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6 07:30: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哲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們知道,在20世紀的相當長時期,西方大學體制中的任何院系都沒有政治哲學的地位,因為西方學界曾一度相信,所有問題都可以由各門實證科學或行為科學來解決,因此認為“政治哲學已經死亡”。但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政治哲學卻成了西方大學內的顯學,不但哲學系、政治系、法學院,而且歷史系、文學系等幾乎無不辯論政治哲學問題,而各種爭相出場的政治哲學流派和學說亦無不具有跨院系、跨學科的活動特性。例如“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在哲學系、政治系和法學院都同樣激烈地展開,而“共和主義政治哲學對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挑戰”則首先發端于歷史系(共和主義史學),隨后延伸至法學院、政治系和哲學系等。以復興古典政治哲學為己任的施特勞斯政治哲學學派則以政治系為大本營,同時向古典學系、哲學系、法學院和歷史系等擴張。另一方面,后現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則把文學系幾乎變成了政治理論系,專事在各種文本中分析種族、性別和族群等當代最敏感的政治問題,尤其福柯和德里達等對“權力-知識”、“法律-暴力”以及“關愛政治”等問題的政治哲學追問之影響遍及所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后,女性主義政治哲學更如水銀瀉地、無處不在,論者或批判西方所謂“個人”其實是“男性家主”,或強烈挑戰政治哲學以“正義”為中心本身就是男性中心主義,從而提出政治哲學應以“關愛”為中心,等等。
當代政治哲學這一光怪陸離的景觀實際表明,政治哲學具有不受現代學術分工所牢籠的特性。這首先是因為政治哲學的論述范圍極為廣泛,它一方面涉及道德、法律、宗教、習俗以至社群、民族、國家及其經濟分配方式,另一方面又涉及性別、友誼、婚姻、家庭、養育、教育以至文學藝術等表現方式,因此政治哲學幾乎必然具有跨學科的特性。說到底,政治哲學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之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的集中表現。政治哲學的興起一般都與政治社會出現重大的意見爭論有關,這種爭論往往涉及政治共同體的基本信念、基本價值、基本生活方式以及基本制度之根據,從而必然成為所有人文社會科學的共同關切。就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再度興起而言,其基本背景即是西方所謂的“六十年代危機”,亦即上世紀60年代由民權運動和反戰運動引發的社會大變動所導致的西方社會文化危機。這種危機感促使所有人文社會學科不但反省當代西方社會的問題,而且逐漸走向重新認識和重新檢討西方17世紀以來所形成的基本現代觀念,這就是通常所謂的“現代性問題”或“現代性的危機”。不妨說,這種重新審視“現代性問題”的基本走向,正應了政治哲學家施特勞斯多年前的預言:“徹底質疑近三四百年來的西方思想學說是一切智慧追求的起點。”
政治哲學的研究在中國雖然才剛剛起步,但我們以為,從一開始就應該明確:中國的政治哲學研究不是要亦步亦趨地去與當代西方學術“接軌”,而是要自覺地形成中國學界的批判意識與獨立視野。要而言之,中國學人研究政治哲學的基本任務有二:一是批判地考察西方政治哲學的源流,二是深入梳理中國政治哲學的傳統。也因此,坊間已經翻譯過來的不少西方政治哲學教科書,雖然對教書匠和應試生不無裨益,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其視野和論述往往過窄。這些教科書有些以點金術的手法,把西方從古到今的政治思想描繪成各種理想化概念的連續,卻盲然不顧西方政治哲學中的“古今之爭”這一基本問題,亦即無視西方“現代”政治哲學乃起源于對西方“古典”政治哲學的拒斥與否定這一轉折;還有些教科書則僅僅鋪陳晚近以來西方學院內的細瑣爭論,造成“最新的爭論就是最前沿的問題”之假象,實際卻恰恰缺乏歷史視野,看不出當代的許多爭論其實只不過是用新術語爭論老問題而已。雖然我們并不否認當論對問題的表述和分析或許更細致,但我們更要強調的是問題本身的歷史深度及其來龍去脈。我們以為,對中國學界而言,今日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時代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學術自主性,戒絕盲目地跟風趕時髦的習氣。有必要說明,本文庫兩位主編雖然近年來都曾著重論述過施特勞斯學派的政治哲學,但我們決無意主張對西方政治哲學的研究應該簡單化地遵循施特勞斯派的路向。無論對施特勞斯學派,還是對自由主義、社群主義、共和主義或后現代主義等,我們都主張從中國的視野出發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地討論。同樣,我們雖然強調研究古典思想和古典傳統的重要性,但我們從不主張簡單地以古典來拒斥現代。相反,就當代西方政治哲學而言,我們以為更值得注意的或許是,各主要流派近年來實際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尋求現代思想與古典思想的調和或互補。以自由主義學派而言,近年來正明顯地從以往一切討論立足于“權利”而日益轉向突出地強調“美德”,其具體路向則往往表現為尋求康德與亞里士多德的結合。共和主義學派則從早年強調從古希臘到馬基雅維利的政治傳統逐漸轉向強調古羅馬特別是西塞羅對西方早期現代的影響,其目的實際是要緩和古典共和主義與現代社會之張力。最后,施特勞斯學派雖然一向立足于柏拉圖路向的古典政治哲學傳統而深刻批判西方現代性,但這種批判并不是簡單地否定現代,而是力圖以古典傳統來矯正現代思想的偏頗和極端。當然,后現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各派則仍然對古典和現代都持激進的否定性批判態勢。但我們要強調的是,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各種流派都是從西方社會本身的問題出發,因而必然具有“狹隘地方主義”(provincialism)的特點,中國學人不應該成為任何一派的簡單信徒,而是要以中國學術共同體為依托而樹立對西方古典、現代、后現代的總體性批判視野。
1.從伊壁鳩魯的憤怒到普羅米修斯的誓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拯救與宗教批判
4.對新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類引用及其注釋的討論
5.伊壁鳩魯哲學的現實指向與馬克思自由觀的奠基——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6.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哲學的繼承與超越
7.哲學“軟著陸”的初體驗: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革命邏輯與創新精神
8.國內學者研究馬克思“博士論文”成果綜述
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本體論問題
10.“自我意識”的意義論內蘊: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視野
1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獨特理論貢獻——對黑格爾的超越及自我意識哲學的新突破
1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正義思想探析
13.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14.人的“自我意識”具有最高的神性——馬克思博士論文述評
15.自我意識旗幟背后的辯證法光輝——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6.原子與自由——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學解讀
17.從“自由的反面”到“自由這個對立面”——從馬克思博士論文兩個版本的翻譯差異看對偏斜概念的理解差異
18.市民社會: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本體論詮釋
1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文本解讀方法論探析
2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倫理向度——兼論其與近代契約論的關聯
2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立場論析
22.主體性“自我意識”邏輯的初步建構——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想導讀
2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馬克思《博士論文》與恩格斯《謝林和啟示》之比較
2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自我意識的政治訴求
26.論“自我意識”的政治學況味——馬克思《博士論文》續探
2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政治哲學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識:從封閉走向開放——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思維方式的批判
29.黑格爾辯證法在馬克思博士論文理論建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論析
30.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及其與鮑威爾的潛在差異——兼與羅燕明同志商榷
31.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本體論思想初探
32.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論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的基本差異
33.讀馬克思博士論文所得
34.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人的解放維度
3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啟蒙意識初探
3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實踐哲學理念
37.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38.馬克思博士論文寫作背景研究
39.談當前學科博士培養的幾個問題
4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伊壁鳩魯哲學
41.馬克思博士論文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旨趣
42.淺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
43.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尋與自我意識哲學的局限——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展開邏輯與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張力——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理論訴求
4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時間性視域
47.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8.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馬克思早期政治哲學中的主體性維度——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馬克思《博士論文》與唯物史觀的創立
51.自我意識哲學的界限與哲學的出路——簡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動因及體系原則
52.馬克思對哲學信念與共同體的反思——對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53.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
54.從理想性到現實性——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向度
5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56.自我意識自由向現實自由的轉變——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的解讀
57.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倫理思想
5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原子論批判思想
5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人學思想解讀
6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現實實踐性探析
61.青年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德國浪漫主義思想
62.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批判邏輯演進——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63.普羅米修斯意象與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實踐吁求
64.被異化的“自我意識”與被照亮的思想未來——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思想解讀
65.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旨趣
66.隱蔽的謝林批判——馬克思《博士論文》旨趣新探
6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68.理想與現實的雙重變奏——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6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自我意識哲學觀探析
70.馬克思早期正義思想的萌芽與發展——從《博士論文》到《萊茵報》
71.對馬克思青年時期著作意義和價值的再思考——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7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伊壁鳩魯的原子偏離運動學說
73.原子世界的哲學原則和結構——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74.青年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論文和《萊茵報》論文為例
75.從馬克思博士論文窺新聞契約思想
7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探析
77.走出浪漫主義的端倪:重新解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78.哲學的出路——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筆記
79.馬克思對自由概念的本體論證明——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一得
80.關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關系問題──馬克思博士論文和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比較
81.現代自然科學與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論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與作用
8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黑格爾哲學立場論析
84.哲學作為一種救贖方式——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解讀
8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觀探析
86.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意蘊探析
8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新唯物主義”萌芽
88.青年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繼承與超越——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9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初探
91.青年馬克思的物質觀——以“博士論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例
92.作為實踐的哲學與世界的哲學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哲學思想研究
93.學生時代馬克思人學思想溯源——對《中學作文》和《博士論文》的探究
94.馬克思《博士論文》關于哲學與現實的關系問題的論述
95.主體性、客體性與唯物主義的兩個派別——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96.試論馬克思對黑格爾邏輯學的創造性轉化——以馬克思《博士論文》為例
97.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構境論歷史思維研究
98.感性是時間的家——從馬克思《博士論文》談起
9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契約思想研究
10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哲學本質的思想
101.馬克思人權思想的起點——《博士論文》所蘊含的人權思想研究
102.《博士論文》:馬克思空間思考的重要起點
103.從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構感性——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啟迪
104.基本原理專業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定量分析
105.為新時代覓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馬克思《博士論文》探微
106.馬克思《博士論文》原子概念的辯證法解讀
107.《博士論文》時期馬克思的實踐觀
10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歷史主體理論的創造性研究
109.理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運用的實證分析
110.自我意識哲學探源——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1.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法思想初探
112.馬克思作為革命民主主義者眼中的市民與市民社會——從《博士論文》至《萊茵報》時期
113.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看他的異化觀
114.青年馬克思的人學思考之變遷——從《博士論文》到《德法年鑒》時期的文本解讀
115.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論文》解讀
116.一部充滿辯證法理論光輝的杰作——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7.哲學在與現實相互作用中深化發展——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8.自我意識的能動原則──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9.具體的自我意識與定在的自由——論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青年黑格爾派的超越
120.文藝學:經典、當代與中國化——兼評何志鈞博士等著《文藝學:從經典到當代》
121.哲學當代性問題的反思——鑒傳今博士訪談錄
122.馬克思哲學思維方式變革的邏輯進程——從《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123.卡爾·馬克思:自由之子——大衛·利奧波德博士訪談(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學史的方向——兼與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自由的訴求
127.人學思想的初步形成——從博士論文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28.《博士論文》是馬克思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
哲學學科的研究領域較為廣泛,有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以及科學技術哲學、道德哲學等具體門類和分支;哲學學科所研究的問題也較為復雜,有的是一般的哲學問題,有的是各哲學門類或分支的特有問題,還有的是哲學不同分支之間以及哲學與其他學科門類因交叉而出現的問題。因此,通過cssci收錄論文所標引的關鍵詞,通過分類處理、具體分析來考察學科研究的熱點,是一個較為客觀的方法。本文通過分析2005-2006年度cssci哲學論文關鍵詞標引數據,對2005-2006年的哲學熱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哲學門類;哲學基本問題;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科學技術哲學;道德哲學。希望通過這樣的分類處理,既把握哲學學科的基本熱點和研究趨勢,也能夠說明各哲學門類和分支的具體熱點與趨勢。
2005-2006年cssci共收錄哲學論文8278篇,這些論文所標引的關鍵詞有16000多個,其中被標引15次以上的有160個左右。下面分類對這些標引頻次較高的關鍵詞加以分析,了解2005-2006年哲學研究的熱點和趨勢。
一、哲學門類關鍵詞分析
根據我們對哲學研究成果的觀察和了解,哲學論文中如果直接標引哲學或哲學各門類的名稱為關鍵詞,則所研究和分析的內容大多與學科或各門類的自我描述、反思或建設有關,即便是具體人物、流派或問題的研究,也與上述內容有密切的聯系。如表1中被標引的哲學(60次)、哲學研究(22次)、哲學觀(18次),顯然都是學科相關問題的標示。
分析表1中的關鍵詞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間的哲學研究中。哲學、中國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和西方哲學是哲學研究的重心。
如果合并哲學(324次)、(133次)、馬克思(132次)、馬克思哲學(87次)、西方(33次)等高度相關的關鍵詞的標引數量,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間哲學研究中,與哲學有關的關鍵詞標引數達到577次。因此,哲學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設是哲學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
如果合并中國哲學(112次)、中國哲學史(33次)和中國古代哲學(15次),與中國哲學相關的關鍵詞的標引數達到了160次,排名第二,但與哲學有較大差距,這種差距主要是由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的規模決定的。但就中國哲學自身來說,學科的自我反思和建設顯然也有較高的熱度。如果將科學哲學(83次)、技術哲學(54次)和工程哲學(20)這些通常視為科學技術哲學的關鍵詞相加,其標引數為157次。與西方哲學相關的關鍵詞標引數,如西方哲學(61次)和西方哲學史(15次),共76次。這表明科學技術哲學和西方哲學的學科反思和建設也有一定的熱度。
分析表1還可以看到,一些具體分支和方向是2005-2006年的研究熱點,如政治哲學、實踐哲學、道德哲學、語言哲學、分析哲學等。特別是政治哲學、語言哲學和分析哲學,通過關鍵詞的標引數來看,2006年比2005年有大幅度提升,增熱趨勢明顯。
二、哲學基本問題關鍵詞分析
哲學作為一個形態較為成熟的人文學科,學科研究所圍繞的核心問題通常包括一些歷久彌新的“老問題”。同時,哲學在發展過程中,也會不斷致思于一些“新問題”,這些“新問題”往往是在新的理論和實踐境遇中出現的,需要展開新的探索。
表2給出了2005-2006年哲學論文中有關“哲學基本問題”的標引關鍵詞。
通過分析表2可以看到。一些哲學學科中的基本問題,如形而上學、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辯證法、方法論、自由、存在論等,仍是哲學研究所關注的熱點問題,雖然這些問題的探討不一定是專門進行的,往往更多地是在具體研究中加以涉及。另外一方面,一些現當代哲學研究中所凸現的“新問題”也受到廣泛關注,如現代性、后現代主義、生活世界、人類中心主義、真理、主體間性等,作為關鍵詞的標引數排列較前,且基本上呈上升趨勢,成為哲學研究所關注的對象。特別是現代性、后現代問題的討論,顯然成為熱點。
三、哲學關鍵詞分析
表3給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學論文所標引的哲學關鍵詞的統計情況。
根據表3,有關哲學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設是該領域研究的一個重要話題。我們注意到,一些關于科學社會主義實踐的具體理論問題也成為研究的熱點,如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榮辱觀也成為重點的關鍵詞或標引數上升幅度較快的關鍵詞。在經典作家的研究中,除馬克思之外,關于恩格斯的研究也有增強。在哲學問題的研究中,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也是重點。此外,西方、后也獲得了持續關注。
四、中國哲學關鍵詞分析
表4給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學論文所標引的中國哲學關鍵詞的統計情況。
根據表4,有關中國哲學學科的自我描述、反思和建設是該領域研究的一個重要話題。從哲學學派的研究看,先秦儒道哲學、周易哲學、宋明理學、現代新儒學等仍是研究的重點。從研究的重點人物看。先秦的孔子、老子、孟子、荀子,漢代的董仲舒,宋明理學家中的朱熹,明清之際的黃宗羲,以及現代新儒家中的馮友蘭、牟宗三等,是研究所關注的對象。就哲學問題而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生境界等中國哲學所蘊含的獨特問題,仍有廣泛的理論效應。此外,關于中國文化、民族精神的思考,也成為中國哲學研究者所關注的重要內容。
五、西方哲學關鍵詞分析
表5給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學論文所標引的西方哲學關鍵詞的統計情況。
根據表5,在西方哲學的研究中,古希臘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現象學是研究的重點。此外,西方哲學中的語言哲學、分析哲學等研究熱度有較大上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康德、黑格爾,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哈貝馬斯、胡塞爾、德里達等是研究的重要對象。
本文由收集整理
六、科學技術哲學關鍵詞分析
表6給出了2005-2006年cssci哲學論文所標引的科學技術哲學關鍵詞的統計情況。
根據表6,有關科學哲學和技術哲學的描述與思考,是科學技術哲學研究領域的重點,雖然相關描述
與思考更多地通過具體問題的研究而展開。就問題而言,對科學的反思以及技術哲學領域中的技術創新、技術理性等,是研究領域所關注的重要對象,與這些問題相關的關鍵詞的標引數也呈現出較大幅度的上升。
七、道德哲學關鍵詞分析
cssci在哲學特別是道德哲學的考察中,將倫理學的內容也納入其中,因此設計了表7,對2005-2006年哲學論文中道德哲學方向(包括倫理學)標引關鍵詞加以統計并作分析。
根據表7可以看到,與道德哲學自我描述相關的關鍵詞道德(60次)、道德哲學(38次)有較高的標引頻次,說明相關問題是討論的熱點。在道德哲學的理論方面,如價值觀、道德規范、道德價值、人性、人性論、德性等,這些問題是道德哲學研究所關注的基本問題。此外,在有關道德的具體實踐領域,也有相應的理論思考,如道德建設、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成為研究的熱點。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關鍵詞標引出現于2006年,并達到27次。顯然這與由國家所主導的道德建設活動密切相關。
根據表7,“倫理學”作為關鍵詞標引頻次達到71次,說明倫理學領域的自我描述是一個重點。倫理學領域的熱點還體現在具體的倫理學方向和分支的研究。在中國學者這里,除了傳統的儒家倫理受到重視之外,當代的生態倫理、環境倫理、經濟倫理、政治倫理等,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應用倫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也受到重視并成為熱點。
八、結語
本文就哲學研究的自我描述、哲學基本問題和哲學各分支學科研究熱點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對哲學研究的熱點和趨勢有了客觀的了解和把握。下面通過關鍵詞標引頻次的升降趨勢對相關問題加以總結和說明。
筆者注意到,有些關鍵詞的標引頻次有顯著增長,說明相關的研究處于上升態勢,學者較為關注,研究正在加強。如哲學的自我反思和描述。是目前哲學研究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可以從哲學的標引頻次的顯著上升得到印證。語言哲學和分析哲學作為關鍵詞的標引頻次也有迅速上升。語言哲學在2005年被標引8次,2006年則被標引30次;分析哲學在2005年被標引5次,2006年則被標引21次。這說明。在2005-2006年間,以分析哲學和語言哲學為中心的研究顯著增強。
在哲學問題的研究領域中,除了形而上學、本體論、認識論、實踐等傳統問題受到關注外,一些與當論發展和社會實踐密切相關的新問題也成為研究的重點對象,其增長的趨勢明顯。如現代性與后現代問題,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問題。
就哲學各學科門類自身來看,哲學領域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西方研究,中國哲學領域中的天人關系研究以及孟子研究,西方哲學中與語言哲學和分析哲學相關的學派和問題研究,科學技術哲學領域中的技術哲學(如技術創新和技術理性)研究,道德哲學領域中的生態倫理和經濟倫理研究等,增長趨勢明顯。
首先,從10項指標來看,他引量和他引影響因子占據絕對量,兩項之和53%(他引量25 %,他引影響因子28 % )。期刊評價指數如果想得到有效提升必須在這兩項上下功夫。他引量指某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他刊某學科論文引用的總次數,包括期刊他引量、博士論文被引量、會議論文被引量。他引影響因子就是該刊前2年在統計當年被他刊某學科的論文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前2年的總數。其實這兩項在內涵上有著一致性,如果他引量上去了,他引影響因子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被引量也與他引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被引量是某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某學科論文引用的總次數。因此,在整個中文核心期刊評價中“他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他引量和他引影響因子這兩項上急需提高,關鍵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在組織高質量的稿源上下功夫。這是提高刊物影響力的根本之道。期刊要想高被引,必須發表大量的高質量論文,尤其是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的論文。作者寫論文,最喜歡引用具有學科引領價值和參考價值的論文。讀者對專家的觀點最為關注。二是編輯樹立自覺意識。編輯不僅要有學術素養,而且還應有編輯素養,主動地研究期刊相關評價指標,總結期刊發展規律,合理、恰當地加以利用,提高編輯工作的針對性。
其次,被摘量和被摘率兩項之和是10%。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論文被摘的檢索工具包括4種二次文獻刊物:}4)《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3}《新華文摘》,}4}《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其實這兩項指標是一個數據兩個角度。如果被摘量大了,那么被摘率肯定就高。二次文獻的復印轉載既是論文學術反響的重要體現,也是評價刊物重量高低的一項指標。因此,論文被復印轉載是作者、編輯共同期待的事情。編輯、作者一道關注具有熱點、焦點的學術問題,共同打造出具有創新價值的論文,以期引起二次文獻機構的關注。同時還應積極向二次文獻機構推薦所刊發的好論文,以便提高工作的主動性。
[關鍵詞]馬克思早期;批判哲學;分析與考察
[中圖分類號]B0-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1 — 0005 — 03
可以說馬克思的一生都是在批判中度過,馬克思也是在一次次批判中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論,也正是這一批判精神被的后來者所繼承和運用。然而,隨著現代思潮的多元化,各種理論之間的批判也屢見不鮮,批判的真正精髓也隨著這些所謂的“百家爭鳴”的浪潮所遮蔽,漸漸陷入了只從批判的字面意義上片面的批判,疏忽了馬克思理論批判精神背后的歷史過程,也就拋棄了馬克思批判精神背后的真正實質。
一、馬克思早期批判的歷史原像
馬克思早期的理論探索是他思想斗爭最活躍的時期,也是馬克思批判思維最活躍的階段,而也正是在這一階段,馬克思形成了自己獨道的思想理論。我們就從他的第一部帶有“批判”的著作,即《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來還原馬克思批判的歷史過程。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寫作原因要追溯到1843年,馬克思離開《萊茵報》時。因為在此之前馬克思在《萊茵報》當主編時期,發表了大量對現實問題的評論性文章,他的某些語言觸及了封建統治階級,以致于1843年1月,普魯士政府決定查封《萊茵報》,這使得馬克思退回書房,重新探索自己的理論道路。在受德國的專制制度,以及費爾巴哈哲學的影響下,馬克思開始潛心研究歷史,并對國家和法的問題進行了初步嘗試,這些研究的過程和思想軌跡,都被記錄了下來,就是厚厚的五本《克羅茨納赫筆記》。
早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就感覺到以黑格爾理性主義國家觀為理論基礎的法的局限性,從而在克羅茨納赫的五個月中,馬克思考察和研究了大量的各個國家的歷史和法的變遷。其中,第一、二本筆記是關于政治史的摘記,摘錄了亨利希的《法國史》,拉彭貝爾格的《英國史》和約翰·羅素的《英國政府……史》,第三、四本筆記主要是關于法國史的記載,如施密特的《法國史》、盧克萊泰爾的《復辟以來的法國史》、瓦克斯穆特的《革命時代的法國史》和蘭齊措勒的《論十月革命的起因、性質和結果》,此外還有蘭克的《法國史》、林加爾特的《英國史》和蓋耶爾的《瑞典史》等等,第五本筆記的內容涉及到德國、美國等國家的歷史。〔1〕在摘錄的過程中馬克思都加入了自己的評論,這些評論都成為了之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直接思想來源。在論述國家的問題上,馬克思摘錄了蘭克《論法國的復辟》的一段文字后評述道,黑格爾“把國家觀念的要素變為主詞,而把國家存在的舊形式變為賓詞——但是在歷史現實中情況恰好相反,國家觀念都是國家存在的那些〔舊〕形式的賓詞?!薄?〕這一思想鮮明地體現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在對所有制問題的考察中,馬克思對施密特的《法國史》做了大量的摘錄,特別是對下述的一段摘錄打上了著重號:“對城市公社的事務的共同關心把他們彼此聯合起來,正是在公社中要處理這些事務的共同關心把他們彼此聯合起來,正是在公社中要處理這些事務并適當地領導這些事務的任務,導致了管理藝術的產生?!敝螅R克思寫下了下面兩段話:第一段說,在英國“國家制度的許多改革,〔其起源〕與其說歸功于開明的政策,不如說歸功于自私自利的打算?!绷硪欢握f,在瑞典“由于財政狀況而具有影響的一切東西,……在債主、封建者、承租者、企業頭頭身上變成了中間的權利,政府依賴它并不比臣民差。”此外,馬克思在對“市民社會”進行分析與考察時,對林加爾特的《英國史》作了大量的摘要,主要是對城市的發展和經濟力量的增長作了記載,這一記載也表明了,馬克思已初步認識到市民階層的發展,必然要影響到國家制度和法律關系的發展。
在整個《克羅茨納赫筆記》中,馬克思又對費爾巴哈的哲學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特別細讀了費爾巴哈的《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找到了解決黑格爾法哲學問題的方法,即重新設置“主詞”和“賓詞”的關系,由此可見,馬克思是在對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對比和考察中,最終形成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的思想,而之前的大量筆記正是這一思想的邏輯前提和理論來源。
在馬克思早期的寫作中,我們現在所發現的另外一部帶有批判性的著作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說它帶有批判性是因為:在文中馬克思述諸了英國古典經濟學,把私有財產看成是永恒的和必然的前提。而在馬克思看來,私有財產是歷史的,階段性的產物。我們就來對馬克思的這一批判進行歷史過程的考察。
我們現在所說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一書名是后來者所加入的,這一部分著述是馬克思在巴黎時期,在對經濟學進行研究,特別是對多部經濟學著作進行摘錄時,所寫下的具有評論性的一部手稿??梢哉f,我們現在所看到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稱《手稿》)是整個《巴黎筆記》的一部分,甚至在《手稿》中都可以看到馬克思摘錄的痕跡。而在此之前,馬克思已經做了七個筆記本的經濟學摘錄,大致情況如下:第一冊第一部分為薩伊的《論政治經濟學》摘錄,第二部分為斯爾培克的《社會財富的理論》摘錄,最后一部分為薩伊的《實用政治經濟學教程》摘錄;第二冊為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摘錄;第三冊為勒奈·勒瓦瑟爾的《前國民議會議員“回憶錄”》和部分《國富論》摘錄;第四冊第一部分為色諾分尼的《雅典的色諾分尼著作選》摘錄,第二部分為大衛·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摘錄,第三部分為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摘錄;第五冊第一部分為麥克庫洛赫的《論政治經濟學的起源、發展、特殊對象和重要性》的摘錄,第二部分為特拉西的《意識形態原理》摘錄以及部分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和恩格斯的《國民經濟學批評大綱》的摘錄;第六冊為弗·李斯特的《政治經濟學國民體系》摘錄;第七冊為歐仁·畢萊的《英國和法國工人階級的貧困》的摘錄。〔3〕這七冊的筆記大部分都是摘錄,也會有少許評論性語言。除此之外,還有三部手稿,這三部分的手稿,馬克思一邊摘錄,一邊做了評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可見,馬克思在《手稿》中所體現出來的對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批判思想是在摘錄大量政治經濟學資料中所形成的。例如,在對麥克庫洛赫的《論政治經濟學的起源、發展、特殊對象和重要性》的摘錄中,馬克思有過這樣的評論:“在我們看來,李嘉圖學派極力主張以積累勞動代替資本——這種說法在斯密那里已經出現——只有這種意義:國民經濟學愈是承認勞動是財富的唯一原理,工人就愈是被貶低,就愈是貧困,勞動本身就愈是成為商品?!@是國民經濟學這門科學中的必然的理論公理,正像是現在社會生活中的真理一樣?!薄?〕在對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進行摘錄時,馬克思評論道:“精神自由是目的,因此大多數人處于愚鈍的奴役狀態,肉體需要不是唯一的目的,因此它是大多數人的唯一的目的,或者相反,婚姻是目的,因此大多數人。財產是目的,因此大多數人沒有財產。”〔5〕
縱觀整部《巴黎手稿》,馬克思在決定對“市民社會”進行考察后,便進入了大量的經濟學研究中,而他的研究方式則是自己習慣的摘錄著作加以評論的方法,最終產生了在《手稿》中所闡發的理論。雖然說,《手稿》中的異化勞動理論從整個馬克思思想發展史看來還處于“未成熟”階段,但就馬克思的批判的方法論來說是貫穿于馬克思的整個思想史的。
二、“批判”的真實內涵:從康德的“批判哲學”論起
從自然語言的角度來理解,一方面,批判是指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系統的分析,加以否定;另一方面,批判是指指出批評,提出意見。然而,作為哲學語言的“批判”來說,或者更確切的說作為現代哲學語言的“批判”,我們都把它理解為“揚棄”,即指新事物代替舊事物不是簡單地拋棄,而是克服、拋棄舊事物中消極的東西,又保留和繼承以往發展中對新事物有積極意義的東西,并把它發展到新的階段,是對這一事物的自我否定,簡而言之就是說“否定的繼承”。這一批判的思想起源于黑格爾,發展及運用于馬克思。但就批判這一詞句,或就“批判哲學”而言,其鼻祖應該歸屬于康德,那么,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康德的“批判哲學”。
康德“批判哲學”的邏輯起源要回溯到西方近代哲學的兩條路線:唯理論和經驗論。唯理論的路線發端于笛卡爾,經斯賓諾莎的發展,結論于萊布尼茨。他們認為,人類知識來源于人自身的理性推理,與經驗無關,卻最終走向了獨斷論。經驗論的路線發源于洛克,經貝克萊的發展,結論于休謨。他們認為,人類對世界的一切認識與知識來源于人的經驗,而最終走向了懷疑論??档碌乃伎颊腔谶@兩種路線之上,卻又從不輕信于任一理論。康德認為,獨斷論和懷疑論都不單獨探討理性能力,而簡單地肯定(獨斷論)或否定(懷疑論)理性能力是否有超感覺經驗的認識,而康德的任務就是要探討、分析、審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產生了“批判哲學”??档抡J為,人的認識能力分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具體分析與考察了人的理論理性即純粹理性的認識能力與可認識的范圍;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具體分析與考察了人的第二種理性認識能力,之后,為了達到兩種理性能力的融合和溝通,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具體分析與考察了人的審美能力,從而實現了其“三大批判”的形而上學體系。顧名思義,在康德的“批判哲學”中,從內容上講,的確包含有對前者理論,特別是對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否定與繼承,但就其批判的方法論意義上講,批判的意義更多的在于分析與考察,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序言中就已經說明,“我理解的批判,并不是對某些書和體系的批判,而就其獨立于一切經驗能夠追求的一切知識而言對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而是對一般形而上學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的裁決,對它的起源、范圍和界限加以規定。”〔6〕而在《純粹理性批判》再版的序言中,康德再次強調了其批判的意義,“批判并不與理性在其作為科學的純粹知識中的獨斷方法對立(因為科學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是獨斷的,即從可靠的先天原則出發嚴格地證明),而是與獨斷論對立,也就是說,與憑借一種從概念(哲學概念)出發的純粹知識按照理性早已運用的原則、從不調查理性達到這種知識的方式和權利就能前進的僭妄對立”〔7〕在這里,康德把“批判”與“獨斷論”對立起來,顯然,是要說明批判的“分析與考察”的意義。
對康德的“批判哲學”進行了大致的闡述之后,我們對這位“批判”的鼻祖所使用的“批判”的含義有了明確的理解,就是“分析與考察”。而馬克思正是繼承了這一點,他把“分析與考察”這一批判的方法論特性用于自己的哲學與歷史學以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馬克思從一開始就遵循了批判的這一方法論特性。
《博士論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馬克思最早的一部學術性專著,其題目是《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馬克思寫作此文的目的是因為在此之前,人們對古希臘哲學的一致看法是認為古代哲學的頂峰是在亞里士多德時期,亞里士多德時期的哲學思想是古希臘哲學的經典,而到了古希臘哲學的晚期,古代哲學,特別是自然哲學出現了衰落。馬克思通過對古希臘晚期的自然哲學的代表伊壁鳩魯和亞里士多德時期自然哲學的代表德謨克利特兩者思想的對比和分析,得出了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其中蘊含著的自由的思想,從而述斥了封建專制和思想壓迫。從這一角度來講,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也帶有否定的批判含義。那么,再來看看,馬克思這一批判的歷史過程。在寫作論文之前,馬克思在1839年至1840年初,寫下了七本《關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寫完這些筆記之后,馬克思寫下了許多附注,內容是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及其原子論,還寫下了一部手稿,內容是評述普羅塔克對伊壁鳩魯的神學思想展開的論戰。除了這七本《關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外,馬克思還寫下了《柏林筆記》?!栋亓止P記》是馬克思摘錄古典哲學家著作的筆記匯集,包括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萊布尼茨的一系列著述,休謨的《人性論》,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論》,以及卡爾·羅生克蘭茨的《康德哲學的歷史》。〔8〕顯然,馬克思在寫作《博士論文》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詳細地考察了古代哲學和近代哲學思想,當然,在大學期間,馬克思研讀最多的還是黑格爾的著作。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確實繼承了康德“批判哲學”中的“分析與考察”的思想內涵,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揚棄”,不過,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的批判和康德“批判哲學”一樣,還是只停留在哲學的思辨領域,但在之后對法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中,馬克思便走出了這一困境。
三、馬克思批判過程的內在特性
上文已說,馬克思的批判是有著分析與考察的過程,在馬克思要寫作一本批判性的著作之前,必須經過大量的研讀和摘錄,而這只是一個方面,就其一種批判理論的形成過程來講,馬克思的批判是自覺性的,而不是目的性的,這也是馬克思批判理論形成過程中的內在特性。
自覺性是指一種自發性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在批判的過程中,那些新的觀點和批判性的理論是自發地形成,并不帶有先驗的獨斷性。更具體一點,馬克思在所寫的著作中的批判性觀點是他在對這一理論歷史的分析和考察時,在馬克思做大量的摘錄和評論他人的觀點時形成的,我們所看到的著作只是對這些摘錄和評述的重新整合和進一步闡明。而與自覺性相反的是目的性,所說的目的性也就是說當我們對一種理論進行考察和分析之前,就已經對這一理論進行先行的斷定,從而就只是為了論證這一論斷而去考察和分析,這樣往往帶有主觀的色彩,反而會對這一理論思想造成誤解,導致批判的片面性。這其實也是帶有獨斷論的傾向。
回到馬克思的早期文本,馬克思在對他人的著作進行摘錄和評論時確實已經形成了部分在之后自己所寫的著作中體現的思想觀點,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經論述,此處就不再說明。而這里要強調的是批判的真實內涵與其特性,即“分析與考察”與“自覺性”的關系。
一方面,“分析與考察”是批判的自覺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對所要批判的理論進行細致、詳盡的分析和考察,必然會產生出新的、批判性的觀點,而且,分析的越深入,越透徹,產生出的新思想就越深刻,越合理。相反,如果沒有意識到兩方面的聯系,忽視了任一方面,其批判就會有失偏頗;如果并沒有對所要批判的理論進行分析和考察,只是由膚淺的,片面的知識體系而進行的批判必將是片面的,而倘若為了否定而去分析和考察所要批判的理論,即目的性的批判,必將導致批判的局限性。在當代哲學思想的發展過程中,在理論界大力提倡思想多元化的時代,批判思維日新月異,各種新的思想都是在批判中產生的,沒錯,馬克思也正是在批判他人的思想中形成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然而我們又恰恰只是停留在批判的哲學語句中理解其含義,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回到馬克思“批判”的歷史過程中去尋找“批判”的實質,與其說馬克思的批判是一種思維一種方法論,毋寧說是一種批判精神,一種對學術的態度和作風。
〔參 考 文 獻〕
〔1〕 孫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120-121.
〔2〕 馬列著作編譯資料(第12輯)〔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 .
〔3〕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158-160.
〔4〕 〔5〕 馬克思恩格斯研究資料匯編〔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44,45.
[關鍵詞]原理;教學改革;教學實效性
根據中宜部、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及(<意見>實施方案),理論課與思想品德課整合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設置方案將從2006級新生開始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全面實施。其中,哲學原理和政治經濟學原理合并為原理;兩門獨立的課程融合為一門課程,總學時有較大幅度縮減,這就要求教師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在有限的課時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師生互動實現教與學的良性循環。
總結哲學原理課教學的得失,對于原理課教學將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從近年來各高校哲學原理教學的總體情況看,影響本課程教學效果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三個:一是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二是理論教育與實踐脫節;三是考試形式缺乏科學性。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增強哲學原理課教學實效性的幾個關鍵問題”[1]課題組進行的問卷調查證實了上述問題的存在。本文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此次調查,從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環節的強化、考試形式的改革三個方面,提出增強馬克恩主義原理課教學實效性的三條思路。
一、由灌輸式教學向疏導式教學轉變
“我講你聽”、“我說你記”、“我灌你通”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它缺乏教育本身應有的“親近感”、“認同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而不是積極參與的教育主體,這就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灌輸式教學法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習慣于獲得老師給出的現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維的盲從與懶惰。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中西思想文化不斷撞擊,大學生的思想日趨活躍,新的認識問題不斷產生。他們對簡單生硬的灌輸式教學法很反感,而希望與老師進行朋友式的交談,共同探討他們關心的理論與現實問題。實效性調查中,選擇“師生互動”上課方式的學生占2496,低于選擇“課外實踐”上課方式的學生比例34%。實現師生互動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恩格斯指出:“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1],“但理論思維僅僅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加以發展和鍛煉,而為了這種鍛煉,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在還沒有別的手段”[1]。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疏導式教學法的核心。疏導就是對學生“點”、“啟”、“引”,即指點迷津、啟之醒悟、引出誤區,做到“傳遞文化而不用現成的模式去壓抑他;鼓勵他發揮他的天才、能力和個人的表達方式”[2]。也就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就同一問題給出多種觀點供學生分析、參考,而不是提供現成答案。同時,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并解決有關現實問題。教學要相通,理論要潤心,才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心靈呼喚,啟開學生的心扉。因此,原理課應采用疏導式教學法,改變灌輸式的僵化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需求,是實現疏導式教學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實效性離不開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學生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理論教育就是對牛彈琴。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斑斯基說:“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了解學生,不會綜合規劃教養、教育和發展的任務,抓不住教學內容中的要點和重點,不善于選擇教學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學過程永遠不會有成效。”[3]了解始于溝通,只有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需求,才能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
然而,在“實效性”調查中,學生對“你認為‘馬哲’老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最不樂觀的。對此問題,34%的學生回答“一般”,表明有1/3的學生對此問題不關心,也隱含著他們沒有得到過老師的“關照”。認為“馬哲”老師對學生“十分了解”的僅占被調查學生的9%,認為“馬哲”老師對學生“比較了解”的占19%,兩項之和為28%,大體相當于認為“馬哲”老師對學生“不太了解”的比例——27%。而認為“馬哲”老師對學生“很不了解”的學生達11%。可見,學生總體上認為“馬哲”老師是不了解學生的。
近幾年來,由于擴大招生,許多高校學生人數急增,思想政治理論課基本上采用大課堂授課。調查顯示,100人以上的課堂占近50%,有的學校均是150人以上的大課堂。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課堂人數偏多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實現教與學的充分交流,已成為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可回避的問題。部分高校在嘗試進行研討式教學,已初見成效。此外,設立教學信息聯絡員,召開教學座談會,利用課間、課余走向學生,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定期答疑等均不失為師生溝通的好形式。
二、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實踐環節
哲學原理理論性強、內容較抽象,這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共性。多年來,一般采用課堂講授形式,造成了理論教育與實踐的脫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原理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實踐環節。
在“實效性調查”中,學生對“你最喜歡的上課方式”的回答結果如下:選擇“課外實踐”上課方式的學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師生互動;再次是講座、自行研究并提交論文、小組討論。這幾部分學生所占比例分別是34%、24%、16%、14%、12%。這個結果對原理課乃至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廣義的實踐環節包括學生實地參觀、社會調研、收看影像資料及主題討論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要求教師在課堂講授中盡可能結合熱點問題,以實例加以闡述;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中了解社會,深化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并提高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有條件的院??山讉€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參觀、考察,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體會原理的時代性與實踐價值。同時,針對不同的章節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實踐形式,如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時,有條件的院??山M織學生參觀當地自然科學博物館,觀看錄像《意識的萌芽》或電影《宇宙與人》等,通過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辯證法這一部分,可就“堅持唯物論,反對偽科學”進行課堂討論,并組織參觀有關科普展覽,還可與學校宣傳部門聯合,舉辦相關內容的櫥窗、板報宣傳等活動。在歷史唯物主義部分,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的重要作用”、“知識經濟與當代大學生”等課題,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同時,就社會調查的親身經歷,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實踐論和認識論部分,可組織學生觀看“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的錄像,圍繞“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自由與責任的關系”等論題開展課堂討論或辯論。
理論教育與實踐緊密結合,可使深澀的理論趣味化,并使學生學以致用。這對于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推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三、采用科學的考試形式
一般來說,大學課程考試具有兩個功能:測評功能和激勵功能。原理課考試既要成為測評學生掌握基本原理以及運用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的手段,也要成為檢測教師教學成效的重要途徑。通過階段性考試,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學習中的薄弱方面,并通過考試成績與獎學金、三好生、優秀班干部等評選掛鉤,激勵自己努力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考試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教學中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工作。因此,采用科學、合理的考試形式,是增強原理課教學實效性的必要手段。
在“實效性調查”中,關于“你的‘馬哲,課的考試形式是什么”這個問題,40.2%的學生回答的是閉卷考試,38.7%的學生回答的是開卷考試,12.6%的學生回答的是提交論文,根據討論給分的占1.1%,其他形式為1.6%,未回答者占5.8%。可見,多數院校采取的是閉卷或開卷考試形式。對“你認為”馬哲,課考試的形式應該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結果是:贊成以“提交論文”作為考試形式的學生比例最高,占被調查學生人數的42.8%;其次是開卷考試,占25.3%;選擇“根據討論給分’的比例為16.4%;選擇閉卷考試的僅占3.4%;其他及未作回答的各占6%。
寫論文的考試形式雖然是學生的首選,但是從一些高校的實際情況看,從網上下載、學生之間相互抄襲、湊字應付的現象大有人在。同時,以此作為考評學生的唯一依據,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學生認真聽課學習。開卷考試往往造成學生“臨時抱佛腳”的懶惰行為。閉卷考試大多側重于對學生知識記憶的考查,因此平時不聽課、考前突擊背記的現象普遍存在?!皩嵭哉{查”表明,有54.9%的學生認為存在此現象!有的學生很少上課,通過考前突擊復習,期末成績反倒比平時認真聽課的同學好。這種現象嚴重挫傷了另外一些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他們上“馬哲”課或其他政治理論課的態度,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對自己認真聽課的態度產生過懷疑。因此,完全采用提交論文、開卷或閉卷的考試形式都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單一的其他考試形式也各自存在弊端,在此不一一評述。
原理是綜合性的素質教育課程,考試形式應體現綜合性評價原則,應將平時考核與期末考試相結合。平時考核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堂小測驗。每學期可安排兩至三次隨堂測驗,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督促學生自覺學習。第二,實地參觀、撰寫報告,根據報告質量進行等級評定。第三,課堂討論。師生共擬論題,學生以斑級為討論小組,或自行組隊,由學生自己主持,并由學生代表組成評委,評定優、良、一般三個等級。這種方式既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因而是平時考核的重要方式和成績評定依據。期末考試除了常用的閉卷、開卷形式外,還可采用閉、開結合形式,以及知識競賽形式,競賽成績優秀的學生可免考??傊?考試應成為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激勵機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應付的負擔。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恿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465.
柏拉圖是古希臘屈指可數、名聞遐邇的大哲學家,他既是蘇格拉底的直接繼承者,又是另一位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的重要影響者.他在哲學、政治學、倫理學、邏輯學等領域均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近現代的幾乎所有學術思想均可在柏拉圖的思想中找到源頭,因此,說柏拉圖是古代、中古和近現代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人實不為過.柏拉圖思想中最有影響的恐怕是其哲學思想,同時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流芳后世的《國家篇》和《法律篇》中,他關于幼兒教育、女子教育、音樂文藝教育、體育及軍事教育等思想對古希臘及后世的教育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早期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圖第一個提出學前教育思想.他認為對兒童的教育開始得越早越好.“凡事開頭最重要,特別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階段,最容易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國家篇》377B)他甚至主張胎教,“我們同時應該甚至在孩子出生以前就著手這一工作:待產的婦女必須接受為了有利于未出生的孩子所需要的那種訓練.”(《法律篇》789D)他認為,孩子出生后,必須確保護士甚至在他能走路之前給他有益的運動和空氣,尤其不許他由于過早走路而傷害自己(《法律篇》789E).嬰孩應盡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樣生活;應該把他上下擺動,給他唱歌,以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便使他免受驚嚇(《法律篇》790C—E).這是為發展勇敢和堅定性格的首要的準備工作.當孩子3歲或更大一點,我們可以開始審慎地糾正他,讓他開始玩游戲,最好讓孩子發明自己的游戲;在6歲時,就要認真開始授課,隨之把女孩和男孩隔離開來,應當教他們騎、射、投、擲,應該注意把孩子們訓練成左右手并用(《法律篇》793D—794D).現代腦科學表明,兒童的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柏拉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到小孩的肉體和精神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因而提出了早期教育的思想,我們不得不為柏拉圖的睿智所折服.
二、音樂及體育教育
柏拉圖特別重視對兒童的音樂文藝教育和體育教育.他認為“教育就是用體操來訓練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教育要先教音樂后教體操,將故事包括在音樂里.”(《國家篇》376E)古代希臘重要的文化生活是聽民間藝人彈著豎琴演說史詩故事,故“音樂”一詞包括音樂、文學等義,相當于現在的“文化”一詞.
他認為兒童階段的文藝教育至關重要.“一個兒童從小受了好的教育,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的心靈深處,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得溫文有禮;如果受了壞的教育,結果就會相反.”(《國家篇》401)他認為,一切種類的音樂、詩歌和藝術的教育目的都在于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養人的道德品格,音樂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達到對美的愛.(《國家篇》403c)因為音樂詩歌由于其潛移默化的作用,自幼便會把真、善、美同假、惡、丑的區別注入人心,使兒童“從童年時就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國家篇》401D)正因為他對兒童的音樂文藝教育非常重視,柏拉圖主張對音樂文藝教育的內容應嚴加審定.“先入為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為了培養美德,兒童們最初聽到的應該是最優美高尚的故事.”(《國家篇》378E)因此,“我們首先要審查故事的編者,接受他們編得好的故事,而拒絕那些編得壞的故事.”(《國家篇》377C)他提出要制定一個限制音樂、詩歌的法律,規定哪些內容的音樂、詩歌可以提倡,哪些內容的音樂、詩歌必須取締,以“鼓勵母親和保姆給孩子講那些已經審定的故事,用這些故事鑄造他們的靈.”(《國家篇》379C)柏拉圖認為音樂教育之后,年輕人應該接受體育鍛煉,“體育方面,我們的護衛者也必須從童年起就接受嚴格的訓練以至一生.”(《國家篇》403D)他認為,體育訓練的目的是使護衛者的身體狀況能適應護衛者的工作,“他們有必要像終宵不眠的警犬;他們在戰斗的生活中,各種飲水和各種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驕陽狂風暴雨都能處之若泰.”(《國家篇》404B)因此,他要求護衛者必須戒除酗酒,食物應當簡樸,不能嗜睡.
柏拉圖認為應將音樂教育與體育鍛煉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專搞體育鍛煉的人往往變得過度粗暴,專搞音樂文藝的人又不免過度軟弱”(《國家篇》410D),因而應使音樂和體育良好地配合,使“音樂和體育服務于人的兩部分——愛智部分和激情部分.”(《國家篇》412)
三、女子教育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中不僅非常重視對男子的教育,而且提倡給女子以同樣的教育,他是西方第一位主張“男女平等”的思想家,他用動物作比方,以此來證明男女應受同等教育.“我們除了把母的警犬看做較弱者,公的看做較強者以外,應當一切工作大家同干.”(《國家篇》451E)“那么,如果我們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樣,我們一定先要給女子以同樣的教育.”(《國家篇》452)他提出應該同樣用音樂和體操來教育女子,并且還要給她們軍事教育.他認為兩性之間惟一的區別不過是生理上的區別,在一些方面如織布、烹飪、做糕點等,女人比男人更擅長,在諸如行軍作戰方面男人比女人更擅長,因此,沒有任何一項管理國家的工作因為女人在干而專屬于女性,或者因為男人在干而專屬于男性.女人男人可以有同樣的才能和稟賦適宜于擔任國家保衛者的職務,分別只在于女人弱些男人強些罷了.
四、城邦護衛者的教育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是直接為其所構建的理想國服務的.他認為,統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個,就是教育,即通過音樂和體育培養出優秀的公民.良好的教育和培養造成良好的身體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再接受良好的教育,產生出比前代更好的體質,這除了有利于別的目的外,也有利于人種的進步.在這里,柏拉圖充分認識到了教育對于富國強民的重大意義和作用.他認為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最高知識的真正的善良的城邦護衛者,這一目的進一步體現了他的教育為國家政治服務的思想.
關于護衛者的學習內容,柏拉圖認為應先學習五門預備性學科:數學、平面幾何學、立體幾何學、天文學和音樂理論.他認為,治國者之所以應學習這些知識,是因為它們不僅在軍事作戰上有用,更重要的是能鍛煉人的心靈,發展抽象思維的能力.這些知識的對象都是不能用感覺來觸摸的,“只能用理性去把握,別的任何方法都不行.”(《國家篇》526A)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將治國者的靈魂“從變化世界轉向‘真理和實在’,最終達到最高知識——‘善’”的理念.他認為,所有這些預備性科目應趁護衛者年輕時教給他們,不能用強迫的方式進行傳授.
柏拉圖認為,在學完預備性學科之后,要想達到“善”的境界,還必須接受“辯證法”的訓練.對于為什么要學習“辯證法”,他用著名的“洞穴的比喻”加以詳細的闡述.他把洞穴內的世界稱為“可見世界”,把洞穴外的世界稱為“可知世界”.在洞內看到洞壁上木偶的形象,相當于認識的“猜測”階段,轉身看到木偶的實物相當于認識的“相信”階段,及至走出洞穴到光天化日之下,認識便進入“理念世界”(“知識”的階段).而洞穴外的太陽則喻作理念世界中最高的“善”的理念.他指出,正像整個身體不改變方向就無法離開黑暗轉向光明一樣,我們必須“有一種靈魂轉向的技巧”,使學習的器官——整個靈魂(它類似看物的眼睛)轉離變化世界的個別事物,正面觀看實在世界的理念.這種“靈魂”轉向的技巧或學問就是他所說的“辯證法”.
關于學習前面提到的課程的對象,柏拉圖認為必須挑選出最堅定,最勇敢,在可能范圍內也最有風度的人,此外,他們不僅要性格高貴嚴肅而且應具有適合這類教育的天賦,如必須刻苦學習,強于記憶等.
柏拉圖不僅對護衛者的教育目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還就教育的時間安排及人才選拔作了詳細論述.他將護衛者教育的時間安排分為六個階段:(1)童年——青少年時期.護衛者自幼接受音樂和體育教育,目的是照看心靈,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的學習和哲學功課應適合兒童的接受能力.(2)十七八歲——二十歲.這一階段主要是進行必要的體育訓練,為哲學研究準備體力條件.(3)二十歲——三十歲.進行第一項選拔,把那些在“勞苦的身體鍛煉、學習和戰爭恐怖中總是表現得最能干的孩子挑選出來”(《國家篇》537A),對他們施以數學、幾何、天文、音樂等“辯證法”預備性學科的教育.(4)三十歲——三十五歲.進行第二次選拔,“選出其中最富這些天賦條件的青年,在他們年滿三十的時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候,給以更高的榮譽,并且用辯證法考試他們.”(《國家篇》537D)凡經過考試的,可讓他們“用六年或者四年”(后“定為五年”)時間“專心致志地學習辯證法”(《國家篇》539DE).(5)三十五歲——五十歲.用十五年時間到實際工作中鍛煉,“強迫他們負責指揮戰爭或其他適合青年人干的公務”,目的是“讓他們在實際經驗方面不低于別人”(《國家篇》539E),同時還可以在公務中繼續考驗他們的素質.(6)五十歲以后——去世.他們必須接受最后考驗,使他們最終達到“善”本身,管理好國家、公民個人及他們自己.在剩下的歲月里用大部分時間研究哲學,在培養出國家的繼承人后他們便可辭去職務,進入樂土,并安居下來.
五、柏拉圖的學園
為了把自己的教育理想付諸實施,柏拉圖在雅典的阿卡得穆建立了自己的學園.關于學園建立的確切日期無從查考.“從建園的綱領和柏拉圖說起曾在40歲那年訪問意大利和西西里時確立的信念之間的明顯聯系來看,我們自然應該設想建園大概是在這個時期(公元前388—387年).”[1]學園的活動以“講學”為主,學習和研究幾何學在學園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學園入口處懸掛的“不懂幾何學者,請勿入我門”的名言充分說明了柏拉圖對于幾何學的重視.除幾何學外,柏拉圖學園對生物學、地理學、天文學、宇宙學等學科也開展了廣泛的學習與研究.學園除重視文、理科學習之外,最重要的,凌駕于一切學科之上的課程當屬柏拉圖的哲學,他將哲學之前的各門具體學科稱為“預備性學科”,而將學習哲學作為通向最高知識的“善”的理念的惟一途徑.阿卡得穆學園作為教育科學中心雖然以教學和科研為主,但它并不是與世隔絕的象牙塔.柏拉圖創辦學園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哲學和政治的新的結合,培養一批既精通哲學、自然科學又善于治國的政治人才,為他心目中的理想國服務.
二柏拉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系統教育理論的人,其教育思想涵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階段,其關于教育的許多主張與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輝.但其教育思想如同其他思想一樣,也或多或少帶有時代的局限性和保守性.
柏拉圖非常重視教育的政治意義和作用,其教育思想是為其烏托邦式的國家政權服務的,其教育目的是培養經世致用的治國人才——城邦護衛者,因而其教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育活動具有明顯的社會功利性,過分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而且他這種培養護衛者的教育只能是極少數人享有的教育.柏拉圖重視早期教育,提倡公共學前教育,重視女子教育,主張男女平等,提倡德、智、體、美和諧發展,但他認為對兒童的游戲故事,唱歌的內容必須加以選擇,進行嚴格審查,原則是必須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忽視了兒童的個性和獨立人格的發展,他關于婦女兒童社會公有的思想更是有悖于社會倫理道德而應加以批判的.超級秘書網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與他的人性論思想是密切結合的.他認為,上帝造人分為三等,即金質、銀質和鐵質.他認為,“一個人屬于哪一種,他所生下來的子女就屬于哪一種.”[2]其遺傳決定論的觀點實質是論證奴隸社會階級統治的合理性.
柏拉圖的教育旨在與智者教育對城邦所造成的離心力相抗衡.對柏拉圖來說,教育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在孩子們身上培養音樂的機敏與身體的靈巧,也不是通過在神話和詩歌中所反映的人類生活來培養政治的和實踐的智慧,真正說來,它是一個人靈魂的內在和諧的塑造,即內在于人的不和諧因素的協調一致.教育是人身上難以調和的東西--野獸性與天使性--的統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這種統一,使人既不變成一頭馴順的綿羊(奴隸),也不變成一頭貪婪的狼(僭主).[3]人變成一個政治存在的潛能依賴在他之中這種哲學本性與尚武本性的統一.因此,教育并不是對某種技能的培養,而是要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形成權力與愛知識的統一.
[1]〔英〕A•E•泰勒著,謝隨知等譯.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M].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1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