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4: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外生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開展生物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具體做法
1.呵護好奇心,激發探究欲。筆者所面對的學生全為高中生,他們喜歡形象的、刺激的、新奇的和有趣的事物,厭煩枯燥無味的東西。要想激起學生對生物科技活動的興趣,可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讓學生主動體驗,豐富中學生的精神生活,使他們產生科學情感,學會科學探究,形成研究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培養青少年科學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通過生物教學和平時與學生的接觸、交談,主動了解學生對什么樣的科學問題感興趣,不斷地給學生創設能激發新異感的科技創新活動情境,激發他們的探究欲。
2.激趣點撥,發現問題。生物科技創新活動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或者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旨在為學生創設各種動手、動腦的機會,同時也是擴展想象、激活發散思維的過程。在學生自主開展的科技活動中,教師跟蹤輔導,不斷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及時點撥、不斷涌現新的問題。比如,在開展“驗證細菌分布廣泛性”研究性課題時,及時設疑:“在培養細菌的過程中能否出于好奇,隨便打開培養皿蓋?為了提高溫度,能否放到太陽底下曬?觀察過程中能否隨便接蓋后習慣性用手去摸或用口去吹?實驗結束后,培養物、試管棉塞如何處理以及試管、培養皿如何洗滌”等等。學生受啟發的過程也是學生思考的過程,發現還有許多未知領域值得去探索。同學們在思考、討論、歸納、尋找答案等過程,也是一種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通過此活動,同學們對教材中“學習微生物培養基本技術”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進和完善。
3.自主選題,自主探究。教師在平時生物教學和課外生物科技活動的輔導過程中,不斷積累具有興趣性、新穎性、前瞻性、創新性等特點的課題素材,為學生的自主選題提供盡可能大的空間。從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提供便于操作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從農村來的學生,選擇與“三農”有關的課題,便于就地取材;城市學生可以選擇社區規劃、城市污染、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相關課題,更加貼近生活;也可以充分利用城鄉同學地域互補優勢開展相關調查課題。如在學到種子結構時,在課堂上觀察幾種作物種子結構的過程中個別同學發現蠶豆種皮上有蟲蛀孔,剝開皮發現有蟲,激起了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經專家鑒定為蠶豆象,全班同學對此現象自主展開了臨夏地區蠶豆象發生區域和危害情況的調查。
4.積累素材,撰寫科技創新小論文。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過程從另一個側面分析是一種收集、篩選、處理、加工信息的過程。學生不僅捕獲閃光點(創新成果),而且要真實記錄所有環節,獲得第一手材料。如《塑料地膜二次利用探究》《探究菇蚊、菇蠅的防治措施》《培養基分裝環節的改進》等科技創新小論文的形成,小作者親自走訪、問卷調查、市場隨機抽查、互聯網查詢、可行性分析、論證等一系列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第一手材料,完成了此文。因此,創新成果的形成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從一個“閃光點”到另一個“閃光點”捕獲、積累、梳理的過程,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以及協作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5.舉辦科技創新成果匯報展。為了貫徹素質教育教學理念,豐富課外生物科技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校教研室每年舉辦一屆科技創新大賽。參賽作品的形成經興趣小組、班級、年級組層層推薦、選拔。在匯展的過程中,個人或集體代表現場介紹,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現場答辯等形式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輔導教師給學生以足夠的信心,使“閃光點”不斷閃光。全校層層搭建展現自我的平臺,提升全校師生的科學素養,通過創新成果匯報展,使課外科技活動、研究性學習、課外實習、實踐調查等課外生物科技活動的開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收獲與體會
論文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課外,環境,留學生
一、引言
近十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熱”也逐步升溫,作為我們民族事業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然而,機遇與挑戰總是并存的。在當下,唯有高效地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才能使我們這項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跟其他教學工作一樣,影響對外漢語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材、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筆者在此嘗試從課外環境與教學的關系來做探討,提出幾點拙見,供同行考議。
所謂課外環境,即課堂教學以外的條件和情況。相對于課堂上人為刻意營造的小環境而言,它是比較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了,這里的語言材料鮮活、實用等特點,是培養學生學習和鍛煉交際能力的大好場所,因此對外漢語教學,在留學生的漢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因素,適當地加以引導和強化,使他們學更好更快地習漢語。開外的環境主要包括:課外活動、社會實踐以及其它有助于漢語學習的業余生活條件,如果以合適的方式將這些學生體驗過的鮮活語言素材和他們的課堂學習摘要充分利用這些課外環境、力爭做到揚長避短。然而,在對外漢語研究中,這一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薄弱,還有待進一步認識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究竟哪些課外因素我們可以利用?如何利用?哪些又應該避免呢?下面,我們來分析認識。
[1]
二 課外環境與對外漢語教學
在課堂外,學生的活動環境是復雜多樣的,對于我們探討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若我們將這些學生的課外生活環境進行合理歸類,在尊重和互助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引導工作,這是可能的,對輔助教學也是很有幫助的。加強這一環節的工作,可以讓學生在課內和課外都能學習漢語,更能體味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快樂,這對快速掌握漢語將無疑是很有幫助的。下面我們來看具體如何利用課外的環境因素,來幫助留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漢語。
(一)給留學生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校內活動環境,對他們學習漢語是十分有益的。在課外,很多學生會組織或參加一些感興趣的活動。因此,我們可以以合適的方式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漢語學習、交流的活動平臺,如:漢語角、漢語橋等。在這類活動中,最好能有教師或者漢語基礎較好的中國學生輔助協調,促進大家積極參與交流和學習。老師主要是引導大家積極參與,對于一些突出問題做出相應地指導。在這其中,要注意營造寬松積極的氛圍,鼓勵大家不要怕犯錯誤,勇敢地交流,并肯定和鼓勵進步者。對于那些不影響交際理解的語言問題,要抱以寬容的態度,不要過多地干涉對外漢語教學,讓學生在自然交際中自覺發現并糾正自己失誤,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糾錯。
在這類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競爭意識進行積極引導。比如:東方的日韓留學生與西方英美等國留學生在性格和思維上差異較大,各有優長,可以讓善于積極表現的英美學生去鼓勵和刺激那些不愛參與活動的學生,增進他們的漢語學習信心和動力,同時也能增進友誼,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像這樣的活動,具有生活的真實素材,更有利于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
(二)兒童學習語言時,一個好的語言環境是很重要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周圍的語言交際環境對于他的語言面貌是有很大的影響的。留學生的韓語學習也是如此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在課外,很多外國留學生也會結交中國朋友,一起去旅游,購物、閑談等,這樣較自由靈活的漢語交際環境也是學習和提升漢語水平的好機會。在這過程中,如果利用周邊良好漢語交際環境的方法適當、對留學生的漢語學習也會產生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的。
曾經有一個來北京學漢語的北美留學生,他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去轉北京的大小胡同,體驗真實的百姓語言生活,他很快就學到一口地道的北京話。這樣的漢語學習體驗方式體現了交際環境的必要,增進了學習的動力。當然,漢語學習不是都有北京這樣的條件的,但這種課外交際環境可從中國朋友那里獲得,可以結交一些性格開朗,普通話較好,善于交際的中國人,這會對他們的漢語學習生活帶來很多幫助的,在這樣的交流生活中,他們會知道自己需要學習生什么有用(如購物用語、打的用語等),差距在哪里(如量詞誤用、語氣失誤等),這對課堂教學也是正面的回應對外漢語教學,讓他們明白學以致用的重要性,更加有利于學習提高。除此之外,在這種環境中,也可以幫助他們培養運用漢語的語感,還可以學習到很多的交際技巧和文化知識,對于完善他們的口語交際技能是十分有幫助的。
(三)營造一個良好的居室氛圍,提供適宜的飲食安排,這對留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留學生初來中國,肯定想念家鄉,在飲食、氣候、住宿條件等諸多方面都有些不適應的反應,甚至產生負面的心理負擔。加之漢語可能與其本族語言甚為不同,也會產生對漢語學習焦慮感,我們可以從留學生的身心入手,在飲食生活及居室條件為他們的學習著想,盡量提供方便,使之能專心與學習。
在留學生的住宿和飲食安排中,在尊重其民族習俗和特色之外,我們也可以增添一些適宜的中國元素與之搭配,讓他們能在自己的生活小居室中就能感受到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熏陶與交融,從中找到一些共鳴點和興趣點,逐步適應漢語的學習生活,消除焦慮、思鄉等負面因素的影響。在他們生活的居室環境和其他接觸較多的環境中多予以人文關懷,如:來自同一國家的學生安排在一起,鼓勵用自己喜歡的中國元素裝飾寢室,適時組織寢室活動等。另外,在一些細小的環節,如中西方裝飾品的選擇,色澤的搭配等也是需要注意的,有了這些人文化的后勤工作,并做好思想引導工作,讓他們在較舒適的環境中全心學習漢語
(四)加強對留學生網絡漢語學習的引導也是很有必要的。隨著網絡的普及應用,人們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工作和交流等已十分頻繁對外漢語教學,留學生的漢語學習生活也不例外,除了在課堂上有時利用多媒體網絡每題進行教學之外,在他們的課余生活中也會用到網絡這種現代工具,他們可以自己通過網絡來了解新聞、時尚,或用它來了解中國文化和交朋友等。正因為網絡世界資源豐富性,所以,如何做好這一領域的漢語學習指導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利用網絡學習漢語現在也已經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這就需要我們開發更多更好的漢語學習網絡資源,華東師范大學專門建設網絡漢語課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對于我們引導學生在課外利用網絡學習漢語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資源。漢語教師在教學之余業應做一些引導,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網上學習漢語和了解漢文化的途徑和技巧,甚至可以留一些這方面的課外作業。是當地引導他們建立一個網絡學習交流的平臺,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平臺,積極向課外的網絡拓展漢語學習空間,增加漢語學習的容量和途徑。
(五)在引導留學生利用課外環境學習漢語時,要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使之體會到因需求學,學以致用的快樂和益處,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將所學漢語知識最終轉化為具體環境中的交際應用能力,,會用才是目標,靈活運用是最高最高目標。如:學習了漢字,可讓學生到大街小巷去認識街名、店鋪名字等,看是否有些寫法不一樣,不妨天天都可以作一點這方面的作業。此外,還可以鼓勵他們聽廣播、看報刊,拓展學習漢語的渠道,在這些語言的實際運用中,遇到了問題,在學習中才會針對性地學習,并嘗試自己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語言問題對外漢語教學,這樣,便可以促使主動多渠道地學習,也能讓他們養成勤問多查的語言學習好習慣。但也要注意一些不規范用語的糾正,特別是一些廣告語中的用語用字,要盡可能避免這一負面影響的發生。這樣才有好效果。
三、結語
我們在探索課外環境因素對對外漢語教學的效果影響時,一定要把握各個環節的尺度,意識到課外環境因素對漢語教學重要性后,還須知教學的各個環節是相互聯系的,要處理好課內與課外兩個環節的關系,使二者密切配合,才能更有效地為教學服務。因此,這些細心周到的工作都要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這些工作還有待于我們更進一步地探索認識,以助于我們的教學工作順利高效地開展。
正如前面所說,影響對外漢語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筆者知識從頭課外環境這一角度作了一點探索,筆者認為,我們在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時,要有學科系統全局觀念,要從長遠考慮,這樣我們的事業才能永葆生機,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呂必松: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汪培光:語言和語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楊惠元: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
[5]李泉: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6]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7]李純.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模式研究現狀分析[J]. 史教資料2008;
[8]吳小雪.關于對外漢字教學的幾點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
〔中圖分類號〕 G4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8)06(A)―0009―01
中學圖書館為師生提供教與學所需的書刊文獻,為師生更新理念、汲取新知識,提供了一個便利的途徑,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好期刊文獻,這是值得管理人員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掌握期刊特點,有針對性地訂閱期刊
近年來,由于社會不斷發展,期刊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學科范圍亦不斷擴大,在傳播新學科、新技術、新發明、新思想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功能。
期刊對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及加強學生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增長知識,了解社會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學圖書館服務的主要讀者是學生和教師。中學時代,學生在德、智、體、美方面都要發展,圖書館在針對學生訂閱期刊時,要強調趣味性、益智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相結合。學生首要的任務是學習,對學習參考資料的需求很大,內容太專和太深都不適合。因此要及時訂閱與學生學習同步的期刊,如,《數理天地》《中學生英語之友》《中學生數理化》《中學文科》《中學理科》等期刊。教師是學校閱覽室的另一個重要的服務對象,教師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有教科研的重任,在確定教師使用期刊和學生使用期刊時,要隨時注意各種書報介紹以及期刊網絡媒體的廣告、讀者文章所刊信息,按照照顧全面、保證重點的原則,及時了解本校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知識的范圍來確定訂閱種類及數量。對于知識類、文學藝術類、科學普及類期刊,不能濫訂。在選擇期刊時,不能憑管理人的興趣、愛好和對刊名含義的推測而訂,也不能迎合少數人的需要訂大批電影、電視畫報以及休閑生活類的期刊,在眾多的期刊中選出適應中學師生的期刊來充實圖書館。
二、期刊的管理與利用
期刊由于內容新穎、信息及時的特點,成為讀者爭相借閱的首選,這就需要管理員編制一種期刊登記簿,及時登記,否則會影響期刊使用的時效性,給讀者借閱帶來不便。閱覽室期刊可按所屬部類,如學習參考、科學普及、文學藝術等分類法相對集中的定點陳列,實行開架或半開架借閱。
為了讓師生了解館藏期刊和提供借閱服務,中學圖書館應根據設備的配備情況,采取以下方式:①編制當年期刊目錄,將全年征訂的期刊分學科列入,每年更換一次,便于師生了解館藏期刊體系。②按學科來確定核心期刊并定期編制題錄,及時匯編核心期刊所刊載的文章。還可以根據各年級學科設置,每月將各科核心期刊中的重點文章目錄編制成期刊題錄表。通過對讀者的導向和對館藏期刊的展示,引導師生正確選擇和有效利用期刊,并迅速、準確地獲取其中有價值的文獻信息。
【編者按】長期以來,“語文教學”與“生活”只是人人都知道些皮毛,但卻一直未形成教學范式、體系,更沒有建構起具體的“生活化語文教育場”的黑洞。經過二十多年的生活化語文教學實踐研究,董旭午老師建構起了“一化六教”的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范式和“立體四層”的生活化語文教學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建構起了“生活化語文教育場”。這一系列實踐研究和科學建構,使這個“黑洞”有了比較具體內容,充滿了生活化的真語文教學氣息、活力與智慧,也較好地解決了中學語文教學領域一直存在著的本務不明,學生無興趣、不自覺,學生主體性非理性抬升、本真閱讀絕對化,讀寫嚴重分家,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脫節,教學極端應試化、功利化,目中無人、教而不育等一系列很嚴重的實際問題。為此,本刊特別約請生活化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的8位特級教師有針對性地撰寫了一組“生活化語文教育場”專題透視研究的文章。從本期起本刊將連續兩期發表該組文章,以揭示“生活化語文教學”是如何在實踐中返本歸真、活教活學地解決好這些問題的,希望能夠引起更廣泛的關注以及更深廣的實踐和研究。
(策劃人:董旭午 江蘇省特級教師)
【摘 要】生活化語文教學理念、“一化六教”課堂教學基本范式以及“生活化語文教育場”始終堅守著語文、語文學科及其教與學的本質與規律,始終堅守著語文教學的本務,即教學生學好語言表達藝術,培養和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素養。語文的本質、語文教學的實質與本務必須要有一個科學、明確的解讀和定位。果能如此,所有“語文人”也就容易形成共識與合力了,語文教學也就絕不會再這樣沒名沒分地瞎折騰了。
【關鍵詞】生活化;語文教學;本務;堅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1-0008-04
談起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本務堅守,首先必須明確一個前提,那就是何謂“語文”。對于“語文”,葉圣陶先生早就作過精辟、科學的解釋,他說:“彼時國人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稱為‘語文’)?!睆堉竟壬舱f:“這個語文,就是語言的意思。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在口頭謂之語,在書面則謂之文,合起來稱語文?!惫P者認為,兩位先生都是從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實質和本務的維度來揭示“語文”的本質的,這應該是無可非議的?;A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實質就是通過語文教學練,教學生學好語言表達藝術,全面掌握聽、說、讀、寫、思的能力,使學生成為會聽、會說、會讀、會寫、善思、善辨之人。為什么要這樣講呢?因為這一點才是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特質,人文、文化、人格、生命、審美等教育絕不是語文學科教學所獨自承擔的,更不是它的特質和教學的專務。鑒于此,筆者認為,基礎教育階段語文的應有之義就是:教師教中小學生學好語言表達藝術、掌握語言運用的本領以及學會做人所依據的教科書及相關課程。語文教學,就是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充分利用語文教科書及其語言內容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與學的(包括合理拓展的)活動。所以,語文教學本務,也就只能是教學生學好語言表達藝術,并使學生形成自覺和習慣,擁有終身受益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和素養。
長期以來,我們對語文和語文教學的本質、實質一直不能夠給予歸真返本的科學理解,總是自作多情地強加給語文和語文教學一些非本質屬性的東西,甚至干脆就不承認基礎教育階段語文和語文教學的本質和本務(具體見前文所述),甚至本末倒置地用人文屬性的東西(本來是語言所承載的內容,而絕非載體)來替代語文和語文教學。這種抓不住本質和本務的人文化傾向的嚴重泛濫,致使語文課堂教學目標不守本、不明確、不集中,進而導致語文教學人文泛濫,效益極低。
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談談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本務堅守。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生活化語文教學理念對教學本務的堅守
生活化語文教學的定義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與生活相融通,教學的方式、方法、途徑、過程、環境、體系、課程等全面都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教學方法論概念,其主旨就在于強調教師要生活化地活教、教活和教會,學生要生活化活學、學活和學會,教與學都把“生活”作為一種手段、策略、途徑、資源等,讓“生活”在語文教與學的過程中手段化、策略化、途徑化、資源化等。這個概念旨在強調,語文教與學的方式、方法、途徑、過程、環境、體系、課程等都是可以生活化的,“生活”可以成為語文教與學的方式、方法、途徑、環境、資源等。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研究,筆者充分發掘“語文教學”與“生活”的關系,提煉出了生活化的有效教學、環境優化、體系建構、課程實施等所需的活的方式、方法、途徑、策略等,形成了現在的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基本范式和生活化語文教學體系。這里還要鄭重聲明:生活化語文教學,就是要生活化地進行語文教與學,就是語文教與學的方式、方法、途徑、環境、資源等生活化,與“生活語文”這個概念毫不搭界,與“生活化語文”也不相同――絕不能這樣簡稱。筆者無意去招惹“語文”,去窄化和異化這個概念。我們之所以要提出生活化語文教學這個概念,就是想通過生活化地實施語文教與學,使語文教學步入返本歸真、守本務實、智慧有趣、扎實有效的正途。
“生活化語文教學”中的“生活化”,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課堂教學層面,特指教師生活化地教,即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作者生活、課文生活,聯系讀者生活,回歸生活情理,充分感受生命積淀等,體驗、感受、思考、探究,直至最終悟得課文這樣而不那樣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和運招用技的原由,從而引導學生也這樣生活化地學。簡明地講,就是教師生活化地教,學生生活化地學,教與學都把“生活”作為手段、策略、途徑、資源等,師生一道過好課堂教學生活,合力做好語文教與學這一件事。
二是課內外表達歷練層面,特指教師在生活化地教的同時,引發學生依托課文學習,依據文境或文意進行寫作和思辨訓練,指導學生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以及提煉、概括、整理各種問題結論等課堂活動中做實做好語言規范訓練;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這樣認真歷練,且長期堅持,當日子來過,養成自覺和習慣。在課堂上,教師教學生的同時,交給學生課內向課外拓展、課內外相互融通、互哺共生的方法和策略。教師課內導練是前提和基礎,學生課內外歷練是內容和旨歸,兩者有機融通,彼此促進,互哺共生。師生長期堅持導練和歷練當日子過,逐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與習慣的發育和生成。
三是“生活化語文教育場”建構層面,特指在課堂教師生活化地教學和導練以及學生生活化地學悟和歷練基礎上,由生活化課堂教學這個核心層向外拓展,再依次建構起“總結提升”“輔助拓展”“自主歷練”三個環層。四層之間互化融通、互哺共生,合力建構起一個“立體四層”的生活化語文教學體系,最終形成了“生活化語文教育場”。在這個“場”內,教師生長期堅持生活化的教學和導練、學悟和歷練,課內外融通,當日子過,循序持久,合力實現“四個互化融通”:一是教師課內教學生閱讀、感受、探究、體悟與學生課外自主觀察、閱讀、感受、探究、體悟的互化融通;二是教師課內引發學生最大程度地依托課文學習進行表達歷練與學生課外自主練筆的互化融通;三是教師課內引發學生發現可思辨點、自覺進行思辨訓練與學生課外自主觀察、閱讀和思辨的互化融通;四是教師課內指導學生進行書面語、口語訓練與課外學生自主鍛煉自己的書面語和口語能力的互化融通。最終,真正實現課內教師所有的教學和導練以及學生所有的學悟和歷練與課外學生自覺自主的學悟和歷練持久地互化融通和互哺共生。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這個“場”內自覺自主、富有情趣和智慧地活學活悟語文,學活學會語文,活練活用語文,進而悟透和會用語文,最終悟得語言真諦,練好表達本領。同時,學生還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真正獲得精神、品格和境界等方面的無痕發育與提升。
“生活化語文教學”中的“化”字,也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是生活化語文教與學過程中的多維“生活”有機化通。主要有五點:一是課堂教與學與作者生活、課文生活、讀者生活、教師生活、學生生活以及生活情理等多維生活之間的有機化通;二是多維“生活”彼此之間的有機化通;三是語文知識教學與生活情理的有機化通;四是學生課內生活化地深讀、體驗、感悟與學生課外生活化地觀察、閱讀、思辨、感悟的有機化通;五是教師課內生活化地指導學生做實表達歷練與學生課外生活化地自主表達歷練的有機化通。同時,這五個“有機化通”之間又互化融通,互為給力,互哺共生。這樣一來,生活化語文教學的多維“生活”及相關因素也就整體融通了,語文教與學也就全盤皆活了,也就真的充滿活力、智慧、理趣、情趣了,也就更扎實、深透和有效了。
例如,教學實踐中,經常會有人鬧出“祥林嫂有爭取婚姻自主”“朱自清爸爸爬月臺違反交通法”之類超越教學文本主旨內涵的笑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讓作者生活、課文生活、讀者生活、教師生活等實現有機化通,也就是僅僅站在教師和學生生活的維度,僅僅從師生文化積淀、個性體驗和思考出發來作出判斷。這樣一來,脫離作者和教學文本而鬧出一些笑話也就不足為奇了。再如,語文知識教學與生活情理的有機化通,會促進學生活學學活,學透學會。又如,學生課內外生活化地觀察、閱讀、思辨、感悟以及自主表達歷練的有機化通,更會促進他們的語文學習和歷練的課內外互化融通,互為給力和互哺共生,進而真正獲得語文能力和素養的發育和提升。
第二層是語文教與學過程中的多維“生活”的手段化、策略化和資源化。即作者生活、課文生活、讀者生活、教師生活、學生生活、生活情理乃至學生課內外語文學習生活等,都是教師生活化教學和導練、學生生活化學悟和歷練的手段、策略和資源,要生活化地、智慧而有趣地充分發掘和利用。
語文教學之所以長期以來一直就死講課文,或者盯著高考模式死教死練死考死循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數語文教師嚴重缺乏將教學中的多維“生活”視為教與學手段、策略和資源等的意識,甚至幾乎就無視這些“生活”的存在,尤其是幾乎就沒有把學生課內外語文學習生活視為資源并加以利用的意識。比如,探究課文的主治內涵,品析課文的語言藝術等往往只是生硬地照搬教參或教輔資料上的成說,而不是自己深入多維“生活”去體驗、感受、思辨和感悟,更做不到用自己融通多維“生活”后的真感悟去教學生去真體驗、感受、思辨和感悟。語文教學注定是遠離生活,沒有生命真參與和感悟的偽語文教學,更注定是不能夠真正把學生教活教會的。再有,學生課內外語文學習生活,如課堂上的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整理各種問題的結論、課文品析、依文練筆以及課外的閱讀美文報刊、觀看影視網絡、觀察世間萬象等,都是學生學好語文的資源,教師也要充分加以利用。只有這樣生活化地通學透悟,學生才有可能學得更有興趣,更有智慧,更有活力,更有實效。
第三層是把教與學當日子過。教師要像過日子那樣去堅持做實做好課內外教學和導練;學生要像過日子那樣去堅持做實做好課內外學悟和歷練,隨日子走、當日子過。學生學活了,悟透了,歷練了,這還不夠,他們還要課內外融通地長期地去學,去悟,去歷練,隨日子走,當日子過,形成自覺和習慣,真正做到課內外與學、悟、練互化融通,互哺共生,直至真正學好學會,能用會用,終身受益。
可見,生活化語文教學理念是始終堅守教學生學好語文表達藝術、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本務的,是始終高度重視學生的生活積累、文化積淀和生命體驗的,是始終把語文學習和歷練作為積極而有意義的生活來對待的,是始終以學生生活化地學悟和歷練活動為主線的,是始終指向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積累)的漸進發育和提升的。
二、“一化六教”課堂教學基本范式對教學本務的堅守
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基本范式“一化六教”當中的“一化”就是生活化地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前文已有所表述,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傲獭卑ā敖虒W生把語言歷練當日子過”“教學生把依情據理品析當日子過” “教學生把自主思辨當日子過”“教學生把依文練寫當日子過”“教學生把讀世悟文當日子過”“教學生把語文積累當日子過”等。這“一化六教”的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是活化語文教學體系核心層,每一“教”都緊緊扣住語文教學的本務。
教學生把語言歷練當日子過就是教學生把實打實地歸納、提煉、整理好課堂的一些結論當日子過,旨在指導學生自主做實正音釋詞、概括整理,自覺運用比較規范的語言進行口頭答題、師生對話、討論探究等,以促進學生養成規范、健康地運用母語進行表達、交流的好習慣。
教學生把據理品析當日子過就是教學生把深入“作者生活”和“課文生活”,并聯系“讀者生活”和“生活情理”等,多維“生活”深度融通地體驗、感受、思考、感悟作者為什么這樣遣詞造句、布局謀篇、運招用技的原由當日子過,旨在切實促進學生養成這種自覺意識和好習慣。
教學生把自主思辨當日子過就是教學生把積極發現課文的可思辨點并自主思辨當日子過,旨在扎實訓練學生語文讀寫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教給學生一副獨立思辨的頭腦,并促其練就一雙善于觀察、閱讀、思辨的慧眼。
教學生把依文練寫當日子過就是教學生把依托課文內容學習仿寫、續寫、擴寫、改寫、補寫,祝福語、頒獎詞、楹聯以及人物評論、事件評論、作品評論等當日子過,旨在通過這種生活化的課內自然習作訓練,促進學生形成意識,養成自覺和習慣,扎實培育他們的想象力、思辨力、品析力等。
教學生把讀世悟文當日子過就是把教學生讀世(指學生閱讀、觀察、聽聞到文章、世象和世事等)悟修辭藝術和寫作技法等當日子過,旨在教學生學會運用課內所學到課外生活的天地里去體察、體驗、感受和感悟,用眼睛“讀”出、用心靈悟出生活中的為文和表達之道來,自覺地把自己的生活世界轉化成鮮活的“悟文”資源。
教學生把語文積累當日子過,包括“教學生把積累‘我的活知識’當日子過” “教學生把積累‘我的活語言’當日子過”和“教學生把積累‘我的素材’當日子過”這三個有機組成部分,旨在教學生把積累“我的活知識(如字詞、語法、修辭、邏輯等)”“我的活語言(如課內外藝術高妙、哲思雋永、震撼人心的佳句)”“我的素材(即打上學生個體生命和人格的烙印的個性化素材)”當日子過,并最終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生活化語文教育場”對教學本務的堅守
生活化語文教學體系(即“生活化語文教育場”)由核心層(即“一化六教”的課堂教學)以及由核心層依次向外拓展的總結提升、輔助擴展和自主歷練等三個環層(剖面)構成。其中,核心層“一化六教”的每一“教”都是緊緊扣住語文教學本務的(這一點前文已表述,這里不再贅言)。另外三個環層,其內容也都是與語文教學的本務有著直接和間接關系的。
1. 總結提升層
這一層分“學法貫通”“表達提升”“素養積淀”三個維度為學生做一系列講座,對課內教學的內容分類進行對接總結和提升。這些講座是:“學法貫通”系列的“語言文字學習策略生活化指導”“文學類文本品析策略生活化指導”“論說類文本品析策略生活化指導” 等三個講座;“表達提升”系列包括“常見文體寫作策略生活化指導”“依讀練寫策略生活化指導”“即境表達策略生活化指導” 等3個講座,“素養積淀”系列包括“個性化素材積累策略生活化指導”“經典課文人文內涵提煉生活化指導”“應考技法與運用策略生活化指導” 等三個講座。共九個講座。
2. 輔助拓展層
這一層分“中學生必備知識積累”“中學生語文學習基本素養積淀”“中學生語文學習健康心理指南”三個維度為學生做一系列輔導講座,這些講座最切合教與學實際地開闊學生視野,夯實學生學好語文必備的知識和素養之基。這些講座是:中學生必備知識積累系列的“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必備古代文化知識積累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必備邏輯知識積累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必備語修知識積累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必備寫法知識積累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必備語文審美知識積累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必備和諧交際知識積累輔導講座”等六個講座;中學生語文學習基本素養積淀系列的“生活化背景下中學其他學科教材語文價值的發掘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國古代主要哲學思想流派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西方古代主要哲學思想流派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時代社會與文學創作輔導講座”等四個講座;中學生語文學習健康心理指導系列的“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閱讀心理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寫作心理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審美心理輔導講座”“生活化背景下中學生應考心理輔導講座”等四個講座。共十四個講座。
從總結提升層和輔助拓展層的23個講座的內容來看,其內容要么直接關涉語文教學本務;要么突出素養積淀和心理輔導,也都是在為促進學生完成“本務”奠基??梢姡@兩個環層不僅基本完成了生活化語文教學體系的建構,更是在相互融通、互哺共生地堅守著語文教學的本務。
3. 至于自主歷練層,其主要途徑就是語言規范化、經典文摘與點評、隨筆寫作與同伴評點等,更是直接關涉學生自主表達歷練
這一層鋪設在“輔助拓展層”的,最終完善了生活化語文教學體系的建構。在這一層內,教師指導、督促、檢查、激勵、鼓勵學生長期堅持課外自主表達歷練,以突出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實用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督檢、激勵、鼓勵下,充分運用課內學得的策略和方法,自覺、自主地觀察、讀書、體驗、感受、思考、思辨、感悟、評判,并持久、循序、扎實地堅持自主歷練,隨日子走,當日子過,形成自覺和習慣。這最外層的自主歷練以課內歷練為基礎,主要途徑有語言規范化、即境表達、經典文摘與點評、隨筆寫作與同伴評點等,主要呈現形式有經典文摘與自主點評和隨筆寫作與同伴評點等。
可見,自主自練層的所有活動全都是緊扣住教學生學好語言表達藝術這個本務的,使學生在課內外都過上了一種歷練表達、規范語用的積極生活,并在這種生活中練好本領,健康成長。
總之,“語文姓語”這一理念早已自然無痕地融入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了,早已融入“生活化語文教育場”的各個層與環節之中了。在這個“場”內,我們始終堅守住了語文、語文學科及其教與學的本質與規律。教師長期堅持生活化教學和導練,學生長期堅持課內外融通,循序持久的學悟和歷練。這樣一來,學生自然就會在這個“場”內自覺自主地富有情趣和智慧地活學活悟語文,活練活用語文,進而悟透和會用語文的。
最后,再重申幾句。生活化語文教學本務就是教學生學好語言表達藝術,其終極教育理想就是教文立人?;A教育階段,語文的本質、語文教學的實質與本務必須要有一個科學、明確的解讀和定位。果能如此,一切也就理順了,廣大語文教師也就都明白自己該做什么和怎么做了,課標制定者、教材編寫者和廣大語文教育研究專家也就明白該怎么指導和服務語文教學了,所有的“語文人”也就容易形成共識與合力了,語文教學也就絕不會再這樣沒名沒分地瞎折騰了。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以“農村小學四項規范達標”為抓手,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以強化教學過程的精細化管理為突破口,推進區域學科聯片教研,促進全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有效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一)、做好校本教研文章,重在教研組建設
1、加強教研組建設和管理,開展靈活多樣、講求實效的教學研究活動。設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綜合等教研組,周二下午(語文)、周四下午(數學)、周三下午(英語)、周三上午(英語)為半日教研活動時間。根據各教研組、教師取得成績參加片、區先進教研組和教研組長以及課改先進教師的評選。
2、組織利用教學開放周或開放日,上好常態課、研究課、示范課,促進教研活動百科齊放、百師爭鳴,讓每個教師都有展示的舞臺。
3、繼續開展作文和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提升教師作文教學水平和應用題教學能力。
4、進一步加強指導綜合學科教研活動。教研重點要進一步轉移到研究課堂、研究學生上,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充分地發展。 (二)、做好“各項評比”文章,重在提高師生素養
1、繼續組織教師參與瑞安市2009年優秀教學論文評比活動,提倡誠信教研,嚴防并杜絕論文抄襲現象,不斷增強實效意識和精品意識。
2、認真做好市二、四年級學生規范漢字書寫比賽、小學生英文書寫比賽、小學畢業班學生科學實驗技能操作設計比賽,促進學生書寫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不斷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3、舉辦校級各類競賽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1)、中高年級作文競賽比賽;
(2)、四年級學生英文書寫比賽;
(3)、溫州市小學二、四年級書寫競賽;
(4)、一、二年級口算競賽;
(5)、小學六年級學生實驗操作、實驗設計比賽;
(三)、做好新課程實施文章,重在“三課”建設
1、組織骨干教師參加市級第十二次新課程學科語文、數學備課會,不斷增強培訓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圍繞“三課”(課程、課堂、課外),加強課程建設,聚焦課堂教學,活躍課外生活,加強教材研讀和學生研究,強化課型創新,力求體現“扎實、有效、簡潔、靈動”的特色。
3、針對新課程學科教學研究的重點、熱點問題,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專題教學研討和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4、積極抓好必修課“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與實施工作。結合實際用好省編通用地方課程和《話說溫州》地方專題課程,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5、加強、深化聯片校本教研工作。以改變聯片教研活動過程的監督和指導為突破口,改變教研活動的形式,強化教師的參與意識,進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性。
(四)、做好“四項教學規范達標”文章,重在教學常規管理
1、90%以上的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質量評測、參加規范活動等方面達到評估標準,學會撰寫教學案例、論文、敘事和反思,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2、進行兩次教學常規檢查,評估表套用《溫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規范達標”評估表》,并予以具體化、數字化。
3、學校在課程管理、教學管理和研修管理等方面要規范,開足開齊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2009年上學期要通過市級達標驗收。
4、建立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對教師的過程評價和教學質量的監控,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每位教師要編擬試卷一份,會做學科質量分析報告。
5、加強新教師和中老年教師的培養培訓,造就一批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6、加強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推進“書香工程”,創設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7、大力推進教師“教育博客”建設,創建個人工作室。
(五)、做好師資提升文章,重在“素質年”培訓
1、讀書活動。全校教師進行閱讀教育名著活動,每位教師每年閱讀不低于3本名著,每本理論書籍名著要有1000字以上的讀書評論或讀后感。
2、博客開設。學校鼓勵教師建立個人博客網頁,積極撰寫教學日志,將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學手記、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讀書心得等寫進教育博客,教師每月平均發表日志不少于6篇。
白駒過隙,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匆匆而過。為期差不多兩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實習期間,有過歡笑,有過心酸,但我們都在不經意中收獲著、感動著…….收獲的不僅是教學經驗、班主任工作經驗,的是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讓自己的學生因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還收獲了一份份雖然認識短暫但卻真摯的友誼。雖然實習已經結束,但是實習那些小事,卻在我的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回放……..
班主任工作——讓孩子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在xx中學實習期間,我擔任的是高一(13)班的實習班主任,原班主任是一位剛從華中師大畢業的新老師,在見班里的學生之前,他向我介紹了班里的情況以及一些班級管理的事情。接下來就是與班里的學生見面,其實想到要與學生第一次見面,心情真有點緊張,在講臺上自我介紹時,臺下是一片笑聲。好幾次都打斷了我的講話,可能是為我的風趣、幽默所感染了,一下子,我和學生的距離拉近了,他們都覺得這位實習老師很有趣,但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我也挺嚴肅的。因為開始的前兩周,我們只是聽課,所以有的時間管理班級工作,比如說,看早晚讀,晚自修等。第一次月考后,我們班的各科考試成績都不大理想,學生信心也大受打擊,班里的紀律有點渙散,我每天晚上六點半之前都會到課室里看看,很多同學已經回來了,但是每天晚上總是那幾個學生晚到,我都一一記錄下來,然后每個都找他們談心,詢問其原因并進行教育。一開始,我們班里有一位同學上課很不認真,作業不做,考試成績很不好,后來我慢慢的接觸這位同學,發現他其實很聰明,鋼琴還過了八級。只是自律能力有點差,我找過他幾次,后來慢慢發現,他改變了。每天晚上六點半之前就到課室學習,而且講話也少了,慢慢地變好了。希望他能堅持下去,考上理想的大學。
我在13班上過兩次班會課,第一次的主題是——揚起理想的帆!通過介紹幾所全國著名的大學以及大學生活,讓他們感受大學的風范,激勵他們定下自己心中的大學并為之好好學習。從收上來的周記看來,這節班會課還是有效果的,有些學生以前從未想過自己要上那所學校,現在他們想要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并為之定下了目標,有一個奮斗的目標,才能指引前進的方向。第二次班會的主題是——自律與自信。這節班會課,我一改往日的作風,讓他們看到一個嚴肅的我,因為這節課我訓了他們一節課,從宿舍紀律講到晚修紀律,訓得學生都不敢出聲了,我還以為他們會因此疏遠我,沒想到剛好相反,他們與我更加親近了。所以,對待自己的學生,不一定要溫柔、和藹,有時候的一頓訓斥,也會讓他們覺得老師是真正的為他們好的。作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會接觸學生,除了了解他們的學習,還要了解他們的內心變化,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我從老師身上學到的教學理念是讓孩子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也是老師最大的幸福。
教學工作——收獲經驗與教訓
在xx中學的實習,我感到非常幸運。海中的老師都非常好,做好示范,耐心指導,而且也很放心讓我們上課,對我們存在的問題認真指導。在為期差不多兩個月的實習,我總共上了差不多40節課,其中包括習題課、評講試卷課、新課和課外實驗課。在上課過程中,我的指導老師幾乎每節課都會去聽我的課,而且每聽完一節課都會指出我存在的問題和上課要注意的地方。有一次,我上習題課,在黑板上寫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在講題過程中,由于版面不夠,就把前面的標題擦了,下課后,老師給我指出了這一點,重要的板書一般是不能擦掉的,一節課下來,最后留在黑板上的內容就是本節課所講的關鍵點,這是對我的一點告誡,也讓我領會到板書的重要性。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這時候真的很考驗教師的應變能力。記得有一次上課時,班上的投影壞了,我的課件投不上去,怎么辦呢?我的上課內容都在電腦里,而且我也沒有打印出來,我讓電教員調試了大約十分鐘還沒弄好,就下決心,不用課件上課,僅憑我對課件內容的記憶,上了一節課。這節課給我的教訓很大,雖然是一個意外,但是作為一名教師,課前應該要預想到可能發生的一切情況,并做好應對的準備。而我在上課前是完全沒有想到課室的投影會壞,也沒有做好其他準備。所以,我們以后上課前,盡可能的想到課堂發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并想想應對的措施,以確保課堂能夠順利進行。
實習期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上了一節公開課,內容是“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及離子共存”。當時是在整個化學課組開的,聽課的老師包括高一、高二、高三的化學老師以及其余四個實習老師,課前我以為我會很緊張,但是我發現我在課堂上一點都不緊張,而且上課時間剛剛好,公開課順利進行。課后我總結了一下,我覺得這次公開課會如此順利,是由于我準備的比較充分,對上課的內容很熟悉,在教學設計上也比較嚴謹、順暢。此外,那次我的心態很好,不會在乎上的不好會有什么影響,“像平常一樣上課就行了”,我一直這樣對自己說,所以我一點都不會緊張,發揮自如。但是,還有一點不足就是我上課的語速偏快,這是我一直以來都存在的問題,需要慢慢解決。但總的來說,這次公開課我的收獲很大,非常感謝海中的老師給我這樣一個機會。
第二課堂——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在實習期間,我們還幫助海中舉辦了一些第二課堂活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首先,我們帶了學生的研究性實驗,參加“詹天佑”杯學生科研論文,我帶的是13班的兩位同學研究《利用手持技術探究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影響》。還有學生興趣小組實驗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豐富課外生活,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不僅能開拓視野、增知啟智,還能夠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發展聽說讀寫能力,快樂地接受語文知識。
1.交流讀書體會,引導學生樂于讀書
教師可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后的體會,用現身說“法”的形式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同時可以對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利用榜樣的力量激起學生對書的渴望以及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愿望。這樣就會促進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閱讀嘗試。
2.發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
故事人人都愛聽,特別對于一些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童話、偵探、科普類故事,學生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如從《天方夜潭》、《聰明的阿凡提》、《小兵張嘎》等書中選取幾個典型、有趣、益智的情節講給他們聽,讓他們對故事中的傳奇人物感興趣。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娓娓宣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或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迭、期待大白結局的關鍵之處,教師戛然而止,讓學生帶著懸念課后自己去讀。另外教師應介紹好書給學生閱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擇相應的讀物,引導學生讀優秀的課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給學生閱讀。
二、“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學生閱讀只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如,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對情節生動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即使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并用到寫作上,這樣的讀書方法收效甚微。因此,要教育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應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閱讀是一種與作者心靈溝通的過程,多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大腦、美化學生的心靈。首先要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相關篇章或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系,可介紹學生閱讀《人與自然》一書或自查其他讀物,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寫科學小論文。另外可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想法,并在課外閱讀活動課上進行交流,讀、寫、聽、說緊密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創造條件,讓學生快樂閱讀
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幽雅的環境中愉快地進行課外閱讀。
1.建立“班級圖書庫”
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以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優化了學生的讀書環境。
2.給學生創造足夠的閱讀時間
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除了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既可朗讀所教的課文也可翻閱課外的書報外,還可每周劃出一二節課時,保證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3.拓寬學生課外閱讀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