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8: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儀器分析課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學方法應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討論式、對比式、提問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促進學生的思考,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比如,講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基本結構時,結合前面學過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通過比較兩種儀器的結構特點,請同學們找出相同和相異處,闡明原因。以這兩種儀器為例,可橫向拓展到光譜儀器的結構特點,使學生整體了解光譜儀器的結構和原理。同時指出該題目為研究生入學考試常用題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結合不同專業的要求
我們這門課的授課是針對工科的化工,環境,高分子等專業,因為涉及到不同專業的授課,如果講課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要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習內容,選出與專業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有側重的進行講解。如高分子專業的學生可在重點講解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法、氣相色譜法、紅外光譜分析法、電位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常用基礎儀器分析方法時,結合介紹一些光譜分析新技術如電感耦合高頻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等離子體-質譜等。授課時突出實用性和科學性,喚起他們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渴望,避免過多的純理論灌輸,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礎。
3介紹儀器發展史
純粹的儀器分析的結構、原理和應用知識的講解比較抽象單一。在講授每一種分析方法時,結合該方法的發展歷史,穿插一些和該方法相關的科學家的軼事,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具體知識的掌握更加立體深刻。如在色譜方法一章中,首先明確色譜法是一種分離技術,其研究對象是復雜的混合物質。早在1906年由俄國植物學家Tsweet將這種層析現象用于分離植物色素紅蘿卜素、葉黃素和葉綠素A、B,并為之命名。A.J.P.Martin和R.L.M.Synge開發并應用了分配色譜法使該分析方法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并于1952年獲得了諾貝爾獎。此后氣相色譜和毛細管柱的出現使得色譜法得以蓬勃發展,使色譜學逐漸成為分析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4聯系現實生活
分析儀器方法在食品藥品安全,環境,生命科學等領域均有重要的應用,教師在授課時可根據專業要求,及時地聯系實際發生的事例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有更切身的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12年2月初長江流域鎮江段發生化學試劑苯酚泄漏事件,導致鎮江的飲用水出現異臭味,整個長江下游各縣市密切關注事件的發展,隨時檢測水中苯酚含量,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國標中苯酚的測定方法,顯色后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對于環境專業的學生,在此,還可以拓展開來,多介紹一些環境水樣的檢測內容和方法。再比如,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就是因為直接測量奶粉中蛋白質含量的技術比較復雜,在實際應用中采用了一種簡單的測定奶粉中氮含量的方法,叫凱氏定氮法。從而使得不法商販有可趁之機,向奶粉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企圖達到魚目混珠的目的,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爭議。進而可向學生介紹檢測三聚氰胺的方法,即色譜法和質譜法等。這種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應用,使學生能切身了解學習儀器分析的意義。
5實驗題目的選擇
我們根據現有設備,自編了《儀器分析實驗》的講義,同時將原來的先理論課后實驗的方式,改為每種儀器講解完就安排相關實驗,通過實驗及時鞏固所學理論。實驗內容上充分結合實踐應用,選擇現實生活中常見實驗,比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排放水中鉻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譜測定飲料中的咖啡因等。這些實驗項目聯系實際,貼近生活,有真實感,學生很感興趣,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課程結束時,根據所學儀器,教師給出相關課題,將學生分組,要求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安排實驗。以此進一步促進和深化所學知識。
6結語
新疆醫科大學從2005年開始對分析測試中心進行了大力度的投入和改革, 對中心提出了 “以人為本,提高綜合素質, 產學研相結合”的方針,要求中心定位于為教學和科研服務,面向全校開放。經過近6年的建設,特別是隨著日元貸款項目的實施和省部共建項目的開展,我院分析測試中心的儀器逐步完善,經過多年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和自身特點,中心在2008年針對各個層次分別以任意選修課、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研究生現代分析測試應用技術等課程形式,逐年逐步進行開設,并嘗試性地將問題解決(PBL)教學法引入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即發揮了測試中心在教學服務中的作用,同時又讓學生在實際使用分析儀器的過程中,學習分析儀器的原理、結構和操作方法,培養學生應用分析儀器進行物質成分分析和結構分析的能力。經過三年的積累,中心對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對以往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總結經驗,改革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全面發展。
一、教學形式改革
傳統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內容是依托于理論課的教學,每章或每個授課內容之后安排一個相應的實驗. 一個班學生在同一時間做相同的實驗,具體做實驗時,不知所措,實驗報告互相抄襲應付了事。但是,學生通過實驗課學到的不應該僅僅局限于這些,他們應該通過實驗課的完成,掌握實驗的設計方法,了解實際的科研過程,建立起一定的科研思想,這種能力和思想的進一步培養,才能適應對高等藥學人才的培養要求。
隨著研究生“現代儀器實驗技術”的開設,本中心建立了一套系統化、實效型的實踐教學新體系,以傳統手段與現代儀器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以問題解決(PBL)的教學方式進行實驗技能的培訓。采用掛圖進行簡單理論的講授;結合儀器講解儀器結構和操作技術,以認知儀器組成、掌握操作技能、建立儀器技術的方法學、技術應用等為主要教學內容,中心首次將現代儀器分析實驗改進為以10~12人為一組的小組化教學方式,每班分組后,進入測試中心的幾個技術組;各技術組有相應的1名教師負責實驗指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動手操作,操作時盡量使每個實驗小組的人數降到2-3人;完成教學任務后進行技術組間的輪轉。每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都有機會與教師直接溝通,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與問題,通過實驗掌握操作技術獲取相應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和結果討論掌握儀器分析的方法學,提高教學效果和實驗技能,同時增進師生間的交流,達到教學目的。充分發揮了測試中心的現代分析儀器在高校培養人才中的作用。
1.2實驗項目創新
現代儀器分析的特點是全部實驗幾乎都要采用大型精密儀器。而目前所看到的許多儀器分析實驗教材,其內容相當多是按舊儀器的工作狀態來編寫的,很難與中心現有的儀器完全相符,致使很多成型的實驗素材,不能很好的應用于實驗教學。因此,根據中心實驗儀器的配備,不斷總結實驗內容,根據儀器分析和藥學及相關專業的發展現狀,適時地調整教學內容, 把新儀器、新方法、新知識引入實驗教學中去,這樣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根據中心現有的大型儀器設備及目前應用較多的各種現代儀器分析方法、原理和實驗技術,我們開設了以光譜類儀器和色譜類兩大類儀器為主的技能培訓,光譜類開設了紫外、紅外、熒光、核磁共振技術培訓,色譜實驗中開設了高效液相、氣相色譜、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培訓共計7個項目。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盡量安排與專業性質有關的實際樣品測定。如有機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分析及核磁共振波譜解析,對于加強學生對紅外光譜及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理解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解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再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小檗堿含量,包括標準品的配備、樣品的處理、方法的建立和驗證、結果的分析討論等各步驟都應讓學生全程參與,下一次輪轉學習熒光光譜儀是采用熒光光度法進行測定,不同方法間橫向對比,分析其優缺點和適用性,使學生綜合的接受知識。色譜類實驗則在學生原有的理論基礎上要求學生會對儀器結構、色譜柱、檢測器和測定對象進行比較,會看色譜圖和保留時間,會計算分離度,初步學會所用的GC-2010氣相色譜儀、Waters 2690高效液相色譜儀。通過一系列的講解和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實驗的積極性。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師資力量培養
良好的儀器設備,有利于得出準確的實驗數據;而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提高,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心堅持分年度、按計劃將教師送往內地單位學習現代儀器分析的最前沿技術,積極參加儀器廠家組織的儀器培訓,使中心教師能更加全面的掌握各類儀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術、應用技術和維修維護。我們實行一臺儀器一位教師負責的制度。由于每位教師都是針對一種儀器長期給學生講解,故對自己負責的儀器都非常精專,當儀器出現問題時也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經過2-3年的技能培訓再進行儀器輪轉,可以使每位教師都能夠對各種儀器熟知和掌握,達到既精于各種儀器,同時又能重點突出。
中心還組織全體人員積極配合大學生科研計劃積極申報課題,通過課題計劃實施,培養具有科研能力,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科研素養。#p#分頁標題#e#
1.4課程考核模式
在開課模式、實驗內容和教學方法均有所改革的前提下,我們對實驗課程的考核方法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以往的成績以實驗報告為主要評分依據,報告寫得越完美得分越高,這也是導致學生互相抄襲的另一原因。而中心對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考核以操作成績和報告成績相結合進行最終評定。
由教師給出實驗方向,同學組成設計實驗小組,根據以往所學實驗知識,自己設計實驗劑量及實驗方法等,寫出具體實驗項目計劃書,經教師審批,切實可行通過,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我們制定了評分細則,將分值分解到各個細目中,如稱量、溶液配制等具體細節分別給予賦分,操作規范化、原始數據的記錄、數據處理、結果分析與討論等。這樣學生在每一步都會認真仔細,如果標準曲線未達到實驗要求,即可預約時間來實驗室補做實驗。這樣的計分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培養自己動手實驗的能力;同時,使學生懂得實驗中團隊協作的重要,分工合作,遇到問題一起想辦法,協調溝通,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小結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教學重點也應該適時改變,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作為教學改革的立足點。為此,我們將不斷完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的各個方面,通過在全校范圍開設現代儀器分析培訓課程,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教學擴大學生知識面, 通過實驗室開放和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培養學生科研能力,通過學生直接參與來源于國家級、省部級的項目,嘗試這些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實驗操作技能。真正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使之能夠更好的體現我校的教學宗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戰略思想。
參考文獻:
1、汪爾康.21世紀的分析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 11-13.
2、吳育廉.柯行.淺談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的改革. 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 23 , (5 ) :10-11
關鍵詞:單片機;電子秤;測控技術與儀器;課程設計
作者簡介:白潔(1968-),女,陜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陜西 西安 710049)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5-0085-02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由教育部在1998年把計量儀器、光學儀器、計時儀器、分析儀器、熱工儀表、航空儀表、電子測量儀器等11個儀器儀表類的專業合并而成的,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1]它專業口徑寬,涉及知識面廣,整合了多個專業方向的知識,主要包含了電子、機械、計算機等方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綜合課程設計是西安交通大學測控專業大學四年級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專業基礎理論,獨立設計、構建、調試儀器與檢測系統的能力,強化對儀器與檢測系統工程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在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2]
一、綜合課程設計實訓方案
測控專業綜合課程設計被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學期,是在所有必修課程和絕大多數選修課程學習完成后開設的,是對“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電路分析”、“智能儀器”和“數字信號處理”等課程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鞏固、加深和應用。
測控專業綜合課程設計共64學時,其中上課16學時,實驗48學時。上課部分是由老師各用2學時把各自的研究方向、在研課題以及相關理論向學生進行介紹和講解,學生再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課程設計的指導教師,教師以此為據分配課程設計的題目,提出具體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課程設計。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是雙向選擇,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綜合課程設計是實踐教學環節中除畢業設計的一次較大型實踐訓練,從元器件的選型到系統的構建以及放大、調理電路的選擇與搭建、數據的采集及調試、接口程序的編制等全由學生自己去完成,而教師只起引導作用。這樣,學生在完成實驗后,不僅在系統設計能力、硬件選擇能力和系統構建能力等方面大大增強和提高外,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得到極大加強。[3]學生第一次遇到這種綜合性強、設計的靈活性也較大的實踐項目,要在48學時內完成是有一定難度的。首先對實驗室實行了開放式管理,學生可根據自己情況自主選擇實驗時間。其次,為了引導學生盡快進入課題,將設計目標細化,分為幾個小目標,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一步完成,最后進行綜合。本文以選題之一的“智能電子秤”的設計為例,介紹其實施的具體方案。
1.“智能電子秤”設計目標
“智能電子秤”的設計這個項目雖然功能簡單,但涉及了從傳感器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到顯示電路的整個測量系統組建的相關知識。通過該項目使學生掌握智能儀器設計的總體思路和方法,將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綜合應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爸悄茈娮映印钡脑O計目標:量程0~6.0kg,準確度1%,分辨力5g,輸出方式為4位LED顯示,并具有量程變換和超重報警功能。
2.總體方案設計
根據設計目標,學生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采用模塊化的總體設計方案。把“智能電子秤”的總目標分解為5個內容相對單一的小目標,包括了軟硬件兩大部分:查閱相關資料,確定智能電子秤總體方案;搭建活塞壓力計YS–6、壓阻式傳感器及供電電路組成的傳感器電路;使用protel對單片機C8051f020構成的信號處理及數碼管顯示電路進行硬件設計;使用C語言進行程序設計,并使用keil c51仿真;對電子秤進行系統性能測試。智能電子秤組成框圖如圖1所示。
測量系統的組建這部分內容是已經學習過的“電氣測量技術“課程的核心內容,學生通過自主設計,結合相關的理論知識,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這部分設計。通過實踐驗證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可以激發學生進行探索的積極性。
3.“智能電子秤”硬件電路的設計
由圖1可知,智能電子秤由壓力傳感器、信號調理電路、具有AD轉換功能的單片機和顯示等4個部分組成。
(1)壓力傳感器電路:選擇的是實驗室現有的由活塞式壓力計YS–6、壓阻式傳感器及供電電路組成,其中壓力計和傳感器是集成到一起的,可直接使用。
(2)調理電路:包括差動全橋、放大電路和濾波電路三部分組成。與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相配的調理電路采用恒流源供電的差動全橋,其中供電電流為14mA。單片機的AD轉換基準電壓是2.403V,而壓阻式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為–5~55mV,這就需要對傳感器的輸出信號進行放大處理。根據計算可得放大器的放大倍數為25左右比較合適。傳感器的輸出阻抗很高,要求放大電路須有更高的輸入阻抗,不從傳感器輸出端吸收電流,以免破壞傳感器的工作狀態。學生選擇的AD620儀用放大器特點為:差動輸入,單端輸出,電壓增益連續可調,并有效地解決了后級負載對地連接的問題。另外在AD620的輸入與地、輸出與地之間都接了10 F的濾波電容,增強抗干擾能力。
(3)AD轉換電路:電子秤設計要求的分辨力為5g,量程為0~6.0kg,即可算出需要12位的AD轉換,所以選擇單片機C8051f020的12位AD來完成。
(4)顯示電路:將單片機分析處理的數據顯示出來,利用集成的四位共陽極數碼管顯示。數碼管的位選是單片機的P0.0–P0.3端口,段選是單片機的P0.0–P0.7端口,采用的是動態顯示。
學生最終完成的電子秤的硬件電路圖如圖2所示。
4.“智能電子秤”軟件部分設計
智能電子稱是采用Keil C51單片機軟件開發系統進行程序編寫,實現電壓信號采集、12位AD轉換、數據處理及四位數碼管顯示等功能。同時也在程序中加進了兩個智能化功能:超重顯示和量程變換。程序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
二、電子秤的靜態性能評價
這一部分內容對測控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學生判定所設計的儀器能否達到系統設計要求。通過分析可得,用于靜態稱重的電子秤主要誤差來源有:壓力傳感器、傳感器輸出信號的處理系統(包括前置放大器、A/D轉換器和機械承重系統等)。其中機械承重系統的誤差、電源波動引入的誤差以及稱重傳感器與測量線路引線帶來的等不易定量計算誤差可通過合理的設計、安裝來削弱,并在誤差分配時給予一定的冗余量來保證。[4]該電子秤的系統的量程為6.0kg,在滿量程范圍內標定點數l=7,正反行程循環次數n=4,標準砝碼提供的標準值,總計標定值的個數N=56,如表1所示。xj表示標準重量,mj表示顯示的重量,單位均為kg。
最后通過計算可得該電子秤的各靜態性能指標:擬合直線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得擬合直線方程,,
可得測量系統零點為;獨立線性度:=0.15%;滯后:=0.30%;重復性:取置信因子K=3,置信度為99.73%時的重復性=0.27%;準確度:在傳感器或含有傳感器的測量系統中,通常用精度A來表征準確度,它由線性度、遲滯、與重復性之和得出,即A=++=0.15%+0.30%+0.27%=0.72%;最大引用誤差=0.33%。由此可確定,智能電子秤滿足設計要求,其準確度是0.72%,可評定為Ⅳ級。
通過對“智能電子秤”的設計和制作,學生把學到的課本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對所遇到的困難能夠積極解決,比如在發現測量誤差比較大時,找原因,了解誤差的來源。這一切都表明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而不是等著老師來解決問題。學生一旦能自己找到問題并解決,就會提升自信心,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智能電子秤”雖然是一套由傳感器和單片機構成的簡單智能儀器,但也充分體現了智能儀器的普遍設計思路和方法,為以后復雜智能儀器的開發打下了基礎。
三、結論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綜合課程設計已開出了5屆,實踐表明該課程的開設是較為成功的,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意識,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認同度和學習積極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課程設計的題目,更能激發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所學知識,縮短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應用的過程,使學生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系統性的工程實戰訓練,大大加強了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對實踐動手能力的鍛煉,為后續的畢業設計以及為將來走入科研工作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朱維斌,趙軍,陸藝.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傳感器系列課程設計實驗環節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21):118-119.
[2]向欣,王永驥.測控與自動化專業綜合課程設計實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8):119-122.
關鍵詞: 儀器分析 計算機 多媒體技術 網絡技術
20世紀最重要的科技進步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發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領域。從文字處理到圖形設計,從存儲數據到各類專業軟件的開發應用,計算機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所以,20世紀出現的計算機技術是近代科技進步的耀眼一頁?,F代儀器分析吸收了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進入了以計算機應用為主要標志的儀器分析化學信息時代[1]。21世紀是信息科學的時代,互聯網絡將世界聯結為一體,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獲得世界各地的最新科技、人文信息。《現代儀器分析》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技術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與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結合使之發生了巨大變革,從而在食品檢測、生命科學、環境保護、生物資源利用、農副產品檢驗等領域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近幾年來,儀器分析手段不斷更新,儀器性能持續提高,儀器的推陳出新等信息伴隨網絡為人們熟悉。因此,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進一步熟悉多種儀器的基本結構原理、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儀器類型的推陳出新,對拓寬學生視野,提高科學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非常有效。
一、《現代儀器分析》課程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儀器分析》課程是大多數農、林、水高校及許多綜合性大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學校資源、環境、食品等專業的必修課程。這一課程的特點是實踐性和技術性很強,涉及到許多光學、電學、量子力學、物理化學、高等數學、化學等基礎學科的知識,伴隨著大量物理現象,物質微觀作用等內容,綜合性也很強[2]。
在多媒體技術大量應用于教育領域之前,《現代儀器分析》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在封閉式課堂里進行理論課的教學,講述儀器結構、工作原理、儀器方法適用的范圍、樣品預處理方法、進行操作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黑板板書文字及相關公式的推導計算,布置作業,學生抄寫知識點,完成作業,復習背誦應對考試。這種教學方式的缺陷在于知識的傳輸是被動式的,對一些原理方法只能靠抽象的想象來理解,如色譜柱中物質分離的原理、全譜直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工作原理、交流電弧放電原理等。大多復雜內容沒有辦法在黑板上用手繪出,枯燥地講述、憑空地想象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踐課程中,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儀器結構,以及培養學生的儀器操作能力,學校需要提供大量這類精密儀器,如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質譜儀等,這是絕大多數院校辦不到的,所以有限數量的儀器不能滿足所有學生親自動手的要求。另外,這類儀器價格一般較高,使用需要配套設施和專業的管理人員在使用前進行調校和設定操作條件,比如,高效液相色譜儀在使用前要有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色譜柱的清潔,根據方法需要在相應軟件中設定流動相比例、流速、溫度等,學生要做的只是用進樣器進樣,大多數學生連進樣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遠觀老師演示,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在《現代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在教育領域,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獲得了普遍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多樣化和視覺化。在《現代儀器分析》課程中,將分子的振動方式、單活塞往復泵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電噴霧電離原理、全譜直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工作原理、交流電弧放電原理等內容制作成Flas,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利用計算機模擬儀器分析試驗,可以節省試劑,避免環境污染;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等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通過穿插播放講解,具有很強的視覺和聽覺沖擊效果,顛覆了傳統教學刻板抽象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了不能親手操作的遺憾。
制作多媒體課件前教師需要針對開設這門課程專業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選擇,比如,我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領域中進行食品營養物質及有害物質檢測方面,用到電化學分析方法很少,所以,在教學內容中刪除這一部分;確定教學內容之后,要結合學科特點恰當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特性[3],將要講述的每一章儀器分析方法的重點做成Powerpoint電子幻燈片及三維動畫,把需要的其他視頻材料儲存到相應目錄下,隨時調用播放,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教師的工作強度,把精力用于講解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有助于培養能力型高素質的人才。
網絡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網絡技術將分立的計算機終端聯系起來,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相關網站的建立為及時傳遞最新的儀器研發動向信息提供了平臺,為科研教學工作者之間交流分析方法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使在線分析成為了現實。例如,2006年,陸輝山在論文中構建了水果的近紅外在線檢測系統,并開發了在線檢測的軟件系統。近紅外光譜儀為微型光纖光譜儀,CCD檢測器,2048個像素,波長范圍為345―1100nm,信噪比為250∶1,光源為鹵鎢燈,環形布置。他們利用此系統對砂糖橘等水果的糖度和酸度進行了初步的在線檢測研究。由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只有這種方便、快捷、準確、大批量分析產品的方法才能適應現代分析要求,降低各級監測、檢測機構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相應的,將網絡資源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可以使大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儀器分析的新理論、新方法,了解國內外相關新儀器,等等。滲透的方式包括:首先,在第一次理論課程中即給學生介紹這樣一些相關網站的網址,例如,bbs.省略/、省略/、省略/等都是與課程學習相關的非常好的網站,建議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經常瀏覽關注。然后,在講述到具體的分析方法時,例如,發射光譜分析從早期的以火焰或者電弧火花等為激發源的儀器到現在以ICP等為激發源的儀器,雖然這些儀器的工作原理類似,都是通過某種手段使基態原子激發成為激發態,然后激發態原子回到基態時產生特征發射光譜,從而實現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但是,實驗室里這類儀器外觀不盡相同,型號多種多樣,既有古老的仍然在使用的,或者報廢的,又有最新投入使用的。所以,要使學生迅速掌握一個初看陌生的儀器,除了原理學習扎實,還需要掌握這類儀器的類型、特點、了解相關型號等,這時,網絡資源就發揮了異乎尋常的作用,在網絡論壇里,關于各類各種型號儀器的圖片比比皆是,關于儀器使用過程中涉及到的具體技術問題討論非常多,關于儀器的常見故障的出現和避免,以及排除方法等都有具體技術人員的參與討論,還有大量廠家的最新儀器信息,都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庫,開拓了視野,從中既得到了點的知識,又得到了面的知識,點面結合,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所以,網絡資源作為課程教學的輔助資源,隨著網絡技術的日益發展,其在教學中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網絡課堂將進一步深化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劉約權主編.現代儀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第二版).
[2]吳纓.儀器分析課程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合肥學院學報,2006,16,(1):84-85.
關鍵詞 藥學 儀器分析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applied widely and practiced strongly. This course has many questions easily occurred in teaching such as the single teaching method, the content of disjunction, the large capacity of class, less instruments and more students, which restra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our core i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specialization quality training of students. So we make reform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course for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Key words Pharmacy; Instrumental analysis; teaching reform
藥品是關系到人的生命的特殊商品,其質量是關鍵。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藥品質量控制,對藥品采取準確有效的分析手段進行檢測以控制其質量,杜絕假藥劣藥流向市場,是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至關重要的環節。①儀器分析是現今分析化學的主要內容,作為現代的分析測試手段,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專屬性強、試用量少等優點,②目前已成為藥物質量控制與分析、藥物作用機制研究與藥物治療監測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儀器分析在藥學專業課程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與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和藥物化學等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它也成為高等醫藥院校藥學專業重要的必修課之一。學生對儀器分析理論的掌握,可對藥學相關課程的學習及藥學學科領域的探索奠定扎實的基礎。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依據藥學專業的學科背景和學生學習特點,對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改革與探索。
1 突出專業教學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儀器分析課程內容較繁雜,涉及知識面廣,但其分析方法自成體系,相對獨立,課程內容上需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由于藥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儀器分析需要利用分析測試方法來研究物質的化學組成、狀態和結構,側重于儀器方法的應用與實踐。在授課的32學時中,合理地安排包括電位法、光譜法、色譜法、質譜法等共計十四章的學習內容,其中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為講授重點,有利于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培養。
2 充分運用多媒體,化學相關軟件輔助教學
儀器分析學習的方法原理抽象,儀器設備結構復雜,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需要,因此可以開展多媒體教學,以便提高教學效果,④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多媒體可解決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增大授課信息量。如果將平時授課過程中無法在黑板上展示的實驗裝置、電路圖、光路圖等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輔以動畫、聲音等演示,可提高學生學習速度,并增加課堂信息量。第二,采用動畫和視頻演示方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景下學習,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三,加入師生互動環節,通過提問可活躍課堂氣氛。第四,儀器分析課程所涉及到的儀器大都價格昂貴,因此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操作的機會,通過觀看實驗過程或計算機模擬操作,可以使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
現代社會,計算機的發展衍生出各種化學軟件,它們對分析數據結果歸納和計算起到了相當大的幫助作用。⑤現有的軟件工具十分專業,如表示晶體結構式的Diamond,繪制分子式的Chemoffice,繪制器件圖形的Solid-Works,繪制曲線譜圖的Origin等軟件都應用廣泛。今天的儀器分析課程教學,在教授學生專業分析方法的同時,應普及一些用法簡單、應用廣泛的基本化學軟件。這樣既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對于學習和工作有利的科學資源,也能夠培養讓學生受益終身的能力。
3 建立網絡教學平臺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以及網絡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不僅可以打破傳統的時空限制,也可以滿足教學的需要,這也將成為21世紀主流的教學方式。⑥網絡教學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網絡教學實現方式多種多樣:如多媒體課件、WEB教材、視頻廣播、BBS論壇等。
其中Blackboard 網絡教學平臺(BB平臺)是由美國畢博與賽爾網絡公司共同開發的一種集文字、聲音和圖像為一體,集成網絡教與學的環境,專門用于補充課堂教學、加強虛擬學習環境并提供師生互動的網絡教學平臺。儀器分析課程教學團隊進行了基于此平臺的網絡課程建設,主要(下轉第134頁)(上接第90頁)按照教學安排、課程信息、互動交流、作業與討論等幾個方面進行,受到學生的歡迎,取得了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4 與藥物分析課程有機結合
儀器分析與藥物分析兩門課程在內容和實驗上深度交叉,藥物分析甚至可以看成是儀器分析的實際應用和衍生。⑦儀器分析方法在藥物分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前最新版藥典中許多分析方法都是基于儀器分析方法提出的。特別是隨著中藥材成分、中藥制劑、生物制劑和藥代動力學等新型藥物分析的不斷涌現,以往的化學分析方法已不能滿足該類藥品的分析要求。鑒于此,我們應將儀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具體操作和藥物分析課程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使二者互為補充。
在藥物分析的授課過程中增加新型儀器分析方法的介紹,并針對各類藥物分析的方法進行深入講解,充分實現儀器分析和藥物分析的有機融合,增強學生對學科交叉的創新思維,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必將實現兩門課程的最佳教學效果。開設以儀器分析為教學手段、藥物分析為教學目標的綜合性實驗課程,這必將有利于復合型、創新性藥學人才的培養。
5 雙語教學的搭配使用
儀器分析是一門體現較強應用性的學科,由于國外新儀器、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其使用頻率不斷提高,且這些儀器及技術的說明書或應用軟件幾乎采用英文,若要掌握它們,就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英語能力,于是開展儀器分析雙語教學勢在必行。⑧我們在探索過程中發現,雙語教學的開展應該由淺入深,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探討,如果能從雙語教學的實際出發,不斷加強師資培養,更新教學手段,因材施教,那么就有可能開辟出一條新路子適用于儀器分析雙語教學。
6 重視實驗課教學,提高學生操作水平
實驗課程是儀器分析授課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是使學生了解各種儀器結構、熟悉方法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術等最重要的途徑,實驗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儀器分析教學的重中之重便是實驗課程。如何針對藥學專業的特點,使學生適應儀器分析學科發展的需要,加強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的能力,這將是我們任課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要思索的問題。
注釋
① 付志鋒,周全.藥學專業儀器分析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1):42-43.
② 丁曉紅,郭文峰.藥學儀器分析實踐教學優化探討[J].齊魯藥事,2011.30(10):616-617.
③ 管瀟,張惠靜,張夢軍,郭嘉偉,曹文軒,肖正華.藥學專業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2.8.14(8):597-599.
④ 畢承路,李衛華,劉玉海.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7 (12):139-141.
⑤ 費旭,王秀英,田晶,徐龍權,于玲,寇自農.化學相關軟件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275-276.
⑥ 張麗媛,于潤眾,姚笛,王穎,李穎.《儀器分析》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技創業家,2013.11:163.
關鍵詞:儀器分析 項目化教學改革 模塊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9C-0048-02
儀器分析課程既是工業分析與檢驗、煤質分析技術、制藥工程技術等相關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又是中、高級化學檢驗工和分析工考證的核心內容。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電化學分析法、光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其他分析法等。該課程在工業分析與檢驗、煤質分析技術等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近年來我們按照職業教育必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為基礎、以項目為載體的原則,對儀器分析課程進行了項目化教學改革。
項目化教學是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本課程改革體現了以下教學改革思想:根據崗位需求確定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做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課程項目開發;以化工產品質量檢驗過程為導向,以常見化工產品的質量檢驗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真實工作情境為依托設計教學實施方案。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方法,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改革了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程目標設計
根據企業化學檢驗工和分析工工作崗位對儀器分析課程的要求,確定本課程目標如下:
(一)知識目標
1.掌握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電位分析法、氣相色譜法等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2.掌握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電位分析儀器、氣相色譜儀等儀器的使用方法;
3.掌握常用的儀器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
4.了解其他儀器的檢測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能夠熟練規范地操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電化學分析儀器、氣相色譜儀等儀器;
2.能夠根據測定要求選擇適宜的測定手段;
3.能夠根據樣品情況確定測定方法和設計測定步驟;
4.能夠規范地記錄檢測數據、處理檢測數據、評價檢測結果、提交檢測報告。
(三)素質目標
1.培養分析檢驗工作人員(如實記錄實驗過程中所有數據和實驗現象)基本職業道德;
2.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建立成本節約化職業意識;
3.培養團隊合作意識、環境保護意識;
4.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二、課程教學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模塊式教學,項目化場景設計”的教學方式。在課程設計中,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注重實際操作能力、技術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的培養。
設計以分析工、檢驗工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崗位職業標準和工作任務為依據,通過職業技能分析與課程能力分析使教學過程與工作任務一一對應,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授課過程中靈活應用教室、實訓室等教學場所,實施討論、匯報、實踐操作、結果評價等教學環節的教學任務,教學模式模擬真實工作場景,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和環境,把“教、學、做”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課程設計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的要求。
(二)課程設計過程
1.理論學習:課題組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并選派教師考察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模式,學習國內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引進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2.企業調研:團隊教師到內蒙古農科院農產品檢測中心、環境監測站、清水河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觀、學習、培訓,參加企業分析崗位的工作。通過企業調研做崗位職責分析,清晰企業崗位設置,在教學中引入企業員工規范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3.與企業專家研討。在我系舉辦的校企專業共建研討會上,“模塊式教學,項目化場景設計”作為一個專題在校內外專家中間進行討論論證,這種教學模式得到企業的認可。
老師們結合多方面的信息,結合我校生源情況、軟硬件條件、教學任務的理論教學目標和實踐教學目標,引進適合在教學中開展的工作項目,加以設計,應用到教學工作中。
(三)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見表1)
表1 項目化教學的具體內容和涉及到的模塊知識
項目名稱 涉及到的理論模塊
基礎
項目 目視比色法測定水中的鉻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測定樣品中的微量鐵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甲苯的氣相色譜分析―內標法定量 氣相色譜法
水的pH值的測定 電位分析法
自主
項目
分光光度法測定鉻和鈷的混合物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銅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
自來水中氟離子的測定 電位分析法
乙醇中水分的測定―外標法定量 氣相色譜法
布洛芬膠囊中主成分含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綜合
項目
景觀水的水質指標的測定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電位分析法 乳制品中部分質量指標的測定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電位分析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這些項目分為基礎項目、自主項目和綜合項目,基礎項目的設置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掌握檢測方法的基本原理,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能夠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學會記錄數據、分析數據、處理數據和開出合格檢測報告的方法。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欲,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逐步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
第二部分是自主項目,自主項目在難度上和方法上體現了與基礎項目的遞進性和互補性,比如說都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從基礎項目到自主項目的項目設計一是要增加難度,比如考慮測定條件的選擇,二是要改變定量處理的方法,由標準曲線法―標準加入法,單組份體系-多組分體系。通過這些項目的設置使學生逐步全面掌握每種檢測手段的檢測過程。自主項目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在探究問題時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研究,領會常見儀器分析方法內涵,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性,最終達到“教就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效果。最后設計了綜合項目,將儀器分析課程重點講述的分析方法體現在一個綜合項目中,培訓學生在綜合項目實施過程中,從查閱國標、制定方案、實施檢測、數據處理到出具報告,完成每一個工作環節的任務,提高實戰能力。
難易程度逐級遞增的項目有利于訓練學生逐步從“變化”中掌握“不變”,抓住這門課程的核心,構建堅實的理論基礎指導實踐工作,使他們能比較從容地應對未來各種領域的分析檢測工作,能夠適應各種崗位需求,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課堂教學設計
1.項目場景設計:結合企業調研,崗位設置分析,轉換學生角色為企業員工角色,由組長、資料員、檢測員組成分析測試小組,承擔檢測任務。同時轉換教師角色為測試中心主任對檢測工作組的工作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
2.教學過程設計:總的來看,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任務布置―資料查詢―方案制定―檢測實施―檢測報告―項目匯報―結果評價,每一項目的設計都要融入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
三、課程考核方法
課程考核由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我們以第一學期課程所用評價表格為例(見表2),項目考核50%、教師評價20%和最終的理論考核30%相結合,從而確定學生本課程最終成績。
表2學生學期總成績得分匯總表
項目 評價內容 得分 權重 總比例 總評
項目
組分 自評 互評 組長
評組
員
過
程
性
評
價 項目1 10% 50%
項目2 20%
項目3 20%
項目4 20%
項目5 30%
教師評價 平時表現 20%
終結性評價 期末考試 30%
以項目為單位開展以下評價:資料評價、工作方案評價、檢測過程評價、檢測報告評價、匯報材料評價、自評,組內互評,組長評組員(或主任評組長)幾個部分。
這個考核評價體系全面而充分,為我們設定的課程體系總目標服務,分別考察鍛煉學生查閱文獻,制定檢測方案的能力,實施檢測方案、規范操作的能力,科學記錄、處理數據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領導協調溝通能力,正確評價自己,評價他人的能力。這樣的考核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職業教育、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四、課程改革總結
本課程采用基于工作過程設計的“模塊式教學,項目化場景設計”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經過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崗位需求,設計真實工作場景,改變學生和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學的中心,逐漸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旁觀者,起到監督、咨詢的作用,由以教材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課堂和現場相結合的方式授課。
教學內容設計上,考慮學生接受知識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還是采用模塊化教學過程,將每一個模塊的知識融入設計的項目,而項目的設計也通過基礎、自主項目將理論、數據處理環節設置成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漸進性。最后綜合項目的設計展示學生學習成果,融入了職業特點。
參考文獻:
儀器分析作為分析化學的一個分支,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實驗檢測出物質的組成、含量、結構和形態等信息,因此在醫藥衛生、工業、農業、資源開發等許多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儀器設備應用于分析檢驗,更加苛刻的分析要求也使我們對物質的分析更依賴于儀器;同時,企業對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又掌握現代化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這對我們儀器分析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掌握與否以及是否具備獨立運用儀器完成分析任務的能力,這對他們今后相關課程的學習以及未來的就業競爭力和持續的發展潛力所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
一、儀器分析課程教學難度及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門承前啟后的課程,儀器分析是將物理、化學、電子技術等學科知識進行綜合應用,相對于化學分析所涉及的知識內容更加復雜多元;同時,各種分析方法的知識體系又相互獨立,其原理、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因此理解掌握起來難度相對較大;另外,由于課程所涉及到的儀器設備種類繁多、設計精密,儀器采購及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因此不可能像化學分析那樣具備充足齊全的教學設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利用相對緊缺的教學資源更為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儀器基本原理,熟悉儀器基本結構、操作方法并能夠利用儀器解決實際檢測問題,對任課教師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除了以上的客觀情況外,不同任課教師的“教”與不同層次學生的“學”也使得掌握這門課程的難度加大。例如在一些學校,儀器分析的理論與實踐教學不是同一個老師完成,往往導致理論與實踐教學不能夠很好的相互銜接;一些擔任實踐教學的年輕教師,本身就缺乏實踐經驗,不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情況,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同時,學生的知識水平層次不齊,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造成了他們對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到位,從而也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雖然很多學生喜歡做實驗,但不知為何做實驗,為什么要這么做實驗,最后造成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通透,不會舉一反三等。另外,現有的一些儀器分析教材在編寫上存在知識點分散、知識層次性不強,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學生自學復習造成了困難。
顯然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學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只知道有這樣一些儀器,但對這些儀器可以用來檢測什么物質,怎么檢測全然不知。這樣的培養結果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在職業道路上的成長深造是十分不利的,也違背了我們培養高素質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初衷。面對這些確實存在的問題,儀器分析的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必須的。
二、儀器分析課程的改革創新舉措
通過對分析專業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在進入工作崗位一段時間后,他們都會有一個比較深刻的體會:在學?;巳陼r間都沒學明白的知識到了工作中幾個月就能搞懂,經過一年半載的磨練,他們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職場高手。這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現在的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理論和實際之間缺乏銜接,因此結合現有的條件和自身的情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創新和嘗試。
(一)打破理論和實驗課程設置的明顯界限,遵循學生的接受規律設計教學內容。根據高職學生喜歡動手,感性認識強于理性認識的學習認知規律,在每個新知識的理論講述前進行一次感性認識的實驗。例如,在講述色譜部分的知識前,先完成植物學家Tsweet(茨維特)發現色譜現象的實驗,讓學生首先有一個感性認識:色譜可以分離混合物,形成不同顏色的色帶;之后在講解色譜最基礎的理論知識,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混合物可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發生分離,同時找出該實驗的缺點,從而引出現代色譜儀器,進入下一個實驗內容。通過“實踐―理論―實踐―理論”這樣的循環模式,由易到難,每個實驗都能緊扣一個理論知識點,每一個實驗現象又能被理論充分解釋,層層遞進,重點各不相同,真正將理論和實踐做到有機結合。通過這樣的理實一體項目化的課程設計,我們將儀器分析課程分為4個教學模塊分類教學,15個項目訓練各有重點,從而到達30個教學重點一一學習,60個知識難點全部掌握的知識目標的實現。
(二)以經典的實驗教學教會學生使用儀器,以實際的樣品測定教會學生應用儀器。在現有的這些實驗項目中不乏一些非常經典且具有示范效果的實驗,從中選擇一些與理論有比較強聯系又有具體操作內容的實驗,讓學生掌握并熟悉最基本的儀器操作,培養他們正確使用儀器、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例如,在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教學中,選擇幾種不同顏色的溶液,讓學生測定這些溶液的濃度。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掌握吸收曲線、最大吸收波長以及標準曲線等這些基本知識點,并在實驗中熟悉儀器的操作、掌握物質含量的測定方法。在具備了這樣的基礎后,就可以結合儀器的實際應用領域以及當地各類企業的生產情況,選擇一些與實際生產以及日常生活比較貼近的應用型實驗,以常見的實驗設計思路教會學生如何針對某個樣品的具體檢測項目,應用某個儀器完成分析任務。通過幾個這樣的實驗,學生不僅鞏固了儀器的操作,更多的是對理論部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時也掌握了如何建立實驗條件、完成實際樣品分析檢測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