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5: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名師申報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治學箴言 一絲不茍,嚴格嚴謹。
教學主張 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只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成就每一個孩子,為他們鋪就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
教學風格 多法并舉,因材施教。
教學成果
20xx年,被評為學?!皫煹聵吮虒W質量先進個人”、“模范教師”。
20xx年,被評為學?!敖虒W標兵”。
20xx年,獲得學校“優質課一等獎”。
20xx年,被評為學?!澳7督處煛薄ⅰ百|量先進個人”。
20xx年,獲學校“優質課三等獎”、“優秀教師”。
20xx年,獲學校“質量先進個人”、“優秀教師”。
說起來**老師十年來的教學生涯,在**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朱老師的數學課那是頂呱呱”,學生們是這樣的評價她。**同志于20xx年畢業于陜西省廣播電視大學商洛分校數學系,工作以來,她注重個人修養,十年如一日,以平平常常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天,用平靜的心情去做每一件事,不斷探索數學教學的新思路、新途徑。
面對同行教師抱怨數學難教、學生難學的狀況,她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彼秊橹冻隽瞬恍概?,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她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構建合理、科學的課堂結構,打造優質、高效課堂。在探索中,她發現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源泉,于是她不斷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開拓新的教學思路,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數學五步教學法,即“定標-預設-質疑-解惑-拓展”。
在教學中,為了大面積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她以“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每一個孩子鋪就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為目標,在工作中她大膽的做出了“培優補差”這一設想,并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她的具體做法是:利用課堂內外,對數學學科中優秀學生進行重點培養,用較高的要求、有一定難度的試題,讓他們在數學領域出類拔萃;對數學學困生進行課外補差,從基礎抓起,讓他們逐步趕上。通過這一方法,使優秀生、學困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進步和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于是“培優補差”一度曾在**中學得到了普遍推廣,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巧設“點將臺”,引得活水來。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學生思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在工作中,她利用課余時間,巧設“點將臺”。每周在班級內對大家較為困惑而又重點的問題,點名讓數學優秀生來親自解決,通過學生的講解,更易于讓學困生接受?!包c將臺”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輔導學生,為優秀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為學困生找到了一個補償的機會,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各有所得。這種好的做法在全校很快得到推廣,如今茶余飯后,校園的角角落落,各年級、各學科的“點將臺”前,“小將”們侃侃而談,聽眾們側耳聆聽,各具神態,已成為校園的文化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為了加強學生數學積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克服課堂上優秀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消的現象,她堅持開展課外“每日一練”活動。讓優秀生除了課內學習外,有展示和發展的空間,使學困生有固本和強化練習的機會,從而使一批批數學愛好者成績脫穎而出。
她不斷加強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數學學習用于學生的生活實踐。比如讓學生自己測量三角形的內角和,測算竹竿長度與影長的比例,測算樹木的高度等,不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實踐與生活中學習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同志非常重視個人品德修養,穿著樸素大方,生活勤儉,處處做學生的表率。她不僅會教書,更關愛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生活中,她還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后來,作為團委書記的她,更是對學生關懷有加,經常對家庭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使學生在學校里感受到家的溫暖,不少學生常與她交往,有困難、有心里話主動找她商談。凡是接受過她教育的學生都會這樣說:“群眾有困難找民警,學生有困難找榮榮”,這在**中學已傳為佳話。
**同志在學生心目中是良師益友,在同志和領導的眼中,她又是一名出色的好同志。她家住**縣城,卻扎根**山區一干就是十余年,無怨無悔。離家100余華里,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陰晴雨雪,她從沒有因環境因素而遲到、早退過一次。她常年以校為家,忘我工作,自己的孩子上幼兒園無人照顧,只好托付給了年邁的父母。作為女兒為工作不能盡孝,還給老人留下了負擔,她心里實在不忍,但她對事業的一片赤誠得到了老人的理解與支持,讓她放手大膽地去工作。
由于對工作的滿腔熱忱和正確的教育方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而她在**這一片貧瘠的土地上,用艱苦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培育出了絢麗的花朵,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她所帶班級學生數學成績連年居全校乃至全縣前列,先后有五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并獲獎。她用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成果,有力地帶動和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進步與發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一定會不斷開拓,不斷創新,在數學教學中再創輝煌。
愿這顆山區教壇新星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一、申報個人:XX縣XX鎮中心學校劉XX
二、申報級別:省級
三、申報理由:
四、個人體育教學及體育訓練情況
(一)、個人基本情況:
(二)、個人主要業績
該同志從教以來,長期在教學一線任教,每年在600學時以上;30多年如一日,嚴于律己,嚴守師德,熱愛教育事業,教學成績 顯著;注重教研,提升自己的體育教研能力,五年來精心撰寫體育教案 20余冊;擔任學校體藝教研組長,指導 我校藝體教師的專業成長,主持開展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及學生田徑訓練工作,編寫小學生田徑訓練及陽光體育運動資料10余萬字,取得了全縣體育教師公認的體育競技成績 ,他對學生進行現場體育訓練的實際情況受到了省市縣體育運動中心領導 的好評。
1、 勤奮學習 提升自身素質
2、努力工作 教學成果顯著
3、積極研修 提升自己教研水平
近五年來他接受市縣級教師培訓及網絡培訓年均50學時以上,2012年以來,他積極參加市縣教研室舉辦的課題研究,《有效推行小學陽光體育運動的策略研究》已取得市級結題證書;《小學體育訓練的策略研究》已取得縣級結題證書。積極撰寫論文 ,《怎樣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獲縣級一等獎,《 陽光體育在農村小學推行的策略》、《小學體育訓練的策略》獲得縣級二等獎。撰寫博文達15萬字以上,點擊率達到了16000余次,受到博友的好評。
該同志對體育教學及體育競技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態度,贏得了社會的給好評,我校借這次評選省級體育教學名師的契機,使他在今后的體育工作中有更高的追求目標,帶動我校乃至我縣體育工走向更高的臺階。
教學名師申報材料(三)
賈武,男,**年6月出生,1993年7月參加教育教學工作,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生物教學工作。
一、教育教學
1.高尚的師“德”。
這首先表現在安心于農村教育教學事業。從93年大學畢業至今,在農村基層一呆就達整整18個年頭,許多人都納悶,表示不理解:為什么不轉行?為什么不往高處走?對此,賈武老師卻說:“城市教育需要好教師,農村教育更需要好教師,只有農村教育上來了,整個社會教育才能上來。一個人對教育的貢獻不在乎是在農村還是城市,而在乎這個人對教育的態度,陶行知先生從城市到農村創辦教育,不一樣對中國教育事業作出貢獻?我生于農村,是個農家孩子,理應為農村的教育教學出更多的力”。第二,表現在敬業愛崗,努力踐行“身正為范”,關愛著每一個學生。該老師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與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他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模范履行師德規范,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憑自身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在教育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心、熱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是賈老師始終不渝的追求,絕不放棄是賈老師執著韌勁的生動體現,為此,在他所帶的每一屆學生中,常人眼中的所謂“差生”與他結下的師生情誼往往更深更厚,難怪不少畢業時沒能考上理想高中的學生有這樣的怨言:“如果任教的所有老師都能象賈老師那樣熱情、那份堅持,我不至于今天這一地步?!?/p>
2.高超的師“能”。
3.精巧的師“藝”。
一個教師不僅要會教書,更重要在于育人,教育的本質就是培育具有適應時展的人才。賈老師懂得身為一名生物教師,注重發揮本學科的德育功能的獨特意義,深刻領會“教育人”的份量。
在教學中,聽過賈老師課的人,都會對他那嚴謹的治學態度,清晰的授課思路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留下深刻的印象,長期認真研究教材、精選教法使其久而久之形成的“講得生動形象,練得落實到位”的教學風格,和藹可親的教學態度與靈活多樣、風格清新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他的學生評價說,賈老師的課,通俗易懂,讓人感覺可以順著一條指引的紅線,對知識透徹地理解,深刻地領會,聽得輕松,記得牢固。
在教育中,賈老師善于協調、架橋,在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在班干部與同學之間,在家長與孩子之間,許多棘手的難題因他的協調迎韌而解,許多尷尬的局面會因他的架橋而被打破。在對待學生中,賈老師堅信,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這種愛是無私的,它要毫無保留地獻給所有學生,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涵在為所有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所以,他總是傾注耐心,尊重學生人格,進行換位思考,用自己的愛心換學生的真心,憑著足夠的耐心與寬容,與學生一起迎接歡笑,一同承受苦惱,多溝通多理解。賈老師認為初中學生思想不穩定,更容易產生厭學、逃學的念頭,所謂的“差生”,首要的不是補“學習”而是補“信心”,只有他們有了自信心,有了積極性,沒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性格特點,注意把準學生的脈搏,細致的逐個的做思想工作,區別對待,有類而教的教學教育手段,沒有教而無效的學生。**學年,他接手的八年級④班學生張萌,各科作業很少交,學習成績一般,經過賈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育,本學期中期考試名列全級40名。
4.純樸的師“風”。
“踏實、認真”是賈老師一貫的風格,“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是賈老師始終不渝堅持的理念,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賈老師以一位教師的高度責任感,以飽滿的工作干勁,以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愛崗、敬業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學生,雖然多年任教初中生物,書本知識對于他已是滾瓜爛熟,但從不也不會擺老資格,總擔心自己的些許放松會影響學生一生的前途,因此決不馬虎,從不上無準備的課,20**年被評為平涼市骨干教師后,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深刻領會“骨干”的內涵,工作上更加主動深入,盡其所能,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效果。對于上級部門與學校所布置的任務,從不推卻,總是設法按時并保質保量地完成,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教學風格與特色,公開于各位同行,并隨時接受本校及外校教師前來聽課。
謙虛、和善是賈老師為人處世的準則,一方面嚴于律己,另一方面寬以待人,抱著一顆誠心、愛心,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能尊重他人,主動關心他人,努力構建和諧的工作氛圍,創造理想的工作環境,實現平等相處,愉快協作,為學校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二、班級管理
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瑣細而繁重,學生大部分是住宿生,他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無巨細,點點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賈老師一上班,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從清晨到深夜,他總是堅持比學生要起得早,比學生睡得晚,每天工作一般是十一個小時以上,繁重的工作雖然很累,但是他認識到:班主任,對家長,代表著學校,肩上扛著責任;對學生,代表著家長,雙手履行義務;不可能干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可以為教好學生付出一顆愛心,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作出自己的奉獻。
1.換位思考——讓留守孩在愛中得到滿足和教育
近幾年來,農村“留守孩”現象越來越普遍,由于遠離父母、遠離親情,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據調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月或一個月給家中打一次電話,有的半年聯系一次,相當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來,單純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有學上、有書讀就萬事大吉了,忽視與孩子的心理溝通與交流,導致對父母很陌生, 親情關系出現了障礙。子女缺乏親情關愛, 內心空虛,有的對家長有埋怨情緒,還有的留守兒童為了宣泄煩惱, 走上極端。
這些孩子,用一句方言講就是“很不逗人愛”的孩子,在農村教育資源匱乏,教師人員緊張,教學超級大班存在的情況下,這些孩子常常被遺忘在角落。對于這些孩子,賈武同志經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國優秀班主任所說的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 這種換位思考的情感體驗使他對學生少了苛求,多了寬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責,多了尊重,并努力創設著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使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賈老師所教過的學生都知道,病了,他可以替他(她)們買藥;沒錢了,找他借;父母在外打工,他可以給他們一些家長的愛。20**屆學生梁玉霞,父親去世,家境十分貧寒。當嚴冬來臨時,學生們早就穿上了輕松保暖的棉衣,可她進到教室卻凍得臉色煞白。他仔細一看,她還沒穿上棉襖。賈老師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便對她多了一份關愛,并將部分煤送給她做飯,同時,經常給她進行心理輔導,讓她堅強的面對困難。學生沈毅飛,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去縣城給其姐姐做飯,家里只有老奶奶看管,于是貪玩,成績下滑嚴重,經過他的耐心教育和心理關懷,該同學的學習成績在短期內趕上去了。
每學期初,賈老師都要對留守學生進行家訪,并建立專門的家庭聯系卡,然后匯總分析,對癥下藥,讓學生從關愛中尋求前進的力量,從關愛中汲取精神的營養,從關愛中得到滿足和教育。他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適時地給予幫助和疏導。這些工作也得到了家長和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
2.科學管理——讓學生在民主與競爭中得到教育
在班級管理上,賈老師積極協調師生間人際關系,做學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信得過的“人生向導”。他恪守科學的師道精神,堅持正確的學生觀,引導學生通過民主管理班集體,增強班級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
在班級日常管理上,為了喚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經過學習,摸索,賈老師實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改革:將情感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隊活動滲透在工作中,他設計了一些訓練學生獨立性、自立性心理品質的教育活動,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當一天家”,讓學生學做生活的主人。為了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班級的組織紀律、各項活動都由學生自己管理和組織,主要起著服務和支持作用。尤其是“我愛我的班集體”主題觀摩班會,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學生踴躍參加,鍛煉了個人的能力。20**屆學生唐強軍,個性很強,為了培養他的自主自立能力,賈老師推薦他當班長來管理班級,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他不但把班級管理得好,而且自己進步很大,現在到初三年級仍擔任班長。
在工作中,賈老師尤其注意培養班委會克服依賴老師的思想,對他們進行指導,使他們大膽工作,出問題老師負責。班委會工作起來很有魄力,管理班級井然有序,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當主人,班級處處事事有人管,整個班級形成了一種積極上進,比學趕幫的好風氣,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
3.強調實踐——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教育
在班級管理中,教書與育人并舉,賈老師尤其注意在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形成精益求精、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學習習慣、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經常組織以“公民道德”“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班會,寓教于樂,鼓勵學生集體參與,共同接受教育。組織學生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培育了學生基本的道德觀念,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4.寬嚴相濟——讓后進生在和諧與激勵得到教育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其中有部分學生表現差,學習成績差,即所謂的“差生”。面對“差生,賈老師認為,作為人民教師,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都有會讓我難過一輩了,一輩子都將會受到良心上的譴責。對于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關愛“差生”,絕不放棄。因為他始終相信:“差生”是“有待提高的學生”,是“后進生”,是能夠轉化的。
20**屆學生史雙壽,父親早亡,由繼父供他上學,剛入校不久便私下拿班上同學的錢物,他知道后,沒有在班上聲張,私下讓他歸還錢物,進行思想教育,鼓勵他認真學習,改變自我。從那以后,他還時時關注他,呵護他,教導他,很快,史雙壽變了,變得和從前判若兩人。這名有劣跡的“差生”終于變成一個品學優良的“優生”,從入校時全級285名上升到全級85名。事后,很多人問他用什么招術使這個問題孩子發生轉變的,他說:“嚴中有愛,愛中要嚴,寬嚴相濟。”
5.重視心理輔導——讓學生安心上學
經過幾年的“質量工程”建設,我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基本形成。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顯著增強。師資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結合更加緊密。高等學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能夠基本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在“質量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政府層面和學校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設目標出現偏差
“質量工程”項目的初衷是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增強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需求,然而一些高校在建設過程中,使建設目標逐步出現了偏差,他們將教學質量提高的重點集中到了如何獲得更多的和更高級別的“質量工程”項目,從而疏忽了學校自身在教學環節和人才培養要素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忽視了“質量工程”建設過程的意義,并對“質量工程”背后的教育精神挖掘不夠。
2.重申報,輕建設
在“質量工程”建設方面,一些學校非常重視對“質量工程”各項目的申請,認真組織材料,并聘請專家為其進行預評估和指導,但當項目申請下來之后就將其束之高閣,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建設和研究,從而導致了“重申報,輕建設”的現象。
3.團隊的合作和建設力度不夠
在一些“質量工程”項目申報過程中,為增加“質量工程”項目通過評審的機率,一些高校將各有關方方面的專家和教師以及優秀的教學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項目團隊,但通過評審后,在項目建設中,這一項目團隊就從整體分散成獨立的個人,進行“單打獨斗”,使之前為項目申報而組成的優秀的團隊和資源未能發揮作用。以“精品課程”為例,一些學校在申報這些項目時,集合學校優秀教學資源組成團隊,并將知名專家或學科帶頭人列為團隊的帶頭人或負責人,以增大其競爭力,但評審通過以后,在以后的項目建設時,并未以團隊的形式開展研究和建設,而是又獨自分散開來,個人進行各自的研究。
4.申報材料不實
部分省市或高校,千方百計為了獲得“質量工程”項目,在申報材料中進行了虛假的信息提交,這些信息參雜在真實信息里,令評審專家也難以分辨。由于評審專家是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官員或高校的教授學者,對被評審學校的實際情況也很難做出很深入的了解。大部分信息只能通過被評審單位提交的文字材料或示范項目進行走馬觀花似的評估,難辨真假。
5.把獲得的“質量工程”項目作為炫耀資本
在“質量工程”項目中,如“教學名師”“優秀教學團隊”“精品課程”“特色專業建設”等項目的評選不僅是為了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質量工程”建設,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些項目來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優秀人才而一些教師甚至高校將獲得的“質量工程”項目僅作為了一種長期的榮譽稱號,或者變成本校炫耀的資本,并且認為一旦通過評審后,這種稱號就可以一直使用,相關部門也從未對評審后的項目建設是否達標進行審核,從而難以體現“質量工程”項目更深層次的意義。
6.示范效應不明顯
自“質量工程”實施以來,許多高校在教育質量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建設的效果不明顯,尤其是在社會認同方面,許多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能力還有待于加強,社會認可度也有待于提高,并且許多高校只是將“質量工程”項目作為一個單一的項目來建設,未將其與學校的發展和未來的建設聯系在一起,也缺乏對項目建設成果的宣傳,使整個社會對“質量工程”認知很少,導致“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在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和競爭優勢方面未能發揮作用。以“特色專業建設”為例,特色專業點建設是根據各高校自身的特色優勢而建設的,許多高校獲得“特色專業建設”之后只是把它作為一個普通的學校項目進行建設,沒有在此基礎上進行特色加強,形成品牌優勢。
建議和方法
針對以上“質量工程”在申報和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特提出一下幾條建議:
1.加強對“質量工程”內涵的認識
“質量工程”建設是針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出現的問題提出的,它影響和帶動了高等教育的全局工作,其收益范圍覆蓋全國700多所本科高校,1000多萬學生。其根本目的是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在對“質量工程”項目進行申報和建設之前,應認真理解“質量工程”的內涵,即形成特色專業,培訓優秀師資教學團隊,推動研究性教學,完善教學體系,促進教學管理創新,培養創新性人才。只有了解了“質量工程”的內涵,才能確定項目建設的目標,防止目標的偏移。
2.提高“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水平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采取“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的方法。高校在項目開展之前,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對項目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建立項目管理責任制,設立項目管理負責人,并賦予相應的權利,對項目的實施和進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防止“重立項,輕建設”、“重局部,輕整體”、“重個人,輕集體”的現象出現。
3.設立獎懲制度
通過設立相關的激勵制度,學校對在“質量工程”項目建設中表現突出或對項目建設具有較大貢獻的個人或團體,在精神和物質上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提高教師和學生參與“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規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對于在“質量工程”項目建設中弄虛作假,以及違反相關條例的人員給予適度的批評和處罰。
4.完善項目質量評估機制
建立專家咨詢制度,組建專家小組,對項目的申請和建設進行分類指導和管理咨詢,建立內部質量評估機制,對項目建設前各個步驟、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以及項目驗收時的各項成果進行實時評估,以保證能快速準確地發現各環節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解決“同時加強項目小組的定期研討工作,小組負責人要定期召開研討會,將當前項目的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果以及面臨的問題等內容。向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小組進行匯報,使專家小組能夠及時了解項目的建設情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避免“質量工程”項目在申報材料中有虛假和不實的信息,確實做到實事求是。
5.加大投入,擴大宣傳
通過加強對“質量工程”項目的投入,保證“質量工程”各項目在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下,使項目建設圓滿完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增強網絡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優質資源為學校、本地區甚至全國領域的共享。同時“質量工程”項目的建設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因此高校在“質量工程”項目建設時應注意其建設目標與社會的需求相結合,通過網絡資源平臺加大對“質量工程”的宣傳力度,加強社會對“質量工程”的了解,以“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契機,充分發揮高校自身的優勢,逐步形成區域優勢,打造出專業品牌,使培養的學生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
在長期從事教育改革項目建設并進行教學改革研究的過程中,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在立項申報、年度檢查、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等多個方面對教育改革子項目進行了監督與管理,雖較好地把握了學院教育改革項目建設全局,在項目總體推進和重點項目成果的提升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立項盲目、過程輕視、驗收潦草、成果荒廢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重“新穎”輕“解題”。在立項過程中,部分申報教師高度重視項目提法新穎,“高洋上”的名字吸引審批者眼球,并過分注重以項目表現本身教學工作業績及未來教學理念,卻忽略教育改革項目的本質是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教學方法、模式等的研究,攻克教學實踐中的矛盾和不足,達到教育改革的目的。
2.重“管理”輕“指導”。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學院高度重視子項目的管理,通過多次評審和不斷督促等多種方式嚴格監督項目建設進度,把控項目研究質量,對項目研究建設的順利實施產生了積極影響。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院評審有余但指導不足,子項目各自為戰但統籌不足,難以形成合力,難以在整體上取得重大突破。
3.重“獲獎”輕“實效”。學院在教育改革項目總結驗收的過程中,多數時候以、項目獲獎作為成果考評的最主要手段,以獲獎數量和大小作為衡量項目成果好壞的最主要標準,而忽略了教學改革項目的成效不僅在于通過項目研究和建設的推進以及研究方法的創新獲得理論的提升,還應注重項目研究的實效。理論成果需要實踐的檢驗,只有深入推薦項目研究,強化實踐探索,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真正有助于提升教學方法且促進學生培養的教育改革項目才是真正的優秀項目。
4.重“結題”輕“推廣”。教育改革項目以申報立項為開始,以結題驗收為完結的管理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育改革項目難以起到真正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教育改革項目的管理必須順利“申報立項—項目建設—結題驗收”,只是教育改革項目的研究過程,“項目試點—問題反饋—推廣實施”才是教育教育改革項目深化過程的意識,注重將這兩個方面連貫實施的全過程管理才能真正發揮教育改革項目建設的作用。
二、強化教育改革項目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1.強化教育改革項目管理的思考
學院要不斷完善教育改革項目全過程管理的模式,打破“斷點式”、“終結式”項目管理的藩籬,牢牢樹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導向,和“真研真改真落實”的原則標準,形成貫通項目立項、項目建設、成果驗收和示范推廣全過程的動態管理體系;同時,注重明確學院在教育改革項目管理中的參與者、合作者和指導者角色,做到動態把握、及時督導、靈活協調、多元評價等,使項目管理由被動變主動,幫助項目建設完成好且有實效。
2.教育改革項目管理的實踐
(1)強化立項管理,實現以“立”引“改”。首先,在課題申報時,在鼓勵教師自由組建研究團隊申報的同時,結合學校、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改革發展規劃,針對學院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的難題和學生反饋的教學意見和建議,導向性課題,鼓勵名師牽頭、青年教師共同參與的方式聯合申報;在個別特別注重實踐性的課題上,也可邀請有興趣、有能力的同學一起加入,以此提升項目建設的針對性。在立項評審上,在注重申報材料審核的同時,更加注重開題制度的落實,在當面聽取項目選題背景、研究基礎、研究思路和預期成果等相關問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審,同時評審專家也可現場向申報人提問、交流和指導,在立項之初就充分把握項目研究的科學方向。
(2)落實過程督導,實現以“查”促“改”。教育改革項目建設過程中,重現充分發揮學院監督管理職能,建立教務人員分組聯系和教育改革項目中期檢查機制,在研究進度、經費執行、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監督考察和提醒,保證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同時,更加充分發揮學院在教育改革項目上的指導職能,通過中期檢查時的專家指導、評價和教育改革項目分組研討時的相互交流、探討,促進項目建設的中期反思和調整;及時了解項目研究中的困難,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幫助和資源分享,真正實現對教育改革項目的中期督導與促進。
(3)施行多元驗收,實現以“結”實“改”。在教育改革項目結題驗收時,首先繼續強化結題驗收答辯,在全面聽取、了解、質疑教育改革項目的建設過程和所得成果后,評判項目成效;其次,逐步推進實際考察,通過課堂教學聽講、基地走訪等方式,更加客觀、深入地評估項目建設實效;最后,試點學生評價機制,通過在結題驗收答辯和實際考察環節加入學生評委和學生調研的環節,真正了解學生對于教育改革項目實施及效果的反饋,明確教學改革項目建設的意義和價值。
(4)注重成果落地,實現以“研”定“改”。對于教育改革項目建設而言,項目研究和建設只是手段,而落實研究內容與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并真正提升教學質量才是其實際意義所在。因此,學院要注重推動教學改革的成果盡快落地,甚至“邊建設邊落地”,以期通過實際效果的評價調整建設方向,完善建設內容,服務學生培養。同時,注意教育改革項目中優秀成果的示范和推廣,通過校內優秀項目展示會、分享會或實地聽課等多種方式,在校內形成優秀項目的示范帶動效應,影響、激勵和帶動更多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5)探索獎勵機制,實現以“獎”助“改”。對于完成質量高、成果突出的優秀教育改革項目,學院要在積極配合、支持和幫助他們參與校級、省部級及國家級優秀項目評比;同時,在征求學校意見的基礎上,整合學校、學院各方面資源,在學院內構建了優秀教育改革項目獎勵與職稱評定、業績獎勵、個人發展等方面掛鉤的評定機制,形成“重教育改革、促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圍,激勵全院教師積極參與,認真研究,做出成效。
三、小結
關鍵詞 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 精品視頻公開課 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57
國外在2001年就開展了開放教育運動,以麻省理工學院的OCW(Open Course Ware)項目為代表。在國外,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開放教育資源和麻省理工學院OCW項目的研究上,既有研究開放教育資源帶來的影響以及開放教育資源的推廣策略和面臨的挑戰方面,也有對某個學校開放課程項目的單獨研究,其中對麻省理工學院OCW項目的研究居多。在國際公開課受到熱議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在2011年出臺的《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建設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高校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國內對“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和研究也自此開始。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對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擴大社會教育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筆者結合“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實踐,就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談一些體會,并對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對我國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研究和發展有所啟示和幫助。
1 精品視頻公開課開設的目的
教高[2011]8號《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精品視頻公開課著力推動高等教育開放,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主流文化、宣傳科學理論,廣泛傳播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和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提升高校學生及社會大眾的科學文化素養,服務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造紙術為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紙張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文化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和工農業生產的重要原材料。普及和傳播高校造紙優質課程資源,促進本專業和相關專業學生以及社會大眾對造紙行業的了解和相關知識的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精品視頻公開課開設的基礎、選題和內容
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以高校為主體,以名課為基礎,以選題、內容、效果及社會認可度為課程遴選依據。①②
我校輕化工程(制漿造紙工程方向)專業成立于1977年,為華中地區唯一的制漿造紙本科專業,也是我校一直以來的特色專業,③為華中地區造紙、化工等相關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工程技術人才。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淀后,形成了一支人員結構合理,教學和學術水平高的教師隊伍,于2011年申報獲批了“植物纖維化學”的湖北省精品課程。在學校、學院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和鼓勵下,團隊負責人2014年申報獲批了 “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湖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在此基礎上,團隊教師總結了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授課和視頻制作經驗,申報了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并在2016年成功獲批教育部第八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從上述可以看得出來,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申報要有一定的基礎,首先是政策基礎,也即學校、學院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④因為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從申報材料準備到視頻錄制涉及很多過程,單憑授課團隊自身力量是無法完成的,比如視頻錄制會議廳的借用和視頻錄制需要相關部門的協調和支持,此外,視頻公開課內容的選擇、課件的準備以及后期視頻的剪輯需要耗費主講教師很多的精力,這些也需要學校、學院在職稱評定以及績效發放等方面給予支持;其次是學科基礎,只有經過多年的學科發展和積淀,才會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源以及優質的教學隊伍,回顧本視頻公開課的成功,可以看出“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由于精品視頻公開課的開設目的在于傳播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和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提升高校學生及社會大眾的科學文化素養,⑤所以視頻公開課的選題很重要,要求特色鮮明,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因此,本視頻公開課的題目定為“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
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求同時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因為不同于以往的本科生授課,不能照本宣科,講授內容既要兼具科學性、規范性,又要通俗易懂,不能過于詳細和專業。課程設計方面要求打破傳統,追求新意,⑥同時各講之間要相互銜接。本視頻公開課以省級精品課程“植物纖維化學”為基礎,穿插講述了“制漿原理與工程”與“造紙原理與工程”等專業課程的相關知識,使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視頻公開課在第一講中便回顧了造紙術的發展、介紹了造紙的主要過程以及造紙原料的主要成分和化學結構;第二講中接著介紹了植物纖維原料的分類、纖維的形態、主要化學成分及其在制漿過程中的特性;第三講中講述了植物纖維原料中對制漿和造紙影響最大的化學成分--木素的存在及木素的生物合成;第四講中講述了植物纖維與造紙過程的近紅外光譜檢測與控制;第五講中講述了如何改變植物纖維的形態以及纖維形態的改變與紙張性能的關系;第六講中講述了基于木素高效脫除的制漿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技術。六講內容從造紙原料的選擇和控制開始,貫穿了制漿、造紙、檢測控制和最后的廢水處理,涉及了制漿造紙工業的整個流程;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以紙張實物、文字、豐富的圖片等多種形式表現,使枯燥乏味的課程學習變得直觀生動;教學策略方面以講授式教學為主,啟發式和案例教學為輔;課堂學習效果明顯,得到了學生和專家學者們的認可。
3 精品視頻公開課教師的選擇
精品視頻公開課要求以名師為基礎,通過教師的學術水平、教學個性和人格魅力,體現課程的思想性、科學性、生動性和新穎性。⑦由于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受眾面不僅是高校學生,還包括感興趣的社會學習者,因此,授課教師的選擇很重要。
“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內容涉及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包括儀器分析)、高分子化學等相關基礎課程,課程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抽象、枯燥和難以理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同時又使該課程的社會受眾面更廣,使課程生動形象,我們在該公開課教師的選擇上慎之又慎,既考慮教師的專業研究方向,又考慮教師的授課經驗,以及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最后公開課的教師選擇了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兩名教授,三名副教授,其中謝益民教授畢業于日本名古屋大學,是我國木素界的知名專家,為湖北省教學名師,袁世炬教授為有三十幾年教齡的專業教師,課堂經驗豐富、專業知識面廣;聶青和劉智副教授不僅有二十余年的教學經驗,還有多年的工廠設計經驗;王鵬副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植物纖維化學,與該精品視頻公開課密切相關,而且講述的是他最擅長的木素部分;正是由于選擇了合適的授課教師,后期的錄像攝制、剪輯等過程進展才比較順利。
雖然過精心的準備和制作,“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 精品視頻公開課成功獲批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并在“愛課程”網和網易等網站以“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形式免費向社會開放,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同大多數精品視頻公開課一樣,授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較少,⑧此外,由于課程的錄制是在學校會議廳進行,課程在表現形式方面相對單一,缺少傳統的教學媒體――黑板,主要是教師的個人講述和PPT的播放。這些都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一方面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做好信息技術與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
注釋
①⑤⑦ 教高[2011]8號.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
② 謝幼如,王芹磊,彭麗麗,等.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教學特征與師生行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10:90-96.
③ 邱先琴,孫鳳蘭,聶青,等.制漿造紙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湖北造紙,2011.2:48-50.
④ 仝斌,蔡苗苗.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啟示和探索[J].知音勵志,2016.7:93.
唐縣長古城中學
一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校以課堂改革為基礎,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變革為核心,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課改之路。學校先后獲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教學工作綜合評估先進單位”、“中考教學質量進步單位”、“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家長的高度認可。我校多次校務會成員調度會、全體教師動員會,對課堂教學改革教進行了剖析。最后達成共識:認為只有改革才會有出路;只有改革才會有發展;只有改革才會有生命力;只有改革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為了開闊教師視野,學校多次帶領全體教師到保定17中、保定三中分校、高碑店軍城中學;并在學習后組織參觀教師開展了研討,共謀我校課堂改革的整體規劃,同時也在我校展開了“學案+導學+自主合作”為主要形式的課堂改革,已取得一點成效。
⒈資金保障:今年我們組織畢業班全體教師分別參加了石家莊中考培訓會,共投資培訓費三千余元。為了充分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學?;ㄙM8000多元購買了一體機,每年的油墨紙張的費用達到2萬元。學校堅決支持教師的各類培訓學習,每年都組織有關教師有針對性的外出學習或聘請有關人員來校進行專題培訓。今年我校語文、數學、英語、生物老師共計22人次到保定三中分校參加名師工作室課改展示課的觀摩,周海霞、甄玉娟老師參加語文新課改培訓,申麗娜參加國培計劃培訓;校長及骨干教師8人次參加了由樂金才教授主講的唐縣課堂教學改革培訓會;我校邀請課改教育專家劉亞平、王萍來我校就小組建設,導學案的使用編寫進行了專題培訓。此項開支每年都在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以上。
2、時間保障:學校每周都安排了不少于4學時的校本教研、培訓時間。積極組織我校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學習。主要包括: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繼續教育、國培計劃、骨干教師培訓、項目教師培訓、河北省教師網絡遠程教育、教師崗位學歷培訓,教研室組織的各種業務培訓,省市組織的各種業務培訓等。做到了教師能去則去,費用一律由學校承擔。
3、結合實際,依托教研,搞好校本培訓
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思想統一,思路明確,措施得力,極大的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近年來,我校先后進行了“學案教學法”和“目標教學”的研究實踐。目前我校積極開展“三步六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它是在師友互助+小組合作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流程是: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提問展示-—點評精講-當堂訓練-補救達標。即獨學、對學、群學”的學習過程,這幾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環環相扣,互相補充,相互促進的。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己解決20%;通過組內討論交流共同解決50%; 提問展示師生共同探究解決20%;通過教師集中精講解決10%. 教師一直穿插在學生之間,不斷地點撥、啟發、引導,保證了課堂的高效進行。
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每課時的時間分配如下: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占50%的時間,提問展示、點評精講占20%的時間,當堂訓練占20%的時間,補救清遺占10%的時間。 每節課上,老師連續講解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整節課講授時間不超過13分鐘。
⑴ 學案導學是創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
⑵ 嚴格落實集體備課是創建高效課堂的保證。
導學案設計的過程“分塊準備—集體研討——個人修改——注重反思。發揮集體的智慧保證了導學案的質量。導學案教法的四環節:依標自學 ——質疑、釋疑——網絡要點——檢測矯正,這樣環環相扣,能保證學習的效率,絕大多數教師都能認真的準備和正確的使用導學案。
⑶ 以學定教,是實現高效教學的關鍵。
集體備課是導學案實施的基礎,今年以來,在長古城中學實施的課堂改革,就是以導學案導學法為主要形式,因此集體備課已經成為我校校本研訓中常規的教學要求。
我們要求教師應該做到以學定標,以學選材。即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學習目標和選擇教學內容。明確我們是用教材教學而不是學教材。
⑷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是創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高效課堂要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精雕細刻。每一個環節的設立,先要考慮為什么要設立,其目的是什么,它與總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關系。
4、取得的成績
我校2015年到現在,教師共計100篇。20位教師的教學課件設計榮獲優秀獎。在參加市縣級優質、做課大賽中,共有25位教師榮獲優質課獎。學校榮獲保定市優秀教科研學校稱號,保定市師德優秀單位。中考教學進步單位,就今年一年來教師的課改論文有10獲獎,教學標兵3人,中考優勝獎12人,保定市教學標兵3人,保定市優秀班主主任3人。保定市學科名師1人,保定市骨干教師3人,保定優秀教師1人,河北省優秀教師1人。學校獲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優秀集體等榮譽稱號。
5、課改任重道遠
本學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個人發展每個人”辦學理念的指導下,突出質量立校與科研強校的指導思想,以“用作為換地位、用成就換尊嚴、用奉獻換形象、用今天換明天”的信念,實行精細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組建設、教師隊伍培養和教學科研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二、工作思路:
以質量建設為中心,以教研組建設為依托,以教學科研為突破口,推行教師自我發展規劃,整體提升教師隊伍教育教學科研水平;改進教師評價方法,以教師的發展為本,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激發教師的潛能,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觀念先進、業務精良的教師團隊,實現教學質量的恢復性增長,進而實現跨越式的增長。
三、具體內容:
(一)教研組建設方面
1、堅持業務學習,實施讀書行動計劃
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實施讀書行動計劃,建設學習型教研組。為達到新課程體系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底蘊,教研組要引導教師養成“閱讀”的習慣,喚醒教師的讀書需求。在教師發展規劃中,每位教師制定每學年的讀書學習計劃,并上報教科室,存入教師個人檔案。對“多讀多思、以讀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師給予適當獎勵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課堂教學,開展教學交流活動。
課堂教學的質量是學校生存的根本,通過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課堂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課堂教學離我們預設的目標還相差較遠,有的老師僅僅在公開課中加強了研究和應用,在日常教學中應用很少,還有極少量的教師對其興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課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課堂教學,力爭把這項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組為單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舉辦“四有”生本課堂教學達標活動,以教研組長、備課組組長、組內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組成聽課評委組,進行量化打分,實現課堂教學人人過關、力爭80%達到優秀的目標。
在今年9月下旬,舉辦教研組長研究課活動,10月份舉辦高三第一輪復習探討課,在明年2月上旬舉辦新進教師匯報課,下旬舉辦高三第二輪復習探討課,3月舉辦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4月舉辦中年教師優質課競賽。
3、落實集體備課制度
認真執行《遠安一高備課組量化評估方案》,備課組長要增強備課組的凝聚力,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要進一步加強集體備課的實效性研究。提倡以備課組為單位備電子教案,嘗試學案導學的做法。高一備課組要加強初高中銜接教學的研究,在教學內容上進行銜接,在學法上進行指導,9月份完成初高中銜接教學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級備課組在培優輔差上加強研究,制定計劃,在明年5月份完成遠安一高培優輔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備課組要加強高考的研究,提升復習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實基礎和培養能力的研究,特別是培優的研究要加強,盡快出成績。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強課題研究,積極探索校本課程開發。
課題研究要為教學服務,用課題帶動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長;課題研究要有
利于教師的發展,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終極目標;課題研究采取分階段進行,分級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證進行考核獎勵。
省市級課題研究要有組織有計劃,教研組要全員參與,分工合作,教研組長和備
課組長積極協助課題組開展研究、整理資料和匯報結題,并在教研組內推廣實踐,力爭在二至三年內完成。學校對其大力宣傳,擴大影響,并按照《遠安一高教改課題立項及管理辦法》對課題組給予獎勵。
小課題研究(包括校級課題和個人課題)要立足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要求本著“低起點、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響”的原則確立。學校平常的教學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學的小問題,課題都是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來的,教師的教研要強調問題解決,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論文形式寫出來,學校匯編成冊,在此基礎上進行評優獎勵。
在9月15以前,教研組長對本組的課題進行摸底,對本學年的課題研究寫出詳細具體的計劃,包括課題、課題負責人及課題成員、課題實施方案等。
5、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開展具有學科特點的學生活動
教育部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普通高中要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要讓"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設計要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創造條件?!卑凑铡哆h安一高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開展活動,可采取先分學科小規模研究再分教師全范圍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學習課程做大做強。本學年,由教科室與高一年級具體實施。
以科技體育藝術節活動為契機,教研組每學期開展1~2次大型學生活動,如語文組的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活動;外語組的口語比賽,書法比賽;化生組的環保社團活動等等。
(三)教師隊伍培養方面
6、加強師德建設
教書是一種職業,有其獨特的職業道德標準和規范;教師是一種事業,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作為教師,應具備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同舟共濟的協作精神和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
本學年,我們將豐富教師師德檔案內容,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從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和為人師表八個方面進行細化考核,結合學生評教。一學年進行師德評比,樹立師德標兵(一個學科一至二名),進行表彰和宣傳。
7、建立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啟動“名師工程”
(1)建立教師個人發展三年規劃,主要包括“三定兩勤”,即定方向、定目標、定措施、勤學習和勤總結,同時把個人課題研究,讀書計劃,,個人博客建設等納入發展評價體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師完成個人申報材料,一式三份,教師本人、教研組長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動一高十大教師和“遠安一高名師”的評選,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大力宣傳其事跡,發揮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輻射作用,提高教師的社會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3)培養青年教師,使其成為青年骨干教師儲備人才和教壇新秀,鼓勵全校更多的教師爭當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參加各級各類學會、論壇等組織。給教師評職晉級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
8、創新教師培訓方式,加快教師專業化成長。
(1)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請專家進校講學講課。以教研組為單位聯系掛靠一個學校,簽訂協議,教研組長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計劃,定期把教師送出去學習,以兩年為一個時間周期,保證每一位教師都有一次出去學習的機會,及時獲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的一切外出學習交流活動安排均由教研組長決定,統籌兼顧,做好記載,要求外出學習教師在教研組內匯報,并有關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檔。
(2)強化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堅持師徒結對,雙方簽訂三年培養計劃。促使以老帶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師學理論、做習題集、寫課后反思,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本年級大型聯考統考,促使其業務水平快速提高;開展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活動,創造各種學習機會對青年骨干教師進行培養。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交互教學設計;課件大賽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3)23-0028-04
北京大學師資力量雄厚,不僅擁有許多資深教授、教學名師,而且在教學中涌現大量獲獎的青年教師,他們學識淵博,講解透徹、在課堂教學中彰顯教師個性風采,極受學生歡迎;但總體相對而言,這些優秀教師的教學信息化資源卻很困乏。如何激勵、引導、幫助教師,設計與制作出獨特的課程教學資源,以輔助促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我們近幾年來所思考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一、北京大學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概況
去年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簡稱《規劃》)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簡稱《綱要》)的子規劃,針對教育信息化內容進行了細化和落實。在教育信息化體系六個要素中,“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
教育信息資源可分為教育軟件資源和教育管理信息資源兩大類。其中教育軟件資源主要包括多媒體教育信息資源(多媒體素材、各類CAI課件、網絡課程等)、圖書情報信息資源、各種工具類資源、Internet資源等。
北京大學早在1989年就開始籌建校園網,醞釀規劃學校教學信息化建設。92年北京大學校園網(一期)正式開通,93年就在全校范圍內開始實施使用網絡和計算機進行數字化教學和管理。圖書館、計算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原電教中心)被稱為我校公共服務體系的“三架馬車”,也是我校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的主要承擔單位。
圖書館建立起宏大的學科齊全的館藏體系、數字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為全校師生提供文獻資源保障與服務;計算中心主要承擔全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維管理、全校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及集成、全校公共課程的上機實習機房的管理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傳統業務是全校多媒體教室及語音實驗室的技術支持、有線電視及天線的管理;課堂實錄、視頻制作等數字教學資源制作;全校教職員工的教育技術培訓;CAI工具軟件及課件的研制等。
最近五年,本中心根據國內外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學校教學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以及院系教師對教學信息化支持的需求,增加并調整部分中心業務職責和范圍,把與教師教學密切相關的網絡教學平臺、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等資源的建設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
北京大學近10年教學信息化中課程資源建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2003年之前主要是院系教師自行課程資源建設的起步階段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及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學校各部門及院系從80年代開始陸續為教學和管理配置了計算機和服務器。一部分教師首先應用PPT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將教學資源放到院系提供的FTP服務器上,供學生課外下載;個別院系提供WEB服務器,極少數教師自行創建簡單的課程網站,供學生課外瀏覽;
當時教學資源較少、制作技術落后;資源種類不多,無視頻在線點播;院系無技術支持隊伍,學校無資源管理平臺,無面向教師的技術支持單位,是初級探索階段。
2.2003-2010年是各級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發展階段
2003年4月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北京大學由校領導帶隊、教務部組織實施、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技術支持的精品課程申報及建設工作模式。即教務部制定管理條例、激勵政策、監督協調各部門工作;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則承擔精品課程資源制作方面的任務,包括教學錄像的錄制剪輯、申報材料DVD光盤制作;自2005年開始又增加北京大學精品課程網絡平臺建設及運行管理、視頻點播流媒體服務器的更新和管理、教師課程網站的設計與制作等工作。
截止至2010年,北京大學已獲準國家級90門(校本部71門,醫學部19門)課程;北京市級87門(校本部68門,醫學部19門)課程,居全國精品課程前列,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為我校教學資源的快速發展帶來契機和動力。
雖然絕大多數教學視頻由本中心錄制,但還有三分之一的精品課程網站資源分散存儲在各院系服務器上,性能不穩定、訪問不流暢;課程資源技術標準、制作質量不一樣;最主要問題就是當時精品課程網站定位于申報材料的呈現和展示,不能很好地支持日后發展的實際互動教學的需要。
3.2009年至今網絡交互教學課程資源建設的逐步成熟階段
早在2004年,教務部和本中心合作研發“北京大學網絡教學平臺”。該平臺只針對北大師生開放,分為教務系統(開課排課、人員管理)、教師系統(通知、上傳課件、布置作業、討論答疑)、學生系統(提交作業、課后輔導、課程討論等)。該平臺正式運行5年,基本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
《綱要》中強調“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北本┐髮W早在2008年開始選用基于“Blackboard”來建立“北大教學網”(http:///)。該系統的最大改進就是與學校教務選課系統、統一認證系統的數據進行對接;教學資源分級(個人、課程、院系、教參)統一管理、交互式教學活動設計豐富(測試、調查、題庫、成績、協作等)、在線編輯排版功能強大(文字、圖片、視頻、公式等)、課程管理功能完善(人員、復制、備份、課程定制等),是更加成熟與穩定的商業化的教學管理平臺。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自2009年開始,免費幫助教師在“北大教學網”移植或制作了校本部全部國家級(本科)64門以及部分市級精品課程資源,教師只需在課程中添加交互教學活動,就可以快速建立起滿足實際教學需要的網絡課程。特別是2009年通過策劃承辦“北京大學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大賽”,樹立交互教學的網絡課程應用典范,以引導、幫助教師靈活高效地使用教學網。
目前,“北大教學網”更新使用“Blackboard”9.0版本,是北大教學管理部門(教務部、研究生院)推薦、院系和教師首選的網絡教學平臺。該平臺正式運行5年,據統計,目前已有用戶近5萬名、課程近1萬門;實際用戶和課程的使用率近50%。
二、北京大學課件大賽組織管理及成效
為了推動北京大學教學信息化建設,鼓勵優秀課件制作與教學創意,提高教師教育技術及網絡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實現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北京大學分別在2007、2009、2010、2011和2013年舉辦了五屆校級“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大賽”。
1.校級大賽得到學校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本中心與學校相關部門多次聯系協商,經主管校長同意,主辦單位確定為教務長辦公室、教務部、研究生院、人事部、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工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承辦單位為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具體負責大賽各項組織管理及技術服務等相關工作。校工會給予大賽部分資金支持。
2.學校對課件大賽的鼓勵獎勵政策
參加校級大賽獲獎的教師和單位,由北京大學統一簽發榮譽證書、獎牌(杯)等;
參加校級和全國大賽的獲獎成績作為我校每三年舉辦的教學信息化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比的重要評比指標之一;
所有對外參加課件大賽教師的評審費和會務費由大賽組委會統一報銷;
所有參加校級大賽的教師將得到相應的獎金;
在學校慶祝教師節大會上,由校領導宣布大賽獲獎教師名單;
“北大新聞網”、“北大信息”、“北大教學網”、“大賽網站”大賽獲獎信息;
全國大賽獲獎教師可從教務部申請教改研究專項經費。
3.堅持以教師為本的大賽組織原則
大賽日程安排密切結合教師教學需求,又不影響教師教學工作。我們在每年2月一開學就做出宣傳頁和大賽網站,宣傳推廣并啟動大賽;在3~4月開展一系列大賽免費培訓課程;3~6月了解教師教學需求、指導教師改進作品;6月底(考試結束)進行作品征集、作品初審;7月初(放假前),進行校級大賽現場決賽;7~8月放假期間,技術支持教師改進作品;9月協助教師準備參賽資料;10月指導并技術支持教師參加全國比賽;11月組織大賽工作研討會;12月整理匯總大賽資料。
大賽組織管理處處體現以教師為本,讓教師時時感受到我們的貼心服務。我們一貫堅持對參賽教師的技術支持服務是免費的。只要教師有創意靈感,或有全面改進課程資源的意愿,就可以報名參賽,我們技術支持團隊會指導并幫助這些教師快速實現,從素材設計加工、視頻編輯管理、教學設計改進以及參賽作品包裝等。
針對每個教師的顧慮和壓力,給予參賽教師各方面的的支持。我們常與教師進行溝通,在做好賽前指導、技術支持工作的同時,還主動與院系領導進行溝通。有的院系不僅在工作上支持教師,還撥??瞠剟顓①惤處?,使得教師倍加鼓舞,更加專注參賽準備。
4.大賽組織規范評選結果公正
大賽作品分為多媒體課件組、網絡課程組、微課程組,安排在同一場地不同時間段內進行。大賽聘請了主辦單位領導、各院系知名教授(包括醫學部)等十人擔任評審工作。
大賽評選分為作品初評(技術人員)、賽前預評(專家評委)和現場決賽(專家評委)。專家評委在賽前需要登錄大賽網站,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在線預評;在決賽時聆聽每一個教師15分鐘的現場講解,針對每個教師提出1~3個問題,最后現場打分;工作人員現場核算(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八個評委的平均分為教師大賽成績。
我們比賽現場完全開放,全校師生可臨場觀摩;我們錄制參賽選手全程視頻的同時,還進行網絡直播工作。
5.校級大賽及全國比賽的成效
(1)培訓情況
五年來,本中心面向所有北大教師免費開設課件制作類培訓課程13門,包括音視頻處理與轉換技巧、圖像處理與美化技巧、快速制作FLASH課件技巧、交互式網絡課件制作技巧、高級PPT課件制作技巧、網絡課程設計與制作技巧、校級大賽參賽指導、全國多媒體大賽參賽指導等。共138 學時,培訓150 人(不重復計算),提高教師教育技術及網絡應用能力,受到教師的普遍歡迎。
(2)參賽情況
校級大賽自2007年開辦以來,越來越得到院系教師踴躍參與,五屆大賽共提交72個參賽作品,參與人數為105人,覆蓋校本部18個院系,醫學部8個單位(第三醫院、護理學院、人民醫院等)。
北京大學從2009年開始,已四次組織參加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主辦的“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共提交26個作品,其中一等獎5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個,優秀獎14個,教學設計獎2個,藝術效果獎1個,榮獲兩屆的組織獎和個人獎。
(3)效果評價
自舉辦大賽以來,得到師生的普遍認同。我校副教務長在學校教師節表彰大會中多次對大賽給予高度肯定和鼓勵,校工會也特別資助大賽的部分經費。參賽教師在賽后研討會上發言,認為大賽是個“契機”,可以免費得到全面的技術指導和支持,能夠系統地改進和更新課程網站,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加快課程資源的建設。同時也可以培養和提高自身素質、獲得榮譽及教學成果。這些反饋表明大賽的做法基本達成既定目標。
三、以賽促建的課程資源建設經驗
我校舉辦課件大賽的核心宗旨是“以賽促建,樹立典范,加快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舉辦大賽不是目的,只是一種形式、手段,更是促進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的推力。我們通過五年的工作實踐,形成較為合理的建設模式。
1.推薦教師參加課件培訓課程,培養教師課程資源建設基本技能
我們在春季一開學,就策劃啟動新一屆大賽。由組委會向全校大賽通知(內含免費培訓課程通知),教師(包括醫學部)可以通過大賽網站在線報名選修課程;我們每周也定期培訓通知,提醒教師補修課程。
我們也根據每一個教師的前期需求及技能水平,推薦一些選修課程,以便普及教師課件制作知識,開闊教師課件制作視野;同時在培訓的過程中,幫助教師確定實現方案、指導教師解決技術難題。
每學期都有幾十個院系或個人報名參加培訓,也為宣傳推廣課件大賽創造有利條件。
2.鼓勵教師參加教學新思路項目, 引導教師初步建立網絡課程資源
“教學新思路”從2009年開始,由學校出資、本中心組織實施、一線教師參與的一項教改項目,每人可獲得學校4000~6000元課程建設經費。
由于項目要求起點低,我們鼓勵院系教師參加此項目。我們指導教師設計與制作他們在“北大教學網”上的網絡課程,同時針對有思想有創意的教師給予個別提高指導。通過一學期的探索建設,教師基本上搭建起與實際教學密切相關的網絡課程。
每期都有20人左右參加,也為培養挖掘參賽選手營造良好環境。
3.動員教師參加校級大賽,協助教師完成個性化課程資源建設
在大賽舉辦初期,院系推薦或教師主動參賽的不多,主要原因是教師認為自己技能水平不夠強,而且沒有時間和精力準備。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動員參加過培訓課程或教學新思路項目,有思想、有創意的教師參賽;同時我們從“北大教學網”中精選一些學科特色課程及青年教師參賽。在一對一幫助教師課程建設的同時,深度挖掘教師創意潛力,協助教師完成個性化課程資源建設。
我們在學期末承辦現場決賽,參賽教師在15分鐘內完成講解、演示及答辯。
大賽不僅起到“以賽促建、樹立典范,加快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的目的,而且為選拔推薦教師參加國內外大賽奠定后備基礎。
4.支持教師對外參賽,幫助教師樹立學科課程資源應用典范
我們在校級大賽結束,就根據獲獎作品特點和參賽要求,推薦教師對外參加不同大賽。
由于國內外大賽起點高、要求多、難度大,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加大支持力度,全方位地指導教師進行參賽準備,包括參賽作品的教學設計改進與實現、教學資源完善與美化;參賽資料的準備指導、修改審核與加工制作;現場決賽的賽前培訓與演練、現場指導與技術支持等,盡最大可能減輕教師負擔和壓力,做好參賽教師的指導員和助手工作。
我們選派的對外參賽作品,不僅結構清晰、資源豐富,而且緊密配合課堂教學,設計出許多互動教學環節,具有很強的課程獨特性,是我校滿足實際教學的應用典范。
5.組織教師賽后研討,提高教師教學應用水平及改進大賽管理
我們在課件大賽結束后,組織召開全校范圍內的課件大賽研討會,聘請校內領導、評審專家、參賽教師和部分教師參加。會上,我們提交總結報告,獲獎教師暢談經驗、評審專家點評大賽。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學習,給出大賽發展建議。同時我們將全部參賽作品及現場視頻整理后,放在大賽網站上,供其他教師參考學習,同時作為培訓課程的重點樣例。
6.推送教師對外交流,開闊教師視野及參與全國大賽工作
我校推送教師參加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舉辦的“高校數字教學資源建設研討會”;積極參與全國大賽工作,我校教師編寫了全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TITT項)項目的教材《混合式教學與交互式視頻課件設計教程》、 并作為主講教師參與全國巡回培訓;我校還有三名教育技術學者被聘請為全國大賽專家評委。這不僅使我校教師開闊視野,實時了解國內課件發展趨勢,而且通過加強交流,相互借鑒學習。
四、結語及未來發展規劃
教學信息化是一個宏觀復雜的系統工程,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我們的工作剛剛初見成效。
為了鼓勵和引導更多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保證大賽平穩持續發展下去,我們結合教師建議,改進大賽組織和管理方式,初步形成未來改進及發展規劃。
一是調整課程體系內容,堅持賽前免費培訓,即以實例講解、問題解答、解析優秀課件為主、增加教師上機實習時間等;
二是繼續支持教師參賽,組建專業隊伍配合教師參賽,即購買國內外優秀課件制作工具、組織人力研究課件開發技術,中心技術人員根據教師需求參與到課件制作中去,形成共同開發,共同參賽的團體;
三是形成學校常規賽事,申請學校專項資金支持,爭取每屆25個以上作品參賽,推薦和支持10名教師參加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以及國際賽事Greenhouse 優秀課程設計大賽等;
四是堅持學習交流活動,共同提高進步,即賽后召開大賽總結座談會,聽取院系領導、專家評委和參加教師對課程資源建設、大賽組織管理、教師教學技術支持服務等方面的建議,并整理成冊?!耙再惔俳ā?,開展交流活動,促進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