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0: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文化元素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將傳統文化運用在包裝設計中,既可以很好的傳達商品信息,又可以在視覺感官上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同時,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因此,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包裝設計相融合,是包裝設計發展的有效途徑。傳統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為食品包裝設計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食品包裝設計的類別
2.1傳統食品包裝設計
傳統包裝來自于自然,是自然的產物,體現了自然美。粽子包裝,采用植物葉與麻繩作為包裝材料,自然、環保。酒的包裝,主要采用的包裝材料為陶器,體現著包裝形式的發展以及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經濟技術的提高,包裝設計的表現形式發生著重大變化,傳統包裝設計仍被運用在現代生活中。傳統包裝綠色環保,親近自然,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如福建竹筍皮包裝的茶葉,就是運用竹筍皮來制作茶葉的包裝,即體現了茶葉的環保性,又拉近了商品與消費者的距離。絲綢,作為一種傳統包裹物的形式,也為現代包裝設計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動力。如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青玉戈、銅鉞上就留有絲織物的印痕。
2.2現代食品包裝設計
食品包裝設計體現著一個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和設計水平。由于包裝材料與包裝機能的不斷演進,人們對于包裝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包裝的樣式要求也越來越多。在這樣一個經濟與物質快速發展的社會里,食品包裝受到現代消費、現代文化傳播、現代時代精神等方面的影響,從而使其發展更趨于合理化與人性化?,F代包裝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由原本的重視功能性、合理性轉到重視情感與人性化等方面。將傳統文化元素與包裝設計結合,就體現了商品人性化的這一特征。
3安陽傳統文化
3.1文峰塔文化
文峰塔位于彰德府文廟東北方,在安陽古城西北隅。它之所以叫“文峰塔”,是因為它象征當地的“文風”。塔高38.65米,周長為40米。由于塔身上大下小這一特點,所以在整體形式上呈傘狀,這樣的塔在國內極為罕見。
3.2甲骨殷商文化
殷商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安陽殷墟則是商代后期都城遺址,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2006年7月13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殷墟記載了商朝這一歷史文化,這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與甲骨。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其內容涉及天文、歷法、氣象、農業、家族、疾病、宗教等方面,是研究商代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3.3文字博物館
文字博物館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建筑面積為34500平方米,主體館高32.5米。其建筑采用殷商時期的圖案,展現殷商宮殿“四阿重屋”的建筑效果,其建筑錯落雅致,體現了人文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哲學內涵。
4安陽傳統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圖案代表了包裝設計的整體形象,它的造型及色調都是與主題相切合的。圖案運用準確,便可以直接傳達商品的主要信息,吸引消費者從而促進銷售。安陽作為我國古都之一,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征。甲骨殷商文化使得安陽這個不起眼的小城市走出了中國,走向了世界。將甲骨殷商文化與食品包裝設計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食品的知名度從而促進銷售。從殷商文化中提取一些代表性元素,如司母戊鼎、玉豬龍、玉雁、甲骨等元素,運用一些表現手法將他們轉化為圖形,并運用在食品包裝設計的版面設計中,達到增強商品文化氣息,拉近消費者與商品之間距離的目的。
5傳統文化在包裝設計中運用的意義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我國民族長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它凝聚了民族歷史上先進思想文化、理念、意識形態等作用積淀下表象特征,以獨立于世的客體形式存在。設計師若能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有效融入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在設計風格上體現出多民族、多元化的景觀特點,加強傳統文化元素傳遞信息的效果,讓園林景觀彰顯出民族、地域、空間、時代感,讓全民深切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與力量,并產生強烈的民族歸屬感。這樣中國傳統元素便可以得到有效傳承,并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產生積極影響。鑒于以上原因,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景觀設計之間有一種互相補充,共同進步和發展的良好關系。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作為文明古國,傳統元素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依托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與歷史底蘊,在園林設計過程中,將我國傳統文化有效融入現代創意中,設計師更是打破常規,依托現代鋼筋鐵骨的建筑材料,揉入溫情脈脈的古代園林建筑風格,將一些民族傳統的古典元素點綴在園林設計中,將歷史的風韻與現代的文明融會貫通,更好地表達了典雅妙趣,感受時光的洗禮。與此同時,設計師在創新的包裝與運用下,將現代園林朝氣蓬勃、歷久彌新的魅力展現給世人,達到整體之上,中府和諧的統一境界。
2.1天人合一的景觀設計應用
中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這種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古建筑是從中國自然環境和中國傳統文化形態中自然成長發展起來的,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居住環境。天人合一并不單指人與自然的簡單對應關系,更涵蓋了人類在自然環境的適應和改造的過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對應關系。它所展現的是自然與精神的統一,例如,蘇州園林,因勢利導創造出“巧奪天工”的山水園林。在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世博會中國館外形設計就結合了傳統歇山式造型元素與現代設計思潮,建筑的外觀儼然是一派“風吹麥浪”的動感旋律。配合室外園林景觀設計,它營造了濃郁的中國風情,加入了紅色的故宮城墻,老北京的胡同元素,剪紙文化及溪流等鮮明的中國元素。這種濃郁的中國風體現了自然山岳構成規律,為此,在設計中,不管以什么樣的形式來建造,最終都能突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峰、巒、懸、谷、峭壁等宛如天開的自然景觀,充分體現出我國傳統元素的自然色彩。
2.2打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園林景觀,彰顯出中國傳統元素
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地域性特點。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不同城市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習慣以及文化底蘊,而這種地域文化的特征被廣泛應用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F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特色,根據不同文化景觀的要求,設計不同的格局,增強園林的可觀賞性,促進地域文化特色的不斷更新與創造。讓園林景觀顯得更加獨特,讓園林景觀更好地搭配實現地域性的整體景觀美。
3結語
【論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現代文化和現代傳媒使得傳統戲曲符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并面臨生存危機。國外通常采用將傳統藝術符號與現代生活、現代傳媒相結合或將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時尚化改進的方式來應對這一危機。就中國傳統戲曲視覺符號的現代設計而言,可將現代元素引入戲曲符號的設計,將傳統戲曲視覺符號整體現代化、時尚化并引入現代傳媒,或對之進行卡通動畫演繹,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在傳統與時尚的融合中找到發展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道路。
中國傳統戲曲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臉譜、服飾、道具、姿態等審美元素,它們曾經廣為人知,但隨著現代傳媒對中國傳統戲曲的沖擊,這些視覺符號和視覺語言正在逐漸遠離民眾的視野,巫待保護與發展。
一、傳統戲曲文化視覺符號的危機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流行文化的沖擊、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交流平臺的演變,使中國傳統戲曲失去了原本肥沃的生存土壤和發展平臺。相對于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以舞臺表演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越來越難以融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現代文化和現代傳媒使得傳統戲曲符號遠離消費者。隨著觀賞方式的網絡化和審美取向的現代化,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更熟悉現代電影、電視、網絡中傳播的藝術形象和視覺符號,如網絡聊天中所使用的表情符號等,也更習慣于使用現代動漫中夸張變形的圖案。在現代傳媒設計中,設計師也更傾向于使用更現代更富于科技感的設計元素,而傳統戲曲中的面具、臉譜、服飾、花紋、布景等視覺符號則隨著傳統戲曲的衰落而很難進入設計師的視野。
二、國外傳統文化視覺符號應對危機的策略
1.將傳統藝術融入現代生活
日本的茶道花道不單單是傳統文化,更是高雅藝術的代表,成為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體。歐洲的歌劇交響樂表演以及美國的傳統百老匯表演也同樣是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從而帶動了整個藝術行業包括其傳統視覺藝術元素在現代社會的復興與發展。
2.將傳統文化視覺符號帶入主流傳媒
韓國更熱衷于將其韓服文化以影視時裝秀的形式推向世界。他們在把握了傳統文化的本質后,尋找到與新興藝術形式結合的方法,使其以更有魅力的變化了的新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從而使傳統文化及其視覺符號在脫離固有基礎的情況下也可以存在并發展下去。
3.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時尚化的改進
在傳統文化相對弱勢的東南亞各國,出于發展經濟的目的,將他們過去只有祭典和重大事件中才會出現的傳統文化形式演變為融合高科技的慶典表演,將舞蹈等表演元素通過商業運作介紹給各國游客,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
三、中國傳統戲曲視覺符號的現代設計
中國傳統戲曲視覺符號具有傳統美學的視覺語言特點。傳統戲曲中,華美的妝扮、程式化的舞臺、扎實的唱念坐打功底,創造了一系列精美的演出藝術,其服裝、面妝、道具、姿態、布景等傳統戲曲的視覺符號,都可以與現今舞美、人物造型等視覺設計元素相互借鑒。
1.將現代元素引入戲曲視覺符號的設計中
布袋戲源出傳統戲曲,以生旦凈末丑為主要藝術形象。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戲偶的形象還引進了日本和美國的漫畫人物、芭比娃娃、球形關節人偶,以及來源于電影、電視、動畫片、博客、網絡視頻等媒介中的非主流藝術形象。但如果只是簡單模仿時興的媒體視覺符號元素,反而會喪失傳統戲曲藝術的魅力和文化底蘊。所以,在求新求變的過程中,可在保留傳統元素代表性符號的基礎上,將現代元素引入戲曲視覺符號的設計中,使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如圖1把傳統的戲曲人物(1)進行重新設計,融入現代網絡動畫中的藝術元素,就成為具有傳統視覺符號卻符合現代審美特征的藝術形象(2)。
2將中國傳統戲曲視覺符號整體現代化和時尚化并引入現代傳媒
京劇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程式,創造舞臺藝術形象既用法謹嚴又豐富多采,從而使京劇視覺符號成為代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梢詫⒕﹦☆}材中的視覺符號運用于壁紙、QQ表情、MSN動漫傳情、動漫劇集等方面。圖2是招財童子設計公司推出的現代京劇系列—我掛帥,將傳統京劇的視覺符號作了時尚化處理,使人物形象特征鮮明而富有時代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將傳統戲曲視覺符號進行卡通動畫演繹
論文摘要:現代的“裝潢”一詞的內涵范圍十分廣泛,它泛指對一切建筑物、藝術作品、產品包裝、商業廣告等進行美化裝飾.而其中的現代包裝裝潢是與現實生活緊緊相連的裝潢設計。在包裝中將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融和,會更加容易的讓產品得到人們的認同感,從而使設計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不管是從實用性、審美方面,還是從文化價值方面來講,在現代包裝裝潢設計中融入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都有著十分不錯的前景.
我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它們就是一個未被開發的巨大的寶藏,在許多的行業中都可以有效的應用。如何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族特色與現代的包裝裝演進行完美的結合是值得進行長期的研究。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包裝裝演設計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外來文化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但這些沖擊并沒有影響到我國傳統文化對現代包裝裝滿設計的影響。裝演設計的過程中離不開哲學思想的支持,同時也離不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當今文化的發展。哲學思想來源于悠久歷史的沉淀,我國的儒、釋、道三家思想無一不是經過了數千年的積累,其博大精深不言而喻。中國許多著名的設計都體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而香港著名設計師靳棣強就很善于將傳統的東方特殊融人到他的設計中去。
國內很多包裝設計中都含有我國傳統文化的影子。例如中國聯通公司的標志設計采用了中國紅和同心結,讓人一看到就覺得該圖案洋溢著古老東方民族流傳已久的喜慶與祥和的氣息,親近之意油然而生。
在如國內許多電視合的臺標的設計。香港鳳凰衛視的臺標是一對交匯的鳳凰,鳳凰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吉祥如意、和平安康。而一鳳一凰交匯,則又體現了我國的道家特有的陰陽八卦。黑龍江電視臺是一個草書的繁體“龍”字,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的氣息。還有河北電視臺的臺標中的標注圖案是萬里長城。這些電視臺的圖標無一不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在我國的包裝裝演設計中的應用也十分的廣泛,例如在書籍封面、商品包裝設計、臺標設計等方面都有著比較的應用。很多書籍都是采用的文字封面,用書法字體來表現封面上的文字字體自我國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使用了。如宋元時就有一部分書籍的封面采用的書法字體。將傳統的書法藝術應用到現代裝演不但可以豐富設計元素,同時還可以為古老的中國書法的應用開辟出了新天地。書法的應用也為其他的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二、傳統文化在現代裝演設計應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雖然在現代包裝裝橫設計中融人傳統文化元素是對于發展具有我國獨有特色的裝演設計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實用性與美觀性進行結合,設計應該體現出民族特色。 包裝裝演設計不能僅僅是講究所設計出來的東西的美觀,同時還應該注意其實用性。一件產品或者是產品的商標都是要直接與公眾進行接觸的,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商品或者產品的包裝是否精美,所以美觀性在裝演設計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講就美觀性的同時,不能夠忽視包裝裝橫設計的實用性。例如一件產品的包裝和商標不僅是需要精美,同時還必須向公眾傳遞出一些信息。這些不同的信息就體現出了裝演藝術的實用性。
對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美觀性,則需要以實用性為基礎。在所有的裝演設計中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美觀性要服務并服從于實用性。在很多時候設計的美觀性也能夠為實用性帶來一定的好處,例如一個商標或者其它的包裝在讓人覺得美的時候,還要讓人一眼就能讀出其中的意識,同時還要能夠傳遞出所包裝的物品的一些功用。
包裝裝演設計中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民族性。世界上的所有著名的藝術都脫離不了其民族性,當失去民族性的時候就是失去其藝術靈魂的時候。因此,包裝裝演設計作為一門設計藝術也應該將民主性作為其設計原則中的重要一條。例如我國很多的包裝設計中國都應用了書法藝術。同時還有前文提到到的許多臺標也擁有著強烈的民族文化氣息。在例如將一些民間圖案運用到包裝設計中去,傳統圖案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地域性,而且與現代圖形造型方式都有著許多不同之處。運用了民間圖案的包裝設計都能夠體現出一股強烈的民族性。
論文摘要:分析了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表現形式和中國傳統元素應用于現代書籍設計中的原因,以期在設計時做好傳統文化底蘊與現代書籍設計理論的有效融合與創新。
一、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中國傳統元素其實更準確地應定義為中國傳統視覺元素,主要指在藝術作品活動或活動中可被表現的視覺符號包括色彩、形象、圖形等,以及可被展現的精神文化包括民俗文化、思維力式、價值觀念、行為舉止等,這種視覺元素不僅指肉眼可見的死式層面,還包括抽象的精神層面方面,但從無論怎樣表現,都與“中國”二二字構建起聯想。
書籍做為許多人可以擁有和欣賞的表達傳統文化美麗的最科媒介,例來與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中國的敦煌遺跡的書籍就是收錄與吸取了當時感覺最優秀的文化元素從而產生莊的極其經典且最具創造性的藝術設計。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現牡書籍設計也只有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從中吸取豐富的養分和名慧,才能產生最優秀最愛大眾歡迎的藝術設計。
具體而言,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應用與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從應用元素來看,中國繪畫、漢字、書法、篆刻、印章、圖騰、祥云圖案、中國結、秦磯漢瓦、京戲臉譜、皮影、中國漆器、漢化竹簡、文房四寶、喲紙、風箏、如意紋、中國刺繡、鳳眼、彩陶、紫砂壺、中國瓷器、石獅、唐裝、筷子、金元寶、如意、八卦等等能成為現,籍設計的運用素材與兒素。第三,從應用形式來看,傳統視覺元素的造型、構圖、色彩成為現代書籍設計可優先考慮的運用形式。第三,從應用手法來看,通過對傳統視覺元素直接運用、形式借移、元素再造、神韻傳承等四種運用手法的使用,現代書籍的藝術設計一定更具內711更加美觀。
二、中國傳統元素應用于現代書籍設計中的原因
眾所周知,中國悠久的歷史與底蘊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中國傳統視覺元素豐富與獨特的文化藝術內涵,能為同為文化事業的書籍設計提供豐富的養分、智慧與經驗技巧,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在現代在一書籍設計中可以濫用傳統視覺元素,簡單的照搬和復制傳統視覺元素,這樣種做法絕不適合書籍設計朝著健康正確審美的方面發展。相反,要在現代籍設計中更好地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我們需要做到了解中國精神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與審美思想,這樣在設計時才能做好傳統文化底蘊與現代f5籍設計理論的有效融合。
(一)中國精神的象征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長期的和生存與發展中,孕育出了許多體現中國民族文化與民眾心理的巾國精神,如:吉祥喜慶、平安如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都可成為現代書籍設計的精神食糧。
如吉祥觀念就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特定心理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向往與追求,反映了人們生活土求安的心理需求和審美趣味,所在在大部分的傳統吉祥圖樣中均顯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其實就是想以營造出吉祥環境為的,以美的飾紋來寄托祈福求吉的象征性裝飾設計,如圖案中的幾只丫和太陽,表示只羊開泰;畫幾只喜鵲站在梅樹枝頭,表示喜梢的意思。
(二)中國文化內涵的表現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化精髓中最深奧難知最廣博的核心就是‘人人合一’的精神,其源頭處即是老子《道德經》,本意應是追求人與宇宙自然的和諧一致,這一思想文化內涵對中國各領域影響深遠。如劉艦的《文心雕龍.物色》篇土要論述了主觀的“情”和客觀的“景”在文學創作中的關系,這種“情景交融”創作模式是華夏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文學創作中的體現,而在繪畫、藝術設計上則表現為“物我交融”的思想精髓。
(三)中國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物我交融”思想在藝術設計上的要求就是神在象外、象在臺外、言在意外,意思就是說在藝術設計過程中將客觀事物形體和精神內涵做到會意在心、成竹在胸后,依照自己的觀察體會即興發揮,隨意而就,灑脫自如,“以意寫神”。書籍設計中的承傳、應用以及創新這種方法后,在設計領域的體現以及在設計審美上所追求的自然、意境和神韻的書卷氣設計風格就是中國這種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三、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創新
追求最好的東西的精神,無論是在過去或是現在都是相同的。在未來我們予以保存的“傳統”,在今天仍有待創造,甚至還要建基二全新概念和技術所造成。也就是說,傳統的本質是基于窺探未來的精神,從傳統中尋求創造潛能,讀取想像力和智慧,進行現代書籍的設計一變得很重要。
(一)視覺美的創新
如在繼承傳統視覺元素內涵的基礎上,為了使書籍藝術設計更美觀,可以進行4此設計手法上的創新。止七現代書籍在對吉祥視覺元素符號化象征意義的傳承時,通過對某一仁體形象進行再次創新改造的同時,不用形象的實物或用抽象的符號藝術形式表現更加深遠、更加隱晦的象征意味,如同時是表現吉祥的意味,可以考慮書的封面圖案設計采用源于佛教八室的“八吉祥”之一的“盤長”的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之意,通過這種古祥寓意的沿用,同樣可以傳達現代人對美好事物心存向往的設計理念,使現代設計多一此文化氣息和親和力。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建筑
0前言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在建筑設計上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其重中之重在于構思建筑及文化,而并非傳統一詞。中國傳統元素是極其繁多的,而且范圍相對較廣,其定義可以分為很多項來列舉。在中國元素的設計領域中,建筑有著傳奇且悠久的發展歷程,在這個歷程中受文化、地域、氣候、史實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本文經研究后闡述了文化思想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及應用。
1研究目的及意義
在中國,傳統一詞是各個因素和各個民族之間相互磨合產生的結果,之后雖受印度價值觀和西方價值觀的影響,但并未影響中國根基性的東西,傳統文化依舊流傳,也表現出了中國的偉大之處。元素可稱之為要素,是由一個一個的事物組成的形態,是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下逐漸保留和繼承下來的。同時,文化、精神、信仰等也是中國傳統保留的成果。從古到今,從實用性到藝術性的發展趨勢,傳統元素得以保留并繼承,固有其存留的意義與原因,其目的是普及并弘揚文化,使其可以在現代人們的心中上升一個高度,以便運用到今后的工作與生活當中。
2文化思想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及應用
建筑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才是根本。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建筑設計注定是蘊含底蘊與功底的,那么中國建筑中的審美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必然包含本土的底蘊,以至于成為獨立的一套體系。然而,并不是說每個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建筑設計都要大體相同,這是個錯誤的理論,文化與底蘊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每個個體做成的作品,所蘊含的底蘊與意境也會大不相同。換一種說法就是,可以稱建筑設計的方案是文化的延續與產物。開始,只是古人們形成的一種社會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并且由于沿用時間較為久遠,逐漸開始演變成為一種流行的社會文化,并且這種思想也在不斷影響著當代對于建筑的設計。正是由于這種設計方案的出現,才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在上海世博會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
2.1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對我國建筑設計及文化的影響。道家的文化與底蘊可謂是我國的本土宗教的根基,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在知識層面上的一種體現與表達。道家思想也可以稱之為是我國宗教的代表,道法自然,其表達的喻義也擁有本身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更嚴格地遵循自然的規律,對順其自然之法更是有相對的含義,順應天地萬物,認為萬物都有自己的道,道也是萬物的始端。由于道家思想中原有避世的思想,其在宮廷并不被推崇,無宜于戰事。但是道家思想延續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其中很多思想觀念和現代的思想觀念是很多相輔相成的,如當今的可持續發展觀念。與之相對應的在建筑上也能體現出來,尤其在節能減排上其并不是湊巧思想和建筑的結合,如果沒有長期的底蘊存在,又怎么會有這些想法呢?
2.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對我國建筑設計及文化的影響。在漢朝時期,儒家文化成為典型的流派,可以說,其對我國未來在文化上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儒家的思想文化不僅僅體現在君主治國方面,更體現在儒家文化的底蘊與造詣上,這方面在建筑上也是較為顯著的。例如,如今在北京的四合院,采用了“忠、義、禮、孝”的思想,其來自儒家思想文化的傳承。另外,“天人合一”的文化觀念也來源于此,再加上建筑本身構造應有的特點,以及中國古代建筑構造的特點。中國的現代化建筑在造型上大同小異,而西方建筑在造型上卻形態百樣,一方面是因為想象力與創造力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儒家文化對其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這不是說中西方差異在于西方要比中國先進,而是說中國建筑相比于西方建筑有著更深厚的底蘊與歷史背景。經研究,在中國建筑設計遵循儒家思想,更多體現在順其自然。例如,山體或者湖邊就是遵循自然的構造,順勢而做成的,這都是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體現。
2.3佛家思想
佛學思想對我國建筑設計及文化的影響。佛學并非中國本土宗教與學派,但佛學思想與文化在古代的權位之上和群眾中十分有影響力,“三教并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出現過,可得知,佛學對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造詣是極大的。在中國古代,寺廟的形象非常多,如白馬寺(公元25年—公元220年)、四百八十寺(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等,佛學從古至今一直都被保留,也有其存在的意義,可以看出,佛學的文化僅次于儒家文化。經研究后,中國的佛學演變至今,可謂獨樹一幟,更多的是追求心靈上的純凈與意境上的突破,人得以升華。而這種心靈與意境上的洗禮同樣也體現在建筑設計中,筆者認為,它是一種擁有自己風格的建筑體系。并且,佛學有著親近自然的喻義,將其帶入建筑中就會發現,很多寺廟都是在順應自然而沒有人為所建的建筑群的地方,如少林寺以及清涼寺等寺廟。思想的幾經演變,使追求意境到達了一種新的層次,多會選擇一些人煙稀少的地方,使現代的城市生活與工作所帶來的壓抑與不滿在寺院可以解脫,有一種遁入空門的感覺。
3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并不是在論文或是演講上展示的那么簡單,它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引導,國人和世界都應該重視中國傳統元素為建筑設計帶來的影響。本文希望能對讀者的思想產生一定的啟迪作用,然后去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在建筑方面的知識。建筑設計講究一定的內涵和觀點,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社會審美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不同觀念下的設計方案體現出的風格也不一樣,人們的各種觀念也必然要經過一個長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自始至終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郭新,曹梓煜.現代建筑中的中國傳統建筑精神探討[J].后勤工程學院學報,2011(04).
[2]王文剛.中西傳統建筑淺談[J].科技信息,2011(15).
[3]潘谷西.中國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4]莊裕光.物宇霓裳:中國古代建筑裝飾圖說[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5]呂洪波,于洪坤.圖說中國建筑藝術[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6]伍聯德.老照片•中華景象[M].南京出版社,2015.
[7]雷東霞.中國古典建筑圖釋[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
論文摘要:本文以現代營銷中,包裝設計是溝通生產與消費的橋梁為出發點,分析了消費者對產品包裝文化性的需求,論述了中國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運用,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的文化和經濟價值,提升消費者的認同感。提出只有在對傳統文化合理繼承與再創造的基礎上,才能構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裝設計體系并在市場營銷中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社會生產的日益繁榮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選擇空間更多更大,商品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強,消費者追求產品新穎、獨特和個性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不同的消費群體會選擇不同興趣愛好的商品,而這種選擇主要受產品廣告、品牌知名度、信譽度及產品的外包裝等因素的影響。包裝設計通過其獨特的圖形、文字、色彩視覺語言快速向受眾傳遞著各種不同的信息,已成為現代商品“無聲的推銷員”。
一、市場營銷對現代包裝設計的要求
包裝設計是為產品的包裝而設計的。從市場營銷的整合傳播觀念來看,包裝設計已不只是產品銷售中的一個環節,它已成為營銷中一種不可替代的重要媒介,作為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后一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F代包裝已由簡單的保護、容納功能,發展成為溝通生產與消費的橋梁,融和工業生產、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民俗風貌等多種元素為一體的包裝,不僅可以保護、宣傳商品,更可以促銷商品和提高商品的附加價值。包裝設計通過一定的概念定位、超乎尋常的藝術語言,最終讓消費者因為產品的包裝而對產品從心靈上達到共鳴,以滿足消費心理的整體需求。正如經濟學家杜森·佰瑞說:“在人類涉及的各種活動中,都可以找到文化的決定性影響,……不管是產品的購買,還是產品的制造與銷售;不管是提供物質上的途徑,還是精神上的享受,都構成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現代包裝設計已不能只滿足的產品信息傳達,同時也要傳播特定的消費文化。
消費文化日益影響著人們的文化生活,人們對產品包裝藝術性、文化性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包裝設計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已成為人類經濟活動中的自覺行為,在其發展過程中應由過去的產品包裝升華為更高層次的文化包裝。美國心理學和行為學家馬斯洛把人的各種需求歸納為五大類,這五大類需求是相互聯系、層層遞進的關系,按照它們的重要性和發生的先后次序,排成一個需求等級模式,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明隨著需求的提高,人們對于文化和文化氛圍的內涵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文化以特色著稱,失去特色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一個民族能否保持自己的文化個性是其能否在全球文明融合的過程中獲得身份證的先決條件。由此可見,現代營銷中只有獨具文化風格的產品包裝,才能激發消費者文化的認同和共鳴;只有在各種文化藝術潮流中,尋求具有中國特色的包裝設計風格,才能最終促進產品的競爭與銷售。
二、中國元素對現代包裝設計的作用
現代包裝設計一方面不斷地吸收國外文化藝術的設計理念及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包裝設計的形式語言,促進了我國包裝設計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在全球一體化的文化語境下,包裝設計如不確定自己獨特的文化定位與認同,將面臨被消融的危險。這種文化認同的基礎即一個國家的文化個性,象征著特定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也是對自身作為人類文明一分子的文化生存權的肯定。
伴隨著全球化而來的是新思想、新觀念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力、消化力和創造力逐漸退化。包裝設計作為一種創造性的經濟行為,一種審美文化的創造行為,也不可避免地參與到這樣的思考中。包裝設計以藝術手法與信息受眾產生互動,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它蘊涵著合理的、可延續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方面的內容,與社會現代化發展有著相適應、相協調、相促進的特征,注重設計形式和本土人文精神內涵。因此,立足于本民族的藝術形式及審美意識,主要表現本民族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藝術審美情趣,具有民族氣派和中國元素的包裝設計更容易實現其傳情達意的設計目標。
具有民族特征的視覺圖形、色彩語言以及藝術形式以其強烈的生命力支撐著民族視覺藝術個性化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細心剖析本民族獨特而豐富的中國元素,構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體系,以本國民族文化底蘊作為背景,吸取民族藝術精華,融古通今,拓展視野,才能在國際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也是包裝設計建立自主的設計立場和文化身份,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三、中國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原則
1.設計理念在繼承的基礎上注重發展
中國的包裝設計藝術不僅起源早,長期根植于民間,具有廣泛性和普及性,它們以其獨立別致而又統一的格調,顯示出獨特的民族傳統。這些符號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積淀了豐富的內容,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也成為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終演變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現代包裝設計中,可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發揮、借鑒傳統包裝中豐富的造型形式,顯示出獨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比如,傳統圖形對實用性、完美性、象征性、概括性、隨意性、抽象性等特征的追求;以非靜止物象造型法、時空綜合造型法、適形造型法等造型方法,富有中國哲理、宗教宇宙觀和時空觀的文化思想的太極、易經中八卦的動靜結合、講求和諧的天人合一與自然觀念,無不反映出正負相生、陰陽一體、生生不息的哲學觀念[4]。大眾都是生活在本國傳統文化構筑的氛圍里,各種生活方式、習俗、倫理道德、審美習慣已經深入到這個民族的心理結構深處,成為一種心理定勢。產生于各種民俗事象中,反映出一種獨特的民俗內涵和審美意識的傳統元素對于構建現代本土化包裝設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代包裝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并不是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膚淺理解,即“形”的簡單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將傳統中國文化的精髓融入進去,在充分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延期“意”傳其“神”,讓中國元素為現代包裝設計注入新活力。以現代視覺造型設計來看,傳統藝術創作的精簡與傳意力量已達到非常高的標準,并極具現代感。全球化進程強烈的刺激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神經,為傳統文化的更生帶來許多的思考和契機。所以,在認識和了解傳統藝術文化的基礎上,逐步挖掘、變化成為現代包裝設計新的創意點和啟示點,是塑造中國包裝風格的必由之路。
2.設計元素在借鑒的基礎上注重創新
包裝設計對中國元素的運用,其目的不是懷古或戀舊,而是在對其合理的借鑒基礎上進行現代性的改造,使中國元素不斷獲得與時俱進的動力。通過對傳統圖案、紋樣符號、色彩等基礎元素進行設計分析與再造想象,形成嶄新的富有時代感的視覺審美形象,已成為現代包裝設計不可或缺的表現形式。
文化的傳承有被動和主動之分。被動的通常稱為沿襲和積淀,往往是隱性的,不自覺的,甚至可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主動的則稱為保持或繼承發揚,可以通過自覺選擇來實現。在包裝設計中利用傳統元素的再次造型,是基于對傳統中國元素借鑒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藝術表現形式進行新的圖形創作;是將結構繁復、形式陳舊,不符合現代審美需要的藝術形式,加以提煉、概括、醒目強化,通過新的設計重組,再將這種立足在傳統中國元素原型上,而又對原型不斷分解、轉變和重構的衍生型糅合到現代包裝的設計之中。這樣設計出來的圖形,不僅能夠保留傳統藝術的神韻,又能夠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包裝設計中的中國元素再構成是在新時代審美意識下的一種再生創造,它是傳統圖案、紋樣符號與現代圖形設計新舊兩種形式之間的激烈碰撞,在這種碰撞中得以誕生,并散發出其獨特的民族神韻和魅力。例如:香港設計師陳幼堅設計的“竹葉青品牌茶葉包裝”,其主題為“論道·竹葉青”。企業及品牌識別設計以“竹葉青”修長的茶葉形態構成成一個“竹”字,在中國傳統傳統文化中,“竹”象征君子,“竹”字設計能投射出正直、高雅、純潔、謙虛、有氣節的君子形象,亦充滿生命力,能代表竹葉青茶業的企業文化及品牌個性,配以青綠色為品牌主色,一種品茶時閑適、舒服、自然的狀態躍然于眼前。此外,陳幼堅為這一品牌做的系列茶產品鐵盒包裝設計,則是緊扣“竹葉青”的標志排列成一行整齊的圖案,有源源不絕的含意。通過“論道·竹葉青”的設計,來表現一種對生命價值的感悟和對完美品質的不懈追求,讓“論道”品牌成為現代人品味和了解中國文化傳承的一種獨特媒介,為人們提供一個交流、傳播茶文化的平臺,一起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崇高境界。
在中國元素創新設計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設計語言的現代性,同時應更加關注本土受眾在價值認同、意義表達等諸多方面的順利溝通,使意義得到更好、更有效地傳達。把傳統“意”推向一個更高層次的現代傳達,將約定俗成并已經在中國民眾心中達成共識的傳統藝術中的“意”,沿用到包裝設計所固有的內涵之中,從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層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現時代的文化性與社會性。
四、結語
時代在發展,包裝設計運用中國元素,不是對傳統文化直線性的繼承,而是一種發展中的求舍,傳統中的揚棄,是在民族傳統中融入現代意識的再創造。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華的土壤中,吸取外來先進設計理念和方法,兼收并蓄、融會貫通,才能創造出具有中國氣派和時代風格的包裝設計;進而才能引發消費者的認同和共鳴,促使消費者產生購買,真正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美)斯黛茜·金·高登.包裝再設計——適應市場變化的平面再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2]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9.
[3](美)瑪麗安·羅斯奈·克里姆切克.品牌的塑造——從概念構思到貨賀展示[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4] 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