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1 01:30: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語文課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組織學生預習有三個方面有積極任用:預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預習是學生在沒有老師具的體指導下感受學習新知的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預習時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興趣與能力進行活動,有選擇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預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學能力的舞臺。預習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預習時學生搜集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理解,分材教材能鍛煉學生學習能力,大多數經常預習的學生自學能力都強,學習上也更主動、高效。預習是生動活躍的課堂教學的前奏,預習過的學生,不僅對教學內容有了認識,還會有困惑和收獲。課堂上,這類學生可根據預習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于教學深入開展。那么小學生如何預習語文課文呢?
一、讀
即讀課文,俗話說:“一遍生,二遍熟,三遍四遍交朋友?!弊x通課文,帶著問題讀書,因為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做到精妙處多讀,文章寫得精妙的段落,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品味。,學生充分地與文本接觸非常重要,只有讀得正確、通順、流利了,才能在課堂上披文入情,深入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談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圈
指導學生在認真預習文字的基礎上,標出課文的自然段,并建立一套標注符號,標注符號必須簡明醒目,意義明確,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而定。不同內容在文中加作不同的標記,比如:文中的生字詞語用“-”,需要著重理解的詞語可以用“=”,并認真思考,結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詞典理解詞意,遇到描寫優美的句子用“”并反復朗讀,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課堂上師生共同解決,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習,學生手、腦、口并用,既提高了習能力,又養成了“不動筆,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三、注
給課文加批注,文中的一些生字通過查字典把正確寫法批在一邊,難以理解的詞語的注以釋也可以批注,過渡句、照應句、中心句等都可以批注還有不少課文的預習中有這樣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如有感受就在旁邊簡單地寫一寫?!币虼?,可以指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畫出課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學會用簡潔的文字給課文加批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問
即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學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由大進。學生在困惑的地方提出問題,課上就會傾聽或與老師、同學討論,排除疑惑。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又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總
即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用幾句簡短的話概括下來,想想作者的寫作目的,從而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概括文章的能力。
六、理
即理清課文的述順序,看課文的按什么順序寫的,或分幾部分寫的,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領悟作者的布局謀篇能力。通過多年實踐,我發現小學語文習有幾點值得注意:
1.指導學生預習要落到實處.預習要求或預習題目的設計是否明確,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讓“踮一踮夠得著”直接影響著學生習的效果,因此,在指導學生習時要具體,要符合思維特點,要順應學生的認知發展過程在設計習題時要有針對性、集中性、發展性。
2.重視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和興趣?!吧俪捎扇粜砸玻晳T若自然也?!笨梢?,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將會終身受益,由于學生初次不接觸習,不僅對習語文的方法不知道,更沒有主動習的習慣和習的興趣,可以通過及時對好的習方法和結果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習問題,來逐步養成學生課前習的習慣,調動起預習的興趣,甚至可以讓學生在有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后,自己設計習問題。
1 要保證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
教師(或學校)可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規定每節課的朗讀時間,并自我監控達成度。要留有充分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后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對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說實在的,有的課文淺顯易懂,語言平平,實在不必“循規蹈矩”在“分析”的漩渦里打轉轉,還是多讀讀吧。
2 應調動全體學生參與
朗續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低段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單調的閱讀方法只會使學生讀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創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有一次,我教《趙州橋》一課,在理解的基礎上,我跟學生說:“趙州橋舉世聞名,經常有外賓慕名前來目睹它的風采,誰能做個出色的導游,為外賓介紹?!睂W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我順勢引導要想做好導游,首先要把課文讀熟,并要讀出感情來——讀出為擁有這份歷史遺產的自豪感來,這樣在介紹時,才能眉飛色舞,生動精彩,讓外賓聽了贊嘆不已。幾句話激活了學生的讀書欲望,連平時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讀了起來。
3 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
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象并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后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一次我上《鳥的天堂》,其中有一句:“這是一棵大樹?!蔽艺垖W生試讀,提醒他們:“怎樣才算正確地讀?!苯Y果,有的重音落在“這是”上,有的一見“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顯然,對上下文的理解還未到位。于是,我引導學生再讀上下文有關句子,弄清楚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經過比較,學生才恍然大悟,應重讀“一棵”,從而強調上文說的“許多棵”、“二棵”都是錯誤的。朗讀到位了,對榕樹之大體會也更深了。
4 精選練點,錘錘有聲
葉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讀、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并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的指導,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等。但這些指導不可能課課皆有,次次具備。因此,要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讀法,可進行音變、氣聲的訓練?!鞍 钡木唧w讀法是:“靜?。╪ga)、清?。╪ga)、綠?。╳a)、奇?。▂a)、秀?。╳a)、險?。╪a)?!边€可告訴學生,隨著讀“啊”字,氣流也輕輕帶出,以達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質兼美,行文活潑流暢,語言頗具層次美、節奏美、形象美,是進行朗讀節奏訓練的較佳訓練點。“滿山遍野/都有/他們的腳印,在山岡/在竹林/在小溪,在草叢……/”帶著重號的讀得稍重且慢,“在竹林”要讀得輕快而短促,讀出明麗清脆,“在草叢……”要讀得漸慢漸輕并有余音,體現省略號的余味無窮。這樣讀,“大珠小珠落玉盤”,叮當有聲,錯落有致,讀出了語言的韻味,讀出了語言的音樂美。同時,學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將舉一反三,極大地提高朗讀教學質量。
5 形式多樣,合理運用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注意的是:
5.1 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一節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的兩大基礎學科之一,在教學地位中十分重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其中不少教師運用體驗學習模式,但也暴露出部分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驗學習做深入探討,并且提出部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體驗學習 探討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體驗就是用心靈與身體去經歷和感悟,體驗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需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動力,能夠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輕松愉悅,讓學生在溫馨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同時還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體驗學習的重要分析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體驗式學習方法,指的是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師的指導下,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學習、親自體驗、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這種語文體驗學習方法的主要特點是,讓小學生能夠自主地體驗和感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和生活體驗,通過體驗或感悟的方式獲取和掌握新的語文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學生廣泛的自主閱讀為主要實踐方式,幫助學生廣泛地接觸語文材料,親自嘗試,參與實踐,獲得真實的心理體驗,從而深刻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體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價值。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體驗學習的有效對策
1.創設情境,在活動中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少,并且認知能力有限、思維能力有限,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會遇到較多的困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教材內容,在語文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有親身的體驗與感受,從而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把語文課文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石榴》教學時,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展示具體的石榴樹、樹葉、石榴花和石榴果實等,也可以把石榴果實直接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親自觀察石榴,體驗語文課文中的內容,使學生加深對語文課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聯系經歷,在聯想中體驗
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歷,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聯系實際生活,運用學生在具體生活中的相似經驗,幫助學生進行想象和思考,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獲得情感體驗。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說勤奮》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根據語文課文中司馬光和童第周事例,讓學生明白“勤奮”的重要性,在學習和生活中只有一直勤奮,才能夠有所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身的學習過程中,找到相關經驗,也能夠勤奮刻苦學習,并且把這種“勤奮”體驗轉到語文課文學習中去,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3.創造環境,在實踐中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驗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有些體驗無法在現實語文課堂上具體呈現,也無法在想象與虛擬中實現。另外,所有形式的語文體驗學習都離不開學生的親身實踐。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語文教材內容,創造體驗環境,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學習語文知識,不僅能夠增強小學生的感性認識,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一株紫丁香》教學時,教師可以直接帶領學生去野外或者是公園去觀察紫丁香,讓學生親自接觸紫丁香,從而能夠更好地體驗語文課文內容,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并且體驗或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4.深入文本,在探究中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離不開對語文課文中字、詞、句、段、篇的理解和探究,閱讀語文課文的時候,要探究其文本美,通過語言形式來直接感受文章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中的語言,體驗課文中的具體內容,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或獨特的人生體驗。這就要求學生重點理解和分析語文課文中的每個字、詞語、句子和段落等,在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青蛙看?!方虒W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文中青蛙與蒼鷹的對話以及青蛙與松鼠的對話進行重點分析理解,體驗松鼠教給青蛙的方法,探究做事情要講究正確的方法,才能夠實現目標。
三、總 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體驗學習方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需求,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在體驗中豐富情感,在體驗中獲得語文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洪嶺.淺談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J】.求知導刊,2015(03)
【2】劉秀珍.淺談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N】.四平日報,2015(03)
【3】陳玉芬.小學生作文指導策略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
【4】曹佩.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學周刊B版,2015(01)
【5】康開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09)
【6】曹佩.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學周刊,2015(2)
【7】楊秀玉.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 赤子(上中旬),2015(06)
隨著新課改如火如荼地開展,加強小學語文教學變得尤為重要。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點及現狀分析,之后提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以期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
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其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語文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給學生創造愉悅的學習體驗,不斷的探索研究新的教學技巧,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點
新課程理念下,教育部對各學科教育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也都開始轉變了傳統教學觀念,小學語文教學要體現出整合性、互動性、開放性特點,同時要加強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第一,整合性特點。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實踐能力的運用,強調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新教學大綱做到了多樣教學目標的整合,體現出小學語文課堂的整合性。第二,互動性。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才能實現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第三,開放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不能單一化,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開展,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向課外拓展,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打造語文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
1.營造愉悅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對于學生學好一門學科是極為重要的,只有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才能主動的投入到這門學科的學習中,當然小學語文也不例外,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們樂學、好學,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改變傳統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游戲的方式將學生帶入課堂學習中,在游戲的同時學習到語文知識,真正地實現寓教于樂。其次,注重學生求知興趣和積極性的引導,對于課上學生的小動作、溜號等現象教師要積極的引導,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學生受到負面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給學生更多的鼓勵,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自信心,這樣的小學語文課堂必然是高效的。
2.運用新穎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設計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運用新穎的教學設計必然會帶來不一樣的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要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師生平等交往、共同發展的教學效果。要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就要對新課標進行深入的研究,并體現出課堂教學的全面性、綜合性,設計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加強各學科知識的練習,運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再局限在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講解,形成有效的語文課堂學習。如在學習“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利用手工課導入本節課的內容,這樣方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在教學中選擇幾名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小馬、老牛、小松鼠和老馬進行課文對話。再如,在學習“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時,筆者讓學生們嘗試著將課文改寫成一首詩歌,也可以畫一幅家鄉秋季的景色,同時配一段優美的文字進行描述,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設計,能夠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課文的內涵,有效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3.運用多種教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引導教師對自己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并在之后的教學中改進和完善,使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的舞臺。教學評價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多元化的評價,通過有效的評價,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生發展為主進行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激勵的作用,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不能單一局限在測驗中,要多方面相結合,可以將學生的日常表現與測試成績相結合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標準。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極為關鍵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教學準備到實施再到最后的反思,都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行為,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技巧,真正地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軍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探析[J].寫作,2016,(08):88-90.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問題及措施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脫離實際,遠離生活
新課改一直要求,要注重課本與生活的結合,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然而在現實的小學語文課堂上缺一直存在者脫離實際,遠離生活的現象。有些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沒有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很難有真實的體驗。比如,筆者在一次教研活動中聽到有一位老師講的《幸福是什么》這篇童話故事。這位老師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課堂全程都是學生看課件上關于課本的內容,并要求學生做筆記。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缺少生活閱歷,沒有生活經驗,僅僅通過課本無法體會到三個小孩是怎樣做對別人做有益的事情而感到幸福,老師并沒有聯系實際生活。其實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很多小事,比如借同學文具,幫助了同學,這個時候自己就是幸福的。只有這些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事情才能讓他們真切地體會到幸福的真正內涵,才能達到課堂效果。
2、流于形式,缺少內容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很多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越來越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殊不知,有的時候過于重視表面花樣,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學到實質性的東西,只是停留在表面,走馬觀花。比如,之前大力推行的高效課堂模式,講學生分成若干興趣小組,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學生層次不一樣,課堂總是流于形式,學生從被動的位置變為主動,一時很難適應。一節課下來,看似課堂上熱熱鬧鬧,但是可能只有少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有所收獲,部分學生可能只是濫竽充數,不知所云。隨著多媒體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老師喜歡使用多媒體教學,殊不知,過度依賴多媒體也存在弊端。多媒體課件內容豐富,學生興趣較高,但是由于播放過快,學生很難快速接收信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3、說教過多,情感缺失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小學語文是學習其他各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課堂不同于政治、歷史、地理那么死板的知識。語文是充滿人情味的,需要帶著情感來教學。受傳統模式的影響,很多老教師還是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課堂上一板一眼,只是把學生該記的生詞教讀,該理解的課文內容進行闡述,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一個毫無生氣的語文課堂,是失敗的課堂。比如,筆者曾經聽一位老教師講小學課文《觀潮》,他拿起課本就給學生教授了新字,并且梳理了文章大意,分析了課文內容,全程學生只是負責聆聽,做筆記。學生沒有仔細的品味語言,也沒有表達自己對于錢塘江大潮的感受,更不要談從課文中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氣勢了,沒有了這種感受自然就無法發自內心地贊美錢塘江大潮了。
二、應對策略
1、學會將課本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小學語文教學準備的時候就要提前思考好,生活與教學內容的聯系點,只有讓學生有切身的體會,才能與教材中的課文產生共鳴。只有達到這樣學生才能有學習興趣,自然可以達到教師想要的教學效果。比如,有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回憶生活中跟課文中的相似的情節,讓學生用生活經歷去體會文章,體味最真實的情感。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課文《貓》時,教師就可以適時引導學生回家后觀察以下自己家里養的貓或者其他小動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切身體會到貓長什么樣子,貓的活動狀態時怎樣的,貓有什么樣的特點。這樣學生才能跟文本的作者產生共鳴,體會到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這樣的語文課才會顯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2、回歸教材本身,豐富教學內容
在新課改的促進之下,固然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模式。但是不管模式怎樣變,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待語文文本解讀時的態度應對始終如一。課堂模式的變化,依然離不開教材本身,只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深度挖掘教材的內涵、內容,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推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時,我們應當循序漸進,讓學生慢慢適應新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做一些表面工作,適得其反。對于逐漸流行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深受教師的喜愛。它確實利于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學生接收情況,不要過多分散學生注意力,還是要讓學生回歸課本,掌握必要的知識內容,避免走馬觀花,流于表面。必要的時候,也要讓課件暫停,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近距離的情感交流。這樣的小學語文課堂才能顯得更加的豐富多彩而又不失本質。
3、講“語文味”,重情感體驗
我們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單純的語言文字訓練課,也不能將語文課上成“貼標簽”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們應該講“語文味”,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說到底,就是強調學生的“體驗”。真正的小學語文課堂應當是充滿活力的課堂。師生之間應該有情感的交流,學生跟文本之間也有交流。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幸福是什么》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講述以下自己了解到的幸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幸福故事。如果發生冷場的情況,教師還可以講述自己的經歷給學生啟發。學生這個時候就會結合生活實際,暢所欲言,達到與文本的共鳴,從而深刻地體會到幸福的真正內涵。這樣的小學語文課堂才是真正的有“語文味”的課堂。
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情感,充滿“語文味”應當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崔殿東.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 2013(14).
加強教師修養,突出“語文味”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策劃者,掌控者,教師掌握教學進度,還要實時創新教學內容,靈活轉化教學方式。因此,教師需要加強自我修養,提高教學水平,不斷強化教學效果。當一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旁征博引、靈活自如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被及時調動起來,并且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反之,小學語文課堂便會失去活力,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極大受挫。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比如在教學內容上要深挖教材,與一些課外知識相聯系,拓展學生的視野。在教學方法上,要積極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還需教師提高備課質量,重視備課環節,仔細鉆研教材,劃出重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可行性教學方案。教師還應圍繞教學主題設計一些互動性強的課堂學習活動,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組中的課文《天安門廣場》時,教師應在課前收集天安門廣場的各種資料,形成較為全面的知識體系,設想學生可能會問到的問題,及時充分地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在品讀課文中體會“語文味”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已經具備一定的發散性,講究對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認真品讀文中的每一個精彩詞句,使學生在品讀課時悟出“語文味”。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知識水平還不夠,品讀課文時還需要教師的指導,在教師的引導下消化和吸收文章精髓。
品讀文中的精彩詞句 蘇教版小學語文中包含了很多趣味性和知識性兼具的文章,文中的精彩用詞既體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準確生動的用詞習慣。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中的課文《廬山的云霧》時,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籠罩山頭的云霧”像“白色絨帽”,“纏繞半山的云霧”則像“一條條玉帶”,雖然同是云霧,但不同形態下的云霧又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作者用形象化的比喻準確生動地描繪了這兩種不同狀態的云霧,表現了作者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用詞之精準值得學生學習。再如課文《老師,您好!》,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灑向茁壯的新苗?!睂⒗蠋熜蜗蟮乇扔鞒伞按盒Q”“甘露”,既親切生動,又準確細致,表達了人民教師的奉獻精神。
品讀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蘇教版小學語文中的課文除了用詞精彩外,還包含很多精彩句子和段落,這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了巧妙的修辭以及其他寫作手法。教師引導小學生品讀這些句子和段落能夠使學生更為系統全面地掌握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組中的《黃果樹瀑布》一文時,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透過樹的縫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懸掛在巖壁上,上面折為三疊,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那‘嘩嘩’的水聲便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隨風飄飛,漫天浮游,高達數百米,落在瀑布右側的黃果樹小鎮上,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銀雨灑金街’的奇景?!边@段關于瀑布的描寫動靜結合,時而“懸掛在巖壁上”,時而“騰空而上,隨風飄飛,漫天浮游”,向我們展示了黃果樹瀑布的奇觀?!昂孟褚黄挿拙氄龔目棽紮C上瀉下來”,將傾斜而下的瀑布比喻成織布機上瀉下的寬幅白練,形象生動,讓人體味到語言運用的魅力。
加強專項練習,實踐“語文味”
要使小學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不僅要讓學生多動腦,還要多動手,引導學生進行專項練習。如:加強寫作訓練,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為了不偏離主題應實時調動各方面有利因素,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師還應善于“見縫插針”,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組課文《給家鄉孩子的信》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認真品讀巴金先生的信,理解文中巴金先生對時光飛逝的感慨,對孩子們的深深期許。比如,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古詩詞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讓學生對古詩詞充分理解,并體會到古詩詞的韻味――古詩詞能夠把很長的一段話濃縮到幾句詩里,并且能夠做到對仗押韻。再如:在教學《螳螂捕蟬》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少年的智勇雙全,一般教師都是順著提問“少年的智勇雙全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課堂中設計了這樣的合作探究題:“螳螂捕蟬的確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嗎?”探究一個這樣的問題,本身的真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學生見微知著,從多側面分析。小組學習中,學生圍繞以上問題從多種不同的角度進行思維,如:從少年一開始就手拿彈弓來分析,他早就在心里想好了這個故事,彈弓只是一個道具而已。再如:這是少年早年經歷的真實一幕,當吳王做出不成熟的決定后,少年在冥思苦想如何巧勸吳王時,想起曾經經歷的一幕,于是用來巧諫。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聽力訓練
小學是學生進入知識領域的第一個臺階,所以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地行進,但是由于農村小學辦學資金缺乏,教師普通話水平有限,直接影響了小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聽力、讀音及表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弱勢。
一、農村小學語文籠統聽力訓練教學法
農村小學語文籠統聽力訓練教學法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時候,要求學生大致聽一下課文的內容。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節課內容時,教師用錄音機以標準的口音播放著課文的內容,由于這篇課文的特點與故事相似,所以,教師讓學生大概地聽一下課文的內容,在遇到生字生詞的時候會特意提醒一下學生,用這種訓練法使學生聽出課文的層次。
二、農村小學語文具體聽力訓練教學法
農村小學語文具體聽力訓練教學法,就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時候,要求學生專門聽一處或幾處的內容。例如,在學習《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體會這首詩的寓意,要求學生仔細地聽“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這幾句詩,來體會童子說的“師傅去山里采藥,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蹤”,可見山林之大,樹木之密。用這種訓練法體會課文需要展示的中心思想。
三、農村小學語文反復聽力訓練教學法
農村小學語文反復聽力訓練教學法,就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時候,要求學生反復聽的過程,在聽之后進行相應的跟讀,這樣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讀音。例如,在學習:“、o、e讀音”這部分內容時,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正確而標準的讀音,所以教師用正確的發音,反復地帶領學生進行聽讀的練習,教師讀“”,學生跟讀“”,教師再讀“”,學生再跟讀“”,使學生邊聽邊讀,反反復復地練習后,掌握學習的要領。
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只有聽得清楚才能理解到位,才會表達得清楚,書寫得清楚。通過農村小學對語文課程中聽力學習的重視,以及教師在教學方面的不斷努力,學生的學習成績定會得到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