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鄉鎮意識形態工作方案
時間:2023-03-14 15:14: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鎮意識形態工作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始終把思想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實施“三養”計劃,不斷提升基層宣傳文化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一是實施理論素養提升計劃。制定加強宣傳干部學習研究工作方案,深入開展“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活動,通過平臺展練、理論研討、下基層宣講等方式,推動基層宣傳文化干部帶頭學好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引導基層宣傳文化干部多研讀經典著作,多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多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成為有“幾把刷子”、讓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二是實施政治素養提升計劃。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全系統開展“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宣傳紀律”大討論活動,認真查擺問題,抓好專項整改,推動基層宣傳文化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印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中。緊密結合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嚴肅宣傳紀律,采取規范重大宣傳報道程序、定期通報通氣、強化紀律教育等方式,引導基層宣傳文化干部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工作取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斗爭、敢于亮劍。
三是實施業務素養提升計劃。制定宣傳文化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全員培訓。每年省委宣傳部舉辦面向基層的各類培訓班30多個班次,各地黨委宣傳部組織培訓班近200個班次,年均培訓1.2萬多人次,極大提高基層宣傳文化干部的履職能力。注重實踐鍛煉,采取雙向掛職、橫向交流、跟班學習等方式,促進基層宣傳文化干部拓展視野、提升素質。結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活動,培養基層文化活動骨干和帶頭人,福建藝術扶貧工程累計組織88個文化館在220多所偏遠小學開展藝術教育,省級文藝家協會對90個基層單位開展對口文化幫扶,實現從“輸血”到“造血”轉變。 以健全管理體制為關鍵,讓基層宣傳文化隊伍有保障
始終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干部原則,把干部管理體制建設作為重要突破口,著力增強各級黨委抓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責任擔當,促進基層宣傳文化干部成長成才。
一是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構編制、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等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明確鄉鎮(街道)宣傳委員、專職宣傳干事以及綜合文化站的人員編制。結合全省績效考核,每年對市縣宣傳部門班子建設、鄉鎮宣傳委員和專職宣傳干事等配備情況開展專項考核,形成各級黨委重視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剛性約束。建立全省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專項資金,近年戇才2000多萬元,支持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隊伍建設。
二是理順干部管理權限。2013年,省委出臺文件明確,宣傳部門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會同組織部門,加強對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和管理。2015年,進一步調整理順縣級黨委宣傳部管理本系統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體制。目前,一些市、縣(區)以正式文件明確了黨委宣傳部管理干部的崗位、職級、程序等,促進基層宣傳文化干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三是健全基層工作機構。積極推動社科聯、黨委講師團等宣傳文化機構向基層延伸。社科聯機構實現縣級全覆蓋,每個縣級社科聯核定參公事業編制2-3名。全省現有縣級業余講師團61個、具有正式編制的縣級黨委講師團8個,覆蓋率達82%。在社區、行政村設立由公共財政補貼的城鄉基層公共文體服務崗位,確?;鶎有麄魉枷牍ぷ饔腥俗?、有人管、有人落實。 以整合社會力量為途徑,讓基層宣傳文化隊伍有拓展
堅持用好專職隊伍和調動社會力量并舉,積極探索“1+3”模式,鼓勵文藝工作者、志愿者到基層從事文化工作,支持民間文化人才隊伍發展,著力緩解基層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
一是“專職人員+村級文化協管員”。把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作為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點工程,在全省14386個行政村配備近1.5萬名文化協管員,實行“縣聘、鄉管、村用”的管理體制,抓好選聘、培訓、使用、管理等重點環節,使文化協管員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省、市、縣財政均給予專項補貼,有條件的地方給予的補貼每人每月達3000多元。常年舉辦培訓班、技能大賽等活動,推動廣大文化協管員更好地履行職責。
二是“專職人員+文化志愿者”。鼓勵專業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注重從文化單位、文藝團體、大中專院校招募文化志愿者,組建藝術扶貧、“網絡求真”、“鄉村故事會”、“農民講師團”等志愿團體,使之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補充力量。目前,全省共有文化志愿者5.7萬多人。積極推廣“結對子、種文化”、向商業網站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等做法,努力提高基層專兼職宣傳文化隊伍工作水平。
三是“專職人員+市場主體”。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培育社會化公共文化服務力量,通過政府購買文化服務、專項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引導藝術院團、地方劇團、文化企業等參與“低票價演出”、“送文化下基層”等惠民活動,推動基層文化建設主體多元化。目前,省級財政對省屬文藝院團下基層演出給予每場2000元的補助,市縣級也實行相應政策。 以強化綜合激勵為抓手,讓基層宣傳文化隊伍有標桿
著眼于樹立良好導向,從干部使用、典型選樹和給予禮遇等入手,創新激勵措施和機制,使基層宣傳文化干部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一是加大基層干部選拔力度。發揮干部工作“指揮棒”作用,結合基層理論宣講、示范鄉鎮創建、文化鄉風建設、傳統村落保護等重要工作、重點項目,著力在一線鍛煉干部、考察干部、選拔干部。在2016年市縣鄉黨委換屆工作中,全省縣級宣傳部長和鄉鎮宣傳委員約1/3得到提拔,約1/3轉任其他重要崗位。同時,建立健全“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全程監督、獎懲到位”的工作機制,對“四個意識”不強、政策執行不力、能力跟不上的干部及時進行調整,形成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用人導向。
二是加強先進典型選樹宣傳。開展“最美文化員”等評選,采用“表彰+媒體專訪”、“表彰+巡回報告”等方式,對其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引導廣大宣傳文化工作者向先進典型學習。堅持每三年評選表彰全省宣傳系統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在全系統形成比、學、趕、超、幫的濃厚氛圍。
海北州電化教育工作自1996年12月州教育局電教室成立后正式起步。十多年來,我州廣大教育工作者克服電教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人員和經費緊張的局面,在歷任州、縣教育局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工作,使信息技術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在中小學逐步得到了普及和發展,信息化基礎設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信息化師資隊伍得到了有效培養、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方式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在廣大中小學教學實踐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借助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質量的觀念深入人心,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氛圍基本形成。尤其在近幾年,全州把教育信息化作為實現我州教育現代化的戰略性舉措和實現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繁榮的重要突破口,想方設法,通過爭取項目和地方自籌等方式不斷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信息化基礎設施,使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電教工作一度受到中央電教館和省電教館肯定與表揚,我州電教事業逐步步入穩步發展的軌道。
一、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海北州在國家、省上的大力支持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州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先后爭取和實施了國家"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示范項目"、"青海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項目"、"第二批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信息技術教育項目"和"青海省鄉鎮中心小學局域網建設工程項目"、"中央民族教育專項補助信息技術教育專項經費"等項目,并在此基礎上,自籌資金,努力改善學校信息化條件和環境。目前,全州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中小學校信息化軟硬件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有力的促進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為實現教與學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礎。
二、各級電教組織機構不斷得到健全和完善
為了保障全州電教工作的協調發展,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關注下,海北州教育系統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州、縣、校三級電教機構和三級技術保障隊伍,不斷理順和強化工作職能,深化工作范疇,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目前,州、縣教育局現有電教機構5個(獨立設置3個、掛靠教研部門2個),電教管理人員11人。建立和完善了包括設備管理、教師培訓、教學應用、信息化資源建設、教師考核、教學研究等內容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各級電教組織機構在遠程教育項目實施、教師培訓、課題研究、資源建設和管理、技術服務、舉辦各類賽事、標準化學校建設等工作中切實發揮了作用,認真履行了職責。領導重視、機構健全、措施完善確保了遠程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推廣和普及應用工作。
三、認真做好不同階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和發展方案,明確發展目標,確保工作落實
從2000年至2012年,全州教育系統在逐步建立健全各級電教組織機構的基礎上,根據電教工作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工作重點和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目標、分步驟、分階段地先后制定了《海北州電化教育發展規劃》、《海北州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教育達標活動實施方案》、《海北州現代遠程教育項目效益發揮方案》、《海北州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應用與管理工作規范評估辦法》、《海北州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制度》、《海北州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規范評估辦法》、《海北州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應用規劃》等十余個規范性文件。同時,我州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海省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海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開展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及青海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規劃》和《海北州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制定了《海北州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斗桨浮酚媱澋?015年,使全州100%的中小學校建成數字校園網,建成州、縣教育城域網,力爭使100%的中小學校、職業技術學校、鄉鎮以上幼兒園聯入海北州教育城域網,實現省、州、縣,校四級互聯的教育資源網絡,全州基本實現以數字化校園網為標志的"班班通"、"校校連";建成豐富的以本州學科資源為主體的全州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及其管理應用體系;建立一支以網絡管理員為支撐的信息技術管理隊伍,以學科教師為核心的資源建設及應用隊伍;在教育管理、學科教學諸多方面創新信息化教育工作方法或應用模式,使信息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多年里所出臺的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為海北州基礎教育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各階段工作重點,確定了信息化發展的規模、實現途徑和預期目標任務,并在工作實踐中得到了有效落實,確保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協調、穩定和持續發展。
四、抓實抓好教師培訓工作,確保信息化師資隊伍建設
多年來,針對我州廣大農牧區中小學教師缺乏、教師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較低的現狀,全州電教工作緊緊圍繞服務教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這個核心,加強領導,突出實效,把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作為長期的首要任務常抓不懈。
1、多年來,先后組織中小學教師參加省、州、縣、校級信息技術項目、遠程教育、信息技術骨干教師、信息技術技能等培訓,培訓人數達21200多人次,并組織開展了全州性的中小學教師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現代教育技術基礎知識輪番培訓,培訓人數達6000多人次。
2、狠抓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和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自2004年開始,組織開展了"全州中小學教師英特爾未來教育學科教師培訓項目"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2100多人次的培訓任務;從2007年起,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要求,開展了"全州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工作",截止2012年,完成了1200多人次的全州中小學教師的初級培訓任務,目前正在開展中級培訓及考核工作。
3、有針對性地組織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骨干教師舉辦了"計算機硬件維護和網絡基礎知識"專題培訓班和"教學課件制作"等專題培訓班,有效提高了計算機教師的業務素質,緩解了全州中小學計算機教師緊缺的困難,為學校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打下了基礎。
4、注重對中小學校長、教務主任等人員的培訓工作。近年來,對全州電教專職人員和部分中小學校長集中進行了關于學校信息化建設、電教工作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應用等方面的培訓,培訓人員達300多人次,并多次組織開展了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教學應用觀摩活動。同時,在2011年組織完成了全州900多名教師參加的遠程"國培計劃"培訓工作。
通過扎實有效地培訓,使傳統教育遺留的陋習逐步得到了改觀,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方法有了明顯轉變,培養和帶動了一大批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大膽探索新模式的中青年教師,使師資隊伍逐步具備了信息化教育教學的技能和素養。教師隊伍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使信息技術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于教學逐步變為現實,對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認真組織開展各類賽事活動,夯實基礎,強化應用
自1998年起,海北州連續十多年組織開展了全州中小學教師電教論文評審工作,參評論文達1699多篇,其中獲省級獎勵的論文達290多篇;自2003年起,連續組織開展全州教師教學課件評比活動,共征集到參評作品1536件,其中有230多件作品獲得省級獎勵;自2001年起,連續組織開展了學生電腦作品評比活動,共征集到參評作品594件,其中獲得省級獎勵48件。通過組織開展各類賽事活動,達到了以活動為切入點,激發、影響和帶動廣大中小學師生積極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應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使師生信息化素養得到了大幅提升。
全州教師電教論文評審、教學課件評審和學生電腦作品評比已成為提高師生信息化素養、應用信息技術的技能和水平,相互交流學習的有效途徑,成為我州電教每年的常規工作。
六、重視課題研究工作,力促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
圍繞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這個重心,州、縣、校電教部門積極組織中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的課題研究工作,以課題研究促教改,從教改成果見效益。多年的課題研究中,全州有12個課題(全省確定的重點課題38個)被青海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領導小組確立為省級重點課題,13個課題被確立為一般性課題。經過幾年的實踐研究和總結,各課題組順利完成了各項省級課題研究工作和一般課題研究工作,并順利結題。同時,在省電教館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州有6所中小學先后被確定為"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這6所中小學相繼組織開展了三輪課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通過課題研究,一方面使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整合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研究的內容付諸教學實踐后取得顯著成效,對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使信息技術滲透到了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了廣大教師互幫互學,團結協作,共同研討,積極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氛圍、教學過程、方式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的良好氛圍。
七、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保障體系逐步建立
全州建立和完善了教育行政部門負總責,州、縣各級信息技術教育領導小組充分發揮職能,電教、教研、督導相互配合的管理體系。同時加強信息技術骨干隊伍建設,把有能力、懂技術、懂教學的人員充實到州、縣電教部門,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信息技術教育骨干隊伍,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發展。加強教育信息化考評力度,將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納入到教育行政部門年度目標考核范疇,逐步形成了州、縣、校三級職責明確的考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