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3: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總結我院內科收治的15例痄腮患者(男10例,女5例)的臨床護理經驗,提出了如下護理重點。①隔離:發現病人立即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直至腮腫完全消退后1周。②臥床休息:發熱者臥床休息至體溫正常;腫痛者臥床至腫痛完全消失。③飲食:進食清淡易消化之流質或軟食,避免酸味堅硬固體食物,以免刺激腮腺使疼痛加重。④口腔衛生:勤用淡鹽水或1∶3甘草銀花液漱口。⑤病情觀察:注意觀察患者體溫、腮腫程度、舌苔、脈象、、神志等變化。⑥中藥宜溫服,高熱者偏涼服。⑦腮腫、腫痛者均可用青黛散等外敷以輔助治療。
關鍵詞:痄腮;護理;體會
痄腮是由風溫時毒所致的外感時行病?,F代醫學稱為流行性腮腺炎。本病以發熱、耳下腮部漫腫、疼痛為其特征。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易于流行。學齡兒童多見,發病率較高,一般預后良好,病后可獲得較持久的免疫力。
痄腮病情有輕重之分:輕者表現輕度的惡寒發熱、一側或兩側腮部漫腫疼痛、咀嚼不便、精神不振,舌質稍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為溫毒在表;重者表現壯熱、煩躁、口渴引飲,伴有頭痛或嘔吐、腮部漫腫脹痛、堅硬拒按、咀嚼困難,咽紅腫痛、舌質紅、苔黃、脈滑數,為熱毒蘊結;嚴重者可出現邪毒內陷心肝和邪毒引睪竄腹的變證。
1臨床資料
在我院內科收治的15例痄腮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齡最小者6.5歲,最大者30歲。其中出現邪毒擾心者1例;出現腫痛者3例。
2護理體會
2.1一般護理
2.1.1隔離及預防
發現病人,及時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直至腮腫消退后1周。對密切接觸者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避免其發病或減輕發病癥狀:(1)用板藍根15~30g水煎服或板藍根沖劑沖服,連服3~5d。(2)接種流行性腮腺炎減毒活疫苗(可使潛伏期患者減輕發病癥狀)。因痄腮患者癥狀開始出現前數日即開始排出病毒,至患者出現癥狀時,密切接觸者可能已經被傳染而處于潛伏期,而此時又因照顧病人比較勞累,所以一旦被感染則癥狀多較重,此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該15例病人中有2例年齡較大的女性病人就因為照顧患有痄腮的孩子而被傳染,病情較重,其中1例出現邪毒擾心之變證。
2.1.2注意休息
發熱期間臥床休息至體溫正常;腫痛者臥床休息至腫痛完全消失。3例腫痛患者中1例因腮腫消退、發熱輕、腫痛也不甚重,又臨近考試,怕耽誤復習考試,不聽勸告,邊上學邊治療,致病程遷延數十日不見好轉,直至考試結束后臥床治療10日方愈。在臨床護理中一定要告知患者臥床休息對該病治療及預后的重要性,以免患者不注意休息而致病程遷延,影響發育甚至影響成年后的生育。
2.1.3注意口腔衛生
囑病人注意口腔衛生,勤用淡鹽水或1∶3的甘草銀花液漱口。
2.1.4清淡飲食
告訴病人飲食宜清淡且易消化,吃流質或軟食,忌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酸味食物,以免刺激腮腺使疼痛加重。如一位并發心肌炎的患者因接診護土健康教育不到位,病人家屬給患者吃醋調涼拌菜,致患者腮痛加重,病人誤以為進食咀嚼所致,而對進食產生畏懼心理,后經反復解釋做工作,才使病人打消顧慮,正常進食。
2.1.5密切觀察患者體征
勤觀察病人腮腺腫痛的程度、體溫、舌苔、脈象、神志、等變化,如見高熱、頭痛、嘔吐、嗜睡、項強、甚則昏迷等情況時,立即報告醫生,并協同搶救。
2.2臨證護理
2.2.1高熱的護理
高熱病人可行物理降溫,囑病人多飲水。
2.2.2腮腺局部的護理
腮腺腫脹處可用青黛散以醋調外敷,或新鮮的仙人掌去刺剖開,以切開面或搗泥外敷,外敷范圍應大于腮腺腫大的范圍。
2.2.3的護理
腫痛時,除臥床休息外,應用丁字帶將陰囊托起,局部以青黛膏外敷或青黛散以蛋清調外敷。
2.2.4服藥方法
中藥宜溫服,高熱者偏涼服。
糖尿病足由于病程長、反復發作,往往久治不愈,嚴重者需要截肢,但早期預防、早期發現,可以降低致殘率,因此本病的護理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現將本院2003年1月以來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患者運用中醫護理,收到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42例,其中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39例;男31例,女11例,年齡35~73歲(平均57.2歲)。糖尿病病程1~22年;25例僅表現為下肢感覺減退、麻木、發涼、疼痛,12例足潰瘍表淺,3例潰瘍深至骨質,2例趾壞疽嚴重;合并感染12例。經積極治療和護理,感覺異常者無一例發生足潰瘍,足潰瘍表淺者全部愈合,深度潰瘍治愈2例、好轉1例,壞疽2例中1例好轉、1例自動出院,無截肢致殘病例。
1.2治療方法
(1)嚴格控制血糖:應用胰島素、口服降糖藥,使血糖控制在餐前7~8mmol/L、餐后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2)控制感染:創面分泌物細菌培養陽性12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5例)、大腸埃希氏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變形桿菌(1例)及混合感染(2例),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3)改善血液循環:選用前列腺素E1(PGE1)、654-2或脈絡寧每日靜脈滴注,同時應用中藥。糖尿病足在祖國醫學中屬“脫疽”范疇,在肢體缺血未出現壞疽時辨證多屬陰傷氣耗、陰寒下注、阻滯經脈所致,治以益氣陰、溫經祛寒,選用制川烏3~6g(先煎)、北細辛2g、生黃芪15g、北沙參15g、獨活6g、桂枝5g、蘇木10g、地龍10g、枳殼10g、生姜皮10g,1劑/d,水煎服。若肢體皮色紫紅或有色素沉著,治以活血化瘀為主,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若肢體缺血合并感染出現腫脹疼痛時,治以清熱祛濕為主,選用土茯苓30g、米仁根60g、忍冬藤30g、生甘草10g、白蘚皮10g、菝葜30g、紫花地丁30g、玉米須30g、垂盆草30g、地耳草15g,1劑/d,水煎服。(4)改善末稍神經功能障礙: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可緩解神經痛。
2護理措施
2.1情志護理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肢體缺血或外周神經病變,生活質量將受到影響,皮膚一旦破損或有感染則經久難愈,加上糖尿病本身是慢性終身性疾病,醫療負擔重,患者情緒往往比較消極、焦慮,進而加重肢體局部缺血,影響愈合。祖國醫學認為,心靜則神安,神安則氣血和,為此要注意多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其心理狀態,經常給予關心、安慰和鼓勵,中醫認為以正言勸導法,言之以其善,“疾雖久,猶可畢也”。治療上盡量為患者精打細算,減輕經濟負擔。
2.2飲食調護
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及活動量,計算每日飲食量,以達到熱量攝入與能量消耗間平衡。指導患者有規律地進食,原則上是進餐要定時、定量,早、中、晚三餐食量分配各1/3[1],忌煙酒,避免飽餐。食物以低脂、低熱為主,古醫經早有“膏粱之變”之說。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全身情況較差,而創面修復又需要足夠的營養,飲食中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此外,根據患者體質指導其適當進食豬胰、玉米須、山藥、豇豆、豌豆、茭白、苦瓜、葫蘆、蠶蛹、洋蔥、菠菜根等降糖止渴的食物。
2.3運動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三大治療方法之一。糖尿病足患者在運動時要特別注意對足的保護,要選擇合適的鞋,運動后要仔細檢查足部有無紅腫或受壓的痕跡,有足畸形或足腫脹的患者以散步為宜,不宜做較劇烈的運動;運動后出現下肢疼痛,不要再堅持運動;對足部有開放性病變的,有壞疽、急性潰瘍合并感染的,應臥床休息,不宜行走。
2.4局部皮膚護理
每日檢查足部,觀察皮膚情況,注意有無水泡、腫脹、擦傷及皮膚的色澤、溫度,有無感覺異常、足背動脈搏動和彈性。無皮膚潰瘍患者的護理:糖尿病足患者皮膚易發生感染,要盡量保護其足部免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傷害。保持皮膚清潔,每天睡前用38℃左右溫水浸泡雙腳15~20min,用柔軟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擦干,仔細地觀察雙足,對有足癬感染者,則用有抗真菌、護膚作用的一枝黃花30g、土大黃30g、白芨15g、生甘草10g,每日1劑漬洗;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天,要穿軟而寬松的棉襪、棉鞋;對于足部皮膚易干燥者,可涂上一層薄的油脂;避免腳邊放置電暖器、熱水袋等;禁用刺激性強的消毒液;指導家屬學會正確修剪趾甲,不要把趾甲剪得過短,不要隨意修剪腳上的雞眼或結痂。已有皮膚潰瘍患者的護理:糖尿病足皮膚潰瘍形成后,采用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功效的三黃洗劑(生大黃、生黃柏、生黃芩各30g加水3000ml煎20min)浸泡患足,38℃左右,每次20~30min,然后局部用紅外線照射,距離30-50cm,每次15min。對于潰瘍較深,膿液及壞死組織較多的患者,行切開引流或清創,用分步蠶食法清除壞死組織,創面常規消毒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后用三黃洗劑浸泡、紅外線照射,再選用雙黃連、賽胃安、維生素E等交替涂敷創面。對于恢復期創面,肉芽新鮮膿液較少時,泡足后,用中藥生肌玉紅膏外敷,以助生肌收口。
2.5健康宣教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發生周圍神經病變的時間為發病后10~15年,若血糖控制欠佳,病史3~5年即可發生[2]。因此要讓患者了解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使其能自覺地配合飲食及藥物治療。許多糖尿病患者在注重飲食及藥物治療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足部的保養及護理,因此健康教育的內容除了糖尿病一般知識教育外,還應重點包括糖尿病足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足部評估、足部護理及自我保健等[3]??茖W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適當運動、出院指導,能減少糖尿病足的發生并預防糖尿病足的感染[4]。通過積極的預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潰瘍所致截肢的發生率[5]。
【參考文獻】
1李清華,李清江,蔣文,等.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的飲食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0,35(9):533.
2李仕明.糖尿病足檢查方法及診斷標準.中國糖尿病雜志,1996,4(2):126.
3王珩.老年Ⅱ型糖尿病足的預防和護理.中國療養醫學,2005,14(1):52~53.
黃柏灌腸劑藥物組成:敗醬草30g,青黛20g。金銀花50g,黃柏30g,丹參40g,地榆炭40g,訶子30g,由我院煎藥室濃煎取汁約100mL灌入無菌輸液瓶內制成黃柏灌腸劑。每晚睡前保留灌腸1次,10d為1個療程,間隔2d再行下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護士備好灌腸用物至患者床前,向患者解釋灌腸的目的和注意事項,關好門窗,屏風遮擋,保護患者隱私。囑患者排空二便,取左側臥位—俯臥位—仰臥位[2],以利于藥液與直腸黏膜充分接觸,臀下墊油布和治療巾。灌腸液預熱至39~41℃,藥液的溫度過低或過高均容易導致直腸刺激不利于灌腸液的保留,影響直腸黏膜對藥物的吸收。將中藥灌腸液搖勻,用一次性吸痰管(14號)代替肛管與一次性輸液器連接,前端涂少量石蠟油,排盡管腔內空氣之后,插入20cm,操作輕柔,插入結腸,可避免肛管對直腸的刺激[3]。如插入有阻力,讓患者深呼吸或用指腹在肛周輕輕按摩,待括約肌放松后再插入。采用點滴式滴入法,40~60滴/min緩慢滴入,注意觀察患者反應,如患者有排便感,讓其深呼吸放松腹肌,減慢滴速,必要時停止滴入。灌腸液在腸道內保留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4]。灌腸后囑患者平臥位,臀下墊小枕抬高臀部10cm,至少保留藥液2h,最好保留6h以上,以提高療效。灌腸過程中注意保持床單位整潔,如有污染及時更換,保持環境整潔舒適。
2艾灸的護理
取中脘、天樞、關元、足三里、上巨虛穴,溫和灸法每穴艾灸5min,每日1次,10d為1個療程,間隔2d再行下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護士首先向患者解釋艾灸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取得配合,囑患者取仰臥位,將艾條(河南省南陽市臥龍漢醫艾絨廠生產,艾絨等級:甲等,艾條直徑:約10mm)距離皮膚2~3cm進行熏灸,以局部皮膚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穴艾灸5min,至皮膚稍起紅暈為度。對于局部知覺減退的患者,護士將示、中兩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這樣可以通過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距離,掌握施灸時間,防止燙傷。在施灸過程中密切觀察局部皮膚及病情變化,詢問患者有無不適,觀察艾條燃燒情況,隨時彈去艾灰防止燒傷皮膚、衣被。操作完畢協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適休息。
3體會
慢性直腸炎屬中醫學泄瀉、痢疾范疇,病位在脾、胃和直腸,病機為脾胃氣虛,運化升清失職,濕邪郁滯大腸,日久化熱,血氣相搏,脈絡受傷導致氣血凝滯,瘀血阻絡。黃柏灌腸劑中敗醬草、青黛、金銀花、黃柏活血解毒;丹參活血,祛瘀,涼血;地榆炭涼血,止血,解毒散熱;訶子澀腸止瀉。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止瀉生肌之功。運用黃柏灌腸劑保留灌腸使藥液直接作用于直腸黏膜,便于吸收,且作用迅速。艾灸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起到溫通經絡、補氣活血作用,改善微循環,調節自主神經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中脘為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可以治療腹痛、泄瀉等癥;天樞可除濕化濁,活血化瘀;關元調補下焦,固本培元;足三里為溫腎助陽、調理脾胃之要穴。
1.1對照組接受泌尿外科基礎護理,主要包括:術前常規備皮,并告知病人禁飲、禁食的時間,手術當日清晨給予術前用藥以及常規清潔灌腸。手術完成后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并給予預防性并發癥護理、引流管護理以及持續性膀胱沖洗。
1.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中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情志護理。應參考病人個體情況積極與病人溝通交流,通過深入交談來疏導其心理狀態,緩解其緊張或焦慮情緒,逐步恢復心理狀態至最佳,以提高手術治療依從性;應選擇直觀易懂的視聽材料以及各類宣傳畫來展示手術的意義與必要性,并告知病人在術前和術后的各類注意事項,講解術后預防并發癥的有效措施;將一些有效而簡單的自我放松技巧傳授給病人,例如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松、靜默以及意象性放松等等。②術后出血的預防性護理。術后可取4℃生理鹽水沖洗膀胱,同時注意保持適當的沖洗速度以及沖洗量,避免出現膀胱痙攣;若病人出血量較多則應中止灌洗并準備電凝止血;告知病人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可給予麻仁丸服用。③腹脹、排便護理。艾灸神闕、中脘穴,或以理氣散外敷、場效應低頻治療下腹部等方法改善腸蠕動,以預防便秘。④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以中頻脈沖氣壓聯合穴位貼敷足三里、陰陵泉、陽陵泉、三陰交、涌泉穴,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⑤睡眠護理。使用耳穴壓豆改善睡眠,通常以每個耳朵貼肝俞、心俞、腎俞、內分泌、交感神經、神門穴。⑥辨證施膳。對于屬膀胱濕熱證的病人可多食薏米粥,取糯米和薏仁米熬粥,加入冰糖即可服食;屬腎陽衰憊證的病人可多食黃芪山藥粥,取薏苡仁、山藥以及黃芪熬粥服食;屬肝氣瘀滯證的病人可多攝入茄子、菠菜、瓜蔞以及絲瓜等。⑦尿頻、尿失禁的護理。在術后2d~3d囑病人進行收縮腹肌、臀肌和括約肌鍛煉,同時加用針灸或理療等。尿失禁或尿頻現象一般在術后1周~2周內可緩解[3]。
2觀察指標
分別在術前1d、手術當日以及術后第3天時觀察兩組病人心率以及血壓變化,并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評估兩組病人焦慮狀態,統計兩組住院平均時長、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在男性老年群體中,前列腺增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其對于男性老年病人生命質量以及健康狀況產生重要影響,臨床癥狀多表現為排尿困難、尿頻以及尿潴留。一旦病人過度勞累,或者氣候變化導致前列腺充血水腫,均會引發急性尿潴留。對于前列腺增生病人而言,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是諸多治療方案中的金標準。隨著臨床對該術式的不斷應用和深入研究,采用中醫方案護理TURVP圍術期病人成為臨床所關注的重點之一。
1.1患兒
從患者方面來說,由于兒童病情復雜多變,且容易反復,造成護理工作繁重,有時沒有時間來及時、仔細的解答家屬的問題,就會使患兒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產生不滿和誤解;患兒由于自制能力較差,在進行各項檢查,尤其是帶有創始性的檢查時因為疼痛不能很好的配合;患兒因為年齡小、自身認知能力差、不能正確地訴說自己的癥狀,加上兒科病情變化快,以至于不能對病情的變化做出及時的應對。
1.2患兒家屬
隨著人們認識的普遍提高,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孩子很是嬌貴,一旦生病,全家人都緊張。特別是當患兒病情比較嚴重或者是危險的時候,一旦醫護人員不能做出及時準確的處理時,他們就會把自己的恐懼和焦慮發泄到醫護人員的身上。
1.3護理人員風險因素的來源
總的來說還是出自于我們醫護人員本身,總結下來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壓力過大。由于患兒年齡小且重視度高,一旦出現失誤,愛子心切的家長們就難以接受,往往會引起矛盾糾紛。這給護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操作時的水平。
(2)服務意識不足。極少數的護士在面對患兒時缺乏應有的耐心和愛心,又因超負荷工作,精力不足對家長解釋工作不到位,這就大大增加了風險的發生。
(3)法制觀念淡薄。護理記錄不真實,護理記錄不完整,護理記錄依賴醫囑性強,一旦發生糾紛,這些現象都會使護理人員處于不利的位置。
1.4在醫院管理方面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實施搶救用品準備不全、醫療儀器發生故障未及時維修、新儀器的使用不當等原因而耽誤治療,以及缺乏人性化的病房管理,這些都可以引起糾紛。此外,沒有落實到位的規章制度,不能保證護理工作地有序進行,護理質量也會深受影響,在產生糾紛的時候不能明確醫患雙方的責任。
2應對風險的干預措施
(1)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法制教育,提高其責任意識
醫院應該專門組織醫護人員集中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增強法制意識,以便在日常工作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積極主動地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來進行護理工作,這是杜絕護理糾紛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要謹慎從事技術操作,遵守“三查七對”原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概率。
(2)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
兒科的患者都是特殊的患者,更需要醫護人員增強要積極、細致、全面地為患兒及家長服務的意識只有以良好的工作態度服務于患兒,才能在醫療服務的行為過程中取得病人的信任,杜絕矛盾及糾紛的發生。
(3)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護理技能
提高自身的能力是防范醫療風險最有力的保障。因此護理人員應重視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積極地參加一些臨床技能培訓班、護患溝通技巧學習班等,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另外多學習一些關于兒科常見疾病的知識,熟悉各種疾病特點,掌握護理的原則和重點,可以幫助我們在臨床中熟練的處理與運用。對新引進的先進儀器設備,不但要會熟練地掌握如何使用,還應掌握其基礎理論知識,盡量避免因為盲目操作給患兒帶來痛苦或者損傷。
(4)掌握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變化
醫護人員要加強對患兒及其家屬心理的認識,我們不僅要對患兒在患病期間在心理上所發生的變化特點也要能及時準確地把握以便于找準合理的護理方式,還要洞悉家屬的心理活動規律,從他們的立場出發思考問題,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才能在工作的時候得到患兒及家長的認可。例如在患兒入院后,護士們就要盡可能及早向家長說明病情的特點,對所采取的醫療措施加以說明,特別是對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醫療護理處置更應首先取得病人及其家屬的同意后才能得到其配合進行操作,這樣也才能減少醫患之間的誤解及矛盾。
3總結
【摘要】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能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醫療健康知識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醫療護理承擔的風險越來越大。護士是醫囑的具體執行者,承擔著疾病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職責,每天與病人接觸的時間最長,擔負著重大的風險,因此,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護理人員素質對護理安全的影響分析
1.1職業道德、思想素質
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工作責任感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前提。護理人員每天面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擔負著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任務,有著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如果護理人員缺乏職業道德修養,不遵循醫德規范和規章制度進行工作,疏忽大意,就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和損害。常常表現為:責任心不強、觀察患者不細致、病情記錄不詳細、不及時匯報病情、延誤病情、查對不嚴格、不堅守崗位、、有章不循、工作態度不嚴謹、違反制度或技術操作常規、交接班不認真、服務態度差、缺少同情心等,這些都極易造成護理不安全,引發護患糾紛。
1.2業務素質
良好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是保障護理安全的重要基礎?;颊卟》N各異,病情多樣復雜,需要護士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技術操作水平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及時果斷地采取相應措施,實施準確的護理。一些護士由于業務知識缺乏,經驗不足,護理技術水平不高或不熟練,操作失誤或錯誤,觀察不到位,對潛在并發癥預見不足,不能及時判斷處理,均可給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導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或額外增加患者痛苦,引發護理糾紛。有些護士缺乏溝通的藝術和技巧,護理過程中態度生硬,造成護患間溝通不良,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
1.3法律意識
護理安全與法律法規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而發生的護理缺陷或糾紛時有發生。如進行治療和護理時沒有注意遮蓋患者的隱私部位或隨意議論患者的隱私;漏記、錯記臨床護理記錄單;在做護理、治療前未充分做好解釋工作,征得患者同意,這些都可能侵犯了患者的權利,為醫療護理糾紛埋下隱患??梢娫谧o理工作中一些不在意的小事情都會隱含了法律的問題,護士若對護理行為缺乏足夠的法律認識,工作中侵犯了患者的權利,就可能引起護理糾紛。
1.4身體、心理素質
發生護理安全事故除了與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業務素質差、法律意識不強的因素有關外,還與護理人員的身體狀況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很多醫院普遍存在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護士是一個多元化、多角色的個體,多重角色的擔任及超負荷的工作,使護士身心疲憊,產生厭煩心理,有畏難情緒。造成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一旦不能很好地應對,即嚴重影響護理安全。
二、對策
2.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護理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是護理服務的首要前提。很多護理糾紛是由于護理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缺乏職業道德修養及服務態度欠佳而引起的。醫院要利用報告會、政治學習、觀看電影、錄像等各種形式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護理人員的道德信念和慎獨精神,增加責任心,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敬業愛崗,認真負責,工作嚴謹、細致,對患者關愛、同情和理解,才能很好地完成護理工作,不出差錯。
2.2加強在職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護理人員良好的業務素質是保障護理安全的基礎,護士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熟悉各項護理常規和??谱o理,并善于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觀察和判斷病情變化,制定正確的護理對策與措施。因此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技術性護理缺陷的發生,促進護理安全工作的落實。護理管理工作者應鼓勵護士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寬護士的知識面,獲得國內新知識、新觀念、新動態,強化“三基”訓練和考核,可通過組織護士業務學習、護理查房、護理競賽等活動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和積極性。對新畢業的護士要加強崗前培訓,實行專人帶教,加強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護理人員自身也要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努力提高業務水平,還要有側重地學習心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提高溝通技巧和能力,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3加強護理安全性教育,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
醫院應對護理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教育應注意與規章制度學習、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使護理人員認識到護理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做好護理安全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強法制學習,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理人員關系較密切的法律、規章制度,使護理人員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認識到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讓護士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加強責任心,自覺地以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其次,還要懂得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即使發生了糾紛,處理時才會從容不迫,有理有節。
2.4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減輕職業壓力
護理人員配備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國際護士會將2006年護士節的主題確定為“保證安全的護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內涵在于強調臨床護士的數量配置及專業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身體康復,強調世界各國要共同努力解決臨床護士的短缺和護士超負荷工作問題。護理人員編制、配備應以滿足臨床需要、保證病人安全為前提。護理管理者要根據每個科室的具體情況,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保證臨床一線護士的數量和素質,并注意結合學歷、職稱、年資及實際能力等綜合能力,對護士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分層次使用護士,倡導彈性排班,定期為護士進行體檢,為護士身心健康提供保障,避免超負荷的工作,減少護理人員疲勞、疾病的發生。
護士職業壓力問題也越來越引起社會關注,近年來,一些醫院引入員工援助計劃(EAP)服務,對護士進行職業壓力和情緒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緩解了護士職業壓力,提高了工作積極性、適應性,使護士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醫院護理管理者要加強與護士的交流,了解她們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動態,為其解決實際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聘請專業人員對護理人員進行行為、心理的輔導和學習,培養其良好的行為和心理素質,提高護理人員自我控制和應變的能力,學會科學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穩定的情緒和輕松的心態面對病人,才能保證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349.
[2]閻成美,翁廬英,李妮.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47.
[3]鄧健,李成琳.從潛在性護理法律問題看護理管理法制化[J].現代護理,2001,7(2):59.
1.1研究的內容
1995年,WHO西太平洋地區辦事處發表了《健康新視野》重要文獻,明確指出:未來的工作方向必須將側重點從疾病本身轉向導致疾病本身的危險因素和促進健康方面來;未來的衛生干預必須以人為中心,以健康狀況為中心,健康保護與健康促進是未來年代的兩個核心概念。我科在門診輸液病人中進行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實質上是在踐行WHO提出的健康保護和健康促進兩個內容。
1.2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1.2.1對象
將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到我科輸液的確定的5個病的其中1066名患者按編號分為兩組,單號為對照組532人,雙號為研究組534人,并且調查對象必須是14歲以上,排除意識存在障礙者、語言表達困難者。兩組病人一般情況(性別、學歷)比較無顯著差異性;對照組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知曉率是67.2%,不知曉率是32.8%;研究組的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知曉率95.1%,不知曉率是4.9%。
1.2.2評判標準
以患者能說出宣教內容的30%以上為知曉,30%以下為不知曉。
1.2.3方法
1.2.3.1準備階段
科室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開會,確定病種制定確定病種的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內容和中醫醫院門診輸液患者健康教育操作流程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培訓、學習進行考試、考核全員掌握按程序進行工作(方法見后)。
1.2.3.2實施階段
(1)對照組采用常規操作方法。
(2)研究組:在常規操作基礎上加用中醫護理健康教育方法即:了解病情收取針劑按編號(雙號)分組法介紹等候地點配液核對、了解病情、輸液調節滴數、告知輸液相關注意事項介紹輸液組數和所用藥物名稱、作用按規范的內容對患者進行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和進行辨證施護巡視、加液時再進行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和辨證施護輸液完畢、拔針、指導時再進行宣教。
2研究的技術路線、引進技術、創新技術
2.1技術路線確定病種制定確定病種的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內容和中醫醫院門診輸液患者健康教育操作流程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培訓、學習進行考試、考核全員掌握按程序進行工作(方法見前)兩組進行對照統計學處理得出結論。
2.2引進技術研究過程中主要引進中醫技術操作規程中的穴位按摩法、刮痧法、全身藥浴法、濕敷法、貼藥法、藥熨法、拔火罐法等技術。
2.3創新技術
(1)門診輸液病人在輸液這一短時間內,同樣得到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護理健康教育,使其對自身所患疾病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
(2)在門診輸液病人中,進行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充分發揮祖國醫學即中醫特色的優勢,使教育對象根據中醫原理,建立較科學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臨證施護”的能力。
(3)在門診輸液病人中,進行護理健康教育,改變了輸液室護士只機械地執行打針、配液功能。
(4)在門診輸液病人中進行護理健康教育,促進了輸液室護士對自身價值的重新認識,使他們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又在學習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了護士對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
3研究結果
3.1結果通過8個月的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得出結論,研究組患者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7.9%。
3.2通過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加強了患者對所患疾病的認識,提高了患者“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臨證施護”的能力,擴大了社會影響力。使我院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