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7: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學專業就業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專業深度解析
法學又稱法律科學,是一切以法律意識、法律關系、法律行為等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總稱,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于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是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
法學是二級學科法學類0301之下的一個專業,代碼為030101K,屬于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這是由于法學專業的專業性特強,同時社會需求比較狹窄,所以需要控制招生數量。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法學專業知識,熟悉我國法律,黨的相關政策及主要國際條約與慣例,具有從事法律實務及相關工作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及涉外活動,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同時兼顧培養能夠在高等學校從事法學教學的教師。
就業領域薪酬
1、公務員
主要包括體制內的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薪酬雖然不高,但職業穩定、社會地位較高。從2002年開始我國設立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本科生想要想成為法官、檢察官,進入檢察院、法院這樣的單位,必須在畢業后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另外,還要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
2、律師
律師既不像公務員隊伍那樣難進,又是法學專業的對口領域,是很多年輕畢業生的主要選擇。律師是個經驗型行業,收入參差不齊。律師的收入構成可分兩種計算,一種是拿工資模式,事務所付工資,律師負責打官司;另一種是律師不拿工資,但掛靠律師事務所,靠律師找客戶,根據業務進行提成。律師的收入根據工作經驗、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領域的不同,有很大差別。目前我國對律師的從業資格,采取的是嚴格的準入制度,與檢察官、法官一樣,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3、公司法務人員
公司法務人員是目前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人數*多的一部分,主要服務于企業的法律事務部、法律咨詢部以及知識產權部等。例如,各大國企、外企、銀行及一些大型的私企,公司內部都會設有法務部門,專門處理企業所涉及的法律事務。還有一部分供職于政府的法律事務部門,但一般政府部門對學歷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較高。
至于薪水,外企中的法務人員一般年薪10萬左右,要求精通英語或某國語言;大型國企和民營企業年薪在5至7萬左右,但是對于不同的大學和專業有不同的要求。
4、其他相關領域
除了以上的主要就業方向,社會其他領域對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法律人才也有一定需求。如企業中的文秘、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崗位,對既有經濟或管理知識,又具有法學專業的人才,比較受青睞。
5、高校教師
在高等學校擔任法學專業教師,要求比較高,學歷至少是碩士一般要求博士,教育背景要求是名?;蚝w。
就業遇冷原因
法學專業,就業后社會地位較高,薪酬不低,卻門檻加高,致使就業遇冷,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法學教育于法律職業之間存在沖突,法學專業本科、甚至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都不能立刻從事與法律專業關系密切的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律顧問等工作,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但較低,*近六年都在10%左右。另一方面,公檢法單位人員的飽和,招聘公務員職位有限,加之法學畢業生人數近幾年暴增,一個崗位有幾十、甚至上百個競爭者,競爭激烈。
一、法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與就業難點
通過以上數據顯示,我們可知,法學專業學生就業形勢遠比其他本科專業嚴峻,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就業面窄,這里的就業面窄主要是指對口就業,那么下面筆者首先剖析對口就業的幾個方向和就業的難點,其次剖析非對口就業的方向和就業的難點:1.對口就業的幾個方向和就業的難點方向一:國家公務員此處具體是指在法院、檢察院、人民警察隊伍、海關、工商管理、稅務等政府行政執法、經濟監管部門供職的工作人員。由于公務員工作穩定,壓力小,福利保障完善,因此成為法學專業學生的第一大選擇。就業難點:競爭激烈,難度大,報考流程繁復,時間長,專業要求高。據筆者調查,我院2012屆,2013屆畢業生,在公務員行列的占總就業率的30%。方向二:律師律師的就業前景和高收入也是非常吸引法學畢業生的,就目前我國的情況而言,律師的年收入基本保持在幾萬元到十幾萬元的范圍內。就業難點:司法考試和工作經驗缺乏。眾所周知,司法考試是一個難度大,而且通過率非常低的考試。通過后,取得法律職業證書,憑該證書聯系律師事務所實習,實習一年后可以申請律師執業證,經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合格,頒發律師執業證書,成為執業律師。方向三:企業法務職員薪酬高,福利待遇好,一般為外資企業和大型民企工作,但工作壓力大,職位數量少,難升職。就業難點: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必須通過司法考試,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并具備相當的外語水平。方向四:教師由于高校大量開設法學專業,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需要專業教師,因此,一部分學生在取得教師資格證后選擇到學校當老師,當然,其中有一些是在中小學擔當思想政治課教師工作。就業難點:高學歷要求,一般為碩士和博士學歷,而且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證,要求持證上崗,并且要通過一系列的所報單位的筆試和面試。2.非對口就業的方向方向一:出國留學和考研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就業競爭加劇,各國為吸引留學生,紛紛降低留學門檻,留學生打工政策也有所放寬。畢業生開始考慮選擇留學的道路來躲過這場就業危機。方向二:轉行因為法學本專業就業門檻高,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放棄對口就業,直接轉行,拋棄原專業,選擇到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廣州等發達地區去從事文秘、銷售、保險、物流等工作。
二、指導學生正確就業的方式方法
1.特色打造自主選擇模塊,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院為保證畢業生更好的就業,特別在學生的課程設置上做文章,為學生打造自主選擇模塊。以法學為例,在修完24門主干課之外,還有四個自主選擇模塊,是專門為學生的打造的就業方向,分別是:公務員模塊、律師模塊、企業法務模塊、考級考證模塊。2.降低期望值,鼓勵基層就業一大批的畢業生響應國家號召自愿到西部,到基層去就業,廣西開展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三年以上國家代償學費政策,“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計劃,“選調生”等。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到生產第一線。我校2008,2009法學共計5人到崗工作。3.積極參加考證,一專多能,增加就業機會2008年司法部公告關于報名條件的一欄中,明確“普通高等學校2009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笔沟迷谛4髮W生獲得更大的機會,對公務員考試和律師資格證得取得大有裨益。以2008,2009法學為例,有172位同學參加了改革后的第一次司法考試,2008法學有12人通過,2009法學有5人通過。4.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灌輸該思想,讓學生先工作,不要先入為主,要求專業對口,后在工作中逐步發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特色,自己擅長什么,有著怎樣的工作需求,再考慮轉崗。據統計,這樣的靈活就業占據了就業率的大部分。5.做好實習、見習工作,鍛煉動手和實際操作的能力由于法學專業是一個非常強調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因此,為期兩個月的專業實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它主要是讓同學們在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律所等單位中,學習實踐基本工作,以便詳細完整地了解公檢法部門的工作流程,為就業做準備。大學生就業難這個問題,將伴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逐漸改觀,但是,在目前的宏觀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更順利地就業,這個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因為它與學生、學校、社會環境,經濟形勢、輿論影響密切相關。在此,筆者只是將自己的淺見表達出來,希望對指導就業工作有一點幫助。
作者:劉雪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
關鍵詞:法務會計;專業承諾;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4-0036-04
大學生專業承諾是指大學生認同所學專業并愿意付出相應努力的積極態度和行為,由情感承諾、繼續承諾、規范承諾和理想承諾四個部分構成。情感承諾反映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感情、愿望;繼續承諾反映大學生出于自身素質、能力以及畢業后的工資待遇等經濟因素而愿意留在該專業學習;規范承諾指大學生認同所學專業的規范和要求,留在所學專業是出于義務和責任的考慮;理想承諾反映大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有利于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1]。學生的學習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離不開對大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大學生專業承諾是反映大學生積極學習的一個重要綜合指標[2],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對專業的學習態度,是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重要的心理基礎[3],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投入[4]、學習生涯管理[5]、學習效果、專業滿意度[6]。法務會計作為法學專業的特色方向①,旨在培養能夠綜合運用會計、審計、法律知識,解決法務會計實際問題,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本研究旨在研究法務會計本科生的專業承諾狀況,探尋該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態度,為法務會計教學與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
對象: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南京審計學院法學院346名法學(法務會計)在校本科生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20份,其中男生68人,女生252人,大一66人,大二107人,大三72人,大四75人。為了比較法務會計學生與法學學生專業承諾水平,選擇169名法學本科生用相同問卷進行調查,其中男41人,女128人,大一53人,大二50人,大三30人,大四36人。
工具:采用連榕等編制的大學生專業承諾調查量表[7],該量表分為四個維度,即情感承諾、理想承諾、規范承諾和繼續承諾,共由27個題項構成,每個題項采用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點記分,得分越高說明專業承諾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 a系數為0.927。本研究中Craonbach a系數為0.927。在本量表的基礎上,筆者加入了一些人口學變量以及一些有可能影響專業承諾的題項。
數據收集與處理:采用不記名方式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并當場收回。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法務會計本科生專業承諾的整體狀況一般
由表1可以看出,法務會計本科生專業承諾水平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中間值3),整體水平不是很高,規范承諾水平最高,繼續承諾水平最低,其中情感承諾、理想承諾、規范承諾高于中間水平。
表1法學(法務會計)本科生專業承諾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達成一致[8]。規范承諾得分最高,說明法務會計本科生認同本專業規范和要求,認識到自己學習該專業的使命;情感承諾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說明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感較高,能形成積極的專業動機,更加愿意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理想承諾水平處于中間值,說明學生對該專業能否發揮自己的潛能與特長,能否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持不確定態度;繼續承諾得分最低,說明該專業學生對以后是否愿意留在該專業學習和工作持不太確定的態度。法務會計本科專業承諾的上述狀況,分析其可能原因有以下兩點。
其一,學生對法務會計專業方向了解有限。21世紀初,國內部分高校才逐步開始探索法務會計人才培養,被學生接受和認可需要一個過程。很多學生認識到該專業方向發展潛力,愿意努力學好該專業方向,但對該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了解不深,因而影響學生對該專業方向的認同度和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積極性,表現在專業承諾總體水平雖然處于中等偏上,但整體上并不是很高。
其二,尚未成為獨立專業,影響學生對該專業方向的正確判斷。目前國內高校的法務會計教育,是在法學或會計學下設的一個方向,雖然其人才培養方案與傳統的法學或會計學有很大差別,但并不是獨立的專業。這讓學生感到困惑,影響其對未來職業發展前景的判斷,對該專業能不能真正被社會所認可表示出擔憂,對以后從事具體何種性質的工作以及考取哪個門類的研究生不太確定,因而其繼續承諾水平得分最低。
(二)不同性別、生源地、文理科學生專業承諾的水平差異不大
以不同性別、高中時的文理科、不同生源地為分組變量,分別就專業承諾各維度及總體狀況進行差異比較(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男女生、文理科學生、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在專業承諾總分和各維度的得分沒有顯著差異(p>0.05)。
其原因如下所述。其一,性別角色對該專業認知影響不明顯。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女生的情感承諾和規范承諾水平比男生高,而男生的理想承諾和繼續承諾比女生高,但總體上男女生的專業承諾差異不顯著,這與吳蘭花[9]、譚雪晴[10]、舒剛[11]等人的研究結果不完全一致。由法務會計的復合性所決定,男女對其認識上很少受到性別因素的影響,對其了解多是通過外界渠道而得知,因而其專業承諾在性別上差異不顯著。其二,生源地對學生的專業承諾影響不顯著。來自縣鎮的學生專業承諾水平最高,城市學生專業承諾水平最低,這可能是來自縣鎮的學生對法務會計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他們由縣鎮一級地方來到城市,對自己的將來充滿希望,比城市學生更加遵循學科規范,更愿意去接受它。 其三,文理科學生各有所長。法務會計的課程設置上,既有文科層面的又有理科層面的,文理科學生可發揮各自所長,因此其專業承諾水平差異不顯著。
表2不同人口學變量在專業承諾及各維度上的狀況
(三)不同年級學生的專業承諾水平參差不齊
對各年級的專業承諾水平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煽闯鰧I承諾的四個維度及總體水平均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p
表3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專業承諾各維度上的差異比較
多重比較中數字1、2、3、4分別代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p
法務會計本科生的專業承諾總體水平呈現從大一至大三逐漸下降,這與連榕[12]、羅亞莉[13]、譚雪晴[14]等人關于大學生專業承諾水平的研究結果一致,但不同的是大四的專業承諾水平最高,大一次之。其原因可能是:其一,大一學生對新的大學生活充滿學習熱情,大三學生有迷茫。大學生剛考入大學,是人生的新開始,對將來的大學學習充滿希望和信心,且學校在入學后進行了相應的專業思想教育,他們的學習相對比較主動,積極性較高。而大三的學生一方面課業任務重,慢慢地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感,對教學常有不滿意的情緒,時有逃課等現象。另外面臨 “分流”的困惑,一部分學生選擇側重于法學方面的課程,如準備司法考試;一部分學生選擇側重于會計學方面的課程,如報考會計從業類的考試。這樣的課程選擇是體現專業個性化發展的有益嘗試,但是,若學生對專業了解不深刻,卻容易在面臨選擇時產生對專業認識的茫然和無所適從,因而直接影響其對專業的正確判斷,甚至對以后是否能從事法務會計相關工作表示出了擔憂,進而影響了其對專業學習的熱情愿望。
其二,大四學生對本專業更熱愛。一方面,大四階段,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階段,學生對專業更了解,對專業定位也更準確,在就業上比傳統法學就業形勢更好,逐漸認識到法務會計的魅力所在,因而更自信,認為有利于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另一方面也提示大一、大二、大三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尤為重要。根據本調查結果顯示,大一最不了解所學專業,大四的了解程度最好,其次是大三和大二,這進一步印證了學生對法務會計的認知程度,是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才逐漸清楚該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以及課程設置情況,進而鞏固了自己的專業思想。
(四)法務會計方向與法學專業本科生專業承諾的差異比較
對法學和法務會計學生的專業承諾進行T檢驗,結果見表4。從表中可以看出,在情感情承諾、規范承諾和總承諾水平上,法務會計學生的得分比法學學生的得分低,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
表4法務會計與法學專業學生在專業承諾各維度上的差異比較
法務會計本科生的專業承諾水平顯著低于傳統法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承諾水平,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法務會計學生專業學習任務重。由法務會計人才需要決定,在其人才培養方案中,要求修完相應的法學類、會計類、審計類、數學類等課程,這樣勢必比傳統法學類學生要修的學分多,其課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可能會削弱學習動機,進而影響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影響其專業承諾水平。
其二,法務會計學科屬性的困惑。 法務會計作為新興的專業方向,一方面有研究分析其發展的可行性[15],另一方面,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在我國發展又有其發展的局限性[16],如在學科設置上法務會計究竟從屬于法學還是管理學,給學生感覺既學法學也學會計學,但兩者學得都不夠精通,因而影響其對未來專業發展及職業去向的判斷,進而影響其專業承諾水平。
其三,選擇的迷茫。經訪談及開放問卷調查發現,許多學生到大三其實已經面臨專業上的“分流”,見上文所述。而傳統法學專業的學生并不需要面臨這些問題,專業發展體系已比較成熟,他們有很清晰的專業認知,且文科類的課程相對來說較輕松,因而專業承諾水平比法務會計學生高。
(五)法務會計本科生專業承諾的影響因素
在本研究中,設置了學生對所學專業的了解程度、對人才培養方案的了解程度、對所學專業就業前景的預期、對所學專業與自己興趣的符合程度以及專業課程的教學氛圍等題項,以便考察這些因素與專業承諾的關系。通過相關分析發現以上五個項目與專業承諾總水平的相關系數在0.543―0.715之間,均達到顯著水平。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因素對專業承諾的影響關系,以專業承諾總分為因變量,以上面所述項目為預測變量,進行逐步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以上五個項目是專業承諾的有效預測變量,對專業承諾均有顯著預測能力,共可有效解釋專業承諾66.2%的變異量。從每個變量預測力的高低來看,對專業承諾最具預測力的為“與自己興趣的符合程度”,其解釋變異量為51.2%,其次為專業課程的教學氛圍、對所學專業的了解程度、對所學專業就業前景的預期、對所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目標的了解程度,預測力分別為8.7%、3.7%、2.2%、0.4%。從標準化的回歸系數β值來看,五個變量對專業承諾的影響均為正向的。
所學專業與自己的專業興趣越符合,專業課的教學氛圍越好;對所學專業及人才培養方案越了解,就業前景預期越好,其專業承諾水平就越高,學生對所學專業就更熱愛,更愿意付出相應努力。其中專業與自己興趣符合程度對專業承諾的影響較大,若符合自己的興趣,學生就更愿意為之積極主動付出努力。同期的調查中發現,僅有20.1%的學生認為選擇該專業是因為符合自己的興趣。專業興趣不是靜止不變的,可以在后期的不斷學習中培養。調查中發現大四學生認為該專業與自己專業興趣符合程度比大一要高,因此,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專業承諾水平特別重要。本文調查結果顯示,對法務會計越了解,對其人才培養方案越了解,其學習往往也越主動,也越認同所學專業,進而更愿意為之付出努力。
課堂教學氛圍也影響學生的專業承諾水平,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習興趣還不是很明朗的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此時若教師注重課內課外專業學習引導,會使學生對專業學習充滿好奇,逐漸認同所學專業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專業內學生的學習氛圍,也影響學生的專業認同和喜愛程度,大學生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學習中,對于專業的看法和認同程度會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甚至會逐漸一致[17]。專業的就業前景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情緒。毫無疑問,只有對專業將來的就業前景感到有希望,才會讓學生產生專業學習的自信和動力。
三、提高法務會計本科生專業承諾的建議
(一)做好專業認知教育
根據上文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對其專業承諾具有一定的預測能力,因而應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學生對法務會計專業方向的了解。做好招生宣傳,利用招生契機做好學生入學前的專業認知教育,盡量使學生在選擇該專業時真正了解該專業,進而調整自己的興趣,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入學后在不同的年級階段進行主題鮮明的專業教育,如大一階段,進行專業認知教育,了解專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大二階段,進行相應的選課指導,區分核心課程和拓展類的課程,以方便自己根據課程性質進行系統學習;大三階段要做好職業生涯指導及考證指導,針對學生專業選擇分流上的困惑給予指導;大四階段要做好畢業論文指導和相關就業指導,使學生真正理解該專業方向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階段性的專業認知教育和指導,不斷培養、調整和鞏固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同時,法務會計作為新生事物,被社會認可需要一個過程,所以高校要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群體或企事業單位宣傳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特點及專業發展的必要性,加大人們對法務會計的了解力度,進而使該專業學生樹立專業自信。
(二)優化課程設置,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專業的教學氛圍直接影響專業承諾水平,提高教學氛圍,首先要優化課程設置,突出法務會計核心和特色課程,適當減少低效率的課程重復和疊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專業承諾水平。其次,加強實踐教學。在本研究相關的開放問卷調查中,有近60%的學生表達出希望學校能加強法務會計實踐教學,須加強課內課外實踐教學,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法務會計知識的能力,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努力營造良好學風,樹立優良學習榜樣,教學相長,形成良好的專業學習氛圍,以優良學風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專業承諾水平。
注釋:
①法務會計目前在國內尚不是獨立的國民教育專業,國內高校一般在法學或會計學專業下開設法務會計方向,專業名稱為法學(法務會計)或會計學(法務會計),但其人才培養目標基本一致,都是培養具備法學、會計學、審計學等知識的法務會計人才。本研究中,為方便起見,將法學(法務會計)方向簡稱為“法務會計”。
參考文獻:
[1][3][7]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5,(5).
[2][8][9][12]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狀況及其關系[J].心理科學,2006,(1).
[4]段陸生.大學生專業承諾、學習倦怠與學習投入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4).
[5][17]張浩.大學生專業承諾與生涯管理[J].華東經濟管理,2005,(1).
[6][16]嚴瑜.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實證研究[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10][14]譚雪晴,江新華等.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現狀調查――以湖北師范學院為例[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
[11]舒剛.西南大學農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調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關鍵詞: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教材編寫;“實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獨立學院的法學專業,盡管也是全日制本科學生,但無論是學生的分數層次、培養目標、就業前景等,與其母體學校的法學專業都有所不同,而且也與高職高專法學專業不同。在這種“上下夾擊”的狀態下,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統一規劃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本科教材,正確使用相應的教材,已經是擺在我們當前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獨立學院的法學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是否應與母體學校本科法學專業有所不同?
(一)母體學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變化
1.人才的級別
在改革開放初期,不少重點院校提出了“培養高級法學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隨著近年來國家司法機關直接招錄法學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逐漸減少和法學專業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院校提出了培養“高層次法律人才”或者“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可見,在培養本科法學專業人才的層次上,由于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的培養層次出現和普及,培養人才的層次逐步有所降低,以便將“高級人才”讓位于博士的培養目標。
2.人才的知識結構
改革開放之初,高校法學專業本科培養的人才,是研究型的法學理論人才,畢業后不少直接留校從事法學教育或者法學研究工作。但當法學碩士、法學博士點的出現和增多,應屆本科畢業生留校任教幾乎不可能,因此本科生大多要進入實務工作部門(而且不一定是法務工作部門)。在全球化發展趨勢下,有學者已經將法學本科階段的教育視為素質教育,①甚至有人提出了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無非就是今后就業的一塊“敲門磚”而已,談不上人才。面對著全球化得經濟發展以及法學專業就業難的現狀,不少高校對法學專業的本科生,要求其懂得法律、掌握外語、了解經濟,培養目標就鎖定在了復合型人才上。②
(二)高職高專法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高專作為???,其畢業生不能參加司法資格考試,因此其畢業生的就業一般流向中小型企業、司法機關的底層事務性工種。因此,高職高專法學院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被確定在“應用性”、“事務性”方面。不少法院、檢察院招收大批的高職高專法學專業的畢業生作為“速錄員”,甚至作為合同工錄用。
(三)獨立學院法學本科生的培養目標之鎖定
近幾年來法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十分突出,應屆生不能參加司法資格考試(2008屆例外),這嚴重影響了法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生直接進入公檢法機關和律師事務所。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本科教育工作要得到健康和良性發展,首先必須要解決培養目標這一問題。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之確定,受到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一是獨立學院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二是社會對法學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三是母體學校以及高職高專法學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
普通高校適應時代要求,提出了培養復合型、研究型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而高職高專早就確定了應用性或者實用性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從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師資力量、學生的水平等方面來看,“研究型”、“復合型”法學人才的培養目標顯然是難以實現的。如果確定為“應用性”、“實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又恐降低到大專法學教育的水平,而引起誤會且嚴重影響招生。
值得注意的一個事實就是:司法改革,出現了“助理法官”、“助理檢察官”、“律師助理”這樣的一個工種,其處于“法官”、“檢察官”、“律師”與開展事務性工作的“書記員”或者“速錄員”、“辦案秘書”之間,作為處于中層、從事輔工作的工種,要求這些人員必須經過法學本科教育,掌握基本的法律理論,熟悉相應的法律制度,能夠協助主辦“法官”層次的人員開展專業性的工作。隨著人事制度的改革,不少司法機關往往將這些法學本科應屆畢業生作為“政府雇員”(簽訂長期的合同,以“參公”、“依公”標準享受相應的待遇)予以招錄。
普通高校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往往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相對穩定而且職位較高的工作,如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而高職高專的大專生則希望得到一個能夠在司法部門和律師行業發展的機會,這就為獨立學院法學本科人才培養留下了一個空間――實用型法學專業人才。因此,獨立學院法學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當鎖定在“實用型”法學人才上。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實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區別于高職高專的“應用性”、“事務性”人才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強調法學的基礎理論功底;二是突出法學理論、法律制度和法律規定的靈活運用;三是強調相關知識的融合運用;四是能夠運用理論、制度、規定解決實際問題。理論上能夠開展相應的研究;具備相應的各種素質(能言、善辯、硬筆頭);實際操作上能夠得心應手;五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在主管領導下開展相應的組織協調工作,甚至能夠獨當一面。
二、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教材編寫
(一)現有的法學專業核心教材之使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根據專業目錄調整確定了法學專業的十四門核心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為規范各門核心課程教學的基本規格,提高教學質量,頒布了《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了14門課程的基本知識點、基礎理論和基本應用。①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法學專業使用的十四門核心課程,已經有了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了國家級規劃的教材,而且經過了多年的使用,實踐證明了這些教材對培養理論性、復合型法學本科人才是有益的。但是,目前沿用普通高校法學專業本科法學教材的做法,問題比較突出:過于理論化,缺乏案例分析,社會聯系不夠緊密,可操作性不強。
由于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從普通高校法學專業教材就難以滿足獨立學院法學專業“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之實現。但是,作為法學理論的掌握,無論是普通高校還是獨立學院的法學本科生,都是必須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同樣適用于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本科生教育工作。
(二)“實用型”法學本科教科書的編寫
為了實現獨立學院“實用型”人才培養之目標,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本科生的教育工作,必須擺脫沿用普通高校法學專業本科教材的傳統做法。
首先,統一規劃。一整套適用于獨立學院法學本科的教材,出于專家隊伍的構成所限,非某一個單獨的學院自己所能完成,必須在一定的協作機制之內經過充分的論證和協調,才有可能完成這一科學、嚴謹的編寫任務。在可能的情況下,納入全國性統一規劃教材系列,或者作為全國、地方(如中南地區和華南地區)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推薦使用教材系列。除核心課程系列外,還要考慮選修課程系列的規劃問題。在保留統一規劃教材系列的同時,也應當允許和鼓勵有符合地方特色的教材,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之需(如加工業發達的地方可以有針對性地編寫出有關加工貿易方面法律實務的教材等)。
其次,符合規范要求及法學教育工作的一般規律。教育部關于法學核心課程的確定,是出于國家法制統一的基本思想和法學作為一個單科學科專業的考慮,任何一個學校的法學專業本科生,都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學專業知識結構。因此,十四門核心課程,在個別的課程上可適當予以調整外(如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三門課程可考慮加以有效的整合,重新確定一門或者兩門課程),其他相關的課程出于知識結構的考慮,不宜加以大的改動。為了使今后的教學評估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編寫的教材應當符合國家教育部門相關的規范,尤其是在關鍵的知識點方面不能出現遺漏或者出現錯誤。
再次,突出實用性。在教科書的內容方面,理論以夠用為限,不宜過多地展開學理之爭和理論產生、發展的過程性的闡述,應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基本規定、基本案例,著重點放在實用性和社會現實的對應性方面。誠然,這種實用性的內容突出,并非將教科書編寫成為一個操作性的指南手冊。
最后,體例結構強調易于理解和知識的吸收。在編排體例上,可以考慮每章標題下有“引言”或者“導讀”,使學生在進入課程學習前對相關的問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也便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相關內容的學習。之后,應有“重點問題”的提示,以便學生在學習中對本章的難點和重點有所側重。具體的內容方面,應突破傳統的從理論到理論的編寫方式,以“案例”或者“實例”導入,再進入到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制度的產生與發展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基本規定、實際問題的對應性解決。在每章的結尾,應有“本章小語”,以總結本章的關鍵問題。每章后,應有“思考題”列出,便于學生復習。必要的可列出“參考文獻”,以便提供學生課后搜索相關的文獻資料,增加閱讀量和擴充知識面。
三、教材采用與日常教學工作的匹配落實
(一)協調使用
盡管編寫一套適用的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本科教材不易,但是教材編寫出來之后的推廣使用也有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為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本科生招生人數相對較少,單獨的一個學校使用教材的數量畢竟有限。因此,在教材的推廣使用方面,應當形成有效的促銷機制,獨立學院自己首先應當選用。在可能的情況下,也可以作為培訓、講座的教材和參考書使用。
獨立學院雖然有一定比例自己的專業教師,但更多的獨立學院還存在大量聘用母體學校的離退休、專職教師或者從外校聘請兼職老師,這些外聘教師往往喜歡使用自己長期以來選用的普通高校本科法學教材(尤其是國家級規劃教材)。外聘教師采用這些教材,盡管出于對教材熟悉無需重新備課的考慮,在教學過程中有相應的便利,也有利于應付今后教學評估對使用教材的審核(國家級規劃教材)。
在編寫出了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系列教材之基礎上,獨立學院法學專業主管教學的領導和教務人員就應當盡量協調外聘的教師,推薦其使用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應用型的系列教材。
(二)學位課程考試的協調
由于獨立學院在尚未經過教學評估的情況下,2007年及以前入學的本科學生需要申請學位的,仍需依靠母體學校授予學位。而母體學校在學位課程考試的確定以及出題時,其所參照出題的教學用書可能與獨立學院使用的“應用型”課本不一致,這容易造成學生們的思想混亂,進而可能會產生“教”、“考”的課本的標準不同,影響學位獲得率。這就需要獨立學院高層領導方面與命題學校的高層領導開展有效的協調。在具體的教學組織過程中,管理者也應當注意這一問題,他要求和提醒教師盡量使教學與今后的學位考試的主要知識點和重點問題方面有所重視。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教科書之修訂
教師如果參與相關獨立學院“實用型”法學本科人才培養教材的編寫,對該教科書比較熟悉也有較深的感情,講授起來一般會比較順利。但這種教科書與傳統的理論性教科書,與高職高專的應用性教科書都有一定的區別,因此在教學方法上必須做相應的調適,尤其是要收集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案例結合教科書的相關內容開展教學。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充分發揮新編教材應有的作用,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材應有的使用效果,甚至容易產生學生“理論不夠深”、“實際配合不緊”的錯誤認識。
經過一定時間的實際使用,根據用書數量和庫存量,結合教師、學生的反應,對教材進行個別或者統一性的修訂,這符合教材出版修訂的規律,也順應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柴玉梅.淺談獨立學院之法學教育[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02).
[2]周志榮.從法學專業畢業生的素質缺陷看法學教育[N].法制日報,2006.
[3]曾令良.法學教育中素質教育存在的若干問題與改進建議[J].中國法學網.
[4]劉通.堅持高校教學創新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第二屆中青年學者論壇文集[C].2011,12.
近年來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很多困境,要實現培養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標,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推進法學課堂教學改革。在法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翻轉課堂,能夠有效地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法學人才培養質量。高等學校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從教學理念、設施保障、師資力量、自主學習、考核方式等方面著手,有效推進翻轉課堂在法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適用,對于實現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的目標,提高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翻轉課堂;高校法學專業課程;卓越法律人才;教學實踐與研究
0引言
翻轉課堂是近年來頗受教育理論界關注的熱門話題。2011年,薩爾曼•可汗在TED大會上的演講報告《用視頻重新創造教育》中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自此,借助于互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翻轉課堂成為大中小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關注熱點。在這次報告中,薩爾曼•可汗提出了一種與傳統的“課堂教師講授、課后學生作業”方式相反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課前看課程視頻,課堂上主要通過與教師和同學交流研討來解決遇到的問題[1],即翻轉課堂,也有稱之為反轉課堂、顛倒課堂。這種將知識學習的過程主要通過學生自身課下自主學習實現,而課堂以討論和交流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2],借助于信息網絡平臺,通過“傳遞信息”和“吸收內化”過程的翻轉,在師生角色、教學形式、課堂內容、技術應用、評價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傳統課堂[3]。翻轉課堂的出現,是順應科技發展的教學模式創新,是“互聯網+”時代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作為高校法學專業教師,我們不能僅僅從理論上進行研究,更重要是要將其與法學專業教學相結合,有效地將翻轉課堂應用于教學實踐中[4],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創新法律人才而努力。
1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必要性剖析
1.1近年來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現實困境與反思不可否認的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法學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5]。在這一過程中,高等法學教育培養了大批法律人才,也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6]。囿于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教育技術發展水平,多年以來高校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仍舊延續以往的教學理念。時至今日,法學專業在高考錄取中已經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熱門專業變成冷門專業,法學本科生就業率業已連續多年陷入低谷。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教學理念仍然延續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思維,尤其是文科的學習,學生課堂的主要活動就是記筆記。從目前的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來看,灌輸式教學方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7],重視單純的知識傳授輕視法學理念和原理教育,重視理論教學講授輕視實踐能力鍛煉,學生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依舊是絕大多數高校法學科班學生培養的常態現象。這樣的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性發展,不利于法學專業學生提高自己的法學專業素養和實務能力,也與現實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相差甚遠[8]。作為以培養法律人才為目的的高校法學院系,需要在法治發展進程中不斷地獲得制度的支持,及時回應社會的變化[9],如何順應社會經濟技術發展趨勢,及時轉變課堂教學理念,不斷改進課程教學模式,培養社會需要的法律人才,是切實推進我國法學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1.2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基于近年來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和法學畢業生的就業困境,特別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法律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2012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聯合推出《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開啟了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階段。意見提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這也是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亟需的法律專業人才[10]。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對高校法學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要求,將提高法科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作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要求?!白吭椒扇瞬沤逃囵B計劃”一出臺,即刻為法學界熱議。學者在培養目標、辦學資源、培養模式、考核體系等方面各抒己見,特別是法學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更成為不可回避的焦點問題[11]。傳統法學教學側重于理論講授,而卓越法律人才培養需要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12]。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目標的實現,需要高校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而創新高校法學專業課堂教學模式,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翻轉課堂以建構主義和掌握學習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依托,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通過網絡平臺鏈接法學師生關系,對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了重新規劃,通過對法學知識傳授和法律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實現了對法學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已經成為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要理念。
2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現實意義
2.1推進教育國際接軌我國高校法學人才培養向來重理論輕實踐,法學本科生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已經引起了整個法學教育界的關注。與國外的法學教育相比,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本科法學畢業生缺少的不是法學專業知識,而是實踐能力。翻轉課堂的實施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我成長的空間,獨立思考案件、提出解決思路、參與同學老師討論,發表自己觀點。學生擁有更多的獨立成長空間和展現自我的機會,每個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能力合理安排,調整自身的學習進度和內容,不斷取得進步,升華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法學教育理念的國際化,是適應社會和時展的必然,實現我國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目標也越來越近。
2.2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傳統法學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已經絕不僅僅是專業法學知識的傳授,而是對于課堂整體的掌控,翻轉課堂對任課教師的要求也大大的提高,具體包括課前錄制視頻、課堂答疑解惑、課后在線輔導等。實施翻轉課堂的法學教師在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教學水平、整體課程教學設計安排思路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教學視頻制作水平和信息網絡工具操作能力和運用技巧,具備借助于網絡交際平臺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的能力等。在突破了傳統的黑板板書和單一口授模式后,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堂討論,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法學教師必須更加充分地進行教學準備,不斷進行自我提升。因此,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必將有效地提升高校法學教師的教學能力。
2.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視頻教學相較于傳統的固定教室、固定時間的教學模式,其時空選擇更加靈活機動。翻轉課堂給學生提供了較為自主的學習選擇,對于擁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更顯人性化,教學視頻可以反復多次播放,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在視頻教學中,學生的自主選擇占據主要地位,通過自身的獨立思考,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答疑克服難題,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內容,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升華。學生在小組成員的互相督促幫助下,更容易確立學習目標,改進學習方法,調整學習策略,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尤其是對于是應用型、復合性法律人才,其培養目標就是著力培養學生解決法律實際問題的能力[13],而翻轉課堂恰恰為卓越法律人才成長的提供了良好氛圍。
2.4提升專業人才素質卓越法律人才注重學生業務能力的應用性和復合性,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學生自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學習知識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小組解決問題,注重團隊協助,強化競爭意識,為法學專業學生今后從事法律實務提供了充分的鍛煉機會。小組成員之間能力差異互補,互相幫助輔導,理性客觀分析,共同提高進步,對于專業人才素質的提升顯而易見。通過翻轉課堂學習的法學專業學生,無論是課程專業知識學習和掌握,還是個人品質素養的提升,都有明顯的進步,充分體現了社會對卓越法律人才素質和能力的需求。
2.5適應科技發展需求“互聯網+”時代給教育領域帶來的沖擊勢不可擋,也為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實施翻轉課堂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平臺。從事法學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自主選擇部分或者全部使用翻轉教學模式,比如某一知識點、某一章節的內容進行翻轉教學的嘗試。與以往的精品課程申報不同的是,普通的法學教師可以隨時結合教授課程的具體內容進行教學翻轉,不需要經過各種審查批準,不需要經過各種參賽評比。普通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自主掌控,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更具靈活性和主動性,教學內容更受學生歡迎,更加適應社會對法律人才素質和能力的需求。互聯網絡平臺的快速發展,為教師教學改革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和豐富的資源,也是現代科技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
3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主要措施
3.1轉變課堂教學觀念互聯網絡平臺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是知識信息爆炸,尤其是時事熱點案例,法律熱門事件,學生都會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如果高校教師的法學課堂教學理念仍停滯不前,則不利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單純的知識傳授已經不再神秘,因為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只要借助于網絡,就會有太多的獲取知識的渠道,而不是傳統的坐等教師課堂講授。網絡平臺帶來的資源共享,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平等。傳統的法學課堂教學側重于法律知識的講解,無法顧及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高低,很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的學生的需求。教師在課堂上口頭講述一個案件,其生動程度與吸引力很顯然已經無法與圖像、音效俱全的網絡視頻資料相匹敵。因此,在法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推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和熱點案件視頻資料用于學生自學,更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課堂教學理念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不斷變化的過程,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實施和教學模式的推進,必將突破以往的教學慣性思維,對于長期從事傳統法學課程教學的教師而言,也必將是一個不斷掙扎的過程。從傳統法學課堂教學理念向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積極推動,也需要法學教師個體的努力嘗試。
3.2重視技術設施保障翻轉課堂所指的絕不僅僅是上課的教室本身,還包括相關的配套技術支持,離不開基礎設施投入和資金保障。從目前國內已經有效推進翻轉課堂教學的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相關專業課程的翻轉課堂課程的開設情況來看,首要的是設施配備齊全的翻轉課堂教室,其次是學生個人的硬件配置,再次是暢通迅捷的網絡平臺,最后還要有專門的網絡技術輔助人員。專業的翻轉課堂教學的真正實施,需要特別打造的翻轉課堂教室,小容量,高配置是其重要特色。由于法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時段主要用于學生討論案例和教師答疑,顯然只能采用小班教學;而為了充分展示學生對時事熱點案例所提出的問題和個人觀點,必須借助于多角度的高清攝像傳播設備,多媒體平臺,圓桌會議式的座位安排和分組。這些設施和裝備是目前普通教室都不具備的,建設一定數目的翻轉課堂專用教室是真正推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前提和基礎。由于翻轉課堂基于網絡和視頻資料的自主學習和研讀,要求必須有良好的網絡系統平臺,學生也要“人手一機”(筆記本或平板電腦或者手機等)。從以往多媒體教室的使用情況來看,機器和網絡故障是影響課堂教學安排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應為翻轉課堂教室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隨時解決可能出現的機器和網絡故障。
3.3培養優秀師資隊伍教學改革,首先是教師的問題。翻轉課堂從出現到應用,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師。實踐證明,法學專業翻轉課堂任課教師的角色和能力是法學專業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伴隨著教學活動中教師定位的轉變,法學專業教師也迎來了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挑戰[14]。翻轉課堂的實施包括課前教師制作視頻、學生深入自學、課堂教師引導、教師學生交流互動等多個環節??简灥牟粌H是教師傳統的課堂面授法學專業知識的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整個翻轉課堂教學環節的掌控。目前法學專業教師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面臨的直接難題是教學視頻的制作。教學視頻是實施翻轉課堂的前提條件,視頻錄制場所,視頻內容的多少,視頻時間的長短,視頻畫面聲音的清晰程度等,都直接影響到學生自學的效果,這對于一般的法學專業教師而言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高校可以組織專門的微課視頻錄制拍攝講座、教學對教師進行專門培訓,也可以設立專門的拍攝機構專門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視頻拍攝。相比較而言,對專業教師進行視頻制作培訓,對于課程有效實現翻轉具有更現實的價值。作為一名法學專業教師,將教學內容如何進行分解,拍攝成適合時長的教學視頻,很顯然,由其本人親自實施更能實現既定目標和教學效果;而專門的影視視頻制作人員則不一定能充分領會不同專業課程的特點,剪切出來的視頻可能和教師的本意大相徑庭。因而,培養具有一定視頻拍攝制作技能的法學專業教師,是保證法學專業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從翻轉課堂整體的實施來看,除了制作優秀的教學視頻外,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和掌控、師生互動交流的調整等,都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臨場組織協調能力。因此,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要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必須加快培養優秀的法學專業師資隊伍。
3.4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目標,最終是要服務于社會,解決現實的法律問題。翻轉課堂借助于互聯網絡平臺,隨時關注最新的時事熱點案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即時討論,加以教師的積極引導,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法律實務水平,成為真正的卓越法律人才。從教學內容來看,任課教師的教學視頻應該注重理論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在教學視頻的制作上實現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以全新的教學案例和接地氣的熱門事件導入課程,讓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從教學方法上來看,任課教師應該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案例分析法和情感激勵法,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通過模擬法庭進行實戰演練,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法律實務能力。與傳統的法學專業教學過程中的案例教學法不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事先提供最新最快的現實案例,結合視頻資料讓學生自行分析,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思路;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機會增多,小組討論的機會增多,對于現實案例的分析論證、與真實判決的對比,這些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教師的關心和激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翻轉課堂的課堂討論環節、網絡平臺互動交流環節,都是學生感受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時機,由于翻轉課堂采取小班教學,教師更容易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性格品質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適時進行情感激勵,必將給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注入強勁動力。
3.5轉變教學考核方式翻轉課堂在法學專業課程中的運用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因此,全面評價教學改革的效果,必須將對學生課程學習的考核評價和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考核評價相結合。傳統的一紙試卷決定學生能力高低的考核方式很顯然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在翻轉課堂上的收獲與成長。僅僅依據任課班級的學生的卷面成績,也很難反映教師在翻轉課堂整體設計安排和推進過程中的付出。因此,推行翻轉課堂的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必須適時改變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學生參與翻轉課堂的考核應該結合其自主學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團隊協作情況、解決問題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翻轉課堂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公共表達和個體展示的機會,其中的進步和收獲不可能在紙面上體現,而這恰恰是卓越法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和能力。翻轉課堂采取小班教學,便于任課教師熟悉所教授課程班級每個學生的情況,尤其是對于學生的口頭表達、氣質涵養的變化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更易因材施教、情感激勵。高校對于積極參加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師應該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在工作量計算、學生教學評估上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適當予以傾斜,通過平行班對比,連續三屆或者四屆學生的整體反饋或者畢業后工作一定年限的學生的評價等考核方式,鼓勵教師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探索適合法學專業課程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卓越法律人才。
4結束語
法學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直接關系到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翻轉課堂從2007年開始出現,2011年以后借助“可汗學院”模式和互聯網絡技術的迅速擴展至全球,也給我國高校傳統法學課程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作為一項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其實施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15]。高校應積極應對時代挑戰,牢牢把握改革機遇,改變傳統的法學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積極推進翻轉課堂的有益嘗試,對于培養法治社會的卓越法律人才,尤其是應用型法律人才和國際型法律人才,大有裨益。法學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和推廣,需要高校、教師、學生的積極參與,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實施細節,打造適合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郝興偉,張強.翻轉課堂教學:經驗與趨勢[J].中國大學教學,2015(10):65-67.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3]錢莉.美國“翻轉課堂”的本土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3(34):66-68.
[4]朱宏潔.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08):79-83.
[5]田洪鋆.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實現區域法學教育的聯動與提升———以首屆東北高校模擬法庭競賽為實例[J].人才資源開發,2015(24):42-44.
[6]余濤.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與理想的專業法學教育——以法律職業為視角[J].西部法學評論,2013(04):29-38.
[7]田文昌.大學法學教育改革思考[J].法學教育研究.2015(01):325-333.
[8]王迎光.就我國法學教學現存問題及改革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2):73-75
[9]韓大元.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法學教育面臨的挑戰[J].法學雜志,2011(03):17-20.
[10]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EB/OL].
[11]趙山星.淺論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大學教育,2015(08):179-180.
[12]李響.基于“卓越法律人才計劃”的課程及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2(12):24-26.
[13]王利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3(12):27-30.
[1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關鍵詞】英語專業 課程設置 選修課 國際貿易 必要性 可行性
經教育部批準的新修訂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于2000年正式頒布實施?!洞缶V》明確地描述了高等學校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各校根據《大綱》提出的培養目標制定出本校的教學計劃,開設英語專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然而英語專業大學生同其他專業的大學生一樣,一屆不如一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近日在上海的最新研究報告稱,中國大學畢業生中只有10%左右具備在外企工作的技能,本土高素質人才短缺將對跨國公司以及向海外擴張的中國企業產生嚴重影響。四年大學,許多人都是虛度青春,畢業時找工作才發現自己的知識面是那么的窄,自己的綜合能力遠遠不能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缺失主要表現在不能將自己所學知識與社會要求結合起來,實際應用能力不足。筆者認為造成這樣結局的原因與高校英語專業開設的課程,特別是選修課程息息相關。本文擬談論在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的必要性
1.高校英語專業選修課開設現狀
以下是某高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概況表(表1和表2)。
從表1我們不難看出,該校英語專業開設的選修課有四類。專業技能選修課、專業知識選修課、相關專業知識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且不看專業技能選修課和專業知識選修課,先看相關專業知識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從學時分配(共306學時)和學時比例(共10%)看出專業課程多,相關課程少,選修課程欠實用。盡管這樣,表一還是說明為英語專業學生提供了選修課程數據依據和條件。然而,從表二的課程設置片段中,我們卻清楚地看出選修的公共課程大多都是最基礎的課程,也就是大學生常說的“不用老師教,也可以學會”的課程。選修的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大多是政治與文化,真正實在實用的課程并不多見。有一門作者認為比較醒目的學生很需要的課程卻排在最后的位置。筆者在長期分管教學工作中了解到,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等諸多因素,在不少高校英語專業中,這些所謂的選修課并非真正的選修都是根據師資情況指定開設的??上肟芍旁谡n程設置表中的最后一門選修課《國際貿易實務》往往在實際的課表中榜上無名。于是便出現了所開設的選修課教學效果不好,而學生感興趣而且又實用的課程卻沒有被選上,從而導致英語專業學生知識面窄,就業機率低的現象。
2.就業難折射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缺憾
以上所說的這些原因都是外在表現的,其內在的原因是教師及學生沒有以正確、認真的態度對待選修課。使學生真正投入學習的不多,學習動機模糊,學習勁頭不強,學習態度不積極。這對于還處在學習、吸收知識的大學生來說是危險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內在因素,而內在因素又作用于外在因素,如此的惡性循環,選修課也只能是混學分的工具了?!秶H貿易理論與政策》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現實實用,與英語專業息息相關。英語專業的學生自然地對該門課程感興趣。關注英語,關注世界貿易,關注社會發展,關注就業趨勢,關注自己的前途命運。
3.開設選修課《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意義
開設選修課的意義在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多元化,使之成為一個綜合性人才,而非單一人才,適應市場需要,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梢哉f選修課是大學中塑造人才不可忽視的力量。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中,除了專業以外,面對的大部分是選修課,它的開設為學生提供了設計自己未來道路的平臺,實現了對自己設計的可操作性,所以,選修課開設是否得當以及教學方式是否成功,對大學的人才鍛造及對大學本身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那么,《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包括那些內容呢?該門課程屬于是應用經濟學的范疇,不是純粹的理論研究,而且是利用研究的結果如何實際應用的理論;不僅是國際貿易專業的理論,而且是其他所有經濟類專業的必選課程。它包括:國際貿易概述、西方傳統自由貿易理論、保護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國際分工與世界市場、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國際貿易、關稅措施、非關稅壁壘措施、鼓勵和限制出口的措施、貿易條約與協定、關稅與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服務貿易與知識產權貿易、世界主要貿易國家及集團的對外貿易、戰后國際貿易的發展、電子商務時代的國際貿易等。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熟悉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人才,優化人才的知識結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經濟學相關基本理論,熟練掌握國際貿易問題的經濟學分析工具,面對實際問題有清晰的分析思路,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使學生熟悉中國以及中國主要貿易伙伴的國際貿易政策;在教學中結合地緣特征,聯系地方實際,掌握中國周邊國家基本狀況,熟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內容等等。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發展,無論將來大學生在哪個行業或領域工作,如果從事對外貿易工作,必須學習這門課程。否則我們的工作無從著手,或者相關的領域不能拓展。退一步說,如果沒有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恐怕連每天幾乎都會有的關于國際貿易的新聞報道都看不懂。國際貿易知識無處不在。沒有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就會處處碰壁,甚至會出洋相。譬如,英語專業的學生如果沒有學過國際貿易學就未必真正認識以下英語:GATT,NTBs, PTA, EC, BRICs,IMF, IBRD,EU等等。可見,在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的可行性
1.與時俱進,學生歡迎
英語專業只是一個工具專業,真正能夠把英語學的精通的人,即使是英語專業的人也是不多的。即使通過了英語專業8級,口語和寫作都不理想的也大有人在。在就業時大多只能從事中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其原因就是,因為知識面太窄。除了基礎的語言文學知識,其他實用的專業知識卻是空白。有調查證明:英語特長+其他專業的就業前景好。比如英語+對外漢語,這樣可以教外國人漢語,出國或者留在國內發展都不錯;英語+計算機,可以參與文曲星或者金山詞霸之類的軟件編程輸入;如果在本專業內求發展,那么若基本功扎實漢語又好,當翻譯也不錯;最常見的是英語+貿易,去外企就業,那自然要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有所了解。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及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條件下,國際貿易學課程就具有更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因為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國際貿易的國際化,而一國參加國際分工進而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國際貿易,所以學習國際貿易學課程,不僅有助于同學們進一步加固專業基礎,而且有助于培養同學們的國際化視野,增強運用所學理論來分析現實經貿活動的能力,從而為今后的進一步深造和從事社會實踐打下扎實的基礎。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順應時代需要,自然廣泛地受到學生的歡迎和選擇。
2.高校專業多,師資能共享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出品的《2006大學評價報告》曾公布,我國超過60%的高校開設了英語、計算機和法學專業。開設英語專業的高校數最多,超過80%的高校開設了這一專業。據介紹,這份評估報告首次對667所中國大學(不包含民辦高校)的本科專業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192個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分專業排行榜。每一專業排行榜都詳細列出了開設該專業的大學個數,該數據可體現某一專業的熱門程度和競爭態勢。統計顯示,英語是開設最多的專業,共有554所高校開設,其次是計算機和法學專業,分別有526和407所高校開設。四至十名的專業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有384所高校開設;藝術設計,有382所高校開設;會計學,有382所高校開設;信息與計算科學,有370所高校開設;電子信息工程,有367所高校開設;市場營銷,有361所高校開設;工商管理,有356所高校開設。高校豐富的專業為專業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有英語專業的學校,大多都會有國際貿易學專業或相近專業。這為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提供了師資保證。其實也可以“走出去”,通過英語專業的教師外出進修或報考國際貿易學專業的研究生脫產學習,在本專業教師中培養《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師資。還可以“請進來”,聘請校外國際貿易學專家來舉辦相關講座。同時還可以通過學校網頁為學生提供自學輔導。
3.課程設置有歸屬,教學計劃有保障
根據英語專業《大綱》培養目標要求,《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不僅可以開設為英語專業的選修課也可以開設為其他專業的選修課。所以,在高校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中它既可以列入公共選修課程,也可以列入相關專業知識選修課程。一般選修課程開設時間為一個學期,每周2~3學時。作為選修課開設的《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一學期每周2學時的教學時間是完全足夠的。由于該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又需要一定相關知識為基礎,最佳開設學期應該第四或第五學期。這樣,學生選擇積極性高,學習干勁足,學習效果有保證。
綜上所述,在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社,2000.
[2]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摘要)[Z].
[3]崔曉明.對我國英語教學現狀的思考和改革建議[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8).
[4]尹翔碩.國際貿易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