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3: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社區衛生服務站就位于社區的中心地帶,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所需。當他們遇到了普通的病癥或是想要開處方領取常用藥品時,只需攜帶他們的職工醫療保險卡即可。首先可以先咨詢當天的坐診醫生,就病情和不舒服之處與其做一個交流。隨后可帶上開好的處方劃價取藥即可,如有需要通過打點滴等小型治療方式解決病癥的即可在本社區服務站進行治療。其內容與方式還是比較方便,易于老百姓操作的。
接下來我也和其中的一位坐診醫生了解了本小區的某一項重要病癥的基本情況。
從行業的塵肺病情況看,煤炭系統評委是塵肺病的重災戶,其病例約占主任全國總例數的40.5%(23.5萬例),面對知識眾多的現有患者,企業特別是歷史包袱較重的煤炭行業,比如我們所處的大同礦務局現患就達7000人左右,在企業下放,結構調整中面臨很大困難情況下,大量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同時還有許多塵肺患者已與用人單位脫離,成為社會上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因此此病癥成為我們當地不論是大醫院還是小衛生服務站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對于傳統的深度報道形式,精確新聞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涉及面較廣,排除了個別的、偶然性的事件,更具有普遍性、說服力。精確新聞還運用量化的數字語言描述新聞事實,排除了記者主觀成見,使新聞更加科學、客觀,受到讀者的信任與歡迎。
調查報告是指調查者根據課題規定的目的,有意識地運用詞語回答的各種科學方法和手段搜集有關社會現象的資料,并由此進行分析、研究,最后形成以文字為主導,以數據、圖表等各種表現方法為補充,來說明社會現象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一種文體。
正是由于精確新聞版面語言與調查報告的相似性以及兩者都借助抽樣調查、統計分析等社會科學研究手段來做出“最終成品”,因此解析“精確新聞與調查報告之間的差異”成為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從《新聞記者》的“新聞調查檔案(媒體調查報告專欄)” 與《中國青年報》“青年觀察”的差異比較中進一步探究我國精確新聞的特點。
“數字”新聞化
《新聞記者》(2004年5月) 媒介調查《傳媒人對“有償新聞”的看法――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調查報告》中關于“記者是否應主動淡化不利于重要廣告客戶的新聞”的調查數據分析:
“記者主動淡化不利于重要廣告客戶的新聞”。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新聞業,更多地是依賴廣告生存,因而一些廣告主在有些媒體逐漸擁有了控制權,一些媒體背離了新聞報道要客觀、真實的規律,成為某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而不能完全履行其作為社會輿論機關的職責。在這個問題上,媒體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動淡化不利于重要廣告客戶的新聞。此次調查顯示,有33.7%的調查對象不同意這種做法,有54.2%受訪者態度不明朗,而有12.1%的受訪者則同意這種做法。從受訪者的職稱、年齡與問題的關聯來看,正高職稱和年齡45歲及以上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略高,達41.2%~42.9%。將這個問題與媒體類型關聯,得出的數據,回答不同意的比例為:電視臺30.8%、報社36.2%、電臺37%;與專業背景關聯得出的數據,回答不同意的比例為:邊干邊學35.4%、新聞大專31.8%、新聞本科30.6%、新聞碩士37.7%、有法律專業知識背景32.3%。
在這份調查報告中,我們讀到了科學嚴謹的百分比數字,而這些精確到小數點后個位的數字只是提供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新聞業,更多地是依賴廣告生存,不能完全履行其作為社會輿論機關的職責”這個問題上,“媒體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動淡化不利于重要廣告客戶的新聞”這樣一個結論性信息,總結出一個調查結果,不帶有調查發言機構任何的情感色彩與主觀意志。
《中國青年報》 (2004年2月17日) 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求學調查”為主題的《游走在城市的邊緣》――《打工子弟學校生存紀實》(上篇)引用如下材料:
“一份名為《流動兒童教育:逐漸進入視野的研究課題》的調查報告這樣描述說:打工子弟學校辦學者,是一個由形形人員構成的復雜社會群體,從大學生到文盲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曾經在家鄉當過民辦教師或公辦教師,在114所學校中,有79所是他們辦的。其余的則屬半路出家,他們從包工頭、小販、廚師到菜農、建筑工、清潔工、保姆等形形的行業走上了辦學的道路?!麄兡軌蛏孀氵@個領域,是因為有著巨大的社會需求:流動兒童在北京沒有學上。對于他們來說,辦學是一種能帶來可觀收入的職業?!{查報告的負責人之一張守禮說?!?/p>
與前文的不同顯而易見,在這里,調查報告《流動兒童教育:逐漸進入視野的研究課題》的數據和結論用以證明報道中“流動兒童少年就學的簡易學校的設立條件酌情放寬后,打工子弟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使得上萬名孩子免于失學的同時,也讓各色人等都參與到辦學中來的現實。
“數字”本身量化了“打工子弟學校生存”緣起與現狀的真實,是作為精確新聞反映新聞事件的手段而出現在受眾的視野中的,為“豐富深度報道本身的新聞背景材料”服務。在材料中,數字遵循新聞寫作規律,是新聞表現形式的一部分,已經被“新聞化”了。
同時,調查報告中數字的運用增強了新聞的客觀性,避免了記者的主觀介入,讓受眾通過調查結果的分析、比較、總結等邏輯思維方式結合自己的價值標準思考新聞報道,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無聲勝有聲”地彰顯媒體導向。
受眾平民化
《新聞記者》(2004年2月) 媒介調查《受眾眼里的電視人――上海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社會評價調查報告》文章說明“調查報告的目的”:
“2003年10月1日,是上海電視臺成立45周年的日子。在上海電視事業走過近半個世紀之際,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特委托社會專業調查公司,組織了一次對上海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的社會評價調查,集中了解目前社會各界對上海電視從業人員在社會職能、職業道德、專業素質、工作成效等各方面的評價和意見,希望通過這樣的調查,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和強化培訓、教育。”
文尾結論處:
“對于如何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本次調查有一點很有啟示:公眾認為,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最重要的途徑,依次為社會輿論監督(37%)、制度建設(39%)、自我約束(20%)。除接受社會監督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用,包括:強化行業管理組織(機構)的權威性,加大行業評議和監察力度;進一步強化職業道德制度,使之與專業標準相融合等?!薄翱磥恚虾5碾娨暶襟w在不斷提高節目質量、以‘內容為王’提升自身競爭優勢方面,還任重而道遠。這將成為我們下一步需要重點突破的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p>
《新聞記者》(2004年5月) 媒介調查《傳媒人對“有償新聞”的看法――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調查報告》最后總結:
“因此,我們一定要將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問題提升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來認識,新聞單位及有關領導部門應探討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約束辦法,不能再讓今日之‘錯’釀成明日之‘害’”。
從調查報告《受眾眼里的電視人――上海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社會評價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該調查針對的是上海電視媒體,更確切地說,是文廣傳媒為今后工作的目標計劃制定所進行的,因此它的受眾是相對專業的媒介從業人員。在《傳媒人對“有償新聞”的看法――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調查報告》中,我們也可以在總結中看到調查報告針對“小眾”即新聞單位及有關領導部門提出的建議。
當然,不是每一份調查報告都會有如上明顯的訴求對象,但是調查報告因較強的程式化寫作――開頭比較詳細地介紹調查的背景、目的、方法、結論,接著逐條列出相關調查項目,包括詳盡的調查數據、圖標等等,最后總結出調查結果――而使其只能在小受眾范圍(包括專業人員、調查委托人等)內傳播。
《中國青年報》 (2004年1月4日) 《901個農村高中生的夢想》結語:
“901個農村高中生的夢想/理想,為我們展示了青年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從中看到了他們的喜怒哀樂,看到了他們對自我的期待、對社會的期待,對未來的期待。同時,它也是一只多棱鏡,折射出家庭、學校、大眾傳媒和社會,給青少年成長帶來的影響。正如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澳大利亞學者艾克斯雷所說,青少年不論對未來持有何種態度,都不應被單純地視為世代差異現象,而應該被更認真地反省,此種現象或許不只反映了當代青少年的想法和態度,它應是更深遠地將當前社會或文化對他們所造成的影響,投射在他們對個人前途或社會發展的可行結構及機制之上。 青年與社會是相互建構的。也許,這901個農村高中生的夢想/理想,會令關心青年、關心未來的人們深思?!?/p>
不談報道中那些令人動容的調查數字、話語與實錄,光看這最后的結語我們也能感受到此次“調查?觀察”用“901個農村高中生的夢想”來引起“整個社會的深思”。精確新聞關注的主體是社會中的“平民”(即普通人),如前文所提及的《打工子弟學校生存紀實》中的“流動兒童”,他們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在兩會上,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子女就讀問題成為了代表和委員們關注的熱點之一,安徽代表團的徐景龍等30多位代表就遞交了一份關于修改義務教育法,關注農民工子女就讀的議案。這是對精確新聞“受眾平民化”最好的詮釋和反饋。
即使報道關注的是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土地荒漠化成為最受當代青年關注的3大環保問題。其中,水污染問題以76%的獲選率高居榜首,即每4名受訪者中就有3名在關注該問題,成為最受當前青年關注的環境問題。此外,大氣污染問題和土地荒漠化問題也分別受到70%和66%的青年的關注。另外,垃圾回收利用(58%)、野生物種減少(52%)、臭氧層遭到破壞(51%)等環境問題受到的關注程度也都超過了半數?!保ā段覀兊沫h境怎么了?》中青報 2004年2月1日)偏科學的議題,如文中所述,在柔化了數據、調查術語和表達方式的專業感后,適合媒體受眾閱讀理解和接受習慣的精確新聞,依舊體現了與調查報告截然不同的“大眾化訴求”的受眾特征。
結論微觀化
《新聞記者》(2003年2月)《上海大學生的信息需求及日報選擇》新聞調查檔案主要針對的問題是 “上海大學生每天接觸各類大眾傳媒的時間是多少?上海大學生期望通過大眾傳媒了解哪些信息?上海大學生平時主要閱讀哪些日報?大學生自費訂閱或購買日報?大學生選擇閱讀各種報紙的原因?”
“至少在大學生這個受眾群體,互聯網對電視的沖擊大于報紙。互聯網和報紙不但有娛樂和消遣功能,還有即時查找和提供資料等較強的助學功能,這大概是它們在吸引大學生方面勝過電視和廣播的重要原因。國際性、娛樂性、實用性和可讀性,是大學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現出的比較明顯的取向。在大學生對周報、雜志、廣播、電視和網站信息選擇的調查中,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這種趨勢?!缎旅裢韴蟆返男畔⒘亢蛯嵱眯詢瀯菔置黠@,均超過第二名10多個百分點,這也從一個方面解釋了作為一張大眾化市民報,《新民晚報》為何同時受到大學生讀者的青睞。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新聞晨報》在時效性上排名第一,顯示出這份新生代報紙的沖勁,在信息量和實用性指標上,《新聞晨報》也都有不錯的表現,顯示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媒介調查《傳媒人對“有償新聞”的看法――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調查報告》
“問卷上具體涉及了以下幾項問題:(1)記者是否可以為自己單位聯系廣告;(2)記者是否可以為自己的版面或節目聯系贊助;(3)記者是否應主動淡化不利于重要廣告客戶的新聞;(4)記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訪單位或個人的招待用餐;(5)記者是否可以接受新聞源單位或個人安排的免費旅游;(6)記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訪單位或個人的現金饋贈;(7)記者是否可以為企業擔任公關工作。”
“從上述數據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新聞隊伍的新聞工作道德狀況并不容樂觀,在職業道德行為的選擇上存在著嚴重的偏差。特別應引起注意的是,在上述幾個調查問題中,回答‘看情況’的比率都較高,這些人可能在思想上對是與非、對與錯的認識非常清楚,但一旦有條件或涉及自身利益時則往往會放棄道德原則,也就是說,這些人道德自律的自覺意識較差,對他們來說,有處罰分明的紀律、規定,營造一個廉潔清正的環境就顯得十分重要?!?/p>
從這兩組材料的問題設計與總結可以看出調查報告的結論特點,即給自己的“目標受眾”提供的是宏觀的階段性的全面客觀的調查結論,并力圖通過結論對受眾有總體上的指導作用:在《上海大學生的信息需求及日報選擇》中,它提醒報社,要在大學生中提高訂購率,除了信息量和實用性指標外,制定合理的價格和改進服務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則希望提升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的認識高度,新聞單位及有關領導部門應探討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約束辦法。
《中國青年報》 (2004年2月1日)《2004年最大的愿望:漲工資》結論:
“在剛剛過去的2003年,近90%的受訪者在工作和學習上都有所收獲。而在新的一年中,大家最大的愿望則是希望自己的工資能夠芝麻開花――節節高?!?/p>
后附“讀者心愿”(摘兩則):
“歐陽坤(廣西):由于工作需要,我已經五個春節沒能和父母團聚了,所以,今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回到家中,和父母度過一個團圓的2005年春節。”
“韓?。ㄉ轿鳎何液图胰嗽浂际荢ARS感染者,所幸的是,我們最終都戰勝了病魔,全家人完完整整地回到了家中?,F在覺得,活著就是幸福,所以我2004年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家人都健康幸福地活著。”
針對“2003年的薪酬狀況?2003年什么事情最令你高興?2003年你在工作和學習上是否有所收獲?在2004年,大家又會有什么新的愿望呢?”等諸多問題,通過逐條問題的調查數據分析后,我們看到了從標題到報道的結論都選取了民意最關心的點“2004年最大的愿望:漲工資”,報道刊發時恰逢春節前夕,因此總結03年歲末的同時抓住大眾最感興趣的“04愿望”這個點引領全文,也可以給有關部門以啟發,后附的“讀者心愿”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小段子不長,卻溫情一片,使這篇精確新聞在客觀之外有了人文關懷。前文《我們的環境怎么了?――直轄市青年說越來越好農村青年嘆一天不如一天》的結論中體現出“中青特色”,抓住了“直轄市青年VS農村青年”的價值觀差異,引起青年對環境和自身的深思。諸多范例均體現出精確新聞不同于調查報告的“結論微觀化”特點,此處不再贅述。
調查報告標題(二號黑體)
——調查報告副標題(小二號黑體)
作者 系別 專業 年級 學號 成績 評定教師
姓名
班級
學號
社會實踐內容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評語: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成績:
評定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調查報告標題(黑體/三號字)
——調查報告副標題(黑體/小三號字)
注意:
1.打印裝訂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格式需按統一格式用a4紙打印,頁碼居中,左側裝訂。
2.正文文字
論文標題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用小4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3.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關鍵詞】高職 畢業生 就業思想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C-0009-02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職教育迅速擴展,現今高職教育已具備相當大的規模。然而,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更是不容樂觀。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思想問題是一個突出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思考研究并采取相應的對策。
一、高職畢業生的特點
相較于本科畢業生,高職畢業生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學歷層次較低。高職畢業生的學歷層次要比本科畢業生低一個檔次,主要以??茷橹?,專升本逐年有所增加。
第二,理論知識薄弱。高職生生源主要來自普通高中、職高和中專畢業生以及一部分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社會人員,雖然他們實際操作能力較強,但理論和專業基礎知識則相對薄弱。
第三,職業定位往往過高。高職畢業生較高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期望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從事一線工作的職位有較大差距。
第三,社會認可度較低,容易受挫。一般來說,高職畢業生相對于普通高校畢業生來說社會認可度較低,高職畢業生較本科畢業生更易產生挫折感和自卑感。
二、當前高職畢業生就業思想存在的問題
(一)理想與修養方面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高職生過于追求擁有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技術、較強的能力,急于追求物質利益,忽視了德行修養和理想追求,這導致他們畢業后在職業道德、職業理想和職業素養方面有所欠缺。
高職畢業生修養方面有所欠缺也體現在誠信意識方面。有些高職生的誠信意識有所缺失,在求職履歷上大做文章。如一般的學生編造自己是班干部,而班干部編造自己是學生會主席;成績一般的編造平均分八九十分,并多次獲得獎學金;沒參加過志愿者活動并多次實踐經歷,卻編造參加了活動、有實踐經歷等。2008年東北三省高校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47.5%的學生對大學生在求職材料中造假的看法表示理解,說明這種不誠信意識在學生的潛意識中基礎牢固。
(二)就業意向方面
一方面,在就業地域期望上,高職畢業生往往不愿意選擇去經濟欠發達地區或者基層就業,相當數量的畢業生在就業地域上首選經濟發達地區。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的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秦皇島高校畢業生中選擇去經濟發達地區就業的占20%,2010年江蘇高校畢業生選擇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的占52.3%,2013年石家莊高校畢業生選擇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的占70%,而2011年新疆高校畢業生選擇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的更是高達88.89%。這也真實反映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地域期望。
另一方面,在就業意向單位上,相當數量的高職畢業生不愿意選擇去私營企業或規模較小的公司就業,還是以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為擇業理想。2013年石家莊的高校畢業生中選擇去事業單位或大型國有企業就業的占56.8%,其中高職生也占了較大比例,同年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畢業生中這一選擇占69%。
(三)就業月薪要求方面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的一份2010年調查報告顯示,19.4%的畢業生期望月薪值為3000元以上,43.5%的畢業生期望月薪值為2000元以上。而2009年北京專科畢業生期望月薪值為2000元以上的占21.3%。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月薪要求往往高于企業能提供的待遇,造成畢業生就業難。
(四)職業發展規劃方面
部分畢業生就業目光短淺,很少就個人的職業理想、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考慮。東北三省高校的一份2008年調查報告中,35.5%的學生不了解自己的職業規劃甚至認為不重要。2010年浙江醫藥高等??茖W校78.8%的學生對未來職業無明確的規劃。
(五)就業法律意識方面
很多畢業生缺乏契約意識,首先表現在就業協議書的隨意簽訂與毀約。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學生認為可以違約的占到43.2%。其次表現在被用人單位侵權。如有的畢業生輕信用人單位的口頭承諾;有的畢業生對用人單位合同中的模糊條款毫無戒備之心,等等。此外,畢業生常常忽視對就業方面的法律法規的了解,缺乏運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意識。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較少學生了解我國現行的就業制度、就業政策及就業工作流程等。
(六)求職心理方面
首先是自卑和自傲心理。有些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自卑心理嚴重,不能很好地推銷和展示自己。2010年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88.4%的畢業生就業準備一般,自信心不足。與自卑相反,有些學生對自己估計過高,出現了自負和孤傲的心理。其次是焦慮心理。部分畢業生既擔心找不到適合自己成長與發展的崗位和單位,又害怕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等。再次是不同程度的依賴和攀比心理。一些畢業生過分依賴學校、父母和親友,不愿主動去市場中求職、擇業;一些畢業生相互攀比選擇企事業單位、知名的公司等。
三、對策分析
(一)政府與社會方面
為緩解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思想問題,政府與社會應共同作出努力。第一,政府應鼓勵就業形式多樣化,包括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就業,自主創業等。第二,政府應致力于消除就業市場不規范行為,如任意壓低畢業生工資,不給畢業生應該享有的福利待遇,性別、身高歧視等。第三,政府就業服務機構應聯合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和用人單位,共同構建就業信息平臺。第四,國家財政撥款為無法就業的畢業生提供一定的失業保險、失業救助、社會救助等。第五,社會特別是用人單位應改變對高職畢業生的認識。不少用人單位都存在錯位的人才觀:一是人才高消費,各個行業需要大量的具有實際技能的高職生,卻直接招聘本科及以上畢業生;二是不愿接收應屆畢業生;三是提出應屆畢業生無法達到的招聘條件等。
(二)學校方面
第一,高校要注重培養學習型人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專業和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崗位并不一定能完全對口,更多的是利用學習能力更好更快地適應自己現任的工作崗位。第二,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包括樹立科學的職業理想、職業價值觀,面向基層的就業意識和誠信教育。第三,強化就業觀念引導。首先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大一新生進行大學生涯規劃;指導臨近畢業的學生認真地進行自我分析,如分析自己有什么才干、能力和專業特點,適合做什么工作與職業等。其次通過模擬招聘現場、面試等,讓畢業生親身實踐,積累經驗。再次加強就業形勢及就業政策教育。第四,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學校要強化畢業生對“就業協議書”的認識,強化其維權意識。第五,加強學生誠信教育。杜絕就業簡歷中的舞弊造假行為。第六,加強畢業生就業心理指導工作。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受挫能力、心理調適能力。
(三)學生自身方面
第一,正確認識自我。高職生在擇業前,要學會全面客觀分析和認識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要自暴自棄,確立切實可行的工作崗位和擇業目標。第二,轉變就業觀念。高職畢業大學生要調適就業期望值,樹立“到基層工作”,“先就業、后擇業、再立業”的觀念。第三,培養綜合素質。高職生在校期間除要認真學習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加強自己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如思想道德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克服自卑膽怯的心理,強化競爭意識。第四,樹立創業意識,嘗試走創業之路。學生應該在學習和實踐的基礎上,對專業的社會需求和發展前景進行深入了解,及時了解國家對自主創業的政策和支持,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學會理財等。
【參考文獻】
[1]申曉敏.高職畢業生就業思想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8
[2]王新剛,肖繼新,馬金鎖.大學生就業狀況和思想動態現狀調查報告[J].繼續教育研究,2010(12)
[3]徐靜.關于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思想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0(1)
[4]王輝,賈鵬.大學生就業思想動態調查――基于河北省駐石家莊高校學生的實證研究[J].就業,2013(4)
[5]陳訪賢,劉向陽,胡登雄.當前大學生就業思想現狀分析――基于新疆三所高校的問卷調查[J].高教論壇,2011(2)
[6]白冰,于昕.中醫藥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價值觀調查與分析――以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職業教育,2013(4)
[7]孫艷,王育.關于??飘厴I生就業思想準備的調查研究報告[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9(2)
[8]李慧靜,高玉娟.當代大學生就業思想調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5)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是面臨了越來越多的壓力,家庭、就業、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讓大學生似乎喘不過氣來。如果處理不當,大學生心理健康會造成一定得影響,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產生抑郁、自閉、暴力傾向,大則引發自殺,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高校學生自殺現象則證明了這一點。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其更好地處理和應對心理壓力問題,特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時間、方法、對象
1. 調查時間
2. 調查方法
在網上進行電子問卷調查,共發放100份問卷,有效問卷100份
3.調查內容
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大學生從壓力的大小程度、壓力主要來源方面進行調查
4.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問卷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問卷,主要是針對??坪捅究拼髮W生
三、調查結果分析
隨著世界的迅猛發展,社會競爭激烈,社會關系日趨負責,大學生們承擔了
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家庭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就業的壓力和人際關系的復雜在無形中讓大學生身體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大學生學會提高抗壓能力更具有挑戰性和不可忽視。此次的調查的對象并非同一間學校,而是來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問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過此次的問卷調查,我們總結出了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問題如下:
(一)從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看:
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61%的大學生表示對目前的學習偶爾有壓力,而認為壓力非常大的占了22%,只有13%的大學生認為很少有壓力,這結果表明,對于目前的學習,普遍大學生都存在壓力,覺得壓力非常大的比重不容忽視。當然在這一點上,也有著不同因素的影響,性別、來自的地區、性格都會對這以數據產生了影響。在調查報告中分析,對于壓力程度上男生要比女生壓力大:54.55%男生認為壓力非常大,女生只占45.45%,跟傳統觀念很有影響,長期以來,男的都被認為是家里的頂梁柱,是要養家的,要學會獨自,學會更好地面對社會,也許很早就在他們的心理扎了根,或是在家人父母的長期教育下,兒子要繼承后業,贍養父母下無形中有了擔子,特別隨年齡的增長,男的比女生更快認識社會的殘酷和現實,不免會比女生的壓力要大。
除了性別方面對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有影響,學生來自的地區也有著很大的作用。來自農村的學生會普遍比來自城市的學生壓力大:在調查報告中顯示,選擇壓力非常大的,農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選擇偶爾有壓力的,農村的占43%,相對來說,城市的占18%,這一結果也在我的預想中,農村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從小,農村的學生就被灌輸讀好書,走出農村的教育,所以農村的孩子在讀書方面也會更努力,可這么一來,壓力也無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見慣了村里的人不斷往城市去就業、謀生,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在農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實擺在農村學生面前,除非自己夠優秀,比別人更努力,自己才會有出路,才能擺脫貧困的生活。而城市里的學生也許是過慣了舒適的生活,對生活危機感方面就不會比農村學生敏感,因為他們知道起碼自己還有家父母的靠山,壓力就會比農村學生壓力小一點。
當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問及現在的壓力性對于以前來說,性格開朗的學生要比內向、冷漠、孤僻的情況要樂觀得多。
正如圖像顯示的,選擇壓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開朗的人占了43.90%,內向的人占了46.34%,在選擇壓力小了,性格開朗的人中占了70.97,內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較懸殊,可見,抗壓方面,越開朗的學生心理壓力方面要小些,這也許是因為心態不一樣,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表現得就不一樣。
(二)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
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主要來自就業壓力、家庭壓力、人際交往、感情處理這四大方面。
從現實的結果看,在主要心理來源中,77%的學生選擇了就業壓力、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32%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交往的壓力,30%選擇了感情壓力,當然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壓力,77%和43%的比例讓我不得不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負擔之重,幾乎可以說1中就有6、7個人有就業壓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顧慮。在問及家庭教育中給壓力最大時,74%的學生選擇了是來自父母的期望,18%選擇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經濟不夠好,6%是因為家人關系不好。
從中看出,就業和家庭壓力是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經濟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主線,農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壓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壓力大,性格內向比性格開朗的壓力大。
(三)壓力的來源分析
1、就業壓力
就業壓力是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說是幾乎存在大學生活中的,并且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的。社會的復雜,競爭的激烈,人心的難測,讓在習慣了風平浪進的大學校園中的大學生們更有恐懼感。近年來,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而相對提供的就業缺口卻還是不怎變化,要想在人才濟濟的社會里鉆出一個角落,真是難上難。加上有些同學對自己的專業滿意程度不高,在調查中,43%的學生選擇了不是很滿意,而24%表示沒感覺,這么一種狀況的確令人擔憂,專業方面給不了他們安全感,就外面的競爭又是如此的激烈,兩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讓他們心里憂心忡忡。他們擔心就業后的職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資也怕不盡人意,或是就業中逃脫不了遲早一天被競爭淘汰。
2.家庭壓力
來壓力來源這塊,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可見份量不樂觀。望子成龍,望女成分,一直是眾多父母的愿望,他們從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學生,這方面的壓力會更明顯一點。寒窗苦讀十幾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夠大學畢業找份好的工作,而學生本身也理所當然地背負了這種期待。他們也想盡自己努力不讓家人失望,可反觀自己的條件和社會的挑戰遍不得不感嘆前途渺茫,更是時時擔心最終大學畢業就是面臨失業,給家人當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學生的壓力也來自于家庭的家境,18%的學生認為在家庭壓力這塊,家境不好和家人關系不和諧,也是他們心里負擔的一個原因。面對著種種的壓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點溫暖和支持,可家人間總是鬧矛盾,吵吵鬧鬧,的確人人很揪心,心情也會不好。從身邊的事例中,我們也可發現家庭和諧的學生性格會比較開朗,心理承受壓力能力也會強很多。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可以發現這一點。
3.人際交往
大學算是半個社會,我們天天都得跟老師同學打交代,相對初中高中來說,和人打交代的頻數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對的人更是各種各種,這要求我們的人際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的交往作為了心理壓力的一部分,他們也許煩惱該如何更好地與他們交往,因為在大學,人脈很重要,關系到你的各種評優,況且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辦事起來都非常順利,朋友也會有很多。且不談生活在校園中,僅僅說在宿舍,如何與舍友相處,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學四年,我們幾乎都在同一個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樣陪伴在身邊,如果連和他們都溝通不好,又該如何度過這四年的大學生活。
4、感情問題
到了大學,很多人都選擇了拍拖,感情的不確定因素,讓大學生們也會苦惱
大學生們會嘗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調查報告中,也有30%的人把這點列入了造成心理壓力的原因。為情所困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很多,再加上性格內向,不懂得如何去減輕壓力的則更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如失戀自殺現象也不罕見。
5、學習壓力
到了大學,面對了和與往不大一樣的學科,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有所改變,雖說學習的東西不會像初中高中那么多,但是要是真正學起來會比以前的多得多,再加上有些學生對自己專業學習的科目不感興趣,慢慢學會了逃課和養成了厭學心理。而有些是由于在學院當了干部,不能很好得處理學習和工作的關系,變得會很煩惱。一方面既想通過工作得到鍛煉,可卻往往對學習有所影響。
四、結語
從調查的結果和我們的分析上看,大學生心理壓力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去減輕心理壓力,促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有如下建議及策略:
1.形成良好積極的心態。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何況生活在小型社會的大學校園里,不要跟別人比,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好自己的,找好自己的定位,朝著目標腳踏實地地走,即使在過程中失敗了,也要學會堅強站起來,因為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2.不要過于看重專業的“冷”和“熱”。社會是瞬間變化的,沒人可以猜測到以后哪個專業會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現在也就不會出現“冷”與“熱”之分。學好自己的一技之長,因為普遍來說社會還是需要專才的人多,而不是全才。當然專才也并不是不懂其他方面的知識,而是“術業有專攻”。在學會控制好自己的厭學情緒外,還得正確處理好學業和工作的關系,要在這兩方面取得豐收,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其中是有得有失的。
3.學會與家人溝通。家庭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重點是我看我們怎么去處理。我們的出生我們不能選擇,可我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要學會體諒家人,無論家人對你什么樣的要求,但出發點都是愛你的,要始終認清這一點。要學會和家人溝通,只有走近家人,才會更好地處理與家人發生的矛盾。
1、學校和實習單位監管脫節
畢業實習的場所一般要求選擇縣級以上(包括縣級)醫院藥劑科和具有一定規模和經營能力的藥品批發及零售企業(社會藥房)。實習內容要求較為全面,但是由于學員的工作崗位相對固定,實際完成實習任務的情況并不理想,醫院和社會藥房兩方面實習很難兼顧,實習任務基本上只能完成本單位尤其是本崗位包含的內容,實習內容很不全面。
2、畢業作業選題
基本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但是實際應用價值不高。調查報告一般比較少,文獻綜述和專題論文比例大。筆者從2004年指導大慶電大藥學專業2002春季學員畢業作業至2011春季學員共指導86人次,發現調查報告占比為12.7%,文獻綜述類40%、專題論文47.3%。調查報告太少以致沒有,這從2011秋季和2012春季藥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表中可以驗證。以下是2011秋季和2012春季學生一些常見的藥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淺談藥品的儲存與運輸;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介紹;淺談普奈洛爾的藥理作用和用法;中草藥甘草解毒的作用機理淺析;中藥調配中影響臨床療效的因素分析;淺談中草藥常見的不良反應等。主要原因是調查報告耗時長,工作量大,需要配合的調查者也多,這樣的任務對于一個在職、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的學員來說,是很難保證質量完成的。
3、畢業作業結構
上不完備、格式上不規范,對于這樣的作業,指導教師應當做合理的增補,使其達到教學要求,防止偏離培養目標。因此指導教師批改、完善的工作量加大。畢業作業的結構以及格式主要指: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規范的結構程序是“序論本論結論”。注釋和參考文獻。
二、幾點建議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1、成人學生是具有生活經驗和工作經驗的人
學習的目的相當明確,學習的態度相當主動,是有能力主動學習的自學者,實習計劃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就安排在醫院或者社會藥房一方即可,學校在實習之前先與實習單位及相關科室聯系,確定實習人數,共同制定實習計劃和實習內容,在實習過程中應該保持聯絡渠道暢通,遇到問題隨時協商溝通,督促管理好學員,切實保證實習質量。
2、畢業作業
選題的工作量和難易程度與所給學生的完成時間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素質要相一致。選題范圍要窄,貼近生活,緊密結合實際。在畢業作業結構和格式要求方面,指導教師要把要求及時發給學生或直接把規范的范文發給學生,幫助學生自己學會做到論文結構完備,格式規范,一方面提高學生文本處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減輕教師工作量。
3、因為大慶面積22161(其中市區5107)平方千米
關鍵詞:應用文;高職;教學方法;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8-0011-01
應用文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人民群眾用于溝通情況、交流或傳播信息、表述意愿、處理業務、解決問題而撰寫的具有一定的慣用格式和特定規范的實用性書面材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文寫作已成為人們處理日常工作、生活事務不可或缺的工具,成為現代社會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和能力。但相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崗位的要求,目前應用文寫作課程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作用,教師教之無味,大學生學之無趣,厭學現象較為嚴重,使應用文教學走入了困境。
一、應用文寫作教學問題分析
(1)教學內容陳舊。應用文內容相對理論抽象化,結構較為規范化,語言相對嚴謹簡潔,教師教學易于程式化,“文體知識+例文分析+寫作練習”的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所選例文陳舊,與大學生的距離太遠,缺乏針對性、適用性差,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2)大學生主觀能動性差。高職院校大學生整體文化成績較差,寫作水平較低,普遍缺乏寫好應用文的信心,再加上對應用文寫作知識的不了解,使他們覺得自己缺乏應用文寫作的能力。
二、改善觀念,學以致用
(1)根據專業崗位側重教學內容。高職院校開設應用文課程,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職業能力,這就要求在“文種”的教學選擇上不能一概而論,必須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實用”為目的,按照不同專業崗位的人才培養方案來確定教學內容。如經貿專業的大學生側重學習經濟文書寫作,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側重學習公務文書寫作,文秘專業的大學生側重學習秘書文書寫作。即使是同一專業,類屬也有差異,如秘書專業可分為行政秘書和涉外秘書等,應用文教學內容也應有所不同。有所側重,因材施教,既著力于專業文書,也要加強日常生活使用頻率較高的文種,如通知、計劃、求職信等。如果不分主次,不加取舍,應用文教學效果自然是“學得越多,會得越少”。
(2)依據“實用”原則制訂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制定的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文件,即對每節課、每種文體講授的重點、難點及實踐操作進行詳細的布置與安排。在教學內容上,選擇實用性強的文種;在授課進度上,側重于寫作方法的講授和實際寫作能力的訓練,以“實用”為原則,以“會用”為尺度。但是,大多數應用文寫作教材常常是按照概念、特點、分類、寫作方法、注意事項和相關例文這樣固定的模式進行編寫的,有時概念、特點、分類的篇幅甚至超過了寫作方法。所以,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和實際授課過程中絕不能照本宣科,應改善觀念,把大量的寶貴時間著力于寫作方法的講授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上。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1)情景教學,角色扮演。高職大學生由于社會閱歷、實踐經驗的缺乏,對部分應用文的使用環境很陌生,為了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講授求職文書時,要求大學生模擬招聘現場。一組大學生扮演招聘人員,擬寫招聘啟事;一組大學生扮演應聘人員,擬寫求職信,制作個人簡歷。之后進行求職面試,讓應聘大學生進行3分鐘的口頭自我介紹,最后招聘大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點評,討論自我介紹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內容,讓大學生認識到應用文的實用性,認識到掌握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必要性,進而使他們在親身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樣,充分激發了大學生的寫作熱情,加大了參與力度,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互動教學,合作競爭。高職大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利用大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能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為枯燥的學習增添樂趣。例如,教師講授完調查報告的理論知識和寫作格式后,可讓大學生分組寫作反映校園生活的調查報告,每組自定感興趣的調查內容,從寫調查問卷到形成一份調查報告,組內成員各司其職,共同討論,交流學習,集體完成教學任務。再如,在做病文改錯時,給大學生分組并告知文中有多處錯誤,但是每位大學生只能改正其中一處,回答正確后得到課堂表現分,最后統計哪組的大學生課堂表現分高,再給予集體獎勵。大學生們爭先恐后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要做到為了不教而教。”大學生課堂上表現出的合作競爭是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教師應將課堂主動權歸還給大學生,積極引導大學生在課堂中展開互動,調動每個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促進了其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及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應用文教學要改善觀念,針對不同專業崗位的大學生,以“實用”為原則,以“會用”為尺度,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高職應用文教學達到大學生未來崗位需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春久.應用文寫作教程新編[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7.
[2]劉欣.大學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例談[J].教育探索,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