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班級管理實務論文
時間:2023-01-14 09:09: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班級管理實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生;入學適應;學校教育;社會工作;角色
一、導言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強調“啟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凡人生之需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在這個時期培養的好,以后只需繼長增高的培養上去,自然成為社會的優良分子?!弊鳛榛A教育,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是中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適應是這一階段的重大轉折。在這一階段學生面臨生活環境、學習內容、人際關系等的變化,往往使得學生在入學初面對一系列變化產生一定程度的適應困難。因此,對于學校而言,幼小銜接工作重點很大程度就在于如何更快、更好地促進一年級學生適應小學學校生活。
二、學校入學適應教育開展的現狀
1、樣本說明:
本文中提及到的小學是一所福建省省屬重點的百年老校。該校學生規模較龐大,2012級秋季一年級有6個班,每個班學生規模在60人左右,學生總人數為363人。該校十分重視一年級學生的入學適應教育,并形成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入學適應教育措施。
2、該校入學適應教育開展現狀:
(1)班集體的形成。
師大附小一年級新生總人數為363人,學校一向重視班集體的組建。班集體的形成主要依據是:一是性別比例,學校根據男女新生的人數構成情況,按照比例平均分配學生;二是家庭背景,師大附小的生源主要來自學校、部隊及企業等家庭子女,學校對多元化的家庭背景按照比例均衡分配;三是語言表達能力,學校在入學前組織對一年級新生進行面談,了解學生的總體情況。根據面談,學校平均分配語言表達能力強與相對較弱的學生。按照以上三個方面來均衡分配學生,組建一年級班集體,體現學校從一年級抓教育的科學規劃。
(2)開學前的報到會和家長會。
師大附小高度重視家庭在入學適應教育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借助入學報到日和家長會的契機,開啟家校入學教育的新工作。首先,召開班級家長集體班會。在各班教室由班主任主持,向家長詳細介紹新生入學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包括接送時間、請假制度、家校聯絡平臺、班級管理、學科要求及習慣培養等。此次班會為家長提供明確的家校入學工作信息與操作指南,為有序開展一年級教學教育奠定基礎。其次,召開年級家長會。由段長主持,校長發言的家長會主要向家長介紹新生總體情況、學校的辦學理念等,強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的三大支柱,重視家校的教育合力,重視培養良好的習慣。
(3)入學適應第一課。
師大附小一年級開學之初,沒有立即進入課程教學環節,而是開展三天常規教育。三天的常規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課堂集體的基本行為規范訓練、排隊訓練、熟悉校園環境等。根據觀察和老師訪談,常規教育采用示范、重復訓練、走出教室實地識記等多樣化方式,使一年級新生盡快熟悉校園,熟知行為規范。例如一社工觀察記錄,“班主任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帶領同學們校園各個地方,并一一告之他們老師辦公室、衛生間、醫務室、垃圾堆放點、大操場等具置?!薄懊看畏艑W鈴響,班主任要求學生迅速整理好書包,擺好桌椅并及時檢查清理周圍的垃圾,而后排成有序的隊列。班主任這三天都強調放路隊的隊伍排列,也一直強調閉上小嘴巴,保持安靜。若班級吵鬧,班主任則要求學生返回位置做好,重新排隊。這樣的重復訓練,能夠強化學生的行為,養成良好習慣?!?/p>
(4)班級管理及教學方式。
通過長期觀察,學校老師采取了諸多有特色的班級管理方法和教學方式。第一,利用各種小印章獎勵鼓勵學生的良好表現;例如印有“你真棒”的笑臉小印章、印有“大拇指”的小印章等。通過觀察發現每位老師隨身攜帶小印章,通過發放小印章肯定在班集體中表現良好的學生。第二,朗朗上口的互動口令的運用;老師們常常運用互動口令,貼近孩子的語言,生動活潑,朗朗上口,具有節奏感和趣味性,在集體秩序中發揮出顯著的作用。如課前準備時,很多班級都用“(師)請你跟我這樣坐,(生)我就跟你這樣坐”的口令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轉回課堂;還有課堂中的“(師)小嘴巴,(生)閉起來。(師)小眼睛,(生)看過來。(師)小耳朵,(生)仔細聽”等口令,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快速調整課堂秩序。第三,生動豐富的教學設計;根據隨班聽課觀察,老師們常常借助輔助教具或課堂游戲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調動班級的學習氛圍。例如語文老師在教授拼音時,靈活運用“拼音卡片”,以邀請式的口吻提問學生,“請你送拼音寶寶回家”,在趣味的情境里讓學生們辨識拼音。再如,老師們組織“開火車”課堂游戲,以個別、列、小組或性別分開等形式提問學生,檢驗學習效果?!埃◣煟┗疖嚮疖嚹睦镩_,(生)火車火車這里開”,這樣,老師就可以指定一列或一組學生回答問題。這樣的課堂游戲,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重復記憶,同時集中班級注意力,也活躍班級氣氛。
三、學校入學適應教育開展的困境
1、現有的學校工作局面,不能進一步兼顧到學生入學適應的均衡發展。
從上述描述與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校現有的入學適應教育,體現了對集體生活、學習適應的強調重視,相比之下,對學生情緒情感和人際關系方面的關注卻顯得較為薄弱。而這些內容的適應,在學?,F有工作格局下,很難對此做出有效回應。因此,學校入學適應教育要能有進一步的優化并獲得均衡發展,就必須兼顧到學生個體上的差別,對這些差異性亦能做出針對性的回應。
2、對入學適應方面中“弱勢”群關注不足。
針對入學適應,我們說的“弱勢”,是指開學一段時間后仍不能有良好適應的學生。他們可能會在多數同學已經能基本適應學校生活時,也還會時常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良適應表現。比如注意力極易渙散、情緒低落、與同伴交往方式不恰當、在課堂上時常干擾老師及同學、學業上吃力困難等。而這部分學生的入學適應問題,目前大多情況下是由班主任和家長自發承擔了?,F階段針對這批潛在入學適應不良學生的專門跟進與甄別工作仍處于空白。
3、班主任工作繁重,得到的專門協助有限,難有效跟進個體發展。
相關研究者證明,班級環境和學生感知到的教師行為與學生入學適應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而這些因素很多時候都承擔在了班主任身上。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該校一年級班主任常常有繁重的工作任務。即便是班主任們對個別需要長期重點關注學生做到敏感察覺,并做了一定的跟進工作,但在大班規模和教學任務要求下,他們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做專門的跟進工作。
四、社會工作對學校入學適應教育的介入――基于社會工作者可能的角色建構
然而,對許多國家和地區而言,學生工作的開展,包括班主任工作,是受到高度重視的。比如在臺灣,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是具有專門性和專業性的,他們被視為是“學生輔導團隊”中的重要一環,并區別于教學工作。而班主任(導師)在開展學生工作時,不是“孤軍奮戰”的,而是有跨專業團隊從旁協助的。在班主任需要協助時,如對特殊生的跟進、工作出現倦怠、壓力過大時,他們都可以從團隊中獲得情感、知識或方法方面的專門、專業協助。
社會工作作為學生輔導工作中的一種專業力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扮演著多種角色,并發揮出不同方面的作用,在小學入學適應教育中亦如此。它既可以是學校入學適應教育工作開展的研究者,如去總結學?,F有入學適應教育工作開展的經驗與不足;也可以是進一步優化入學適應教育的實務工作者,如去進一步跟進與評估那些潛在適應不良的學生,通過專業服務的提供使得他們也能盡快適應學校生活,盡可能保障每個孩子都能得到適合的教育。也可以是開展相應的入學適應項目,服務于學生、家庭和學校,提高入學適應教育開展的有效性和專業性。具體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包括如下幾種類型。
1、支持者:
面對困境中的服務對象,這種角色下,社會工作者主要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用一種恰當的方式表達對服務對象的理解和支持,讓服務對象感覺到社會工作者愿意和他一起面對并解決問題。在小學的入學適應教育工作中,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對象,可以是因學生表現而著急焦慮、因家長不理解而委屈心酸的班主任;也可以是個性膽怯被欺負、緊張焦慮、與同伴缺少互動的學生;還可以是因學生入學表現而情緒焦慮、憂心忡忡、茫然失措的學生家長。
2、治療者或輔導者:
從功能上看,社會工作者是以“治療”為取向。面對困境中的服務對象,這種角色下,社會工作會通過直接、面對面的方式開展服務??梢允轻槍θ雽W適應不良學生做個別的校內或家庭跟進與輔導;也可以是針對入學適應不良的學生群開展團隊輔導。
3、溝通協調者:
當學生和學生之間、家長和老師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發生沖突時,社會工作者可以作為“調解者”予以介入。此外,還可以是作為一般“中間人”的協調角色??梢允侨f助家庭了解學校教育并補充學校對學生家庭教育的了解;也可以是家校溝通平臺的組織者,比如,通過邀請家長和學校老師共同參加活動來實現增進家校的溝通與理解。
4、行政者:
在行政角色中,社會工作者不直接面對服務對象,而是通過計劃、組織、協調、人員激勵和管理等間接服務的方式開展工作。在小學的入學適應教育中,作為行政角色的社會工作者,可以是去承擔學生入學適應的項目管理者,比如項目策劃撰寫與跟進、項目實施的組織和協調、項目進程的監督和管理等;也可以是整合學校和家庭資源,將學校內的各個部門和學生家長都有效納入到一年級學生入學教育的工作中來。
5、研究者:
社會工作的實務研究包括相關的文獻資料、評估實務工作成效、判斷某具體項目的優點與不足等。在小學的入學適應教育中,作為研究者的社會工作者,可以是開展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入學適應現狀的調查活動;也可以是根據調查結果,去對那些在調查問卷中呈現出“不良”的學生做進一步的篩選,如通過訪談班主任、面談學生本人、訪談家長等方式去探索原因、甄別需要進一步跟進的個案或學生群;還可以是評估和反思學?,F有的入學適應教育開展方式,并把這些成果及時反饋給學校和公眾,為進一步提升入學適應教育提供建議和思路。
6、教育者:
在小學的入學適應教育中,社會工作者也還可以借鑒學校教師的做法,充分利用起班級課堂。比如,可以開設促進學生入學適應為主題的“社工課堂”,用課堂的形式,向學生們提供必要的相關信息與知識、協助學生獲得并實踐新的行為方式和技巧;也可以向困惑的家長提供入學適應方面的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趙春蕓,企業學校小學一年級新生適應學校生活情況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2]林佩君,學校社會工作師和教師專業合作歷程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D].,2006.
[3]張瑋,小學一年級學生入學適應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白波燕,小學生入學適應及干預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有效教學行為;初任教師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5-0028-02
教育是立國之本,在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關于教育質量的問題與爭議也越來越多,如何在不斷發展與擴張的歷程中讓教育質量不落伍是當今教育界相當關注的問題。
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于1977首先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之后又不斷改進了自我效能理論,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而自從教育活動誕生以來,教育者就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教學的有效性。
在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的今天,弄清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與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現況以及了解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之間的關系,能夠更好地為教育行政機關制定相關政策、學校管理與發展特別是一線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良策。筆者以北京市海淀區作為研究環境,以該地區的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首先分別討論教師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學行為的意涵,再試圖探討如何提升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
一、教師自我效能的意涵
1.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意義。不同學者對于教師自我效能感定義的認知有著明顯的共同之處。首先,教師自我效能感描述的是教師對自己的肯定程度。其次,教師自我效能感是一個意涵豐富的概念,這種自信心對于學生的影響結果是要能使得學生的有效學習,能讓教師的對自己的自信心和信念轉化為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梢钥闯鼋處熥晕倚芨兄饕侵附處煂τ谧约航虒W能力的主觀判斷與感受,是教師認為自己能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自信程度。
2.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內涵。孫志麟(1991)指出: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內涵包含個人教師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師自我效能感兩個層面(引自陳藝分,2011)。Ashton,Webb,&Dota(1982)將教師自我效能感分為三個向度,即個人效能(personal efficacy)、教學效能(teaching efficacy)及個人教學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引自黃玉鳳,2002)??梢?,人們一般將影響教師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劃分為:外部因素,包括社會文化背景、學校特征、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等;內部因素,主要指教師主觀因素,影響教師效能感的內在因素包括性別、職稱、學歷、應對方式、調節能力等。
二、有效教學行為的意涵
1.有效教學行為的定義。通過參閱并統整對有效教學行為的定義和認識,可以發現學者們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有效教學行為進行了定義。
有學者從數學中最優化理論的角度思考有效教學行為的意義。黎齊(2010)指出有效教學行為可以表達成學生學習收獲與教師教學投人之間的比值。劉書增(2013)指出課堂有效教學行為就是教師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授課內容、促進學生發展所采取的多樣化的教學行為的總和。
綜合來看,有效教學行為就是教師為了達到教育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自身專業技能,擬定完善的教學計劃,運用一連串多樣且適當的教學策略,從而達到學習目標、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的行為。
2.有效教學行為的內涵。對于判斷有效教學行為的依據或者指標,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
臺灣學者張世忠(2000)以美國學者波立(Borich,1988)的歸納做修正,認為共有六項教師行為可以作為分析有效教學之依據,分述如下:
(1)教學的明確性(clarity):指教學有目標、有系統、內容清楚明確。
(2)教學的多樣性(variety):指教學活動方法和內容活潑多樣。
(3)教學的任務取向(task-orientation)。
(4)投入教學的程度(engag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5)成功的班級經營(success class management)。
(6)師生互動關系(mutual interaction)。
劉志慧、羅生全(2013)將有效教學行為分為教學準備、系統呈現教材、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和班級管理等五個維度。
綜合以上中國臺灣與中國大陸甚至歐美等各個不同地區學者對于評判有效教學行為內涵的描述,可以看出有效教學行為的指標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計劃準備、系統呈現教材、教學技術與方法、善用教學評量、班級經營與管理。
三、如何提升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
1.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1)提供多元在職進修渠道。有研究發現,不同學歷背景的中小學教師在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上有顯著差異,學歷較高的中小學教師在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上表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行政機關若能提供中小學教師各種在職進修渠道,增加中小學教師學習的機會,對于提升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定會有幫助。
北京市海淀區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具有優厚的教師進修條件。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機構若能更加充分地利用這樣的資源與環境,以提供更多的教師進修機會,將會為海淀區中小學教師創造得天獨厚的優勢。
(2)建立針對初任教師的輔導與成長系統。教學年資較淺的教師即初任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表現均不如資深教師,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應建立起專門針對初任教師的輔導與成長系統,這個系統既可以包括資深教師和同儕的專業輔導支持,也可以包括與其他行政人員、相關社區人員的合作式對話,以及初任教師自我省思與反饋。這個系統能從多個角度了解并支持初任教師,以期使得初任教師獲得快速的專業成長。
(3)鼓勵高等教育機構專業人員參與教師專業研習活動進行輔導支持。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在跨校的中小學教師研習活動方面參與的人員組成較為單一,基本上均為中小學在校教師,若能鼓勵高等教育機構專業人員參與教師專業研習活動進行輔導支持,一方面,在高校從事教育相關研究的人員可藉由這樣的合作活動進一步增加自己的實務經驗。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可以獲得更專業的指導,提升自身水平獲得快速成長。
2.對學校行政的建議:
(1)鼓勵教師進修。教師的進修活動需要獲得任職學校單位的大力支持。學校若能鼓勵并協助在校任職教師參與進修,將能夠提升個別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表現,并能在一定時段后,使得整個學校的教師群體的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獲得提升,創造良好的學校教學專業環境,獲得整體效應。
(2)建立針對初任教師的輔導與成長活動。學校對初任教師的輔導支持和人文關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任教師的成長發展。學??梢越M織由校內資深優秀教師帶領初任教師進行專業學習與實作,給予鼓勵支持和全面關懷,切實提高初任教師的專業水平,從而使得初任教師在心理上與專業行為上均快速成長。
(3)創造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社區環境。影響教師的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一方面來自于教師對自身的認知,另一方面也來自所處環境特別是學校環境。學校可以從創造健康和諧的教師工作環境角度出發,改善學校教學氛圍,幫助建立教師之間友善、愉快、合作、互助式的相處模式和氛圍,從而減少阻礙教師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外來因素。
3.對教師的建議:
(1)系統規劃并積極參與進修活動。進修活動最關鍵的是需要教師自身的積極參與。教師應正確認識到進修活動的意義,厘清參與進修活動的目的和方式,積極爭取并系統規劃適合自己的自我專業成長計劃,以期獲得合適的進修機會。
(2)重視經驗分享與傳承。教師之間若能經常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充分分享教學經驗,無疑是對于所有教師都非常有益的事情。教師應正確認識到自己分享一個經驗,得到的將是多個經驗。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更高,透過專業對話和經驗分享,初任教師可獲得寶貴的經驗和來自資深教師的鼓勵,增加自我效能感。
(3)教學歸因。教師在分析自己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行為時所采用的歸因方式不同,有的會將效果不佳的原因歸結于學生或外在環境等,這些教師實際上卻是對自己影響學生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師應正確認識自身的專業水平并建立信心,努力克服外在負向因素,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結論
北京市海淀區聚集著全國幾乎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在該地區工作的中小學教師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研究海淀區中小學教師的教師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學行為可以為其他地區的中小學教師樹立典范、建立標準。
教學效能感和有效教學行為分別從心理層面和行為層面上代表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這兩種表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效。本文從對教師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學行為的意涵認知出發,給出了提高教師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學行為的建議。建議的實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無論是教育行政相關部門、教育學專家、學校管理人員、行政人員還是教師本身,皆宜對教師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學行為有正確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并在日常工作中遵循科學路徑方式、相互協作,合力提升教師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學行為。
參考文獻:
[1]車尾艷.國外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內涵、問題域及主要結論[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
[2]劉書增.初中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以上海F中學教師為個案[Z].上海師范大學,2013.
[3]劉志慧,羅生全.高中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特點及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
[4]陳藝分.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D].臺南大學,臺南縣,2011.
一、前言
順德區教育局近十年來,憑著經濟優勢,大力推動教育信息化,在硬件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過我們深知,硬件只是為教育信息化工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其中的關鍵還在于如何用好這些設施,發揮網絡化教學優勢,開展信息化課堂教改實驗?各學科的老師如何承擔整合課程的教學任務?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能否發揮優勢,為我們的老師和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呢?
我們鎮積極承擔基于天空網絡教室系統的信息技術課題資源庫建設研究,我鎮全部中小學都參與了信息技術資源庫建設,但是,若要將資源庫有效應用于教學,并將此模式向其它學科推廣,則要求我們對資源庫的有效性應用進一步深化研究。如果信息技術教師能全面開展行動研究,則能在自己的學?;蚪淌抑?,研究立即的、實際的情境,加以檢討、反省,就能改進教學,推動教育信息化。本文就信息技術教師如何開展行動研究進行一個探討。
二、行動研究的定義
行動研究是教師結合其他人員的參與或協助,基于合作、平等、反省和批判等精神,使用質性或量化研究方法,以改善教學質素為目的,探究教學系統發展和變革的歷程。
行動研究大體分兩種類型:一是獨立進行的行動研究,二是聯合性的行動研究。分為三個層次:單個教師的行動研究、協作型的行動研究(理論工作者與教師合作)、學校(市區系統)范圍內進行的聯合行動研究。
傳統上,研究被視為大學教授、學者或專家的工作,與教師無關,教師只傳授別人的知識,不必也沒有能力作研究。但是在今天,教師即研究者,已成為落實新課標的關鍵。信息技術教師探究自己的教學實際,才能促進專業發展,落實新課標精神。
三、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
1.行動研究是培養科研型、專家型教師的好方法
事實上,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的研究風氣已盛行,許多教師撰寫論文,進行研究;許多教師參與各類研究團體,參與研究過程,或依各自的興趣和關心,作非正式的研究。但我們的研究對象多是別人,而非自己的教學實際;研究場所多是在電腦中心或實驗室,而非自己的電腦教室。因此,研究結果大多是概括化的結論,對自己電腦室的教學改革并沒有多大幫助。
新課程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對課程本身的研究,而更應該注重對自我的探索過程,自我探索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我們不太愿意面對自我中自己不滿意的部分,而往往這些部分才是有意義變化的催化劑。日有所思,日有所得,只有當我們面對自我中的這些方面時,變化才成為可能,而行動研究是一種通過實踐來使我們自己和別人的想法和理論得以檢驗和理論化的過程,這樣,知識、實踐和發展就不再是分離的了。行動研究者在與同事和學生的合作中,常常是在不斷的行動、觀察、反思行動結果的循環中形成并檢驗有關他們工作的理論的。
2.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點:
(1)研究者──教師
教師既是研究者,也是研究結果的消費者。故教育行動研究又被稱為“教師的研究”,是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成長的一種主要方式。學生要“研究性學習”,教師要“研究性工作”。
(2)研究的起點──來自于教師自身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困惑和想法。同時校外專家的理論指導有助于喚醒和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
(3)研究的目的──改進和改善教師自身的教學和管理行為,有助于教師養成反思的良好習慣,提高專業的敏感性和合作精神,更加有效地工作。
(4)研究者與專家的關系──以學校教師為主體,校外專業教育研究人員提供專題性和技術性的咨詢和指導,是一種新型的伙伴關系,是在“信息對等”之間的交流互動,有助于增強教師自信、自尊和自立的能力。
(5)研究過程──包含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歸因、措施與行動和評估與反思四個循環往復的階段。
總之,我們信息技術教師通過行動研究和探究活動,進行積極的反思,深入實際,參與實際工作,并與同事相互協作,把研究和實踐聯合起來。這樣,研究者可以從“局外人”轉變為“參與者”,從只負責“發現知識”到負起解決實際問題的責任,促進課程發展,還可使教師改進其行動和工作。
因此,課程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和課程合作開發者為提高實踐而去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保∕ckernan,1996)它更關注于改善人類行為和反應的質量而不是構建行動理論。
四、行動研究的實施
1.行動研究與正式研究之比較
行動研究
正式研究
研究人員
1. 實務工作者擔任,學者專家提供協助
2. 注重人員民主參與和合作協商
學術研究者為主,其他人員協助施測或提供資料
研究者知能
基本程度或有限研究知能,經驗少或無
具有相當程度研究知能,經驗多
研究目的
1. 提升實務運作品質
2. 獲得促進實務運作的知能
1. 發展或檢驗理論,解釋或預測事件
2. 產生可普遍適用的知能
研究問題
為改進實務問題,因實務中察覺或實務需要而衍生
和驗證或發展理論有關,多衍生自文獻花閱覽或省思
文獻探討
多閱覽可用的二手資料,以概括了解
廣泛閱覽一手資料,以全盤了解
選擇樣本
立意取樣,可得樣本
抽樣具代表性樣本
研究設計
1. 程度多自創,可適度彈性修改
2. 收集、解釋、實施等步驟常循環進行
3. 較不關注控制情境和減少誤差
1. 嚴謹設計,控制干擾無關變項
2. 依原訂線步驟實施
3. 重視信度和效度
資料收集
以簡易可用技術,立意收集資料
采用具信效度的測量技術,可能進行前導性研究或預試工具
資料分析
采用簡單分析,多呈現原始資料,注意實用顯著性,較多主觀看法說明,批評者協助檢驗結果。
分析技術復雜,呈現分析后資料,多強調統計顯著性、推理一致性或事件深層意義詮釋或洞察
結果應用
1. 強調實用顯著性和影響實務的程度
2. 多提出改進實務的可用資訊
1. 注重結果的意義、理論的顯著性和可復制性
2. 多提出研究和應用的建議
報告形式
依據實際需要而定,無統一格式
強調合乎嚴謹學術論述的規范
2.行動研究的工作流程
(1)問題的提出
①(教師)從自身的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做教育行動研究,首先要敢于提出問題,其次要善于提出問題,然后,把“問題”轉化為“課題”來研究。
問題的來源就是要求教師每次上完課后要進行反思。每個星期要讓教師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特別是要記錄那些處理不了的事情,進行定期的交流。對共同存在的問題可以作為課題來研究,對于個別的情況可個別交流。
②發現問題的前提是必須有現代的教育思想、新的思維觀念和思維方式。信息技術教師在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在學科教學整合方面;在班級管理方面和在學生心理健康和不良行為糾正方面肯定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學習新理論、善于學習新課程標準、善于與同事和專家交流,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
(2)問題的歸因
在經過問題的初始調查確定問題的存在和嚴重程度之后,研究者應該著手分析問題產生的各種可能的原因。為下一步制定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提供基礎。正確和有效的歸因,可以使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和行動更加具有針對性,也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
(3)措施與行動
附:行動研究案例一例
初二某班學生李×,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中,該生主動性很差,經常玩紙牌游戲。教師根據該生特點,采用獎勵守紀的辦法進行正面教育。
第一周,觀察該生上機行為(2節課時)。觀察記錄該生上機表現行為,作為行為基線。這周內該生每節課玩紙牌游戲平均9-12次,任務基本不完成。
第二周,施行實驗處理:每節課內如完成每一步任務,以各種形式表揚一次,如完成全部任務,給予等級紅花獎勵。同時,依然按第一周的方法觀察并記錄,看處理是否有效。這周內該生每節課玩紙牌游戲1-6次。任務基本完成。
第三周,停止處理,看有關的因變量是否回復到基線。結果停止表揚后,上機表現行為又升至每節課玩紙牌游戲7-10次,任務基本不完成。
第四周,再次施行相同的處理,再測定因變量,如有改進,則有充分證據說明處理是有效的。記錄顯示:當重復處理時,開小差頻率又顯著下降至0-3次。
從以上四個周的實際研究可見,表揚和獎勵對降低該生講話頻率有效果。然而教師不可能永遠用表揚和獎勵的辦法使其上課不無故講話,于是教師逐漸延長表揚和獎勵的時間,從每節課信息技術課到每一周一次?;虿欢〞r表揚和獎勵,使他無法預知什么時候老師會給予以獎勵。再后來,逐漸用個別談話式表揚,再逐漸延長間隔時間,等等。這樣該生開小差的行為就比較穩定地減少。
措施與行動,是教育行動研究“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的重要體現,也是教育行動研究的核心部分。研究者應該注意下述一些原則。
①措施應該與歸因的結果相對應
研究者為了解決問題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必須有對該問題的歸因結果,特別是實證性的歸因結果的支持。教育行動研究中“問題的歸因”和“措施與行動”之間應有一致性和連貫性。
②措施應該結合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要有操作性
措施與行動應該密切結合在一起,將措施結合到自己的備課、教案和課堂教學中去。否則,很難確定研究者制定的措施是否真的落實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如沒有落實,就很難體現教育行動研究“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的理念。
③制定的措施不應該以加重學生負擔為代價
教師在制定措施時,應該有這樣的信念,即“如果能夠在課堂中解決的問題,絕不帶到課堂之外;如果能夠在學校中解決的問題,絕不帶到學校之外?!?/p>
④注意對措施的實施進行日常的監控
要善于運用各種資料收集方法,對新措施、新方法的實施情況及實施效果進行及時的追蹤和記錄。這方面常見的方法有:觀察、撰寫研究日記或周記、課堂實錄、問卷調查、學生或家長訪談、錄像、錄音等。研究是做也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
(3)評估與反思
評估與反思,是循環往復的教育行動研究過程的一個承前啟后的階段,它不僅是現有一輪教育行動研究的結束,也為新一輪教育行動研究孕育著的新問題。
五、行動研究的平臺
課程改革為行動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可供研究的題材,那么網絡的作用就是在研究過程中提供交流平臺和成為記錄工具。網絡傳播和交流方有Email、BBS、ICQ、博客(Blog)等。
我們發現運用博客網絡日志開展教師教育行動研究交流,是目前最好不過的平臺。
博客Blog,是Weblog的簡稱,即Web和Log的組合詞。Weblog是在網絡上的一種流水記錄形式,所以博客也稱為“網絡日志”,或簡稱為“網志”,但博客同時也指的是Blogger或Weblogger,即習慣于日常記錄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妒袌鲂g語》中對博客的定義為: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絡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Pyra創始人Evan Williams認為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潔明了(Brevity)和個性化(Personality)。
博客(Blog)的出現使得網絡傳播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它在2003年下半年才在中國出現,到現在還不足周歲,但博客在中國出現并得到了有力的發展。它更加的有利于張揚個性,從技術上講,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想要的文章,而且要比個人主頁更加方便,比BBS更加自由,使得博客網站更具魅力。
行動研究的過程中離不開觀察和反思,記錄和交流正是博客的長處,博客的日志記錄方式和行動研究的日常記錄反思在此巧妙結合。
(1)以“專業”或者“專注”為特色的博客表述。我們可以將研究的結果分三個部分進行記錄下來,一部分專門作為日?;顒佑浭?,而另一部分專門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第三部分記錄訪談、觀察和文獻摘錄,這樣就有了多視野、長時間、從一維到多維的網頁“文本”記載,因此才有博客的另一名稱“網絡日記”的來源;
(2)以格式固定后的不同內容形成了同行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這種交流或溝通是“舊媒體”所不具有、互聯網等“新媒體”的社區(例如:BBS)交流、即時信息(例如,ICQ,MSN)等所不具備的,它就是“博客文化”的內容特色,這種特色兼具了社區交流的特點,卻擁有社區交流無法實現的內容條理、文化含義深刻、可以引伸出一系列的不同角度表達等優點;
(3)博客不是BBS灌水、它不必企求同步交流與呼應,是一種“唯我獨尊”的“個性文化”作品,我們在記錄臨時心得或隨筆時如果不希望別人看到,則可以采取不公開的方式,這點是與BBS等社區的不同之處;
(4)博客讓以前的各種傳遞、交互手段都更加隨意、更加面向公眾化了,因而表達的效果、影響力是以往任何時間更加具有個人網站或BBS所無法比擬的,博客表達已實現了媒體功能,我們可以通過超鏈接的形式將研究的過程錄像輕松展示出來。
六、小結
教師的研究角色愈來愈重要,要實施教學模式的改革,推動網絡資源的有效性應用,先要求加強我們自身的在職進修,而加強教學應用研究是其最重要的途徑。通過教學的行動研究,漸進改革,全體信息技術教師參與,與各學科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博客(Blog)等平臺,塑造開放和平等對話、民主參與、接納批判和創思、自我反省和成長、團隊合作和學習的行動研究環境。這樣,就能分享智慧,促成經驗和成果的共享和累積。也可促使我們的教師的專業成長,行動研究變成彈性、多元性、廣度、深度、自主性和學校本位性,落實教師即研究者的理念。
參考文獻
1.ART教師行動研究專題網 action.ntntc.edu.tw/
2.行動研究互助網ARIS ci-lab.ied.edu.hk/aris/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