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3 01:30: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命科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集中整合形態學教學資源補充完善展出內容
人體生命科學館在集中整合現有形態學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完善,以保證各形態學科的教學內容都有一一對應的展示。根據不同內容,選擇合適的展出形式,如用視頻展示受精卵發育的過程,用塑化標本展示人體的肌肉等。
1.2配套完善標本數據庫建設構建數字查詢平臺
建設完善人體生命科學館的標本數據庫,并構建數字查詢平臺,便于參觀者查詢館藏信息。平臺配有指導教師,可互動交流,解惑答疑[3],同時提供視頻、圖片等電子資料下載,供參觀者學習。展現中醫元素突出學校特色通過展示經絡走行和穴位斷面解剖結構,使參觀者感知中醫知識的抽象思維,化“無形為有形”,激發學習中醫的興趣,突出中醫院校的特色。
2建設規劃思路
根據人體生命科學館的展示內容科學設計,合理布置展區。展示內容我校人體生命科學館展示內容主要包括:①生命的起源:通過不同發育階段的胚胎展示人體形成的過程;②正常的人體:展示正常的人體形態結構,并輔以功能說明;③疾病下的人體:展示病理結構,并輔以疾病說明;④經絡與腧穴:結合中醫知識,展示經絡走行和腧穴位置結構。展區設置綜合以上內容,我校人體生命科學館將建設七個展區:①簡介區;②生命起源和人體形成區;③正常人體結構展示區;④病理結構展示區;⑤人體斷面展示區;⑥經絡與腧穴結構展示區;⑦中醫體驗區。
3建設規劃特色
3.1突出中醫特色
作為中醫院校的人體生命科學館,充分結合中醫元素,展示中醫特色。如在正常人體標本上描繪出經絡的走行,清晰明了,便于觀察。對常用穴位做斷面解剖,并在標本上放置針灸針,以顯示進針角度、進針層次與周圍結構的關系。
3.2標本類型多樣
人體生命科學館內的標本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類型多樣,如生物塑化標本、管道鑄型標本、斷面標本、穴位斷面標本、灌裝標本等等。規劃時根據展示內容選擇不同的標本類型,既保證展示效果,又節約成本。如生物塑化標本,無毒環保,生動逼真,可永久露天存放,但定價過高,為節約成本,只在展示全身肌肉、全身內臟、全身血管神經時選擇使用[4]。
3.3展示形式多樣
根據不同的展示內容,選擇合適的展示形式。如標本可展示大體結構,直接觀察,印象深刻。模型展示復雜精細的結構,如視器,學生可自己動手,拆分組合,便于觀察。視頻展示細微結構及動態改變,如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生動形象,印象深刻。展板圖文并茂,簡明易記,可更好地將結構和功能聯系起來,如胃粘膜的構成及各種細胞的功能。
4展望
有的醫學知識點與教學內容相關,應用這些醫學知識點進行滲透,利于學生理解與記憶生命科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例如,“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學內容與細胞內外溶液濃度差、滲透吸水等相關,課堂教學中可利用“水中毒”現象:若一次大量喝水而不補充鹽分的話,血漿中無機鹽濃度下降,細胞內溶液濃度大于細胞外,水分就會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造成“慢性水中毒”,人會覺得頭暈、口渴,嚴重的還會突然昏倒,極端情況下,還有可能致死。關于“神經調節”中的“突觸傳遞”,其中神經遞質發揮作用需要合成、釋放、傳遞、結合受體、降解再利用這么幾步。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的自身免疫所致的遞質傳遞功能障礙慢性病;而抑郁癥患者的治療藥物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單胺氧化酶,促使突觸部位的兒茶酚胺含量(神經遞質)增多,產生抗抑郁作用。可通過病例分析,使學生理解神經遞質需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而后被酶降解的作用過程。
2教學知識點,理解鞏固
在“遺傳與變異”一章涉及多種人類遺傳病,讓學生理解人類遺傳病的病因及遺傳方式,遺傳概率的計算是本章節的教學重難點。例如,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形遺傳、血友病X連鎖隱形遺傳,學生對這些病癥的表現及病因充滿興趣,但對遺傳系譜圖的分析、遺傳方式、概率計算容易出錯,教學中可出示血友病在英國皇室中遺傳的系譜圖,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分析該病患者、攜帶者及其孩子的基因型,在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遺傳特點;對多基因遺傳病如高血壓等,可讓學生回家調查家族情況,繪制成遺傳系譜圖,通過課堂交流進行理解鞏固。
3應用選修課進行實驗探究
本校在高一年級開設《顯微鏡下的生物世界》選修課,主要內容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的結構、特點;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由微生物引起的流行病;此外,涉及有關科學小實驗,如自制酸奶、自制葡萄酒等。在教學實踐中,將重點放在帶領學生開展自主實驗小課題上。例如,進行“面包防腐實驗”:設計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防腐實驗(加入鹽、糖、胡椒粉、干燥劑,或風干、放入冰箱等)。在實施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后發現,加入胡椒粉的面包片最先發霉;風干的面包片最不易發霉。究其原因,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堿,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和粗脂肪等,可能會引起霉菌生長;水是生命之源,食物(面包)脫水能夠抑制霉菌的生長。此外,學生還進行了“微波爐輻射殺菌效果”、“不同清潔用品洗手效果”等實驗探究。學生初步踏入微生物學領域,在獲取知識、拓寬知識面的同時,獲得了研究的樂趣。
4時間的利用
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SelectivelyCovered)期刊為1300多種。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2001年)收錄社會科學領域內1,700余種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刊物。
二、SCI簡介
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簡稱ISI)創建的,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SCI創刊于1961年。經過40年的發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1997-2001年)收錄全球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內5,800余種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刊物。
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SCI指來源刊為3500多種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盤版(SCICompactDiscEdition,簡稱SCICDE),SCI-E(SCI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5600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因特網進行檢索。SCI涵蓋學科超過100個,主要涉及農業、生物及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及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及化學;行為科學。
三、SCI、SSCI交叉關系
SSCI對其收錄期刊范圍的說明中明確告知該數據庫中有一部分內容與SCI重復,這是因為學科之間本身有交叉,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跨學科的研究在文獻中的自然反映。
另外,SSCI從3400余種自然科學期刊中,通過計算機檢索文章主題和引文后,生成一個與社會科學有關的文獻目錄,此目錄再經ISI編委會審核,選擇與社會科學密切相關的文獻加入SSCI。因此SSCI也收錄了相當數量的自然科學文獻,二者的交叉關系更為密切。
四、哪些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通常所說的中文核心期刊,指的是林被甸、張其蘇主編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或中國科技信息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指定的核心期刊。
五、ASPT來源刊、CJFD收錄期刊意指?
一、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生物工程的內容十分豐富,有限的課時內不能面面俱到地進行較為深入的講授。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保證突出重點內容,又要兼顧知識內容的全面性。此外,還需要引入一些學科前沿成果,以跟蹤迅速發展的生物技術的進步。我們對于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特別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1.組建課程模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以生物技術的應用發展為導向,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成三部分:①緒論,介紹生物工程沿革及前沿。②生物技術基礎,詳細講述基因重組技術、蛋白質和酶工程、細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技術路線及特點,旨在幫助學生建立牢固的理論基礎、掌握相關技術的應用方法。③生物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及發展,重點介紹發酵工程、生物醫藥工程和環境生物工程,通過多個與人類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的案例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知識的能力、融匯創新的能力。
2.讓學生了解生物工程學科的全貌。課程的緒論部分分別從生物工程的沿革、生物工程的原理及特點、生物技術的應用及前沿發展、生物技術及其產業所發揮的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力等角度進行講授,幫助學生標繪出一副生物工程的全貌圖:從基礎理論的研究突破、生物技術的應用發展、到滲透至各國民經濟主要領域中產生的巨大影響,期間產生的反作用又促進生物學基礎理論的研究突破。這個過程周而復始地推動著社會的變革與進步。
3.寬泛基礎知識面,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生物工程是一個具有豐富學術內容的領域,而本課程課時有限,不能詳盡地涉獵各個知識點,因此,如何設置課程內容就成了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本課程對基礎知識的教授強調的是“寬泛”而非“深入”,要求課程設置的基礎知識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理解生物技術的基本原理即可,而對于生物技術的實踐應用則給予了重點關注。課程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綜合性案例,讓學生了解從基本原理出發到實踐應用的過程,學習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科學思維方式。
4.以生物技術的應用為導向設置教學內容,跟蹤學科前沿。在對課程的基本原理講授后,根據學生的工程專業教育背景和將來作為社會工作者的特點,我們引導學生學習工程化應用方法,這是更為重要的教學環節。這部分教學內容占據了整個教學內容的相當大的比重。如,微生物發酵工程、細胞培養技術使生物技術產品實現產業化;生物醫藥工程中集中了生物技術研究的前沿方向和熱點,各種生物技術在此融合;環境生物工程致力于建立人類與環境的和諧關系,以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課程分別選擇這些領域中的主要內容作為重點講授部分,如轉基因動物制藥、單克隆抗體技術應用、固定化酶技術及酶法分析、環境污染的生物治理等,安排了較多的教學時間,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生物技術的新進展。
二、教學方法探討
生物工程學是生命科學與工程技術結合所形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基于研究對象(核酸、蛋白質)及層次(分子、細胞、個體)不同構建了不同的生物技術分支領域,同時基于應用領域的不同也形成了各自富有特點的應用技術,如生物醫藥領域中蛋白類藥物的生物構建和生產、環境治理與保護中微生物的生物轉化過程技術等。由于教學內容覆蓋面廣,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本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
(一)以生物技術原理為主線貫穿教學活動
本課程的教學活動以生物工程的原理為主線展開,形成了基因工程、蛋白質和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章節,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各種生物技術的原理和應用方法。同時,通過對生物技術應用較為深入的生物醫藥工程、環境生物工程等內容的安排,培養學生根據應用對象的特點和要求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的能力。
(二)理論聯系實際,引入案例教學
發酵工程是將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環節,包含了從菌種培養到制備合格產品的過程。[5]菌種決定著發酵生產工藝方法,發酵工程中高產菌種常常是采用生物技術方法構建的。發酵過程調控是基于微生物的生命代謝過程,培養條件的變化可以影響代謝途徑。發酵產物的提取純化是依據待分離目標物質的特性及待分離目的產物和雜質之間物性的差異來進行的,是決定生產成本高低的關鍵因素。如果只是按照發酵工程的過程來講解技術基礎及過程應用技術,涉及知識點多,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較弱,這對于剛開始接受專業課程教育的本科三年級同學來說,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以具體物質的發酵生產為例進行分析,更為形象化,也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授課時,我們以紅霉素的生產為例,分析了工程菌的構建方法與高密度發酵技術的應用,基于組分分離要求的分離純化工藝方法的建立等,并將自己多年科研的成果結合至授課內容中。僅就紅霉素的提取純化而言,工程菌的引入及發酵調控技術的成熟,使紅霉素發酵單位由原來的3000u/mL~5000u/mL大幅度提高至8000u/mL~10000u/mL,使得新分離技術的應用成為現實。目標產物的分離工藝由傳統的“板框過濾-溶劑萃?。涍^中間體鹽的結晶純化”發展為“微濾膜過濾-(納濾膜濃縮)-層析分離-結晶純化”新的分離工藝。該工藝利用層析操作的高分離效率實現了活性組分紅霉素A與雜質組分紅霉素B、紅霉素C的分離;通過結晶過程中關鍵因素的調節,如結晶體系的組成及組成物的濃度變化、pH、溫度、攪拌等,實現對產品粒度和晶形的控制,從而獲得純度高、藥理活性強的產品。案例的分析過程加強了學生們的工程概念,如發酵產物的提取往往會涉及結構相似組分的分離,其分離方法的選擇需兼顧分離效率高、分離條件溫和的要求;微生物發酵是純種培養過程,工程設備必須滿足無菌操作的基本要求,發酵罐需要具備良好的混合能力,較高的傳質、傳熱速率,且不能對菌體產生剪切破化;藥物的晶形和粒度與藥物的生理活性相關,現代藥物質量控制指標除了純度和雜質含量要求外,還有晶體的晶形粒度等結構指標要求;發酵產品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概念等等。實現一個抗生素藥物的現代化工業生產需要融合現代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化學工程的知識。
(三)課堂講授與專題案例的調研相結合
本課程通過典型實例的剖析,加強了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并傳授了生物技術的應用方法。我們時時跟蹤生物技術領域的發展,對授課案例進行更新,以使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物工程的新發展、新成果,體現該領域新技術、新水平,使學生感受到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魅力,激發學習熱情。但是,本課程的教學課時有限,課堂上不可能對生物技術各領域均充分展開。為了彌補這一局限,本課程在教學上設置了“專題調研+課堂談論”環節,把生物工程應用專題案例的調研工作,以作業形式布置給學生去完成,并通過課堂討論及提交論文的方式加以考查。[6]專題論文的完成及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組織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要求各學習小組在給定領域范圍內對感興趣的專題進行調研和論文的撰寫。教師在組織學習小組之時,就將學習小組兩兩結對,要求各小組在完成本組專題調研的同時,對結對小組的課題也進行相應調研,并作為主審方在課堂上對結對組的專題內容設置提問,引導課堂討論,而其他同學則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專題自由發表觀點。
本課程要求,小論文要按照《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的稿件規范撰寫,這也是對本科生撰寫科學論文的訓練,是專業素質培養的一部分。這種“專題調研+課堂談論”教學模式,能讓學生自動參與多專題的調研學習,達到鞏固基礎知識、拓寬知識面、深化專業認知的目的,同時能夠較全面地訓練和檢驗學生專業文獻查閱、分析材料、歸納總結及思辨應對的能力。實踐表明,這樣的學習方式效果突出。學生李曉陽在聽課小結中寫道:“分組演講、課程論文,每小組七八個人,不僅可以讓我們自己動手獲取知識,鍛煉了動手能力,還能夠培養我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學生閆天一在小結中寫道:“老師講到了我國生物發酵工業發展的現狀,雖然我國(抗生素)產量居世界之首,但生產效率比較低、產品附加值低、污染嚴重,主要以半成品(原料藥)為主,這些都深深觸動了我。在化學制藥領域,我們仍是以仿制藥為主。在21世紀,我想我們大學生的責任就是讓中國不僅是世界的工廠,也要成為研發的中心?!?/p>
三、結束語
關鍵詞:信息計量;CSCD;CSSCI;學科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2
信息計量是用定量方法來描述和研究信息的現象、過程和規律的一種定量分析。信息計量被廣泛應用于信息分析和預測、科學評價等方面。利用信息計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工、整理及實際調查統計所得的資料,從而可以分析和估測某一學科和技術領域的衍生及其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可獲得某一學科的產生、發展、分化和相互滲透等動向。利用信息計量數據,還可以評價科學論文和科研成果的質量,可以為科研計劃的制定和進行科研管理提供重要依據。2002年以來,科技部聯合教育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多次制定和頒布了有關科學技術評價的相關文件,可以說科學技術評價的意義和作用已不言而喻,各種評價方式也隨之涌現。在各種各樣的評價活動中,競爭力評價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所謂“競爭力”是指競爭者(團體或個人,包括國家、高校、企業……個人)獲取競爭優勢、贏得勝局的能力。學科競爭力評價作為競爭力評價的一個方面,則成為機構評價和個人評價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試圖通過對我校的核心期刊信息的分析,從信息計量角度了解我校的科研發展概況,為我校今后的學科建設、人才引進、科研政策制定等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啟示。
本文選擇CSS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庫)和CSCD(中國科學引文庫)為文獻信息源。這兩個引文庫分別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研制開發,其中CSSCI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精選學術期刊信息,CSCD數據庫收錄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余種核心期刊信息,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學術水平較高的刊物,是我國學術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整體情況分析
1998-2012年間,CSSCI和CSCD信息資源庫共收錄我校期刊論文700多篇,根據這700多篇文獻的整體分析:我??蒲邪l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緩慢發展期(1998-2003)、平穩發展期(2004-2007)、成熟發展期(2008-2012)。
1.緩慢發展期。1998-2003年,1998年至2003年六年間,每年的文獻量不超過20篇,1998年的3篇文獻分別來自南京教育學院的李檳、孫慶、趙恩柱,刊于《河北學刊》、《江蘇社會科學》、《辭書研究》上三篇文獻《一座晶鋼的雕像——論丘東平和他的創作》、《冷戰的本質特征及其結局的必然性》、《從專科詞語的性質看??圃~典與語言學的關系》,由于2000年教育部批準原南京師范??茖W校、南京教育學院、南京市曉莊師范學校合并組建成為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因此1998年這些作者署名均為南京教育學院,在統計科研成果時均統計在內。由于這個階段文獻總量僅有70篇,因此把這個階段稱為我校學科發展的緩慢期。
2.平穩發展期。2004-2007年,為我??蒲邪l展的平穩期,年文獻量較前一階段有所增加,年文獻量在36篇以上,100篇以下,整個階段的文獻量為198篇,該階段文獻量最多的學者為我校的顏森林老師,從CSCD的統計數據來看,四年的文獻量達12篇,平均每年3篇,該學者主要從事為通信、非線性光學、激光器與混沌等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排名并列第二文獻量為7篇的有三位老師,分別為我校的秦林芳老師、邵建老師和林繼成老師。
3.快速發展期。2008-2012年,為我??蒲醒杆侔l展的時期五年總文獻量為430篇,年均文獻量在100篇以上,由于本文的檢索時間為2013年8月,因收錄文獻的時滯性等原因可能2012年的有些文獻還未來得及被收錄至數據庫中,因此2012年的文獻總量比前幾年要少。從CSCD的統計數據來看,這一階段文獻量最多的學者為我校的華春老師,其文獻總量達39篇,該學者主要從事植物逆境生理等植物學方面的研究,該學者在我校原生命科學系建立和發展了一支強大的學術團隊,因此發表的文獻大多數是以合作者的形式出現的,這體現了自然科學研究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CSSCI的統計數據來看,這一階段文獻量最多的學者為我校的秦林芳老師,其文獻總量達到24篇,且為獨著,該學者長期以來主要潛心于作家丁玲及其文學創作研究,筆耕不輟完成了大量的論文。
二、學科類別分析
為了分析我校各學科發表文獻量,對我校教師發表的700多篇核心論文關鍵詞進行統計。由于本文信息集來自兩個不同的信息資源庫CSSCI和CSCD,因此對于文獻所屬學科界定可能存在不一致,因此本部分內容僅供參考。將兩個數據庫中的近似學科進行合并處理后,通過EXCEL統計,本數據集700多篇文獻共涉及56個學科,將發文量排在前20名的學科列于表3中。
由表1可知,我校作為一所師范院校,教育學這門學科科研產出的數量位列第一,其中貢獻最大的兩位學者分別是陳維維老師(7篇)和張波老師(7篇)。盡管教育學這本學科科研產出數量居高,同時也應看到這門學科之所以產生高文獻量是因為我校教育學所屬二級學科比較多,如學前教育、課程與教學論(數學、語文、英語、化學、物理)等。從圖2可看出,這些學科尚未形成一支成熟的科研團隊,大部分屬于獨立科研狀態,這樣的狀態不利于我校某些學科的發展與壯大,特別是學前教育作為我校的重點學科,科研產出相對于同是校級重點學科的生態學來說,不僅數量少,也未形成穩定的科研團隊。
三、結束語
根據上述對我校學者核心期刊的信息計量分析,可以看出,1998—2012年,我??蒲薪洑v了從緩慢發展到穩定快速的發展過程,某些學科研究趨于成熟,該領域的研究隊伍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如生態學。同時也應看到我校作為一所師范院校為主而形成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學的一些二級學科尚未形成一支或多支成熟的科研團隊,該學科缺乏有學術影響力的領軍人物,難以形成科研核心。
新建地方本科師范院校主要是通過重組師范教育資源而形成的,“師范性”是其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植于地方文化沃土,服務本地區經濟發展需求,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地方特色資源形成強有力的科研團隊,進行產學研合作,形成科研優勢,培育科研特色??梢詮娜齻€方面尋求突破:一是立足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尋求科研服務特色。二是側重應用研究,尋求研究領域特色。三是尋求科研運作模式特色,重視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促進多學科間的相互交流、交叉、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各個學科的科研潛力,變劣勢為優勢。
參考文獻:
[1]邱均平,趙蓉英,余以勝.中國高校科研競爭力評價的理念與實踐[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5(01).
[2]南京曉莊學院.[EB/OL].[2012-07-01].http://.
[3]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EB/OL].[2012-07-01].http:///.
[4]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EB/OL].[2012-07-01].http:///notice.asp.
[5]梁永霞,李正風.基于CSSCI的中國科技政策研究的知識圖譜[J].中國科技論壇,2010(11).
一、政府與高??萍汲晒纳虡I化轉移
盡管美國著名的科研型大學大多為私立大學,但政府在大學科學研究及科技成果的商業化轉移中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政府大規模的科研經費投人是高等學??茖W研究的強大支撐。美國大學的科研經費有多種渠道,如私人基金會、工商企業界等,但自50年代后期以來,政府的科研投人是大學科學研究經費的主要來源。政府與大學的科研與伙伴關系始于1954年。但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美國政府是很少對大學的科研進行投人的。1957年10月4日蘇聯首次進人太空并獲得成功,極大地震動了美國政界和科技界。195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設立“SelcetCommitteeonAStro-nautiesandSpaeeExploration”。這個委員便是美國科學委員會的前身。同時,美國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對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資助。此后,美國政府的科研投人及其對高校的科研資助不斷擴大。1972年,聯邦政府對高校的科研撥款為160億美元,2001年達到280億美元。其中對霍普金斯大學的科研撥款為9.23億美元,對華盛頓大學的撥款為5.2億美元。其次,聯邦立法賦予高??蒲谐晒R產權的擁有權,為高??蒲谐晒纳虡I化轉移創造了前提性條件。在1980年以前,由聯邦資助所獲得的科研成果,政府擁有其所有權,專利權很少轉移到工商部門,因而也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1980年,聯邦政府擁有30,。00件專利技術,其中僅有50%商業化。為促進大學科研成果向工商業的轉移,聯邦政府于1980年12月12日制定頒布了Bayh一Dole法案。Bayh一Dole法案賦予了大學對政府資助的科研成果專利的擁有權,為這些科研成果的專利政策構建了一個基本的法律框架。其基本的目標是刺激聯邦基金資助的專利技術商業化,提高專利技術的使用效率,并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Bayh一Dole法案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明確界定了受聯邦資助機構的權力和義務;另一方面則明確界定了政府的權力。按照這個法案,大學可以自主地將這些技術專利轉讓給企業,并獲取專利銷售收人或股份收入。但是受資助的大學有義務向政府報告技術專利的取得及使用情況,有義務行使技術專利的所有權,并與技術發明者分享專利收人,有義務優先向中小企業轉移技術;大學獲得的收人應用于資助教育和科學研究。政府雖然將資助大學科研獲取的專利的所有權授予給了大學,但保留了控制權:政府對非排他性執照的權力;對大學沒有報告的或未獲得專利的技術發明的所有權;對大學專利的優先使用權;以及在特定條件下要求大學專利授予政府或其他特定機構的權力。這樣既能讓大學擁有知識產權,并能自主地進行科技成果的商業化,同時政府又能對大學的科技成果的開發和轉化進行有效的調控。Bayh一Dole法案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大學的科研創新及科技成果的商業化。據統計,美國設有技術牌照辦公室的大學由1980年的25所增加到了1990年200所;科研機構申請技術專利的數量2000年比1991年增加T238%;牌照2000年比1991年增加T161寫;版權同期增加了520%。在1993一1997年期間科研機構獲得技術專利超過8000個;1980一2000年期間,有3376個新的公司以大學科研機構的技術專利為基礎而建立起來。除財政撥款支持和制定相關的法律外,政府對大學的科學研究及科技成果的商業化不進行直接干預,但美國大學的科研得到了有效的組織,其中有三個方面是十分重要的:首先,美國聯邦對整個政府的科研投人和使用方面有一整套嚴密的控制程序。美國每年的科學研究的撥款及分學科的分配比例,要經國會審議通過,重大的項目(如超過100萬美元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要報國會批準,國家科學研究機構(如國家健康研究院)和基金(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要負責人要經國會通過后由總統任命。這些措施確保了政府對大學科研的宏觀控制和引導。其次,科研項目的審議注重同行專家的意見。不論是美國科學基金,還是國家健康研究院資助的大學科學研究項目,基本上都采用同行專家評議的辦法,同行專家評議的結果決定具體項目的取舍。同行專家主要依據學術標準進行審議,而不會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非學術影響。同時,美國科學基金會及健康研究院都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有關同行專家評議的組織制度和行為規范,較好地保證了同行專家評議的公正性。再次,美國政府鼓勵大學科研成果的商業化,但并不直接介人大學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過程,而在法律規定的具體框架范圍內由市場自發調節,大學向那些企業轉讓科研成果,采取何種形式轉讓以及如何確定轉讓價格或收益,由大學與企業同行確定,政府不承擔科研成果商業化的風險。
二、大學在高??萍汲晒虡I化中的作
美國大學在科學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的基礎科學研究主要是由大學承擔的,應用技術的開發則主要由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經營企業(如IBM公司)來進行。美國大學科學研究的經費投人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及企業界。按照Bayh一Dole法案,政府資助科研成果的專利權屬于大學,而不是技術發明者,大學在政府資助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過程中也就扮演著所有者的角色。企業界的捐贈是以大學為對象的,企業界商業化的科研經費一般也是與大學簽訂協議。在這類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過程中,大學同樣扮演著供給主體的角色。盡管美國各大學對其使用的表述不盡相同,但一般都認為科研型大學的基本使命是推進知識創新、教育學生和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從而服務于國家和社會。大學在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轉化中,主要在如下方面發揮作用:首先,組織科研項目的申報,并為大學獲得科研經費進行游說活動。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申報政府資助課題是在大學組織下進行的。大學除設有科研管理部門外,通常還有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對政府的關系。美國大學協會和美國教育理事會也均負有游說政府,對政府施加影響,從而爭取政府增加對高校科研撥款的任務。在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的申請項目獲得批準后,學??梢垣@得相當于教師所得科研經費60%的撥款。這些撥款將主要用于學校公共科研設施的建設,實驗室的維護及水電的開支等。其次,組織技術專利的申請。對于獲得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學校負有向政府匯報資金使用情況的義務。對于具有市場前景的技術成果,學校負責申請技術專利,并負擔相應的申請費用及專利維護費用。在美國,一項技術專利的申請費通常為1.5一2.5萬美元。再次,直接負責科研成果向企業的轉移。大學科研成果向企業的轉化有多種形式,主要有出售專利,或以專利為基礎設立新的企業。在促成科研成果向企業轉移的過程中,學校要負責尋找接受科技成果的企業,負責與企業進行商務談判和簽約,同時還要負責對專利使用過程進行監控,并獲取專利收益和維護專利權益。美國大學在積極促進科研成果向企業商業化轉移的同時,十分重視防范這種商業化轉移對大學的負面影響。為此,我們所考察的哥倫比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主要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第一,強調大學的科學研究必須以創新知識,促進教育學生和服務社會為己任,而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從大學所得的專利權收益與所投人的科研經費比較看,大學的科學研究總體上是以基礎研究為主的,可以取得專利權的研究成果畢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能夠帶來教育收益的往往也只是所取得專利權的一部分。大學所取得專利權的收益總額遠低于大學的全部科研投人沒有國家的撥款支持,大學靠科研成果的商業化,根本無法維持高水平的科學研究特別是高水平的基礎研究。第二,大學的科學研究與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運用之間必須既有順暢的通道,又要有相對隔離的防火墻。哥大和麻省理工學院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從事具有商業化前景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但并不允許教師和科研人員直接對企業轉讓技術;也不允許教師和科研人員在企業擔任領導職務;研究人員在其成果取得技術專利后,可以出去創辦企業,但必須向學校支付專利費,并辭去大學的職務。同時,大學也不干預教師的科學研究,以保持科學研究的獨立性,并營造自由進行科學研究的良好環境,大學更不會以獲得專利收益的多少作為晉升職稱和增加薪金的必要條件。第三,大學設立專門的機構和配備專門的人員從事科研成果的商業化轉移工作。科研型的大學一般由一位副校長分管,設有科技成果轉移辦公室,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一般應具有法律學位和工商管理學位,并有企業背景。大學通常還與擅長于知識產權法律事務的律師事務所合作,聘請專職律師辦理知識產權的申請及維護事項,以及辦理科技成果的企業轉移的種法律事項。這些專門的工作人員通常要主動地與科研人員進行聯系,與企業聯系,既為研究人員與企業的聯系牽線搭橋,又可避免大學研究人員陷入科技成果轉讓的商業事務而影響學術研究。第四,大學鼓勵以其科技成果為基礎創辦企業,但并不直接追加商業化的投資。在獲得技術專利后,將新技術由試驗室推向市場,往往還需追加投資,主要靠風險投資。大學不僅不承擔追加風險投資的風險,如果企業不能按協議有效地利用專利,大學還可以按事先的約定收回技術專利而轉讓給其他公司。第五,注重科研人員的學術道德和法律規范。按照美國有關的法律,大學對大學教師的科學研究行為承擔連帶責任。如果教師在科學研究中偽造試驗數據,虛構試驗結果。剿竊他人成果或有侵犯他人權益等違反法律的行為,不僅要追究研究者本人的責任,還會追究研究者所在大學的責任。為了規范教師的科研行為,哥倫比亞大學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和兩個專門委員會負責學術規范。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進行學術道德和法律規范的宣傳教育和處理相關的日常工作;專門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學校有關學術道德規范的政策,檢查評估科學研究的道德法律規范,并對有關的糾紛作出裁定,對違反學術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者作出處理。大學還特別注意經濟利益關系對教師行為的影響。哥大規定,教師在校外機構取得一萬美元以上的咨詢收人構成與該單位的利益相關關系,如從事對該企業產品的技術鑒定等工作,必須事先向學校申報;教師不得利用學校實驗室及設備等介源為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單位進行科學研究和護術開發等。第六,充分尊重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獨立性、自立性。哥大和MIT兩所學校都沒有制定一級的科學研究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也沒有對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及技術發明的方面作出硬性要求,教師可以自主選擇科學研究的方向和項目。與科學研究相關的學科的設置及大型科研設備的配置,學校主要聽取專家委員會的意見,必要時,還會聽取校外有關方面同行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