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2: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博士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管理學博士論文的基本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學生處理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提出論點、綜合論證、總結寫作等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洋博士和本土博士哪個職稱晉升快
中醫學論文3000字(一):中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雙導師協同培養初探論文
摘要:雙導師制是一種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文章從中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角度論述雙導師制的內涵,探討雙導師制實施的優勢,提出了雙導師制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尋求一條培養中醫臨床醫學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新途徑,有利于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中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雙導師制
中圖分類號:G64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4-0125-02
中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是繼承與發展祖國醫學的重要力量,其醫療素質和科研能力直接關系到中醫學的發展前景。導師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基礎,中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旨在向社會提供高層次人才,滿足各級醫院醫療人才的需要。隨著我國對中醫人才的需求增大,中醫專業型研究生招生人數也日益增加,同時師資嚴重匱乏,導致教學壓力增大,傳統的單一導師負責制難以滿足現狀,如何將科研與臨床落實在研究生教學中以及提高碩士研究生的綜合能力,是當代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當務之急。
一、雙導師制的現狀及內涵
雙導師制是指由學校內的科研及基礎指導老師和一個校外(研究所、醫院)臨床實踐的指導老師組成的雙導師隊伍,利用校內外豐富資源,共同指導研究生科研、臨床上的學習,培養出更全面、更高層次的醫學人才。通過校內外兩位導師的配合,共同指導、聯合培養,充分發揮雙方優勢,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校內導師一般由具有較高科研水平、豐富的教學經驗、綜合能力較強的導師擔任,研究生前期的課程及基礎學習由校內導師指導,是研究生專業知識的領路人,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學習平臺,督促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及創新能力;校外導師一般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及高尚的醫德醫風、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專家學者擔任,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解決學生在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和發展空間。兩位導師優勢互補,集思廣益,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研究生學業。
二、雙導師制的優勢
校內導師主要指導學生理論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引導其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生活中用深厚的理論基礎及科研能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為研究生提供較好的學習平臺。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專業課,校內導師可給予其較好的指導和答疑解惑。校外導師的主要職責是給予學生臨床上的指導,提升其臨床技能及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良好的醫德醫風和較高的溝通技巧,言傳身教地影響學生,學生長時間與臨床導師接觸和學習,形成初步的臨床技能、職業判斷能力,以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兩位導師合作參與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技能操作、畢業設計等。雙導師制的優勢有以下幾點:(1)兩位導師合作,相對于單一的導師制度,具有更好的專業知識和更大的發展空間,能夠擴展研究生的知識面,使其視野更加開闊,對醫學科學的認識也更加獨到及深入。(2)以往單一導師制是導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而雙導師制實現了學生與導師以及導師與導師的三方交流,兩位導師通力合作,以學生為主體,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方積極合作討論,導師之間也能相互切磋,進一步了解對方的培養方法,同時能夠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與想法。(3)從傳統中醫師承或者單一導師制的角度看,傳統的師承或者單一導師制往往受到學術保護思想影響,容易聽取一家之言,不能打開思路、博采眾長,不適合現代研究生培養,而雙導師制的建立,兩位導師各有所長、集思廣益,同時給研究生提供不同的思路。
三、雙導師制存在的問題
中醫專業碩士研究生雙導師制作為一種區別于傳統師承及單一導師制度,是一種新型的研究生制度,存在未確立雙導師具體職責、研究生對導師的認同感低、校內外導師之間缺乏交流以及專業學位培養定位不明確[1]等問題。首先,導師資源不足,導師資格的確認和遴選制度不完善,導致導師的能力參差不齊,不能給予學生應有的研究生培養支持,且部分校外導師帶教經驗不足,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定位不明確[2],未確立兩位導師具體職責,校內導師可能由于科研壓力疏于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把臨床實踐作為研究生的主要工作,而臨床導師忙于本職的臨床工作,甚至還要負責規培生、實習生、見習生、研究生、進修生的帶教工作,帶教不嚴謹,培養計劃未落實,從而使雙導師制有名無實。同時雙導師制中還存在兩位導師交流較少的情況,缺少一個健全的研究平臺,兩位導師可能是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處于不同的機構,雙方或與研究生的三方交流不足,無法系統跟蹤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校內外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雙導師制是一種區別于傳統單一導師制的新型導師制度,雙導師制提供的多層面學習平臺的優勢同時也給研究生帶來了一定壓力,研究生在繁忙的學業中既要臨床輪轉完成規培計劃,又要完成學校要求的科研學習,部分研究生暫時不能接受和適應雙導師制。雙導師制是一種適合現代研究生培養的新型導師制,但由于目前制度尚未完善,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如何充分發揮雙導師制對研究生培養的優勢,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實踐。
四、構建雙導師制的建議
1.各大高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招生規模,保證研究生的數量和質量,同時也保證導師能有充足的時間對研究生進行教導,在畢業時嚴格把關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質量。
2.要建立健全雙導師制。在研究生導師資格的確立和遴選上,必須嚴格選擇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責任心強的專家學者,能夠帶領研究生完成培養計劃,幫助研究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社會提供高層次的醫療人才。
3.明確雙導師的具體職責及對研究生培養的定位,將雙導師制度落到實處,制訂研究生培養計劃相關細則,如研究生學位論文具體由哪位導師推進,規培輪轉計劃由哪位導師負責跟進,等等。雖然兩位導師具體職責很難細化分工,也容易出現導師之間各管各的情況,但是只要清晰地指出兩位導師的培養責任,同時發揮研究生自身積極性,在兩位導師之間溝通交流,雙導師制的實施和研究生的培養就能夠落到實處,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
4.調動研究生積極性,增加研究生對雙導師制的認同感[3]。研究生是學習的主體,研究生只有從心里認同、接受雙導師制,才能在兩位導師協同培養中獲益,也才能保障雙導師制的順利實施。因此,學校和導師均應與研究生多加溝通,讓學生明白雙導師制的內涵和優勢,能夠主動參與兩位導師組織的學習和實踐中,否則只會徒增研究生和導師壓力,影響雙導師制的實施。同時,研究生作為培養的主體,應明確自己的培養計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訂出更加嚴格的培養計劃,在兩位導師通力合作的支持下,高水平地完成研究生的學習。
五、總結
在中醫專業學位培養中開展“雙導師”制度符合現代社會和醫療環境的需求,能有效提高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科研能力及創新能力,進而為未來醫療事業提供高水平人才。中醫專業型研究生,既要完成學校的課題及畢業論文,又要在醫院完成臨床輪轉,高校與臨床醫院通力合作,優勢互補,相互交流,不僅幫助研究生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拓寬了眼界,增強了醫院的科研能力,還提高了高校的教學質量。
中醫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調研與探討論文
摘要通過對國內中醫藥高等院校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調研,了解國內中醫藥高等院校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現狀,分析各中醫藥高等院校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及權重,探討影響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的相關因素及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的評價問題,探索中醫學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途徑和方法,為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擔負著培養具有前沿知識、創新能力以及掌握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任,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v觀我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發展,其重點逐步經歷了由教育制度完善到提高研究生質量的轉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六大發展改革任務,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穩步發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指標是博士學位申請者在獲得博士學位時的質量。目前對博士生培養質量及其評價的研究,近年來已成為學術界與輿論關注的熱點。
1研究背景
博士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質量,博士學位論文作為博士研究生在學期間所學知識的綜合體現,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博士教育所取得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是改進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及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徑和檢驗指標,對博士生培養質量評價展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研究方法
2.1資料來源及方法
通過調研國內具有中醫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高等中醫藥院校,選取其中已有中醫學博士畢業生的14所中醫藥院校的“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評閱意見書”(以下簡稱“評閱意見書”),對其評價指標進行歸納整理分析。
2.2評價指標名稱統一化
對各中醫藥院?!霸u閱意見書”中評價指標名稱描述的統一性問題,參照湖北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評閱意見書,對同義的名稱信息進行統一?!罢撐倪x題、選題價值、選題”統一名稱“論文選題”;“論文的創新點、論文的創新性、論文成果的創新性、創新性”統一名稱“論文的創新點”;“科學態度和寫作水平、論文寫作能力與總結提煉、寫作表達能力、寫作水平、寫作能力”統一名稱“科學態度和寫作水平”;“科研能力、科學研究的能力、科研作風”統一名稱“科學研究的能力”;“理論基礎、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統一名稱“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論文綜述、文獻綜述、綜述”統一名稱“論文綜述”;“論文價值、實用價值”統一名稱“論文價值”;“設計思路與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和技術水平”統一名稱“設計思路與方法研究”。
3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的權重比較和分析
將14所中醫藥院?!霸u閱意見書”中的評價指標進行統一處理后,歸納整理分析比較各評價指標的權重。
指標權重滿分比從高到低依次為“論文選題”(92.86%)、“論文的創新點”(85.71%)、“科學態度和寫作水平”(85.71%)、“科學研究的能力”(71.43%)、“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71.43%)、“論文綜述”(64.29%)、“論文價值”(14.29%)、“設計思路與方法研究”(14.29%)、“實驗數據處理與文獻資料引錄”(7.14%)、“工作難度和工作量”(7.14%)及“論文規范性”(7.14%)。
指標重要性賦值從高到低依次為“論文的創新點”(28.75€?3.6)、“科學研究的能力”(26.2€?.69)、“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21.37€?.23)、“實驗數據處理與文獻資料引錄”(20€?.92)、“論文價值”(18.4€?.43)、“設計思路與方法研究”(18.4€?.34)、“論文綜述”(17.967€?.467)、“論文選題”(17.438€?.166)、“科學態度和寫作水平”(12.725€?.41)、“工作難度和工作量”(10€?.71)及“論文規范性”(10€?.70)。
權重滿分比大于50%的指標有6個,包括“論文選題”、“論文的創新點”、“科學態度和寫作水平”、“科學研究的能力”、“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及“論文綜述”。根據評價指標權重滿分比值可以看出,50%以上的中醫藥院校對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的質量評價時都選用“論文選題”、“論文的創新點”、“科學態度和寫作水平”、“科學研究的能力”、“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及“論文綜述”等常用指標,這些常用指標中“論文的創新點”、“科學研究的能力”、“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賦值均比較高,是影響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的關鍵。
權重滿分比小于50%的指標有5個,包括“論文價值”、“設計思路與方法研究”、“實驗數據處理與文獻資料引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及“論文規范性”。說明在制定評價指標體系時各院校也有一些特異性的差異,根據評價指標權重滿分比值可以看出,部分院校尤其看重博士學位論文的“實驗數據處理與文獻資料引錄”和“設計思路與方法研究”兩個指標。
4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
4.1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特點
4.1.1指標體系的可靠性
本研究收集的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體系是來自于國內具有中醫學博士學位授權點且國內普遍認為培養質量較高的高等中醫藥院校?;竞w目前國內中醫藥類高校對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的各個標準。具(下轉第69頁)(上接第67頁)有較高的權威性,協調程度較高,充分顯示了評價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4.1.2指標體系側重中醫學學術學位型博士培養特點
相比中醫專業學位型博士,學術學位型側重于中醫學學術理論水平和實驗研究能力,以培養中醫學科學研究人員為目標,其學位論文應更注重研究創新性,對中醫學領域在知識和認識上能作出獨特而有意義的貢獻。指標“論文的創新點”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在該各評價體系中給予了較高的權重,這也充分顯示了學術學位型博士培養特點。
4.2問題與建議
4.2.1采取多元模式,分類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把握住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也成為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各高校須以博士學位論文評價的目的為出發點,針對不同學位類型博士研究生,分類構建學術學位型和專業學位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適應對不同學位類型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要求。
4.2.2進一步探索描述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針對現有博士學位論文評價缺陷,突出量化評分作用,有利于更清晰、更精確有效地評價博士學位論文水平,這也是評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科學的重要標志之一。但就評價博士學位論文整體質量和創新性而言,描述性評價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其評審意見的指向性和主導性仍是顯著的、有價值的,對培養單位改進博士生培養工作,提高培養質量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我們認為以描述性評價為主,發揮量化評價的有益作用,將兩方面結合起來,有利于全面客觀地評價博士學位論文的質量和水平。
4.2.3鼓勵專家及導師參與,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
——評任遂虎、孫曉玲《畢業論文寫作方法精要》
羅立桂 (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文藝學博士)l
一直以來,寫作指導教材的編寫者都要面對悖論和兩難選擇:如果編寫的教材,理論化程度太高,就會脫離寫作實踐,不能很好地指導寫作行為,沒有實用價值,結果只能被人束之高閣;如果過于注重操作性和寫作的具體經驗介紹,理論性不強,又會被人指責為術科,沒有學術價值。因此對于寫作指導教材的編寫者來說,學理性與實踐性之間的尺度很難把握。就實際情況來看,有關指導寫作的教材數量繁多,種類不少,但是很多指導性不強,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寫作教材無力解決。目前特別需要既有實踐性又有一定的理論性,能夠切實解決學生寫作實際問題的著作出現。大海撈針,沙灘拾貝,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孫曉玲副編審、文學院任遂虎教授編著、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畢業論文寫作方法精要》(下稱《精要》)一書,就是一個難得的指導學生寫作的好教材。本書作者孫曉玲同志從事學報編輯工作多年,精通學術論文的規范、格式等相關知識,任遂虎教授一直從事漢語寫作教學工作,有非常豐富的寫作教學經驗,他們經過數年努力完成的《精要》一書,對畢業論文寫作中的相關問題與事項作了全面、細致的論述和介紹,內容涉及論文概念與文體特征,選定論題與收集材料,調查研究與擬定提綱,構成要素與
文本格式,論證方法與說明方法,初稿草擬與文稿修改,文字校對與文面布局,成績評定與舉行答辯等相關常識及相關的方法和程序等等。該書直面寫作現實,很好地把握了學理性與實踐性之間的尺度,解決了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一些令人困惑而又多年未解決的問題,使該著呈現出不同于其它同類畢業論文寫作指導教材的鮮明特色。
注重概念的辨審,從認識論的高度解決問題是《精要》的第一個特色。編著者敏銳地發現了,長期以來在畢業論文寫作實踐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認識上混亂不清,從而影響學生寫作和教師指導的概念,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辨審,廓清了思想認識上的迷霧。首先由于畢業論文和學術論文在文體屬性上是一致的,所以人們常常認為寫畢業論文就是寫學術論文,沒有認識到畢業論文和學術論文的區別。一些學者寫的有關畢業論文寫作的指導書,就把畢業論文和學術論文混為一談,在書中一味暢談自己撰寫學術論文的經驗,內容過于專業化,沒有普及性,指導很難落到實處。用學術論文的標準去要求初學者,顯然不合適,往往會使初學者感到?無從下手?。本書開篇明義,第一章就對畢業論文的含義進行了辨審,既指出了聯系,又看出了區別。概括了畢業論文不同于學術論文的特征:受導性、習作性和考核性。并且恰如其分地比喻了兩者的關系,?學術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是正式的‘演出’,那么,畢業論文則是為‘演出’而進行的‘彩排’?!逝拧菫椤莩觥龅谋匾倬?,但畢竟還不是‘演出’。?清楚明白地闡釋畢業論文的概念,準確地定位畢業論文的標準,以防學生寫作和教
師指導時,由于在思想認識上對畢業論文定位不準,從而影響畢業論文的順利完成等問題的發生。其次,調查報告能否作為畢業論文看待,人們的認識存在著分歧,有一種意見認為調查報告的寫作,有利于學生認識、研究現實問題,可以作為畢業論文的一種形式。而另一種意見則認為,調查報告只是一種實用性文體,沒有學術意義,不能作為學術論文看待。《精要》專辟一章探討這一問題,分門別類地考查調查報告,從概念上辨析了不同類型的調查報告,最后明確指出,?研討性的調查報告,可以作為畢業論文的一種形式?。將研討性的調查報告歸入畢業論文形式,并對其寫法做了具體闡述。這一概念的辨析,具有創見性,符合實際情況,拓寬了畢業論文文體選擇的范圍。
《精要》的第二個特點是過程論和要素論的結合。已有的寫作教材、專著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體例安排:一種是靜態的塊狀的結構布局,主要論述文章的構成要素;一種是動態的箭狀的結構布局,即描述整個寫作行為的前后過程?!毒芬粫肀脔鑿剑⒅貏屿o互補,即把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和文本構成要素結合起來加以討論,既考慮到文章制作的動態性,又考慮到文章靜態的結構性,從而有利于初學者通過?經?、?緯?兩線編織文章框架。首先從靜態角度看,畢業論文是一種文本形式,學習寫作者應該掌握其構成要素才能去寫,本書第四章詳細闡述了構成畢業論文文本的主題、材料、結構、語言四要素及各項的作用和寫作要求。從動態方面來看,畢業論文寫作又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由一系列環節和程序構成的。本書指出畢業論文的寫作,一定得按照?選題—集材—研究—寫提綱—修改—定稿?這
樣的環節進行,形成有序的工作流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教師的具體引領和指導。不論哪一個環節完成得不好,都會影響畢業論文的順利完成,難以形成符合要求的文本。因此書別看重寫作者在論文寫作整個過程中的作用,提出了?三心,四嚴,五勤?的行為要求,?三心?即細心集材,熱心研究,虛心求教;?四嚴?寫作者要有嚴實的知識、嚴謹的學風、嚴格的程序、嚴密的方法。五勤,即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寫作者要眼勤以觀察,耳勤以聽取,筆勤以記寫,腿勤以訪查,腦勤以思考。對寫作過程的重視和具體環節安排,既符合學校規定的教學環節,又可以使學寫畢業論文者有章可循,按照既定的階梯走,熟悉寫作論文的具體步驟,加強了論文寫作的受導性。本書重視過程論還表現在對畢業論文評價、答辨環節的內容安排上。論文評價、答辨環節雖不屬于寫作過程,但卻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評價標準對學生論文寫作有導向作用,答辨環節又是學生必須參與完成的,只有答辨通過,畢業論文工作才算正式結束。本書第十章提出了?六度?:即適度、新度、信度、效度、標度、達度作為畢業論文的評價標準。為了便于操作,還把評價項目具體劃分為選題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過程評價四項,并且提供了詳細的論文評價表格,具有很強的現實操作性,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在評定學生成績時也可以作為參考。
現在該談《精要》的第三個特點了,即在指導方法上注意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毒肥且罁母咝F胀▽W生和成人學生畢業論文中收集而來的現實材料撰寫的,編寫者最了解對象需要什么,了解在寫作中存在哪些問題,為了能使本書真正起到畢業論文寫
作的導向作用,在體例安排上既象一般寫作指導教材一樣,用大量篇幅從正面引導學生,依次詳盡而細致地介紹了畢業論文的相關概念與文體特征,選題與收集,調查研究與擬定提綱,構成要素與文本格式,論證方法與說明方法,初稿擬定與文稿修改,文字校對與文面布局等基本知識,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寫。更為重要的是本書的第二章分析了學生畢業論文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從選題、思想認識局限與文本格式三方面總結歸納,例舉了常見的具體問題,告訴學生不應該怎樣寫。這些問題具有普遍性和現實針對性,在畢業論文寫作之前,可以對初學者起到一種提示、警戒和預防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精要》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兼顧,分類介紹。現行的許多畢業論文指導教材都偏重于文科畢業論文的寫作指導,或者是文、理科論文分別論述。文科畢業論文和理科畢業論文分屬不同學科,統而論之,往往不能兼顧文、理科論文的特殊性,指導性不強;分而論之,往往會遺失畢業論文作為一種文體的統一屬性。本書前四章介紹了畢業論文作為一種文體的統一屬性,分別闡述了畢業論文的含義、特征,選題與集材,構成要素及相關要求,例舉了畢業論文寫作中常見的問題。第五章把理科論文分為實驗型論文、理論型論文、科研綜述論文、科學調查報告四種,第六章把文科論文分為論述型、評價型、介紹型、詮釋型五種,并且分別介紹了各類論文的文本格式與寫作要求,第十一、十二章,又分別提供了理科、文科論文寫作案例。在章節安排上兼顧文理,既介紹了畢業論文的統一屬性,又對文、理科論文進行了細致分類,使學生在寫作中能夠?對號入座?,有章可
學位論文 數字資源 開放獲取 高等學校 現狀
一、開放獲取及其數字學位論文資源
學位論文,特別是包括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在內的研究生學位論文,由于具有獨創性、學術性和實用性,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價值和現實應用價值,是了解當代最新學術動態、掌握科技信息、研究學科前沿問題的重要資源,對科研項目的選題、知識體系的構建和理論觀點的創新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情報信息資源,越來越受到科研、教育和學術界的重視。但是,由于學位論文一般屬于非賣品,在作者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后,絕大多數學位論文不公開發表或出版,而是由指定單位收藏,所以屬于用戶難以獲取的灰色信息資源類型。目前,國內可利用的數字學位論文(以下簡稱學位論文)資源大多數存在于商業化數據庫中,仍然處于本地有償使用的封閉狀態,限制了其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作用。令人可喜的是,隨著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免費全文為特征的開放獲取運動的快速發展,涉及到的開放獲取信息資源類型日益增多,其中也包括高校學位論文資源,使其也成為開放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類型之一。近年來,我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高校的大多數學位論文資源已率先實行了開放獲取,大陸地區高校目前也有少量的學位論文資源加入開放獲取。這些都為學位論文資源方便地獲取和利用,以及在更大的范圍內發揮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
二、我國各地區高校數字學位論文資源的開放獲取現狀
1.大陸地區數字學位論文資源的開放獲取現狀
相對于臺港澳地區而言,我國大陸地區學位論文資源的開放獲取比較落后,只有少數加入到開放獲取行列,專門的學位論文資源網站極少。目前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僅占全部資源的約2%,有約3萬篇。絕大多數(約80%的100余萬篇)被商業化數據庫公司所壟斷。如果需要開放獲取大陸地區的學位論文資源,目前可以利用的途徑有學位站、信息資源網站、專題數據庫、文檔資源分享網站、搜索引擎網站。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網站,目前只有“遼寧中醫藥大學碩博論文庫”提供約900篇;信息資源網站“高等學校中英文圖書數字化國際合作計劃”,目前提供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4 000余篇,但大部分為年代較久的舊資源;來源于各類專題數據庫中的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依據各數據庫的收錄數量多少排序為:“休閑旅游特色數據庫”6 800余篇,“茶葉研究數據庫”4 500余篇,“民航機務專題數據庫”和“浙江農林大學竹類數據庫”各500余篇,“麻類文獻數據庫”約400篇,“汽車職業技能培訓數據庫”和“中國漢代畫像石磚數據庫”各約200篇;文檔資源分享網站如“愛問?共享資料”“百度文庫”“豆丁網”等可提供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約萬篇;搜索引擎網站如“谷歌”“搜狗”等可提供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約萬篇。
2.臺灣地區數字學位論文資源的開放獲取現狀
相對于大陸地區而言,臺灣地區學位論文資源的開放獲取比較先進,資源內容的新穎度較高,目前最新可開放獲取2011年的學位論文資源;年代跨度也較長,可達半個多世紀,即從1956-2011年。目前已檢索到臺灣地區學位論文資源可開放獲取的資源網站53個,總收錄學位論文資源72萬余篇。其中收錄20萬篇以上的是臺灣“國家圖書館”的“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收錄5萬篇以上的有“臺灣聯合大學博碩士全文影像檢索系統”和“博碩士論文聯邦查詢系統”網站,收錄1萬篇以上的有“國立中興大學中文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等8個網站,收錄5千篇以上的有“中原大學博碩士論文數據查詢”等11個網站,收錄1千篇以上的有“朝陽科技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等15個網站,收錄1千篇以下的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等11個網站?!芭_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收錄的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最多,截止目前有22萬余篇。其依據為“依據教育部97年(注:公元2008年)7月23日臺高通字第0970140061號函:為促進學術傳播,博、碩士論文應以公開利用為原則,若作者欲延后公開則需訂定合理期限,其期限至多為5年,且應避免永不公開之情況?!迸_灣資源網站中約2/3的學位論文資源可以開放獲取,部分資源為延時開放獲取,也有部分資源僅對本地開放,也有少數收費資源。
3.香港、澳門地區數字學位論文資源的開放獲取現狀
目前,提供學位論文資源開放獲取的香港地區網站有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網站。其中“香港大學學術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論文在線”網站收錄約2萬篇,“香港科技大學學位論文”網站收錄2 000余篇;“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電子論文服務”網站收錄4 000余篇。目前提供學位論文資源開放獲取的澳門地區網站有“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電子論文服務”網站4 400余篇。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開放獲取學位論文資源的新穎度都比較高。
三、數字學位論文資源開放獲取的途徑
1.數字學位論文資源網站
關鍵詞:檔案學高等教育;中國;加拿大;比較研究;武漢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1引言
檔案學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檔案專業人才的重要責任,同時,檔案學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國檔案事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筆者選取了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檔案與政務信息學系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圖書、檔案與情報研究學院,作為中加檔案學高等教育的兩個典型機構進行比較研究。分析中加在檔案學高等教育方面的異同與優劣,使我國檔案高校明確自身優缺點,進行調整完善,以更好地適應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
武漢大學檔案學專業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湖北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茖W校設立的檔案管理特種教席,為我國檔案學教育之濫觴。目前,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檔案與政務信息學系在教學水平、科研實力、教育層次等方面,均走在全國檔案學教育的前列,是中國檔案學高等教育的極佳典型。1961年,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創辦了圖書館學院;1981年,圖書館學院與歷史學院合作開始招收檔案專業碩士研究生,開了整個北美地區檔案專業碩士教育的先河。1984年,圖書館學院正式更名為“圖書、檔案與情報研究學院”。目前,哥倫比亞大學設置了種類豐富的檔案學研究生培養項目,包括檔案學碩士、檔案學碩士(原住民研究方向)、檔案與圖書館學雙碩士、哲學博士(檔案學方向)等,且為檔案工作人員提供進修教育,成為北美地區檔案學高等教育的典范。此外,2009年,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成為iSchools聯盟第31位成員,這是唯一一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成員機構,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也是該聯盟的成員之一。因此,二者在檔案專業成立的背景、現實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可比性。
2中加檔案學高等教育現狀比較
2.1培養層次。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檔案學專業,培養層次分為博士、碩士、本科教育三個層次。2003年,經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武漢大學建立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博士后流動站,招收檔案學博士后高級研究人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檔案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完整的教育體系有利于學生形成扎實的專業功底,同時,也可能由于教學內容較為集中,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范圍相對狹窄。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圖書、檔案與情報研究學院的檔案學人才培養層次起點較高,從培養碩士研究生開始,向上延伸至博士層次。學院招收所有正規大學任意學科背景的本科畢業生進入檔案專業學習,但學生成績在本科期間至少在“B+”以上,同時,還招收外籍學生,為國外培養檔案人才。
通過比較,我們可發現,兩個學院在培養層次上存在較大差異。我國三個層次的培養模式,其中,以培養本科學生為主體,主要原因是我國各級檔案機構數量眾多,且社會整體檔案意識不斷增強,人才需求量大。而加拿大的檔案學高等教育起點高,且可為國外培養專業人才,與加拿大總體教育水平高密不可分。
2.2培養目標。
武漢大學檔案學專業在不同培養層次其培養目標亦不相同:在本科階段的教育中,要求學生“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各種信息機構從事檔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務”,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技能”:在研究生階段,則要求學生“具有獨立從事研究、敦學或擔任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注重學生“教學”與“科研”能力的培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碩士階段,則主要培養學生“能夠高效地計劃、實施和提升檔案館保存、組織和有效利用社會記錄信息的能力”,注重對檔案從業人員工作技能的培訓;在博士培養階段,主要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目標,“能夠從理論和方法論角度豐富檔案專業核心知識,通過研究創新貢獻于信息學領域及其學科的發展”,意在提升檔案學教育的發展水平。
通過培養目標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兩國雖然都認為檔案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加拿大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因而,直到博士層次才主要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而我國則始終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而,設置了不同的培養層次來貫徹這一專業教育理念。
2.3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反映檔案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指標。為了便于比較,本文選取了兩個學院檔案學碩士課程進行分析,課程設置詳情見下表。
武漢大學根據時展的要求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例如,設置了《電子政務原理與應用》、《數字檔案館原理與技術》等課程。學院設置了4個研究方向,包括:檔案學理論與應用;電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資源管理;檔案管理現代化。研究生課程的設置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補修課三類,應修學分不少于28學分,學科通開課不少于8—10學分,研究方向必修課不少于4學分(至少2門),其余為選修學分。
自1981年設置檔案學課程以來,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緊密結合本國檔案工作發展的現狀,不斷調整課程的設置。學院要求學生應完成48學分的課程,其中,24分為核心課程,24分為選修課程,以及一些0學分的課程和實踐活動(例如參觀)等,有研究興趣的學生可以選擇寫畢業論文。在畢業論文的要求上,中加兩國存在較大差異,在我國,完成碩士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是獲得碩士學位的必要條件,而加拿大則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選擇是否寫畢業論文。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與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圖書、檔案與情報研究學院檔案學碩士課程設置
通過兩個學院碩士課程的比較,我們還可以發現,兩個學院課程設置,均具有濃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武漢大學設置了許多與政務信息相關的課程,而哥倫比亞大學則設置了圖書館學相關課程。
2.4師資隊伍。
根據相關統計結果,近年來,我國檔案學專業教師在數量與質量上都有了較大改善:從職稱結構上來看,2000年至2008年,全國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檔案學專業教師數量逐年增加,由52人增至84人,增長約61.5%;從學歷結構上看,2000年至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檔案學教師數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6人增至2008年的129人,增長近4倍。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擁有較強的師資隊伍,經調研,目前,檔案系共有教師10名,擁有“正高”、“副高”職稱的教師占整個師資隊伍的80%,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60%。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除了擁有12名檔案專職教師外,還擁有26位兼職教師,共29人擁有蹲士學位,占師資隊伍的76%以上。兼職教師來自當地一些信息機構或大學圖書館、城市檔案館,擁有非常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通過調查,筆者發現,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師資隊伍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特 色——教師的國籍構成多樣化,分別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多國文化與檔案信息資源的溝通與交流。
3啟示
我國檔案學教育具有多層次的培養模式,有利于系統地培養檔案人才,這是我國的優勢。同時,也存在問題與不足,應進行一定的改革。
3.1在培養目標定位準確化的前提下,分類型培養檔案專業人才。美國檔案工作者協會(“SAA”)在1982年和2004年,分別開展了對檔案工作者職業發展狀況的調查,并根據得出的結果指導檔案研究生教育和檔案就業工作的開展,使美國的檔案學高等教育取得r良好的教育效果,成為世界范圍內檔案學教育的典范。而我國與加拿大都沒有檔案工作機構為高校檔案學教育進行類似的實際調研,并指導其制定培養目標,這是兩國檔案學教育的共同缺陷。
我國檔案學高等教育分為本、碩、博三個層次,其中,本科教育是整個培養體系的基礎,碩士、博士階段均以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為主。在本科教育階段,教師就應指導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對本科畢業后希望直接從事檔案工作的學生,增加其專業技能性課程的比重,并為學生積極提供實習機會;而對有研究興趣的學生,在本科教育的后期,就要注重他們研究能力的培養,為他們開設基礎研究理論與方法的課程。不可否認,當前,我國檔案學研究生大都處于導師助手的位置,在導師確定的研究課題下,負責基礎性的研究工作,不具備“獨立從事研究工作的能力”,顯然,不符合碩士、博士階段的培養目標,這也是制約檔案學基礎理論發展的瓶頸。
3.2課程設置在堅持特色化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相關學科的內容。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檔案學課程體系中,特別是專業核心課程,體現了濃厚的“檔案”特色,如,設置了《檔案古文書學》、《檔案文獻管理與著錄》等課程。由于其檔案學專業是由圖書館學院與歷史學院合作建立而成,因此,課程和培養項目的設置還體現了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該校檔案與圖書館學雙碩士項目中,要求學生完成檔案、圖書館學兩個學科的基礎課程,培養學生適應文檔一體化、圖書與檔案管理一體化工作需要的能力,使之成為“復合型”人才。
教育部檔案學學科指導委員會提出我國檔案學高等教育要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復合型”人才。檔案學高等教育要真正達到此目標,必須在保證學生學到專業核心知識的同時,打通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隔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我國檔案學高等教育也大都依托歷史學或圖書館學建立起來,長期以來,為了保證學科發展的獨立性,我們過多地關注削弱甚至消除與歷史學、圖書館學有關課程,今后,我們應該適當增加這些相關課程的內容,達到“厚基礎”的人才要求。此外,為了適應學科、職業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還應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如英語、計算機能力。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加強以計算機網絡設備和數據庫為主要內容的檔案信息化基礎建設,是“十二五”期間檔案工作的主要任務,因此,我國檔案學高等教育在培養檔案專業人才,特別是培養“技能型”人才時,要著重加強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實踐教學質量 監控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1-0031-02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良好實驗技能的學生,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是完成上述任務的重要途徑。[1] [2] [3] [4] [5]準確把握實驗教學的現狀,找出其薄弱環節,并進行相應的改進,加強教學環節的訓練,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方法。近年來,我們圍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監控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實踐教學是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既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又包括實踐技能的提升。“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進一步獲得知識,甚至創造知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的提高密不可分,要綜合、全面地發展。
二、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湖南大學材料學科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初開辦的礦科、窯科和機械科,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則成立于2000年底,具有“老學科,新學院”的特點。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材料成型與控制兩個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其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兩部分,即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實驗及實驗課程。課程實驗隸屬于核心課程,隨課程開出實驗課、課程設計等教學內容;實驗課程則是指單獨開設的,主要以創新性、設計性及綜合性為特色的實驗教學課程。此外,還有未列入培養計劃的實踐教學環節,如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學科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等。
三、監控實踐教學質量的途徑
要提高實踐教學效果,除了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外,還要有與之相配套的實驗教學監控途徑。這個過程既是對學生實踐過程的檢查督促,也是實踐教學指導的重要內容。與通過實踐教學進行人才培養一樣,實踐教學過程與質量的監控方式同樣具有多種形式。實踐教學的監控,既是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掌握,也是對實踐教學過程的了解,是一種實踐教學質量保證的重要手段。在監控過程中,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師生的教學積極性。下面就我們所采取的監控途徑進行逐一說明。
(一)結果監控
結果監控,也就是成績監控,是教學質量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綜合表現,是一個具體的成績。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的成績,但也不唯成績論英雄。學院目的是要培養既有較好的學習成績,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學生。
從2012年開始,學院組織了全院本科生參加的金相大賽,并在此基礎上選拔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全國性的比賽。2013年選拔的3名學生在第二屆全國金相大賽中獲得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學院還獲得團隊優勝獎。除此之外,學院還組織學生參加各種不同級別的大學生英語競賽、物理競賽、數學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道達爾”高校環??萍紕撘庠O計大賽、“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4年3月,學院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中更是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這充分表明,通過鍛煉,學生已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
(二)過程監控
經過多年的實踐,作為工科專業的任課教師都深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學院各級機構和實驗中心也為各位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讓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實踐教學中去。
核心課程所屬的課程實驗,任課教師都會準備詳細的教學日歷,對每次實驗內容進行規定,不會隨意減少實驗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會因為是課程實驗而降低教學要求,反而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的特點,每隔一定時間就對實驗內容進行更新和補充。
實驗課程和課程設計是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意識到其重要性,并提前做好準備,教師將學生實驗內容的預習情況納入考核,每次上課前,任課教師都會對預習情況進行提問,并做好記錄,作為預習部分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會對學生在實驗中的具體表現情況進行記錄,確保每個學生都經歷了真正的實驗環節鍛煉,而不是僅僅得到一個最終的總成績。
實習環節的監控相當重要。不論是認識實習、生產實習,還是畢業實習,帶隊教師都制訂了明確的實習目的和計劃安排。實習開始前,教師都會把實習單位的相關資料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掌握實習的基本情況,通過查閱資料,帶著問題去實習。對于時間較長的生產和畢業實習,學生以頂崗實習或跟班勞動的方式,深入生產一線,掌握現有的生產流程。從具體的操作中,獲得真正的工程體驗,發現問題并積極思考。期間,還通過向實習單位有關人員了解學生的實習表現等情況。在實習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要做好實習記錄、實習鑒定,書寫實習感想和心得,最后參加學院組織的實習答辯。同時匯總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給學生一個客觀、公正的實習成績。
畢業論文(設計)則是學生動手能力的集中培養,其分散性更強。除了指導教師的評價外,學院和學校還加強了過程監督,在畢業論文環節開始前,指導教師確定的選題經學院審核通過后下達任務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任務書查閱資料、撰寫開題報告、開展實驗工作。在學期的中間,學院還組織中期檢查,對學生前階段的實驗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后續的實驗工作。畢業論文答辯環節,則要求學生將實驗所取得的結果形成規范的論文,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走到講臺前講述自己的工作,并接受教師和同學的提問。
通過過程監控的實施,學生在每個實踐環節都得到鍛煉,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得到明顯的改善。
(三)學科競賽監控
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全面啟動了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鼓勵結合專業特點,跨學科、跨專業參加校內外各類學科競賽,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增強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為了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院從2012年開始,就在全院范圍內組織金相大賽。2013年學院第二屆金相大賽就有51人積極報名參賽,經過競賽評比,有4人獲一等獎、11人獲二等獎。然后,學院在暑假期間,安排有關教師帶領獲獎的15位同學進行集中訓練,再選拔成績優秀的同學參加全國性的學科競賽。通過實踐教學的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F在,全院已形成通過參加學科競賽來拓寬視野、提高自己的氛圍。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基本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通過參加學科競賽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證實自己后,他們會更加珍惜后續的實踐環節的學習,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環。
(四)畢業后工作監控
大學教育培養的是能適應未來工作環境的人才,無論畢業后是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在未來實際工作環境中的能力和表現才是衡量大學教育的試金石。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校期間實踐教學質量的好壞,推動后續的教學改革,我們定期向用人單位或就讀學校了解學生的情況。分析原來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對實踐教學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以促進實踐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進行改革。
調查發現,近年來,繼續攻讀碩士、博士的學生,在學習、論文的實驗過程中,大多數都能迅速適應要求,開展實驗工作。有的順利完成碩士學位,有的由于學業優秀,直接或提前攻讀博士學位,還有的獲得國家資助成為公派出國研究生,前往荷蘭、加拿大、美國等知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3年有6名同學獲得湖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8位碩士生獲得國家獎學金。很多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經過鍛煉,紛紛成為所在單位的技術核心,有的還走上了領導崗位。目前,這些做法不僅讓我們掌握了實踐教學過程的優劣,還很好地推動了實踐教學的進步。
四、結論
為了更好地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我們將原有的成績監控拓寬到過程監控、學科競賽監控和畢業后工作監控等。通過近幾年的探索,這些措施已在我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這些監控途徑對于其他理工科專業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卿大詠,魯紅升,張太亮.加強實踐教學,提高應用化學專業教學質量[J].化學高等教育,2010(6):61-63.
[2] 趙偉強,魏佩敏,林春梅.工科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3(8):109-113.
[3] 李靜,郁漢琪,殷埝生.構建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初步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28):130-131.
Dependability Modelling
Under Uncertainty
An Imprecise Probablistic Approach
2008
Hardback
ISBN 9783540692867
Philipp Limbourg 著
在過去的10年中,機電一體化工程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隨著機電一體化對不同領域的不斷整合,多功能和高復雜性的系統逐漸發展起來。機電一體化系統中,項目可以歸入一個產品體系,它不再是單一產品,而是通過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的產品體系。在日益增長的時間對市場的壓力情況下,項目周期變得越來越短,項目設計變得越來越并行化,發展進程已經變得高度結構化和正規化。
因此新系統中使用可靠的方法進行設計,對整個系統順利完成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有必要制定一種合適的方法,在產品開發的早期設計階段就能進行可靠性定量預測。雖然大多數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假定輸入的數據是準確的,但如果在早期設計階段缺少這些可靠的數據和精確的模型,可靠性預測仍然難以進行。因此大多數公司依靠FMEA或者其他定性方法在早期設計階段進行可靠性評估。故障樹和框圖已經被證明在數值分析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在早期設計階段經常被使用。
本書的目的在于闡述一種支持在早期設計階段就可以進行定量可靠性評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數據不確定條件下進行可靠性定量分析和預測。
本書共8章。1.緒論;2.早期設計階段可靠性預測的定義、特點和相關概念,機電一體化的模型,重點介紹了V模型;3.不確定性研究的方法:DS理論(DempsterShafer Theory)、不確定性測量和基于DST (DSTbased)的敏感性分析;4.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用于失敗分布預測的專家啟發式程序,運用神經網絡和高斯法進行不確定性故障分布預測;5.基于特征模型的可靠性設計新方法;6.在不確定條件下運用DS理論優化的新型高效的多目標進化算法;7.將上面提到的方法應用到IEC 61508標準早期設計階段的符合測試中;8.對前面的內容進行了簡要的總結并給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本書作者Phili PPLimbourg是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工學博士,該書是其博士畢業論文。該書適合計算智能、計算機科學和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工程師,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從事可靠性分析預測相關項目過程中參考借鑒。
鄒易清,碩士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