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6: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體育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的體會
第一,勤勞勤學。
要到的最早走的最晚。趕在老師之前先去領當天的報紙,然后可以打掃一下辦公室的衛生,之后再看看當天的報紙,看看和老師昨天一起采寫,當天見報稿子,看看編輯做了哪些修改,對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筆記本上作記錄,然后請教老師為什么要從這個角度寫,;并找出其它報社的同源新聞,仔細對比一下,看哪個寫的比較好,到底是好在那里的。這樣也可以了解自己在這方面有哪些不足之處。有對比才有發現。還有就是要主動與老師交流,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對于不懂的問題和知識及時的問老師,或者查資料。這樣才便于自己更快的進步?!巴惹凇⒆烨?、耳朵長,是當記者的基本素質”。因為我是實習生,我是來學習的。所以我就必須要勤快和勤學。
第二,做好采訪計劃和采訪筆記。
訪前準備和采訪計劃是一個采訪進行前不能不重視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哪個記者老師,在出訪前必定會通過各種手段了解采訪對象,只有這樣,我們和采訪對象才會有更多的交流,也才有可能挖到獨家和更深層次的報道。如果一點都不了解的話,在采訪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難。舉個例子來說,那次,王軍霞來西安領跑2008安利健康跑,因為我是臨時接到的通知,很匆忙的趕了過去,也沒有準備,所以就失掉了依次很好的提問機會,直到現在對我而言著還是一個遺憾。對于剛剛才開始實習的我們來說,采訪中的記錄也是很重要的,或許老師在采訪中不會記太多的筆記,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有著很豐富的經驗,而對于剛剛起步的我們來說,筆記對于后來的寫作是大有作用的。
第三,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和認真的態度。
“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真的很對。就體育新聞而言,首先要懂得一定的專業術語,其次,對于各種的體育活動也得有所了解。最近一段時間剛好是歐洲杯,所以在此之前,我就做了很多關于這方面的準備:關于足球的比賽規則,以前歐洲杯的一些資料……(因為在這之前我對足球是一無所知),在比賽的那段時間,我經常凌晨起來觀看比賽,仔細聽解說員的解說,對于不明白的地方就做記錄,第二天再問老師,就這樣,慢慢的就感覺進入正軌了。讓我感覺興奮的是,6月21號德國和葡萄牙那場球賽的稿子,老師只改動了幾個關聯詞和幾處用詞不太恰當的地方,就刊發了,還有荷蘭和俄羅斯的前瞻也如此。雖然和老師的稿件相比,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明顯要比剛開始看比賽寫稿子要好的多了,這也讓我更加有了信心!第四,寫作時要先思考再下筆。剛開始的這個階段,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習采訪技巧和老師們對新聞的理解和對體育賽事的見解,得向老師多提問題,也要多聽聽他們那些比賽的看法,看看他們是從哪個方面和角度報道的,在下筆之前,要想清楚自己這篇報道的主題是什么,只有確定了主題,理順了思路,寫稿子時自然會很快很流暢。
不足之處
知識上的缺乏,尤其是體育賽事方面的知識。因為這次是在體育部,以前對體育賽事不是特別的關注,導致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是無從下手,后來一端時間,通過看比賽,翻閱書籍和老師的指導,才慢慢的了解和積累了一些知識。我覺得在以后應該對于各個方面都要關注,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知識是要在平時生活中慢慢積累的。
一,采訪技巧和提問技巧的不成熟.在采訪中,常會感覺自己的問題很直白,好象不會轉彎一樣,有時甚至感覺很生硬,所以,在提問的技巧上面,我覺得我還是應該多下功夫。
二,文章的深度不夠,尤其是評論性的文章。
三,理論和實踐出現脫節。
感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時不能很好的運用到實際的采寫中去。同時也能明顯的感受到,學校里面學的新聞理論還是很有用處的.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自己大學期間學習到的新聞理念和新聞業務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認識,在三秦都市報體育部短短一個月的實習,讓我更清晰認識到記者的工作和媒體工作概況。
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我也對自己有了進一步了解,有了自己的一個理想定位,一個回校后現實的計劃和打算:
1、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課業外大量擴充知識面,提高自己作為一個準媒體人的素質和涵養。因為無論是采訪,還是采訪前和采訪對象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識和對該行業知識的了解。雖然臨時準備很重要,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平時準備這樣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平時多看些書,豐富一下自己的知識。學校的圖書館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知識資源,所以我們就應該充分利用起來,擴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
3、樹立信心,抓住機會鍛煉自己的膽量。平時感覺自己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但在采訪中,我感覺很多時候自己還是有點放不開,不敢大膽主動的提問,也不敢將自己不同的見解說出來。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也要抓住機會,好好鍛煉自己!
[關鍵詞] 體育消費 因素 解釋結構模型法
一、問題的提出
體育消費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達國家的人們用于體育消費的開支通常占整個社會消遣和娛樂的30%~40%。我國的體育市場剛剛形成,還不完善,但我國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巨大,尤其大學生。大學生作為未來知識經濟的主流,他們對物質和精神消費敢于大膽追求,銳意創新,其體育消費將直接關系到未來人們體育消費行為的走向。因此,研究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問題可以合理引導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促進體育經濟的增長,也有利于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二、體育消費的內容和類型
很多體育研究者對體育消費做出了定義,筆者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總結有關體育消費的研究,認為體育消費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體育的需求而消費體育產品的經濟活動。根據體育產品的功能,體育消費可分為參與型體育消費、觀賞型體育消費和實物型體育消費三大類。參與型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為了身體健康、體態健美、娛樂消遣、促進智力和體力的發展參與各種體育活動而進行的消費;觀賞型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為了觀賞運動競賽、體育表演而購買的門票費用等;實物型體育消費就是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和體育活動有關的體育實物消費資料的消費行為,如購買運動器材、運動服裝、體育報紙雜志等。
三、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體育消費是一個由消費品連接消費品供貨商、服務商和消費者四種對象的一個鏈式結構,在本文中消費者特指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但是不同類別的體育消費所涉及對象的具體內容卻是不同的,根據體育產品功能的分類方法,分別考慮體育消費所涉及對象的具體內容以及影響不同類型體育消費的具體因素,最后進行歸納整理總結出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包含體育產品的類別、價格,消費者從事體育活動的偏好、習慣、可支配收入、性別、空閑時間,體育產品提供者的服務等。
四、因素分析及建議
1.因素分析
解釋結構模型法是管理學領域中系統工程的技術方法,它的作用是把任意包含許多離散的,無序的靜態的系統,利用系統要素之間已知的、但凌亂的的關系,揭示出系統的內部結構。其基本方法是先用圖形和矩陣描述各種已知的關系,在矩陣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運算、推導來解釋系統結構的特點。利用這種方法,通過分析得出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因素的結構模型中最高級的要素是消費者的偏好和習慣,下一級的是體育產品的價格和空閑時間,次一級的是體育產品提供者的服務,更次一級的是體育產品的類別以及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最次要的因素是性別。
2.建議
由因素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最主要因素是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偏好和體育活動的習慣,這兩大因素都是主觀因素。因此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加以引導:
(1)培養大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
首先,加強對體育消費觀念的宣傳和引導。受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健身價值、娛樂價值及審美價值等認識不夠。這就需要有關工作部門對體育消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宣傳力度,正確引導體育消費。
其次,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良好的體育消費氛圍與學校有緊密的關系,學校的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發展學校體育俱樂部,進一步促進學校體育發展。大力扶持和建立學生體育俱樂部,同時學校還要在社會多方面籌集資金,吸引各界人士投資學校體育消費,為興趣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氛圍。
第三,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增加體育場館的開放程度,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娛樂活動,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其中,從中去體驗體育帶來的樂趣,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引導大學生為健康而投資,促進體育消費。
(2)加強習慣養成教育
首先,觀念的轉變,針對現行的全民健身觀念和終身體育的思想潮流與趨勢,在高等學府要大力宣傳新的健康觀、消費觀,為體育消費推波助瀾,同樣,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是廣泛多樣性的,我們要正確引導他們的體育消費觀念,積極樹立“花錢買健康”的正確認識。
其次,高校學生的文化層次高,對社會、對自身的認識比較透徹,對體育價值觀的理解也較清楚,他們對健康的消費容易產生共鳴,所以要對高校學生的主觀認識進行正確的引導,來培養其體育意識的內在動力,使他們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良好的體育消費觀。
大學生接受健康投資的意識還處在一種開發、引導階段,因此,要擴大提高體育消費水平,還須在重視大學生體育興趣、習慣的養成,培養其終身體育觀念,促進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幫助其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杜國如: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經濟行為與策略[J].體育科研,2001,(12):28
[2]沈:我國長三角城市居民假日體育消費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汪應洛主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應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校體育;教育理念
當今高校體育教育必須要把“以人為本“的精神作為核心內容,深入思考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時俱進大膽改革才能抓住新時代的潮流,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高校體育教育“人本”思想的內涵
從20世紀50年代的心理學第三思潮中首先提出“人本”思想,到現在“以人為本”成為教育的核心,人的作用地位和價值已經被所有人所了解?!耙匀藶楸尽钡捏w育教育理念,就是以人為中心,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是體育教育的基礎和根本,一切都遵從人的最大利益的原則。
高校的體育教育制度改革方向很明確,就是要把大學生放在核心地位,充分尊重大學生的自我愛好,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適應他們各自的特點尊重他們的缺點和不足?!叭吮尽彼枷肟梢宰畲蟪潭壬险{動高校大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愿望。
現如今高校體育教育在“人本”思想的指引下已經取得了一些效果,現代高校的體育教育理念已經從原來的封建式是集體教育變為現在的“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現代化理念。如今高校都提倡素質教育,但是這與“人本”教育并不沖突,素質教育的核心正是提倡以人為本,突出人的核心地位,所有的體育教育體制都應該圍繞大學生來設定,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把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作為體育教育的終極目標。以大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參加或想學習的體育項目。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大學生主動地去學習體育技能并且積極鍛煉,才能使大學生的體育成績得到本質的提升。以人為本的思想對于老師是一個不小的考驗,要求大學體育老師要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并有效地融入大學體育教育中,教師應把大學生的能力和愛好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努力找到適合每個大學生的運動方式,加以指導并鼓勵他們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形成體育教育的一個良性循環,才能真正實現培養高質量人才的終極目標。
二、高校體育如何體現“人本”
高校要實現“人本”體育教育面臨的問題還很多。首先要做到將人本思想徹底融入到全新的教學理論中,中國高校的現代體育教育時間不是很長,可是有經驗積累的只能從30、40年前開始,先期的體育教育者經過長期的教育工作總結出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的早期高校體育教育制度,我們不需要全盤否定其經驗,只需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融入其中即可。從人本思想出發,轉變思想適當調整體育教育的理念,廢除一些籠統封建的集體性教育,增加一些靈活性高適合學生自主選擇的項目。同時要提升老師的素質和工作能力,適時對老師進行培養。
然后就是要提高高校體育的教學環境,教學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大學生體育成績的好壞,也直接影響了整個“人本”體育教育的發展。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上級領導部門要積極響應大學生的要求,增加一些基礎的體育設施,同時開展更高層次的體育項目推廣活動,使大學生更多的了解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高質量運動,讓大學生平時的運動不僅僅只局限在跑步打籃球等大眾項目,同時還要規范體育設施開展標準的體育教學,使得大學生的體育活動更加的標準規范更加追求完美。最后就是要在不同領域開展課程,努力向大家介紹一些新奇的體育項目并鼓勵大家去實踐,聘用更專業的教學老師進行教學,同時要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比賽,徹底豐富大學生的體育生活。
最后,實現“人本”的體育改革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合理引導原則。很多高校的體育還是沒有做到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很多體育課程的安排還是學校規定的,這就對大學生的體育教育蒙上一層陰影,迫使一些學生去從事自己不喜歡的運動,久而久之還會讓大學生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必須要讓高校學生自主選擇體育課程。(2)全面發展的原則。高校體育教育必須要與學業相結合,達到既鍛煉了身體又磨煉了意志的目的。在體育教育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為他們安排一個合理的訓練計劃,要做到既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又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實現“以人為本”的體育教育目標。
“以人為本”的高校體育教育思想是適應歷史潮流的必然產物,我們應當抓住機遇徹底改革高校體育教育制度,高度重視不斷實踐和總結,將“人本”思想作為體育教育的根本思想和核心內容,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洪平.《人本主義視野下高校體育教師應對體育教育改革的策略研究》2008.
(一)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學生之所以對奧林匹克知識掌握得不夠,是因為教學中教師不能較好地向學生傳授奧林匹克知識,不能激發大學生學習利用奧林匹克知識的興趣。且體育院校奧林匹克思想教育課程開設不合理,體育專業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二)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途徑調查
通過調研,在獲得奧林匹克相關知識的途徑調查中,媒體是體育大學生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主要途徑。其中通過電視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有86.4%,通過網絡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的占84.8%,而通過學校體育課、知識競賽、講座、板報、宣傳欄獲得的占51%。
(三)在體育院校課外文化活動中進行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可行性
1.高校課外文化活動的教育特性奧林匹克精神所倡導的“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以及參與、競爭、公平、友誼和奮斗的價值導向,就深藏在體育文化的底蘊之中。而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先進陣地,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弘揚與宣傳工作更是責無旁貸。2.開展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符合學生的內心需要學校教育是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奧林匹克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體育院校367名大學生的調查,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在課外文化活動中進行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必要性。367名體育院校大學生中有305名認為有必要在高校中開展奧林匹克思想教育,所占比例83.1%。這說明體育院校大學生渴望在課外文化活動中開展奧林匹克思想教育。
(四)在體育院校課外文化活動中進行奧林匹克思想教育的實踐措施
1.充分利用體育院校的理論資源,推動奧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據調查,體育院校有奧林匹克專職教師與奧林匹克專業書籍,再加上與奧林匹克教研人員專家的合作,能夠很好地指導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將奧林匹克思想更好地融入活動中。此外,院校還可以通過聘請專家,對廣大學生進行報告講學,使學生在專家教授的指導下,帶著自己的疑問去思考問題,去解決一些奧運概念方面的問題。2.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組織者的奧運教育首先,應不斷加強活動組織者的奧林匹克知識素養;其次,要慎重選拔組織活動的學生干部,并培養學生干部的實際組織能力,包括注重對學生干部進行奧林匹克知識的宣傳與講解,定期組織培訓活動,讓他們及時學習先進的奧運知識,或以大討論的形式探究奧林匹克活動如何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相結合,從而使這些學生走在普通學生的前列,更好地來組織相關內容的活動。3.奧運教育要有計劃、有總結、有評價,保證奧運教育落到實處組織者要定期制定活動計劃,做到活動有主題,思想要明確,計劃要嚴密。在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資料的積累,并在每一次活動結束之后都要及時總結,及時調查了解學生的反映與動態,這樣,才能看出校園文化活動是否對體育院校的奧運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若發現問題要及時改進,以確保活動的可持續進行與發展。
二、結論
摘 要 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等方法的運用,對大學生身體自我觀念的特點、影響要素和對體育行為的積極作用,對體育教學干預方式運用的建議進行總結,達到為體育教學實踐有所幫助的目的。
關鍵詞 大學生 身體自我觀念 體育教學 干預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對心理健康機制進行探討的同時,也把注意力投向了各種心理干預手段的論證,這就導致了心理學研究的發展熱潮。自我觀念是個人成長過程中根據生活經驗的不斷發展起來的對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它由學業自我和非學業自我量方面組成,其中非學業自我由身體自我、社會自我和情緒自我組成。身體自我是一種個人對自己外表和能力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認識的一種觀念,對于大學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每一位體育學者都應該面對和探討的問題。
一、大學生身體自我觀念對行為的影響
社會認知理論的研究結果能夠很好的解釋人們的各種行為現象,認知是人們對社會、對自我進行評價的過程,它基于評價系統的知識儲備,由于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取向等因素的不同而導致差異存在。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這一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知識的積累不夠,生活經驗和閱歷較少,很難對自身做出一個正確客觀的評價,容易受到社會思想的影響而導致形成過激的自我認識。有關學者研究認為,最容易導致厭食癥發生的年齡是20歲以前的青春期晚期,情況嚴重的因拒絕進食而導致體重下降50%以上,嚴重者則導致死亡。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良好的身體自我觀念在人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對大學生身體自我觀念的形成給予一定的干預,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自我觀念,使之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建設型人才。
二、大學生身體自我觀念的形成與體育鍛煉的關系
雖然身體自我觀念在人的社會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對于“身體自我”是否能夠被塑造、用什么手段來有效塑造“身體自我”沒有得到一致的結果。其中有一種可供采納的方式——以體育鍛煉為干預方式。在對100000名17-25歲的在校大學生的研究中表明,運動大大學生較之于不運動的大學生很少出現身體上的不適,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對未來有著足夠的信心,有信心、有毅力完成某件決定完成的事;很少使用煙、酒等方式進行發泄;幾乎沒有自殺傾向。鍛煉可以增加人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對超重和肥胖的成人和兒童可能會有較大的效果,將鍛煉作為其中一項臨床手段,效果更佳顯著。
三、體育教學干預方式的運用
(一)加強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構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物質資料不斷豐富,體育鍛煉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遏制和社會、家庭、學校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心中形成了學習第一位的認知,這樣的認知是嚴重畸形和錯誤的。很多學生想要進行體育活動,想要參加各種鍛煉,但是被冠以“不學習”的罪名。所以,學校教育應該在構建學生體育鍛煉良好氛圍中發揮出學校的教育職能,發揮出學校和家庭之間的紐帶作用,讓大學生能夠在成長中形成體育認知觀,提升學生自身自我認知能力。
(二)增強體育健康知識教育力度
但是目前存在著學校個部門落實健康體育理念并不樂觀的情況,把學生的健康教育等同于快樂體驗,而且體育教學中幾乎不涉及健康知識的講授,增強體育健康知識教育力度是建立在體育教學環節中對健康知識的點滴滲透,讓學生對健康真正的了解,對達到健康的方法進行總結,進而提高學生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教學內容應該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應該注意到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群體興趣不盡相同,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此基礎上,建立以常規教學為基本內容,以興趣的激發為升華的體育教學模式,保證教學內容順利完成。
(三)樹立學生身體自我能力信心
很多學生由于受到體育能力感不足的影響,導致學生減少體育鍛煉的頻率,這一現象女生表現的較為明顯。很多女生由于自尊心和好勝心較強,不愿意將自身弱點暴露出來,失敗一次兩次就會使她們的自信心受到挫傷,造成身體自我能力上的認知不足,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這一點,從而降低訓練難度,對學生多一些鼓勵,以增強學生鍛煉的自信心,最終幫助他們樹立身體自我能力的積極認知。
四、總結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上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現已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關注,雖然形成的理論不夠完善和成熟,但是對學校體育教學實踐活動起到了積極地導向作用,并且使健康體育理念在實施的過程中找到了具體化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李鴻亮.大學生身體自我觀念與體育教學干預方式的運用[J].價值工程.2012.07.
關鍵詞 體育教師 人文精神 公共體育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48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quali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luted.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college sports teacher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teracy teaching of sports humanistic spirit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analysis, and summed up the suggestions teaching idea of sports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olleg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 sports teachers; humanistic spirit;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0 前言
如今高校體育教在教學中較少進行體育精神文化教育,而更多的是一上課就開始傳授技能,只注重技能的傳遞,使課堂顯得過于“機械化”。以至于絕大部分大學生認為體育課只是一項學習技能、鍛煉身體的課,看不到育人的價值,看不到體育的精神文化價值。著名教授肖川在《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決定的,也不是由教室決定的,更不是由教科書和學生決定的,而是由教師決定的。” 可以看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是至為重要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加強高校體育教師自身的人文精神素養,發揮體育“育人”價值,恢復體育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改善當前形勢下人文精神素養的缺失。讓體育成為為社會、民族、國家培養真正有用人才的重要途徑。
1 大學公共課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的現狀
1.1 人文精神教育匱乏,偏重技能教學
素質教育、人文教育、德育教育一直是體育教學界倡導的教學方法,也是我國學校體育學術界研究的重點。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大多數體育老師仍偏重于技能教學,有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 一上課就是點名、準備活動、技能教學、學生練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較為“機械化”,毫無精神生氣,唯有枯燥的練習。沒有體現思想教育對體育課的重要意義,更沒有體現體育運動、體育精神對大學生生活的啟示。以至于對大學生留下的印象是:體育課僅僅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拿到學分的一種校園文化理念。沒有去領會和體驗體育的人文精神對我們大學生生活、人生、未來的影響。
1.2 積極性不足,思想浮躁,隨意性很強
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體育老師思想渙散,積極性不足,并且教學隨意性很強。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隨便對待課程,并沒有按照大綱、教案進行教學。更多情況下是根據自身的想法隨便上課,如:讓學生自己練習,老師自己在旁邊坐著、看著,甚至在旁邊自己看書、打電話、自己與部分學生運動,根本就不顧全局,也不可能照顧到特殊群體。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在無紀律、無組織、無引導的情況下就偷偷早退、坐在一旁玩手機、聊天。思想浮躁,單單為了完成任務,保證教學過程中的安全。育人的使命已拋之腦后。
1.3 教學評價欠合理、欠科學、缺乏責任心
在體育課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評價不合理,不負責,隨便對待,不客觀、科學、合理評價,而是隨便對待,如:不參加考試就給及格分,有的教師甚至平時都不怎么好好給學生上課,而考試成績比其他認真上課的老師打得高得多,所以許多同學會反映還是那個老師好,不去上課都可以打90分以上。另外就是對課堂的考勤不規范,學生愛來不來,即使老師本身自己來了,也只是呆在那里休息,完全放羊,即課堂松散。不能體現體育的價值和意義。
1.4 育人目標不夠明確
高校公共體育課中許多教師思想中已經刻印了體育課是鍛煉身體的課程,因此,服務宗旨大多是為了讓學生能得到鍛煉。而沒有看到體育教師本身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應留給班主任、思想政治老師。若遇到不聽話,調皮的學生,就會抱怨說:現在的學生怎么那么沒有素質、沒有禮貌,卻忘記了正是因為學生沒有禮貌、沒有素質、不聽話,所以才需要我們老師去幫助、關心、引導。因此,體育老師本身在教學中已經模糊了自己是一名教育者,是迷茫彷徨學生的引導者。
2 大學公共體育課教學中人文素養教育不足的原因
2.1 高校重視科研成果,不重視教學效果
作為高校育人的方式和途徑最終是通過教學來完成,而在高校的教學評價過程中并沒有將教學效果的結果和好壞來對老師進行獎懲制度。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大多數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比起如何苦惱學生的培養,更多的是苦惱自己的經濟效益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教師在高校更加重視的科研成果、自身學歷的提升。體育教學的育人價值無法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體現成了必然的結果。
2.2 公共體育教學部屬于邊緣學科,公體課教師不被學校重視
在高校中,體育教師容易受到學校的忽視,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讓體育老師產生懶惰的心理,甚至隨便的心理,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教學效果,只注重完成任務。并且在學校中很少有機會參加教學競賽,體育公共課教學單位也很少進行公開課。另外,公體課教師外出繼續學習的機會甚少,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老師潛能的發揮,遏制了教師的積極性。
2.3 體育院校培養人才理念、招聘單位人才理念的局限
高校體育院校在培養人才中不知不覺就會把應試教育深深的刻印在學生心中,如:你們要學好技能,學好如何說課授課,在面試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為了體育事業的發展學習,為了能讓體育的益處傳遞給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為了民族、國家的體育事業興盛而學習……這樣的思想理念已在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丟失。招聘單位方的要求具有什么學歷、職稱、技能等級更為重要,在考核過程中更加重視技能展示,而真正對思想道德、人文素養的考核甚少。以至于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們仍然是想通過提升自身的技能來展示自身的才華,而真正考慮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的奉獻精神、育人精神的教師卻不多。
3 高校公體課體育教師人文素養重建的對策
3.1 體育教師自身的人文精神素養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起主要作用
體育教師本身要具備高尚的人文精神素養,首先是愛。作為體育教師若想傳遞良好的思想品德,想在教學過程中能真實的打動學生的心,必須自己先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并能自己打動自己,先是自己內心存有愛,愛國家、愛民族、愛自己的學校、愛學生、愛教育事業。若能心存愛,在一切的教學當中,作為老師不會不管學生,不會指責學生的不足,也不會盲目的打壓、吼罵,而是為學生的不足感到真心的擔憂,從而實現真正的引導和幫助。
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傳遞技能,而是在課前先給學生做好思想準備工作,樹立正確的體育課觀念,剔除怕苦怕累的想法。在準備部分給學生強調體育課的意義、體育與生活、體育與人生、體育與健康的關系,保證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要學會引導學生在難點部分樹立樂觀的心理,在集體練習中要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對于優秀的學生要教導他去幫助更多的人而不是驕傲自滿,對于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幫助他正確的看待體育運動與遺傳、身體素質的關系,看到每個人的天賦和特長具有差異性,樹立正確的信心,而不是灰心。在課堂結束部分除了對技能的總結,還要對體育精神與思想、生活教育的總結,引導學生正確的將體育理念與生活聯系起來。
體育教師在成績考核上要制度化、科學化、合理化。體育本身與別的科目具有不同的地方,作為體育運動的考核方式方法不應該只是總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應放在首要。因為運動技能的發揮受自身身體素質、遺傳的影響,平時不練習的學生,平時不好好上課、不好好練習,但最終考試都會比平時努力學習的學生但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考得好。這不僅磨滅了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的積極性,更是打擊了平時認真學習但身體素質不好考試結果也不理想的學生。因此,體育教師應科學、合理,目的是為了促使所有學生積極鍛煉,克服自卑、消除自傲,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2 體育院校培養體育人才中應注重人文素養
體育院校應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在培養專門的體育人才中,要充分的重視體育人才人文精神素養的塑造,而不是偏重學生技能的發展,面試技巧的訓練,過分功利化,忽視真正的教育本質。在學生學習成長時期就將體育精神的精髓運用到生活中,自身先形成一名具有R導寄芮浚人文精神素養豐富的合格體育人才。積累滿滿的從體育里面散發出來正能量,從而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才能真正的傳遞給學生,才能充分的發揮體育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作用。
3.3 重視人文精神素養在公共體育課中的培養價值,并完善考核制度
學校在招聘教師的過程中加強對體育教師人文素養的考核制度。經常組織體育教學單位進行教學競賽活動,學校定期對體育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檢查,最終將人文精神素養教育納入到獎懲制度之中。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加強公共體育課教師的繼續教育,尤其加強人文精神素養的繼續教育。校領導應重視體育精神對大學生精神素養的培養,通過學校的各項競賽活動,積極鼓勵和倡導體育老師和全體學生對體育精神的認識和發展,讓體育精神成為教學中自然而然就傳達出的生活理念,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學習觀、人生觀。
4 結語
高校公共體育課是我國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時期,青少年精神在隕落,體育精神的價值有助于塑造大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公共體育課的價值不應該僅僅是鍛煉身體、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更應該是培養大學生人生理念的重要途徑。而培養大學生的直接人是教師。因此,將大學生精神文化素養的培養應作為體育教師育人的重要使命。
注釋
摘 要 在高校逐步擴招的局勢下,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能夠有機會和普通人一樣實現走進大學校園學習的夢想,本著“尊重、關心、理解、幫助殘疾人,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的教育理念,有關教育和體育部門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育重視度越來越高,加強殘疾大學生的體育教育成為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廣東普通高校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仍處于探索發展階段,本文就高校殘疾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進行了調查研究。
關鍵詞 殘疾大學生 體育意識 體育行為
一、前言
現階段殘疾大學生的體育教育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有關部門也對此日益關注支持,放眼當前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的發展,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興起和發展離不開體育科學、特殊教育學和心理學生物科學這三門科學的互相交融。當前廣東普通高校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仍處于探索嘗試的發展階段,關乎體育教育的許多理論實踐仍處于初步實驗嘗試過程中,本文就該校殘疾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的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指出了影響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的因素,并總結了些許建議,旨在為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開展提供借鑒。
二、殘疾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的特征
從廣東普通高校殘疾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可以發現,不同殘疾類別的大學生體育意識的強弱不同,他們的體育動機及其行為也存在著差異。從殘疾類別上看,精神類殘疾(輕度或間歇)、聽力語言殘疾、肢體健全的殘疾大學生具有較強的體育意識,在對待自身體力的增強、健康鍛煉方面有積極的熱情和動力,他們普遍認為良好有序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幫助他們調節自身情緒,相比另外肢體殘疾的大學生,他們具有健全的身體,同時,在學校建立的一些有利的支持政策激勵下,加上來自于家人的鼓勵,使得他們更有自信投入于體育活動中,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又很好地調整了自己的心理狀態。
對于那些肢殘的大學生,有限的身體條件制約了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大多數肢殘和盲殘學生具有較弱的體育意識,他們會擔心自己參加體育鍛煉會被別人嘲笑,同時也沒有適合他們身體條件的鍛煉器材供他們選用。相對肢體健全的殘疾大學生,他們更缺乏自信心,對體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更弱。從個體體育愿望上看,大部分殘疾大學生的體育愿望不夠強烈,目標模糊,參加調查的殘疾大學生中有相當比例大學生不準備參加任何體育活動,其中甚至自己都不能做出決定是否要參加體育活動的殘疾大學生占的比重最大。從殘疾大學生的體育行為特征上看,大部分殘疾大學生選擇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方式關注體育活動,這部分大學生以肢體殘疾的大學生為主,選擇到現場觀看比賽的殘疾大學生多為聽力語言殘疾和肢體殘疾,另一方面,以語言體力殘疾居多,肢體殘疾次之的少部分殘疾大學生則親身參與體育活動。
三、影響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因素
影響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發展的因素主要來源于:1.殘疾大學生的身體心理方面,殘疾大學生的身體心理因素是客觀影響到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發展的最基本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又起到主導作用,身體心理方面的生理特征是客觀存在的,每個殘疾學生的實際情況又不盡相同,在能力和發展程度上大相徑庭,這毫無疑問會對體育教育的發展造成阻礙作用;2.教師方面,良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是確保體育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考慮到殘疾學生的特殊情況,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更需講究教學的科學有效性,充分兼顧殘疾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因素,對殘疾學生進行專業的高質量教學,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獲得;3.安全方面,要時刻把殘疾學生的體育教育安全問題擺在首要位置,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開展上,教師應根據殘疾學生的具體特點選擇適合他們身體條件且鍛煉效果好、可操作性高的體育運動內容,同時明確體育活動本身存在的危險性,加強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志愿者、校醫的共同協作,落實好殘疾學生體育活動開展的安全保障工作。
四、結語及建議
(一)結語
殘疾大學生的體育意識決定了他們體育行為的差異,大部分殘疾大學生的體育意識不夠強,這導致了他們的體育行為多為只關注體育活動而不親身參與體育活動,殘疾大學生中具備強體育意識同時積極投身于體育活動的占少數,學校方面要積極促進殘疾大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使他們通過體育活動自強自立,樹立超越自我的積極正能量,從而實現殘疾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建議
1.學?;蛘哂嘘P部門應該深入貫徹落實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對殘疾學生的人文關懷,在政策制定上,從殘疾學生的角度出發,切實考慮到殘疾學生的安全,自身發展以及權益等方面,做好保護殘疾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合法權益的相關工作。
2.在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學校應基于殘疾大學生的身心特點,不斷改革創新,通過教學內容的科學化合理化,加大體育場地設施的投建力度,增加適合殘疾大學生鍛煉使用的器材等措施,確保殘疾學生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3.學校要重視對殘疾學生的宣傳教育,通過在校內開展體育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培養殘疾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自信心和興趣愛好,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比賽,促進他們的弱體育意識逐漸轉化成強體育意識。
4.加強體育教師的培訓考核,同時增加殘疾大學生體育教師的教學經驗交流機會,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