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3: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社會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 研究概況
根據我國體育總局下發的相關體育教育研究文件的內容可以得出,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方向包括,體育文化的教育、體育學科體系的構建、體育競賽制度的設立、體育傳播價值的研究、體育行為規范的研究以及促進全民體育等方面。
1.2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意義
1.2.1 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戰略的科學定位
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對策、方針、政策等的制定與世界體育的發展狀態、發達國家的體育技能及水平、我國國內的體育文化發展現狀、我國體育教育水平、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以及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科正是研究關于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發展關系及規律的學科。所以,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的發展利于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戰略的科學制定,即,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研究成果的準確、科學、合理、實用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戰略定位的正確與否。
1.2.2 影響著我國大眾體育的發展
體育人文社會學科關于人、體育、社會三者關系的研究,聯系到了大眾、社會以及廣大體育愛好者,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廣大體育愛好者的切身利益等,而且,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的發展和研究探討了體育與社會的發展走向,而體育運動的鍛煉是很多體育愛好者的理想和畢生愛好,因此,這一研究也帶動了群眾談論、學習、關注體育的熱潮,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我國群眾體育的發展。
1.2.3 促進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我國的體育產業作為我國經濟產業的一部分,不僅帶動了各地體育文化的發展,而且,提高了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利于實現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承,保護了傳統民族體育文化,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利于提高偏遠地區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體育區域體育文化的開發等。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涉及到了體育產業開發的方方面面,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給體育產業在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指導思想和開發思路,利于體育產業開發的科學、正確和合理。
1.2.4 促進我國體育發展法制化建設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徹底地研究了體育與人的關系,分析了我國體育社會發展現狀中的不足,分析了體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調查了社會發展帶來的體育發展與時代不想協調的原因,構建了較為合理的我國體育行為規范體系等。這些研究數據的統計、研究現狀的不足、體育發展的混亂等共同促進了我國體育發展法制化模式的出臺、推廣和施行,顯而易見,這些都是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功勞。
2 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不足之處及原因分析
2.1 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屬性、概念不明晰
雖然,我國的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發展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的成果也相當可觀,但是,由于體育人文社會學科在我國的興起和發展時間較短,我國各地區體育文化、體育教育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目前還存在許多地方、許多體育研究人員對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屬性、學科概念、學科研究內容、學科發展方向等不明確、不了解的現象,為了切實地提高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發展水平,我國各大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機構、各大高校等相關部門有必要及時、廣泛地進行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屬性、概念的普及等,以方便促進“全民體育”。
2.2 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對我國社會矛盾的分析稍顯淺薄
由于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就是研究體育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關系、雙方的互相影響以及我國社會與體育發展的矛盾等。因此,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有必要著重對我國的社會矛盾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讀,但是,調查發現,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少,即使有也是較為淺薄的研究,甚至只是對矛盾的表面進行解讀等。究其原因,與我國社會變遷過快,體育的發展跟不上時代,體育發展落后以及我國社會矛盾話題的敏感性相關。但是,為了保證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可持續、高水平發展,相關部門有必要邀請有資質的專家、學者等進行研究指導,以求保持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可持續,更加深入地分析社會,以便保證研究結果的科學性。
2.3 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的研究遠落后于應用的研究
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和在實踐中運用,這一點等同于其他一般性的體育理論一樣,失去了在實踐中的應用,一切理論研究都將變得毫無意義。然而,當前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呈現出遠遠落后于應用研究的現狀。這種體育研究理論與實踐不相協調的發展現狀不利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不利我國體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體育人文社會研究成果在實踐中的應用。如何改善這一問題,如何使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步調一致,將是今后各大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門需要引起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3 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完善方法及對策研究
3.1 提高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主體的自覺覺醒意識
在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浪潮中,廣大體育人文社會學專家起到了引領的作用,而研究的主流仍然是廣大學者、普通高校學生以及人文體育專業的學生們。為了切實的提高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水平,必須促進、引導廣大學生們的研究意識覺醒,使其積極、主動地投身于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研究能力,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人文社會學習技能等。
3.2 營造良好的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氛圍
體育人文社會學嚴謹、健康、科學、和諧的研究氛圍的構建利于廣大研究成員及時地交流研究成果、平等的探討研究歷程,利于對研究結果的評價和批判,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實用性價值。
3.3 加強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理論實踐一體化
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不能只是“紙上談兵”,也不能只在實踐中“蠻干”,而需要將二者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地在理論研究中解決,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水平,這也是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參考文獻
[1] 韓春利,曹莉,孫晉海,等.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9):1160-1170.
[2] 胡潔.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綜覽——改革開放后二十年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概貌與特征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3.
[3] 薛艮連.首都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4] 邊珂.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學問論文選題研究——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D].北京體育大學,2014.
[5] 屈杰,萬義.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選題方向及方法特征——1999—2011年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博士論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15):13-17.
[6] 楊燁,任海,王凱珍.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1):1441-1448.
[7] 薩日娜.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在我國體育事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通過中國知網用“成人教育、社會學”“成人教育、社會”“成人教育、文化”“成人教育、公平”等相關關鍵詞進行檢索,對得到的文獻進行篩選、統計發現,1990年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15年間,與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相關度大的論文才90余篇;而“十一五”到“十二五”中期的7年間,與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相關度大的論文數量已達100余篇,呈現出論文數量不斷遞增的態勢。此外,不少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也從社會學的視角研究成人教育問題,諸如《成人教育功能的社會學分析》《社會學視野下成人高等教育實踐主體研究》等,充分顯示了成人教育的社會學研究被逐步關注。
二、“十一五”以來我國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主要內容
雖然我國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成果還不十分豐富,但研究已廣泛借鑒了社會學、教育社會學中主要理論流派的經典理論,也積極運用了新興的社會學理論。李峰從教育社會學中經典的結構功能論、沖突論和符號互動論的視角對成人教育問題進行了述評,并提倡研究的多元取向,兼容三者所長。知識社會學尤其是許茨的知識社會學也開始被運用于成人教育研究,葉劍結合了一些實例展現了成人教育與許茨知識社會學之間的關聯,對成人教育中如何發揮“類型化”的作用、推廣關聯性記憶和創新、關注多重實在間的轉換等問題進行討論,彰顯了許茨知識社會學在成人教育領域的價值。崔愛林,薛灘則以新興的吉登斯的現代性理論為啟發,全方位看待成人教育的存在與發展,提出打破原來孤立封閉、各自分離的成人教育狀態,通過資源重組達到優勢互補;重視成人教育專家系統的建立;運用信息技術使在場和缺場學習方式相互結合等。而李蘇娟著重研究了吉登斯現代性理論中的自我認同理論,并提出成人教育研究應該走進成人“生活世界”,積極促進成人的“自我反思性建構”。隨著我國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內涵的不斷擴充,研究方法不斷豐富,研究范域也日益拓展,各領域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成人教育社會學框架日益完善。
(一)社會化與成人教育研究
“十一五”以來的社會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研究更加具體細化,主要涉及四個面向:一是繼續社會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研究,諸如社區成人教育對“城市新市民”的繼續社會化功能的研究;二是再社會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也引起關注,于金翠指出成人教育可以激發進城就業農民參與再社會化的主動性,幫助他們成功進行職業、社會規范和角色的再社會化;三是正、反向社會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研究得到重視,如谷文華從博弈論角度對正向社會化與反向社會化進行宏觀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礎上聯系成人的社會化實際提出微觀和宏觀層面的因應策略。何愛霞則特別關注現代社會下,反向社會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闡釋了反向社會化即年長者向年輕者學習的社會化,提出反向社會化可以通過家庭、學校、社區來實施成人教育,并指出反向社會化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另有研究提出的“文化反哺”的概念即是反向社會化的另一提法。此外,關于高校成人教育社會化或成人教育社會化的論文中的“社會化”概念更多的是指構建成人教育辦學與社會的良性互動關系,不同于從社會學的視角提出的成人社會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
(二)社會文化與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得以發展的,而優秀文化的弘揚與繁榮又是通過各類教育的發展得到實現。因此,關于社會文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研究向來是成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課題?!笆晃濉币詠淼南嚓P研究在對之前研究成果吸納提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如高志敏認為,我國成人教育內部文化方面存在理念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的脆弱問題,長此以往將嚴重制約成人教育的“由弱變強”的趨勢;在社會文化與成人教育關系問題上,他特別強調社會文化施與成人教育的影響作用,認為社會文化對成人教育的發展具有“激勵、規定、供給作用”;反過來,成人教育對社會文化的傳承、揚棄、調合及創造功能的研究也得到了充分的關注。在多元文化與成人教育方面,他指出多元文化對于成人教育的發展具有五個“約定”的規制,并提出了回應“約定”挑戰的文化選擇。何愛霞則指出多元文化在為成人教育提供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成人教育目標、內容、形式、方法乃至評價提出了全面性挑戰。此外,她還提出了“三喻文化”與成人教育的關系,尤其是前喻式成人教育對成人教育的獨特作用。另有學者基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大背景,以宏大的成人教育發展為研究對象。如曾青云、郭凌雁基本梳理中國成人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文化脈絡、文化動因、文化訴求的基礎上,努力追索中國成人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文化蘊義、文化價值、文化路徑。鄭義寅,丁昶瑋引入文化資本理念,廓清中國成人教育變革的理念與思維,反思與叩問變革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并指出文化資本重構理念對我國成人教育未來變革的影響。
(三)社會分層和流動與成人教育研究
社會分層研究主要是從靜態的、共時性角度研究社會地位結構,而社會流動則主要是從動態的、歷時性角度研究社會地位變化。社會分層體現了社會群體的結構性差異,反映在成人教育方面,體現出了成人教育的不公平問題。“十一五”以來對成人教育公平的研究方興未艾。晉銀峰對改革開放前后的成人教育公平進行了對比研究,指出從教育權利差異的群體化、教育價值取向的精英化、教育實現途徑的正規化向教育權利實現的社會化、教育價值取向的普及化、教育實現途徑的非正規化轉變。羅永彬和李康林則分別基于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對我國“成人教育公平”的現狀進行分析。此外,不少碩士研究生直接把“成人教育公平”問題作為論文選題。社會流動作為社會分層研究的延伸和深化,其與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豐碩?!笆晃濉币詠淼某扇私逃龑W專著及相關的立項課題都重點關注了社會流動與成人教育。社會流動串起了成人教育社會學諸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繼續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促進社會流動、成人群體尤其弱勢群體社會流動、職業流動等。如林文廣認為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促進了包括城鄉流動、地域流動和水平流動等,為社會成員尋求工作崗位和社會位置提供了公平的機制,并提出必須不斷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更好的利用它為我國社會合理、良性的社會流動服務。曾榮青、賀義梅則特別關注了外來女工的流動,指出外來女工自身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傳統的性別意識和社會職業歧視等因素導致大部分外來女工只停留在水平流動的基礎上,而垂直流動的發展性較小。成人教育具有其獨特的教育性質,能幫助外來女工獲得技能與綜合素養的提高,成為她們實現垂直流動的最佳渠道。
(四)成人教育背景下的社會群體研究
成人教育背景中的基本社會群體可分為成人教育者群體、成人學習者群體以及學與教組合群體。成人教育者是指從事成人教育的教師和管理者。對這一群體的研究,在“十一五”以前有較多論述,而“十一五”以來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于成人學習者群體,尤其是從構建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的或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視角對成人學習群體展開研究,特別關注了成人學習的動力源泉、方法、手段、效果及角色定位,成人個性發展等。如姚遠峰從社會學角度歸納得出:成人學習是人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成人學習的動力源泉來自社會,其目標是為了適應變動不居的知識經濟社會,并成為自己文化進步的主宰者和創造者。帥良余在學習型組織條件下,研究成人學習、成人個性發展。從成人個性發展的視角看,將社會學與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結合進行個性理論分析,使得個性以及成人個性發展與成人學習、學習型組織之間建立聯系,為分析成人學習提供理論依據。彭景陽用社會學的社會角色理論分析網絡條件下成人學習者的角色類型與沖突,提出通過正確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調適來進行協調和解決。
陳曉新指出學習型社會下的成人學習者角色對傳統的學生角色提出了挑戰,論述了成人學習者角色與學生的“邊際人”角色的本質區別,提出了成人學習者角色的定位、影響成人學習者角色發展的因素及其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關于不同成人群體與成人教育的社會學研究也是一大研究重點,這也是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極具現實意義的一個方面,包括對農民、失學無業青年、老年人、工人、干部等不同群體的研究,其中研究主要針對農民,具體包括新生代農民工、農村流動勞動力、“城市新市民”(失地農民)以及農村女性等,主要是從社會流動、繼續社會化及社會文化三個社會學研究的角度,研究中體現出了研究者的人文關懷。
此外,成人教育社會學還從教育的維度進行了多樣化研究,包括對社區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社會學研究。社區是社會學中的一個從空間形式反映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概念,社區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F有的社區成人教育的社會學研究系統深入地闡述了社區成人教育的概念、內容和功能等,提出對創建“生態社區”“安全社區”“健康社區”“學習型社區”的具體設想,以最終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關于成人高等教育社會學研究方興未艾,研究涉及面較為廣泛,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實踐主體、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成人高校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本質、成人高等教育公平性等,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展開。
三、我國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問題與展望
(一)存在問題
“十一五”以來我國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雖在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取得了上述的發展,但也不能忽視所存在的不足。
1.課題立項少,研究隊伍仍薄弱課題立項、課題成果及著作是學科發展的重要標志。近年來,研究者對我國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研究熱情高漲,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但是全國性的重大課題并不多,不能形成全國或區域聯動的研究格局,總體上呈現出小而散、不系統、各自為政的研究態勢,沒有太多的著作或叢書出版。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隊伍仍不強,研究人員不多且較集中在少數大學或科研機構,沒有形成合理化的結構,年長學者大多非本學科科班出身,理論功底相對欠缺,中青年學者尚未形成足夠的學術影響力,又沒有促使研究隊伍形成合力的科研機制,從而導致研究內容較分散、不深入、欠系統。
2.研究領域窄,關注群體較集中從研究領域看,關于社會變遷與社會流動的研究已逐步往縱深處發展。繼續社會化、社會文化與成人教育等在繼續深化的同時,應拓寬對社區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社會學研究。從現有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關注的群體看,農民是研究的聚焦點。隨著社會變遷,還應順應時代關注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不僅要關注弱勢群體,還應關注強勢群體,包括是否是強勢群體占據了大部分成人教育資源及成人教育對強勢群體影響等,因為成人教育不只是一種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類型,由此可以產生強勢與弱勢群體的對比研究。
3.“成人教育”有余,“社會學”不足既有的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大多關注的是“成人教育”,更多的是探討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務、模式、機制等,而對“社會學”的關注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可謂“成人教育”有余,“社會學”不足。有些研究雖然冠以“社會學”研究之名,但是并沒有彰顯社會學研究的特色,并未從社會學的視角切入;有些研究雖然運用了社會學中的理論,但是運用的較為生硬,理論分析不深入;另外還有研究簡單套用教育社會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再加上“成人”二字,并未仔細辨別出不少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社會學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對象,在借鑒這些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成果時,不可簡單移植。應把握住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理論方法多借助于社會學,以顯示出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的獨特質感及成人教育個性特色。
4.研究取向偏離,研究方法單一在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存在兩種取向,即以構建起成人教育學科體系為目的的理論體系取向和以解決成人教育實踐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為目的問題取向。由于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起步較晚,研究還不很成熟,加之我國不少成人教育研究者習慣于采用問題研究取向,理論體系取向的研究相對較少,這并不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國成人教育社會學學科體系。此外,研究方法有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但是整體上研究方法仍較單一,還不太借鑒社會學或教育社會學的諸多研究方法,以致研究容易出現泛泛而談,未能向縱深發展,這也是影響學科地位的一個原因。
(二)未來展望
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回顧和反思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我們不難展望其良好的發展未來。
1.研究領域繼續拓展,研究層次不斷深化我國的社會學研究仍然存在諸多未觸及或觸及不深的方面,如成人教育辦學體制、成人教育技術、強勢成人群體的社會學分析等。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與社會的密切互動性。“十一五”“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肩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節約型、環境優化型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多重任務,“十二五”時期還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這樣的社會發展背景,會不斷催生出成人教育社會學橫向上更多的研究領域,也要求我們的理論研究往縱深處發展,闡釋更深層次的問題。
2.研究力量持續增加,研究成果更加豐碩除以高校成人教育學研究中理論研究專業化程度高的專家、老師為主力外,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研究隊伍還包括:越來越多的成人教育學或社會學的研究生將研究興趣定位于成人教育社會學,作為一股新生研究力量不斷擴大研究隊伍,同時也因為接受著社會學或教育社會學的理論熏陶,將觸發更多理論性強的研究成果。此外,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員、政府機關和行政機構中成人教育工作者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若能再結合相關理論,形成的基于實踐的理論分析將會是更加飽滿有力的。
3.注重理論研究取向,尋求多種研究方法現有研究多采用問題研究取向,而多采取理論研究取向是成人教育社會學學科理論體系構建的內在要求,有助于學科獨立、學科成熟。學科地位的建立與鞏固不僅依賴理論體系的構建,還與多種研究方法的運用有關。在研究中可以積極采用社會學、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謝維和曾指出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與研究方法除一般的社會科學分析與研究方法,還包括教育社會學的理論本身,以知識作為基本工具研究教育活動等。現有研究已出現運用社會學分支理論以思辨方法分析成人教育,如現代性理論;也嘗試用知識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如運用知識社會學理論分析;也出現運用生活歷史法。采用多種研究方法,又如田野調查法、人類學的民族志法等,是成人教育社會學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是用一套自己的方法論體系來描述與解剖社會關系的結構、作用方式與文化樣式。我們一般人對于社會習以為常而往往渾然不覺,生活在社會中卻很少能明白、系統地理解社會,更談不上把握能力。社會學就是為理解與把握社會提供幫助。社會學還可以進一步細化為政治社會學、法律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勞動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社會統計學、社會心理學、大眾社會學等等。社會學不僅僅提供理論的框架,還提供大量的認識方法論。中國當前有相當影響的社會學家包括:李強、孫立平、周曉紅、王思斌、周孝正、陸學藝、李沛林等。
我個人認為,社會學在中國是有特殊重要性的。一是和美國這樣的結構穩定的社會相比,在現在的中國這樣一個轉型社會,社會學更有揭示問題與把握轉型機會的價值;二是社會學作為一個基本學科,為類似法律、管理、傳播等領域的訓練提供了基礎的認識論工具;三是在動態程度與復雜程度進一步提高的社會,社會學為多個領域的人提供了改善行動水平的方法論支持。我一直覺得我們的大學不應該在本科就設法學、管理學、傳播學這類學科,如果這些學科的學生上本科時學的是心理學與社會學,上研究生時再學那些應用性的學科,那么他們的基礎理解能力與自覺創造能力絕對有很大的提升,而不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早期學的是法學,到今天我還是覺得中國的法學跟社會的基礎相距比較遠,實證研究一直沒有很好發展起來,立法與司法訓練領域的形而上學與搬移效應最明顯。而我自己的興趣則比較接近法律社會學,所以即使在學法學的時候也一直看重社會調查。我還記得我早期公開發表的論文之一,就是《行政訴訟法》在重慶地區的實施狀況的調查分析報告。后來我師從著名社會學家袁方教授,在他老人家去世以后,繼續在組織社會學權威王思斌教授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社會學的知識系統化水平有所提高。而我的專業調查研究工作本身也使我對社會學知識的學習與使用更為密集。在我擔任耶魯世界學者期間,我的學術導師是著名的耶魯社會學教授戴博拉?戴維斯教授,我選的另一門課是社會學家施泰吾教授講授的《現代藝術的社會學理解》,屬于文化社會學范疇。在我平時讀的書中,大眾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著作是最愛讀的類別之。我也高興地看到我所熟悉的不少同行朋友與客戶朋友中,有不少也是學社會學出身的同科人才。
1.精神衛生政策(Mental Health Policy):對我國精神衛生政策、精神衛生立法等宏觀問題,臨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倫理學原則和制度建設,以及對廣泛影響人類健康的自殺、酒煙藥物濫用和依賴等問題的社會影響、社會經濟學評估和有效健康教育、心理干預措施等,進行研究和討論的論文。
2.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對臨床各種軀體疾病共病精神疾病或伴發的心理問題,對以軀體癥狀為表象的精神障礙,就病理生理機制、臨床評估方法、操作性臨床診斷標準、治療干預措施、干預效果評價等進行研究的論文。另外,也歡迎以醫療服務模式、醫患溝通技術與和諧醫患關系建立等為主題的論文。
3.應激與心理健康(Stress and Mental Health):對嚴重生活事件、特別是各種災難引起的個體或群體應激反應,就評估的方法學、應激反應的機制、應對群體應激反應的干預方法、制度建設、效果評價等進行的探索。
4.臨床精神病學(Clinical Psychiatry):精神疾病患者病理心理特征的客觀和主觀評估,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的討論,精神障礙患者的心理社會康復,設計較嚴謹的多中心臨床藥理試驗,探索新治療方法的開放性研究等。
5.社會精神病學(Social Psychiatry):各種精神障礙及相關問題的流行病學研究,特別關注精神障礙的社會文化分布以及社會文化因素對精神障礙發生、發展和轉歸的影響;精神障礙或心理、行為問題的跨文化比較研究;精神障礙患者遭受的社會歧視、他們對精神障礙的解釋模式、求助行為等。
6.社區精神衛生(Community Mental Health):各種精神障礙或心理問題的社區診斷、社區治療、社區康復和社區管理;社區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和常見精神障礙與行為問題的社區預防;社區精神衛生研究方法的新進展及應用,尤其歡迎社區精神衛生模式、項目或行動的評估(包括衛生經濟學評估)性研究等。
7.兒童少年心理衛生(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對18歲以下兒童少年人群各層次心理衛生問題的研究和討論。
8.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為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社會文化心理特點的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方法、模式等,進行的各種層次的研究,如設計嚴謹的臨床試驗、案例報告等。
9.心理健康促進(Mental Health Promotion):為促進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預的內容,以及可操作性方法、步驟,效果評價等方面的研究。
10.心理衛生評估(Mental Health Assessment):心理衛生評估的方法學研究,心理衛生測量工具的研制,各種健康和亞健康人群心理衛生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評估。
論文關鍵詞:體育社會學界 聯系 貢獻
論文摘要:研究我國體育社會學界與國際同行之間的相互聯系,指出我國體育社會學界與國際體育社會學界之間的互動。國際體育社會學界給予我國體育社會學的創建與發展許多啟迪和借鑒,為中國體育社會學培養了專業人才,為國內更好更快地了解學科動態提供了方便,為我國體育社會學進入國際先進行列莫定基礎;我國體育社會學界豐富了國際學術界的理論成果,為ISSA的刊物出版發揮了作用,為各國學者的交流提供了平臺和便利,為發展中國家學者贏得了權利,為跨國合作研究發揮了力量。
在世界各國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和密切的時代背景下,探索我國體育社會學界與國際同行之間的聯系,研究我國體育社會學與國際體育社會學之間的互動,既可以為今后我國體育社會學史研究提供素材,又可為我國體育社會學的對外交流提供理論參考和決策依據。
1中外體育社會學界的聯系與交往
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對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和進步都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我國體育社會學來說更是如此,這是因為:第一,我國體育社會學起步較晚,國際上體育社會學的發展水平和成熟程度都高于我國;第二,國外同行的研究和經驗可以直接給予我們啟迪和借鑒。
1.1成果交流
1.1.1成果引進
我國體育社會學創建之初,引進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是一項重要工作。1981年,北京大學林啟武開始翻譯體育社會學方面的資料,成為第一個向國內介紹體育社會學知識的學者。之后,蔡俊伍、劉德佩、牛興華、王蘋、李樹怡等人也發表了介紹了體育社會學的文章。上世紀90年代初,劉德佩引進了奧地利格拉茲大學體育系G ·Bernhard教授的問卷調查法,并向國內介紹了日本學者金崎良三設計的研究課題樣本,對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研究產生了較大影響。21世紀初,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美國杰·科克利(Jay ·Coakley)的《體育社會學一議題與爭議》( Sport in Society :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使我國體育社會學界對美國體育社會學有了較為完整和清晰的認識。
從引進成果的來源看,有日本、美國、前蘇聯、加拿大、波蘭、奧地利、保加利亞等國家,其中以日本、北美和前蘇聯為主。這是因為:第一,這些國家一直處于體育社會學研究的前列;第二,早先我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多集中在日本、北美和前蘇聯等國,熟悉這些國家的研究進展,具有引進這些國家成果的便利條件。
1.1.2成呆輸出
自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學者開始將體育社會學的研究成果介紹給國外同行。1988年《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 ASS)發表了我國王真、陳安愧和錢躍庭的論文《中國紡織女工的體育態度和參與狀況》,標志著我國體育社會學研究成果開始進人國際學術界;1989年,加拿大出版的《社會與閑暇》(L& S)又刊登了劉德佩的研究《體育與中國城市居民的閑暇生活》。翌年,孔祥安和牛興華等人在《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IRSS)上向國際同行介紹了我國體育社會學十年間的學科進展和主要研究。截止2008年底,我國學者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刊物上發表體育社會學論文60余篇。這些成果引起了國際體育社會學界對我國體育社會學界的極大興趣。
1.2學者互訪
體育社會學在我國起步較晚,在創建初期,為了更好地向國際同行學習,我國曾多次邀請國外學者來華講授體育社會學。日本的影山健、近藤義忠,英國的J ·A ·Mangan,韓國的林繁藏和金佰昌等學者都曾來我國傳授過體育社會學知識。
自1984年起,我國向日本、美國和前蘇聯等國派出進修體育社會學專業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僅“1985-1990年期間,我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在國外進修體育社會學專業的有7人之多”。1990年以后,我國又陸續派出顧淵彥、蘇連勇、金育強、張文健、董進霞、寶勇武等人到國外進修體育社會學。他們回國后,大大增強了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力量。
隨著我國體育社會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影響逐漸擴大,進人上世紀90年代后,國際體育社會學術會議中開始出現我國學者的身影,一些國家前來邀請我國學者講學。目前我國已有蘇連勇、熊斗寅、劉德佩和盧元鎮4位體育社會學者應邀到國外講學和在國際會議上作報告。
1.3組織聯系
1964年6月,在日內瓦正式成立了國際體育社會學委員會(ICSS)(1994年,更名為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 ISSA) )。目前,ISSA擁有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260多個,分布在世界48個國家中。在ISSA成立的40多年間,對規劃和推動體育社會學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89年,我國學者劉德佩在前蘇聯學者H.. И.巴諾馬廖夫的推薦下,成為ISSA組織的會員,也成為我國最早加人ISSA的學者。隨后,我國呂樹庭、李小英、金育強等人也陸續成為ISSA組織的會員。截止到2008年,我國已有10余位學者加人了ISSA組織。鑒于我國學者的學術成就和對國際體育社會學的杰出貢獻,1994年ICSS破例增補我國劉德佩為ICSS執委會委員,2005年又批準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為該組織的團體會員,成為我國在ISSA中的第一個團體會員。
1.4會議聯系
學術會議是學者們近距離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舞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體育社會學也積極地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1984和1986年,我國學者出席了日本體育社會學學會的年會,結識了著名學者營原禮以及其他一些日本同行。1987年,我國學者分別與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和格拉茲大學的同行舉行了座談會,為后來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礎。2001年起,ISSA舉辦的4屆世界體育社會學大學,都有我國學者積極參加的身影。第1屆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我國就有8人參加(其中1人來自臺灣師范大學)。借助國際會議這個平臺,各國同行相互交流切磋,增加了解,增進了友誼。
1.5合作研究
由于文化制度、習俗、環境等方面的差異,研究者往往能更深刻更敏銳地發現自己不熟悉的國度和環境中的問題。國際體育社會學界認識到跨國合作研究是一種研究問題的捷徑。早在1987年,我國學者便與奧地利格拉茲大學體育科學院達成了合作研究協議。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體育社會學界分別同奧地利、日本、前蘇聯、美國、芬蘭等國家的同行完成跨國合作研究課題有12項之多。
2國際體育社會學界對中國體育社會學界的影響
2.1國際體育社會學界對中國體育社會學界的幫助與促進
2.1.1國外成果給予我國體育社會學的創建與發展許多啟迪
80年代初,體育社會學在國際上已有相當的發展,但對于國人來說卻是比較陌生的,除少數學者在國外接觸過體育社會學外,國內大部分學者對體育社會學不了解。因此,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對于創建自己的體育社會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林啟武、劉德佩、呂樹庭、黃漢升、金育強等許多學者為國外資料的引進發揮了作用。國外研究成果和資料不僅在學科創建初期帶來很多啟示,在我國體育社會學30年的發展進程中也同樣給予了諸多的啟迪和借鑒。引進的前蘇聯、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體育社會學成果,對于我們了解國外的學科進展和經驗教訓,促進我國體育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方面都發揮了較大作用。
2.1.2國外學者為中國體育社會學培養了專業人才
跨越國界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促進學術的發展,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也是如此。在我國體育社會學發展初期,黨和政府為提高體育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和研究力量,從1984起陸續向日本、美國、前蘇聯、加拿大、英國、波蘭等國家派出學者進修體育社會學。到2008年底,我國已向國外派出10多位專門進修體育社會學專業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國際上一些著名的體育社會學家,像H.И.巴諾馬廖夫、影山健、近藤義忠、金崎良山、John Loy、Klau、HIaus Heinemann等學者都對我國體育社會學的人才培養和學者成長做出過貢獻。
2.2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ISSA)為國內更好更快地了解學科動態提供了方便
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ISSA )是體育社會學領域權威學術組織。到目前為止,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 ISSA)已吸收我國10余位學者為個人會員,沈陽師范大學為團體會員。這些學者架起了國內外體育社會學界更為廣泛的聯系和溝通渠道,使國內同仁更好更快地了解體育社會學在國際上的最新發展動態和學科進展。 轉貼于
2.3承辦和主持國際會議,為我國體育社會學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奠定基礎
隨著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壯大,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ISSA)和其他學術組織多次交由我國體育社會學界承辦學術會議,體現出國際同行對我國體育社會學界的信任和支持。會議以嚴密的組織、周到的服務和良好的環境為國際同行提供了展示成果、交流切磋的舞臺,體現出我國體育社會學界的整體實力,大大引起了國際同行對我國體育社會學的關注和興趣。除承辦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外,我國學者還在多個體育社會學的國際會議中擔任領導職務,組織、籌備和主持會議。通過舉辦和主持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大大提升了我國體育社會學界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擴大了在國際同行中的影響,為我國體育社會學進人國際先進行列奠定了堅實基礎。
3中國體育社會學界對國際學術界的貢獻與作用
3.1豐富了國際學術界的理論成果
在30年的對外聯系過程中,我國體育社會學界向國際同行展示了研究成果。這些成果的理論和觀點不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且很具針對性,對世界上一些與我國具有相同社會體制和背景的國家的體育社會學研究很具借鑒作用。其中關于體育社會流動和分層的論述、關于發展中國家體育經驗的論述、關于小城鎮體育的社會學研究、關于體育社會學研究對象的觀點、體育社會問題的研究、關于體育人口的觀點、關于體育價值觀念的表述、關于體育游戲對兒童社會化作用的探討、關于體育社會的理論、關于體育工作者的觀點等,已成為國際體育社會學大家庭中的共享資源。這些理論成果豐富了國際學術界的學術觀點和理論體系,為國際體育社會學的成果積淀和學術創新發揮了作用。
3.2力爭ISSA增設漢語為副工作語言,為世界使用漢語的學者提供了方便
《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 IRSS)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出版的學術季刊,是國際體育社會學學科領域最高權威性學術刊物。該刊物在用英文全文的同時,另外以德文、法文、俄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和中文7種語言刊登論文的摘要。
1995年以前,IRSS是沒有用漢語發表的論文摘要。經過我國學者劉德佩長達4年的不懈努力,終于使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ISSA)在1994年末將漢語增設為該組織的副工作語言。從1995年第1期開始IRSS開始出現用漢語發表的論文摘要。漢語成為國際體育社會學委員會(ICSS)的副工作語言,不僅有利于我國學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到國際體育社會學的學術動態和最新進展,而且也為世界上華語地區使用漢語的體育社會學工作者帶來了便利。自ISSA增設漢語為副工作語言起,我國體育社會學學者一直義務承擔著《IRSS))中文摘要的翻譯和編輯任務。這項工作最初是由沈陽體育學院體育社會學教研室承擔,I9%年后移至解放軍體育學院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完成。截至到2008年,累計義務翻譯審校中譯文論文摘要25萬多字,編輯10多萬字,為ISSA的刊物出版做出大量工作。
《國際體育社會學年刊》( ISSA Bulletin )是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的機關通訊刊物。該刊物對各國學者了解ISSA的工作進展、學科新聞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95年以來,我國沈陽體育學院體育社會學教研室和解放軍體育學院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學者們還一直義務承擔著ISSA Bulletin的專欄撰稿工作,為ISSA的通訊工作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4中國體育社會學界在跨國合作研究中的作用
跨國合作研究是國際體育社會學界進行課題研究與相互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曾與日本、奧地利、前蘇聯、美國等國家共同完成多項體育社會學研究課題。
4.1多次承辦學術會議,積極參與組織管理,為各國學者的交流提供了平臺和便利
作為國際體育社會學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國體育社會學界在享受成果和便利的同時,也積極承擔國際義務。1997年,中國社會學學會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了“國際大眾體育學術研討會”。共有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名學者參加,與會學者圍繞大眾體育的法制建設、大眾體育中存在的社會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對推動國際大眾體育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同年11月,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科學分會在我國北京舉辦了“亞洲體育社會學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共有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和國內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80名學者參加。與會學者以“21世紀亞洲的社會發展與體育的關系”為主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就體育社會學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會上展示了一批體育社會學領域的最新成果,反映了近年來亞洲體育社會學發展的水平。2006年5月,在我國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召開了“2006國際體育社會學研討會”,來自國內外10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學者們圍繞發展中國家的奧林匹克運動、體育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體育與民族文化等問題,展開了深人的交流與探討。
除承辦國際學術會議外,我國學者還多次在國際體育社會學學術會議中擔任技術領導工作,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與責任。
4.2促使ISSA下調會費,為發展中國家的學者爭取了權利
聯合國中規定,聯合國成員國需根據各自的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承擔不同的義務。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學者的經濟承受能力不一樣,在ISSA中須交納的會費也不應相同。可是,在1998年之前,無論是發展中國家學者,還是發達國家學者,加人ISSA組織的會員每年都須交納100美元會費(個人會員)。
1998年,在ISSA執委會擴大會議上,我國劉德佩提出會員的“義務與權利”提案。通過艱苦交涉,該提案終于被ISSA組織采納,并調整了會費標準。從此,個人會員會費的標準被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100美元、40美元和20美元(發展中國家學者為20美元)。1998年ISSA會章的修改,結束了發展中國家學者受不公正待遇的境況,使先前一些因經濟條件不能人會的學者,從此不再因經濟原因而與ISSA無緣。我國學者的正義行為,減輕了發展中國家學者的經濟負擔,為他(她)們爭取了更多人會的機會。
5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體育社會學經過30年的艱苦創業,從不知體育社會學為何物,到出版自己的體育社會學專著;從引進借鑒國外的體育社會學資料,到向國外輸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從派人到國外學習體育社會學知識,到培養自己的博士研究生。這些都表明我國體育社會學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也為國際體育社會學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選修課程主要是,為進一步地拓寬博士研究生專業基礎理論、擴大知識面及培養能力而設置的課程,除設置一定數量的專業選修課程外,還應要求研究生選修部分跨專業或跨學科的課程;為了拓寬研究生的視野、促進研究生主動關注和了解學科的進展,還應開設學術講座和學術討論性質的課程。我國大部分大學按照跨學科的原則設置體育學選修課程,以體現選修課程的多樣性特征。
從我國12所院校博士培養方案看(表7),不同的二級學科在選修課程內容側重不同。北京體育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作為體育學一級學科培養單位,在選修課程的設置上具有靈活性,北京體育大學在博士生培養方案中,提出選修的指導原則,要求選學與研究方向有關的相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新思維新方法,以豐富和擴大知識面,提高科研能力,根據本專業和研究方向需要,學校又無力開設的課程,博士生可到有條件的外校選學1~2門相關課程,博士生的課程選擇自由度大,從具體選修的課程分析,課程的內容豐富、范圍廣泛。上海體育學院選修課程通過體育科學技術前沿探索專題講座形式完成2學分,每個學生至少參加4個專題講座,經導師批閱合格后,才能獲得學分。
表7 我國12所院校體育學博士選修課程設置情況一覽表
選修課程名稱
北京體育大學
運動訓練學理論、體育社會學理論、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學校體育
學、體育管理學、運動解剖學、計算機、體育統計、體育測量、體育科研方法、邏輯學、導引養生功、第二外
語、生物實驗課、外聘專家講座、可外校選學1~2門相關課程
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科學技術前沿探索專題
華東師范大學
運動生理學、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運動營養與促力輔助劑、第二外語
福建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導論、體育科研方法論、邏輯學、運動訓練學、體育統計與SPSS、國內外前沿知識專題
蘇州大學
體育社會學、體育經濟學、體育產業學、分子免疫學、高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醫學文獻檢索、
社會研究方法選講、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方法
華南師范大學
管理學概論、社會學概論、經濟學概論、文化學概論、社會心理學概論、哲學史、休閑娛樂概論、體育原理
清華大學
根據研究課題需要,選修校內其他研究生課程
山西大學
體能訓練、體育教學論、神經生理學、體育實驗設計方法、運動選修
河北師范大學
體育學研究、健身理論與方法、運動生物力學科研方法、跨學科選課(2門)
東北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實驗研究設計與方法、網球運動、高爾夫球運動
北京師范大學
8次前沿講座
浙江大學
國際體育體制比較、休閑體育文化、國際體育資本的投融資策略、國內外體育法案例分析、體育市場營
銷策略和策劃、行政法學、項目管理
綜合性大學體育學博士點選修課程設置具有其特色。例如福建師范大學側重工具和方法類課程,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蘇州大學開設了拓展研究生知識的社會學、經濟學和生物學課程和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類課程;東北師范大學開設網球運動、高爾夫球運動等有利于博士生未來社會交往需要的課程;華南師范大學和浙江大學開設了涉及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心理學、哲學等跨學科的人文社會學課程,擴大學生的視野,體現綜合性大學的課程資源優勢。
總之,我國體育學博士選修課程的設置以跨學科為原則,充分利用優質教育資源,特別是綜合性大學的課程資源優勢,設置符合博士研究生培養要求的選修課程。
4.4 課程學分
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幾點意見》(教研[2001]1號文件)指出:“改革研究生培養制度和培養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層次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皩嵭袕椥詫W制。碩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博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4年,具體由培養單位自行確定,允許研究生分段完成學業,并規定學年累計在校的最長年限”[10]。就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制度而言,一般有學年制、學年學分制和學分制3種。從我國12所院校體育學博士培養方案可見,除了北京師范大學沒有實行學分制外,其他的大學都實行學分制,這不僅有利于博士研究生教育個性化的發展和培養,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多樣化管理模式的發展,而且有利于國際、國內校際間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互交融、學分互認,加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學分制的完善是時展的召喚,學分制具有彈性學制的優點,也是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圖3可見,我國11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所修規定總學分存在差異性,北京體育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所規定的學分最高,分別達26學分和23學分,華南師范大學規定學分最低,為12學分,其他大學的規定學分一般控制在18學分左右。在不同大學的課程體系中,不同模塊課程學分的分配也存在差異。在公共課程中,我國體育學博士外語課的設置大部分為2~3學分,但是上海體育學院的外語課程學分為9學分,占所修學分的39.1%,山西大學把第二外語作為公共基礎課,而東北師范大學的外語課程學分為3學分,占所修學分的16.7%;在專業學位課程中,河北師范大學開設4門課程12學分,占所修學分的63.2%,浙江大學只開設體育管理的理論與實踐1門課程2學分,占所修學分的11.8%;在選修課程中,北京體育大學選修課程學分為12學分,占所修學分的46.2%,蘇州大學開設了9門18學分的選修課程,浙江大學開設了7門選修課程11學分,東北師范大學只開設了3門選修課程7學分。選修課程是學分制的基礎,沒有健全的選修制,就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課程的選修化是世界課程發展的趨勢,符合我國體育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要優化體育學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減少必修課比重,適當增加選修課比重,為實行更加靈活的學分制創造條件。
附圖
圖3 我國11所院校體育學博士課程總分設置狀況(學分)直方圖
刑事和解的文化之維
基層民主協商制度研究
論轉型鄉土社會的司法策略
論中國傳統司法的本質
法律評價社會面向的哲學思考
法律懲治道德越軌者之意義探究
社會公眾對法律人的信任問題探析
司法溝通的語境、修辭與轉換
調解考核制度的設計與功能悖論
A市B縣檢察院抗訴案件調查與反思
法治建設進程中的法律職業共同體
自貿區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座談會綜述
論反壟斷法在經濟法體系中的憲法性地位
公開民事裁判文書中個人信息的識別與保護
人民法院協調處理行政案件的實踐邏輯與反思
關于加強整治新建城區社會治安的調研報告
司法受眾之心理維度與信息公正之生成路徑
論基層法院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評估機制的構建
正義理念在中國傳統儒學法文化的表達及其價值
糾紛解決的城鄉差異——基于“CGSS”數據的分析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法律社會學解讀
關于法律必須被信仰的問題——兼評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走向權利的時代》的評析——以法律社會學為視角
司法如何保護婚姻——基于離婚案件二次現象的分析
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之羈押執行交付問題研究
轉型之惑與實踐之學——評李瑜青教授《法律社會學教程》一書
中國法社會學的理想圖景——讀郭星華《法社會學教程》
對象剖析與技術改革——傳播學視閾下的司法公開方法論
社會管理創新與法治保障的理論建構、制度設計與區域經驗
法律儒家化的限度、價值沖突與預設——評《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司法近代轉向與現代國家尋找——評《帝國樞密法院:司法的近代轉向》
法社會學視野下的律師職業主義變革——評《律師、國家與市場》
沖突理論的脈絡及其當代法治啟示——基于沖突理論脈絡展開的考察
檢察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結合N市檢察隊伍現狀進行分析
公正司法的供需對接——案件質量評估工作中公眾參與機制的構建
法社會學中國化研究的理論自覺——兼評高其才教授的《法社會學》
法治中國的“西體中用”之道——讀周大偉先生《法治的細節》一書有感
法官績效考核制度中結案考核及其悖論——以J市基層人民法院的司法實踐為例
法律與文化互動的三點思考——以傳統儒學與中國法治建設關系為切入點
司法公正的社會認同與人民法院形象塑造——關于人民法院社會形象的調查分析
司法公正公眾認同的心理解碼與策略修正——基于法院司法宣傳實踐的實證分析
論我國個人慈善捐贈行為影響因素與慈善立法的完善——基于社會調查的分析
轉型時期制度適用困境:原因、對策及反思——以對小城地溝油問題的討論為例
積極探索實踐護航自貿試驗——人民法院為自貿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座談會述評
由西向東、由理論邁向實踐——評湯唯《法社會學在中國——西方文化與本土資源》
傳統法律文化的當代意義——“當代法治發展與傳統法律文化價值”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人民陪審員制度價值訴求與實踐訴求分離和統合的實證研究——以河南A縣基層人民法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