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5: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級職稱公示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第一條德才兼備原則。按照評審標準條件,全面考察申報人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學術水平、業務能力和任期業績。通過評審工作的導向作用,引導專業技術人員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業績。
第二條客觀公正原則。評審工作以各系列(專業)評審條件和申報人的參評材料為依據,通過評議、量化打分等形式,對申報人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三條民主評議原則。堅持民主程序,走群眾路線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評審期間,評委會委員一律平等,評委不得以在原單位的行政職務影響評審工作。
第四條責權統一原則。評審工作由主任委員主持,按照程序和要求開展工作。實行評審工作責任制,評委會組成人員分別對其評審結果負責。
第五條堅持標準原則。嚴把標準條件關和評審質量關,堅持公開、平等、擇優的原則,確保評審結果準確、公正、客觀。
第二章評審組織
第六條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設置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推薦評議委員會(以下簡稱推評會)和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初評會)。
第七條推評會和初評會按以下原則組建:
統一管理的原則;
各司其職的原則;
因事組建、調整、撤消的原則。
第八條推評會和初評會在縣職改辦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各執行評委由縣職改辦從各專業評委信息庫中隨機抽取。
第九條建立評委信息庫。
(一)評委信息庫建立的原則:
中、高級推評會由本專業高級以上職稱人員組成;初評會由本專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組成。
(二)評委信息庫人員條件:
政治素質好,職業道德高尚;
業務水平高,工作能力強,是本系統、本單位、本行業的技術骨干;
堅持原則,辦事公正,群眾基礎好。
(三)評委信息庫必須及時更新。
入庫評委中如有工作調動、離退休、亡故或受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等情況,其所在單位及主管部門應立即向縣職改辦報告,并重新推薦入庫人選,以便及時調整、補充。
第十條推評會和初評會一般由7——11人組成(不等于2的倍數),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部分專業根據評審工作的需要,可設立專業評議組。專業評議組隸屬于推評會和初評會,組長由推評會和初評會委員擔任,人員由5——7人組成(不等于2的倍數)。
第十一條推評會和初評會當年組建,當年有效,下個年度重新組建。其組成人員連續參加推評會或初評會原則不超過兩次。
第十二條推評會和初評會的工作職責:
1、推評會的工作職責是依據國家、省、市關于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對申報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申報材料進行評議評價,確定是否推薦;
2、初評會的工作職責是依據國家、省、市關于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對申報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申報材料按照評審條件進行審查并評審,確定是否通過。
第十三條召開推評會和初評會議時,縣職改辦將采用一定的聯系方式,分別通知參會評委的會議時間和會議地點。
第十四條推評會和初評會在主任委員主持下開展工作,主任委員因故缺席時,由主任委員委托一名副主任委員主持。評委無特殊原因必須出席會議,不允許委托他人、也不允許補投票。
第十五條職稱評審工作實行回避制度。執行評委及工作人員在涉及評審其直系親屬時,應主動回避或被告知回避。
第十六條參與評審的執行評委和工作人員,不得泄露評委會組成人員名單、會議時間、地點和各評委的評審意見。
第十七條對利用職務之便營私舞弊、泄露內部討論情況、干擾評審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除取消其評委資格外,并要嚴肅處理。
第十八條評審工作結束后,本次執行評委的職責即行終止。
第三章崗位審核
第十九條事業單位評審各級各類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時,必須有空缺專業技術崗位職數(評聘分開事業單位不受此條款限制)。
第二十條縣職改辦依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及《市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聘狀況表》進行崗位審核。有空缺專業技術崗位職數的,方可同意開展職稱評審工作。未進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單位,不予開展職稱評審工作。
第四章職稱申報
第二十一條縣職改辦根據市職改辦職稱評審文件,安排當年度職稱評審工作。
第二十二條各單位公示本年度單位應評專業技術崗位職數和評審條件。
第二十三條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依據崗位職數和評審條件向單位提交書面申請書。
第二十四條申報單位對申報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并將審查結果向本單位全體人員進行公示,征求群眾意見,公示期為7天。
第二十五條經公示無異議人員的評審材料,由主管部門以正式文件報送縣職改辦進行初審,對材料不完整、填寫不清楚的,由申報人所在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完善。
第二十六條對初審合格人員的評審材料,主管部門按照評委會的上會要求進行歸類整理,同時填寫《市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參評人員名冊》。條件成熟后提交推評會或初評會。
第二十七條對不符合職稱申報規定程序、群眾意見較大及有弄虛作假行為的人員,不得推薦上報參加評審。
第五章評審程序
第二十八條推評會或初評會召開會議時,由評委會或縣職改辦通知相關人員及會議時間和地點。
第二十九條召開評委會時,評委會委員出席人數不得少于委員總數的三分之二。
第三十條推評會或初評會按以下工作程序開展工作:
1、宣讀評審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
2、職改辦領導對評委會評審工作提出要求;
3、評委會主任主持評審工作,在列席人員中提名并表決產生監票、唱票、計票人員;
4、組織學習職稱評審辦法、評審條件和評審紀律;
5、按照定性、定量或量化打分的辦法,對評審人員的評審條件、評審材料進行逐一審查,采取表決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評審。評審人員同意票數超過到會評委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即為通過;
6、評審表決后,評委會主任當會公布評審結果,到會評委在評審結果和會議記錄上分別簽名。評委會應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中寫明評審結論,由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簽字,并加蓋評委會印章;
7、會議結束后,評委會要以正式文件,將會議時間、會議地點、應到評委人數、實到評委人數、評審結果等情況報送縣職改辦,并附《市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結果花名冊》;
8、為提高評審質量,推評會或初評會當年未通過者,不再進行復議,下年度重新申報;
9、縣職改辦領導及有關同志全程列席評審會議,但不參與表決投票,不做導向性發言或表態。只負責對評審政策的解釋、對評審程序的指導和對評審紀律的監督;
10、推評會和初評會建立會議記錄制度。記錄內容包括會議時間、地點、應到評委人數、實到評委人數、評委姓名、會議議程、評審對象評議情況、評委發言摘要、投票結果等。會議記錄應做好歸檔保密工作。
第六章評審材料
第三十一條符合職稱評審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時需準備評審材料。評審材料必須真實、規范、完備。
第三十二條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時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一式3份;
(二)《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一式2份;
(三)證書:
1、第一學歷和第二學歷畢業證書的原件及復印件;
2、《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3、任現職以來的聘任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4、在有效期內的外語合格證書或外語免試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5、計算機考試合格證書或免試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四)任現職以來專業技術工作總結,按以下內容撰寫:
1、工作簡歷。簡要說明參加工作以來的經歷;
2、學歷情況。包括參加培訓和進修情況;
3、工作實績。任現職前簡要寫,任現職后重點寫,要求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4、任現職以來專業論文、專業論著的發表情況及參加專業學術交流會議情況等;
5、申報理由。
(五)任現職以來在國家、省、市正式刊物或規定刊號上發表的專業論文、論著。期刊必須具有ISSN(國際統一刊號)或CN(國內統一刊號)刊號。論著必須具有ISBN書號,合著的需提供本人著作部分
的公證證明。對非本專業論文或在境外、港澳出版的中文刊物以及繁體字印刷刊物和在增刊中發表的文章,不能作為參評論文。刊稿單位出具的刊稿證明不予采用(初級職稱評審人員不受此條件限制)。
(六)評審中、高級職稱所需論文的篇數、字數,合著論文所需的排名,根據省、市職改辦的文件規定辦理。
(七)推薦報告及公示材料。
(八)報送材料目錄
第三十三條評審材料及證書復印件必須統一用標準A4紙張形成。
第三十四條論文、論著的復印件必須包括刊物封面、目錄及論文、論著所在頁面。
第三十五條評審政策涉及工齡條件的,必須以個人原始檔案的記錄予以佐證。
第三十六條無學歷證書的,以個人學籍檔案進行佐證,院校出具的學歷證明函件一般不予采用。
第三十七條評審材料的內容及所有證件的復印件,都必須經過單位和主管部門審核、簽字、蓋章,以確定其真實性。對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評審材料不予接收;對于偽造學歷、資歷及相關證書,剽竊他人技術成果,抄襲他人論文論著及其他違紀違規的參評人員,一經查實,取消其參評資格。已經評審通過的,取消評審結果并收回證書,其本人三個年度內不得參加職稱評審。
第七章資格審批
第三十八條各系列各級別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取得必須經縣級推評會或初評會進行推薦或評審。
第三十九條初級評委會評審通過人員由縣職改辦審批;
第四十條中級評委會評審通過人員由市職改辦審批;
第四十一條高級評委會評審通過人員由省職改辦審批。
第八章破格評審
第四十二條不具備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規定的學歷、任職年限條件,但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具有真才實學并符合其它評審條件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破格評審專業技術職務。
第四十三條破格評審職稱人員,占用本單位專業技術崗位。
第四十四條中、高級職稱破格評審條件。
中級職稱破格評審條件。
取得計算機合格證書(或免試證)及外語免試證,且任現職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評審中級職稱。
1、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含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并持有證書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含企業技術創新獎、教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前三名、二等獎前二名、三等獎第一名并持有證書者;
2、獲國家級農業技術推廣獎、科技成果獎并持有證書者;省部級農業技術推廣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前二名、二等獎第一名并持有證書者;
3、獲地市或省廳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前二名、二等獎第一名并持有證書者;獲農業技術推廣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名并持有證書者;
4、在教學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獲市級以上先進(優秀)教育工作者、勞模、優秀班主任,或獲得一次省級教學能手,兩次市級教學能手,或出版教育教學專著3萬字以上;
5、在危難險重各類突發事件中做出重大技術貢獻的人員;
6、在高新技術成果引進轉化推廣工作中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或在企業管理中求實創新、銳意改革取得了突出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級經營管理者。
高級職稱破格評審條件。
取得計算機合格證(或免試證)及外語免試證且任現職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評審高級職稱。
1、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含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前三名、二等獎前兩名、三等獎第一名,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含企業技術創新獎、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名;
2、在危難險重各類突發事件中做出重大技術貢獻的人員;
3、在高新技術成果引進轉化推廣工作中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或在企業管理中求實創新、銳意改革取得了突出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級經營管理者;
4、引進的急需特殊人才;
5、在教學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獲得省級以上先進(優秀)教育工作者、勞模、優秀班主任,或獲得兩次以上省級教學能手,或出版教育教學專著5萬字以上。
第四十五條申請破格評審職稱人員,填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一式3份,《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一式2份,《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花名冊》1份,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職稱、學歷、獲獎證書、業績材料等原件和復印件各1份(復印件須經單位、主管部門蓋章)。
第九章資格考試
第四十六條全國性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考試及計算機考試工作,由縣職改辦統一組織實施。
第四十七條考試報名工作在縣職改辦統一指導下由下列具體部門組織實施:
1、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工作由縣財政局具體組織實施;
2、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工作由縣職改辦具體組織實施;
3、全國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工作由縣審計局具體組織實施;
4、全國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工作由縣統計局具體組織實施;
5、衛生專業中、初級資格考試報名工作由縣衛生局具體組織實施;
6、計劃生育專業中、初級資格考試報名工作由縣計生局具體組織實施。
第四十八條全國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合格人員,授予人事部統一印制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全國有效?!秾I技術資格證書》以及職稱計算機、職稱外語免試證由縣職改辦負責辦理。
第四十九條應試人員不能替考、代考,不能借用他人相片隱形報名。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其報考資格或應試資格,三年內不得報考。
第五十條報考人員的報考資格須經縣職改辦進行審查。未經縣職改辦審查的,考后有關業務縣職改辦不予受理。
第五十一條在縣及縣以下基層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可免試外語(需辦外語免試證)。
第五十二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免試計算機:
(一)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初次認定專業技術資格者;
(二)取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學??埔陨蠂医y招全日制院校畢業證書者;
(三)取得國家計算機與軟件資格考試合格證書,在單位受聘職稱時免考;
(四)山區縣及鄉鎮專業技術人員申報高級職稱者;
(五)年滿45周歲者。
第五十三條符合免試條件的人員,填寫《省職稱外語考試免試申請表》或《市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免試審批表》各一式三份,一寸彩照各一張,附本人相關免試條件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復印
件須經單位、主管部門審核蓋章),經縣職改辦審核蓋章后,上報市職改辦履行審批手批。
第五十四條高級證書辦理需填寫《省專業技術人員領取任職資格證書登記表》。
第十章職稱轉換(評)
第五十五條專業技術人員因工作崗位變動從事其它系列專業技術職務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職稱轉換(評)。
第五十六條初級職稱的轉換,由縣職改辦審批;中級職稱的轉換,報市職改辦審批;高級職稱的轉換(評),報省職改辦審批。
第五十七條職稱轉換按照“同檔次、同系列或相近系列”的原則進行。高級職稱及“同檔次、不同系列”的職稱轉換需進行評審,按職稱評審申報程序上報評審材料。
第五十八條工作崗位變動后從事不同專業的人員,需在新的崗位連續工作滿一年(衛生系列滿2年)以上,經單位綜合考核優秀方可參加職稱轉換(評)或考試。職稱轉換時本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原單位所屬人事(職改)部門審批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文件的原件和復印件;
(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原件和復印件;
(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四)《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轉換審批表》一式三份;
(五)所轉換系列任職資格評審條件規定的學歷證書、外語、計算機合格證(免試證)及其它硬件證明材料。
第十一章調入確認
第五十九條由外縣調入我縣的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和外省、市調入我縣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全國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人員除外),其職稱必須重新進行審核確認,并換發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六十條初級職稱確認由縣職改辦審批,中級職稱確認由市職改辦審批,高級職稱確認由省職改辦審批。
第六十一條審核調入人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時,本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原單位所屬人事(職改)部門審批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文件的原件和復印件;
(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原件和復印件;
(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四)《調入和軍隊轉業人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審核登記表》一式三份。
第六十二條單位對調入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應及時報送審核。在職稱評審工作過程中報送審核的,縣職改辦不予辦理。
第六十三條調入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未經審核確認的,單位不能聘任其專業技術職務、不能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第十二章職務聘任
第六十四條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必須在單位核定崗位職數限額內進行。
第六十五條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按下列程序進行:
1、單位公示崗位名稱、崗位任職條件、崗位工作職責、崗位工作標準;
2、應聘人員根據崗位名稱、崗位任職條件、崗位工作職責、崗位工作標準向單位提交應聘申請書;
3、單位成立聘任委員會,對應聘人員的應聘資格和應聘條件進行審查,按照“應聘崗位名稱與應聘資格名稱相一致”的原則實行競爭上崗,逐級聘任;
4、受聘人員與單位簽訂專業技術職務《聘約書》,明確雙方的責任與權利;
5、聘任結果單位要以文件形式報送縣職改辦備案。受聘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聘任證書》須經縣職改辦加蓋公章后,方可與有關待遇掛鉤。聘期內,對不能履行崗位職責,達不到崗位工作標準者,可轉聘相當職務,或低聘、解聘。轉聘、低聘、解聘人員享受新的崗位工資待遇。
第六十六條聘任期限為三年,三年后重新續聘。
第六十七條實行了以考代評或評聘分開的單位,聘任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時,須向縣職改辦報審《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狀況表》,經縣職改辦審核確有空缺崗位職數時,方可批準按照聘任程序進行聘任。聘期執行時間從單位聘任委員會研究通過之日起執行。
第六十八條凡符合規定的報考條件,通過參加全國不分助理級和員級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了《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人員,按下列條件進行聘任:
①大專畢業擔任員級職務2年以上;中專畢業擔任員級職務4年以上;不具備規定學歷擔任員級職務5年以上,經單位考核合格,可聘任為助理級職務;
②其他人員可聘任為員級職務。
第十三章監督
第六十九條縣職改辦對授權組建評委會的各系列職稱評審工作實施監督、檢查、受理舉報、申訴,接受業務上級及有關部門的監督。
第七十條對不執行上級有關方針、政策,違反申報、評審程序和規定,以及組織不嚴、評審質量無法保證、或因評委及工作人員工作失誤導致評審結果錯誤的評委會或專業組,停止其評審工作,評審結果無效。
第七十一條對,打擊壓制專業技術人員的評委和工作人員,撤銷其評委或工作人員資格。對在職稱評審工作中違犯規定和程序、弄虛作假等違紀行為,將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第十四章附則
關鍵詞:繁榮種畜場;干部;調研;
中圖分類號:D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2-00-02
繁榮種畜場歸屬墾區時,管理人員超過300人,干部隊伍老齡化趨勢嚴重,工作激情衰退、缺乏創造性,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知識結構與農場的快速發展存在很大差距,嚴重影響工作質量和農場發展的速度。所以,引進大學生,改變人才結構,既是打造農場人才高地的捷徑,也是農場盡快跟上墾區步伐,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一、人才隊伍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場深入實施“人才強場、科教興場”發展戰略,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力度,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人才隊伍整體層次、水平逐漸提高,在全場初步建立了一支數量比較充足、門類齊全、結構趨于合理的干部人才隊伍。
(一)人才總量情況。到目前,擁有各類人才365人,占全場人口總數的 3.6 %,高級人才6 名,占人才總量的2 %;其中黨政人才45 人,專業技術人才 188人,企業管理人才85 人。
(二)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黨政人才隊伍年齡結構逐漸年輕化,全場 32名副科級以上干部中,35歲以下的有15人,45歲以下的有12人,分別占副科級以上干部總數的46%和37%;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成為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主體,45歲以下的專業技術人員125名,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 66%。
(三)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各類人才的專業學歷在崗位上利用有了明顯變化,到目前,全場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達到135人,本科學歷的52人,專科學歷的 83人;專業技術人才結構得到改善,全場具有高級職稱人數6人,中級職稱79人,初級職稱103人。
(四)人才作用發揮情況。在場黨委的領導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人才吸引、培養、使用的環境不斷優化,各類人才的智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推動了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各項事業的進步,促進了農場經濟穩步發展。
二、引進和使用人才的主要做法
近幾年來,場黨委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到突出位置,緊緊圍繞“經濟強場、打造中心小城鎮”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場戰略,較好地發揮了各類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全場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一)為發揮人才作用提供方便
場黨委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不斷總結黨政人才工作新經驗、新做法,全面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深化黨政干部公開選拔機制,用好的制度選人。本著群眾公認的原則,拓寬群眾參與的范圍,實行干部工作公示制度、差額推薦、考察制度、干部試用期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科學、民主的黨政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幾年來,面向場內外公開選拔科級領導干部6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5名。二是引入崗位競爭機制。在場機關、管理區中層干部中實行競爭上崗制度,進一步增強干部隊伍的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全場有5名年輕干部通過競爭走上機關中層領導崗位。三是實行機關進人考錄制度。堅持公開、競爭、擇優的進人原則,擴大選人視野,通過嚴格的考試和層層選拔,有4名本科畢業,35歲以下的干部進場機關工作。
(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按照人才成長的規律,努力改進人才培訓方法、渠道和機制,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一是多渠道培養和鍛煉黨政人才。充分發揮黨校培訓基地作用,每年堅持有計劃地組織黨政領導干部、中青年后備干部參加各類專題培訓和短期輪訓;注重培訓層次和檔次的提高,2012年以來,邀請各類專家為全場副科級以上干部進行農業、畜牧專業知識講座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授課;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先后組織黨政領導干部到先進農牧場參觀學習,促進領導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取得較好效果。農場從2009年以來,黨委開始探索選派年輕干部到管理區、基層任職的做法,為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先后選派了8名機關干部到基層單位任職,使一大批年輕干部在基層得到了鍛煉,增長了才干。二是以多種形式鼓勵和支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以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為目的,不斷創造條件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繼續教育機會,鼓勵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到大中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學習、培訓。20011年以來,先后選送了6名同志到各種院校進修,有3人參加了研究生班學習,有10人通過進修取得了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現在全場共有6人取得了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79人評定了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三是不斷增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著眼于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整體水平,通過參觀學習、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強對企業管理人才市場經濟知識和現代企業管理知識、法律知識的培訓,使企業管理人才的思想觀念、管理水平盡快與市場經濟接軌,不斷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三)健全人才管理體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以工作實績為主要內容的黨政領導干部考核體系。本著先進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實地考核與綜合評議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通過群眾測評、考核目標量化、考核項目審計的形式,每年對全場黨政領導干部德、能、勤、績、廉方面進行考核評價,全面了解掌握黨政人才隊伍的工作實績,依據工作實績獎懲和使用干部,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提供良好的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監督機制。拓寬監督渠道,實行領導干部接待制度,廣泛聽取各方面對干部工作的意見;強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運用審計結果監督領導干部。三是積極推進專業技術人才評聘制度改革。加速推進職稱改革工作進程,在全場企事業單位全面推行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聘任制,實行“科學設崗,競爭上崗,按崗聘任,聘約管理”的管理辦法,保證了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離,有效地改變了“人員能進不能出,職務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用人制度,建立了合同聘用、競爭上崗、科學評價、嚴格考核的用人機制。
(四)優化人才使用環境
近幾年來,場黨委按照“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的要求,不斷探索人才使用機制,努力為人才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一是突出抓好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作用的發揮。把一批拔尖專業人才,通過制定和落實優惠的政策吸引進來。二是靠創建良好的環境吸引人才。通過大力宣傳我場近年來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不斷優化投資環境,進一步促進我場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吸引了大批人才參與我場的經濟建設。人事部門打開“通道”,完善了人才引進管理、交納養老保險、職稱評定等方面的服務。經統計,近五年來,我場先后吸收引進農業、畜牧、農機方面人才6人。
三、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的看,我場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人才機制逐步健全,人才作用得到了較好發揮,為全場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按照我場經濟快速發展要求,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人才隊伍要不斷擴大。從學歷上看,我場目前本科以上學歷的52人,僅占人才總量的15%,從專業水平看,具有正高級職稱的6人,副高級職稱的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才僅占人才總量的8%;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中,缺乏具有現代企業管理先進經驗和較高專業水平的復合、外向型人才,高素質、高水平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明顯不足。
(二)要提供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環境。我場雖然出臺了一系列引進人才的相關政策,但受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因素的制約,我場吸引人才的綜合環境遠遠比不上城市和發達地區,在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不占優勢。主要原因是企業規模小、效益不突出,勞動密集型工作量大,技術密集型工作崗位少,缺少吸引專業人才的必要條件。
本研究認真分析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年來從事師資管理工作的實踐,對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與建議,從而為科學地建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指標體系的框架提供研究基礎。
一、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聘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多年來在人事部門從事師資管理工作,具體參與、組織、實施教師職稱評聘工作的經歷與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
1.高職院校尚未完全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制度。教師職務是根據學校所承擔的教學、科研工作等任務需要所設置的有明確職責、任職條件和任職期限的工作崗位。職稱即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是一種等級稱號,是對教師過去學術成就、工作能力的評價和承認,是通過專業評審組評審或者考試取得的,是終身的。評只解決了資格問題,只有聘上才能享受相應待遇,但目前在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里沒有完全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聘任制,評上就等于聘了,實行的是終身制,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聘任制。這就使得一部分教師崗位意識淡漠,職務、職稱概念模糊,以為評上職務任職資格(職稱)就終身擁有了該職務。由于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部分人將工作的重心放在評前的努力上,而一旦得到晉升就感到萬事大吉,原有的那種熱情和動力就銷聲匿跡了,尤其是評上正高級職稱后,更變得不思進取,這大大阻礙了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失去了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制對人才的激勵作用和對競爭機制的促進作用的原有意義。
2.沒有形成符合高職院校教育特色的職稱評定體系。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社會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教師必須是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有較強專業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必須具備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教學創新能力、較強的專業實踐和操作能力、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及社會交往與人際溝通能力,對其能力素質的要求是與普通高等院校教師不同的。目前,天津市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的文件依據仍然使用2001年出臺的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文件,尚沒有出立的高職教師評審文件。雖然部分院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天津市人事局、教委的相關文件精神制定了本校的教師職稱評定方案,但還是參照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評審條件進行。在高職教師職稱評定的具體實施中,完全用普通高校教師職稱評定標準審定高職院校教師的任職資格,這對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顯然是有失公正的。這些評審指標過于注重對科研能力的評判,輕教學業績和實踐技能,特別是高級職稱評定過程中,還是在理論教學課和科研項目上進行嚴格的質和量的考察,對于凸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教育特色和理念的實踐技能課往往忽視,建立一整套符合高職院校教師崗位特點的科學合理的評審標準體系勢在必行。
3.缺少科學合理的考核監督評價體系。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通過職稱評審取得相應任職資格予以聘任后,似乎就完成了“歷史使命”,缺少對受聘人員的聘期管理和聘后考核。沒有形成詳細實用的符合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考核標準,雖然每年或者每個學期各校都在進行各類人員的考核,但普遍流于形式,考核的結果無法同續聘、解聘、晉升、獎懲等管理措施掛鉤,形成重評審、輕考核,重聘任、輕管理的現象,對專業技術人員無法形成準確的約束力和客觀的評價性,考核的激勵競爭機制無法充分發揮出來,使專業技術人員失去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不利于隊伍整體的成長與發展。
二、我院在教師職稱評審推薦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探索與實踐
我院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學校,半個世紀以來,秉承“篤信、勵學、求實、創新”的校訓,以高水平的辦學水準和優良的教育品質,為國家外經貿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2001年正式由中專學校升格為高等職業學院,隨著辦學層次的提升,作為學院核心工作的師資隊伍建設也經受著時代考驗。學院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大力引進和招聘各類人才,經過幾年的努力,與建院初期相比,教師隊伍在數量上顯著增加,在結構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隨著建院初期引進教師的數量多、年齡結構過于集中和專業技術崗位職數的限制,傳統評審易受論資排輩、平均主義等傳統做法影響,不利于優秀的年輕教師脫穎而出,職稱評審激勵和導向作用偏弱,評審科學性有待加強,已明顯有些跟不上師資隊伍建設步伐等等。針對以上問題,我院著手進行了傳統職稱評審方式的改革與創新。
1.在教師評審推薦中嘗試采用專業評審組評審推薦制度。自2009年以來,在本院評審時首次嘗試采用專業評審組評審推薦制度。參照市教委成人高校教師資格評委會學科組設置方案,成立教師職稱評審推薦委員會,下設經濟管理、外語、綜合三個專業學科組。每一位申報人要經過個人申請、基層推薦小組推薦、職稱申報資格審查組審查、各學科組會議審議推薦后,由學院教師職稱評審推薦委員會審議、在全院范圍內公示一周無異議后,經院長辦公會通過確定最終推薦名單,才能上報教委參加職稱評審。此職稱推薦模式在我院實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體現了學院在職稱推薦環節的公正、公平、公開和規范,確保了職稱推薦工作的整體質量。
2.專門設立職稱申報資格審查組,加大對申報人員資格條件的審核力度。由教務處、學院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教學督導室和人力資源部等相關部門聯合組建資格審查小組,重點對申報人員任現職以來的教學工作考核、師德履職、科研成果、學歷資歷等條件進行全面審查,形成審查報告,作為學院教師職稱推薦委員會和各學科組評審推薦的依據,對各級推薦機構科學合理地進行職稱推薦起到了積極的指導與幫助作用。
3.創新性地實行職稱推薦的量化賦分與投票表決相結合的形式,確保職稱推薦公平合理。根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特點,設計了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推薦量化賦分表。遵循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評審文件,除將專業年限、教學質量、教育質量、業績成果、論文著作作為測評的主要內容外,還結合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專業建設的特點,增設精品課建設、教師參加技能比賽獲獎情況、指導學生獲獎情況等加分項目。同時,給予基層單位和評委下發一定的權限,設計加入系部評價和評委打分項目,由相關部門對照相應項目測評打分。我院的量化體系體現了對教師的綜合評價,全面中突出重點,突出了教學、科研、實踐技能環節及對學院建設發展所作貢獻的中心地位。在教師職稱推薦委員會和各學科組評審時,實行賦分與不記名投票表決相結合的方式,平均分及格同時投票表決贊成票超過1/2以上方可推薦,充分地體現了整個職稱推薦程序的公正、公平、科學、合理,保證了整體推薦質量。#p#分頁標題#e#
三、做好教師職稱評聘工作的建議與對策
1.建立符合高等職業院校特色的職稱評定體系??梢愿鶕徫惶攸c區別設定不同系列的業績評價體系,除了一些共性的評價指標,如學歷情況、任職資歷可采取相同的比例外,針對不同工作崗位類型的專職教師、實踐指導教師和以主要精力從事教育教學管理研究工作的人員設定不同的指標權重,對于常年處于教學一線的教師可適當加大教學工作評價,內設學生評教系統、學生實際能力系統等,以評價實訓課績效,而對于處于科研部門和行政崗位的教師可適當減少教學評價比例,加大科研成果比例和履行本職工作的情況評價,建立一整套符合自身特色的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完整業績評價體系,使職稱評審推薦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進一步激勵專任教師不僅僅為評職稱而搞科研,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中,促進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
會計管理流程過程控制方法主要是構建系統的內部會計管理體系。通過不斷完善,建立健全適合地市供電企業特點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為會計管理工作程序化、規范化,充分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更好地參與單位內部經濟管理發揮職能作用。
2規范會計核算管理
(1)利用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規范會計核算程序。地市供電企業應用FMIS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科學合理的進行賬務處理,規范制作會計憑證,生成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執行會計政策。
(2)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轉回和核銷符合國家規定。地市供電企業采用個別認定法和賬齡分析法相結合的原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在個別認定法下,單位內部的備用金借款以及與省公司往來款項,屬于內部債權債務,不計提壞賬準備。在采用賬齡分析法下,應收款項采用賬齡分析法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3)利用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及時清理往來賬。地市供電企業組織專人負責往來賬管理,利用財務信息管理系統自動進行往來賬清理工作。同時,加大對資金使用監管力度,實現銀行聯網查詢功能,通過網上查詢過程核對確認數據,在網上實時監控。對于清理出來的不良資產,按照《資產損失核銷和賬銷案存資產管理實施辦法》及時報相關部門審批,清理多年陳欠的電費和賬銷案存資產,合理有效的清理賬銷案存資產。
3規范會計監督管理
(1)合理設置會計機構,規范配備高素質會計人員。地市供電企業設置總會計師,配備高素質財務人員,全部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財務人員年齡結構合理,趨于年輕化;人人持證上崗,人人具有會計技術職稱,高級職稱逐年增多,中級職稱占多數,初級以下職稱比例逐年減少;全日制本科財務人員擇優錄用,鼓勵會計人員完成后續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會計次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2)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體系。按照《會計人員管理辦法》、《財務部工作規則》、《財務部崗位規范》、《財務部崗位設置及分工辦法》的有關規定,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前提下,財務崗位分工按照崗位公示、本人申請、內部民主評議、領導集中決策等程序實施。
(3)建立財務報告分析制度。注重對企業的經營業績、資產管理效率、償債能力和現金流量分析,找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客觀評判當前企業的財務狀況,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實施企業經營業績分析。主營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完成省公司核定的內部模擬市場利潤考核指標,表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企業發展前景良好;實施資產管理交義率分析,應收賬款結零;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提高。固定資產較去年同期增長。
(4)注重提高財務信息化工作水平。地市供電企業應用遠光財務系統軟件十多年來,相關管理功能開發應用的比較早也比較全面,有關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設也比較完備。FMIS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在完成會計核算的基礎上,開發應用了資金預算、工程合同、成本控制、物流管理等相關管理創新功能,完成了財務與相關業務部門的資源整合,財務信息化管理達到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
4規范工程核算管理
(1)制訂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按照《新建住宅供電配套工程費財務管理辦法》以及《工程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一方面嚴格審查工程付款程序,另一方面嚴格按照文件精神進行會計處理,規范工程資金使用行為,保證工程資金使用效果,提高工程會計處理工作準確性。
(2)嚴肅工程項目各類款項的審批及支付。各項工程款項的審批按照工程下撥資金的用途不同,分別由不同的工程管理部門來負責。努力加大財務預算審批管理工作力度,將工程管理工作納入到預算管理體系中來,將工程付款依據細化,根據工程的進度,概算的比例《,預規》規定的支付比例來預算工程付款額度。
(3)加強工程項目進度跟蹤和分析制度。在付工程進度款前,應到工程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工程形象進度情況,然后根據工程進度確定工程進度款的支付比例。
(4)會計管理面向整個工程建設周期,實施全過程監督和管理。規范工程立項,確保信息完整;日常業務發生實行流程化管理,全面實施預算控制管理。同時,根據付款情況及時預留出相應的合同質保金。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在提交憑證前,會提示“該筆施工合同工程款支付已達到的額度,該筆施工合同本身規定工程款金額,確認是否繼續支付該筆工程款?!蓖ㄟ^自動提示功能,增強了工程資金管理力度,避免了超計劃付款帶來的風險。
(5)加強工程項目竣工決算的編制、審批和審計。工程項目結算書由施工單位負責編制,提交工程管理部門審核,最后送到審計部審計。公司FMIS系統根據工程管理的需要可自動生成竣工決算報告。
5規范財務稅務管理
(1)加強稅款申報、繳納及清算管理。增值稅在防偽稅控系統的支持下全部納入國稅局“金稅工程”管理,規范管理增值稅發票,對增值稅進項稅的取得建立獎勵機制。地稅附加稅費管理實現"網上申報"管理模式,報稅數據完成無縫對接功能。利用稅收軟件自動統計、計算職工工薪所得稅,對多次發放的工薪所得稅完成自動計算功能。
(2)加強稅收政策爭取參與稅收研究和籌劃。開展稅收籌劃培訓班,研究多經企業財務稅收籌劃范圍,特別是開發區范圍內的企業,會計人員積極利用稅收政策,實現合理避稅,多次為地市供電企業爭得經濟效益。
6規范會計檔案管理體系建立
第一條為規范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管理,提高項目質量和社會效益,根據國家和省有關公益性地質工作管理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包括區域地質、區域礦產、區域地球物理、區域地球化學、區域水文地質、區域工程地質、區域環境地質、遙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基礎地質、礦產勘查理論技術方法試驗、測試實驗、地質科學技術應用研究,古生物化石研究與保護等。
第三條除不宜競爭的項目外,項目承擔單位原則上采用競爭的方式產生,并實行合同制管理。
第四條省國土資源廳負責項目管理,委托省公益性地質調查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地調中心)負責項目日常工作。
省財政廳負責項目預決算管理。
第二章立項與計劃
第五條省地調中心根據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項目建議書(建議書格式見附件),在組織專家對項目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優選項目,建立項目庫。
省國土資源廳會同省財政廳根據工作需要和年度公益性地質工作經費預算,從項目庫中提出立項項目計劃并公告。
第六條地勘單位根據立項計劃公告編制項目設計和經費預算報送省地調中心,經地調中心初審后,由省國土資源廳會同省財政廳組織專家對項目設計、預算進一步進行論證,擇優確定項目承擔單位。
需要續作的項目,由承擔單位提交項目地質工作總結和續作勘查補充設計及續作計劃任務和費用,由省國土資源廳會同省財政廳組織專家論證確定。
第七條省國土資源廳將項目立項論證相關結果向社會公示。
第八條根據公示結果,省國土資源廳編制年度項目計劃和預算(含組織實施費用預算),會同省財政廳下達年度項目任務計劃。
第九條項目任務包括工作區、工作周期、目標任務、主要實物工作量、預期成果、經費預算和項目承擔單位等內容。
第三章設計審查
第十條地調中心自收到項目設計和預算書之日起30日內,由省國土資源廳組織有關專家審查設計書。
第十一條根據項目性質和審查內容組成專家組。每個專家組一般由5-7人組成。設計審查組設專家組長和主審專家。主要依據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規定和經費預算要求,對項目設計書進行審查,專家組長、主審專家與專家成員均應簽名。
第十二條設計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目的任務、以往資料的收集和綜合研究、工作部署、技術路線、工作方法及技術要求、經費預算、組織管理和質量保證措施、預期成果等。不同專業應突出本專業的特點。
第十三條省國土資源廳向項目承擔單位下發設計書審批意見。項目承擔單位收到設計書審批意見之日起10日內,按照審批意見完成設計書的修改,報送地調中心備案,并提交紙介質項目設計書二套、電子文檔一套。
第四章設計變更與報告
第十四條項目實施中,對項目名稱、工作周期、主要實物工作量、目標任務、工作區、成果和經費等需調整的,屬重大變更,項目承擔單位應正式行文報省國土資源廳,經委托地調中心論證后,由省國土資源廳行文批復,并作為項目審查驗收依據。
第十五條實行項目報告制度。報告分為半年報、年報和專報。專報為不定期報告,凡有重要進展和情況,應隨時專題報告。半年報于7月10日內、年報于次年1月10日內報送地調中心。由地調中心及時匯總報省國土資源廳。
第五章質量管理
第十六條項目質量管理由省國土資源廳、省地調中心、項目承擔單位主管部門、項目承擔單位按職責分級負責。
第十七條省國土資源廳負責項目質量管理督查指導,負責項目重大質量事故的查處,也可委托有關單位組成調查組進行查處。
第十八條地調中心全面負責項目質量管理和檢查工作。
第十九條項目承擔單位主管部門負責項目質量的跟蹤管理,對所屬地勘單位的項目設計與成果報告進行初審,參與項目野外驗收。
第二十條項目承擔單位應建立健全嚴格的質量檢查和責任制度,保證三級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按照GB/T19000標準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項目承擔單位的質量檢查工作包括項目組自檢(100%)、互檢(100%)和承擔單位抽檢(30%)等,野外原始資料須結合野外實地檢查,并做好質量檢查記錄。
第二十一條項目質量檢查按照項目任務書、設計與批復意見、委托施工合同和國家的有關技術規范、標準進行。
第二十二條地調中心根據項目施工進度,組織專家對原始資料進行質量檢查,檢查組一般由3-5名專家組成,實行組長負責制,并提出具體的檢查意見。
第二十三條地調中心重點檢查野外原始資料。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工作精度,野外實地檢查比例不低于被檢查資料的20%,其中槽探、井探、鉆探的檢查要求達到100%。
第二十四條專家組對原始資料檢查結束后,及時向地調中心提交檢查報告或專題報告。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原始資料,提出修改補充意見;對存在重大質量問題的原始資料,在查清原因后,寫出專題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建議。
第二十五條地調中心根據專家組的意見,向項目承擔單位下達檢查意見書。重大質量問題及時上報省國土資源廳進行處理。項目承擔單位按照檢查意見書進行修改完善,并及時向地調中心提交修改、落實情況的書面報告。
第二十六條深部驗證工程設計未定位的項目,待地表地質工作與物化探工作結束,提出下步工程設計方案,報地調中心組織專家審查批準后實施。
第二十七條項目原則上不允許分包和轉包。項目承擔單位確需分包和轉包的應經過地調中心批準后方可實施,但對其分包和轉包的工程質量負責,并且要求將原始資料統一匯總至項目承擔單位。轉包、分包工程承擔單位應具有相應的資質。
第二十八條物化探工作量較大的項目單獨編制設計,與項目設計一并審查。在單項工程完成后,進行專項驗收。
第二十九條樣品分析在具有相應化驗測試資質的單位進行,確?;灉y試質量。
第三十條項目負責人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一般只允許負責一個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原則上不得擅自變更項目負責人。
第六章野外驗收
第三十一條有野外實物工作量的項目,野外工作結束后,應當現場進行驗收。
第三十二條野外驗收工作由地調中心負責。項目承擔單位主管部門參與。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督察指導。
第三十三條凡有分包和轉包工程的項目野外工作結束后,項目承擔單位要先進行驗收,資料經系統整理歸納后,再向地調中心提出該項目野外驗收申請,提交相關資料清單。
第三十四條地調中心收到野外驗收申請10日內,確定專家組成員,并與承擔單位協商確定驗收時間、地點。
野外驗收組一般由3-7人組成,專家組成人員覆蓋野外工作涉及的主要專業,應具有本專業的高級職稱。
野外驗收組成員實行回避制度。該項目的參加人員和顧問,以及其他有可能影響驗收工作公正進行的人員應當回避。
第三十五條項目承擔單位負責提供野外驗收所需的全部資料,并對資料的客觀、真實性負責。
第三十六條野外驗收組根據第五章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對項目野外資料和工作量進行核實檢查。野外驗收組應提交驗收意見書(含評分表、工作量核實表等),地調中心對驗收意見書簽署意見,并通知被驗收單位。
第三十七條驗收意見明確需要補充野外工作的,承擔單位應按要求及時補充和完善野外工作,并向地調中心提交補充工作總結,經地調中心認可后,方可轉入成果報告的編寫。
第七章成果報告管理
第三十八條項目按照有關規定、技術標準和要求,編寫項目成果報告。
第三十九條項目承擔單位完成成果報告編制后,向地調中心填報成果報告審查申請表一式兩份,同時附項目承擔單位主管部門初審意見。
第四十條地調中心根據成果報告審查申請及項目情況擬定評審形式、時間、地點和評審專家人員組成等初步建議,由省國土資源廳會省財政廳組織審查驗收。
第四十一條成果報告評審依據項目任務書、設計書、設計書審批意見、野外驗收意見和有關技術標準。
第四十二條評審專家組形成評審意見,并反饋項目承擔單位。
第四十三條項目承擔單位根據評審意見,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成果報告的修改,并送地調中心。
第四十四條地調中心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后,由省國土資源廳下發審批意見書。
第四十五條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的所有原始資料、實物資料和成果報告歸省國土資源廳所有。發現可供進一步勘查的礦產地,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或由省地勘基金立項勘查。項目承擔單位不得擅自申請探礦權,但項目承擔單位具有發現權。
第四十六條項目承擔單位對從事項目所獲得的資料及成果保密。未經省國土資源廳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理由向第三方披露或提供。成果報告出版后,按有關規定提供使用。
第八章經費管理
第四十七條項目承擔單位按有關規定單獨編制項目預算書。
第四十八條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年度項目預算進行審查并批復預算。
第四十九條項目承擔單位對項目經費實行單獨核算,嚴格按批復的預算和開支范圍使用經費,不得截留、挪用或擠占項目經費。
第五十條項目承擔單位在資料匯交后30日內,向省國土資源廳提交項目決算報告,并對出具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第五十一條省國土資源廳組織有關專家對項目決算報告進行審核后報省財政廳審批。
第九章處罰與獎勵
第五十二條項目承擔單位發生偽造資料、弄虛作假、不按規定匯交項目成果地質資料的,按國務院《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處理。對不嚴格執行合同或不提交項目工作報告、截留挪用項目資金等行為的,視情節輕重進行通報、追回截留或挪用的資金,不受理新項目的申請,取消參與競爭項目的資格,停止或終止項目等處罰;情節嚴重者,追究相應的經濟責任。
第五十三條項目管理機關及有關管理人員在項目管理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
第五十四條對充分搜集、研究利用以往資料,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投入少,成本低,社會效益顯著,成果質量優異的項目,給予適當獎勵。獎勵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章附則
第五十五條地質科學技術研究類項目除執行本辦法外,還要符合國家和省科技管理的有關要求。
第五十六條地調中心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使得全球范圍內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個國家都在竭盡全力發展本國的綜合國力,國家實力的核心因素在于人才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小學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順利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教育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小學語文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素質教育重要舉措之一,重視小學語文教育將會極大推動教育的全面發展。科研是小學教育實現全面突破的重要方面,提升教師的科研素質更是深化小學教育改革的關鍵因素。培養語文教師的科研意識,提升語文教師的科研水平是小學語文全面崛起的巨大推動力。然而我國小學語文科研發展的現狀不容樂觀,科研力量和水平都跟不上小學語文發展的步伐,致使長期以來語文科研成為小學語文工作的薄弱環節。
總起來說,小學語文教師科研的基本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小學語文教師中多半是年輕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的語文教師所占比例非常低,很多教師缺乏足夠的閱歷和經驗。其次,小學語文教師的科研成果傾向于理論性,缺乏系統的規劃,沒有形成系統的科研成果。再次,有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缺乏正確的科研意識,在不了解科研方法的情況下隨意研究。最后,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知識存儲量不夠,缺乏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操作。此外,語文教師的計算機和外語水平有限,不能充分的挖掘自身的科研潛能。
二、小學語文科研的對策
1.重視小學語文科研規劃,增強語文科研管理效能。政府是提供給小學科研項目的重要部門,經常會提供一些基金項目實現社會性的研究和突破。因而首先小學語文科研應該統一設置相應的管理職位和管理體制,比如科研主席以及科研助理,通過科研助理向語文教師提供科研的詳細信息,并及時通報,使語文教師熟悉科研項目,有興趣的進一步進行實施。此外,還可以幫助語文教師申請科研項目。
小學語文學院應該每年都有詳細的報告,報告的具體內容應該涉及理念的教學教育和科研等情況概括,并予以公示。并制定新一年的年度工作計劃和科研目標。另外,還要確保認真執行和實施,明確提出各項任務內容的時間、要求和目標。此外,這種材料要以印刷稿件的形式呈現給各位語文老師。有了一定的要求,就要加強相應的管理,建立管理的有效機制,設置明確的獎懲制度,提高語文科研的管理效能,保障語文科研的順利開展。
2.嚴格小學語文科研規范,健全語文科研評價機制。語文研究是語文教學的延伸,同時又反過來為語文教學服務。語文科研必須要明確其規范性,才能保證語文科研的嚴謹,正確的引導語文教學。語文研究規范具體包括多項內容,比如學術內容的規范、學術研究方式的規范、學術評判的規范和參考文獻引用形式及內容的規范。要求規范性是做好語文科研的前提,此外,對于語文科研還有一定的評價機制。評價機制的內容主要包括評價研究的內容,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效果,還要注重評價的監督等。現在我國小學的規范和評價機制都還不健全,不能及時為學術的發展創造環境,從而使得小學語文學院的教師無法順利的按照程序來開展學術研討,影響了語文學院的學術氛圍乃至限制了語文研究的長遠發展。因而小學繼續嚴格小學語文科研規范,健全語文科研的評價機制,確保評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增加小學語文科研資金投入,建
立有效的財力保障。經濟影響著社會發展的各個角落,小學的建設和教育以及研究和培訓都深受經濟的牽制和推動。社會的發展為小學生創新提出了挑戰也提供了機遇,社會要求小學展開科研,為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因而小學教育的界定得到了擴大,功能不再局限于滿足社會工作而是創新社會的進步。目前小學在科研方面面對嚴峻的資金壓力,因此,政府應該積極的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教師進行科研,激勵教師的創新思維,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以便能及時的應用于社會實際中從而實現為社會服務的最終目的。這就需要政府調整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對小學語文科研的投入,并通過政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將各小學聯合起來,實現優勢資源的充分利用。
一、全面實施我國會計人才戰略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全面實施會計人才戰略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貫徹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人才,是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重要條件,會計人員是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基礎性、管理型人才。加快我國不同級次會計人才培養,完善不同級次會計人員能力框架和培養體系,不斷提升會計人員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會計改革事業順利推動,有利于深入貫徹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二)全面實施我國會計人才戰略是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客觀要求
隨著我國綜合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正在世界范圍內參與國際競爭,一些企業通過跨國合并、上市、重組、聯合等方式成為大型跨國公司,一些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承包、勞務合作,一些企業在境外進行多元化投資。在防范和規避境外經營風險,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方面,會計工作尤為重要,會計人員在參與決策、制訂預算、資金成本管理、會計核算、內部控制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要求會計人員特別是跨國公司高層會計人員應當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信息化、財經法規等方面的專業水平。健全和完善會計人員尤其是中高級會計人員能力框架體系和培養體系,必將有利于培養選拔一批符合跨國經營企業需要的國際性、復合型高端會計人才,更好地促進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三)全面實施我國會計人才戰略是不斷推進我國會計改革事業的根本保障
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在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政府會計改革、內部控制建設、推進會計信息化、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會計理論研究等各大領域取得全面突破。制定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質趨同的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積極響應G20峰會和FSB倡議,及時公布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路線圖;為推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和規范發展,提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若干意見》;為促進企業防范和化解經營管理風險,財政部聯合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等部委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項配套指引也即將實施;配合我國財政改革和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的深化,醫院、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政府會計標準改革提到議事日程;為貫徹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成立了中國會計信息化委員會,及時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會計信息化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全面推進;在會計理論研究、會計教育等領域也取得了不菲的業績。這些重大的會計改革與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相輔相成,構成我國整個經濟改革的有機整體。為使這些重大會計改革成果在促進我國經濟改革開放大業中持續、更好地發揮作用,必須通過健全、完善和落實不同層次會計人員能力框架和培養體系,推動會計人員及時更新知識,不斷提高素質,擔當好應盡的責任。
二、我國不同種類和級次的會計人才選拔、評價和發展的戰略體系基本形成
建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會計工作,高度重視各類會計人才的培養。2009年,財政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長期實踐和探索的基礎上,對不同級次會計人員能力框架的要求進行重大調整,基本建立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交叉、互為補充的會計人才選拔評價和發展的戰略體系,形成了既有會計市場準入資格(會計從業資格、注冊會計師資格)、又有初、中、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既有會計人員評比表彰、又有特殊會計人才(會計領軍人才)培養的格局。各類會計人才評價、選拔和培養,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實踐表明,這一體系是完整的、成功的、有效的,既體現了中國國情和特色,又借鑒了國際慣例。
(一)會計市場準入資格
市場準入資格(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職業)實行準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行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準。會計市場準入資格有會計從業資格、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兩個種類。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經濟組織的會計從業人員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從業人員,不僅需要良好的業務素質,還應有較強的政策觀念和職業道德,受法律和職業紀律的約束?!吨腥A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2005年財政部以第26號令的形式《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制度”。也就是說,只有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獲得財政部門統一頒發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從事會計工作。未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能從事會計工作,各單位也不能聘用。
《注冊會計師法》規定,從事社會審計鑒證并簽署審計報告的注冊會計師,必須依法通過國家級統一考試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經過多年實踐,目前我國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1000多萬,取得執業注冊會計師資格的約9萬人。
(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不同級次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是會計人員從事業務工作的技術等級。根據《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規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職務)分為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助理會計師、會計員。高級會計師為高級職務,會計師為中級職務,助理會計師、會計員為初級職務。從1992年起,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原人事部)聯合組織開展初、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高級會計師資格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實行考試與評審結合的制度。目前,初、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累計報考人數達到2424萬人,共有383萬人次取得相應資格,高級會計師資格報考人數累計超過22萬人次,5.1萬人通過國家合格標準獲得評審資格。正高級會計師資格也正在研究之中。初、中、高、正高級不同級次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評價體系基本形成。
(三)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為了緩解我國高端會計人才缺乏制約會計行業發展的“瓶頸”,充分發揮會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財政部黨組決定于2005年開始實施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并與2007年5月8日了《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養十年
規劃》,力爭用10年時間,打造1000名左右企業類、行政事業類、注冊會計師類、學術類4類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國際化、復合型全國會計領軍人才,擔負國家會計行業的領軍重任。據了解,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已作為國家國民經濟重點領域急需的專門人才,列入《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目前已從各行各業選拔了650名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這項系統工程已經在社會上形成口碑,極大地激發了有關部門和各地財政部門選拔高端會計人才的積極性,如廣西開展“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培養工程。
(四)全國會計人員評比表彰
根據《會計法》“對認真執行本法,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物質的獎勵”的規定,財政部已于1990年、1995年、2005年、2008年、2009年先后5次組織開展了全國范圍的會計人員評選表彰活動。為促進全國會計人員評比表彰規范化、制度化,財政部于2007年制定了《全國先進會計工作者評選表彰辦法》,規定會計人員表彰活動“一年一小評,三年一大評”。財政部2009年評選表彰的十名企業總會計師,有望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實踐證明,通過評選表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做出突出業績和重大貢獻的先進會計工作者,樹立當代會計楷模,激勵廣大會計人員崇尚誠信、依法理財、銳意創新、敬業奉獻,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三、完善會計從業資格,注冊會計師資格能力框架,不斷加強和規范會計市場準入制度
(一)會計從業資格的能力框架
從業資格是從事某一專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準。會計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的專業水平、職業道德和法規政策最低要求,是從事會計工作的“入門證”。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開始從事會計工作,尚處于“學徒”階段,屬于各單位最基本、最基層的會計實務輔助操作人員,一般從事基礎性的會計工作,應當掌握必要的會計基礎知識和基本財經法律法規,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基本的會計電算化操作技能等。
為了進一步完善會計從業人員能力框架,大力推廣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財政部重新修訂了《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等三個科目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并由中國會計學會組織專家編寫了輔導教材,作為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題庫建設的依據。修改后的《會計基礎》大綱,突出了會計從業資格人員需要掌握和應知應會的會計原理和基礎知識,如會計概念、要素、假設、科目、憑證、賬薄、報表、檔案管理等內容;同時為提高考生從事會計工作的操作動手能力,增加了單位主要經濟業務事項,如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等的賬務處理。從財經法規知識層面,要求會計從業人員遵守《會計法》的主要內容,恪守會計職業道德,掌握金融、稅收、政府會計基本概念和一般規定,如現金管理、銀行結算等知識。從掌握會計電算化技能角度,要求會計從業人員熟悉計算機基本知識,掌握電算化基本流程、應收/應付賬款核算、工資核算模塊、固定資產核算模塊賬務處理等基本操作。
(二)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的能力框架
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是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接受委托運用專業特長,對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進行鑒證,并提供會計、稅務、管理咨詢等商務服務的執業人員。
注冊會計師提供審計鑒證和會計、稅務、管理咨詢等商務服務的性質,決定了注冊會計師應當具備較全面的專業知識、較高的職業技能、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豐富的實務經歷等。如應當具備會計、審計、財務、稅務、相關法律、組織和企業、信息技術等相關知識;恪守職業道德、提高人際溝通技能,維護公眾利益,遵循獨立、客觀、公正原則,為客戶保守商業秘密等。
制定科學的注冊會計師能力框架,有利于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2008年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在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考試多元評價功能,貼近注冊會計師考試國際模式,借鑒境外會計師組織考試的經驗基礎上,修訂并了《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辦法》。根據《考試辦法》規定,現行注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兩個層級,形成了“6+1”的新模式。考生只有在至多連續5個年度內通過第一層級的考試,才能參加第二層級的考試。第一層級為專業階段,主要考核考生執業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考試科目由原來的5個科目(分別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調整為6個科目,分別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第二層級為高級階段,主要考核考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突出實務操作能力,考試科目為職業能力綜合測試。
四、健全不同級次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能力框架,培養造就大批合格的會計專業技術人才
(一)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能力框架
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含會計員、助理會計師),是會計專業職稱序列中最低的技術職稱。
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是在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掌握運用會計從業資格應具備的知識基礎上的提升。具有初級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應當具備會計基本操作能力,能夠獨立處理一般會計業務,協助會計主管完成相關財務、會計工作;應當較為系統地掌握會計實務原理和專業知識,熟悉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確執行基本的財經法律制度。
針對初級會計人員應具備能力框架要求,2009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重新梳理修訂了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就《初級會計實務》而言,不僅要求初級會計人員掌握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求掌握財務管理的基礎概念和原理。也就是說,既要求考生熟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的概念和內涵,掌握產品成本核算、產品成本計算與分析,還要求掌握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熟悉和掌握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本知識。修訂《經濟法基礎》科目考試大綱時,側重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勞動合同、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支付結算等基本法律制度,而原大綱中的會計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轉稅法律制度、所得稅法律制度等內容,根據不同會計級次會計人員能力框架的需要有所取合。
(二)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能力框架
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相當于會計人員中級職稱,一般具有能夠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具備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應當能夠獨立負責并組織開展某一領域會計工作,能夠協助會計部門負責人或獨立完成相關財務會計的領導工作。因此,要求中級會計資格人員具有扎實的財務會計理論功底,較為系統地掌握最新的會計準則制度,熟悉并能正確執行有關會計等財經法律制度,熟悉財務管理理論和方法,能夠熟練運用上述專業知識草擬本單位比較重要的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和辦法,對單位日常財務事項作出及時準確的專業判斷等。具備對一般
或常規業務的分析處理和專業判斷能力,是中級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的顯著特征。
針對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和水平,修訂后的《中級會計實務》增加了股份支付、長期負債及借款費用、預算會計和非營利組織會計等內容,體系更為完整??紤]到作為具有中級會計職稱的會計人員,需要具備熟悉掌握和運用財務管理理論和方法,參與單位經營財務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和水平,《財務管理》考試科目作了較大幅度的改革。修訂后的大綱不僅更加注重企業自身財務管理的要求,而且相關知識領域和范圍大大拓寬,將原來從投資者財務出發、以資金為鏈條的財務管理,拓展到預算、籌資、投資、營運資金、收益分配、稅務、財務分析與評價等多個方面,形成了較為全面的、更加貼近公司財務的財務管理知識體系。就經濟法規而言,在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掌握現行經濟法規的基礎上,對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人員,側重要求全面系統地深度掌握與會計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如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法律等。
(三)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能力框架
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屬于會計高級職稱,其持有者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是單位高層次會計人員,一般能夠勝任大中型企業的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具有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應當能夠獨立領導和組織開展本單位財務會計工作。
具有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應當系統掌握經濟、財務會計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并能正確組織執行財經法律制度,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豐富的財務會計工作經驗,能夠組織開展單位財務會計工作,制定本單位會計工作方案與辦法,參與單位經營管理,能夠對單位重大財務事項進行獨立、合理的職業判斷,能夠協助單位負責人完成單位財務會計等相關工作。目前,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實行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制度,全國統一組織考試,考試科目為《高級會計實務》,評審工作由省級財政、人事部門和有評審權的中央有關部門組織。
在修訂《高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時,充分考慮到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起點高等特點,重點考評高級會計師對會計、財務、財經法規的綜合運用能力,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遇到的復雜財務問題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企業高管層應具備的管理水平。因此,修訂后的大綱將要求具備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財務戰略、企業并購、股權激勵、衍生工具、金融資產轉移、財務綜合評價等方面的知識,并靈活運用于實踐。
(四)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能力框架
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是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中最高技術等級。擁有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應當具有相當于大型企業集團或特大型企業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的能力和水平。由于歷史的原因,目前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系列只限于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次,高級會計師在評審條件上實際只相當于相關系列專業技術資格的副高級,因此,我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體系尚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級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發展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會計人才特別是對高端會計人才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建立我國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制度已迫在眉睫。財政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總結地方試點經驗,積極研究建立全國性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評價制度。
我們認為,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宜實行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制度。申報人員應當具有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已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會計、財務、財經法規等專業知識,并具有在一個部門或一個系統擔負財務會計管理領導工作的經驗。經過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與評審,取得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應當具備擔任大型企業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水平,能夠從財務的視角全面介入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因此,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能力框架,應當定位于在全面掌握會計實務、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的基礎上,側重考評大型企業集團內部控制、資本運作、企業并購、信息系統規劃等內容。具備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總會計師等的能力框架的顯著特征,是具備全面參與企事業單位管理活動的能力。
五、加強對境外會計職業資格進入我國市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