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5: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工程施工實習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施工過程中的學習
1.1實習概況
2011年10月1日我按照學校要求進行定崗實習,實習單位是有寧夏建工集團二分公司承建的寧夏青銅峽并網光伏電站中廣核一期工程。來到工地,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出勤率高,積極向工人師傅請教善于發現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工地技術員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體的了解,同時對部分工程進行實踐操作。
實習的第一天非常興奮、非常緊張,但過后,感到更多的是彷徨和無助。盡管學習成績不錯,但在單位真正工作的時候,可以說對專業課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一問三不知。當被問到能否熟練操作廣聯達、photoshop、excel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掌握的技能實在太少。由于很多東西都不會,看著其他人忙著趕項目,我們也只有坐著在那看。在我的爭取下,他們把比較簡單的一部分工作分給我們,就是計算a區一期配電房,樓地面和墻柱抹灰的工程量。但是拿到圖紙以后,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就是我根本就看不懂圖紙,更別說懂得計算規則了。一個人算了一個下午,都沒有弄出一個頭緒,而其他同事已經把配筋全算完了。我此時真正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由于什么都不懂,只有看標書,但由于意義不大,我向項目經理申請去工地現場。
于是我親自接觸了加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程序。
1.2施工過程中的學習
作為一名施工技術員我親自接觸了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程序。鋼筋工程鋼筋使用必須堅持先檢查后使用的原則;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按國家規范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鋼筋在現場加工,制作加工工序為:鋼筋機械安裝→鋼筋對焊→錐螺紋加工→彎曲成型→鋼筋綁扎。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筑混凝土時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等作用下脹模(變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避免事故,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維護和發生異常情況時進行處理的要求。3.混凝土工程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3、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四、實習主要工作任務我們這次實習的主要任務就是看懂實習工地的建筑類型,了解工程的性質,規模,建筑結構特點與施工條件等內容,了解不同機械設備的操作范圍和規程,多多請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識。盡量爭取參與并了解工程開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項準備工作,參與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收集有關技術資料,整理施工實習日記,做好實習收尾工作。我們應該去了解或者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機械設備的性能。帶著各種各樣的疑問,我們一邊參觀一邊詢問著,嘗試了解常用的機械設備。為了了解不同機械設備的操作范圍和規程,針對在施工現場看到的“雙錐反轉出料攪拌機”,操作的師傅細心的告訴我們它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應用較廣的一種自落式攪拌機,主要按重力機理進行攪拌作業。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攪拌筒內壁焊有弧形葉片,當攪拌筒繞水平軸旋轉時,葉片不斷將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摻合。主要用于一般骨料塑性混凝土的攪拌。為了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工長告訴我們正確的放料順序為:石子,水,砂。因為放料順序不對會造成浪費。我們在現場看到有師傅在砌筑空心磚,據他介紹空心磚具有良好絕熱性能,主要用于非承重墻或框架結構的填充墻等部位,比如陽臺后砌墻。使用砌筑砂漿,孔對孔(空心磚)1/2處,孔向下(將少數分布筋埋入)交錯搭接。若空心磚旁要開門窗洞,應將3塊實心磚填入其中再施工。我們又詢問了為了節約用水,可不可以使用生活用的污水來拌和混凝土。師傅笑了笑說,混凝土用水也需要干凈的水,因為污水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不單是水,對砂、石的細度模數也有要求;對水泥標號也有要求。
1.3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讓學生對本專業的特點有具體的認識,并且認識到設置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的實際意義;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目標,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其通過不斷地學習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2.了解企業需求、改進教學改革思路
通過了解市場人才的需求現狀不難發現:與建筑相關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一線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較低,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基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少之又少。為此,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課程改革時可以將施工圖的識讀當做切入點,根據建筑工程的具體施工順序,把建筑工程細分成各個分項工程,把分項工程作為主線進行項目教學;除此以外,還可以把教學項目進一步劃分成多個教學模塊,并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把教育、學習、實踐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開發,還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課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不斷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落實“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只有不斷加強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才能為在校學生創造一個更好的實習環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實習實訓基地作為一個技能訓練的場所,其一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環境,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專業素質;其二也可以間接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其三可以為職業資格、技能等級鑒定及職工崗位培訓或再就業培訓提供場所。為了確保學生在進入工作之后能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環境,要加快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并且選取管理科學、技術水平高且工作環境好的相關企業,與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交流。此外,要確保每一位在校學生至少有半年的頂崗實習時間,并且參與至少一項的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實踐鍛煉,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做到頂崗實習。
4.結語
1.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教學的主要問題
1.1教材容量有增無減,新技術體現不夠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工程施工技術”教材無論在章節內容方面還是在知識面的覆蓋方面均比以往的教材有明顯增加。隨著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教材內容有所增加。由于“大土木”專業的形成,國家普通高校專業目錄新設置的土木工程專業包括了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基礎工程與地下結構方向,新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教材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橋梁結構工程”、“道路工程”和“地下結構工程”的部分內容。但原有教材的內容中已經過時或者淘汰的施工工藝幾乎沒有刪減。盡管新工藝、新技術在新教材中有所體現,但教材編入最新施工技術的內容仍顯不夠。
1.2理論教學課時少,難以實現培養目標
為解決長期以來高校畢業生專業知識面過窄的問題,加深和拓寬學生的專業基礎,擴大專業知識面,以適應新形勢下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各課程打破了原有的結構體系,建立了新的課程結構體系,應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和調整課程設置。建筑工程施工調整為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兩部分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由原來的五十學時壓縮為現在的三十二學時,一方面,教師感到教學空間十分有限,內容太多,很難有發揮的余地;另一方面對學生而言,課程內容原已顯得抽象繁雜,若再加上教師“趕課”的節奏“, 滿堂灌”的風格,難免產生厭學的情緒。因而教學目的難以實現,更不用說達到培養目標。
1.3缺少觀摩過程,實踐教學環節紙上談兵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課程實踐性極強,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精神從而勝任將來的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類專業教學計劃都會有施工課程方面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認識實習(工學交替) 、生產實習和施工課程設計。這些實踐教學環節都是建筑工程類專業重要的教學環節。然而就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而言,學生進行工學交替實踐時,還沒有上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課,學生對施工技術的認識較膚淺,到生產實習和施工課程設計時,學生早已結束了該課程的學習。由于理論與實踐銜接不緊密,理論教學過程中的相關知識沒有得到及時鞏固,學生不能加深對施工技術的認識,課堂獲得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及時轉化為能力。因此,忽視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的觀摩實習,對該課程的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2.解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2.1精選教學內容,緊跟技術發展
教學內容應該根據各專業就業形勢的具體情況,對傳統的建筑工程施工課程中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增減。課堂講授應重視基本概念和施工工藝方法,不必所有內容面面俱到,對不同的專業方向精選不同的教材內容,所以,就教學內容而言,施工技術部分應重點講述土方工程、基礎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和結構安裝工程等;對于“砌體工程”和“裝飾工程”其操作性較強,而一般操作性的內容應為工人所掌握,中高級工程師不必掌握;可以把這部分內容不作為重點。“防水工程”這部分內容與先修課“房屋建筑學”有交叉的地方,新內容可以重點講,交叉內容可略講。而“橋梁結構工程”、“道路工程”等內容可以留下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2.2運用多媒體濃縮教學內容,突出重點
多媒體教學具有教學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形象直觀、現場感強、效率高、效果好等優點,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老師將平時在網絡上下載的或者在工地上拍攝下來的一些施工圖片,施工工藝錄像,施工工藝flash 動畫演示,結合課程的內容和教學進度,配上語音講解展示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圖、文、聲并茂的教學環境,充分地刺激了學生的視聽器官,使一些抽象難懂的概念變成了具體的畫面,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有一些學術期刊上介紹的新施工工藝和方法,也可以通過投影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但是由于該課程沒有現有的多媒體課件,自己制作的課件與一些成熟的專業課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能選派有經驗的教師帶攝像機和照相機到施工技術先進的工程施工現場跟蹤拍攝第一手資料,然后再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剪輯制作成圖片、錄像片,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觀看,再由教師進行講解,不僅會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2.3觀摩教學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
通過生產實習,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進行直接對照與檢驗,從而增加工程施工和現場管理的實際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培養合格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及學生畢業后從事工程實踐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施工方案設計,通過對具體的施工目標設計施工技術方案使學生熟悉和掌握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案的編制原則、依據、方法和步驟;加深對所學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的理解和綜合運用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的教學過程中,會有不少學生要求老師帶他們到施工現場觀摩。而這種很正當的學習要求卻不在教學計劃之中,老師只能利用工作之余聯系實習工地,冒著很大的安全風險帶少部分學生到工地觀摩。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光靠授課老師的個人力量,應該與其他教學實踐一樣寫進教學計劃,一方面學校積極開辟實習教學基地,老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帶學生到基地觀摩;另一方面,學生也應積極配合,自己配備安全帽,隨時到附近的工地觀摩。
關鍵詞:工程實際;崗位任務;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通過自己的現場施工工作經歷和對建筑相關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對所培養的高職土建類專業學生進行專業定位。在對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分析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施工及施工管理相應崗位典型的工作任務,進一步對施工員崗位的工作進行分析、取舍,凝練出行動領域和相應的學習領域。構建了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以"面向工程實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一、施工員崗位任務
作為土建施工人員應該具備以下要求,能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各項技術方針、政策、執行各項技術規范、規程和標準;具有識讀施工圖的能力;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應用能力;具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價預算知識;具有主要工種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質量檢驗的能力;具有處理施工中一般結構或構造問題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office軟件、AutoCAD軟件及有關專業軟件。
二、課程體系建設
通過對施工員崗位任務分析,建立課程體系結構和課程設置
1.課程體系結構
本課程體系由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三部分組成,通識課程由學校統一安排。
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平臺課程,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建筑測量、建筑力學、房屋建筑學、建筑設備、建筑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法規、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專業方向課程,地基與基礎工程、砌體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鋼結構施工、施工組織與管理實務、施工技術資料管理實務、建筑安全技術與管理、平法識圖;專業素質拓展課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設項目管理、建筑電工基礎、市政工程概論。
實踐課程包括:集中實訓,建筑制圖實訓(平、立、剖面圖)、建筑測量實訓、建筑CAD實訓、地基基礎實訓(土工試驗)、工程計量與計價綜合實訓、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綜合實訓、工種操作實訓;專業實踐課程,認知實習、專業實踐、畢業設計、頂崗實習。
2.課程設置
[關鍵詞]建筑施工與管理 教學改革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24-0118-03
建筑施工與管理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主干課,該課程的特點是內容龐雜、知識點多、涉及面廣,涉及建筑材料、工程測量、建筑結構、地基基礎等學科知識;實踐性強,該課程涉及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及施工組織設計等內容;應用性強,該課程所學知識直接應用于工程項目,根據我院統計的數據表明,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約70%的本科畢業生就業于與工程施工相關的企業,建筑施工與管理課程學習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日后的就業。此外,施工技術發展迅猛,教學中必須及時結合新技術、新工藝更新教材內容。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精選教學內容,運用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優化建筑施工與管理課程教學內容
建筑施工與管理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兩大部分,施工技術包括土方工程、基礎工程、砌體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腳手架工程、結構安裝工程、防水工程、裝飾裝修工程。施工組織包括流水施工原理、網絡計劃技術、施工組織設計等內容。該課程共64學時,2周課程設計。
由于課程知識點多、內容龐雜,授課學時緊,在精選教學內容時應注意:
1.緊密結合當前工程實際,刪減、淘汰落后工藝,增加建設部推廣應用技術、建筑業十大新技術等內容。例如:增加建筑護結構保溫隔熱技術、高強鋼筋與新型鋼筋連接節材技術、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技術、新型模板與腳手架施工技術等。另一方面,及時淘汰落后施工工藝及設備,如腳手架工程中的扣件式鋼管井架、扣件式鋼管懸挑卸料平臺、大模板懸掛腳手架等內容。
2.結合相關課程,進一步整合建筑施工與管理教學內容。教材中關于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混凝土試配強度計算以及水泥、砂、砌筑砂漿等建筑材料內容由于已經在工程材料課程中涉及,因此將這部分內容放在課下自學,不再占用課堂講授時間。
此外,對于與該課程聯系密切的課程,如《土木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學》等課程,要求學生課下予以系統復習、深化,做到課程間的融會貫通,將此環節納入第二課堂。
3.教學中密切結合施工規范,關注新頒布標準。施工規范和規程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依據,是工程技術人員最常用的工具書。建筑施工課程中涉及的常用施工規范有《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 ,在學習各工種工程施工工藝時引入規范的質量控制要求,結合規范的主要條文,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和質量意識。
二、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環節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主要結合以下方法:
1.采用構建式的教學方法。構建式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此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用探索、發現法去學習,引導學生“遷移”式的學習。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幫助學生進行新舊知識體系的整合,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糾正錯誤。
2.引入探究式教學法。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列出一些研究課題及參考文獻,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感興趣的課題并進行研究。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體現,論文及答辯成績作為本門課程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3.引入典型案例,進行案例剖析。通過典型案例的引入,減小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差距,進一步強化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時,引入施工組織設計案例,從工程策劃、工程質量、過程控制等方面對施工組織的每個過程及環節進行實例解讀,使學生完整地、規范地、系統地理解施工組織的細節,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按照學生邊學邊練,邊理論邊實踐的模式進行教學,使學生達到應用型人才的標準。
4.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學生直觀性認識。由于組織現場教學受學生人數、工程進度形象、教學進度等多種因素的限制,當一些新工藝、新技術在當地還沒有普及或受季節性限制無法進行現場教學時,多媒體教學就是保證實踐教學的一種先進教學手段。例如:通過多媒體學習中直大型企業帶有專利技術的新型模板支設工藝,使學生印象深刻,感性認識得到進一步升華。
三、建立第二課堂,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
由于該課程內容多,涉及面廣,應用性強,單靠課上時間的教學無法滿足日后就業的需要,因此,利用第二課堂作為強有力的支持。所謂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升華。第二課堂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對《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測量》、《房屋建筑學》等課程相關知識予以提煉,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施工知識予以提升。二是結合就業崗位需要,強化施工及相關知識的應用性。
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單元教學法為主線,結合建設部推廣的十項新技術、施工技術資料整理、常用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平法圖集等內容分單元進行學習。第二課堂主要內容如下:
單元一:工程材料檢測。掌握常見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砂漿、混凝土、磚、砌塊、鋼材、焊接接頭、機械連接接頭等材料的檢驗項目、取樣要求、合格判定標準。
單元二:施工測量。掌握多層建筑物施工過程定位放線、各層高程控制、施工過程中各分部分項需配合的測量放線工作。
單元三:平法識讀。以《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為重點,掌握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單元四: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掌握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的主要內容,以及收集與整理要點。
單元五:相關規范、標準學習。在第一課堂教學中,已經學習了常見施工規范如《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規范的主要內容。在第二課堂中,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系統地學習。兩階段的不同主要表現在:第一課堂側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而在第二課堂階段,注重對規范的總體把握與應用。如:在第二課堂階段,需系統掌握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系列標準的組成,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的內容與作用,該標準對單位(子單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驗收批的劃分、驗收合格規定、驗收的程序及組織等給出了詳細的規定,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
除此之外,尚需積極、及時引導學生學習新頒布標準,如《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等,以彌補教材滯后性的缺陷。
四、加強生產實習的組織管理,進一步提高生產實習效果
生產實習組織方式可采用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辦法。
1.規范分散實習的批準程序。首先發給學生實綱和生產實習審批表, 生產實習審批表主要包括學生申請實習內容、實習單位同意接受證明、指導教師審批意見、學院審批意見等內容。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工地,實習單位同意接受簽署意見后交指導教師審批,指導教師審批同意后,根據學生實習的具體內容下發實習任務書及指導書。由于學生實習的工程建設規模、進度形象、施工工藝、組織管理千變萬化,各有不同,但同類型工程又有其相似之處,因此,在學生實習之初,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實習工程的結構類型、進度形象、施工方法等給出按工程類型分類編制的指導書,在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再根據具體實習內容予以補充、完善,以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實習。
通過分散實習方式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鍛煉了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有效解決了集中安排實習工地難的矛盾。
2.加強實習過程的管理。必須指出的是,分散實習并非放任自流,整個實習過程仍是在指導教師控制下進行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強工地的巡視檢查與指導,分期遞交實習日記,檢查實習過程中實習單位對學生的實習評價,在組織實習答辯和認真審閱學生實習報告的基礎上給予評定成績。
在實習中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積極安排學生施工頂崗實習工作。根據實習工地的具體情況,指導教師積極協調學生頂崗跟班實習, 上下班時間嚴格按照工地現場作息時間要求進行, 親自參與施工測量、放線和各工種施工操作, 收集、整理施工資料, 承擔施工日志和隱蔽工程的記錄, 核對施工預算和監督各項工程是否與圖紙相符, 以及部分工種工程的驗收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實習效果。
五、設置個性化教育環節,給予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的空間,與就業接軌
個性化教育環節我校安排在第七學期,共六周時間,其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個性培養,進一步提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在此階段,對于有意向在施工方向進一步提高、發展的學生,采取師生互商的方式確定培養方案。選題不限,但結合施工方向,均離不開基礎知識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此階段接觸工程實際,結合某一選題向縱、橫方向進一步拓展,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實踐能力、提高就業能力。
六、加強實踐能力的層次性培養
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遵循層次性培養的原則,所謂層次性原則,是指從較低層次目標要求逐步達到較高層次目標的要求。將面向施工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個系統來考慮,通過課堂教學、現場教學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個性化教育等環節的實施,實現實踐能力由點面體的全方位提升。具體思路如下:
1.第一層次:夯實基礎,重視施工基礎理論知識,結合多媒體教學、現場教學加深理解,學細學透。例如:在學習鋼筋連接內容中,鋼筋的連接有綁扎連接、焊接連接、機械連接,綁扎連接主要掌握梁、柱、墻等構件同一截面鋼筋的搭接百分率、搭接長度等要求;焊接連接需熟悉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電弧焊、電阻電焊等焊接工藝、適用范圍、接頭質量檢查要求等;機械連接需掌握螺紋套筒連接、擠壓套筒連接的施工工藝、接頭質量要求等。并結合多媒體教學、現場參觀、規范條文要求掌握。
2.第二層次:通過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等環節,注重相關知識體系的總體掌握。例如:在課程設計環節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中,需要結合流水施工知識、施工技術知識、工期確定、勞動力等各種資源需求情況系統考慮。在生產實習環節,結合實習內容,對各分部分項工程如混凝土工程、鋼筋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等進行整合。課程設計是一種綜合訓練和實踐應用形式,對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等起到重要作用。
3.第三層次:個性化教育階段,實踐能力立體化整體提升。在此階段,學生結合自身興趣、特長、就業方向與指導教師互商選題,如選題可側重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在項目部頂崗見習(技術員、資料員、項目經理助理等崗位)、某一專題研究、設計(如大模板設計施工、腳手架計算、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案編制等)、某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如剪力墻結構施工方案編制)等。
[ 參 考 文 獻 ]
目前,我國高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實習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學校組織一部分學生到施工工地開展實習工作;(2)學生自己去應聘或者聯系而到相應的施工工地進行實習工作;(3)某些學習成績優異,早已找到就業單位的學生則由該就業單位安排分配實習工作。高校在學生最后一年的實習階段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就顯得比較呆板,只是通過一些生硬的程序和格式進行管理,如讓學生交實習任務書、實習周報、實訓報告、實訓總結等,經過對學生上交的這些報告和總結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發現,這些報告和總結的內容大多大同小異,毫無新意可言。而高校對于學生在施工工地上的管理很明顯不到位,只是通過學生上交的實訓周報、月報、實訓報告等方式來對學生的實習狀況進行了解,高校教師也沒有對學生的實訓狀況進行相應的指導,這就制約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發展。
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的探索
1.實施“多段式”教學模式
建筑工程項目具有周期長、不可復制、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具有階段性和隨機性等特點,而學校的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有計劃地進行教學且還需要保證教學過程的穩定,這樣就導致了學校和施工單位二者在目的上很難達到一致。因此,學校的教學模式必須更加有彈性,我國高校在保證學校基礎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基礎上,結合建筑工程項目具有的特點和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來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
2.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工作崗位具有露天作業多、工地流動性大、工作條件艱苦、環境差等工作特點。通過對畢業生的應聘情況調查可以發現,企業在聘任這些崗位的工作人員的時候,更加看重學生的道德品質修養,然后再看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這就說明了現今社會中,企業更加看重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我國高校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1)高??梢酝ㄟ^校內理論實踐課程和校外實習課程的開展來培養學生“安全至上、質量優先”的工作態度。
(2)重點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使學生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地請教,讓學生形成善于溝通的工作協調能力。
以校企合作機制為保障,打造校企合作的“雙主體育人”平臺,將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的始終,構建基于土木工程建設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開發融入土木工程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群的職業道德標準及崗位工作標準的工學結合核心課程,結合東北寒區特點,采取季節分段工學交替的教學方式,校企共同培養滿足土木工程建設一線的工程技術與管理崗位扎實工作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端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第一階段(1+0.5學期,秋、冬、春季),在校內學習,進行基本素質學習領域課程和部分崗位職業能力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依托校內工程測量實訓室和引企入校的工程質量檢測站,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第二階段(0.5學期,夏季),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工程測量等專業技能訓練,到土木工程施工企業進行專業認知學習,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對就業崗位工作環境及要求的感性認識。第三階段(1+0.5學期,秋、冬、春季),在校內學習,進行部分基本素質學習領域課程和崗位職業能力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依托校內道橋施工現場、建筑工程施工實訓工場、道橋工程管理實訓室、土木工程質量檢測站等實訓基地,以土木工程項目為載體,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工程施工、工程檢測等職業能力。第四階段(0.5+0.5學期,夏、秋季),生產實習階段。校、企、學生三方簽訂生產實習協議,學生在企業施工現場進行工程測量、材料檢測、施工技術與管理等專業技能訓練,學習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企業選派工程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實習指導和日常管理,并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學校選派教師進行巡回檢查,對學生生產實習進行管理。通過生產實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第五階段(0.5學期,冬季),學生回校學習再提高,依托路橋工程管理等實訓室,建筑工程造價實訓室,以工程項目為載體,以企業兼職教師授課為主,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工程造價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等綜合職業能力,并進行拓展課程的學習。學校將組織學生參加國家或省建設廳的職業資格考試。第六階段(1學期,春、夏季),學生全部到道路與橋梁工程、建筑施工安裝、建設工程監理、房地產開發、給排水工程技術、供熱通風等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雙方簽訂學生頂崗實習協議。學生根據預就業崗位需求,選擇畢業設計內容,進行頂崗實戰,拓展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頂崗實習期間,以企業為主,校企共管,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全程指導學生制訂工作計劃,負責對學生的出勤、工作態度及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進行全面考核;學校老師分片巡回指導,解決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遇到的問題。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將受到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熏陶,能更快地適應職場環境,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此階段學生基本實現預就業。
2“校企共育、德能雙修、季節分段”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
“校企共育、德能雙修、季節分段”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在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試點班進行實施,從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情況看,效果良好。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在試點班級的路橋工程測量技術課程的教學中,采用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以路橋工程測量的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學生根據老師下發的任務單進行相應的資訊,同一個小組的同學共同制定工作計劃,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決策,然后小組分工進行任務的實施,并進行檢查,任務完成后,進行小組自評、組間互評和教師點評。每完成一個任務,學生的工程測量技能就有提高一步,團隊協作意識也明顯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在為學校測繪校園平面圖和新地界的工作中,積極報名參加,并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為學院的建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是學生的責任心明顯增強。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試點班級的專業認識實習中,學生到施工現場感受到未來就業崗位的工作責任重大,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回到學校學習時,責任心明顯增強,明確了學習目的和今后的工作目標,都能夠認真主動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
三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提高。以往教學都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在被動學習,又因為高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很多學生是身在課堂心在外。試點班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腦、眼、耳、手共用,教師由授課變為引導、答疑、解惑,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都要靠自己資訊和團隊協作來完成,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誰都不想因為自己的工作失誤,給整個團隊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四是學生的職業能力明顯提高。試點班的第一學期就安排企業兼職教師進行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的實踐教學,兼職教師將企業中真實的工程案例帶入課堂,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組織學生進行建筑識圖技能訓練,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學生在“名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是“實戰演練”,因此,學生的建筑識圖職業能力明顯提高。
3“校企共育、德能雙修、季節分段”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成果
經過“校企共育、德能雙修、季節分段”工學交替人的才培養模式兩年多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果:
一是構建了基于土木工程建設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通過市場調研分析和企業調研,確定了畢業生就業崗位施工員、技術員、質檢員等“員”崗位群的工作任務,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務,歸納為職業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課程,分析確定畢業生所從事崗位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等要求,制訂學習領域課程實施方案,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搜集反饋信息,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二是制定完善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工程應用數學、漢語言表達與溝通等3門基礎核心課程和路橋工程測量技術、寒區路橋工程施工技術、橋梁工程施工技術、路橋工程檢測技術、土建工程力學應用、橋梁結構設計、路橋工程造價、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建筑施工測量、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技術檔案、建筑工程造價、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等26門土木工程類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課程標準對接企業技術標準和學生就業崗位施工員、技術員、質檢員等“員”崗位資格標準。
三是專業課程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了教師講授、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小組同學共同進行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等六個環節完成工作任務,教學模式對接學生的就業崗位工作模式,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工作流程,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四是成立了由行業企業專家、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及施工一線技術骨干共同組成的特色教材編寫小組,結合企業的施工案例和“四新”(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成果,參照學生就業崗位具體工作操作規程,校企共同編寫、正式出版了10本核心課程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并編寫了10余本核心課程工學結合的校本教材。五是以學生就業崗位施工員、技術員、質檢員等“員”崗位資格考核標準為依據制定課程考核標準,打破了原有結業性考核模式,課程考核標準對接學生就業崗位的職業資格考核標準,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進行過程考核,使學生熟練掌握就業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了學生職業資格考核通過率,學生畢業就能持證上崗。六是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2013年學生在中國建設學會主辦的全國高等院校廣聯達算量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在黑龍江省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工程造價技能”賽項榮獲一等獎;學生參加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或省建設廳組織的施工員、技術員等“員”職業資格考試,全部通過,實現“雙證書”獲得率100%;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在世界500強企業參加生產實習期間,由于表現超群被企業直接錄用。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