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3 19:53: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一政治復習提綱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剛從小學畢業的學生面對如此大的變化。自然感到學習吃力,難以適應,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加與難度的加大以及失敗次數的增加,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愿望將會減退,甚至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從而造成大批學生學習成績的“滑坡”。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針對語文教學上的脫節狀況,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去改革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加強中小學銜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作為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師,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培養自學能力,形成良好的習慣
(一)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法指導
中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增加了,難度也加深了,知識點增多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學能力。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怎樣抓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單元小結五個環節;怎樣掌握好基礎知識;怎樣進行文段閱讀;怎樣做好知識整理與歸納;怎樣運用科學記憶法提高學習效率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學,充分動腦、動口、動手,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問難,教師則抓住契機,巧為點撥,為學生釋疑解難??傊處熞M力使學生消除依賴心理,培養學生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養成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的習慣;養成書寫規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確的習慣:養成課外讀書看報的習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養成看書做筆記,隨時積累有用知識的習慣;養成訂正錯誤、修改文章的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學生如果能在小學階段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那么升入中學后就能更快地適應任務繁重且節奏快速的學習。
二、加強中小銜接,形成固定的體系
中小學語文教學應在“過渡期”放慢腳步,采取半扶半放方式;教師從實現素質教育總目標出發,積極更新課堂教學觀,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一)在六年級下期,要安排到初中觀摩、學習
通過了解初中的校園環境和課堂氛圍。給孩子一個初步的印象和認識,克服恐懼感。同時,初一上半學期這個“過渡期”內應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增強學生自信心。初一新生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師,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教師應該放慢教學腳步,適當降低要求,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信心,從而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例如在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的教學中,不要急于對課文開展較深層次的分析理解,而應側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了解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以及語文學習的一般規律、方法。又例如在初一上學期的每次測驗或考試前,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回顧、整理、歸納知識要點,列出詳細的復習提綱;測驗考試后再共同分析失誤原因,總結教訓;到初一下學期就可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上述工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教學用語,避免使用深奧艱澀的學術語言。對于學生的發言,無論答案正確與否,都應充分肯定其學習積極性。總之,教師要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保護學生要求進步的熱情,在不斷的肯定與鼓勵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能力,從半扶半放教學方式過渡到讓學生自主獨立地學習。
(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欲望,使學生在活學、樂學中提高語文思維能力
教師要想方設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務必發揮主導作用,依靠全體學生共同營造健康的課堂教學心理氛圍,以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鼻擅畹剡\用各種教學方法,能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以及自學能力的形成。
(三)精講精練,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進行精細閱讀。要有選擇地把某些問題留給學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學生掌握不好知識而把全部問題講透講盡。要相信學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