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1: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村辦公室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2012年工作情況
(一)任務目標完成情況
全縣2012年引進培育現代農村實用人才2362人,占年度縣目標任務數(2250人)的105%。其中:縣勞務辦、縣就業局協助縣職中完成新培育建筑人才200人,指導縣職中、勞務中介和外出務工聯絡站輸出人才500人,縣、鄉勞務辦協助縣招募辦完成了2010年縣富士康招募工作;縣農業局指導鄉鎮引進培育種植業人才500人;縣畜牧局指導鄉鎮引進培育養殖業人才800人;縣林業局指導鄉鎮引進培育林產業人才132人;縣水務局指導鄉鎮引進培育水產業人才100人;縣供銷社指導鄉鎮引進培育農產品營銷人才50人和農資營銷人才50人;縣農機局直接引進培育農村運輸人才20人和農機人才10人。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1.落實目標任務分解方案。一是成立工作機構。在今年的4月份,召開農口部門工作會,建立了“510”人才計劃工作領導小組??h農辦主任任組長,涉農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各單位辦公室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辦秘書股,具體負責日常事務。二是強化綜合管理,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行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考試制度,組織開展了各類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工作,先后完成400人的品牌培訓任職資格考試報名工作。合理設置崗位,規范崗位管理,科學合理分配人才,促進現代農村實用技術隊伍結構的優化。加強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h職中組織150人進行計算機操作技術培訓考試。三是強化年度考核,建立獎懲制度。嚴格按照考核程序,完成了2010年度全縣涉農部門及鄉鎮目標任務的分解,制定了人才工作計劃年度考核實施細則,明確了全縣培育引進現代農村實用人才年度目標任務,制定了獎懲條款。
2.加強人才市場體系保障。一是扎實圍繞農村現代實用技術人才工作的難點問題,做好外出務工人員工作,維護農民工權利,在今年8月16日-23日,縣農辦副主任、勞務開發辦公室負責人、司法局法律專家等一行,在縣鄉村謝主任的陪同下,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法制宣傳活動”,參加培訓的有留守兒童20名、農民工12名,培訓會采取專家結合案列進行講解和受訓留守兒童、農民工代表發言相結合的方式,效果明顯,受到了當地百姓的高度贊揚。在熱情做好政策解釋的同時,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做好回復工作,力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共接待、回復來訪10余人次。二是認真做好現代農村實用人才就業服務工作,全縣建立現代農村實用人才檔案3000余份。三是加強與勞務輸出聯絡站和勞務中介的對接工作,對外出回鄉創業人員進行了認真的清理歸類,為科學合理管理打下了基礎。
3.強化督促考核,整體推進為農村辦實事。一是積極主動與相關責任單位協調,并以縣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名義制定了《縣2012年現代農村實用技術目標任務分解方案》的通知,出臺了相關的考核激勵措施,細化了目標任務。二是建立健全班子,明確了分管領導和具體人員專抓實事考核工作。三是強化督促考核,會同有關部門嚴格按照逐月報告、按季自評,定期與不定期實地抽查的方式,加強了督促檢查力度,確保了我縣現代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按部就班的開展。
關鍵詞:技術技能、現狀、問題、原因、建議
2013年8月10日調研組在旗黨委、政府、人勞局和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基本摸清了農村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的現狀。針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現匯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農村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的現狀
近年來,全市上下把提高農民素質、優化勞動力結構作為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的重點和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工作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各級黨政組織高度重視勞務工作。旗政府高度重視勞務工作,建立了勞務管理機構,市、縣(區)、鄉(鎮)三級勞務組織體系基本建立。把勞務輸出建成我市的一大產業,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的共識正在形成。
(二)、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明顯增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培訓工作取得實效。近年來,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農業和農村經濟獲得了較快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勞動力對農業技術、就業技能和知識更新的需求在不斷增加,農村勞動力通過正規培訓、普及培訓和其它培訓的數量在逐年增加,但是與農村勞動力總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以上情況說明,我區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和就業培訓工作嚴重滯后,如不加大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工作,將極大地制約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進程。
(三)、農村勞動力生產生活情況,勞動力由體力和智力構成。體力有先天的體力(優生的結果)和后天的體力(優育和鍛煉的結果);智力有傳統的經驗和現代科技知識(包括文化和專業知識)兩個方面。從我區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群眾的生產實踐看,在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勞動力智力因素的作用在逐漸提高,體力因素的作用在不斷下降,智力因素中,現代科技知識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傳統經驗成規的作用不斷下降。通過調查分析,在我區專業戶、小康戶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并長期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培訓的占絕大多數,貧困戶(困難戶)中文化程度低、生產技能弱的占絕大多數,說明,農民文化素質高同農民收入程度顯著正相關,也同農業生產水平顯著正相關。
1、從每畝耕地提供的產品產量看,經濟作物的收益大于糧食生產收益。文化程度高、生產技能強的農戶生產收益比文化程度低、生產技能弱的農戶生產收益強。這是由于各種經濟作物的栽培管理技術要求比較高,文化程度高的農戶敢于大膽試驗,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實行科學管理,因而經營效果好。
2、在發展多種經營方面,文化程度高、生產技術能強的農戶致富門路廣,這是因為他們有經濟頭腦,會經營,敢于擴大生產規模。文化程度低、生產技能弱的農戶經營項目少,經營規模也較小,因此,收入很低或較低。
通過對這兩種農戶的比較,可以看出:前者靠科學種田,后者憑經驗辦事;前者勇于探索,后者墨守成規;前者講究效益算著干,后者不計成本懵得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農民技術技能培訓重要性的認識不夠。農民技術技能培訓不僅僅是農村教育問題,而且是個社會問題,農民技術技能事關農村人才建設,當前,我區農村勞動力仍占全區勞動力的大多數。這說明,在加快我區全面小康建設的過程中,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就沒有我區的現代化,而農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問題,因為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對整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對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全面提高素質,必須引起各級、各部門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2、全區沒有一個統一的并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基地?,F有的培訓是通過社會辦學機構,如農校、農廣校等,而這兩校目前規模小,師資、設備等培訓資源很薄弱,無法完成大批量的培訓工作,而現有的專業學校在培訓經費價格上農民自己難以自行解決。
3、師資隊伍和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根據我區現代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需要大量的經費,如兩校從建校至今,資金不足,無法滿足基本的教學設備的正常運轉,因而,嚴重制約了兩校作為農民技術技能培訓主陣地的作用。
4、鎮、村兩級在農民技術技能的組織引導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鎮、村兩級是農民技能培訓的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與否,事關鎮、村兩級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三、原因分析
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農村勞動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質較低,經濟收入普遍不足,加之認識不足,有一技之長的不多,影響和制約了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工作。
2、信息服務渠道不暢。農村勞動力的技術技能培訓與市場、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和對接,造成培訓內容單一、過時,從而直接影響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影響了我區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體系的形成。
3、培訓激勵機制不健全。據統計,培訓一項實用技術需25學時,培訓一項就業技能需50學時,分別需要500元和800元。由于多數農民收入不高,無力支付培訓費用,造成培訓人數減少,就業面變窄,同時政府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來促進農民技術技能的培訓。
4、目標責任體系不健全,缺乏一整套象九年制義務教育那樣的教育培訓體系和目標考核體系,有關部門、領導的目標責任還不夠健全。
四、對十一五期間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的建議
農民技術技能和文化素質的提高是解決農民增收的根本性問題,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先決條件,也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的基礎性工程。按照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結合**南的實際和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現狀,吸收業務管部門的意見,現就十一五期間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提出如下建議:
(一)、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民教育的良好環境。
科技興農,核心是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既要提高農村勞動者的健康水平,增強他們的體力,更要開發智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隨著我區農村經濟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愈來愈需要更多的農業科學人才、管理人才和農業實用技術人才,其中包括農藝師、園藝師、工程師、會計師、農經師,具有現代管理經驗的企業家以及掌握一定先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知識的勞動者。因此,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努力開發農村勞動者的智力,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越來越顯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部門要以對民族振興的高度責任感,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農民教育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增強對農民教育的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加強農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一是利用鄉鎮逢集日、節日集會進行集中宣傳,結合實施2131電影下鄉工程,現場開展專題宣傳和勞務信息。二是圍繞三下鄉活動進行重點輻射宣傳,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科技下鄉進村入戶活動,發放《外出務工人員手冊》、《農民科普知識讀本》、《農村十項實用技術》等資料。三是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板報等宣傳媒體,通過多種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眾多勞動力參與培訓,擴大培訓的深度和廣度。
(二)、完善工作思路,把握基本原則。
建議培訓工作應搶抓國家對農民技術技能培訓的扶持機遇,堅持內抓培訓,提高素質;外抓輸轉,提高收入;以服務為宗旨,以需求為導向的工作思路。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上注意把握以下幾條原則:
1、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擇業為目標,突出實用、實際、短、平、快技能培訓,形成培訓、擇業的良性互動局面。
2、堅持科學規劃,抓點帶面,分層推進,分步實施。注意避免培訓基地建設和工作上的盲目性和平均使用力量,選擇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農民接受能力強的縣鄉重點進行技能性和創業性培訓,對勞務處于萌芽狀態的縣鄉實施引導性培訓。
3、堅持因縣制宜,合理布局,穩步推進基地建設。根據各縣(區)培訓工作的發育程度、財政狀況、人力資源,安排職業技術學校的建設,對開設的學科門類要綜合考慮,做到各縣之間的優勢互補,避免重復建設。
4、堅持虛實結合,規范運作,著眼于理論傳授和具體操作相結合,創造條件,加大實訓力度。農民技術技能培訓的方法和措施
(三)、加強領導,嚴密組織,加大投入,確保培訓質量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農民培訓教育工程涉及面廣、人員多、任務重,不僅直接關系到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也直接關系到我區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都市農業進程。為此,建議區上成立農民培訓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區農民培訓教育工作統一領導。根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向,設立若干個培訓辦公室,由各職能部門負責實施。切實制定好總體規劃和工作計劃,做到六個統一即統一確定培訓機構(網點),統一編制培訓大綱,統一制定教學計劃,統一目標考核。
2、落實責任,實行目標管理
將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實行目標管理,明確工作職責,獎懲掛鉤,責任到人。
3、加強宣傳,轉變觀念
組織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農民技術技能培訓的重要意義,提高認識,轉變人們的觀念,為我區農民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4、加大農民技術技能培訓的資金投入
農民技術技能培訓經費應實行政府、用人單位和農民個人共同分擔的投入機制。目前我區農廣校、農校每年區財政撥款僅3.5萬元,對于培訓工作顯得杯水車薪,建議區委、區政府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增加投入,主要用于村、社干部學歷培訓補貼,農民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各類培訓的教材、資料補貼,教師授課補貼和參加培訓的農民補貼或獎勵等工作經費。
5、整合教育資源,提高培訓效益
在充分發揮我區農廣校、農校、黨校、職業中學作用的基礎上,充實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訓機構,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完善教學培訓條件,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
加強組織領導,提供組織保證。應把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議市上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的農村勞動力培訓協調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勞動、扶貧、教育、農牧、團委、婦聯等部門、團體以及職業教育的人力資源、場地資源、信息資源。把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年度考核內容,層層簽定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特別是鄉鎮一級隨著國家農業稅費政策的落實和計劃生育工作逐走上法制化軌道,應逐步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抓勞務輸轉和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工作上來,實實在在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
(四)、多渠道籌集培訓經費,為培訓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在培訓工作的起步階段,應加大政府投入。建議建立全市農村職業教育和科教興農專項基金;農村勞動力培訓經費按全市GDP增長速度同比例增加;在安排使用農村科技開發、技術推廣、扶貧資金時,應安排農村勞動力培訓經費,安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時,應考慮安排農業職業學校、農廣校、成人學校和農業職業培訓機構的建設經費。積極探索多元化培訓經費投入體制,按照國務院為農民提供的勞動技能性培訓服務,應堅持自愿原則,由農民工自行選擇并承擔費用,政府給予適當補貼的要求,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培訓經費,由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個人共同承擔,政府應安排一定資金用于面上的引導性培訓;鼓勵集體、企業投資開展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工作;支持民間資本按照個人申請,相關部門考實,政府貼息的辦法投資開展勞動力技術技能培訓活動。
(五)、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接受技術的能力。
一是繼續鞏固普初成果,加快普九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從源頭上堵住新文盲的產生;二是加大掃盲力度,50歲以下的勞動力應全部接受掃盲教育,降低返盲率;三是要促進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相互銜接、滲透,對完成普通教育學業有困難初高中生可以及時轉型開展技術技能培訓,畢業時發給職業技術培訓證和普通中學畢業證書。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證培訓力量。制定和實施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落實現有執教人員待遇,穩定隊伍。同時,每年從未就業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中,選派一批專業對口的人員充實到職業學校任教。采取固定崗位與流動崗位、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設崗和用人辦法,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校教師擔任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保證培訓力量。
(六)、加強培訓基地建設,構建市、縣、鄉、村四級培訓網
積極探索以骨干職業院校為龍頭,帶動其他職業學校的培訓機制,走集團化、連鎖式發展的模式。十一五期間,以地區農校為依托,外聯部分高等院校,內聯各培訓機構,以市場化需求為導向,利用現有設備、人員、一校兩牌、一師兩任,建成一所門類學科突出、特色鮮明、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術學院。縣一級采取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辦法,每年兩個縣、每縣建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到十一五末,達到縣縣有職業技校的目標。對鄉村兩級的化技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業推廣培訓機構進行一次清理整改,充實人員,添置設備,增加經費,使其能承擔初級的培訓需要。對教育、農業、科技、扶貧、勞務移民等部門的業務培訓機構進行統籌安排,劃分培訓任務,確定培訓人員,避免重復培訓或培訓資源的閑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