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1: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安全生產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十一五”職工教育培訓主要目標
1、以打造品牌職工隊伍為目標,充分挖掘職教資源,與高等院校聯合,開展學歷教育,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培訓一體化。
2、堅持以繼續教育為重點,培養一批會管理懂經營的復合型企業管理人才和高級人才。
(1)進一步加強干部學歷教育?!笆晃濉逼陂g,干部學歷80%達到大專以上,為企業外出創業發展提供后備人才。在培訓形式上采取內培與外培相結合。
(2)繼續開展專業技術干部新理論、新知識以及新技術培訓。組織多層次的培訓講座,到重點院校和知名企業請學者、教授、專家來礦傳經送寶。
(3)開展管理干部的計算機等級培訓,干部計算機達到中級以上水平。
3、堅持以崗位培訓為重點,突出專業技術工人培訓,培育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提高職工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滿足創業發展人才需求。
(1)加大教學基地“現代化”建設。在教學設備、實驗設施和教學手段、教學管理、教學方法和教學信息管理等方面逐步實現“現代化”,以適應企業技術進步、設備更新對人才的需求。
(2)實行崗位技能“按需”培訓。在培養目標上,其專業設置、教學內容要與所需人才掛鉤,需要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缺少什么技能就補什么技能,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辦學效果。
(3)實現兩個轉化。一是從注重理論培訓向注重實踐培訓轉化,切實提高職工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從注重短期培訓向注重中長期培訓轉化,加大高級工和工人技師的培訓力度。
二、下半年職工教育培訓主要工作
1、發揮四級安全技術培訓機構功能,強化職工的安全技能培訓工作,繼續搞好一般工種和四級安培中心培訓的特殊工種的安全資格培訓、復訓工作,以滿足企業安全生產的需要。
2、認真執行龐黨發(2006)43號、44號文精神,做好職工日常安全宣傳教育和創建節約型企業的相關工作。
3、繼續執行龐礦黨政辦(2006)6號文和某某礦司教委辦(2006)13號文精神,圓滿完成全年品行習練計劃。
4、繼續執行龐礦發(2006)89號文精神,認真做好三違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
5、做好省安全培訓系統的資料輸入工作及安全培訓一人一檔工作。做好辦證、換證、發證存檔工作。
6、在全礦范圍內廣泛發動,認真落實職工教育論文征集工作。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一是建立強有力的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和協調管理機制,及時解決教育培訓工作中出現的重要問題;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責任制,明確各級責任人,把教育培訓狀況、培訓任務完成情況與干部考核任用掛鉤。三是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組織實施;四是制定獎罰標準,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教育培訓任務的完成。
關鍵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實踐
作者簡介:肖青(1971-),女,湖南嘉禾人,上海電力學院自動化工程學院,助理工程師;張美霞(1979-),女,江臺人,上海電力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講師。(上海 20009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上海電力學院提升與改善教學信息管理系統功能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9-0133-02
高等工程教育是一門以技術科學作為主要的學科基礎,以培養出能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工程師為目的的專門教育。[1]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有了很大進步,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的定位、特色不足,與企業結合不夠等,因此培養質量不高。[2-4]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上海電力學院核心優勢專業,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本專業按照“優基礎、強能力、重應用”的原則,培養應用型的電力工程師人才,一向非常重視具有電力特色的實踐教育。[5]近年來,隨著電力科技的高速發展和電力行業的日新月異,對培養電力本科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保持本專業鮮明電力特色,滿足電力行業對應用人才的需求是培養本專業人才的目標。從2005年開始,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啟動了本專業的新一輪改革,經過5年的建設,在電力特色專業人才工程教育的創新實踐方面成效顯著。
一、建立由基礎實驗室、工程教育中心和實踐基地組成的三級實踐教學體系
1.多層面實驗教學平臺建設
建立了具有電力特色的教學培訓實驗室群,強化了校企合作的實驗室建設,同時系統地整合并完善了現有實驗室,把現有實驗室整合成三個層面的教學平臺:面向全校實驗教學的電工電子類基礎實驗教學平臺;面向二級學院的電力專業教學實驗平臺;面向學科建設和學生科創的電力專業綜合實驗平臺。建成了以上海市電工電子教學示范中心與電站自動化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的實驗室群。
2.全方位工程教育中心建設
建成了由電力系統分析計算中心、電力系統動模仿真中心、核電仿真中心及風力發電實驗中心為核心的全方位工程教育中心,形成了實踐教學和研發基地。在建設思路上,強調了新型實驗平臺要以本科教學為主要目標,重點開展大型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全面提高本科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這一點也是這些實驗平臺與其他一些知名高校實驗平臺功能定位方面的不同。
將該工程教育中心定位于本科教育,從建設的規劃、設計等方面充分考慮了這一點。主控制室具有較大的空間,實驗裝置的完整性與多樣性在國內同類實驗室是不多見的,并且整個系統的主接線具有高度靈活性,方便實驗方式的轉換,同時加強了對實驗人員和實驗設備的安全性的考慮,采取了多種技術與措施。幾個大型實驗平臺的建設成為了本專業學生在校內實踐的重要基地,還變成全校學生實習實訓和外面企業培訓的重要基地。校內的實踐基地已培養了本專業學生將近2000人,在本專業工程教育上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3.電力生產一線實習實訓創新實踐
目前,本專業已經和國內30多家科研單位和電力企業共同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構成了以變電站和發電廠為基礎,以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為特色,并兼顧電力建設與電力制造的實習基地體系。在整個實習期間學生至少可在5個不同類別的單位實踐,總的實習學時超過了3個月。
以往的實習都是在電力企業中完成的,效果欠佳。特別是發電廠的實習效果欠佳,由于電廠為了保證安全生產與運行,實習時主要以上課及參觀為主,跟班實習較少,相應的動手環節更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電廠目前以大機組為主,機爐電集中控制,不能像以往將學生分散到各控制室進行分散實習,因此就導致學生動手實踐機會不足。
針對以上缺陷,在實習內容、方法上進行如下改革:一是加強了學生在校內仿真平臺的實習,建立了火電機組的仿真培訓平臺,能夠進行30萬kW、60萬kW火電機組的仿真,并正在建設100萬kW火電機組的仿真培訓。二是改變了傳統固定時間進行培訓的日程安排,同周邊幾個電廠密切合作,根據電廠全年不同時段的工作安排,采取分時段、多批次、每次小容量的實習方式,每次實習縮短時間,但目的性加強,取得了一定效果。三是擴大實習企業范圍,使學生接受全面的實踐鍛煉,并對一些有較好的實習條件的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如上海電力公司擁有一個完善的電力技能現場培訓基地,在該基地可以進行運行、設備檢修、試驗等全面的動手實踐項目。通過與上海電力公司緊密合作,采用分散分批技能培訓和集中參觀實習的方式,讓學生到該基地進行全面的電力一線技能培訓,轉變了之前實習“只看不動”的模式。
二、改革創新實驗實踐教學模式,系統地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在實驗模式上,進行了全面的探索與改革。重點強調了實驗實踐教學的創新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實驗教學從模仿驗證型向綜合設計型轉變;將固定和開放訓練相結合,實物和虛擬訓練相結合,工程和技能培訓相結合。
在專業基礎與專業實驗內容方面,逐步過渡到以設計型為主、驗證型為輔的原則,每門課的設計性實驗比例大于60%。實驗方法的改革方面,實現發揮學生自主性與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相結合,由學生自主完成每個實驗的準備工作、實驗設計方案、操作步驟及結果分析等內容,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僅起到引導及協調的作用。
在具體實驗和實踐方面,把整個教學過程分成3個層次: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技能培養,在各課程的實驗課上完成;二是設計能力培養,由課程設計組成;三是優秀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此部分內容可按照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實驗室,進行擬定的課題,或者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首先,在學生創新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并且擴大受益范圍,鼓勵和資助學生在開放實驗室與創新實驗室進行課題研究或者產品開發,近4年來經過評審立項的創新性課題達到30多項。
其次,安排本科學生進入教師的科研項目中進行課題研究,教師精選與企業現場結合緊密的課題對大學二年級學生進行。學生與指導教師采取雙向選擇,使學生盡早接觸課題,通過課題研究能盡快了解企業現場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生產實踐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每年安排近百名學生參加電力服務熱線95598服務,通過參與該活動,近四年來,讓500多名學生得到了專業學習、生產實習及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鍛煉,并把95598服務熱線電話活動打造成為上海電力學院社會實踐的品牌項目,受到多家媒體的跟蹤報道。此外還安排學生參加電力公司的迎峰度夏活動,參觀變電站和發電廠、考察與調研暑期社會,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技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等。通過對以上成果歸納總結,發表教改論文60余篇。
以上這些創新實踐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為學生未來工作與進一步深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一等獎、二等獎,獲得200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以及 2008年“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模大賽一等獎。多名學生以該校專業前三名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等名校攻讀碩士研究生。
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雙師”型師資建設工程
本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支敬業愛崗、團結合作、積極進取、結構合理、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高科研水平的師資隊伍。針對青年教師缺乏電力企業現場工程實踐經驗的缺陷,本專業大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師資建設工程,長期堅持教師的工程實踐知識的培養,近五年又大力加強了從電力企業引進、聘請高水平師資的力度,形成了具有較高教學、科研水平及工程實踐經驗的專業師資隊伍。
1.加強工程型師資人才引進力度
近3年本專業加強了工程型師資的引進,引進了十幾位包括“東方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在內的學術帶頭人及教師,這些教師來自電力生產、設計、制造、運行等企業,既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又有多年的電力行業現場工程經驗。
2.積極引進企業工程技術人才充實教師隊伍
聘請了二十幾名具有豐富電力生產、運行、工程經驗的行業、企業專家擔任本專業的客座教師,并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每年定期為本科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講座及現場實踐課程。
3.在專業教師中全面實施“教師、工程師”培訓工程,全面提升師資的工程實踐能力
與多家電力企業合作,建立了校企人員雙向交流的長效機制,為雙方人員的雙向交流和掛職鍛煉創造條件。本專業已經與上海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東海風力發電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等10多家企業、研究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師資培養方面制定了系統的雙向交流方案,包括:
校企雙方從政策和制度上對雙方相應人員的雙向交流與掛職鍛煉創造了必要的條件,訂立了易于操作與管理的管理辦法及實施措施。在學校、學院和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和工程技術部門間,構建了定期的有效溝通機制,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革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滿足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
安排專業教師分期分批到企業一線接受現場實踐鍛煉,并制定了完備的考核評價體系,如教師必須參與電力企業現場的生產、運行、檢修等崗位學習,并嚴格各項規范制度,保證專業教師接受全面的現場工程培訓,特別是對于青年教師制定了詳細的培養方案,要求本專業教師至少一年分別在電廠、變電站、電力設備生產企業等不同部門進行輪崗培訓,每個崗位學習2~3個月,并通過相關的電力行業技能考試,經校企雙方共同考評后才能上崗任教。
定期聘請企業專家為專業教師進行電力技術培訓,包括技術講座、經驗交流等,這些培訓主要由電力企業提供實際案例以及相關設備,并且結合現場實際的工作任務來進行。
制定獎勵制度,鼓勵專業教師利用假期和各種機會參與企業的調研與項目研究,豐富自身的教學案例與實踐經驗,同時鼓勵校企聯合進行科學研究,針對企業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開展研究,從而提升教師的工程實踐內涵。
創新原有的培養計劃模式,組建由資深專業教師與電力企業專家構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了具有電力特色工程教育的相關人才培養方案,并引入企業監督機制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五、結論
通過5年的創新實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學生就業競爭力顯著增強,盡管近期全國高校擴招給就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本專業連續四年一次性就業率平均都保持在95%以上,80%學生在電力行業就業;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評價較高,因“專業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踏實肯干”而被譽為“永久牌”人才。
參考文獻:
[1]時銘顯.面向21世紀的美國工程教育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2,(10):39-41.
[2]李虎成,陳利利.關于構建和完善工程教育體系的思考[J].經濟師,2004,(11):121-122.
[3]董穎,金裙.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高等工程教育政策新范式[J].科學學研究,2007,6(6):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