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3: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寬容的議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所有的議論文都提出觀點,然后運用不同根據,通過不同方法,對觀點進行證明,這就是論證。論證,是議論文的基本表現形式。
議論文都提出要證明的觀點,這就是通常說的論題。從形式邏輯學來看,論題,是被證明的判斷,也叫論斷、論點。從總體來看,多數議論文的論題都出現在文章開頭部分,出現方式,多種多樣。
有的議論文,開門見山亮出論題。馮驥才的《警惕自我糟蹋文化》(2010年9月14日《人民日報》),在文章開頭,干凈利落地擺出了論題:一種文化上的自我糟蹋的現象不能不使人憂慮。這種方式出現論題,明快、醒目。
有的議論文,通過名言警句引出論題。高深的《對探路者適當寬容》(2012年7月14日《人民日報》),文章開頭部分引用了晏子的話語:“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睆闹凶匀灰隽宋恼抡擃}:對探路者要適當寬容。這種方式出現論題,其根基,有哲理,有文采。
有的議論文,通過事實導出論題。路勇的《出書應有底線》(2010年6月29日《人民日報》),通過客觀事實自然導出論題。文章寫道:“今天,出版市場是空前繁榮了,出書是空前的方便了,但是能夠留之后世的‘大書’卻少了,感情蒼白,面目可憎,無思想無洞見的垃圾作品越來越多。”從上述事實,文章自然導出論題:出書也是該有底線的。這種方式出現論題,有事實根據,有現實依托。
論題提出之后,要進行證明,要證明,必須有根據,證明論題的根據,叫論據。為了證明論題,常常要擺事實,說理由,打比方,這樣一來,就有了習慣上所說的事實論據、理由論據和比喻論據。
通過擺事實證明論題,其論證的根據,習慣上叫事實論據。艾斐的《文化有什么“用”》(2012年6月1日《人民日報》),為了證明文化之用用于有重大作用的精神建構的論題,用、大慶創業、航天人對飛天夢的不斷追索、汶川人在地震后的堅韌重生無不是精神力量在起重要作用的事實予以論證。其論據,習慣上叫事實論據。
通過講理由證明論題,其論證的根據,習慣上叫理由論據。高深的《對探路者適當寬容》的論題是對探路者要適當寬容。為了證明這一論題,文章寫道:“既然‘人無完人’,那么用人,就少不了寬容這一條。”文章用上述理由論證了對探路者要適當寬容的論題,其論據,習慣上叫理由論據。
通過打比方證明論題,其論證的根據,習慣上叫比喻論據。周奉真的《接地氣才有生氣》(2012年6月18日《人民日報》),為了論證“干部要深入群眾”這一論題用了比喻論據“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其論據,習慣上叫比喻論據。
有了證明論題的根據――論據,還要自覺地理解論據與論題的邏輯聯系方式,即用什么推理方法來證明論題。由于用了不同的推理方法,因而有了不同的論證方法。常運用的論證方法有歸納論證、演繹論證、類比論證等。
列舉一個個事實,然后進行歸納,概括出一般道理,用這種推理方法證明論題,叫歸納論證。柳斌杰的《災難也是大學校》(2008年6月5日《人民日報》),通篇是歸納論證。論題是災難也是大學校。論題提出后,列舉出“5?12”大地震后的一個個具體事實:黨學會了臨危不懼,快速決策;政府學會了科學應急,果斷指揮;軍隊學會了非戰爭使命的快速反應;人民學會了關愛他人,熱愛生命……最后得出歸納推理結論:災難變成了大學校。以此論證了論題。
從一般道理推出個別事實,用這種推理方法證明論題,叫演繹論證。高深的《對探路者適當寬容》為了論證論題對探路者要適當寬容,不少地方用了演繹論證,如用了“人至察則無徒”的古訓。其演繹推理式可以書寫為:“人至察則無徒(人過分挑剔別人,要成為孤家寡人)”;不要“無徒”,因此,不要“人至察”。其推理結論與論題相一致,因此,論題獲得論證。
從事物的相同、相似之處推出它們在別的地方也有相同、相似之處,用這種推理方法論證論題,叫類比論證。隋星的《接好“地氣”才能更有“底氣”》(2011年3月8日《人民日報》)引用了同志用種子比做黨員干部的比喻。其類比思路是:黨員干部與種子有相似之處,種子依靠土地,黨員干部依靠群眾,依靠基層,于是推出新的認識:種子遇到土地就扎根、開花,黨員干部也會像種子那樣,在人民群眾中扎根、開花,即留得住,創建事業。以此,論證了要論證的論題:黨員干部下基層要留得住。
由此可見,論證,就要提出論證的觀點――論題,然后用論證的根據――論據,通過不同的論證方法,對論題進行證明。這就是論證,議論文的基本表現形式。
議論文的基本表現形式是論證,論證什么?論證道理,就是用各種推理獲得的新判斷證明要證明的判斷,也就是用各種推理獲得的已知道理證明要證明的道理。這就是議論文表現的基本內容。
那么什么是道理呢?道理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什么是本質?本質是事物的基本屬性,或事物的主要性質。如人有種種性質,人能說話,能思維,能用生產工具從事勞動活動,能團結互助,能尊老愛幼,等等,其中人能說話,能思維,能用生產工具從事勞動活動,為人的基本屬性,或人的主要性質。由此,構成了人的本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抓住事物的本質與他人進行交流。如,李明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是好學生。
什么是規律?規律是現象間的必然聯系。必然聯系,同類事物普遍具有的聯系,即現象間的普遍聯系。列寧說:“必然性=‘存在的一般性’(存在中的普遍性)?!保ā读袑幦返?8卷,291頁)如,摩擦生熱。摩擦是一個現象,生熱又是一個現象,兩者存在著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必然聯系。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揭示事物的規律。如,勤奮學習,推動學習成績提高。
所有的議論文都提出論題,有的議論文沒有直接提出論題,但在論證過程中可以看出論題,否則,就成為無的放矢的濫議論了。論題,通常都具有本質性意義或規律性意義,因此,具有道理意義。論題提出之后,要進行證明,其實是通過不同推理方法來證明論題,而推理本身都具有本質性意義或規律性意義,因而具有道理意義。
朱曉馳的《細節為何決定成敗》(2012年7月25日《人民日報》)的論題是:細節決定事業成敗。這一論題本身揭示了是否注重細節與決定事業成敗的內在聯系,這具有規律性意義,因而具有道理意義。接著文章運用各種推理對這一道理進行論證。文章運用了歸納推理:日本汽車企業把精細化理念貫徹到生產經營中去,取得巨大成功。我國的海爾公司大力倡導“抓細節,無缺陷”的生產經營理念,成為家電制造巨頭??梢娮⒅丶毠潱切纬珊诵母偁幜Φ挠行緩?。文章運用了演繹推理:引用了老子的話語:“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逼溲堇[推理式可以書寫如下:必須從細小的事情做起,才能成就大事業;要成就大事業,因此,必須從細小的事情做起。這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演繹推理的一種。文章運用了類比推理:引用了荀子的話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笔挛锏募毠潱c小步、細流是不同的,但有相似之處:都是細小的東西;它們還應有相似之處:既然小步能至千里,細流能成江河,因此,重視細節也就應該成就大事業。這些推理的結論與論題相一致,因此,論題獲得證明。這些推理本身都具有規律性意義,因而具有道理意義。
由此可見,議論文寫作,就是用各種推理獲得的已知道理證明要證明的道理。這就是議論文寫作的基本表現內容:呈現道理。
下面結合潘教授的觀點,談談我對當下議論文教學的反思與探討。
一、對議論文“要素”的反思與探討:理論性、邏輯性、概括性
潘教授認為議論文“三要素”提煉不當,那么議論文寫作的“要素”究竟是什么呢?議論文的知識體系究竟是什么呢?
記得2002年韓雪屏先生在《語文建設》上發表了《審視語文課程的知識基礎》一文后,就引出了對語文知識問題的大討論。十年過去了,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厘清中小學語文課程需要的知識有哪些,對議論文的知識體系的構建還處于停滯的地步,盡管其中也有許多人作出了探索,出現了議論文的能力訓練體系、思維訓練體系、目標分類體系、議論文寫作范式等研究成果,但這些研究與實驗并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同時對于議論文寫作知識的研究還沒有本質上的突破。
那么議論文的“要素”是什么呢?從文體特征和寫作的基本要求看,記敘文在于以情動人,使人感動;說明文在于以知啟人,使人明白;應用文在于以事告人,使人知曉:而議論文是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以理服人、使人信服,應該是議論文的基本要素,結合高朝俊教授及相關專家的觀點,從文體特征和寫作要求看,議論文的“要素”可作如下概括:
(一)理論性。議論文又稱說理文,強調文章要說出的是“理”,即要有理論性的觀點,也強調文章要竭盡力量說道理,即要以理服人。議論文要從個別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要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這樣的觀點才有高度,道理才具有普遍性,才能令人信服。正如列寧在《哲學筆記》說:“羅列一般的例子是毫不費勁的,但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不是從全部總和,不是從聯系中去把握事實,那么事實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甚至連兒戲都不如?!?/p>
(二)邏輯性。議論文要發議論和說道理,它所遵循的是思維的邏輯性、完整性、嚴密性、條理性,以及推論的合理性、證偽的科學性。在論述過程中,要運用邏輯思維的工具,以概念、判斷、推理、比較、分類、分析、概括、綜合等手段去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三)概括性。一是對內容的概括性,即要從大量的現象中概括出規律性的東西:二是語言的概括性,即要以概括性的語言來將具體事例、現象等抽象化,而不是作生動的描述。
我以為從內容、思維、語言等方面提煉出議論文的基本要素,易于被老師接受、學生理解,易于在寫作中運用。
二、對議論文寫作目的的反思與探討:負責的態度、理性的精神、求真與求善
潘教授認為議論文寫作的目的是“求真”,我認為這是議論文寫作的較高目標。結合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具體情況,議論文寫作教學的目的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觀點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議論文寫作的要求是:“能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育科學精神?!?000年《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議論文寫作的要求是:“能有意識地考慮寫作的目的和對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兩者都強調了“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我以為“負責的態度”是議論文寫作中“求真”的基本要求。
到了高中階段,中學生基本完成了心理上的“斷乳期”,身心發展已經漸趨成熟,參與社會日漸廣泛深入,他們對社會、自然、人生、自我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認識與思考。但由于高中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這些思考和認識又有許多不足,如他們的觀點常常情緒化,許多觀點不切實際、偏激,因此引導學生“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在高中階段顯得尤其重要。
朱光潛先生認為寫作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有話必說,無話不說,說須心口如一,不能說謊……如果存心說謊,那是入手就走錯了路,他愈寫就愈入迷,離文學愈遠。許多人在文學上不能有所成就,大半都誤在入手就養成了說謊的習慣?!蔽覀兛吹疆斚聦W生在作文中迎合教師、迎合評分標準、迎合政治、迎合時勢,說假說、空話,就是不敢說真話,這哪里是什么“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呢?
我認為在議論文寫作時應特別強調學生“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讓他們養成發表觀點時不信口開河、口無遮攔,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在網絡時代,“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更是對一個公民和網民的基本要求。
王棟生先生認為:“寫作要有公民意識……公民意識需要我們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中生寫作要有社會性,我們固然要關注社會上的重大事件,表現社會的重大主題,但更要從身邊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在這樣的社會實踐中,一步步增加自己的社會責任感。”這里強調“寫作要有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都是以“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為基礎的。
(二)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
德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萊辛有句名言:“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睂懽饕_到“求真”的目的,除了培養學生“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
我認為理性精神就是客觀的依據、理性的懷疑、獨立的思考、多元的視野、平等的爭論、實踐的檢驗、寬容的激勵,還有實事求是、質疑探討、真誠合作等,而這種理性精神在當下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常常被忽視。
而國外在議論文教學中都十分關注理性精神。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公立學校英語課程標準(9~12年級)對議論文的要求有:“預想讀者可能出現的誤解、偏見和期望,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論述?!钡聡母咧姓n程標準強調:“能以說理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觀點”,以及“能表達反駁性論據,并能有效地用于議論”。加拿大阿爾伯特省的課程標準則強調“欣賞他人思想和表達的多樣性”。我們可以看出,“反駁性論據”“欣賞他人思想”等,都是理性精神的表現,也說明國外議論文教學非常強調理性精神。
因此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上,無論是學生寫作前的指導,還是寫作過程中的思考與探討,或是寫作后的講評,都可以通過作文案例,來具體分析學生是否有情緒化、非理性的表達,如果有,努力更改,從而使學生在學習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理性的精神,并用理性的精神戰勝個人甚至一個群體的非理性的情緒,這樣才能加深對社會、事物的認識,才能逐步走向對真理的認識。
(三)議論文寫作“求真”也要“求善”
潘教授強調議論文的寫作目的是“求真”,我覺得求真之外,還要“求善”。
議論文中的“求善”,就是以一顆善良之心、以悲天憫人的情懷來看待社會人生,是對弱者的同情、對強權的批判、對文明的倡導、對愚昧的針砭、對真善美的謳歌、對假惡丑的鞭撻,等等。
作文如做人,于漪強調“要作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工夫……盡管現在大家都在提倡創新和求異,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東西,是不必質疑的,更是不能失缺的”。她說:“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史學家,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身上更吸引人的不是其他,而是一種人文精神,一種偉大的悲天憫人的氣度和對國家對民族的無限熱情與熱愛,像杜甫和列夫·托爾斯泰等。而現在的學生如果家里的屋子破了,能自己動手修繕已經很不錯了,恐怕很難想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更不可能有‘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胸襟和為理想而舍棄一切的豪情?!蔽蚁胗阡衾蠋熕鶑娬{的“做人”“精神”“人文精神”“悲天憫人的氣度”“熱情與熱愛”其實就是人的一顆善心。
在學生作文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尊重與寬容,例如看待“小悅悅事件”。不是任由學生一味地去批判路人見死不救,而是應該結合當下的社會實際和當下公民的素質,設身處地地去看待路人的選擇,理解他們的選擇,寬容他們的不足,同時再引出自己對路人及其他公民的期望,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重演,希望他們有正確的選擇與行動,希望網民及社會輿論有正確的導向。這樣的表達,才是有一顆“善心”的表現。
三、對“材料意識缺乏”的反思與探討:積累有價值的素材并適當加工
潘新和教授認為“‘材料’意識,可謂議論體式寫作的首要意識”,確實如此。積累材料固然重要,但是積累什么樣的材料更重要。我以為有思想價值、有說服力的材料才是有價值的素材。
議論文是要表達作者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批判、糾正別人錯誤的觀點與思想的。有人說,“千古文章意為高”,這里的“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有沒有獨到、深刻的“意”是區分文章高下的重要方面。只有運用有思想價值的材料,才能有效地幫助作者表達思想,所以積累的材料必須具有思想價值。
議論文寫作的目標之一就是以理服人,論據有說服力是首要的要求。那些有影響的事件、公開的數據、經典的名言等可以看成有說服力的素材。
要讓素材變成有價值的論據,還要學會加工材料。有價值的材料如同一塊璞玉,如果不加工,其價值就不能提升。所謂加工材料,不僅是要除去與觀點無關的內容,還要通過分析,凸顯材料的思想價值,強化其針對性,從而提升其說服力。
下面試舉一例說明對材料的加工意識的重要性。
材料:《老子·道德經》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
從“一切貴在開始”的角度加工材料:“合抱之木”,不可謂不“大”;“九層之臺”,不可謂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謂不“遠”。然而,這“大”“高”“遠”,都是從“毫末”“累土”“足下”開始的。不自“毫末”,何來“合抱”?不起“累土”,哪來“九層”?不始“足下”,何以“千里”?可見,一切貴在“始”。
從“成功貴在積累”的角度加工材料:“合抱之木”,不可謂不“大”;“九層之臺”,不可謂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謂不“遠”。然而,這“大”“高”“遠”,都是由“毫末”“累土”“足下”一點點累積而成的。沒有“毫末”之積,何來“合抱”之大?沒有“累土”之積,哪來“九層”之高?沒有“足下”之積,怎至“千里”之遠?可見,成功貴在“積累”。
這樣的加工就是以多元的眼光來加工材料,使材料與觀點緊密結合,從而有效地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加強說服力。
四、對“思想方法片面”的反思與探討:多樣性、深刻性、批判性
潘教授認為學生思想方法片面的原因是“‘議論文三要素’的著眼點是論點與論據的統一,而不是矛盾”。這是原因之一,但我認為學生思想方法片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思維品質的低下。
美國學者唐納德·奎恩說:“在整個寫作中,寫作與思維是同時產生的,寫作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的過程。”也就是說只有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我認為良好的思維品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思維的多樣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一個問題要從盡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認識更全面、更透徹。如“小悅悅事件”,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從受害者本人小悅悅看,受害者能否得到及時救助,關系到一個人的生命安危;從小悅悅的父母看,監護小孩子,來不得半點馬虎;從十六個旁觀者看,救助他人,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帶來災難;從社會的角度看,當下的社會為什么人們不敢做好人,為什么不敢去救助他人,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這樣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就會形成對“小悅事件”的全面認識。
二是思維的深刻性。就是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能從特殊性看到普遍性,從現象揭示本質。還以“小悅悅事件”為例,透過十六個路人的冷漠,可以發現社會的冷漠。追問為什么,會發現當前社會人們的道德水準出現了較大的滑坡。繼續追問,會發現:一是當代社會人們追求物質享受,忽視精神追求;二是做好事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再追問,會發現社會缺少“好人”的保障機制,做好人的成本太高,好人一旦受到誣陷,只能流血又流淚,這樣一來,人們與其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通過追問,便會把握出現這一事件的原因:社會機制、公民教育、民族劣根性……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一是要形成良好的社會保障機制;二是要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對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素養;三是改造民族的劣根性,弘揚助人為樂、樂善好施的民族文化。這樣,經過反復的追問,就形成了思維的深刻性。
三是思維的批判性。我以為要有一種質疑精神和否定精神,對問題既不是全盤肯定也不是全盤否定,而是要辯證全面地認識。如2011年江蘇高考題“拒絕平庸”,如果全盤肯定,就是要拒絕平庸,人要成為優秀的人;如果全盤否定,不拒絕平庸,似乎是強調做一個平庸的人也是好的。這兩種觀點似乎都有偏頗,只有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平庸”問題,才可以發現,拒絕平庸、追求卓越是人的一種理想追求,如不能實現理想,做一個平庸的好人也未嘗不可,正如古人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如果用辯證的眼光看這個問題,拒絕平庸,但不是拒絕平凡;拒絕平庸,但不是拒絕平常,人可以平凡、平常,但不能庸俗。思維中如果有了批判性,認識問題會更全面、辯證,甚至會出現新知,產生真知灼見。
五、對具體分析欠缺的反思與探討:多一點哲學思維
潘教授認為學生不會具體分析,導致說理的貧乏,這確實指出了當下學生議論文寫作的實際問題。我以為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學生在分析時要運用哲學思維和邏輯思維。
請看這樣一個議論文片段:
當翁帆選擇了楊振寧,多少人輕易地說“不”?當萬科老總王石為賑災捐款數額不大之時,多少人輕易地說“不”?當范美忠老師說出地震時自己先跑,未救學生時,多少人輕易地說“不”?(如果學生僅僅寫到這里,就是現象的羅列,就是就事論事,看似有氣勢,而實際上沒有說服力。)可是有誰規定,28歲不能嫁給82歲?有誰規定,自愿捐款,數額必須達到一個定量?有誰規定,教師不能懦弱膽怯害怕死亡,而必須成為舍生忘死的英雄?(這段文字就包含了幾種哲學思想:對立與統一、相對與絕對、現象與本質。)我們羨慕郎情妾意,可是忘年之愛也未為不可;我們尊敬慈善大義,可是捐款也該以自愿為前提;我們崇敬救人英雄,可是救己的凡人也不算可恥(運用了事物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哲學關系來進行推理。)我們可以對他們說“不”,但請不要輕易地說“不”: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去表達自我,你再冷靜想一想,再決定,是“可以”,還是“不”
當我們自覺地運用了哲學思想進行分析,就能發現問題的矛盾,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能全面深刻地論述問題,就會顯露思想的鋒芒。
正如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說:“無論寫什么文章,要寫得好,先決條件是具有正確的思想認識、豐富的生活經驗、知識見聞,相當的思維能力。”結合議論文寫作,這里的“正確的思想認識”涉及寫作目的和思想方法;“豐富的生活經驗、知識見聞”涉及材料意識;“相當的思維能力”涉及具體分析。如果再加上合理的議論文知識,我們就有可能解決當下議論文“三要素”所帶來的弊害。
僅以此向潘新和教授請教,并愿拋磚引玉。
注釋:
[1]韓雪屏《審視語文課程的知識基礎》,《語文建設》2002年第5期。
[2]高朝俊、鄒昭華《議論文的特點——議論文寫作漫談之一》,《全國優秀作文選(高中)》,2007年第3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9頁。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朱光潛《談文學》,《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第277-278頁。
[6]丁帆、楊九俊主編《高中語文》(必修五),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0-41頁。
[7](8][9]洪宗禮、柳士鎮、倪文錦主編《母語教材研究》(第6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98、226、359頁。
[10]吳弘《學生作文嚴重“缺鈣”——著名語文教育專家于漪近日剖析教學弊病》,《青年報——學生導刊》2000年11月12日。
議論文寫作的藝術性首先表現在“破題”上。不同的議論文,觀點解讀的內容與方式不一。議論文講究“破題”,然后再呈現觀點?!捌祁}”一般在作文之首,是最吸引老師的地方。中高考作文中,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要講究藝術性,而最大的藝術便在“破題”上,要把“破題”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把老師的“眼球”給吸引住。對于我們常寫的故事材料來說,論點往往就是起于材料中的一個詞或者感受時想到的一個詞。當我們基于材料生成這個詞語時,一定要非常珍惜。舉例來說:我的外公,從前會偷東西。母親說,“有一天,他去別人菜園偷菜,被菜園主人看見了??墒?,那主人看見了,轉身就走?!蹦赣H說,外公以為那人要告官,連忙追去。不料那人進了自家的門,還把門關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門。門開了。外公說“:我被你看見了。”那人說“:看見什么?我今天連門都沒出?!蓖夤f“:是被你看見了,偷你的菜。”外公還說“:我現在沒法做人了?!蹦侨诵Φ溃骸澳阏f什么話。咱們是鄰居,你想知道我的菜為啥長得漂亮,盡管問。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嘗嘗?!闭f著,真去天井邊的懸籃里抱出兩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來,外公成為鄰里眾譽的人?!巴夤挡恕钡墓适?,考生閱讀后生成了這樣一些詞語:寬恕、寬容、自尊、改過、智慧、藝術等。在論點的呈現上,我們怎樣走向藝術性?一位同學這樣起筆“:鄰居真讓人意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恕’———諒解、同情、理解,還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寬’———寬厚、寬懷。那‘兩棵菜’,才真正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寬恕’;外公的變化,才真正讓我明白了‘寬恕’的力量。”顯然,這位同學對“寬恕”的理解,就非?!罢湎А?。他不只是從材料中簡單地看到了“寬恕”這個詞,他還看到了其中的“寬”的重要性。所以,他在行文時把“寬恕”拆分為“恕+寬”,然后通過解釋詞語的方式呈現觀點,這就是新穎的、藝術的觀點呈現。議論寫作的藝術性首先表現在這里。再如對于“謙虛”這個詞來說,當我們把“謙虛”拆分為“謙+虛”,那么,我們就會看到“謙”的內涵———謙遜、遜讓、恭順、放低姿態,就會看到“虛”的內涵———虛心、虛懷、空曠、遼闊、恭敬。有了“謙”的態度,有了“虛”的空間,這“謙虛”便是巨大的接納、容納的態度與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謙虛”才會使人充實、飽滿、進步。我在閱卷時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議論文就是詞語解釋與分析的藝術??忌脑S多闡述多方論證,目的就是弄清一個詞語的意思,弄清一個詞語的精神內涵?;蛘叻催^來說,就是圍繞一個詞語在思考道理、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所以,學生一番努力,就是為了搞懂一個詞語的存在狀態,就像人的存在一樣———或者漂泊,或者停留,或者吶喊,或者靜寂。
論證過程中,觀點的論證是講究領域性的。也就是說,中高考議論文的寫作都是在某個領域中展開論證的,范圍不要太大。一旦大了,審美性、藝術性就下降了。古人講究“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崇尚“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境美,更主張“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因此,讓議論的領域更小一些,讓論證的思路更曲折一些,論證的藝術性就會慢慢地顯現了。從曲折藝術上看,議論文似乎不存在環境、情節藝術,但換一種思路看,議論的領域、思路的設計其實與記敘環境、情節設計藝術一樣。文似看山不喜平,議論領域、議論思路也講究“曲徑通幽”。我們看下面這個材料作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用中了題為“青蒿素:中國傳統醫學獻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講。在演講的最后,她說:“我想與各位分享一首我國唐代有名的詩篇,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含于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一位考生的觀點生成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在模擬考試中,閱讀這個材料之后,他產生的感受是“謙虛”“進取”“向上“”境界”等。最終,他以“謙虛”為關鍵詞生成這樣的感受:“謙虛使人進步,使人更上一層樓?!碑斔辶恕案弦粚訕恰敝械睦砣群院?,他認為,要“更上一層樓”,謙虛是基礎,而能夠“更上一層樓”的人,多多少少有謙虛的品質。于是,提出自己的觀點———“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當然屠呦呦的這個材料還可以從詞語解釋入手,可以從引用名言入手,可以從引用事例入手,可以從道理分析入手,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出自己的觀點。但關鍵是要看清楚這個材料里的道理。屠呦呦為什么引用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一方面是表達自己要“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也是激勵青年人“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含于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從這個層面看“,謙虛”就是最核心、最關鍵的因子。而“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則是貼切的立意。觀點的提出還是為了更好地展開藝術性的論證。寫作的過程就是從道理與事例上組織證明,讓“讀者信服”———“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但是要放在哪個領域證明?議論文是要講究論證的藝術性,而決定論證藝術恰當與否是由材料說了算的。當“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這個觀點提出以后,這位考生選擇在文學藝術領域開展論證,用文學藝術上的杰出人物的經歷來證明這個觀點是對的。事實上,這是聰明的設計,因為即使“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是正確的觀點,也只是在某一領域內可以證明它是對的,而在另一領域這個觀點很有可能就不是十分正確的。因此,所謂的證明,只是在有限的條件下來證明。也就是說,真理是具有相對性的,“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材料選擇領域也是這樣。
論證層次的厚度與方法的豐富,影響著議論藝術的評判。因此,我們追求有層次的論證,我們講究有方法變化的論證。當我們把“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放在文學藝術領域論證,我們可以開展所謂的“死亡論證”,即放眼歷史領域,放眼歷史上的文學人物,來思考“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合理性、普遍性。在“死亡論證”中,我們可以選擇下面的例子:唐代白居易、現代。他們身上都有“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因子———白居易寫詩常問老嫗的事例,可以證明與他的詩歌水平的提升有關聯;寫詞請教柳亞子的事例和他的謙虛名言,也可以建構“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關聯。之后,我們可以用這兩個文學領域中的故去的名人,組織開展正面論證,回答為什么“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為什么要選擇“死亡論證”?因為故去的名人已蓋棺定論了,他們的事跡經過歷史的洗滌,更加經典,更有說服力。當然“社會論證”也非常重要。所謂“社會論證”,就是用當下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例來論證,以增強社會現實性,開闊論證的視野。事實上,對于“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的論證來說,如果只開展“死亡論證”這一層次的論證,還是比較單調的,論證思路沒有什么曲折性、層次性。有時,我們需要“社會論證”,比如從反面思考一下“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尋找一些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反面的事例、教訓來證明“謙虛使人進步”的可信性。這樣的“社會論證”,就使得論證視野更加開闊。比如,我們從當下作家、藝術家的“不謙虛”“太張揚”“太功利“”自我推銷”方面尋找社會材料以反面排比的方式呈現事例,然后緊扣論點分析論證,這樣與“死亡論證”上下對比,視野就比較開闊,論證思路就有了所謂的“縱深”。在開展“社會論證”時要注意材料與中心觀點的相似性。圍繞“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一位同學用“克星”———臺灣歌手黃安的例子論證。他這樣寫道:黃安因多次舉報“”分子而被臺灣音樂工作者楊緬因反質疑為“”分子、“臥底”。楊緬因說《新鴛鴦蝴蝶夢》中的“昨日像那東流水”就是“”思考。而黃安絲毫不謙虛地反駁:那寫過“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的李白也是“”分子咯?荒謬!可見,謙虛也要講究場合。這里作者列舉黃安反擊楊緬因的例子來“辯證”論證“謙虛使人更上一層樓”,有些“沾不上邊”?!爸t虛使人更上一層樓”需要的是如何憑借“謙虛”便“更上一層樓”來論證,而不是僅僅點到了“絲毫不謙虛”這個短語就能論證的。
二選一
(1)以“孝敬父母”為話題作文;
(2)半命題作文“做人從______開始”。
要求:請從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自選角度作文,既可以敘事,也可以議論,也可以編寫故事等等,要求寫出自己真切的體驗與獨特的感受,不少于600字。
試題解析
今年青島市中考作文題選題貼近考生生活,旨在挖掘考生對日常生活的洞察力和細膩的感情?!靶⒕锤改浮边@類反映生活家庭瑣事的題材,看似簡單,實際上把握起來比較難。據了解,今年大多數考生選擇了“做人從 開始”,而離考生平日生活最近的“孝敬父母”題材卻鮮有人寫。如果考生平時缺乏對父母的關懷或愛的體驗和觀察,就很難寫出真情實感,容易流于形式,寫成簡單的“流水賬”?!白鋈藦拈_始”這個題目范圍比較大,但考查的是學生對生活和人生的領悟。不同的考生會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只要考生在記憶中有某件事情觸動了自己,在這里都可以表現出來。不過寫這個題目,關鍵也要有細膩的感情,“做人”是一個大事,而此處要寫的事情,越小越好。倘若考生泛泛而談,也不容易出彩。當然若能把今年的兩個中考作文題來了個“二合一”,寫成“做人從孝敬父母開始”,也是不錯的。
寫作點撥
審視近幾年考生作文現狀,作文素材的積累與運用仍存在一些誤區:
一、材料不充實。(1)無“材”可用??忌涯c刮肚,絞盡腦汁,也“榨”不足八百字;即使滿足字數要求,也是胡拼亂湊,言之無物,內容空泛。(2)材料角度單一:有人物事件,無名言警句;有中國事例,無外國事例;有古代事例,無現代事例;有正面事例,無反面事例。材料角度單一,勢必削弱文章的說服力或感染力。
二、材料不貼切。(1)不注意緊扣中心選材,所選材料與中心不甚吻合;(2)不注意材料合理取舍,材料詳略處置不當,材料與中心若即若離。材料不貼切,乃選材之大忌!
三、材料不典型。(1)無病。有些考生肚里空空如也,臨場只得胡編亂造,諸如我有個鄰居如何如何,我有個同學怎樣怎樣;(2)材料低幼化。有些考生作文選材不外乎與兒時小伙伴釣龍蝦、捉迷藏之類,與小學生作文無異,令人啼笑皆非!
四、材料不新鮮。
有些考生總喜歡拿“老掉牙”的材料說事:講“愛國”即屈原,講“執著”即司馬遷,講“憂民”即杜甫;講“勤奮”即愛因斯坦,講“好奇心”即牛頓,講“自強不息”即海倫?凱勒……這些材料不可謂不典型,但材料大撞車,自然就不新鮮,也極易讓閱卷者產生“審美疲勞”,從而降低作文等級。
五、材料不概括。
議論文舉例論證時,有些考生對材料不加取舍和概括,一則材料差不多占了文章三分之一的篇幅,過于冗長,有損議論文文體特征。
六、材料不分析。
有些考生作文只是簡單的材料堆砌,缺乏對材料作必要的分析點化,材料與材料無必然聯系,材料與觀點相互脫節。
七、材料組織無序。有些考生作文雖然材料豐富,但材料組織缺乏合理的時空順序,妨礙文章的邏輯性,導致雜亂無序。
針對上述誤區,我們在指導學生作文素材積累與運用上需注意以下兩點:
一、拓寬作文素材積累渠道
(一)關注生活?!罢Z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美國教育家華特科勒斯涅克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是考生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忌獙W會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雙慧眼去觀察、感悟身邊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和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可通過參觀、訪問、旅游以及瀏覽報刊、網絡、電視等),把握時代主旋律,讓自己的文章洋溢著濃郁的時代氣息,彰顯鮮明的個性風采。如2007年江蘇高考作文《懷想天空》,蘇北有位考生機智地將選材定格在自己曾經經歷的麥收生活上,抒寫自己獨特的真情實感。這篇近乎滿分的佳作,贏得作文閱卷組負責人何永康先生的高度贊譽:這是關注自己個性化生活的極好明證!還是法國雕塑家羅丹說得好:“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p>
(二)重視閱讀。閱讀是考生開拓知識視野,促進精神成長的有效途徑。
1.重視課本閱讀。高中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教材蘊藏著豐富的知識信息,是考生作文素材的“天然糧倉”。聰明的考生,應該善于挖掘自己腳下的“金礦”,豐富其寫作資源。以語文教材(蘇教版)為例:(1)可以挖掘課本中的名人事跡、重大事件。如文天祥掙脫元軍羈押,九死一生,回歸南宋,“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史鐵生身殘志堅,在文學園地辛勤耕耘,卓有建樹;馬?。柯返??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的和平集會上發表《我有一個夢想》的激情演講,為黑人爭取平等權利和自由喊出了時代最強音;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首都華沙猶太人殉難紀念碑前于眾目睽睽之下下跪致歉,令人動容!……這些名人事跡感人至深,一旦作為典型材料用到作文中去,就會對讀者心靈產生強烈的震撼作用。(2)可以挖掘課本中的真情實感。如柯靈在《鄉土情結》中對故土的眷戀,孫犁在《亡人逸事》中對含辛茹苦的妻子的深情悼念,楊絳在《老王》中人與人之間的純樸寬容……將這些真摯的情感恰到好處地滲透進考場作文,定能撥動閱卷者的心弦,激起強烈的共鳴?。?)可以挖掘課本中的名言警句。就“先賢憂國憂民”而言,我們就能捕捉到以下素材: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杜甫“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這些凝聚著先賢思想智慧的名言警句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作文中靈活恰當地運用,往往會收到點石成金的效果。
二、嚴守作文素材的運用規則
規則之一:材料必須充實。記敘文(可以在主題統帥下寫幾件事,寫成復雜記敘文)行文要講究尺水興波,要有典型的細節描寫;議論文既要有事實論據(最好正反結合),也要有理論論據(哲學原理、名言警句)。材料充實能更好地表現主題、更有力地論證觀點,當然也容易滿足作文字數要求。
規則之二:材料必須貼切。材料貼切是作文成功的基本條件。(1)要圍繞中心組織材料;。
高考優秀作文的成功實踐啟示我們,避免題材“撞車”,至少有三條途徑:(1)擇取富有時代氣息、時代精神的典型材料;(2)同一素材從不同角度審視,可能平中見奇,常中見新;(3)以自身經歷為素材,容易凸顯文章個性:記敘容易流露真情實感,議論容易讓人感到真實可信。
規則之五:材料必須概括。議論文是以說理為主要特征的文體,其主要表達方式為議論,因此文中舉例必須具有概括性。這就要求考生善于抓住材料關鍵點(何人何事)進行概括敘述,切忌細節描寫!對于記敘文中的素材,也應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做到詳略得當,杜絕面面俱到。
規則之六:材料必須分析。應試作文不同于平時訓練,要讓閱卷者在極短時間內意識到考生作文表現什么主題,論證什么觀點,為此,記敘文就必須“畫龍點睛”,議論文就必須對材料進行恰當分析,讓材料與觀點之間產生必然聯系,從而有效地論證觀點。材料分析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假設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意義分析法等等。
那么,怎樣通過講道理,扼住議論文的靈魂呢?
一、闡述自己對于生活的感悟
文章是學生自己筆耕的結果。因此談自己的感悟,抒發自己的見解和對題目的理解尤為可貴。以青島十七中2012級張開冉的《直面挫折》為例,文章的道理論證就很有見地。他在開頭說:“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并不是一帆風順,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許多的不如意,有困難,有失敗,更有許許多多的意想不到的挫折在里面?!边@句話是對于人生的感悟,人生不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遭遇挫折,這有普適性,一定會獲得讀者的首肯。然后作者接著闡述:“人們在受到打擊傷害失敗和挫折時,會很自然的灰心,心緒低落。然而這一時不佳的情緒它真得可以左右你的信念嗎?不是,失落的情緒可以被調整,因為人可以擁有許許多多直面挫折的方法,從而變得安然,像山一樣堅定博大?!?/p>
這是第一層論述,先從情緒上闡述,挫折引起的失落的情緒是可以被我們克服的??朔饲榫w以后怎么辦呢?作者上升到第二個層面,把人放到生存環境里談,直面挫折不僅需要同生存環境抗爭還需要和解,這是可貴的:“當一個人在逆境中,不管幾多沉浮,幾多磨難,仍能將自己的靈魂置于高處與命運抗爭或與命運和解,相視一笑,前怨盡消,重新踏上征途,直至成功,這才是真的可貴。”
前兩個層面不足以把道理說透徹,作者再一次把直面挫折上升到生命的角度,談在生命中遇到挫折怎么辦:“生命是一條洶涌無聲的河流,波瀾起伏,其中潛藏著無數的暗礁和凌厲的漩渦。當你面對這些的時候,你該怎么辦?是隨著漩渦沉入河底還是奮勇向前成就千古美名?其實這些就在于你的一念之間,是向前還是后退,是成功還是失???其中全取決你自己,從來怨不得他人。”
最后以回扣論點結尾:“善于面對挫折,善于承受,方成大器?!?/p>
這段論述,沒有引證,也沒有喻證,完全是學生個人的見解,卻讓閱卷老師感到如同面對面聽該生條分縷析一樣,感受到層層深入的邏輯之美。近幾年高考作文一直在強調學生的真情實感,此文的說理部分,就以娓娓道來的邏輯推理,讓讀者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作者的觀點。
二、運用近義詞比較,在比較中張顯說理的力度
對于一個論點來說,界定核心詞的概念很重要。核心詞也會有很多相類的近義詞。雖然它們看似接近,但是其中細小的差別恰恰就是核心詞的獨特性所在。比如“誠信”,除了有“誠實”的含義外,還有“守信”的含義。這就與單純的誠實不同。還可以將這兩個詞比較一下?!鞍荨痹诟拍钌虾苋菀椎韧趯捜?。二者在概念上的確有交叉之處,比如有容乃大,與人為善,冤家宜解不宜結,化干戈為玉帛等等。但是“包容”在外延上明顯還有寬容達不到的地方。比如對外來文化的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開放精神與博大的文化胸襟,這些恐怕只有包容能夠詮釋。下面這個文段就把“繁榮”與“繁盛”進行了一個比較。
繁華不是繁盛。繁華猶如煙花,以它那熱烈而不可遏止的美,在廣闊無邊的黑色絨布下兀自盛開,無數閃亮的色彩交相輝映,煙火從爆開的中心向四周迅速地消退,朵朵煙花此起彼伏,乍一看,煞是熱鬧,但是在這浮華的熱鬧背后是什么?是孤寂,是在無邊無際的浩瀚宇宙中一閃而過的孤寂,因為當最后一縷煙花消散于黑暗中,夜一下子又恢復了寧靜,寧靜得似乎什么也沒有發生過。
而繁盛則更像是星星,在熱鬧的天空中他們一言不語,但當心歸于平靜之時,無意當中的一個抬頭將讓你由衷地發出驚嘆,原來靜謐無言的星星此刻竟是如此之繁盛,此刻,在空虛的心靈世界中他們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精神的脊梁,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星星是比太陽更為燦爛的永恒。
這樣一比較,繁榮背后的虛空和繁盛之后的燦爛無聲就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概念上也界定得很清楚。
三、運用比喻進行說理,道理講得深入淺出
深刻的道理用比喻的方式表達出來,在先秦古人那里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莊子、孟子、老子都長于通過講寓言故事,把深刻的道理蘊含其中?,F代文也可以這樣做。以習作《留點空白》為例:
養一盆花,時間久了,撥開一看,根莖竟長滿了花盆,再也分辨不出它本來的樣子,也缺少美感;參天古木,在自然廣闊的環境中,根葉發達,延向四面八方。根雕的藝術,盡見其中。原來,不留一道縫隙是不妥的。
留一道縫隙,將山與山留出一道縫隙,即為河,隔河觀望才美;留一道縫隙,將天與地留出一條縫隙,即為人間,人間才有情。
這個文段寫得搖曳生姿。作者用養花、根雕說理,生動形象地讓讀者領會了留點空白的必要性,以及留點空白的藝術性。
比喻最大的好處是生動形象。在語言交流藝術中,過于深奧的道理如果借助于比喻,特別是來自大自然的智慧,可以輕松地讓讀者了然于胸,可謂四兩撥千斤。在席慕容的散文中,有這么一段文字:“我有一個發現,在這些荷葉間,要出水面到某一個高度才肯打開的葉子才能多吸收陽光,才是好葉子。那些在很小的時候就打開了的葉子,實在令人心疼。顏色原來是嫩綠的,但是在低矮的角落得不到陽光的命運之下,終于逐漸變得蒼黃。細細弱弱的根株和葉片,與另外那些長得高大健壯粗厚肥潤的葉子相較,像是侏儒又像是浮萍,甚至還不如浮萍的青翠。忽然感覺到,在人生的境界里,恐怕也會有這種相差吧。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雖然可以在眼前給我們一種陶醉的幻境,但是,沒有根柢的陶醉畢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p>
這句話旨在提醒人們要學會愛惜。愛惜什么呢?芳心只是一個比喻,要想找到愛惜的對象需要從“芳心”的本體出發。本體可能是才華,世上有些人,有過早的展露出自己的才華的機會,但正像古人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太早的少年得志未必是有利于一生的好事,所以人生需要愛惜才華,厚積薄發。還有什么?大概是成就感吧。年輕人都在奮斗,誰不想早日收獲碩果呢?但是追得太急,不知道留一道縫隙,不懂得成功的大廈需要厚重牢固的基石,那成功即使到來又能持續多久呢?所以人生還需要愛惜成功的欲望,不能操之過急,還要忍住寂寞,不懈的奮斗。當然還有情感,在青澀的時代早早開花結果的情感,如果不學會適時留住,愛惜美好的朦朧美,結出的只能是苦果。
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斷追求著和諧:琴瑟和鳴,黃鐘大呂,這是藝術的和諧;和風細雨,桃紅柳綠,這是自然的和諧;政通人和,敬業樂群,這是社會的和諧;同學友愛,路人相助,這是人際的和諧……和諧猶如一幅畫,好似一首歌。和諧產生美,和諧生發力量。個人成長需要和諧,社會發展呼喚和諧。于是和諧便被看作是一種極致,一種完美。
近年來,“和諧”一詞在報刊、電臺頻頻亮相,成了點擊率較高的詞匯,“構建和諧社會”成為社會的熱點。因而,學生很容易從“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我為和諧社會做貢獻”等角度來組織材料,但這樣選材,角度大而空,學生離這樣的政治生活距離較遠,寫出來必定空洞無物,我們只有學會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從小角度切入,從具體的事物入手去構思,才能言之有物,具體生動。
一、議論類文的構思指導
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力求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擬定一個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可以采用以下幾種結構方式:
1、先揭示和諧的含義,一般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列舉多個領域和諧的具體表現,如解題中所說,然后揭示和諧的重要性,最后談如何達到和諧,例如和諧的前提有尊重、平等、法制等。
2、先從反面舉例,然后揭示不和諧的危害,指出和諧的重要。
3、正反對比著寫,可以在闡釋和諧的概念、重要性、原因和后果等方面對照著寫。
二、記敘類文的構思指導
首先確定所要表達的范圍,如家庭、社會、人與自然等,截取一個片段或幾個片段鋪敘成文。必須向學生講明白,記敘類的文章要特別注意結構的精巧設置、細節刻畫的運用和語言的形象生動。
根據文題提供的材料,題材可以涉及以下三個大的方面:
(一)寫自然界之間的“和諧”
作者可以寫自然界的動物之間、植物之間、動植物之間的“和諧”。動物之間的“和諧”,如動物世界中小熊、小貓、小狗之間的友好交往;植物之間的“和諧”,如植物園中樹木、小草、花兒之間的相互映襯;動植物之間的“和諧”,如牛羊與草原、小鳥與森林、游魚與河流等的相互依存。
文章可以運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采用動化劇本的形式,把動植物虛化成人,通過動植物之間的對話、動作、神態等的描寫,表現自然界需要和諧,和諧讓萬物變得美好。
(二)寫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1)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如“媽媽”與“奶奶”之間的和睦相處,“爸爸”的善解人意,妥善處理與外公、外婆之間的關系,“爸爸”、“媽媽”和“我”之間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體現的融融親情,通過生活中真實、具體的典型事例,運用生動的描寫方法,表現“和諧”的可貴。
(2)學校師生之間的“和諧”,如“老師”與“我們”之間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融洽氣氛,這既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又能表現新型師生關系。還可以寫同學與同學之間矛盾的化解、友好交往等,寫“我們”兩名尖子學生因相互嫉妒產生糾紛,影響了各自的進步,也破壞了班級的榮譽。慘痛的教訓,讓“我”感到和睦相處,才是唯一的出路,對大家都有利,于是,上演了一段“將相和”。
(3)社會成員之間的“和諧”,如陌生人對“我”的錯誤或過失行為的諒解、寬容,讓“我”恐懼的心變得溫暖,或“我”熱心幫助陌生人感到快樂,或鄰里之間的相互體諒、互相幫助、和睦相處,還可以表現對和平的渴望,渴望臺灣早日回歸,渴望世界沒有戰爭,渴望伊拉克的同齡人像我們一樣,能夠平安地坐在教室里學習,可運用書信體或庭審記錄體,采用對比襯托、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把內容寫充實。當然,也可以寫想象文,寫太空人與人類和諧相處,相互學習、借鑒、互補,共謀發展。但這類社會類話題,取材的范圍大,內容離學生生活遠,學生很容易寫得空洞,說大話套話,論據不充分,論證不得力。這類題材學生在寫作中要慎重選擇,盡量不涉及。
(三)寫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方面的主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