重點考核學生理解、應用知識的能力,在平時增加小論文的寫作、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課堂幾分鐘小考等,為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奠定基礎。專業課考試中,應采取閉卷、課外論文、技能面試等綜合形式,促使學生既鞏固知識又訓練能力。
高職教育必須要深化教學改革,深挖內涵建設,與時俱進,才能辦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為社會培養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才能迎來高職教育發展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陳英新.高職教育改革之我見[J].教育與職業,2001,(7).
[2]王軍偉.面向21世紀職業教育課程與教材改革[J].職教精英論壇,2003,(12).
[3]錢光祥.高等職業教育技術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貴州教育(半月刊),2005,(15).
[4]吳亞平.基于現代課程觀的高職課程改革[J].職教論壇,2004,(27).
第一,取消畢業論文不符合高等教育本質、目的和規律的要求。我國本科學制一般為四年,學生必須根據課程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課程學習任務和畢業論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第三條,高等學校本科學生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要求,經審核準予畢業,其課程學習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與其它實踐環節)的成績,表明確已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且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學士學位。
第二,重視畢業論文適應了高等學校對學生進行學術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客觀需要。隨著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擴招”,高等學校應該建立多種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多層次和多種類型的社會需要。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之一是實現學術性與職業性的有機結合。學術與職業的關系在課程和教學上主要表現為基礎與應用的關系或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關系。歷史上不同國家的高等教育在處理這一關系時往往受到當時社會改革的影響而偏于一方。從當前的情況看,兩者趨向于有機結合,除重視學術性教育的高校外,以職業性教育為重點的高校也逐漸重視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的訓練,加強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或其它畢業實踐環節)的管理工作。
第三,正確認識畢業論文的教育教學價值,加強與改進本科畢業論文的各項管理工作??梢哉f,本科畢業論文是高校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的最后一次綜合性的學習成果的全面檢查,是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與檢測,也是對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成效的“檢閱”。學生在處理就業和撰寫畢業論文的關系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與實踐能力、頑強的意志力、責任心和科學精神等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本科畢業論文既為學生升學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也為高校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