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文化禮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關于禮儀的著作更是豐富多彩,這些著作所蘊含的文化因素是幾千年來規范人們行為和塑造獨特價值觀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對文化發展的重視逐步弱化,加之西方文化的入侵,人們對禮儀文化的學習也慢慢減少,各高校的禮儀教育流于形式。為提高學生的禮儀素養,本文以傳統文化為內核,加強高校禮儀教育。
一、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高校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
筆者對江西省十所高校及其他省若干高校關于禮儀課程的設置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對目前最熱門的高校慕課平臺中有關禮儀的課程進行對比研究,發現我國高校禮儀教育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對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重視程度不高第一,長期以來,各高校都將禮儀教育歸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單獨開設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課程,且未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教學內容,導致學生、教師對禮儀教育不重視;第二,雖然部分高校開設了相關禮儀課程(包括傳統文化禮儀),但多數高校都是將其作為選修課開設的,學生可自由決定選修與否,并未將其列為公共必修課。(二)高校禮儀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設置不合理第一,多數學校的禮儀內容主要是西方禮儀及現代禮儀,對中國傳統禮儀講解較少;第二,多數教材雖然涉及部分傳統文化禮儀,但僅僅是對傳統禮儀的簡單介紹,并未將其與現代社會結合起來進行講解;第三,由于禮儀教育一般被作為公共課程,因此,多數學校一般為該課程選擇一套教材,所有學生共同學習,導致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三)慕課平臺中缺乏傳統禮儀教育課程通過對慕課平臺的調查研究發現,發展相對成熟的慕課平臺“愛課程網”上收錄的關于禮儀的課程只有兩門,一門是湖南大學袁滌非老師的“現代禮儀”,另一門則為清華大學彭林教授講授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這兩門課程的受眾比較廣泛,也是時下各禮儀教育和視頻課網站中點擊率最高的兩門課程。此外,超星爾雅通識課程庫中關于禮儀的課程只有四門,分別為上海理工大學的“公共關系禮儀實務”,國家行政學院的“女子禮儀”,南開大學的“口才藝術與社交禮儀”以及清華大學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綜觀慕課平臺的這些禮儀課程可以看出,只有清華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彭林教授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將傳統禮儀文化與現實社會中人們的日常行為相結合,生動講解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內涵。而其他課程涉及的內容主要是“現代禮儀”和“西方禮儀”,對我國傳統禮儀的講解較少。(四)缺乏禮儀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禮儀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社會學科,需要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較高的綜合素質。但目前,多數高校的禮儀教師并不具備禮儀專業背景,大部分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轉型來的,經過后期的培訓和學習,即走上工作崗位。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教師缺乏禮儀教育的專業知識,對傳統禮儀研究不夠,導致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二、加強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對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的重視首先,學校要加強對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的重視,將禮儀教育從思政教育中獨立出來,開設專門的禮儀教育課程,或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開設禮儀專業,設置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方向;將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列為公共必須課,并通過考試、論文的形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將考核成績作為學生的學分任務。其次,教師也要加強對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的重視,在遵循學校教育要求的基礎上,認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將禮儀教學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點內容。(二)優化禮儀教育的內容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加強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教育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禮儀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禮儀的發展進程,了解古代文化禮儀及當前禮儀的豐富內涵,了解其功能和作用,使學生對禮儀形成全方位的認識。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將思想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相結合,選擇適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從禮儀概述、個人禮儀、社交禮儀、服務禮儀、習俗禮儀等各方面進行系統歸納,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禮儀知識,了解中國文化。(三)借助高校文化社團傳播禮儀文化近年來,高校社團發展迅速,各種文化社團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禮儀教育可充分利用社團這一途徑進行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知識的傳播。結合學校大學生實踐活動周、大學生社團文化節等活動,開展傳統禮儀文化實踐體驗活動,將傳統禮儀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具體來說,高校校團委應鼓勵各院系學生以社團活動為號召開展各種類型的禮儀風采大賽、傳統禮儀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大型的傳統文化活動,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四)加強禮儀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首先,各高校要提高禮儀教師的選聘標準,引進不僅有禮儀教育專業背景知識,而且有較強實踐經驗的教師,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其次,各高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相關禮儀教育的培訓和教師交流會,引導教師取長補短,不斷提升教師的禮儀素養,從而不斷提升禮儀教學效果。
三、結語
建設以傳統禮儀文化為內核的高校禮儀課程,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堅守傳統,但更多是為了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求。在高校禮儀教育中,應充分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從而豐富禮儀教育的內涵、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周輝艷.談大學生禮儀教育中傳統禮儀文化的滲透[J].文化視點,2015,(12):89-90.
[2]王琳.論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18):59-60.
[3]周沫含.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6,(14):72.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共同閱讀從禮儀看傳統文化演講稿中學,請您閱讀!
從禮儀看傳統文化演講稿1中華古國,央央尚禮。
禮,是兩千多年以來中國儒家的核心思想。論語上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所以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禮其實是一種仁,然而近些年來國人在外旅行卻隨意涂鴉的現象頻頻發生,這是否是失禮,又是否是一種不仁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認為禮于我們來說更多是一種規范自己的準則,禮不是空空洞洞,禮在我們的心中是有一個樣子的,只有知禮守禮,方能延存一個國家的文名,一種文化的精神,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從未將它遺忘可見它對于中國和炎黃子孫的重要性。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的世界越來越快捷,人們有時候只是為了追求某些表面的東西而漸漸忘記的有些東西。古人留下的禮儀,可能是現在忙碌的人們缺乏的東西。??兹谒臍q能讓梨,程頤雪中求學,緬伯高千里送鵝毛,禮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不應該被我們忽視的。正如《禮記禮運》中所說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人的形象因禮而變得高大,一個不懂禮、不講理的人是不值得尊敬的。
天下無法不正,無禮不長,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禮者,天
下順之。君曾記,那知不可而為之之人?笑嘲曰累累如喪家之犬者,卻照亮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孔丘啊,他駕著那時代的馬車,不就是為了一個禮嗎?為他心中那片充滿禮的圣地,去掙扎,去流浪,禮之于他也,猶酒之有糱也。昔日夾谷之會,不就是用禮挽回了一個國家的尊嚴?成就了一個人的驕傲嗎?禮者,萬物之序也。中國大陸的歲月長河波瀾起伏,在這里,早已沉淀了無數輝煌榮耀與荒涼衰敗。而禮儀的沉淀更像是古人埋下的女兒紅,有的越來越令人沉醉,有的卻因歲月流轉而消失殆盡。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禮儀,卻終究是沒能抵御歲月長河侵蝕的土地,尚存的面積已難以讓人們棲息繁衍。在埃及神廟等公共場所所刻畫涂鴉的到此一游,不正是禮儀與人們漸漸相斷聯系的標簽嗎?常在許多旅游景點看到“__到此一游”的字樣,充分利用每一個能刻字的地方。中國素來是個禮儀之邦,傳統美德更是代代相傳,為何卻有人如此不知禮?這值得我們深思。當今的教育更傾向于書面知識,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而學習,卻忽略了傳統美德的教育,造成許多學生是一心只讀圣賢書,傳統美德不甚了解。正所謂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禮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也需不斷學習禮儀,提升自身修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使中國成為真正的禮儀之邦。中國素來講究禮儀,等級的差異更是不可逾越,大臣見天子,必須行跪拜禮,女子必須從三從四德,必須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都是禮儀的一種。雖說都是封建思想,但也支撐中國走了幾千年。禮儀還是很重要的,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一個人如果失了禮儀,便如酒失了酒曲,失了形,甚至是失了韻。禮儀,在乎你我也。
西方哲學家說道:真正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無聲。禮儀不正是如此嗎?越在細微之處,越不可覺察,真所謂繁花開時默不作聲,風云流轉不宜察覺。曾幾何時,外國著名景點用中文寫著請勿亂垃圾,國內高鐵驚現因丈夫未到而阻攔發車的女子,類如此現象真讓人應接不暇?!抖Y記?禮運》有云: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君子用德待人,小人依薄情對人,終到頭來,方見結局。自古以來,華夏乃是禮儀之邦。古中國以其舉止端莊,言談大方展示出其獨特的大國風范。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與時代的日新月異,禮節在現在卻似乎已經無足輕重。講求效率與效益的年輕人們只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享受人生的快樂,早已拋棄其所謂的禮儀之道,甚至將它視為“老封建”。華夏的禮儀之邦的稱號,就要被年輕一代們所湮滅嗎?當禮儀的香火傳到了我們的手中,堅持并發展它成了適時之需。年輕人擁有良好的禮儀會給人以溫婉儒雅的印象,是成功之路上的通行證。
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糱也。禮儀的有無,間接的就已決定了我們未來道路的寬廣與否。
從禮儀看傳統文化演講稿2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應被有批判的繼承,而非一票否決。
禮是文明和野蠻的分水嶺,禮是人與人交往的方式,禮還是日常生活的準則。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左傳中有言道:“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足可見禮儀在文明社會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經歷了千年的歷史洗濯和沉淀的,那些優秀的文化價值禮儀不應被摒棄,而應被完善、繼承和發揚。
駐德全權大使吳紅波曾被德國記者問道“德國人能從中國學到什么?”,吳紅波答道:“謙虛。譬如:中國人完成一個項目,他不會突出自己的作用,他首先講得是他的團隊,他的導師,較少提到自己”,自卑尊人便是中國禮制精神原則所在。所謂“自卑”不是要故裝卑微自己,而是放低姿態,謙恭待人。若要好,大敬小。這種誠敬謙讓,合眾修身的禮儀原則在當代社會仍值得提倡。
傳統禮儀還傳播了許多優秀的基本價值觀,如敬、恕、誠、信、仁、愛。在現代功利主義教學模式下,我們早已忘了傳什么“道”,中國應該傳什么“道”。而禮儀文化卻給我們提供一個精神平臺來領會這些優秀的精神內核。著名文學史者劉夢溪指出:“敬、恕、誠信、仁、愛等,應成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識別符號。
然而,傳統禮儀也有其閉塞成舊的一面。如古時女子以纖小玉足為美,從小裹腳造成女子足部骨骼被硬性彎折,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兒女應聽父母媒約,指腹為婚是謹守孝道的錯誤觀念也使許多有情人分隔天涯。傳統禮儀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框限了思想的自由,也阻礙了社會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中華禮儀文化雖有落后、陳舊弊端,但究其本質是對現代社會極有現實意義的優秀精神遺產,永不過時。擇善而之,其不善而改之,讓其成為國人深層價值的“根”。
從禮儀看傳統文化演講稿3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仆仆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并沒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范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范,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后,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余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干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從禮儀看傳統文化演講稿4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這春意濃濃、生機勃勃的陽春三月,意味著我們該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平時,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么不相稱!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于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并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都很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叭谒臍q,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因此,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
那么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呢?其實很簡當,就是別人幫了你,道一聲“謝謝”;見老師和客人主動問個“好”。平時注意愛護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才算具備了做文明好學生的基本素質。
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的,要有一個衡量的準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叫做道德。而禮貌與道德是互為表里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涵,因此,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以此來規范我們的行為。
同學們,在這個文明禮貌月,彌漫著文明禮貌的芳香。而這些芳香正來自于各種花朵,你,便是他們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能行。讓我們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于未來,無負于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吧。
從禮儀看傳統文化演講稿5孝,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文化。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系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薄@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背著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后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動作令人發指。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發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刮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看完后,我憤怒了:怎么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沖破了做人的底線。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于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孫朋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因為她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山東人。她剛嫁給丈夫時,丈夫就經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漸年邁,從此,家庭中一切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她每當干完農活就趕緊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肯定會很擔心。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料著年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風雨無阻地撐起一個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笑容。這笑容,這孝心,有誰能不感動呢?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視閾;文明禮儀;研究
從周代禮樂文化的發源,到黨的十提出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建設,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機。而近年來,隨著大學生不文明行為的負面新聞曝光率不斷增多,折射出中華禮儀文化在傳承、教育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缺失。繼承弘揚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是大學生不容推卸的責任。高等學校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引領者,理應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傳承禮儀文化,著力構建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體系。
一、中華優秀禮儀文化的定位
中華民族創造的許多獨具特色的禮節、儀式、習慣、規章、典制等禮儀文明,形成了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優秀的禮儀文化傳統主要包括:重禮講儀的良好風尚,以知書識禮為美德;禮儀規范的合理內容,將人類千百年來凝練起來的精粹吸取下來;禮儀修養的先進典范,以之作為學習、踐行禮儀的榜樣;中華民族禮儀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時代責任心。作為高校工作者,要在進行禮儀傳統教育中,要幫助學生著重領會禮的精神內涵。
同時,大學生傳統禮儀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并不是全盤照搬,發思古之幽情,而是適應時代的發展而有所創新?!抖Y記?禮器》云:“禮,時為大。”這是說,禮之為禮,不應是刻板的教條和一成不變的戒律,在于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而更新,這是禮的內在要求和原則。
二、大學生傳統禮儀文明的現狀
(一)禮儀文化認同缺失
傳統禮儀文化是我們中華“禮儀之邦”幾千年的積淀的寶貴資源,可是現代人卻忽視了禮儀文化的存在作用。這些誤讀不僅使禮面目全非,并且把禮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沒。大學生們對傳統文化和禮儀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對國外流行時尚多有了解,對國外禮儀的盲目追逐,以為拿刀拿叉就是時尚,以為擁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現代文明。我們的傳統禮文化在現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禮儀修養意識淡漠
《禮記》:“禮也者,理也”,也就是說,禮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講道理。現在大學生缺少謙敬意識。現在很多大學生不尊重長輩,不敬重老師,不尊敬同學的現象時有發生。缺少公德意識。在校外,有些學生更是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既妨礙和影響了他人,又損壞了大學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 )禮儀文明知行不一
《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有些學生不懂得謙虛、禮讓,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知禮而不會行禮,即主觀愿望、禮儀動機與行為方式及效果之間相脫節和矛盾。大學生基本禮儀的欠缺,直接影響到大學的個人素質,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整體形象。同時,這種現象也暴露了我們現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三、大學生禮儀文明缺失原因
(一)歷史遺留問題的沖擊
近代以來,由于我國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歸咎于以禮為核心的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守性,發起了一次一次批判舊文化的運動。對傳統文化“棄”之過激,而“揚”之不足,導致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對中華文化重視不夠,中華傳統的禮儀文明當然也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禮儀之邦”丟掉了禮儀文明,文化因割斷而無法傳承,招致的結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質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長和西方禮儀和文化的乘機“進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禮儀是一種文化,是文化就有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鑒與融合。隨著世界全球化不斷加快步伐,經濟、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進中國,中國傳統禮儀也不斷受到西方禮儀文化的沖擊。借鑒西方禮儀的精華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趨之若鶩,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傳統禮儀也會被淹沒。
(三)多方面教育體制的不合理
家庭傳統禮儀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學生文明禮儀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實效的啟蒙教育。家庭禮儀教育的實施,應該加強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禮儀修養。學校傳統禮儀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個原因。教師為了適應學生的實際,也容易忽視在禮儀教學中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滲透。同時,社會傳統禮儀教育的錯位也易造成大學生文明禮儀缺失。
四、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對策
(一)系統全面,營造傳統禮儀環境。
校園的環境熏陶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傳統禮儀活動,如開展傳統禮儀方面的講座、辯論、演講、小品表演等活動,如上海電機學院每年舉辦一次校園禮儀大賽,以禮儀文化為主題,促使大學生展示自我風采主動弘揚中華禮儀文化。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媒體工具,介紹歷史名人處世修身的軼事,推動學校的文明建設。這樣,學生在校園內處處感受到禮的存在、禮的氣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園禮儀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禮儀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開設專門的傳統禮儀課程。課堂教學是系統學習訓練的良好途徑,開設傳統禮儀教育的課程,既可以有效的豐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內涵,又能教會他們如何規范自身行為、塑造良好的儀表形象。在重大典禮儀式中,蘊涵著豐富的、可以進行禮儀教育的資源。學校可以利用這些場合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如畢業典禮中可以舉行“謝師禮”,畢業生在向老師行禮的過程中感謝老師培育學生的辛勞,永遠記住學校和老師的培育之恩。
(三)創新發展,發揮新媒體的教育優勢。
禮儀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內涵,而新媒體的豐富性和開放性,逼真生動的情景模擬,饒有興致的傳統禮儀故事再現,使學生感受到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梢杂嗅槍π缘亟⒔∪旅襟w下的大學生傳統文明禮儀教育,貼近學生,貼近社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制作生動直觀的德育軟件用于禮儀教學,依托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平臺,開展線上微討論、知識競賽等活動,舉辦在線傳統文化展覽,拓展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渠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體驗,健全其人格。
參考文獻:
[1]孫曉鳳.新時期大學生禮儀文明缺失現狀及改進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欽.大學生傳統禮儀教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學生禮儀素養缺失現狀及原因對策分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5).
[4]李彬.新時期:社會變遷與新聞變革札記[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
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中國素以“文明禮儀之邦”屹立于世界各國之中;高爾夫在中國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的數十年,但是熟悉高爾夫的人不難發現,高爾夫的運動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竟然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修身之道
中國儒文化,以“修身養性”作為內練功、善自我、提境界的一種行為,倡導“靜以修身”、“寧靜致遠”。因此,中國人養身處世之道,以靜為主、戒驕戒躁、隱忍中磨練定力。
修身養性、磨練定力的高爾夫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對個人修行的要求上是相同的。高球運動講求不氣不急、不驕不餒、氣定神閑,培養球員平和心態,與傳統文化“靜以修身”的要求相一致,能滿足優秀傳統文化對個人修行的要求。
禮儀道義
禮儀,即禮節和儀式,滲透著強烈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禮始于五帝,大成于周,故中華民族禮儀歷史深遠,中華民族永久保持了以“禮謙、禮讓、謙和”為核心的社會特征。
對著裝、球員間禮節的嚴要求,是高爾夫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深層次看,高爾夫也是以謙和、禮讓為本質,與傳統文化禮儀的核心是一致的。禮儀是高爾夫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相通的一脈,適應時代禮儀發展需求。
誠信自律
“誠信”是我國傳統道德中最重要的規范之一?!抖Y記•禮運》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孔子強調“言必信,行必果”,認為 “民無信不立”。 可見“誠信”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倫理道德規范、立身處世之本、社會交往的基本準則。
高爾夫文化中的誠信是通過球員打球時的自律來體現,要求球員誠信待已,不守誠信改變球況、虛報成績會受到“懲罰”,球技得不到提高,形象受到損害。高爾夫球文化通過運動使球員感悟誠信的重要性,培養誠信,自尊自重。時代呼喚誠信,高爾夫通過運動塑造誠信。
公平與平等
關鍵詞:中式家具;禮儀文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8-0294-01
當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將會出現新的物質文明,而國際式的設計風格又再進一步演化,那時中國將會有更多人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對自己民族的東西感興趣,那時的中國人也就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新的精神文明,重新需要體現自己文化特色的生活。因而,體現中華文化特色而又能適應現代人生活需要的現代中式家具將受到中國人的青睞。"作為設計師和學術界,應該走在時代的前頭,去探索適合現代生產、符合現代人生活而又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現代中國風的家具。"[1]現代中式家具是順應這個時代而產生的一種家具設計風格,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交融體。而作為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交融體的現代中式家具,必須形成其新的理念和形式,賦予其新的傳統文化內涵。雖然,禮儀文化發展到今天,其意義和作用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但它仍然還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和諧的瑰寶。現代中式家具離不開禮儀這一文化特性。如果失去文化特性的現代中式家具,將不是完整的現代中式家具。在現代中式家具設計中注入現代禮儀文化思想,也就是給現代中式家具輸入血細胞,為現代中式家具運送氧氣,增強免疫力和生命力。因此,從適應現代人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角度上來看,在現代中式家具設計上合理運用禮儀文化,它有著必要性。
家具是人類生活實踐的產物,伴隨這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不斷的發展,而禮儀文化則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因此,它們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性。精神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程度體現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準則的禮儀,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所在。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眾多存在質量問題的劣質產品也層出不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社會文明程度的進程。而在社會物質豐富的今天,為什么有的人道德卻淪喪了呢?這也許正是禮制缺失的一種表現。禮儀文化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合理運用其目的也是為了營造一種適合現代人的禮制空間秩序,重新建立中國人在生活中的禮儀文化和道德規范,提高國人的精神文明,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加快社會文明程度的進程。
將禮儀文化的思想運用于中式家具設計的造型上,這種觀點其實并非是一種空前的創造,而是一種借鑒,一次總結。禮儀文化其實在中國古典家具造型上已經有所體現,我們知道中國古典家具是受到中國古代禮制的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獨具民族特色的一類家具。面對新時代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秩序,現代中式家具在造型上的設計也應該要以現代禮儀文化為基礎,以全新的禮儀文化的概念去指導現代中式家具設計?,F代中式家具在造型上應該首先突破其寬大厚實的傳統觀念,擺脫古代禮儀文化中"三六九等"、"貴賤有分"、"男女尊卑"思想觀念的影響。繼承和發揚以現代生活方式相適應的"主賓有別"、"長幼有序"、"男女有異"的現代禮儀文化思想,并合理運用到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的造型上來。譬如我們可以嘗試將現代中式家具設計成一體的組合家具,從造型的大小、高矮、方圓中體現長幼、主賓、男女的關系,使之更具人性化。
家具是文化的載體,社會的產物,生活的必需品。它除了滿足人們一定的物質需求和實用這一功能性以外,還應該擔負起文化傳承的功能?,F代中式家具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正朝著實用、舒適、多功能、人性化等方向發展。而禮儀作為人類文明的結晶及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將影響到現代家具的設計。
我們在現代中式家具設計中有必要把現代的禮儀文化思想引入功能的設計上來,使現代中式家具更具文化魅力。在現代中式家具的功能設計上,我們可以嘗試引入"長幼有序,大小有分"的禮儀文化思想,也就說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設計不同類型功能的家具,這也將會是現代中式家具顯得更加人性化?,F代家具設計中的老人家具和兒童家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又如當我們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坐具時,它存在著不同高低變化,如果說它是一種禮儀文化的體現,不如說它是適合不同年齡或不同高矮人群功能上的需要。
現代中式家具比起中國古典家具而言,多了幾分人情味,少了幾分冷漠,多了幾分浪漫,少了幾分規矩。但是"座次"這個概念,還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現代中式家具的室內空間秩序。我們知道,一副完整的繪畫作品在處理手法上,有主次之分、前后關系,也有疏密變化,更有主要的視覺中心。而現有的社會關系也是如此,有主賓之分、也有長幼之別、大小之差,更有男女之異的關系。所有的這些,如果把它說成是禮制秩序,更不如說是萬物和諧的一種規律,一種美的法則。
禮儀文化思想可以合理的運用于開發成套的現代中式家具的整體設計上。開發成套的現代中式家具,必須要事先考慮新時期的禮儀文化對整個室內空間禮制秩序的新要求,然后才進行家具造型、功能、材料、裝飾上的設計。因此,要設計創造出具有新時期禮儀文化內涵的現代中式家具,必須要先對現代禮儀文化進行深入學習研究。
通過對現代中式家具設計中的禮儀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禮儀文化在現代中式家具設計中的合理運用有著必然性和重要性。從適應現代人的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角度來看,它有著可行性。從而得出,在現代中式家具設計中,我們有必要重視禮儀文化思想的結論。其目的在于營造一種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禮制空間秩序,重新建立中國人在生活中的禮儀文化和道德規范,提高中國人的精神文明,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加快社會文明程度的進程。
關鍵詞: 高校 禮儀教學 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迅速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了長足進步。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人際交往。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是現代人立足社會,并求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在此背景下,作為交際藝術的禮儀自然迅速升溫,備受人們青睞。學習禮儀、應用禮儀,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全國約96%的高校開設了禮儀類相關課程,可以說禮儀教學基本在高校得到普及。與此同時,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和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禮儀課程的開設又有不同側重。禮儀教學的意義不低于掌握外語、電腦、汽車駕駛等熱門的專業技術,高校禮儀教學任重而道遠。
一、通過禮儀教學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高校應該是高素質專門型人才的集中地,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理應同時具備良好的禮儀修養,然而現實是,大批的不文明現象充斥高校,大量的禮儀失范問題不絕于耳。某些大學生“出口成臟”,目無尊長,狂妄自大,絲毫不把校紀班規放在眼中,肆意逃課、遲到,亂扔垃圾,在課堂玩手機、聊天、睡覺,在公共場合旁若無人地高聲喧嘩及在教室、宿舍偷盜他人財產……這些行為都沒法和高素質畫上等號。他們口口聲聲談“個性”,要“尊重”,講“隱私”,卻隨意踐踏著社會公共道德的底限,這不得不引起整個社會的重視,引起教育者們的深思。
1.增強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古希臘先賢亞里士多德在談及人的特征時曾說:“任何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是難以離開與其他人的交往的。一個人如果不同其他人進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獸。”換言之,就是人人在社會生存立足,都離不開人際交往。大學生涉世不深,往往交往能力不夠強,尚不能淡定從容地應對各種場合及對待不同的交往對象,如果不系統地學習社交禮儀,不了解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和社會通則,便會有礙正常的人際交往,往往在無意之中對別人造成冒犯或是貽笑大方。其實,人際交往是有一定之規可循的,這種一定之規,指的就是禮儀。熟練掌握禮儀的相關規范,了解在不同場合與不同交往對象的交際方法,讓人時刻充滿自信,游刃有余地應對各種情況,隨時表現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精神氣質,并從人際交往中大獲裨益,推進個人生活、事業的發展。
2.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大部分學生在大學之前,并沒有過集體生活的經歷,并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備受父母呵護。大學期間,同學之間同吃同住,共同生活,共同學習,朝夕相處,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每個大學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假如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感受,不懂換位思考,或者脾氣火爆,頻繁和他人發生沖突,再或者不懂適度原則,與他人過于親昵,甚至不分彼此,嚴重侵犯對方隱私……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壞處。教師如果利用禮儀知識對學生加以引導,循循善誘,借助鮮活生動的例子幫助學生掌握與他人交往的正確方法,并協助學生通過人際交往活動獲得珍貴的友誼,從而快速適應新的環境,建立穩定積極的朋友圈,也是幫助大學生順利邁向社會的必經之路。
3.塑造良好的大學生形象。這里所說的形象并非簡單的穿著打扮,而是指作為大學生應當遵循的儀容、舉止、表情、服裝和配飾禮儀。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但是與年齡和身份不符的形象還是應當摒棄。禮儀教育就是為大學生講解行為規范,開展審美教育,使其符合高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要求。待學生臨近畢業,可適時引入職場禮儀,包括面試時的穿著打扮、坐姿、站姿、走姿、電話禮儀、名片禮儀、握手禮儀、會議禮儀等,讓職場“新鮮人”應對自如。
二、通過禮儀教學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巍巍中華,禮儀之邦。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痹谥袊迩晡拿靼l展史中,“禮儀”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高校禮儀教學,在提高大學生禮儀文化素質的同時,承擔了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任。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文學、藝術、民俗、宗教、科學等方方面面,是民族興旺、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v觀今天的大學生,盲目西化,崇洋,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利”字當頭,心浮氣躁,西方節日的由來、傳統、風俗說得頭頭是道,卻對自己民族傳統的節日不勝了解;張口閉口都是網絡語言,漢字書寫錯字連篇,更別提詩詞歌賦;對人生缺乏目標,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期待“天上掉餡餅”或是萬事依靠父母……這就是社會將來的接班人?他們拿什么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民族的接班人,也必定是文化的接班人。一個民族要強大,首先文化要強大。中國傳統文化承載著數千年先人的寶貴經驗和智慧,我們沒有理由不學習它,不傳承它,不發揚它。高校是社會精英的集中地,大學生普遍具備聰明的頭腦和較高的文化水平,他們較常人有更強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對新鮮事物更敏感。借助高校禮儀教學的途徑,一定會讓大學生成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力軍,無論是以必修課還是選修課的方式呈現,高校禮儀教學都應成為傳承中國文化的重要平臺。
三、通過禮儀教學構建和諧校園
學校教育是禮儀文化教育的規范化階段,高等院校是將大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規范的獨立個體的搖籃。高校經過系統而完善的禮儀教學,大學生的個人素質和修養得到極大提升,自覺自愿地遵守禮儀道德規范,做文明人,師生、同學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友愛、和平共處,整個校園的整體禮儀水準得到提高,從而形成和諧的氛圍,對于構建和諧校園的確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沒有良好的高校禮儀教學,便不會有寧靜和諧的校園。綜上所述,高校禮儀教學尤為必要。它既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方式,又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更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由之路。高校禮儀的教育工作者更應重視禮儀教學的重要意義,積極思考高校禮儀教學的恰當模式,探討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摸索更適合教學對象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起到禮儀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真正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合格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黃惠琳.高職禮儀教學改革初探[J].文教資料,2012(13).
【關鍵詞】高校社團;漢字文化;實踐推廣;探討
漢字時空•社是廣西科技大學眾多學生社團組織之一,成立以來高舉學習漢字文化的旗幟,成功吸收了本校各專業的部分漢字愛好者,以學習漢字甲骨文為主,開展了漢字文化學習、經典名篇誦讀大賽、中華禮儀培訓等活動,還以社團名義組織學有所長者走出校園,與校外相關單位親密合作積極推廣漢字文化,總的來說反響非常好。由此筆者就高校大學生推廣漢字文化作以總結,也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一、漢字文化推廣的目標定位及特點和方式
漢字忠誠記錄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以及創造的各種文化,毫不夸張的說,漢字在傳承歷史、文化上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每個漢字都有一段攪動歷史的故事,熱愛并準確理解、靈活使用漢字是每個中國人的光榮職責,在校大學生更應該成為學習漢字文化的主要角色,組建社團積極開展相關推廣活動。
其一,學習漢字目標定位清楚。首先漢字時空•社凝聚的是愛好漢字文化的在校大學生,因共同的愛好愿意利用課外時間為學習漢字及推廣漢字文化做出積極努力,在保障學業順利的基礎上,主要組織學生成員學習甲骨文,這類文字與后期文字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也只是破解了相當多的甲骨文,本著溯本清源的想法,結合歷史文獻通曉部分漢字的本源意義,以及因時代變遷產生的新意等等,通過學習盡量充實漢字文化的內涵,把經典誦讀、中華禮儀、中外交流等納入活動范圍,為弘揚傳統文化做出積極嘗試。
其二,學習漢字文化是在愛好基礎上的自然深化,組建學生社團目的是通過學習漢字更加熱愛、準確應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為漢字文化豐富多彩,由此了解漢字演變的動態規律,明白漢字演變基本伴隨了我國歷史進程的走向,社會時代巨變也會反映在文字變化上,研究漢字需要具備深厚的學識功底,以及持久的學習行動,這個過程也許會吸引部分同學深入鉆研,甚至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可能個別學生愿意考研成為文字學的專業研究者,但是大多數只是通過學習受到一定的教育,感受到包括漢字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的魅力,由此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者和踐行者。
其三,進一步充實漢字文化內涵。漢字時空•社選取甲骨文為學習內容,這是帶有傳奇色彩的文字,漢字音形意需要反復學習才能學以致用,作為書面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講究準確、規范,在此基礎上還要賦予交流文字排列之后產生的美感,無論是從早期的《詩經》,還是后期的各種文獻,都把漢字朗朗上口的節奏感、繪聲繪色的形象感、含義豐富的意蘊感等自然巧妙呈現出來,因此漢字“又是書寫和表達其他文化項的載體?!辈⒁宰陨碛涊d信息的功能表現于書法、表演、創作、記錄等方面,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交流載體,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建構了中華歷史文化的經絡,因此再進一步學習經典詩文誦讀、中華禮儀文化等傳統文化,并能夠在學習、生活及今后工作中自覺傳承應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因而學習漢字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傳承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又因為大學生好動,思維活躍、樂于實踐,就由單純的漢字學習拓展到經典詩文誦讀、禮儀基本知識、中外學生交流等領域,“就是以漢字作為核心項,來探討它與其他文化項的關系。”屬于漢字文化自然延展的學習內容,因活動豐富既吸引了更多感興趣的大學生,又能讓其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更加熱愛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優秀傳統文化,并在新時代成為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的生力軍。
二、漢字文化推廣實踐內容舉要
自從有了文字,人類創造的文化就有了書寫記錄的憑借,推廣并進一步發展相關文化就變得更加容易,因此學習漢字也要積極開發相關領域的學習內容。漢字時空•社就把漢字學習與詩文誦讀、傳統技藝、禮儀常識、中外交流融合一起,以課外時間組織大家一起學習訓練。
其一,漢字學習。漢字變化很大,甲骨文更是因為歷史久遠而讓現代人越發覺著神秘,當然也覺著難度較大,可是先人創造甲骨文記錄事物,帶有更多本初信息,從中能直接覺察到漢字創造的顯性特點,對于進一步學習后來的文字能打下很好的基礎,同時漢字講究筆畫構造、造型美觀,一般地說喜歡漢字也就喜歡漢字書法,書法藝術基本伴隨了漢字演變的歷史,學習漢字不但能夠認識到其變化規律,以及中國古人的審美意識,還能因具備掌握漢字常識更加熟悉靈活地應用,受其啟發還能為外觀設計增添漢字元素,根據產品類型放置篆書、隸書等,完全體現古為今用的漢字推廣成果,大學生主要是喜歡探尋漢字變化規律,作為帶有普及性的學習特點,主要是幫助各專業同學進一步熟悉和準確使用漢字。
其二,經典誦讀。我國經典書目都是靈活應用漢字的藝術精品,文字精美、含義深刻是代表我國智慧創造的范本,因為體現了漢字特有的美感,以及包含豐富的語言信息,經過了千百年的時間考驗,值得精讀背誦反復揣摩,根據學生需求,精選適合的各個時期的詩文篇目,組織學生成員認真鉆研文字本意及使用技巧,然后熟能成誦,在原先中學背誦基礎上增加背誦篇目,能有效理解漢字創造成果的價值和功效,特別是大學生精力旺盛,可以利用特殊的節假日組織經典名篇誦讀大賽,通過更多學生的加入能有效帶動大家學習漢字,還可以到中小學組織類似的活動,讓經典誦讀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窗口。
其三,傳統技藝。剪紙、茶藝、插花等都很好體現了我國文化特殊的審美形態,這些是漢字時空•社開展的傳統技藝班學習的項目。剪紙非常好的把漢字美感體現出來,如紅紅的“?!弊譃榇汗澔蚴菃踢w新居等增添幾多喜慶,“囍”字更是中國男女成婚必不可少的標識,寓意了二人成婚百年好合、喜事連連之意;茶藝體現的是休閑靜心養性,不僅能欣賞動靜結合的泡茶功夫,還能品味不同地域的茶香,一般來說,茶室會張貼環境適宜的裝裱好的書法作品,為之營造品茶的優雅氣氛;插花是把室外的艷麗花朵搬進了房間,為了獲取更好的美感,講究花色搭配、花草點綴、高低相映等技藝,特別受到女同學的喜愛,也能為將來居家生活提供必要的幫助;當然這些技藝與漢字關系不一定密切,但是通過這些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社團,為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其四,中華禮儀。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擁有特色鮮明的禮儀文化,很多學校利用開學、畢業等特定時間,或者其他慶典活動,組織學生身著漢族,展示特有的入學開筆禮、拜師禮,以及成年禮、結業禮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場合的禮儀,因為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感強,人們已經非常適應現代禮儀,很多傳統禮儀非但沒有很好的展現,很多人都機會沒有學習,因此,開展中華禮儀學習非常必要,最起碼能普及部分知識和技能,通過學校節慶晚會展示中華禮儀,讓師生直接感受到傳統禮服、優雅動作甚至歌舞配合的震撼人心的魅力。讓更多的年輕人熟悉中華禮儀,而不是只能在影視戲劇古裝戲中欣賞,通過學習也能化為自身掌握傳統文化技能的一部分,由此成為非常好的傳承方式。
其五,漢語角活動。漢字學習現已成為世界很多國家的熱門,我校外國留學生主要來自東南亞等國,他們本身就有一定的漢語基礎,當然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也是掌握一定的漢語,但還需要好好進一步學習;我國大學生漢語水平自然很好,但是英語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漢字時空•社非常敏感抓住了中外交流這個關鍵點,為中外學生漢語及外語學習打造了一片新天地,稱之為漢語角,吸引了很多留學生前來,既能通過對話交流提高交際能力,又可以通過書法、剪紙、茶藝等活動讓其體驗到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為深入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還能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吸引更多的外國學生主動學習漢字文化。根據開展的漢語角活動來看,效果較為理想,中外學生交流增加了友誼,拓寬了視野,還能為中外交流繼續譜寫新的佳話。
三、結語
高校推廣漢字文化借助學生社團效果顯著,因為學有所長的學生采用的方式方法非常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由漢字學習拓寬到其他傳統文化,能夠吸引更多優秀大學生加盟,也為培養更多弘揚漢字文化的優秀人才做出貢獻。
其一,根據學生身心特點,使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喚起更多的注意。大學生敢想敢做,以適應學生社團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開展活動,社團成立就把漢字文化與新媒體自覺融合,利用新媒體等微信群積極推廣漢字文化,不失時機推出了漢字時空•社交流群和微信公眾號,利用網絡傳播的便捷性,隨時隨地隨心與關心者愛護者進行交流,并積極吸納各種意見,擴大隊伍建設,開展活動的種種信息,便于成員之間的及時聯系和溝通。特別是帥選代表性的甲骨文,結合歷史文獻講述這些文字的傳奇故事,既讓設計特長的同學推出造型美妙的變化字體,又給予恰當的分析,做到了圖文并茂的視覺享受。同時就開展的各種活動,如中外學生聚集漢語角交流,以毛筆書法、飲食文化等作為切入點,中外學生一起切磋技藝,同時還能品嘗自己動手做的美食,友誼和技能相伴,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到交流的重要。也就是重視學生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大家感興趣的活動開展漢字文化,比如在校園小路兩邊掛滿字謎紙張,讓路過的同學開動腦筋猜千字謎,以此吸納更多的同學加入社團活動,并及時溝通交流,以提高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