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7: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全科醫學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021-01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證據的醫學,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美國,并迅速席卷整個醫學界乃至全世界。循證醫學的創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1]認為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是: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應基于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依據;任何臨床的診治決策,必須建立在當前最好的研究證據與臨床專業知識和患者的價值相結合的基礎上。這句話定義了一種新的醫療模式,強調最佳證據、專業知識和經驗、患者需求的結合,并指出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循證思維的主體。全科醫學強調的以人為中心,力求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達到良好狀態,與循證醫學醫療決策結合患者需求不謀而合,因此,在全科醫學教學中實施循證醫學教學是必然趨勢。
1 全科醫學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必要性
全科醫學是一個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于一體,是積累了傳統醫療的成功經驗,結合獨特的執業范圍與現代醫學進行有機整合的一門綜合性醫學專業學科,其主旨是強調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范圍、以整體健康的維護與促進為方向的長期綜合性、負責式照顧。由于全科醫學自身的學科特點,全科醫生在醫療過程中往往需要面對比普通??漆t生更為復雜的情況,而這些情況很有可能是傳統醫學教育所無法涵蓋的,這就需要全科醫生運用批判性思維,通過循證和系統分析等手段,最后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2]。Shin等將以問題為基礎的、自我教育式的EBM課程與傳統醫學教學方式進行比較,發現前者的畢業生在掌握高血壓的最新診斷、處理知識上明顯優于后者的畢業生[3]。李迎春等[4]的研究也顯示在全科醫學案例教學中,學生更喜歡采用循證醫學進行全科醫學案例討論的教學方式。因此需要在全科醫學教育中滲透循證醫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入循證醫學促使學生不斷探求新的知識,樹立循證的思想。只有循證的全科醫學教學才能塑造眾多優秀的具有橫向整合知識的社區醫療工作者。
我國全科醫學起步于20世紀后期,與此同時,信息時代也帶來了醫學科研的迅猛發展,據統計,Medline每天有大約1500篇以上的新文獻,掌握正確評價醫學文獻真實性、科學性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在浩如煙海的醫學文獻中系統、全面而又快速、有效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并將設計科學、結果真實的文獻用于醫療、科研實踐中,是全科醫生必須具備的能力。
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Burwell教授曾經說過:“醫學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知識中,有一半在十年內將被證明是錯誤的?!?劉昌文在臨床教學中應注重實施循證醫學教學一文中提到,美國內科醫學掌握醫學知識的水平與其畢業年限呈顯著負相關[5]。尤其基于全科醫學基層醫療保健的特點,更注重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而這些知識最容易被忽略而疏于更新。有專家認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點應該由教授新知識轉為教會學習,教會學生如何提出問題、并通過獨立思考找到解決問題方法,這將使他們終身受益。循證醫學不同于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它以解決臨床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一整套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目前有最佳證據、評價并綜合分析最佳證據,從而正確使用結果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的理論和方法。因而正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自我更新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實現高效終身學習最佳路徑。
2 全科醫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循證醫學教學
循證醫學是臨床流行病學、現代信息學與臨床醫學的結晶。要想在全科醫學教學過程中成功實踐循證醫學教學: 第一,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包含醫學文獻檢索、醫學統計學、醫學英語、計算機等方面的背景知識, 同時還必須對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有一定的認識。第二,學校要創造必要的條件, 為學生提供查閱研究證據的方便。除具備常用的醫學文獻數據庫, 如Med line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 CBM )及提供二次研究證據的數據庫或雜志如循證醫學評價(evidence based medicine reviews, EBMR),循證醫學雜志(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等, 還需要具備一些全文數據庫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springerlink全文數據庫、ScienceD irect全文數據庫等。第三,采用PBL教學法, 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運用啟發式、引導式等方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死記硬背的現狀,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真正達到“授之以漁”的教學目的[6]。
3 在全科醫學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理念的機遇與挑戰
全科醫學跨越了各個臨床學科并與預防醫學、康復醫學緊密結合,又涉及與患者健康有關的心理和社會問題,在建立醫患關系,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和重點人群保健中,還涉及社會醫學、社區醫學、流行病學、醫學人類學、替代醫學等學科領域,因而作為全科醫生需要擁有多學科橫向整合的知識。作為一個復雜又新生的學科,目前我國全科醫學學科體系還不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灌輸式教育難以學生帶領完成知識整合的重任。循證醫學是一種新興的醫學模式,他強調最佳證據、專業知識和經驗、患者需求三者的結合,要做到這些,同樣需要知識的整合與橫向聯系。這些背景,使全科醫學與循證醫學的有機整合成為可能。
與此同時,學科間的有機融合仍需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循證醫學是一個新興學科,許多全科醫學老師本身還缺乏必須的循證醫學訓練與實踐,對循證醫學模式的理解還不夠完善,很多時候在授課過程中不自覺的出現偏重推理和個人經驗,輕證據和客觀事實,對已有證據視而不見等現象。另一方面,全科醫學涵蓋的范圍很廣,而循證醫學在其各領域的發展卻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在基層醫療版塊有大量相關證據;但有關生命質量評價、健康危險因素評估等的證據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全科醫學的需要。因此,循證的全科醫學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面臨巨大挑戰。
參考文獻:
[1] 王家驥. 全科醫學概論. 2010. 科學出版社.
[2] 齊殿君, 王爽, 何旖旎, 于曉松. 全科醫學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法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 中國全科醫學. 2012. (07): 784-786.
[3] Shin JH, Haynes RB, Johnston M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self-direc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life-long learning. CMAJ. 1993. 148(6): 969-76.
[4] 李迎春, 陶興永, 胡傳來. 循證醫學在全科醫學案例討論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8. (06): 81-82+122.
關鍵詞:PBL教學方法;全科醫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學教學也在不斷完善,全科醫學理論體系也隨之誕生。
一、PBL的實施方法
在以能力為導向教育的前提下,臨床能力的培養成為醫學中的重中之重。當下,醫學人才朝著全能型人才培養方面轉化,對課程結構的優化、教學內容的拓寬、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相關手段已成為當今醫學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PBL將學習鎖定在某個具體而典型的問題中,將問題場景化,根據一些事情來引發學生自主思考,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獲取的相關信息去解決相關問題。這是一種把學生當做主體的教學方式。其意圖并不是完美解決案例問題,而是要從這個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在交際、合作方面的信心。最終的結果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的能力。
二、實施內容及設立問題的原則
PBL教學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例如學習和問題有關的基礎與臨床知識,以及培養學生臨床思維、人際交往等各種能力。所以,在設計問題時應該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設計的問題應該與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一致。
(2)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3)可適用于應用的分析過程。
(4)需把學生定位在一個或更多教師的教育目標上。
三、PBL教學中教師及學生角色的轉變
在實施PBL教學時,可進行臨床情境的創設,以此來使學生解決臨床問題,學生可更好地、更真實地體驗真實的情境,可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且記憶也更牢固,也有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指導者、觀察者、評定者,是幫助學生形成思想的幫助者。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則主要扮演著“給予者”的角色,對教師在傳統教學中的角色應該進行適當改變。①教學觀念: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組織者、參與者與指導者的角色,是保證整個教學順利完成的重要因素。②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教師應當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豐富的臨床學科方面的有關知識;另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不斷增強其全科醫學理論知識水平,且不可一味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應熟練掌握PBL教學方法及操作過程。③能夠準確選取病例和合適的問題:依據全科醫學的特點、學習目標及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并設置出適合的問題情境,以此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得以更好地激發及維持。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可通過選取適當的案例或者選擇學生已經接觸到并提出的案例,對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⑤應具有激情和組織能力:教師要積極創設出師生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⑥熟悉指導方法:教師應該在適當時候給學生進行指導,使其更快地進入狀態,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除此之外,學生在PBL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也不同于以往教學中的角色,他們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角,其角色也需發生較多的變化。①角色意識的轉變:需要由以往的“接受式”向“自主學習轉變”,由簡單的記憶及重復向發現、總結和展現轉變,由傾聽向相互交流轉變。②職能的轉變:首先在獲得知識的方法方面,學生應該通過自己親自動手查閱資料、相互交流和總結來獲取知識;然后在基于“問題”的學習中,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掌握知識,并且積極進行自我反思、總結,這樣才會逐步建立起自身的知識庫;最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還應發揮小組的社會性,同時作為一個學習共同體,還應該共同承擔責任與義務,所以在知識構建過程中兩者是密切相關以及相互作用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教學基地
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是培訓合格全科醫生的重要環節,臨床培訓教學基地是全科醫生基本技能訓練及培養全科醫學診療思維的場所,在全科醫生培訓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 加強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教學基地建設的重要性
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轉診,患者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1]。全科醫生培養應堅持突出實踐、注重質量,以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重點,規范培養模式,統一培訓標準,嚴格準入條件和資格考試,切實提高全科醫生培訓質量。全科醫生教育實踐性較強,全科醫生學員通過在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教學基地進行集中技能訓練和臨床輪轉,進一步掌握臨床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轉診指征,并掌握預防保健和康復指導能力。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臨床培訓教學基地是培訓合格全科醫生的關鍵環節。
2 不斷完善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教學基地基本建設
我院將全科醫生臨床培訓工作作為本院基本教學任務之一,有一名院級領導分管此項工作,并有職能部門專人負責組織與協調;有健全的全科醫生臨床培訓的管理制度,包括《全科醫生培訓教學管理人員職責》、《全科醫生培訓學員管理、考勤制度》、《全科醫生培訓教學查房制度》等;合理使用全科醫學教學的經費,并專款專用;有完成全科醫學教學任務的門診、病房、教學設備、教室、圖書室、住宿條件、學員食堂,以及必要的教學設施;醫院科室設置齊全,包括內科、外科、婦科、產科、兒科、急診科、皮膚與性病科、康復科、中醫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能按照《大綱》要求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具備開展全科醫生培訓的基本條件。
3 提高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教學質量
3.1明確培訓目標 全科醫生培訓是以全科醫學理論為基礎,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全科醫生的綜合服務能力為目標,通過較為系統的全科醫學相關理論和實踐技能培訓,培養學員熱愛、忠誠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的精神,建立連續性醫療保健意識,掌握全科醫療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鄉基層醫生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達到全科醫生崗位的基本要求。注重培養和提高全科醫生解決多發病、常見病等醫療問題能力為核心,達到"熟臨床、懂公衛、具人文、會管理"的培養目標[2]。
3.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由于我國全科醫學教育起步較晚,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是對已取得執業資格的,正從事全科醫療服務的學員進行培訓。我國全科臨床培訓基地的師資是以三甲醫院的臨床專科醫生為主,在三級綜合醫院三級或二級學科從事臨床工作,主要是診治疑難重癥,在服務對象、模式、手段和內容等方面,與全科醫師相當有很大差異[3]。我院通過選派優秀的臨床教師參加"全科醫生師資培訓班",學習全科醫師培訓內容,了解國家全科醫生培訓的相關政策,掌握全科醫師培訓細則、培訓重點、帶教方法以及規范化培訓項目評估方法等,結合專業特點,樹立全科醫生培訓帶教理念,掌握全科醫生的帶教方法。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實行教研室主任負責制,組織全科醫生師資進行集體備課、集中討論,定位全科醫學培訓目標,構建全科醫學教育理念,探討新的教學方法,運用新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3.3強化全科醫生基本技能訓練 全科醫生學員絕大多數來自縣、市衛生服務中心(站)或鄉鎮衛生院等基層衛生單位,學員年齡跨度大、學歷層次低、參與繼續再教育機會少,普通存在全科醫生基本技能應用欠缺的問題,全科醫生學員對全科醫生臨床技能操作培訓有非常強的需求[3]。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試行)和《全科醫生診療操作指南》,我院制定了《全科醫生基本技能訓練項目表》,確定了病史采集;體格檢查;手術區消毒輔巾;開放性傷口的止血包扎;換藥;清創術;切開、止血、縫合、打結、拆線;膿腫的切開、傷口引流技術;骨折、脫位的固定和搬運技術;徒手心肺復蘇(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婦科雙合診檢查;陰道窺器使用;兒童生長發育測量;吸氧術;吸痰術;插胃管;導尿術;霧化吸入;洗胃術,灌腸術;心電圖機的使用;常用急救技術;家系圖等基本技能訓練項目。通過整合三級教學醫院的醫療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強化訓練,采用小組教學,帶教老師"手把手"指導、規范學員的操作,全科醫生學員通過反復的訓練,臨床技能操作的規范性、準確性、熟練程度得到提高。
3.4規范臨床輪轉培訓,創新教學方法。臨床技能實驗中心基本技能強化訓練考試合格后,學員進入臨床輪轉階段,學員在各科臨床帶教老師指導下進入臨床實訓,在臨床輪轉階段進一步掌握各項技能。根據培訓大綱要求,結合學員情況,制定《全醫醫生臨床培訓教學計劃》、《全醫醫生臨床培訓科室輪轉表》、《全醫醫生臨床培訓實踐考核手冊》,培訓的重點是掌握常見癥狀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主要疾病防治與轉診指標、常用操作技術。教學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全科醫生臨床培訓的教學工作,檢查學員臨床輪轉進度、實綱完成情況。組織同學參加醫院的各種學習班、學術講座,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遠程網絡教學、案例教學等,提高醫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應變能力。加強全科醫生的實踐能力,增加臨床實踐機會,接觸不常見的病種或臨床操作,進一步拓寬知識面,同時也是培養實用型醫學人才的必經之路[5]。
3.5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全科醫學臨床技能實驗中心。投入500萬元加強全科醫學臨床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的基本設施建設及裝修,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教學重新整合、規劃,形成了包括臨床外科模擬手術室、診斷學模擬實驗室、婦產科模擬實驗室、模擬病房操作室、醫學影像學實驗室、口腔技能實驗室、中醫技能實驗室、臨床基礎檢驗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等9大類實驗室,形成了多學科綜合性的教學平臺。構建包括遠程視頻示教系統、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數字化圖書館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廣泛應用于全科醫生的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是利用計算機仿真人體模型和計算機教學資源庫開展全科醫生教學活動;遠程視頻示教系統是將會診的網絡平臺、手術室直播平臺、臨床技能實驗中心教學示范平臺通過網絡連接,可讓幾十名學員在線清楚地觀摩到臨床教師的診療過程、教學影像資料,教師可根據需要,切換臨床教學科室和內容,與學員進行雙向對話和交流,進行互動式教學,提高了臨床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員的學習效率[6]。
3.6建立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教學評估體系 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踐技能考核大綱》,制定了《全科醫生基本技能訓練項目考核表》,教學培訓模式及形式單一的考核方法無法真正有效評估全科醫生的實際臨床能力,建立整合式全科醫生臨床培訓教學評估體系[7],將學員醫學理論知識學習、臨床實踐技能、臨床能力考核成績綜合評價,考核主要內容包括常見癥狀鑒別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輔助檢查讀能力、醫療文書書寫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常見疾病診斷處理能力、急診急救能力、社區慢性病管理與健康宣教能力和人文精神及溝通交流能力等。對全科醫生臨床培訓進行多面性的綜合評價,明確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
[1]《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23號.
[2]范珍賢,鐘夢,李君,等.湖南省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效果的評估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0A):3275-3277.
[3]謝波,繆李麗,李一梅,等.全科醫學臨床基地師資培訓的實踐與探索[J]. 重慶醫學,2011,40(12):1239-1240.
[4]繆希松,龍世寰,童毅,等.昆明市全科醫生臨床技能操作培訓情況調查[J]. 中國全科醫學,2012,15(9A):2924-2926.
[5]鄭驕陽,劉志民,朱梁,等.全科醫生基本技能訓練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3):123-124.
【關鍵詞】社區診斷實踐課 評價 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C-0067-02
社區診斷是指在開展疾病防治工作之前,通過社會學、流行病學、統計學等科學方法對社區健康相關因素和疾病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進而對社區人群健康狀況和主要公共衛生問題進行判斷的過程。只有通過社區診斷,才能摸清社區人群的健康狀況,發現社區中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才能確定社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其先順序和策略。因此社區診斷是開展社區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全科醫師是初級衛生保健領域內為廣大民眾實施優質、高效、可及的衛生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形象地喻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清楚社區人群的健康狀況,了解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每一個全科醫師的工作基礎和前提,因此,社區診斷是每一個合格的全科醫師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而作為未來全科醫師的全科醫學生,社區診斷的理論和操作實踐是他們在校期間必須學習的內容。但是由于這個知識點的實踐性、綜合性較強,而且學生上該知識點時還未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習階段,因此,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該項技能是教學的一大難點。要想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方案,就需要知道學生對該課程的評價,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以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改善教學方案。本研究擬對廣西醫科大學2014級99名全科醫學專業學生進行社區診斷實踐課教學評價的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針對問題提出相應建議,為進一步改善社區診斷實踐課教學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
以廣西醫科大學全科醫學院2014級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專業99名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于課程講授結束后進行。發放問卷99份,回收有效問卷9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二)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設計“2014級全科醫學生對社區診斷實踐課的評價調查問卷”,包括“教師帶教水平評價”“教學效果評價”“上課滿意度”“授課方案改進建議”四部分內容。其中,“教師帶教水平評價”共設置“教師對社區診斷的內容熟悉,并能流利講述”“教師對社區診斷的工作熟悉,講解時條理清晰、細致到位”“教師能根據本社區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做好社區診斷技能的教授”3個問題,每個問題后設有“同意”“一般”“不同意”3個答案選項;“上課收獲”共設置“你覺得本次實踐課有助于你對理論課內容的理解嗎”“你覺得通過本次實踐課自己是否已掌握社區診斷的方法和技能”2個問題,每個問題后設有“是”“有(掌握)一點”“否”3個答案選項;“上課滿意度”共設置“你喜歡本次實踐課教師的帶教方式嗎”“你對本次實踐課滿意嗎”2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后設有“喜歡”“一般”“不喜歡”3個答案選項,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設為“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答案選項;“授課方案改進建議”為開放性問題,由調查對象自由填寫,旨在了解調查對象對該實踐課的意見和建議。調查結果采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二、結果分析
(一)學生對教師帶教水平的評價結果
關于教師帶教水平的評價,認為教師對社區診斷的內容和工作熟悉,并能條理清晰、細致到位的流利講述的學生只有20.2%;而有44.4%的學生認為教師對社區診斷的內容和工作熟悉程度處于一般水平;另外35.4%的學生認為帶教教師對社區診斷內容和工作不夠熟悉,不能條理清晰、細致到位的流利講解。具體見表1。
(二)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
在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中,只有26.4%的人認為實踐課有助于自己理解理論課上所學的內容,44.6%的人認為有一點幫助,而29.0%的人認為對于自己理解理論課內容沒有一點幫助;認為自己通過本次實踐課已掌握社區診斷的方法和技能的學生只有12.3%,23.4%的學生認為沒有完全掌握,而64.3%的學生認為完全沒有掌握。具體見表2。
(三)學生對社區診斷實踐課滿意度的調查結果
在學生對該實踐課滿意度的調查中,只有21.9%的學生喜歡教師的帶教方式,將近一半(45.8%)的學生對教師帶教方式的滿意程度處于一般水平,32.3%的學生不喜歡教師的帶教方式;而對整個實踐課的滿意程度只有13.5%的學生覺得滿意,一般滿意度的人占25.2%,一半以上(61.3%)的人覺得不滿意。具體見表3。
(四)學生對改進該實踐課授課方案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開放性問題收集到學生對該實踐課授課方案的一些改進意見和建議,大部分學生都建議增加實踐課的課時,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親自操作社區診斷的各個環節,增加實際操作練習,以加強印象,掌握各個程序的操作技能。還有學生建議可以到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實踐,根據社區的具體情況進行實踐授課,以便學生能多環境多層次的接觸社區診斷工作,以達到反復練習鞏固所學技能的目的。
三、社區診斷實踐課改進建議
(一)重視實踐課帶教老師的選拔和培訓
實習基地科教部門應重視實踐課帶教老師的選拔和培訓,選擇責任心強、熟悉專業知識和業務并具備良好專業素質的老師帶教,同時制定并落實帶教老師的培訓制度,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帶教方法等培訓,以不斷提高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
(二)調整授課方案,發揮資源優勢,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覺得實踐課上動手操作的環節太少,以至于學習效果不理想。帶教老師可利用本社區正在進行社區診斷這項工作的資源優勢,根據本社區的實際情況調整上課時間和授課方法,在進行社區診斷工作的同時安排學生的實踐課,讓學生從始至終參與到這項工作當中,帶教老師可邊進行工作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講解,并讓學生實地操作社區診斷工作的各個環節,這樣就可以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力度,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三)增加實踐課的課時
調查發現,學生普遍反映社區診斷實踐課的課時太短,以致上課時練習的時間不充分,無法更好的掌握社區診斷的方法和技能。而且,要充分利用社區的資源優勢,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不相應的增加課時是無法實現的。只有課時延長了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才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鞏固。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帶教老師上實踐課時給予學生適當的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是應該的,但不應簡單的重復理論課的內容,應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穿插理論知識,這樣不但可讓學生覺得實踐課不僅僅是理論課內容的重復,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能讓他們更好地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理解了理論課的內容又掌握了相應的操作技能和技巧,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對社區診斷實踐課教學評價的問卷調查,分析了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對相應的問題提出解決的策略,結合教學的實踐經驗,可以為進一步提高社區診斷實踐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供科學的建議和依據。從學生反饋的信息顯示,學生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課程的組織實施以及n程的建設非常感興趣,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表明學生對社區診斷實踐課非常重視程度。通過此次問卷分析和總結,可以對后續教學的改進提供目標和方向。
【基金項目】廣西醫科大學教育教學改革一般A類項目“全科醫學生社區診斷實踐課教學方案的探討與評價”(2016XJGA09)
調查對象為本校臨床醫學專業四年級某班學生,共調查46名。在以社區為導向的全科醫學知識教育課程結束后,以無記名自填式問卷調查方法,收集學生對在本科階段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必要性、及時性的態度,以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資料輸入計算機以Epi建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調查結束后組織授課教師就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體會以及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專題討論。
2結果
2.1學生對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體驗學生對在本科階段進行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必要性認識上,28.3%的人認為非常必要,52.2%認為有必要,15.2%認為沒有必要,另有4.3%的人認為無所謂。對目前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時機選擇態度,有43.5%的學生認為正是時候,19.6%認為落后,30.4%認為超前,有6.5%未表明觀點。在對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認識上,教學設施與方法、教材、師資、教學基地問題分別占30.4%、23.9%、23.9%、21.7%。其中有73.9%的學生認為我們的教學設施與方法一般,10.9%感到滿意,15.3%感到不滿意;對教材的滿意度調查顯示,54.4%對選用的教材不太滿意或不滿意,43.5%的學生認為選用的教材一般,1人(2.2%)對選用的教材滿意;對目前教學師資滿意度的調查顯示,78.3%的學生認為較滿意或滿意,21.7%的學生不滿意;52.2%的學生認為開設實驗課很有必要,45.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有1人認為沒有必要。
93.5%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內容應增加社區參觀或見習。盡管教學中存在上述種種問題,教學效果總體評價中73.9%的學生認為基本達到或部分達到了使學生了解全科醫學的思想、觀念、原則及其核心知識與技能,培養對全科醫學興趣的目的,但有26.1%的學生認為目前教學尚難以達到該目的。87.0%的學生認為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學過程中理論脫離實際,其次為教學工具落后等,占13.0%。
2.2授課教師對實施全科醫學知識教育的體驗在專題討論會上教師就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形勢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認為全科醫學作為一門新的綜合性臨床醫學專業學科已經得到認可,本科階段是醫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此時開展全科醫學知識教育對啟發學生對全科醫學的興趣、引導更多的醫學畢業生將來從事全科醫療服務意義重大。就目前全科醫學知識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他們的體會是:教學中理論脫離實踐問題表現較為突出,盡管備課很認真課前收集了大量資料并增加案例教學等內容,仍難以避免內容枯燥之嫌。雖然不少學生認為教學中主要問題是教學設施與方法問題,但教學設施與方法和教材、師資、社區教學基地之間密切相關,因此他們認為后三者是導致教學中理論脫離實踐的主要原因。
首先,教材內容較為空泛不夠深入,一些內容與相關學科尤其是臨床其他專業學科之間存在較多的重復,這與學生的體會相似。其次,授課的師資主要從事理論教學,即使通過短期進修、不定期社區見習等形式來增加臨床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但目前尚難以做到教學中與臨床有機結合。第三,本地區社區教學基地建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現有全科醫療從業人員的服務資格、服務理念和態度、服務模式等與合格社區教學基地師資的要求之間還有相當的距離。盡管學校也認為教學中應安排社區實習和見習內容,基于上述現實,增加此項實驗教學內容還需要時間。
3討論
全科醫學作為一個醫學專業學科,其建立(1968年)至今不到40年,而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的歷史更短,直到1999年衛生部召開了全科醫學教育會議,才正式確立了全科醫學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1]。當前,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全科醫生都明顯不能滿足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需要,無法滿足人們群眾對衛生服務的需求[2],因此,發展全科醫學教育,培養全科醫生是當務之急。從師生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認識來看,教學設施與方法、教材、師資、社區教學基地建設問題都具重要性。
關鍵詞:CIPP模型;高等醫學院校;MOOC教學
目前我國急需基層衛生人才,我國自2010年開始"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訓項目",用于培養基層全科醫療訂單式醫學人才[1]。對于這樣的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畢業后的學習能力培養至關重要。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教學理念順應了全球高等教育變革信息化、國際化、民主化的趨勢,具有課程質量高,多元互動,個、免費開放等。目前各高等醫學院校逐漸加入MOOC教學。MOOC是從2011年秋逐漸走入人們視野,并迅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帶來了新一輪網絡課程學習的熱潮[2]。根據教育學、評價學理論及方法對教育治療進行評價,判斷MOOC應用于全科醫學人才的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等是否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教育質量是否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成為重要的內容[2-3]。CIPP評價模型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教育評價模型,包括背景、投入、過程、結果評價四個部分[4-5]。本研究采用CIPP評價模型對我市"MOOC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的背景、投入、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背景評價調查對象 2015年1~6月,采用多節段混合抽樣方法,選擇我市20個鄉鎮衛生院、2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抽樣機構,對選中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在崗人員獲得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的人員進行調查。
1.1.2投入及過程評價調查對象 2015年1~6月,對我校MOOC全科醫學教育投入(教學、師資、基地建設)以及實施過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調查,選擇我校參與訂單式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的教師進行調查。
1.1.3結果評價對象 2015年7月對在我校1~4年級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訂單式醫學生以及在校五年制臨床醫學生進行調查,即2014~2015年下學期期末完成調查。
1.2研究方法
1.2.1背景評價方法 采用自制《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顯著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包括一般社會學資料,性別、年齡、民族,目前科室,學歷,專業,職稱,基層工作時間,常見疾病、常用的輔助檢查方法、穿刺技術,常用藥物及儀器等,其他與學習有關的內容,是否了解本專業最新的疾病診治進展,診療指南,是否了解如何搜索學術期刊等。
1.2.2投入及過程評價方法 投入調查采用自行設計《MOOC全科醫學教育情況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包括教學投入情況、師資投入情況、基地建設投入情況,實施過程調查包括課程設置情況,教學內容安排情況,教學方法實施情況等。對我校全科醫學帶教老師進行調查,共有41人接受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教師學歷、專業,職稱,工作時間,工作內容,崗位滿意度等,全科醫師培訓情況,繼續教育情況,滿意度等,帶教時間,帶教意愿,帶教重點等內容進行調查。
1.2.3結果評價方法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在校學生教育情況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個人信息,行為意向,課程分數等。
2結果
2.1背景評價 ①選擇我市20個鄉鎮衛生院、2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抽樣機構,共調查125名全科醫生,發放調查問卷125份,回收問卷125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96.0%。120名全科醫生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3名,占60.8%,平均工作年限中位數13.3年,鄉鎮衛生院47名,占39.2%,平均工作年限中位數13.1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一般資料見表1。②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常見的5種病種依次為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感冒、冠心病、胃腸炎。③現有診療技術是否能滿足目前崗位要求:18名回答很能,94名回答基本能,8例回答不太能,無不能的答案。④常并且能夠正確使用的儀器設備依次為聽診器(100.0%)、血壓計(95.8%)、體重身高計(54.2%)、心電圖機(55.0%);常用的輔助檢查依次為血液血檢查,心電圖,B超,X線;常用藥物依次為抗生素,中成藥,降壓降糖藥物;35.4%曾操作過四大穿刺。⑤參與過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依次為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處理,婦幼保健,預防接種,衛生監督協管。⑥本專業各類疾病診治最新進展及診療指南:23.3%熟悉,70%一般了解,6.7%沒聽說過。了解途徑:65.8%參加培訓,59.2%通過網絡信息,25.8%通過上級醫院進修。是否指導搜索學術期刊數據庫:15.8%熟悉并使用過,60.8%知道但是沒有用過,23.4%沒聽說過。
2.2投入及過程評價 ①2012年~2015年我院共招收全科醫學生784名。②教學及管理機構設置:成立全科醫學院,負責農村提供翻轉課堂錄像,免費學生培養以及管理,全科醫學相P課程管理,授課,成端全額看醫學方向研究。③教學經費:全科醫學生每年每人學費補貼 6000元,國家財政每年每人撥款12000元,另外,學生享受免費住宿費、學費、獎學金助學金政策。④設置實踐教學基地,利用醫聯體機制包括3個二級醫院,5個一級醫院,5個鄉鎮衛生院,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⑤課程設置,針對性設置模塊內課程,制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時數,授課形式等。將全科醫學理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設置滿足全科醫療服務需要的課程體系,保障專業知識完整,強調疾病預防,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治療。我們學院共設置臨床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公共衛生與社區預防保健、全科醫學、實踐技能的課程錄像。教學內容上注重實踐操作。全科醫學生培養方向具有就業單位確定性,特殊性等,我們專職配別了輔導員,通過講座、報告等方式對醫學生進行思想教育。⑥負責全科醫學院教學任務的理論授課教師11名,專職教師7名,兼職教師4名。17名年齡小于45歲的中青年教師,占77.3%。
2.3結果評價 接受到調查的五年制臨床醫學生共470名,訂單式全科以學生共370名。選擇了MOOC全科醫學生332名了解國家基層全科醫學人才政策,占89.7%,五年制臨床醫學生245名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占52.1%;全科醫學生顯著高于五年制臨床醫學生(P
3討論
目前我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初步建立,隨著未來國家對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重視,還會需要更多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也需要更多的全科醫生。我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以及水平普遍較低,全科醫生作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核心,受到經濟、文化的限制,農村全醫生較少[6-7]。本次調查中,選擇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20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調查的對象43例,少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大多可能并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因此具體的管理水平、理念、技能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8]。對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生一般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碩士及高學歷人才較少,尤其是農村基層衛生結構,更少,主要是??萍氨究茷橹?。普遍存在職稱低、學歷低的情況。因此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整體基層醫療全科醫生的整體素質。
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全科人才,重點是解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等人才短缺的問題[9-10]。我校相應號召,每年招收一定比例的定向全科醫學生,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全科醫生,但是這與需求相比仍然是杯水車薪。其他醫生需要通過轉崗培訓、人才引進等方式培養[11]。目前,高等醫學院對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給與了重視,人才培養目標、辦學定位、機構設置、教育經費等均給與了重視[12-13]。課程設置體現了基層醫療工作的特點。師資力量上以中青年教師為主。但是總體上,全科醫學教育在我國還是剛剛起步,還需要加強對全科醫學師資培訓,提高整體教師資質。
MOOC的特點:與傳統的網絡課程相比,MOOC課程具有靈活、共享、自主、開放、高效等特點,將原有的線性教學內容拆分成多個知識點,根據其相互關系構成對應的知識網絡,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和合理安排時間,同時突破了傳統網絡課程單向傳授的模式,實現了大規模即時互動,允許學習者體驗聽課、提問、討論、作業、考試等學習的全過程[14]。
對教育結果進行評價,采用全科醫學生在醫學倫理、醫患溝通方面的得分顯著高于五年制臨床醫學生。學院針對基層醫療服務的特點,重視這方面的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基礎課程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專業課程方面,訂單式全科醫學院校的醫學生得分低于五年制臨床醫學生。五年制臨床醫學生畢業后面臨工作選擇,對專業課程可能更為重視。這樣提示,在全科醫學生教學方面,還要重視專業課程教育。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教育部,等.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的實施意見[Z].2010.
[2]張慶.MOOC:特征與學習機制[J].教育研究,2014(9):112-120.
[3]張昊霆.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的調查與分析[J].青年時代,2015,3(21):157.
[4]申穎,韋波,張海英,等.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6(8):3-4.
[5]魏寶武,佟維妍.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教師教育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市場,2015,22(40):76-77.
[6]龔偉偉,業海燕,肖雨龍.CIPP評價模式下青年醫師臨床路徑培訓[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5,40(7):540-542.
[7]徐宛玲,郭小慧,王建國,等.鄉鎮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生健康與壓力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14):2628-2630.
[8]段勇,孫振球.我國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現狀、問題與對策[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4):813-814.
[9]滕英,程謐,楊嬌,等.我國農村衛生事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討[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6):1048-1050.
[10]吳輝,李強,張合喜,等.農村訂單定向本科醫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31):4449-4451.
[11]李強.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學風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9(20):72-74.
[12]馬家忠,包玉穎.江蘇免費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中國醫藥倫理學,2010,23(6):54-56.
西方發達國家的醫學教育體系發展比較完善,擁有數量可觀、素質較高的全科醫生隊伍,擁有健全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如在英國、加拿大全科醫生的數量占到全部醫生總數的50%,美國達到34%。美國的全科醫生稱為“家庭醫生”,全美各醫科大學都設有家庭醫學專業,且60%以上的醫學畢業生是全科醫生。澳大利亞的全科醫生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全國約有560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多個輔助社區衛生機構,每100人兩周內平均有17人次看全科醫生。我國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還不健全,全科醫生的培養和使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只有少數醫學高等院校開設全科醫學專業,從事全科醫療工作的醫生僅占8%,且整體素質偏低,居民對基層衛生服務技術水平信任度不高。全科醫學人才的嚴重匱乏和質量偏低成為制約我國現階段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因此,加快全科醫生培養,提高培養質量是當務之急,對我國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2011年12月6日在全國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長陳竺明確指出目前我國全科醫生培養制度為“一種模式、兩條路徑、三個統一、四條渠道”。“一種模式”、“兩條路徑”分別指全科醫生培養逐步規范為“5+3”模式和“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兩條路徑,是全科醫生培養的長期規劃。但周期較長,在短期內很難滿足社區及鄉鎮衛生服務的迫切需要。因此,“四條渠道”是解決我國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人才緊缺現狀的重要舉措,即大力開展基層在崗醫生轉崗培訓、強化定向培養全科醫生的技能培訓、提升基層在崗醫生的學歷層次、鼓勵大醫院醫生到基層服務。其中進行基層在崗醫生轉崗培訓是目前實施過程中的重重要途徑,可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基層衛生服務人員的素質、知識與技能,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質量。因此,大力培養合格全科醫生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期我國醫學教育和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
1 培養模式
加快全科醫生的師資培養力度。師資素質高低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醫學教育模式變革中重要課題。我國的全科醫學教育起步較遲,沒有現成的全科醫學師資隊伍,因此制定長期的師資培養計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保證全科醫學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全科醫學教育全面健康發展的關鍵。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研究,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內外全科醫學教育的先進經驗,促進全科醫學教育工作科學、規范和健康發展,進而提升師資力量。專職教師的培訓應以全科醫學理論、公共衛生保健、心理和精神衛生、社會學知識、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科研等內容為主;臨床師資的培訓應側重于全科醫學理念和知識,培養全科醫學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帶教教師要深入基層開展全面調研活動,了解基層衛生服務需要,以指導教學活動;鼓勵臨床帶教老師輪流深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感悟社區獨特的服務模式,增強全科服務意識,提高帶教針對性;鼓勵專職教師參加臨床實踐,尤其是社區醫療實踐,促進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培養雙師型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2 課程設置
以社區“六位一體”的衛生醫療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導向,以培養全科醫療臨床思維、全科診療模式為原則,合理優化課程結構,打造知識、能力、職業素養有機統一的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