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0 18:50: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學學年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我國 體育社會學 歷程 趨勢
論文摘要:回顧了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歷程,預測了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趨勢。認為:體育社會學將成為我國體育社會科學中的第一熱點學科,學術水平將躋身世界前列,學科知識將在體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跨學科研究的特點將更加明顯,研究視線將緊跟時展和體育實踐步伐。
1國際體育社會學的發展情況
體育社會學是十九世紀末才初見端倪的一門新興學科,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社會科學學科的發展,體育社會學最先產生于發達的歐美國家。1898年,美國學者發表了世界上最早的體育社會學論文。二戰后,體育社會學在世界各國得到了迅速發展。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以及前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都積極開展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工作。由于體育社會學在世界各國的發展,1964年在日內瓦成立了國際體育社會學委員會(ICSS),次年由該學會主辦的《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刊物出版,這標志著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將跨越國家和地區走向世界,成為學科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正是該學會的成立,帶來了自1964年以來,體育社會學發展進程中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世界許多國家都加人到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行列,像中國、韓國、波蘭、匈牙利等國的體育社會學研究迅速展開。1980年北美體育社會學學會(NASSS)的成立,標志著體育社會學在地區研究中正形成集團優勢。為了從組織上強調可以廣泛參與的學術性,以促進該學科的深人發展,1994年7月,國際體育社會學委員會改名為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目前,該組織現有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260多個,分布在世界48個國家中。進人新世紀,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世界體育社會學大會,這對促進體育社會學的發展意義重大。
2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歷程
2. 1引進創建階段
與國際體育社會學相比,我國體育社會學起步較晚。由于歷史原因,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只有臺灣省進行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并于1977年出版了趙鐵的《體育社會學》專著。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社會學學科的重建和體育事業的蓬勃開展,我國大陸學者也隨之開始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工作。在最初的起步階段,我國學者引進了國外的體育社會學研究成果,這其中既有直接翻譯發表的國外資料,也有編譯發表的國外研究成果。在1980 ~1986年間,我國學者就直接翻譯發表了國外體育社會學研究成果16篇;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在參考國外資料的基礎上發表了介紹體育社會學的文章,使我國學術界和體育界對國外體育社會學的輪廓和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北京體育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和沈陽體育學院較早介入了體育社會學研究,并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形成了集體優勢。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我國開創體育社會學的呼聲越來越高,黨和政府也非常重視我國體育社會學的創建工作,并給予了熱情的支持和幫助。1983年,江蘇省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省級體育社會學學術團體—江蘇省體育社會學學會。從1984年起,在一些體育院校像北京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等院校陸續開設了體育社會學課程或講座。在劉德佩先生的努力下,1986年,沈陽體育學院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體育社會學教研室,并于同年在沈陽舉行了全國體育社會學研究成果交流會。這標志著我國體育社會學創建工作的完成。
2.2加強鞏固階段
1987年,國家體委在《關于加強體育理論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指出,要“有計劃地加強體育社會學研究”。自此,我國體育社會學進人了加強和鞏固階段,體育理論界開始著手加強和鞏固我國體育社會學方面的建設。為貫徹落實《決定》精神,加強體育社會學研究,在《決定》頒布的同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將《中國體育的社會學研究》列人了“七五”規劃,成為“七五”期間唯一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體育領域課題。與此同時,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也成立了體育社會學學科組,為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提供了學術研究上的組織保證。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于1987年、1990年和1992年分別在蘇州、北京和銀川舉行了三次體育社會學學術研討會,極大地增強了全國體育社會學研究者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增強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熱情??蒲泻徒虒W是學科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只有將學科納人教學體系才能系統地批量地培養具有學科素養的專業人才。為此,部分師范院校體育系將體育社會學納人本科教學計劃,使我國體育社會學后備人才梯隊建設有了保障。這一時期,在國外進修體育社會學專業的學者也陸續回國,大大增強了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后勁。后來,他們中的多數人都成為我國體育社會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2. 3快速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體育社會學加快了發展的步伐。1994年6月,中國社會學學會成立了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學會每年定期舉行學術活動,進一步鼓舞了全國的研究熱情。同年,國際體育社會學委員會(ISSA)將漢語列為該組織的副工作語言,這標志著我國體育社會學開始了較為廣泛的國際交流。隨著體育事業對我國體育社會學專業人才層次需求的不斷提高,1996年上海體育學院首次招收了體育社會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之后不少院校把體育社會學列人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計劃,一些院校還建立了體育社會學方向的博士后流動站。至此,我國體育社會學已形成了函授生、專科生、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體育社會學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積蓄了力量。
學術著述是學科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標志。這一時期,我國先后出版了六本體育社會學著述,分別是盧元鎮的《中國體育社會學》(1996)和《體育社會學》(2001)、毛秀珠的《體育社會學》(1997)、顧淵彥的《體育社會學》(1999).呂樹庭和劉德佩主編的《體育社會學》(2007)。同時,我國許多學者在國內外發表了論文,在體育社會問題、體育分層、體育改革的社會學研究、體育與經濟全球化、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社會學研究、體育社會化、老年人體育、閑暇與娛樂體育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體育社會學界己有一定的影響。 轉貼于
3我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趨勢
3. 1學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
經過30余年的發展,我國體育社會學界在國際上已有一定影響和地位。在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ISSA)中,已有我國10多個個人會員和1個團體會員,其中1位學者還在國際體育社會學學會的核心—執委會中任領導職務,并擔任著《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 IRSS)的編委和《國際體育社會學年刊》(Bulletin ISSA)的專欄撰稿工作。國外多所院校和學術機構邀請我國學者熊斗寅、劉德佩、呂樹庭等人到國外講學。截至目前,我國學者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刊物上發表體育社會學論文50余篇,其中許多理論和觀點處于國際體育社會學研究的前列,引起了國際體育社會學界對我國體育社會學的廣泛關注。當前,我國學者正南北攜手、東西呼應、不斷開拓,為我國體育社會學躋身世界前列做不懈努力。
3. 2成為我國體育社會科學中第一熱點學科
體育社會學研究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激發了人們的興趣。在國外許多國家,不僅越來越多體育界人士關注體育社會學,而且越來越多的非體育界人士也對體育社會學產生興趣。21世紀,體育與人們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將更加密切,這勢必引起人們對體育社會學的進一步關注。在我國,對體育社會學感興趣并致力于此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我國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中,體育社會學研究課題所占有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體育社會學科的研究課題。在我國體育類中文核心期刊中,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論文正逐漸增多,并有明顯多于其他體育社會科學之勢。另據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體育社會學與體育經濟學、體育管理學及學校體育學在國內外均成為熱點,其中體育社會學被列為第一位且得票率甚高側。這些都說明,在我國對體育社會學感興趣,從事體育社會學研究的人越來越多,體育社會學正在悄然成為我國體育社會科學中的第一熱點學科。
3. 3體育社會學知識將在體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
讓每個體育專業的學生了解和掌握體育社會學知識,是新世紀體育發展的需要?,F代社會,體育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將越來越明顯,欲把握體育運行的規律,保障其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進行體育社會學方面的研究,這已成為世界體育科學界的共識。歐美一些國家不僅在體育院校(系)普遍開設了體育社會學課程,普及了體育社會學知識,而且在一些高等院校的非體育專業也開設了體育社會學課程。目前,我國大部分體育院校(系)均在社會體育和體育教育兩專業中開設了體育社會學課程,并把體育社會學作為基礎必修課程來開設;許多院校(系)的運動訓練和民族體育專業也陸續開設了體育社會學課程,以此來加強學生對體育社會學知識的掌握。一些院校還定期邀請學者來校講授體育社會學專題,不但體育專業的學生感興趣,而且引起許多非體育專業學生的關注,擴大了體育社會學知識的傳播。為適應現代社會對體育人才知識結構提出的要求,體育社會學課程在我國體育院校(系)各個專業中開設已是大勢所趨,體育社會學知識在體育專業學生中普及已成為時代的呼喚。
3. 4跨學科研究的特點將更加明顯
自90年代以來,體育社會學經常與其它學科結合來研究體育社會現象,表現出學科邊界的“模糊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一方面,一些其它研究領域的學者加盟體育社會學隊伍,使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常常帶有原有學科的痕跡;另一方面,其它學科中的優秀理論和方法被體育社會學研究所借鑒和采納,故呈現出跨學科的特點。21世紀,新的學術理論和研究方法將不斷推陳出新,中國體育社會學也將與時俱進,不斷開拓,積極吸收和借鑒新的理論和好的方法;同時,隨著國家和政府對體育社會學學科的重視,將有越來越多其它學科的學者加人到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行列。因此,體育社會學研究與其它各學科橫向聯合、集體攻關的特征將更加突出,跨學科研究的特點將更加明顯?!鞍倩R放、百家爭鳴”將是我國體育社會學研究上的一大特點。
社會科學研究學院ISS座落在海牙。于1952年由荷蘭的大學創辦, 其初衷是為培養專業人才,特別是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生提供培訓和更深入的研究。 是一所研究社會和經濟變革尤其著重于研究發展過程的國際高等教育學院,提供高質量教學、綜合學科研究和咨詢等學術性工作,設有經濟學、 社會學、 政治學、公共管理和國際法等領域的碩士、博士學位項目, 所有課程均為全英文授課。ISS是社會發展研究領域中的世界學術權威中心之一,其學位世界公認。
ISS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是它從多學科角度比較,分析全球性和區域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學院的教職工來自世界各地,其中30%來自發展中國家, 一半以上來自荷蘭以外的國家。 他們長期從事教學、研究和咨詢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工作。與之相對應, 學院提供非常廣闊的理論和實踐課程,教學方式靈活多變,不僅包括課堂授課、講座、輔導、小組討論,還包括課題論文、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等。至今共有來自160個國家的8500名學生在此研修過。畢業生大多在政府部門、計劃署、國際性機構、法律和高等教育部門中擔任領導職務。
作為一個國際性學術機構, ISS有著廣泛的國際聯系, 它是很多國際協會的成員, 包括國際發展協會、 國際教育聯合會等。 ISS為加強荷蘭高等教育和研究在國際教育領域中的地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中國,ISS與南京大學締結合作伙伴關系。
專業設置:發展研究博士:學制四年,開學日期為每年的1月1日,每學年學費約為5,000荷蘭盾。
研究方向有: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國家、社會和世界發展、人力資源與地區發展、農村發展、環境和人口研究
申請條件:已獲得社會科學專業的碩士學位、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經歷、成績為B+或2.2以上、TOEFL550或IELTS6.0以上。
發展研究碩士: 學制15.5個月,由9個月的授課和6個月的研究論文寫作組成。 開學日期為每年的9月。學費共計約為6,150荷蘭盾。
專業有:發展經濟學、人力資源和就業、地區和區域發展、可替代性發展政治學人口和發展、公共政策和管理、農村生計和全球發展、婦女、性別、發展、國際政治經濟和發展。
研究生水平的專業證書項目: 根據專業需要課程期限短, 約為6-10周, 靈活性強, 致力于當前相關的發展政策的準備和實施。 學費因方向不同從725到3,500荷蘭盾不等。
方向有:兒童、青年和發展、法律和社會公平、人類發展有效的社會政策、全球化和發展、政府管理、民主和公共政策、人權、國際法和可持續發展、發展與自然資源沖突的管理、可持續發展模型與計量、轉型經濟政策分析技能、貧困人口的社會經濟保障、女權主義發展經濟學。
一、我國與荷蘭漢斯大學護理專業教學計劃比較
(一)培養目標
1•中國:護理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和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并能夠與國際接軌的,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系統掌握現代護理學理論和技能,具備教育、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后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護理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層次護理人才。
2•荷蘭漢斯大學:畢業生不僅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而且還須有管理才能,有遠見,能夠處理復雜情形,知曉衛生保健及相關學科的新進展。具備良好的評判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明了自己的社會責任。畢業生是能夠在歐洲勞務市場發揮作用的高級職業護士。
(二)基本要求
1•中國:本專業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基礎醫學、預防保健、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臨床護理技能訓練,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及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6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2)掌握現代護理學理論和技能;(3)掌握護理急性、慢性和急重癥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及??谱o理和監護技能,并能應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4)具有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護理科研能力;(6)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寫和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
2•荷蘭漢斯大學:通過學習,學生必須獲得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明確專業發展的趨勢,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自我反思能力。畢業生應能勝任5項職業角色:(1)提供護理服務;(2)組織護理工作,開發、指導護理計劃和制定個體護理方針,組織和協調涉及幾個學科的完整的護理過程;(3)進行護理改革;(4)指導同行;(5)護理專業人員。畢業生應具備12項能力:(1)應具備提供專業的和人道的護理服務的能力;(2)應具備應用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的方法;(3)應具備對個人和群體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4)應具備協調相關護理服務的能力;(5)應具備協調落實已達成共識的措施的能力;(6)應具備開發和實施新的護理計劃的能力;(7)應具備制定相關護理方針的能力;(8)應具備參與護理質量標準設計的能力;(9)應具備幫助和支持其他護士完成指定的護理任務的能力;(10)應具備提供建議和幫助的能力;(11)應具備改變專業和專業意識的能力;(12)應具備積極嘗試新的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1•中國:四年本科、理學學士。
2•荷蘭漢斯大學:四年本科、護理理學學士(BSN)。
(四)專業特色
1•中國:突出護理、注重整體、加強人文、體現社區、學習管理、涉及科研。突出護理是核心,以護理為主線組織課程,課程體現現代護理學的觀念,反映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護理專業課程注重人的基本需要,注重人對健康問題的反應,注重人文科學知識和行為科學知識的補充,注重解決健康問題的具體措施和技能。學生從第一個學期就學習護理學的課程直到完成全部課程,護理這條主線貫穿四年學習的全過程,使“人是一個整體”的觀念不斷得以強化。設置人文與社會科學課程群使學生具有科學研究的意識,尋求和利用科研成果,并參與護理科研;主動地、持續地、評判性地獲得國內外與本專業有關的新知識,促進自身和專業的發展;運用管理學知識有效地計劃和安排護理工作;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社區衛生服務也在不斷發展,社區護理理論與實踐的教學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2•荷蘭漢斯大學: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能力本位學習。
護理學院提供以能力本位為中心,多種教育方式為特征的教育。重點是使學生能夠應付復雜的護理情形,能夠在沒有或不能使用現有的標準護理計劃和護理方案的情形下完成護理工作。獲取質量控制、質量檢測和質量改進的知識和技能,控制護理質量,并具備護理管理能力。傳授更具科學性的循證護理,使畢業生能以此指導和發展護理,使畢業生能在迅速發展的衛生保健事業中提供審慎而又有科學依據的護理服務。部分課程將使用雙語(荷蘭語和英語)教學,開設多國文化教育,以便于學生和教師到歐洲各國交流學習,推動國際合作進程。
(五)專業化方向
1•中國:(1)社區護理方向:開設課程有全科醫學、社區衛生服務與管理、康復護理、老年護理、人際溝通、傳染病護理等;(2)中醫護理方向:開設課程有中醫基本理論、針灸推拿學、中醫護理學、傳染病護理學、人際溝通等;(3)口腔護理方向:開設課程有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醫學基礎、人際溝通、口腔保健與護理、傳染病護理學等;(4)涉外護理方向:開設課程有英語口語、專業英語、傳染病護理學、人際溝通、多元文化與護理等。
2•荷蘭漢斯大學:(1)慢性病護理;(2)精神心理疾病護理;(3)重癥病人護理;(4)婦產科、兒科、青少年護理。除專業化方向課程外,學院還提供幾個選修模塊。如:家庭護理,護理教育,護理技術,司法精神病學,護理管理,護理改革等。學生必須選擇一些選修模塊,才能獲得足夠的學分。通過選擇選修模塊和專業化方向,為學生提供多個職業方向,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迅猛發展變化的衛生保健事業。
(六)課程結構與課程設置
1•中國:
(1)課程結構。四學年組成:40周/學年,四年160周,其中:理論111.5周,實踐48.5周。第一年,以公共課和部分基礎課為主,實踐2.5周(軍訓2周,入學教育0.5周);第二年,以部分公共課和基礎課為主,實踐2周(臨床集中見習);第三年,以專業課和專業方向課為主,實踐4周(社區集中實習2周,綜合實踐2周);第四年,實習和畢業論文,40周。
(2)課程設置。1)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包括國情、英語、體育、計算機等;2)專業基礎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等;3)專業課程,包括護理學、心理學、健康評估、護理技術、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管理學等;4)專業方向課程;5)實踐訓練,包括軍訓、綜合實踐(社會實踐)、臨床及社區見習、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等。
2•荷蘭漢斯大學:
(1)課程結構。四學年組成:42周/學年,四年168周,其中:理論78周,實踐90周。第一年,預備教育階段,理論30周,實踐10周,選修2周;第二年,職業準備階段,理論20周,實踐20周,選修2周;第三年,專業化方向階段,理論20周(專業化方向4周,選修模塊16周),實踐20周,選修2周;第四年,畢業階段,專業實踐20周(專業化方向16周,選修模塊4周),實踐20周,選修2周。
(2)課程設置。1)理論,包括護理學、解剖學/生理學、醫學科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倫理學、法律、組織管理學、國際學、科研方法等;2)技能,包括護理專門技能、溝通技能、管理技能;3)實踐訓練,第一學年10周,第二學年20周,第三學年20周,第四學年40周(實習20周、論文20周);4)專業化方向。
(七)教學方法
1•中國:(1)課堂講授;(2)示教;(3)自學討論;(4)實驗實習;(5)操作練習;(6)角色扮演;(7)病例討論。
2•荷蘭漢斯大學:(1)理論學習路線,學習在工作模式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2)綜合學習路線,針對護理單個項目的學習,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應用環境有機結合起來;(3)技能學習路線;(4)進一步學習路線,附加路線:包括特殊理論和概念的學習,如科研、循證護理、各國文化學習等。
二、中國與荷蘭漢斯大學護理教學計劃比較結果
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狀況大體一致,筆者收集的幾理學院教學計劃大同小異。我國與荷蘭漢斯大學護理專業教學計劃比較結果如下:
1.培養目標。盡管東西方文化有較大差異,教育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但在對護理人才的培養目標方面是一致的。即不僅要專業知識扎實,而且還要會管理,要面向國際。
2.基本要求。從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方面,兩國的要求大同小異。但從能力方面荷蘭更加注重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3.專業特色。兩國的專業特色與國情密切相關,各有特色。但荷蘭在對不同年齡的護理、家庭護理以及心理護理方面更有特色。
4.課程結構。從課程結構看,差異較大。近幾年,盡管我國的護理課程作了較大幅度的改進,加強了人文方面的教育,但基本上仍以護理理論為主。相比較而言,荷蘭的課程設置以能力為主,面向國際,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僅是專業素質。
5.實踐訓練。從實踐教學看,由于各校招生規模大,實踐教學資源有限,國內多數學校的實驗課與理論課的比例為2∶1,實驗多采用應證性實驗,臨床見習多采用集中見習的方式完成,課程設置為先基礎,后專業,再實習的“三段式”,因此,理論和實踐是脫節的。荷蘭的實踐訓練從第一學期開始,每學期都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實踐訓練,第一年10周,第二、三年分別20周,第四年40周,超過了理論的學時,學生的能力得到加強,學習目的明確,因此,適應護理發展的需要。
三、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國家的改革開放,國際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護理教育如何適應社會人群對健康的需求,與國際接軌,對我國高等護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
關鍵詞: 應用型中文專業 美學課程 實踐性教學 改革
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開設相關中文專業課程,如何發揮學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和特色,其課程的建設和改革都成為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也要適應應用型本科高校中文專業的辦學特點,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與創新性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主動地觀察和獲取知識及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訓練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動手能力,突出“應用性”。這些都要求美學課程在實踐性上做出調整與改革,從而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生產、生活條件、環境生態及精神文化產品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其審美活動及審美趣味也日益呈現出開放化、多元化的趨勢。對于美學課程而言,其實踐教學的提出與現實生活及美學學科發展的趨勢相符合。美學研究由傳統的哲學美學向實用美學和與多學科交叉的多元化轉變,為美學的實踐教學研究奠定了學科基礎,如旅游美學、科技美學、生態美學等交叉學科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相關實踐應用知識,方能體現美學學科發展的新走向。
美學課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也同樣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張玉能教授的“反思—實踐式教學模式”要求對美學的主要理論問題能夠結合審美對象包括藝術作品的實踐過程進行內在的體驗和深入的思考。從而在“問題—反思—運用—解決問題—理解原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實踐應用的能力和水平。[1]而英國波蘭尼的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概念為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提供了認識論的基礎。 他認為,明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通常意義上可以運用語言、圖表或數學公式來表達的知識;而默會知識則是指那些平時我們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但又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的知識。默會知識需要各個人在自己參與的相關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取。[2]在美學課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許多“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審美體驗只有通過親身參與才能獲得。
二、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具體辦法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體現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外實踐等主要的教學階段中,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最終改善教學效果。
1.預習階段
在每次上課前,教師可先布置一定的預習內容來體現實踐性教學。如要求學生閱讀欣賞與講授內容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使他們在閱讀實踐中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重視學生通過文學藝術作品的閱讀和欣賞獲得的原初感受。在上課時,可以讓他們來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教師可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評價,這些都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另外關于一些理論問題,例如關于美的本質問題,也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搜集、查閱關于“美是什么”的專家觀點,并適當地做出自己的評價。這些做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在文獻搜集和研讀方面的初步科研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分析評價它們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上課之前還可以適當布置一定的寫作任務,讓他們針對某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再進行交流討論。比如關于形式美的主要規律問題,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審美體驗和閱讀經驗做好整理總結,課上相互之間討論、比較,看看自己有哪些獨到的看法,又有哪些地方忽略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審美感受體驗與別人的及教學大綱上知識點進行比較、印證,拓寬了思路,也鍛煉了動手的能力。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做中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2.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考慮到美學課程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結合生活現象和實際問題來進行分析和思考,不空談理論。譬如在學習“現實美”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話題爭論,并聯系當下社會中人們對衣食住行等方面普遍地提高質量和審美的要求來展開討論,使學生能夠較快地把課堂學習和自己的平常生活結合起來。課堂內容中也補充了大量新鮮、生動的現實材料,不僅使學生有了較高的學習熱情,實踐應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還可引導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再如在講授藝術門類的美學特征時,可讓學生觀看欣賞相關藝術作品的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并總結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課上可以組織討論,從而鍛煉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到美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性特點,美學中關于審美趣味、審美風尚、民俗風情這些問題的研究就離不開社會學、民俗學、文化史、風俗史的研究成果。教學過程中要把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理論吸收、應用到美學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來。比如經驗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語言學和文化學的方法等,與此同時,還可將美學理論、知識,研究分析的方法等應用到其他學科中,以“美學的思維”來審視、思考其他學科的建設。如近幾年新興的一些應用美學學科,如生態美學、身體美學、技術美學等分支學科,都是美學實踐性特點的具體體現。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計上,學校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美學交叉課程,例如,針對廣告專業可以開設廣告美學或媒介美學,針對秘書專業開設秘書美學等交叉課程,這些都可以使美學課程的教學和專業人才的培養較好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教學還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改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直觀、生動的圖片與聲音信息和各種視頻片段,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比較鮮活的情境氛圍中領會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在學校的相關網站上開設了基于網絡進行教學的平臺。教學網站上建立了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的大綱、翔實的授課教案和課件,以及本課程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參考選題,等等。教學當中涉及的各種參考資料,如各類別的藝術作品、相關學科的研究論著,網站上都提供了完整的資料或者鏈接的網址,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網絡資源查找資料。還提供了網絡平臺給學生自由討論、發表意見,完成作業,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來,實踐應用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3.課后階段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在課后階段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深化,開展一定的課外審美實踐活動尤為必要??梢园才艑W生走出課堂,進行戶外審美教育活動,如欣賞一些自然風景或人文景觀,或對公共環境藝術、建筑雕塑或廣告設計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引導學生關注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對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現象進行考察和討論;還可以指導組織各種學生社團活動,如美學名著讀書會、影視鑒賞沙龍、書畫藝術協會、音樂協會、旅游美學協會、科技美學協會等;組織學生參觀藝術展、博物館,指導美學科研活動,邀請美學專家前來講學等。這些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知識,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對諸如后現代主義、日常生活審美化、生態美學等一些學術研究前沿問題的理解也變得容易,美學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也愈加顯著。
關于美學課程考查方式,教師也可以靈活多變,比如讀書筆記、藝術評論、調研報告及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等采用多種形式來訓練學生的觀察研究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這些做法也是服務于應用型中文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特色和優勢。
由此可見,美學課程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落實體現于整個美學教學過程的過程當中。把預習、課堂、課后三者配合起來;把課堂內的審美實踐活動和課堂外的審美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把課程教學資源、實踐活動資源乃至自然和社會資源整合起來,方能建構具有特色的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系統,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適應了應用型高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但也不能忽視美學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人格塑造和培養方面的積極意義。美學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諸項能力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不僅僅是知識豐富的人,更應是道德高尚的人,富有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的人。當代解釋學大師伽達默爾也曾說:“精神科學是隨著教化一起產生的?!碑斀裆鐣藗兊纳罘绞礁佣鄻踊?,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化,如何在紛繁的社會現象中,堅守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就更加離不開審美的教育,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審美觀。
所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僅注重對受教者進行能力的訓練,而且注重人文素養的熏陶,尤其是素養提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就需要將這兩者緊密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與高校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相一致。其改革的方向是形成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主動性與參與性,使其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都能夠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玉能.“反思—實踐”式美學教學模式初探》[J].文學教育(上),2007.12.
關鍵詞:大學科系統;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05-0061-03
作者簡介:王磊,男,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心理學教學。
教育部辦公廳2011年5月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對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實際運作過程中存在許多具體問題。本文嘗試以大學科系統為背景,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探索改革,既按照教育部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突顯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與行為訓練為一體的課程理念,又適合各高校實際情況,達到應有目的。
大學科系統是教育理論研究中的一大趨勢,它鼓勵社會學科交叉地侵入鄰近學科領域,強調以社會問題為中心,以開放的態度迎接各學科知識的融合。這一思想在實際教學中,突出體現為部門之間各方面工作的相互配合。
一、課程基本要求
該課程設置為公共必修課程,覆蓋全體本科學生,共計36學時,2個學分。包括理論知識、自我認知、操作技能三個層面的目標要求,旨在明確心理健康標準,增強自我保健和危機預防意識,培養提升認知、溝通、調節等多種素養能力,內容涉及健康導論、心理咨詢、自我意識、人格發展、危機應對等11個模塊。要求各高校應結合本校實際,制訂科學、系統的教學大綱,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課程教育。
二、單學科背景下的教學模式運作
1.實際困難
地方師范學校的“教師教育平臺課程”一般由教育科學學院承擔,再加上本部門的專業課程,普遍存在教師工作量繁重的現象。以往針對師范生的教學通常含有相關的心理健康內容,而現在要新開一門主干課,面對每年5000人左右的全體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就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重新整合,隨之在授課教師、授課時間、授課地點上,都出現許多要面對的棘手問題。
2.操作方式
(1)2011級大一學生網上自主選課,授課均放在周六上午進行,每周4節,一輪6周共計24學時,學校同時開設10個平行班,每班學生150人,可培訓1500人;每學期18周可開設三輪,一學期共計培訓學生4500人左右。
(2)每一輪同時有10位教師上課,分兩組按照專題講授方式進行,6周培訓一輪,最后一周答疑并上交“自我心理分析小論文”。
(3)24學時授課后的考勤及小論文占考核成績的70%,另外30%為參加所在院系活動,包括講座報告、相知相識、素質拓展、心靈溝通、社區走訪、就業指導等,由相關院系以參與活動量化方式自行考核,同時將選課學生名單蓋章證明并存檔。
3.存在的問題
(1)考勤混亂。一學期30個班4500人的規模,平均一位教師上10多個班,如若考勤花名冊就需要10份,全部下來則需要100多份。況且,150人點一次名會費時費力,學生簽名則往往寫得要比實際的多,考勤結果往往流于形式。
(2)事務影響。由于教師的組成來自于本專業的學校多個歸口,包括專職教師、輔導員、行政兼職等,一旦某人有事,很難找人代課,加之不能及時通知到學生,往往在教室門上貼個通知了事。
(3)相互擠占。由于授課時間在周六進行,既會與節假日調休與學校大課調整發生沖突,也會與選修第二學位學生的授課時間發生沖突,還會與院系學生活動或其他事情發生沖突,對授課效果的干擾很大。
(4)疲于應付。授課任務重,教師課酬本身就不高,占用休息日又沒有任何說法,身體疲累、家庭事務無暇顧及,住的遠的教師只得開車過來,所需成本幾乎是入不敷出,教師積極性、主動性都不高。
三、大學科系統下的教學模式運作
大學生在校四年,公共理論課通常安排在第一學年,專業理論課則在第二學年、第三學年有一學期實習,第四學年又多會發生考研、找工作等活動沖突,所以學生的理論學習時間顯得非常有限。盡管文件要求學生可在多個學期選修該課程,似乎壓力很小,但若考慮到每年都會有5000多名新生入校,如果不能事先科學安排,任學生自由選課,實際操作中必然會存在選課學生扎堆現象及面臨畢業的學生必須優先安排等沖突。
經過實際運作,筆者有如下共識:不宜讓學生自由選課,最好都在大一選完;不宜按專題講授,教師包班有利于管理考核;壓縮課堂授課時間,采取靈活多樣方式加以補充,切實為學生和教師減負,為此有如下探索。
1.調整《教師教育平臺課程模塊》
增添2學分“必修”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按照百分制以“考查”方式考核。同時,師范生在教師教育平臺課選修課少選2學分,非師范生在通識課平臺少選2學分。
2.理論講授選課方式
授課時間由24學時壓縮到16學時,減少兩個上午。仍放在周六上午,分4周完成,總計16學時。采用教師包班制,有利于管理和考核。新生每年九月份開始網上集中選課,每班150人,同時開設10個班,一輪完成1500人培訓任務;連續開設3~4輪共計16周,可完成4500~6000人的授課任務。
3.三板塊協同培養模式
采用“理論講授”、“新生入學心理檢測、篩選、跟蹤干預及心理健康周活動”和“院系活動參與”三個板塊同時進行。這樣,既能緩解授課壓力,又能強調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更能避免不同部門的重復性活動,達成利生、利師、利課、利校的共贏態勢。本課程計36學時,分為16學時理論講授、10學時校級入學心理檢測及心理健康周、10學時院系活動參加,具體如下:
(1)理論講授擬定每周六上午4學時,4周16學時完成,最好以院系為單位集中選課,最后以考勤、完成自我心理分析小論文方式考核,占40分。
(2)校級活動包括學生處每年組織的第一學期新生入學心理檢測及跟蹤反饋,心靈大使選拔比賽,以及相關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周活動及學術報告等。學生參與所有活動,由學校以量化方式進行考核,占30分。
(3)院系活動包括講座報告、相知相識、素質拓展、心靈溝通、社區走訪、就業指導,等等,由相關院系以參與活動量化方式自行考核,占30分。
4.板塊活動連續深入推進
(1)在常規理論授課基礎上,探索講授形式的靈活多樣,聘請相關心理咨詢機構人員積極參與,加大社會服務功能。出臺鼓勵措施、采取針對性指導,促成輔導員取得心理咨詢證書。
(2)學生處根據入學心理檢測數據,將對特殊學生予以長期關注,跟蹤測評,開展心理教師參與的個體心理咨詢活動,及時處理學生中可能的各類心理問題,尤其是畢業生的學生工作坊、心理疏導和干預。
(3)對各院系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心理部干部進行專門培訓,重點掌握基本的異常表現及一般的處理方法,同時,可以對院系集體活動進行相關指導,開展團體咨詢。
四、結語
在實際工作運作中,筆者認為還有值得進一步思考和整合之處:
一是加大師范生本身必修的《教育心理學》中的“心理健康”、“就業心理”、“職業生涯規劃”相關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再專門開設該課程。本課程只面向非師范生,壓力將大量減少。
二是整合新生入學教育講座、形勢政策課、大學生就業指導與該課程的相關內容,避免重復教育。
三是該課程最好能夠按照系列學術講座形式進行,營造高校學術講座氛圍,打造自主品牌,從而吸引學生,而不是處處量化考核,這樣處理,可能對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都是一劑良藥。
雖然每一門學科都有各自的穩定內容,但聚合的態勢使得學科界限日趨模糊。如果各自為政,孤芳自賞,脫離現實,無論是學科理論發展還是實際工作提升,都不能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料,都不能獲得不斷的發展動力。大學科系統的理念,不僅是理論研究上的大趨勢,更是實際工作中的大行動。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史數學素養培養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40-01
數學史對于數學教育的意義早在19世紀就被西方數學史家和數學教育工作者所認識。這種認識似乎又與18世紀的一種教育理念密切相關: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創始人孔德(A.Comte,1798―1857)提出,對孩子的教育在方式和順序上都必須符合歷史上人類的教育,因為個體知識的發生與歷史上人類知識的發生是一致的。這種理念使后世數學教育家相信:數學史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就是一種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工具。19世紀的數學教育雜志――法國的《新數學年刊》以大量篇幅刊登東西方數學史、數學文獻方面的文章,英國著名數學家德摩根(A.DeMorgan,1806―1871)強調數學教學中應遵循歷史次序,美國著名數學史家卡約黎(F.Cajori,1859―1930)強調數學史對數學教師的重要價值,法國著名數學家龐加萊(H.Poincare,1854―1912)在出版于1908年的《科學與方法》(ScienceetMethode)中認為數學課程的內容應完全按照數學史上同樣內容的發展順序展現給學生,美國著名數學史家和數學教育家、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第二任主席史密斯(D.E.Smith,1860―1944)提倡數學教育中對數學史的運用,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波利亞(G.Polya,1887―1985)也持有與龐加萊類似的觀點等等。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也是繼承人類文化的過程,因為人在本質上是文化遺傳物,世世代代積累的文化要由人來繼承。所以在高中階段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其數學素養的提升。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認為數學史對高中數學教育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一、揭示數學知識的現實來源和應用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講數學一定要講知識的背景,講它的形成過程,講它的應用,讓學生感覺到數學概念、數學方法與數學思想的起源和發展都是自然的。歷史往往揭示出數學知識的現實來源和應用,從而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文化史和科學進步史上的地位與影響,認識到數學是一種生動、基本的人類文化活動,進而引導他們重視數學在當代社會發展中之間的關系。所以說,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史的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二、理解數學思維
一般說來,歷史不僅可以給出一種確定的數學知識,還可以給出相應知識的創造過程。對這種創造過程的了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一種活的、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而不僅僅是教科書中那些千錘百煉、天衣無縫,同時也相對地失去了生氣與天然的、已經被標本化了的數學。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可以引導我們創造一種探索與研究的課堂氣氛,而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這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育他們的探索精神。歷史上許多著名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方法還十分有助于他們理解與掌握所學的內容。
三、數學歷史名題的教育價值
對于那些需要通過重復訓練才能達到的目標,數學歷史名題可以使這種枯燥乏味的過程變得富有趣味和探索意義,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歷史上的問題是真實的,因而更為有趣。歷史名題的提出一般來說都是非常自然的,它或者直接提供了相應數學內容的現實背景,或者揭示了實質性的數學思想方法,這對于學生理解數學內容和方法都是重要的,許多歷史名題的提出和解決都與大數學家有關,讓學生感到他本人正在探索一個曾經被大數學家探索過的問題,或許這個問題還難住了許多有名的人物,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享受,這對于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體驗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向學生展示歷史上的開放性的數學問題將使他們了解到,數學并不是一個靜止的、已經完成的領域,而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認識到數學正是在猜想、證明、錯誤中發展進化的,數學進步是對傳統觀念的革新,從而激發學生的非常規思維,使他們感受到,抓住恰當的、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將是激動人心的事情。數學中有許多著名的反例,通常的教科書中很少會涉及它們。結合歷史介紹一些數學中的反例,可以從反面給學生以強烈的震撼,加深他們對相應問題的理解。
四、榜樣的激勵作用
古希臘數學家阿那克薩戈拉晚年因自己的科學觀點觸怒權貴而被誣陷入獄面臨死刑的威脅,但他在牢房中還在研究化圓為方問題。阿基米德在敵人破城而入、生命處于危急關頭的時候仍然沉浸在數學研究之中,他的墓碑上沒有文字,只有一個漂亮的幾何構圖,那是他發現并證明的一條幾何定理。17世紀初,魯道夫窮畢生精力將圓周率π的值計算到小數點后35位,并將其作為自己的墓志銘。大數學家歐拉31歲右眼失明,但他仍以堅韌的毅力保持了數學方面的高度創造力。由于他的論文多而且長,科學院不得不對論文篇幅做出限制,在他去世之后的10年內,他的論文仍在科學院的院刊上持續發表。通過介紹數學家在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的實例,對學生正確看待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無疑會產生重要激勵的作用。
總之,數學史對于揭示數學知識的現實來源和應用,引導學生體會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創造一種探索與研究的數學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索精神,揭示數學在文化史和科學進步史上的地位與影響進而揭示其人文價值,都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奠宙.中學數學教材中的“數學文化”內容舉例,數學教學,2002.4.
小編告訴你:高中學生在校期間由于忙于功課或準備高考,一般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英語的學習上。中國高中畢業學生的英語水平一般相當TOEFL400-500分,與適應在加拿大大學學習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同時學生一般還未獨自生活過,到加拿大全新的環境,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期。如果直接讓孩子進入大學,對環境的陌生和語言交流的障礙及學習的吃力,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建議家長最好能選擇先上大學預科,給孩子些時間,強化英語及學學預備課程,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申請進入大學學習前,在大學預科學院為今后的大學學習打個一個堅實的基礎。在當地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后,較之現在的迷茫,學生對希望進入的大學、專業及今后希望從事的行業都會有一個客觀、具體、切實的打算,從而選擇他真正喜愛的適合他的專業。以上建議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
云南的黃小姐:請問自學考試畢業生是否可以出國留學?
小編告訴你:完全可以。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我國的自學考試制度是認可的,并接納自學考試畢業生留學本國,不過,要到國外讀研究生一般情況下是要求需取得學士學位,如在國內未取得學士學位,也可以到留學國家增加一些學習時間以達到相應的水平。另外,自學考試在讀生已經通過的科目到國外讀本科時也可以折算學分。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某學生:請問德國高等學校有哪些類型?
小編告訴你:德國的高等學校根據其任務性質可分為三種類型:
1.綜合大學:這是一種學科較多、專業齊全、特別強調系統理論知識,教學科研并重的高等學校。經濟學、社會學、神學、醫學、農學以及林學等學科。
它包括有:理工大學、師范大學,全科大學以及體育大學、行政管理和國防大學等。
全科大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建立的,它集傳統綜合大學、師范大學、應用技術大學和藝術院校之大成,設有多學科、從層次的專業和課程。
2.應用技術大學:此類大學設有工程、技術、農林、經濟、金融、工商管理、設計、護理等專業,原則上不設一般意義上的文科類專業。其課程設置和內容除必要的基礎理論外,多偏重于應用學科,專業分類較細,教學安排緊湊,學制較短。
3.藝術學院和音樂學院,其中包括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等。此類大學實行小班或個別教學,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藝術才能。
以上三類大學屬同等的高等學校,通過畢業考試和論文答辯畢業生可獲得碩士或相應級別的學位,并具有國家承認的同等證書職業資格。近年來。在前兩種大學中有的新設了“國際課程”,根據學制長短可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南京某大學畢業生:請問留學生在日本可以打工嗎?時間有限制嗎?
小編告訴你:留學生原則上不能打工,留學生的合法打工必須事先向負責管轄所在地的入國管理局提出資格外活動許可申請(打工活動許可書)得到批準后方可開始打工。大學本科生、研究生院正規的學生,1周28小時以內,暑假及長假期中1天8小時以內。旁聽生和聽講生,1周14小時以內,暑假等長假期中1天8小時以內。專門學校等的就學生1周28小時以內,暑假等長假期中1天8小時以內。
福建的小菱:請問申請韓國中央大學,新星大學等,需要語言成績和入學考試嗎?
小編告訴你:韓國各大學的入學要求不一樣,有的需要語言成績和入學考試,如:漢城大學、延世大學、慶熙大學、成均館大學等,需要韓國語等級考試三級以上和綜合測試。而中央大學、新星大學不需要韓國語成績和入學考試。但入讀專業前,需要語言培訓,以達到能夠聽懂上課為準。學藝術的,需要有藝術功底。
北京音樂學院某學生:我畢業后很想去奧地利留學,請介紹一下那里的舒伯特音樂學院。
小編告訴你:舒伯特音樂學院以奧地利另一位著名的音樂大師弗蘭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的名字命名。屬私立院校,該學院位于維也納市中心的繁華地帶。創立于1867年,憑借其悠久的歷史和優質的教學著稱于維也納。
學費:每學年在2000美金左右
學位:學士
錄取方式:根據資料免試錄取
各校招收專業:
1)作曲、音樂理論和指揮;2)鍵盤;3)弦樂器;4)管樂和打擊樂;5)鍵盤樂;6)爵士樂;7)聲樂和歌劇表演;8)表演藝術;9)舞蹈;10)藝術教育;11)音樂和運動教育;12)音樂教育;13)表演與導演;14)電影和電視。
北京實驗中學某學生:請問加拿大的高中和中國的高中一樣嗎?
小編告訴你:加拿大的中學由9年級(相當于我國初中三年級)至12年級(相當于我國高中三年級)。加拿大的中學課程分為兩種:一種是升學課程,專為旨在考取大學和社區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而開設的;另一種是就業訓練課程,針對就業的學生而開設的。升學課程設在12年級,主要開設將來入學的大學所必需的科目(英文、數學、微積分、物理、化學、生物、經濟等)。學生根據升學課程取得的成績申請所期望的大學。中國的高中畢業生雖然沒有文憑不夠的問題,但是由于沒有修過加拿大當地的升學課程,需要補習。
上海某學生:我高中畢業,學過法語,在比利時有親戚,剛剛收到比利時語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請問以我這樣的條件能申請到免費的比利時公立大學嗎?
小編告訴你:按你的個人情況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語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對簽證沒有太大的用,另外一般要注冊公立大學的話,都必須在大學所附屬的語言中心注冊,而且必須通過一定的等級才能注冊大學,很多公立大學是不承認別的語言學校,特別是一些“野雞學?!?這點特別要注意,另外學沒學過法語對注冊荷蘭語區的大學是不重要的,關于擔??梢杂捎H人或朋友提供存款擔保,另外若有國內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話在這里也是很有用的。
大連某學生家長:我想讓孩子去加拿大留學,請問那里社會治安好嗎?
小編告訴你:加拿大以安全,公正與和平社會而聞名。自1990年代起,加拿大的犯罪率已經逐漸下降。在1997年,加拿大警方通報的犯罪率已經連續第六年降低5%,暴力犯罪率連續第五年下降,而殺人犯罪率現在為所有通報暴力事件的1%以下。不同于其南邊的鄰國美國,加拿大嚴格管制槍支,且通常不得攜帶和持有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