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7: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從中醫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難看出,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互蘊含、彼此滲透,相互催生、相互牽引。[3]二者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訴求,在內容上具有契合點,在本質上具有內在的關聯性。
1.二者具有一致的價值取向
中醫藥文化強調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其核心價值觀“仁、和、精、誠”是中華民族深邃哲學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醫藥領域的集中體現,是醫術與醫德的統一,是醫學職業精神寫照。[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制度價值取向的體現,是基本的、持久的價值,是真正目標性、理念性的價值,主要目的在于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從而培養出正直、誠實、勤奮、進取、對社會有用的人。從這點來看,中醫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致的價值取向。
2.二者具有一致的道德訴求
中醫藥文化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其哲學體系、思維模式、價值觀念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休戚相關。從道德層面看,中醫藥文化具有“上醫醫國的家國意識,致中尚和的價值取向,醫乃仁術的仁愛思想,大醫精誠的人格追求,上工治未病的憂患意識,膽大心小、智圓行方的行為心理”[5]。中醫藥文化特別強調醫者須具備高尚的醫德修養,其以人為本、濟世活人的價值理念,大醫精誠、淡泊名利的精神,是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永恒的道德追求。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盵6]在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既是對我國傳統理想道德人格的現代表達,也在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因此,中醫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致的道德訴求。
二、中醫藥文化融入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探析
1.弘揚博大精深的中醫傳統文化,加強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在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中,中醫藥文化傳承屬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這一范疇,豐厚的中醫藥文化遺產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中醫藥院校弘揚中醫藥文化是當代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具體表現。中醫藥院校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將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精髓與科學精神、創新精神融合浸潤到學生的思想深處,激發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傳承、凝練并弘揚中醫藥文化;要加強校園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建設,突出醫學院校的辦學精神和理念,充分利用校園建筑、雕塑、場館、廣播、網絡、宣傳欄等宣傳中醫藥文化;要積極開展專業經典誦讀、中醫藥知識競賽、醫技大比拼等活動,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接受中醫文化價值觀的培養與熏陶;要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與醫學實際相結合,穿插醫學發展史,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與中醫哲學的廣博高深,激發學生的愛國愛民熱情,增強學生對優秀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2.倡導精益求精的職業技能追求,培養醫學生敬業奉獻精神
精益求精、救死扶傷、盡心盡責是醫生的天職?!熬奔瘁t術精湛,從醫者需精于醫術,唯精唯一,精義入神,方可致用。精湛的醫術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醫學院校要加強醫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引導學生熟讀中醫經典,將中醫經典理論誦讀、等級考試推廣到中醫藥的各個學科,強化經典理論的學習,夯實學生的中醫基礎理論水平;要在中醫教學改革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課程的教學,使專業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相互滲透,培養既精通中醫學知識和技能,又具備中醫藥文化修養的應用型中醫藥人才;要運用人文社會科學理論闡述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技能與敬業精神;要堅持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正面教育與反面事例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精益求精的職業技能。
3.倡導以誠為美的道德風尚追求,培養醫學生誠實守信精神
良心是醫生的底線,誠信是醫生的天平,高尚的醫德是醫生的靈魂,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保證。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論及只有“精”“誠”兼備方能成大醫?!罢\”即高尚的品德修養。醫者要有“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確立“普救含靈之苦”的志向,對所有來診的患者,不管貴賤貧富,老幼美丑,都一視同仁,詳察精治。在《紀念白求恩》中用“誠”來概括和詮釋白求恩的醫德境界。中醫藥院校要強化教育教學平臺設計,發揮網絡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主陣地作用,通過時事教育、形勢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倡導和踐行誠實守信準則,豐富醫學生思想內涵,增強醫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多邀請醫療衛生行業勞模、科研帶頭人及醫療服務明星暢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思想,使學生感受悟到先進的人格魅力,體驗到生命所系,生命所托的真諦。
4.倡導濟世救人的職業道德追求,培養醫學生團結友善素養
1.1系統論思想盡管近代的系統方法是從20世紀40年展起來的,但一些樸素的系統思想卻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東方出現了。中國古代存在著典型的有機整體觀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樸素的整體系統觀。如在我國最早的著作《易經》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風、澤、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說。八卦說把世界看作為一個由基本要素組成的系統整體,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疊形成六十四卦,從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間萬事萬物的世界體系。而且《易經》還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關系所規定的層次系統整體,是一個動態的循環演化的系統整體。同樣五行說也是將世界看作是由五種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組成的系統整體,這五種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層次的系統結構,從而構成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所以這些理論基本上都是將最基本的物質元素看作是組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而整個世界無非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整體系統,它們之間相生相克,使得整個世界不斷循環演化,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系統整體。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為創始人的道家對系統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經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無”“陰陽”學說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疇,如有與無、一與二、始與終、陰與陽等對立統一的關系來表達自然界的統一性。它們認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則。天、地、人都是道的產物,它們具有統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體,也是天地人運動必須遵守的規律和行動法則,認為世界的起源于“無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
植根于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國古代醫學思想同樣包含有豐富的系統觀念?!饵S帝內經》中人體被看作一個和諧的有機整體,并進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養生規律是與外界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的,故有“天人相應”的醫療原則,主張把生理現象與自然現象相聯系,提倡整體辨證施治的觀點。
中醫藥學的這種觀點受到國際上系統科學家的高度重視。當代著名系統科學家,耗散結構理論的創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說:“我們正是站在一個新的綜合、新的自然觀的起點上。也許我們最終有可能把強調定量描述的西方傳統和著限于自發組織世界的中國傳統結合起來”[1]。
中醫的診斷方法中依然蘊涵著大量的系統論思想,中醫的診斷包括四診和辨證,四診除通過望、聞、問、切外,還包括參考病人的社會心理狀況、體質狀況以及自然環境狀況等信息,對病因、病位和病機做出明確判斷。辨證是以一定的經驗(包括理論)為基礎的信息加工、分析和處理的過程,辨證既是對四診資料的處理,又反作用于四診技術的運用,同時還受治療結果的反饋,并不斷完善和更新。中醫藥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藥物治療的方法是針對證候組方遣藥,非藥物治療也同時針對證候或病因,選擇針灸、推拿或心理、音樂等來治療。其治療思路整理如圖1。
1.2演化論思想中國古代演化觀主要表現在陰陽學說、五行說、太極圖等學說之中。大多都是將萬物的演化描述成為一個相生相克、連鎖輪回的變化鏈條,其變化在一個閉合的回圈中進行,而始點最后又變成了終點。中醫藥學思維活動是動態的過程,通過人的機體在自然狀態下的動態描述,去反映出癥狀或生理現象的表現,如臨床中獲得的脈象、病人的面色、舌體形狀。中醫藥理論認為人的復雜性在于它自身和環境的相互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動態變化,元氣學說闡明了“形”與“氣”相互轉化的發展觀,強調“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動統一過程狀態演化,如中醫理論中健康概念實質上體現的是陰陽之間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狀態,醫療的任務就是調整這種狀態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狀態。中醫學對生理過程的認識角度是從氣化的結構和氣化的活動這一“耗散”系統出發的。
2中醫藥學傳統方法論對現代科學研究的啟發
2.1中醫藥整體認知論的科學思想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天人觀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主張人與自然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相互影響,相至制約,因而人應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天人觀在古代曾表現為“天命論”“天人感應論”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觀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學的內容。但在西方工業化進程帶來的諸如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和能源浪費等社會問題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諧的中國古老天人觀有助于在現代科學基礎上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以保持與自然的和諧持續發展。
從實踐角度看,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的影響。日本哲學家和農學家福岡正信先生依據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農法”取代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科學農法”,并親身實踐,取得了顯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賴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響,主張“有機建筑”的理論,充分注意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體現了人與自然有機協調的特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還影響到現代技術的發展,這就是強調技術程序應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悅和健康,強調技術的功能是解放人,現代的人體工程學、人-機系統工程學和技術美學研究,正是適應這種需求的體現[3]。
2.2中醫藥直覺、體驗的方法論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在他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中某種不同于西方的藝術特性——既有原則,又能進行靈活調整;不僅有科學思想,而且有駕馭科學的智慧。他說:“中國人和日本人所擅長的并以他們的擅長而自豪的,就是直覺的領域——日語叫做‘勘’(がん),這就是一種敏感或機伶?!保?]老莊的思想在湯川秀樹的物理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受莊子的倏和忽為渾沌鑿七竅的故事的啟發,聯想到萬物中最基本的東西并沒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們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對應。它雖未分化,卻有著分化為一切種類基本粒子的可能性,這就是“渾沌”。湯川秀樹還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這句話的啟發,提出了時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醫藥學思維中的直覺和理性總是互補存在,這種直覺賦予了科學家以新的頓悟使其有所創造。正如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所說:“量子力學迫使我們認識到,宇宙并不是物體的集合,而是統一體中各部分相互關系的復雜網絡。但這正是東方神秘主義體驗世界的方式?!保?]卡普拉相當重視“體驗”的作用,他通過中醫和《易經》來體驗事物的對立統一和動態平衡,通過《華嚴經》來體驗事物的相互依賴和時空的相互滲透,通過中國哲學中道與氣的學說體驗“空”與“形”的關系,并將這些體驗同現代物理學研究緊密聯系起來,從而獲得了對基本粒子結構和關系、量子場論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維模式的嚴密邏輯性決定了其強調“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這限制了創造力的有效發揮,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體驗的模式認識成果恰恰能夠啟發和激勵科學家的創造和想象力的發揮。
3中醫藥學協調思想為現代科學關于有機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啟示
李約瑟將中國傳統科學思想成為“有機自然主義”[6],因為中國傳統科學思想主要是針對存在有機聯系的事物加以整體的認識和體驗,其典型的科學成果應該就是中醫藥學。這是傳統科技體系中至今仍有現代價值的為數不多的成果之一。中醫藥學在不破壞生命有機體的內外聯系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體驗和辨證施治,調節人體內在機能,達到內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療特點,以其舉世公認的療效說明了中國傳統思想在認識生命有機體方面獨有的方法論意義。
管理科學是現代科學體系中體現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相互滲透的新興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具備社會有機體特點的組織或群體。早期的管理科學理論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羅制”實際上把工人看作從屬于機器生產工具,用機械論觀點看待生產活動中的人與人、人與機器的關系?,F代管理科學中的Z型理論改變了這種傾向,開始強調以人為中心,注重人際的有機協調。提出Z型理論的美籍日本管理學家威廉。大內主張經濟組織中每個人和每個團體正好象人體中的器官,管理的機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協調,這種觀點顯然帶有東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學家伊藤肇進一步指出,日本企業家能夠使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復興,中國經典的影響應居首功[7]。
從分子到細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針對功能的遺傳學早有定論:基因產物必須在細胞內環境中發揮功能,細胞必須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機體必須在多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達及作為結果產生的表型常是通過個體基因型與內外環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飾和改變[8]。最新文獻也認為,很多人類常見病代表著我們的基因組與環境畢生相互作用的一種積累,預測基因在復雜疾病過程中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種令人氣餒的任務[9]。由上可見,基因型與表型不總是一一對應。因此單純以基因表達譜作為“證”的實質或作為“證”“病”的連結點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僅是基因并不能解開生命之謎,生命是宏觀的”[10]。美國《科學》雜志19990402出版復雜系統???,其編輯部導言“超越還原論(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當指出現代基因組學還原論方法的不足,指出:“還原論的缺點越來越明顯,主要是信息過載和過分簡單化,從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議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補充占支配地位的還原論方法”[11]。
中醫藥學中蘊涵著現代系統科學的基因,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和發展為中醫藥學特色和優勢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發展呼喚中國傳統科學觀啟迪的今天,中醫藥現代化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其科學內涵將會得到充分揭示和發展,中醫藥學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中醫藥學對生命活動的認識,提供了人類認識和把握人體復雜體系的有效途徑;中醫藥學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認知方法及其個體化診療體系反映了整體醫學的特征;中醫藥豐富的治療手段和靈活的方法,符合人體生理病理多樣性的特點;中醫藥浩瀚的古典醫籍,是人類生物信息的巨大寶庫;中醫藥學充分體現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展示了現代科學一體化的新趨勢。從以上的優勢和特色可以看到中醫藥學不但具有極強的科學性,而且在許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現代人體科學、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以至現代科學發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茖W進入后現代時代,正在從分析的科學嬗變為整合科學,中醫藥學中所蘊涵的文化優勢、思維優勢將對現代科學文化的發展發揮重要的啟發作用。
【參考文獻】
[1]伊·普利高津.從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2.
[2]葛榮晉.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張相輪,凌繼堯.科學技術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湯川秀樹.創造力和直覺——一個物理學家對于東西方的考察[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5]灌耕.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德國國際中醫學會副主席、德文版《中醫學報》主編英悟德博士于2012年9月訪問成都中醫藥大學時,曾專程到《養生雜志》編輯部拜訪本刊主編馬烈光教授。2013年9月,英悟德博士偕同德國氣功養生醫學協會主席田麗思博士再度訪問成都,與馬教授商談中德雙方在中醫養生及刊物編輯出版方面的交流合作事項。兩位德國專家還欣然同意受聘為《養生雜志》專家顧問團成員,并接受了本刊專訪。
曾擔任過德國前總統和現任總理默克爾女士翻譯的南京大學王民教授這次陪同英悟德博士和田麗斯博士來訪,并協助翻譯,謹此致謝。
馬烈光:今天非常歡迎英悟德博士蒞臨養生雜志社,就我們共同關注的中醫養生文化進行交流,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中醫養生未來定能在德國結出碩果。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我曾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與德國中醫學專家進行過座談,就中醫養生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那時的中醫還不為世界所熟知,但在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德國專家對中醫已經有較深的研究,著實令人吃驚。后來,我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坐診時,多次帶教德國留學生,他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治學嚴謹,一絲不茍,中醫理論和實踐能力都較強,對中醫養生也有相當的了解。這些都說明,中醫養生很早就已經在德國傳播,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國際中醫學會想必在這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下面請英悟德博士談談,國際中醫學會如何在德國傳播中醫養生以及取得的成就。
英悟德:國際中醫學會(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ciety-Societas Medicinae Sinensis, SMS)成立于1978年,是歐洲最早成立的第一個國際性中醫藥學術研究組織。創始人是德國著名的漢學家和中醫理論專家滿晰博教授(Prof.Dr.Manfred Porkert)。SMS不像歐洲一些研究中醫的組織那樣只從事針灸研究和治療,而是全面研究傳播傳統中國醫學,包括中醫藥理論、針灸、氣功、推拿、太極、食療、中藥應用等。SMS每年都開設和舉辦各種有關中醫藥講座、培訓班和研討會,并舉辦相關展覽,還經常組織德國醫生到成都中醫藥大學來學習、進修,包括在中醫附院的臨床實習教學。
SMS編輯出版德文版《中醫學報》(季刊),翻譯介紹中國重要的中醫藥研究論文以及國外專家有關學習和應用中醫藥的文章。這是歐洲最早出版并堅持至今的一份中醫學術性期刊,讀者覆蓋歐洲以及北美一些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
馬烈光:據我所知,英悟德博士在中醫養生方面頗有研究,并出版過有關道教養生、太極、氣功和食療專著。請問您對中醫養生文化進行了哪些深入的研究?
英悟德:我是1984年參加SMS的,1986年擔任德國《中醫學報》主編,1996年被選為學會副主席。在此以前,我在讀大學時就學習了中文,開始對中國太極拳進行研究。我在慕尼黑大學的碩士論文就是專門研究太極拳的,并在慕尼黑有名的“Gesundheitspark”健康預防中心教授太極拳。這在當時是德國最早的一本專門研究太極拳的專著,在此以前只有法國巴黎大學戴思博(Prof.Catherine Despeux)在法國出版過有關太極方面的書。
我讀博士后,也繼續深入研究中醫太極、氣功。1986~1988年得到德國科學院的資助,派我到中國來進修學習,在北京受到中國中醫學會的接待,并安排我在中國學習中醫養生和氣功,收獲很大。
我在學習研究中醫養生的同時,也對道教養生進行探討,讀了一些有關道教養生方面的經典著作。對唐代司馬承禎所著《服氣精義論》很感興趣。我認為這是一本很有特色和價值的書,它不僅廣征博引了許多道教經典論述,并與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相結合,發展了陶弘景服氣療病的思想,使道教氣功療病法進一步完善。這對我啟發很大,我決定把它翻譯成德文,并以此作為我的博士論文。我的論文受到學術界重視,德國有名的基金會(The studienstiftung des Deutschen)主動給予贊助,已正式出版。這篇論文在德國受到關注,因為當時在德國沒有這方面的著作,對中醫養生經典理論還沒有人作系統介紹,直到現在,這本書在德國也還很有價值。
馬烈光:中醫藥膳食療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同時藥膳食療充分體現出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看到您在德國和韓鵬教授合著了一本《中國食療》,書中詳細介紹了食物的藥用價值、烹制方法以及中醫臟腑常見病的食療方法和應用。這本書的出版在德國受到各方關注,影響頗大。請您就此做詳細介紹好嗎?
英悟德:好的。我在研究中醫養生的時候,也讀了一些有關中醫食療的書,深知“藥食同源”的重要性和食療在養生方面的作用。歐洲人對中國飲食文化很感興趣,推廣中醫食療一定會受到西方人的歡迎。所以,我花了幾年的時間申報了專門研究課題,對中醫食療進行研究,對有關中醫經典食療文獻資料和一些現代資料以及中國飲食文化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并得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劉繼林教授和范家永教授的大力支持,最后與SMS前主席、德國著名中醫臨床和教育專家韓鵬(Prof.Dr.Carl-Hermann Hempen)合作,編寫《Chinesische Diaetetik》(中國食療)正式出版。在這本書中,介紹了157種西方常用的藥用食物的具體應用和滋補作用,也介紹了中醫食療理論和食療養生學說,受到讀者廣泛歡迎。在SMS辦班、講座中,我們也將中醫食療列入計劃,并曾舉辦有關食療專題展覽,起到廣泛宣傳作用?,F在在德國,一些中醫研究組織也開始了對中醫食療養生的研究和宣傳。
馬烈光:中國的養生文化綿延幾千年,不僅福澤中國人,也極大地影響了整個東南亞?,F在中醫養生走出國門,將給五大洲的朋友帶來健康和長壽。那么,中醫養生在德國的發展前景如何?
關鍵詞:宋代;醫者群體;儒醫;研究綜述
一、宋代醫者群體的研究
從歷史角度考察,宋代的行醫人員與當時的“醫人”、“醫生”(龔延明:《宋代官制詞典》,中華書局,1997年,第285、286頁)均有所不同,欲以宋代行醫人員為中心進行研究,“醫者群體”的稱謂應當是概括比較全面,比較恰當的。
陳邦賢先生在《中國醫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的“緒言”中就提到醫家地位研究,論述基本上以傳統杰出醫者為代表與醫事制度之演變為重點。莊佳華的《試論北宋醫者的社會地位之轉變》(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范學院?1994年)一文認為在北宋時期,由于皇帝的重視,在“以醫藥施行行政”與“抑巫揚醫”的治國政策下,士大夫求醫觀念改變,醫者的社會地位相對提高。但文章的時間僅限于北宋,而且關注較多的是士大夫階層情況。楊小敏的《宋代醫者群體若干問題研究》(碩士論文?河北大學?2011年)一文主要按照醫者內部社會階層和認識意識的不同,將宋代醫者群體分為一般醫者群體和特殊醫者群體兩大類,前者包括宮廷醫官、地方醫官、軍醫和民間醫人,后者則包括巫醫、僧醫和道醫。并基于宋代醫事制度的革新特點,分別闡述了各醫者類型對古代傳統醫學發展的正反兩方面作用。然而,由于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人們的認識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誤區與盲點,不論是在上層社會還是下層民間、京城重鎮還是鄉野僻村,巫醫、僧醫、道醫之類,因具有存在的歷史空間而不可能清除。最后,文章在梳理古代醫藥學發展變遷的前提下,嘗試從官方醫學的繁盛、民間社會的忽視、炮制藥劑的流行和文化溯源的慣性四個方面,概括了現代社會輿論中缺少宋代膾炙人口的醫學家的歷史原因,體現了宋代醫者群體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明先生著《南宋時期浙江醫藥的發展》(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年),書中第四章“醫藥學家及著作”,整理了諸多南宋時期浙江地區醫藥名家,反映了浙江醫者群體及醫藥水平的發展狀況。
二、宋代儒醫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儒醫的形成,陳元朋所著《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臺灣大學出版社,1997年)闡述了宋代的醫事制度與士風醫俗,分析了宋代士人“尚醫風氣”的形成原因、特點及“儒醫”概念的出現時間,為研究儒醫問題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端未娜遽t――兼評Robert.P.Hymes有關宋元醫者地位的論點》(《新史學》,1997年第6卷第1期)指出“自宋以降,‘儒醫’逐漸成為醫學傳承的主流,這類醫者大多具有儒學的根底,他們注重對醫學經典的研讀,其行醫作風也多合乎儒家的道德標準,與那些僅憑數張藥方或幾味單方便為人療疾的醫者,有本質上的不同。”張莉《宋代儒醫研究――兼論宋代的“抑巫揚醫”》(碩士論文?湖南大學?2008年)指出宋代儒醫現象的形成是內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外因方面,皇帝們對醫學的重視以及朝廷一系列“揚醫”政策的實施,印刷術、出版業的發達,儒生入仕的壓力,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民間巫醫、庸醫等諸多因素,促使習醫的儒生越來越多。在內因方面,醫學和儒醫發展到宋代,關系更加鞏固。外因為儒生尚醫、習醫提供了各種條件,內因影響著儒生們對醫學的態度。在內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宋代儒醫現象形成。此外,陳艷陽《宋元時期醫學隊伍的組成特色》(浙江中醫雜志,2003 年 1 月)、徐儀明的《論孟子“仁術”說對北宋儒醫文化發展的影響》(《史學月刊》, 2002年第11期)、賀圣迪的《論儒醫的形成與特征》(《上饒師專學報》,1999年第5期)等文章也有所涉及。
儒醫的定義,薛公忱在《論醫中儒道佛》(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年)中對儒醫問題進行了多方面論述,他把“儒醫”狹義定義為宗儒、習儒的醫者和習醫、業醫的儒者。這個定義初步表明儒醫群體內的成員不僅僅有崇尚醫學、習醫的儒生,也有棄儒為醫成為醫者的儒生。形成儒醫的兩個主要方式,是從醫者提升為儒醫和從儒生轉變為醫者,這是對儒醫的高度總結。李良松《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認為:儒醫,從廣義上來說,可以說是掌握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的文人。他們或是棄儒從醫,或是儒而兼醫,或是知醫而自用?!彼J為文人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就可以被稱為“儒醫”。這個表述比較完善,基本上可以概括各個時期儒醫現象的基本特征。
儒醫社會地位的研究,宋麗華《中國古代醫人社會地位研究―以漢宋之間為核心》(碩士論文?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第三部分展開對宋代儒醫的研究,作者指出雖然世人給儒醫有極高的評價,但醫人的社會地位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的改變。這從儒醫的習醫緣由、醫人對儒學的傾向以及儒醫以外醫人群體的社會地位狀況都能得到體現。同時,從醫人稱謂的角度小結漢宋之間醫人社會地位的概況。唐曉偉《從文醫關系看醫生社會地位的變遷》(碩士論文?蘭州大學?2008年)一文指出文醫關系的緊密程度與醫生社會地位的高低互為因果,宋代產生了“儒醫”且地位逐漸提高,使文醫關系更加緊密,二者的深入交往促使醫生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升,并終于在金元之際達到頂峰。安春平《宋代的醫生》(碩士論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1年)通過對宋代醫者群體的構成、思想背景與學醫方式等基本情況的考察,指出儒醫開始成為一種社會角色是宋代醫學發展的一大特點,儒醫的形成與發展,有助于宋代醫生社會地位的提高。此后,儒醫的努力成為促進醫學發展的主要動力。
除卻上述方面的研究,還有關于某一儒醫人物、地方性儒醫群體、特定歷史時期儒醫現象的研究。王敏《世醫家族與民間醫療:江南何氏個案研究》(博士論文?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一文在研究江南世醫何氏家族的發展歷程中對宋代儒醫有所涉及。同時,作者還指出醫者與患者在一個開放的醫療空間中展開互動與博弈,社會地位、關系網絡、文化等級這樣一些因素,在醫療場域的博弈和競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影響了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流向。李似珍《從陳高由儒轉醫看宋代的儒醫現象》(《醫古文知識》,2001年第4期)則注重個體儒醫的研究,文章通過討論陳高作為經學博士轉而從事醫學管理的個人經歷,反映出當時社會對醫學的重視,由此使醫理的發展有了新的突破,促進古代醫學的進一步發展。周益新《宋代儒醫高若訥對中醫學的貢獻》(《山西中醫》,2003年10月第5期)一文詳細論述了宋仁宗時期的著名儒醫高若訥在培養醫學人才、整理古典醫籍、精研“傷寒論”學各方面的突出業績。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對宋代著名醫家進行介紹或考證的短文,如陶麗華《宋代湖州名醫――朱肱》(《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楊金萍、王振國《宋代醫家董汲學術思想簡析》(《中醫藥學刊》,2004年第7期)、張如安《宋代醫家李怪生平小考》(《中華醫史雜志》,2004年第4期)等。
三、小結
【關鍵詞】 針灸療法;文獻分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637-01
針灸療法是我國傳統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貢獻。2010年我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正式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審議,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中國,針灸在多種疾病特別是神經系統疾病方面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臨床效果顯著。同時,針灸在全球,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得到迅速的發展,相關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而廣泛。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通過SCI可查閱最新文獻、跟蹤了解國際學術動態。本文以SCI源數據庫為檢索庫,以“acupuncture”、“moxibustion”、為檢索主題詞,在SCI Web版數據庫中檢索式為Topic=(acupuncture)OR Topic=(moxibustion);Timespan=2012.Databases=SCI-EXPANDED共檢索出830篇,將所獲得文獻進行歸納分析,以了解2012年針灸領域的研究發展狀況。
1 文獻來源國家/地區
中醫針灸作為我國傳統療法的一大特色,我國研究人員有責任和義務去推廣及傳播其療效、作用機制等。從表1看,我國發表的文獻仍占主要部分,其次為美國、南韓、英國、德國及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表現出更易接受針灸替代治療,這與其現代醫學觀念的轉變有密切聯系。中韓之間就針灸所有權曾引起一時風波,依據此次檢索,南韓對針灸療法的重視也可見一斑,其中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文獻數達80篇以上,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聯盟資助文獻達14篇。
4 影響因子較高來源出版物
影響因子是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之一,一般來說影響因子越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也反映該期刊的論文質量、水平及價值高。2012年刊登在《臨床腫瘤學雜志》的針灸文獻是Molassiotis,Alexander發表的針灸可改善乳癌放化療后等所致的疲勞的隨機對照試驗。結論是針灸是一種對癌性相關疲勞癥狀的有效干預措施及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由此可見,針灸療效是得到認可的,盡管其機制并未完全明確。但總觀2012年針灸文獻來源出版物的影響因子多數在5以下,論文的引頻數并不高,這與論文的設計密切相關,如設立對照組,雙盲等,仍是故有難點,一直存有爭議,因此不少研究人員認為針灸的實際效應存在偏倚。然而,針灸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真實地實驗于人類身上,具有無可否認的地位。針灸的理論源于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思維模式相距甚遠,不應該以西醫的研究模式對針灸療效一概而論。
1.1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中未能得到廣泛應用中醫護理技術具有經濟實用、創傷小、無痛苦、見效快、易接受等特點。其操作如拔罐法、刮痧法等操作簡單、療效可靠,在民間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常見有家庭自備火罐、刮痧板等。但隨著公民法制意識的增強,2006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規定護士執行中醫護理技術時必須遵醫囑。在醫院,護士必須在有醫囑的前提下方能對患者進行操作。但是一方面由于中醫治療起效慢的特點,相當一部分人對中醫存在偏見,對其認可程度低,認為這只是一種輔助治療的手法;另一方面,很多醫生更傾向于對癥治療且立竿見影的西醫技術,這些因素都極大程度地動搖了人們學習發展中醫護理技術的積極性,制約了中醫護理技術的應用發展。
1.2整體護理缺乏中醫特色中醫護理的理論來源于中醫學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并與自然環境、社會密切相關。中醫學強調“三分治,七分養”,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強調人是一個以臟腑、經絡、氣血為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強調人體與自然界及社會的關系,進行辨證施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手段獲取病情、個體狀況、心理、社會環境等信息,應用中醫八綱辨證的方法加以分析、歸納,確立患者的證型及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提出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護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導?!吨袊o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指出,提高中醫護理技術,以發展中醫護理特色和優勢為主線,注重中醫藥技術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據中醫護理防重于治、注重養生的思想,發揮中醫護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養生康復中的作用,突出中醫整體觀和辨證施護,加強中西醫護理技術的有機結合,促進中醫護理的可持續發展。但在臨床工作中往往因癥候難辨,導致護理措施單一而流于形式。
1.3中醫護理科研開展滯后中醫護理雖有幾千年歷史沉淀,但由于在傳統中醫臨床實踐中一直醫護不分家,直到建國后中醫護理學才獲得獨立發展的機會,故其真正作為一門專業學科,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且有些技術一直沿襲原有的傳承,缺乏創新。護理科研人員的一個薄弱環節,表現在科研項目少、缺乏深層次的前瞻性的大樣本的隨機的對照研究。有學者研究了2005年1月~2008年12月發表的有關護理研究的論文,共有62133篇,其中,關于中醫護理研究方面的論文只有390篇,占所有護理論文總數的0.63%。開展中醫護理科研的課題少,科學性欠嚴密,缺乏創新性,真正有價值、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課題較少,相關論文也大多是對一些已經開展的中醫護理操作進行總結性的研究,缺乏創新項目及??祈椖?,因此需要進一步挖掘中醫護理的潛力,提高中醫護理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2解決中醫護理臨床實踐問題的對策
2.1重視中醫護理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嚴格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相關規定,使全院護理人員每年系統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100學時,培訓時以臨床常用的中醫護理技術操作、中醫基礎理論為重點,因人施教,分層次訓練,力求人人掌握、人人能操作。學習過程中采取中幫西、西學中的學習方法,互相取長補短。以中醫護校的護理為主,從理論到臨床指導西醫護校畢業的護士,正確運用中醫護理技術,以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為目的,采取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并且通過自學和請教老中醫的方法,提高業務水平。鼓勵護士通過自考、函授等繼續教育方式,取得中醫護理??啤⒈究茖W歷。對護士實行按學歷水平、工作經驗、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分層次上崗,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以充分調動每一位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此外,為了提高護理人員對中醫護理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酌情開展治療項目的獎懲機制。如本院以科室為單位,根據各??撇煌厣_展相應的??浦嗅t護理,設置一定的指標,每季度總結對比各科室中醫操作的數量及療效,對超額完成任務的科室給予一定的獎勵,未達標者則予適當的處罰。
2.2促進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讓更多的人走進中醫,理解中醫,接受中醫的治療與護理,宣教是關鍵。在老百姓中宣傳和提倡“未病先防”“藥膳同源”“內外兼養”的養生、保健知識和觀念,讓老百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中醫藥文化,真切地感受到中醫藥的方便與實惠,真正為老百姓服務。如本院在電梯內以及電梯口放置中醫養生知識宣傳專欄,病區走廊以及各住院部相通的天橋兩側墻上建立中醫文化墻,各病區護士站內放置中醫養生宣傳冊,院內中醫師定期赴老年大學進行養生講座等,消除患者對中醫操作的不信任感,以取得其支持和配合。對于臨床中有中醫護理技術操作適應證者,護理人員應主動與醫生溝通、協調,與醫生達成一致意見,取得醫囑后,為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操作。如本科室針對便秘的患者采取大黃粉敷神闕穴,針對眩暈的患者采取王不留行籽按壓耳穴,針對失眠患者采取中藥艾葉泡腳,效果顯著。而在其他科室,也都開展了相應的中醫護理操作,如肛腸科的中藥灌腸法,消化內科的艾灸法等,對癥施護,效果顯著。
2.3推動中醫護理與整體護理的融合中醫護理的開展,使整體護理內涵更豐富,有助于整體護理模式的建設,也推動了中醫護理學科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圍繞“以患者為中心”,創建具有中醫特色的整體護理,對中醫界的護理人員來說是新的課題和挑戰。借鑒現行的現代整體護理模式,在臨床中實施“四診-辨證-施護-評價”的有中醫特色的護理程序,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將患者的生理、心理、飲食、環境、社會因素等,視作一個整體,通過細心地觀察患者的情志、氣色、舌苔、脈象等外在的變化,認真聽取其主訴,結合具體情況,從而制訂出相應的護理方案。
2.4增強中醫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首先要把中醫護理科研納入護理管理的議事日程,加大繼續教育力度,從根本上改變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其次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護理人員通過網絡查詢及檢索,收集最新的中醫護理學數據和護理學信息資料,高水平、高起點地確定中醫護理科研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3展望
【關鍵詞】 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現狀分析;改革構想;實施方案
一、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程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轉型導致社會價值觀念的轉化,文史哲學科遭遇冷落,文學課程也出現邊緣化傾向。高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高校教學為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淡化專業,強化素質教育,增加大量通識課和選修課,導致專業課課時壓縮。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的教與學急需加強。
文學課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包括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不同內容。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學團隊,他們不斷革新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特點,不同程度地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優秀的語言文學工作者。
本課題組授課教師積極參與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方案實施的各個環節,認真開展各項教學和實踐工作。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本專業知識現狀和需求;轉變教育理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變革課程評價體系;督促學生閱讀文學原著,查閱相關論著論文,撰寫讀書筆記;充分運用現有教學條件,開展多媒體、影像等多種教學手段,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撰寫學術論文和教改論文多篇,并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中,以期達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二、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改革構想
自2014年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開始以來,本課題擬繼續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讓每位學生參與教學環節,貫通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
基于課程自身的性質、特點與規律等,本課程組不斷探索與實踐,提出并實施的教改措施、擬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現代文學課程綜合改革》
本課題從陜醫大現代文學教學發展足跡和現狀出發,對現代文學第一課堂在教學機制、師資狀況、學生素養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和不足進行逐一剖析,努力查找并分析原因,試圖尋求促進現代文學教學第一課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構建現代文學教學第二課堂內容體系,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效貫通。
2、《現代文學課程多元考核評價體系的建構》
鑒于本課程的特點,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方法。可以就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或指定作家或篇目,以論文方式考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將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比例調整為4:6,即平時成績占40%,除常規的出勤、提問、討論外,重點是將學生的讀書筆記、學習心得、課堂練筆等計入平時成績;卷面成績占60%。
現代文學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將成績測試與水平測試、能力測試有效結合,旨在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精神。
3、《現代文學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探索與實踐》
主要是解決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課件、影像材料等在教學中的內容、方法、比例等應用問題。逐步實現現代文學課程的網絡化教學。
4、《現代文學課程第一課堂教學研究》
主要是解決現代文學課程與美學、文藝學、語言學等學科融合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用所學理論分析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實施
1、建立精講――實踐――自主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精講是指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系統講授知識點,著重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實踐是指根據教學重點難點,教師設置問題,以分組討論、學生講課等方式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自主研究是教師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學科動態,對學科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觀點,撰寫相關論文。
2、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1)原著導讀法:文學課程的學習最基本的要求即是盡可能廣泛地閱讀原著,文學專業學生的作品閱讀不是純粹的娛樂,應該帶著問題閱讀,運用知識儲備,分析作家作品的創作意圖、主題和藝術性等相關問題。
(2)啟發式教學法:授課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增進師生的了解。
(3)多媒體與影像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式最大優點是直觀形象,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本課題根據實踐教學大綱,適度安排多媒體和影響教學,輔助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力求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3、建立量化考核評價體系
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方式,加大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將學生平時表現進行量化打分,如課堂討論、試講、平時作業等進行綜合評定,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們在學習借鑒兄弟院校經驗的同時,結合陜醫大學生特點和現有條件,嘗試著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整合,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改革單一的考核方式,將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過設置問題、課堂討論、學生試講等環節,充分調動學生自覺能動性,形成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中國現代文學是陜醫大人文管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囊括1919-1949年所有的文學現象、文學流派和文學思潮,內容龐雜,作家作品眾多。在有限的課時內,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授課教師明顯力不從心。如何根據教學大綱,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需要任課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化繁為簡,精講多練,重視方法的傳授,引導學生自學,了解學科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情況,提高學生的文學感悟和鑒賞能力。
四、已有基礎與改革目標
1、已有基礎
(1)《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是陜醫大2014年精品資源共享建設項目之一,已開展多次實踐教學,包括學生講課、小組討論、作業講評等形式,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所學知識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個人見解。
(2)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012年分別榮獲院級、校級一等獎、二等獎;《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榮獲陜西中醫藥大學2014年多媒體課件比賽中二等獎;在全國多媒體課件比賽中榮獲高校文科組三等獎。
(3)學校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漢語言文學特色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教學改革工作。鼓勵專業課教師進行教學法研究,開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建立了教學改革優秀論文獎勵機制;開展教案展評活動;舉行多媒體課件大賽等,調動教師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
2、改革目標
高校文學課程的主要特征是審美性和人文性。文學課程的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分析和寫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使之成為一個知識結構合理、文理兼顧,更適應當今時代需要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
短期目標:調動學生對文學課程學習的興趣。
長期目標: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
只有重新燃起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學習。學會欣賞文學與文化精品,不斷豐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養成高品位的閱讀和寫作習慣,甚至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終生受用。使學生進一步接觸到中華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們的靈魂、支撐我們的精神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華民族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并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
這就需要授課教師改變“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形式,通過傳統教學方法系統介紹基本知識的同時,融入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寓教于樂,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加強對作品的分析鑒賞能力;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環節,積極發言,各抒己見,認真對待各個教學環節,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文學素養。
短短一學期的授課和學習,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盡如人意。本課題組成員力求引導學生養成文學閱讀和鑒賞的習慣,培養和提高學生撰寫讀書筆記、學術論文的能力。將文學課程的教學和社會現實,和人的思想,和人生本質結合,即儒家思想的“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