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生四年級學習計劃
時間:2023-03-13 11:1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生四年級學習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代青少年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愛和隔代教育,他們身上普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獨生子女病”,其臨床表現主要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嬌生慣養,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第二,缺乏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第三,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第四,心理素質較差,缺乏堅強的意志。這種“獨生子女病”容易導致青少年學生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各種行為問題頻繁出現以及學業拖延等,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預防和改善青少年學生的各類心理和行為問題。本研究試圖探尋小學生自我控制、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之間的關系,為后續干預研究尋找突破口。
一、方法
1.被試
以小學生為被試,在重慶市北碚區梨園小學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374份。被試包括三年級117人,四年級128人,五年級129人;其中男生200人,女生174人;年齡在7至13歲之間,平均年齡10.14歲。
2. 測量工具
(1)自我控制問卷
自我控制能力問卷由王紅姣和盧家楣于2004年編制,用來測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問卷共36道題,其中正向題10個,反向題26個,采用五級記分,從1~5分別表示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本次測量中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對問卷進行了修改,刪除了不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題項,最終保留23個題項,包括情緒自控、行為自控和思維自控三個維度。本研究中各維度克倫巴赫α系數在0.49~0.78之間,總量表的克倫巴赫α系數為0.81。統計過程中將正向題轉化成反向計分,問卷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控制水平越低。
(2) Conners兒童行為問卷
Conners兒童行為問卷(教師問卷)共28個項目,讓教師針對學生的日常表現作答,包括了兒童在學校中常見的行為問題,共三個因子,即品行問題、多動和不注意—被動,另外抽取出10個題項用來測量多動指數。問卷采用1~4四點計分,得分越高表明該維度所表現的問題越嚴重。本研究中各維度克倫巴赫α系數在0.83~0.88之間,總量表的克倫巴赫α系數為0.93。
(3)學業拖延問卷
學業拖延問卷由鄭素謹和盧家楣于2009年編制,用來測量學生的學習拖延狀況。本次測量中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對問卷進行了修改,刪除了不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題項,最終保留11個題項。問卷共包括四個維度:學習計劃缺乏、學習狀態不佳、學習行為遲滯、學習執行力不足。問卷采用五級評分,從1~5分別表示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該維度所表現的問題越嚴重。本研究中各維度克倫巴赫α系數在0.53~0.63之間,總量表的克倫巴赫α系數為0.85。
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二、 結果與分析
1. 小學生自我控制、行為問題與學業拖延的特征分析
以性別為自變量,以自我控制、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三者為因變量,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自我控制、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三項指標上,男生的得分都顯著高于女生,這表明男生在自我控制、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這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女生嚴重。
以年級為自變量,以自我控制、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三者為因變量,分別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自我控制和行為問題上的年級差異顯著,但在學業拖延上的年級差異不顯著。其中,在自我控制上,五年級學生的得分大于三年級和四年級,說明五年級學生在自我控制上存在的問題較嚴重;在行為問題上,四年級學生的得分小于三年級和五年級,表明三年級和五年級學生的行為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
2.小學生自我控制、行為問題與學業拖延的相關分析
采用相關分析探討變量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之間兩兩相關顯著,而且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與學業拖延之間的相關較高。三個量表各維度之間的相關也都達到了顯著水平。
3.小學生自我控制對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的回歸分析
本研究同時也探討自我控制對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的預測作用,研究中將情緒自控、行為自控和思維自控同時作為回歸自變量分別對小學生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進行了回歸分析,總的自我控制也單獨進行了同樣的分析,結果表明,小學生行為自控和思維自控對小學生的行為問題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小學生的情緒自控和行為自控對其學業拖延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總的自我控制對小學生的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都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三、 討論
本研究發現,在男女性別差異上,小學男生在自我控制、行為問題和學業拖延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女生,說明男生在這三個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更為嚴重。這可能是因為男生比女生更為活潑、好動,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在行為和學習上表現出來的問題更為嚴重。在年級差異上,與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相比,五年級學生在自我控制上的表現相對較差,這可能是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多根據外部的權威人物(如教師或父母)來進行自我控制,依賴外部的暗示、勸說或告誡,他們努力以好學生或好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因而顯得自我控制能力更好些。隨著年級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他們的自我控制逐漸帶有明顯的主動性,對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不再百依百順。在行為問題上,四年級的得分相對較低,三年級和五年級偏高,這說明四年級是小學生發展的一個平穩期,三年級和五年級是小學生行為問題的高發期。此外,三年級和五年級行為問題的原因是不一樣的,三年級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年齡較小,對外界充滿好奇,對規則的意識不是很強,所以容易出現行為問題;而五年級的學生則是因為隨著青春期的臨近,逆反心理的出現,內心的沖突增多,才容易出現各種行為問題。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就曾明確指出:學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就是愛和自尊。如果學生感到沒有被人愛,或認為自己無能,他們就不可能有強烈的動機去實現較高的目標。這就是說,愛和自尊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每個人都需要感到別人在關愛并且尊重自己,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在學校里教師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更顯得重要。這將有助于小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力。對于我的學生,我就努力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課堂上的 “Hello, my pupils! ”課間的“How are you ?”、“Your dress is very nice ! I like it so much .”、“ Put on more clothes , please ! ”就能把我和學生的心靠得很近。當然,關愛和尊重學生,還應表現在對待學生的公平上。每個班在英語學習中都有尖子生和后進生。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會對尖子生給予更多的愛和關注,都愿意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在他們身上,而對于后進生更多的是責備和放任。但我們教師都應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會極大的傷害這部分后進生的自尊心,讓他們認為自己在英語學習中是失敗的,從而使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何能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其實,后進生更應值得教師的關注。成績的暫時落后,并不代表他們沒有學習好英語的能力。我就時常鼓勵這部分學生,給予他們信任的目光,關愛的微笑,耐心的輔導,不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刻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和尊重。我所做的換來的是學生對我的信任和對英語產生的興趣,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的較大提高。我班三年級新轉來一名學生,以前從沒學過英語(我班學生一、二年級都開設英語課),剛開始時學習興趣很濃,機靈的眼睛總是跟著我轉,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上課時他總是低著頭,沒有以前那種活躍的身影了。我知道他在英語學習上感到有些落后,怕跟不上其他同學,因而在同學面前失去自尊。于是,一方面在課堂上,只要他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我一定叫他回答,并加以表揚鼓勵;另一方面在課后,給他制定了可行的學習計劃,定時給他補充學習內容,讓他逐漸減小和其他同學的差距,并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經過一學期的努力,這名學生英語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已經能夠很好的適應我的教學,從而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各種英語活動中去。
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習動機的期望理論指出:學習動機=估計的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誘因價值。這就是說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以及學習成功后所帶來的結果,這說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于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此采取措施培養和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是教學中的重要問題。
1.適當的運用激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產生除了必須得到老師與家長的關愛與尊重之外,還來自于他們受到的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外在激勵是指學生通過尋求外在獎賞或誘因而獲得的推動力。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外部激勵尤其有效。教師可以使用五角星、印章或表揚(Good job ! How clever?。┑葋硎箤W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教師必須要建立起內在激勵系統,即學生給予自己的推動力,才能讓學生從心理內部來激勵自己,從而能長期保持學習英語的樂趣和積極性。在我所教的四年級學生中,我采取了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相結合的方式,考慮到四年級學生正處于由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一方面,以發放五角星和蓋印章的外在激勵方式,讓學生在積極的投入學習之后有所回報;另一方面,從不斷鼓勵學生樹立學好英語自信心的內在激勵方式來保持學生長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班一名學生在二、三年級時,學習英語的動機主要來自我給他的物質獎勵和口頭表揚,每次得到五角星或我的表揚后,就表現得更加主動積極。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所學內容的不斷加深,在四年級的學習中僅僅對于我的物質獎勵和表揚已不能調動其積極性了。于是我改變方式,經常利用課堂上他回答對問題或成功完成學習任務的時機,對他加以表揚鼓勵“You are very clever !”,“I believe you! ”課后主動找他交流,用班上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并取得成功的學生事例,幫他樹立自信心。在內外激勵的雙重作用下,逐漸地,又能見到他積極的投入學習了。
2.正確對待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錯誤,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全新的學科,是小學生習得的第二語言。不可避免地在學習過程中會受母語的負遷移和中繼語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一些錯誤。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待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錯誤,不分大小、性質等有錯必糾,雖然出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言和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但這種做法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打擊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根據S.P.Corder“錯誤分析理論”的原理,結合教學實際,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在學習中所產生的錯誤,應采取一種正面和積極的態度。對于學生的口誤或無關句子表述或交流的正常進行的錯誤,教師要采取包容和寬松的態度。
三、善待小學生的好奇心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好習慣成就未來》。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人的一生中,可能會養成好習慣,也會養成壞習慣。習慣的分類很多,有尊師敬老,尊老愛幼的道德習慣;有不闖紅綠燈的交通習慣;有不挑食,不浪費糧食的生活習慣……。
作為小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那我們應該怎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呢?
上課積極配合老師,不走神;勤于動手,隨手記東西;勤于思考,遇事多問“為什么”;當天學的知識當天“清”;善于總結歸納,每周知識進行“周結”;不把老師布置的作業當成一種負擔;獨立思考,從不抄襲別人的答案;對每天的每個時間段都有具體的學習計劃,并能堅持執行;少閑談,多讀書等等。同學們也不妨對照一下這些好的習慣你是否已經具備。
要養成好習慣,你得有堅韌的毅力。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好習慣在堅持中養成。
我沉重地分析了失敗的原因:語文基礎知識不牢固,該背的背不出,該默寫的默寫不出,錯別字又多,課文填空就丟掉了很多分。作文沒寫具體事例,也丟掉了很多分。數學應用題尤其薄弱。就是英語還行,考了100分。
痛定思痛,我決定這學期拿出實際行動迎頭趕上,特制訂如下學習計劃:
1.課前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認真思考、刻苦鉆研。
2.課堂上認真聽,做好筆記,回家按時完成作業。把平時做錯的題目修改過來。
3.語文還要多背誦優美的詞句、段落、課文。尤其是描寫、抒情方面的文章,更要多背。
4.數學要多鉆研應用題,再也不能偷懶了,要拿出雷鋒的釘子精神努力鉆進去,我相信沒有攻克不了的。
5.英語繼續堅持每天背誦單詞的好習慣。
6.課余要多看課外書,多增長見識,提高作文水平。爭取多發表幾篇文章,盡量贏來同學們羨慕的眼球,成為一個優秀中華小作家。
7.搞好學習的同時也要加強體育鍛煉,再不鍛煉,我就由小胖子變成大胖子了,不能讓同學們看笑話。
8.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講禮貌,拿出小記者的外交風度來,多采訪一下周圍的同學、老師,寫出他們的心里話和他們的快樂、苦衷。
在2009---2009學年度上學期本人擔任四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在學校整體思想的指導下,經過全體師生一學期的共同努力,己經形成了班風正,學風濃,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刻苦學習、互相幫助、遵守紀律的良好局面,是一個具有較強凝聚力、核心力和向心力的集體?,F將本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了解學生,搞活課堂教學
本學期初我接任了四年級的班主任工作。為了能很快地了解學生,我深入班級,每天早來晚走,同時通過任課教師及家長,了解學生方方面面的表現。在長期接觸中,我了解到:我們班大部分的學生的基礎較差,平時好講好動,較調皮,但課堂上卻很沉悶,而且懶惰,缺乏耐性。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作了一些針對性措施,盡量提高課堂的氣氛,在教學內容里增加一些相關話題,多給他們一些說話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集中精神聽課。
二、學習優秀班主任工作經驗,抓好班級管理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件容易事,因為班主任工作繁雜、瑣碎的事較多,如果掌握不好方法,會做很多重復性工作。因此,我在工作之余,認真鉆研班級管理經驗,積極進行實踐,力求把每件事處理好。開學初,我與學生一起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組建了班干部集體,確立了值日生輪流值日,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我讓每個值日生在工作期間選擇一項工作進行主抓,并讓班干部協助其工作,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團隊精神,培養其工作的責任感又從中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了更多優秀的小干部。
三、言傳身教,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
我班學生平時的生活習慣較差,比如在學校、教室看見地上有紙,哪怕是踩上也不撿起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指名學生把地上的紙撿起來,放入紙簍。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有些同學看見地上有臟東西主動打掃干凈,再也不用老師去指派了,對這些同學我及時的予以表揚,夸獎他們愛干凈、講衛生的優良品行,漸漸地全班同學都養成了這種良好的習慣,誰往地上扔一塊紙屑, 馬上有人譴責他,大家都把破壞班級衛生看成是可恥的事。全班同學都有了為班爭光的集體榮譽感。
四、重視對后進生的教育工作
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基礎和特點,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必要的幫助,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充分的發展。我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找那些基礎較差的同學談心,深入細致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和劃分學習小組,以“兵教兵”的形式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五、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關鍵詞:認知策略;小學第二學段;英語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2-0243-02
一、認知策略的概述
1.認知策略的含義,認知策略的介定。認知策略可分為復述策略、組織策略和精細加工策略三種。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策略。如重復、抄寫、作記錄、畫線等。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如組塊,選擇要點提綱,畫地圖。所謂精細加工策略就是通過把所學的新的信息和已有知識聯系起來,以此來增加新信息的意義。如想象、口述、總結、做筆記、類比、答疑等。
2.認知策略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我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A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學生學英語之前所掌握的語言是母語,他們用母語思考,用母語交際。母語習慣根深蒂固,無時無刻不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產生著影響。他們英語的學習時刻面臨著正確對待母語的問題。學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認知策略,就能正確地對待兩種語言的異同,并通過聽、說、讀、寫把母語同英語相同的表達習慣遷移到英語學習中來,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不同于漢語,一方面學習英語必須建立新的語言習慣,另一方面英語和漢語兩語言的使用和學習中有共同的規律性。在學生所形成的英語運用能力中,有新建立的刺激反應式的條件聯系因素,也有母語技能遷移的因素。正遷移提高效率,負遷移則導致錯誤。適當地掌握認知策略,能在某種程度上實現正遷移和減少負遷移。
二、楚雄市城區小學第二學段英語學習的認知策略初探
1.楚雄市城區小學第二學段學生的認知策略現狀調查。(1)問卷調查。筆者本次對楚雄市城區三所有代表性的小學第二學段學生進行了有關英語學習認知策略的問卷調查。調查中,每所小學均抽了三年級、四年級各一班。本次調查采用發放問卷的方式,共發放問卷180份,收回有效問卷177份。調查工具是筆者根據程曉堂、鄭敏編著的《英語學習策略》認知策略部分制定的問卷。問卷分三個部分,共15個問題,分別對學生的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進行調查,要求被試者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個檔次依次選擇。(2)對教師進行訪談。訪談法是通過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觸,直接交談的方式來收集資料。筆者對三所小學的5位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了解了問卷調查中對于認知策略沒有涉及的方面的問題,以便全面、準確地把握學生學習現狀。本次訪談的提綱主要有:課前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運用輔助方法教學,在課堂上多開展過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經常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地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經常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教學過程中是否使用多媒體。
2.結果分析。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運用復述策略,有23.2%的學生完全能根據需要進行預習,25.4%的學生通常能預習,只有4.5%的學生完全不預習。完全符合“對所學習內容主動復習并加以整理和歸納”的有23.%,通常符合占21.5%,優勢符合占33%,而通常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分別占9.6%、1.19%。有28.2%的學生經常通過音像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28.8%的學生經常使用工具書。20.9%的學生利用記憶學習。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這三所學校第二學段學生有多數學生學習英語時使用復述策略。
對精細加工策略的調查結果表明,26.0%的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7.3%的學生通常不思考,完全不思考的學生占4.0%。注意發現語言規律的學生占19.2%,通常不能發現規律的占15.3%。學生能意識到在學習英語時犯錯誤的占50.8%。完全不能意識到的占3.4%。在借助聯想方法方面,只有16.9%的學生會運用,有13.6%的學生完全不會運用。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小學第二學段學生在使用精細加工策略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如不少學生不會借助語境和聯想來幫助自己學習,很難發現語言規律,他們不能自覺運用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上,學生在使用方面呈現較低的趨勢。不少學生不會利用推理、歸納等手段分析和解決問題,不會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義。他們更多地注意語言形式的操練,如重復、轉換和記憶。這些情況的出現反映了長期以來我們推行的以教師為中心的n堂模式的弊端。
對幾位英語教師的訪談結果表明,教師均能夠做到認真備課,鉆研教材,運用多種方法輔助教學。幾位教師在教學過程別注重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注重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經常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三、楚雄市城區小學生認知策略的幾點思考
1.明確英語學習目標,增強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才會方向明確。學生應明確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和掌握英語的價值。學生具有遠大的目標能促進興趣向樂趣和志趣轉化。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引導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目標。對第二學段的學生來說,英語學生既是一件新奇又存在一定困難的事。在情景、話題、語言形式和內容熟悉的條件下,在好的外語環境中,學生的學習目標易明確。而在情景話題生疏冷僻的情況下,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從而就沒有明確的學生目標。所以培養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要注意創設英語環境,活躍氣氛,并降低一部分練習的難度。
2.制定簡單的學習計劃,及時反饋學習效果。學習計劃對學生的學習起引導作用,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能發掘內在的學習動力,為完成計劃而努力。但因為小學初設英語課,太復雜的學習計劃對學生來說不適應。學生應根據教師的教學任務和自身的接受能力制定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計劃。學生要善于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達到目標的最優學習方法,隨時檢測自己的學習結果,一旦發現漏洞及時補救。
3.善于模仿,正確發音。語音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學生開始學習英語首先要過好語音關,從一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語音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在課內外所說的英語都能對學生起到語音教學的作用。教師的發音正確才能給學生做好示范。個別學生學習英語時已形成漢語語音的習慣。教師也應及時阻止學生給單詞標音。
教師要為學生說英語創造條件,鼓勵和激發學生多開口說英語,設法形成一個學習說英語的良好氣氛。并鼓勵和督察學生回家多聽英語課文錄音并模仿和跟讀,只要堅持多練,多模仿就大有改觀。
4.善于利用圖畫、實物等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英語課本上有大量的圖畫,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英語學習中,圖畫和實物可用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并給學會提供使用語言的線索。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適當準備數本簡筆畫畫冊或相應的其他畫冊。學生依據所學的語言材料的內容,構思并畫出一幅圖畫并能用英語介紹圖畫的主要內容或通過生活中熟悉的實物來鞏固所學課堂知識。
四、結語
在認知策略的使用上,楚雄城區小學的學生多少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策略缺乏,尚未體會到策略的價值與效用。二是不能自發地產生策略,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策略。三是利用性缺陷,即學生已具備相應的策略,但不能應用或錯誤應用。認知策略的教學應成為小學生學習策略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學生則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切實體會到認知策略的有效性,并掌握一些常用策略,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認知策略后,要通過適當地練習鞏固策略。
參考文獻:
[1]⑷宓攏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王薔.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逐漸重視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同時要充分體現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現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有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關鍵是教師必須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著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作為重點教學目標之一,這樣才能與課程改革的精神相吻合。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下面是一份四年級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調查時間:2014年5月,調查總人數:368人)。
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100%的學生都非常喜歡“參加英語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培養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去學習、去鉆研。因此,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例如,通過歌曲、歌謠、動作、游戲等創設有趣的情景,激發他們好奇的心理和求知欲,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求索知識。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靜聽、準確模仿的習慣
學英語起始主要依靠模仿。靜聽是前提,模仿是關鍵,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發音的準確與否。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觀察教師的口型變化,領會發音要領并注意各種句式的升降調、連讀、重音等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模仿習慣,增強語感。
2.大膽開口、積極發言的習慣
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勤講多練,學生的每一次發言都是一次極好的聽說訓練機會。小學生遺忘率比較高,即使以前學過的句子如果一段時間不說不用,學生就會遺忘。另外,積極發言也可以是小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聽課效果。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把講的機會多留給學生,更多的為學生提供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機會。這樣不但活躍了氣氛,而且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就感。
3.重視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和復習習慣是教會學生“會學”的突破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步驟、有計劃、分階段地進行課前預習的輔導,訓練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教師提前布置預習內容,必要時請家長督查簽字。預習的方法有:1、借助詞典查找生詞。2、借助磁帶或光盤模仿單詞的發音和語調。3、將不理解的地方作標記等等。根據遺忘規律,讓學生還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鞏固所學知識,久而久之,習慣便成自然。這對學生的不斷進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有好處。
四、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策略
要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1.在學期初,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和目標。如:一天安排多少分鐘聽讀英語,一個星期安排多長時間的課外閱讀,一個學期要完成幾本書的閱讀等等。2.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單詞記憶的方法,突破詞匯難關。新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詞匯量大,不少單詞拼寫難,不好記,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發音規則,利用單詞的發音來拼讀和記憶單詞。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八季S從疑問和驚奇開始”。在教學中,通過質疑問難,可以有效地誘導和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思維活動。這種策略能使學生的思維活躍、開放,增強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而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五、精心設計主體活動過程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的。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揮更是通過學生參與的主體活動實現的。按照英語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活動可分為:a.呈現活動;b.練習活動;c.交際活動。每一類英語活動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動是可以交叉進行的。本人在設計這些活動時是這樣考慮的:(1)呈現活動的設計要以舊帶新。(2)練習活動的設計要多層面,讓不同程度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去。(3)交際活動從頭抓起,從意識的培養逐漸過渡到能力的形成。
六、積極關注過程評價
實施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自我檢測學習的發展,學生通過參與評價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信心,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教師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通常采用“You are quite right!”“You are clever!”“Good!”“Great!”“Well done!” “A good job!”等進行表揚與贊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信,產生成就感。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或不能回答,教師應該常采用“Try it a gain!” “Don’t lose your heart. Think it over!”等等用語,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與尊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保持良好的關系。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自主性學習,能夠充分展現學生個性,從根本上發展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自主性學習策略,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實踐、主動深思、主動探索以及主動參與,能夠確保學生全面發展,能夠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