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3: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在社會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培養最關鍵的是加強學生的基礎教育?;A是奠定學生一生行為習慣的根本,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基礎教育對整個教育而言都顯得特別重要。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基礎教育也必須有著相應的改變才能夠真正適應于人群,順應于時代,才能夠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1.中美基礎教育現狀與改革近況
眾所周知,中美兩國的基礎教育方式存在較大差異。在美國,學生要不斷換教室上下一堂課,而在中國,學生則呆在同一間教室和相同的同學上課;美國課堂里,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而中國學生在課堂上則比較保守;在文化上,美國學生有更多的自由去選擇他們想要探索的東西和參加課外活動來提高他們綜合能力;而在中國,學生將課外時間大多用于自學或休息。中美課堂教學差異的本質是基本理念不同:一個是教師注重“教”的細枝末節,一個是著重于學生“學”的深層根基。針對本國的國情中美兩國都分別制定了不同的基礎教育改革政策,美國從上世紀開始經歷了三次改革浪潮,并提出了《2000年的美國:一種教育戰略》、《2001年不讓一個兒童落后》和《美國2061計劃》等教育改革綱領性文件,我國在2001年頒布了《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如今仍在繼續。在改革中美國教育需要扎實學生的根基,中國教育則需立足于學生對學習的深刻理解,關注和把握。中美對基礎教育改革的政策都是在適應新世紀的發展需要,適應全球化競爭的需要。
2.中美基礎教育改革比較研究
2.1比較分析改革的需要
時代的發展就促使著社會上的一切都要能夠有著相應的發展,教育作為人才的培養與傳育媒介就顯得更加重要。自古以來我國就在選拔人才的制度上有過多次的改革,再縱觀國際社會更是有許多國家在順應時代的發展的同時也在對教育進行的改革與創新,以尋求與時展相應的教育方式。中國以往的教育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學生也存在著較多的不足,如教師主導了課程,學生參與性不高,學生動腦、動手較少,學生思維能力沒有得到鍛煉。而且課程內容存在著較難、較偏、較舊等特點,致使課程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中國以往的教育還存在著教育的觀念較為落后,對學生的要求一味的追求成績,導致學生成為了讀書的工具,社會實操性較差,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等。美國的學生與我國的正好相反,美國的學生存在著動手能力強,更是愛動腦,學習氛圍較為輕松的優勢,不過美國的孩子基礎較為薄弱,在學術方面能力較為底下等,這些同樣也對美國基礎教育的進一步落實起到阻礙的作用。因此兩個都迫切的希望能夠在時代的發展中有著基礎教育的實際改變,進而來提高整個基礎教育的水平。例如中國就需要在基礎教育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來做到學生的全面發展;美國則需要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需要做的就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的技能,美國學生在數學、科學與英語的學習能力較弱,所以美國教育部門對這些方面就尤為重視。由此可見,雖然兩個國家都在進行著基礎教育的改革,但是兩個國家在具體的措施上又有區別。
2.2比較分析教學觀念的改革
教育觀念對自上而下的,是對教育的把握與整個方向。教育改革就必須與教學觀念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就教學的觀念我國與美國有著較大的區別。現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主要是在實行“素質教育”的方針,也就是在現在的我國基礎教育中學生的全面的能力發展是我國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縱觀我國基礎教育大的發展現狀,各個基礎學校都在進行著教育的改革,都是進行著素質發展的政策,這就是由于教育觀念發生改變的結果。美國與我國不一樣,可以說是正好相反,一直以來,美國都比較重視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所以美國的教學課堂是比較靈活的,但是同時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學生的基礎教育質量的不到提高,甚至是有落后的現象。在美國則是在改革中十分注重傳授知識以及考試在學習中的作用。以往的美國教育雖然說種類多,學生接受的知識面較廣泛,不過學生也存在著對知識掌握不夠全面與調理,存在著支離破碎的局面,而且有的功利性較強,使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但是美國現在的基礎教育已經有了明確的五門主要學科(英語、數學、自然科學、歷史、地理)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了濃厚的人文主義,因此學生在基礎教育學校的學習也是比較有目的性的。美國現在的基礎教育還明確規定學生必須要有知識檢測,也就是考試。這樣學生與教師都會有壓力,在就業壓力的學習中。學習的目的與重難點得到把握,塑立了教師的權威。雖然美國現在不少人對這樣的教育有著較多的指責與懷疑,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在美國仍然在繼續,甚至在加強[1]。
2.3比較分析改革政策的清晰性
隨著教育改革措施的頒布,教育改革在我國就如同鮮花般的遍地開放。不過就兩國的改革政策的綱要上進行分析還存在著較大的不同之處。我國的《綱要》在具體的措施中顯得比較簡單,如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在《綱要》中只有短短一句“我國基礎教育總體水平還不高,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已不能完全適應時展的需要”并沒有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水平不高在何處有具體的闡述,也沒有說清楚在哪些地方是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這些不清晰的措施對基礎教育的改革存在著較多不利因素,對教育改革的推廣與實施帶有較多的阻礙。美國的教育改革則不一樣,美國的改革綱要在具體實施的條例上則顯得比較清晰具體。例如在美國的改革法案中就有這樣一段話“今天,將近70%的城區四年級學生在國家閱讀測驗中未達到基本的閱讀水平。在國際數學測驗中我們的高中學生落后于塞浦路斯和南非的學生。將近三分之一的大學新生在他們能夠開始正常的大學課程前卻不得不參加補習課程。”在這句話中包含中具體的數據,較為清晰的分析,對所產生的結果也有著具體的措施。這樣對教育改革的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2]。
其實,這樣的比較不僅出現在兩國教育的分析上,在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與措施方針上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中國的《綱要》在許多問題上主要是運用著較為模糊的概念分析,此處的方向也是比較粗略的,不夠具體。[2]但是美國的方案卻對每一點都有落實在具體的分析之上,甚至達到什么樣的人才都有做出具體的指示。例如像“增強對學生業績的責任制。提高成績的州、教育學報2008年地區和學校將獲得獎勵,失敗將受到處罰。家長將了解其子女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此外,3~8年級學生在州年度閱讀和數學評估中的表現將與評判學校效率好壞緊密結合起來?!逼淠康拿鞔_,操作性較強[3]。
2.4比較分析改革的一致與穩定
政策的落實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有較長時間的調研做準備的。我國的《綱要(實行)》就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實踐才得以正式的推行。在1996年7月九年義務教育就開始在教育部的帶領下進行調研,直到1997年才完成調研,再到1998年形成與推廣,最后2001年的正式頒布都需要實踐的積累與時間的調研。2006年我國的《綱要(實行)》才得到初步的推廣。同樣,美國的基礎教育改革也是經歷了一個改革的時期,從1983年的發現問題,到80年代的尋找方向,再到以后沒有休止的各種修訂[4]。這條教育改革之路還在繼續著。由此可見,兩國在教育改革中都是依據于實踐之中,都是在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上。在基礎教育的改革上具有一致性和穩定性。
不過,就從這也可以看出我國的《綱要》與美國的法案也有不同之處,我國的《綱要》就只有調研與推行,并沒有較多的后期修改,但是美國的方案更能夠體現出一種循序漸進,有一定的時間積累與較深入的研究,而且在推行之中不斷在進行著修訂與完善,這修訂之路還沒有截止,還在繼續著。由此看來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在實施中肯定會出現較多的問題,因為學生的學情是不一樣的,時展也是不同的,并且人們的需求更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國更是需要在基礎教育改革之時借鑒美國的不斷完善與及時修正的特點,努力使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措施與時展與學生的需求相結合,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時代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制約因素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7-00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32
進入21世紀以來,在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水平取得一定的進步與發展。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基礎教育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轉變。其中,基礎教育屬于動態性概念,從我國國情的角度來看,指含初中以前的教育形式,從狹義角度來看,指九年義務制教育;從廣義角度來看,指社會知識教育、家庭教育及義務制教育,甚至少部分國家將高中納入基礎教育的范疇,從國際定義的角度來看,指面向所有人提供最低限度經驗、社會準則、觀點及知識的教育。鑒于此,本文針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制約因素的研究具備顯著價值作用。
一、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外部制約因素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體系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從現狀來看,依舊存在一些因素制約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偨Y起來,其外部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政治與經濟的影響
經濟作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基礎,直接影響社會生活的變化?;A教育課程與國家就業結構、經濟結構、教育投入資金及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密切聯系。其中,教育投入資金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比關系。近年來,為了滿足社會多元化的發展需求,提供學生適量的發展空間,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們國家持鼓勵政策,要求學校結合自身發展需求,緊扣教學任務,開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基礎課程,但是一部分地區的學校由于自身教育資金投入過少,無法更新相應的教學設備,維護費用昂貴,甚至少部分地區的學校無法承擔師資培訓費用。
(二)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
民族文化傳統指某個民族由歷史積淀形成影響現實社會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存在不同程度的內在約束力。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博大精深,對當今中國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以及國家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也為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多種多樣的文化潮流涌入中國,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傳統優秀文化逐漸產生了邊緣化趨勢。
這就使得傳統文化教育不斷弱化,人們信奉的是利己意識與拜金思想,價值觀走偏,缺失文化信仰。曾經的信義之族與禮儀之邦,因為傳統文化缺失而帶來的義利觀扭曲,導致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內部制約因素
既然存在外部因素制約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那么便存在內部制約因素,比如,基礎教育目標、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水平以及基礎教育存在階段性特點等。涉及的主要制約內容如下:
(一)基礎教育的目標
教育目標指受教育完成教育的總要求,不僅規定人才的培養要求,還直接決定基礎課程的制定方向。從實質來看,課程分配是選擇經驗的過程,我們必須以教育目標為指導,但是受教育目標特殊性的限制,與教育觀念、教育環境、社會發展水平及歷史時期存在密切聯系。為了重新學習經驗,滿足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必須重新配置基礎課程。
(二)教育者的素質水平
從地方教育的結構來看,教師作為基礎教育課程的核心力量,其素質水平直接決定基礎課程改革的進程。校長屬于學校的組織者,宏觀管理學校的一切活動。同時,為了學校的發展目標,必須確定辦學理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礎課程模式。校長的素質水平直接決定學校是否存在明確的辦學理念、是否能組織專業的教師團隊及是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礎課程項目,甚至直接參與基礎課程的設立。教師屬于課程的執行者,但是課程教學作為一項動態過程,教師無法完整“傳遞”課程內容,教師均適量{整課程內容,甚至課程制定者由教師的反饋中逐步調整教學目標。上述過程稱為課程互動調整理念,體現教師開發課程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程教授過程中,不僅負責課程開發,還起著主導作用,最大程度發揮課程的基本作用。同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認識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師應逐步轉變自身角色,成為課程引導者。
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步思考
結合上述研究,不難看出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校數量也不斷增多。因此,便需要加快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但是從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水平來看,受傳統因素影響較為嚴重,仍停留于粗放型階段,對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缺乏健全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體制,信息化水平薄弱,改革手段落后,改革方法單一,改革效率低下,不僅直接影響基礎教育的改革進程,還可能埋下其他隱患,造成不可預估性損失。鑒于此,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轉變傳統理念,加大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同時,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工作流程,強化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逐步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模式,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進一步為推進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課程培養目標的變化
傳統的基礎教育課程目標過于注重傳承知識,教材脫離實踐經驗,紙上談兵,往往學生僅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難以滿足學生的需要;中小學教師最關心的、談論最多的則是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很少關注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個性、創造性的培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培養目標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的培養,重在培養具有良好素質和競爭力的新一代。
二、教學觀念及方式的變化
通過強化學習、討論和反思,教師的教育觀念、行為、心態等都發生了變化。教師基本掌握了新課程,運用新大綱的精神和要求理解教材、指導教學,明確本學科的教學改革方向。教學方式和手段也發生了變化,教師不再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興趣和體驗,并且在編寫教學方案時也不再是抄教學參考,而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撰寫出能夠體現形式的自主探索、合作式學習等課改新觀念的教學方案,從而給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空間,初步形成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之間把過去的“封閉型”教學方式也變為了開放式主動交流,教師之間互相聽課、評課,并在一起備課,探索實踐中出現的各種教學問題,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擴大,加快了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速度,從而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學生自身的變化
新課程改革集中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習者自己積極參與并主動建構,強調對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的倡導,使學生不再是傳統教育中完全被動接受者,而是轉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者和主動學習者,從單純的聽老師講轉化成在課堂中與老師、同學交流合作、共同學習的活動者、探索者。學生在課堂上敢于主動發問,大膽想象,并且喜歡讀書,喜歡積累各類課外知識,最明顯的一點是樂于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初步建立起喜歡學習的興趣。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設置情境,學生帶著疑問,通過實驗、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獲得知識與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爭著發言,參與活動,十分活躍,在自主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四、評價方式的變化
一直以來,我國中小學教育評價過分重視評價的選拔功能,忽視促進學生發展功能;評價指標基本以書本知識為核心,過于單一,缺乏對學生學習態度及實際能力的綜合考查;評價方法過于注重量化,多數采用考試形式;比較注重對結果的評價而缺乏對過程的評價等。我們在推行基礎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改變了過去以分數高低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的做法,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發現學生的特長。改變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針對教師評價,學校改變了以往只看教師教學成績,不重視教學行為的做法,注重對教師的多元評價。教師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教研評價、學校評價及社會評價有機地結合,共同促進教師成長。對學生的評價,已不再僅憑教師一個人說了算,而是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家長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發展性評價,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這樣的評價體系和方式不僅有利于增加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動力,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新特征,同時也能夠得到家長和社會的支持,有利于基礎教育改革的順利推廣。
五、學校管理方式的變化
學校內部平等的、和諧的人際環境開始形成,參加課改的教師為其他教師舉辦講座,教師們從課改的角度對學校的規劃和建設提出意見,沒有了過去的那種“等、靠”思想,而是以主動研究代替“束手無策”,形成了濃厚的研究氛圍。教師由被動地掌握課程理念、使用新教材,轉變為主動地去學習、思考、研究;積極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多少年各種教學改革所無法企及的根本性轉變。
一、課程改革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1.從認識層面看,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個別學校對課程改革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的戰略地位認識不到位。國家課程方案在一些學校尚未得到全面有效執行,新課程的要求在教學中還有待進一步貫徹落實。以學科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衡量學生發展和教師工作成效的評價觀念和做法尚未得到根本轉變。
2.從制度建設層面看,考試評價制度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相當一部分學校對課改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僅有的激勵機制由于多種因素制約,顯得軟弱無力。同時,受高中招生政策的影響,擔心課改引發會考中考成績的波動。
3.從保障層面看,教師隊伍還不能很好地適應課改的需要。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對新課程和新教材的理解和駕駛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教師培訓的任務依然很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素質還跟不上。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的指導能力、校長專業化水平和課程領導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4.從學校層面看,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需要一個實踐探索的過程。教師的水平不同,對新課程理解的程度就不同,在實踐中的表現也存在很大差異。一些問題還需要繼續加以探索和引導。
二、深化課程改革的建議
1.進一步深化對課程改革的認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國家意志和核心價值觀的直接體現,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核心作用。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是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實現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對于促進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質,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必須從對國家和民族未來負責的戰略高度,堅定課改信念,采取有力措施,堅定不移地將課改引向深入。
2.全面落實課程方案。我們必須在總結課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堅持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宗旨,突破課程實施薄弱環節,認真落實國家課程設置方案。在開齊開足必修課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開設豐富多彩、高質量的選修課程和校本課程,保障學生有效的選擇課程的機會。要嚴格落實好綜合實踐活動、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等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
3.大力推進教學改革。要認真學習、深入鉆研學科課程標準,以之為依據組織教學,突出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深入研究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創設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環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要積極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科學應用,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中的學習能力;要科學合理安排學科教學計劃,留給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動時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減輕學生過重的課程負擔。
(一)吉美堅贊學校的辯論課堂青海省果洛州僧人吉美堅贊痛心于牧區貧困兒童因失學一輩子沒文化的狀況,創辦學校,運用辯論課堂創造了6年大于12年的奇跡。學生經過5到6年的學習,大多可以參加高考,且升學率竟然達到60%以上。[4]辯論課堂通過借鑒藏傳佛教辯經等方式讓學生接受因明學訓練,鼓勵學生通過質疑、辯論來參透原理、理解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而非單憑教師的講解進行學習,對學生的考核也以辯論大會的形式進行。辯論課堂的形式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通過辯論倒逼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探尋、提煉問題答案,以培養其嚴密的思維方法和自主的學習能力,發掘其潛能和智慧。
(二)“友善用腦”教育教學試驗新西蘭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C.Ward)創立了“友善用腦”教育理論,其基點在于對大腦機能與人的身體狀況和情感狀態等密切關聯的深刻認識。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有:在內外環境有利的狀況下,所有兒童都是天生的學習者;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注重教室物理環境、情感環境對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其基本教學原則有:不給大腦太大壓力;鼓勵左右腦之間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充滿積極情緒,成為積極的學習參與者;注重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挖掘學習與個體生活的相關性;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等。[5]我國“友善用腦”教育實驗基于此對課堂教學進行了重構,將團隊學習、多感官教學、思維導圖、音樂釋壓、健腦操、冥想、城市穿越等引入課堂,使每個人都能在輕松、快樂、高效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成功。
(三)山西的整體性課堂改革山西省基礎教育學校在新課改實驗中形成了以“問題導學”為標志的課堂教學模式。其形態因校制宜,但都堅守“成長為本”課改靈魂,以“問題解決”為基石,以編制“學習導航”、安排自主學習、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組織課堂展示為核心環節。其中,學習導航是課改的重要依托,雖稱謂不同,實質都是溝通學與教的橋梁,通過“問題串”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截至目前,山西省實施“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高中約70所,初中約700所,整體推進的地區約30個,[6]體現出極強的生命力。課改解放了教師和學生,學生的自主意識廣泛體現于課堂和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各課改學校的中高考成績普遍提高,大多數學校成為優質學校。除此之外,影響較為廣泛的課堂改革還有郭思樂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何克抗教授推行的“跨越式教學試驗”等。
一、我國基礎教育學校課堂改革的特點
(一)課堂改革的動力:外推內驅任何教育教學改革都不是孤立產生的。我國基礎教育學校課堂改革的動力,既有來自于政策、教育行政力量、理論發展、科技發展的外在推動,又有教育現實策動、教育家精神驅動的內部動力。1.課堂改革的外在推力其一,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等政策推動學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自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頒布到2006年《義務教育法》修訂,素質教育上升為國家法律準則,其在教育實踐中的貫徹實施逐步深入,推動學校變革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與此同時,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課程結構、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二,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動。教育行政力量對于課堂改革的介入既有自上而下的,即在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下對課堂改革進行一些“規定動作”;也有在教育實踐力量推動下,教育行政部門由下而上的行動,如山西省的整體性課堂改革。其三,腦科學與學習理論、教育理論等發展的推動。腦的發展具有無限潛力,存在優勢分工,要求課堂改革重視兒童經驗介入、環境營造和左右腦開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學習是個體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尤其是個體主動建構的結果,要求課堂改革凸顯兒童的主動性和主體性;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將人看作整體的人,教育不僅僅要發展人的“頸部以上”,而應促進身與心、知與情、理性與感性的統一發展。其四,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課堂教學內容、手段等改革??萍歼M步尤其是計算機、網絡強大的信息與交互功能,將引發學習的革命,如何運用其來提高教育教學效率、重構教育內容與方式方法成為必須思考的課題。何克抗教授的“跨越式教學法”是一種有益、有效的嘗試。2.課堂改革的內部動力近些年,我國基礎教育學校的一些教育實踐者,直面教育沉疴,主動進行課堂改革。其一,傳統課堂苦、累、煩、低效,一些學校瀕危,策動學校求變。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授受,學生成為盛裝知識的容器;課程內容與生活世界脫離,課堂教學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缺失;課堂教學教條化、靜態化,漠視學生的主體性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師生關系單一、機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體性、情感性缺失。傳統課堂弊端重重,沉疴難除,一些學校如山東的杜郎口中學,窮則思變。其二,一些關鍵改革人物,尤其是一些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校長主動探尋課改之路。課堂改革必須發乎學校,成為學校管理者、教師自覺的行動,才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一些校長自主變革的使命感、力挽狂瀾的責任感,遠大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以“愛”為基色,以“人”為根本設計課堂教學改革,不僅使學校獲得重生,而且使學校更有溫度、有色彩、有靈魂,成為生命交匯、靈魂交集的樂園,如杜郎口中學的崔其升校長、昌樂二中的趙豐平校長等。
關鍵詞: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走向現代化、迎接新世紀挑戰的必然選擇,它將極大地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心臟”,改變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學科本位課程體系,建構與時代精神相適應的、旨在培養和提高人的素質的課程體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環節。
一、素質教育及其特點
正確闡釋素質是科學地理解素質教育的關鍵。
何為素質?對其眾說紛紜,不一而論。我們認為,教育學意義的素質是指個體在生存和發展中所必須具備的各種身心潛力之總和。根據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學說,人的潛力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理解:1.它是指與生物學方面相關的人的潛力,在這一點上,素質既是人得以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也是教育活動對象化的物質基礎。若進一步分析,它具有兩層含義:(1)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生物學基礎,是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點,也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結構;(2)這個結構及其機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主、客觀各方面條件的改變,其也將發生適應性變化。2.它是指以第一個方面為物質前提而形成的社會屬性方面的潛力,即人在社會生活中所應當具有的基本品質,是人獲得各種社會特征、展現其主體性品格和個性的基石。它也具有兩層含義:(1)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社會學原因,是人的社會性特征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可能性方面;(2)它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經過轉化,在不同的社會情景中,主體所可能展現出來的思想意識及行為方式,表現為主體在社會生活中的滲透性和超越性。素質的上述兩方面含義是統一的:沒有身心結構作為先決條件,人就缺乏發展的可能性;而如果沒有后者,就談不上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
由于人的素質的培養和發展與教育密不可分,因此,重新闡釋教育對于深刻地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是不可或缺的。在與素質相應的意義上看,教育不能再被泛泛地理解為有目的地影響人身心發展的活動,它應被看作以相信人的潛能的無限可能性為出發點,以發展性為主要特征,致力于發掘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身心潛力的活動。它立足于學生的內在品質,特別是主體性的培養,期望教育的力量能夠被迅捷地內化為學生個人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單純的訓練、定型或熟練化。它的內容由整體的,且對學生生活有實際意義的知識構成,給學生呈現的世界圖景與其個性的豐富多彩性相一致,以區別于應試教育中只強調唯理性知識的弊端。據此,素質教育意義上的教育與傳統的訓練式的教育是有原則區別的,它所關心的是發展而不僅是定型,是超越而不僅僅是適應。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則強調促進學生身心潛力的開發,提高學生在未來社會生活中的適應和發展能力,充分展現其主體性;它的基本信念是:無論是量上,還是質上,人的身心潛力都是無限的。通過適當的教育活動,能夠使其獲得與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相適應的、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培養。具有以下特點:
基礎性。無論未來的生活和工作狀況如何,學生在身體素質、道德素質、智能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都應達到與一定社會歷史時代相適應的“閾值”。由于個體差異及每個個體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這個閾值因人而異,不存在絕對的劃一性。以往,應試教育將這一閾值絕對化,使個性差異完全被漠視。而素質教育則充分顧及到了個性差異,主張使學生獲得無論從事何種社會活動都必需的、具有鮮明主體特征的發展,使每個學生的身心潛力達到它可能達到的閾值水平,并以此作為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起跑線。
全面性。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全面潛力的挖掘和培養,主張予學生以全面完整的教育,反對割裂知識的完整統一性,期望學生獲得和諧的發展。從素質教育的立場出發,那種在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間只選擇其中一部分而漠視另外部分的做法是偏頗的。人的各種素質的培養和發展不能“單兵獨進”,而應是相輔相成、和諧發展。
主體性。素質教育之所以能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在于它順時應世地把弘揚學生的主體性擺在顯著位置。與應試教育不同,素質教育不主張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教育,而是致力于塑造其超越意識和批判精神,重視培養其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和獨特性。
發展性。素質教育不是簡單的模式化訓練,更不是“定型”教育。它著眼于學生全面身心潛力的挖掘與培養,將學生的眼前需要與長遠發展、將現實性與可能性相結合。它確信通過教育能夠使學生的各種具有向好的方面轉化的可能性因素被培養和發展起來,能夠達到其應當達到的發展水平。
二、當前基礎教育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學生發展的“發動機”。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并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落于實處,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和結構是當務之急??v觀國際教育改革,莫不都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顯然,只有課程體系和結構發生了變化,才能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化和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創造條件,才有可能重建學校文化。
許多時間以來,在推進素質教育中,我們曾經做了許多嘗試,做了許多努力,但總感到不盡如人意,癥結何在?關鍵便是課程。如果現有的課程體系與結構不變,評價方式不變,素質教育的推進是很困難的。然而,由于受制于諸多因素,基礎教育課程仍存有以下與素質教育相悖的問題。
課程目標左右于升學和考試。關于課程目標,曾有過不少爭論。代表性的有兒童中心論、學科中心論、社會中心論等。經過長期討論,人們開始認識到,“這三種‘理論’不管哪一種都不能單獨成為完全正確的課程理論?!彼鼈兊母鲌桃欢诵允怪诶碚摵蛯嵺`上均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拋棄偏狹性而尋求整體性是現代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表明,課程目標應兼顧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三者是相互協調、彼此制約的。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設計偏重于學科體系和理性知識的構建,把目光主要聚集在認知領域,以保證學科知識的完整無誤性及應付考試成功為課程的主要目標。這不僅弱化了課程的整體功能,隔絕了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也使課程設計本身背離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難以在基礎教育課程的“基礎性”與素質教育所關注的“潛力”開發之間建立起適宜的連接點。
課程結構不合理?,F代課程論認為,各種類型課程的長處和優勢是相對的,純粹采用任何一種都是不完善的,優化的課程結構應是各種類型課程的有機結合,唯此,它們才能相互滲透,取長補短。然而,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不盡合理:一是偏重于以學科課程為主,致使其它類型的課程,如活動課程、綜合課程等被削弱,甚至在課程體系中毫無地位;二是形式化傾向濃重的“板塊結構”。這種結構多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組合,有時也指除以上兩者之外,更多類型課程的組合。無論哪種組合,都試圖彌補學科課程的不足,但在各方面條件不具備的情形下,要做到這一點是困難的。(1)由于活動課程體系尚未建立,板塊組合的結果必然仍以學科課程為主,其它類型課程則以“補充”的形式存在,其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具有人為性。(2)板塊組合有機械相加之感,不能充分展現課程間的內在聯系,課程的整體功能發揮不出來。
課程內容脫離實際。基礎教育課程內容應當兼顧社會需要與個人需要,堅持工具性與價值性相統一。然而,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課程內容不僅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去甚遠,而且往往落后于社會發展,與時代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各種新信息、新知識難以及時迅捷地融匯到現有課程中,課程內容幾乎都是“完成時態”的知識。即便某些新興學科知識或信息能夠進入到課程內容之中,但在原有課程體制下,它們只能作為課外活動的內容或選修課的內容存在,與原有課程內容之間難以建立起有機的聯系,因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課程間的內在聯系薄弱。從本質上看,人類知識源于統一的客觀世界,知識間必然存在普遍聯系。然而,應試教育課程過于強調其自身學科體系的完整性,破壞了知識的統一性,使原本具有豐富意義的知識成為只有在原有邏輯體系中方有意義、離開其便失去了生長基礎的僵化之物,不僅使知識間產生了等級性,也使各種知識間難以相互融通,遷移學習無法實現。
對隱形課程的影響估計不足。隱形課程的存在是普遍事實,特別是在各種傳媒不可盡數的今天,各種各樣的觀點、思潮無一例外地會對學校教育產生影響,學生無時不處于多元價值判斷的情景中,成長環境不再是理想化了的,在這種情形下,隱形課程是不能被輕視的。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學科課程獨尊和對學生成長環境的簡單化理解,隱形課程的地位與作用一度被忽視,人們既未能看到各種影響學生發展的非正式因素所產生的彌散性作用,也未能對其所表現出的社會價值參考系、哲學背景、意識形態傾向等進行細致準確的分析評估,使隱形課程獨到的教育價值無以展現,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的關系不明確。有些人認為,活動課程就是諸如音、體、美等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就是要強化這部分課程。顯然,課程改革只是在數量上增減是不科學的,科學的方法應是對活動課程體系做出整體性的構建,處理好它與學科課程的關系。而這也正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課程是“法定文化”,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領域。我國現有課程中存有的這些問題,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們的存在必然成為制約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難點。我國基礎教育要能夠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推行與素質教育理念相映襯的課程,就應當從深層次改革課程的體系、結構、內容,使之更貼近學生身心潛力的挖掘和培養。
三、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構建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積極進行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結構、內容的改革,是近年來世界各國加強基礎教育,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共同之處。各國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緊跟科技發展步伐,注重完人培養的認識和做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在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構建如何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為此,應處理好以下問題:
1.基礎教育課程的價值應是在現有社會條件下,使人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人的發展總要受制于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人也只有在其中才能實現發展。實施素質教育不能背離這一點。直面新世紀,要使學生獲得時代所允許的最大限度的發展,就應摒棄應試教育課程的狹窄性和功利性,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的未來,重視塑造每一個學生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努力為他們呈現一個完整統一的世界圖景,使基礎教育課程在學生的理性精神世界和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和諧發展中起到基礎性的支持作用。
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精髓,它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通過主體的文化實踐及其創造活動,逐漸沉淀、升華而形成的反映主體的文化價值體系及其主體性的社會意識,表征著主體身心特征的發展水平與所處時代的關系。它能夠使主體超越現實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為此,素質教育課程設計在價值取向上應指向人文精神。(1)在素質教育課程設計中,要以人類已有的寬厚文化遺產為基礎,體現出對現時代社會形勢和歷史命運的最大關注,充分展現人文精神的批判本性;(2)被編纂到課程中的知識應合理有序,能夠包含豐富的文化要義和人類在創造知識及文化過程中所注入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追求;(3)基礎教育課程設計要立足現實、指向未來,有助于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和人的全面發展。
2.基礎教育課程的結構應是完整統一的。哲學、科學和藝術是人類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出發,運用各自獨特的手段和闡釋方式,對世界的總體把握。對它們的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把握世界的完整統一性,也有助于他們的和諧發展。據此,素質教育課程應包括四個內容:(1)普通知識,它是課程結構的基礎部分;(2)科學知識,立意點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使其得以理智地認識世界,參與社會生活;(3)專業知識,這類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意義與價值,進而科學地選擇他們人生的發展方向;(4)人文知識,旨在培養學生完整和諧的精神世界和超越意識,使其人格健康發展。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它們的有機結合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基礎教育課程的價值,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此,應圍繞課程標準,形成豐富多彩的課程體系。
為了適應時展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新的課程結構和標準。相應的,這次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角色、教育方式、教學行為等都應該發生很大的轉變,學生學習的地位也有很大的變化。成熟的課堂一定是師生雙向的、教與學充分互動的,它不僅需要切合實際的、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來支持,而且還需要有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課堂氛圍所組成。中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很強的課程,在進行教學時,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所以傳統的教育方式也得有所轉變。教師要主動的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是處于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是圍繞著教師的講授而展示的。在新課程改革下,要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轉變到主動學習的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充當的是參與、促進和指導的角色。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來課堂成為展示學生風采的舞臺。比如,信息技術這門課,在有實際上機任務的時候,可以分小組來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完成了小組成員知識互補,任務完成后讓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老師僅僅在一旁指導、提點。這樣不僅僅讓學生動手參與到教學中來,還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的轉變
一直以來,教師都被認為是知識的傳授者。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礎教育存在的弊端和問題,鮮明地提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教師不應該再是一個單純的傳授者了,而應該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
達爾文說:“最有價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古人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知識固然重要,讓學生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卻更為重要。新課程認為,學生的“學習”不單是為了知識而學習,更為“學會學習”而學習。所以,課改決定了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是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者。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很多知識在現實中都有例可尋,上課的時候提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比如:我想尋找“保護環境”的相關圖片和資料,我應該怎么辦?讓同學先嘗試尋找到答案,通過引導讓同學們走向正確的思維模式,掌握到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個性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更為注重情感教育
本次課程改革特別強調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它,認識它。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如果他自己不愿學,不想學,不肯學,是注定學不進去、更是學不好的。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信假如是與你興趣相符合的那些知識,不用別人吩咐,你也會集中精神去學習吧!
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充要條件。比如,在講“計算機安全”這堂課的時候,進行情景創設,當你發現你的電腦不小心中了病毒以后,你該怎么辦?如何正確地獲得信息,如何防止黑客、木馬、病毒等入侵,防止自己的資料被盜,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這些
轉貼于
技術和方法你們了解嗎?這樣讓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提起高度的興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中指出:“要使學生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 在課堂上也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這方面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讓學生培養起法制意識,了解相關的基本法律,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正面的、積極的作用。比如,講到計算機被病毒或者黑客入侵的時候,提醒同學們,這樣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嚴重的甚至已經構成了計算機犯罪,從而從同學了解計算機犯罪有哪些方面,讓同學在情感上形成正確的認識。
四、教師應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