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6: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理工科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實行,我國教育開始出現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織、相互融和發展的新時期。許多理工科高校開始向綜合性大學過渡,傳統的專業型人才教育培養已經漸漸被通用型人才教育所取代,精英教育逐步開始向大眾教育過渡[1-4]。新的時期,如果教學生如何“工作”是理工科高校各專業的教育培養目標,那么,教學生如何“溝通”就是人文素質教育培養的目標,而教學生怎樣“生活”就是經濟管理學教育培養目標,三位一體,缺一不可。但是,現如今的高校理工科專業,尤其是化學,化工等專業,還是存在對大學生經濟管理素質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教學途徑單一、師資力量和教學教材匱乏等問題[5-7]。絕大多數經濟管理素質教育停留在“表面文章”階段,具體表現在:(1)經濟管理類課程大多為選修課程,課時和學分偏少,無實踐教學環節,學生重視度不夠;(2)考試內容以基本理論為主,無實踐考核環節,無法真正測評學生的掌握程度;(3)同時兼具經濟管理和化學化工等理工專業知識的授課教師數量很少,授課質量難以保證;(4)課程對學生未來工作重要性強調不夠,學生學習積極性低,學生認為平時馬馬虎虎應付一下,考試及格就萬事大吉,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培養。因此,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亟待開展三個方面工作:(1)明確學習經濟管理素質教育的必要性;(2)深入了解目前經濟管理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3)提出解決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經濟管理素質教育諸多問題的對策。只有轉變固有的傳統觀念,重視學生的經濟管理學素質教育,才會幫助學生完善其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滿足社會對人才崗位的要求。
1學習經濟管理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1.1當今社會市場需要
當今市場經濟環境要求身處其中的社會成員必須具有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大學生是這個社會未來的“科技人”,畢業后定會進入社會的經濟浪潮,所以他們必須要認識到經濟管理學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要了解社會經濟學、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等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還需要了解當代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動向和經濟學的學科體系以及整個經濟和管理學科的總體框架,只有將以上知識儲備充足,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一直處于不敗的地位,才能在市場經濟中有良好的生存能力[6]。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對于高校理工科的專業來說,他們所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基本上都是從事技術工作,不會涉及經濟與管理領域;但是在現代企業中,生產技術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它與企業產品的營銷、財務和利潤等方面都是相互聯系的,所以除了要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和理念,這也是對新時期理工科專業大學生的更高要求。因此,高等學校在理工科專業教育中設置經濟管理學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1.2經濟管理學學科性質
首先,經濟現象是最重要的社會現象?;瘜W,化工等理工科大學生需要對一些經濟現象具有一定的判斷和分析能力,因此經濟學理論以及經濟學知識都是不可或缺的社會科學知識,想要掌握這些社會科學知識,就要求學生們不僅要有政治、法律、歷史等方面的常識,還需要有最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其次,經濟管理是政府重要的職能。政府在決定社會經濟政策的時候,經濟學理論是主要的依據之一。所以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學生想要了解國際政治,想要緊跟國家實施的各項經濟政策,想要了解未來國家的經濟以及科技發展的趨勢,經濟管理學的基本知識是重要的基石。最后,經濟管理是每個有收入的個體都要面臨的問題。每個人總要作出自己個人的經濟決策,比如,如何取得收入、如何消費、如何投資等等,要想使這些決策更明智,學習一些經濟管理知識是大有幫助的。
1.3個人發展趨向
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學生畢業以后,無論是參與科研項目還是管理公司抑或是進入團對參與組織領導工作,都需要具備最基本的經濟與管理的常識。在這些工作中都會涉及一些會計報表、財務預算或者是職業所需的一些數據統計等,都需要用到經濟管理學的理論。因此,作為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后備軍,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學生如果可以提前儲備這些基本知識,未來進入社會工作后,肯定會更加容易適應公司的工作和生活,使其在市場經濟這片大海里不至于迷失溺水。比如,很多化學,化工背景學生未來也將走向領導崗位,那么,在《新材料經濟與管理》課程中學習到的三種工廠生產過程時間組織方式:順序移動、平行移動和平行順序移動,并詳細學習了三種方式在生產過程時間方面的優缺點[8]。如圖1所示,假如某化學企業,需要4道生產工序生產某化學產品,順序移動生產方式需要生產時間最長,組織管理簡單,平行移動和平行順序移動生產時間短,但是,組織管理比較復雜。那么,化學,化工等背景學生如果學習了經濟管理學知識,熟練掌握了三種生產過程的優缺點,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制度生產作業計劃,將極大提高公司生產進度和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如今通貨膨脹、利率變化、股票升跌、房價波動、人民幣升值和金融危機等這些無時無刻都在全球世界上演,日益影響著我們每個人財富的增值與縮水,理財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都要必備的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經濟管理學知識,許多問題我們也會從另一角度去看待它,我們的視野也會變得開闊、我們對于事情也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管理個人及集體的財產,也會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1.4未來科技趨勢走向
如今世界局勢風云變幻,國家及行業形勢也經常是飛速變化的,理工科學生若想了解整個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僅僅掌握本專業的知識是不夠的。因此,一個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如果沒有任何經濟管理學知識,就無法了解未來科技需求發展的大趨勢。需求決定了價值,如果不能了解未來科技的需求、未來人類社會的需求,那么即使擁有再多的理工科技能也是無用功,也不會產生任何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
2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學生學習經濟管理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現代經濟管理學的重要性已經深入人心,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進行經濟管理學素質教育的必要性,進而開始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通過設置經濟管理學選修課程或者增加寒暑期社會實踐等,同時也在理工科化學,化工等專業大學生的培養計劃中明確了經濟管理學類課程的對大學生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專業開展經濟管理素質教育還只是流于表面,并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這些情況在筆者調研的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常州大學和湖南工程學院等多所高?;瘜W,化工和材料等學院都廣泛存在。
2.1重視程度不夠
圖2高校中設置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占總學時的比例Fig.2Economicmanagementcoursesintotalclasshoursinuniversities雖然許多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已經開始實行一系列的措施去培養理工科學生的經濟管理學意識,但是總體來說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其一是高校并沒有真正的重視這件事情,比如許多高校只是簡單地開設一些與經濟管理學相關的選修課程,但是對于選修課的教學質量方面并沒有具體要求;其二是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度也不夠,沒有認識到學習經濟管理學課程的必要性,比如由于經濟管理學課程設置的學分很少,學時也不足,考試多是考核或理論性的測驗為主,導致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后就只是有一個課程的成績而已,學生對課程學習是也只是應付性的,對于學到了什么,學生并不是很在乎,認為學習經濟管理知識是為了拿到學分順利畢業而已。通過網上查閱資料調查,理工科專業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占學生課程總學時的比例極低,圖2列出了幾所全國不同地區代表性理工科專業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學時所占比例。如圖我們可以看到,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開設經濟管理學相關課程比例有只有3.3%,1.8%和1.5%,而湖南師范大學和常州大學的比例更低。由此可見,高校和學生對于經濟管理學知識的傳授和學習仍舊重視程度不夠,只是關注表面形式,還沒有深刻認識到經濟管理學知識對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學生未來工作的促進作用。
2.2教學途徑單一
目前,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對于經濟管理素質教育培養的方式方法太少,大多都是采用課堂教學的模式,教學途徑單一。所以,很多學生盡管學習了課程,也無法很好的掌握經濟管理學的知識[9]。雖然傳授知識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課堂教學形式,但是如果只是利用課堂上短短45分鐘的教學,很難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如果課堂教學形式再加上社會實踐、課題研究、案例剖析等多種形式,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也可以從實踐中意識到經濟管理學在社會生活中的靈活應用。
2.3師資力量匱乏
有些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雖然開設了經濟管理學課程的,但是其并沒有足夠的專業教師來承擔這門課課程。那么學校就需要額外去聘請相關的專業教師。然而,經濟管理專業的老師對化學,化工等理工科的知識所知甚少,無法將經濟管理知識與對應專業知識緊密聯系起來,課堂上仍然偏重于經濟管理專業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覺得很深奧,因此學生對于經濟管理學的知識學起來也總是一知半解,無法與自己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其次,授課教師本身雖然專業方面實力強勁,但是也嚴重缺乏兩個專業都有所涉及的綜合型教師,臨時補習經濟管理類課程也使得理工科出身的教師有心無力。2.4教學材料缺乏眾所周知,化學,化工等理工科有很多專業,對于不同專業所需要了解的經濟管理類知識也是不一樣的,因此經濟管理類教材對于不同的專業來說很難通用。但是,我國理工科高校所選用的經濟管理類教材基本都是相同的,而且使用的教材也沒有與授課的理工科專業特點結合起來,嚴重缺少與專業有關的案例和內容。這就導致雖然學生學習了知識理論,但是卻并不會運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3解決理工科專業經濟管理素質教育問題的對策
3.1轉變原有觀念,重視學生的經濟管理素質教育
若想從根本上改善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專業經濟管理類課程的教學和學習現狀,需要分別從改變高校和學生的觀念入手。首先,高校需要改變教學觀念,從實際出發,而不是簡單的增加一些有關經濟管理類的選修課程,經濟管理素質也應該成為培養優秀學生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需要重新制定學生培養標準和要求,根據社會市場的需要合理設置學分和課時,并且增加相應的社會實踐和課題研究。其次,學生需要改變學習觀念,學院可以首先開展一系列有關經濟管理素質教育的講座,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學習該課程對其未來就業發展的重要的性,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通過案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知識確實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2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多角度開展課程教學
除了改變原本觀念以外,教學形式也可以更加豐富多彩[10]。首先,教師可以組織申報關于經濟管理類的課題并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學生有切身體驗,再讓學生對其的學習感受和心得以報告的形式向其他學生進行匯報并與之交流,共同進步;其次,可以邀請畢業且在企業公司中有一定經濟管理經驗的學生回校為在校生做講座,讓學生可以了解到對應專業科技企業公司經濟管理中鮮活的例子,切身感受到經濟管理類課程對日后個人就業和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最后,開展假期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經濟管理學知識,鍛煉其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讓理工科學生感受到學習經濟管理類課程不是為了應付畢業,這樣學生才會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經濟管理類課程中去,從而達到學生高校雙贏的效果。
3.3培養經濟管理類的師資力量
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與老師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因此,培養出一批具有高教學素養的理工科經濟管理教學團隊對于高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養高質量的教學團隊呢?筆者認為可采取的措施如下:第一,對化學,化工等理工科院系的教師進行經濟管理類課程的專業培訓,讓老師們用最有效的方式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經濟管理類知識,拓寬知識范圍,盡早勝任該專業經濟管理類課程的教師一職;第二,向科技類公司企業招募優秀的經濟管理類人才來教學團隊兼職,把握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為學生的實踐學習出謀劃策;第三,學校也要對相關教師進行定期的教學評估,提高整個師資團隊的專業素質,對評估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同時也可以發現教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糾正。這樣高校的經濟管理類教師的師資力量就會逐步壯大,教學質量也會逐步提高。
3.4編撰合適的教材,設置合適的課程
我國現在的一些理工科高校教學所使用的經濟管理類教材與實際授課專業相關度很低,教材內容上也只是包含了一些宏觀的知識點的教材,與理工科的專業特點結合度很低,不能夠真正的發揮出經濟管理對于理工科學生的實用價值。學生也會因此而產生反感,從而無法理解設置經濟管理課程的意義。因此,在編寫經濟管理類課程的教材時應結合專業的學科特點,或有所側重,或內容全面。
4總結
總之,經濟管理類課程在提升化學,化工等理工科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形勢下理工科經濟管理類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和教師的全心投入和學生的積極響應。我們要圍繞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根本目標,在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形式、壯大師資力量和編撰合適教材等方面不斷實踐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綜合型理工科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懷祖.錢學森對管理教育和宏觀科學決策體系的貢獻[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9(39):6-11.
[2]郭豐.理工類本科院?!敖洕鷮W原理”通識課程探微[J].科教導刊,2018(31):126-128.
[3]王科.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理工科人才培養實踐與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35):154-160.
[4]馮趙建.理工科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7(2):67-70.
[5]紀光欣,劉興波.理工科高校通識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8(34):108-112.
[6]張夏,李延喜.理工科院校金融學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92-194.
[7]劉瀑.理工科院校學生經濟學素養培育的模式改革與創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2.
[8]李柏敏.多工序生產過程中時間組織問題的圖解優化模型[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6(33):24-27.
[9]黃本生,范舟,羅霞,等.地方高校第二課堂培養學生雙創能力的改革探索[J].大學教育,2021(2):184-186.
and Engineering Specialized Education
Qiu Nianhai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
摘要:闡明了石油高校理工科專業應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于專業教學中的必要性。通過研究本專業、本學科的發展史,提煉了石油高校理工科專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素材;探索了以人文素質講座、社會實踐等為載體的人文素質教育,提出了人文素質教育應科學化、規范化。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necessity that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should penetrate the specialized education in the petroleum univers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y studying the developed history of this speciality and this subject, this paper has refined the source material to enforce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the petroleum univers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s explored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that the carriers are the lectures in humanity and social practice,and has proposed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should b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關鍵詞:理工科 專業教學 人文素質教育
Key word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pecialized education;humanistic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9-0209-02
1必要性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種活動的目的是培養社會有用之才,使人得到全面發展。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教育的理論基礎,但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往往表現出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重“才”而輕“人”,忽視了人的個性、理智、道德的培養,出現了片面甚至畸形發展的現象,人文素質教育是一個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是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分析和計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時,人文素質在國民素質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1]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最重要的環節。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不僅是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石油高校理工科專業教學的應盡之義。中國高等教育從1952年全面學習蘇聯教學模式以后,由于試圖急于擺脫落后面貌進行了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理工科專業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中的位置被抬高,人文素質教育受到忽視,據一項對畢業生的調查材料顯示:剛剛畢業的人希望能學到更多的技術方面的知識;具有十年左右工作經歷的人后悔沒有學到更多的商業和管理方面的知識;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人則后悔沒有更多地學習文學、哲學和歷史方面的知識。[2] 這說明進入21世紀以來,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石油高校理工科專業在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同時,要將人文精神的培養管產與專業教育的始終,充分挖掘和發揮專業教學對人文素質養成的潛移默化作用。[3] 專業課教師在人文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核心作用是對學生專業知識、專業實踐、創新能力、心理素質等的培養。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不僅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質修養,給學生做出無言的表率,而且要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滲透、貫穿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在專業教學中與人文精神相結合,促進專業教學的效果,也以專業教學拉動人文精神的滲透。
2人文素質教育選擇的素材
在人文素材的選題上,結合石油高校理工科學生主攻專業知識學習,但以專業為出發點縱向、橫向的拓展比較薄弱的特點和各專業的學科特色選材。在編寫上力圖反映自然科學學科的歷史背景、歷史發展脈絡,對于科學理念和科學方法都有所體現,以著名專家、校友刻苦鉆研、探索真理的高尚的人文素質為案例,分析提煉出人文素質教育素材,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應用。從而提高理工科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同時也對其進行科學普及知識教育,拓寬學生的視野。
人文素質教育素材的范圍涉及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中國油氣資源遠景展望,石油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三大支柱學科的產生和發展歷程,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些石油科普知識,簡要地介紹我國三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況和我國目前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的發展過程及發展前景,結合典型事跡介紹我國著名的地質科學家和石油戰線涌現的英模事跡,在此基礎上,還針對我校事跡介紹部分知名校友和他們艱苦創業的過程,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3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
3.1 開展人文素質講座,搭建素質教育平臺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具有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人文素質,才可能在本專業領域具備更廣的視野和更強的突破能力,注重為學生搭建素質教育的平臺,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開展如何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討論會、教書育人研討會等活動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意識。針對學生比較關心的石油工業發展前景、大慶油田的發展趨勢、學科發展史及展望、我國是有企業的概況等內容開展人文素質教育講座。針對每一個選題認真選取素材,注重培養學生思維平直和能力的雙向發展,收到了預期效果。
3.2 在專業課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彌補過窄的專業教育現代科技發展呈現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雙重態勢,專業分化越來越細,學科體系結構日趨復雜,知識增長速度越來越快。長期以來,文理分離,理工分家,造成學生知識結構單一,缺乏創造性活力,缺乏對社會、人生的完善理解,缺乏對復雜經濟社會的適應和應變能力,缺乏社會責任感。課堂教學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戰場,要把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作為一個戰略任務來抓,與專業課教學內容、教學體系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介紹專業的一些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從而彌補過窄的專業教育。通過結合相關課程內容介紹一些科學家刻苦鉆研、探索真理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去教育學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3.3 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綜合能力社會實踐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結合我校辦學特點,每年的短學期都組織各專業的學生去鐵人紀念館、地質博物館等地參觀,通過活教材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坝袟l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些豪言壯語觸動了大學生的靈魂。這種具有引導啟迪價值的時間活動,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追求崇高的價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熱愛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造就出富有創造精神和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4人文素質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
4.1 以人文素質教育為基石,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信念通過課堂教學和各種形式的人文素質培訓,學生不僅增長了人文知識,提高了自身人文素質,樹立了文化意識,而且增強了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教師從“高尚的情操、刻苦勤奮的精神、艱苦奮斗、判斷能力”四個方面,廣泛收集了鐵人王進喜、新世紀鐵人王啟民等先進人物以及我校優秀畢業生的材料,在教學中穿插講授,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深感這種教學拓展了他們的思維方式,完善了人格,促進了思想素質的健康發展。不斷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和主動性,珍惜光陰,學而不倦,學以致用,掌握過硬本領,努力成為適應21世紀競爭與挑戰的高素質人才。
人文素質教育是大學生形成高尚情操,寬闊胸襟和恢弘氣度的基礎。在石油高校理工類課程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不僅使課程更加生動、豐富,顯得更具有生機和人性,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歷史觀及社會責任感。同學們通過老師的講授感受到了人文修養對成長的影響,受到了熏陶和激勵。
4.2 注重思維品質和能力的雙向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在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提倡廣泛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向學生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提高信息化的程度,幫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多媒體課件授課,可以更形象、直觀地激發學生的思維,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而具有個性的發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文學技術修養,還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非理性的思維因素,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能力,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另外,通過啟動學生的內驅力,塑造了學生諸如情感、意志、信念(包括愛國心,關心他人,關懷自然及團結精神、獻身精神等)等方面的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適能力及自律精神。
4.3 確立自由的培養模式,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在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將著眼點投向培養學生的實踐活動,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將科學知識、人文知識和科學試驗精神結合在一起,將知識、能力、素質結合在一起,使同學們借助在人文素質教育的熏陶中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思考問題習慣及動手的習慣,培養學生自我意識與自律精神,為同學們學會求知、學會創造、學會做人、提高終生學習的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通過開展各種典型榜樣教育,激發學生自我設計,塑造自我的激情和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潛力,從而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高素質人才。
總之,把石油科普知識、相關各專業及各學科的發展史、石油行業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跡、石油行業著名科學家刻苦鉆研探索真理以及對石油勘探發展的重大貢獻、著名校友的成長歷程等各方面的內容提煉素質教育的教材,以人文素質講座、社會實踐等為載體,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程,了解石油工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推進作用,讓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石油事業,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投身祖國的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宗文舉,常遼華.論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3):245-249.
關鍵詞:理工科新生;心理健康;對策
隨著社會的發展,理工科專業大學新生的優越感逐漸被當今社會現實所沖擊,他們在大學階段承受更大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較以往理工科專業大學生表現出了更為突出的心理問題。因此,深入研究理工科專業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及對策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對理工科的觀念認識
“學了數理化,走遍全天下”是否已經過時?通過調查部分理工科專業大學新生,筆者發現71%的學生表示進入大學前聽說過這個說法,其中17%的新生認為這個說法有意義,并在填報志愿時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涉及是否還相信此說法的調查中,36%的新生表示不相信;約60%的新生表示不清楚、沒有實際意義。還有調查顯示,80%的新生認為理工科將來在社會上是有用的。對于理工科觀念認知的迷茫性和不確定性導致部分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不是按照自身對理工科的認識來選擇專業,而是聽從老師、家長、朋友建議等外界因素來選擇,甚至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去填報志愿。有調查表明,大學新生被所填第一志愿錄取的比例為45.12%?!耙罁约号d趣愛好”填報志愿者的比例僅為22.12%。填報志愿的非意愿性、第一志愿錄取比例偏低、依興趣填報志愿比例偏低的趨勢導致新生群體對所學專業沒有充分認知,興趣不高,學習壓力較大,進而影響對所學專業的認知水平,增加學習壓力。
當代大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壓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科認識問題、學習難度問題、社會認可度問題、就業問題等。在調查中,當筆者沒有引導新生思考對理工科的認識時,他們對心理壓力的排序為:就業壓力、學業壓力、人際關系。一般認為大學生對于所選專業應該有一定認識,主要包括學科特性、交叉學科的發展情況、學習興趣、學習難度、社會需求度、就業情況、發展深造前景。了解這些可以幫助大學生堅定專業方向、培養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擴大就業面、獲得較好發展深造機會。當學生對此有一定認知時,筆者又做了一次調查,大部分新生認為,首先應該加強對本專業的認識和了解,約有22%的新生表示會重新選擇專業。
二、專業認同與人際關系適應
專業認同指大學生對所選專業接受、認可的心理過程,通常表現為學習興趣高、積極主動地學習。大學課程的專業性強,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認同度。但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沒有興趣、缺乏了解,無法產生較高的認同度。北京大學“首都高等教育”學科群項目組的《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質量問題調查》中的一組數據顯示,有35.9%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專業認同度的降低會導致學習壓力增大,產生人格心理上的不良變化,使人際關系適應出現問題。筆者所做的調查顯示,理工科新生中有55%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就業前景一般,僅有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很有興趣。同時另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專業就業前景較好,則80%的學生認為即使專業學習有難度、心理有壓力,也愿意克服。可見,就業因素是影響專業認同的主要因素,多數大學生對于專業認識多是從就業層面考慮,很少有對專業本身的深入認識。
人們普遍認為,文科生更富有感情,善于思考社會現實和精神世界,更容易宣泄感情;理科生嚴謹、沉悶、執著,更注重對客觀世界的觀察,感情宣泄渠道較狹窄。在對部分理工科專業新生入校8個月后的調查發現,35%的新生對如何處理人際關系表現出困惑;65%的學生只認識一小部分所在院系同級學生;55%的學生認為和本專業小部分同學關系不錯。在有關課余時間人際關系調查顯示,在課余時間55%的學生和室友待在一起;20%的學生和本院系關系較好的同學待在一起,只有5%的學生和其他院系或專業的同學待在一起。在接受調查的新生中,多數人認為產生人際關系適應問題的直接原因是學習壓力,54.54%的新生因為學習問題覺得壓抑和煩惱。專業認同度偏低導致理工科新生產生一定的學習壓力,這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學新生人際關系的適應方面出現問題。
三、網絡倫理和網絡游戲
據統計,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青少年上網人數達1.95億人,占總體上網人數的50.7%。 可見,青少年是我國最主要的網絡群體,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存的“第二空間”,上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網絡里,大學新生要面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網絡等多重倫理關系和矛盾。部分大學生因為上網而變得孤僻、寡言、疏遠群體;當心理壓力需排解時,往往會選擇沉溺于網絡世界,被動消極地調整自我。由于網絡技術的不成熟和大學新生身心成長的特殊階段性,網絡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網絡信息存量的巨大、交流可以跨越多種限界、信息交換的自由性都會引起大學生心理失調和倫理失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和意識又會對網絡所體現的社會和人的關系標準產生沖擊。某些時候大學生無法區分網絡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差別,會造成人與人、人與社會倫理關系的混亂。
調查顯示,理工科新生上網玩游戲、看視頻的比例分別為7.4%、25.92%,85%的新生認為玩游戲會影響學習。上網的最初動機主要是減輕學習壓力和查詢所需信息。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上網逐漸成為轉移壓抑心理情緒的方式。由于缺乏對排解壓力方式的正確認識和經驗以及對信息的識別能力不高,理工科新生容易受到誤導和干擾,往往就以玩游戲、看視頻來消磨時間和排解不良情緒。網絡的積極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反而加重了大學生的不良心理傾向。
四、心理健康對策研究
大學時期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階段,新生尚未建立完整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很強的可塑性。除了保持原有的心理健康課堂教育、心理咨詢、心理輔導,還應該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1.健全價值觀教育體系
人的主體活動受價值觀念影響很大,尤其在現階段社會普遍呈現價值觀虛無、扭曲傾向的時候,加強對理工科專業新生價值觀的導向教育尤為重要。引導大學生向外關注社會、向內自省,提升精神境界,培養明辨世事、正確看待事物的能力。
2.引入專業認同教育
專業認同是大學生學好本專業應具有的基本素質,較高的專業認同度必然增加大學生在所從事的科研、工作領域取得更多成果的可能性。
3.進一步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做到文理交融
人文素質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理工科大學生應該首先完善自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其次培養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人文精神與專業技術能力應該有機結合,不可顧此失彼。
4.加強網絡時代倫理教育
網絡生活是“數字生活”理念的突出表現之一,網絡成為大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網絡問題的關注應上升到社會倫理心理高度來看待。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網絡倫理教育,培養大學生正確看待網絡及其帶來的觀念沖擊,形成正確的網絡倫理心理,指導自身的網絡行為。
5.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校園文化建設要多體現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注重培育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不宜把校園文化建設簡單化、庸俗化、市場化。
當前我們國家正處于科學技術進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社會需要大量理工科人才。如何培養出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過硬的科學技術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大學生,是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1]王勤,童腮軍.高考學生專業選擇與專業興趣相符性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9).
關鍵詞:非機械專業;理工科專業;制圖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1-0114-02
工程圖樣主要用于表達和交流設計思想,是一項重要的工程技術資料,被稱為“工程界的共同語言”。制圖課程就是以教授學生閱讀繪制工程圖為主要任務的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對于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有重要意義。根據開始專業的不同,制圖課程主要可分為機械制圖、建筑制圖、工程制圖等等,其中以機械制圖要求最高,最受重視。[1]機械類專業的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已廣泛推進,[2]而非機械類的理工科專業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往往還不夠。[3]例如,對于土木、建筑類這些專業而言,制圖課程一樣重要但未受足夠重視,針對這些專業的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較少,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落后之處,阻礙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筆者講授非機械類專業的制圖課程多年,深知教學體系中的弊端及學生學習過程的辛苦。[4,5]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討了相應的教學改革方法,教學實踐表明這些方法較為有效。
一、教學問題分析
制圖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讀圖和作圖能力,培養學生空間思維分析能力和解決空間幾何問題的能力,制圖課程是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完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從事工程技術工作的基礎。未學好制圖課程還會影響學生后續專業課程及畢業后工作的開展,例如許多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還需要相關的制圖培訓。主要內容有點、線、面、體的投影,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直線與面、面與面的相對位置關系,平面與立體相交的截交線、體與體相交的相貫線的作法和組合體三視圖以及零件圖裝配圖等。
制圖課程一些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相關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起來很艱難,稱其為“頭疼幾何”,打擊了其學習積極性。機械專業的制圖課程已經受到了眾多教師的重視,而非機械理工科專業制圖課程所受重視還遠遠不夠,相應的教學改革較少,此外還往往面臨著課時壓縮的問題,給教學工作帶來了挑戰。
二、教改方法探討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上課應精神飽滿,教風嚴謹,思路清晰,闡述準確,言語表達清楚,授課內容嫻熟,節奏控制良好,突出重點,講清難點,注重講課藝術,能采用啟發式或參與式教學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此外,制圖課程教學還可以從以下層面進行優化。
1.優化教學內容體系
絕大部分理工科專業學生學習制圖課程只是為了掌握這門“工程界的共同語言”以及提高空間構思能力,而不是為了專門的圖學研究。因而,應從實用性角度出發,刪減制圖課程中一些理論抽象性較強、較為深奧不實用的內容,例如,畫法幾何中線面相對位置的疑難問題、投影變換問題、展開圖、截交線和相貫線的疑難問題等等。另一方面,應加強基本讀圖、繪圖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突出三面投影圖繪制方面的教學,增強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增加autoCAD繪圖部分,將計算機繪圖和手工繪圖相結合,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熟練掌握常用的繪圖軟件,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課堂上了解到學生更喜歡優化后的內容體系,學習主動性得到加強。
2.多媒體方法應用
CAI多媒體教學能夠集文字、像、聲和動畫于一身,信息量豐富,能夠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交互性與形象化,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促進教學效果?,F在各高校已經開發了許多的CAI多媒體素材,但大部分都是針對機械專業,而針對非機械理工科專業的CAI制圖教學素材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在課堂上使用如Solid edge、Solid Works等三維造型軟件,進行實時造型,則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F實教學中發現,把三維造型軟件融入課堂,實時進行三維實體造型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學習氣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調動。課后調查發現,90%的學生對三維造型軟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85%的學生認為三維造型軟件實時造型對提升其空間想象力和制圖課程學習有幫助。此外,運用這些三維造型軟件還可以為這些非機械理工科專業同學普及一些簡單的機械制造理念,對于他們后續的相關專業課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
3.提升教學趣味性
教師應當想方設法優化課堂氛圍,增強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習組合體三視圖時可采用一題多解的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即組合體“二補三”。如圖1、圖2所示,畫出主視圖與俯視圖要學生畫出至少十個不同的左視圖,以表示不同的形體。具體教學時可先給一兩個示范,然后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左視圖繪制比賽,畫出多個左視圖對應表示不同的形體。此時學生的空間思維想象力及創新意識往往能很好地激發出來。
采用這種一題多解方式,既可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可很好地優化課堂氣氛,增強課堂趣味性。現實教學中發現,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空前提高,幾乎所有同學都參與到繪制比賽中來,那些以往對制圖課不感興趣的同學也開始認為制圖課有意思了。
4.建立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
高校擴招導致學生人數急劇增多,制圖課程由原來的小班上課改為大班上課,教師批改作業工作量繁重,個別輔導和課后答疑變得難以進行。多媒體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但由于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教學信息在屏幕上停留時間短暫,學生缺乏課題記錄和獨立思考過程,一部分同學很難消化所學內容。
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具有良好的互動性,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網絡技術為載體,可以大大縮短感知、認知的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建立專門的制圖課程教學網站專供師生登錄,在網上實現教與學的互動,加大制圖課程學習的靈活性。這樣既可以滿足一部分學生對教學內容回爐的要求,也可以防止個別因故缺課的學生在課程學習上掉隊。課堂調查發現,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受到了相當多同學的喜愛。
5.加入簡易測繪內容
測繪教學能提升制圖課程現學現用的實用性。而在實際教學安排中,往往只有機械類專業才設置了測繪教學內容,其他專業則沒有設置。
對于非機械理工科專業,也應適當加入測繪課時安排,與機械類專業相比在難度上可以適當降低。簡易測繪內容比三維軟件造型更真實,對于那些空間思維特別弱的同學很有幫助。這些測繪內容又可以與零件圖、裝配圖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實際教學中發現,加入簡易測繪內容教學效果也能得到較好的提升,尤其是對于那些空間想象力差的同學,加入簡易測繪內容,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6.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部分高校對于非機械理工科專業制圖課程的考核方式只局限于期末閉卷考試,用該方法難以準確考核學生對本課程的掌握程度,也難以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激情。因此應當減少期末考試分量,再結合學生學習態度、平時大作業、小測驗等,從而綜合給出學生的最終成績,即采用理論知識基本考核與實踐能力重點考核相結合的方法?;纠碚撝R的考核可以通過閉卷考試實現,而實踐能力等可以通過學生繪制的零件圖或裝配圖等大作業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出勤等方面來體現。改革考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對本課程采取正確的學習態度與策略。實際對比教學中發現,采取更為有效的考核方式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平時的學習激情,而且期末考試卷面答題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三、結論
非機械理工科專業學生數量大,制圖課程所受重視不夠,相應的教學改革刻不容緩。本文首先闡述了制圖課程教學中面對的問題,然后從優化教學內容體系、多媒體應用、提升教學趣味性、建立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加入簡易測繪內容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分析了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方法等。教學實踐中發現這些方法能明顯提升教學效果,課堂問卷也表明學生對這些教學改革措施較為喜愛。
參考文獻:
[1]龔然,徐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類專業制圖課程教學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16):78-79.
[2]陳家能,呂中亮,陳華江.工程圖學實踐教學環節及工程意識培養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3,(9):199-200.
[3]張培耘,華???,黃娟,等.基于工程設計與制造理念的機類專業工程圖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3,(17):4-5.
關鍵詞:理工科專業;多元化;實踐型教學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圍繞教學活動中的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定的、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教學模式。把“教與學”模式的探索放在試點的核心位置,把課程教學改革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性工作。開放式教學模式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角色的轉變,即教師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指導者,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為學生構筑一個合理的實踐能力體系,并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推崇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倡導“真正的教育不在口訓,而在實行”的教育理念。
一、多元化實踐方式的探討
在實施實踐型教學模式時,所選取的實踐課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環繞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及個性發展的目標,所選取的活動形式都是可行的。當然在選取活動形式時,還必須認真考慮活動的可行性和實效性,活動的主題性和針對性,內容和形式、知和行要有機地統一起來,實踐方式可以多元化。
1.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挑戰性強的各類科技競賽是檢驗、鍛煉、提高和展示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很好的平臺。競賽的特點與特色是努力與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密切結合,與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緊密結合,與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建設緊密結合。競賽內容既有理論設計,又有實際制作,可以全面檢驗和促進參賽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實踐動手能力。
2.項目化的實踐教學模式。積極吸收優秀學生和個別特長生參加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來,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識,培養其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時也使這些學生的個性特點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項目化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實驗室為平臺,以科研項目為依托,培養模式具有實踐訓練層次化、系統化、多學科、長效性的特點。以科研任務為驅動力的培養模式使得整個培養過程與內容具有創新性,抓住了學生實踐能力結構的中心地位,即“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3.積極培養科技創新。在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實踐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與研發團隊的建立,集科研創新、人才培養于一體,必須充分重視占用大部分資源的現有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教師的主導地位,使學生得到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這是多元化實踐教學的基礎。但是,在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上,應該弱化教師的主導地位,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以平等的姿態,以參與者的身份同學生一起參加這些實踐活動,通過引導、討論、協作,甚至爭論,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地發掘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實踐教學與實驗室建設
實驗教學是高校專業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密不可分。實驗室是開展科學研究、發展科學技術、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的基地,是高校師生施展才華的舞臺。
在實驗室功能設計上,要改變傳統的以課程設置實驗室和實驗教學內容的模式,建立寬口徑的實驗平臺,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和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設計的能力;在功能布局上,要體現實驗室不是理論驗證的場所,而是培養實踐能力的環境這一理念,強調對學生基本方法與技能、綜合設計能力、科研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多層次培養;在實驗教學模式改革中,實驗室要實行開放式管理,形成課內與課外、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多模式實驗教學。專業實驗室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實踐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完成和學生能力培養的質量。
1.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鑒于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不具備直接利用大規模設備進行實際實驗的能力,模擬實驗就成為各種大規模實驗的必然選擇。如,利用MATLAB或Proteus仿真軟件,實現自控系統、信號處理以及單片機應用的仿真實驗。使用虛擬儀器和仿真軟件既能間接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也能直接節約成本。類似于這種仿真之類的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僅切實有效,而且也是提高專業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2.以科研帶動實驗教學。教師科研與本科教學緊密聯系,教師科研成果積極應用于本科教學和畢業設計。將科研項目引入到實驗環節是對實驗教學的一種最好支持。具體做法是:對學生給出思路、給出條件、提出要求,讓學生自主設計、充分發揮其想象力。通過實踐環節,選拔部分優秀并有余力的學生參與實驗室建設和教師科研工作,既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又能解決教師精力不足等問題。
3.采用開放式實驗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實驗室的開放工作是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正常教學實驗的有力補充和延伸。開放實驗室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實驗的機會,對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對實驗的興趣都是必要的。同時,開放型實驗室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培養綜合能力。
4.實驗課程體系的整合與優化。從學科的整體發展與綜合化出發,合理構建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整合、重組課程無疑是構建培養方案時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將以往依附于理論課的實驗課進行整合,實驗時間更充實,能形成獨立的實驗課程,因而可以較方便地為這些實驗課程或課程平臺安排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還可以在課程平臺上設置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這在以往實驗課依附于理論課的情況下是不容易實現的。
在實驗內容上壓縮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內容,使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整體優化,從而使重組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成為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有獨立的教材、獨立的學分、獨立的實驗教師。鼓勵學生提出更優良的實驗解決方案,此舉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研究的探索精神。
三、結語
通信電子類專業在實驗教學上做了大膽的改革與嘗試,將實驗與理論教學隊伍互通,教學、科研、技術兼容,建立起了核心骨干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的實踐型實驗教學隊伍,這是培養實踐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改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學生實踐能力不斷提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參考文獻:
[1] 石光明,王松林,等.塔式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新體系的建設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12).
【關鍵詞】 計算機軟件技術;知識體系;教學模式;考核方式
一、計算機軟件技術知識體系和內容改革
軟件教育的知識體系是單個知識模塊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連結的有機整體,是軟件教育培養方案的重要內容,對非計算機專業,受到學時等方面的限制,必須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力培養規律和素質形成規律科學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富有自己專業特色的知識體系。知識體系和內容的改革是整個改革的重點,其思路就是將以系統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的教育模式,改為以培養編程思想為主的教育模式,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中心,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如下表所示:
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提高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和通俗易懂性,應根據課程的性質和內容、施教對象以及有利于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理論教學中主要采取以一個個典型例題和工程作為主線來展開,把相關的知識點溶入到例題和工程的各個環節中去,層層推進例題和工程。通過對問題的深化或功能擴充或對同一問題不同解決方案的分析對比,來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達到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實現了“工程驅動、改造拓展、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
做法是:教師必須用自己走過的編程生涯作為藍本,將企業模式和文化融入到教學中,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打造學生的個性和技術人格,讓學生有一種建立在技術底蘊基礎上的個性張揚,樹立培養學生“編程思想”的教學理念。通過課堂內和課堂外兩個環節,完成編程思想的培養成長軌跡:“代碼一算法一思想”,有了編程思想以后學生就可遵循“思想一算法一代碼”的企業編程規范。
三、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1.形成式考核。與傳統考核模式的區別在于:形成式考核的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考核的形式是多樣化;考核的內容除知識點外,還包含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生完成課程任務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是對學生的全方位的考察,是一種更科學的的評價體系。如這樣一類學生總會得到我們的好成績:課堂上不記錄例題代碼而是領會思路,實驗中一個典型題目給出多個解決方案,接著分析出最優方案。
2.答辯式考核。實踐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的重點應該放在對學生把握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等諸多方面的能力上面。實踐證明:通過答辯,能充分反映學生的全面素質,通過答辯過程中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也能較為準確與全面的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這種答辯更多的是非正式的,隨機的在實驗中、實踐中進行,與互動式教學模式實質上是統一的。
3.作品評價式考核。對于計算機軟件技術教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最終能開發軟件。這類作品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這種考核方式可大大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證明不少學生的作品幾乎達到了實用產品的程度。
計算機軟件技術是一個與實際接軌且不斷發展和更新的學科,教師知識更新速度應與技術的發展相適應,這就要求教師具備雙重資格,既具備一般軟件專業教師的素質,又具備本專業的素質,即要重視學習更新知識,更要重視實踐積累經驗。教師應走出去進修或參與研發或定期組織相關單位工程師來校講課或開設講座,這樣才能全方位的提高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就業;理工科;女大學生;就業觀
一、背景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女大學生數量也在穩步增加。如果說三十年前女大學生是學院里的點綴,是才女的象征,那么三十年后的今天,女大學生已經成為大學里重要的一部分,早在2009年普通高校女畢業生人數就占總就業人數的48%[1]。在這個龐大的就業團體中,女大學生就業處于略勢,而理工科女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用人單位往往給出各種理由拒絕招收女大學生,在全國婦聯發展部的“全國女大學生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中顯示,91.9%倍訪女大學生感受到用人單位的性別偏見,其中理工科女大學生經常感受到偏見的比例最高[2]。因此,準確把握理工科女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狀態及主要困擾,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成為高校教育及全社會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二、理工科女生就業困難的成因
1.社會因素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是男權占據主導地位,“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觀念已經深入人心?,F在傳統的性別觀念及教育方式仍對女性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造成不少女大學生對自身就業的自卑心理,使得女大學生在就業中經常處于略勢。其次,招收理工科學生的用人單位,希望應聘者具備充沛的體力、一定的抗壓能力以及能適應經常外出的情況,而女性往往被定義為情緒化、微弱的、需要保護的弱勢群體,就縮小了理工科女大學生的就業范圍。最后,由于現有的就業政策和法規還未完善,勞動市場監管不嚴,無法給女大學生創造相對公平的就業應聘渠道,加劇了女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學生的就業困難。
2.個體因素
在生理差異上,因為女性要生育,撫養孩子等,無法連續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甚至會給用人單位帶來額外的負擔,許多用人單位不愿意接收女性。其次是在就業觀念方面,理工科女大學生再就業方面有時會過分強調專業對口、有求穩懼苦,有的理工科女大學力求找與專業相關的文職工作,又覺得無發展潛力或無法勝任。然而有些學生對自身專業符合職業要求太高,認為這些文職只適合文科女生,自己的專業完全沒有發揮。這些就業心理進一步縮小了理工科女大學就業的范圍,造成就業困難。
3.學校因素
由于高校擴招,理工科女大學生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由于人數的增加及教學資源的限制,對學生的指導力度不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的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而且對于理工科對體力和耐力的要求,學院方面也缺乏對理工科女生的相應指導,就業指導中心對理工科女生的工作指引力度不夠完善,沒有針對年理工科女生就業特點進行相關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技巧培訓。
三、解決的對策
1.法律保障
制定完善的符合社會實際的就業法律法規,加強對勞動市場的監管,消除勞動市場對理工科女大學生的性別歧視,建立合理的、公平的就業機制,運行法律手段維護女大學平等就業的權益,特別是理工科用人單位應該減輕對性別的待遇差異[3]。最后,應完善支持女性就業的生育保障制度,分擔用人單位錄用女大學是所需的“自然附著成本”,減少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保障女大學生的就業平等權利。
2.職業定位
對于理工科女大學生來說,理性定位職業類型、不跟風,顯得尤為重要。不趕“熱”是保證理工科女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必備因素。理工科專業由于其對口職業工作性質的要求,要求女性職業人員少,因而該類女大學生在對口專業的競爭處于弱勢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盲從社會熱門職業,將會面臨繼續不能就業的打擊。其實非專業人員與專業競爭同一職位,也勢必導致較高的失業率。因此,建議理工科女大學可以先就業,再擇也,以避免勞動閑置。
3.加強能力培養
這里所說的能力培養既包括業務能力,也包括獨立生活能力。如果女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不弱男生,那么理工科女大學將繼續面臨就業難題。因此,學校在教育過程中,要更加注重理工科女大學生的獨立問題,讓她們獨立面對一些問題,以磨煉她們的意志、提升其獨自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給理工科女大學開設一些特色課程,加大教學投入;對即將畢業的理工科女大學生進行必要的應聘技巧培訓及就業教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增強其在勞動市場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燕京晶,萬明.經濟危機背景下理工科大學生女研究生就業觀調查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12.
[2]谷巖,劉寶國.理工科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