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6: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加工工藝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數控加工工藝 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是指在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實踐有機地融為一體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筆者在學校主要從事數控加工工藝學課程的教學工作,下面將數控加工工藝學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如何實現一體化教學跟大家做些交流與探討。
一、數控加工工藝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數控加工工藝學主要包括數控機床概述、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數控加工工藝基礎、數控加工用刀具與夾具、數控車削加工工藝、數控銑削加工工藝、數控電加工工藝等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脫節的現象,學生學到的東西不能很好地應用于實踐,學習積極性不高,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以上所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在數控加工工藝教學中采用一體化教學。下面談一談在數控加工工藝中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具體方案。
二、在數控加工工藝中實行一體化教學
1.創設“車間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機床坐標系這一節可以在數控車間通過數控車床來講。學生通過對數控車床的實際操作,確定X軸和Z軸的運動正方向,建立車床坐標系,在動手中掌握這一知識點,激發了學習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數控銑床也是這樣建立機床坐標系嗎?課后,有的同學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其中的道理。筆者告訴他們要用右手笛卡爾原則來確定,學生又進入激烈討論中。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們想利用理論學習去了解實踐情況。所以,學生通過在課堂中動手體會實踐的作用及重要性,產生一種通過實踐來解開某些疑問的迫切需要,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實踐中深感理論學習的重要
在上課時,要設置疑問,把一個個理論知識點巧妙地設置在實訓之中。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發現自己需要哪些理論知識,繼而通過自己的思考、努力和教師的提示來掌握這一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比如:在講數控車削工藝分析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數控車床上加工軸類零件。通過操作,學生會發現如何分析零件圖,選擇如何加工路線及加工方法,用什么樣的刀具,如何裝夾工件,如何選擇切削用量都需要工藝課中的理論知識。意識到這一點后,學生立即翻書討論,不放過每一個細小問題,從而產生一個由實踐興趣理論動力思考再回到實踐的良性循環。
3.將數控加工工藝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互相滲透
每當有學生反映理論所學的有關內容到了實習中有時感覺理論知識不夠用,筆者就會馬上抓住時機向他們講授工藝課與實習課的關系。理論課的內容作為指導實際內容具有一般性,而實習是具體的。只有牢牢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論,才能去指導類似的不同的實踐。因而理論與實踐課不能脫節,即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而每一次的理論――實踐之后的這一過程比前一次要有所深入,有所提高。
工藝課要為實訓課服務,實訓課要學習必要的工藝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掌握實踐方法。針對以上情況,倡導“先會后懂,再提高”的教學理念,對工藝課堅持以“夠用”為原則,以實踐教學為中心,所學的理論知識要主動服務于實踐。筆者采用“會(實習)――懂(學理論)――精(提高)”的教學模式,先安排實踐學習,再安排理論學習,最后歸納總結。如數控車床的操作,讓學生首先熟悉數控車床(開機、關機、操作面板上各功能鍵的使用、機床回零)等的基本操作,然后對加工所需要的知識(對刀、零件的工藝分析,零件的裝夾方案、刀具的選擇、切削用量的選擇)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接著再運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操作數控車床,最后分析總結加工過程出現的問題,并予以改進,從而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融會貫通。在教學工作中,學生先進行實踐,再帶著問題去學習理論知識,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是解決前一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為下一實踐環節做準備。整個教學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直至貫通,實現以實踐為中心的工藝課程主動服務于數控實訓課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數控加工實訓 課程設計 教學組織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1-0139-02
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示范專業建設評估中,教師的課程說課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通過說課可以考察出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和課程開發、設計與實施的能力水平。本人擬結合多年的企業數控加工經驗及教學經驗,探討《數控加工實訓技術》這門全實踐性課程的說課設計。
一、課程定位與目標課程
1.課程定位
《數控加工實訓技術》是數控技術專業核心實踐課程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培養能夠從事數控加工工藝設計、數控編程、數控機床操作與維護、數控機床組裝與維修等崗位,且能在校期間通過相應工種高級職業技能鑒定的高技能型人才。該課程的先修課程有《機械制圖》、《金屬工藝學》、《公差與互換》、《CAD》、《數控編程》、《數控加工工藝》等,同步課程有《機械設計》、《液壓傳動》等,后續課程有《機床結構與維修》、《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
2.課程目標
培養學生能在看懂圖紙的基礎上,制訂出合理的加工工藝,編制出合格的數控程序后,操作機床加工出合格零件。
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工作作風和規范操作、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創新創業精神等素質。
二、課程內容設計及學時
本課程我院教學團隊在仔細分析、研究了相應工種的國家職業標準和崗位任職所需技能后,開發出三個工作領域七個項目,共64學時的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教學內容表
■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程在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刺激控制教學模式下存在兩種性質實訓課堂,分別為:機房實訓課和機床實訓課。機房實訓課主要目的是仿真模擬,這個課堂主要采用講解法、討論法、案例法等方法在CAD/CAM中心機房實施探究式教學;而機床實訓課則在校內的數控加工實訓中心真實地加工出零件,并逐步達到精度要求,這個課堂主要采用講授法、演示法、現場操作法等教學方法。這兩個性質的課堂從而也實現了整個項目加工實訓的“六步”。在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體現了“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形成了“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力圖將教師技能原型傳授給學生,形成他們頭腦中的心智技能。
在教學手段上,強調多媒體,網絡資源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一些抽象、枯燥難理解的加工工藝和走刀軌跡,如果在課堂上直接講授,學生將很難理解,而借助多媒體手段則能使抽象的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直觀、生動。借助網絡平臺能增加課堂的信息量,拓寬學生,的視野,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四、教學單元設計
教學前先把每班學生按照每組4~5人和成績優劣合理搭配分組,以便于學生學習、討論。由專職教師(或企業兼職教師)、2~3名實驗指導教師針對某一個實訓項目采用六步教學法來組織和實施教學。
資訊:教師下發項目任務書,講解項目任務所需理論知識點、項目中的疑點和難點、關鍵點;
計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組內討論零件的加工工藝方案,教師巡回指導;
決策:學生根據討論的結果填寫相應的工藝、刀具卡片,并編寫好數控加工程序;
實施:學生運用仿真軟件開始仿真加工,沒有語法錯誤后再到真實機床當中輸入程序,在單段校驗程序后,再自動循環加工,進行首件試切;
檢查:首件試切好以后,進行工件檢測,并進行工藝總結與改進,改進程序,縮短時間,檢查改進加工后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評估:通過個人自評和小組之間的互評與教師評價,得到學生此項目單項得分,并現場展示出做得比較好的零部件作品。
五、課程考核設計
表2 課程考核表
■
六、課程資源建設與利用情況
1.教材選用
本課程教材選用了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朱岱力主編的《數控加工實訓教程》。該教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突出一個“用”字,但本教材仍然是作為一個參考書,以便于學生自學。
除了自選教材外,教學團隊及校企合作專家合作編寫了校企合作校本教材《數控加工實訓技術項目化教程》,教學內容及進程基本上與此教材同步。
2.教輔材料
本課程除了教材外還建設了豐富且精良的教輔材料,包括:多媒體課件、教案講義、職業標準、課程標準、任務書、引導文、評價表、案例庫、項目庫、試題庫、試卷庫、視頻庫、實訓圖紙、技能競賽圖紙、企業實際生產零部件圖紙等。
3.網絡資源
本門課程作為學院精品課程已建成精品課程網站,除此以外教師還提供信息,鼓勵學生經常上其他專業數控加工網站汲取營養,開闊眼界,擴展思維。
4.校內實訓基地
目前本專業已建成與數控技術相關的多個實訓室和實訓中心,如表3所示。完善的校內實訓基地確保了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為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提供了保障。
表3 校內實訓基地表
■
(五)校外實訓基地
根據數控專業培養計劃及相關核心課程教學需要,我院與深圳富士康、鴻超準、奇瑞汽車、惠州華通、樟樹金虎等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機制,為課程的教學創建了產、學、研平臺。學生在校外實訓基地可完成職業素質培養、生產實習、畢業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比較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網的形成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
七、課程改革
1.擬在數控加工中心新建數控模擬與加工專業機房一個,這樣就沒有了課時的限制,仿真模擬加工好了的話就可立即上真實機床加工,縮短了準備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2.擬在數控加工中心再購買多臺數控設備,改變現在的平均6~7人一臺機床設備的現狀,達到3~4人一臺機床設備,從而提高學生的平均操作時間,提高教學效果。
3.擬再聘用、引進企業高級技術人才,參與課程的教學與改革。
4.擬再培訓與進修現任教師。雖然我院數控技術專業專任教師皆來自于生產一線,且都有本科以上學歷,皆為雙師型教師,但在新技術、新工藝尤其是機床改造上仍然有許多不足。
《數控加工實訓技術》這門課程實現了課程設計崗位化,教學內容職業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多樣化、靈活化,教學單元程序化,教學資源豐富化,教學評價過程化、多元化。
[ 參 考 文 獻 ]
[1] 鄒完全.談“說課”必備的五要素[J].內江科技,2010(9):190.
[2] 王艷莉,等.《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說課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12(10):92-94.
項目教學是以“項目”為載體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所設置的“項目”應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的基本要求,通過解決問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教師進行適當指導。
二、實施流程
實施流程為:明確項目任務一制訂計劃一實施計劃一檢測評估一歸檔應用。首先,教師布置項目任務,學生討論;其次,學生查閱資料制訂計劃,教師審查指導評定計劃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學生分組,并明確分工合作完成項目任務;第四,學生白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最后,教師將記錄歸檔,學生在實踐中應用。
三、項目課程設計
(一)設計理念
1.校企合作開發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通過教師到企業實踐,了解企業的生產工作流程,掌握企業對知識的需求,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以企業真實工作任務為課程“主題”設計學習情境,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確定教學項目,使學生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綜合職業能力。
2.學習過程即為工作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了解企業,提前與社會接軌,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入企業的管理和競爭機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組體制,設計車間主任、班長、組長、質檢員等職位。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創立優秀班集體。通過任務書的發放、材料的領取、考核標準的制定等組織實施過程,體現工作過程的完整性。
3.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通過制定工作項目任務書設定具體內容,學生通過資訊、決策、計劃、實施、修正和評價等環節,真正實現學生做中學、學中做,教師只是針對性地講授、示范、引導。
4.工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企業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標準中,使學生在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習慣中,提高綜合職業素養。
(二)設計思路
采用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應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依據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設立教學項目,由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獨立學習,并完成工作任務或項目,實現對工作過程的認識和對完成工作任務的體驗,從而形成職業崗位能力,滿足職業崗位需求。
(三)課程內容的選取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包含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制造工藝學、機床夾具設計與應用、金屬切削機床等內容,特別適合于采用項目教學法展開教學。其主要先修課程為“機械制圖”“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和“工程材料及熱處理”。先修實踐環節為金工實習。同步實訓環節為車、銑、磨加工訓練。
為保證學生畢業后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勝任職業崗位,我們依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職業能力成長規律,組織課程內容,最終達到教學預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機械加工企業調研后,選擇貼近工廠實際的5個典型項目,將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計劃學時、項目名稱、能力目標、知識點、訓練方式及結果作如下總結:
1.項目1一軸類零件工藝制定、加工與檢測,計劃20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 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軸類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車床的結構組成;(2)車床的運動特點;(3)車刀的結構、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4)車床附件及作用;(5)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2.項目2一盤套類零件工藝制定、加工與檢測,計劃2 O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盤套類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初步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孔加工設備的類型;(2)孔加工設備的結構組成及運動特點;(3)孔加工刀具的種類;(4)孔加工刀具的結構、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5)盤套類零件的裝夾;(6)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3.項目3一箱體類零件工藝制定、加工與檢測,計劃20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 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箱體類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刨床和銑床的類型及結構組成;(2)刨床和銑床的運動特點;(3)刨床和銑床--用刀具的結構特點、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4)箱體類零件加工過程夾具的特點及結構;(5)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4.項目4一圓柱齒輪工藝制定、加工與檢
測計劃20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圓柱齒輪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齒廓表面加工設備的類型及結構組成;(3)齒輪加工設備的成形運動特點;(4)齒輪加工刀具的結構特點、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5)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5.項目5一機械裝配工藝基礎知識計劃10學時,其中理論4學時,實踐6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不同生產類型的裝配工藝特點;(2)熟練掌握裝配的三種方法;(3)能夠根據裝配要求計算裝配尺寸鏈;(4)裝配工藝規程。知識點:(1)裝配工工作的具體內容;(2)裝配工藝尺寸鏈的計算方法;(3)三種裝配方法的熟練選用;(4)裝配精度的檢驗。訓練方式:示范講解、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
(四)課程的重難點及解決方案
本課程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適度、夠用”的機械制造技術理論知識,能夠根據零件工作圖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藝,為后續專業課程打下堅固的基礎。本課程的難點是零件的工藝規程的制定、專用夾具的應用、保證裝配精度方法的選擇。解決辦法是以項目形式設計內容,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充分利用優越的實訓條件,營造企業工作環境,將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將老師知識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教學開拓學生的視野,聘請企業專家答疑,從而多途徑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中的難點和疑點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四、教學方法實施過程
(一)創設真實氛圍的工作環境,實施一體化教學
課程內容主要圍繞培養學生掌握機械零件的工藝編制、工藝系統的正確選擇及使用等技能,以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為依據,進行課程改造。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為此我們充分利用實訓基地,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將教室與實訓室合二為一,使學生通過學習親身體驗工作。
(二)“學做一體”教學模式的教學組織過程
“學做一體”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將實訓基地模擬為工作車間。建立學生自己的班組,生產過程中班組長要負起責任,發揮組織、協調、溝通等作用,使職業能力得到鍛煉。二是任務的下達及工作計劃的制訂。學生收到任務書后,每個小組都要經過自主學習、討論,制訂具體的工作計劃。包括項目的零件圖、裝配圖分析,項目工藝規程定制,所需工藝系統、裝備及材料,項目實施內容及步驟和完成項目的注意事項等。三是工作過程。制訂完工作計劃后,學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請,獲得準許后由組長領取所報材料及工具。開始進行零件工藝的設計、工藝系統的選擇,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機結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項目驗收及評價。項目完畢后,由指導教師帶班組長進行項目驗收,相當于企業的產品質量檢查。
五、課程考核
(一)考核內容
在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考核是關鍵問題,因為理論與實踐是一體的,考核的內容也應該包含這兩個方面。不同的項目考核內容是有區別的,但都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項目能力、有關知識和素質要求。
項目及配分:基礎知識40分。其中車床結構組成及運動特點,車刀的種類、材料及結構,對切削運動影響車床夾具的種類及應用和車床能實現的工藝結構各占10分。實踐操作40分。其中能正確分析圖樣,熟悉零件結構、功用占8分;能正確制定加工工藝規程占15分;能正確選擇設備及工裝及零件質量檢測占17分。綜合素質20分。其中工作態度、紀律和出勤情況、5s管理內容執行情況、考核團隊協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項目教學的評價應注重學生在項目活動中能力的發展,測評內容包括學生參與活動各環節的表現和作業質量。考核方式需靈活多變,隨著項目的進行,因材施教,隨時考核。我們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種形式:
1.學習小組考核(30%)。是由學習班組長負責展開自評和互評考核方式,班長可監督小組長開展此項工作。這個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據各小組完成的情況選做內容,學生在實踐中如有自選內容或創新內容可在原有成績等級基礎上提升一級。
2.指導教師考核(30%)。是以抽查提問加課堂筆記和項目總結的形式進行的。因為人數多,老師不可能一一檢查,可通過抽查小組的某幾位學生來進行考核,但是這幾位學生的成績影響整個小組的評定成績,在評選優秀班組時作為參考,促使同一小組的人員互相監督學習,共同提高。
3.期末閉卷考核(40%)。是在學期全部課程結束時進行,主要從知識的掌握及應用情況考查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找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督促學生將學習的過程貫穿于全學期,以鞏固所學內容。
【關鍵詞】中等職業 模具 教學改革 技能型人才
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我們研究了中職模具教學過程和該課程的特點,并重點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及具體課程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提出要注重技能培養和應用,降低理論的深度,嘗試對模具專業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為適應中等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課程應突出模具制造工藝的綜合性、針對性和實用性。由于模具制造工藝是專門針對模具零件的加工制造及模具的裝配,其工藝特點較為專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模具設計、模具結構知識,同時,還需要熟悉各種加工設備及方法。模具制造工藝的學習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否則學生就會覺得該課程的內容空洞、抽象,無法理解,就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也不符合中職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
1.改革原有的實訓教學模式,推行模塊化教學
在模具實訓教學中推行四個教學模塊,堅持"教、學、做"合一,工學結合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采用講練結合、實踐先行、趣味伴行、模塊化教學方式組織實施。根據模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基于就業崗位需求,基于工作過程將模具實訓教學以四個教學模塊的形式開展教學,模具實訓教學模塊內容如下:
1.1 專業技能教學模塊
1.1.1 模具鉗工基礎實訓教學模塊
主要完成模具鉗工基本操作技能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模具鉗工所有基本操作技能,打好模具鉗工基本操作技能基礎。
1.1.2 拓展實訓教學模塊
主要完成車床、銑床、磨床、焊接等設備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學生了解普通機械加工方法、加工工藝,培養學生"一專多能",拓展就業途徑。
1.1.3 數控實訓教學模塊
主要完成數控編程與操作、數控仿真技能、CAD/CAM軟件應用教學,了解先進的加工工藝和加工方法。
1.2 核心技能教學模塊
1.2.1 模具拆卸、測繪實訓模塊
主要完成沖壓模具、塑料模具的拆卸、測繪實訓教學,將測量技術、機械制圖、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基礎、模具材料熱處理、沖壓工藝與模具結構、塑料工藝與模具結構等多門理論課程融會貫通,使學生在拆卸、測繪實訓教學中應用所學的專業理論課程。
1.2.2 模具安裝、調試、維修實訓模塊
主要完成沖壓模具、塑料模具的安裝、調試、維修實訓教學,了解模具使用設備沖床、注塑機等,掌握模具安裝、調試、維修方法。
1.3 趣味課題制作實訓教學模塊
通過趣味課題制作實訓教學,主要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1.4 技能鑒定實訓教學模塊
主要完成技能鑒定實訓教學。
2.合理安排模具實訓四個教學模塊,制定優化的實訓教學計劃
改變以往在2-3學期以模具鉗工基本操作技能教學為主的模式,學生實訓了很長時間還不知道模具專業到底是干什么的困惑。優化模具實訓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模具實訓四個教學模塊的實施。
1、第一學期在以模具鉗工基礎實訓教學模塊為主的基礎上,增加趣味課題制作實訓教學模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2、第二學期在模具鉗工基礎實訓教學模塊和趣味課題制作實訓教學模塊的基礎上,增加拓展實訓教學模塊和模具拆卸、測繪實訓模塊。使學生了解普通機械加工方法、加工工藝,培養學生"一專多能";學生在拆卸、測繪實訓教學中了解專業內容,鞏固專業思想。
3.模塊化教學在實訓教學中的具體做法
根據自己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的情況,現將部分實訓教學模塊在實際教學中做法總結如下:
3.1 模具拆卸、測繪實訓模塊
模具拆卸、測繪實訓模塊教學目的:一是通過拆裝了解模具結構,模具零部件的作用,模具的拆卸方法、組裝順序,模具工作原理,拆裝工具的使用等;二是通過測繪了解模具零件的尺寸,繪制測繪零件草圖,繪制零件正規圖,標注零件的尺寸及公差,零件的材料,技術要求等。
模具拆卸、測繪實訓模塊在實際教學中采取分階段逐步實施,在第二學期引入模具拆卸、測繪實訓模塊時,因部分專業課還未開設,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欠缺,那么這一階段以模具拆卸教學為重點,通過拆裝了解模具結構、模具零部件的作用、模具工作原理,掌握模具的拆卸方法、組裝順序、拆裝工具的使用。
3.2 模具制造實訓模塊
模具制造實訓模塊教學目的:通過模具制造實訓使學生掌握模具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藝、模具零件的加工、模具裝配,鞏固專業思想。模具制造實訓模塊內容包含沖壓模具制造實訓教學和塑料模具制造實訓教學。
1)在模具制造實訓模塊教學實施中,采取個人獨立完成到小組協作完成的教學模式;遵循漸進、由簡到難的教學順序;講練結合、實踐先行的教學手段?!糎J1.0mm〗
2)學生第一次進行模具制造實訓課題時,要求學生每一個人獨立完成模具制造,使學生掌握模具制造從零件的準備、零件的加工、零件的組合、模具裝配整個過程,鍛煉學生獨立完成模具制造的能力。
在后續進行模具制造實訓課題時,采用小組協作完成的教學模式,小組成員四人,推選小組組長一人全面負責模具制造的進程、任務分配、協調小組成員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進度,通過模具制造實訓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共同完成課題,增強班級觀念,團隊觀念。
其次模具制造過程組織管理,模具制造零件多、標準件使用多,如果組織管理安排不當,將可能造成零件丟失、標準件使用過多、鉆頭鉸刀絲錐等工具損壞嚴重、零件加工精度不高、模具制造效果差等情況。在實際教學中對模具零件加工提出要求,零件精度按圖紙加工,如果圖紙未規定公差則由教師制定公差,將零件的加工按課題要求對待,每加工好一個工件先由組長進行初檢,教師進行復檢,然后教師按小組分類統一管理工件,這樣教師可以掌握模具制造進度、零件加工精度、有效的控制原材料的使用和標準件使用等情況。在成績評定中采取以小組為評定對象,展開小組間競賽,綜合考察模具制造中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組合精度、模具裝配精度、原材料的使用數量、標準件使用數量、工具損壞情況、團隊協作情況、模具制造總體用時等方面評定出小組得分,再由小組成員根據小組得分、各自在模具制造中工作情況評定出小組每一個成員的成績;以小組考核的方式評定成績,可以有效地調動小組每一個成員,鍛煉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能力,培養團隊意識,增強團隊觀念。
總而言之,結合中職教育的目標和對學生的要求,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將會更加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備一定理論知識的技能型人才將會受到社會歡迎?!赌>咧圃旃に噷W》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還能了解相關加工工藝及設備,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工藝過程,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創新學習加工工藝的能力,培養一批既懂理論,又會實際操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能型人才。
〖HT5”H〗參考文獻
關鍵詞:數控加工;實訓;模式;體系
近年來,中國的制造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機械制造行業作為制造業基礎,龍頭的地位日益凸顯。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機械制造行業的作用必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和強化,同時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機械制造業的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我校模具數控專業學制三年,前兩年在校學習理論知識,到實訓車間接受實訓。我校模具數控專業特開設了《鉗工》 《車工加工工藝學 》 《模具數控加工技術》 《公差測量與技術》《機械制圖》 《CAD》《UG》《Mastercam》等基礎課程,使學生掌握編程理論及有關方面的知識,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每周六進行全天的實訓操作,掌握數控加工的實際操作技術,每個學期要進行三個月的實訓,為第三年的頂崗實習做準備,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為企業輸送“血液”,學生才能學以致用,更好的就業。為了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鞏固理論知識,本人將實訓課的教學模式分為五個步驟,也做實訓五步教學法。
1 鉗工實訓課:基礎性技能
隨著我國在世界制造業的中心地位的凸顯,機械制造領域中技能型人才愈顯緊缺,在“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我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各職業學校更加重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培訓工作,鉗工是機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屬加工技術。19世紀以后,各種機床的發展和普及,雖然逐步使大部分鉗工作業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但在機械制造過程中鉗工仍是廣泛應用的基本技術。
鉗工的主要任務是使用鉗工工具,鉆床等,按技木要求對工件進行加工、修整、裝配等工作。鉗工主要用在機械加工方法不適宜或難以解決的場合。其特點是靈活性強,工作范圍廣,技術性強,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決定工件的加工質量。國民經濟建設中,鉗工工種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如裝配、調式、安裝、維修、工具 制造等都離開鉗。
鉗工基本內容劃線、鏨削、鋸削、鉆孔、擴孔、鉸孔、锪孔、攻螺紋、套螺紋、刮削、研磨、技術測量、簡單的熱處理、并能部件機械進行配調試等。
鉗工實訓課的開設使學生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常用設備,了解鉗工安全操作技術及所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和車間(實訓室)安全文明生產管理規定。熟悉鉗工的基本知識,了解鉗工工藝范圍,掌握鉗工常用設備、工具的結構、用途及正確使用、維護保養方法。熟悉鉗工常用量具的基本知識,掌握鉗工常用量具使用和維護保養方法。掌握鉗工常用刃具的使用和刃磨方法。掌握鉗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按圖樣獨立加工工件,達到中級鉗工考核標準。培養勤學苦練精神,養成遵紀守規、安全操作、文明生產的職業習慣。并能使學生合理選擇主軸轉速切削用量、刀具的裝夾方式等,能夠根據零件的技術要求編制加工工藝。通過鉗工 的實訓使學生理解尺寸連接的概念,常用尺寸連接的基本方法,掌握尺寸定位、裝夾的概念方法,和典型結構的裝配工藝過程,并懂得機床的維修常識。
2 普車實訓課:苦練基本功
普車加工是模具數控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只有苦練好車工技術,才能為將來的數控車加工掃平困難。
磨刀是車工基礎當中的基礎,只要刀具能夠磨對磨好,加工就能很順暢的進行,如果刀具磨不好,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外圓車削不光滑,車削不動鐵,并出現很大的響聲;切斷刀磨不好,就會出現崩刀和車不了槽的現象等等。
一個合格的車工必須學會磨刀,裝刀,熟練操作機床,他們掌握工件的端面車削、內外外圓車削、槽車削、內外螺紋車削,以及更加復雜的細長軸車削、蝸桿蝸輪車削等,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摸索出各種切削用量的最佳選擇,并且制定出最好的機械加工工藝,為后面的數控加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過從各學校機械專業學生組成結構來看,具有年齡小、個頭低、農村學生多,這就給普車實訓課安全操作帶來了一定難度。從心理上對車床操作具有畏懼感,經常表現出不敢大膽上車床操作的情緒,就是勉強上去,也是提心吊膽,生怕出現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過度緊張或焦慮。當一旦發生小事故時,他們就驚慌失措,不是果斷地壓下安全按鈕或采取停車等措施,而是手足無措大喊大叫,或者逃離操作平臺,頭腦迷蒙誤操作,往往將一個小事故演變為一個大事故。這就要求實訓指導老師要多了解熟悉每一個學生,因人施教,進行差別化指導,除了多對他們手把手地傳授操作技能外,還要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訓練與指導,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礙,培養學生勇敢、果斷、鎮靜和有必勝的意志品質。
3 數控仿真課:模擬數控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機械制造技術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傳統的普通加工設備難以適應市場對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多元化的要求,而以數控技術為核心的現在制造技術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機械制造技術。數控制造技術是集機械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 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網絡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于一身的多學科高新制造技術。數 控技術水平的高低、數控機床的擁有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 標 志。
數控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離開實踐,就談不上素質,實踐是知識轉化并升華為素質的根本條件。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和實踐效果,僅在課堂上實施全方位的教學是不夠的,還應具備一個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
但是大部分農村中職學校設備不足,要想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一臺機床跟著教師操作練習很困難,而數控加工仿真軟件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
它既能解決實訓設備不足,學生實習時間少的問題,又能加強學生對數控系統操作及控制面板的熟悉度,還能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及對加工工藝安排的能力。
數控仿真是對數控加工零件的走刀路線的模擬,通過計算機仿真練習,可以驗證程序 編寫的準確程度,防止試加工時撞刀,及時對加工程序給予修正。仿真練習中使學生熟悉仿真機床的操作面板和錄入面板,明確每個按鍵的功能,掌握建立工件坐標系,選擇刀具集合度,設置刀偏、刀位的方法。正確靈活地選用切削指令,制定加工程序加工出符合要求 的零件。
4 數控實訓課:增強綜合素質
近年來,數控機床以其加工精度高、柔性好、適應中批量生產而日益受到重視,由于數 控機床是通過數控程序完成加工循環的,無需人工操作,調試方便,適應靈活多變的產品,使得中小批生產自動化成為可能。目前國內市場需要大批數控人才,急需大批能熟練掌握數控機床編程、操作、維護的一線工人,所以中職學校加強數控實訓,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 生成為企業生產一線迫切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钄悼胤抡娴木毩暎瑢W把仿真后的程 序輸 數控機床上進行實操練習。由于仿真軟件和數控車床按鍵功能,車削的方法,刀具的 選擇等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學生短時間內可以熟練操作機床。數控機床練習時,除了嚴格按操作規執行外,遇到具體問題,能夠正確解決,具體在數控車床和數控銑床操作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學會選擇刀具及切削參數,工件的材質不同,所用的刀具幾何角度不同。
(2)數控加工之前,要根據工件的圖形編制好程序。模擬加工,確認無誤后把程序傳送到數控機床上。
(3)進行數控機床的對刀工作,這一項十分重要,直接關系到人身安全和工件的好壞。
(4)精加工前使用MO0指令使機床暫停測量后,重新檢查是否需要調整刀補,再繼續精車,要保質保量地加工出合格的產品。
(5)加工的過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的原則進行加工。加工之前對零件進行加工工藝分析,確定裝夾方法、切削用量等,做到萬無一失,從而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嚴謹的科學學習態度。
(6)認真填寫好實驗報告,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加工出來的零件互評、自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選出優秀的零件放到展柜里展覽,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中職學校 實訓課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掌握加工常用工件的工藝分析方法,編程方法和機床的實際操 作技能,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這一行業中、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
5 探究提高:優化實訓效果“教學相長”,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學習,相互總結提高,通過多年的實踐,筆者認為數控實訓的重點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明確實訓目的,安排數控實訓的基本目的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練的掌握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的基本手工編程方法,電火花、線切割數控機床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數控機床精度檢驗和維護技能。
(2)精心組織,認真做好實習教學。在零件車削的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實訓的教學內容,機床的種類,合理的安排加工工藝和準確的編寫加工程序,實踐中優化實訓效果,在 數控專業的實訓課中,鉗工―― 普車加工―― 數控仿真―― 數控加工,充分的利用了教 學資源,避免了事故的發生,提高了機床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
(3)實訓教學取得的成果實訓是職業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學環節,動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在實訓課程之后,絕大多數學基本掌握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感到不僅實際動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且通過具體的實踐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 興趣,并且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今后自身的就業及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現在學校一直進行“校企合作”,教學和生產相結合,教學效果會更好。
(4)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①我校數控設備不足,影響學生的正常實訓,遠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
②大部分年輕專業教師實際操作水平較低,需要多進行培訓和下廠實踐,這樣可以提高教學能力。
③以后一定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更好的勝任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l]王錦亞.數控加工技術【M1.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6 .
[2]孫建東,袁鋒.數控機床加工技術【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楓,肖衛寧.數控車削編程與操作訓練[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O 4 .
關鍵詞:數控編程;仿真軟件;項目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
G642.4;TG659-4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對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 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本人多年從事《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課程的教學任務,總結出點體會:要教好這門課,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手段,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從而提高獨立分析的能力。
一、教學手段的改革
數控專業系列課程是理論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從工藝編制到加工成產品的能力,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中,本人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實訓教學、數控仿真軟件等教學手段。
1.多媒體授課
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利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承接。對于加工原理、機床結構、部件運動難于用文字描述清楚的教學內容,可以應用多媒體的動畫演示功能以及視頻功能。在講授這門課時,努力營造真實的教學環境以追求最好的教學效果。第一節課先給學生放數控加工中心等加工零件的視頻,如加工豪華轎車的三維車標等復雜零件,學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再比如介紹機床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時,由于內部具有復雜的結構,學生僅僅通過教師的講授往往不易看懂、弄明白,可以在課堂講授過程中穿行機床結構拆裝實訓,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形象的了解各類零件工作的實質。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
2.數控加工仿真軟件的引入
充分利用計算機設備及軟件進行仿真加工,對復雜零件利用計算機仿真軟件進行自動編程,通過相應的數據傳送通道將其輸入到數控機床內,進行自動加工。
數控仿真系統軟件可以在微機平臺上運行,它不但解決了實訓時學生多機床設備少的問題、而且還節省了大量設備購置經費。優點在于:(1)系統完全模擬真實數控機床的控制面板和屏幕顯現,可輕松操作,在課堂上構建起實習現場機床操作環境。(2)采用虛擬機床替代真實機床進行培訓,在降低費用的同時獲得更佳的培訓效果,使用更經濟。(3)教師和學生可以相互觀看對方的操作,進行互動交流。(4)沒有危險性,學生能夠放心大膽地操作仿真機床,不存在真實機床上刀具與工件的碰撞、工作臺超程等危險操作。
但是,仿真畢竟不代表實際加工,教師一定要把仿真系統與實際加工中的區別給學生明確講清楚,否則也可能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問題。
3.加強數控實訓環節,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在數控實訓教學中,除了完成給定的數控加工作業件外,我們還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創新設計,學生自己設計零件,制定加工工藝,編制數控加工程序,在數控機床上加工出零件,參與數控機床生產全過程。
通過數控實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還具備了一定的對新設備的適應能力,基本滿足了企業拿來就用的要求,縮短了到企業工作以后的適應期,學生就業后普通受到各用人單位好評。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我們主要將問題教學法、案例教W法及項目教學法這三種教學方法運用與數控加工編程的課堂教學中,在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問題教學法
利用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望,一些新的理論采取設問、啟發的方式來引出。如在講圓弧插補指令前,先畫出零件圖,讓學生進行編程,圖中有圓柱面、圓弧面,前面已經講了G00、G01 指令,學生自然能將圓柱面的程序編出,到了圓弧面的程序編制時,老師自然而然就會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又能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案例教學法
通過案例將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使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如數控車床編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典型回轉體零件的加工工藝分析、數控加工程序編制的能力,并能夠在數控車床上將所需要的零件加工出來。在設置案例時,可以選用典型零件,零件中要包含常見的圓柱面、圓錐面、端面、槽、球面、螺紋等等。
通過案例教學,使理論教學走向更深的層面,對教師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心境、課堂氛圍發生根本變化,對教材建設、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
3.項目教學法
教學中以項目形式劃分教學章節,一般以模塊為章,課題為節,每個課題都引入任務。目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大多是理論與實踐分開進行,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理論教學枯燥乏味、實踐教學內容重復、理論和實踐教學間內容脫節等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采用項目教學法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以圖1 為例,介紹一下項目教學法的步驟。
步驟一:明確任務。首先拿出零件圖紙分析,明確研究內容。目的是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獲取工作任務的信息,從而引出要解決工作任務的興趣,設置情境,引入項目。
步驟二:制定計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圖紙和加工內容的分析,確定加工的工序和質量精度的要求,選擇合適刀具、夾具等,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步驟三:做出決定。在教師的指導下, 開展工藝和加工可行性分析,在團隊中對工藝過程選擇和表面精度等問題開展討論,做出正確的決定。
步驟四:實施計劃。根據制定的計劃和決定,開展對工作任務的實施過程,即編寫加工程序單,同時在完成過程中提醒學生注重編程中的細節,注意觀察和總結,避免出錯。
步驟五:檢查控制。通過仿真軟件,檢測編寫的程序的正確性,要嚴格檢查,控制好質量關。
三、結束語
實踐證明,這樣的改革是卓有實效的,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總之,《數控加工編程》教學的改革,符合機械類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的辦學方針。
參考文獻:
[1]宇海英,宇虹儒.“數控加工工藝” 與編程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J]. 科技資訊,2007(6):168.
[2]張繼紅. 探究性學習法在“數控技術”教學改革中的嘗試[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26(8): 239-240.
[3]胡文君. 探討項目教學法在“數控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科技信息,2007(17):698.
關鍵詞:金工實習;車工實訓;突出實用;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9-0175-02
金工實習是高校工科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教學課程,是高校大學生認識和了解制造技術的接口、通道和橋梁。車床是機械制造中重要設備之一,約占金屬切削機床總量的20%~35%,所以車削加工在機械加工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相對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更具有直觀性、綜合性和創新性,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2]。但近年來,國內大多數高校在車工實訓教學方面還停留在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教學方式上,按照指導教師繪制好的實訓圖樣和工藝路線,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品,教師在按要求對作品進行檢測與評定后,最終給定分數,即可算完成了實訓。而這樣的教學比較機械,學生得不到系統學習,得不到創新鍛煉,更得不到高素質的發展。所以,在此情況下,特對車工實訓教學進行研究。作者認為車工實訓教學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修訂培養計劃,增加實訓學時
許多高校的金工實習車工實訓的學時較少,對于基礎制造來說,最多的只有一周,對于數控加工來講,一般只有一到兩周,學生只能了解和認識一些淺薄的車削加工工藝知識,體驗一些簡單的基本操作技能,而還有許多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教師無時間傳授,學生也沒有時間學習,教師只能按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機械簡要教學,更談不上創新意識的培養和設計制造,所以希望各高校應高度重視,把人才培養方案按其培養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的方向進行修改,增大學生實訓時間,為培養與社會接軌的實用型人才全面推進實踐教學方案改革。
二、構建合適的教學內容
高校是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搖籃,構建合適的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創新意識,教育部課程教學指導組在金工系列課程改革指南中指出:要不斷更新實習內容,盡可能創造條件,增加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實習的比例,并引入現代教育技術,逐步代替“作坊式、師傅帶徒弟”的落后方法。構建合適社會發展需求的車工實訓教學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和認知能力以及創新意識能力,因此,本文以貴陽學院金工實習為個案,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特色原則以及社會資源,將車工實訓內容分為五大模塊進行實訓,即:安全操作技術、基礎制造技術、檢驗測量技術、數控制造技術和創新制造技術。如圖1所示。
1.安全操作技術。安全操作技術是實習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實習教學正常進行的安全保障。在進行實操前,老師應在實習環境下進行安全操作講解,把車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具體內容講透徹,讓每位學生都了解,并要求學生牢記,對車削過程中易發生的安全事故通過現場示教和多媒體圖片展示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解說,對發生安全事故時應采取的正確措施進行講解,以提高學生對安全的重視,增加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2.基礎制造技術。通過基礎制造技術訓練,培養學生對普通車床的操作和對簡單零件生產過程的動手與認知能力,對加工工藝的理解與分析能力;了解車床的主要結構和各組成部分的使用性能、工作作用和相互間的位置關系,了解車床的傳動原理和主要加工范圍,懂得和使用車床的夾具及附件,熟悉基本零件加工的裝夾和操作技能的方法;了解金屬切削加工的原理,了解刀具結構和材料,了解各種車刀及成型刀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車削加工工藝基本方法,讓學生懂得和理解更多的基礎制造技術知識。
3.檢驗測量技術。通過檢驗測量技術的訓練,讓學生了解量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確使用量具(如:游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塞規、環規等)檢測零件,從而確定零件的合格與否。車削加工的質量主要是指外圓表面、內孔及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車削加工可能會產生多種質量缺陷,每個工件車削完畢都需要對其進行質量檢驗。通過對零件公差的檢測,知道未注尺寸公差怎樣查找,權限尺寸公差怎樣確定,形位公差怎樣檢測等;通過對表面質量的檢測,了解表面質量在零件中的重要作用,會運用比對塊對各加工表面粗糙度進行比對判定,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運用;從而對零件的合格與否有個正確的判斷和認識。
4.數控制造技術。通過數控制造技術訓練,使學生能運用基礎制造工藝知識與數控制造技術工藝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能正確地熟悉和了解CAD/CAM在工程設計與制造中的運用,了解和掌握好基礎的數控車編程,數控車的操作技能和加工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現代科學理論與技術、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中的基本問題的能力和素質,為創新制造技術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5.創新制造技術。通過創新制造技術的培養訓練,使學生會運用二維和三維工程制圖設計機械零件,對零件進行合理的工藝編程;了解創新的概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全面樹立學生的成才意識和創業意識,提高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讓學生的大腦充分開動起來,在對設備、零件的生產工藝進行設計創新時,不再感到無從下手,而是能夠運用各種較為合理的思維方法,進行靈活轉換,以其新穎的獨創方法和方式去解決實際問題,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空間,使他們更好地發揮聰明才智,充分去實現自我,表現自我,完善自我。
三、實訓報告的撰寫
實訓報告是培養學生對實訓作品生產過程的記錄,是提高學生對實踐過程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所以,本人認為:車工實訓報告應以實訓作品的切削加工為主,其他教學內容為輔。從實訓作品加工開始入手,到零件加工完成,通過實訓中的觀察、分析、操作、加工、測量、判斷,如實地把完成作品的全過程和加工結果用文字加表格的形式記錄整理下來。其撰寫內容應有:基本情況、加工內容(采用流程圖)、加工步驟(加工部位、裝夾方法、加工方法、使用刀具、測量量具、加工簡圖等)、檢驗報告(檢查部位、檢查內容、使用量具、檢查結果等)、質量缺陷分析(質量缺陷、產生原因、預防措施等)、實訓總結等,對上述一系列活動從開始到結束進行闡述,通過實訓中的人和事物及有關知識的有機結合,完整表述作品的加工工藝活動情況。
四、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
實習教學體系,是實習教學過程的基本理論與操作結構、框架,是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教學結果評價而組成的統一整體。它包含了許多教學要素,如:教學方法與方式、教學順序與過程以及形式等,所以實習教學體系應結合現有的教學設施與教學資源和專業師資的特性以及當前社會的需求和今后社會的發展,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突出實用、科學發展地進行合適構建,構建的層次應清晰、內容精湛、層層遞進、相互關聯,并按“夯實基礎、突出實用、樹立特色、增加創新、優化教質”的指導思想貫穿到整個實訓教學體系中去。
當前,各高校對培養突出實用人才非常重視,特別是普通本科院校,國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經明確:1200所國家普通高等院校中,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7],所以,車工實訓教學需要從職業教育方向進行規劃和改革,更新培養目標、教學方式和方法,加強和完善實訓體制和教學內容,迫切需要進入現代的應用型、實用型教學模式。從而終結人才培養與市場不對接的扭曲格局,讓高校的實踐教學盡到本來的職責,真正成為學生步入社會的通道和橋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普通高校的金工實習必須要不斷地加強教學改革和更新,各實踐環節都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認知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董麗華.金工實習實訓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89.
[2]許亞嵐,羅雄麟.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復合型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7):175-177.
[3]國銳.強化金工實習教學,培養工程實踐能力[J].職業,2010,(14):5.
[4]張曉琪.加強實踐教學,推動創新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2,(10):24-26.
[5]王偉祖,鄭旭明.構建實驗教學新體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