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5: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校園網;課程咨詢;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3―0109―03
引言
目前,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實施已經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但在現實教學實踐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高中教師對新教材如何分析與把握?對新課程內容如何處理?對教學設計如何建構?等等,諸如此類的一線教學實踐的細節仍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實踐問題能否得到有效克服,直接影響到新課改的高質量推進。然而,我們目前的課程咨詢機構并不能滿足教師的這些實際需要。因此,在現有課程咨詢機構不具備充分咨詢能力的條件下,對教師來說,借助外部的信息技術能力,憑借網絡平臺開展課程咨詢,切實把握和解決好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帶有規律性、普遍性、實踐性和策略性的難題,非常需要,勢在必行。
一 當前課程咨詢中存在的問題
1 咨詢內容不夠完善
就我國目前的課程咨詢機構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國家專設的一些研究機構、高校以及地方研究院及各類學術團體。我國的基礎課程改革由上而下進行,專家咨詢是我國課程咨詢業的主體。但這些課程咨詢機構的專家、學者,遠離高中教學一線崗位,缺乏實戰教學經驗,對課程實施中的具體問題不可能完全把握,勢必導致在新課程咨詢過程中出現重理論、輕實踐,課程標準理想化和形式化的問題。雖然這些咨詢機構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但80%的網站沒有咨詢的功能,只是政策文件和研究成果的展示,對一線教師的實踐咨詢幫助較少。
2 雇主咨詢程度不高
在我國的課程咨詢過程中比較注重咨詢的專業性,第三方咨詢即企業參與的課程咨詢還很少,傳統的咨詢公司很少從事課程咨詢業務,現有的網絡咨詢公司也只擅長信息調查、搜集和整理,為企業決策提供輔助,對于教育咨詢,特別是課程咨詢這種綜合性、實踐性強的咨詢業務很少。而學校作為課程實施的承擔者,其決策咨詢中介機構的獨立性還不夠強,使得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大多數一線教師對現有課程咨詢表示不太滿意。
3 咨詢意識有待加強
高中教師作為課程的實施者,是課程咨詢的主體,而目前76%的教師在課程實施中遇到問題不知道怎么解決,有84%的一線教師不知道怎樣與其他教師共享教學資源,課程的民眾咨詢意識也有待提高。目前75%的中學校園網開設了新課程這一欄目,為教師提供了大量資料,但教師很少利用校園網進行課程咨詢。已有的校園網的主要問題“除了經濟的和技術的原因之外更為主要的是對于校園網站的功能定位及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認識不清,過多地把它看成是一個權威性的布告欄而不是一個服務性的系統?!钡眯@網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 構建課程咨詢網絡平臺的可行性
1 校園網的建設現狀為構建咨詢平臺奠定了基礎
作為教育信息基礎設施的校園網的建立,是實現課程咨詢平臺建設的重要條件。隨著“校校通”工程的實施,大多數學校都意識到校園網建設的迫切性,積極籌建校園網,并且有些已建成的學校擬將進一步擴建或升級。因此,現有的中學校園網不僅從規模上已經形成,在功能上也建立了以多媒體教學、信息交流、資源管理、校園視頻、音頻管理等功能為主的綜合管理平臺,這為新課程實施中教師開展課程咨詢奠定了基礎。
2 現有網絡咨詢室為咨詢平臺的建設提供了技術借鑒
目前也有一些公司提供網絡咨詢室的服務,這一系統適用于各種網站,如果借鑒用于開展課程在線咨詢,可賦予校園網對話的生機,賦予課程咨詢的新模式。例如校園網上的虛擬咨詢室的建設可以借鑒商業網絡咨詢室的技術特點,即基于免安裝的網絡視頻技術構建課程咨詢室。教師無需安裝或者下載任何軟件,就能直接進行即時交流,方便教師使用,同時也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問題解決策略。
3 校園網環境為課程咨詢活動提供了深入的平臺
基于網絡平臺在高中教師之間展開民眾咨詢,可以彌補專家咨詢機構在解決一線教學實踐問題中的不足,深入課程實施前沿。網上咨詢者的來源主要是新課程試驗區的一線教師,由于新課程培訓的有限與課程實施需求的差距,使得課程咨詢的問題更接近課程的實踐。網上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圍使教師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免去了面詢的尷尬。
4 校園網絡平臺的免費共享使得課程咨詢切實可行
網絡環境下的課程咨詢是利用網絡技術開創先進的課程咨詢模式,它突破時空界限,最大限度地實現優秀信息資源的共享,為實現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現實生活中每個一線教師的經驗都是有限的,在校園網上通過課程咨詢平臺,教師可以互相學習,獲得較大的信息量,且校園網平全開放,這對課程咨詢問題的解決都大有裨益。
三 構建課程咨詢平臺的設計方案
在新課程實施中,科研工作需要教師個人的努力,但也離不開團體的協作,這種協作既表現為吸收前人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又表現為多個人同時配合協作。學校網站為這一協作提供了便利。借助校園網的課程咨詢平臺,在教師的協作過程中開展咨詢,教師應該咨詢什么呢?這一平臺應提供哪些服務呢?
1 課程咨詢平臺的內容
網絡上的課程咨詢是一種綜合咨詢,它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課程需求和定位咨詢、課程資源的咨詢、教學設計方案咨詢、課程運作模式的咨詢,如圖所示:
第一,課程需求及定位咨詢。任何一門課程的改革,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以某種需求為出發點的,而教師通常被認為是最了解自己和學生的需求。另外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定位新課程,體現新課標理念,處理好新課程與高考的關系,實現課程的三維目標。因此課程需求及定位是首先需要咨詢的。
第二,課程教學資源的咨詢。課程實施與課程教學中的資源密切相關。圍繞新課程的實施,教學資源的咨詢即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怎樣使用教學設備、教學媒體,怎么實現技術與課程的有效、合理整合,包括教學環境的準備和教學材料的收集等。
第三,教學設計方案的咨詢。由于課程改革的實施就是教學設計方案落實的過程,因此教學設計方案咨詢是課程咨詢的核心內容,針對新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教學實施方案。其內容包括:課堂教學方案、課后教學活動的安排、學生作業的評價、課程評價方案等。
第四,課程運作模式的咨詢。課程改革只有依據課程目標要求來實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借鑒成功的課程運作案例和教學方案,才能確保課程改革的實施順利進行。課程運作模式的咨詢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保障,其內容不僅包含課程內容、課程進度,還包括對教師新課程研究的咨詢。
總之,課程咨詢的每一項咨詢內容都不是孤立的,都與其他各項互相聯系。其中,需求和定位咨詢是新課程教學咨詢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學設計方案咨詢是核心。另外,課程咨詢過程貫穿課程實施的始終,咨詢內容都與課程的實施密切相關,提供的咨詢方案又在實施中得到驗證,并通過反饋和交流開展下一輪課程咨詢。
2 課程咨詢平臺的功能和服務
為了滿足課程咨詢的條件,在利用現有的校園網功能基礎上,還需要對校園網的服務和功能進行一些改進,建立虛擬的網絡咨詢室。在校園網絡課程咨詢室的建設中,其功能模塊主要包括:課程咨詢管理區、課程資源庫、教學設計方案展示區、咨詢者交流區:
第一,課程咨詢管理區。為確保發揮網絡平臺的指導交流服務作用,在學校成立新課程咨詢服務小組,并設置一名管理員進行課程咨詢的管理和維護,如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管理在線咨詢的內容和時間,并聯系一線教師參與到課程咨詢室中解決咨詢者的問題。另外還包括對咨詢者和被咨詢者的用戶信息管理及權限管理,隨時解決咨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第二,建立課程資源庫。豐富的課程資源是計算機輔助遠程課程咨詢得以開展的基礎,是網上遠程課程資源建設的主要內容。課程咨詢平臺要求在校園網上建立自己獨立的課程資源庫,包括:新課程案例庫、課程單元咨詢庫和單元開發庫。新課程案例庫、課程單元咨詢庫是基于單元知識點組成的符合一定組合要求的咨詢元素。單元開發庫實質上就是為教師自己開發的教學軟件或素材提供一個素材庫,好的開發成果可向管理員申請進入課程單元咨詢庫以供其他咨詢者使用。
第三,教學設計方案展示區。依據網絡平臺上課程咨詢的內容,在校園網站的建設過程中,其功能的設計應增加教學設計方案的展示區。在這一模塊,應該能夠將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成果呈現,并提供上傳、下載、瀏覽、標注、修改和保存等功能,教師應能夠提交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下載其他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實現每節課堂的教學設計共享,為教師課程咨詢提供大量更切合實際的咨詢策略,有針對性地開展課程咨詢。另外還需給出相關的課程設計方案的鏈接,實現咨詢的多樣性。
第四,咨詢者交流區。借助校園網絡平臺的課程咨詢室應具有咨詢交流的功能,通過在線討論可以開展課程咨詢,通過教師的實踐驗證后開展反饋和交流,解決咨詢的問題,并對這些解決策略討論、推廣。目前,很多網絡咨詢室的交流區打破了文字咨詢的瓶頸,讓咨詢者可以通過視頻、語音、文字、文件四位一體的方式來咨詢。校園網中的課程咨詢室的建設在技術條件可行的情況下會日趨完善,實現多方位的交流。
3 課程咨詢平臺的實現方式和相關技術支持
基于校園網的課程咨詢平臺構建有以下幾種實現方式:
第一,在校園網上自建網絡咨詢室。在校園網平臺上建立的課程咨詢室,教師通過校園網頁面的超鏈接便可使用。建立這一課程咨詢平臺的關鍵技術為JavaScript、Flasb Action Script和XML等。其中JavaScript主要用來設計課程咨詢室的交互性:Flash Action Script用來存儲教師的個人信息和咨詢記錄等;XML主要用來描述課程咨詢的資源庫,通過JavaScript讀入XML中存儲的課程資源并輸出到Web頁面,教師就可選擇不同的咨詢內容進行咨詢,還可以演示教學設計方案、尋求資源支持。同時基于網絡視頻技術的課程咨詢室可以直接實現視頻和語音的即時交流。
第二,利用已有網絡咨詢室開展課程咨詢服務。對于暫時沒有條件自建網絡咨詢室的校園網,可以借助已有的網絡咨詢室,最好是開通了語音和視頻服務的咨詢室。目前一些公司也提供網絡咨詢室的服務,可將其應用到校園網,作為一個課程咨詢平臺。筆者通過利用“騰商網絡咨詢室”等網絡咨詢室開展相關方面工作的探討,認為此類咨詢室可以完全勝任此項工作。這種免安裝網絡視頻咨詢室使用新一代無插件網絡視頻技術,視頻語音清晰流暢、集成過程快捷簡單,可以使教師隨時隨地訪問,降低課程咨詢的成本。
第三,利用專用的聊天軟件開展課程咨詢。通過利用一些專用聊天軟件也可以實現課程咨詢。在校園網主頁的相應位置增加一個圖標,點擊圖標即可登錄開展咨詢。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Chat軟件,Chat軟件又叫“呼叫中心”軟件,它可以在網頁中啟動語音功能以實現兩地用戶的交流。有些聊天室的界面風格還可以自行配置,提供背景圖片應用,適合不同咨詢室的風格。他們還具有課程資源和教學設計方案的功能,并支持視頻和語音的廣播式和全雙工(單獨咨詢),提供咨詢記錄的下載,可實現課程咨詢的多方位交流。
另外,由于校園網絡服務模塊是實現新課程咨詢的保障條件,對教師進行校園網的課程咨詢室服務、郵件服務、論壇服務等附屬功能做培訓,可以加強教師使用校園網的意識,為課程咨詢建立溝通交流的渠道。
四 前景與展望
總之,借助網絡開展課程咨詢確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很好地使用必將對新課程的實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在我們談的只是利用民眾開展課程咨詢,今后還應該進一步拓寬范圍,建立專家咨詢和雇主咨詢等多種形式。力求保證網絡平臺上課程咨詢的權威性、民主性和現實性。在一線教師應用的過程中,還應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背后的教學管理問題,將網絡平臺的服務做到位,這是應用方――廣大一線教師愿意看到的,也是信息化第三方――網站的開發者和維護者應該努力去做的。
參考文獻
[1]代建軍.課程運作系統中的課程咨詢機制[J].課程?教材?教法,2007,2:10―14.
[2]陳軍岸.怎樣把握校園網站的建設[J].信息技術教育,2007,6:95―96
[3]朱書強,劉明祥Jk海地區中學校園網建設與應用現狀的調查[J].開放教育研究,2002,1:39―43.
[關鍵詞] 網絡教育資源; Thinkfinity; 資源組織結構; 資源特點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志碼] A
[作者簡介] 蔣銀?。?971—),女,湖南永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有技術支持的語言教與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E-mail:。
一、引 言
在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如何增強網絡教育資源開發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提高網絡教育資源實踐應用效率與效益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網絡教育資源是指為教育目的而專門設計的或者能為教育目的服務的各種網上傳播的信息資源、信息載體以及管理和服務體系,[1]它包括網絡教育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具有開放、 互動、 共享、 傳播速度快、 存儲方便和內容豐富等特性,[2]在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和知識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網絡教育資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網絡教育的基礎和核心。我國《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定為戰略目標之一,倡導通過“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等手段,“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3]綱要規定了我國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可供選擇的路線和模式,對于促進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國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而起步,在近十幾年的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國內研究者針對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和應用開展了不少相關研究,如黃瓊珍等研究了高校網絡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建議建立網絡教育資源管理部門和協調機構、資源建設開發與利用的規范管理、完善激勵與保障機制等;[4]胡藝文等基于網絡學習境脈的視角,認為網絡資源建設可以從技術支持、知識組織、社會認知等三個層面展開;[5]曹衛真通過比較中美網絡教育資源整合的機制、理念和策略,認為網絡教育資源整合可以按決策層、組織層、技術層來分層推進;[6]汪小剛從系統建設和內容建設兩個方面探討了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發展性問題,提出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應與特色專業和課程的學習機會整合、基于資源的學習應該從控制向生態轉變等策略。[7]國內研究者對網絡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的研究,為提高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效益奠定了基礎。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仍受制于理念、投資和環境等條件,雖然開發了大量的網絡教育資源,但是大部分仍屬于低水平重復建設,無論從針對性、規范性,還是從實踐應用效益和效果上看,都難以滿足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根據張敬濤等的研究,現有網絡教育資源存在著結構性短缺、資源類型少、內容不系統、形式呆板、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互動共享機制、更新速度慢、有效應用程度偏低等問題,高質量、易于使用和有效滿足教學需求的優質網絡教育資源仍然十分缺乏。[8][9]
國外在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方面,由于具有良好的投資和技術環境,重視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于網絡教育資源開發過程中,進行了大量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研究。如Armatas和Rice通過對大學一年級學生運用基于網絡的資源學習模式進行心理學課程學習過程的研究,建議學習環境的設計需要考慮學習者的特征,滿足學習者個體差異和喜好。[10]Kirkwood調查了本科生使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原因和方式,結果顯示學習者使用基于網絡的資源并不是技術本身的原因,而是基于各種情境因素的綜合影響,特別是評價策略和教學模式的影響。[11]Napthine在研究中發現學生對網絡教育資源持積極的態度,因為它們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在網絡資源中能夠獲取課程大綱表示興趣和支持。[12]Recker等人針對數學教師和科學教師如何搜索、獲取和使用網絡教育資源的案例研究發現,教師使用大量的策略搜索他們認為合適的資源,并且幾乎不做改動地直接使用這些資源。[13]而Reinhard和Nelson的研究發現,教師使用網絡教育資源主要是因為這個網站的特色與教師本人的教育哲學觀念一致。[14]可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網絡教育資源在教學中的作用都持有積極的態度。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應符合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能夠支持教與學活動的網絡教育資源最受歡迎。國外的相關研究對網絡教育資源的設計取向、內容選擇和組織、資源的質量保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借鑒國外在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對于促進國內該領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本文通過對美國開源網站Thinkfinity在網絡教育資源的選擇和組織、資源內容特點和網站運作模式等方面進行闡釋和分析,為我國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以及開發數字化教育資源平臺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Thinkfinity網絡教育
資源的組織及開發模式
Thinkfinity由美國Verizon基金會與其合作伙伴共同創建。Thinkfinity的意思是“為學習(創造)無限機會”。到目前為止,為了實現這個目標,Thinkfinity共開發了一個門戶網站()和十個子網站(見表1)。其中,ProLiteracy專門為培養成人的讀寫能力提供相關網絡教育資源,其余網站則主要針對K-12的教師、學生和家長開發促進教與學的網絡教育資源。
(一)Thinkfinity網絡教育資源的組織結構
Thinkfinity網站中教育資源數量大、涉及面廣,為了給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資源使用與操作環境,Thinkfinity按照主題分門別類地存儲其資源,每個主題都是一個小型資源庫。例如EDSITEment人文網站中的資源分別存儲在 “教學設計方案”(Lesson Plans)、“網站”(Websites)和“學生資源”(Student Resources)三大類主題中。用鼠標點擊任何一個主題,使用者即可獲得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大量信息。如果點擊進入“教學設計方案”主題庫,關于“藝術與文化”(Art & Culture)、“世界語言”(World Language)、“歷史和社會學”(History & Social Studies)、“文學與語言藝術”(Literature & Language Arts)等針對具體人文內容的詳細教學設計方案便可供使用者按需選擇。點擊進入“網站”主題庫,使用者便可通過再次鏈接,獲得更多支持相關教與學活動的有效資源。
同時,基于對現代教育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與理解,Thinkfinity緊緊圍繞促進課堂教學、課后學習和教師專業發展等三大類別進行資源組織。因此,教師、學生和家長可以從網站中的教學設計方案、交互式學習工具、錄像、博客、游戲、閱讀材料等獲取課堂內外教學活動的支持。而教學策略、在線課程、直播/錄像網絡討論會以及Thinkfinity社區論壇,則為教師專業的持續發展創造個性化的、適宜的條件和機會。
但是,Thinkfinity中的網站并非一座座“信息孤島”,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從技術上保證了其門戶網站和所有子網站中的資源都能夠實現高度共享。使用者只要在如圖1所示的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或者資源類別、年級、學科科目、教育合作伙伴等,就可以快速、準確定位所需資源。
Thinkfinity就如同一個大門一直處于開放狀態的“電子圖書館”,館內所儲存的海量電子資源分門別類地儲存在不同的“隔間”(門戶網站和子網站)。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進入網站,使用館中的資源,沒有時空和地域的限制。
(二)Thinkfinity網絡教育資源的特點
Thinkfinity網絡教育資源除了具備開放性、多媒體性等優勢外,還具備“基于標準的”(Standards-Based)和“符合具體學科內容的”(Discipline-Specific)兩個典型特征。如同教師需要依據某個標準開展教學工作一樣,Thinkfinity主要依據州標準、國家教育標準、21世紀技能框架(21st Century Skills Framework)和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倡導的要求等開發其網絡教育資源。如科學NetLinks網站主要根據“科學素養的基準”(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和“國家科學教育標準”(NSES)進行資源開發。ReadWriteThink則參照“全國英語教師理事會”(NCTE)和“國際閱讀協會”(IRA)開發資源。建設基于標準的教育資源能夠保證Thinkfinity資源的規范性、權威性、穩定性和有效性,實現資源的共享、重復使用, 提高資源管理、查詢的效率。
為了確保資源的合適性(特別是資源的有效性和效率),Thinkfinity分別為藝術、經濟、人文、數學、地理、語言、科學、歷史等國家核心課程開發具有針對性的網絡教育資源,以促進具體課程的有效學習(如表1所示)。以Thinkfinity中的ReadWriteThink為例。ReadWriteThink主要針對K-12教師、學生和家長開發促進語言和閱讀教學的網絡教育資源,包括教學設計方案、學習交互工具、課內外閱讀材料、教學策略和技巧、游戲、在線課程等,并且重視面向應用的范例。例如,目前網站中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方案共有814個,內容涉及與語言和閱讀教學相關的聽、說、讀、寫、詞匯、批評性思維、跨文化意識、文本分析、媒體素養、元認知等大量具體內容。如果對詞匯教學感興趣,網站中98個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基于標準的詞匯教學設計方案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其中,“Acquiring New Vocabulary Through Book Discussion Groups”是一份針對3~5年級學生設計、實施、評價英語詞匯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該方案在“預覽標準依據教學資源教學設計相關資源”不同模塊都有著非常詳細的描述和具體指導,具有典型的Thinkfinity資源特征。特別是方案中的“從理論到實踐”部分,從理論上詮釋了學生在閱讀、參與小組討論過程中所使用的語境策略、先前知識、運用資源促進詞匯意義習得的原因,成為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
基于具體學科內容開發的網絡教育資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一方面可以為具體學科學習提供豐富的素材,創設多樣化的、有意義的學習情境,促進具體學科知識的深層次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教師、學生和家長在具體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采集資料的負擔,提高教與學的效果和效率。
(三)Thinkfinity網站的運作模式
Thinkfinity是由Verizon基金會和11個教育合作伙伴聯合開發的免費教育網站。美國Verizon 基金會旨在為解決教育、讀寫能力培養、網絡安全等問題提供技術、資金和人力資源,通過加入國際教育技術協會100聯盟(ISTE 100 Alliance)、國家教育技術協會(St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rectors Association)、全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和行政州立學習官員理事會(Council for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和面向21世紀技能的伙伴關系(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等多個國際教育組織和協會獲得廣泛社會支持。Verizon 基金會的合作伙伴也都是美國重要的教育組織,對美國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具有導向作用,有些組織甚至直接參與美國核心課程標準制定,如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就是一個對美國甚至全世界的科學政策、國際項目、科學教育等的制定、實施和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的非營利性組織。
Verizon基金會正是與這些重要的組織或機構在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建設方面達成共識,分工合作又相互依賴和支持,針對各類潛在用戶的需求,利用技術優勢解決“數字鴻溝”現象,讓每一個人都能公平、免費使用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確保了Thinkfinity網站運作的良性循環和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基于對Thinkfinity網絡教育資源的組織結構、內容特點和網站開發的運作模式等方面的闡釋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第一,Thinkfinity網絡教育資源的類別和組織是對現代教育教學規律思考和理解的結果,符合社會現實需要。資源開發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習。Thinkfinity為課堂教學開發了多種呈現方式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真實的網絡教學資源,目的是為了實現更具吸引力的、更人性化的和更高效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但是根據沃爾伯格的觀點,學習最直接地取決于三方面的因素:智能、努力和教學。[15]課堂教學僅僅是學習等式中的一個方面。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特別是在21世紀學習型社會里,學習無處不在。課堂環境以外的學習(包括課后和家庭環境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續和拓展,能夠幫助學習者加深對課堂環境中所學知識、技能的理解,實現知識、技能遷移。有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對學習產生的預期效果,是社會經濟環境對學習所產生的預期效果的兩倍”。[16]因此,Thinkfinity不僅開發和組織了正式學習資源,而且開發和組織了非正式學習資源,目的是為滿足學習者不間斷學習的需求。同時,教師“能提供成功學習所需的(教學方面的,尤其是動機方面的)條件”。[17]Thinkfinity網站提供了大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方法等方面的資源,能夠滿足教師終身學習的需要。
第二,“一切教育資源的創造,包括教學材料的創造及教學系統的創造,都意在能為學習者所使用?!盵18] Thinkfinity網絡教育資源是基于標準的和基于具體學科內容學習的,確保了資源的使用性。首先,Thinkfinity網站中基于標準開發的資源具有規范性和權威性,是值得信任使用的資源;同時基于共同標準開發的資源能夠保證資源共享。如Thinkfinity網站中為培養21世紀人才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創新能力而開發的網絡教育資源不僅被廣泛共享,而且還為類似資源的后續開發提供了導向作用。其次,Thinkfinity基于具體學科內容學習開發的資源,能夠滿足廣泛的潛在使用者的期盼和需要。資源的有效性和效率是使用者選擇資源的重要參考因素。Thinkfinity網站中針對具體學科學習開發的資源能夠有效幫助教師和學生創設真實、復雜并且信息豐富的學習環境,并在教與學的活動中促進問題的解決及績效的提高。如Thinkfinity網站中由學科專家開發的、經過試驗成熟的教學設計方案,幫助教師(特別是新手教師)獲得為學習者的主動學習創設新型學習環境的方法和策略,省略直覺的體驗和失誤過程,更快捷地成為行家里手。而網站中基于網絡資源探索的發現式學習活動、基于計算機的模擬游戲等激發了學習者的興趣,滿足了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要,促進了學科知識和技能的深層次學習。
第三,Thinkfinity網站的良好運行機制保證了其資源開發和建設的規?;?、市場化以及可持續發展。正如黎加厚教授所言,“美國網絡教育資源開發主體的多元化,為美國的網絡教育資源提供了充足的經費,提供了多樣化的視角,提供了豐富的內容”。[19]Thinkfinity教育資源“大家族”正是在充分發揮基金會的資金優勢、重要學術組織和機構所具有的科研和決策優勢的基礎上聯合開發成功的典型例子。
Thinkfinity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建設的特點和經驗為國內網絡資源開發和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建議:(1)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建設需要建立在對現代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開發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滿足21世紀社會人才培養的教育資源;(2)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建設需要使用相對統一的規范標準,如國內基礎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可以依據新課標進行,從而避免教育資源低水平重復建設,實現教育資源共享;(3)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建設應為促進核心學科內容的深層次學習和知識遷移創造條件和機會,從而提高教與學績效;(4)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考慮政策、法規、資金、硬件配置、人力統籌等各方面因素,需要全社會參與。只有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工作才能夠獲得持續性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6] 曹衛真.中美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整合的比較[J].電化教育研究,2007,(4):28~32.
[2] [4] 黃瓊珍,黃穎.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探究[J].高教探索,2010,(3):60~63.
[3] 教育資源建設標準(CELTS-41).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DB/OL].http:///html/keyanfz/doc/d.DOC.
[5] 胡藝文,陳紹東,杜超,陳美芳.網絡學習境脈視角下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08,(9):80~83.
[7] 汪小剛.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發展性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2007,(9):52~55.
[8] 張敬濤,李馨.論我國基礎教育資源建設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06,(10):9~13.
[9] 沈洪.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現狀和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7):107~109.
[10] Christine Armatas,Dale Holt & Mary Rice. Impacts of an Online-Supported,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Does One Size Fit All?[J].Distance Education,2003,(2):142~158.
[11] Kirkwood A. Getting It from the Web: Why and How Online Resources are Used by Independent Undergraduate Learners[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8,(24):372~382.
[12] Napthine, Peter. A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 Web Resource in Supporting Student Learning on A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Course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J].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2006,15 (1):107~123.
[13] Recker, M. M, Dorward, J, & Nelson, L.M. Discovery and Use of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Case Study Finding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04,7(2):93~104.
[14] Reinhardt J.& Nelson,B. K. Instructor Use of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resources: A Survey of Socio-Institutional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J]. ReCALL,2004,16(2):292~307.
[15] [16] Walberg,H.J.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of America’s Schoo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4,41(8):19~27.
應省教育廳通知,參加省河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培訓時間是:9月16日至9月26日為期11天.培訓地點在鄭州師專.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對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的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以下是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培訓的內容說明
本次培訓分十個模塊,分別為:
模塊一、培訓準備
模塊二、編寫教學設計方案
模塊三、選擇教學用媒體
模塊四、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學資源
模塊五、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收集與處理
模塊六、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集成與開發
模塊七、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成果
模塊八、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
模塊九、體驗單元教學設計
模塊十、培訓的總結與提高
二、培訓的宗旨
為加快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配合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和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的實施,2005年4月,教育部啟動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本計劃旨在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為依據,以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建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網絡體系,組織開展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水平。
三、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
1994年ACET了教學技術的定義“教學技術是關于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有實踐”,近年來教育理論的不斷創新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都促使教育技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們教師要理解教育技術的本質,即為運用技術手段去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以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效率與效益的理論和實踐。通過本次的培訓也區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兩個概念。教育技術必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但卻并不同于信息技術。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信息技術是指一切能夠擴展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為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四、如何編寫教學設計方案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計算機網絡 ;課程整體設計 ;課程單元設計
2010年下半年,我院率先在計算機網絡等教研室啟動一體化教學試點工作,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網絡教研室全體老師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將從實施一體化教學的現實意義和舉措等方面來探索一體化教學。
1. 一體化教學的現實意義
計算機網絡技術屬于應用型學科,它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但現在普遍剛畢業的學生在這方面比較欠缺,僅擁有空洞的理論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提出網絡專業一體化教學,將網絡工程“搬進”學院實訓室,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即專業課程采用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課程模式,轉變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實踐為主線來組織課程內容開展教學。通過將網絡技術的系統理論知識根據工作任務的需要分散到每個學習情境(項目)中,讓學生在完成具體學習情境(項目)的過程中來構建相關理論知識。在每個學習情境中,學生都是以完成工作任務的形式,來獲得計算機網絡的知識和技能,同時獲得職業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各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擁有較強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的技能人才,使學生在校所學的網絡技能能夠直接服務于社會,促進各企業的發展壯大,同時給學生自身的塑造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進而實現了高職院校的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2. 網絡專業實施一體化教學的舉措
計算機網絡專業在一體化教學過程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出發,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即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然后以專業課程體系為主線,制訂單門課程的整體設計,最后在課堂中采用單元設計方案進行教學。環環相扣,以企業實際崗位需求為依據,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下面給將從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思路、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師資培養和一體化實訓室建設等方面來探討。
(1)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思路
在一體化的教學中,應該以企業的職業崗位為依據,從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出發,來做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通過大的方向把握,設計課程整體方案,到課程的具體單元設計,也就是說,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一門課程做成多個整體方案,一個整體方案則是有多個教學單元組成,通過完成每一個教學單元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訓練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能馬上到企業頂崗工作滿足企業需求。操作流程可參考職業崗位能力人才培養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職業崗位能力人才培養設計方案
(2)一體化教學的課程整體設計方案
一體化課程整體設計方案一般是按照學期來制訂,在當前學期開始上課前制訂出來。網絡專業的每一門課的教學,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相對應的技術領域的崗位實際、該課程的性質及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好職業能力和素質需求分析,掌握職業活動的狀況和過程,了解學生實際,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整體教學構思和設計。課程整體教學構思和設計應包括課程能力及素質目標、知識目標、教學內容整合、能力及素質訓練項目、主要的職業活動訓練素材、教學進度安排、課程考核方案等主要內容要素和教材資料、課程管理等信息要素。課程教學內容必須以能力及素質目標實現的階段性和承接性,突破課程學科知識體系的局限,形成內容模塊;能力及素質訓練項目既要有貫穿全課程的綜合項目又要有分解的單項項目。
(3)一體化教學的課程單元設計方案
單元設計方案是從課程整體設計方案中分解出來的,因此,教學進度安排的順序應當按能力及素質訓練循序漸進的需要編排,不能再按教材章節的順序來編排;課程考核方案則要突出項目和過程性考核;整個課程教學必須進行實訓、知識、理論一體化安排,不應再有理論教學課和實踐教學課的區別。每次課的教學,依據課程教學整體方案的安排,明確素質目標、知識目標、學生實際、本次課與前承后續課之間的關系,認真進行單元教學構思和設計。
在課堂教學構思和設計的基礎上制訂單元教學設計方案,以兩學時為單元編制,來取代傳統的教案,將“教、學、做”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能力及素質訓練過程中獲得知識和理論;要注重訓練過程的控制,訓練過程要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識認知的規律;要實行學習過程和項目完成情況的考核;避免出現像傳統教案只摘錄教材章節目錄,羅列教材內容的做法。
(4)一體化教師的培養
為提高教師一體化教學的水平,應加強了解同類型學校的網絡專業建設的現狀、師資隊伍情況等,通過對比發現自身優勢和不足,分析現有網絡專業一線教師的配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如在現有有線網絡的基礎之上建立無線網絡技術研究,培養教師學習技術潮流,發展移動互聯網發展方向。
由于現有高職院校的教師基本上是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沒有很多的企業工作經驗,教師本身就不具備企業所需的崗位能力,很難熟悉企業的具體崗位需求,普遍采取傳統的普通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的知識結構、課程設置、教學設施來培養學生,所以很難適應高職教學的本質要求。為了更好地實現高職院校培養職業能力較強的技能人才的目的,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首先,將沒有企業工作經驗的老師,派到對口的網絡技術相關企業學習專業技能,接受企業真實生產運作模式培訓,同時參加企業或人力資源和勞動部門的相關認證考試;其次是,聘請網絡技術相關企業的一線工程師到校指導工作,給網絡專業學生上課或講座,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真實崗位需求和崗位能力要求,實現校企合作聯合培養,學生畢業后能快速融入企業,實現無縫對接。
(5)一體化實訓室的建設
加強校內實驗室、實訓場所、訓練中心建設是營造一體化教學實踐環境的首要條件,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保證。網絡教研室在2010年大力建設了網絡綜合布線、網絡技術一體化等多個相關專業的一體化實訓室,力求仿真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以便學生在踏上就業崗位前就具備較為熟練的實踐技能。多組織 網絡專業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讓學生具體地感受網絡技術在企業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通過類似的外出參觀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習更有針對性。
3.網絡教研室實施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經驗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迫切,在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一體化教學科研工作,在目前高職院校中,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暫時還沒有成熟的案例提供更多的參考,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勇敢地踏出了這一步,相信在相對完善的理論指導下會產生預期良好的效果,有待后期的經驗數據來支持。未來還存在很多改進和提高的地方,只有積極探索,勇往直前,努力在一體化教學改革過程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徐建高.高職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構建淺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0.5.
[2.]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 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左文濤,彭宇玲,黃海龍,簡碧園.一體化教學在高職高專中的探索與實現[J]. 科技資訊,2011年.33期.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網站界面設計;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9-0073-02
研究性學習這個概念在我國早在十幾年前就提出來了。但就算到今天,這種方法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程度到底有多高,也還是個問題。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對于研究性學習我早有耳聞,也在實際教學中用過其中的一些方法,如分組學習、利用網絡收集信息等。但真正系統而全面地了解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在一次繼續教育的遠程網絡課程中。從那之后,我試著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融入到自己所教的實際課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意在分享我在教學實踐中的收獲和體會。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1]研究性學習活動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以獲取關于探究學習的直接經驗、發展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直接目的,以個性健全發展為根本,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實際是[2]“學生中心說”理論的一種教育實踐。因為在學生中心說主張:在教學要素結構中,學生是中心;在教育內容的范圍上,經驗是中心;在教學過程的組織上,活動是中心。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正好與上述觀點基本一致。
1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作為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商務網站的設計與制作是一塊重要的內容。我承擔的“網頁美工設計”課程主要講解網站的界面設計,是一門必修主干課。由于我校正在進行項目課改,即通過項目的方式來學習相關軟件的知識和技能。我精心選取了幾類在界面設計上具有不同特點的典型網站作為項目,學生通過完成這些項目來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這里我將以網上商城這個項目為例來介紹研究性學習的實踐過程,因為網上商城跟電子商務專業結合最為緊密,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學習,學生可以了解網上商城這類電子商務網站的頁面布局和配色要點,掌握Photoshop軟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利用網絡等各種工具進行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能力。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研究、探索和創新,用指定的內容素材設計出某網上商城的網站界面,包括網站的主頁、一級頁面、二級頁面。
2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
研究性學習的教育目的和方法可按布魯姆目標分類法或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來進行闡述。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操作領域三個領域,共同構成教育目標體系。其中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可以分為從低到高的六個層次:知道(知識)-領會(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見表1[3])。
3參與者特征分析
參與的學生處于高中年齡階段,對電腦、網絡使用普遍比較熟練,能較好地利用這些工具收集資料和信息。由于這是本課程的第二個項目,學生之前已經做過一個簡單的項目,對Photoshop軟件有一定的基礎。由于這個項目內容較多,學生之間又有個性差異,因此最好分組完成,分組時要注意均衡搭配,以保證任務的完成。
4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本課題主要的研究目標:
1)了解網上商城的界面特點(從內容、格局、配色等方面)。
2)組織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設計出某網上商城的網頁界面,要求界面整齊、美觀、大方、內容充實完整,首頁和子頁在設計風格上協調統一配套。
為了達成以上的研究目標,本課題主要分為以下研究內容:
1)指導學生分別通過查閱圖書、資料、上網瀏覽室等途徑收集具網上商城界面,經過類比、總結出這類電子商務網站的界面特點;
2)以自由組合和調配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完成網上商城的界面設計,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分工,老師加以指導和監督。
5資源準備
1)硬件:多媒體網絡教室、資料室、圖書室。
2)軟件:部分同類型的網站界面、Photoshop、ACDSee、Word、PPT等。
6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為了更加明確、有條理地表現該課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我將全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學生和教師的具體活動內容見表3:
7總結與反思
以上的教學設計方案,我在11級電子商務專業的網頁美工課程中進行了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下自身的心得體會:
1)在本項目的完成過程中,學生自己查閱、搜集資料,對信息進行整合、加工,充分體會到研究性學習的樂趣,使大部分學生由被動的“等老師教”向主動的“自己學”成功轉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選題較好,與專業非常對口,加強了學生對電子商務專業的了解。
3)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以及合作的重要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溝通交流能力。
4)本項目給定了網站的內容(即大家都必須將同樣的內容放到網站上),增強了可比性,為最后的評價奠定了好的基礎;但本項目并沒有給定樣圖,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出不同的版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5)制定了詳細的評價標準,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的平臺,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等綜合能力。使完成好的學生獲得認同感和成功感,完成情況不理想的學生也得到了改進意見,可以通過修改得到提高。
【關鍵詞】物流信息技術應用 ,項目設計方案 ,教學改革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combining modern vocational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fully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 we from the course in the logistics work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oject design scheme" teaching method.
【 key words 】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ject design,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現代物流通過運用許多新技術、新設備,尤其是現代信息與計算機網絡技術,使物流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企業迫切需要一批精通現代物流管理理論和熟練掌握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從而對物流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傳統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為中心,通過教師講授相關知識點來傳播相關內容,學生被動地聽課,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得到激發,學習效率也較為低下,一方面由于一些信息技術不太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而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缺乏合作與互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的教材在介紹相關知識時,理論教學內容偏多,實用性技能操作訓練太少,難以滿足物流行業生產實踐的需求。諸多原因,造成本課程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
傳統教學方法在知識傳授、思想傳播方面是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在能力訓練方面往往力不從心。所以造成很多學生學完這門課,成績也合格了,但卻說不出哪些能力提高了,似乎跟沒學差不多。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學生沒學到實在的技能,就否定了該門課的重要性,我們的教學方法應該要作相應的改革了。
2 “項目設計方案”教學法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針對傳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缺陷,結合現代職業教學的特點,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從課程在物流工作崗位上的實際運用出發,提出了“項目設計方案”教學法。
2.1 課程內容構成分析
物流信息技術包括了許多和物流業務活動相關的一些專業技術的知識和操作技能,有條碼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GIS/GPS技術、EDI技術、POS系統、ERP系統等。這些專業技術有的僅僅以概念的形式出現,有的則是包含了概念、原理和基本應用,而有的既有原理又有實踐操作。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快捷、方便地掌握課程相關內容的操作技能,并通過操作技能的掌握來達到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領會。我們可以把這些技術細分成一個個項目,然后通過設定相關任務,主要以相關技術設計項目方案的形式,分組完成設計方案如下:
組建物流信息平臺。以小組為單位在機房實際組建內部網絡,規模等于小組人數;各小組的內部網與教師組建的網絡聯通,構建起分公司和各辦事處的信息平臺硬件。
選擇和安裝物流信息系統軟件。根據物流業務設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應該實理的功能和應具有的模塊,在前面構件的網絡平臺上安裝“中諾思的第三方物流管理軟件”。
通過條碼槍等自動采集設備對物流信息進地快速準確采集。在中諾思的系統中對貨物的品名、產地、數量等信息進行編碼并打印內用條碼,用條碼槍錄入系統進行入庫操作。
使用數據庫或功能軟件對采集的物流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和加工處理。在數據庫系統中獨立調用、添加、修改錄入商品信息,并把一個數據庫中的信息復制并導入另一個數據庫中。
通過網絡技術(包括公網和EDI專網)進行物流信息的傳遞。通過信息平臺,完成出庫配送、核算等業務操作,完成信息調用、傳輸,以及更新數據庫的操作,發現信息傳輸中存在的問題。
GPS和GIS的使用。練習使用常規的車載GPS系統;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挖掘GPS和GIS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并匯報研究成果。
為了能把該項目設計方案做好,首先需要做一系列的調研,調研方式可以是網上調研也可以是實地調研,調研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調研中可以獲得許多有益的設計元素,方案設計前進行的調研所持續積累的時間越久、對目標思考的程度越深,那么,得到的結果就會越細致、越具體、越接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還需要對該技術的類型進行分析,同時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方案,幫助完成書本知識和應用技能之間的過渡。整個設計方案需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功能:設備功能展示和操作,工作原理介紹和模擬體驗,實際應用環境下操作流程展示和技能訓練。由于課程涉及的專業技術覆蓋面廣、專業性強,同時在技術實現過程中還需要把復雜的技術簡單化,為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借助更多的智慧,而這種智慧可以在企業中應用這些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身上找到,這些智慧來源于工作實踐,可以幫助方案的設計更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實踐教學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2.3考核方式
高等職業教學強調對學生基本素質及職業能力的培養,而目前的考試形式和評價標準還比較單一和片面,考試形式主要以記憶為目標,對技能的考核比重僅占最終課程成績的一小部分。本著“按需施教、學習致用”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逐步轉向重點對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因此,筆者建議在課程的考核中,采用過程考核方式,教師作為分公司負責人,負責對每個辦事處小組的業務處理過程進行考核,同時各小組之間也相互監督進行考評,考核成績作為每次任務完成的績效考核依據,各個課程項目設計方案組合成績取試,以考核學生的實踐技能。課程考核形式的改革,更能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個性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J].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17)
[2]張洪杰.《物流信息技術與管理》課程的改革分析與探討[J].商業經濟,2008(117)
[3]鄧子云.《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課程的定位問題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154)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師備課的有效性
利用網絡備課,能大大豐富教師獲取的信息,網絡資源經過教師的收集、分析、處理,可以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獲取教學內容的最新知識,最新信息,使得課堂呈現出開放性的特征,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得教師在教學手段的選擇方面有了更多的余地。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結合多種媒體,以生動、形象、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多種感覺通道加入到學習過程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備課不等于寫教案,包括鉆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學情、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選擇恰當的媒體手段、寫教案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備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一)教師個人備課
教師根據所教年級和學科,自己通過研讀教參、利用媒體等各種方式查閱資料,按新課程要求設計教學過程。重點突出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教學知識處理的有效性、課堂管理的有效性、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學媒體運用的有效性,形成教學初步設計方案。
(二)備課小組集體備課
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備課組有針對性地進行研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多方搜集資料,集思廣益,進一步改進教學設計方案。例如:知識疑點的考證,難點的突破,教學方法的設計,甚至具體環節的處理等,都可以通過備課小組討論,從中得到解決。
(三)教研組研討
教研組全體成員可利用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對其他組員備課的有效性、可行性進行深度研討。教研組全體成員集思廣益對其教學設計提出改進意見,講課教師與聽課教師共同反思,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方案。例如:情感、態度、價值觀問題,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問題,導入新課問題等。由于參與教研活動的每位教師都親歷每個環節,都是真正的參與者,因此避免了有些教研活動“一人唱戲眾人看戲”的局面,能有效地促進每位教師的參與深度,提高群體對話交流的質量。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師間的合作能力
教師之間應構建更廣闊的互動交流平臺,利用教師電子備課室和校園局域網之間的通道,開展教師之間一對一或一對群的機對機交流等,為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最有力的幫助,教師可充分利用學校的QQ群組開展即時性的教研活動,加強教師間的合作交流,當教師在備課、上課中有某一困惑時,可通過QQ群組即時的展開討論,每一位教師都能積極參與討論,亮出自己的觀點,為教研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老師們可以敞開心扉去交流不同觀點,碰撞中生發思維、共享教育智慧,因而思維也極其活躍,由此會達成許多共識。這種事先沒有統一的布置話題,往往由教師身邊的某一現實問題切入,較多關注這一問題的“熱心Q友”就會不自覺地“卷”進來,因而會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研討效果。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之間要經常聽課并進行研討交流,及時將在課堂過程中授課教師的優缺點反饋給授課教師。如教師角色轉變問題、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了充分體現等等。授課教師通過認真聽取聽課教師的反饋意見,在與聽課教師的談、議、評的過程中,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