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2 07:14: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評職稱工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評職稱對職稱論文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既然想要晉升,就必須要按照規定來發表相應的職稱論文,尤其近些年職稱制度的改革,對職稱論文的要求越來越注重質量,所以認真準備職稱論文是通過職稱評審的重要因素,各個地區對職稱論文的要求差別不大,不同級別的職稱對職稱論文的要求主要就是數量上的區別,除了有要求發表核心期刊外的職稱外,其他的相差都不大,發表省級或是國家級期刊都是沒問題的,以工程師論文為例來看看需要申報人員把握的注意事項:
第一條:參加評審的論文應是以指揮部承擔的工程施工、科研課題為研究對象。
第二條:論文應結合具體項目,有一定的創新性、理論性和前瞻性。
第三條:論文內容立題明確、技術性強,資料可靠,論據充分。
第四條:論文的評審,按總體技術水平、指導作用、應用價值,以及撰寫質量水平等方面綜合評價。
第五條:撰寫質量水平較高。
第六條:科技成果申報材料、施工技術總結不能直接作為論文上報,必須按照論文要求撰寫,才可申報。
關鍵詞:職稱;工程技術;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E271 文獻標識碼: A
基于公司人力資源開發的視角,職稱評審在企業人才培養、員工激勵、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企業持續穩定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公司的職稱評審機構也在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嚴格審查程序等措施,不斷加大職稱評審的工作,但在職稱評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學歷專業不符合要求、任職年限不符合條件、論文質量差、論文抄襲、論文與個人簡歷和工作業績不相符等,針對以上現象,筆者進行了認真梳理分析,結合職稱評審在公司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有效措施,以期在促進職稱評審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發展方面有所貢獻。
一、近三年中、高級職稱評審情況
2011-2013年,30人參加高級工程師評審,5人未通過,不通過率13%;183人參加工程師評審,22人未通過,未通過率12%。其中因學歷問題未通過2人,論文質量差15人,論文抄襲8人,論文與個人從事工作不符2人。
二、職稱評審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參評人員對職稱評審不夠重視,上報材料不規范
一些工程技術人員符合職稱參評條件,但本人認為待遇提高不多,參評比較麻煩,以各種理由推辭,放棄參評機會。公司多次催促才草草上報,上報材料不齊全,資料填寫不規范,對這項工作不夠重視。
2、論文水平呈下降趨勢
目前優秀的論文越來越少,論文質量差,有些技術人員平時在施工組織中不善于總結,臨近職稱評審了東拼西湊,照搬工藝和工法,論文質量一般,文不對題,有的在施工工藝、施工方法上出現低級致命錯誤,甚至個別人員借用、抄襲別人的論文,助長了不良風氣。
3、職稱與本人業務水平不相符
一部分人憑學歷和年限,評聘了職稱,職稱與本人業務水平不相符,同樣級別的職稱,水平差別比較大,并且缺少常態化考核。還有部分人員技術水平高、工作能力強,表現突出,但由于學歷原因,無法晉升高一級職稱。
4、部分評委水平不高,責任心不強
公司成立了工程系列職稱評審委員會,初評會前將論文發給各位評委評閱。部分評委投入時間、精力有限,審閱論文時不夠認真,有的簡單寫幾句評語了事,甚至連抄襲的論文也未能核實。
二、做好職稱評審的主要對策
1、注重提高論文質量,嚴把抄襲關
在論方寫作的內容、格式、技巧方面,要求參評人員加強與現場實際工作的聯系,嚴格按照參評論文格式要求,加強提升論文寫作水平,注重提高論文質量。初評會評委對論文提出意見讓參評人員修改完善,對部分無工程實例泛泛空談及大而全的論文或者直接照搬照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規范、技術交底及作業指導書的,初評會評審時不予通過,取消當年評審資格。
在論文抄襲方面,加大對參評論文的審查力度,今后打算各專業由一個評委總負責,避免公司內部之間抄襲。所有參評論文將采取抄襲網上查證,發現抄襲者,一經核實,將取消其后三年度的參評資格。
2、認真落實評審條件、嚴格審核評審材料和考核工作業績。
嚴格按評審條件要求,從學歷、任職年限、專業技術成果和工作崗位等方面進行審核,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評審。對畢業證、資格證書、任職時間、獲獎材料進行審核,采用本人檔案、歷年人力資源部人事文件、網上學歷查詢系統相結合的辦法,對個人上報材料進行嚴格審核,確保材料真實準確。
公平公正地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工作業績考核,職評前,組織公司的各職能部門中層干部對參評人員的工作成績、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等方面進行測評,并要求參評人員所在單位領導對參評人員進行業務水平、能力的鑒定。
3、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評審前的組織工作。
由于參評人員較多,為促進評審工作規范有序開展,評審前召開會議對評審工作進行布屬,提前組織報名、填表工作。對申報人員進行條件、資歷、繼續教育等情況的評審前把關,對申報人填報的材料逐項進行檢查指導;對業績材料提出具體要求。由于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工作忙,投入較大的精力對參評人員進行逐人指導,到填寫規范、上報材料齊全。
4、建立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業績檔案,對因審查不嚴造成三人次評審重大偏差的委員,將取消初評委資格。對調離技術管理崗位或責任心不強、不稱職的評委及時進行調整。
5、積極搭建職稱評審交流平臺,加強溝通
由于工程分散,導致參評人員很少有機會溝通、交流,建立了員工職稱評審QQ交流群、初評會評委交流群,QQ群的建立,方便了工程技術人員之間的聯系,取長補短、齊頭并進,共性問題可在群中討論,也可以及時將公司政策及動態信息傳達到施工一線。各位評委有好的建議或者方法,在群中分享,互相學習,極大地方便了職稱評審工作。
6、提高有職稱人員的待遇,并適當提高技術津貼的標準。
為提高工程技術人員參評職稱的積極性,在職務晉升、工資待遇、崗位調整、職業生涯規劃、培訓等方面適當給予傾斜,并提高在施工技術、經營、科技管理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補貼。
7、專業技術資格實行評聘分開,聘約管理。
對評審通過的人員,在聘任前把人員的相關情況進行分類匯總,提交公司黨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對待崗超過三個月、擅自離崗、不服從公司安排、違紀或者有異議的員工,不予聘任。按照受聘的專業技術職務,專業技術人員從聘任之日起享受相關待遇。
8、大力抓好工程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考評,強化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
通過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增強專業能力,不斷提高工程技術人員業務素質。以公司統一組織的內部培訓為主,輔以送培、委外培訓、員工業余自學,注重培訓實效性。定期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考評,原則上每年一次,考評結果作為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的參考依據。
刊物正規成為作者選擇本刊投稿的首要原因
在我國,教育裝備類專業期刊較少,可供教裝人交流和溝通的平臺也不多。而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正規國家級學術期刊,其正規性、專業性和應用性得到了教育裝備和實驗室工作者的認可。山東章丘第一職業中專陳德源老師在郵件中說“我是一名職業中學的普通一線教師,本刊是正規刊物,對于要評職稱的一線教師來說十分有利?!焙幽峡萍即髮W賈淑果等11位老師與陳老師持相同觀點:“感覺貴刊十分正規,出版周期也很合適。”“感覺貴刊相比其他雜志更規范”(中國礦業大學竹濤)。雜志辦刊質量高也是作者選擇本刊的一個重要原因:“貴刊辦刊質量不錯”(德州學院朱國萍);“刊物是國家級,質量好;擇稿公平、及時、效率高”(泰山醫學院劉治波)。作者選擇本刊投稿的原因依次還有應用性強、評職稱需要、同事推薦、雜志名字好等。
各欄目認可度調查結果
在“作者最感興趣的欄目”一題的答案中,本刊欣慰地發現幾乎每個欄目都有忠實讀者,其調查情況見表1和表2。
一刊兩版,使雜志更有針對性
本刊自2009年7起將雜志分為高教版(每月10日出版)和基教版(每月25日出版),且兩版均為正刊,94%以上的投稿作者表示支持和認可這種出版形式,認為這樣可以使雜志更具有針對性?!案呓贪婧突贪娴膯为毎l行會使不同的版本更加專注于時代性、實用性、原創性的文章創作;也為不同需要的人提供可選擇的機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山東省北鎮中學商俊博)。但也有少部分作者不認可這樣的方式,并給出了理由:“最好不要分高教與基教版,高教與基教,實際是相輔相成的,這也是教育改革和觀念改革;綜合在一起,相互了解,推進教育改革;只分技術、研究、經驗等大類”(合肥工業大學唐治中)。
寶貴建議中透出作者們殷殷期盼
關鍵詞: 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制度弊端建議
教師職稱是教師的任職資格與能力的憑證,是教師的綜合素質、實際水平的憑證及物化體現??陀^地說,教師職稱的晉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師積極性提高的源動力之一,這有利于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的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現行的職稱晉升制度凸顯出很多弊端和不足。
一、現行職稱晉升制度的弊端
1.高職稱人員數量急劇增加導致職業怠倦現象加劇
近幾年,我國高校高職稱人員數量不斷增長,其間年輕的高職稱教師也迅速增加,出現了副教授、教授數量膨脹現象。然而,高校的綜合科研能力和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并沒有因此而增長。究其本質原因不是政策制定的疏忽,也不是控制監督的主要問題,而是高校的定位。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高校招生規模擴大,高職稱人員緊缺,高等院校的師資矛盾是供給不足。而高職稱教師的供給不足又是由一定的歷史原因和現實的學術科研水平有限造成的。[1]不少教師進行科研只是為了晉級,這就容易與生產實際脫鉤,研究出一些無用的成果,或者評上職稱后就將論文成果束之高閣,不去推廣轉化為生產力。高校教師一評上教授,就會終身受益,主觀上不必為晉升而奮斗,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都達到了滿足。很多人四十多歲就喪失了前進的動力,倚老賣老,反正終身享用國家的教授待遇。這種不合理的職稱評審制度扼殺了知識分子的創造力,束縛了一大批本可以成為發明家、創造家人士的手腳,造成了人才的普遍平庸化、功利化,嚴重阻礙了教師專業隊伍的發展與建設。
2.高校各學科間職稱晉升標準無專業區別
評定標準的不一致更多地反映在高校學科間。不同的院系,因為設立標準不同,評審的結果千差萬別。理工與藝術專業,重在實際操作與表演,它也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盡管它不同于理論體系的研究與建樹。兩者體系不同,并無高低之分,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實際操作的要求不應被貶低。順應市場經濟變革,重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如果沒有一支動手能力強、技藝精湛的教師隊伍,是不可能實現的。盲目追求學術,輕視技能,不僅會挫傷許多優秀教師進取的心,埋沒人才,而且會影響學生的發展。當前在評定高級職稱時,要制定合理的標準,對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專業區別對待、分類管理,結合其各自情況制定分類的任職標準,而不能籠而統之。
3.職稱評審重科研輕教學現象嚴重
教師最本職的工作是教書育人,是把先進的教育理論運用于學生教育的實際操作者,把學生培養成國家的有用之才。但現行職稱評定的導向,卻不可避免地使得教師認為教學無所謂,只搞科研,坦率地說就是寫論文,通行的做法是把公開發表的論文數量或出版的學術專著作為一個“硬指標”。如果論文數量達不到規定要求,無論這名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好,無論其論文質量多么高,都無法得以晉升。尤其對于搞科研的教師來說,認真踏實地搞科研也許幾年完不成一個成果,完不成成果怎能評職稱?而相同的時間東拼西湊幾篇論文卻可以評上最高的職稱。于是很多人無奈地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捷徑上去,也使得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用的精力非常有限。教師擺不正自身工作的重點,教學的質量工程就不可能落到實處。僅僅依靠“評聘分離”并不能徹底解決高校教師的價值取向和職業追求問題,唯有在職稱評定這個源頭糾正高校教師的定位,方能使教師回歸教育工作的本質。
二、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近幾年我國高校職稱改革的經驗和今后的改革方向談幾點個人建議。
1.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師職稱晉升體系
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職稱晉升體系,即要符合教育的規律、科學的規律、人才的規律。高等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綜合性的,既要有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業績的定量考核,又要有對教師綜合素質的定性分析。應該把教學與科研、教書與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系統、客觀地評價教授真實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晉升體系;在晉級中要兼顧短期與長期、數量與質量的關系,鼓勵教師通過較長時期的艱苦勞動創造出高質量、高水平、有重大影響的成果;對人才的成長要有引導、激勵和約束機制,要為教授們的繼續發展創造條件。
2.提高高校教師的學術權威和學術自由
大學的管理中存在著國家權力、市場力量和學術權威三種力量,三股力量相互作用表現為一個三角形的協調模式。[2]在我國的大學管理中國家的行政權力一直占主導作用,市場力量和學術權威的作用總體上微不足道,尤其表現為學術權威和行政力嚴重失衡。然而,實踐證明大學的行政主導模式不利于學術自由,國家權力應為大學的自由創造保障條件,而不是讓學術直接服從于國家短暫的眼前需求。就整體而言,國家絕不能要求大學直接和完全地為國家服務;而應該確信,只要大學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同時也就實現了,而且是在最高層次上實現了國家的目標,由此而帶來的收效之大和影響之廣,遠非國家之力所及。[3]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內涵是以學術自由為支撐的大學自治和教授治學,以學術指導模式管理大學有利于學術自由和學術發展。因此,學術事務應盡可能地交給學術人員處理,學術管理權力應盡可能賦予教師群體。
3.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
一個制度的實施必然要有相應的法律支撐,面對市場化教師職稱晉升問題上的諸多矛盾,應盡快出臺《教師職稱晉升條例》及實施細則,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該制度的權威性,為教師的法律武器,能夠維護教師自身的權益,也為教師職稱晉升機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高校教師職稱晉升是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我們要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著重研究、發現其特有的規律,在學習、借鑒別國的成果經驗的同時也要注意條件比較,不可盲從。我們要及時研究解決工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推動職稱晉升工作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慧.探討高校教師職稱晉升的政策與實踐[J].經濟師,2006,(7).
1.壓力問題
教師的壓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教師工作的特點,人們對教師有著很高的期望。家長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負責,學校要求教師提高升學率,社會要求教師做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教師在不同人們的心目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并且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及時、適時的轉換角色,進行符合角色期待的角色行為。另一方面是教師的職業決定著其工作壓力大的特點。教師的勞動需要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教師備課、講課后,課下還需要批改大量的作業,對個別同學進行輔導,而且大學的教師還需要為評職稱而寫學術論文,可見,教師的這種高負荷的工作量難免會使教師產生過大的壓力。
2.情緒心理問題
教師情緒問題是指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遭遇負性情緒時不能有效地調控或調控不當而引發的一系列身心失調的癥狀[3]。主要表現為抑郁和焦慮。這是教師最常見的情緒問題。抑郁通常表現為長期的精神不振、思維遲緩、不愿參加社交活動、對周圍事物和學生冷漠、情緒反應明顯減退等;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復雜的情緒反應,主要指對未來事件的憂慮、緊張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相應的軀體特征,例如坐立不安、失眠、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等。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學生可以從各種信息渠道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這就對教師提出的新的挑戰: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自我,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現有的知識水平、教學技能會明顯的落后,因為,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對教育提出的高目標、高技術,教師會感到不適,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焦慮心理。
二、教師心理問題的應對措施
1.教師自身因素
首先,教師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自己的知識水平、能力、教學技能等進行客觀的評價。制定目標時,要合情合理,不能過高,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這樣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從而目標的實現也會給自己帶來信心和成就感,就會認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有回報的。這樣,教師就容易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良好的心態能使人心情愉悅,是出色完成工作,積極進取的關鍵。其次,教師要接納和熱愛自己的職業。既然走上教師的道路,就應該接納它、熱愛它。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著教師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懷。教師職業的社會功效往往產生的比較緩慢,收入相對來說比較偏低,榮譽也相對較少。教師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職業,心態就會平衡,才有利于心理健康。最后,教師要掌握緩解壓力的方式。教師的工作是繁忙的,所以教師要在工作之余多參加體育鍛煉,解除工作的疲勞。還可以和家人、朋友聊天,享受輕松的氛圍,達到心理的放松。
2.學校、社會的因素
一、材料準備——職稱評審第一關第一個關鍵詞——積累
職稱評定一般來說是有名額限制的,所以并不是說每一個剛剛踩線的人都會被評上,在這樣嚴酷的競爭下,你必須為自己積攢足夠的資本,只有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條件下,你才可能在職稱評審中脫穎而出。老師們評上小高以后,切不可放松、懈怠,一定要督促自己在業務水平上努力進步,要多參加各級各類的各項競賽,并多多執教高級別的公開課、多參加教研活動、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這樣一來你一定會比別人辛苦,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農夫,此刻正在播種、澆水、施肥,雖然這個種子現在還很小很小,但請你一定相信,它正在慢慢地生根、發芽,如果你不拋棄、不放棄,經過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你會看到它開花結果的。除了積極參加教研活動、競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之外,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積極撰寫教研文章。評審小中高條件中有一條就是必須有CN級刊物發表的專業論文。很多老師就因為這道門檻把他們攔在了小中高的大門之外。寫文章的確很難,但作為教師,我們又必須要有教研文章寫作的能力。它需要老師沉下心來,好好地從日常工作中選取主題,汲取素材并加以提煉,有條件的話還應該多請在論文撰寫方面有經驗的老師對你的文章進行修改、潤色,然后再投稿。投稿當然不一定能夠百發百中,多寫作多練筆一定是沒有錯的。有一句話說得好:“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必須努力?!比绻幸惶?,你寫的文章真的在雜志上發表了,那種快樂的感受是無以倫比的。除此之外,課題工作是必須要承擔的,當前小中高評審中一項硬性的指標是——必須是結題的縣級以上課題的核心組成員,也就是說你必須是課題名單中排名前三位的成員。說到課題,我之前也和在座的各位老師一樣,對這個東西特別懵。老實說,當初我在當教研室主任的時候,做課題是很不情愿但卻逃脫不掉的事情,硬著頭皮做了很多工作,寫了一些與課題相關的文章……三年以后終于結題了?,F在回過頭來看,真是感慨萬千:有時候干工作真的不要太計較,肯干、多干的人,短視來看好像是得不到什么好處,但是,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也許在不遠的將來,老天會在不經意的時間段里回報你一份驚喜!第二個關鍵詞——梳理有了積累,還必須要懂得梳理相關的資料。每一學年末我們都要填寫年度考核表,在那個時候對一學年的工作做一個全方位的總結和梳理,請大家千萬不要隨便填寫、草草了事,因為考核表其實就是我們職稱評審中的原始檔案,所以務必要好好對待它。因為考核表中未填的項目,后面補填是不被承認和允許的。小中高評審中的所有材料都必須與考核表完全吻合,不可以想當然地隨便寫。有些教師評上小高很多年了,時間長了,對于自己所獲得的成績難免有些淡忘,我建議大家自己做一份表格,將評上小高后的公開課、獲獎、、指導教師、繼續教育、表彰乃至自己的學歷等相關的資料都集中梳理起來做一個全面的匯總,這樣一來,在今后填寫相關材料的時候就會更加便捷也更加清晰。第三個關鍵詞——保存對于自己的畢業證書、聘任書、教師資格證、繼續教育證書、考核表、的刊物、獲獎證書等相關證件、證書都應該認真保存,不要東放一本,西放一本。應該固定地方集中存放,方便隨時查找。這兩年職稱評定還增加了要上交教案和聽課記錄要求。聽課記錄相信每個老師們都有做,讓你拿出這一個學期的聽課記錄也許很容易,如果叫你拿5年前甚至是更長時間的聽課記錄你能拿得出來嗎?今年我市的職稱評定就規定必須上交任小高以來所有年度的聽課記錄。拿我來說吧,2006年評上小高,到2013年正好是7年,所以必須準備7年的聽課記錄,老實說,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傻掉了,因為幼兒園過去的“聽課記錄”并沒有要求存檔,而是發還給老師自己保存,很多老師在存放了一兩年以后都認為沒什么用處,往往會把“聽課記錄”當廢紙丟掉、賣掉,這樣的結果就是若干年后像我一樣要苦逼地去補前6、7年前的“聽課記錄”,否則,“聽課記錄”不全是沒辦法評職稱的。當然,這兩年教育局學校目標管理考評中也對“聽課記錄”有所要求,所以幼兒園里也會將聽課記錄存檔,大家現在知道“聽課記錄”的重要性還不晚,也希望大家能夠寫好聽課記錄,因為這將會是你未來職稱評審中必須提交的材料之一。除了“聽課記錄”之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材料是教案,今年的評審要求提供2012~2013學年上學期的教案。各個縣市對于教案的書寫要求有所不同,我們縣要求:教案可以是電腦打印,但是反饋必須手寫。即將評職稱的老師們,你們必須要從現在開始就做好教案的準備,因為教案的反饋書寫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周提前寫好教案,把反饋一欄空出來,打印出來帶到班上,活動一結束就馬上把反饋分成“觀察分析”和“調整策略”兩部分寫下來,盡量要寫得詳細一些、針對性強一些。然后,及時的把一周一周的教案整理成冊,保存好,隨時備查。公開課文檔、公開課反思以及縣級公開觀摩活動、送課下鄉的文件、都要及時地保存第一手的材料或者復印一份。對于有行政職務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還要保存好自己的任命文書。因為現在的學校辦公室也是“鐵打的硬盤流水的兵”,幾年下來辦公室主任也許就換了好幾撥,第一個人保存的文檔第二個、第三個人也許就很難找到,這是客觀事實。記得我當時回到以前的幼兒園去尋找教研室主任的任命文書時,就和現任的辦公室主任整整找了2個多小時,才終于在辦公室電腦里找到。在尋找任命文件的時候,我其實非常懊悔,后悔當時為什么不復印一張留著自己保存呢……幸虧后來還是找到了,所以,請老師們一定要注意材料、文件及時保存的這個問題。
二、面試考核——職稱評審第二關第一個關鍵詞——準備
面試環節絕對不能打無準備的仗。但該如何準備呢,因為當時評審的文件一直沒有出來,所以,我還是一頭霧水。于是,我把小中高評審條件的文件拿出來反復地看,認真地摳了下文件中的字眼,什么論文答辯、案例分析、說課、片段教學。暈,范圍這么多,這么大,怎么辦呢?我不是評委肚子里的蛔蟲,所以,只能用最笨的辦法——每樣都開始著手準備。我先上網下載了一些案例分析、說課、論文答辯的內容。并開始針對自己的論文寫答辯書。但準備了兩三天之后發現不妥:自己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還是得問問有經驗的前輩。果然,以前的學姐跟我分享了一些信息以及她的經驗,比如這兩年小中高面試考核的內容,以及在片段教學中時間的把控,目標的制定……對我而言還是很有幫助的。但面試是自己親力親為的事,別人的經驗必須要自己消化、吸收才真正是自己的。在和學姐溝通之后,我放棄了論文答辯、案例分析,專攻片段教學。我大致分析了五大領域的內容,認為健康、社會、藝術領域的內容不太適宜片段教學,因此可以重點準備科學、數學、語言這三大塊。但真正看了省編教材后,還是覺得教材里目標制定地比較籠統,指導要點也很含糊,如果參照教參來設計教案,一定沒有什么新意。所以,我連教材都沒有系統地看完,只是從各個領域中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內容參考網絡上的教學設計,逐個地理解、消化。第二個關鍵詞——分析在鄰近面試的最后五天時間,我終于看到了文件:今年的考核內容是說課(教材解讀)和片段教學。總分100分,其中說課3~5分鐘,占30%,片段教學10~12分鐘占70%。我把說課分成了四個板塊,分別是說教材、說目標、說重難點和說活動準備。因為教學方法和活動流程會在片段教學中予以展示,且考慮到時間的因素,我就不在說課環節贅述了。針對這次說課的側重點是教材解讀,我認為必須要把這塊內容單獨拿出來解剖分解。為了寫好教材解讀,我翻出了多年的幼教雜志和一些優秀教案,把其中寫得好的活動設計思路以及教材分析都翻了出來,認真分析,仔細揣摩;同時,我開始認真地閱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活動設計方向,并將其中的一些內容用筆記下來,背下來,讓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準確的把握和運用。漸漸地,思路在頭腦中開始清晰了,我把“說教材”分成了以下幾個方面:1.教材內容的描述,它在生活中的運用。2.《綱要》或者《指南》中的理論闡述。3.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年齡、認知特點。4.概括本次活動。以大班語言活動《搖籃》為例,我是這樣分析的:大班語言活動《搖籃》選自福建省編教材大班《領域活動指導》下冊?!稉u籃》是一首充滿溫情的詩歌,它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比喻成搖籃,將星星、魚兒、花兒比喻成小寶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整首詩歌采用反復的手法,朗誦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畫面感。(教材內容地描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边€強調:“語言能力是在運用地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保ā毒V要》中的理論闡述)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對大自然中事物的歸屬有一定的認知,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和模仿能力,能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但將其生活經驗轉化為詩句對他們來說仍具有一定的挑戰。(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年齡、認知特點)因此,我設計了語言活動《搖籃》,旨在通過讓幼兒在理解詩歌、朗誦詩歌、仿編詩歌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意境,體驗詩歌創作的樂趣。(活動概述)接下來要說目標,目標制定我把它細化到認知、能力、情感三個層面。以大班語言活動《搖籃》為例,我是這么說的: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整個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因此結合活動內容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方式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維度制定了最適合大班幼兒最近發展區的三個目標。1.認知目標: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學習動詞:飄、翻。2.能力目標:能模仿詩歌內容進行仿編。3.情感目標:感受詩歌寧靜,溫馨的意境,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第三要說活動重難點,一般情況下,可以將細化出來的認知目標作為重點,能力目標作為難點。還是以大班語言活動《搖籃》為例來說:從活動目標中可以看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難點是能模仿詩歌內容進行仿編。最后要說教學準備了,可以從物質準備和知識經驗準備兩個方面來說。以大班語言活動《搖籃》為例可以這么說: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目標,完成教育活動,我從兩個方面做了準備:1.物質準備:搖籃實物、詩歌內容圖片、課件、圖譜大表格、各種動物小圖片、小背景圖、詩歌空白圖卡、搖籃曲音樂。2.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過仿編詩歌的經驗;對大自然中事物的歸屬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最后進行一個簡單的小結,如下: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至于活動過程和教學方法我將會在下面的片斷教學中予以展示,謝謝大家!第三個關鍵詞——模擬作為教師,片段教學這幾年多多少少體驗過,印象最深的是我參加寧德市教師技能大賽中的失敗經歷:那一次,我拿著稿子完成了片段教學,結果拿到了很低的分數。從那以后我才知道:片段教學無論你準備的時間多么短,都必須要脫稿。雖然那次比賽失敗了,但我觀摩到在那屆比賽中獲得全市第一名選手的片段教學展示——她淡定、自然的教態,清晰、睿智的語言組織,精準的時間把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后我知道好的片段教學應該怎么做。既然前期準備職稱評審材料已經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那最后的面試必須好好準備,不然前功盡棄也太對不起自己了。就是這樣的想法讓我對片段教學的準備顯得更加的有的放矢。我從教材里隨便翻了一個題目后自己掐時間設計教案,經過幾輪的練習,我大概35分鐘可以完成教案的設計。設計完活動后,我開始嘗試進行片段教學,為了控制時間也為了發現問題,我用手機把自己的片段教學聲音錄了下來,前兩次錄的效果真是慘不忍睹,不停地卡殼,下一個環節是什么,我該怎么說呢?一兩遍下來我甚至都有些沮喪了。我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腦子里老是會出現空白呢,想來想去,我覺得還是我太緊張了。于是,我看了很多關于演講時如何克服緊張情緒的文章,甚至想起了以前看的電影《國王的演講》,之后,我得出了克服緊張情緒的方法是:一是要做充分的準備,二是要給自己心理暗示:這些觀眾其實水平都不如你,所以完全不必緊張;或者——坐在下面的其實都是大白菜,你怕什么怕……就這樣,經過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的模擬教學,我越來越淡定,越來越自信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慶幸自己曾經參加過福建省省級普通話測試員的培訓、參加過很多的演講比賽、上過很多的公開課,還經常參加一些比賽……這些經驗和經歷都能讓我在講臺上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語言和體態,做到從容大方、親切自然。所以,我覺得教師個人的職業歷練真的非常重要,因為素質這個東西,絕對不是臨時抱佛腳可以抱得來的。第四個關鍵詞——淡定就這樣,在不經意的準備中,我正在一天一天地進步。整套的面試流程與教師技能大賽如出一轍,都是不走回頭路、全封閉的管理。面試15分鐘進去一個,沒多久就輪到我了,老實說剛走進備課室的時候那種氣氛還是讓人忍不住緊張起來,不過,坐下來一兩分鐘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案設計上心就慢慢沉靜下來了。因為有充分的準備,所以我35分鐘左右就可以設計好教案,剩下的5分鐘進行補缺補漏。時間到了,有監考老師帶你離開備課室,在面試室門口等候,這時可以依稀聽到旁邊語文組老師聲情并茂的聲音——到了上戰場的時候,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淡定,心態有了,什么都有了。我淡定地走上講臺,微笑著環顧四周,開始我的說課。整場說課下來,我都是面帶微笑的,像是在演講,我真的感覺到自己的自信與氣場了。我想,這應該就是充分的準備帶給我的。接下來的片段教學依舊是順利的,之前的準備讓我的片段教學清晰、完整。當旁邊的老師在最后2分鐘舉牌提醒的時候,我恰好在之后的30秒左右說完了我的全部內容。我說了大約10分鐘吧。恰好在文件里要求的10~12分鐘之內。講完后,恰逢中場休息,我看到很多評委對我微笑和點頭,有些評委開始交流:這個說得很好,思路很清晰,邏輯性很強;能在這么短時間內能說得這么好,不容易;這個說得好,可以作為今后這類活動的范本……我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這的確是真的。啊,真是太令人高興了!按照面試規則,在我完成面試后,報上一位選手的得分,然后可以觀摩下一位選手的面試。面試完成后,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得出我最后成績——90.63分,(小數點后面的數字有點記不清楚了),按照面試規則,我必須離開,到門房憑身份證領取了自己的手機,我的小中高面試考核結束了。
我1989年上大學,當時大學生還比較值錢,算趕上了“大學生是天之驕子”的尾巴。1993年畢業時,學校第一次實行 “雙向選擇”,也就是畢業生可以自己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學校幫你找工作。從前大學生是學校包分配,畢業生沒多少選擇自由。20世紀90年代后期,全國興起的大學教育產業化運動,各大學急劇擴招,上大學的人數急劇膨脹,然后學校把畢業學生推向市場,給學生強加上自由,不再負責。教育產業化的好處是基本普及了大學教育,給想學習的人更多的機會,壞處則是大學生的教育水平嚴重縮水,越來越和市場需求脫節,而且學費越來越貴?,F在的研究生平均水平,我覺得還不如我上大學時的本科生。我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是教授和副教授給我們授課,現在碩士、博士都難得見到自己的導師一面,經常是碩士教本科,博士教碩士,講師教博士,教授教“大款”。學生的研究水平就別提了,北京大學哲學系的一位教授曾和我說,他在看博士論文的時候,如果發現某一段落行文比較流暢,那極有可能是抄來的。我導師也曾和我說,現在很多碩士論文,連基本的內在邏輯結構都是混亂的,怎么就畢業了呢?如此差的教育質量,收費卻是火箭一般地攀升?,F在讀個四年的本科得十幾萬人民幣吧?學不到什么知識,畢業還找不到工作。與其這樣,還不如把孩子送到外國去,青春不能白白浪費啊,起碼能學門外語吧。
被入學考試逼的?
盡管高校擴招,名校的門檻和學費卻越來越高,現在進外國名牌大學讀書,好像比進中國名牌大學還容易一些。我身邊不少朋友,在國內考不上名牌大學,“只能”去外國讀名牌大學。我的一位遠方親戚,沒考上清華大學,于是去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我兩次考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均鎩羽而歸。現在英國華威大學讀碩士,華威大學在英國排名前5,在全球怎么也是100名之內吧,據說要進前50。而清華大學的全球的排名,可能是200左右。中國進大學要考好幾門課程,外國大學一般就要個外語考試,然后是寫申請材料,整體感覺外國大學更容易進。中國的學生,從中學考試就考政治,本科考,碩士和博士也考。中國的入學考試制度,尤其是文科和社會科學,容易把真正有研究能力或者思維活躍的學生擋在門外。另外英語考試也很奇怪。聽說留洋回國的學生,參加北京大學博士入學考試,英語通常不及格,實在是匪夷所思。我認識北京大學一位研究中國哲學的研究生,在博士英語考試上折了好幾次。他的研究素材,基本上都是繁體中文,當然,學術論文偶爾有洋文,那也是討論中國哲學的。中國哲學大師中,精通多門語言的很多,比如馮友蘭,湯用彤等。但是以英文水平為強制標準來要求所有學科的學生,畢竟太生硬了一些。況且英語試題組的出題老師還曾私下說,入學考試的英文題,就是讓別人不會做。別的專家出的題,我只能得70分,那么我出的題,別的專家也只能得70分,否則怎么顯示出我的水平高?相反,外國的語言考試,非常規范,以實用為第一要務,強調最重要的語言使用能力,聽讀寫說一起來,這樣才能在日常學習中真正用上英語。如果要在美國讀研究生,一律要考GRE,少數學科要考GMAT或者LAST,這些考試不是語言考試,而是智商考試、邏輯、數學、類比、反義,統統是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而非單純的語言能力。我參加GRE考試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一些邏輯思維能力。在將來的學術研究中,大家都遵循一個思維習慣,學術交流就方便多了。
就業給逼的?
現在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只能去接著讀碩士,讀博士。國人也容易崇洋,把留學回國的人叫“海歸”,諧音為“海龜”,相對就把國內的畢業生叫“土鱉”。想在中國進外企,沒個海外學位還真不容易。想在名牌大學當老師,一定需要外國名牌大學的博士學位。評職稱就是考英語。崇洋也有道理,誰讓你把中國學生的素質弄這么低?英語考試這么難,也沒見幾個能熟練使用英語的,讓用人單位對國內的畢業生沒信心。
被身邊的人給逼的?