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6: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飲食護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胸椎結核,椎旁膿腫,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圍手術期,護理
脊柱結核的發病率在全身骨與關節結核中最高,而胸椎結核在脊柱結核中較為常見,可引起嚴重畸形和較高的致殘率。經前方入路手術是徹底清除胸椎結核病灶及治療神經功能障礙的主要方法[1]。我科自2006年1月~2011年4月對18例胸椎結核合并椎旁膿腫患者進行了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經給予精心護理,患者病情穩定,無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現總結如下:
一、臨床資料
本組胸椎結核合并椎旁膿腫共18例,男11例,女7例,年齡20歲~78歲,平均年齡49歲,合并截癱1例。
二、圍手術期護理
1 術前護理
1.1 心理護理
患者常因病程長,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擔心手術療效和費用高而產生焦慮、悲觀的情緒。護士因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護理論文,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信心,在行動上主動幫助患者做好一切生活所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通過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1.2 抗癆治療護理
胸椎結核術前要求正規抗癆2周,以防止結核擴散。服藥期間密切觀察不同抗癆藥物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如惡心、嘔吐、視力障礙、關節疼痛等。定時復查血常規、肝功能和腎功能,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如果患者胃腸道反應重,應鼓勵患者堅持抗癆治療,并遵醫囑加服維生素B6以減輕癥狀。
1.3 一般護理
臥床休息,可用胸帶局部制動,既可減輕疼痛,又能防止病變的擴散。加強營養,提高機體對手術的耐受力。加強皮膚護理,告知患者翻身的重要性,防止褥瘡發生。搬動患者時動作應輕柔,呈軸線翻身,防止病理性骨折和脫位。
1.4術前常規準備
訓練床上大小便;注意保暖;囑患者戒煙,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減少術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術前一日指導患者術前禁食10小時,禁飲6小時,行常規備皮、配血;使用開塞露塞肛或清潔灌腸協助患者排大便,以減輕術后早期腹脹或便秘等并發癥的發生。
2術后護理
2.1:絕對臥硬板床休息,在取髂骨處患肢的膝下墊一軟枕,以減輕其切口張力。局部制動護理論文,使胸椎病變處活動減少,有利于組織修復。
2.2 飲食指導: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提高機體抵抗力和術后組織修復能力。如果患者食欲差,可遵醫囑給予腸外營養支持,必要時靜脈補充白蛋白、新鮮全血或血漿。
2.3病情觀察:
2.3.1監測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 使用心電監護儀,每小時記錄一次。常規給予吸氧,2~4L/min,注意呼吸頻率、節律與深淺度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給予相應處理。
2.3.2觀察前路切口和髂骨取骨處切口敷料的滲血情況。如滲血過多,應及時換藥處理。
2.3.3胸管觀察及護理: 經胸病灶清除者,常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以引流胸腔內積血、積液和積氣。注意保持呼吸道和胸腔閉式引流管通暢,經常用手順管向下擠壓,以防血凝塊或纖維素凝塊堵塞管腔。鼓勵病人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讓患者練習吹氣球,以幫助肺擴張,消滅無效腔,每日2~4次。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嚴防引流管扭曲、受壓、堵塞和脫落。每日更換水封瓶內液體,注意無菌操作和夾閉引流管上段,嚴防空氣進入胸腔。如每小時引流液在100ml以上,呈血性持續3小時,提示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護理論文,應及時報告醫師。
2.3.4用藥觀察: 術后繼續服用抗癆藥,觀察有無用藥后反應。如果患者出現四肢皮膚有麻木和針刺感、視力模糊或下降、關節痛、肝功能損害、貧血或白細胞減少等,應及時報告,并調整用藥方案。
2.3.5神經系統癥狀的觀察 由于病灶清除術中有可能傷及脊髓或神經根,術后也可能因血腫、水腫壓迫脊髓而發生神經癥狀。因此,麻醉清醒后要密切觀察患者雙下肢的感覺、運動情況及括約肌功能,并與術前作比較。不主張使用一次性鎮痛泵,以免影響疾病的判斷。
3.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3.1預防褥瘡 實驗表明,溫度每升高1℃,組織代謝增強,需氧量增加10%。組織在持續受壓缺氧情況下,溫度升高,發生壓瘡的危險性增加[2]。水墊柔軟,可起到緩沖力的作用;而且水墊內的水溫與人體溫度有差異,通過熱傳導,能有效降低局部組織的溫度;同時水墊較薄,不影響病人的功能及治療。保持床鋪整潔及皮膚清潔,骶尾處皮膚使用水墊,每2~3h改變或更換水墊,翻身時動作應輕柔,脊柱要保持平直,勿屈曲、扭轉,避免拖、拉、推等動作。10例病人無一人發生褥瘡。
3.2預防尿路感染 囑患者多飲水,每日用0.9%生理鹽水清潔尿道口2次。保持導尿管通暢,定時開管訓練膀胱排尿反射護理論文,并注意觀察尿色及尿量的變化。
3.3預防肺部感染 患者因手術時采用了氣管內插管全麻的方式及術后病人往往因疼痛不敢咳嗽,故容易發生肺不張和肺部感染。因此,術后應鼓勵患者做抬頭、擴胸、深呼吸和上肢運動。霧化吸入是促進胸部手術患者術后恢復的一項必要措施之一[3]。給予霧化吸入2次/d,以稀釋痰液,有利于排痰。
3.4預防便秘 長期臥床導致腸蠕動減慢,常常發生腹脹和便秘。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和進食粗纖維食物,忌油膩和酸辣食物。每日定期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若術后3~5天無大便者,遵醫囑給予口服果導片或使用開塞露塞肛處理,必要時行清潔灌腸,協助病人排便。
3.5預防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 術后第1天即可指導患者做四肢各關節的運動,包括主動練習直腿抬高、髖關節伸屈、外展、內收及膝踝關節伸屈等運動,可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肌肉萎縮和關節強直。截癱患者可指導家屬協助進行床上被動功能鍛煉。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
4.康復指導:
4.1視植骨愈合與脊柱穩定情況,確定下床活動時間。一般術后臥床休息3~6個月,臥床期間繼續預防并發癥。下床活動時要佩帶胸圍或支具,避免胸椎過早負重而導致病變復發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加重病情。
4.2 做好結核病知識的健康教育,使患 者充分認識到全程、規律化療的重要性,耐心講解抗結核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做到定期復查,有變化時隨時復查[4]。讓患者遵醫囑繼續服用抗癆藥1~2年護理論文,定期查肝功能。不可隨意更換藥物、停止或減少藥物劑量,以防止結核病灶復發。如期間出現耳鳴、聽力下降、末梢神經炎等征象時應立即停藥,及時就診。
討論 胸椎結核合并椎旁膿腫行手術清除病灶,植骨內固定術,可有效地改善脊柱功能,避免脊髓、神經根損害引起的肢體功能缺失。成年病變易發生在椎體上下緣,以溶骨破壞為主,引起椎間隙變窄。當病變椎體受到外力作用后,可導致病理性壓縮骨折,嚴重者甚至可致高位截癱。在正規抗癆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和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是保證患者治療成功的重要環節。不僅可以恢復脊柱的穩定性,矯正畸形,縮短治療周期,而且減少患者臥床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術前飲食護理、抗癆護理和術前常規準備是手術成功的基礎。術后要求、病情觀察、飲食指導、并發癥的預防護理以及康復指導是患者康復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金大地.脊柱結核治療若干問題探討.脊柱外科雜志,2005,3(6):186-188.
[2]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0-21.
[3]許慶珍,儲愛琴,單麗梅.霧化吸入對老年胸部手術患者血氧飽和度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4(14):905-906.
【關鍵詞】疝修補術; 無張力,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6.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2-0199-01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外科此類患者24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例,年齡1~78歲,平均年齡40歲,斜疝17例,直疝7例。其中嵌頓性腹股溝疝2例,術后患者下床活動時間為6~10h,進食時間為6~12h,住院時間為5~10天,均治愈出院。術后隨訪6~12個月,無一例復發,無補體排斥病例。
1.2 手術方法 均選擇硬膜外麻醉。采用成形補片,按手術關鍵三步驟(即游離、回納高囊置入充填物放置補片),完成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由于該手術是將外源性補片植入人體缺損部位,又為一種新的手術方法,一般患者了解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情緒,擔心手術成功率及異物對人體是否有害。因此,我們采取以下措施:詳細講解該手術的有關醫藥知識,與傳統手術方法的區別及優點,新材料的特點;介紹病區成功病例的患者現身說法;介紹醫學資料中的相關論文摘要。并告知患者目前尚無因手術引發患者合并癥的發作,讓患者了解此手術的安全性,使其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配合新術式開展。
2.1.2 詳細的體格檢查 做好心、肺、腎、凝血功能檢查,積極治療控制各種原發病,使患者的身體處于最佳生理狀態,以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
2.1.3 手術區域準備 皮膚護理是防止切口感染,避免疝復發的重要措施,所以手術區域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術前護理。常規做到:(1)術前一天下午手術區常規備皮。由于手術切口距會較近,容易污染,備皮須徹底且防止損傷皮膚,患者在備皮過程中應注意保暖,防止受涼誘發呼吸道感染致咳嗽增高腹壓。(2)備皮后請患者淋浴、更衣。(3)協助醫師以龍膽紫和碘酊在手術處畫出站位時疝囊的輪廓和臥位時腹壁缺損區及手術切口。(4)對慢性肝炎、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及有手術區皮損的患者按醫囑給以預防性抗生素。
2.2 術后護理
2.2.1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術后6h常規監測生命體征,原有心血管疾病者,術后24h內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并給予連續心電監護。
2.2.2 并發癥的觀察、預防及護理 患者若出現陰囊水腫積液,給予穿刺抽液;用棉墊、陰囊托托起陰囊及熱敷等。鼓勵老年患者早期活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腹股溝區持續疼痛者,術后局部理療和封閉法可緩解疼痛。
2.2.3 傷口的護理 術后切口用1kg重沙袋壓迫30min,以利于止血及補片組織黏合。[2]此術式創傷小,出血少,不需每日換藥,如有滲濕、污染應立即更換,術后1周拆線,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1~3天,預防切口感染。如有咳嗽用手按扶傷口。
2.2.4 活動與休息 由于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規去枕平臥6h,6~8h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輕微活動,如排便、室內行走,老年患者不能下床者鼓勵其多翻身,多做手腿伸縮動作,應注意動作輕柔,不能負重,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并防止受涼感冒,3~5天逐漸恢復日常生活。
2.2.5 飲食與營養 術后6h即進流質飲食,術后第一日進半流質,第2天飲食恢復正常,宜選高蛋白、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多吃粗纖維的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
3出院指導
3.1 2個月內避免增加腹壓的因素 防止受涼、感冒、咳嗽;加強營養,多進粗纖維及潤腸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積極治療前列腺肥大;戒煙等。
3.2 活動指導 1周后日常生活可自理,但應避免各種體力勞動;2~3個月可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術后3個月盡量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
4 體會
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為逐步開展起來的一種新手術方法,同時也從根本上改變了術前、術后護理及健康教育內容。因此認真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對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護理強度,確?;颊唔樌祻陀兄鴺O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嘉林,周漢新,余小舫,等.免氣囊分離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附44例報告)[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5,10(2):129-132.
[2]李健文,鄭民華,董峰,等.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經驗總結(附235例報告)[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5,10(2):126-128.
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間,本社區收治的76例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治療期間接受的不同護理措施,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38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38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系統社區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對慢阻肺患者加強社區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癥狀情況,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重視和推廣。
關鍵詞:社區綜合干預 慢阻肺患者 癥狀情況 生活質量 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22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是由于氣流受阻,不完全逆轉所致。近年來,隨著環境惡化和大氣污染的逐漸嚴重,慢阻肺的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在老年群體中比較多見,且反復發作。慢阻肺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咯痰等,為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為改善患者的癥狀情況,提高其生活質量,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本文回顧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間,本社區收治的76例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對慢阻肺患者進行社區綜合干預的措施和效果,護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間,本社區收治的76例慢阻肺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過嚴格的臨床檢查,并符合WHO中規定的相關診斷標準[1];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0例;最大年齡76歲,最小年齡34歲,平均年齡(56.34±2.07)歲;其中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6例,肺氣腫1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6例,肺心病患者6例。根據患者治療期間采用的不同護理措施,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經過統計學分析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具體干預流程按照標準護理程序進行。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系統社區干預:①建立檔案:在社區中為每位患者建立社區檔案,落實好社區醫生聯系制度,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電話隨訪,每月進行一次家訪,并做好患者的相關隨訪記錄;在社區中開展病友聯誼會,動員患者及家屬參加,提高社區中對慢阻肺患者的管理效果。②呼吸訓練:指導患者正確的身體擺放姿勢,幫采用縮唇呼吸[2]的方式防止患者氣道早期閉合,幫助改善患者的換氣和通氣功能。為患者建立腹式呼吸模式,幫助其進行深呼吸訓練,以幫助提高患者的肺泡通氣量。③運動訓練:注意觀察患者的個性身體情況,并制定針對性的運動方案,要求患者每周進行3-4次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以運動期間不存在不適感為標準。④健康指導:為患者發放關于慢阻肺的知識手冊,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呼吸習慣,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保證室內的空氣清新,告誡患者戒煙,并指導患者或家屬做好家庭氧療的工作。⑤飲食指導:針對患者的不同身體特點幫助制定其膳食處方,保證患者患者的營養攝入。鼓勵患者多飲水,保證患者每日的飲水量>1500毫升[3],以幫助稀釋痰液,促進痰液的排出。⑥心理指導: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幫助患者排解不良心理情緒,鼓勵患者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要求患者家屬多與患者交流,幫助減少長時間的治療為患者帶來的負性情緒。
1.3 觀察指標。采用SGRO量表評估患者的社交活動、日常生活、焦慮情況、抑郁情況等,記錄患者的癥狀特點。
1.4 統計分析。本組研究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動、焦慮和抑郁情況等各項指標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
3 討論
隨著環境的逐漸惡化及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逐漸加快,慢阻肺患者的發病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不但為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較大的不便,也造成一定的社會負擔。當前,臨床中尚不存在治療慢阻肺的有效方式,但是,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踐證實,對慢阻肺患者做好治療期間的綜合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可有效的減少患者急性發作的次數,同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活動能力,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為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做好有氧運動的指導,幫助降低患者的呼吸頻率。加強生活和飲食指導,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加強社區綜合護理干預,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動、不良情緒等得到明顯改善,并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路海云,王魯霞,趙惠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7例綜合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8(07):109-110
[2] 費文芳.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A].2012年中國防癆協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13(04):198-199
1.1國外進展
風險管理源于銀行業,是指對經濟損失風險予以發現評估并尋求其對策的管理科學,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法律訴訟為目的。美國是實施醫院風險管理最早的國家之一,1999年美國醫學研究所作了一份關于美國醫院醫療差錯的報告,報告指出: 估計美國每年有4.4萬~9.8萬人死于可預防的醫療差錯,遠超過美國死于工傷交通事故和艾滋病的人數,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傷殘和醫療護理的總費用每年高達290億美元 這份報告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投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醫療風險監管機制。目前美國醫院風險管理較為完善,有嚴格的制度和管理程序。
1.2國內進展
國內醫院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差距較遠。近幾年,國內的醫院管理者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紛紛到發達國家和地區學習考察醫院風險管理方法和經驗,進行科學研究,正在為建立國內醫院護理風險管理規程而努力。
2相關因素
2.1客觀存在的危險因素
肝膽外科常遇到一些復雜的病例和手術,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急性重癥胰腺炎、門脈高壓癥、消化道大出血、肝癌切除術等。這些病情都較重、變化快,有些病情還會反復,且手術患者常帶有多種管道如引流管、鼻飼管等,會出現由于標識不清楚導致接錯管道的現象發生,也可能出現管道脫出、受壓、堵塞等護理風險。再加上,近年來老年患者越來越多,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造成心肺等多個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加重了病情的復雜程度,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危險因素[4]。
2.2護理人員因素
未嚴格執行護理核心制度[5]: 護理人員必須按照護理核心制度進行護理操作。在臨床中,由于未遵從核心制度而導致的護理差錯屢見不鮮 例如: 肝膽外科患者術后輸液量大,用藥品種多,如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就可能導致給患者多用少用錯用藥或輸錯液體的危險; 如不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可能造成對大手術后或重癥患者評估不充分而未采取相應的措施,出現壓瘡燙傷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護理并發癥的危險;如不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可能會發生傷口感染。
護患溝通不良: 由于目前醫護人員工作量太大或對解釋病情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往往會出現一些誤會 在臨床護理中,醫護人員應盡可能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履行好告知義務,讓患者及家屬理解醫護人員的診療方案是減少醫療糾紛、保護醫療安全的重要措施。如手術前讓患者及家屬清楚手術的目的、風險等,同時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要做好健康教育,講解注意事項飲食情況等; 術后置管講解其目的注意事項、拔管時間等,請患者配合。在實際工作中,護士往往是做的多解釋的少,使患者及家屬缺乏信任感,造成了患者不愿配合的情況,影響手術的效果
及患者健康的恢復 實踐表明,能很好解釋病情的醫護人員很少有糾紛發生,相反不重視溝通工作的醫護人員則常發生糾紛。
護理記錄不規范: 護理記錄是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依據,也是獲取糾紛證據的主要來源。記錄要求及時準確完整簡要清晰 但在實際臨床中,護理記錄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新入院的患者,入院診斷護理級別飲食和處理要點在護理記錄單上不準確記錄,內容過于簡單,字跡潦、草涂。
改記錄不及時漏記和補記[6]: 如大手術危重患者醫囑行預防壓瘡護理生命體征監測口腔護理吸痰護理和引流管的護理等,但護理記錄不能反映措施落實與否,更無皮膚口腔和吸痰的觀察與評估記錄。
護理記錄缺乏專業判斷: 有些護士寫護理記錄是在抄醫師的病歷記錄,缺乏主觀判斷及護理專業描述 甚至由于未及時提供患者病情變化的信息,導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
心理因素: 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導致部分護士缺乏積極性,思想落后,不愿積極地學習新知識技術,服務態度較差目前,年輕護士在醫院中占很大比例,大多為獨生子女,不愿吃苦,部分護士過度以自我為中心,同事間相處不融洽,加上待遇不滿意,工作不熱情,不虛心學習,服務態度冷漠。
3應對措施
3.1加強管理
建立護理風險應急預案。根據肝膽外科護理工作的特點,成立護理搶救小組消毒隔離質控小組護理安全質控管理小組護理書寫質控小組等,每組4~5個人,由名1有經驗的護士負責。另外,根據外科護理風險特點制定了多種應急預案,如: 預防特殊藥物靜脈外滲應急預案; 預防導管脫出堵塞應急預案; 預防壓瘡應急預案; 預防燙傷跌倒墜床應急預案; 預防交叉感染應急預案[7]。
3.2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當今社會醫學領域發展迅速,新知識新設備新技術新理念不斷提高,因此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水平 科室每月有計劃地組織業務講課護理查房,制訂相關的專科培訓計劃; 同時加強與其他臨床科室間的聯系和合作,聘請外科室專業人員進行小講座,如: 心電圖知識化驗結果的分析急救藥品的使用等。護士長每季度組織。次護理理論考試和技術考核,以提高全科護士的綜合素質定期將工作業績突出的護理人員送到高一級的醫院進行進修學習,重視新進護理人員及實習人員的業務學習。
3.3重視護理記錄的書寫
護理記錄作為醫療文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護理工作的客觀記錄 護士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記錄,書寫應客觀準確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師,所有處置用藥全部記錄在案; 如在搶救過程中無時間進行護理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記錄,應及時補記,同時還應注明補記時間 針對護理文件書寫常出現的缺陷如字跡不清隨意涂改缺項漏填護理措施及過程記錄不全等,通過培訓學習正確的書寫方式。同時成立護理記錄檢查小組,由科室成員輪流加入組成,定期考核護理記錄的書寫情況,如不合格進行警告下崗學習,最大限度地防止風險的發生。
3.4提高護患溝通水平,履行告知義務
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及時與患者或家屬交流溝通,解決患者的疑問及不適,疏導不良心理反應,滿足患者合理要求,不可態度粗暴把患者服務放到首位,強凋主動服務意識,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信任。因人而異地進行健康教育,對小兒應采取直觀形象帶有故事性的教育方法,有些內 容應讓家長了解并掌握; 文化層次較高的患者可采取書面教材講解及征求意見的形式; 文化層次低的患者多用通俗易懂的講解和行為示范教育形式。
3.5健全人身保險制度[8]
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等國都開展了醫療風險保險業務。一般都由醫療機構或醫師協會向保險公司購買醫療風保險。一旦發生風險,經法庭判決經濟賠償后,由保險公司出面負責賠償。而我國大部分醫院尚無這項制度,一旦出現護理風險,護士會遭受身心及經濟兩方面的損失,導致當事人及當事科室采取消極態度應對,護士工作缺乏積極性。出現問題后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吸取教訓。如何避免問題而不是處理結果。因此,期待這種執業保險的引入,以達到增強護士工作積極性,提高責任心的目的。
4結語
分析和認識肝膽外科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增強風險意識,通過建立風險預案,提高業務水平,認真書寫護理記錄,增加護患間的溝通及健全人身保險制度,有助于減少護理風險管理中護患矛盾的發生,降低或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當然,護理風險管理與醫療后勤支持系統也有很大關系,因此如何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保證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仍需廣大醫護工作者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李曉惠,鄒曉清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 :375—377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服務提出新的要求,為此國家已經從政策上鼓勵老年產業發展,尤其是推進涉老服務業的社會化和標準化。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論是從老年群體、及其所在的家庭,還是涉老產業,都需要大量的涉老職業技術人才。有人曾做過一個粗略的統計,全國每年需要的老年社會工作、老年管理、老年養生保健等方面中專以上的專業人才至少在1萬人以上(不包括大量的從事老年產品開發的專業人才)??傮w上看來,涉老職業技術人才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一是涉老機構管理人員。比如養老院、養老服務中心等機構的管理人員,他們的管理理念、技能水平直接影響相關機構的服務質量;二是涉老技術工作人員。他們需要用自己所擁有的科學觀念、精湛技術、高超技能為老年人提供專業護理、心理溝通、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服務;三是志愿者隊伍。近年來,志愿者隊伍成為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往往以熱情為先導,以使命感為動力,就近對老年人提供臨時性的服務,但他們的工作往往具有臨時性。從目前的這些服務隊伍來看,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很多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者缺乏養老服務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基本經驗。而目前活躍在養老服務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多為農民工,他們往往將養老服務理解為是簡單的生活照料,從觀念到技能方面都亟待提高。志愿者隊伍在為老年人提供服務之前往往沒有專業的技能準備。由此可見,要更好地服務老年人的需求,必須建設好一支高素質的職業技術隊伍。但是,我國目前涉老職業技術教育尚不能滿足
上述要求,不論是從專業建設、培養體系還是科學科研的水平都尚待提高。到目前為止,只有個別學校在嘗試進行涉老職業技術教育,但從職業技術教育的整體水平來看,此類教育尚不成熟。而在發達國家,同類工作起步較早,一些國家已經有體系完備、內容豐富的相關職業教育。早在1976年,美國開設老年學課程的學校就達1275所,其中27%是大學。1980年,美國社區學院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開設一門或數門老年學課程。一些發達國家涉老服務人員已占總人口的1%以上,這些人員一般需要經過培訓才能上崗。如日本,目前有324所大學設置了介護福祉專業,只有考取了介護員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從事涉老產業工作。因此,基于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需求,積極進行職業教育的相關調整,既是建設和諧老齡社會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國社會整體幸福感的需要,更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筆者認為,職業技術院校需要著重搞好涉老專業建設、完善涉老職業培訓機制、加強涉老課題的科學研究。
二、加強老年學類的職業教育專業建設
1.堅持實用性的專業建設理念與思路
老齡化社會需要大批經過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懂得現代老年養護技術、有較強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職業技術院校需要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產業發展的需要,適時建立一系列老年學類的職業技術專業,諸如老年服務與管理、老年社會工作、老年體育運動與保健、老年營養與保健、老年休閑旅游等。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校政結合、校企結合”的理念。在專業建設時應該堅持的整體思路為:職業技術院校和相關老年學院系要主動與各級老年學學會、養老服務協會等組織,以及民政局、福利院、社區服務中心加強聯合,建立與多個涉老行業組織和機構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實施產學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奠定堅實基礎。
2.制定可操作的專業方向培養目標
專業建設的理念和整體思路為老年學專業提供了宏觀的方法論,但是老年學類的專業是一個專業群,包括老年社會工作、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具體專業。各專業建設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總體上說來,在培養目標上都應該達成培養具有敬老愛老美德、專業思想堅定、專業理念先進、專業技能扎實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但各具體=號業方向的特色應該鮮明,在具體專業建設過程中必須確定針對性強、實用價值大、可操作的專業目標。比如老年社會工作專業的建設,就應該培養具有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價值觀和綜合素質、現代化的服務意識與創業精神,不怕吃苦、樂于奉獻,能在各級社會福利機構、社區、社會組織等部門從事社會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就應該面向基層民政部門、社區、養老機構和老年社團組織第一線,培養具有助人自助社會工作價值觀和創業精神,不怕吃苦、樂于奉獻,能從事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專業技術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老年運動與保健方向的培養目標則應該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運動、養生、康復及管理、社工、護理、營銷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勝任社區、大型企業、療養院、體育健身俱樂部(會所)、高檔養老機構、體育與健康產品企業、體育與衛生行政部門等涉及老年運動健身、養生保健領域的研究、指導、推廣、組織等工作的全面發展、創業發展、創新發展的一號多能型人才。
3.制定立體的課程體系
課程建設;黽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環節。與專業體系相適應,應該建設一整套課程體系,應該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老年社會學、老年政策與法規、老年心理學、老年護理學、老年教育學、老年生理等多方面的通用知識。還要結合各自具體專業建構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比如老年社會工作專業則要掌握個案社會工作、小組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實務、老年心理學、老年護理與保健、老年運動與保健、老年康復訓練、老年活動策劃與組織、涉老產業經營與管理、社會調查方法等課程的知識。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則要掌握老年護理與保健、老年運動與保健、老年中醫養生、老年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興趣活動設計、老年政策與法規、老年康復訓練、老年營養與膳食等學科的知識。老年運動與保健專業則應該掌握老年護理與保健、老年運動與保健、老年中醫養生、中國傳統民族體育養生法、老年興趣活動設計、老年康復評定、老年康復訓練、老年營養與膳食等課程知識。
三、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需求的涉老職業培訓體系
可以預見,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及其老年產業的發展,涉老學歷教育需求上升的同時,社會對林林總總的涉老在職培訓的需求將日趨旺盛。一方面是因為在信息社會和學習型社會,沒有任何一種職業教育能夠讓學生形成一勞永逸的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社會對老年學人才的定位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求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工作者,不僅要掌握老年人護理的一般知識、技能,還要掌握老年行為學、老年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但是,當前和今后相當一部分的從業者在從事此項工作之前,不一定有較好的教育準備,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接受補償教育,要求職業技術院校要提供多方面的培訓服務,為此,需要建立好三個體系:
1.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訓的層次體系涉老工作人員的種類是多樣的,因此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必須建立立體的層次體系,服務于多種類型的要求。當前,應該建設好三個層次,一是基礎技能培訓。面對較早進入社會,基礎知識并不牢靠的群體,比如只有初中、小學文化程度的受眾,對他們的培訓側重技能技術的掌握;二是中等職業培訓。這類培訓的受眾為知識程度較高的群體,他們需要掌握系統的職業技能,這類培i~ilN既要重視技術也要重視知識體系;三是涉老產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涉老產業管理人員需要掌握的是老年學的原理性知識、涉老工作人員專業發展的規律、涉老產業發展及其運行規律等方面的知識,這類培i#II~U不應該是技術型的培訓,而是層次較高的綜合型培訓。
2.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訓的模塊體系培訓模塊是針對涉老產業、行業、機構設計的成型的培訓目標與內容的整合。比如針對養老公益事業設計的模塊,其目標應該是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促使其更加符合標準與規范。為此,需要開設的課程應該包括人際溝通、營養與飲食保健、老年運動保健、老年健康照護、老年心理護理、養老需求評估、康復評定與康復治療技術、老年常見疾病康復等內容。針對福利協會設計的模塊,其目標應該是針對老年福利協會下屬養老機構管理人才缺乏而設置,所開課程應該包括老年社會工作、護理人際溝通、老年運動保健、養老機構管理實務、養老機構信息化管理、老年政策與法規、社會管理學、老年活動策劃等內容。隨著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涉外養老將成為一種新興事物,為此還可以設計涉外養老模塊,主要是針對有外國人的家庭,有外國人消費的行業組織、機構設計的,所開課程除了養老照護課程之外,還應該新增英語口語、專業英語、老年心理護理、護理多元文化、涉外崗前培訓、世界文化及風俗等。當然類似模塊還很多,職業培訓單位可以隨時根據社會需求進行設計、完善和創新?!?/p>
3.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訓的師資隊伍體系完備的師資隊伍體系應該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是職業技術院校優秀的教師。這一部分培訓師資需要職業技術院校盡快打造,并針對培訓群體盡快形成自己的培訓方法,特別是要分析校內學生教學與社會人群教學在方法上的差異;二是來自各高校和研究部門的相關研究人員。這一部分研究人員的優勢是他們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能夠從思維和方法上啟發受眾,并為帶著問題來參加培訓的受眾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指導;三是來自一線具有豐富經驗的實踐型專家。“讓實踐者走上前臺”是目前培訓的特色,一線實踐型專家的最大優勢是實踐經驗豐富,所掌握的案例豐富,他們能夠加強培訓的情境性和現實感。這三類培訓師資各具優勢,職業技術院校應該認真分析區域內的資源,盡快建立起培訓師資資源庫。
四、加強并促進涉老職業教育研究
1.通過多種形式激勵教師進行涉老科研首先,各職業院校應該高度重視涉老職業教育的研究工作,每年拿出一部分經費作為涉老職業教育的專項研究經費,鼓勵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申報校級層面的科研課題,這樣既能激勵年輕教師的科研熱情,又能夠達到發現好課題、好苗子,為申報更高級別涉老研究課題做準備的目的;其次,應該制定和完善系列“課題管理辦法”、“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科研獎勵辦法”。對于公開發表涉老研究的論文、專著及縱向課題立項予以獎勵,特別是應該建立學校層面的科研配套政策。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有類似配套措施,比如對縱向國家級和部級課題實施一比一配套,對于結題鑒定為優的還有獎勵;對于涉老橫向課題可以通過減少管理費的形式予以鼓勵。這些科研投入必然會激發教師參與涉老科研課題的積極性,所產生的社會效益也是巨大的。
【論文關鍵詞】以房養老;養老模式
在“未富先老”的國情下,如何切實解決好老齡人老有所養,確保他們的生活質量,成了擺在政府面前的大問題。而“以房養老”這種方式將養老保險、社會保障與購房養老相結合,為巨額保險資金尋找到安全,實現保險金“從養老中來,到養老中去”的循環。
一、概念的提出
筆者提出以房養老的基本沒想,是考慮家庭生命周期與住宅生命周期的差異,依據個人家庭擁有資源在個人家庭的一生予以最優化配置的理論,將住房這種不動產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機制,實現價值的流動,以對家庭的養老保障事宜發揮相應的功用。以房養老(hecm),也可稱為反按揭,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是指已經擁有住房的老年人將房屋產權抵押給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相應的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年齡、預期壽命、房屋的現值、未來的增值、折損情況及借款人去世時房產的價值進行綜合評估后,按其房屋的評估價值減去預期折損和預支利息,并按人的半均壽命計算,將其房屋的價值分攤到預期壽命年限中去,按年或月支付現金給借款人,~直延續到借款人去世。它使得借款人可以提前支用該房屋的銷售款,借款人在獲得現金的同時,繼續擁有房屋的居住權并負責維護。當借款人去世后,相應的金融機構獲得房屋的產權,進行銷售、出租或者拍賣,所得用來償還貸款本息,并同時享有房產的升值部分。
二、社會背景
以房養老模式預期將有廣闊市場前景和社會需求,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可操作性。
1.住房商品化,居者有其屋,存在廣泛的潛在市場,為家庭借此模式養老奠定了物質基礎。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城市人口中有751224戶購買商品房,占城市家庭戶口的9.2%;5333%戶購買經濟適用房,占6.5%;2401075戶購買原公有住房,占29.4%;加上26.8%的家庭戶自建住房,擁有住房的城市家庭戶達到了587萬戶,占總個數的72%。由此可見,以房養老業務有龐大的潛在市場。
2、獨生子女政策加快老齡化社會到來,推動以房養老的實行。在養老保障體制并不健全,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的情況下,未來“4+2+1”家庭結構模式將占主導地位。如果老年人的子女無力或不愿承擔贍養義務,“倒按揭”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養老轉換途徑。
3、核算意識、理財觀念深入人心。老年人到了退休年齡,養老雖有社會養老保險提供退休金,但退休金要低于工作時的收入,可能會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所以,需要多渠道籌集養老金。住房是家庭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將老人死后剩余的住房價值提前變現,就可以極大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而這絲毫不會影響到老年人現在的生活,只是通過一種金融手段盤活了住房這筆巨大的不動產。
4、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資金缺口大,政府和企業尚不能完全擔當社會養老的重任。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雖然目前的社會養老政府起著主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政府難以承受養老的巨大資金。從理論上說,以房養老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也是解決養老資金的一個重要思路,它既能盤活房屋存量,又解決了社會保障問題。
三、新型模式及可行性分析
筆者從“以房養老”的前提(房屋產權)和合理處置產權的角度,認為從理論上可采取的幾種模式:對于目前還未能獲得房屋所有權的老齡人來說,如果想加入“以房養老”的行列,可以采用合資購房養老模式:合資購房養老,就是針對這樣一群購房資金不足老齡人,他們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購房,貸期內不必還本付息,身故后用該住房還貸。
合資購房可以解決老人的居住問題,還可以以變相投資的方式獲得房屋帶來的收益,但是合資購房的產權分割是最容易產生問題和矛盾的。所以,在合資購房之前一定要簽訂合資購房協議書,明確產權的分配。由于銀行借此參與房地產投資,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因素。
對于擁有房屋所有權的老齡人來說,可以選擇以下模式:
1.反向抵押貸款。這種模式適合擁有房屋所有權者,特別是空巢老人家庭。對于反向抵押貸款模式金融機構和老人共同面對房地產風險,同時老人也能從中獲得抵押的貸款提高生活質量。國外比較盛行,我國金融工具不夠健全完善,該業務還在探索之中。
2.售房養老。老人把住房所有權出售給特定機構,使用權繼續保留到死亡為止,老人用房款養老。這種模式和反向抵押貸款最大的區別是房屋所有權和面對房地產風險問題上。售房養老主要面臨的是傳統觀念的障礙。
3.住房置換。老人可以將自己的大房子售出,在郊區換購小房,用差價款來養老。而且,目前我國的養老、醫療等保險都可以轉移。這種模式主要出于老人的意愿,可行性較強。
4.住房出典。老人將房子出典給金融機構,獲得一定典當金來提高生活質量。老人的子女可以選擇把該房產買回,待老人去后,子女只需要把這些年金融機構支付給老人的總額償還,再按消費貸款利率支付利息,那么房子仍舊是子女的。
5.將房子抵押給養老院,養老院負責養老。老人把房子抵押給養老院,經公證后可人住老年公寓,并重申免交一切費用,而房屋產權在老人逝世后歸養老院所有。2005年4月南京市私營的湯山留園老年公寓首家推出了此種以房養老”模式。幸福人壽已成為首個試辦此業務的公司。
6.異地集中養老模式。在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但經濟不發達地域,建立大規模養老基地,有專人護理,將都市的老人移居于此養老,原房由債權人另行處理。這種養老模式減低養老成本,提升養老質量,解決老人的孤獨問題、生理護理問題、日常起居飲食和娛樂問題等。
以上選擇模式的可行勝分析:(1)房子價格問題。以房養老存在著兩個階段的房產價格問題:簽約時的價格和老人臨終債權人收回房子時的價格。這就需要房地產評估行業的加入,但是房地產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同時,需要有很健全公正的法律做后盾,金融機構參與房地產領域,政府應該從中協調防止房地產受某些機構支控,房價飆升。(2)觀念問題。以房養老面臨著嚴重的觀念障礙,中國人的傳統是“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孫耕”。筆者提出的住房出典模式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障礙問題。老人將住房出典獲得養老金,緩解了子女資金周轉問題,同時充分發揮了房子帶來的福利作用。子女只需要付完出典期間金融機構付予老人的總額就可以收回原有房子,實則是為子女延緩了支付養老消費的一種方案。(3)拓展金融業務多元化的發展。無論是合資購房養老還是其他的以房養老模式,都帶動銀行、保險等機構都參與其中。使得金融機構將社會責任和盈利目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有效的促進社會正常的轉型機制的運作和發展。
四、以房養老的實際意義
1、老年人出售自有住房以養老,有效解決養老資金來源,減輕家庭養老負擔,有利于調節家庭經濟生活,為家庭擁有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一種新的思路。以房養老將養老保險、社會保障與購房養老相結合,為巨額保險資金尋找到安全、收益穩定可靠的投資出路,減輕社會和家庭養老的壓力。
2、激活房地產交易市場,刺激內需,增強中老年人購建住宅、晚年幸福生活的積極性,增加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為金融保險機構的業績利潤增長開辟一條新的通道,達到一種保險資金“從養老中來,到養老中去”的新型循環機制。
3、倡導兒女獨立自強,老人自我保障,減輕老人和兒女的養老負擔,組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型代際關系。
【關鍵詞】 音樂治療;養老護工;必要性;可行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2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897-02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養老機構數量日益增多,因此急需大量的護工人員。雖然養老護工這一行業的出現順應了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但由于出現時間較短、管理機制相對不完善,使得社會上的養老機構在招收護工的條件上不甚嚴格,其并不注重護工自身的素質和文化水平,加之這一行業的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繁重等問題,導致員工心理壓力普遍過大,并引發了一些有關護工人員身心健康的問題。音樂治療在上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后迅速發展,如今已經在多個行業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且在醫療衛生行業中取得的成果尤為突出,基于它對人的身心調理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筆者認為將音樂治療運用于養老護工的培訓或日常心理疏導中是十分必要的。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徳和子,森本寛訓,矢野香代,小河孝則,長尾光城,森繁樹,簑輪眞澄(2008)在《施設における高齢者ケア従事者の職業性ストレス要因とその特徴》一文中指出從在特別養護老人院、護理老人保健機構等工作的38人的調查中發現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人員屬壓力群體,其中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均不健康,其免疫功能普遍偏低;佐藤千恵,小林聖恵,正保里恵子在《認知癥対応型共同生活介護職員の不安軽減に関する一考察》一文中指出針對護工在平日的工作中出現不安這一情況,相關職能團體不僅要灌輸知識,并要構筑提高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研修方法以及基于護工的不同經驗和技能水平構筑適應各個不同層次的護理內容;風間雅江,本間美幸,八巻貴穂在《介護専門職の主観的幸福感にかかわる心理的要因》一文中指出在與養老機構工作超過五年的護理人員為對象進行的采訪調查中得知,全體調查對象在從事該職業3至5年這一時期離職的意愿最強烈;
曹萍(2011)在《老年護理醫院護工隊伍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中提出目前護工隊伍整體素質偏低、準入制度不嚴、培訓不到位、護工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必須建立統一的護工管理和監管機構,不斷提升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劉士榮(2007)在《老年康復中心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一文中得出老年康復中心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尤其對護理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護工,應進行有針對性心理干預的結論;楊永麗,張露,楊麗(2006)在《護工工作壓力源及疲潰感的調查研究》一文中采用護工工作壓力源量表和工作疲潰感量表對某醫院96名護工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護工的工作壓力評分為2.33±0.53,屬中等水平;首要的工作壓力源為專業與工作方面的問題;護工的工作疲潰感較重,工作壓力與工作疲漬感呈正相關(均P
由以上文獻綜述可以看出:第一,護工的身心健康確實需要廣泛關注。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后筆者發現,現在國內外關于護工研究的方向中其主要傾向于提高護工自身素質方面或是管理制度的建設方面,以健全護工管理制度來提高護工的工作效率,即使是對護工心理健康做出調查,但后續關于解決護工心理問題的實例卻又十分少見;第二,音樂治療作為新興治療手段已經成功應用于緩解焦慮、抑郁此類情緒癥狀的治療中,無論是正常人群還是病態人群,音樂治療均顯示出良好的治療功效,既然此種方法的成效如此顯著,那么在用于改善護工身心健康問題的方面也應具有如此效果,故筆者認為將音樂治療實施于養老護工群體是可行的;筆者從搜集的資料分析來看,在由養老護工群體引發的一些社會問題中,不僅是由于管理機制建設的不完善,還有該群體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這一重要因素,故將音樂治療作用于養老護工群體中是十分必要的。
2 音樂治療在護工群體中實施的必要性
2.1 養老護工存在的主要問題 護工群體的出現順應了當代社會老齡化迅猛發展的趨勢,但隨之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卻加重了社會負擔。根據實地走訪調查養老護工狀況,加之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筆者認為在養老護工群體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四點:
第一,工作任務重、待遇較差。以筆者實習的老年公寓為例,公寓內每一樓層均有老人6-8名,僅配備護工一名,此老年公寓中分為完全自理、基本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特別護理、全部護理、愛心關懷7個不同護理等級的老人,一個樓層中會有不同護理等級的老人住在一起,除卻平時的日常護理,護工們還需要調解老人之間的矛盾,這就使得護工們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另外經實地調查與查閱資料發現,每天交叉重復著繁瑣復雜的工作,但是每位護工的月收入僅在1500——2500元左右,高的不超過3000元,付出與回報出入甚大,使得護工們內心十分的不滿。
第二,文化水平低、年齡偏大。在城區養老院工作的護工大多來自周邊的農村進城務工者,這些人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護理基礎知識、職業安全防護知識和醫院感染知識相對缺乏,行為習慣參差不一,自我約束力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由于護工工作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城里人和年輕人一般不愿從事這一職業。無論是醫院還是養老機構的護工,多為進城務工的40-45歲左右的農村婦女,再者,這一年齡階段的女性恰好處于更年期,往往容易產生悲觀、憂郁、煩躁不安、失眠與神經質等不良情緒狀態,從而會影響正常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第三,心理負擔重、無處發泄。護工們長期處在一個氣氛相對低沉的環境,面對老人的種種刁難與院方的責罵,他們不僅沒有人可以傾訴反而需要用加倍的工作來麻痹自己,這就使得護工們的內心產生了非常龐大的負面陰影。一位心理學家表示,在長期封閉的工作環境中,缺少家人的關懷,使護工內心壓抑,甚至產生嚴重的失衡、怨恨或不滿情緒,當沒有患者家屬或醫生護士監督的時候,他們會把這些情緒發泄在患者身上,就會出現護工打罵甚至虐待老人的事情發生[2]。
第四,社會關注低、安全感缺乏。從實地調查了解中得知,因入住的老人大多為喪偶老人,平日里性情古怪的不占少數,護工們只要做得稍有不順,便會招來斥責,有的甚至直接上報公寓負責人,聲稱護工虐待自己,要求對其減薪;不僅是入住養老院的老人和他們的親屬,甚至養老院的負責人也會因工作中稍有差池而責罵護工,如此一來護工不僅需要面對護理老人的斥責還要忍受院方的責備,由于社會關注程度不夠,使得護工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2.2 音樂治療具有極好的減壓作用 在樊變蘭等四位醫務工作者發表的《音樂減壓療法減輕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效果分析》一文中就提到通過采用40分鐘的音樂減壓療法得出有98%的護士明顯感覺到在短短40分鐘時間里機體放松、精神松弛,減輕了快節奏的工作帶給自己壓力的結論[4],這充分說明了以音樂治療理論為基礎實施的音樂減壓,其作用是相當明顯的。護士與護工的工作性質從本質上并無太大區別,同樣是背負較強心理壓力的群體,既然音樂治療在對于前者的紓壓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療效,那么也將同樣適用于護工群體。
3 音樂治療實施的可行性
3.1 音樂源于生活,易于接受 人們將音樂看作是美好的象征,治療看作是痛苦的代名詞,故以往的治療會使人們產生抵觸感,但音樂與其不同的是,它的創造來自生活,更易被人們所接受。與一般意義上的治療不同在于,音樂旋律不似嚴謹的理論知識枯燥乏味,相反更具人性與靈動性,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將自身感情融入旋律,為音樂賦予靈魂,使得聽眾更易產生共鳴。護工的日常工作異常忙碌,在內心產生壓力的情況下迫切需要的不是高深系統的知識,及繁復困難的技巧,而是輕易就能轉換心情、恢復精神的方式,而“音樂”正因具備這項功能而備受重視,它能經由聆聽或吟唱,發揮難以想象的強大力量,借由音樂的交流,調劑身心、抒緒,促進身心的健康平衡[13]。
3.2 音樂有益健康,簡便有效 養老機構可定期組織護工人員進行音樂治療培訓或音樂減壓。將護工集中起來請專業人員對其進行音樂指導放松或音樂想象,每次進行一個小時左右,既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又可釋放護工們的情緒壓力,既能讓護工們感受到機構給予的關懷又能使得她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去服務老人;實施音樂治療不需要像心理治療那樣具備專業精密的儀器在一旁監督測試,只需要護工人員積極配合專業人士的每一步行動就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個效果是自身的一個體驗,不用通過儀器測試就能通過身體反應出來。
3.3 音樂結合言語,平易近人 語言的音樂性也是音樂治療的一種。人們的周圍充斥的各種各樣的音樂,人的語言也離不開音樂,例如人們在交談時的音色、音調、音量、語速都是語言音樂性的表現。人在情緒狀態不好時音量會不自覺加大,音調也會不自覺提高,這使得聲音穿過耳朵傳到大腦并刺激神經,接受者的情緒就會被調動起來造成沖突,若當人說話時輕聲細語,是萬萬不會有言語上沖突的,這就是對語言音樂性的最好闡釋。在實地調查中經常會發現,護工與老人們之間發生矛盾沖突稀松平常,不管是護工對待老人的高聲呼叫還是老人對護工的嚴聲呵斥,都會使兩者之間的關系急速惡化。機構可定期給護工們進行語言培訓,要求護工們在與老人交談時放慢語速、笑臉相迎,對老人的消極情緒進行積極引導,這樣既能獲得老人們的信任又不會與老人造成矛盾。
3.4 音樂調試情緒,緩解壓力 護工們經常面對性格古怪的老人,久而久之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變得脾氣暴躁、沒有耐心等。護理是一個不僅需要吃苦耐勞精神還需要有愛心和耐心的工作崗位,這一工作以看護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使護工的工作從單純的生活護理轉變為盡可能給患者提供身心的全面照顧。護工既要照顧患者的飲食起居,陪伴其完成日常治療、護理,還要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又唯恐出現差錯、事故,長期身心過度疲憊會表現出頭痛、肌肉酸痛等軀體不適癥狀;音樂治療除了可運用被動式聆聽法,也可采用主動式參與法讓護工們獲得音樂的輕松愉快之感,讓護工們用嗓音抒發心中的煩躁,通過聲音向外傳導不良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歌唱輕快熟悉的旋律,將心中的苦悶外放,這樣不僅可以釋放護工們平日由于工作而產生的壓力,還能通過聆聽舒緩輕松的音樂或歌唱熟悉輕快的歌曲調整內心的感受,以音樂為媒介向人的神經中樞傳導良性的正面情緒,調試內心的煩躁、抑郁等不良狀態,有助于護工以后的工作。
4 結論
隨著養老機構的逐步發展,護工人員的許多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其的心理問題。我國的護理行業不甚發達,對待護工的態度也不甚明朗,致使護工這一職業在社會中得不到重視,這種現象導致護工的內心毫無安全感,加之工作人員大多為文化水平低下的農村婦女,自卑情緒較重,若不能及時給與疏導緩解,會使護工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有礙于社會養老服務的發展。音樂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雖然年輕,但效果不容小覷,它通過音樂作為與人精神的溝通手段,使音樂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腦皮層,將音樂中的旋律、節奏、音色、情感輸入神經,起到調適人緊張、恐懼、抑郁、煩躁等情緒的作用,將其作用于養老護工人群中,不僅可釋放護工在護理中積攢的各種壓力,還能調整因工作帶來的煩躁、抑郁、悲傷、委屈等負面情緒。由以上論文可以看出,音樂治療在養老護工人群中實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丹,肖順貞,謝東東.老年住院病人對護工的需要及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4,9(4).
[2] 鄭莉.護工之痛:零保障、低技能、受歧視[N].工人日報,2010-02-03(第007版).
[3] 毛慶,肖姍.養老院,護工奇缺成軟肋[N].南京日報,2011-03-23日9(第A02版).
[4] 樊變蘭,范改萍,李青,王麗娟.音樂減壓療法減輕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效果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8,22(33).
[5] 劉士榮.老年康復中心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7,22(15).
[6] 楊永麗,張露,楊麗.護工工作壓力源及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6,21(22).
[7] 王朔,龔傳鵬,李毅,劉連忠.音樂治療在焦慮障礙患者社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J]轉化醫學雜志,2012,1(3).
[8] 佐藤千恵,小林聖恵,正保里恵子.認知癥対応型共同生活介護職員の不安軽減に関する一考察[J].帯広大谷短期大學紀要,2013,50:137-143.
[9] 三徳和子,森本寛訓,矢野香代,小河孝則,長尾光城,森繁樹,簑輪眞澄.施設における高齢者ケア従事者の職業性ストレス要因とその特徴[J].川崎醫療福祉學會誌,2008,18(1):121-128.
[10] 風間雅江,本間美幸,八巻貴穂.介護専門職の主観的幸福感にかかわる心理的要因[J].人間福祉研究,2013,16:97-105.
[11] 海老原直邦,中鳩麻菜.音楽のストレス解消効果[J].富山大學人文學部紀要,2012,56: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