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2: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英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提高中國文化素養符合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當今的就業市場需要多元化的外語人才,對于英語相關專業而言,社會上普遍需求的是英語與其他專業緊密結合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商務英語專業在此應運而生,培養能用英語進行諸如商務、旅游、物流、外貿、文秘、會展等商貿活動的復合型人才。在兩種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決定溝通質量的是代表中國形象的學生的中國文化素養和自身的英語水平。
2、諳熟中國文化可以助力學生的英語學習
在英語業已成為世界語的今天,商務英語專業作為英語專業的一個分支,長期以來英語學習過程中都強調英語語言知識的輸入,強調英語與商務的結合,注重發音標準、表達流利、語法運用得體等,其重視程度甚至遠遠勝于對中國文化涵養的關注。而語言內在的思想性被忽略甚至被淹沒,因此外語學習過程中母語的正遷移作用很難發揮出來。換言之,倘若學生憑借自己較高的中國文化涵養來進行英語學習,聽說讀寫的學習障礙將會大大降低,英漢雙語的相互切換也會迎刃而解。
3、熟悉中國文化有利于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
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不僅是實現成功的跨文化交際,更應該是把優秀的母語文化即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承載著幾千年文明的中國,其優秀精華的文化應該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與英語這門語言站在文化對等的位置上對話。在對外漢語教學日益盛行的今天,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也應該盡己之力通曉中國文化及其英文講解方法思路,在商務活動中使世界通過我們更加了解中國璀璨文化。
二、商務英語專業中國文化教學現狀
1、課程設置對于中國文化的缺失
2000年南京大學的從叢教授在《“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育的缺陷》中提到“許多中國青年學者雖然具有相當程度的英語水平,但是在與西方人交往的過程中,始終顯示不出來自古文化大國的學者所應具有的深厚文化素養和獨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較高的基礎英語水平,也有較高的中國文化修養,但是一旦進入英語交流語境,便會立即呈現出‘中國文化失語癥’”。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用英語表達母語文化中出現“失語”現象,是因為在英語教學中獲得用英語準確表達中國文化知識的不足。例如,介紹魯迅先生故居的一段話中很多學生把“故居”一詞翻譯成“oldhouse”,幾乎沒有學生知道地道的說法是“formerresidence”。同時,很多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上注重實用性,講求英語語言知識與商務知識的結合。作為只有36學時的選修課,課時有限,任務緊張,很多學生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沒有真正重視中國文化的學習與提高。
2、日常教學頻頻出現中國文化缺失
過度重視英語及英語文化而忽視中國文化導致英語文化的內化在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中越來越深入,許多學生成為英語通、西方文化通,俚語通,而中國傳統文化成為許多學生的認知荒漠:課堂上問及學生“杞人憂天”、“門泊東吳萬里船”等詞句無法用英語解釋出來。今天的四六級考試中增加了段落翻譯項目,而且頻頻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但是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重視程度依然不夠。不要說“四合院”“、茶馬古道”“、敦煌石窟”、就是“少林功夫”、“吉祥文化”、“筷子”等很多中國文化常見語的譯法學生都聞所未聞、瞠目結舌。比如,在介紹孔子的一段話的翻譯中,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孔子(Confucius)、儒學(theRuSchool)、孔圣人(MasterKung)。學生英語水平雖然大幅提高,母語文化卻丟之腦后,這不得不說是失衡的英語教育造就的悲哀。
3、學生測評體系對中國文化的忽視
目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對學生的測驗評價體系依然比較傳統地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聽力考試材料來源基本上是BEC、BBC、VOA、CNN,文化背景都是清一色的西方英語國家日常生活與商務活動,很少涉及中國文化;口語考試依然一如既往地關注發音標準、表達流利、地道清晰、商務術語準確等因素;閱讀、寫作、翻譯考試也多是傳統的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計算題等,中國文化元素依然難得一見。
三、商務英語專業中國文化教學強化對策
全世界早已掀起了“漢語熱”:孔子學院的設立、漢語等級考試的興起、對外漢語教學人才的稀缺都足以為證。商務英語專業作為以英語語言為橋梁、深化英語與商務專業知識相銜接的專業,學生內在的中國文化素養亟待提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課程設置對于中國文化可以有所傾斜
商務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大一全校開設的大學語文之外,可以考慮自己開設現代漢語及漢語語言學等課程。畢竟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學的過程中一定會不自覺地發問:為什么多年的學習生涯中學校從未開設過漢語語言學呢?很多學生會盲目認為英語語言學在重要性上一定勝過漢語語言學,因此造成了學生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顧此而失彼。條件允許的話,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還可以鼓勵專業教師開設與中國相關的公共選修課:英文講解的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中國歷史、中國文化通史、古代詩詞及名著賞析、對外漢語教學等課程,應體現哲學、歷史、宗教、社會、教育、文化、藝術等中國文化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中國文化素養和母語人文涵養,給學生創造良好的中國文化學習氛圍。通過這些課程,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更加熟悉中國文化。
2、日常教學將中國文化貫穿始終
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應該自覺提高自身中國文化修養,深入學習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并在日常教學中成功實現中國文化的漢英切換,注重中西文化對比、中國文化知識的傳播和對外漢語宣傳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征時,可以啟發學生用英語討論中國文化的象征,學生熱烈討論中會涉及長城、孔子、筷子、菜系、絲綢之路、天安門廣場、故宮等許多中華文化象征,啟發學生盡可能詳盡地用英語表述中國元素。同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盡可能多地熟悉中國特有文化的英文譯法,多多積累中國文化各種英文介紹,例如,可以參考作品中涉及大量中國文化元素的林語堂、錢鐘書和賽珍珠的作品及英文版的《中國文化》等書籍。
3、完善學生測評體系,強調中國文化
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測評不僅應該單獨設置中國文化課程的考核,還應在綜合英語、精讀等課程的測試中體現中國元素,加入相關檢測試題,學生在備考過程中系統復習,不斷強化,中國文化素養必然會得到提高。在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考試中盡可能選取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資料。在學生的各類測試中增加中西文化比較,根據主題與作者觀點,適當進行廣泛的跨文化對比分析,使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特點有清楚的認識,能夠深刻地意識到祖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通過系統教學、講解、反復訓練、復習、檢測等環節實現學生熟練用英文較準確表達中國文化相關內容。
四、結語
1、覆蓋面廣
國際旅游、求學、公干等項目人數劇增,出入境人數創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比增加37%。僅春節和黃金周,出境人數就贏超過150萬人次??鐕?、合資公司使外企供職和聘用外籍人士成為常態。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承接大型的國際高峰會議,ALPC、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海世博會、APEC會議等,覆蓋范圍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時代需要
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商務英語的使用,已經成為社會主流文化之一,是衡量現代人才的重要標志,它是時代的產物,應市場的需要而生,應社會的需求而發展。媒體文化、商務交流等已經成為跨文化交際的主要范疇。因為,懂英語、說英語、寫英語和用英語的能力是現代人才的重要素質。英語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是最為常見的要件,不可或缺。
二、跨文化能力視閾下的商務英語教學路徑分析
1、豐富教學大綱,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正名,教學有理有據
在傳統的商務英語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基本素質,側重于英語的學習,即聽說讀寫的能力。教材編寫方面、教學內容安排、教學課程設置、以及教師給定的教學重點內容等等,皆以英語培養為主,以交流為輔,往往忽略了文化背景因素。從這個層面上講,傳統商務英語教學是落后于社會發展需求的。將跨文化能力素質提升明確納入到商務英語教學大綱之中,提升教師的敏感性,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從根本上給與跨文化交際能力正名,明確目標,端正認知,才能完成教材編寫、課程設置、文化內涵的培養、跨文化敏銳性的訓練等一系列后續問題的改變。否則只能說起來舉足輕重,做起來松松垮垮,甚至無視眼中,跨文化能力只能紙上談兵,或者淪為空談。
2、突出文化導向,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加籌,教學有章可循
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中的語言,脫離了文化,語言就只是符號。文化視閾下的語言才賦予了語言靈魂和家園。結合二者方能使二者彰顯各自的特點,發揮特長。將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到重要位置,是對商務英語教學的挑戰,是革新的重要舉措。語言一直在英語教學中立于不敗之力,幾十年的教學經驗豐富,而跨文化的技巧盡管與語言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從文化積淀和授課技巧角度而言,則遠遠不夠。要將語言和文化合二為一,要多方借鑒,多元發展,突出文化導向,設定情景,加大商務英語訓練力度,靈活多變,不斷研究、豐富和實踐,為跨文化交際的商務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3、注重科學研究,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助力,教師訓練有素
盡管跨文化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由于我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已經初見起色。在國際上,我國的商務英語影響力度和科研成果,遠遠不及美國。就亞洲而言,也與日本不可同日而語。在借鑒跨文化交際研究中,我國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在國際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體驗商務英語技巧,建立跨文化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培養一支業務精、能力強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是商務英語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創造教師境外交流的學習機會,公派年輕教師融入英語國家,感受文化、體驗文化、詮釋文化、傳授文化。要善于挖掘中國的外教人才,為他們提供平臺,以實現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和差異互補。
4、功夫在詩外,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拓展,理論聯系實際
關鍵詞:電影翻譯;文化意象;寓意;重構;修潤;轉換
中國的電影翻譯事業已走過了五十多年輝煌的歷程。在這半個世紀中,電影翻譯工作者給廣大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優秀的譯制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制片中不僅領略、了解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感受到了語言給人帶來的無窮魅力。許多優秀譯制片中的精彩對白已成為中國觀眾爭相傳誦的佳句。如“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蘇聯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曾鼓舞了幾代身處逆境中的中國觀眾。由此可見,電影作為大眾傳媒,其社會效應是無可估量的。然而,在學術領域內,由于受世俗偏見的影響,電影翻譯研究卻頗受冷落,翻譯研究人員似乎“完全把這一領域給忽略了。”[1](P99)為此,我國著名影視翻譯界學者錢紹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譯界對影視翻譯的重視遠不如文學翻譯?!倍@“與影視翻譯的社會作用不相稱。這一現象亟應引起翻譯界的注意?!盵2](P61)鑒于此,本文擬從語言的角度來探討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一、語言與文化意象
語言(Language)不僅是人類思想感情表達與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真切地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態地域、政治經濟、物質文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不同的語言決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方式。語言在有聲電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為聲畫同步的視聽藝術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擬現實,創造出酷似“真實”的藝術時空。如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簡愛》、《王子復仇記》、《葉塞尼亞》等優秀譯制片中那玲瓏別致、清晰明亮、頗具異國風情的語言,逼真、自然、隨意,充滿了生活氣息。因而這些精彩的對白、片段令人百聽不厭,久久不能忘懷,它們留給觀眾余韻不盡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了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盵3](P184)物象(Physical image)與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義的載體,是形成意象的客觀事實;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語言文化環境中的引伸意義。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語境中,“以具體來表現抽象,以已知或易知來啟迪未知或難知。”[4](P137)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賦”中用蜉蝣這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來比喻人生的短暫,人很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盵5](P509)英語諺語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6](P1578)意為“駱駝負載過重時,再加上一根稻草也會把它壓死?!敝V語中意象詞語the last straw “最后一根稻草”,生動形象地寓意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無可忍的極點?!?/p>
二、重構文化意象
譯制片又稱翻譯片,顧名思義,一些國外優秀的影片必須通過翻譯方能為中國觀眾所接受。電影翻譯與其它文學作品翻譯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形象思維中高超的藝術意境。但電影翻譯又有區別于其它翻譯的特殊性,即其譯文要做到能見之于文,形之于聲,達之于觀眾。著名翻譯家Nida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直接或是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其相應的文化中找到?!薄拔幕牟煌瑤缀鹾茏匀坏伢w現在語言上的不相同?!盵7](P28)
漢語、英語分屬兩大不同的語系。漢語是象形文字而英語是一種字母文字。要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語際間進行成功切換,這對電影翻譯工作者來說不是件易事。但研究表明老一代電影翻譯工作者不僅給觀眾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優秀譯制片,同時也給電影翻譯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英國電影Red Shoes播放時被譯成“紅舞鞋”,覺得也無可厚非。此片主要講述了英國一名芭蕾舞女演員面對愛情與事業而不能作出正確抉擇,最終走向斷崖的凄惋的故事。盡管“紅舞鞋”正確無誤地譯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緊扣劇情,但直譯的平鋪直敘,沒有更深的寓意。觀眾如果光看片名,確實難以激起任何聯想的波瀾。80年代后期,在一次外國優秀影片巡回展的大幅廣告上Red Shoes這部英國影片片名被譯成了“紅菱艷”,細細品味“紅菱艷”這一譯文,譯者把那雙纖巧的紅舞鞋比作了中國觀眾婦孺皆知的紅菱。它寓意紅菱雖生長于濁水污泥,卻嬌艷迷人,特別是那兩只彎彎的紅菱角,猶如中國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雖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淚,有的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因此“紅菱艷”這一片名隱含穿著如紅菱般舞鞋的舞女艷麗卻薄命。
譯者把這一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紅菱”注入其翻譯中,從而成功地重構了一幅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悉、能會意、肯接受的嶄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構(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這一巧奪天工的翻譯手法在電影翻譯中隨處可見。如美國電影Waterloo Bridge這一片名原意為“滑鐵盧橋”。眾所周知,1817年英國在泰晤士河上出資建造了滑鐵盧橋,以此來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侖而取得的滑鐵盧戰役的勝利。如果依據英文直譯成“滑鐵盧橋”,乍一看,觀眾定會認為這是部與拿破侖打仗有關的戰爭片或介紹與該橋建筑有關的紀錄片。但看過此片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片。
影片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輕漂亮的女演員瑪拉在滑鐵盧橋上結識了青年軍官羅依,并成了戀人。而后,瑪拉獲悉羅依戰死疆場,痛不欲生,為了生存淪落為妓。當羅依奇跡般地出現時,她無法面對現實,為了愛情和名譽,她再次來到與羅依初戀的地方,喪生在車輪滾滾的滑鐵盧大橋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中,有著許多與之相仿的神話傳說。如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陜西省藍田縣一年一度的“藍橋相會”等。而“藍橋相會”的傳說與Waterloo Bridge故事情節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譯者把原名“滑鐵盧橋”譯成了“魂斷藍橋”,這樣做不僅避開了中國觀眾由于地城文化差異、歷史背景知識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藍橋”這一隱含中國文化的意象能使觀眾一看到片名即刻領悟到這是部關于愛情的電影。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的意義在于它能及時有效地達到使譯文與觀眾勾通,使觀眾心領神會的效果,由此來吸引廣大的影迷,創造譯制片票房紀錄的新高。仔細認真研究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這樣的翻譯手法會不時令人拍案稱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潤
由于中外觀眾知識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電影翻譯工作者應盡可能地幫助觀眾去理解那些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地域文化、宗教習俗等有著密切相關的語言現象。電影翻譯中如果對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潤(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處理,就事論事直譯,會造成這一文化意象的缺損,文化涵義支離破碎。英國電影《魂斷藍橋》[8]一開始,有這樣一段畫外音:
Announceer’s Voice: At 11:15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er, 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廣播員的聲音: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于交戰狀態。
應該指出此例忠實地譯出了原文的字面層意義。但對“唐寧街10號”這一隱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補充說明的話,相信絕大多數中國普通觀眾會茫然不知其所云。其一、觀眾不知道這個“唐寧街10號”在什么地方?其二、他們更不知道廣播員在這里特地提及這個地名有何特別的寓意?為了使電影譯文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之于廣大觀眾。譯者宜對上述譯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補修潤,如:
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邸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于交戰狀態。
通過增補“英國首相府邸”,觀眾這才真正認識到了“唐寧街10號”的“廬山真面目”。至此,“唐寧街10號”所隱含的意象立體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觀眾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寧街10號”的全部文化內涵。又如:
Peter: Oh, this? Well, 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 Yes, 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 Prying eyeee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 Err, maybe not aaas thick a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 I just show you my heart’s in the right place, I’ll give you my best pair of pajamas. Do you mind joining the Israelites?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耶利哥城墻,比不上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墻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此例選自英國電影《一夜風流》[9]。這段對白譯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在這段譯文中出現了“耶利哥城墻,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三個與《圣經》歷史故事有關的詞語。眾所周知,東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國,中國觀眾對佛教還可略知一二,而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宗教歷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因而在影片切換的瞬間讓中國觀眾把上述三者的關系聯系起來是件難事,他們會搞不懂這“耶利哥城墻”、“約書亞”、“以色列人”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直譯用于上述譯文中不僅令中國觀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同時也失去了電影翻譯的真正意義。
為使中國觀眾明白這三個詞語間的關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豐滿起來,譯者應在電影翻譯過程中對這段文字作如下潤色: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像《圣經》中的耶利哥城墻,雖比不上《圣經》里以色列人的軍長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墻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由于對“耶利哥城墻”、“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些出自《圣經》故事的詞語增補了必要的文化涵義修潤詞后,觀眾不僅了解了這些“典故”的出處,同時在上下語境中也弄明白了最后一個詞語“以色列人”的特定意指。修潤增強了語言文字在語境中的透明度;增強了文化意象在觀眾認識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轉換
語言學家認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觀現象,不同的民族語言會給它“刷上不同的顏色”。緣于此,文化意象的錯位(Nonequivalence of Culture Image)會具體表現為作為喻體的文化意象上的差異。換言之,在一種文化傳統中一個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種文化里卻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如英國電影《呼嘯山莊》[10]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Isabella: 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ar, to introduce his siste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貝拉:這是一個哥哥的義務,親愛的埃得加,你總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風的年輕詩人吧。埃得加:哦,你該不是想嫁一個龍騎兵吧?
依莎貝拉:是的,還長著火紅的大胡子。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锳31日表示,臺灣高教評鑒制度“重期刊論文、輕專書”,且“發表篇數勝于一切”,甚至有人追求英語論文而超過對文章本身質量的要求。
周祝锳表示,相關部門各項補助以SCI、SSCI等國際期刊篇數與引用次數,作為獎助依據,導致學校教師“重期刊論文輕專書”、“發表篇數勝于一切”。
周祝锳表示,單一評鑒方式容易忽略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特性及各學門間的差異,也加深校內各學院、各科系不公平的競爭;此外,出版語言獨尊英語,忽略本土及區域性語言。
周祝锳說,不管是何種評鑒,目的都是質量提升,必須考量學科特性及社會文化脈絡,不能只用單一標準凸顯受評者的缺失。
一、塑造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勇于創新
(一)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
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嚴格的管理者與控制者, 是知識的主要傳遞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處于次要地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是被管理者與被控制者。這樣的教學關系不是平等的,而是對立的,學生學到的是書本上機械記憶的知識,對知識的掌握處于機械記憶與機械運用狀態,是典型的考試機器,是應試教育下的高分低能。 素質教育提出要突出英語的實用性與實踐性,要注重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現代建構主義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主動經歷知識的構建過程才符合認知規律。 這對傳統英語教學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我們要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的為中心的教學觀的轉變,要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與輕松、活躍、安全的心理氛圍,將課堂交給學生,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與合作者。
(二)建立以賞識為主的評價體系
英語學習與漢語學習比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英語學習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與問題。 我們所需要做的不是簡單地以一個分數來評判學生學習的好與差,而是要以賞識來激勵學生,鼓勵學生更多地進行英語聽說讀寫。對待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表揚與肯定,對待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注意評價的態度與評價語言,要注意批評的度與量,要耐心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要讓學生虛心接受,促進學生改正。 英語論文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害怕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譏笑而不敢用英語了。在這樣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怕出錯的心理被消除, 就會大膽地來說英語,學生創新的萌芽得到扶植,在教學中就會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樂于創新
我們要善于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與不同的教學內容來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教學的愉悅性與創新性,這樣的教學活動也會促進學生樂于創新。
(一)看圖進行說話訓練
現行英語教學圖文并茂,這符合初中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插圖或收集相關的圖片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根據圖片進行說話訓練。這樣的活動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與更大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充分調動已有知識儲備,進行必要的重組,將所學過的知識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圖片所要表達的意思,在知識的運用中創新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二)編排課本劇
這樣的活動既以教材為基礎,同時又對教材加以創造性的運用,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對所學過的課文或自己選定話題來進行課本劇的創作與表演。 在學生編寫課本劇的過程,學生既要考慮到英語情景會話的要求,充分考慮到英語語言國家的一些風格習慣,同時又要積極運用所學過的語法、句型,以便完整清楚準確地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同時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還會積極運用表情、動作等肢體語言來輔助表演。 這些都需要學生的創新,才能使自己的課本劇得到大家的認可。
(三)進行課文的復述與改寫
這是對文本進行再創作的過程。這需要學生深入文本, 對文本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與整理,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圍繞著課文的主題,對課文的內容、情節、人物等進行再加工。這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又可以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有本論文由英語提供整理,提供論文,英語論文,論文,英語論文,留學生論文,英文論文,留學生論文相關核心關鍵詞搜索。利于學生創新精神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敢于創新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 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表現積極的認知傾向, 對學生學習活動的順利展開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參與學習的動力就會明顯不足, 在學習中就會表現出消極怠慢情緒, 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 如果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 就會以集中的注意力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積極的學習態度與高昂的學習情緒, 具有參與學習的強烈動力與高漲的學習熱情, 從而使學生具有創新的激情,勇于創新。 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
(一)以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影響學生
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任課的教師。 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在平時,英語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形象,要以良好的外在形象感染學生, 以內在素質打動學生。 留學生論文 首先,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儀表,要以整潔的衣著、得體的語言、文明的舉止、大方的舉止給學生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 其次,教師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 教師要說得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 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文化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 以教師的專業知識來吸引學生。 再次,教師要具有一顆愛心。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 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教師對學生要付出一片愛心,將愛的雨露灑向學生的心田, 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進而尊重信任喜歡教師。
(二)以英語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
關鍵詞: 醫學研究生 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研究生培養,作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備受教育界的關注。對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十幾年來一貫制的做法,社會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頗有微詞,廣大研究生對英語教學也有不滿情緒。為解決這些問題和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各校研究生英語教師和學界專家對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醫學研究生英語學習現狀
綜合國內開展的多項調查,結合自身多年來參加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體會,目前醫學研究生英語學習和應用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主動性差
桂詩春(1995)指出學習動機是由社會文化因素決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動機特點表明學習動機與社會背景緊密相關,也就是以外在動機為主。目前,很多醫學研究生,特別是臨床型和一些醫學同等學力的研究生,對于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較差,認為只要通過研究生學習,自身專業水平能夠有所提高就心滿意足了,而忽略甚至是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有的學生出于外部原因而學習英語,比如為了通過考試,畢業后找到好工作或出國留學。其中,找到好工作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國,非英語專業學習這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使用英語,但是他們要面臨各種各樣的考試,如CET-4,CET-6,碩士英語入學考試和學位考試等。因此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為。殊不知,新世紀對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掌握一門外語就多了一把鑰匙。
(二)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調查發現,碩士研究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主要原因是因為外語的高回生率、生源地域上和專業上的差異。這是一種普遍性、階段性的現象,特別是一些參加工作多年又返回學校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醫生),由于平時繁重的臨床工作任務,幾乎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碩士研究生英語水平的“錯層”現象給課程設置造成了困難和混亂。按程度分班進行小班教學是實施個性化教育、解決“錯層”現象的可行性方法。但目前高校招生量擴大,師資緊缺使小班教學顯得不切實際。如何面對現實,深化碩士生英語教學改革,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將研究生根據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別進行分層次教學,得到了研究生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三)英語聽說能力與閱讀能力差
醫學研究生英語聽說能力較閱讀能力差是我校學生的普遍現象,它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中國教育傳統的負面影響也有關系。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從理論上講應該在本科生階段打好扎實的基礎,而不應該在研究生階段重復設置課程提高。英語論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研究生專業英語水平和寫作能力是限制自身英語論文級別的主要攔路虎。一個好的科研思路和研究成果,因為英語寫作能力而不得不選擇在較為低檔的學術雜志上進行發表。因此研究生階段的英語教學應該提倡理性的歸納、實踐的總結,而不應強調簡單的模仿。
二、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策略
針對目前醫學研究生面臨的英語學習的主要問題,并結合自身學校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提出加強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設想。
(一)糾正不良學習動機
鑒于學生的動機特點,我們應當幫助學生保持較強的動機,尤其是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以促進英語學習。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方面,國外研究者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示。Dornyei和Csizer(1998)列出了在激發學生外語學習動機方面的十個策略,如,創造輕松的課堂語言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自主語言學習能力的提高,等等。
(二)構建完整合理的課程體系
碩士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應符合研究生培養目的的要求,為培養醫學專業所需的專門人才,還應充分考慮到國家對醫學人才培養和需要的戰略要求。為此,以培養研究生的語用能力為出發點,改革了原來的課程設置。我們對學位課程中的基礎英語(含聽力、口語、精讀、寫作)進行了課時壓縮,同時,在選修環節專門增設了醫學專業英語,并制訂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和考核要求。
(三)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和實用性
由于標準學時的限制,研究生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上總會有或多或少的不足,那么第二課堂的開展則起到了互補作用,也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延伸。組織開展各類型的比賽或文化活動,比如舉辦英語原聲電影節、英語演講、英語歌曲大賽、專業英語詞匯比拼大賽等,為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機會。定期組織專家就英文摘要和科研報告等的寫作方法、國際學術刊物及會議論文投稿要求、外文文獻查閱方法等內容開展講座。組織開展碩士研究生英語學術沙龍活動,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的空間。
參考文獻:
[1]Do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 Motivation[M].北京外語與研究出版社,2005.
[2]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3]胡春萍,秦曉晴.我國外語教學研究現狀的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5).
論文關鍵詞:體裁,體裁分析,英文促銷信
1.0 前言
近15年,體裁(genre)和體裁分析(genre analysis)成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教學領域里的熱門話題(Hyon 1996)。我國不少專家、學者都試圖把這種理論應用在具有特定交際目的的篇章上,如分析農業英語論文摘要(易興霞,2006),分析應用語言學領域學術文章的宏觀和微觀結構(楊瑞英,2006)畢業論文模板,分析商務促銷類語篇(王宏俐, 郭繼榮,2006)等。本文擬從Bhatia的英文促銷信的體裁分析模式入手,分析主要交際目的為說服潛在客戶購買商家所提供的產品或接受其服務的英文促銷信的表現形式,圖式結構和特殊信息,并通過分析語義的文化預設和搭配意義,加深對促銷信的語言表面特征的認識。
2.0理論依據
2.1體裁
語言學中的體裁(genre)不同于文學中的體裁。Swales (1990: 45-58) 認為體裁是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對人類交際事件進行分類的結果。所謂交際事件就是人們按照特定目的和特定程式運用語言在社會中辦事的實例。新加坡的Bhatia (1993:13-16)在 Swales的體裁理論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完善, 認為:1)體裁是一種可辨認的交際事件;2)體裁不是一般的交際事件 ,而是一種內部結構特征鮮明,高度約定俗成的交際事件;3)在建構語篇時 ,必須遵循某種特定體裁所要求的慣例;4)盡管體裁有其慣例和制約性, 內行人仍可在體裁規定內傳達個人意圖和交際目的。因此交際目的往往決定應該使用哪種體裁,而體裁的常規性又維我們提供了可以遵循的體裁結構潛勢。
2.2體裁分析
體裁分析是20 世紀90 年代由Swales (1990)和Bhatia (1993)發展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他們認為任何體裁都是由一系列的語輪構成,語步(move)和步驟( step)是語篇分析的出發點論文開題報告范文。Swales的層次動向法(move approach)常用在具體的體裁分析中,即根據不同的交際目的,對某一語篇按照意義與功能劃出層次,然后再根據層次來考察分析語言的表達形式。Swales 沒有對語步和步驟提出明確的定義,但Nwogu (1997)認為語步是一個由一系列詞匯,主題意義和修辭特征所標明的具有統一意義傾向的語篇片斷,步驟是實現語步的可供選擇的修辭策略,一個語步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步驟來實現。例如畢業論文模板,Bhatia (1993:62)根據體裁“ 語步 (moves) 和步驟( steps)”分析理論,將推銷體裁概括成七個 “語步” (move) :1. 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確立資格證明) ; 2. 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容):⑴offering the product orservice (介紹產品或服務) ,⑵ Essential detailing of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容的重要細節) , ⑶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 (指明推銷內容的價值) ; 3. Offering incentives (激勵購買) ; 4.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 ; 5. 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 ; 6. Using pressure tactics (采用壓力策略) ; 7. Ending politely (禮貌收尾)。在以上七個“語步” 中 ,第二語步 Introducing the offer 又是由三個步驟(step)組成的。
體裁分析模式為語篇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察視角與方式。使用體裁和體裁分析理論對某個特定語篇進行分析,是對語篇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分析的有機結合,既注重語篇結構的宏觀結構和認知結構,也注重特定的體裁結構在詞匯和語法層面的特定表現。
3.0體裁分析在英文促銷信中的應用
3.1促銷信的體裁界定
促銷信是商務英語中常見的一種語篇,它是以書信的格式由促銷人員向顧客傳遞商品或服務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幫助顧客認識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利益,從而達到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興趣、喚起需求、采取購買行為的目的。因此它的本質是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溝通,主要交際目的就是通過向消費者的宣傳、誘導和提示,促進消費者產生購買動機,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實現產品由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這樣的交際目的決定收信人和寫信人通常為并不熟悉的雙方,因此語言上謙虛有禮、簡潔明晰是必不可少的。
3.2 促銷信的內在宏觀結構
一封成功的促銷信在內在結構上 ,基本遵循Bhatia 的七個 “語步”的模式 ,通過吸引客戶的注意、向客戶詳細介紹所推銷的產品或服務并索求回復等語篇片斷來實現說服潛在客戶購買所推銷產品或服務的交際目的。下面我們從Bhatia的英文促銷信的體裁分析模式入手畢業論文模板,來具體討論促銷信的層次動向。。
Dear customer,
⑴Theunion bakers would like to announce a great offer this Valentine day. Every two kg cakeyou buy you get raffle ticket which allows you to enter into a draw which willgive you a chance to win a dinner for two at a three star hotel. You can have awonderful dinner with your loved one on the eve of Valentine’s Day.
⑵ Thebakers will arrange for the pickup and drop to the venue and you can enjoy thedinner along with the dance party at the three star hotels.
⑶Don’tyou think it will be fun to take your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out for dinner ona valentine’s day and make the day a special one? Imagine all that fun you havewith your loved one with tasty cuisine and exciting and thrilling dance party.To top it all you can meet famous singer and dancer who is the guest of honorthat day.
⑷Visitany of our outlets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Hurry and buy a wonderful tastycake for your loved one.
⑸Sincethe offer is valid till (time how long).please act now.
⑹Sincerely,
這封促銷信由五段組成,第一段的第一句是第一個語步: 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確立資格證明),通過提及在情人節要提供的一項服務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第一段的第二句到第三段是第二個語步: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容)。第二個語步由三個步驟組成:⑴offering the product or service (介紹產品或服務) ,⑵ Essentialdetailing of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容的重要細節) , ⑶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 (指明推銷內容的價值) 。第一段的第二句是第一個步驟,主要介紹了即將推出的服務——每買兩公斤蛋糕就能抽簽,就有機會贏得在三星級賓館的兩人晚宴;第一段的第三句和第二段是第二個步驟,詳細介紹推銷服務的細節——情人節前夕在三星級賓館和摯愛共進晚餐、共舞;第三段是第三個步驟,主要指出推銷服務的精神價值——使情人節過得特別,并能遇到明星。第二個語步是促銷信最為重要的部分,決定能否幫助顧客認識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利益,從而達到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興趣、喚起需求、最終采取購買行為的目的。第四段是第三、四個語步:Offering incentives (激勵購買)和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第四段第一句是請求顧客做出回復——到銷售點尋求更多信息;第二句是鼓勵有購買傾向的顧客下定決心。第五段是第五個語步:Using pressure tactics (采用壓力策略),Sincerely和簽名是第六個語步:Ending politely (禮貌收尾),作為傳統信件獨特的結尾方式,這一語步在促銷信中也很常見。
與Bhatia的七個語步模式略有不同的是:這封促銷信并沒有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這一語步;而且Offeringincentives (激勵購 買)和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的順序也有所不同。王宏俐, 郭繼榮(2006)認為,在語篇構建中常使用的語步是核心語步畢業論文模板,不太出現的輔語步是外圍語步,在促銷信中,第一、二、四語步是核心語步,由于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這一語步是外圍語步,銷售者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使用;至于語步順序,盡管促銷信是專門用途英語里的一種,有其慣例和制約性,但我們仍可在體裁規定內傳達個人意圖和交際目的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3.3 促銷信的文化預設和搭配意義
這實際是一封是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的抽獎促銷信。促銷信的最主要部分——第二語步也是以這個文化預設為先決條件的。銷售者想要促銷的商品是蛋糕,但在促銷信里,抽獎有可能贏得情人節的晚餐卻是描述的重點,這主要是商家抓住了顧客消費過程中的僥幸獲大利心理——以抽獎贏得與摯愛在情人節共進免費晚餐的機會,設置中獎機會,利用抽獎的形式畢業論文模板,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蛋糕。令人心動的抽獎活動成功地把顧客的注意力指向拉到了本應大力宣傳的產品——蛋糕上面。如果收信人不了解這個文化預設,就不容易達到促銷信的交際目的。
Leech(1981:17)認為:搭配意義是指一個詞與另一個詞連用搭配時使得該詞的意義隨語境而發生的變化。因此促銷信在詞的搭配上非常注意。促銷信使用的形容詞大多是描述性和評價性的,多為褒義詞,例如:great, wonderful, special, tasty, exciting, thrilling, famous,wonderful, 這些形容詞為收信人勾勒出一幅浪漫、激情、美味的晚餐情景。盡管這是一封書信,但口語詞匯多余書面語詞匯,淺顯易懂、簡潔明晰。銷售者為了推銷商品或者服務,常常直接使用反問疑問句和祈使句,增強引導功能,說服或敦促收信人采取購買行動。
3.4 總結
體裁分析超越了對語篇語言特征的簡單描述,力求解釋語篇的理據, 探討語篇結構背后的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認知因素, 揭示實現交際背景的特殊方式和語篇結構的規范性。促銷信具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把促銷信這一體裁語篇看作是一個有規律的有結構的層次動向的組合的思想, 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信函體裁,寫出目的明確、結構清晰、用詞準確的促銷信。
參考文獻:
1.Hyon, Sunny.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Implications for ESL [J]. TESOL Quarterly, 30/ 4 :693-722, 1996.
2.易興霞.體裁分析與農業英語論文摘要[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9):28-31.
3.楊瑞英.體裁分析的應用:應用語言學學術文章結構分析[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29-34.
4.王宏俐,郭繼榮.體裁分析與商務促銷類語篇[J]. 外語教學,2006(7): 32-37.
5.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Bhatia, V. 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M]. London: Longman, 1993.
7.Nwogu, K. N.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 Structureand Functio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 16 (2): 119-138.
8.Leech, G. Semantics [M]. Britain: Richard Clay (The Chaucer Press) Ltd, Bungay, Suffolk,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