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7 13:17: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械工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英文名稱:Mechanical Engineer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機械工業廳
主辦單位:黑龍江省機械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省機械工程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2-2333
國內刊號:23-1196/TH
郵發代號:14-5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69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關鍵詞:機械工程材料;課業評價;自主學習;工程素質
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是材料類及機械類相關專業的基礎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即強調知識的綜合性、實用性、又強調創新能力、綜合分析和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1]。該課程從材料的工程應用角度出發,闡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理論,以及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藝對材料組織結構及性能的影響。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并掌握機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從而具備根據機械零件的性能要求和服役工況,對機械零件進行合理地選材并正確制定零件加工工藝路線的初步能力[2]。因此該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的紐帶,是學生從理論學習走向工程應用的橋梁,是成為“卓越工程師”的必由之路?!白吭焦こ處煛钡呐囵B目標,要求高校畢業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工程踐能力及創新意識[3-,4],這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學科之間相互融合交匯,學科相互滲透、交叉背景下對當代大學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但當前機械工程材料的課業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制約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發展,不利于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因此有必要進行課業評價方式的改革,建立更加科學合價體系。
1 機械工程材料課業評價現狀及存在問題
當前,機械工程材料課業評價仍以傳統的考試為主,考試內容大部分偏重及知識的記憶,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及評價,這種單一的考核模式不僅不能客觀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真實水平,而且存在下列問題。
1.1 教師教學的功利性
傳統課業評價方式單一,以卷面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亦是教師教學效果的最終體現,導致部分教師存在教學的功利性,即“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則怎么教”,大都只注重相關理論的研究和論述,工程實際應用練習不多,重基礎、輕應用,不能很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種教學的功利性又導致教學內容的片面性及局限性;出現“一門課僅讀一本書”的現象[5],嚴重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學生能動性與創新性的培養,降低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
1.2 學生學習的應試性
傳統的考試方式,學生成績主要由平時成績及期終試卷兩方面組成,其中試卷成績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這樣的考核方式片面,脫離工程實際[6],學生為應付考試而背誦的都是相互獨立的“點”,沒有理解貫通成“線”,對知識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及如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并沒有掌握,而恰重要的。
2 機械工程材料課業評價改革實施方案
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文章提出了機械工程材料課業評價多元化考核方案,即以學生為單元的自主學習考核占10%,以小組為單元的案例討論考核占20%,大作業考核占20%,考試考核占50%。改革后的課業評價方案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能動性與創新性,強化學生工程素質及工程實踐能力為目標,各組元所占分值比例均以上述培養目標為基礎,是上述目標的綜合反映,并為多年的教學實踐所證明,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
2.1 以學生為單元的自主學習考核
對材料類相關專業學生,該課程前幾章與材料科學與基礎課程有較多的重復,但該部分是基礎知識點,亦是材料后續選材及熱處理的理論依據,結合各校學生實際掌握情況,該部分內容并不能完全刪除,因此采用引導式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學生的作業、章節總結及隨堂小測驗為考核標準,教師僅對重點,難點知識做講解,相應減少該部分課時量的分配。同時,自主學習考核可包含學生日常出勤、課堂討論,其目的是鼓勵學生提高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
2.2 以小組為單元的案例討論考核
在工程項目化分組討論教學中,每個小組(5~8人為一組)會收到一份工程項目任務書,任務書中說明了某機械部件的名稱及部件的結構,學生根據具體的任務,以小組協作的形式查詢相關資料,明確該部件的服役條件、失效形式,并依此進行選材及工藝路線分析,制定合理的熱處理工序,闡明熱處理后材料的組織及性能,最后完成相應的工藝報告。該過程中不僅是對整個教學內容的概括、總結和應用,更是需要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良好的結合,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式學習過程,同時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組織協調及分工協作能力,是該課程主要教學目標和要求的集中體現。
2.3 大作業考核
該部分給出大作業題目,要求學生查閱相關文獻,獨自完成相關作業要求。此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大論文的考核可以打破學生單純應試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查閱文獻,獲取知識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系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2.4 考試考核
當前,考試考核雖有局限性,但仍不失為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客觀評價的一種公平有效的方式。精心設計的考試題目涵蓋了該課程的主要知識點,能夠準確反映學生對基本知識點,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而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完成熟練選材及材的基礎。
3 課業評價改革實施效果
通過對機械工程材料課業評價進行系列改革,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工程能力方面起到顯著效果:第一,實現了全程化管理。多元化考核方式從考勤、作業、課堂討論、分組討論、大作業和考試等方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該過程不但評價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而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促進了師生的交流,顯著提高了學習效率。第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引導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及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為解決生產問題,探索問題的外在表現與內在關聯,積極查閱相關資料,獲取所需信息,該過程中不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及不同學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而且培養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獲取、理解、歸納及應用創新的能力,并從中收獲成功的快樂。通過對比發現學生的自學能力較課業評價改革之前得到顯著的提高。第三,提高了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以實際工程為背景,工程項目為主線的教學模式,鍛煉了學生的工程素質及工程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工程意識,使機械工程材料成為學生走向企業、走向的橋梁。
4 結束語
機械工程材料學業改革實踐結果表明多元化考核方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工程素質的有效途徑。但改革后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精力及教學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體教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為我國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高為國,董麗君,吳安如.“機械工程材料”課程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11(11):43-45.
[2] 韓海梅.機械工程材料實驗教學改革[J].科技視界,2014(11):62-64.
[3] 曹霞.卓越計劃下機械工程材料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9):69-71.
[4] 高為國.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機械工程材料”課程建設[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0,20(3):74-77.
[5] 高旭,陳曉紅.“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考試方法改革[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4,37(4):436-440.
關鍵字:機械工程;自動化;關系
引言
機械工程自動化,即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過程中廣泛推廣與應用,已達到更快速的加工原材料的同時實現機械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流動速度的加快,進而提高了勞動效率,也使得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得到飛速發展。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不僅促進了機械工程的大力發展,也利于自動連續生產,以達到優化生產效率和簡化生產過程的目的。就目前我國整體機械化水平程度來看,自動化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水平較低。因此我國還需大力發展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
1.機械工程概述
機械制造過程中生產必備基礎工具為機械設備,依服務對象劃分可分為交通運輸、工業設備、農業機械。依功能劃分可分為動力機械、粉碎機械、交通運輸機械及物料機械,依照工作原理劃分可分為熱力機械、透平機械、仿生機械及流體機械。依照服務產業劃分可分為農業機械、化工機械、礦山機械與紡織機械。機械設備須經過不同的工作性質階段如研究、開發、設計、制造及應用等階段,因此,依照工作性質可分為互相銜接配合的幾類系統,如機械科研、機械設計、機械制造、維修、運用等。以上各學科的充分融合發展使得機械工程細化為許多學科分支,各學科的交織發展使得各分支相互促進和滲透?,F代化技術、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及社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使得機械工業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越發重要。
2.自動化技術概述
自動化技術即指生產過程中主要依賴預設指令或者程序自動完成相應工作,不依賴或較少依賴人的干預。自動化技術來源于人們簡化控制過程及實現機械代替人類來實現簡單重復工作的目的,及便利人們日常生活如汽車、飛機的使用。大量機械設備的使用使得控制系統越發復雜,使得單一的手工控制無法實現。應用數學、電子學等方面的發展也促進了自動化技術理論的發展。隨著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單機、局部的生產制造自動化發展為全盤、綜合的自動化進程。目前,大部分生產企業的生產過程都實現了半自動化或全自動化,使得生產環境變得高效、高速、優質。這些企業通常采用了許多自動化裝置、電子儀表及計算機控制技術,而不是僅采用單機的自動化裝置。目前自動化技術已經應用到了科研、生產、國防等各個領域,且其規模不斷擴大,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也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這些應用如聯合鋼鐵企業的自動化應用(開采礦山、冶煉、選礦、軋制、運輸包裝及剪裁)。總之,自動化技術目前已經得到并將進一步擴大其應用范圍。
3.機械工程與自動化技術的關系及其發展策略
3.1.應用現狀我國有關自動化在機械工程的應用方面還很有限,在管理和生產方面還采用傳統的方式,人才管理機制模式方面大多數企業也是直接由外國引進,這種管理模式表現在理論性強,人員專業素質高,但實用性不高,因為沒有形成適合企業自身與中國國情的人才模式,使得其在本土不適用。從機械設計方面來說,現階段大多設計部分都是照搬照抄,而且設計水平較為低下,且設計常常不能有效轉化為具體科技成果。從工藝技術水平方面來說,目前加工初級階段如精細加工等已經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是復合加工還有待加強。
我國自動化在機械工程方面盡管已經等到了廣泛應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缺乏實用型人才。最近一段應用過程中,企業大多過分重視理論人才和研究的培養,使得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技術應用程度低下。(2)實踐經驗不足。目前我國主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而實踐經驗不足,當然在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培養中,應不斷培養創新精神,這樣才能不斷在實際中提高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應用方面,我國實際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夠,缺乏正確的科研投入與對專業人才的重視及沒有形成特有的自動化的管理模式。
3.2.兩者之間的關系機械工程與自動化技術中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機械工業采用自動化的生產方式,使得生產技術自動化、機械工業產品得到大力發展。零件的機械加工中引入數控、程控、自動化的生產工藝及工程的思想全面引進系統節省了人力物力及提高了經濟效益。自動化機械裝置的一體化及微型便利化進程使得生產過程維護方便、可靠性高、設備的自鎖功能使得其無需工作人員的監視和維護。機械工程自動化過程中電子計算機技術、各類自動化裝置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并且保障了機械工程質量、降低消耗成本、資金的積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機械工程自動化的引進使人們不需花費大量的精力在復雜、繁重的體力勞動中,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減輕腦力勞動。所以,自動化技術促進了機械工業的發展,而機械工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自動化迅速發展的平臺。
3.3.發展策略
3.3.1.深化機械工程自動化方面的科學研究。機械工程自動化系統需要大量的優質硬件和軟件,因此,應促進分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和集成化綜合軟件的全面發展以實現自動化、無人化的生產。在鞏固自動化與機械工程之間的關系,促進二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過程中應以注重理論基礎研究、堅持科學發展戰略,開展新型轉換能量技術、裝置的研究,新型調速交流技術、理論、新線路、新機電、新器件的研究。優化自動化系統監控檢測技術,以提升機械自動化工程中在線檢測的精度、可靠性及自動化測試水平、效果。提高自動化機械工程技術中的仿真技術,利用計算機及數字模擬等技術實現大型系統參數及總體結構的設計及實驗、以達到選擇最佳參數和系統的目的。
3.3.2.努力提升自動化應用水平。機械操作人員主要對生產過程進行技術管理,及管理自動化技術裝置、系統中采用的各種計算機等裝置。因而相關技術操作人員應該具有相應的操作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相關理論知識,否則難以保證自動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應該加強操作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其自動化應用水平。
1.1機械創新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現在的各國都擁有很強大的機械工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各國很注重機械行業的發展地位,不僅因為它有很強的連鎖能力,還對其他各行各業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機械工程不僅僅能夠影響其自身的發展,也能對這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更是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機械工程是以機械工業為基礎的,而機械工業是以科學的技術物化為基礎的,一個產業的結構優化必須依靠一些高新技術為前提的,這樣才能做到技術的突破,達到將機械工程的真正作用發揮到極致的作用。機械工程其實就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將生產的經濟性作為目標來觸發新的機械技術的出現。不過,這有一定的風險,主要還是環保的壓力,隨著環保的不斷普及,現在的機械工程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所以,現在機械工程的發展將會把減輕甚至消除環境的污染作為當務之急,并將全力避免環境污染的發生,做到及時治理并減少污染的出現,促進機械工程工業包括社會經濟結構的優化發展。
1.2技術的創新——TRIS
TRIS理論是俄國的學者阿利赫舒列爾和他的朋友最先提出來的,是一種創新理論,能夠適用于發明過程中出現的很多新問題,幫助人們找到這些問題的最快的解決辦法。目前,國際上已經有了多個成功的專利研究,已經大大的充實了TRIS理論的發展。它能夠有效的解釋發明創造過程中的內在的定律以及創新原理,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完全的解決發明過程中的矛盾,最終獲得最后的理想解釋。實踐證明,TRIS理論明顯是可以加快人們的創造和發明的進程的,最后可以通過創新獲得高質量的成果。
2機械創新的開發實現
我國的機械工程在很多的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位我們的機械創新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2.1虛擬化應用
在現在這個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我們必須合理的運用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的仿真技術,這是實現機械工程虛擬化應用的最基本的需要。在對機械工程進行虛擬化的應用時,需要運用到一下較為先進的虛擬的仿真技術,這對于機械創新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虛擬化應用在機械的制造過程中能夠給予問題解決的相關技術幫助,也是能夠有效的解決創新過程中出現的相關的問題,能夠縮短它的產品的生產周期,并且在降低企業的很多的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幫助企業得到綜合力競爭的勝利。
2.2智能化的應用
在機械創新的過程中將技術與先進的人工智能結合起來,進而取代人工操作,能夠有效的實現機械創新的智能化。智能化的應用也大大提升了機械操作的時效性,也可以更好的處理創新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突發性問題,避免更多的問題的出現。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率有很大的幫助,更能提高一家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2.3集成化的應用
為了有效的到達提高整個企業制造水平的目的,集成化的應用可以很好的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幫助企業達到其最終目的。并且,在實踐過程中,集成化應用就是通過一些手段讓企業的生產要素進行重組,將其組成另一個整體,通過它的整體效益的提高來促進企業產品制造的實用性,使企業在服務態度、自動化技術和實踐發展等方面有一個相應的發展改善。并通過這些種種的完善,將企業的綜合實力提高,以此來提高國際的競爭力。
3機械創新的作用
3.1有利于綜合性人才的培養
在機械創新的過程中,具有基礎的相關的理論知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具備很強大的創新意識,為了促進機械工程這塊的發展,還必須要注意培養創新性的人才,在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時就要其具備最基本的專業的技能知識,在理論的基礎上還有注意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樹立。
3.2有利于提高機械工程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的機械工程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強大的世界各國的競爭壓力,而我國的機械工程制造業要頂住這一系列的壓力就必須注重機械設備的發明以及創新,不能一成不變,多多利用我國的創新型人才來促進我國的機械工程的發展。同時,還有學會將機械工程與自動化技術的結合,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的競爭實力水平。這樣,才能夠在當今這個競爭力很大的機械制造業中獲得喘息的機會,并在技術的推進下加快國民的工作效率,進而在最后制造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4結語
【關鍵詞】機械工程;優化;設計
在進行機械工程的產品設計時,將可靠性理論與技術應用于其中,并根據需要與可能,將產品的可靠性使用作為優先考慮的設計準則;在滿足時間、費用及性能的基礎上,讓設計出的機械工程產品符合可靠性的要求。設計問題在涉及傳統的設計技術的同時,也與價值工程、系統工程、環境工程及質量控制工程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可靠性設計是多學科與多技術相互交叉融合的一種新興技術。
一、機械工程產品的優化設計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的特殊歷史原因,機械工程制造業與西方發達國家機械制造業相比,顯得相對落后,尤其是在可靠性設計的研究方面更是顯得滯后。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在機械工程的可靠性研究才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在某些個別的行業還成立了專門從事優化設計研究的組織與團體,并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優化設計研究的技術人才,制定出了整套優化設計的規范標準。從總體上來看,過去的優化設計研究比較偏重于理論,但在生產實踐中,對于理論的應用則是比較少,就這一點而言,與制造業相對較為發達的國家相比較,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
二、優化設計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
機械工程產品的優化設計在產品的生產與使用周期的各環節都起著重要作用。這些環節主要有產品的設計、制造、使用及售后維修等。以下就機械工程產品的設計、制造及使用三個環節展開討論優化設計問題。
1.機械工程產品設計環節的優化設計
機械工程產品的設計主要包括裝配整體設計與零件組裝設計。對機械產品進行優化設計時,可以將其當作一個整體,設計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方法為:先大致了解機械的完整系統,并分析組成整體的零部件具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據此推斷出整體具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這種方法即為預測整體設計可靠性的手段,預測的結果必須與設計指標相符合。第二種方法為:將整體機械工程優化設計所要求的指標分配到其零部件的設計上,要求零部件必須滿足各自的可靠性指標要求;常用的可靠性的分配方法有:再分配、等分配、比例分配及綜合評分的分配方法。設計單個零件時,盡量采用符合國家規定且已經在生產中大量投入使用的常規零件,并用不同設計方法對重要程度不相同的零件進行優化設計,設計關鍵部件之前,要先行可靠性的試驗。除此之外,要反復驗證及修改機械工程產品設計的可靠性,直到其能夠滿足于優化設計所要求的標準為止。設計機械工程的人機系統也很重要,這方面的設計包括適應性及操作的舒適性設計。
2.機械工程產品制造中的優化設計
要保證一個產品的質量,在制造環節的質量控制是最關鍵的部分,因此,機械產品在制造的過程中進行優化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加工的設備可靠性要得到保證,在選擇加工工藝與工藝流程時,要注意其技術水平,保證制造水平盡量達到最優化。產品制造工藝流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其中的各個方案與工序是工藝流程系統中的子系統,對每個子系統進行優化設計時,都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工藝裝備、加工設備、加工材料與工作人員素質等;只有這樣才能為各個子系統設計出可靠性與合理的指標;最后,整合分析各個子系統的指標,并通過合理的方法將總系統的可靠性及優化指標整理出來。
3.機械工程產品的使用與維修的優化設計
對機械產品進行維修,能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良好的售后服務水平是一個公司獲得發展的必備條件。因此,生產機械設備的廠家要認真對待售后服務與維修的問題,運用先進的邏輯分析法,制定出科學的維修內容與維修方式,對機械產品的合理使用壽命作出規劃。機械工程產品具有可維修性及可靠性,兩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可維修性是可靠性的具體指標之一。對機械工程產品進行設計時就應當首先考慮到可靠性指標,以便能使設計出的機械產品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易于檢查與維修。進行機械產品維修的優化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維修費用的問題,負責設計工作的人員在進行機械工程優化設計時,要以最少的費用獲得最高程度可靠性作為設計的原則,以便能夠盡量減少發現故障的時間。因此,以優化設計理論作為維修設計的基礎,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制定經濟合理的維修設計在現代化與科學化的進程中意義重大。使用符合標準的維修設備進行維修,提高維修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使機械產品的維修工作能夠朝現代化與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英文名稱: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主管單位:山西省機電行業管理辦公室
主辦單位: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山西省機電設計研究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6413
國內刊號:14-1319/TH
郵發代號:22-117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2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最終目的是: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對機械工程知識的高效學習。實踐教學倡導的自主性、合作性學習方式,強調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感悟、體驗、發現中主動掌握知識,拓展思維,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指學生獨立思考,自己發現、研究問題,探索知識。機械工程的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多多啟發、鼓勵他們在實踐教學中思考問題。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應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后所獲得的對機械工程的意義建構可能并不全面或準確,這時就需要在一個相互協作的學習群體中對各自的觀點、假設進行批判性考察、協商和辯論,使不同觀點相互碰撞,從而加深、補充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2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應明確目標
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目標是實踐教學活動的靈魂,對實踐教學過程具有導向和評價作用。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實踐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并在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傳統教學把目標定位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向學生灌輸知識上,而現代教學則把學生看成是能動的主體,實踐教學目標應定位在人的發展上,在定位上趨于全面性。
3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方式應多樣化
在傳統的機械工程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這種教學方式造成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比較低。所以現代機械工程的實踐課程強調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同時要轉變教師的實踐教學方式,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保證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的科學性、靈活性、創造性,使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方式多樣化。
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不是萬能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實質包含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機械工程的實踐教學倡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過程中,盡可能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當然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