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2: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活動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根據貴局關于開展“文明旅游月”的活動要求,我局進一步加強了活動領導、制定了工作方案、加大了對工作的督促指導,促進活動的正常開展,效果明顯,成績突出?,F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我局通過抓組織領導、抓活動載體、抓宣傳推介等做法,確保了“文明旅游月”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健全機構,為活動開展提供保障。5月初,在全局干部職工大會上,黨支部書記對活動進行了總體安排,成立了以同志任組長,同志為副組長、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的工作人員的的工作職責。馮榕局長對活動開展作了強調。會后,局辦公室及時下發了《關于開展“文明旅游月”活動的實施方案》,實行責任制,確?;顒佑行蜷_展。
(二)豐富載體,賦予活動豐富的內涵。在“文明旅游月”宣傳活動中,全區各旅游企業結合本區域和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分別開展了慶祝第一個“中國旅游日”、“安全生產月”旅游宣傳活動和景區門票全免活動。在服務質量提升上,開展了行業自查自糾,并派員參加了全市旅游飯店服務技能大賽等活動。
(三)強化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宣傳欄、報刊、網絡、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深入宣傳“文明旅游月”活動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宣傳有關旅游出行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社會服務承諾等,力求廣泛宣傳,家喻戶曉。
二、取得的成效
5月19日,為喜迎“首個5·19中國旅游日”,我局組織轄區26家旅行社及慶陽農耕民俗文化村等有關單位在金象大廈門前舉行了以“牽手5·19、歡暢神州游”為主題的隆重喜慶及精品線路推介活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旅行社和景區共散發各類宣傳資料1萬余份,慶陽農耕民俗文化村等景區負責人表示今后每年的“5·19中國旅游日”景區都將免票對游客開放,以示慶祝。轄區“農家樂”示范戶也于當日對游客進行消費打折活動。活動極大地加深了人們對“中國旅游日”的認知程度。
6月11日,在慶陽市“安全生產月”來臨之際,我局在慶陽市東湖公園門前舉行了旅游安全宣傳活動,以“安全旅游、和諧發展”為主題,當場散發《旅游出行提示》20XX份;《旅行社條例》20XX份;《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及旅游保險知識等各1500份。規范了轄區旅游企業經營行為,有效提高了廣大市民外出旅游的安全防范意識。在做好旅游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的同時,我局及時組織檢查,督促落實。至目前,旅游安全生產措施全部得到落實。
通過“文明旅游月”活動的開展,達到了提升服務質量、助推我區旅游產品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我區旅游觀光的目的。本月全區接待游客8·6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綜合收入3286萬元,較上期同比增長2·33%。
小學文明旅游活動總結【2】
公民旅游是展示國家形象、反映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窗口”,是文明城市創建一項新的工作內容。為了進一步加強文明旅游宣傳教育,全面提升師生旅游文明素質,充分展示美麗郴州良好形象,我校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將“文明旅游”理念傳遞到廣大師生中間,入耳、入腦、入心。
一、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為:
1、遵守法規秩序、講究衛生禮儀、愛護環境設施教育。這些都是公民行為的基本規范,在郴州市如此,去外地也應該如此。教育學生應當自覺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維護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愛惜公共設施,尊重他人權利,以禮待人,健康娛樂,文明旅游。
2、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尊重其他國家、其他地區、其他民族、其他宗教的文化習俗,避免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不文明”行為,防止個人行為給國家和城市形象帶來損害,展現我們禮儀之邦應有的風采。
3、教育學生應當自覺恪守公德、講究禮儀、文明出行、文明游覽,主動提醒和制止他人在旅游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
二、本次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果:
1、廣泛宣傳引導,文明旅游意識深入師生之心
校團委廣泛宣傳引導。通過班會課發起話題討論,擴大宣傳范圍,提升宣傳效果。曝光不文明出游的行為,理性分析原因,防止盲目過度炒作。
學校政教處也進行了廣泛宣傳引導。政教處把旅行社關于文明旅游的相關宣傳海報、折頁、行李標簽和公益廣告等在校園展示,確保官大師生能時時處處感受到文明出游的濃厚氛圍。
2、認真組織活動,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
組織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根據《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公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要求,開展公民旅游文明素質主題教育活動,普及文明旅游知識,促進游客旅游素質顯著提升,自覺維護旅游秩序。學校通過廣播平臺以及學生會成員發文明旅行宣傳單的方式加大了宣傳的力度,形成宣傳熱潮,正確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文明出游。
3、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在班內組織文明旅游知識競賽活動,以及在開展了相關的主題班會之后,班內成員一齊交流討論學習心得,由高年級各班撰寫“文明旅游,從我做起”主題宣傳活動心得,評選出優秀的心得感想。學校結合課堂教育和課外活動,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和知識結構、認知水平,充分挖掘文明禮儀教育資源,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了文明旅游教育活動,切實提升了學生文明素質。
小學文明旅游活動總結【3】
為了進一步深化“文明旅游”活動,為進一步提高民政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的文明旅游意識,樹立良好旅游形象,不斷增加文明意識,結合我局工作實際,開展了文明旅游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思想指導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圍繞“文明旅游觀光、人與自然和諧”的主題,實施文明旅游的行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創造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二、注重活動實效
(一)簽訂“文明旅游觀光、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旅游承諾書。倡導“十大文明旅游的行動”。即維護環境衛生;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愛護文物古跡;愛惜公共設施;低碳旅游;講究以禮待人;注重消防安全;倡導健康娛樂;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摒棄“十大旅游陋習”。即亂寫亂畫;隨地葉痰;隨地大小便;集體行動缺乏時間觀念;污言穢語打架斗毆;亂扔廢棄物;大聲喧嘩;踐踏草坪亂踩花果;用酒店毛由擦鞋;不守秩序亂插隊。
(二)收看文明旅游專題教育片,通過全國典型案例,學習外出旅游保持文明形象的重要性。
公司集體活動能夠很好的讓員工形成一種團隊意識,不斷加強企業文化,營造良好的氛圍,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于公司集體活動后的總結的范文,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周年慶典活動圓滿結束了,我們還沉浸在歡快之中久久回味。在此,感謝在這次活動中無私參加活動組織策劃以及積極參與活動前期準備的同事們。因為有你們,這次活動才會如此的成功!感謝公司為我們提供交流的平臺,增強了大家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謝謝!
今年10月初,接到周年慶典的任務。決定組建活動籌備小組做準備工作,實實在在的把每項工作做好。考慮到參加人數的需求;場地的限制;籌備小組決定以趣味運動會分小組活動的方式籌備此次活動。在活動籌備期間籌備組人員在各人的工作之余,少眠少休的為活動做準備。周年慶活動的前一天籌備組成員積極布置會場,每個人都工作到很晚,為了把活動安排得更好,大家都無私的奉獻?;顒有ЧC明了決定是正確的,準備是充分和有序的。充分體現了公司員工的紀律作風和精神面貌。全體員工有強烈的大局意識,有責任感,團結協作能力強,體現出了一種拼搏向上的精神!
這次周年慶典活動的得到了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措施有力,準備和各種協調會推進著活動工作不斷進展!為確?;顒拥捻樌M行,及相應后勤保障?;I備小組多次召集小組成員開會討論,根據各階段最新情況安排任務,明確各方面階段工作任務,使整個準備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各方面工作緊密銜接、配合。
各隊隊員配合方面十分突出?;顒悠陂g的掌聲給人印象十分深刻。各組組長在全面按要求執行籌備組各項組織措施的基礎上,還負責本隊的報名和宣傳工作,組織宣傳工作做得很好,有序、守紀,配合默契,充分體現出一種良好的精神風貌?;顒踊I備期間各小隊之間傳遞經驗,交流展示,充分體現出“友誼第一”的精神,活動期間各隊隊員爭先恐后,積極參加趣味運動會的各個項目,磨練的是非凡的毅力,較量的是超常的體力,拚搏的是出類拔萃的耐力。充分體現出一種“團結協作、不甘人后”的精神。
周年慶活動是一次綜合性的活動,是以人為本的活動,特別是以每位同事為本,要辦大事、辦重要的事,就要集中力量,形成合力,形成拳頭,。所以要使每位同事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我們的周年慶活動增加大家的凝聚力,體現我們拼搏進取的精神。有了凝聚力和拼搏進取的精神我們的企業進一步加快發展,做大做強,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要繼續積極開拓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把慶典期間的敬業精神延續到工作中去,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盡的貢獻。
總之,通過這次慶典活動體現了各部門的協調應急能力,同時鍛煉培養了一批企業文化活動骨干,發掘人才是這次周年慶活動的一大收獲。為以后深入的搞好企業文化宣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看到了公司發展的潛力,凝聚的力量就是公司明天的希望。這次慶典活動增強了凝聚力、向心力,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員工熱愛公司、關心公司、建設公司、發展公司的熱情??偨Y過去,為的是展望未來,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深感肩負重擔,我們仍須耕耘不息。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更好的成績等待著我們去獲得。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為體現公司理念和價值觀,公司特組織安排了“龐泉溝峽谷漂流一日游”活動,現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項目:龐泉溝峽谷漂流一日游
二、活動時間:20_年6月15日、16日
三、參加人員:各部門根據各自工作情況分兩批,共計51人參加。
四、所需費用:漂流費用:125元/人_51人 計:6375元; 食品費用:飲用水:13.5元_7件 計95元 面包:100元
火腿腸:204元
西瓜:70元
漂流照片底片:100元
共計:6944元
五、活動內容:
所有參加活動的員工分兩日于早7:30分乘坐旅游大巴出發,歷經3—4個小時的行程到達目的地——龐泉溝峽谷漂流的上碼頭,簡單就餐后,于景區拍照留念。大約12:30分時著救生衣、安全帽進入橡皮筏開始漂流。漂流過程中雖然意外頻發,但多是有驚無險,而且大家興致高昂,笑聲多多,暢游山水間。漂流長度約為10公里,于14:30分左右上岸,簡單沖洗后乘大巴安全返回,約20:00回到公司結束行程。
六、活動總結:
在這次活動當中,大家沒有了部門、身份之別,矛盾和隔閡也消失了,
心無旁騖、無所顧忌的玩樂在一起,發揮出強有力的團隊精神。如:有翻船或船被卡住時,大家都來幫忙推、拉,移動船只;有人落水而船已漂走,后面船上的人則想盡辦法讓其上船,不讓一個人掉隊。在水流平緩的地方,大家盡情的互相潑水,直到對方有人舉手投降方才罷休,總之大家是玩得酣暢淋漓,大呼痛快,意猶未盡。
通過此次活動,讓大家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身心充分放松,徹底緩解工作壓力,促進并加深了員工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重要的是營造了全體員工團結凝聚、活躍、奮進的氛圍。
七、此次活動的不足之處
1、 雖然此次活動已順利結束,但由于時間倉促,6月11日計劃批準,6月15日成行,人員安排到出發前一天才確定,導致與旅行社沒有進行細節方面的溝通,如:發車的準確時間,購意外險需身份證號碼這件事在出發前一天下班時才知,倉促提供。
2、旅游相關事宜宣傳不到位,沒有進行集體宣講,導致第一批出游人員未帶替換內衣褲,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如皮鞋或旅游鞋),光腳乘船或鞋被水浸泡。
3、與出行人員缺乏溝通與交流,集體意識不強,雖然一路上歡聲笑語,但都是各自為政,少有互動。
一、學科教學的基本現狀
1.教師隊伍
目前,我縣中學共有地理任課教師69名,其中高中任課教師26名,初中任課教師43名。
就教師學歷構成而言,高中任課教師中原本科教師25名,占96%,原??平處?名,占4%;初中教師中原本科教師10名,占23%,原??平處?名,占16%;初中教師中,有非專業專職教師10名,占23%,兼職教師16名,占38%。就教師隊伍整體而言,高中教師隊伍實力較強,中青結構較為合理。初中教師隊伍不盡如人意,年輕教師多,非專業、兼職教師比例偏大。
2.教師教學
鑒于我縣學科教師構成的參差不齊,教師課堂教學的實際水平相差懸殊,學校間教學質量差異較大。高中教師整體較好,A類課教師10人,B類課教師15人,C類課教師1人;A、B類教師間教學的主要差距在教學經驗,個別教師在語言表達、組織能力等素質方面,整體教學水平與市區比較接近。初中教師整體問題突出,A類課教師10人,占24%;B類課教師23人,占52%;C類課教師10人,占24%,整體教學水平與市區差距較大。
3.學生學業
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的水平,高中又與生源有著密切的關系。從高中學生整體學習情況來講,在全市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就縣內比較來說,城區較好,鄉鎮較差。城鄉間學生的學習質量差異,與學習的積極性相關性較大。初中學生的學習質量各校參差不齊,與學校教學管理、教研氛圍、教師素質、學生學習態度等相關。總的來講,專業教師所教學生成績好于兼職教師,城區校高于山區校。
二、學科教學的基本分析
1.學科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廣大教師在新課程標準新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和進步。主要的表現是:
(1)學生活動得到教師們的普遍重視:
新課程教學,加強學生活動是主要的特征之一。目前,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都非常重視,認真的準備,精心的設計,廣大教師和學生在此都花費了較大的精力,總體上說來成效明顯。絕大多數學生參與積極,興致較高。尤其是初中課,教師對活動形式的追求更加強烈,活動的形式也較為多樣。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有了較大的推進:
目前學校信息技術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多數學校建立了多媒體教室,廣大教師竟相通過教學手段的提升,展示自己課改的效果,特別是希望通過音頻、視頻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展現大量負載地理信息的景觀圖像、圖表和案例資料,讓學生觀察、分析和思考,以此彌補學校地理教學資料的不足,達到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資料分析能力的目的。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科教學中的功用和優勢教師們認識較深,整合的意識較強,探索的積極性較高。
(3)教師對典型課例和新的教學方式學習、移植的意識較強,探索嘗試的積極性較高:
在新教材培訓和學科教研活動過程中,我們介紹了不少典型課例,推薦一些了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觀摩了許多反映當前新理念的研究課和示范課。當前,教師們學習移植、實驗實踐、模仿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較為高漲,這是課改初期必要的作法。也是符合我縣教師隊伍實際的有效作法。教師們通過實驗性的探索和體驗,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對新課程標準新理念的理解,并在運用和實踐新的教學方式、方法的過程中總結得與失,在學中改,在改中悟,在參與中提高和進步。
(4)學科的教學特色有了較好的突出和體現:
地理教學的突出特點是地圖教學,即讀圖、用圖、圖像分析,以及通過地理資料分析、
案例分析和聯系身邊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進行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和意識的培養。目前教師們在地理圖像教學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和較強的重視,對教材圖像中蘊含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講解、分析、挖掘、應用的較為深入,基本技能的培養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有了明顯的體現和實施的具體過程,圖像教學的質量在逐漸的提高。特別是那些非專業教師,已經清楚的認識到: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地理教材重要的組成,地理課堂教學中必須講好圖、用好圖、分析好圖。
(5)教師在教材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
新的地理教材在抑制照本宣科方面起到了很好效果。因此,對教材的加工處理必然成為
備課的重要環節和上好課的前提。近年來,教師們在該教學環節的投入明顯加大,相互間的學習研討交流也較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在此所下的功夫,花費的精力還是顯而易見的。
2.學科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已經進行了一個階段,課堂教學面貌盡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
就地理學科整體教學水平來說,還處于較低層次,城區、鄉校、山區學校間差距懸殊,發展很不平衡,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的方面是:
(1)高中課堂教學在有效組織學生活動方面未有大的突破,教師講的比例依舊偏大。講授課的啟發、思維訓練不突出,教學活動的效益性、體驗性較差。初中課堂教學中重形式輕效果,活動的目的性、知識的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在時間的安排和教學的調控上把握不準,顧此失彼的現象較為普遍。
(2)教師對教材的理解鉆研還欠深度,多數教師宏觀把握教材的能力較弱,目前學科多數教師的課堂教學還停留在講教材教教材,至于該教材內容在學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知識間的相互關聯,理解稍差,鉆研不多,缺乏整體教學意識,為考而教的現象較仍較普遍,教學的基本定位較為局限。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尚未融洽整合,在多數課中還只是教具的的代用品,教學課件的質量和水平相對較低,教學資料的信息量相對較少,初中的主要使用形式是景觀圖象的的展示,高中大多用來呈現資料和案例。比較來說,城近高中應用頻繁,整合的效果明顯,鄉村學校使用率較低。
(4)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和組織能力相對較弱,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積極性調動不夠,組織活動的實際效果不夠理想。初一年級學生學習狀態相對較好,初二年級課堂教學秩序相對較差,鄉校高中學生學習動力和精神狀態不佳對教學效果的影響較大。
(5)教師的專業素質嚴重制約著新課程改革向更高層次的提升,初中教師隊伍的不專業不穩定,是制約學科教學發展和提高的是一個老問題,在當前課改中矛盾更加突顯。不少非專業教師學科教學的知識底蘊不夠,教材中有許多自己搞不懂的知識,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方法、基本技能沒有很好的體驗和積累,教起學生來效果自然較差。這些教師盡管在組織活動方面還較擅長,但活動的定位和目標不明確,往往造成喧賓奪主的情況。因此,新課程改革新理念的真正落實,提高教師是重要的環節。
三、加強與改進學科教學的意見
認真研究教材,要在準確確定教學目標上多下工夫
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目標的要求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兼顧、三位一體、統一表述,對于廣大教師來說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目前多數教師距此要求尚有較大差距。正確的確定教學目標來源于深入的鉆研教材,熟知教材內容,明確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合理的確定教學目標來源于對學生的熟悉和了解,熟悉學生的知識水平,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才會引發共鳴。準確的表述教學目標一是要用詞準確,二是要把三維目標精練概括,即通過什么方法,達到掌握什么知識,培養什么能力,達到什么教育目的,體現什么教育觀念等,特別要注意目標的可體現性和可檢測性。因此,加深教材研究的力度,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深思熟慮認真推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
認真研究教法,大力推進教學方式方法的靈活和多樣
新課程改革倡導教與學方式的靈活和多樣性,新課程改革以來涌現出一批教學方式方法
的改革創新成果,需要我們嘗試和借鑒。目前較為常用的案例有探究學習、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合作學習、體驗學習、講授法教學等。我們建議學科教師,在理解這些教學方式方法內涵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實驗。特別要提倡同一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試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同的教師針對同一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通過切身體驗和效果比較,積累教學經驗,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
3.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學生活動,講求活動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活動的開展,課堂教學中生動活潑的學生活動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作用十分突出。但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活動必須是為落實和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生活動時必須緊扣教學目標,即安排什么活動,解決什么問題,能給學生什么樣的體驗,活動需要應用那些知識,可以鍛煉和訓練那些能力,活動將會得出什么結論。只有這樣寓意明確的活動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同時,教學活動的操作性、實際性、可行性也是教師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少組織花費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的大型學生活動,重點在課堂中的短小活動上多做文章。
4.突出學科特色,細化圖象教學,系統培養和訓練學生讀圖、用圖、分析圖表的學科技能
地理圖象、圖表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地理的基本工具,地理圖象教學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地圖技能的培養講求方法和程序,需要循序漸進的系統的培養和訓練。教師要針對教材中的每一副圖象、圖表制定相應的讀圖程序和要求,要讓學生明確看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要讓學生通過讀圖,學會和掌握圖象中的顏色、線條、符號、數值、示例表示什么意思,反映什么現象或規律,說明什么問題,進而用自己的語言或文字表述出來。要著重教會學生讀圖用圖的方法,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會歸納總結讀圖用圖的技巧。
5.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要明確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要緊緊圍繞實現教學目標的主線切入和安排,媒體呈現的內容要與教學密切相關,教學方案中要具體說明呈現的時機、內容、目的以及學生參與活動的要求。要正確的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核心是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而不是替代教學。
6.課堂教學要注意密切聯系身邊的生產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聯系和分析實際問題,要重視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師注意搜集和整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資料,加強專業的知識積淀,豐富自身的生活閱歷,變講知識為用知識,變分析概念化程式化問題為耳聞目睹的實際性問題。
7.把好階段質量關,強化單元檢測、單元教學信息反饋、階段查漏補缺,及時化解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學習問題的堆積,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找準學習中的薄弱點,并協助學生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盡快解決。
中學地理組
中學地理學科各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指導意見
中學地理是傳授地理環境以及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的人口、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觀,培養適宜現代社會發展文明生活與生產方式合格人才的基礎學科,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意義。
一、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的依據
初中以九年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高中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為依據。高中畢業會考說明是高中畢業會考命題和模擬練習命題的依據。同時高考大綱也是重要的參考。
二、評價與監控的基本原則
1.科學性原則:
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
2.自主性原則:
評價過程給學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通過評價他人和評價自己,體驗評價意圖,約束個人行為。
3.學科性原則
體現學科的性質和特點,依據學科教學的基本目標和主干知識內容制訂評價項目。
4.發展性原則
評價力求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為首要目標,不以考試成績的數學計量論高低,而以學習的發展進步為追求。
三、學生學業質量評價與監控指導意見
初中部分
一、評價與監控的內容及層次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①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學會運用地球儀的基本技能;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②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③知道世界、中國和家鄉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初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地理特征。
④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②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判斷。
③常識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④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②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③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④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二、實施建議:
學生地理學習的評價,由三部分構成:一為地理知識和技能,包括平時、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為定量的評價;二為地理學習的態度、方法,為定性評價;第三部分為學生地理實踐活動。
注:
學生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成績×60%+平時課上提問、作業、作品等成績40%
學生學期成績100分=期末成績80%+平時成績10%+實踐活動10%
學生學年成績100分=上學期50%+下學期50%
附:期末考試說明:
一、考試題型:
①單項選擇②填表題③讀圖解答題④資料分析題.
二、試題難易比例:
試題滿分為100分。其中,較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的比例為:7:2:1。
三、考試內容:
初一年級:
地球和地圖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①運用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②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③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2地球儀
①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②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地圖
1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4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5知道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中國地理
疆域與人口
1.疆域與行政區劃
①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②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臨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③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人口與民族
①說出我國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政策。
②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
③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征。
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自然環境
①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
②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③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2.自然資源
①舉例說出什么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②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③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④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勻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經濟與文化
1.經濟發展
①運用資料并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并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②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③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①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并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②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地理差異
1在地圖上找出秦、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3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認識區域
1.位置與分布
①運用地圖說出區域的位置、范圍,并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
②在地形圖上識別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區域的地形征。
③閱讀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說出區域的氣溫、降水分布概況,并歸納氣候特征。
④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區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
⑤以區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為例,繪制略圖,并描述該地理事物分布特點
2.聯系與差異
①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②舉例說出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③舉例說出影響區域農業或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④根據有關材料,說出支柱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⑤根據有關材料,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歸納區域內主要地理差異。
⑥舉例說出區域聯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⑦舉例說明祖國內地對香港、澳門經濟繁榮的促進作用。
⑧運用有關資料,分析說明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發展的促進作用。
3.環境與發展
①根據資料分析區域主要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②舉例說明區域環境和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③利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并舉例說明其城市建設成就。
④在地圖上指出臺灣省的位置和范圍,分析其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說明臺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⑤以某區域為例,說明我國西部開發的地理條件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初二年級:世界地理
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①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②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2.海陸變遷
①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②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系。
氣候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①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②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③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與降水的分布
①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
②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③使用氣溫、降水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規律。
3.主要氣候類型
①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②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③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居民
1.人口與人種
①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②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③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并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2.語言和宗教
①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
②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著不同的及文化傳統。
3.聚落
①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②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③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區域發展
1.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①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
②知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2.國際合作
①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②說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認識區域
1.認識大洲
①運用地圖說明某一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②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歸納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及其相互系。
③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說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環境、發展等問題。
④通過實例說出某一大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2.認識地區
①在地圖上找出某一地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②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地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說出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③運用圖表說出某一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④運用地形圖說明某一地區主要河流概況,以及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
⑤運用地圖和資料,指出某一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⑥舉例說出某一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
⑦說出某一地區最有影響的區域性國際組織。
⑧運用資料描述某一地區富有特色的文化習俗。
⑨說出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以及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認識國家
①在地圖上指出某一國家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②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某一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現象和突出的自然災害,并簡單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③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某一國家自然條件特點,說出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④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某一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⑤舉例說出某一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驗、教訓。
⑥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交通運輸特點以及主要城市。
⑦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的種族、民族、人口、宗教、語言等至少一個方面的概況。
⑧用實例說明某一國家自然與社會環境對民俗的影響。
⑨舉例說出某一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
附:學生實踐活動:
一、為了推進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精神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學生實踐活動被確定為地理初中考試的重要部分。
滿分100分,按活動評價表項目操作評價。
延慶縣地理科學生實踐活動成績評定表
評定項目分值評定標準
1064
參
與
表
現參加態度10積極主動一般被動參加
遵守紀律10自覺遵守一般不太嚴格
協作精神10團結協作一般融合性差
活動意識10盡心盡責有毅力一般責任心、毅力較差
活
動
能
力工作能力10較好地承擔和完成任務一般完成任務費勁
交往能力10善于言談交往、做事大膽一般做事膽怯、不善表達
思考能力10勤于思考、肯鉆研一般不愛動腦
實
踐
效
果知識運用10聯系并應用知識原理一般聯系應用差
方法使用10正確、靈活、熟練一般使用有一定困難
任務完成10圓滿完成基本完成部分完成
二、實踐活動要求:
⑴學生實踐活動考察,由學校負責組織,由學科教研人員審核活動方案。
⑵學生實踐活動過程,應留有相關的活動資料或檔案,(如:計劃、實施方案、活動總結、學生完成資料或錄像等)以備抽查。
高中部分
一、評價與監控的內容及層次要求:
高一年級(第一學期)
知識要求(試卷考查)
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了解太陽能量的來源及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第一單元)
了解地球運動的方向、周期、軌道及其地理意義;理解四季和五帶的形成;(第一單元)
了解大氣的主要組成成分和作用;了解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其對人類活動影響;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理解大氣的運動,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汽輸送的關系;了解鋒面、氣壓、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理解主要氣候因素對氣候的影響;了解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第二單元)
了解三大巖石和主要造巖礦物;了解板塊學說的主要內容和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了解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對地表的影響;(第三單元)
了解陸地水體類型及相互關系;了解海水溫度、鹽度分布及與環境的關系;了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理解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義;了解主要海洋環境問題及其主要保護措施;了解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和意義;了解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和對環境的知識作用;了解土壤的形成及在環境中的作用;(第四單元)
了解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了解主要自然資源的特征和組成;了解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第四單元)
了解常見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及其危害和防御災害的措施;(第四單元)
學習方法與技能要求(試卷考查為主)
讀太陽模式圖,分析日地關系及對地球的影響;(第一單元)
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公轉現象,解釋和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第一單元)
繪出二至日示意圖,據圖說明地球上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第一單元)
根據日地關系和地球運動現象,舉例說明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一單元)
運用簡單天氣圖,說明天氣系統;(第二單元)
運用類比方法,比較氣壓帶、風帶特征;(第二單元)
聯系實際問題或現象,說明氣候因素對地區氣候的影響;(第二單元)
能夠在野外觀察地貌、簡單地質構造、河流水文、植被、土壤;(第三單元)
繪制地殼物質循環、水循環過程示意圖;(第三單元)
運用圖表說明海洋表層鹽度、溫度變化規律和世界洋流分布規律;(第三單元)
從氣候、交通、通信等主要方面說明海洋環境對人類的影響(第三單元);
聯系實際說明自然資源、自然災害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第四單元)。
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活動考查為主)
樹立科學的宇宙觀,養成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一單元)
認識保護環境的意義;(第二單元)
認識保護海洋環境的意義;(第三單元)
樹立正確的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觀點;(第四單元)
樹立科學的防災減災意識;(第四單元)
高一年級(第二學期)
知識要求(試卷考查)
理解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了解區位因素與農業發展的關系;(第五單元)
理解農業主要的地域類型及其特點;(第五單元)
理解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了解區位與工業發展的關系;(第五單元)
理解工業聯系和集聚現象,了解不同工業地域形成和發展特點;(第五單元)
了解鄉村、城市起源的歷史條件及世界最早出現城市的地區;(第六單元)
了解不同城市的區位特點,理解其形成原因;理解城市化的標志;(第六單元)
了解不同類型國家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第六單元)
了解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了解這些方式的作用;(第七單元)
了解交通運輸點、線的區位選擇及其網的形成和發展;(第七單元)
理解電子通信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七單元)
理解影響城市商業中心區位的主要因素和商業網點的布局;(第七單元)
了解當代金融和貿易的國際聯系和特點;(第七單元)
了解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分布特點;了解環境的破壞程度急對人類的危害;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第八單元)
理解環境問題和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演變;(第八單元)
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原則及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解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實現途徑;(第八單元)
理解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途徑和措施;(第八單元)
學習方法與技能要求(試卷考查為主)
1.運用圖表分析影響農業區位和工業區位的因素;(第五單元)
2.比較不同農業地域類型和工業區,分別給予評價;(第五單元)
3.根據圖表,分析影響交通運輸線和商業網點的趣味因素;(第七單元)
4.調查本地商業網點分布和商品流通情況;(第七單元)
5.調查本地鄉鎮、農村的發展狀況;(第六單元)
6.運用區位知識,分析當地城鎮的形成和發展;(第六單元)
7.根據圖表,分析環境問題的表現于后果;(第八單元)
8.結合當地環境問題表現,分析原因,提出建議;(第八單元)
9.結合實際問題,說明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第八單元)
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活動行為考查)
1.認識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系,領會因地制宜發展的意義;(第五單元)
2.提高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強化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第八單元)
3.努力規范自己行為培養對環境的負責行為;(第八單元)
高二年級(第一學期)
知識要求(試卷考查)
1.了解人口發展、人口素質、人口遷移與環境的關系,理解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概念,理解人口遷移對環境的影響;
2.理解城市在區域中的作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區;了解城市的地域形態和地域結構;了解城市規劃的主要內容;
3.了解文化景觀的構成要素、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了解世界主要文化源地及與環境的關系;了解文化傳播與文化擴散的途徑;
4.了解旅游活動的發展特點,旅游資源的價值;理解旅游資源的特點;
5.了解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理解當前國際沖突的背景;理解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區域合作的意義;了解綜合國力的主要因素;
學習方法與技能要求(試卷考查為主)
閱讀并分析人口發展模式圖;(第一單元)
根據資料繪制人口增長和土地、經濟增長關系圖;(第一單元)
從交通、經濟、文等方面綜合分析本地鄉鎮在地區發展中的作用;(第二單元)
調查本地城市功能分區狀況;繪制本地城市規劃圖;(第二單元)
閱讀文化傳播、文化擴散圖,分析傳播擴散的途徑、特點;(第三單元)
聯系實際說明旅游活動產生的條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第四單元)
收集資料,說明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第五單元)
分析國際合作、國際沖突的案例,探討其產生背景和發展前景;(第六單元)
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活動行為考查)
樹立正確的人口數量和素質觀念;(第一單元)
正確的認識城市分布間的內在規律性;(第二單元)
認識文化與生活的關系,認識不同文化對世界發展的意義;(第三單元)
樹立正確的旅游審美觀,養成良好的旅游道德風尚,樹立良好的環境意識,激發真摯的愛國熱情;(第四單元)
樹立正確的全球意識、合作競爭觀念、和平發展觀念;(第五單元)
高二年級(第二學期)
知識要求(試卷考查)
了解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位置和特征;了解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理解我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了解我國存在不同發展地區的原因和特征;
理解國土整治的意義、主要內容、及其與區域可持續的關系;
了解現代國土整治現代技術的應用;
理解水土流失、荒漠化、山區開發、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城市新區的開發的原因、條件和措施;了解河流綜合治理、農業低產田的改造、商品農業區域的開發、交通運輸的建設、海島海域的開發、條件、意義;
學習方法與技能要求(試卷考查為主)
用實例說明信息技術在國土整治中的應用;
用比較分析法,比較不同區域人地關系的主要問題;
調查本地人地關系的主要問題,分析資料寫出調查報告;
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活動行為考查)
提高對國土整治必要性和艱巨性的認識;
樹立積極改造自然的意識,提高對改造自然應以促進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二、評價與監控方式
試卷考查方式
1.單元檢測:試題難度分配:易80%,中20%;
2.學期檢測:試題難度分配:易70%,中20%,較難10%;
3.階段檢測:(會考模擬)試題難度分配:易60%,中20%,較難:20%;
活動考查方式
1.作業考查:作業評判、知識系統整理、資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