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8: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職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主要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為線索,高職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主要面向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通過開設這門課程,可以提升高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高職傳統文化課程的教育功能表現為: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教育,國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展了一系列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建設實踐:優化課程內容、推行多樣化考核方式、構建立體課程體系及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等;提高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思想認識,豐富課堂形式,融入地方元素等;建立有高職特色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要通過講授中國傳統文化整體體系和內在,使學生準確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自身修養。根據中國傳統文化豐富性、深刻性、傳承性和獨特性等特點,可以從多角度對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內容進行分解。本文期望結合高職教育特色,展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建設的分析。
2高職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建設分析
2.1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建設的重要性
高校要改變之前只將傳統文化課作為現行專業課程體系的補充模式,要將傳統文化課程提升到整個課程體系的基礎性地位。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僅開設以“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為主的理論課程,并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選擇其中某些內容深入講授,開設更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內容。西北大學在傳統文化課程建設中就形成了一套自己成熟的體系: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哲學精神、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文化、中國宗教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傳統文化課程是民族性教育的直接體現。哈佛大學通過一系列的道德推理和社會分析課程來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俄羅斯也將祖國史、俄語與言語文化作為大學的必修課程,這表明俄羅斯大學對本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傳統文化課在我國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原因就是“重科技輕人文”的影響,認為只有理工課程才能生產實際效益,人文課程沒有實用價值。但是,我們發現,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科技相融合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因此,我們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
2.2高職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
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主要由兩種結構模式構成:一是以基礎課與專業課為主的“實質構成”;二是以必修課與選修課為主的“形式構成”。本文主要從專業課程體系的“形式構成”進行分析與探討。高職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是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優化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結構,可以設置專業必修課與公共選修課課程。高職大學生具有思想活躍等特點,但是缺乏一定的學習積極性與耐力,因此,結合高職教育對象等特點,可以設置形式多樣、種類豐富的公共選修課,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本文在參考現有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建立以中國傳統文化必修課為主,以特色鮮明的選修課為輔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其中,依據高職教育特色,應重點關注公共選修課課程建設。
2.2.1專業必修課為主。
專業必修課是教育人才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的保證,可以滿足學生共性發展的要求。比如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學生應該能夠基本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及發展歷程,儒、佛、道家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國古代宗教、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中國民俗文化等內容。無論是高等本科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都必須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基礎理論知識。尤其針對高職學生缺乏自學能力的特點,更要制定詳實、系統的教學計劃,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新穎的教學方法增強高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內容的興趣。
2.2.2重視公共選修課建設。
公共選修課是為滿足學生個人興趣與愛好,促進學生個性需求發展而自主選擇的課程。提高公共選修課的比重,是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課課程改革與優化的趨勢。選修課是圍繞專業必修課進行的有效延伸,可以擴展知識面,使學生深入掌握專業技能。開設中國傳統文化公共選修課課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面對高職學生興趣廣泛的特點,建設中國傳統文化公共選修課課程體系尤為重要。本文認為高職院校應該重點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公共選修課課程體系建設。雖然選修課起著對專業課程的輔助作用,但是并不能隨意設置,不能只追求課程的熱點與新奇。高職院校學生容易對傳統文化課程理論知識感到枯燥,發展特色鮮明的公共選修課尤為必要。高職院??梢愿鶕陨硖攸c,設置符合本校特色的公共選修課課程內容。由此,高職院校設置中國傳統文化公共選修課要求如下:①強調選修課與必修課的內在聯系。公共選修課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教學總體目標,使學生能夠在專業理論基礎上,通過拓展新的知識內容,完善鞏固專業知識。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在打造以“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為主的基礎上,開設了《文學欣賞》、《美學與藝術鑒賞》及《古代文學專題》等課程,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論文學知識內涵與表現形式的融合。②選修課設置可以結合地方特色。地域是孕育傳統文化的搖籃,不同的地域延續著不一樣的文化傳統。贛南師范學院結合當地地域特點,開設了“中央蘇區文藝研究”“、客家音樂”及“客家民俗研究”等課程,實現了地方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的傳承。③選修課設置應該注重專業背景。高職院校一般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強調專業技能。比如工科類高職院校學生普遍欠缺人文素養,針對這一現狀,可以通過設置具有人文特色的公共選修課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針對本院工科背景,開設了《中西方文化比較》、《茶與茶文化》及《詩詞之美》等課程。
3結語
隨著我國推進經濟轉型、大力發展新興現代服務業的新形勢,文化創意產業也迅速蓬勃興旺,高職院校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借此發展起來,無論是開設此類專業的院校數量,還是開設專業的方向,都達到了空前的規模,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經驗,加之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是近些年才興起和逐漸展開的,因此一直處于探索之中。珠三角地區的部分院校,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已經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國內相當多的院校還是辦學特色不明顯、培養思路混亂,直至現在仍在套用本科院校的培養模式,成了“縮減版”,暴露出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定位、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效果評估等方面。
二、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
1.課程目標針對性不強。課程目標是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方向,也是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實施和微觀細化,清晰明確、具有針對性的課程目標無疑是課程設置的前提。但是許多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要么盲目效仿本科專業模式,要么較隨意地按照流行的新軟件、新名稱課程馬上就開設,不管師資力量是否充足、社會是否真正有需求。筆者認識的一家高職院校,在平面廣告設計專業中開設了數門最新的多媒體視頻處理軟件課程,弄得教師苦不堪言,學生一片茫然。還有些院校“因人設課”,從教師出發,而不是從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體系、課程結構去設置課程。追溯原因,是缺乏對高職類專技人才培養的準確定位和對行業市場需求、職業崗位群的細致調研。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緊密相連,是為產業、行業、企業輸送適用人才,而文化創意產業范疇廣泛,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方向甚多,如果不仔細分析,確定好現實、明確、細致的課程目標,課程設置主觀臆斷或者盲目跟風,必然造成學生“蜻蜓點水”,最終限于迷茫和膚淺,既不“多能”也不專。
2.課程內容與實踐脫節。作為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高職教育,實踐性應是其突出的特點。但是實際中,多數院校課程內容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嚴重,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如前所述,照搬本科院校的學科教育模式,進行課程壓縮與刪減,而真正需要實踐操作鍛煉的課程大多上成了理論課。以藝術設計為例,像人體工學、材料與工藝、印刷技術等原本需要實景學習、實際案例參與和操作的課程,課堂上經過理論講解、經典案例賞析就結束了,好一點的也只是模擬性質的案例學習,根本談不上深入掌握實踐操作要領。實際上,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在課程上應當注重實踐的比例,增加實景實戰的訓練與經驗累積,處理好部分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關系,明確“必需”與“夠用”的標準,讓學生做到既對專業背景知識了解,又能精于實際創意構思、設計應用。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創意、技能類課程并不能緊跟行業、市場的變化和流行趨勢。如,廣告行業的CI系統早已經突破了以往單純的平面、靜態傳播方式,因此在應用中也頻繁出現了卡通吉祥物、立體標識、交互動態、視頻媒體等,但是絕大多數院校的CI課程仍然是平面化作業,老舊案例學習、模板套用,結果學生拿出的作品與企業、行業的差距可想而知。
3.課程體系缺乏系統性。人才培養方案落實到課程體系上最重要的是要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協調好各門專業課程的比例、時間、位置、關系,評估它們各自的效果、相互的銜接與影響。然而部分院校的課程體系隨意變化,課程門類想改就改,甚至同一門課程,每一屆的內容都不一樣;有些院校課程內容重復,課程之間相互套疊,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方向的《室內設計原理》《家居陳設設計》《商業空間設計》與主干課的內容重疊,范圍互相包含,這是教學資源的浪費;還有些院校偏重軟件、工藝一類的操作,為了盡早讓學生掌握而急功近利,那些引領學生入行業門的課程居然放在了軟件課之后,學生學了半天,不知道學了以后用來做什么,或者簡單地認為學習創意、設計僅僅是熟練軟件就夠了,形成了所謂的“唯技術化”心態。其實,作為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創意才是核心,只有操作,沒有創意,充其量是個工匠,不是設計師和創意人員。這些現象都是因為課程體系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造成的。
4.課程缺少總結與反饋。雖然許多院校在文化創意設計的課程上有聯系企業、政府等實際項目,做到了工學結合,學生受益匪淺,但是往往是以完成項目、成果匯報展為結束,忽略了對這些經歷的總結反思及企業、用人單位、受眾的反饋,經常是重復同樣的模式,缺乏變通與改進,使得課程效果沒有明顯的提升。實際上,對課程的總結與反饋既可以幫助我們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與反思,也便于我們及時調整課程內容、教學方式,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同時,由于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是服務型的行業,這就需要對結合實踐項目的教學進行受眾反饋,可以是企業的意見、消費對象的意見,也可以是參與課程的師生的感受。它既可以幫助師生思考創意、設計有無繼續提升的空間,也能為校企合作的可持續進行提供經驗。
三、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思路
1.課程設置統分結合,要針對細分方向與新興方向。課程設置不僅要注意大的專業方向,也要有細的小方向、特定方向的課程內容,做到統分結合。如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海報招貼、企業形象CI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等都是主干課程,但是學生在就業時面臨的廣告企業,有的專注于樣本、宣傳冊等平面設計,有的專注于動態和視頻廣告,有的側重于品牌形象策劃與設計。同樣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有的企業側重做家裝,有的則專注于景觀設計。所以,我們需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在課程設置中既涉及大的專業面,同時必須有專攻??梢韵扔泄餐膶I基礎課,然后部分專業課根據教師的不同專長,進行師生互選。另外,文化創意設計類學科、專業的發展主要體現為橫向性和交叉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課程設置時必須與時俱進、關注流行趨勢、新興方向、新需求等。如,廣告專業及時開設網絡廣告的設計課,品牌策劃設計及時增添卡通形象、品牌吉祥物設計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置會展類課程和方向等。
2.課程體系要強調專業的系統全面能力、整合精煉?,F在大多數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仍在使用傳統的“三段式”課程體系,即按公共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順序遞進。這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各門課程追求各自學科理論體系的完整性,課程間缺乏溝通與連貫性;二是如上文提及的,課程內容交叉重疊、浪費教學資源、學生能力得不到有效深入和提升。因此,有必要以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的系統全面能力為依據,以職業崗位的具體技能要求為標準,整合相關課程,按照難度將它們有序地分散到每一學期,逐漸深入,每一學年自成體系??梢栽凇按蟮膶I課”中以多個課題的形式整合原來零散和容易重疊的課程內容,力爭做到“少而精”,同時,讓文化課、選修課在合適的位置融入專業課程體系,不能僅僅成為學生漫無目的、“混學分”的課程,要真正起到對專業素養底蘊的熏陶。如,可以將傳統文化賞析、地方人文歷史一類的文化課、選修課置于涉及這些內容的專業課之前,以便學生明確目的,產生興趣,更好地完成專業課中與此有關的創意設計課題。
3.專業課程三個主要方面要合理設置、緊密銜接。專業課要注重三個主要方面:創意類課程、設計總結與理論類課程、實踐與操作類課程,它們是構成學生文化創意設計核心技能與思維的關鍵,需要統籌協調,不可偏廢,以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以往很多院校都比較重視實踐與操作類課程,如軟件課、材料課、模型制作課等,認為操作熟練、技術應用方面經驗多是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重點,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創意與文化、總結與理論對思維能力的影響。畢竟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業是智力密集型行業,提供的是知識服務,創造的是知識經濟,行業的特性告訴我們,不能因為是高職教育就簡單地把應用人才劃歸到操作工的地位。這里,創意類課程要著重訓練學生挖掘文化元素、人文資源的敏銳目光以及將文化資源轉化為創意和設計概念的思維能力;設計總結與理論類課程著重進行理論教學、創意設計經驗的總結與思考;實踐與操作類課程主要強調將創意與概念等轉化為實際應用產品、作品并能適應市場推廣的能力;另外,三方面課程需要貫通、融合與銜接??梢詫撘?、理論和實踐操作課程以同一專題項目或課題范圍進行聯系與銜接,將課題深入、完善、做好做精,避免課題內容的低層次重復、淺嘗輒止。
4.課程與課題要多引入企業實踐項目、內外結合。實踐性、應用性是高職教育的特色和競爭優勢。第一,在課程中要充分結合實際,積極與當地文化創意、設計服務的龍頭企業、知名大企業開展廣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像二、三年級一些文化創意、設計綜合的課程,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長和喜好,以市場調研組、創意組、設計組、制作組等與相關企業進行項目對接,讓學生真正在大企業中領略全面的、不同層次的職業崗位點,找準自身定位和將來發展意向;另外,大企業有行業最為成熟的案例和實戰機會,能為學生帶來課堂中沒有的寶貴經驗。第二,充分調動專業教師實踐積極性,鼓勵有能力的教師承接、參與一些企業、政府的文化、設計類項目,并將它們帶入課堂作為課題,讓教師與學生組成課題組,在課堂或者校內實訓基地完成相關,也可以是教師帶領學生去校外實地進行文化設計項目服務,“校外課堂”可以是相關企業、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等。同時,要配套相應的靈活的輔助政策,在調研資金、課時計算、教學管理上給予扶持。第三,展開全校范圍內課程的共享和課題組合作。如,作為產業化中十分重要的市場營銷知識,同樣可以作為選修課給藝術、設計、文化系部開設,《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策劃與實施》這樣的課題需要跨學科、跨專業的合作研究,可以讓藝術設計、廣告系與旅游系在同一時段的課程內、以同一課程主題組成聯合課題組來共同完成。
(一)多元文化語境下鋼琴教學現狀
我國的鋼琴教學也收到了多元文化的影響,當前我國的音樂院校的鋼琴專業在進行教學時,主要以傳統曲目為重點教學曲目,中間穿插著近代優秀作品和帶有民族特色的作品,選取的曲目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都有很強的藝術性。大部分教師都把教學重點放在各大國際鋼琴賽事上,以培養出比賽獲獎者或者鋼琴家為目的。另外一些音樂院校如四川音樂學院的鋼琴專業在教學風格上主要是以流行音樂、爵士音樂的演奏為重點,培養目標是流行樂手和流行音樂家。師范類院校的鋼琴專業,則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師范素質的培養上,要求學生在掌握重點演奏曲目,擁有一定演奏能力的同時,對鋼琴教學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職院校鋼琴教學模式現狀
鋼琴演奏需要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各個國家和民族也都通過不同的演奏形式來表現不同的文化。在這種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更應當進行不同文化的了解,從而真正的體會鋼琴演奏技巧。但是在現如今的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幾乎沒有涉及到多元化的民族音樂文化方面的教育,學生缺乏對鋼琴曲目文化背景的了解。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通常只重視彈奏技巧的教學,忽視了對鋼琴曲目的文化背景介紹,學生無法對其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也阻礙了學生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教材更新速度過慢也是阻礙當今多文化語境下高職鋼琴教學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今社會文化產業發展迅速,音樂相關書籍也層出不窮,其中許多書籍出自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們。有些人在相關專業并沒有深入的研究和建樹,在利益的驅使下也都紛紛出書,導致了音樂教材市場混亂不堪。而且市面上的大多數教材都是適合本科院校,很少有高職院校專用教材,這對高職院校的教育產生了很大的阻礙。而這些有限的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緩慢,內容已經嚴重跟不上飛速發展的社會,影響了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正常運行。
二、高職院校多元文化語境下鋼琴教學模式
(一)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
在當今多文化語境下的鋼琴教學中,可以采用合作教學的方式。在高職院校教學課堂中,所包含的鋼琴曲目數量和風格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想要更大程度地接觸到不同的作品,帶領學生進行群體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適用的教學方式。另外,合作學習使學生不面對單調的作品曲目,通過與同學的共同合作來更深入地了解所學作品。合作教學可以將教師和學生放在一個整體的地位,更進一步加深教師和學生的相互影響。合作教學的具體要求是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教師根據本節課內容布置本節課的研究范圍,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內容,搜集相應的樂譜和音響資料,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學習,在共享樂譜和音響資源的同時,對相似類型作品的特色和演奏特點進行討論學習,同學們暢所欲言,在討論的同時進行思想和觀點的碰撞,從而對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演奏,如四手聯彈、協奏曲等雙人演奏方式,使學生在合作演奏過程中體會到鋼琴演奏的樂趣,還有利于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相互指導相互學習。如在進行根據琵琶曲改編的鋼琴曲《夕陽簫鼓》一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典型的西方鋼琴曲與之進行對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對比出傳統的中國曲目與經典的西方鋼琴曲目的區別,重點討論如何在演奏過程中突出不同曲目的特色。
(二)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
高職院校在多文化語境下的鋼琴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分層教學主要指的是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適應教學對象的個體差異。分層教學是鋼琴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由于學生在接受高職教育前的基礎不同,分層教學方式更適合在鋼琴教學這種實踐性比較強的教學過程。在確立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包括運用教學方法時,教師都應當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方式針對鋼琴教學應當分為小組課和個別課,根據個人的不同能力有針對性地選取難度不同的鋼琴曲目,以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需求。分層教學方式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資源,將共同問題集體進行解決,重點解決個性化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真正專業優秀的學生,對學生的個性化需要也能夠有效解決。如可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安排第一學年的共同學習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對于主修鋼琴專業的學生進行重點教學,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采用一對一進行教學。對于將鋼琴作為輔修的學生,可以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還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就業意向分為側重伴奏或者側重流行樂的不同小組進行集中教學。例如,《阿拉木汗》的課堂教學中,該曲目屬于新疆民歌,有著明顯的新疆舞蹈特征,屬于伴奏音型,具有形象生動、節奏鮮明等基本特征,配合伴奏音型,能夠有著別致、統一的風格,將新疆舞曲的基本風格全面突出。通過分解和弦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特色需求以及旋律風格的基礎下,改變伴奏音型,讓學生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創造更加適合、更多的音型織體,應該在統一中使用伴奏音型,確保獲得一定的改變,倘若單樂段僅能采用一種類型的音型,則其他曲式就采用兩種以上的音型,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獲得豐富多彩的伴奏音型,防止出現弄巧成拙、雜亂無章等情況。
(三)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
探究教學模式也可以應用在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探究教學方式主要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對學生的學習模式進行固定要求,而是通過引導教學來教會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得出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和演奏方式,不斷完善自己的演奏方法?,F有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教師進行固定知識的講解,對于鋼琴的操作都有十分嚴格的規定。這樣的教學方式固然有很高的學習效率,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使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良好的鋼琴操作習慣除了需要教師進行即時的示范和講解,帶領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通過不斷的操作來探究規律。探究式教學在古代就已經進行廣泛的使用,孔子時代就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盧梭也提出了“人生來就有探究欲望”的觀點,這些觀點都是重點放在學生的主體探究能力之上。探究式教學可以采用集體教學和小組教學的方式,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有利于學生對鋼琴演奏技巧有很好的了解,從而掌握相應的音階、和弦等有一定難度的課題。如在進行以中國古代周易十四卦邏輯系統為基礎創作的《太極》和結合十二音技法與中國民族音調結合創作的《夢天》進行教學時,教師就應當提前向學生們進行十二音技法和周易相關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們充分了解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才能夠在演奏的過程中掌握整個曲目的精髓,對于不同風格、不同地域的鋼琴曲目也應當帶領學生進行分析比較,并對學生的具體演奏進行討論學習。
(四)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
實踐教學也是高職鋼琴教學模式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大都是以學生就業為目標,鋼琴教學也不例外,而且鋼琴本身就是實踐性比較強的一個過程,因此實踐教學是高職鋼琴教學中必不可少的?,F如今的鋼琴教學還大多局限于課堂內部,與實際演出還有很大的區別。另外,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是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如鋼琴教師、鋼琴伴奏等,不同的崗位需要的實踐機會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就需要在整個教學階段盡可能多的引入不同的實踐模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崗位。高職院校的實踐應當將舞臺和課堂教學相結合,在進行真實的演練前也需要安排大量的反復練習。實際演出相比課堂實踐,不管是在現場控制上還是學生心理上都是很大的挑戰,因此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教師在注重指導學生技術問題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學生進行一些積極的心理引導,保證演出實踐的順利進行。實踐教學就是將學生帶離出單純的課堂教學,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演奏技能和知識進行檢驗的過程,將自身的藝術修養展示給不同的聽眾,甚至可以去幼兒園、小學進行演出,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一些曲子改編成小學生聽眾比較容易接受的旋律,還可以將動畫片中的插曲改編成鋼琴曲進行演奏。例如,圣桑改編曲《天鵝》的教學中,由于該作品高音區能夠將晶瑩透亮、均勻流動的伴奏織體平靜的演奏,將湖水碧波蕩漾的優美畫面全面描繪,在對該聲部進行彈奏時,左右手應該通過手指之間以慢速輕輕觸碰鍵盤,確保能夠和樂曲Adagio有著一致的速度,使曲目表達的音樂意境得到有效描繪。另外,例如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曲目的教學中,其速度是Allegro,處于樂曲旋律的基礎下,伴奏聲部以左右手交替的方式將活潑伴奏織體準確地彈奏,通過指尖與鋼琴鍵緊貼的方式將匈牙利民族奔放、熱情的性格有效的表達。采取不同風格樂曲彈奏的方式,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對正確控制、感覺伴奏織體的能力有著全面的了解,明白旋律以及伴奏織體在鋼琴學習中均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結語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畢業設計(論文)
一、高職生畢業設計(論文)的現狀
2004年4月,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比欢?,由于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不到位、指導教師的水平不高和責任心不強、學生基礎差而且不重視等因素,導致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內容空洞、東拼西湊、泛泛而談、剽竊抄襲現象嚴重。
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突出問題
1.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視程度不足。主要因為高職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 再加上大三學生已經走上實習崗位, 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實習工作和尋找工作上, 而這一階段恰恰又是畢業設計(論文)撰寫的關鍵時期。由于現實中畢業論文質量的好壞對就業并無很大影響, 所以許多學生采取了消極應付的態度, 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畢業論文的撰寫,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畢業論文的寫作質量。
2.偏離高職培養目標,畢業設計(論文)脫離就業實習。最近幾年,根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差異,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如高職培養目標的定位、高職的課程觀、教學方法等。然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撰寫要求等方面,仍然采用學科本位下的論文標準,強調畢業論文對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功能,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理論性、創新性。而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是以就業為導向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具有職業能力的學生。這就要求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畢業實習,在進行相應的實踐操作之后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任務。
3.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寫作能力缺乏及異地實習等因素,教師指導難以達到理想效果。由于專業課程體系中很少設置有關的課程,學生文獻檢索能力、閱讀文獻能力、市場調研能力等畢業論文寫作所需能力無法通過有效的途徑得到,加上畢業設計(論文)與實習同步,學生異地實習,教師指導工作開展有一定困難。一方面,高職學生相對來講文化基礎較差,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較弱,加上大學期間相關課程的缺乏,讓高職生寫出有較高水平的畢業設計(論文)確實有些勉為其難。另一方面,老師受指導學生人數多、教學任務重,時間緊等因素影響,致使難以達到預期的指導效果。
三、解決措施
網絡環境下的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外語與旅游系為例)針對目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我院根據精品課程建設標準,建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畢業設計(論文)”專業網站(省略),并自從2009年1月以來一直服務于外語與旅游系“畢業設計(論文)”課程教學。有利于切實、及時、有效地做好畢業設計(論文)各個環節的過程管理,保證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畢業設計(論文)與畢業實習結合。一方面,畢業設計(論文)與畢業實習在時間上是同步的,將兩者結合起來,有效的避免了學生為參加畢業實習而缺少時間和精力做畢業設計(論文)這一矛盾。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畢業實習是學生獲得畢業設計(論文)第一手資料的有效途徑。因此,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兩個實踐環節并行實施,既可以讓學生有側重地根據個人研究方向及就業需求選擇實習單位,通過實習學生基本能夠適應相關崗位的需求,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又可以在設計過程中同步進行畢業實習,對所設計的內容作進一步檢驗,使畢業設計(論文)方案不斷完善,更趨合理,更具實際意義。如酒店管理專業采取畢業設計(論文)與畢業實習捆綁式管理方法,有利于學生結合實習工作選題,使得畢業設計(論文)更具實用價值,同時也有利于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寫作任務和實習任務。
2.網絡課程的應用,有利于資源共享,互助協作
①本網站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板塊:(1)課程內容。包括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畢業設計(論文)案例、畢業設計(論文)視頻、畢業設計(論文)大綱、畢業設計(論文)教案等。(2)各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塊:包括畢業設計(論文)實施流程圖,提供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范文、畢業設計(論文)案例教程、論文寫作指導演示文稿等供學生學習。(3)畢業論文工作管理。畢業設計(論文)的檔案模板、成績匯總、選題統計等。(4)論壇。指導老師和學生可以隨時登陸論壇發帖,對各種焦點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種透明化、大眾化的方式更有利于問題的快速解決。每一個學生的論文完成進度與過程都會在論壇上詳細體現,從選題、開題報告到論文一稿、二稿直至終稿都會提交到網站上,指導教師會在學生提交的帖子上進行回復與指導。
②資源共享,互助協作:實習學生不論身處何處,不需要指導教師面授,只要通過網絡訪問畢業設計(論文)網站,就能自主學習和更新維護個人相關信息,可以展現出學生主動、協作、探索式的學習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關鍵詞: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內涵,實施,解析
引言:
素質教育是一個伴隨著中國教育改革過程的核心話題,作為20世紀90 年代迅速興起的中國高職教育,是否應該成為一種素質教育?這種素質教育應該怎樣構建?成為很多人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我們認為,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等職業技術應用性人才,貼近社會,貼近民生,是應試教育特征鮮明的高中后職業教育,應該成為一種素質教育。這種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圍繞“職業素質”來做文章我們提出,新型的高職素質教育模式構架應該從組織機構改革、教學改革、綜合人文素質拓展和考試考核方法改革等全面著手,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大背景下,參照國外發達職業教育經驗和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打破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深度地創新構建。
職業素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 ,通過教育培訓、 職業實踐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品質和能力 ,其本質屬性是職業性。從企業對就業者的要求來看 ,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可分為基本職業素質和專業職業素質:基本職業素質指所有“ 職業人 ” 都應該具備的素質 ,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 ,主要體現在責任心、敬業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專業素質;是相應職業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質 ,即良好的職業技能。從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要素構成來看 ,可以將職業素質分解為三大構成:身體素質、 心理品質、 思想道德和人際交往能力是從業者必備的、 對職業崗位 (群 )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 ,可稱之為保障要素;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職業反映能力是適應職業崗位 (群 )工作并支撐從業者整個職業生涯所必備的素質 ,可稱之為支持要素;而學習能力、 創新能力、 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是為個體職業生涯發展、 自我潛力發揮服務的要素 ,可定義為發展要素。
一、職業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內容
(一)職業素質的內涵
1、素質
素質,包括先天素質和后天素質。畢業論文,內涵。先天素質,是通過父母遺傳因素而獲得的素質,主要包括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和身體其他方面的一些生理特點。后天素質,是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而獲得的。素質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后天的教育訓練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2、職業素質
職業素質,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職業是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根本之所在,而職業生涯既是人生歷程中的主體部分,又是最具價值的部分。因此,職業素質是素質的主體和核心,是人才選用的第一標準。職業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審美素質、專業素質、社會交往素質、適應素質、創新素質等。
(二)職業素質教育的內容
一是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是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心理品質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方位認識人的精神素質構成。高等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性的特征,既要看其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必須強化職業道德教育。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要樹立嚴格的紀律觀念,培養良好的敬業精神。
二是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教育,主要是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職業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應注重學生綜合歸納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性思維、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還要進行具有現代文明素質和管理、組織才能的訓練。把專業技能教育與人文教育整合起來,把專業教育與通才教育銜接起來,把應用目標與學術目標結合起來,把社會發展與個性發展協調起來。
三是高職院校的職業心理教育,主要是指與人所從事的職業匹配的心理素質教育。畢業論文,內涵。高職院校職業心理教育,旨在協助大學生解決其在職業生涯中面臨的職業選擇和適應問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提高其自我決策的能力,啟發他們從自身的愿望和特點出發,采取最佳的途徑服務社會,并逐漸實現自我發展的最優化。幫助學生學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以積極的、健康的心態去追求職業目標。
四是高職院校的職業審美教育,主要是審美教育在職業崗位領域的延伸和擴展,是對專業技術人才在審美修養方面的特殊要求?,F代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職業崗位操作能力,而是從業素質的全面提升,它要求受教育者不僅要知識廣博、技術專長,而且還要情趣高雅;不僅要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F代型專業技術人才所具有的素質,包括職業技能、心理素質、職業道德、創業能力、人文素質等,其中就包括審美素質。 讓高職院學生具備和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審美素質,即職業審美素質,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是高職院校的職業勞動教育,主要是與未來職業活動相關聯的職業勞動意識的強化教育。強化職業勞動意識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重要內容,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及發展,以及對推動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職業素質教育的實施
(一)建立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管理中心,創新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為全面加強職業素質教育與管理工作,高職院校應該設立職業素質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管理中心,負責全校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管理工作。其職責,包括收集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信息,為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提供各方面信息參考;開展調研工作,了解校內各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及學生對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需求情況,為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提供依據;組織召開職業素質教育工作會議,制訂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管理
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探討各門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高職特色的職業素質課程體系;負責組織召開職業素質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交流職業素質教育課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探討推進職業素質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二)建立向職業素質教育傾斜的高等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逐步完善和創新高等職業人才素質培養模式,體現在實訓模式和質量評價機制兩個方面:一是從改革實習、實訓模式入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學結合”,充分實現實習、實訓的最大價值。拓展“邊實習邊就業”、“預就業教育”的格局。在實習、實訓中,將頂崗實習納入學分制,將企業鑒定作為學分的評價依據,加大素質考核的分量,從而加強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的溝通與銜接,強化職業能力培養,最大程度地為學生的素質發展提供空間。二是探索向職業素質教育傾斜的人才培養技能評價機制,必須推行職業技能考核制度,實施“多證制”。高職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職業技能考試,應從設備、師資、制度上保證各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從事一門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或專業技術水平等級的培訓與鑒定,以提高高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必須引入用人單位評價機制,把學生是否達到企業崗位要求作為素質培養的最終評價標準。
(三)加強就業與創業素質教育
高職院校根據生源結構及學生的個性特點,注重培養高職畢業生的良好就業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掌握求職的方法與技巧,提高主動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就業素質,要以就業為導向,實施全程就業指導,將就業指導納入高職人才培養計劃,定目標、定任務、定措施,從新生入學到畢業離校,分階段、分層面進行就業指導。開展多種方式的就業指導活動:利用校園媒體為學生提供就業咨詢指導;辦好供需見面的雙向選擇會;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招聘活動;到用人單位頂崗實習;辦好校園就業專門指導網站,為學生搭建網上就業指導平臺;對已就業的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既為畢業生提供信息服務,又可獲得第一手信息資料,用于改進就業指導工作。畢業論文,內涵。創業素質的核心是創業能力,需要創業者在青少年時代打好創業教育素質的基礎,就要培養學生發現與捕捉機遇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畢業論文,內涵。畢業論文,內涵。學校要設立專門的創業教育機構,建設一支有創業經驗的教師隊伍,加大對創業教育的投入。
(四)將企業文化引進校園
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高職院校的人文環境建設時,要將與學院專業設置有關的企業文化引進校園。將企業文化的精髓作為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一種源泉,高職院校的學校文化內涵與特色才能真正創立和形成。一是企業精神文化的引進,如誠信文化、人本文化、盡職文化,這是企業文化的非常重要內容。在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思想、社會現象及熱點問題,以講座、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將誠信、人本、盡職的道理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培養學生的紀律觀念、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企業管理文化的引進。高職院應將企業嚴密的組織紀律性、規章制度等,與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嚴謹態度和安全意識結合起來,建立起富有企業特色的學校管理模式。
(五)培養優秀的職業化教師
高職院??山梃b美國,以各州為主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的做法,對職業院?,F有師資隊伍進行有計劃的送培,在校職業教育師資班學習的學員,可按照職業教育教師的特殊要求來進行培養。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專業課和教育學課程之外,還可設立有關專業教學方法及大類專業技能課程。當地政府可以借鑒日本經驗,要求企業承擔一定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任務,建立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系統。畢業論文,內涵。通過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師資實現對高職
學生的高質量培養。在終身教育成為當代教育發展的潮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今天,辦好高等職業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職業素質。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各環節上,必須高度重視、科學地實施。
參考文獻:
[1]李丹,劉霄驍.大學生素質教育與學校精神芻議[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6,(2).
[2]鄧澤民.現代四大職教模式[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3]劉平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11).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現狀,對策
一、前言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自1984年建館以來,近二十年來按照中專的模式辦館,圖書館的發展步伐緩慢。論文參考。2002年學校升格為高職學院,2004年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在這二次里程碑式的跨越中,圖書館改善了服務環境,建立了全面的自動化管理及服務系統,搭建了含有大量電子資源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規范了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優化了圖書館人員的專業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然而,如同大多數高職圖書館一樣,脫胎于中專圖書館的學院圖書館既有著先天的不足,后天的發展又因無既有模式可依循,現有的服務模式存在著諸多的不足。論文參考。因此,有必要及時審視圖書館的現狀,采取相應的對策,調整服務模式,使圖書館的服務工作能最大限度地輔助于教學、科研,融入學院的文化與生活,真正地成為學院人才培養的支柱之一?;谏鲜鲈?,筆者對包括廣西建職院在內的區內8所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基本狀況作了調查,以期橫向比較分析廣西建職院圖書館的現狀,結果如下:
二、圖書館的硬件條件分析圖書館的硬件條件,是圖書館服務能力的基礎保障,包括諸如館舍面積、年購書經費、館藏數量等。依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高職學院圖書館的館舍面積達到1.61平方米/生、館藏圖書達到60冊/生,方基本達到合格的標準。筆者所調查的8所高職學院圖書館的基本辦館條件數據如下:
表1:2008年區內8所高職學院圖書館館舍面積對比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對于學生, 對于教學工作, 魅力型語文教師始終是用充滿勇氣充滿熱情的童真心靈對待之。4.熱愛文化知識。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 這個觀點提醒教師自己必須牢固地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然而, 要想成為魅力型語文教師, 則應當進一步十分細致深入了解語文學科的方方面面, 對一些問題還要有自己既正確又獨特的見解。
【關鍵詞】熱愛文化知識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 了解語文學科的方方面面
【本頁關鍵詞】歡迎論文投稿、省級期刊征稿
【正文】
對于學生, 對于教學工作, 魅力型語文教師始終是用充滿勇氣充滿熱情的童真心靈對待之。4.熱愛文化知識。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 這個觀點提醒教師自己必須牢固地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然而, 要想成為魅力型語文教師, 則應當進一步十分細致深入了解語文學科的方方面面, 對一些問題還要有自己既正確又獨特的見解。同時, 對其他學科也要大致地通曉。登高則望遠, 只有教師自己的專業知識達到相應的高度, 才能引導學生豐富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對知識的熱愛, 是成為魅力型語文教師的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案腥诵恼吣群跚椤保?這種熱愛是從個人心靈深處噴發出來的真摯感情, 只有這樣, 教師才能用這種熱愛感染學生, 啟迪他們對知識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生在這種狀態下養成的熱愛, 是可以長期保持下去的, 甚至直至終生擁有, 如果是這樣, 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5.善用教學技巧。教學技巧的運用是教學之所以稱之為藝術的一個重要原因。魅力型語文教師對各種教學技巧的運用始終圍繞著一個宗旨: 為學而教。這就是說, 教學技巧的運用是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點的。這種觀點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抱有一種服務精神, 各種教學技巧的運用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地掌握知識。魅力型語文教師對教學技巧的選用是靈活的, 是可調控的, 是圍繞教師進行有效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這個前提進行的。對于知識的傳授, 除了常用的教學技巧以外, 魅力型語文教師應該獨辟蹊徑, 也證。不少學校辦學經費嚴重不足, 難以外聘教師或完成教師進修提高任務; 其次, 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的補充和在職教師的提高缺少相對穩定的渠道和基地; 最后是時間分配的問題, 作為單位的骨干,不少“雙師型”教師負擔較重, 在授課、指導學生之余還要擔任行政工作, 所以難以實現自我提升的意愿。4.內因外因交互, 人才流失嚴重“雙師型”教師理論基礎扎實, 同時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是高職學院、普通高校和企業青睞的人才, 外因與內因的交互作用使得“雙師型”教師隊伍流失嚴重。抽樣調查顯示, 從2000 年至今,省內某新建高職學院共流失21 名骨干“雙師型”教師, 其中10 人相繼調入主管局機關或省直公司, 5 人調入其他高校, 6 人停薪留職或辭職自辦實體。
四、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策與措施1.更新思想觀念, 建立激勵機制要營造良好的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環境必須依靠法制。只有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教法》、《教師法》等相關法規, 使高職教師資格認定、遴選任用、職務聘任、培養培訓、流動調配等有法可依, 才能根本轉變高職院?,F有的人才觀念, 從制度上保障“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成長。具體建議如下: 首先, 高職院校領導應該統一認識, 樹立新的用人觀念, 充分利用社會人才資源, 對師資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做出整體規劃, 并督促實施。其次, 在觀念重視的基礎上, 建立新的考評模式與激勵機制, 充分考慮“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并在待遇上加以體現, 如設立獎勵基金, 獎勵“雙師型”教師達標人員; 提高“雙師型”教師的課時津貼和崗位津貼; 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職晉級、優先評優; 給予更多的外出學習、參觀、考察、出國的機會; 保證專業教師參與社會實踐、進修培訓的時間和經費; 對有特殊貢獻的“雙師型”教師給予特殊的獎勵等等。2.突破現有模式, 引才不拘一格高職院校要突破現有模式, 建立“固定編制”與“流動編制”相結合的教師資源開發機制, 不拘一格引進人才, 真正實現高職教師資源的共享。
【文章來源】/article/65/1897.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