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3: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扶貧工作經驗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年來,X市深入貫徹《X省教育扶貧規劃(X—X年)》等文件精神,以“一提高、兩降低、三全面、四保障、六傾斜、八免費”為總攬,以“義務教育有保障”為核心,以落實“兩個X%”為主線,加大投入,改善條件,優化師資,強力控輟、精準資助,扎實推進教育精準扶貧,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
一、改薄強師,鄉村學校一所不差。
為了讓農村的貧困學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X市把鄉村薄弱學校改造和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扶貧攻堅的重點來抓。
近兩年,X市投入“改薄”資金X萬元。到X年底,該市X個省級貧困村的小學(教學點)全部建成合格學校,均達到“X條底線”要求,提前完成合格學校創建目標。X年X月,該市啟動“教育一體化項目”建設,擬投資X.X億元,將全市X所學校(幼兒園)納入“四改三化”建設計劃;投入X萬元建設X所農村學校、X套教師周轉宿舍,改善鄉村教師住宿條件;統籌中央資金近X萬元,用于大市中學、上架中學等X余所鄉村學校的公租房建設以及圍墻、道路、給排水、運動場等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現代化的美麗校園和教學設施,讓學生更加專注自己的學習,不僅讓“農村娃們”大開眼界,也在他們心里種下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見識更大的世界”的種子,這是X市開展教育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此外,為縮小城鄉學校管理與質量差距,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X市啟動了“教育精準扶貧校校結對幫扶”活動,安排城區X所優質學校與X個省級貧困村小學“聯誼結對”,分別從學校管理、隊伍建設、條件改善、教研教改、校園文化、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一對一”幫扶,整體提升貧困村學校辦學水平,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有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只有一流的教師才會成就一流的教育。一是抓補充,優結構。X市積極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大力補充新教師,X年共補充教師X名,新進教師優先安排到鄉村薄弱學校和貧困村學校任教,同時農村中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向農村邊遠學校傾斜。
二是提待遇,激活力。
在表彰獎勵、評優評先、職稱評審等指標優先向鄉村教師傾斜。出臺《X市鄉村教師崗位津貼發放辦法》,根據偏遠程度提高鄉村教師崗位津貼。開展“感動X十佳教師”、“最可愛鄉村教師”、“師德標兵”、“四有教師”等評選活動,激勵鄉村教師扎根鄉村、教書育人、建功立業。
三是抓培訓,提素質。
X年,該市教師(含校長)參加國家級和X省級項目培訓共X人次(國培、省培計劃X人次);參加X市級各類教師培訓共X人次;參加X市級各類教師培訓共X人次(培訓者月培訓X人次;小學“送培到校、送教下鄉”培訓X人次;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共X人;普通話培訓X人;普通話培訓師培訓X人;學分補休培訓X人;合同聘用教師崗前培訓X人;新特崗教師崗前培訓X人;市本級教師工作坊研修培訓X人),通過培訓,教師隊伍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幅提升。
二、精準資助,結對幫扶一個不漏。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扶貧是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更是一項偉大的民生工程。能不能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于能否精準識貧、精準資助。X市把保障每一個適齡學生“有學上”作為教育扶貧的目標,把精準摸底、精準識貧作為精準資助的前提。該市為每個貧困學生安排一名教師,實行“一對一”幫扶,促進扶貧、扶智、扶志相結合。
每年春、秋季學期,該市近萬名教職工利用寒暑假或雙休日,進村入戶,對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逐一走訪摸底,宣講扶貧政策,摸清學生底子,告知受助情況,落實控輟措施,從生活、精神上、學習上給予關心和幫助。每名教師都有一本《幫扶手冊》,學生就讀學校、學段、家庭住址、幫扶教師、聯系方式等清清楚楚,各學段的資助項目、資助標準、受助情況告知等一目了然,一旦發現有幫扶資金、幫扶措施落實不到位情況,也能輕松找到責任人。
為確保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特困救助供養學生)識別無錯誤、資助無遺漏,X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自主研發一套Excel數據錄入模板,即“學生信息匹配宏”。通過“信息匹配宏”,將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園)學生信息與市扶貧辦、民政局、殘聯等部門提供的信息同時進行匹配,全市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更加準確,從根本上確保了“識貧”的精準性、“扶貧”的全面性。
此外,該市認真落實“學籍屬地”資助政策,利用學籍管理平臺,對本市在省內外縣和外省就讀的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進行摸底,掌握他們的入學情況和享受資助情況,統計匯總后分別向學籍地資助部門發出公函,協調學籍地落實資助政策。對經核實未在學籍地享受資助的學生,將其納入本市名冊,同等享受資助政策。同時,對外地在X市就讀的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該市同等對待,確保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無遺漏。
靶向精準,扶貧效率才會高。在徹底摸清底子后,該市通過整合各類資助項目確保貧困學生受益,讓教育扶貧政策惠及到每一個貧困家庭學生,不讓一個貧困家庭學生在求學路上掉隊。據統計,X年發放國家政策資助資金X.X萬元,資助學生X.X萬人次,其中市本級落實“補天窗”項目資金X.X萬元,受益學生X人次。
為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共計金額X.X萬元。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X人,發放貸款金額X.X萬元。此外,該市積極動員社會團體、愛心人士捐資助學,X年發放助學金X.X萬元,資助貧困學生X名。該市教育系統師生積極參與開展“助殘日”、“X·X助學日”和“慈善一日捐”活動,X年共捐贈善款X.X萬元,進一步擴大了貧困學生的資助面、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三、強力控輟,上學路上一個不少。
“努力讓每一個孩子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不讓一名孩子因貧失學”,這是教育精準扶貧的根本目標。為確保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貧輟學,X市多措并舉,狠抓控輟保學工作。
一是健全控輟保學機制,形成政府、學校、家庭“三位一體”控輟保學體系,各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為主體,積極開展“三幫一”勸返復學行動,確保一個不少。
二是加大留守兒童關愛力度。
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關愛留守兒童學生、貧困學生及控輟工作實施意見》,落實留守兒童關愛監護責任,建立部門聯動關愛機制,實行農村留守兒童跟蹤動態管理,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建設學生心理咨詢室,切實加強了對問題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心理疏導;聯合社會力量,開展幫扶關愛活動,捐款捐物,扶志扶學,促進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四川瀘沽湖;旅游經濟;婚姻家庭;承繼;變遷
中圖分類號:F59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8)02-0148-08
旅游開發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同時也導致了民族文化變遷。四川鹽源瀘沽湖地區旅游經濟發展帶來了摩梭人[1]婚姻家庭繼承和變遷的雙重效應。一方面,摩梭人在旅游業發展中,得到了實惠,看到了前景,增強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并轉化為保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進而內生為保護本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鞏固了傳統婚姻家庭文化特質的承襲。另一方面,旅游發展引進的新觀念、新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表現出傳統與現代兩種婚姻家庭價值觀念的沖突與碰撞,反映了異文化載體介入后對摩梭人婚姻家庭所產生的涵化,表現出變遷特點。摩梭婚姻家庭的承繼與變遷正走著一條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并存、二元結合的路子。
一、摩梭人傳統的婚姻家庭的承繼
文化的顯著特征之一是穩定性。傳統文化系統內部各要素有機結合,融為整體,具有一體化和合理化特征,因此具有相對穩定的傳承性。在旅游經濟及主流文化的沖擊下,瀘沽湖畔摩梭人走婚及母系家庭仍然保持了文化的自主性與獨特性,表現出承繼性特點。
千百年來,摩梭人保持了獨特而傳統的“走婚”和母系大家庭婚姻家庭形態,成為當今瀘沽湖文化的一大特點。眾所周知,走婚是瀘沽湖畔摩梭人的一種特殊婚姻形式。走婚是男子暮至晨離女家的一種婚姻形式。與走婚相對應的家庭形式是“母系親族家庭”。即家庭是由一個始祖母串綴而下的女系后裔組成的血緣集團,家庭中男不娶,女不嫁,以婦女為傳嗣根骨,家庭中只有女性的后裔,無男性的后裔;世系按母系傳承;具有共同的經濟生活,財產屬于集體所有;“達布”(女性當家人)是家庭的核心,是主事的權威;有接收養子、養女的習俗;共祭祖先,擁有公共墓地。在母系家庭中,婦女是子女的養育者,也是家庭勞動和家庭經濟的主要承擔者;在母系家庭中,男性成員以“舅舅”的身份,承擔家庭中的重活,幫助姐妹撫養兒女,并協助“達布”維持大家庭,因此,男性成員與女性成員一樣受到尊重。
在母系家庭中,由于同出于母系血緣紐帶的緊密維系,加上本民族的道德觀念影響,家庭成員之間親切和睦、尊老愛幼、禮讓為先、寬懷謙恭,尤其關照病殘者。同時,母親或其它“達布”對家庭所有成員的衣、食、住、行、生產、生活都盡量做到合理安排,而所有家庭成員亦力求各盡所能,因而母系家庭從不發生明顯的家庭糾紛。在家人相處中,特別注意講禮貌,絕對禁止講粗話、臟話和粗暴行為。所以,瀘沽湖摩梭人家庭是一個和諧的小單元,而眾多的和諧小單元構成了瀘沽湖摩梭的和諧社區。
文化在承繼的同時,又在發生變遷。根據文化變遷理論,在文化變遷中,外顯的習俗文化較易發生變異,而內在的精神文化卻相對持久。因此,精神文化的傳承強于變遷,如內隱層面的禮儀、節日、信仰等文化,都頑強地承繼了傳統。而摩梭人精神文化的傳承是婚姻家庭形態延存的重要根源,是因為這些信仰、禮儀、節日等是摩梭母系文化的精神支撐。例如,摩梭人仍然保持著崇拜格姆女神的信仰,轉山節成為摩梭人一年中最大的一個區域性節日,每年轉山節隆重而盛大的場面,表達了摩梭人對女性神無比崇拜的心理,而且支配著現實生活中的婚姻家庭習俗,使他們尊母、敬母的心理得到強化,在家庭中保留著母、舅為大、母系血緣比父系血緣更親的心理意識。這些正是摩梭人得以長期保持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的精神因素與思想根源。因此,作為精神文化的信仰、禮儀、節日等文化就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它與母系制度相融共生,一直延續至今。
但是,應該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摩梭母系家庭已不完全是原來的傳統模式,其婚姻家庭也在發生著某些變化。
二、旅游經濟促進了摩梭人的經濟發展
旅游經濟的最終目的,是使旅游目的地居民受益,這是旅游經濟的核心內容之一。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強調環境與自然資源的長期承載力對發展的重要性,也強調發展對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只有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看到前景,才能產生“內源性”動力,有力地推動旅游經濟發展。
目前旅游經濟促使了摩梭人經濟結構的變遷,改變了瀘沽湖村民的貧窮落后,使摩梭人奔上了康莊大道。
旅游業興起之前,長期以來,瀘沽湖地區產業結構單一,是典型的以種植、養殖為第一產業,鄉村經濟貧窮。農業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又以糧食為主。養殖牛、羊、豬等,以飼養豬、雞為主;種植玉米、洋芋,高山坡地以種植青稞、蕎子為主。一年一季,經濟效益不好,村民貧窮。旅游業興起后,拉動了鄉村經濟,經濟結構多元化,特別是旅游業發展使村民發生了最直接的脫貧致富。旅游帶來了瀘沽湖的產業結構調整。間接從事旅游業的家庭達80%左右。主要指為旅游業提品服務的家庭。同時,旅游業還帶動了旅、餐、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且呈良好發展態勢。
從宏觀上看,2000年瀘沽湖開始大力發展旅游后,當地狀況才有所改變。旅游業興起后,拉動了鄉村經濟,各戶派人參加旅游活動并進行旅游收入的集體分紅,有了直接的經濟收入,使一些貧困家庭走出貧困,使一些溫飽家庭奔向富裕。從宏觀上看,2001年,瀘沽湖鎮接待游客5萬人次,旅游收入600余萬元。[2]2003年后,瀘沽湖旅游業開始上升,客流量逐漸增大。2003年“十一黃金周”,旅游收入98萬元;2004年“春節黃金周”期間,進入四川瀘沽湖景區總人數達到7013人次,僅大年初三,從四川瀘沽湖景區收費站就進入2422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進入景區總人數增長2.6倍。旅游總收入突破140萬元,景區門票收入17萬元,主景區農民戶平均旅游收入2000元以上。[3]2005年以來,鹽源縣瀘沽湖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接待游客33410萬人,旅游收入實現3169.94萬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從中觀上看,據瀘沽湖旅游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主要景點博樹村(草海)、木垮村、多舍村(瀘沽湖鎮)戶均收入不斷攀升:2004年為1.5―2萬元;2005年為2―2.5萬元;2006年為2―3萬元。[4]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幾萬元的存款。
從微觀上看,旅游業成為一部分摩梭村民的主要產業,個體家庭經濟躍升。
個案1:
伍支羅村隊長李直之,摩梭人。全家10口人。2001年退耕還林以前,全家有土地10畝,種植玉米、土豆和其它雜糧,作為主食和飼料。主要收入靠在湖中捕魚出售,其漁業收入占總收入的50%左右。這樣以漁業為主要產業的人家在村中還有10多戶。其次靠賣農產品和牲畜。農產品主要是白瓜子、黃豆等。李直之家養了3頭豬、8頭牛、10多只羊和雞。豬用著自家自食用,牛羊隔年賣二三頭,可收入2000多元。2001年退耕還林后,現在剩下5畝多地,用于種玉米、土豆、白瓜子、黃豆等,以做飼料和賣錢?,F在全家每年的大宗收入主要是旅游收入。近年的旅游收入基本情況是:2001年旅游收入1200元左右;2002年收入2000元左右;2003年收入3000元左右;2004年1―4月旅游收入即達4000元左右,年收入達1萬多元;2005年旅游收入又創新高,達2萬多元。目前,旅游收入占全家總收入的70%。
摩梭人以旅游為平臺,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在一些重點旅游村,農業不再是摩梭人的主要產業,除以旅游業為主外,還有以農轉商,辦個體商店、個體旅館,個體出租,長途運輸,甚至還有個體打魚以供旅游之需的。如此等等,全面拉動了瀘沽湖地區經濟發展,給摩梭人帶來了富裕。
三、旅游經濟沖擊下的婚姻家庭變遷
在當前的變遷中,旅游經濟發展及其帶來的沖擊,是影響摩梭人婚姻家庭變遷的主要動因。過去瀘沽湖摩梭人的傳統婚姻家庭得以保留,首先在于它封閉的地理環境。封閉的地理環境和滯后的經濟發展使母系制得以較完整保留。隨著社會的前進,特別是交通發展、旅游業的興起,大眾傳媒的普及,瀘沽湖由封閉到開放,并帶動了整個生產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成為摩梭人婚姻家庭變遷的突破口。
摩梭人傳統婚姻家庭在旅游經濟沖擊下的變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母系家庭緩緩下降,父系家庭逐漸上升。隨著歷史的推移、瀘沽湖摩梭人母系家庭已不是唯一的家庭形式,已出現了雙系,即母系與父系并存的家庭和父系家庭,但仍以母系家庭為主要家庭形式。對此,可用1995年與2004年的有關調查數據予以說明。
1995年,鹽源縣與成都華西醫科大學對瀘沽湖的婚姻家庭進行的聯合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在四川境內沿湖的12個摩梭人村莊中,仍然以走婚和母系家庭為主要婚姻家庭形式:走婚的男女占91%。母系家庭占63%;母系與父系并存的雙系家庭占30%左右;父系家庭占10%左右。[5]2004年,我們又對瀘沽湖的木垮、多舍、博樹和山南4個村寨的家庭類型進行了戶口梳理統計。結果如下:
以上兩次相隔9年的家庭類型統計數據,盡管統計的村寨多少不一,但仍可以從各自統計的比例得出大概情況。兩次統計數據說明,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期,時隔九年,摩梭人走婚和與此相應的母系家庭分別為63%和55.98%,說明走婚與母系家庭持續占居主導地位。而各個村的具體情況又有所不同,木垮村的母系家庭比例高達68.57%。但母系家庭的總體趨勢在微弱下降,雙系家庭比例下降較大,近6%,而父系家庭卻呈顯著上升趨勢,上升了近13%。
2. 結識阿夏的方式多樣化。傳統結識阿夏的方式范圍狹窄,方式傳統,主要是通過田間勞動、節日活動等日常生活的渠道,而現在結識阿夏的途徑除了上述渠道外,還可以通過旅游、打工等方式接觸。
3. 阿夏的族別呈現多民族化。隨著交往范圍擴大,摩梭青年結交阿夏不僅在族內進行,也擴展到族際之間,有的母系家庭已納入異族成員為婿,打破了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純粹的血緣系統,也開了一些母系走婚家庭納婿入贅的先例。下面用一典型事例予以說明。
個案2:
1996年,摩梭姑娘卡瑪到木里縣一個山溝修路打工,和漢族小伙子梁開文相識,并產生了感情。翌年春節,梁開文隨卡瑪來到瀘沽湖,走進摩梭家庭。卡瑪的家原是典型的摩梭人母系家庭,家里大小事情都由母親做主。當母親明白這位漢族青年是卡瑪的“阿夏”后,便熱情地招待了他。以前,這里的摩梭人極少與外族人通婚,但近幾年修路,來了許多外地工人,一些外地男子便落戶這里,使當地風俗有所改變。1998年春節,梁開文和卡瑪在瀘沽湖辦理了結婚手續,標志著梁開文上門入贅卡瑪家,卡瑪家不僅由純走婚家庭變為有一對夫妻的對偶母系家庭,而且第一次接納異性為婿。在卡瑪家,由于梁開文走南闖北見識較多,家庭中有個大事小事也要采納他的一些建議。但總的說來,他做事時還是要按照摩梭家庭傳統,聽母親和舅舅的。由于梁開文人很勤勞,能吃苦耐勞,又對卡瑪好,因此母親對女婿很滿意。現在,梁開文準備在瀘沽湖扎根,他正盤算著依托瀘沽湖旅游開發,好好干一場,讓家庭富裕,讓孩子好好讀書。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以前,這里的摩梭人極少與外族人通婚,但近幾年修路,來了許多外地工人,一些外地男子便落戶這里,使當地風俗有所改變?,F在,在瀘沽湖,這樣的家庭現在已不是個別。阿夏的族別不只是漢族,還有彝族和其他民族。但是,這些“外來者”加入摩梭大家庭后,仍然要“納入”摩梭婚姻家庭傳統,并不影響母系制的家庭的主要特征――母親、舅舅在家庭中的為主為上的地位。
4. 走婚滲入了經濟活動成份。旅游使旅游商業成為摩梭人的新產業。家庭參與旅游商業活動,是每個摩梭家庭的致富之路。由于傳統習俗是婦女在家庭中勞作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在旅游活動中,擺小攤、賣燒烤、家庭旅舍接待、參與歌舞晚會、牽馬游湖等一系列旅游服務是婦女的主要經營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走婚再不是過去純粹的婚姻生活,而且打上了商品經濟的烙印。如走婚的男對象要幫助女阿夏擺攤買賣,搞旅游接待等,這是2004年后摩梭走婚生活的新變化。這一現象標志著走婚滲入了經濟活動成份。
5 .摩梭婦女婚姻觀念在發生變化。觀念的變化主要來自外來文化的影響。旅游的開放環境對摩梭母系文化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摩梭婦女目睹一些旅游夫妻親密無間、丈夫對妻子的體貼入微等表現,有所觸動和思考。她們感到夜合晨離的走婚,夫妻倆不能常相廝守,而且婦女十分辛苦,承擔著家庭的主要勞作,還要獨自扶養子女。顯然家庭中有自己的兄弟作為幫手,但畢竟不如一夫一妻制的夫妻。對比之下,便產生羨慕之心,向往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像漢人一樣,男女共同承擔家庭事務、共同撫養小孩。現在,一些年輕摩梭女性自愿選擇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而摒棄傳統的走婚與母性家庭。
6. 家庭管理實權開始由男性掌握。隨著瀘沽湖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旅游經濟改變了摩梭人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不同人群的流入,周邊父系文化的影響,特別是由男性擔任村長、隊長的家庭,他們活動于社會,直接參與村隊的旅游領導活動,因此家庭的對外交往、旅游發展計劃等事務也由他們做主,在旅游經濟成為家庭經濟的主要收入后,雖然主要經濟收入也交給“達布”,但家庭的當家管理權因“家庭利益”需要而轉移到男性身上,男性以“舅舅”的身份當家作主,“達布”只是具體管理家務。傳統的由“達布”當家作主的地位開始下降。
四、摩梭婚姻家庭變遷成因分析
在人類歷史上,文化變遷是復雜多樣的,其基本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在傳統文化類型上的漸進性量的積累的緩慢變化,另一種是在社會政治和經濟巨大變遷下的急劇變化,其中包括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的變化。瀘沽湖摩梭人傳統婚姻家庭的變遷也是如此,它是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巨大變遷下而產生的。
歸納摩梭人的婚姻家庭變遷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干部帶頭貫徹婚姻法,結婚組織父系家庭。新婚姻法的持續宣傳貫徹,一部分干部帶頭從母家分出來,獨立門戶,成立與時代普同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個案3:
山南村書記楊扎石,他在1985年開始走婚,雙方均為母系大家庭,由于雙方母系家庭的人口都比較多,各有8個兄弟姊妹,他們于2001年從雙方的母系大家庭中分出,自立門戶,成立了一夫一妻小家庭?,F有3個孩子。而雙方的母系家庭仍舊,其他姊妹兄弟沿襲走婚,并維系著母系大家庭生活。但原來的母系家庭因他們分出而相應變小。
第二,婚姻主體交往地域與人群擴大。族內婚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延續的,其主要特點是與外界隔離的、較封閉的交往環境。改革開放后,一些摩梭男女走出瀘沽湖,到外地打工或做生意,使摩梭男女走出了相對封閉狹窄的社會婚姻圈,與異文化接觸的交往范圍與人群的擴大,他們在新的環境中認識了其他民族的男子或女子,彼此相愛后,或在外地成婚,或回返瀘沽湖成婚。加上摩梭婚姻傳統的自主性較強,所以,家庭也較易接受外來者或族際婚。
個案4:
1991年,摩梭姑娘阿塔直瑪來到鹽源縣城打工。1995年,認識了當兵復員的彝族小伙子馬興偉,兩人一見鐘情,他們全然不顧雙方家庭的堅決反對,毅然結為伉儷。據說在這之前,摩梭人還沒有與彝族開親的先例。他們的婚禮既不是遵照摩梭人禮俗,也不是遵照彝族的禮俗,而是按當地漢族的風俗進行的。雙方的親人沒有參加他們的婚禮,他們只接受了周圍朋友的祝?!,F在,他們已有一個兒子,生活非常幸福。據說,自他們大膽沖破傳統的禁錮組成家庭后,摩梭人的族際婚就多了起來?,F在,他們雙方的父母已接受了他們,認可了這門族際婚。
第三,旅游業發展對摩梭母系文化的沖擊。旅游經濟的利益驅動,曾經使瀘沽湖摩梭人的母系家庭受到嚴重挑戰。旅游參與活動形式與分配制曾一度成為母系家庭分裂危機的直接原因。以往四川瀘沽湖景區內的劃船、騎馬等項目收入由村民集體進行集體分配。但是,劃船、騎馬等項目的次數是按家庭輪流分配。十四五人的大家庭一年分配到的劃船、騎馬的次數和四五人的小家庭分配到的次數一樣多。這種利益分配直接關系到家庭單位與人口結構,即人口少的小家庭分配機會更多。由于這樣的分配方式,導致個別母系大家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分成了兩個小家庭或數個小家庭。同時,為獲取更多利益而分家的想法也在村民中蔓延著。
第四,計劃生育政策對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促進。計劃生育政策的強行實施,對走婚和母系制也存在約束與影響力。生育繁衍是一個族群延伸的需要,摩梭人也不例外。由于計劃生育政策規定婦女懷孕后要指認生父,否則拿不到生育指標,孩子上戶口也必須要有父母的結婚證等等,這些政策的剛性規定促進了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形式的產生。重要的是,在傳統農耕經濟時代,家庭勞動力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家庭經濟的貧富,故多子多福成為傳統經濟下的家庭特點。而旅游業發展,打破了這一規律,家庭是否富足不在于人口多少,而在于適應社會發展的經濟需求,故現代摩梭人也自覺自愿地少生和優生。
五、摩梭人婚姻家庭態勢走向分析
在旅游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摩梭人的婚姻家庭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宏觀而論,當前這里主要的婚姻形式仍以傳統的“走婚”和母系家庭為主,我們認為,在較長時間內還會沿襲傳統的道路前進。形成這種走向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絕大部分摩梭人依然認為母系大家庭比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更具優越性。也有從摩梭大家庭中分離出來的一些摩梭人,當他們經過兩種家庭的比較反思之后,仍然認為母系家庭具有更多的優越性,以為還是不與大家庭分離為好,因而又讓子女依舊沿襲走婚的傳統。
例如,前述山南村的楊扎石對我們說:還是走婚好。他進行了對比:不分家時,掙的錢給走婚的孩子、老婆買一些東西,給女方家一點日常開支所需費用,再給自己的母親家交一些錢即可。楊扎石分家單過后,要新修房,一切都要重新購置,費錢費力,經濟上難以承擔。雙方家里還要在人力、物力上進行幫助。他們認為,不分家就沒有這些麻煩。有的分家分房而不離開,幾弟兄還是住在一起,只是單過而已。因此,他們分家時,雙方家里都反對。分家后,夫妻雙方還要料理家務,對外應酬,勞務負擔、精神負擔都重于原來。母系家庭的優越性使這部分分離者仍然留戀母系大家庭,對家庭有一種依賴感。這種依賴是大家庭眾多成員的彼此的支撐。
再如,摩梭老人喇長寶,今年52歲,他經歷了走婚和結婚兩種婚姻生活。開始走婚后,有了一個女兒,經人說合,將走婚對象娶回家,成立了小家庭?,F在,他有三兒三女。姑娘中,有兩個走婚,三個兒子只有一個留在家中,其余的一女兩兒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對兒女們的婚事,喇長寶認為,還是走婚好。為什么他自己是從走婚到結婚,反倒不贊同兒女們結婚了呢?究及原因,喇長寶說,兒子找個外面的媳婦回來,一怕跟家里人不和,二怕弄不好要跟家庭鬧分家。分了家,房屋土地少,大家日子過起困難。要是每個兒子都要娶一個媳婦回來,以后怕是連房基都找不到了。[6]血緣親和是摩梭母系大家庭的內在凝聚力,是母系大家庭得以維系長存的基礎。這一“人和”精神注入了每個摩梭人的血液,帶進了其他形式的家庭之中。父系家庭異血緣成員的加入,很容易引起矛盾與分家,一旦分家、分地便失去了財產集中使用的優越性。分家又增加了人地矛盾,故分家是摩梭人的大忌。
其二,當旅游市場經濟沖擊著摩梭母系家庭時,摩梭人會用調適的方法來進行緩解和自我保護。例如,以戶分配旅游收入,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為了經濟利益,大家庭會迅速出現小型化。為了防止摩梭大家庭的分裂,在旅游上不搞無序競爭,一些村出臺了保護性措施。例如,博樹村是草海附近的一個村,為了解決這一危機,博樹村進行了旅游收益分配的改革。他們于2004年3月,博樹村通過村規民約,對劃船、騎馬的分配方式進行了改革:不再由家庭輪流劃船、騎馬,而以全村的總人口為統計基數,不分家庭,無論男女老少,每6人分為一組,一組一組地輪流安排劃船、騎馬,同時,收入也分配到全村每一個人頭上,此前村里的篝火晚會是由家庭旅館組織,不同家庭旅館的游客互不串門,游客利益受損,因此篝火晚會的經營方式也改為在村集體舞場舉行,村民參與跳舞和分配利益的方式也按照劃船、騎馬的方式進行。由于利益在全村以最平均的方式進行分配,大家庭不覺得比小家庭吃虧,分家的思潮在全村暫時平息下來。而絕大多數村民對這樣的旅游利益分配方式感到滿意。這一方案的出臺,得到了摩梭人的群體認同,其他村也紛紛參照實施。村民參與旅游項目服務,是根據人頭出工多少進行分配。家庭人員越多,參加的項目越多,獲取利潤越大。一個摩梭母系大家庭自然比核心小家庭的人員多,自然旅游盈利也多得多。摩梭人對分配方式的適應性調整,是他們重新建立面臨傳統婚姻家庭急速變遷的一種保護性經濟機制,防止了母系大家庭的分裂,鞏固了摩梭大家庭的家庭結構,化解了由于經濟利益分配方式不當給母系家庭承續帶來的危機。摩梭人又自如地行走于現代與傳統之間。
正是旅游經濟改變了瀘沽湖村民的貧窮落后,促時了瀘沽湖地區的經濟發展,他們才會意識到保護旅游經濟發展的根基――摩梭母系文化的重要性,因而產生了自覺的保護母系家庭的種種舉措,實行自我調適與變革。這種積極的應時而變,消解了母系家庭面臨經濟利益的巨大沖擊波,有效地保護了母系大家庭的解體。這是摩梭人自主性、內源性保護意識的典型表現。
其三,摩梭母系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綜觀摩梭現代青年的婚姻,除了在單位上工作的國家干部,在外面打工自由戀愛結婚的,以及獨子家庭,是男娶女嫁的婚姻形式及相應的一夫一妻家庭外,在摩梭村莊里,還在延續著走婚。走婚和母系家庭在瀘沽湖仍占主導地位。這突出表現在上述相隔近9年的兩次統計數據的比較接近。同時,也顯示出摩梭人的走婚和母系家庭的頑強生命力。這個生命力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旅游的需要。因為特殊的母系制婚姻形態遺留,才使其成為人類婚姻家庭史上稀有的“文化層”,從而具有生態旅游與人文旅游的雙重價值,是對摩梭人對當今社會經濟文化適應性選擇的結果。
其四,變遷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同時也應該看到,現代化和旅游發展對摩梭母系文化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過,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許,這個漸進的過程還漫長。按照人類文化變遷的規律,必須強調文化內部結構對變遷的要求。如果變化的要素是一個民族社會內部的需求造成的,人們就比較容易接受這種變化,而這種變遷也就會循序漸進地進行積累,最終達到從量變到質變。
因此,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摩梭人將仍以母系婚姻家庭為主導,但父系一夫一妻制家庭也呈緩慢上升趨勢。
六、結語
傳承性和變遷性是傳統文化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征。傳統文化是一個整體,文化系統內部由于各要素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具有一體化和合理化特性,因此源遠流長,代代相傳,具有傳承性。傳統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又具有變遷性。社會在發展,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文化的變遷也在發生。美國人類學家克萊德?伍茲認為,文化變遷通常是指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所發生的任何變更,不論這種變更是因為內部的發展所引起,或者是由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而產生。[7](P1)婚姻家庭的變遷也是如此。
縱觀,當今四川省瀘沽湖摩梭人的母系文化占據主導地位。變遷必須要能帶來切實的利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摩梭人逐漸認識到了自身文化獨特性是旅游經濟的生命,是給他們帶來富裕的文化根基,因而對自身文化的認識不斷加深,增強了民族自豪感,由此產生自覺保護、發展摩梭文化的意識,由于這種意識的作用,摩梭人竭力保存走婚形式和鞏固母系大家庭。
然而,旅游經濟是以促進人的流動為基礎而發展興旺的產業。旅游者作為異文化載體的介入而對摩梭人的婚姻文化觀念發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產生涵化。表現在摩梭人的傳統觀與價值觀正在發生變化,一些走婚摩梭婦女羨慕、向往漢族夫妻日夜相伴的生活;一些青年堅決拒絕走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族外婚漸多等等。這些,都突出地表現了旅游經濟帶來的影響,同時反映出摩梭人傳統婚姻家庭承繼與變遷并存,折射出新舊兩種婚姻家庭價值觀念的沖突與碰撞,以及對待婚姻形式選擇的兩種不同的態度,說明瀘沽湖摩梭文化的變遷正走著一條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并存、二元結合的路子。
我們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特別是在開放的旅游經濟中,沒有任何文化能保持不變的原態,也不可能讓一個民族一個社區的生活突然靜止下來,定格于某一歷史階段而不產生任何變化。在這樣的時代,變化是正常的。四川省瀘沽湖地區母系婚姻家庭的承繼與變遷,是摩梭人在現代旅游經濟發展中,對承繼傳統文化與旅游發展的需求,兼顧兩者情勢的一種適應性選擇。
瀘沽湖地區由于旅游經濟帶來的傳統與現代文化沖突,同樣是我國民族地區社會經濟變化的基本特點之一。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沖突與并存,反映了民族文化傳承與變遷的總態勢。但從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出發,多元化強調各民族獨特的適應能力。四川摩梭人婚姻家庭無論是繼承還是變遷,無論表現為何種形式,關鍵與重要的是,這種發展變化是來自族內的、自我選擇的、自覺自愿的、與時代并進的自然發展,是摩梭人對外部形勢變化的一種適應性選取,這種選取是自己的行為、努力與創舉,它們仍然保持了內在的生命力,是自主性、內源性發展,而非外力強迫所致。
參考文獻:
[1] 摩梭人,自稱“納日”,是納西族的一個支系。四川的部分摩梭人自認為蒙古族。
[2] 鹽源縣扶貧開發兩項資金辦公室. 鹽源縣瀘沽湖鎮試點工作經驗總結[Z]. 2002-05-12.
[3] 須發旺.對培育旅游業為我縣支柱產業的形勢認識和思考[J]. 瀘沽湖, 2000 (2).
[4] 2006年8月11日對瀘沽湖旅游管理局陳寧局長的訪談提供。
[5] 呂一飛,郭穎. 論瀘沽湖摩梭人文化保護區的建立[J]. 旅游學刊,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